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不疑聞,曰: 我乃無兄。
直不疑聽說後,說: 我是沒有兄長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終不自明也。
說過後他終究不再做其他辯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楚反時,不疑以二千石將兵擊之。
吳楚七國之亂時,直不疑以二千石的官職率兵攻打叛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帝後元年,拜爲御史大夫。
景帝后元年,任命他爲御史大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修吳楚時功,乃封不疑爲塞侯。
景帝表彰平定吳楚叛亂的有功人員,封直不疑爲塞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武帝建元年中,與丞相綰俱以過免。
武帝建元年間,他和丞相衛綰都因過失被免去官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疑學老子言。
直不疑學習老子的學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所臨,爲官如故,唯恐人知其爲吏跡也。
他治理每個地方時,擔任官職都因循前任所爲,唯恐人們知道他做官的事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好立名稱,稱爲長者。
他不喜歡樹立自己的名聲,被人稱爲長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疑卒,子相如代。
直不疑去世後,他的兒子相如承襲侯爵之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望,坐酎金失侯。
到孫子直望時,由於助祭獻金不合要求而失去侯爵之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
郎中令周文,名仁,他的祖先原是任城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醫見。
憑藉醫術謁見天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帝爲太子時,拜爲舍人,積功稍遷,孝文帝時至太中大夫。
景帝做太子時,任命他做舍人,累積功勞逐漸提升,文帝時官至太中大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帝初即位,拜仁爲郎中令。
景帝剛繼位,就任命周仁做了郎中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仁爲人陰重不泄,常衣敝補衣溺袴,期爲不絜清,以是得幸。
周仁爲人深隱持重不泄露別人的話語,常常穿着破舊綴有補丁的衣服和能夠吸附尿液的內褲,故意使容服不潔,使妃嬪不願接近因此得到景帝寵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帝入臥內,於後宮祕戲,仁常在旁。
景帝進入寢宮和妃嬪淫褻戲耍時,周仁常在旁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景帝崩,仁尚爲郎中令,終無所言。
景帝駕崩,周仁還在做郎中令,可他始終無所進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時問人,仁曰: 上自察之。
皇帝有時詢問別人的情況,周仁總是說: 皇上親自考察他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亦無所毀。
可是也沒有對別人講什麼壞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此景帝再自幸其家。家徙陽陵。
因此景帝曾經一再駕臨他的家,他家後來遷徙到陽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所賜甚多,然常讓,不敢受也。
皇帝賞賜的東西很多,他卻常常推讓,不敢接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侯羣臣賂遺,終無所受。
諸侯百官贈送的東西,他始終沒有接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武帝立,以爲先帝臣,重之。
漢武帝即位,認爲他是先帝的大臣而尊重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仁乃病免,以二千石祿歸老,子孫鹹至大官矣。
周仁因病免職朝廷讓他享受每年二千石的俸祿返鄉養老,他的子孫都做到了大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御史大夫張叔者,名歐,安丘侯說之庶子也。
御史大夫張叔名歐,是安丘侯張說的庶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文時以治刑名言事太子。
文帝時以研究法家學說侍奉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歐雖治刑名家,其人長者。
張歐雖然研究法家學說,他爲人卻很忠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帝時尊重,常爲九卿。
景帝時很受尊重,常常位居九卿之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武帝元朔四年,韓安國免,詔拜歐爲御史大夫。
到了武帝元朔四年,韓安國被免職,皇帝任命張歐做了御史大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歐爲吏,未嘗言案人,專以誠長者處官。
自從張歐做官以來,沒有說過懲辦人,一心用誠實忠厚態度做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官屬以爲長者,亦不敢大欺。
部屬都認爲他是個忠厚的人,也不敢過分地欺騙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具獄事,有可卻,卻之;不可者,不得已,爲涕泣面對而封之。
皇上把準備審理的案件交給他,有能夠退回重審的就退回;不能退回重審的,因事不得已,就流着眼淚親自看着封好文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愛人如此。
他愛護他人就是如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老病篤,請免。
後來他年老病重,請求免去官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天子亦策罷,以上大夫祿歸老於家。家於陽陵。
天子也就頒佈詔書,准許他的請求,按照上大夫的俸祿讓他回鄉養老。他住在陽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孫鹹至大官矣。
他的子孫都做到了大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其萬石、建陵、張叔之謂邪?
太史公說:孔子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 君子要言語遲鈍而做事敏捷 ,這句話說的是萬石君、建陵侯和張叔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以其教不肅而成,不嚴而治。
因此他們做事不峻急卻能使事情成功,措施不嚴厲而能使社會安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塞侯微巧,而周文處讇,君子譏之,爲其近於佞也。
塞侯直不疑過於巧詐,而周文失於卑恭諂媚,君子譏諷他們,因爲他們形近諂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斯可謂篤行君子矣!
但他們也可算是行爲敦厚的君子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句踐之後也,姓騶氏。
閩越王無諸同越東海王搖,他們的祖先都是越王勾踐的後代,姓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已並天下,皆廢爲君長,以其地爲閩中郡。
秦朝吞併天下後,都被廢除了王號,成爲君長,把他們的地方設置爲閩中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諸侯畔秦,無諸、搖率越歸鄱陽令吳芮,所謂鄱君者也,從諸侯滅秦。
待到諸侯反叛秦朝時,無諸和搖便率領越人歸附鄱陽縣令吳芮,就是人們所說的鄱君,跟隨諸侯滅亡了秦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當是之時,項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
在當時,項籍掌握號令諸侯的大權,沒有封無諸和搖爲王,因此,他們沒有歸附楚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擊項籍,無諸、搖率越人佐漢。
漢王攻擊項籍,無諸和搖就率領越人輔助漢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五年,復立無諸爲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
漢王五年時,重新立無諸爲閩越王,在原先的閩中這地方稱王,建都在東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惠三年,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爲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爲東甌王。
漢惠帝三年,列舉高帝時越人的輔佐之功,朝廷認爲閩君搖的功勞最多,他的百姓也願意歸附他,於是就立搖爲東海王,建都在東甌,世人稱他爲東甌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數世,至孝景三年,吳王濞反,欲從閩越,閩越未肯行,獨東甌從吳。
過了幾代人之後,到漢景帝三年時,吳王劉濞謀反,想讓閩越跟隨他反叛漢朝,閩越不願意追隨,只有東甌跟隨吳王造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吳破,東甌受漢購,殺吳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誅,歸國。
等到吳王失敗,東甌接受了漢朝的重金收買,在丹徒殺死了吳王劉濞,因此都沒有被誅殺,回到了自己的國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王子子駒亡走閩越,怨東甌殺其父,常勸閩越擊東甌。
吳王劉濞的兒子子駒逃亡到閩越,怨恨東甌殺了他父親,經常勸說閩越去攻打東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建元三年,閩越發兵圍東甌。
到漢武帝建元三年,閩越出動軍隊圍攻東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東甌食盡,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
東甌糧食用盡了,十分窘困,將要投降,就派人向漢天子告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問太尉田蚡,蚡對曰: 越人相攻擊,固其常,又數反覆,不足以煩中國往救也。
天子向田蚡詢問此事,田蚡回答說: 越人之間相互攻打,本來是常有的事,其態度又反覆無常,不值得煩擾中原朝廷前去救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秦時棄弗屬。
從秦朝就開始拋棄他們,不把他們當做從屬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中大夫莊助詰蚡曰: 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誠能,何故棄之?
於是中大夫莊助就詰難田蚡說: 只是擔心力量不足,援救不了他們,恩德淺薄,不能覆蓋他們;如果真有能力救助他們,爲何要拋棄他們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秦舉咸陽而棄之,何乃越也!
而且秦國連整個咸陽都拋棄了,怎麼僅僅是丟棄越國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小國以窮困來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當安所告愬?
如今小國在遇到困難走投無路,來向天子告急,天子不去救援,他們將向哪裏去訴苦求救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何以子萬國乎?
天子又怎樣來養育保護萬國民衆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曰: 太尉未足與計。
皇上說: 大尉的主張不值得商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發兵郡國。
我剛即位,也不想拿出虎符從郡國調動軍隊去打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遣莊助以節發兵會稽。
於是就派遣莊助拿着符節到會稽去調兵出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稽太守欲距不爲發兵,助乃斬一司馬,諭意指,遂發兵浮海救東甌。
會稽太守想對抗命令,不給莊助調兵出征,莊助就殺了一位軍司馬,明白地申明天子的旨意,會稽太守才發兵從海上去救援東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未至,閩越引兵而去。
軍隊尚未到達東甌,閩越就領兵撤離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東甌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衆來,處江淮之間。
東甌請求把全國都遷徙到朝廷能直接管理的地區來,於是就率領全部民衆遷來,居住在江淮一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建元六年,閩越擊南越。
到建元六年,閩越攻打南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南越守天子約,不敢擅發兵擊而以聞。
南越遵守天子的約束,不敢擅自發兵回擊,而把這事報告天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農韓安國出會稽,皆爲將軍。
天子派遣大行王恢領兵從豫章出發,大農韓安國從會稽出發,他們都擔任將軍之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兵未逾嶺,閩越王郢發兵距險。
他們的軍隊還未越過陽山嶺,閩越王郢就派出軍隊守在險要的地方,對抗漢朝軍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弟餘善乃與相、宗族謀曰: 王以擅發兵擊南越,不請,故天子兵來誅。
郢的弟弟餘善就和東越丞相及宗族之人商量說: 我們的國王因爲擅自發兵攻打南越,不向天子請示,所以天子派兵來討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漢兵衆彊,今即幸勝之,後來益多,終滅國而止。
如今漢朝軍隊人數衆多且強大,現在就是僥倖戰勝他們,天子以後必然還會派更多的軍隊來,直到把我們國家消滅爲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殺王以謝天子。天子聽,罷兵,固一國完;不聽,乃力戰;不勝,即亡入海。
現在如果我們殺了國王向天子謝罪,天子要是接受了我們的要求,就能停止戰爭,我們的國家必定會完整保存下來。如果天子不接受我們的謝罪表現,我們就奮力戰鬥,要是不能取勝,我們就逃到海里去。 大家都說: 好注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皆曰 善 。即鏦殺王,使使奉其頭致大行。
於是就用矛戟殺死了郢,派使者帶着他的頭送給了大行王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行曰: 所爲來者誅王。今王頭至,謝罪,不戰而耘,利莫大焉。
王恢說: 我軍來這裏就是爲了誅殺東越王,現在東越王的頭已經送到,東越也已謝罪,沒有打仗就消除了禍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處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以便宜案兵告大農軍,而使使奉王頭馳報天子。
就用靈活方便的方式停止了軍事行動,並把情況告知了大農韓安國,又派使者攜帶東越王的人頭急馳長安,報告天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罷兩將兵,曰: 郢等首惡,獨無諸孫繇君醜不與謀焉。
天子下詔書,讓王恢和韓安國的軍隊停止軍事行動,說: 東越王郢等首先作惡,只有無諸的孫子繇君醜沒有參與這個陰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使郎中將立醜爲越繇王,奉閩越先祭祀。
天子便派郎中將去立醜當越繇王,奉行對閩越王的祭祀之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餘善已殺郢,威行於國,國民多屬,竊自立爲王。
餘善殺了郢以後,他的威望傳佈全國,國中的百姓多半歸屬於他,他就暗中自立爲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繇王不能矯其衆持正。
繇王不能矯正他的民衆的錯誤,使他們保持正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聞之,爲餘善不足復興師,曰: 餘善數與郢謀亂,而後首誅郢,師得不勞。
天子聽到這事後,認爲不值得爲餘善的事再興師動衆,說: 餘善屢次同郢陰謀作亂,而後來首先殺了郢,使漢軍得以避免勞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立餘善爲東越王,與繇王並處。
於是就立餘善做東越王,同繇王同時並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東越王餘善上書,請以卒八千人從樓船將軍擊呂嘉等。
到了元鼎五年,南越反叛,東越王餘善向漢朝天子上書,請求率八千士兵跟隨樓船將軍去攻打呂嘉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兵至揭揚,以海風波爲解,不行,持兩端,陰使南越。
待到他的軍隊到達揭陽時,他就以海上有風浪爲藉口,不再向前進軍,採取騎牆觀望的態度,暗中又派人與南越聯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漢破番禺,不至。
等到漢軍攻下了番禺,東越的軍隊也沒有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樓船將軍楊僕使使上書,原便引兵擊東越。
這時樓船將軍楊僕派使者向天子上書,願意乘便領兵去攻打東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曰士卒勞倦,不許,罷兵,令諸校屯豫章梅領待命。
天子說士卒已經勞累疲倦,沒有批准樓船將軍的請求,停止了軍事行動,下令諸位校官,讓他們駐軍在豫章的梅嶺等候命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元鼎六年秋,餘善聞樓船請誅之,漢兵臨境,且往,乃遂反,發兵距漢道。
元鼎六年秋天,餘善聽說樓船將軍請求討伐他,而且漢軍已經進逼東越邊境,將要攻過來了,於是他就反叛了,派軍隊到漢軍的必經之路作抵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號將軍騶力等爲 吞漢將軍 ,入白沙、武林、梅嶺,殺漢三校尉。
他還給將軍騶力等加封官號爲 吞漢將軍 ,大軍進入白沙、武林和梅嶺,殺了漢軍的三個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漢使大農張成、故山州侯齒將屯,弗敢擊,卻就便處,皆坐畏懦誅。
這時,漢朝派遣大農張成、原山州侯劉齒率兵駐守在這裏,不敢去進攻東越的軍隊,退到有利地方,他們都因犯怯懦畏敵罪而被處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餘善刻 武帝 璽自立,詐其民,爲妄言。
餘善刻了 武帝 的印璽而自立爲皇帝,欺詐他的百姓,散佈荒謬的言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浮海從東方往;樓船將軍楊僕出武林;中尉王溫舒出梅嶺;越侯爲戈船、下瀨將軍,出若邪、白沙。
漢天子派遣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渡海從東邊進軍;樓船將軍楊僕從武林出發;中尉王溫舒從梅嶺出發;投降漢朝而被封侯的兩個越人做了戈船將軍和下瀨將軍,他們從若邪、白沙出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元封元年冬,鹹入東越。
元封元年冬天,這些將軍全都率領軍隊進入東越境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東越素髮兵距險,使徇北將軍守武林,敗樓船軍數校尉,殺長吏。
東越一直派兵防守在險要的地方,派徇北將軍守衛武林,打敗了樓船將軍的幾個校尉,殺死了長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樓船將軍率錢唐轅終古斬徇北將軍,爲御兒侯。
樓船將軍率領錢塘人轅終古斬殺了徇北將軍,被封作御兒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兵未往。
他自己的軍隊卻沒有前往武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越衍侯吳陽前在漢,漢使歸諭餘善,餘善弗聽。
原來的越衍侯吳陽在此之前留在漢朝,漢朝派他回到東越勸說餘善。餘善不聽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橫海將軍先至,越衍侯吳陽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軍於漢陽。
等到橫海將軍韓說率兵先到了東越,越衍侯吳陽就率領他的邑中的七百人叛變東越,在漢陽攻打東越軍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建成侯敖,與其率,從繇王居股謀曰: 餘善首惡,劫守吾屬。
他同建成侯敖及其部下,同繇王居股商量說: 餘善首先作亂,劫持我們這些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漢兵至,衆彊,計殺餘善,自歸諸將,儻幸得脫。
如今漢朝大軍已到,兵多勢強,我們設計殺害餘善,各自歸順漢朝的將軍們,或許能僥倖解脫罪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