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4.52k
| input
stringlengths 0
2.64k
| instruction
stringlengths 5
2.22k
|
---|---|---|
李毓尧等(1935)创名,指宁镇山脉茅山一带浦口组沉积之后发生的地壳运动。A幕发生在赤山组(E1—E2)与浦口组(K2—K3)之间,形成褶皱和逆掩断层等;B幕发生在雨花台组(N1)与赤山组(E2)之间,仅形成平缓的褶皱。李四光(1939)在安徽、南京也发现这种现象。与阿尔卑斯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相当。 | 什么是茅山运动? |
|
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的总称。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通常1克土壤中有106~109个,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土壤微生物一般以细菌数量最多,有益的细菌有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有害的细菌有反硝化细菌等。施用有机肥有益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什么是土壤微生物? |
|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通常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 什么是岩石? |
|
形成一个界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称为代。代是地质年代的一个划分单位,由几个纪或亚代组成。 | 什么是代? |
|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红树林与沼泽相伴而组成的一种特殊海岸。红树林由若干种属不同的常绿乔木和灌木所构成,约有200多种种属。有类似的生态环境和外貌,以红树科为主。根系发达、种子“芽生”,果实经数月也不枯死。多在背风、浪小的潮间浅滩生长。红树林长成后,更起消浪促淤作用,形成大片含枯枝落叶残根的红树林海岸。一般从海向陆可分四带:浅水泥滩带、不连续的沙滩带、红树林海滩带和淡水沼泽带。最典型的地区还是墨西哥湾沿岸、几内亚湾沿岸、马来西亚南岸等海岸。中国主要分布在粤、闽、台、桂等省(区)沿岸。 | 什么是红树林海岸? |
|
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科学,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繁多而复杂,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学、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分支学科。 | 什么是地质学? |
|
纵谷的一种。沿着向斜轴部发育的河谷。 | 什么是向斜谷? |
|
指存在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形态,可分为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一般以液态水为主。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给源。它还参与土壤中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因此,土壤水分实际上是溶质复杂的稀薄的土壤溶液,是植物养分的主要给源。 | 什么是土壤水分? |
|
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自然富集物。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当今社会92%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取自矿物原料,30%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居民用水取自矿产资源。中国将矿产资源按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又依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分析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中国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11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和水气矿产(6种)四类。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 | 什么是矿产资源? |
|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 什么是矿物? |
|
地球上四大洋之一。位于亚洲、南极测、非洲与大洋洲之间,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大部分在南半球。面积74 910 000km2。平均深度3897m,最深处在爪哇以南的爪哇海沟,达7450mo海底以南北伸延呈“人”字形的印度洋中脊,将该洋海底分东、西大海盆:东海盆较深,并有数条海沟;西海盆有多处隆起。印度洋的大陆架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澳大利亚西北部和中南半岛西部沿海。大部分位于热带,水面均温20~26℃,盐度34.8‰。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为突出。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苏门答腊与澳大利亚西部的沿海都蕴藏有海底石油,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南部捕鲸业和捕海豹业发达,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盛产珍珠。 | 什么是印度洋? |
|
海洋中,水温低于周围海水的海流的统称。通常自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沿途逐渐升高,对沿海气温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在海流图上常以蓝色表示。 | 什么是寒流? |
|
海洋浮游的原生动物。骨骼大部为二氧化硅的硅质。放射虫最早出现于前寒武纪,通常骨骼较分散,不易保存为化石,所以在地层上意义不大。 | 什么是放射虫目? |
|
岩性地层学的术语,指一个地方性岩石单位,凡是厚度巨大,岩性较复杂又具一定的相似性的一套岩系,都可以划分成一个群。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这些组在序列上是互相紧连,并且相互有关的。 | 什么是群? |
|
从地表向下在垂直方向上能暴露土壤所有层次形态的断面。观察剖面是研究土壤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土壤剖面的形成与成土过程紧密相关,它是在多种成土因素的联合影响下,使原来相对均一的母质出现土层的分化,其中包括有机物质的形成与分解、淋溶淀积、氧化还原、脱水浸渍等各种作用的交替进行。一般农用土壤观察的深度在1米左右,深究其发生过程,应适当加深;林业土壤观察深度应在2米以上;研究成土母质特征及其大范围内对成土的影响应观察至更深。任何样品的采集,剖面设置的代表性最为重要。具体剖面点设置应远离河边、路边、沟边、屋边及物品堆置处以尽量避免人为影响,剖面坑的广度应与深度要求成正比。 | 什么是土壤剖面? |
|
江河中的沙洲。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而成。心滩不断增大淤高发展而成江心洲。有的江心洲高出平水位以上,洪水泛滥时顶部盖上悬移质泥沙;有的江心洲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例外。江心洲比心滩稳定,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江心洲不断下移。如长江下游的太平洲,长江口的崇明岛、湘江中的橘子洲等。 | 什么是江心洲? |
|
成土时间短,土壤剖面发育微弱的土壤。 | 什么是幼年土壤? |
|
从前海滨的顶部,即高潮时波浪上冲的界线向陆伸展到自然地理条件发生变化的地带,如海滨陡崖、海岸沙丘、植被生长带等,在沙质海岸叫超潮滩或潮上带。 | 什么是后滨? |
|
系内的地层划分单位,统与世相对应。 | 什么是统? |
|
潮汐的一种。周期为半日的潮汐。一个太阳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且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等、涨潮时和落潮时几乎相等的潮汐现象。中国东海以半日潮为主。 | 什么是半日潮? |
|
为最小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指一层特殊的岩层、矿层或化石层,如膨润土层、磷矿层、笔石层等。一般只限于对那些能识别出来而且特别有用的一个层,或许多单层组成的单位才给予命名。 | 什么是层? |
|
又称石钟乳。自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以碳酸钙为主的沉积。开始只成为一小突起附在洞顶,以后逐渐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中心部分有一空管,形状如钟乳,故名。 | 什么是钟乳石? |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诊断表下层之一。名称来源于拉丁文fragilis(脆)。本层有机质含量低,较上覆层容重大,常位于灰化淀积层、雏形层、淀积粘化层或漂白层等之下,通常都与表土平行,上部常有侧流水或A2层发育,pH值一般在4~6之间,层内无植物细根穿插。这层的结构体或土块遇压时会忽然开裂,而很少逐渐变形,干时胶结力强,湿时呈中、弱脆性,置水中时会消散或开裂。 | 什么是脆磐? |
|
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土壤肥力减退,不适合作物生长要求的作用。它与土壤熟化作用方向相反,其中包括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次生潜育化、土壤污染、地力减退等。 | 什么是土壤退化? |
|
相邻流域的界限。两相邻流域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秦岭山脊线(最高点连线)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线。降落在分水线两侧的降水分别流入两个流域。流域内的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因此流域分水线也有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 | 什么是分水线? |
|
在土系之内因较小差别的续分名词,划分的依据为冲刷程度、坡度、石块多少等。如某某土系的冲刷相或陡坡相等。土相与土系同时见于中国1950年以前的土壤文献,现已不用。 | 什么是土相? |
|
半干旱地区草甸草原及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广泛分布于温带、暖温带以及热带的大陆内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由东向西,在温带范围内依次有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在暖温带范围内依次有黑垆土、灰钙土。其共同特点是:①土壤淋溶作用较弱,剖面下部均有钙积层;②土壤盐基物质丰富,交换性盐基呈饱和状态;③土壤反应多呈中性至碱性;④有机质主要以根系形式进入土壤,故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主要成土过程有腐殖质累积过程和钙化过程,但二者间的量的对比关系各土类有别,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前者减弱,后者加强。由于水分不足,不甚适宜农业,但宜于发展牧业,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 什么是草原土壤? |
|
成分为硫酸钙(CaSO4·2H2O),晶体常为菱形板状,一般呈纤维状、粒状集合体。具丝绢光泽,呈白、浅灰等颜色,硬度2,具有一组最完全解理,是干燥情况下,蒸发盐类矿物。 | 什么是石膏? |
|
又称砾漠(gravel desert reg)。蒙古语,为难生草木的砾石荒漠之意。干旱区荒漠地貌的一种,地面皆由粗砾石组成的荒漠。在各种成因的堆积物上,由于强大的风力吹蚀作用,沙和尘土被吹走,留下粗大沙砾石覆盖整个地表,形成大片的砾石滩。砾石在风沙的磨蚀作用下形成具有棱角而又光滑的风棱石和各种风蚀砾石。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及新疆塔里木、准噶尔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边缘都有戈壁分布。 | 什么是戈壁? |
|
又称胶岭石、膨润土;是由某些硅酸盐矿物蚀变而成的一族黏土矿物。色白,有时带浅红色、浅绿色,吸水性强,同时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性能,主要用来制造白土,铸造型砂等。 | 什么是蒙脱石? |
|
是地方性岩性地层学的术语,是组的一个部分,组可以根据岩性特征进一部划分为段。 | 什么是段? |
|
地震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是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最早接受到震动的地方。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震中就位于成都西北部的汶川县,震级达8级。 | 什么是震中? |
|
地质时代的最小划分单位。;期的一部分。 | 什么是时? |
|
在一个区域内,大面积(范围往往达到数千平方公里,甚至数万平方公里)岩石受到地壳活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作用影响,所产生的变质作用。由于较高的温度和压力,重熔混合岩化比较发育。 | 什么是区域变质作用? |
|
层状岩石地层呈现的顺序,反映地层上下新老关系的顺序,称之为层序。 | 什么是层序? |
|
由于在生物氨基酸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因而在结构上分出有L型和D型,称为光学异构体或称旋光异构体,分别具有左、右旋光性(即该物质具有使所通过光线的偏振面发生向左或向右偏转的性能——光学活性)。生物产出的氨基酸皆具有L型结构,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向D型转化,直至达到平衡,形成等量的D型和L型氨基酸混合物为止,从而失去旋光性(此时左、右旋光性相互抵消)——即外消旋作用。外消旋作用为一级反应且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其转化率为时间的函数,转化速度则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可利用氨基酸的外消旋程度测定其所经历的时间和样品形成温度,此即为氨基酸外消旋法测年。当t=0时,[D]/[L]=0,当t→∞时,[D]/[L]=1,达到平衡状态([D]、[L]分别为D型、L型氨基酸浓度),一般把达到[D]/[L]=0.33所需的时间称为“半外消旋期”,在0℃条件下各种氨基酸的半外消旋期T1/2排列顺序:天门冬氨酸<T1/2丙氨酸~谷氨酸<4×105年异亮氨酸≤1×106年缬氨酸5×106年现用于测年的主要为天门冬氨酸和异亮氨酸。测试样品为骨化石、介壳、牙齿化石和有孔虫化石、钙质沉积物及泥炭等,测年范围100万~200万年。此方法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有效测年手段,优点是样品用量少、可与14C法和U系不平衡法相互验证,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比值。 | 什么是氨基酸外消旋法测年? |
|
系自然土壤经人类长期开垦利用而形成的土壤。它不仅受自然成土因素和自然成土过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人为因素(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影响下发展的,因而产生了质和量的变化,具有了人为肥力。农业土壤是自然土壤在人类影响下演化的继续,在合理利用与改良的条件下,土壤肥力的发展速度超过自然土壤。 | 什么是耕作土壤? |
|
高、低潮之间随潮汐涨落淹没或露出的地带。其宽度受海岸坡降和潮差的控制,海岸坡降愈平缓、潮差愈大,宽度愈大。反之,愈狭窄。 | 什么是潮间带? |
|
由圆形或次圆形的碎屑或卵石(直径大于2mm,含量大于50%)组成的一种碎屑岩。砾岩中砾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坚硬的岩石碎屑,构成这些碎屑的可以是任何岩石。 | 什么是砾岩? |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诊断表下层之一。kandite在英语意为高岭石族,系其名称来源。本诊断层成因介于粘化层与氧化层之间,和二者相似但又不同。粘粒含量高,以高岭石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 铝;与淀积粘化层相似处为有质地突变现象,粘粒胶膜或有或无。粘粒CEC≤16厘摩/千克,ECEC≤12厘摩/千克。本诊断层为较新的研究成果,系新增补内容。 | 什么是高岭层? |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诊断表土层之一。在多数年份的某一段时间里,可以连续30天以上水分饱和,或经人工调节排灌,而达此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水藓纤维按体积计大于或等于75%,湿容重小于0.1,厚度为20~60厘米。②矿质部分的粘粒含量大于60%时,有机碳含量大于或等于18%;粘粒含量小于60%时,有机碳含量达12%~18%;粘粒含量很少的,则有机碳含量应大于12%。其特点是较高的湿度及高含量的有机质。 | 什么是有机表层? |
|
通常为鳞片状、片状集合体,为具层状结构的炭。质软,具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晶体良好者具强金属光泽,钢灰到铁黑色,条痕黑灰色,硬度1~2,薄片具挠性,具滑腻感,染手指,通常赋存于变质岩和火成岩中。 | 什么是石墨? |
|
在地球46亿年发展历史中,留下了丰富的地层记录,地层留下了历史事件的痕迹,保存了不同时代的生物遗体和遗迹,遗留下环境变化的物质凭证,地层学是研究层状岩石及其性质、形成状况、各层相互关系和分类的学科。 | 什么是地层学? |
|
溶洞底部向上生长的碳酸钙沉积物,形如笋状而得名。洞顶下滴的渗流水在洞底发生溅击作用,经水的蒸发,二氧化碳逸去,碳酸钙发生沉淀,形成由洞底自下而上生长成石笋。 | 什么是石笋? |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诊断表下层之一。拉丁文natrium为钠,是其名称来源。它是大量钠离子使土壤碱化、土粒分散再行淀积后形成的。由上部淋洗下的物质,常呈舌状下伸至柱状结构体中,使植物根系生长受到强烈限制。厚约40厘米的淋溶层中钠吸附比(SAR)≥13%,交换性钠饱和度(ESP)≥15%。 | 什么是钠质层? |
|
又称土壤顶极。指发育到极端成熟阶段的土壤,是高度风化和强烈淋溶的土壤,有大量氧化铁、铝与能抗风化矿物的积聚。在此阶段发育的土壤又称衰老土壤(senile soil)、老年土。其土壤性质和植被群落与生物气候条件完全适应、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如将土壤发育限制在显域土范围内,则只有砖红壤与定义相符,是唯一的代表。 | 什么是顶极土壤? |
|
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地球磁场迫使其中一部分沿着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当它们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 | 什么是极光? |
|
统内的地层划分单位,阶与期相对应。 | 什么是阶? |
|
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分为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类,前者属土壤所特有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50%~70%;后者是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动植物残体及其代谢产物,如多糖、蛋白质、油脂等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30%~50%。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之一,它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途径。 | 什么是土壤有机质? |
|
形成一个统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称为世。世是地质时代的划分单位;纪的一个部分,世与统相对应。 | 什么是世? |
|
一种由风带来的以灰黄色或棕黄色粉砂为主的疏松沉积 物,通常无沉积层理而具垂直节理,富含碳酸钙,具有湿陷性。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化残积说几种说法。 | 什么是黄土? |
|
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西部.东西介于中国大陆与琉球群岛之间,北起长江口北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南到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线。为一有宽广陆架,东有深海槽,兼有深浅海特征的海区。面积1 752 000km2 。平均水深370m,最大深度2719m。沿岸有长江、钱塘江、甬江、瓯江、闽江、九龙江等河流注入。港湾岛屿众多,航运发达。北部有舟山渔场和长江渔场等,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鲐鱼等,素有“东海鱼仓”之称。有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 什么是东海? |
|
螯合淋溶作用形成的,由≥85%的灰化淀积物质组成的土层。 | 什么是灰化淀积层? |
|
见463页“等深流”。 | 什么是等深流? |
|
通过侵蚀、风化、搬运作用,水体中的物质沉降下来形成的物质,称为沉积物。广而言之,冰成或风成的沉积物质,包括其中的动植物遗骸,都属于沉积物。 | 什么是沉积物? |
|
在海岸带由波浪、潮汐、海流、沿岸流等海水营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态结构上还受海岸带陆地地形(包括坡降、平面轮廓)、地质构造、海面升降以及河流、生物的影响。包括海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等各种海蚀地貌和海积作用形成的海滩及各种形式的沙坝凹槽等海积地貌。当陆地与海面发生相对的升降变化后,古海岸地貌的遗迹就处于海面以下的不同深度或出露于海面以上的不同高度。 | 什么是海岸地貌? |
|
带正电荷的物质与带负电荷的物质相结合而沉淀的作用。如在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河水中带正电荷的粘土微粒遇带负电荷的海水离子,因电性中和而沉淀。 | 什么是胶凝作用? |
|
纲以下、科以上的生物分类的一个等级。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相关的科组成,有的目还可再分为若干亚目,或将若干目联合而成超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目的学名词尾用ales,如Coniferales(松柏目)。动物目的学名没有固定的词尾。 | 什么是目? |
|
洋是地球表面特殊广袤的水域,是海洋的中心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大,一般深度在2000m至3000m以上。温度和盐度等水文要素不受大陆的影响,平均盐度为35‰。水色高,多为蓝色,透明度较大。有独特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洋底基岩为玄武岩,属大洋型地壳。洋底沉积物多为深海所特有的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黏土等海相沉积。全球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洋与海彼此相通。 | 什么是洋? |
|
构成海底表面的物质。可分为松散沉积物和岩石两类,通常是指未固结的松散沉积物。进行海底底质调查是海图测绘、海洋工程、渔场、矿产资源及各种海洋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 什么是底质? |
|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生物,至少一方或双方(多方)有利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关系。分为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两种方式。现多用与互利共生同义。 | 什么是共生? |
|
土壤中的液相部分。其中溶有多种无机和有机的化合物。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受土壤母质、气候、地形和生物的制约而经常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土壤形成、发育和植物生长。土壤溶液中的物质,有的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而产生正吸附,有的又可能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而产生负吸附。因此,离土粒表面不同距高部位的土壤溶液,其组成和浓度均有差别,从而为根毛提供可选择的液相部位。浓度过稀,植物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浓度过大,会阻碍植物吸水;其中含有较多有害盐类时,能引起土壤盐渍化。 | 什么是土壤溶液? |
|
美国土壤分类的基本单位,在土层排列与理化性状中,具有鲜明的个性。自1900年以来,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至今在《Soil Taxonomy》中仍沿用为基本单位。中国自1932~1950年,在土壤分类上也以土系为基础,在此期间共建立了约2000个土系,为后来的土壤分类打下有益的基础,如红壤中的罗岗系(花岗岩母质)、上桃阳系(Q2红土母质)、砖红壤中的黑龙潭系(玄武岩母质)、紫色土中的重庆系(中性、暗紫色)、黄棕壤中的孝陵卫系(Q3黄土母质)等。 | 什么是土系? |
|
地表局部低洼的地方。一般规模较小,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排水不良,中部往往积水成湖或沼泽,如河北中部的文安洼等。而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则为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内陆盆地。 | 什么是洼地? |
|
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 什么是岩浆? |
|
海洋和陆地交接带的陆地部分。自低潮线向陆到达波浪作用上界之间的陆上狭长地带。包括海蚀崖和上升阶地以及海滨以内的低地等陆上围绕海洋的狭长地带。它处于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4个圈层相互交汇的特殊地理环境。 | 什么是海岸? |
|
对森林进行的航空摄影。通过航空像片判读,加上观察地形、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地面状况,可认识森林的生长发育环境,进行森林资源清查。为此,森林航摄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选择适宜的摄影季节,获得理想的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生态环境研究的航空像片。为了适应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光谱变化的复杂性,森林航摄除了必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地理环境,还要考虑采用各种不同性能的感光胶片,冬春地面植被色彩暗淡,适于采用全色黑白胶片;夏秋林木盛叶期,宜采用彩色红外片或黑白红外片。秋季是叶色发生物候现象变化的时候,地面色彩丰富,采用全色黑白航摄胶片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森林航摄工作里,一般采用广角镜头(115○~120○)进行航摄,以提高对林木立体观察的效果,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较大比例尺的林区像片,或森林生长在沟壑地区,才采用正常角镜头(45○~75○)。林区一般采用垂直面积摄影,如对林区河流道路等线状物体,则采用带状航线摄影或连续带状航线摄影。 | 什么是森林航空摄影? |
|
是地方性岩性地层的最基本的地层划分单位。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比较稳定的地层,都可以划分为一个组。 | 什么是组? |
|
铁、黏粒与石英等混合并分凝成红色或暗红色的网状物质。 | 什么是聚铁网纹体? |
|
海水潮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由于潮汐引起海面高度周期性的变化,迫使海水作水平方向移动形成潮流,引起潮浪。潮流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很大,但垂直移动却很小。潮浪在50~100米深的海区,其波长为数千米,波速可达20~30米/秒。在喇叭形的河湾内,潮流涌入可激起汹涌的潮浪,如中国钱塘江的怒潮,其潮高可达12米,前进速度6~7米/秒。海水的潮汐运动产生巨大的能量,因此可不断改造地球的面貌,并可利用潮汐的能量建立潮汐发电站。 | 什么是潮汐能? |
|
又称碎裂变质作用(cataclastic metamorphism)。在断裂构造产生的强应力的影响下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它使原来的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发生变形、破碎等机械作用,也常有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作用。由于应力的性质和强度不同,可形成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等动力变质岩石。 | 什么是动力变质作用? |
|
原先的水口,后因河流改道而成为风口。在被袭夺河的强烈下切而抬升为分水地带,但仍保存着谷地形态,称为风口。风口内可找到过去的河谷沉积物,甚至有老阶地分布。风口以下的断头河,因水量骤减,形成不对称河谷。 | 什么是风口? |
|
动植物界的主要划分单位之一。现行的分类法,将相似的纲结合成门,根据国际规定,门的单位用拉丁或拉丁化文字表示,采用单名法,首写字母必须大写。 | 什么是门? |
|
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不久所形成的构造。是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的不均一性而引起的岩石宏观特征。可以据此恢复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 什么是沉积构造? |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诊断表下层之一。名称来源于英语sulfur(硫)。它是含硫有机质或化合物经氧化后形成的,常发育于海相沉积物上。特点是pH值极低,常小于3.5, 带有黄钾铁矾(Jarosite)斑,呈鲜麦秆黄色(2.5Y或更黄),彩度大于或等于6。由于铁、铝硫酸盐或硫酸引起的强酸性,成为通称的酸性硫酸盐盐土的特征。 | 什么是含硫层? |
|
伸入海洋或湖泊,三面被水域包围的陆地。如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其形成主要是大规模地壳运动的产物。面积较小的半岛则是海岸沉降,海水沿河谷侵入而成。 | 什么是半岛? |
|
矿物粉末呈现的颜色称为条痕,通常利用条痕板(无轴磁板)的粗糙面磨擦一片矿物即可见其条痕,这种粉末,可消除杂质及物理方面的影响,比颜色更为固定,是鉴定矿物的重要手段。 | 什么是条痕? |
|
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无或基本上无物质淀积,带棕、红棕、红、黄或紫等颜色,且有结构发育的土层。 | 什么是雏形层? |
|
形态或功能的一种适应,使一个种特别好地适合一个有限范围的栖息地、资源或环境条件;这种有限性的进化过程。 | 什么是特化? |
|
火山喷出或溢出物质堆积而成火山海岸的海岸。有的由火山熔岩构成,有的可由火山锥或火山口被海水淹没、侵蚀形成。如中国海南岛的北部海岸。 | 什么是火山海岸? |
|
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处或构造活动带向上冲涌时在地壳中造成的出口;溶化了的岩石即熔岩最终被以碎片和火山灰的形式抛入天空。熔岩的喷发常使火山具有锥形丘锥形山的形状,喷出物在出口周围堆积最厚,喷发往往发生在锥形火山的顶部,当熔融物质逐渐冷却时便形成火山锥和熔岩流。火山的喷发通常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后者又有爆裂式与宁静式之区别。 | 什么是火山? |
|
地质柱状图中大的地层划分单位之一;系与纪相对应。 | 什么是系? |
|
成分CaMg〔CO3〕2,常含铁、锰。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有时可见依(0221)的聚片双晶;集合体通常呈粒状。灰白色,有时微带浅黄、浅褐、浅绿色。玻璃光泽。硬度3.5~4。解理平行菱面体{1011}完全。密度2.8~2.9克/厘米3,遇冷HCl缓慢起泡。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主要为外生成因,可以是湖盆地中的沉积物,也可以是早期的碳酸钙沉积受含镁溶液的作用,置换部分钙而形成。此外,也出现于一些热液矿脉中。在冶金工业中,用作碱性耐火材料和高炉炼铁的熔剂,部分用来制取金属镁;在化学工业中用以制造钙镁磷肥、硫酸镁等。此外,还可作陶瓷、玻璃的配料和建筑石料。 | 什么是白云石? |
|
又自返式取样管称无缆取样管。不用绳索而靠自身的压载和起浮力进行自动降落和起浮的采样装置。主要由管锥、导向重锤、采样筒、起浮玻璃球等组成。它靠自身的重力下沉到海底,自动点燃炸药产生向下的冲力或自身下沉重力的冲力,使采样管插入沉积物中进行采样。然后,再自动点燃炸药产生气体充满气球或重力脱落后,利用气球的浮力使取样器浮到海面。重力活塞取样管 | 什么是自返式取样管? |
|
非构造平原之一种。主要是由于地壳长期大面积下沉或不同规模的盆状凹陷;不断为各种成因的堆积物所补偿而堆积形成的广阔平地。这类平原可依平原堆积物的成因划分为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海积平原和冰碛平原等等。世界上范围最广大的堆积平原多分布在近海地区,如中国的华北大平原。 | 什么是堆积平原? |
|
地表的岩石、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的地质现象。地面塌陷最明显的是发生在隐伏岩溶地区,由于岩溶洞隙使上方的岩、土体失去支撑,发生陷落。根据成因及岩、土体性质,可分为岩溶塌陷、黄土塌陷、火山熔岩塌陷和冻土塌陷等类型。 | 什么是塌陷作用? |
|
时代属早石炭世早期,分布于华南、西北及东北北部。命名地点在贵州独山县的岩关村。为滨海及浅海相沉积,分为下部革老河段和上部汤耙沟段。本组与广西的十字墟组,湖南的孟公坳组(包括刘家塘段、孟公坳段和邵东段)相当。本组现已废弃不用,所分两段已分别提升为组。 | 什么是岩关组? |
|
楔叶植物茎化石的一属。通常保存为茎的压型或印模化石,髓部内核化石很少。茎分节,节间有很浅的肋和沟,相邻节间的肋沟交错排列,节部具节隔膜。节隔膜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外圈有辐射条纹,如车轮状,可单独保存化石。枝叶轮生于节上,叶呈鳞片状或齿状,基部相连成鞘,紧贴于茎,上部分离。最早出现于晚石炭世,繁盛于三叠纪及侏罗纪,常见于世界各地。中国化石很多。拟木贼与现代木贼(Equisetum)基本相似,故有主张用Equisetum替代Equisetites。但中生代早、中期化石保存常不完整、茎干较为粗壮高大等特征仍有区别,故一般只将晚侏罗世起的木贼化石用Equisetum,而此前的化石仍用Equisetites。 | 什么是拟木贼? |
|
在地壳上升地区,地面遭外力剥蚀和流水切割而成的山体。外力作用长期剥蚀而成的蚀余山,是晚期阶段的侵蚀山。这类山体在构造运动较轻微的年轻陆台或长期稳定的古陆区较常见。如山东的泰山即为晚期的侵蚀山。 | 什么是侵蚀山? |
|
见斜压大气。 | 什么是正压大气? |
|
古陆范围西自河南的南阳夹道,向东经桐柏山,再向东南延伸至大别山黄梅附近,然后转向东北,至合肥以东、滁县以北后,止于洪泽湖旁的郯庐断裂带。在古生代,本区常常高出海面为一古陆。本区基底主要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组成,近年已在古老基底变质岩系中发现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证明本区位处华北和扬子地块的碰撞带。郯庐平移断裂带以东的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应是淮阳古陆的东延部分,但由于缺乏沉积记录其古地理面貌所知无几。 | 什么是淮阳古陆? |
|
在中温或高温而干旱条件下形成的累积碳酸盐的风化产物表壳。因矿物水解,出现低浓度的碱性和碱土性溶液,并在碳酸的经常参与下,伴随产生碳酸盐化过程,即形成K、Na、Ca、Mg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盐类。在坡地和低洼地的风化壳中,因地表水和地下水溶液集中,也会沉积大量碳酸盐、形成堆积碳酸盐风化壳。该风化壳主要出现在降雨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故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与黄土高原发育很好,在南部石灰岩地区也有适量分布。因生物气候条件、地形部位、岩石性质和风化时间等因素差异,这种风化壳在各地区的成分与厚度很不相同。 | 什么是碳酸盐风化壳? |
|
中国上石炭统的曾用专名,与国际宾夕法尼亚亚系大致相当。包括罗苏阶、滑石板阶,达拉阶和逍遥阶。壶天统一名源自湖南湘乡壶天。由于“壶天灰岩”代表上石炭统地层而得名。此统名现已停止使用。 | 什么是壶天统? |
|
头足纲鞘形亚纲的一目。腕五对,其中一对较长,腕上有具柄的吸盘,具内壳。现已分为若干独立的目,如箭石目、乌贼目等。 | 什么是十腕目? |
|
成分Au,常含银和微量的铜。当含银量超过15%时,称为银金矿(electrum),成分(Au,Ag)。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等形状,但很少见。一般呈分散粒状或不规则树枝状集合体,偶尔呈较大的块体出现,个别可重达数十千克。颜色和条痕色均为光亮的金黄色。随含银量的增加,颜色和条痕色逐渐变为淡黄。金属光泽。硬度2.5~3.0。具强延展性。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15.6~19.3克/厘米3。自然金按其产状的不同,可分为脉金(也称山金)和砂金两种。脉金主要来源于热液成因的含金石英脉和含金蚀变岩。 | 什么是自然金? |
|
又称显动宙。指从寒武纪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级动物以后的阶段(即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由于前寒武纪末期伊迪卡拉后生动物群的发现,有一种意见认为,应把显生宙的起点下移到前寒武纪最后一次冰川作用消退和后生动物出现的位置,即下移到距今约6.80亿年的时期。显生宙起点的下移意味着古生代起点的下移,而不是寒武纪起点的下移。因为国际上近来的趋向是,考虑将距今6.80亿~5.40亿年(间距为1.40亿年)的阶段建立一个新的纪(系)。这个新的纪应为显生宙的起点。 | 什么是显生宙? |
|
由地球内部产生改变岩石圈结构、地表形态和岩石特征的力量。如软流圈的对流,驱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上涌的地幔柱,引起岩浆的侵入和喷出作用等等。 | 什么是内营力? |
|
研究化石及其时空分布的科学,着重研究含化石沉积岩层的时代和顺序。英国古生物学家尼维森(ENeaverson)1928年曾著《地层古生物学》一书,并于1955年增订再版,书中按时代顺序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生物群特征,并根据生物群的地理分布格局,探讨大陆与大洋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强烈支持了大陆漂移说。 | 什么是地层古生物学? |
|
又称晶体生成学。结晶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晶体的发生、成长、变化等方面的现象、机理和规律。它对指导人工制备晶体以及解释晶体的某些现象、特性和成岩、成矿作用的一系列问题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 什么是晶体发生学? |
|
是北欧梅纳帕冰期后埃尔斯特冰期前的一个气候温暖期,与阿尔卑斯的恭兹民德间冰期相当。 | 什么是克罗默尔间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