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44
208k
name
stringlengths
2
75
level
stringclasses
3 values
abandon_note
stringclasses
2 values
modified_date
stringlengths
8
8
api_updated_date
stringclasses
1 value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 條 本法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二項及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制定之。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2 條 法院保存之民刑事訴訟卷宗全部或一部滅失,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依本法規定處理之: 一、依最後進行訴訟之文書,足認該事件尚未終結者。 二、裁判確定前,裁判原本及正本均滅失,而無其他方法證明其內容者。 三、不起訴處分確定前,處分書原本及正本均滅失,而無其他方法證明其內容者。 四、其他有處理之必要者。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3 條 訴訟卷宗滅失案件之處理,由法院或檢察官依職權,或依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之。 刑事案件告發人,視為利害關係人。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4 條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書狀,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聲請人姓名或名稱及其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原案件當事人姓名或名稱及其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三、請求要旨。 四、原案件進行程度。 五、有證明進行訴訟之文書者,其文書。 六、法院或檢察官。 七、年、月、日。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5 條 法院或檢察官認為聲請有理由者,依據最後文書記載之程度,就原案件繼續進行;其依職權為之者亦同。 法院或檢察官認為聲請無理由者,應以裁定或命令駁回之。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6 條 有進行訴訟之文書者,由最後進行之法院或檢察官處理;無進行訴訟之文書者,視為未進行,不予處理。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7 條 有第一審法院進行訴訟之文書而無起訴書狀者,應限期命原告或自訴人補具起訴狀或自訴狀,或移送檢察官重行偵查。 原告或自訴人逾期未補具起訴狀或自訴狀者,不予處理,視為未起訴或未提起自訴。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8 條 有第二審法院進行訴訟之文書者,由第二審法院自為裁判。但第一審裁判內容,經依職權調查仍不明者,得發回第一審法院更為裁判。 前項情形,如起訴或自訴範圍亦不能查明者,適用前條之規定。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9 條 有第三審法院進行訴訟之文書及第三審裁判書者,由第三審法院自為裁判,或發回或發交第二審法院更為裁判。 有第三審法院進行訴訟之文書,而無第二審裁判書者,由第三審法院發回或發交第二審法院更為裁判。但第一審裁判內容不明者,得適用前條之規定。 刑事覆判案件,準用前兩項之規定。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0 條 依調解程序、督促程序、保全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死亡宣告程序及禁治產宣告程序進行之事件而無聲請書狀者,應命補提聲請書狀,依各該程序辦理。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1 條 有再審或非常上訴進行之文書而無確定裁判書者,不予處理。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2 條 有再議文件而無不起訴處分書者,不予處理。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3 條 有裁判書或得為聲請再議之不起訴處分書而無文書證明其巳確定者,視為未確定。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4 條 有上訴、抗告、再議、再審等文書而未能證明其為逾期者,視為未逾期。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5 條 裁判前發見卷宗滅失前之文書,認為應由上級法院處理者,移送上級法院處理。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6 條 裁判後發見卷宗滅失前之同級或上級法院之裁判者,依本法所為之裁判,失其效力。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7 條 裁判確定後,未執行前,裁判原本及正本均滅失,無其他方法證明其內容者,得更行起訴或更行裁判。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8 條 依本法規定不予處理者,應由法院裁定之。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第 19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
法律
19730502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一 編 總則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一 章 法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 條 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 條 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 沒收、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處罰或保安處分之裁判確定後,未執行或執行未完畢,而法律有變更,不處罰其行為或不施以保安處分者,免其刑或保安處分之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 條 本法於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犯罪者,適用之。在中華民國領域外之中華民國船艦或航空器內犯罪者,以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犯罪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 條 犯罪之行為或結果,有一在中華民國領域內者,為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犯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 條 本法於凡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下列各罪者,適用之: 一、內亂罪。 二、外患罪。 三、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六條及第一百三十八條之妨害公務罪。 四、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一及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二之公共危險罪。 五、偽造貨幣罪。 六、第二百零一條至第二百零二條之偽造有價證券罪。 七、第二百十一條、第二百十四條、第二百十八條及第二百十六條行使第二百十一條、第二百十三條、第二百十四條文書之偽造文書罪。 八、毒品罪。但施用毒品及持有毒品、種子、施用毒品器具罪,不在此限。 九、第二百九十六條及第二百九十六條之一之妨害自由罪。 十、第三百三十三條及第三百三十四條之海盜罪。 十一、第三百三十九條之四之加重詐欺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 條 本法於中華民國公務員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左列各罪者,適用之: 一、第一百二十一條至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百二十九條、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百三十二條及第一百三十四條之瀆職罪。 二、第一百六十三條之脫逃罪。 三、第二百十三條之偽造文書罪。 四、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項之侵占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 條 本法於中華民國人民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前二條以外之罪,而其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者,適用之。但依犯罪地之法律不罰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 條 前條之規定,於在中華民國領域外對於中華民國人民犯罪之外國人,準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 條 同一行為雖經外國確定裁判,仍得依本法處斷。但在外國已受刑之全部或一部執行者,得免其刑之全部或一部之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 條 稱以上、以下、以內者,俱連本數或本刑計算。 稱公務員者,謂下列人員: 一、依法令服務於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以及其他依法令從事於公共事務,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者。 二、受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依法委託,從事與委託機關權限有關之公共事務者。 稱公文書者,謂公務員職務上製作之文書。 稱重傷者,謂下列傷害: 一、毀敗或嚴重減損一目或二目之視能。 二、毀敗或嚴重減損一耳或二耳之聽能。 三、毀敗或嚴重減損語能、味能或嗅能。 四、毀敗或嚴重減損一肢以上之機能。 五、毀敗或嚴重減損生殖之機能。 六、其他於身體或健康,有重大不治或難治之傷害。 稱性交者,謂非基於正當目的所為之下列性侵入行為: 一、以性器進入他人之性器、肛門或口腔,或使之接合之行為。 二、以性器以外之其他身體部位或器物進入他人之性器、肛門,或使之接合之行為。 稱電磁紀錄者,謂以電子、磁性、光學或其他相類之方式所製成,而供電腦處理之紀錄。 稱凌虐者,謂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違反人道之方法,對他人施以凌辱虐待行為。 稱性影像者,謂內容有下列各款之一之影像或電磁紀錄: 一、第五項第一款或第二款之行為。 二、性器或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身體隱私部位。 三、以身體或器物接觸前款部位,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行為。 四、其他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行為。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 條 本法總則於其他法律有刑罰、保安處分或沒收之規定者,亦適用之。但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 章 刑事責任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 條 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罰。 過失行為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 條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為故意。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 條 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 條 對於犯罪結果之發生,法律上有防止之義務,能防止而不防止者,與因積極行為發生結果者同。 因自己行為致有發生犯罪結果之危險者,負防止其發生之義務。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 條 除有正當理由而無法避免者外,不得因不知法律而免除刑事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 條 因犯罪致發生一定之結果,而有加重其刑之規定者,如行為人不能預見其發生時,不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 條 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不罰。 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 滿八十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 條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 前二項規定,於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不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 條 瘖啞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 條 依法令之行為,不罰。 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不罰。但明知命令違法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 條 業務上之正當行為,不罰。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 條 對於現在不法之侵害,而出於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之行為,不罰。但防衛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 條 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緊急危難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但避難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前項關於避免自己危難之規定,於公務上或業務上有特別義務者,不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 章 未遂犯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 條 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不遂者,為未遂犯。 未遂犯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並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 條 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不罰。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 條 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因己意中止或防止其結果之發生者,減輕或免除其刑。結果之不發生,非防止行為所致,而行為人已盡力為防止行為者,亦同。 前項規定,於正犯或共犯中之一人或數人,因己意防止犯罪結果之發生,或結果之不發生,非防止行為所致,而行為人已盡力為防止行為者,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四 章 正犯與共犯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 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犯罪之行為者,皆為正犯。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 條 教唆他人使之實行犯罪行為者,為教唆犯。 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 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 條 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成立之罪,其共同實行、教唆或幫助者,雖無特定關係,仍以正犯或共犯論。但得減輕其刑。 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致刑有重輕或免除者,其無特定關係之人,科以通常之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五 章 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 條 刑分為主刑及從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 條 主刑之種類如下: 一、死刑。 二、無期徒刑。 三、有期徒刑:二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遇有加減時,得減至二月未滿,或加至二十年。 四、拘役:一日以上,六十日未滿。但遇有加重時,得加至一百二十日。 五、罰金: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以百元計算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 條 主刑之重輕,依第三十三條規定之次序定之。 同種之刑,以最高度之較長或較多者為重。最高度相等者,以最低度之較長或較多者為重。 刑之重輕,以最重主刑為準,依前二項標準定之。最重主刑相同者,參酌下列各款標準定其輕重: 一、有選科主刑者與無選科主刑者,以無選科主刑者為重。 二、有併科主刑者與無併科主刑者,以有併科主刑者為重。 三、次重主刑同為選科刑或併科刑者,以次重主刑為準,依前二項標準定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6 條 從刑為褫奪公權。 褫奪公權者,褫奪下列資格: 一、為公務員之資格。 二、為公職候選人之資格。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7 條 宣告死刑或無期徒刑者,宣告褫奪公權終身。 宣告一年以上有期徒刑,依犯罪之性質認為有褫奪公權之必要者,宣告一年以上十年以下褫奪公權。 褫奪公權,於裁判時併宣告之。 褫奪公權之宣告,自裁判確定時發生效力。 依第二項宣告褫奪公權者,其期間自主刑執行完畢或赦免之日起算。但同時宣告緩刑者,其期間自裁判確定時起算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7-1 條 刑期自裁判確定之日起算。 裁判雖經確定,其尚未受拘禁之日數,不算入刑期內。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7-2 條 裁判確定前羈押之日數,以一日抵有期徒刑或拘役一日,或第四十二條第六項裁判所定之罰金額數。 羈押之日數,無前項刑罰可抵,如經宣告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者,得以一日抵保安處分一日。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五 章之一 沒收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8 條 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項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而無正當理由提供或取得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8-1 條 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犯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因下列情形之一取得犯罪所得者,亦同: 一、明知他人違法行為而取得。 二、因他人違法行為而無償或以顯不相當之對價取得。 三、犯罪行為人為他人實行違法行為,他人因而取得。 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第一項及第二項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 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8-2 條 前條犯罪所得及追徵之範圍與價額,認定顯有困難時,得以估算認定之。第三十八條之追徵,亦同。 宣告前二條之沒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8-3 條 第三十八條之物及第三十八條之一之犯罪所得之所有權或其他權利,於沒收裁判確定時移轉為國家所有。 前項情形,第三人對沒收標的之權利或因犯罪而得行使之債權均不受影響。 第一項之沒收裁判,於確定前,具有禁止處分之效力。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9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0 條 沒收,除有特別規定者外,於裁判時併宣告之。 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 第三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之物、第三十八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之犯罪所得,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單獨宣告沒收。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0-1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0-2 條 宣告多數沒收者,併執行之。 沒收,除違禁物及有特別規定者外,逾第八十條規定之時效期間,不得為之。 沒收標的在中華民國領域外,而逾前項之時效完成後五年者,亦同。 沒收之宣告,自裁判確定之日起,逾十年未開始或繼續執行者,不得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五 章之二 易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1 條 犯最重本刑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以新臺幣一千元、二千元或三千元折算一日,易科罰金。但易科罰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在此限。 依前項規定得易科罰金而未聲請易科罰金者,得以提供社會勞動六小時折算一日,易服社會勞動。 受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不符第一項易科罰金之規定者,得依前項折算規定,易服社會勞動。 前二項之規定,因身心健康之關係,執行顯有困難者,或易服社會勞動,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適用之。 第二項及第三項之易服社會勞動履行期間,不得逾一年。 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社會勞動,情節重大,或履行期間屆滿仍未履行完畢者,於第二項之情形應執行原宣告刑或易科罰金;於第三項之情形應執行原宣告刑。 已繳納之罰金或已履行之社會勞動時數依所定之標準折算日數,未滿一日者,以一日論。 第一項至第四項及第七項之規定,於數罪併罰之數罪均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其應執行之刑逾六月者,亦適用之。 數罪併罰應執行之刑易服社會勞動者,其履行期間不得逾三年。但其應執行之刑未逾六月者,履行期間不得逾一年。 數罪併罰應執行之刑易服社會勞動有第六項之情形者,應執行所定之執行刑,於數罪均得易科罰金者,另得易科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2 條 罰金應於裁判確定後二個月內完納。期滿而不完納者,強制執行。其無力完納者,易服勞役。但依其經濟或信用狀況,不能於二個月內完納者,得許期滿後一年內分期繳納。遲延一期不繳或未繳足者,其餘未完納之罰金,強制執行或易服勞役。 依前項規定應強制執行者,如已查明確無財產可供執行時,得逕予易服勞役。 易服勞役以新臺幣一千元、二千元或三千元折算一日。但勞役期限不得逾一年。 依第五十一條第七款所定之金額,其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不同者,從勞役期限較長者定之。 罰金總額折算逾一年之日數者,以罰金總額與一年之日數比例折算。依前項所定之期限,亦同。 科罰金之裁判,應依前三項之規定,載明折算一日之額數。 易服勞役不滿一日之零數,不算。 易服勞役期內納罰金者,以所納之數,依裁判所定之標準折算,扣除勞役之日期。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2-1 條 罰金易服勞役,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得以提供社會勞動六小時折算一日,易服社會勞動: 一、易服勞役期間逾一年。 二、入監執行逾六月有期徒刑併科或併執行之罰金。 三、因身心健康之關係,執行社會勞動顯有困難。 前項社會勞動之履行期間不得逾二年。 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社會勞動,情節重大,或履行期間屆滿仍未履行完畢者,執行勞役。 社會勞動已履行之時數折算勞役日數,未滿一日者,以一日論。 社會勞動履行期間內繳納罰金者,以所納之數,依裁判所定罰金易服勞役之標準折算,扣除社會勞動之日數。 依第三項執行勞役,於勞役期內納罰金者,以所納之數,依裁判所定罰金易服勞役之標準折算,扣除社會勞動與勞役之日數。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3 條 受拘役或罰金之宣告,而犯罪動機在公益或道義上顯可宥恕者,得易以訓誡。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4 條 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易服勞役或易以訓誡執行完畢者,其所受宣告之刑,以已執行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5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6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六 章 累犯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7 條 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五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為累犯,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 第九十八條第二項關於因強制工作而免其刑之執行者,於受強制工作處分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免除後,五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以累犯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8 條 裁判確定後,發覺為累犯者,依前條之規定更定其刑。但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發覺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49 條 累犯之規定,於前所犯罪在外國法院受裁判者,不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七 章 數罪併罰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0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二、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三、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五十一條規定定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1 條 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 一、宣告多數死刑者,執行其一。 二、宣告之最重刑為死刑者,不執行他刑。但罰金及從刑不在此限。 三、宣告多數無期徒刑者,執行其一。 四、宣告之最重刑為無期徒刑者,不執行他刑。但罰金及從刑不在此限。 五、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 六、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一百二十日。 七、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 八、宣告多數褫奪公權者,僅就其中最長期間執行之。 九、依第五款至前款所定之刑,併執行之。但應執行者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與拘役時,不執行拘役。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2 條 數罪併罰,於裁判確定後,發覺未經裁判之餘罪者,就餘罪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3 條 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五十一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4 條 數罪併罰,已經處斷,如各罪中有受赦免者,餘罪仍依第五十一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僅餘一罪者,依其宣告之刑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5 條 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者,從一重處斷。但不得科以較輕罪名所定最輕本刑以下之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6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八 章 刑之酌科及加減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7 條 科刑時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為科刑輕重之標準: 一、犯罪之動機、目的。 二、犯罪時所受之刺激。 三、犯罪之手段。 四、犯罪行為人之生活狀況。 五、犯罪行為人之品行。 六、犯罪行為人之智識程度。 七、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關係。 八、犯罪行為人違反義務之程度。 九、犯罪所生之危險或損害。 十、犯罪後之態度。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8 條 科罰金時,除依前條規定外,並應審酌犯罪行為人之資力及犯罪所得之利益。如所得之利益超過罰金最多額時,得於所得利益之範圍內酌量加重。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9 條 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認科以最低度刑仍嫌過重者,得酌量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0 條 依法律加重或減輕者,仍得依前條之規定酌量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1 條 犯下列各罪之一,情節輕微,顯可憫恕,認為依第五十九條規定減輕其刑仍嫌過重者,得免除其刑: 一、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但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百八十六條及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三項之罪,不在此限。 二、第三百二十條、第三百二十一條之竊盜罪。 三、第三百三十五條、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二項之侵占罪。 四、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四十一條之詐欺罪。 五、第三百四十二條之背信罪。 六、第三百四十六條之恐嚇罪。 七、第三百四十九條第二項之贓物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2 條 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得減輕其刑。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3 條 未滿十八歲人或滿八十歲人犯罪者,不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本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者,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4 條 死刑不得加重。 死刑減輕者,為無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5 條 無期徒刑不得加重。 無期徒刑減輕者,為二十年以下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6 條 有期徒刑、拘役、罰金減輕者,減輕其刑至二分之一。但同時有免除其刑之規定者,其減輕得減至三分之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7 條 有期徒刑或罰金加減者,其最高度及最低度同加減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8 條 拘役加減者,僅加減其最高度。 中華民國刑法 第 69 條 有二種以上之主刑者,加減時併加減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0 條 有二種以上刑之加重或減輕者,遞加或遞減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1 條 刑有加重及減輕者,先加後減。 有二種以上之減輕者,先依較少之數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2 條 因刑之加重、減輕,而有不滿一日之時間或不滿一元之額數者,不算。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3 條 酌量減輕其刑者,準用減輕其刑之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九 章 緩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4 條 受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認以暫不執行為適當者,得宣告二年以上五年以下之緩刑,其期間自裁判確定之日起算: 一、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二、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執行完畢或赦免後,五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緩刑宣告,得斟酌情形,命犯罪行為人為下列各款事項: 一、向被害人道歉。 二、立悔過書。 三、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財產或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 四、向公庫支付一定之金額。 五、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四十小時以上二百四十小時以下之義務勞務。 六、完成戒癮治療、精神治療、心理輔導或其他適當之處遇措施。 七、保護被害人安全之必要命令。 八、預防再犯所為之必要命令。 前項情形,應附記於判決書內。 第二項第三款、第四款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緩刑之效力不及於從刑、保安處分及沒收之宣告。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5 條 受緩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撤銷其宣告: 一、緩刑期內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逾六月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 二、緩刑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逾六月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 前項撤銷之聲請,於判決確定後六月以內為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5-1 條 受緩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宣告: 一、緩刑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確定者。 二、緩刑期內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確定者。 三、緩刑期內因過失更犯罪,而在緩刑期內受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 四、違反第七十四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八款所定負擔情節重大者。 前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情形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6 條 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者,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但依第七十五條第二項、第七十五條之一第二項撤銷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 章 假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7 條 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二十五年,有期徒刑逾二分之一、累犯逾三分之二,由監獄報請法務部,得許假釋出獄。 前項關於有期徒刑假釋之規定,於下列情形,不適用之: 一、有期徒刑執行未滿六個月者。 二、犯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累犯,於假釋期間,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五年以內故意再犯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三、犯第九十一條之一所列之罪,於徒刑執行期間接受輔導或治療後,經鑑定、評估其再犯危險未顯著降低者。 無期徒刑裁判確定前逾一年部分之羈押日數算入第一項已執行之期間內。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8 條 假釋中因故意更犯罪,受逾六月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撤銷其假釋。 假釋中因故意更犯罪,受緩刑或六月以下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而有再入監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假釋。 前二項之撤銷,於判決確定後六月以內為之。但假釋期滿逾三年者,不在此限。 假釋撤銷後,其出獄日數不算入刑期內。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9 條 在無期徒刑假釋後滿二十年或在有期徒刑所餘刑期內未經撤銷假釋者,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但依第七十八條第三項撤銷其假釋者,不在此限。 假釋中另受刑之執行、羈押或其他依法拘束人身自由之期間,不算入假釋期內。但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確定前曾受之羈押或其他依法拘束人身自由之期間,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79-1 條 二以上徒刑併執行者,第七十七條所定最低應執行之期間,合併計算之。 前項情形,併執行無期徒刑者,適用無期徒刑假釋之規定;二以上有期徒刑合併刑期逾四十年,而接續執行逾二十年者,亦得許假釋。但有第七十七條第二項第二款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依第一項規定合併計算執行期間而假釋者,前條第一項規定之期間,亦合併計算之。 前項合併計算後之期間逾二十年者,準用前條第一項無期徒刑假釋之規定。 經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者,無期徒刑於執行滿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於全部執行完畢後,再接續執行他刑,第一項有關合併計算執行期間之規定不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一 章 時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0 條 追訴權,因下列期間內未起訴而消滅: 一、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三十年。但發生死亡結果者,不在此限。 二、犯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上十年未滿有期徒刑之罪者,二十年。 三、犯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上三年未滿有期徒刑之罪者,十年。 四、犯最重本刑為一年未滿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罪者,五年。 前項期間自犯罪成立之日起算。但犯罪行為有繼續之狀態者,自行為終了之日起算。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1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2 條 本刑應加重或減輕者,追訴權之時效期間,仍依本刑計算。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3 條 追訴權之時效,因起訴而停止進行。依法應停止偵查或因犯罪行為人逃匿而通緝者,亦同。 前項時效之停止進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停止原因視為消滅: 一、諭知公訴不受理判決確定,或因程序上理由終結自訴確定者。 二、審判程序依法律之規定或因被告逃匿而通緝,不能開始或繼續,而其期間已達第八十條第一項各款所定期間三分之一者。 三、依第一項後段規定停止偵查或通緝,而其期間已達第八十條第一項各款所定期間三分之一者。 前二項之時效,自停止原因消滅之日起,與停止前已經過之期間,一併計算。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4 條 行刑權因下列期間內未執行而消滅: 一、宣告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四十年。 二、宣告三年以上十年未滿有期徒刑者,三十年。 三、宣告一年以上三年未滿有期徒刑者,十五年。 四、宣告一年未滿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者,七年。 前項期間,自裁判確定之日起算。但因保安處分先於刑罰執行者,自保安處分執行完畢之日起算。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5 條 行刑權之時效,因刑之執行而停止進行。有下列情形之一而不能開始或繼續執行時,亦同: 一、依法應停止執行者。 二、因受刑人逃匿而通緝或執行期間脫逃未能繼續執行者。 三、受刑人依法另受拘束自由者。 停止原因繼續存在之期間,如達於第八十四條第一項各款所定期間三分之一者,其停止原因視為消滅。 第一項之時效,自停止原因消滅之日起,與停止前已經過之期間,一併計算。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二 章 保安處分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6 條 因未滿十四歲而不罰者,得令入感化教育處所,施以感化教育。 因未滿十八歲而減輕其刑者,得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令入感化教育處所,施以感化教育。但宣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者,得於執行前為之。 感化教育之期間為三年以下。但執行已逾六月,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7 條 因第十九條第一項之原因而不罰者,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令入相當處所或以適當方式,施以監護。 有第十九條第二項及第二十條之原因,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令入相當處所或以適當方式,施以監護。但必要時,得於刑之執行前為之。 前二項之期間為五年以下;其執行期間屆滿前,檢察官認為有延長之必要者,得聲請法院許可延長之,第一次延長期間為三年以下,第二次以後每次延長期間為一年以下。但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前項執行或延長期間內,應每年評估有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8 條 施用毒品成癮者,於刑之執行前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禁戒。 前項禁戒期間為一年以下。但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89 條 因酗酒而犯罪,足認其已酗酒成癮並有再犯之虞者,於刑之執行前,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禁戒。 前項禁戒期間為一年以下。但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0 條 有犯罪之習慣或因遊蕩或懶惰成習而犯罪者,於刑之執行前,令入勞動場所,強制工作。 前項之處分期間為三年。但執行滿一年六月後,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執行期間屆滿前,認為有延長之必要者,法院得許可延長之,其延長之期間不得逾一年六月,並以一次為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1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1-1 條 犯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二百三十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令入相當處所,施以強制治療: 一、徒刑執行期滿前,於接受輔導或治療後,經鑑定、評估,認有再犯之危險者。 二、依其他法律規定,於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後,經鑑定、評估,認有再犯之危險者。 前項處分期間為五年以下;其執行期間屆滿前,檢察官認為有延長之必要者,得聲請法院許可延長之,第一次延長期間為三年以下,第二次以後每次延長期間為一年以下。但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停止治療之執行。 停止治療之執行後有第一項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令入相當處所,繼續施以強制治療。 前項強制治療之期間,應與停止治療前已執行之期間合併計算。 前三項執行或延長期間內,應每年鑑定、評估有無繼續治療之必要。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2 條 第八十六條至第九十條之處分,按其情形得以保護管束代之。 前項保護管束期間為三年以下。其不能收效者,得隨時撤銷之,仍執行原處分。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3 條 受緩刑之宣告者,除有下列情形之一,應於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外,得於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 一、犯第九十一條之一所列之罪者。 二、執行第七十四條第二項第五款至第八款所定之事項者。 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4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5 條 外國人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得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6 條 保安處分於裁判時併宣告之。但本法或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7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8 條 依第八十六條第二項、第八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宣告之保安處分,其先執行徒刑者,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認為無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其先執行保安處分者,於處分執行完畢或一部執行而免除後,認為無執行刑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刑之全部或一部執行。 依第八十八條第一項、第八十九條第一項規定宣告之保安處分,於處分執行完畢或一部執行而免除後,認為無執行刑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刑之全部或一部執行。 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之一第一項或第三項前段宣告之暫行安置執行後,認為無執行刑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刑之全部或一部執行。 前三項免其刑之執行,以有期徒刑或拘役為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99 條 保安處分自應執行之日起逾三年未開始或繼續執行者,非經法院認為原宣告保安處分之原因仍繼續存在時,不得許可執行;逾七年未開始或繼續執行者,不得執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 編 分則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一 章 內亂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0 條 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以強暴或脅迫著手實行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者,處無期徒刑。 預備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1 條 以暴動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預備或陰謀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2 條 犯第一百條第二項或第一百零一條第二項之罪而自首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 章 外患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3 條 通謀外國或其派遣之人,意圖使該國或他國對於中華民國開戰端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4 條 通謀外國或其派遣之人,意圖使中華民國領域屬於該國或他國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5 條 中華民國人民在敵軍執役,或與敵國械抗中華民國或其同盟國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6 條 在與外國開戰或將開戰期內,以軍事上之利益供敵國,或以軍事上之不利益害中華民國或其同盟國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7 條 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一、將軍隊交付敵國,或將要塞、軍港、軍營、軍用船艦、航空機及其他軍用處所建築物,與供中華民國軍用之軍械、彈藥、錢糧及其他軍需品,或橋樑、鐵路、車輛、電線、電機、電局及其他供轉運之器物,交付敵國或毀壞或致令不堪用者。 二、代敵國招募軍隊,或煽惑軍人使其降敵者。 三、煽惑軍人不執行職務,或不守紀律或逃叛者。 四、以關於要塞、軍港、軍營、軍用船艦、航空機及其他軍用處所建築物或軍略之秘密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洩漏或交付於敵國者。 五、為敵國之間諜,或幫助敵國之間諜者。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8 條 在與外國開戰或將開戰期內,不履行供給軍需之契約或不照契約履行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09 條 洩漏或交付關於中華民國國防應秘密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洩漏或交付前項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於外國或其派遣之人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0 條 公務員對於職務上知悉或持有前條第一項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因過失而洩漏或交付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1 條 刺探或收集第一百零九條第一項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2 條 意圖刺探或收集第一百零九條第一項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未受允准而入要塞、軍港、軍艦及其他軍用處所建築物,或留滯其內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3 條 應經政府授權之事項,未獲授權,私與外國政府或其派遣之人為約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足以生損害於中華民國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4 條 受政府之委任,處理對於外國政府之事務,而違背其委任,致生損害於中華民國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5 條 偽造、變造、毀棄或隱匿可以證明中華民國對於外國所享權利之文書、圖畫或其他證據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5-1 條 本章之罪,亦適用於地域或對象為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派遣之人,行為人違反各條規定者,依各該條規定處斷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 章 妨害國交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6 條 對於友邦元首或派至中華民國之外國代表,犯故意傷害罪、妨害自由罪或妨害名譽罪者,得加重其刑至三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7 條 於外國交戰之際,違背政府局外中立之命令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8 條 意圖侮辱外國,而公然損壞、除去或污辱外國之國旗、國章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19 條 第一百一十六條之妨害名譽罪及第一百一十八條之罪,須外國政府之請求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四 章 瀆職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0 條 公務員不盡其應盡之責,而委棄守地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1 條 公務員或仲裁人對於職務上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2 條 公務員或仲裁人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而為違背職務之行為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四百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公務員或仲裁人關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但自首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3 條 於未為公務員或仲裁人時,預以職務上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於為公務員或仲裁人後履行者,以公務員或仲裁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4 條 有審判職務之公務員或仲裁人,為枉法之裁判或仲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5 條 有追訴或處罰犯罪職務之公務員,為左列行為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濫用職權為逮捕或羈押者。 二、意圖取供而施強暴脅迫者。 三、明知為無罪之人,而使其受追訴或處罰,或明知為有罪之人,而無故不使其受追訴或處罰者。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6 條 有管收、解送或拘禁人犯職務之公務員,對於人犯施以凌虐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7 條 有執行刑罰職務之公務員,違法執行或不執行刑罰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而執行不應執行之刑罰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8 條 公務員對於訴訟事件,明知不應受理而受理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9 條 公務員對於租稅或其他入款,明知不應徵收而徵收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十一萬元以下罰金。 公務員對於職務上發給之款項、物品,明知應發給而抑留不發或剋扣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0 條 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1 條 公務員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明知違背法令,直接或間接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因而獲得利益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2 條 公務員洩漏或交付關於中華民國國防以外應秘密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非公務員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第一項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而洩漏或交付之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3 條 在郵務或電報機關執行職務之公務員,開拆或隱匿投寄之郵件或電報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4 條 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以故意犯本章以外各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但因公務員之身分已特別規定其刑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五 章 妨害公務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5 條 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脅迫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使公務員執行一定之職務或妨害其依法執行一定之職務或使公務員辭職,而施強暴脅迫者,亦同。 犯前二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以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犯之。 二、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 犯前三項之罪,因而致公務員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6 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犯前條之罪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公務員於死或重傷者,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之人,依前條第四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7 條 對於依考試法舉行之考試,以詐術或其他非法之方法,使其發生不正確之結果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8 條 毀棄、損壞或隱匿公務員職務上掌管或委託第三人掌管之文書、圖畫、物品,或致令不堪用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9 條 損壞、除去或污穢公務員依法所施之封印或查封之標示,或為違背其效力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為違背公務員依法所發具扣押效力命令之行為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0 條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或對於其依法執行之職務公然侮辱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1 條 意圖侮辱公務員,而損壞、除去或污穢實貼公共場所之文告者,處拘役或六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六 章 妨害投票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2 條 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他人自由行使法定之政治上選舉或其他投票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3 條 有投票權之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許以不行使其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4 條 對於有投票權之人,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約其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十一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5 條 以生計上之利害,誘惑投票人不行使其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6 條 以詐術或其他非法之方法,使投票發生不正確之結果或變造投票之結果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使特定候選人當選,以虛偽遷徙戶籍取得投票權而為投票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7 條 妨害或擾亂投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8 條 於無記名之投票,刺探票載之內容者,處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七 章 妨害秩序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9 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意圖為強暴脅迫,已受該管公務員解散命令三次以上而不解散者,在場助勢之人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八萬元以下罰金;首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0 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首謀及下手實施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 二、因而致生公眾或交通往來之危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1 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事恐嚇公眾,致生危害於公安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2 條 以強暴脅迫或詐術,阻止或擾亂合法之集會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3 條 以文字、圖畫、演說或他法,公然為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一、煽惑他人犯罪者。 二、煽惑他人違背法令,或抗拒合法之命令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4 條 參與以犯罪為宗旨之結社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首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而自首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5 條 煽惑軍人不執行職務,或不守紀律,或逃叛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6 條 未受允准,招集軍隊,發給軍需或率帶軍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7 條 意圖漁利,挑唆或包攬他人訴訟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8 條 冒充公務員而行使其職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冒充外國公務員而行使其職權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59 條 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徽章或官銜者,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0 條 意圖侮辱中華民國,而公然損壞、除去或污辱中華民國之國徽、國旗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意圖侮辱創立中華民國之孫先生,而公然損壞、除去或污辱其遺像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八 章 脫逃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1 條 依法逮捕、拘禁之人脫逃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損壞拘禁處所械具或以強暴脅迫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聚眾以強暴脅迫犯第一項之罪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2 條 縱放依法逮捕拘禁之人或便利其脫逃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損壞拘禁處所械具或以強暴脅迫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聚眾以強暴脅迫犯第一項之罪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配偶、五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親,犯第一項之便利脫逃罪者,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3 條 公務員縱放職務上依法逮捕、拘禁之人或便利其脫逃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致前項之人脫逃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九 章 藏匿人犯及湮滅證據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4 條 藏匿犯人或依法逮捕、拘禁之脫逃人或使之隱避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意圖犯前項之罪而頂替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5 條 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關係他人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證據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6 條 犯前條之罪,於他人刑事被告案件裁判確定前自白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7 條 配偶、五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親圖利犯人或依法逮捕拘禁之脫逃人,而犯第一百六十四條或第一百六十五條之罪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 章 偽證及誣告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8 條 於執行審判職務之公署審判時或於檢察官偵查時,證人、鑑定人、通譯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供前或供後具結,而為虛偽陳述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69 條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向該管公務員誣告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而偽造、變造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證據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0 條 意圖陷害直系血親尊親屬,而犯前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1 條 未指定犯人,而向該管公務員誣告犯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未指定犯人,而偽造、變造犯罪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犯罪證據,致開始刑事訴訟程序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2 條 犯第一百六十八條至第一百七十一條之罪,於所虛偽陳述或所誣告之案件,裁判或懲戒處分確定前自白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一 章 公共危險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3 條 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火車、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4 條 放火燒燬現非供人使用之他人所有住宅或現未有人所在之他人所有建築物、礦坑、火車、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燒燬前項之自己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第一項之物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致生公共危險者,亦同。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5 條 放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他人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自己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6 條 故意或因過失,以火藥、蒸氣、電氣、煤氣或其他爆裂物,炸燬前三條之物者,準用各該條放火、失火之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7 條 漏逸或間隔蒸氣、電氣、煤氣或其他氣體,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8 條 決水浸害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或火車、電車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過失決水浸害前項之物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79 條 決水浸害現非供人使用之他人所有住宅或現未有人所在之他人所有建築物或礦坑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決水浸害前項之自己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決水浸害第一項之物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決水浸害前項之物,致生公共危險者,亦同。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0 條 決水浸害前二條以外之他人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決水浸害前二條以外之自己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決水浸害前二條以外之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1 條 決潰隄防、破壞水閘或損壞自來水池,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前項之罪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2 條 於火災、水災、風災、震災、爆炸或其他相類災害發生之際,隱匿或損壞防禦之器械或以他法妨害救災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3 條 傾覆或破壞現有人所在之火車、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前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4 條 損壞軌道、燈塔、標識或以他法致生火車、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往來之危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前項之舟、車、航空機傾覆或破壞者,依前條第一項之規定處斷。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5 條 損壞或壅塞陸路、水路、橋樑或其他公眾往來之設備或以他法致生往來之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5-1 條 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方法劫持使用中之航空器或控制其飛航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情節輕微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致重傷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第一項之方法劫持使用中供公眾運輸之舟、車或控制其行駛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其情節輕微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項、第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5-2 條 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方法危害飛航安全或其設施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十萬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航空器或其他設施毀損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5-3 條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五十四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5-4 條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傷係無過失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6 條 未受允准,而製造、販賣、運輸或持有炸藥、棉花藥、雷汞或其他相類之爆裂物或軍用槍砲、子彈而無正當理由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6-1 條 無正當理由使用炸藥、棉花藥、雷汞或其他相類之爆裂物爆炸,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致炸藥、棉花藥、雷汞或其他相類之爆裂物爆炸而生公共危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7 條 意圖供自己或他人犯罪之用,而製造、販賣、運輸或持有炸藥、棉花藥、雷汞或其他相類之爆裂物或軍用槍砲、子彈者 ,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7-1 條 不依法令製造、販賣、運輸或持有核子原料、燃料、反應器、放射性物質或其原料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7-2 條 放逸核能、放射線,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7-3 條 無正當理由使用放射線,致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8 條 妨害鐵路、郵務、電報、電話或供公眾之用水、電氣、煤氣事業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9 條 損壞礦坑、工廠或其他相類之場所內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致生危險於他人生命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9-1 條 損壞礦場、工廠或其他相類之場所內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或致令不堪用,致生危險於他人之身體健康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損壞前項以外之公共場所內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或致令不堪用,致生危險於他人之身體健康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9-2 條 阻塞戲院、商場、餐廳、旅店或其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或公共場所之逃生通道,致生危險於他人生命、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阻塞集合住宅或共同使用大廈之逃生通道,致生危險於他人生命、身體或健康者,亦同。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0 條 投放毒物或混入妨害衛生物品於供公眾所飲之水源、水道或自來水池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0-1 條 投棄、放流、排出、放逸或以他法使毒物或其他有害健康之物污染空氣、土壤、河川或其他水體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廠商或事業場所之負責人、監督策劃人員、代理人、受僱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事業活動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第二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二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六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或第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犯第一項、第五項或第一項未遂犯之罪,其情節顯著輕微者,不罰。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1 條 製造、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妨害衛生之飲食物品或其他物品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1-1 條 對他人公開陳列、販賣之飲食物品或其他物品滲入、添加或塗抹毒物或其他有害人體健康之物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將已滲入、添加或塗抹毒物或其他有害人體健康之飲食物品或其他物品混雜於公開陳列、販賣之飲食物品或其他物品者,亦同。 犯前二項之罪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及第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2 條 違背關於預防傳染病所公布之檢查或進口之法令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暴露有傳染病菌之屍體,或以他法散布病菌,致生公共危險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3 條 承攬工程人或監工人於營造或拆卸建築物時,違背建築術成規,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4 條 於災害之際,關於與公務員或慈善團體締結供給糧食或其他必需品之契約,而不履行或不照契約履行,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二 章 偽造貨幣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5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偽造、變造通用之貨幣、紙幣、銀行券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6 條 行使偽造、變造之通用貨幣、紙幣、銀行券,或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收集或交付於人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收受後方知為偽造、變造之通用貨幣、紙幣、銀行券而仍行使,或意圖供行使之用而交付於人者,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7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減損通用貨幣之分量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8 條 行使減損分量之通用貨幣,或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收集或交付於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收受後方知為減損分量之通用貨幣而仍行使,或意圖供行使之用而交付於人者,處三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9 條 意圖供偽造、變造通用之貨幣、紙幣、銀行券或意圖供減損通用貨幣分量之用,而製造、交付或收受各項器械、原料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0 條 偽造、變造之通用貨幣、紙幣、銀行券,減損分量之通用貨幣及前條之器械原料,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三 章 偽造有價證券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1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偽造、變造公債票、公司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行使偽造、變造之公債票、公司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或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收集或交付於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1-1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偽造、變造信用卡、金融卡、儲值卡或其他相類作為簽帳、提款、轉帳或支付工具之電磁紀錄物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行使前項偽造、變造之信用卡、金融卡、儲值卡或其他相類作為簽帳、提款、轉帳或支付工具之電磁紀錄物,或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收受或交付於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2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偽造、變造郵票或印花稅票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行使偽造、變造之郵票或印花稅票,或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收集或交付於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塗抹郵票或印花稅票上之註銷符號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其行使之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3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偽造、變造船票、火車、電車票或其他往來客票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其行使之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4 條 意圖供偽造、變造有價證券、郵票、印花稅票、信用卡、金融卡、儲值卡或其他相類作為簽帳、提款、轉帳或支付工具之電磁紀錄物之用,而製造、交付或收受各項器械、原料、或電磁紀錄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從事業務之人利用職務上機會犯前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5 條 偽造、變造之有價證券、郵票、印花稅票、信用卡、金融卡、儲值卡或其他相類作為提款、簽帳、轉帳或支付工具之電磁紀錄物及前條之器械原料及電磁紀錄,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四 章 偽造度量衡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6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製造違背定程之度量衡,或變更度量衡之定程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7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販賣違背定程之度量衡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8 條 行使違背定程之度量衡者,處九千元以下罰金。 從事業務之人,關於其業務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09 條 違背定程之度量衡,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五 章 偽造文書印文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0 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1 條 偽造、變造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2 條 偽造、變造護照、旅券、免許證、特許證及關於品行、能力、服務或其他相類之證書、介紹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3 條 公務員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4 條 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5 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6 條 行使第二百一十條至第二百一十五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7 條 偽造印章、印文或署押,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盜用印章、印文或署押,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8 條 偽造公印或公印文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盜用公印或公印文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9 條 偽造之印章、印文或署押,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0 條 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圖畫、照像,依習慣或特約,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關於本章及本章以外各罪,以文書論。 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六 章 妨害性自主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1 條 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性交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2 條 犯前條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二人以上共同犯之。 二、對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犯之。 三、對精神、身體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之人犯之。 四、以藥劑犯之。 五、對被害人施以凌虐。 六、利用駕駛供公眾或不特定人運輸之交通工具之機會犯之。 七、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犯之。 八、攜帶兇器犯之。 九、對被害人為照相、錄音、錄影或散布、播送該影像、聲音、電磁紀錄。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3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4 條 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猥褻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4-1 條 犯前條之罪而有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5 條 對於男女利用其精神、身體障礙、心智缺陷或其他相類之情形,不能或不知抗拒而為性交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男女利用其精神、身體障礙、心智缺陷或其他相類之情形,不能或不知抗拒而為猥褻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6 條 犯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或第二百二十五條之罪,因而致被害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而致被害人羞忿自殺或意圖自殺而致重傷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6-1 條 犯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或第二百二十五條之罪,而故意殺害被害人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使被害人受重傷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7 條 對於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猥褻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六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六歲之男女為猥褻之行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第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7-1 條 十八歲以下之人犯前條之罪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8 條 對於因親屬、監護、教養、教育、訓練、救濟、醫療、公務、業務或其他相類關係受自己監督、扶助、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交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前項情形而為猥褻之行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9 條 以詐術使男女誤信為自己配偶,而聽從其為性交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29-1 條 對配偶犯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四條之罪者,或未滿十八歲之人犯第二百二十七條之罪者,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六 章之一 妨害風化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0 條 與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為性交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1 條 意圖使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而引誘、容留或媒介以營利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十萬元以下罰金。以詐術犯之者,亦同。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前項之罪者,依前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1-1 條 意圖營利,以強暴、脅迫、恐嚇、監控、藥劑、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媒介、收受、藏匿前項之人或使之隱避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前二項之罪者,依各該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2 條 對於第二百二十八條所定受自己監督、扶助、照護之人,或夫對於妻,犯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二百三十一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之罪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3 條 意圖使未滿十六歲之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而引誘、容留或媒介之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以詐術犯之者,亦同。 意圖營利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4 條 意圖供人觀覽,公然為猥褻之行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5 條 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 前二項之文字、圖畫、聲音或影像之附著物及物品,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6 條 第二百三十條之罪,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七 章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7 條 有配偶而重為婚姻或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相婚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8 條 以詐術締結無效或得撤銷之婚姻,因而致婚姻無效之裁判或撤銷婚姻之裁判確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39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0 條 和誘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其他有監督權之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和誘有配偶之人脫離家庭者,亦同。 意圖營利,或意圖使被誘人為猥褻之行為或性交,而犯前二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1 條 略誘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其他有監督權之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或意圖使被誘人為猥褻之行為或性交,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和誘未滿十六歲之人,以略誘論。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2 條 移送前二條之被誘人出中華民國領域外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3 條 意圖營利、或意圖使第二百四十條或第二百四十一條之被誘人為猥褻之行為或性交,而收受、藏匿被誘人或使之隱避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4 條 犯第二百四十條至第二百四十三條之罪,於裁判宣告前送回被誘人或指明所在地因而尋獲者,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5 條 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二百四十條第二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八 章 褻瀆祀典及侵害墳墓屍體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6 條 對於壇廟、寺觀、教堂、墳墓或公眾紀念處所公然侮辱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妨害喪、葬、祭禮、說教、禮拜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7 條 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損壞、遺棄或盜取遺骨、遺髮、殮物或火葬之遺灰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8 條 發掘墳墓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49 條 發掘墳墓而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發掘墳墓而損壞、遺棄或盜取遺骨、遺髮、殮物或火葬之遺灰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0 條 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二百四十七條至第二百四十九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十九 章 妨害農工商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1 條 意圖抬高交易價格,囤積下列物品之一,無正當理由不應市銷售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糧食、農產品或其他民生必需之飲食物品。 二、種苗、肥料、原料或其他農業、工業必需之物品。 三、前二款以外,經行政院公告之生活必需用品。 以強暴、脅迫妨害前項物品之販運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影響第一項物品之交易價格,而散布不實資訊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傳播工具犯前項之罪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2 條 意圖加損害於他人而妨害其農事上之水利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3 條 意圖欺騙他人而偽造或仿造已登記之商標、商號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4 條 明知為偽造或仿造之商標、商號之貨物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或自外國輸入者,處六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5 條 意圖欺騙他人,而就商品之原產國或品質,為虛偽之標記或其他表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明知為前項商品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或自外國輸入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 章 鴉片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6 條 製造鴉片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嗎啡、高根、海洛因或其化合質料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7 條 販賣或運輸鴉片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販賣或運輸嗎啡、高根、海洛因或其化合質料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自外國輸入前二項之物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8 條 製造、販賣或運輸專供吸食鴉片之器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59 條 意圖營利,為人施打嗎啡或以館舍供人吸食鴉片或其化合質料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0 條 意圖供製造鴉片、嗎啡之用而栽種罌粟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製造鴉片、嗎啡之用而販賣或運輸罌粟種子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1 條 公務員利用權力強迫他人犯前條之罪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2 條 吸食鴉片或施打嗎啡或使用高根、海洛因或其化合質料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3 條 意圖供犯本章各罪之用,而持有鴉片、嗎啡、高根、海洛因或其化合質料,或專供吸食鴉片之器具者,處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4 條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本章各條之罪者,依各該條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5 條 犯本章各條之罪者,其鴉片、嗎啡、高根、海洛因或其化合質料,或種子或專供吸食鴉片之器具,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一 章 賭博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6 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賭博財物者,處五萬元以下罰金。 以電信設備、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相類之方法賭博財物者,亦同。 前二項以供人暫時娛樂之物為賭者,不在此限。 犯第一項之罪,當場賭博之器具、彩券與在賭檯或兌換籌碼處之財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7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8 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69 條 意圖營利,辦理有獎儲蓄或未經政府允准而發行彩票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經營前項有獎儲蓄或為買賣前項彩票之媒介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0 條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本章各條之罪者,依各該條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二 章 殺人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1 條 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2 條 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前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3 條 當場激於義憤而殺人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4 條 母因不得已之事由,於生產時或甫生產後,殺其子女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5 條 受他人囑託或得其承諾而殺之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教唆或幫助他人使之自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謀為同死而犯前三項之罪者,得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6 條 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三 章 傷害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7 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8 條 使人受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79 條 當場激於義憤犯前二條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十萬元以下罰金。但致人於死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0 條 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二百七十七條或第二百七十八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1 條 施強暴於直系血親尊親屬,未成傷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2 條 受他人囑託或得其承諾而傷害之,因而致死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教唆或幫助他人使之自傷,因而致死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3 條 聚眾鬥毆致人於死或重傷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4 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5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6 條 對於未滿十八歲之人,施以凌虐或以他法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或發育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第二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7 條 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項、第二百八十一條及第二百八十四條之罪,須告訴乃論。但公務員於執行職務時,犯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項之罪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四 章 墮胎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8 條 懷胎婦女服藥或以他法墮胎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千元以下罰金。 懷胎婦女聽從他人墮胎者,亦同。 因疾病或其他防止生命上危險之必要,而犯前二項之罪者,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89 條 受懷胎婦女之囑託或得其承諾,而使之墮胎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婦女於死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0 條 意圖營利而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婦女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1 條 未受懷胎婦女之囑託或未得其承諾,而使之墮胎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婦女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2 條 以文字、圖畫或他法,公然介紹墮胎之方法或物品,或公然介紹自己或他人為墮胎之行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五 章 遺棄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3 條 遺棄無自救力之人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4 條 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或保護而遺棄之,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4-1 條 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民法親屬編應扶助、養育或保護,因有下列情形之一,而不為無自救力之人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者,不罰: 一、無自救力之人前為最輕本刑六月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行為,而侵害其生命、身體或自由者。 二、無自救力之人前對其為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三項、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項、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二百八十六條之行為或人口販運防制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之行為者。 三、無自救力之人前侵害其生命、身體、自由,而故意犯前二款以外之罪,經判處逾六月有期徒刑確定者。 四、無自救力之人前對其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持續逾二年,且情節重大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5 條 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二百九十四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六 章 妨害自由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6 條 使人為奴隸或使人居於類似奴隸之不自由地位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6-1 條 買賣、質押人口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使人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脅迫、恐嚇、監控、藥劑、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犯前二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媒介、收受、藏匿前三項被買賣、質押之人或使之隱避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前四項之罪者,依各該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一項至第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7 條 意圖營利,以詐術使人出中華民國領域外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8 條 意圖使婦女與自己或他人結婚而略誘之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或意圖使婦女為猥褻之行為或性交而略誘之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99 條 移送前條被略誘人出中華民國領域外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0 條 意圖營利,或意圖使被略誘人為猥褻之行為或性交,而收受、藏匿被略誘人或使之隱避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1 條 犯第二百九十八條至第三百條之罪,於裁判宣告前,送回被誘人或指明所在地因而尋獲者,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2 條 私行拘禁或以其他非法方法,剝奪人之行動自由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2-1 條 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二、攜帶兇器犯之。 三、對精神、身體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之人犯之。 四、對被害人施以凌虐。 五、剝奪被害人行動自由七日以上。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3 條 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前二條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4 條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5 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6 條 無故侵入他人住宅、建築物或附連圍繞之土地或船艦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無故隱匿其內,或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7 條 不依法令搜索他人身體、住宅、建築物、舟、車或航空機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8 條 第二百九十八條及第三百零六條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一項之罪,其告訴以不違反被略誘人之意思為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七 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09 條 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0 條 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1 條 以善意發表言論,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罰: 一、因自衛、自辯或保護合法之利益者。 二、公務員因職務而報告者。 三、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 四、對於中央及地方之會議或法院或公眾集會之記事,而為適當之載述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2 條 對於已死之人公然侮辱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對於已死之人犯誹謗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3 條 散布流言或以詐術損害他人之信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傳播工具犯前項之罪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4 條 本章之罪,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八 章 妨害秘密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5 條 無故開拆或隱匿他人之封緘信函、文書或圖畫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無故以開拆以外之方法,窺視其內容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5-1 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窺視、竊聽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 二、無故以錄音、照相、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5-2 條 意圖營利供給場所、工具或設備,便利他人為前條之行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有前條第二款之行為者,亦同。 製造、散布、播送或販賣前二項或前條第二款竊錄之內容者,依第一項之規定處斷。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5-3 條 前二條竊錄內容之附著物及物品,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6 條 醫師、藥師、藥商、助產士、心理師、宗教師、律師、辯護人、公證人、會計師或其業務上佐理人,或曾任此等職務之人,無故洩漏因業務知悉或持有之他人秘密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7 條 依法令或契約有守因業務知悉或持有工商秘密之義務而無故洩漏之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8 條 公務員或曾任公務員之人,無故洩漏因職務知悉或持有他人之工商秘密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六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8-1 條 無故洩漏因利用電腦或其他相關設備知悉或持有他人之秘密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8-2 條 利用電腦或其相關設備犯第三百十六條至第三百十八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9 條 第三百十五條、第三百十五條之一及第三百十六條至第三百十八條之二之罪,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八 章之一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9-1 條 未經他人同意,無故以照相、錄影、電磁紀錄或其他科技方法攝錄其性影像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供給場所、工具或設備,便利他人為前項之行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散布、播送、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而犯第一項之罪者,依前項規定處斷。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9-2 條 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以照相、錄影、電磁紀錄或其他科技方法攝錄其性影像,或使其本人攝錄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供給場所、工具或設備,便利他人為前項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散布、播送、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而犯第一項之罪者,依前項規定處斷。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9-3 條 未經他人同意,無故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其性影像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其性影像係第三百十九條之一第一項至第三項攝錄之內容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犯第一項之罪,其性影像係前條第一項至第三項攝錄之內容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而犯前三項之罪者,依各該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販賣前三項性影像者,亦同。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9-4 條 意圖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之性影像,足以生損害於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前項性影像,足以生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意圖營利而犯前二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十萬元以下罰金。販賣前二項性影像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9-5 條 第三百十九條之一至前條性影像之附著物及物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19-6 條 第三百十九條之一第一項及其未遂犯、第三百十九條之三第一項及其未遂犯之罪,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二十九 章 竊盜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0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1 條 犯前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2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3 條 電能、熱能及其他能量,關於本章之罪,以動產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4 條 於直系血親、配偶或同財共居親屬之間,犯本章之罪者,得免除其刑。 前項親屬或其他五親等內血親或三親等內姻親之間,犯本章之罪者,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十 章 搶奪強盜及海盜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5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搶奪他人之動產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6 條 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而有第三百二十一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7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8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強暴、脅迫、藥劑、催眠術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取他人之物或使其交付者,為強盜罪,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犯強盜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項及第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強盜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9 條 竊盜或搶奪,因防護贓物、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而當場施以強暴脅迫者,以強盜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0 條 犯強盜罪而有第三百二十一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1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2 條 犯強盜罪而故意殺人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犯強盜罪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放火者。 二、強制性交者。 三、擄人勒贖者。 四、使人受重傷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3 條 未受交戰國之允准或不屬於各國之海軍,而駕駛船艦,意圖施強暴、脅迫於他船或他船之人或物者,為海盜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船員或乘客意圖掠奪財物,施強暴、脅迫於其他船員或乘客,而駕駛或指揮船艦者,以海盜論。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4 條 犯海盜罪而故意殺人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犯海盜罪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放火者。 二、強制性交者。 三、擄人勒贖者。 四、使人受重傷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4-1 條 第三百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本章之罪準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十一 章 侵占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5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6 條 對於公務上或因公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業務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7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8 條 第三百二十三條及第三百二十四條之規定,於本章之罪準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十二 章 詐欺背信及重利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9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9-1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不正方法由收費設備取得他人之物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9-2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不正方法由自動付款設備取得他人之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9-3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不正方法將虛偽資料或不正指令輸入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製作財產權之得喪、變更紀錄,而取得他人之財產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9-4 條 犯第三百三十九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四、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影像、聲音或電磁紀錄之方法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0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1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乘未滿十八歲人之知慮淺薄,或乘人精神障礙、心智缺陷而致其辨識能力顯有不足或其他相類之情形,使之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2 條 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本人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或其他利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3 條 第三百二十三條及第三百二十四條之規定,於第三百三十九條至前條之罪準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4 條 乘他人急迫、輕率、無經驗或難以求助之處境,貸以金錢或其他物品,而取得與原本顯不相當之重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重利,包括手續費、保管費、違約金及其他與借貸相關之費用。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4-1 條 以強暴、脅迫、恐嚇、侵入住宅、傷害、毀損、監控或其他足以使人心生畏懼之方法取得前條第一項之重利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5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十三 章 恐嚇及擄人勒贖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6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7 條 意圖勒贖而擄人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第一項之罪,未經取贖而釋放被害人者,減輕其刑;取贖後而釋放被害人者,得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8 條 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而故意殺人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強制性交者。 二、使人受重傷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8-1 條 擄人後意圖勒贖者,以意圖勒贖而擄人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十四 章 贓物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49 條 收受、搬運、寄藏、故買贓物或媒介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因贓物變得之財物,以贓物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0 條 (刪除)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1 條 於直系血親、配偶或同財共居親屬之間,犯本章之罪者,得免除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十五 章 毀棄損壞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2 條 毀棄、損壞他人文書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3 條 毀壞他人建築物、礦坑、船艦或致令不堪用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4 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5 條 意圖損害他人,以詐術使本人或第三人為財產上之處分,致生財產上之損害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6 條 債務人於將受強制執行之際,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而毀壞、處分或隱匿其財產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7 條 第三百五十二條、第三百五十四條至第三百五十六條之罪,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三十六 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8 條 無故輸入他人帳號密碼、破解使用電腦之保護措施或利用電腦系統之漏洞,而入侵他人之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59 條 無故取得、刪除或變更他人電腦或其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致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六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60 條 無故以電腦程式或其他電磁方式干擾他人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致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61 條 對於公務機關之電腦或其相關設備犯前三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62 條 製作專供犯本章之罪之電腦程式,而供自己或他人犯本章之罪,致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六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63 條 第三百五十八條至第三百六十條之罪,須告訴乃論。
中華民國刑法
法律
202312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1 條 本法稱舊刑法者,謂中華民國十七年九月一日施行之刑法,稱刑律者,謂中華民國元年三月十日頒行之暫行新刑律,稱其他法令者,謂刑法施行前與法律有同一效力之刑事法令。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1-1 條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後,刑法分則編所定罰金之貨幣單位為新臺幣。 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時,刑法分則編未修正之條文定有罰金者,自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後,就其所定數額提高為三十倍。但七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至九十四年一月七日新增或修正之條文,就其所定數額提高為三倍。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2 條 依刑法第二條第一項但書,適用舊刑法、刑律或其他法令時,其褫奪公權所褫奪之資格,應依刑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3 條 依舊刑法易科監禁者,其監禁期限,自刑法施行之日起,不得逾六個月。 其在刑法施行後易科監禁期限內納罰金者,以所納之數,仍依裁判所定之標準扣除監禁日期。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3-1 條 刑法第四十一條之規定,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四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已裁判確定之處罰,未執行或執行未完畢者,亦適用之。 未諭知得易科罰金之處罰者,亦同。 於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前犯併合處罰數罪中之一罪,且該數罪均符合第四十一條第一項得易科罰金之規定者,適用九十年一月四日修正之刑法第四十一條第二項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3-2 條 刑法第四十一條及第四十二條之一之規定,於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九月一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已裁判確定之處罰,未執行或執行未完畢者,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3-3 條 刑法第四十一條及第四十二條之一之規定,於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已裁判確定之處罰,未執行或執行未完畢者,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4 條 刑法施行前,累犯舊刑法第六十六條第一項所定不同一之罪或不同款之罪一次者,其加重本刑不得逾三分之一。 依刑法第四十八條更定其刑者,準用前項之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5 條 刑法施行前,未滿十八歲人或滿八十歲人犯罪,經裁判確定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者,應報由司法行政最高官署呈請司法院提請國民政府減刑。但有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二項情形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6 條 刑法施行前,受緩刑之宣告或假釋出獄者,刑法施行後,於其緩刑期內得付保護管束,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6-1 條 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受緩刑之宣告,九十四年一月七日修正刑法施行後,仍在緩刑期內者,適用九十四年一月七日修正施行之刑法第七十五條、第七十五條之一及第七十六條規定。 於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九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受緩刑之宣告,九十八年五月十九日修正刑法施行後,仍在緩刑期內者,適用九十八年五月十九日修正施行之刑法第七十五條及第七十五條之一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7 條 刑法施行前,宣告緩刑或准許假釋者,在刑法施行後撤銷時,應依刑法之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7-1 條 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刑法第七十七條修正施行前犯罪者,其假釋適用八十三年一月二十八日修正公布之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但其行為終了或犯罪結果之發生在八十六年刑法第七十七條修正施行後者,不在此限。 因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其撤銷之原因事實發生在八十六年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修正施行前者,依修正前之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規定合併計算其殘餘刑期與他刑應執行之期間。但其原因事實行為終了或犯罪結果之發生在八十六年刑法第七十七條修正施行後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7-2 條 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刑法修正公布後,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前犯罪者,其假釋適用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修正公布之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但其行為終了或犯罪結果之發生在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後者,其假釋適用九十四年一月七日修正施行之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 因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其撤銷之原因事實發生在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刑法修正公布後,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前者,依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修正公布之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規定合併計算其殘餘刑期與他刑應執行之期間。但其原因事實行為終了或犯罪結果之發生在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後者,依九十四年一月七日修正施行之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規定合併計算其殘餘刑期與他刑應執行之期間。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8 條 刑法施行前,行刑權之時效停止原因繼續存在者,適用刑法第八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其期間自刑法施行之日起算。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8-1 條 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其追訴權或行刑權時效已進行而未完成者,比較修正前後之條文,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規定。於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六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其追訴權或行刑權時效已進行而未完成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8-2 條 於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十日修正之刑法第八十條第一項第一款但書施行前,其追訴權時效已進行而未完成者,適用修正後之規定,不適用前條之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9 條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之規定,於刑法施行前非配偶而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有同居之關係者,不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9-1 條 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條之規定,於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三月三十日刑法修正施行前依法令規定經營性交易場所者,不適用之。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9-2 條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四條之罪,於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仍適用八十八年三月三十日修正施行前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告訴乃論之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9-3 條 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受強制治療之宣告,九十四年一月七日修正刑法施行後,仍在執行期間內者,適用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之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規定。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9-4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一月七日修正之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自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施行。 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受強制治療之宣告者,於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修正刑法施行後,應繼續執行。 前項情形,由原執行檢察署之檢察官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修正刑法施行後六月內,向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依修正後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二項規定,聲請裁定強制治療之期間。 前項聲請,如法院裁定時,其強制治療已執行累計逾五年者,視為依修正後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二項後段規定為第一次許可延長之聲請;已執行累計逾八年者,視為第二次許可延長之聲請。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依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二項及第三項規定裁定之,並適用前項規定: 一、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刑法修正施行前,受法院停止治療執行之裁定,於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修正刑法施行後,經聲請繼續施以強制治療。 二、第二項或第三項之情形,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修正刑法施行後為停止治療執行之裁定,經聲請繼續施以強制治療。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10 條 本法自刑法施行之日施行。 刑法修正條文及本法修正條文,除另定施行日期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10-1 條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七日修正公布之刑法,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10-2 條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之刑法第四十一條,自九十八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九日修正之刑法第四十二條之一、第四十四條、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第七十五條之一,自九十八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第 10-3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及一百零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修正之刑法,自一百零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一百零五年七月一日前施行之其他法律關於沒收、追徵、追繳、抵償之規定,不再適用。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
法律
20230208
2024/1/12 上午 12:00:00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所稱國幣,係指中華民國境內,由中央政府或其授權機構所發行之紙幣或硬幣。 在本條例公布前所發行之紙幣或硬幣,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意圖營利,私運銀類、金類或新舊各種硬幣出口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幣額或價額五倍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銷燬新舊各種硬幣私運出口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第 2 條 意圖營利,銷燬新舊各種硬幣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幣額或價額三倍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第 3 條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偽造、變造幣券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擾亂金融,情節重大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第 4 條 意圖營利,不按法定比率兌換各種幣券者,處所得利益十倍以下罰金。 以兌換幣券為業,所取兌換手續費,超過幣額百分之一者,亦同。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第 5 條 故意損毀幣券,致不堪行使者,處所損毀幣額五倍以下罰金。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第 6 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其銀類、金類、新舊各種硬幣,偽造、變造或損毀之幣券,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妨害國幣懲治條例
法律
201106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1 條 凡違反或妨害國家總動員之法令或業務者,依本條例懲罰之。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公布前已經頒行之經濟管制法令有處罰較重之規定者,依其規定。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3 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軍人由軍事機關審理,非軍人由司法機關審理之。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4 條 關於管制動員物資及業務,其他法令已規定審判機關及程序者,仍依其規 定,但情節重大有特殊必要者,得由國家總動員會議決定,改由有軍法審 判權之機關審判。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5 條 有左列情事之一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千元以下罰金: 一、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五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所發之 命令者。 二、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所發管理節制或禁止之 命令者。 三、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八條規定所發管制之命令者。 四、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十四條規定所發禁止之命令者。 五、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十九條規定所發限制或禁止之命令者。 犯前項第五款之罪,其進出口之貨物不問屬於犯人與否均沒收之。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6 條 有左列情事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千元以下罰金: 一、違反或妨害國家總動員法第六條、第二十條、第二十四條或第二十六 條後半段規定所發之命令者。 二、違反依國家總動員法第七條第二項規定所發管理節制或禁止之命令者 。 三、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所發之命令者。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7 條 犯前二條之罪有妨害軍事或治安或因而擾亂金融,其情節重大者,處死刑 或無期徒刑,並得沒收其財產。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8 條 有左列情事之一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 一、拒絕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十三條規定之檢查者。 二、違反國家總動員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所發之命令而拒絕使用者。 三、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或第二十三 條規定所發之命令者。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9 條 有左列情事之一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一、違反國家總動員法第十三條之規定而怠於報告或為虛偽之報告者。 二、違反依國家總動員法第十六條規定所發之命令者。 三、違反國家總動員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而不為報告或試驗者,或違 反同條第二項規定不為熟練技術員工之供給者。 四、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二十五條或第二十六條前半段規定,所 發之命令者。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10 條 違反依國家總動員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所發之命令者,其處罰依出版法之規 定,必要時並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11 條 洩漏或盜用有關國家總動員業務之秘密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務員從事國家總動員業務,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 刑。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12 條 受政府委託執行國家總動員業務之人,犯本條例之罪者,視同公務員。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13 條 公務員假借職權,利用國家總動員之機會發布命令,致人受損害者,處三 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其情節重大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14 條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本條例之罪者,依各該條例規定處斷,加重其刑至二分 之一。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
法律
200401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懲治盜匪條例 第 1 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為盜匪。 懲治盜匪條例 第 2 條 有左列行為之一者,處死刑: 一、聚眾出沒山澤抗拒官兵者。 二、強佔公署、城市、鄉村、鐵道或軍用地者。 三、結合大幫強劫者。 四、強劫公署或軍用財物者。 五、在海洋行劫者。 六、強劫而故意殺人或使人受重傷者。 七、強劫而放火者。 八、強劫而強制性交者。 九、意圖勒贖而擄人者。 十、盜匪在拘禁中,首謀聚眾,以強暴、脅迫脫逃者。 前項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懲治盜匪條例 第 3 條 有左列行為之一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一、強劫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器者。 二、強劫而持械拒捕者。 三、聚眾強劫而執持槍械或爆裂物者。 四、聚眾持械劫奪依法逮捕、拘禁之人者。 五、聚眾走私持械拒捕者。 六、意圖行劫,而煽惑、暴動,致擾亂公安者。 七、意圖擾亂治安而放火燒燬、決水浸害、或以其他方法毀壞公署或軍事 設備者。 八、意圖擾亂治安而放火燒燬、決水浸害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 、航空器或現有人聚集之場所或建築物者。 九、意圖擾亂治安,以前款以外之方法毀壞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器或現有人聚集之場所、建築物或鐵道、公路、橋樑、燈塔 、標識,因而致人於死者。 十、強劫因而致人於死或重傷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八款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八款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懲治盜匪條例 第 4 條 有左列行為之一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意圖勒贖而盜取屍體者。 二、聚眾持械毀壞棺墓而盜取殮物者。 三、盜取或毀壞有關軍事之交通或通信器材,致令不堪用者。 四、意圖取得財物投置爆炸物,因而致人於死或重傷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懲治盜匪條例 第 5 條 有左列行為之一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以強暴、脅迫、藥劑、催眠術或他法 ,致使不能抗拒而取他人之物或使其交付者。 二、發掘墳墓而盜取殮物者。 三、藏匿或包庇盜匪者。 前項第一款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第一款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懲治盜匪條例 第 6 條 團隊官兵或有查緝盜匪職責之人員,犯本條例之罪者,處死刑。 懲治盜匪條例 第 7 條 盜匪所得之財物,應發還被害人。 因前項財物變得之財產利益,除應抵償被害人者外,得沒收之。 懲治盜匪條例 第 8 條 刑法總則及刑法分則第一百六十七條,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五項之規定,於 盜匪案件仍適用之。 懲治盜匪條例 第 9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懲治盜匪條例
法律
2002013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懲治走私條例 第 1 條 為懲治私運政府管制物品或應稅物品之進口或出口,特制定本條例。 懲治走私條例 第 2 條 私運管制物品進口、出口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一項之管制物品,由行政院依下列各款規定公告其管制品項及管制方式: 一、為防止犯罪必要,禁止易供或常供犯罪使用之特定器物進口、出口。 二、為維護金融秩序或交易安全必要,禁止偽造、變造之各種貨幣及有價證券進口、出口。 三、為維護國民健康必要,禁止、限制特定物品或來自特定地區之物品進口。 四、為維護國內農業產業發展必要,禁止、限制來自特定地區或一定數額以上之動植物及其產製品進口。 五、為遵守條約協定、履行國際義務必要,禁止、限制一定物品之進口、出口。 懲治走私條例 第 3 條 運送、銷售或藏匿前條第一項之走私物品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懲治走私條例 第 4 條 犯走私罪而持械拒捕或持械拒受檢查,傷害人致死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八百萬元以下罰金。 懲治走私條例 第 5 條 犯走私罪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之罰金: 一、公然為首,聚眾持械拒捕或持械拒受檢查者。 二、公然為首,聚眾威脅稽徵關員或其他依法令負責檢查人員者。 懲治走私條例 第 6 條 犯走私罪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持械拒捕或持械拒受檢查,傷害人未致重傷者。 二、公然聚眾,持械拒捕或持械拒受檢查時,在場助勢者。 三、公然聚眾威脅稽徵關員或其他依法令負責檢查人員時,在場助勢者。 懲治走私條例 第 7 條 服務於鐵路、公路、航空、水運或其他供公眾運輸之交通工具人員,明知有走私情事而不通知稽徵關員或其他依法令負責檢查人員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懲治走私條例 第 8 條 (刪除) 懲治走私條例 第 9 條 稽徵關員或其他依法令負責檢查人員,明知為走私物品而放行或為之銷售或藏匿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懲治走私條例 第 10 條 公務員、軍人包庇走私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懲治走私條例 第 11 條 走私行為之處罰,海關緝私條例及本條例無規定者,適用刑法或其他有關法律。 懲治走私條例 第 12 條 自大陸地區私運物品進入臺灣地區,或自臺灣地區私運物品前往大陸地區者,以私運物品進口、出口論,適用本條例規定處斷。 懲治走私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除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五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及一百零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修正之第二條,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三十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懲治走私條例
法律
201206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 條 為嚴懲貪污,澄清吏治,特制定本條例。 貪污治罪條例 第 2 條 公務員犯本條例之罪者,依本條例處斷。 貪污治罪條例 第 3 條 與前條人員共犯本條例之罪者,亦依本條例處斷。 貪污治罪條例 第 4 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 一、竊取或侵占公用或公有器材、財物者。 二、藉勢或藉端勒索、勒徵、強占或強募財物者。 三、建築或經辦公用工程或購辦公用器材、物品,浮報價額、數量、收取回扣或有其他舞弊情事者。 四、以公用運輸工具裝運違禁物品或漏稅物品者。 五、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四款之未遂犯罰之。 貪污治罪條例 第 5 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六千萬元以下罰金: 一、意圖得利,擅提或截留公款或違背法令收募稅捐或公債者。 二、利用職務上之機會,以詐術使人將本人之物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 三、對於職務上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 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之未遂犯罰之。 貪污治罪條例 第 6 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罰金: 一、意圖得利,抑留不發職務上應發之財物者。 二、募集款項或徵用土地、財物,從中舞弊者。 三、竊取或侵占職務上持有之非公用私有器材、財物者。 四、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明知違背法律、法律授權之法規命令、職權命令、自治條例、自治規則、委辦規則或其他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直接或間接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因而獲得利益者。 五、對於非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明知違背法律、法律授權之法規命令、職權命令、自治條例、自治規則、委辦規則或其他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利用職權機會或身分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因而獲得利益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未遂犯罰之。 貪污治罪條例 第 6-1 條 公務員犯下列各款所列罪嫌之一,檢察官於偵查中,發現公務員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自公務員涉嫌犯罪時及其後三年內,有財產增加與收入顯不相當時,得命本人就來源可疑之財產提出說明,無正當理由未為說明、無法提出合理說明或說明不實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不明來源財產額度以下之罰金: 一、第四條至前條之罪。 二、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一百二十三條至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八條至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項、第二百三十一條之一第三項、第二百七十條、第二百九十六條之一第五項之罪。 三、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九條之罪。 四、懲治走私條例第十條第一項之罪。 五、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五條之罪。 六、人口販運防制法第三十六條之罪。 七、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十六條之罪。 八、藥事法第八十九條之罪。 九、包庇他人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之罪。 十、其他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所犯之罪。 貪污治罪條例 第 7 條 有調查、追訴或審判職務之人員,犯第四條第一項第五款或第五條第一項第三款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貪污治罪條例 第 8 條 犯第四條至第六條之罪,於犯罪後自首,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刑。 犯第四條至第六條之罪,在偵查中自白,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減輕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貪污治罪條例 第 9 條 本條例修正施行前,犯第四條至第六條之罪,於修正施行後一年內自首者,準用前條第一項之規定。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0 條 犯第四條至第六條之罪,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自犯罪時及其後三年內取得之來源可疑財產,經檢察官或法院於偵查、審判程序中命本人證明來源合法而未能證明者,視為其犯罪所得。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1 條 對於第二條人員,關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第二條人員,關於不違背職務之行為,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之公務員,就跨區貿易、投資或其他商業活動有關事項,為前二項行為者,依前二項規定處斷。 不具第二條人員之身分而犯前三項之罪者,亦同。 犯前四項之罪而自首者,免除其刑;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罪者,不問犯罪地之法律有無處罰規定,均依本條例處罰。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2 條 犯第四條至第六條之罪,情節輕微,而其所得或所圖得財物或不正利益在新臺幣五萬元以下者,減輕其刑。 犯前條第一項至第四項之罪,情節輕微,而其行求、期約或交付之財物或不正利益在新臺幣五萬元以下者,亦同。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2-1 條 (刪除)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3 條 直屬主管長官對於所屬人員,明知貪污有據,而予以庇護或不為舉發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務機關主管長官對於受其委託承辦公務之人,明知貪污有據,而予以庇護或不為舉發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4 條 辦理監察、會計、審計、犯罪調查、督察、政風人員,因執行職務,明知貪污有據之人員,不為舉發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5 條 明知因犯第四條至第六條之罪所得之財物,故為收受、搬運、隱匿、寄藏或故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6 條 誣告他人犯本條例之罪者,依刑法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意圖他人受刑事處分,虛構事實,而為第十一條第五項之自首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具第二條人員之身分而犯前二項之罪者,亦依前二項規定處斷。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7 條 犯本條例之罪,宣告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並宣告褫奪公權。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8 條 貪污瀆職案件之檢舉人應予獎勵及保護;其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各機關應採取具體措施防治貪污;其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9 條 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貪污治罪條例 第 20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除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五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及一百零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修正之條文,由行政院定之;一百零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條文,自一百零五年七月一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貪污治罪條例
法律
201606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 條 為防制毒品危害,維護國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毒品,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 毒品依其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分為四級,其品項如下: 一、第一級 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及其相類製品(如附表一)。 二、第二級 罌粟、古柯、大麻、安非他命、配西汀、潘他唑新及其相類製品(如附表二)。 三、第三級 西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納洛芬及其相類製品(如附表三)。 四、第四級 二丙烯基巴比妥、阿普唑他及其相類製品(如附表四)。 前項毒品之分級及品項,由法務部會同衛生福利部組成審議委員會,每三個月定期檢討,審議委員會並得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對社會危害性之虞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及與該等藥品、物質或製品具有類似化學結構之物質進行審議,並經審議通過後,報由行政院公告調整、增減之,並送請立法院查照。 醫藥及科學上需用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之管理,另以法律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1 條 直轄市、縣(市)政府為執行毒品防制工作,應由專責組織辦理下列事項: 一、毒品防制教育宣導。 二、提供施用毒品者家庭重整及心理輔導等關懷訪視輔導。 三、提供或轉介施用毒品者各項社會救助、法律服務、就學服務、保護安置、危機處理服務、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 四、提供或轉介施用毒品者接受戒癮治療及追蹤輔導。 五、依法採驗尿液及訪查施用毒品者。 六、追蹤及管理轉介服務案件。 七、其他毒品防制有關之事項。 直轄市、縣(市)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項事宜;必要時,得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視實際情形酌予補助。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2 條 法務部為推動毒品防制業務,應設基金,其來源如下: 一、循預算程序之撥款。 二、犯本條例之罪所科罰金及沒收、追徵所得款項之部分提撥。 三、違反本條例所處罰鍰之部分提撥。 四、基金孳息收入。 五、捐贈收入。 六、其他有關收入。 前項基金之用途如下: 一、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前條第一項所列事項。 二、辦理或補助毒品檢驗、戒癮治療及研究等相關業務。 三、辦理或補助毒品防制宣導。 四、提供或補助施用毒品者安置、就醫、就學、就業及家庭扶助等輔導與協助。 五、辦理或補助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間毒品防制工作之合作及交流事項。 六、辦理或補助其他毒品防制相關業務。 七、管理及總務支出。 八、其他相關支出。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有關法院、檢察官、看守所、監獄之規定,於軍事法院、軍事檢察官、軍事看守所及軍事監獄之規定亦適用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4 條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四級毒品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五項之未遂犯罰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5 條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四級毒品或專供製造、施用毒品之器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6 條 以強暴、脅迫、欺瞞或其他非法之方法使人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使人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百萬元以下罰金。 以第一項方法使人施用第三級毒品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以第一項方法使人施用第四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7 條 引誘他人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引誘他人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引誘他人施用第三級毒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引誘他人施用第四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8 條 轉讓第一級毒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轉讓第二級毒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轉讓第三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轉讓第四級毒品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轉讓毒品達一定數量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其標準由行政院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9 條 成年人對未成年人販賣毒品或犯前三條之罪者,依各該條項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明知為懷胎婦女而對之販賣毒品或犯前三條之罪者,亦同。 犯前五條之罪而混合二種以上之毒品者,適用其中最高級別毒品之法定刑,並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0 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1 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1-1 條 第三級、第四級毒品及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無正當理由,不得擅自持有。 無正當理由持有或施用第三級或第四級毒品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應限期令其接受四小時以上八小時以下之毒品危害講習。 少年施用第三級或第四級毒品者,應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處理,不適用前項規定。 第二項裁罰之基準及毒品危害講習之方式、內容、時機、時數、執行單位等事項之辦法,由法務部會同內政部、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2 條 意圖供製造毒品之用,而栽種罌粟或古柯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製造毒品之用,而栽種大麻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供自己施用而犯前項之罪,且情節輕微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3 條 意圖供栽種之用,而運輸或販賣罌粟種子或古柯種子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栽種之用,而運輸或販賣大麻種子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4 條 意圖販賣而持有或轉讓罌粟種子、古柯種子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販賣而持有或轉讓大麻種子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持有罌粟種子、古柯種子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大麻種子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一萬元以下罰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5 條 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犯第四條第二項或第六條第一項之罪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罰金。犯第四條第三項至第五項、第五條、第六條第二項至第四項、第七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八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九條至第十四條之罪者,依各該條項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公務員明知他人犯第四條至第十四條之罪而予以庇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6 條 (刪除)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7 條 犯第四條至第八條、第十條或第十一條之罪,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犯第四條至第八條之罪於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 被告因供自己施用而犯第四條之運輸毒品罪,且情節輕微者,得減輕其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8 條 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查獲之第三級、第四級毒品及製造或施用第三級、第四級毒品之器具,無正當理由而擅自持有者,均沒入銷燬之。但合於醫藥、研究或訓練之用者,得不予銷燬。 查獲易生危險、有喪失毀損之虞、不便保管或保管需費過鉅之毒品,經取樣後於判決確定前得銷燬之;其取樣之數量、方式、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法務部定之。 毒品檢驗機構檢驗出含有新興毒品或成分而有製成標準品之需者,得由衛生福利部或其他政府機關依法設置之檢驗機關(構)領用部分檢體,製成標準品使用或供其他檢驗機構使用。 第一項但書與前項合於醫藥、研究或訓練用毒品或器具、檢驗機關(構)領用檢體之要件、程序、管理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法務部會同衛生福利部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9 條 犯第四條至第九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或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者,其供犯罪所用之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之。 犯第四條之罪所使用之水、陸、空交通工具,沒收之。 犯第四條至第九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或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有事實足以證明行為人所得支配之前二項規定以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係取自其他違法行為所得者,沒收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0 條 犯第十條之罪者,檢察官應聲請法院裁定,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先裁定,令被告或少年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其期間不得逾二月。 觀察、勒戒後,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依據勒戒處所之陳報,認受觀察、勒戒人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應即釋放,並為不起訴之處分或不付審理之裁定;認受觀察、勒戒人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檢察官應聲請法院裁定或由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裁定令入戒治處所強制戒治,其期間為六個月以上,至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為止。但最長不得逾一年。 依前項規定為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三年後再犯第十條之罪者,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之人,於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期滿後,由公立就業輔導機構輔導就業。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0-1 條 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之裁定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認為應不施以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者,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或檢察官得以書狀敘述理由,聲請原裁定確定法院重新審理: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並足以影響裁定之結果者。 二、原裁定所憑之證物已證明為偽造或變造者。 三、原裁定所憑之證言、鑑定或通譯已證明其為虛偽者。 四、參與原裁定之法官,或參與聲請之檢察官,因該案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 五、因發現確實之新證據足認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之人,應不施以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者。 六、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之人,已證明其係被誣告者。 聲請重新審理,應於裁定確定後三十日內提起。但聲請之事由,知悉在後者,自知悉之日起算。 聲請重新審理,無停止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之效力。但原裁定確定法院認為有停止執行之必要者,得依職權或依聲請人之聲請,停止執行之。 法院認為無重新審理之理由,或程序不合法者,應以裁定駁回之;認為有理由者,應重新審理,更為裁定。法院認為無理由裁定駁回聲請者,不得更以同一原因,聲請重新審理。 重新審理之聲請,於裁定前得撤回之。撤回重新審理之人,不得更以同一原因,聲請重新審理。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1 條 犯第十條之罪者,於犯罪未發覺前,自動向衛生福利部指定之醫療機構請求治療,醫療機構免將請求治療者送法院或檢察機關。 依前項規定治療中經查獲之被告或少年,應由檢察官為不起訴之處分或由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為不付審理之裁定。但以一次為限。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2 條 (刪除)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3 條 依第二十條第二項強制戒治期滿,應即釋放,由檢察官為不起訴之處分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為不付審理之裁定。 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三年內再犯第十條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依法追訴或裁定交付審理。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3-1 條 被告因拘提或逮捕到場者,檢察官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觀察、勒戒,應自拘提或逮捕之時起二十四小時內為之,並將被告移送該管法院訊問;被告因傳喚、自首或自行到場,經檢察官予以逮捕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之一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3-2 條 少年經裁定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者,不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第四十五條第二項規定。 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為不付審理之裁定,或依第三十五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為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者,得並為下列處分: 一、轉介少年福利或教養機構為適當之輔導。 二、交付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嚴加管教。 三、告誡。 前項處分,均交由少年調查官執行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4 條 第二十條第一項及第二十三條第二項之程序,於檢察官先依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項、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二第一項第四款至第六款或第八款規定,為附條件之緩起訴處分時,或於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認以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程序處理為適當時,不適用之。 前項緩起訴處分,經撤銷者,檢察官應繼續偵查或起訴。 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二第一項第六款規定為緩起訴處分前,應徵詢醫療機構之意見;必要時,並得徵詢其他相關機關(構)之意見。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二第一項第六款規定之緩起訴處分,其適用戒癮治療之種類、實施對象、內容、方式、執行醫療機構或其他機構與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及完成戒癮治療之認定標準,由行政院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4-1 條 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於受處分人施用毒品罪之追訴權消滅時,不得執行。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5 條 犯第十條之罪而付保護管束者,或因施用第一級或第二級毒品經裁定交付保護管束之少年,於保護管束期間,警察機關或執行保護管束者應定期或於其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通知其於指定之時間到場採驗尿液,無正當理由不到場,得報請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許可,強制採驗。到場而拒絕採驗者,得違反其意思強制採驗,於採驗後,應即時報請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補發許可書。 依第二十條第二項前段、第二十一條第二項、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為不起訴之處分或不付審理之裁定,或依第三十五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為免刑之判決或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或犯第十條之罪經執行刑罰或保護處分完畢後二年內,警察機關得適用前項之規定採驗尿液。 前二項人員採驗尿液實施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警察機關或執行保護管束者依第一項規定通知少年到場採驗尿液時,應併為通知少年之法定代理人。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6 條 犯第十條之罪者,於送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期間,其所犯他罪之行刑權時效,停止進行。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7 條 勒戒處所,由法務部、國防部於所屬戒治處所、看守所、少年觀護所或所屬醫院內附設,或委託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衛生福利部、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指定之醫院內附設。 受觀察、勒戒人另因他案依法應予羈押、留置或收容者,其觀察、勒戒應於看守所或少年觀護所附設之勒戒處所執行。 戒治處所、看守所或少年觀護所附設之勒戒處所,由國防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指定之醫療機構負責其醫療業務。 第一項受委託醫院附設之勒戒處所,其戒護業務由法務部及國防部負責,所需相關戒護及醫療經費,由法務部及國防部編列預算支應。 第一項之委託辦法,由法務部會同國防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衛生福利部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8 條 戒治處所,由法務部及國防部設立。未設立前,得先於監獄或少年矯正機構內設立,並由國防部、衛生福利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指定之醫療機構負責其醫療業務;其所需員額及經費,由法務部及國防部編列預算支應。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29 條 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之執行,另以法律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0 條 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之費用,由勒戒處所及戒治處所填發繳費通知單向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人或上開受處分少年之扶養義務人收取並解繳國庫。但自首或貧困無力負擔者,得免予繳納。 前項費用經限期繳納,屆期未繳納者,由勒戒處所及戒治處所,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0-1 條 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人其原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之裁定經撤銷確定者,得請求返還原已繳納之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費用;尚未繳納者,不予以繳納。 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人其原受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之裁定經撤銷確定者,其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處分之執行,得準用冤獄賠償法之規定請求賠償。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1 條 經濟部為防制先驅化學品之工業原料流供製造毒品,得命廠商申報該項工業原料之種類及輸出入、生產、銷售、使用、貯存之流程、數量,並得檢查其簿冊及場所;廠商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前項工業原料之種類及申報、檢查辦法,由經濟部定之。 違反第一項之規定不為申報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補報,屆期仍未補報者,按日連續處罰。 規避、妨礙或拒絕第一項之檢查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及強制檢查。 依前二項所處之罰鍰,經限期繳納,屆期未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1-1 條 為防制毒品危害,特定營業場所應執行下列防制措施: 一、於入口明顯處標示毒品防制資訊,其中應載明持有毒品之人不得進入。 二、指派一定比例從業人員參與毒品危害防制訓練。 三、備置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名冊。 四、發現疑似施用或持有毒品之人,通報警察機關處理。 特定營業場所未執行前項各款所列防制措施之一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令負責人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負責人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其屬法人或合夥組織經營者,併同處罰之。 特定營業場所人員知悉有人在內施用或持有毒品,未通報警察機關處理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處負責人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其屬法人或合夥組織經營者,併同處罰之。其情節重大者,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令其停止營業六個月以上一年六個月以下或勒令歇業。 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定期公布最近一年查獲前項所定情節重大之特定營業場所名單。 第一項特定營業場所之種類、毒品防制資訊之內容與標示方式、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名冊之格式、毒品危害防制訓練、執行機關與執行程序之辦法,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2 條 防制毒品危害有功人員或檢舉人,應予獎勵,防制不力者,應予懲處;其獎懲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2-1 條 為偵辦跨國性毒品犯罪,檢察官或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司法警察官,得由其檢察長或其最上級機關首長向最高檢察署提出偵查計畫書,並檢附相關文件資料,經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核可後,核發偵查指揮書,由入、出境管制相關機關許可毒品及人員入、出境。 前項毒品、人員及其相關人、貨之入、出境之協調管制作業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2-2 條 前條之偵查計畫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之年籍資料。 二、所犯罪名。 三、所涉犯罪事實。 四、使用控制下交付調查犯罪之必要性。 五、毒品數量及起迄處所。 六、毒品及犯罪嫌疑人入境航次、時間及方式。 七、毒品及犯罪嫌疑人入境後,防制毒品散逸及犯罪嫌疑人逃逸之監督作為。 八、偵查犯罪所需期間、方法及其他作為。 九、國際合作情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3 條 為防制毒品氾濫,主管機關對於所屬或監督之特定人員於必要時,得要求其接受採驗尿液,受要求之人不得拒絕;拒絕接受採驗者,並得拘束其身體行之。 前項特定人員之範圍及採驗尿液實施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3-1 條 尿液之檢驗,應由下列機關(構)為之: 一、衛生福利部認證之檢驗及醫療機構。 二、衛生福利部指定之衛生機關。 三、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國防部憲兵指揮部或其他政府機關依法設置之檢驗機關(構)。 檢驗機構對於前項驗餘尿液檢體之處理,應依相關規定或與委驗機構之約定為之。但合於人體代謝物研究供開發檢驗方法或試劑之用者,於不起訴處分、緩起訴處分或判決確定,經去識別化方式後,得供醫藥或研究機構領用。 第一項第一款檢驗及醫療機構之認證標準、認證與認證之撤銷或廢止及管理等事項之辦法;第二款、第三款檢驗機關(構)之檢驗設置標準,由衛生福利部定之。 第一項各類機關(構)尿液檢驗之方式、判定基準、作業程序、檢體保管,與第二項驗餘檢體之處理、領用及其他相關事項之準則,由衛生福利部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4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法務部會同內政部、衛生福利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5 條 於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六日本條例修正施行前繫屬之施用毒品案件,於修正施行後,適用修正後之規定,並依下列方式處理: 一、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中之案件,適用修正後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之規定。 二、偵查中之案件,由檢察官依修正後規定處理之。 三、審判中之案件,由法院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依修正後規定處理之。 四、審判中之案件,依修正後之規定應為不起訴之處分或不付審理之裁定者,法院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為免刑之判決或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 前項情形,依修正前之規定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5-1 條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犯第十條之罪之案件,於修正施行後,依下列規定處理: 一、偵查中之案件,由檢察官依修正後規定處理。 二、審判中之案件,由法院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依修正後規定處理;依修正後規定應為不起訴處分或不付審理之裁定者,法院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為免刑之判決或不付審理之裁定。 三、判決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中之案件,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36 條 本條例除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五日修正之第二條之一、第二十七條及第二十八條,一百零四年一月二十三日、一百零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一百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修正之條文,自公布日施行;一百零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條文,自一百零五年七月一日施行;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修正之第十八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三十三條之一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法律
20220504
2024/1/12 上午 12:00:00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第 1 條 為防止及懲治殘害人群罪,特制定本條例。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第 2 條 意圖全部或一部消滅某一民族、種族或宗教之團體,而有左列行為之一者,為殘害人群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殺害團體之分子者。 二、使該團體之分子遭受身體上或精神上之嚴重傷害者。 三、以某種生活狀況加於該團體,足以使其全部或一部在形體上歸於消滅者。 四、以強制方法妨害團體分子之生育者。 五、誘掠兒童脫離其所屬之團體者。 六、用其他陰謀方法破壞其團體,足以使其消滅者。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第 3 條 公然煽動他人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第 4 條 犯前二條之罪者,不論其犯罪係在平時或戰時,均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第 5 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不論具有何種身分,一律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第 6 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其第一審由高等法院或分院管轄之。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殘害人群治罪條例
法律
195305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懲治叛亂條例 第 1 條 叛亂罪犯適用本條例懲治之。 本條例稱叛徒者,指犯第二條各項罪行之人而言。 懲治叛亂條例 第 2 條 犯刑法第一百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第 一百零四條第一項之罪者,處死刑。 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第一百零四條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或陰謀犯第一項之罪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懲治叛亂條例 第 3 條 將軍隊交付叛徒,或率隊投降叛徒者處死刑。 預備或陰謀犯前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懲治叛亂條例 第 4 條 有左列行為之一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 將要塞、軍港、船艦、橋樑、航空器材、鐵道車輛、軍械彈藥、糧 秣、電信、交通器材物品或其他軍用場所建築物、軍需品交付叛徒 或圖利叛徒而毀損或致令不堪使用者。 二 將軍事政治上之秘密文書、圖表、消息或物品洩露或交付叛徒者。 三 為叛徒招募兵伕者。 四 為叛徒購辦運輸或製造軍械彈藥,或其他供使用物資者。 五 為叛徒作嚮導或刺探、搜集、傳遞關於軍事上之秘密者。 六 為叛徒征募財物或供給金錢資產者。 七 包庇或藏匿叛徒者。 八 受叛徒之指使或圖利叛徒於飲水或食品中投放毒物者。 九 受叛徒之指使或圖利叛徒放火或決水者。 十 受叛徒之指使或圖利叛徒而煽動罷工、罷課、罷市或擾亂治安、擾 亂金融者。 十一 脅迫煽惑或以其他方法使軍人、公務員不執行職務、不守紀律或 逃叛者。 十二 為前款之人犯所煽惑而聽從者。 前項一至十一各款之未遂犯罰之。 懲治叛亂條例 第 5 條 參加叛亂之組織或集會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懲治叛亂條例 第 6 條 散佈謠言或傳播不實之消息,足以妨害治安或搖動人心者,處無期徒刑或 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懲治叛亂條例 第 7 條 以文字、圖書、演說,為有利於叛徒之宣傳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懲治叛亂條例 第 8 條 犯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三條第一項及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十一款 之罪者,除有第九條第一項情形外,沒收其全部財產。但應酌留其家屬必 需之生活費。 前項罪犯未獲案,或死亡而罪證明確者,單獨宣告沒收其財產。 刑法第二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於沒收財產不適用之。 懲治叛亂條例 第 9 條 犯本條例之罪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不起訴或減輕或免除其刑: 一 自首或反正來歸者。 二 於犯罪發覺後,檢舉叛徒或有關叛徒組織,因而破獲者。 前項案件經不起訴或減輕或免除其刑者,得按其情節施以三年以下感化教 育。 感化教育不得延長,認為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得免除之,其辦法由行政 院定之。 懲治叛亂條例 第 10 條 犯本條例之罪者,軍人由軍事機關審判,非軍人由司法機關審判,其在戒 嚴區域犯之者,不論身分概由軍事機關審判之。 懲治叛亂條例 第 11 條 犯本條例專科死刑之現行犯,在接戰地域,軍事最高機關得為緊急處置, 事後呈報。但日後如發現有事實證據不符或有重大錯誤者,軍事最高長官 及各級承辦人員應分別依法治罪。 懲治叛亂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令之規定。 懲治叛亂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懲治叛亂條例
法律
199105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1 條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令。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稱匪諜者,指懲治叛亂條例所稱之叛徒,或與叛徒通謀勾結之人。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稱治安機關者,指依法令負責檢肅匪諜,或維持治安之機關。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4 條 發現匪諜或有匪諜嫌疑者,無論何人均應向當地政府或治安機關告密檢舉 。 主管機關對於告密檢舉人應保守其秘密。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5 條 人民居住處所有無匪諜潛伏,該管保甲長或里鄰長應隨時嚴密清查。 各機關、部隊、學校工廠或其他團體所有人員,應取具二人以上之連保切 結,如有發現匪諜潛伏,連保人與該管直屬主管人員應受處分,其處分辦 法另定之。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6 條 治安機關對於匪諜或有匪諜嫌疑者,應嚴密注意偵查,必要時得予逮捕並 實施左列處分: 一 搜索其身體、住宅或其他有關處所。 二 檢查扣押其郵件、電報、印刷品、宣傳品或其他文書圖書。 三 攜帶或收藏武器、彈藥、爆炸物、無線電機或其他供犯罪所用物品 者,不問曾否允許,得扣押之。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7 條 逮捕之人犯或扣押之物品,應即解送指定之當地最高治安機關,依法辦理 。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8 條 前條最高治安機關對於被逮捕人得為左列處置: 一 罪嫌不足者,予以釋放。 二 情節輕微而有感化必要者,交付感化。 三 罪證顯著者,依法審判。 前項第二款之感化辦法另定之。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9 條 明知為匪諜而不告密檢舉或縱容之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10 條 故意陷害誣告他人為匪諜者,處以其所誣告各罪之刑。 證人、鑑定人意圖陷害匪諜嫌疑之被告,而為虛偽之陳述或報告,亦同。 犯前二項之罪,於所誣告或所虛偽陳述報告之案件裁判確定前自白者,得 減輕其刑。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11 條 匪諜牽連案件,不分犯罪事實輕重,概由匪諜案件審判機關審理之。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12 條 匪諜之財產,得依懲治叛亂條例沒收之。 依前項沒收之財產,由第七條之最高治安機關執行之,並應即造具財產目 錄,呈報行政院。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13 條 明知為匪諜財產而故為隱匿、收買、寄藏、牙保、搬運或冒名代管者,處 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一萬元以下罰金。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14 條 沒收匪諜之財產,一律解繳國庫。 破獲之匪諜案件,其告密檢舉人及直接承辦出力人員應給獎金,由國庫支 付,其給獎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前兩項所定收支,應編列預算。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法律
199106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 條 為防制組織犯罪,以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權益,特制定本條例。 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犯罪組織,指三人以上,以實施強暴、脅迫、詐術、恐嚇為手段或最重本刑逾五年有期徒刑之刑之罪,所組成具有持續性或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 前項有結構性組織,指非為立即實施犯罪而隨意組成,不以具有名稱、規約、儀式、固定處所、成員持續參與或分工明確為必要。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3 條 發起、主持、操縱或指揮犯罪組織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參與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但參與情節輕微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以言語、舉動、文字或其他方法,明示或暗示其為犯罪組織之成員,或與犯罪組織或其成員有關聯,而要求他人為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出售財產、商業組織之出資或股份或放棄經營權。 二、配合辦理都市更新重建之處理程序。 三、購買商品或支付勞務報酬。 四、履行債務或接受債務協商之內容。 前項犯罪組織,不以現存者為必要。 以第二項之行為,為下列行為之一者,亦同: 一、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其行使權利。 二、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已受該管公務員解散命令三次以上而不解散。 第二項、前項第一款之未遂犯罰之。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4 條 招募他人加入犯罪組織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使他人出中華民國領域外實行犯罪,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成年人招募未滿十八歲之人加入犯罪組織,而犯前二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之方法,使他人加入犯罪組織或妨害其成員脫離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5 條 (刪除)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6 條 非犯罪組織之成員而資助犯罪組織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6-1 條 具公務員或經選舉產生之公職人員之身分,犯第三條、第四條、第六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7 條 犯第三條、第四條、第六條、第六條之一之罪者,其參加、招募、資助之組織所有之財產,除應發還被害人者外,應予沒收。 犯第三條、第六條之一之罪者,對於參加組織後取得之財產,未能證明合法來源者,亦同。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7-1 條 法人之代表人、法人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僱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犯第三條至第六條之罪者,除處罰其行為人外,並對該法人或自然人科以各該條之罰金。但法人或自然人為被害人或對於犯罪之發生,已盡監督責任或為防止行為者,不在此限。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8 條 犯第三條、第六條之一之罪自首,並自動解散或脫離其所屬之犯罪組織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因其提供資料,而查獲該犯罪組織者,亦同;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 犯第四條、第六條、第六條之一之罪自首,並因其提供資料,而查獲各該條之犯罪組織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9 條 公務員或經選舉產生之公職人員明知為犯罪組織有據予以包庇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0 條 檢舉人於本條例所定之犯罪未發覺前檢舉,其所檢舉之犯罪,經法院判決有罪者,給與檢舉人檢舉獎金 。其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1 條 前條檢舉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檢察機關、司法警察機關為保護檢舉人,對於檢舉人之身分資料,應另行封存,不得附入移送法院審理之文書內。 公務員洩漏或交付前項檢舉人之消息、身分資料或足資辨別檢舉人之物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2 條 關於本條例之罪,證人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職業、身分證字號、住所或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等資料,應由檢察官或法官另行封存,不得閱卷。訊問證人之筆錄,以在檢察官或法官面前作成,並經踐行刑事訴訟法所定訊問證人之程序者為限,始得採為證據。但有事實足認被害人或證人有受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報復行為之虞者,法院、檢察機關得依被害人或證人之聲請或依職權拒絕被告與之對質、詰問或其選任辯護人檢閱、抄錄、攝影可供指出被害人或證人真實姓名、身分之文書及詰問。法官、檢察官應將作為證據之筆錄或文書向被告告以要旨,訊問其有無意見陳述。 於偵查或審判中對組織犯罪之被害人或證人為訊問、詰問或對質,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利用聲音、影像傳真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方式將被害人或證人與被告隔離。 組織犯罪之被害人或證人於境外時,得於我國駐外使領館或代表處內,利用聲音、影像傳真之科技設備為訊問、詰問。 檢舉人、被害人及證人之保護,另以法律定之。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3 條 犯本條例之罪,經判決有罪確定者,不得登記為公職人員候選人。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施行後辦理之各類公職人員選舉,政黨所推薦之候選人,於登記為候選人之日起五年內,經法院判決犯本條例之罪確定者,每有一名,處該政黨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之罰鍰。 前項情形,如該類選舉應選名額中有政黨比例代表者,該屆其缺額不予遞補。 前二項處分,由辦理該類選舉之選務主管機關為之。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5 條 為防制國際性之組織犯罪活動,政府或其授權之機構依互惠原則,得與外國政府、機構或國際組織簽訂防制組織犯罪之合作條約或其他國際協定。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6 條 第十條至第十二條之規定,於軍事審判機關偵查、審判組織犯罪時,準用之。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7 條 (刪除)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8 條 (刪除)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19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法律
20230524
2024/1/12 上午 12:00:00
刑事訴訟法 第 一 編 總則 刑事訴訟法 第 一 章 法例 刑事訴訟法 第 1 條 犯罪,非依本法或其他法律所定之訴訟程序,不得追訴、處罰。 現役軍人之犯罪,除犯軍法應受軍事裁判者外,仍應依本法規定追訴、處罰。 因受時間或地域之限制,依特別法所為之訴訟程序,於其原因消滅後,尚未判決確定者,應依本法追訴、處罰。 刑事訴訟法 第 2 條 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就該管案件,應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 被告得請求前項公務員,為有利於己之必要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3 條 本法稱當事人者,謂檢察官、自訴人及被告。 刑事訴訟法 第 3-1 條 本法所稱沒收,包括其替代手段。 刑事訴訟法 第 二 章 法院之管轄 刑事訴訟法 第 4 條 地方法院於刑事案件,有第一審管轄權。但左列案件,第一審管轄權屬於高等法院: 一、內亂罪。 二、外患罪。 三、妨害國交罪。 刑事訴訟法 第 5 條 案件由犯罪地或被告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在中華民國領域外之中華民國船艦或航空機內犯罪者,船艦本籍地、航空機出發地或犯罪後停泊地之法院,亦有管轄權。 刑事訴訟法 第 6 條 數同級法院管轄之案件相牽連者,得合併由其中一法院管轄。 前項情形,如各案件已繫屬於數法院者,經各該法院之同意,得以裁定將其案件移送於一法院合併審判之;有不同意者,由共同之直接上級法院裁定之。 不同級法院管轄之案件相牽連者,得合併由其上級法院管轄。已繫屬於下級法院者,其上級法院得以裁定命其移送上級法院合併審判。但第七條第三款之情形,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7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為相牽連之案件: 一、一人犯數罪者。 二、數人共犯一罪或數罪者。 三、數人同時在同一處所各別犯罪者。 四、犯與本罪有關係之藏匿人犯、湮滅證據、偽證、贓物各罪者。 刑事訴訟法 第 8 條 同一案件繫屬於有管轄權之數法院者,由繫屬在先之法院審判之。但經共同之直接上級法院裁定,亦得由繫屬在後之法院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9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由直接上級法院以裁定指定該案件之管轄法院: 一、數法院於管轄權有爭議者。 二、有管轄權之法院經確定裁判為無管轄權,而無他法院管轄該案件者。 三、因管轄區域境界不明,致不能辨別有管轄權之法院者。 案件不能依前項及第五條之規定,定其管轄法院者,由最高法院以裁定指定管轄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10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由直接上級法院,以裁定將案件移轉於其管轄區域內與原法院同級之他法院: 一、有管轄權之法院因法律或事實不能行使審判權者。 二、因特別情形由有管轄權之法院審判,恐影響公安或難期公平者。 直接上級法院不能行使審判權時,前項裁定由再上級法院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1 條 指定或移轉管轄由當事人聲請者,應以書狀敘述理由向該管法院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2 條 訴訟程序不因法院無管轄權而失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 13 條 法院因發見真實之必要或遇有急迫情形時,得於管轄區域外行其職務。 刑事訴訟法 第 14 條 法院雖無管轄權,如有急迫情形,應於其管轄區域內為必要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15 條 第六條所規定之案件,得由一檢察官合併偵查或合併起訴;如該管他檢察官有不同意者,由共同之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命令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 條 第十三條及第十四條之規定,於檢察官行偵查時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三 章 法院職員之迴避 刑事訴訟法 第 17 條 法官於該管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一、法官為被害人者。 二、法官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被害人之配偶、八親等內之血親、五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者。 三、法官與被告或被害人訂有婚約者。 四、法官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者。 五、法官曾為被告之代理人、辯護人、輔佐人或曾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六、法官曾為告訴人、告發人、證人或鑑定人者。 七、法官曾執行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之職務者。 八、法官曾參與前審之裁判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8 條 當事人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聲請法官迴避: 一、法官有前條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法官有前條以外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9 條 前條第一款情形,不問訴訟程度如何,當事人得隨時聲請法官迴避。 前條第二款情形,如當事人已就該案件有所聲明或陳述後,不得聲請法官迴避。但聲請迴避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0 條 聲請法官迴避,應以書狀舉其原因向法官所屬法院為之。但於審判期日或受訊問時,得以言詞為之。 聲請迴避之原因及前條第二項但書之事實,應釋明之。 被聲請迴避之法官,得提出意見書。 刑事訴訟法 第 21 條 法官迴避之聲請,由該法官所屬之法院以合議裁定之,其因不足法定人數不能合議者,由院長裁定之;如並不能由院長裁定者,由直接上級法院裁定之。 前項裁定,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不得參與。 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以該聲請為有理由者,毋庸裁定,即應迴避。 刑事訴訟法 第 22 條 法官被聲請迴避者,除因急速處分或以第十八條第二款為理由者外,應即停止訴訟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 23 條 聲請法官迴避經裁定駁回者,得提起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4 條 該管聲請迴避之法院或院長,如認法官有應自行迴避之原因者,應依職權為迴避之裁定。 前項裁定,毋庸送達。 刑事訴訟法 第 25 條 本章關於法官迴避之規定,於法院書記官及通譯準用之。但不得以曾於下級法院執行書記官或通譯之職務,為迴避之原因。 法院書記官及通譯之迴避,由所屬法院院長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6 條 第十七條至第二十條及第二十四條關於法官迴避之規定,於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及辦理檢察事務之書記官準用之。但不得以曾於下級檢察署執行檢察官、檢察事務官、書記官或通譯之職務,為迴避之原因。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及前項書記官之迴避,應聲請所屬檢察長或檢察總長核定之。 檢察長之迴避,應聲請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核定之;其檢察官僅有一人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四 章 辯護人、輔佐人及代理人 刑事訴訟法 第 27 條 被告得隨時選任辯護人。犯罪嫌疑人受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者,亦同。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家長、家屬,得獨立為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選任辯護人。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因身心障礙,致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應通知前項之人得為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選任辯護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8 條 每一被告選任辯護人,不得逾三人。 刑事訴訟法 第 29 條 辯護人應選任律師充之。但審判中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選任非律師為辯護人。 刑事訴訟法 第 30 條 選任辯護人,應提出委任書狀。 前項委任書狀,於起訴前應提出於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起訴後應於每審級提出於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31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於審判中未經選任辯護人者,審判長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被告辯護: 一、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 二、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 三、被告因身心障礙,致無法為完全之陳述。 四、被告具原住民身分,經依通常程序起訴或審判。 五、被告為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而聲請指定。 六、其他審判案件,審判長認有必要。 前項案件選任辯護人於審判期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庭者,審判長得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 被告有數人者,得指定一人辯護。但各被告之利害相反者,不在此限。 指定辯護人後,經選任律師為辯護人者,得將指定之辯護人撤銷。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因身心障礙,致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具原住民身分,於偵查中未經選任辯護人,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應通知依法設立之法律扶助機構指派律師到場為其辯護。但經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主動請求立即訊問或詢問,或等候律師逾四小時未到場者,得逕行訊問或詢問。 刑事訴訟法 第 31-1 條 偵查中之羈押審查程序未經選任辯護人者,審判長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被告辯護。但等候指定辯護人逾四小時未到場,經被告主動請求訊問者,不在此限。 前項選任辯護人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庭者,審判長得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 前條第三項、第四項之規定,於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2 條 被告有數辯護人者,送達文書應分別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3 條 辯護人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 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者,法院得限制之。 被告於審判中經法院許可者,得在確保卷宗及證物安全之前提下檢閱之。但有前項但書情形,或非屬其有效行使防禦權之必要者,法院得限制之。 對於前二項之但書所為限制,得提起抗告。 持有第一項及第二項卷宗及證物內容之人,不得就該內容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 刑事訴訟法 第 33-1 條 辯護人於偵查中之羈押審查程序,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或攝影。 辯護人持有或獲知之前項證據資料,不得公開、揭露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 無辯護人之被告於偵查中之羈押審查程序,法院應以適當之方式使其獲知卷證之內容。 刑事訴訟法 第 34 條 辯護人得接見羈押之被告,並互通書信。非有事證足認其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者,不得限制之。 辯護人與偵查中受拘提或逮捕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接見或互通書信,不得限制之。但接見時間不得逾一小時,且以一次為限。接見經過之時間,同為第九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所定不予計入二十四小時計算之事由。 前項接見,檢察官遇有急迫情形且具正當理由時,得暫緩之,並指定即時得為接見之時間及場所。該指定不得妨害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正當防禦及辯護人依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二項前段規定之權利。 刑事訴訟法 第 34-1 條 限制辯護人與羈押之被告接見或互通書信,應用限制書。 限制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年齡、住所或居所,及辯護人之姓名。 二、案由。 三、限制之具體理由及其所依據之事實。 四、具體之限制方法。 五、如不服限制處分之救濟方法。 第七十一條第三項規定,於限制書準用之。 限制書,由法官簽名後,分別送交檢察官、看守所、辯護人及被告。 偵查中檢察官認羈押中被告有限制之必要者,應以書面記載第二項第一款至第四款之事項,並檢附相關文件,聲請該管法院限制。但遇有急迫情形時,得先為必要之處分,並應於二十四小時內聲請該管法院補發限制書;法院應於受理後四十八小時內核復。檢察官未於二十四小時內聲請,或其聲請經駁回者,應即停止限制。 前項聲請,經法院駁回者,不得聲明不服。 刑事訴訟法 第 35 條 被告或自訴人之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家長、家屬或被告之法定代理人於起訴後,得向法院以書狀或於審判期日以言詞陳明為被告或自訴人之輔佐人。 輔佐人得為本法所定之訴訟行為,並得在法院陳述意見。但不得與被告或自訴人明示之意思相反。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因身心障礙,致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應有第一項得為輔佐人之人或其委任之人或主管機關、相關社福機構指派之社工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員為輔佐人陪同在場。但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36 條 最重本刑為拘役或專科罰金之案件,被告於審判中或偵查中得委任代理人到場。但法院或檢察官認為必要時,仍得命本人到場。 刑事訴訟法 第 37 條 自訴人應委任代理人到場。但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本人到場。 前項代理人應選任律師充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8 條 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及第三十三條第一項之規定,於被告或自訴人之代理人準用之;第二十九條之規定,於被告之代理人並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8-1 條 依本法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或抄錄、重製或攝影之閱卷規則,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五 章 文書 刑事訴訟法 第 39 條 文書由公務員制作者,應記載制作之年、月、日及其所屬機關,由制作人簽名。 刑事訴訟法 第 40 條 公務員制作之文書,不得竄改或挖補;如有增加、刪除或附記者,應蓋章其上,並記明字數,其刪除處應留存字跡,俾得辨認。 刑事訴訟法 第 41 條 訊問被告、自訴人、證人、鑑定人及通譯,應當場制作筆錄,記載下列事項: 一、對於受訊問人之訊問及其陳述。 二、證人、鑑定人或通譯如未具結者,其事由。 三、訊問之年、月、日及處所。 前項筆錄應向受訊問人朗讀或令其閱覽,詢以記載有無錯誤。受訊問人為被告者,在場之辯護人得協助其閱覽,並得對筆錄記載有無錯誤表示意見。 受訊問人及在場之辯護人請求將記載增、刪、變更者,應將其陳述附記於筆錄。但附記辯護人之陳述,應使被告明瞭後為之。 筆錄應命受訊問人緊接其記載之末行簽名、蓋章或按指印。但受訊問人拒絕時,應附記其事由。 刑事訴訟法 第 42 條 搜索、扣押及勘驗,應制作筆錄,記載實施之年、月、日及時間、處所並其他必要之事項。 扣押應於筆錄內詳記扣押物之名目,或制作目錄附後。 勘驗得制作圖畫或照片附於筆錄。 筆錄應令依本法命其在場之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 刑事訴訟法 第 43 條 前二條筆錄應由在場之書記官製作之。其行訊問或搜索、扣押、勘驗之公務員應在筆錄內簽名;如無書記官在場,得由行訊問或搜索、扣押、勘驗之公務員親自或指定其他在場執行公務之人員製作筆錄。 刑事訴訟法 第 43-1 條 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之規定,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行詢問、搜索、扣押時,準用之。 前項犯罪嫌疑人詢問筆錄之製作,應由行詢問以外之人為之。但因情況急迫或事實上之原因不能為之,而有全程錄音或錄影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44 條 審判期日應由書記官製作審判筆錄,記載下列事項及其他一切訴訟程序: 一、審判之法院及年、月、日。 二、法官、檢察官、書記官之官職、姓名及自訴人、被告或其代理人並辯護人、輔佐人、通譯之姓名。 三、被告不出庭者,其事由。 四、禁止公開者,其理由。 五、檢察官或自訴人關於起訴要旨之陳述。 六、辯論之要旨。 七、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定之事項。但經審判長徵詢訴訟關係人之意見後,認為適當者,得僅記載其要旨。 八、當庭曾向被告宣讀或告以要旨之文書。 九、當庭曾示被告之證物。 十、當庭實施之扣押及勘驗。 十一、審判長命令記載及依訴訟關係人聲請許可記載之事項。 十二、最後曾與被告陳述之機會。 十三、裁判之宣示。 受訊問人就前項筆錄中關於其陳述之部分,得請求朗讀或交其閱覽,如請求將記載增、刪、變更者,應附記其陳述。 刑事訴訟法 第 44-1 條 審判期日應全程錄音;必要時,並得全程錄影。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如認為審判筆錄之記載有錯誤或遺漏者,得於次一期日前,其案件已辯論終結者,得於辯論終結後七日內,聲請法院定期播放審判期日錄音或錄影內容核對更正之。其經法院許可者,亦得於法院指定之期間內,依據審判期日之錄音或錄影內容,自行就有關被告、自訴人、證人、鑑定人或通譯之訊問及其陳述之事項轉譯為文書提出於法院。 前項後段規定之文書,經書記官核對後,認為其記載適當者,得作為審判筆錄之附錄,並準用第四十八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 條 審判筆錄,應於每次開庭後三日內整理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6 條 審判筆錄應由審判長簽名;審判長有事故時,由資深陪席法官簽名;獨任法官有事故時,僅由書記官簽名;書記官有事故時,僅由審判長或法官簽名;並分別附記其事由。 刑事訴訟法 第 47 條 審判期日之訴訟程序,專以審判筆錄為證。 刑事訴訟法 第 48 條 審判筆錄內引用附卷之文書或表示將該文書作為附錄者,其文書所記載之事項,與記載筆錄者,有同一之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 49 條 辯護人經審判長許可,得於審判期日攜同速記到庭記錄。 刑事訴訟法 第 50 條 裁判應由法官制作裁判書。但不得抗告之裁定當庭宣示者,得僅命記載於筆錄。 刑事訴訟法 第 51 條 裁判書除依特別規定外,應記載受裁判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住、居所;如係判決書,並應記載檢察官或自訴人並代理人、辯護人之姓名。 裁判書之原本,應由為裁判之法官簽名;審判長有事故不能簽名者,由資深法官附記其事由;法官有事故者,由審判長附記其事由。 刑事訴訟法 第 52 條 裁判書或記載裁判之筆錄之正本,應由書記官依原本制作之,蓋用法院之印,並附記證明與原本無異字樣。 前項規定,於檢察官起訴書及不起訴處分書之正本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53 條 文書由非公務員制作者,應記載年、月、日並簽名。其非自作者,應由本人簽名,不能簽名者,應使他人代書姓名,由本人蓋章或按指印。但代書之人,應附記其事由並簽名。 刑事訴訟法 第 54 條 關於訴訟之文書,法院應保存者,由書記官編為卷宗。 卷宗滅失案件之處理,另以法律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六 章 送達 刑事訴訟法 第 55 條 被告、自訴人、告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輔佐人或被害人為接受文書之送達,應將其住所、居所或事務所向法院或檢察官陳明。被害人死亡者,由其配偶、子女或父母陳明之。如在法院所在地無住所、居所或事務所者,應陳明以在該地有住所、居所或事務所之人為送達代收人。 前項之陳明,其效力及於同地之各級法院。 送達向送達代收人為之者,視為送達於本人。 刑事訴訟法 第 56 條 前條之規定,於在監獄或看守所之人,不適用之。 送達於在監獄或看守所之人,應囑託該監所長官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57 條 應受送達人雖未為第五十五條之陳明,而其住、居所或事務所為書記官所知者,亦得向該處送達之。 刑事訴訟法 第 58 條 對於檢察官之送達,應向承辦檢察官為之;承辦檢察官不在辦公處所時,向檢察長或檢察總長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59 條 被告、自訴人、告訴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為公示送達: 一、住、居所、事務所及所在地不明者。 二、掛號郵寄而不能達到者。 三、因住居於法權所不及之地,不能以其他方法送達者。 刑事訴訟法 第 60 條 公示送達應由書記官分別經法院或檢察總長、檢察長或檢察官之許可,除將應送達之文書或其節本張貼於法院或檢察署牌示處外,並應以其繕本登載報紙,或以其他適當方法通知或公告之。 前項送達,自最後登載報紙或通知公告之日起,經三十日發生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 61 條 送達文書由司法警察或郵務機構行之。 前項文書為判決、裁定、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書者,送達人應作收受證書、記載送達證書所列事項,並簽名交受領人。 拘提前之傳喚,如由郵務機構行送達者,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且應以掛號郵寄;其實施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62 條 送達文書,除本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七 章 期日及期間 刑事訴訟法 第 63 條 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檢察官指定期日行訴訟程序者,應傳喚或通知訴訟關係人使其到場。但訴訟關係人在場或本法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64 條 期日,除有特別規定外,非有重大理由,不得變更或延展之。 期日經變更或延展者,應通知訴訟關係人。 刑事訴訟法 第 65 條 期間之計算,依民法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66 條 應於法定期間內為訴訟行為之人,其住、居所或事務所不在法院所在地者,計算該期間時,應扣除其在途之期間。 前項應扣除之在途期間,由司法行政最高機關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67 條 非因過失,遲誤上訴、抗告或聲請再審之期間,或聲請撤銷或變更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裁定或檢察官命令之期間者,於其原因消滅後十日內,得聲請回復原狀。 許用代理人之案件,代理人之過失,視為本人之過失。 刑事訴訟法 第 68 條 因遲誤上訴或抗告或聲請再審期間而聲請回復原狀者,應以書狀向原審法院為之。其遲誤聲請撤銷或變更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裁定或檢察官命令之期間者,向管轄該聲請之法院為之。 非因過失遲誤期間之原因及其消滅時期,應於書狀內釋明之。 聲請回復原狀,應同時補行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 刑事訴訟法 第 69 條 回復原狀之聲請,由受聲請之法院與補行之訴訟行為合併裁判之;如原審法院認其聲請應行許可者,應繕具意見書,將該上訴或抗告案件送由上級法院合併裁判。 受聲請之法院於裁判回復原狀之聲請前,得停止原裁判之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70 條 遲誤聲請再議之期間者,得準用前三條之規定,由原檢察官准予回復原狀。 刑事訴訟法 第 八 章 被告之傳喚及拘提 刑事訴訟法 第 71 條 傳喚被告,應用傳票。 傳票,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及住、居所。 二、案由。 三、應到之日、時、處所。 四、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命拘提。 被告之姓名不明或因其他情形有必要時,應記載其足資辨別之特徵。被告之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住、居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傳票,於偵查中由檢察官簽名,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簽名。 刑事訴訟法 第 71-1 條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之必要,得使用通知書,通知犯罪嫌疑人到場詢問。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報請檢察官核發拘票。 前項通知書,由司法警察機關主管長官簽名,其應記載事項,準用前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72 條 對於到場之被告,經面告以下次應到之日、時、處所及如不到場得命拘提,並記明筆錄者,與已送達傳票有同一之效力;被告經以書狀陳明屆期到場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73 條 傳喚在監獄或看守所之被告,應通知該監所長官。 刑事訴訟法 第 74 條 被告因傳喚到場者,除確有不得已之事故外,應按時訊問之。 刑事訴訟法 第 75 條 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拘提之。 刑事訴訟法 第 76 條 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必要時,得不經傳喚逕行拘提: 一、無一定之住、居所者。 二、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 三、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刑事訴訟法 第 77 條 拘提被告,應用拘票。 拘票,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及住、居所。但年齡、籍貫、住、居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二、案由。 三、拘提之理由。 四、應解送之處所。 第七十一條第三項及第四項之規定,於拘票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78 條 拘提,由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察官執行,並得限制其執行之期間。 拘票得作數通,分交數人各別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79 條 拘票應備二聯,執行拘提時,應以一聯交被告或其家屬。 刑事訴訟法 第 80 條 執行拘提後,應於拘票記載執行之處所及年、月、日、時;如不能執行者,記載其事由,由執行人簽名,提出於命拘提之公務員。 刑事訴訟法 第 81 條 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察官於必要時,得於管轄區域外執行拘提,或請求該地之司法警察官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82 條 審判長或檢察官得開具拘票應記載之事項,囑託被告所在地之檢察官拘提被告;如被告不在該地者,受託檢察官得轉囑託其所在地之檢察官。 刑事訴訟法 第 83 條 被告為現役軍人者,其拘提應以拘票知照該管長官協助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84 條 被告逃亡或藏匿者,得通緝之。 刑事訴訟法 第 85 條 通緝被告,應用通緝書。 通緝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但出生年月日、住、居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二、被訴之事實。 三、通緝之理由。 四、犯罪之日、時、處所。但日、時、處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五、應解送之處所。 通緝書,於偵查中由檢察總長或檢察長簽名,審判中由法院院長簽名。 刑事訴訟法 第 86 條 通緝,應以通緝書通知附近或各處檢察官、司法警察機關;遇有必要時,並得登載報紙或以其他方法公告之。 刑事訴訟法 第 87 條 通緝經通知或公告後,檢察官、司法警察官得拘提被告或逕行逮捕之。 利害關係人,得逕行逮捕通緝之被告,送交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請求檢察官、司法警察官逮捕之。 通緝於其原因消滅或已顯無必要時,應即撤銷。 撤銷通緝之通知或公告,準用前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88 條 現行犯,不問何人得逕行逮捕之。 犯罪在實施中或實施後即時發覺者,為現行犯。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以現行犯論: 一、被追呼為犯罪人者。 二、因持有兇器、贓物或其他物件、或於身體、衣服等處露有犯罪痕跡,顯可疑為犯罪人者。 刑事訴訟法 第 88-1 條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而情況急迫者,得逕行拘提之: 一、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 二、在執行或在押中之脫逃者。 三、有事實足認為犯罪嫌疑重大,經被盤查而逃逸者。但所犯顯係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者,不在此限。 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 前項拘提,由檢察官親自執行時,得不用拘票;由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時,以其急迫情況不及報告檢察官者為限,於執行後,應即報請檢察官簽發拘票。如檢察官不簽發拘票時,應即將被拘提人釋放。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依第一項規定程序拘提犯罪嫌疑人,應即告知本人及其家屬,得選任辯護人到場。 刑事訴訟法 第 89 條 執行拘提或逮捕,應當場告知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拘提或逮捕之原因及第九十五條第一項所列事項,並注意其身體及名譽。 前項情形,應以書面將拘提或逮捕之原因通知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及其指定之親友。 刑事訴訟法 第 89-1 條 執行拘提、逮捕或解送,得使用戒具。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前項情形,應注意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身體及名譽,避免公然暴露其戒具;認已無繼續使用之必要時,應即解除。 前二項使用戒具之範圍、方式、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實施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90 條 被告抗拒拘提、逮捕或脫逃者,得用強制力拘提或逮捕之。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刑事訴訟法 第 91 條 拘提或因通緝逮捕之被告,應即解送指定之處所;如二十四小時內不能達到指定之處所者,應分別其命拘提或通緝者為法院或檢察官,先行解送較近之法院或檢察機關,訊問其人有無錯誤。 刑事訴訟法 第 92 條 無偵查犯罪權限之人逮捕現行犯者,應即送交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 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逮捕或接受現行犯者,應即解送檢察官。但所犯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其告訴或請求已經撤回或已逾告訴期間者,得經檢察官之許可,不予解送。 對於第一項逮捕現行犯之人,應詢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逮捕之事由。 刑事訴訟法 第 93 條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因拘提或逮捕到場者,應即時訊問。 偵查中經檢察官訊問後,認有羈押之必要者,應自拘提或逮捕之時起二十四小時內,以聲請書敘明犯罪事實並所犯法條及證據與羈押之理由,備具繕本並檢附卷宗及證物,聲請該管法院羈押之。但有事實足認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等危害偵查目的或危害他人生命、身體之虞之卷證,應另行分卷敘明理由,請求法院以適當之方式限制或禁止被告及其辯護人獲知。 前項情形,未經聲請者,檢察官應即將被告釋放。但如認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或第一百零一條之一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而無聲請羈押之必要者,得逕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如不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而有必要情形者,仍得聲請法院羈押之。 前三項之規定,於檢察官接受法院依少年事件處理法或軍事審判機關依軍事審判法移送之被告時,準用之。 法院於受理前三項羈押之聲請,付予被告及其辯護人聲請書之繕本後,應即時訊問。但至深夜仍未訊問完畢,被告、辯護人及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得請求法院於翌日日間訊問,法院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深夜始受理聲請者,應於翌日日間訊問。 前項但書所稱深夜,指午後十一時至翌日午前八時。 刑事訴訟法 第 93-1 條 第九十一條及前條第二項所定之二十四小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經過之時間不予計入。但不得有不必要之遲延: 一、因交通障礙或其他不可抗力事由所生不得已之遲滯。 二、在途解送時間。 三、依第一百條之三第一項規定不得為詢問。 四、因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身體健康突發之事由,事實上不能訊問。 五、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因表示選任辯護人之意思,而等候辯護人到場致未予訊問。但等候時間不得逾四小時。其等候第三十一條第五項律師到場致未予訊問,或因身心障礙,致無法為完全之陳述,因等候第三十五條第三項經通知陪同在場之人到場致未予訊問,亦同。 六、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須由通譯傳譯,因等候其通譯到場致未予訊問。但等候時間不得逾六小時。 七、經檢察官命具保或責付之被告,在候保或候責付中。但候保或候責付時間不得逾四小時。 八、犯罪嫌疑人經法院提審之期間。 前項各款情形之經過時間內不得訊問。 因第一項之法定障礙事由致二十四小時內無法移送該管法院者,檢察官聲請羈押時,並應釋明其事由。 刑事訴訟法 第 八 章之一 限制出境、出海 刑事訴訟法 第 93-2 條 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必要時檢察官或法官得逕行限制出境、出海。但所犯係最重本刑為拘役或專科罰金之案件,不得逕行限制之: 一、無一定之住、居所者。 二、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者。 三、有相當理由足認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限制出境、出海,應以書面記載下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住所或居所、身分證明文件編號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二、案由及觸犯之法條。 三、限制出境、出海之理由及期間。 四、執行機關。 五、不服限制出境、出海處分之救濟方法。 除被告住、居所不明而不能通知者外,前項書面至遲應於為限制出境、出海後六個月內通知。但於通知前已訊問被告者,應當庭告知,並付與前項之書面。 前項前段情形,被告於收受書面通知前獲知經限制出境、出海者,亦得請求交付第二項之書面。 刑事訴訟法 第 93-3 條 偵查中檢察官限制被告出境、出海,不得逾八月。但有繼續限制之必要者,應附具體理由,至遲於期間屆滿之二十日前,以書面記載前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四款所定之事項,聲請該管法院裁定之,並同時以聲請書繕本通知被告及其辯護人。 偵查中檢察官聲請延長限制出境、出海,第一次不得逾四月,第二次不得逾二月,以延長二次為限。審判中限制出境、出海每次不得逾八月,犯最重本刑為有期徒刑十年以下之罪者,累計不得逾五年;其餘之罪,累計不得逾十年。 偵查或審判中限制出境、出海之期間,因被告逃匿而通緝之期間,不予計入。 法院延長限制出境、出海裁定前,應給予被告及其辯護人陳述意見之機會。 起訴或判決後案件繫屬法院或上訴審時,原限制出境、出海所餘期間未滿一月者,延長為一月。 前項起訴後繫屬法院之法定延長期間及偵查中所餘限制出境、出海之期間,算入審判中之期間。 刑事訴訟法 第 93-4 條 被告受不起訴處分、緩起訴處分,或經諭知無罪、免訴、免刑、緩刑、罰金或易以訓誡或第三百零三條第三款、第四款不受理之判決者,視為撤銷限制出境、出海。但上訴期間內或上訴中,如有必要,得繼續限制出境、出海。 刑事訴訟法 第 93-5 條 被告及其辯護人得向檢察官或法院聲請撤銷或變更限制出境、出海。檢察官於偵查中亦得為撤銷之聲請,並得於聲請時先行通知入出境、出海之主管機關,解除限制出境、出海。 偵查中之撤銷限制出境、出海,除依檢察官聲請者外,應徵詢檢察官之意見。 偵查中檢察官所為限制出境、出海,得由檢察官依職權撤銷或變更之。但起訴後案件繫屬法院時,偵查中所餘限制出境、出海之期間,得由法院依職權或聲請為之。 偵查及審判中法院所為之限制出境、出海,得由法院依職權撤銷或變更之。 刑事訴訟法 第 93-6 條 依本章以外規定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並準用第九十三條之二第二項及第九十三條之三至第九十三條之五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九 章 被告之訊問 刑事訴訟法 第 94 條 訊問被告,應先詢其姓名、年齡、籍貫、職業、住、居所,以查驗其人有無錯誤,如係錯誤,應即釋放。 刑事訴訟法 第 95 條 訊問被告應先告知下列事項: 一、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罪名經告知後,認為應變更者,應再告知。 二、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 三、得選任辯護人。如為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原住民或其他依法令得請求法律扶助者,得請求之。 四、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無辯護人之被告表示已選任辯護人時,應即停止訊問。但被告同意續行訊問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96 條 訊問被告,應與以辯明犯罪嫌疑之機會;如有辯明,應命就其始末連續陳述;其陳述有利之事實者,應命其指出證明之方法。 刑事訴訟法 第 97 條 被告有數人時,應分別訊問之;其未經訊問者,不得在場。但因發見真實之必要,得命其對質。被告亦得請求對質。 對於被告之請求對質,除顯無必要者外,不得拒絕。 刑事訴訟法 第 98 條 訊問被告應出以懇切之態度,不得用強暴、脅迫、利誘、詐欺、疲勞訊問或其他不正之方法。 刑事訴訟法 第 99 條 被告為聽覺或語言障礙或語言不通者,應由通譯傳譯之;必要時,並得以文字訊問或命以文字陳述。 前項規定,於其他受訊問或詢問人準用之。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00 條 被告對於犯罪之自白及其他不利之陳述,並其所陳述有利之事實與指出證明之方法,應於筆錄內記載明確。 刑事訴訟法 第 100-1 條 訊問被告,應全程連續錄音;必要時,並應全程連續錄影。但有急迫情況且經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 筆錄內所載之被告陳述與錄音或錄影之內容不符者,除有前項但書情形外,其不符之部分,不得作為證據。 第一項錄音、錄影資料之保管方法,分別由司法院、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00-2 條 本章之規定,於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00-3 條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不得於夜間行之。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經受詢問人明示同意者。 二、於夜間經拘提或逮捕到場而查驗其人有無錯誤者。 三、經檢察官或法官許可者。 四、有急迫之情形者。 犯罪嫌疑人請求立即詢問者,應即時為之。 稱夜間者,為日出前,日沒後。 刑事訴訟法 第 十 章 被告之羈押 刑事訴訟法 第 101 條 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情形之一,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 一、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 二、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三、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法官為前項之訊問時,檢察官得到場陳述聲請羈押之理由及提出必要之證據。但第九十三條第二項但書之情形,檢察官應到場敘明理由,並指明限制或禁止之範圍。 第一項各款所依據之事實、各項理由之具體內容及有關證據,應告知被告及其辯護人,並記載於筆錄。但依第九十三條第二項但書規定,經法院禁止被告及其辯護人獲知之卷證,不得作為羈押審查之依據。 被告、辯護人得於第一項訊問前,請求法官給予適當時間為答辯之準備。 刑事訴訟法 第 101-1 條 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下列各款之罪,其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有羈押之必要者,得羈押之: 一、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之放火罪、第一百七十六條之準放火罪、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一之劫持交通工具罪。 二、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之強制性交罪、第二百二十二條之加重強制性交罪、第二百二十四條之強制猥褻罪、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之加重強制猥褻罪、第二百二十五條之乘機性交猥褻罪、第二百二十六條之一之強制性交猥褻之結合罪、第二百二十七條之與幼年男女性交或猥褻罪、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之殺人罪、第二百七十二條之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項之傷害罪、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一項之重傷罪、性騷擾防治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罪。但其須告訴乃論,而未經告訴或其告訴已經撤回或已逾告訴期間者,不在此限。 三、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條之一之買賣人口罪、第二百九十九條之移送被略誘人出國罪、第三百零二條之妨害自由罪。 四、刑法第三百零四條之強制罪、第三百零五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 五、刑法第三百二十條、第三百二十一條之竊盜罪。 六、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條、第三百二十六條之搶奪罪、第三百二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之強盜罪、第三百三十條之加重強盜罪、第三百三十二條之強盜結合罪、第三百三十三條之海盜罪、第三百三十四條之海盜結合罪。 七、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九條之三之詐欺罪、第三百三十九條之四之加重詐欺罪。 八、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條之恐嚇取財罪、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項、第三項之擄人勒贖罪、第三百四十八條之擄人勒贖結合罪、第三百四十八條之一之準擄人勒贖罪。 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第八條之罪。 十、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至第四項之罪。 十一、人口販運防制法第三十四條之罪。 前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01-2 條 被告經法官訊問後,雖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或第一百零一條之一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而無羈押之必要者,得逕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其有第一百十四條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非有不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之情形,不得羈押。 刑事訴訟法 第 102 條 羈押被告,應用押票。 押票,應按被告指印,並記載左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及住所或居所。 二、案由及觸犯之法條。 三、羈押之理由及其所依據之事實。 四、應羈押之處所。 五、羈押期間及其起算日。 六、如不服羈押處分之救濟方法。 第七十一條第三項之規定,於押票準用之。 押票,由法官簽名。 刑事訴訟法 第 103 條 執行羈押,偵查中依檢察官之指揮;審判中依審判長或受命法官之指揮,由司法警察將被告解送指定之看守所,該所長官查驗人別無誤後,應於押票附記解到之年、月、日、時並簽名。 執行羈押時,押票應分別送交檢察官、看守所、辯護人、被告及其指定之親友。 第八十一條、第八十九條及第九十條之規定,於執行羈押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03-1 條 偵查中檢察官、被告或其辯護人認有維護看守所及在押被告安全或其他正當事由者,得聲請法院變更在押被告之羈押處所。 法院依前項聲請變更被告之羈押處所時,應即通知檢察官、看守所、辯護人、被告及其指定之親友。 刑事訴訟法 第 104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105 條 管束羈押之被告,應以維持羈押之目的及押所之秩序所必要者為限。 被告得自備飲食及日用必需物品,並與外人接見、通信、受授書籍及其他物件。但押所得監視或檢閱之。 法院認被告為前項之接見、通信及受授物件有足致其脫逃或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得依檢察官之聲請或依職權命禁止或扣押之。但檢察官或押所遇有急迫情形時,得先為必要之處分,並應即時陳報法院核准。 依前項所為之禁止或扣押,其對象、範圍及期間等,偵查中由檢察官;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指定並指揮看守所為之。但不得限制被告正當防禦之權利。 被告非有事實足認為有暴行或逃亡、自殺之虞者,不得束縛其身體。束縛身體之處分,以有急迫情形者為限,由押所長官行之,並應即時陳報法院核准。 刑事訴訟法 第 106 條 羈押被告之處所,檢察官應勤加視察,按旬將視察情形陳報主管長官,並通知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107 條 羈押於其原因消滅時,應即撤銷羈押,將被告釋放。 被告、辯護人及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得聲請法院撤銷羈押。檢察官於偵查中亦得為撤銷羈押之聲請。 法院對於前項之聲請得聽取被告、辯護人或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陳述意見。 偵查中經檢察官聲請撤銷羈押者,法院應撤銷羈押,檢察官得於聲請時先行釋放被告。 偵查中之撤銷羈押,除依檢察官聲請者外,應徵詢檢察官之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 108 條 羈押被告,偵查中不得逾二月,審判中不得逾三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一百零一條或第一百零一條之一之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在偵查中延長羈押期間,應由檢察官附具體理由,至遲於期間屆滿之五日前聲請法院裁定。 前項裁定,除當庭宣示者外,於期間未滿前以正本送達被告者,發生延長羈押之效力。羈押期滿,延長羈押之裁定未經合法送達者,視為撤銷羈押。 審判中之羈押期間,自卷宗及證物送交法院之日起算。起訴或裁判後送交前之羈押期間算入偵查中或原審法院之羈押期間。 羈押期間自簽發押票之日起算。但羈押前之逮捕、拘提期間,以一日折算裁判確定前之羈押日數一日。 延長羈押期間,偵查中不得逾二月,以延長一次為限。審判中每次不得逾二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三次為限,第三審以一次為限。 案件經發回者,其延長羈押期間之次數,應更新計算。 羈押期間已滿未經起訴或裁判者,視為撤銷羈押,檢察官或法院應將被告釋放;由檢察官釋放被告者,並應即時通知法院。 依第二項及前項視為撤銷羈押者,於釋放前,偵查中,檢察官得聲請法院命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如認為不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而有必要者,並得附具體理由一併聲請法院依第一百零一條或第一百零一條之一之規定訊問被告後繼續羈押之。審判中,法院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如不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而有必要者,並得依第一百零一條或第一百零一條之一之規定訊問被告後繼續羈押之。但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法院就偵查中案件,得依檢察官之聲請;就審判中案件,得依職權,逕依第一百零一條之規定訊問被告後繼續羈押之。 前項繼續羈押之期間自視為撤銷羈押之日起算,以二月為限,不得延長。繼續羈押期間屆滿者,應即釋放被告。 第一百十一條、第一百十三條、第一百十五條、第一百十六條、第一百十六條之二、第一百十七條、第一百十八條第一項、第一百十九條之規定,於第八項之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09 條 案件經上訴者,被告羈押期間如已逾原審判決之刑期者,應即撤銷羈押,將被告釋放。但檢察官為被告之不利益而上訴者,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 刑事訴訟法 第 110 條 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 檢察官於偵查中得聲請法院命被告具保停止羈押。 前二項具保停止羈押之審查,準用第一百零七條第三項之規定。 偵查中法院為具保停止羈押之決定時,除有第一百十四條及本條第二項之情形者外,應徵詢檢察官之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 111 條 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 保證書以該管區域內殷實之人所具者為限,並應記載保證金額及依法繳納之事由。 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納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免提出保證書。 繳納保證金,得許以有價證券代之。 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 刑事訴訟法 第 112 條 被告係犯專科罰金之罪者,指定之保證金額,不得逾罰金之最多額。 刑事訴訟法 第 113 條 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於接受保證書或保證金後,停止羈押,將被告釋放。 刑事訴訟法 第 114 條 羈押之被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如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不得駁回: 一、所犯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者。但累犯、有犯罪之習慣、假釋中更犯罪或依第一百零一條之一第一項羈押者,不在此限。 二、懷胎五月以上或生產後二月未滿者。 三、現罹疾病,非保外治療顯難痊癒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15 條 羈押之被告,得不命具保而責付於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該管區域內其他適當之人,停止羈押。 受責付者,應出具證書,載明如經傳喚應令被告隨時到場。 刑事訴訟法 第 116 條 羈押之被告,得不命具保而限制其住居,停止羈押。 刑事訴訟法 第 116-1 條 第一百十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於前二條之責付、限制住居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16-2 條 法院許可停止羈押時,經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認有必要者,得定相當期間,命被告應遵守下列事項: 一、定期向法院、檢察官或指定之機關報到。 二、不得對被害人、證人、鑑定人、辦理本案偵查、審判之公務員或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家長、家屬之身體或財產實施危害、恐嚇、騷擾、接觸、跟蹤之行為。 三、因第一百十四條第三款之情形停止羈押者,除維持日常生活及職業所必需者外,未經法院或檢察官許可,不得從事與治療目的顯然無關之活動。 四、接受適當之科技設備監控。 五、未經法院或檢察官許可,不得離開住、居所或一定區域。 六、交付護照、旅行文件;法院亦得通知主管機關不予核發護照、旅行文件。 七、未經法院或檢察官許可,不得就特定財產為一定之處分。 八、其他經法院認為適當之事項。 前項各款規定,得依聲請或依職權變更、延長或撤銷之。 法院於審判中許可停止羈押者,得命被告於宣判期日到庭。 違背法院依第一項或第三項所定應遵守之事項者,得逕行拘提。 第一項第四款科技設備監控之實施機關(構)、人員、方式及程序等事項之執行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17 條 停止羈押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命再執行羈押: 一、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場者。 二、受住居之限制而違背者。 三、本案新發生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一條之一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 四、違背法院依前條所定應遵守之事項者。 五、依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三款羈押之被告,因第一百十四條第三款之情形停止羈押後,其停止羈押之原因已消滅,而仍有羈押之必要者。 偵查中有前項情形之一者,由檢察官聲請法院行之。 再執行羈押之期間,應與停止羈押前已經過之期間合併計算。 法院依第一項之規定命再執行羈押時,準用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17-1 條 前二條之規定,於檢察官依第九十三條第三項但書或第二百二十八條第四項逕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法院依第一百零一條之二逕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之情形,準用之。 法院依前項規定羈押被告時,適用第一百零一條、第一百零一條之一之規定。檢察官聲請法院羈押被告時,適用第九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 因第一項之規定執行羈押者,免除具保之責任。 刑事訴訟法 第 118 條 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前項規定,於檢察官依第九十三條第三項但書及第二百二十八條第四項命具保者,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19 條 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監執行或因裁判而致羈押之效力消滅者,免除具保之責任。 被告及具保證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人,得聲請退保,法院或檢察官得准其退保。但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免除具保之責任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註銷或將未沒入之保證金發還。 前三項規定,於受責付者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19-1 條 以現金繳納保證金具保者,保證金應給付利息,並於依前條第三項規定發還時,實收利息併發還之。其應受發還人所在不明,或因其他事故不能發還者,法院或檢察官應公告之;自公告之日起滿十年,無人聲請發還者,歸屬國庫。 依第一百十八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 刑事保證金存管、計息及發還作業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20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121 條 第一百零七條第一項之撤銷羈押、第一百零九條之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第一百十條第一項、第一百十五條及第一百十六條之停止羈押、第一百十六條之二第二項之變更、延長或撤銷、第一百十八條第一項之沒入保證金、第一百十九條第二項之退保,以法院之裁定行之。 案件在第三審上訴中,而卷宗及證物已送交該法院者,前項處分、羈押、其他關於羈押事項及第九十三條之二至第九十三條之五關於限制出境、出海之處分,由第二審法院裁定之。 第二審法院於為前項裁定前,得向第三審法院調取卷宗及證物。 檢察官依第一百十七條之一第一項之變更、延長或撤銷被告應遵守事項、第一百十八條第二項之沒入保證金、第一百十九條第二項之退保及第九十三條第三項但書、第二百二十八條第四項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於偵查中以檢察官之命令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十 章之一 暫行安置 刑事訴訟法 第 121-1 條 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且有事實足認為刑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之原因可能存在,而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並有緊急必要者,得於偵查中依檢察官聲請,或於審判中依檢察官聲請或依職權,先裁定諭知六月以下期間,令入司法精神醫院、醫院、精神醫療機構或其他適當處所,施以暫行安置。 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三十三條之一、第九十三條第二項前段、第五項、第六項、第九十三條之一及第二百二十八條第四項之規定,於偵查中檢察官聲請暫行安置之情形準用之。 暫行安置期間屆滿前,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有延長之必要者,得於偵查中依檢察官聲請,或於審判中依檢察官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延長之,每次延長不得逾六月,並準用第一百零八條第二項之規定。但暫行安置期間,累計不得逾五年。 檢察官聲請暫行安置或延長暫行安置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以聲請書敘明理由及證據並備具繕本為之,且聲請延長暫行安置應至遲於期間屆滿之五日前為之。 對於第一項及第三項前段暫行安置、延長暫行安置或駁回聲請之裁定有不服者,得提起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121-2 條 法官為前條第一項或第三項前段訊問時,檢察官得到場陳述意見。但檢察官聲請暫行安置或延長暫行安置者,應到場陳述聲請理由及提出必要之證據。 暫行安置或延長暫行安置所依據之事實、各項理由之具體內容及有關證據,應告知被告及其辯護人,並記載於筆錄。 檢察官、被告及辯護人得於前條第一項或第三項前段訊問前,請求法官給予適當時間為陳述意見或答辯之準備。 暫行安置、延長暫行安置,由該管檢察官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121-3 條 暫行安置之原因或必要性消滅或不存在者,應即撤銷暫行安置裁定。 檢察官、被告、辯護人及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得聲請法院撤銷暫行安置裁定;法院對於該聲請,得聽取被告、辯護人及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陳述意見。 偵查中經檢察官聲請撤銷暫行安置裁定者,法院應撤銷之,檢察官得於聲請時先行釋放被告。 撤銷暫行安置裁定,除依檢察官聲請者外,應徵詢檢察官之意見。 對於前四項撤銷暫行安置裁定或駁回聲請之裁定有不服者,得提起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121-4 條 案件在第三審上訴中,而卷宗及證物已送交該法院者,關於暫行安置事項,由第二審法院裁定之。 第二審法院於為前項裁定前,得向第三審法院調取卷宗及證物。 刑事訴訟法 第 121-5 條 暫行安置後,法院判決未宣告監護者,視為撤銷暫行安置裁定。 判決宣告監護開始執行時,暫行安置或延長暫行安置之裁定尚未執行完畢者,免予繼續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121-6 條 暫行安置,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或準用保安處分執行法或其他法律之規定。 於執行暫行安置期間,有事實足認被告與外人接見、通信、受授書籍及其他物件,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且情形急迫者,檢察官或執行處所之戒護人員得為限制、扣押或其他必要之處分,並應即時陳報該管法院;法院認為不應准許者,應於受理之日起三日內撤銷之。 前項檢察官或執行處所之戒護人員之處分,經陳報而未撤銷者,其效力之期間為七日,自處分之日起算。 對於第二項之處分有不服者,得於處分之日起十日內聲請撤銷或變更之。法院不得以已執行終結而無實益為由駁回。 第四百零九條至第四百十四條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對於第二項及第四項之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十一 章 搜索及扣押 刑事訴訟法 第 122 條 對於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身體、物件、電磁紀錄及住宅或其他處所,必要時得搜索之。 對於第三人之身體、物件、電磁紀錄及住宅或其他處所,以有相當理由可信為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或應扣押之物或電磁紀錄存在時為限,得搜索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23 條 搜索婦女之身體,應命婦女行之。但不能由婦女行之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124 條 搜索應保守秘密,並應注意受搜索人之名譽。 刑事訴訟法 第 125 條 經搜索而未發見應扣押之物者,應付與證明書於受搜索人。 刑事訴訟法 第 126 條 政府機關或公務員所持有或保管之文書及其他物件應扣押者,應請求交付。但於必要時得搜索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27 條 軍事上應秘密之處所,非得該管長官之允許,不得搜索。 前項情形,除有妨害國家重大利益者外,不得拒絕。 刑事訴訟法 第 128 條 搜索,應用搜索票。 搜索票,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案由。 二、應搜索之被告、犯罪嫌疑人或應扣押之物。但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不明時,得不予記載。 三、應加搜索之處所、身體、物件或電磁紀錄。 四、有效期間,逾期不得執行搜索及搜索後應將搜索票交還之意旨。 搜索票,由法官簽名。法官並得於搜索票上,對執行人員為適當之指示。 核發搜索票之程序,不公開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28-1 條 偵查中檢察官認有搜索之必要者,除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二項所定情形外,應以書面記載前條第二項各款之事項,並敘述理由,聲請該管法院核發搜索票。 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認有搜索之必要時,得依前項規定,報請檢察官許可後,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 前二項之聲請經法院駁回者,不得聲明不服。 刑事訴訟法 第 128-2 條 搜索,除由法官或檢察官親自實施外,由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 檢察事務官為執行搜索,必要時,得請求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輔助。 刑事訴訟法 第 129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130 條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逮捕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執行拘提、羈押時,雖無搜索票,得逕行搜索其身體、隨身攜帶之物件、所使用之交通工具及其立即可觸及之處所。 刑事訴訟法 第 131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雖無搜索票,得逕行搜索住宅或其他處所: 一、因逮捕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執行拘提、羈押,有事實足認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確實在內者。 二、因追躡現行犯或逮捕脫逃人,有事實足認現行犯或脫逃人確實在內者。 三、有明顯事實足信為有人在內犯罪而情形急迫者。 檢察官於偵查中確有相當理由認為情況急迫,非迅速搜索,二十四小時內證據有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之虞者,得逕行搜索,或指揮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搜索,並層報檢察長。 前二項搜索,由檢察官為之者,應於實施後三日內陳報該管法院;由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為之者,應於執行後三日內報告該管檢察署檢察官及法院。法院認為不應准許者,應於五日內撤銷之。 第一項、第二項之搜索執行後未陳報該管法院或經法院撤銷者,審判時法院得宣告所扣得之物,不得作為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131-1 條 搜索,經受搜索人出於自願性同意者,得不使用搜索票。但執行人員應出示證件,並將其同意之意旨記載於筆錄。 刑事訴訟法 第 132 條 抗拒搜索者,得用強制力搜索之。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刑事訴訟法 第 132-1 條 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於聲請核發之搜索票執行後,應將執行結果陳報核發搜索票之法院,如未能執行者,應敘明其事由。 刑事訴訟法 第 133 條 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得扣押之。 為保全追徵,必要時得酌量扣押犯罪嫌疑人、被告或第三人之財產。 對於應扣押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得命其提出或交付。 扣押不動產、船舶、航空器,得以通知主管機關為扣押登記之方法為之。 扣押債權得以發扣押命令禁止向債務人收取或為其他處分,並禁止向被告或第三人清償之方法為之。 依本法所為之扣押,具有禁止處分之效力,不妨礙民事假扣押、假處分及終局執行之查封、扣押。 刑事訴訟法 第 133-1 條 非附隨於搜索之扣押,除以得為證據之物而扣押或經受扣押標的權利人同意者外,應經法官裁定。 前項之同意,執行人員應出示證件,並先告知受扣押標的權利人得拒絕扣押,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同意,並將其同意之意旨記載於筆錄。 第一項裁定,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案由。 二、應受扣押裁定之人及扣押標的。但應受扣押裁定之人不明時,得不予記載。 三、得執行之有效期間及逾期不得執行之意旨;法官並得於裁定中,對執行人員為適當之指示。 核發第一項裁定之程序,不公開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33-2 條 偵查中檢察官認有聲請前條扣押裁定之必要時,應以書面記載前條第三項第一款、第二款之事項,並敘述理由,聲請該管法院裁定。 司法警察官認有為扣押之必要時,得依前項規定報請檢察官許可後,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扣押裁定。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於偵查中有相當理由認為情況急迫,有立即扣押之必要時,得逕行扣押;檢察官亦得指揮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 前項之扣押,由檢察官為之者,應於實施後三日內陳報該管法院;由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為之者,應於執行後三日內報告該管檢察署檢察官及法院。法院認為不應准許者,應於五日內撤銷之。 第一項及第二項之聲請經駁回者,不得聲明不服。 刑事訴訟法 第 134 條 政府機關、公務員或曾為公務員之人所持有或保管之文書及其他物件,如為其職務上應守秘密者,非經該管監督機關或公務員允許,不得扣押。 前項允許,除有妨害國家之利益者外,不得拒絕。 刑事訴訟法 第 135 條 郵政或電信機關,或執行郵電事務之人員所持有或保管之郵件、電報,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扣押之: 一、有相當理由可信其與本案有關係者。 二、為被告所發或寄交被告者。但與辯護人往來之郵件、電報,以可認為犯罪證據或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或被告已逃亡者為限。 為前項扣押者,應即通知郵件、電報之發送人或收受人。但於訴訟程序有妨害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136 條 扣押,除由法官或檢察官親自實施外,得命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 命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扣押者,應於交與之搜索票或扣押裁定內,記載其事由。 刑事訴訟法 第 137 條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搜索或扣押時,發現本案應扣押之物為搜索票或扣押裁定所未記載者,亦得扣押之。 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38 條 應扣押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提出或交付或抗拒扣押者,得用強制力扣押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39 條 扣押,應制作收據,詳記扣押物之名目,付與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 扣押物,應加封緘或其他標識,由扣押之機關或公務員蓋印。 刑事訴訟法 第 140 條 扣押物,因防其喪失或毀損,應為適當之處置。 不便搬運或保管之扣押物,得命人看守,或命所有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保管。 易生危險之扣押物,得毀棄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41 條 得沒收或追徵之扣押物,有喪失毀損、減低價值之虞或不便保管、保管需費過鉅者,得變價之,保管其價金。 前項變價,偵查中由檢察官為之,審理中法院得囑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代為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142 條 扣押物若無留存之必要者,不待案件終結,應以法院之裁定或檢察官命令發還之;其係贓物而無第三人主張權利者,應發還被害人。 扣押物因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之請求,得命其負保管之責,暫行發還。 扣押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有正當理由者,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扣押物之影本。 刑事訴訟法 第 142-1 條 得沒收或追徵之扣押物,法院或檢察官依所有人或權利人之聲請,認為適當者,得以裁定或命令定相當之擔保金,於繳納後,撤銷扣押。 第一百十九條之一之規定,於擔保金之存管、計息、發還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43 條 被告、犯罪嫌疑人或第三人遺留在犯罪現場之物,或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任意提出或交付之物,經留存者,準用前五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44 條 因搜索及扣押得開啟鎖扃、封緘或為其他必要之處分。 執行扣押或搜索時,得封鎖現場,禁止在場人員離去,或禁止前條所定之被告、犯罪嫌疑人或第三人以外之人進入該處所。 對於違反前項禁止命令者,得命其離開或交由適當之人看守至執行終了。 刑事訴訟法 第 145 條 法官、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搜索及扣押,除依法得不用搜索票或扣押裁定之情形外,應以搜索票或扣押裁定示第一百四十八條在場之人。 刑事訴訟法 第 146 條 有人住居或看守之住宅或其他處所,不得於夜間入內搜索或扣押。但經住居人、看守人或可為其代表之人承諾或有急迫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於夜間搜索或扣押者,應記明其事由於筆錄。 日間已開始搜索或扣押者,得繼續至夜間。 第一百條之三第三項之規定,於夜間搜索或扣押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47 條 左列處所,夜間亦得入內搜索或扣押: 一、假釋人住居或使用者。 二、旅店、飲食店或其他於夜間公眾可以出入之處所,仍在公開時間內者。 三、常用為賭博、妨害性自主或妨害風化之行為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48 條 在有人住居或看守之住宅或其他處所內行搜索或扣押者,應命住居人、看守人或可為其代表之人在場;如無此等人在場時,得命鄰居之人或就近自治團體之職員在場。 刑事訴訟法 第 149 條 在政府機關、軍營、軍艦或軍事上秘密處所內行搜索或扣押者,應通知該管長官或可為其代表之人在場。 刑事訴訟法 第 150 條 當事人及審判中之辯護人得於搜索或扣押時在場。但被告受拘禁,或認其在場於搜索或扣押有妨害者,不在此限。 搜索或扣押時,如認有必要,得命被告在場。 行搜索或扣押之日、時及處所,應通知前二項得在場之人。但有急迫情形時,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151 條 搜索或扣押暫時中止者,於必要時應將該處所閉鎖,並命人看守。 刑事訴訟法 第 152 條 實施搜索或扣押時,發見另案應扣押之物亦得扣押之,分別送交該管法院或檢察官。 刑事訴訟法 第 153 條 搜索或扣押,得由審判長或檢察官囑託應行搜索、扣押地之法官或檢察官行之。 受託法官或檢察官發現應在他地行搜索、扣押者,該法官或檢察官得轉囑託該地之法官或檢察官。 刑事訴訟法 第 十二 章 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一 節 通則 刑事訴訟法 第 154 條 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 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 刑事訴訟法 第 155 條 證據之證明力,由法院本於確信自由判斷。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無證據能力、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不得作為判斷之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 156 條 被告之自白,非出於強暴、脅迫、利誘、詐欺、疲勞訊問、違法羈押或其他不正之方法,且與事實相符者,得為證據。 被告或共犯之自白,不得作為有罪判決之唯一證據,仍應調查其他必要之證據,以察其是否與事實相符。 被告陳述其自白係出於不正之方法者,應先於其他事證而為調查。該自白如係經檢察官提出者,法院應命檢察官就自白之出於自由意志,指出證明之方法。 被告未經自白,又無證據,不得僅因其拒絕陳述或保持緘默,而推斷其罪行。 刑事訴訟法 第 157 條 公眾週知之事實,無庸舉證。 刑事訴訟法 第 158 條 事實於法院已顯著,或為其職務上所已知者,無庸舉證。 刑事訴訟法 第 158-1 條 前二條無庸舉證之事實,法院應予當事人就其事實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刑事訴訟法 第 158-2 條 違背第九十三條之一第二項、第一百條之三第一項之規定,所取得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自白及其他不利之陳述,不得作為證據。但經證明其違背非出於惡意,且該自白或陳述係出於自由意志者,不在此限。 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受拘提、逮捕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違反第九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或第二項之規定者,準用前項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58-3 條 證人、鑑定人依法應具結而未具結者,其證言或鑑定意見,不得作為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158-4 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因違背法定程序取得之證據,其有無證據能力之認定,應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 刑事訴訟法 第 159 條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 前項規定,於第一百六十一條第二項之情形及法院以簡式審判程序或簡易判決處刑者,不適用之。其關於羈押、搜索、鑑定留置、許可、證據保全及其他依法所為強制處分之審查,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159-1 條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向法官所為之陳述,得為證據。 被告以外之人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除顯有不可信之情況者外,得為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159-2 條 被告以外之人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與審判中不符時,其先前之陳述具有較可信之特別情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159-3 條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死亡者。 二、身心障礙致記憶喪失或無法陳述者。 三、滯留國外或所在不明而無法傳喚或傳喚不到者。 四、到庭後無正當理由拒絕陳述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59-4 條 除前三條之情形外,下列文書亦得為證據: 一、除顯有不可信之情況外,公務員職務上製作之紀錄文書、證明文書。 二、除顯有不可信之情況外,從事業務之人於業務上或通常業務過程所須製作之紀錄文書、證明文書。 三、除前二款之情形外,其他於可信之特別情況下所製作之文書。 刑事訴訟法 第 159-5 條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前四條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 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 刑事訴訟法 第 160 條 證人之個人意見或推測之詞,除以實際經驗為基礎者外,不得作為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161 條 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 法院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認為檢察官指出之證明方法顯不足認定被告有成立犯罪之可能時,應以裁定定期通知檢察官補正;逾期未補正者,得以裁定駁回起訴。 駁回起訴之裁定已確定者,非有第二百六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不得對於同一案件再行起訴。 違反前項規定,再行起訴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161-1 條 被告得就被訴事實指出有利之證明方法。 刑事訴訟法 第 161-2 條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應就調查證據之範圍、次序及方法提出意見。 法院應依前項所提意見而為裁定;必要時,得因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之聲請變更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1-3 條 法院對於得為證據之被告自白,除有特別規定外,非於有關犯罪事實之其他證據調查完畢後,不得調查。 刑事訴訟法 第 162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163 條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得聲請調查證據,並得於調查證據時,詢問證人、鑑定人或被告。審判長除認為有不當者外,不得禁止之。 法院為發見真實,得依職權調查證據。但於公平正義之維護或對被告之利益有重大關係事項,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 法院為前項調查證據前,應予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陳述意見之機會。 告訴人得就證據調查事項向檢察官陳述意見,並請求檢察官向法院聲請調查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163-1 條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聲請調查證據,應以書狀分別具體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調查之證據及其與待證事實之關係。 二、聲請傳喚之證人、鑑定人、通譯之姓名、性別、住居所及預期詰問所需之時間。 三、聲請調查之證據文書或其他文書之目錄。若僅聲請調查證據文書或其他文書之一部分者,應將該部分明確標示。 調查證據聲請書狀,應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法院於接受繕本後,應速送達。 不能提出第一項之書狀而有正當理由或其情況急迫者,得以言詞為之。 前項情形,聲請人應就第一項各款所列事項分別陳明,由書記官製作筆錄;如他造不在場者,應將筆錄送達。 刑事訴訟法 第 163-2 條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聲請調查之證據,法院認為不必要者,得以裁定駁回之。 下列情形,應認為不必要: 一、不能調查者。 二、與待證事實無重要關係者。 三、待證事實已臻明瞭無再調查之必要者。 四、同一證據再行聲請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64 條 審判長應將證物提示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使其辨認。 前項證物如係文書而被告不解其意義者,應告以要旨。 刑事訴訟法 第 165 條 卷宗內之筆錄及其他文書可為證據者,審判長應向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宣讀或告以要旨。 前項文書,有關風化、公安或有毀損他人名譽之虞者,應交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閱覽,不得宣讀;如被告不解其意義者,應告以要旨。 刑事訴訟法 第 165-1 條 前條之規定,於文書外之證物有與文書相同之效用者,準用之。 錄音、錄影、電磁紀錄或其他相類之證物可為證據者,審判長應以適當之設備,顯示聲音、影像、符號或資料,使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辨認或告以要旨。 刑事訴訟法 第 166 條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及輔佐人聲請傳喚之證人、鑑定人,於審判長為人別訊問後,由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直接詰問之。被告如無辯護人,而不欲行詰問時,審判長仍應予詢問證人、鑑定人之適當機會。 前項證人或鑑定人之詰問,依下列次序: 一、先由聲請傳喚之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主詰問。 二、次由他造之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反詰問。 三、再由聲請傳喚之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覆主詰問。 四、再次由他造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覆反詰問。 前項詰問完畢後,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經審判長之許可,得更行詰問。 證人、鑑定人經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詰問完畢後,審判長得為訊問。 同一被告、自訴人有二以上代理人、辯護人時,該被告、自訴人之代理人、辯護人對同一證人、鑑定人之詰問,應推由其中一人代表為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不在此限。 兩造同時聲請傳喚之證人、鑑定人,其主詰問次序由兩造合意決定,如不能決定時,由審判長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6-1 條 主詰問應就待證事項及其相關事項行之。 為辯明證人、鑑定人陳述之證明力,得就必要之事項為主詰問。 行主詰問時,不得為誘導詰問。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未為實體事項之詰問前,有關證人、鑑定人之身分、學歷、經歷、與其交游所關之必要準備事項。 二、當事人顯無爭執之事項。 三、關於證人、鑑定人記憶不清之事項,為喚起其記憶所必要者。 四、證人、鑑定人對詰問者顯示敵意或反感者。 五、證人、鑑定人故為規避之事項。 六、證人、鑑定人為與先前不符之陳述時,其先前之陳述。 七、其他認有誘導詰問必要之特別情事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66-2 條 反詰問應就主詰問所顯現之事項及其相關事項或為辯明證人、鑑定人之陳述證明力所必要之事項行之。 行反詰問於必要時,得為誘導詰問。 刑事訴訟法 第 166-3 條 行反詰問時,就支持自己主張之新事項,經審判長許可,得為詰問。 依前項所為之詰問,就該新事項視為主詰問。 刑事訴訟法 第 166-4 條 覆主詰問應就反詰問所顯現之事項及其相關事項行之。 行覆主詰問,依主詰問之方式為之。 前條之規定,於本條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6-5 條 覆反詰問,應就辯明覆主詰問所顯現證據證明力必要之事項行之。 行覆反詰問,依反詰問之方式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6-6 條 法院依職權傳喚之證人或鑑定人,經審判長訊問後,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得詰問之,其詰問之次序由審判長定之。 證人、鑑定人經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詰問後,審判長得續行訊問。 刑事訴訟法 第 166-7 條 詰問證人、鑑定人及證人、鑑定人之回答,均應就個別問題具體為之。 下列之詰問不得為之。但第五款至第八款之情形,於有正當理由時,不在此限: 一、與本案及因詰問所顯現之事項無關者。 二、以恫嚇、侮辱、利誘、詐欺或其他不正之方法者。 三、抽象不明確之詰問。 四、為不合法之誘導者。 五、對假設性事項或無證據支持之事實為之者。 六、重覆之詰問。 七、要求證人陳述個人意見或推測、評論者。 八、恐證言於證人或與其有第一百八十條第一項關係之人之名譽、信用或財產有重大損害者。 九、對證人未親身經歷事項或鑑定人未行鑑定事項為之者。 十、其他為法令禁止者。 刑事訴訟法 第 167 條 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詰問證人、鑑定人時,審判長除認其有不當者外,不得限制或禁止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7-1 條 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就證人、鑑定人之詰問及回答,得以違背法令或不當為由,聲明異議。 刑事訴訟法 第 167-2 條 前條之異議,應就各個行為,立即以簡要理由為之。 審判長對於前項異議,應立即處分。 他造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得於審判長處分前,就該異議陳述意見。 證人、鑑定人於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聲明異議後,審判長處分前,應停止陳述。 刑事訴訟法 第 167-3 條 審判長認異議有遲誤時機、意圖延滯訴訟或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者,應以處分駁回之。但遲誤時機所提出之異議事項與案情有重要關係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167-4 條 審判長認異議無理由者,應以處分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7-5 條 審判長認異議有理由者,應視其情形,立即分別為中止、撤回、撤銷、變更或其他必要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167-6 條 對於前三條之處分,不得聲明不服。 刑事訴訟法 第 167-7 條 第一百六十六條之七第二項、第一百六十七條至第一百六十七條之六之規定,於行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一項之詢問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68 條 證人、鑑定人雖經陳述完畢,非得審判長之許可,不得退庭。 刑事訴訟法 第 168-1 條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得於訊問證人、鑑定人或通譯時在場。 前項訊問之日、時及處所,法院應預行通知之。但事先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169 條 審判長預料證人、鑑定人或共同被告於被告前不能自由陳述者,經聽取檢察官及辯護人之意見後,得於其陳述時,命被告退庭。但陳述完畢後,應再命被告入庭,告以陳述之要旨,並予詰問或對質之機會。 刑事訴訟法 第 170 條 參與合議審判之陪席法官,得於告知審判長後,訊問被告或準用第一百六十六條第四項及第一百六十六條之六第二項之規定,訊問證人、鑑定人。 刑事訴訟法 第 171 條 法院或受命法官於審判期日前為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或第二百七十六條之訊問者,準用第一百六十四條至第一百七十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72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173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174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二 節 人證 刑事訴訟法 第 175 條 傳喚證人,應用傳票。 傳票,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證人之姓名、性別及住所、居所。 二、待證之事由。 三、應到之日、時、處所。 四、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處罰鍰及命拘提。 五、證人得請求日費及旅費。 傳票,於偵查中由檢察官簽名,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簽名。 傳票至遲應於到場期日二十四小時前送達。但有急迫情形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176 條 第七十二條及第七十三條之規定,於證人之傳喚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76-1 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不問何人,於他人之案件,有為證人之義務。 刑事訴訟法 第 176-2 條 法院因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聲請調查證據,而有傳喚證人之必要者,為聲請之人應促使證人到場。 刑事訴訟法 第 177 條 證人不能到場或有其他必要情形,得於聽取當事人及辯護人之意見後,就其所在或於其所在地法院訊問之。 前項情形,證人所在與法院間有聲音及影像相互傳送之科技設備而得直接訊問,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得以該設備訊問之。 當事人、辯護人及代理人得於前二項訊問證人時在場並得詰問之;其訊問之日時及處所,應預行通知之。 第二項之情形,於偵查中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78 條 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得科以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並得拘提之;再傳不到者,亦同。 前項科罰鍰之處分,由法院裁定之。檢察官為傳喚者,應聲請該管法院裁定之。 對於前項裁定,得提起抗告。 拘提證人,準用第七十七條至第八十三條及第八十九條至第九十一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79 條 以公務員或曾為公務員之人為證人,而就其職務上應守秘密之事項訊問者,應得該管監督機關或公務員之允許。 前項允許,除有妨害國家之利益者外,不得拒絕。 刑事訴訟法 第 180 條 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拒絕證言: 一、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自訴人之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者。 二、與被告或自訴人訂有婚約者。 三、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自訴人之法定代理人或現由或曾由被告或自訴人為其法定代理人者。 對於共同被告或自訴人中一人或數人有前項關係,而就僅關於他共同被告或他共同自訴人之事項為證人者,不得拒絕證言。 刑事訴訟法 第 181 條 證人恐因陳述致自己或與其有前條第一項關係之人受刑事追訴或處罰者,得拒絕證言。 刑事訴訟法 第 181-1 條 被告以外之人於反詰問時,就主詰問所陳述有關被告本人之事項,不得拒絕證言。 刑事訴訟法 第 182 條 證人為醫師、藥師、心理師、助產士、宗教師、律師、辯護人、公證人、會計師或其業務上佐理人或曾任此等職務之人,就其因業務所知悉有關他人秘密之事項受訊問者,除經本人允許者外,得拒絕證言。 刑事訴訟法 第 183 條 證人拒絕證言者,應將拒絕之原因釋明之。但於第一百八十一條情形,得命具結以代釋明。 拒絕證言之許可或駁回,偵查中由檢察官命令之,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84 條 證人有數人者,應分別訊問之;其未經訊問者,非經許可,不得在場。 因發見真實之必要,得命證人與他證人或被告對質,亦得依被告之聲請,命與證人對質。 刑事訴訟法 第 185 條 訊問證人,應先調查其人有無錯誤及與被告或自訴人有無第一百八十條第一項之關係。 證人與被告或自訴人有第一百八十條第一項之關係者,應告以得拒絕證言。 刑事訴訟法 第 186 條 證人應命具結。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令其具結: 一、未滿十六歲。 二、因精神或其他心智障礙,致不解具結意義及效果。 證人有第一百八十一條之情形者,應告以得拒絕證言。 刑事訴訟法 第 187 條 證人具結前,應告以具結之義務及偽證之處罰。 對於不令具結之證人,應告以當據實陳述,不得匿、飾、增、減。 刑事訴訟法 第 188 條 具結應於訊問前為之。但應否具結有疑義者,得命於訊問後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89 條 具結應於結文內記載當據實陳述,決無匿、飾、增、減等語;其於訊問後具結者,結文內應記載係據實陳述,並無匿、飾、增、減等語。 結文應命證人朗讀;證人不能朗讀者,應命書記官朗讀,於必要時並說明其意義。 結文應命證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 證人係依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項以科技設備訊問者,經具結之結文得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送予法院或檢察署,再行補送原本。 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項證人訊問及前項結文傳送之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90 條 訊問證人,得命其就訊問事項之始末連續陳述。 刑事訴訟法 第 191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192 條 第七十四條、第九十八條、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之規定,於證人之訊問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93 條 證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具結或證言者,得處以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於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項但書情形為不實之具結者,亦同。 第一百七十八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處分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194 條 證人得請求法定之日費及旅費。但被拘提或無正當理由,拒絕具結或證言者,不在此限。 前項請求,應於訊問完畢後十日內,向法院為之。但旅費得請求預行酌給。 刑事訴訟法 第 195 條 審判長或檢察官得囑託證人所在地之法官或檢察官訊問證人;如證人不在該地者,該法官、檢察官得轉囑託其所在地之法官、檢察官。 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三項之規定,於受託訊問證人時準用之。 受託法官或檢察官訊問證人者,與本案繫屬之法院審判長或檢察官有同一之權限。 刑事訴訟法 第 196 條 證人已由法官合法訊問,且於訊問時予當事人詰問之機會,其陳述明確別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得再行傳喚。 刑事訴訟法 第 196-1 條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之必要,得使用通知書通知證人到場詢問。 第七十一條之一第二項、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四項、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一百七十九條至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百八十五條及第一百九十二條之規定,於前項證人之通知及詢問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三 節 鑑定及通譯 刑事訴訟法 第 197 條 鑑定,除本節有特別規定外,準用前節關於人證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98 條 鑑定人由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就下列之人選任一人或數人充之: 一、因學識、技術、經驗、訓練或教育而就鑑定事項具有專業能力者。 二、經政府機關委任有鑑定職務者。 鑑定人就本案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應揭露下列資訊: 一、與被告、自訴人、代理人、辯護人、輔佐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有無分工或合作關係。 二、有無受前款之人金錢報酬或資助及其金額或價值。 三、前項以外其他提供金錢報酬或資助者之身分及其金額或價值。 刑事訴訟法 第 198-1 條 被告、辯護人及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於偵查中得請求鑑定,並得請求檢察官選任前條第一項之人為鑑定。 第一百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三項及第四項前段規定,於前項請求準用之。 當事人於審判中得向法院聲請選任前條第一項之人為鑑定。 刑事訴訟法 第 198-2 條 檢察官於偵查中選任鑑定人前,得予被告及其辯護人陳述意見之機會。 審判長、受命法官於審判中選任鑑定人前,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得陳述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 199 條 鑑定人,不得拘提。 刑事訴訟法 第 200 條 當事人得依聲請法官迴避之原因,拒卻鑑定人。但不得以鑑定人於該案件曾為證人或鑑定人為拒卻之原因。 鑑定人已就鑑定事項為陳述或報告後,不得拒卻。但拒卻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01 條 拒卻鑑定人,應將拒卻之原因及前條第二項但書之事實釋明之。 拒卻鑑定人之許可或駁回,偵查中由檢察官命令之,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02 條 鑑定人應於鑑定前具結,其結文內應記載必為公正誠實之鑑定等語。 刑事訴訟法 第 203 條 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於必要時,得使鑑定人於法院外為鑑定。 前項情形,得將關於鑑定之物,交付鑑定人。 因鑑定被告心神或身體之必要,得預定七日以下之期間,將被告送入醫院或其他適當之處所。 刑事訴訟法 第 203-1 條 前條第三項情形,應用鑑定留置票。但經拘提、逮捕到場,其期間未逾二十四小時者,不在此限。 鑑定留置票,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及住所或居所。 二、案由。 三、應鑑定事項。 四、應留置之處所及預定之期間。 五、如不服鑑定留置之救濟方法。 第七十一條第三項之規定,於鑑定留置票準用之。 鑑定留置票,由法官簽名。檢察官認有鑑定留置必要時,向法院聲請簽發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03-2 條 執行鑑定留置,由司法警察將被告送入留置處所,該處所管理人員查驗人別無誤後,應於鑑定留置票附記送入之年、月、日、時並簽名。 第八十九條、第九十條之規定,於執行鑑定留置準用之。 執行鑑定留置時,鑑定留置票應分別送交檢察官、鑑定人、辯護人、被告及其指定之親友。 因執行鑑定留置有必要時,法院或檢察官得依職權或依留置處所管理人員之聲請,命司法警察看守被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03-3 條 鑑定留置之預定期間,法院得於審判中依職權或偵查中依檢察官之聲請裁定縮短或延長之。但延長之期間不得逾二月。 鑑定留置之處所,因安全或其他正當事由之必要,法院得於審判中依職權或偵查中依檢察官之聲請裁定變更之。 法院為前二項裁定,應通知檢察官、鑑定人、辯護人、被告及其指定之親友。 刑事訴訟法 第 203-4 條 對被告執行第二百零三條第三項之鑑定者,其鑑定留置期間之日數,視為羈押之日數。 刑事訴訟法 第 204 條 鑑定人因鑑定之必要,得經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之許可,檢查身體、解剖屍體、毀壞物體或進入有人住居或看守之住宅或其他處所。 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百四十六條至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二百十五條、第二百十六條第一項及第二百十七條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04-1 條 前條第一項之許可,應用許可書。但於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前為之者,不在此限。 許可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案由。 二、應檢查之身體、解剖之屍體、毀壞之物體或進入有人住居或看守之住宅或其他處所。 三、應鑑定事項。 四、鑑定人之姓名。 五、執行之期間。 許可書,於偵查中由檢察官簽名,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簽名。 檢查身體,得於第一項許可書內附加認為適當之條件。 刑事訴訟法 第 204-2 條 鑑定人為第二百零四條第一項之處分時,應出示前條第一項之許可書及可證明其身分之文件。 許可書於執行期間屆滿後不得執行,應即將許可書交還。 刑事訴訟法 第 204-3 條 被告以外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項之檢查身體處分者,得處以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並準用第一百七十八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 無正當理由拒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項之處分者,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得率同鑑定人實施之,並準用關於勘驗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205 條 鑑定人因鑑定之必要,得經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之許可,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請求蒐集或調取之。 鑑定人得請求訊問被告、自訴人或證人,並許其在場及直接發問。 刑事訴訟法 第 205-1 條 鑑定人因鑑定之必要,得經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之許可,採取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毛髮或其他出自或附著身體之物,並得採取指紋、腳印、聲調、筆跡、照相或其他相類之行為。 前項處分,應於第二百零四條之一第二項許可書中載明。 刑事訴訟法 第 205-2 條 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之必要,對於經拘提或逮捕到案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得違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之意思,採取其指紋、掌紋、腳印,予以照相、測量身高或類似之行為;有相當理由認為採取毛髮、唾液、尿液、聲調或吐氣得作為犯罪之證據時,並得採取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06 條 鑑定之經過及其結果,應命鑑定人以言詞或書面報告。 鑑定人有數人時,得使其共同報告之。但意見不同者,應使其各別報告。 第一項之言詞或書面報告,應包括以下事項: 一、鑑定人之專業能力有助於事實認定。 二、鑑定係以足夠之事實或資料為基礎。 三、鑑定係以可靠之原理及方法作成。 四、前款之原理及方法係以可靠方式適用於鑑定事項。 以書面報告者,於審判中應使實施鑑定之人到庭以言詞說明。但經當事人明示同意書面報告得為證據者,不在此限。 前項書面報告如經實施鑑定之人於審判中以言詞陳述該書面報告之作成為真正者,得為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206-1 條 行鑑定時,如有必要,法院或檢察官得通知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到場。 第一百六十八條之一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07 條 鑑定有不完備者,得命增加人數或命他人繼續或另行鑑定。 刑事訴訟法 第 208 條 法院或檢察官得囑託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機構或團體為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除本條另有規定外,準用第二百零三條至第二百零六條之一之規定;其須以言詞報告或說明時,得命實施鑑定或審查之人為之。 前項情形,其實施鑑定或審查之人,應由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項之人充之,並準用第二百零二條之規定,及應於書面報告具名。 第一項之書面報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為證據: 一、當事人明示同意。 二、依法令具有執掌鑑定、鑑識或檢驗等業務之機關所實施之鑑定。 三、經主管機關認證之機構或團體所實施之鑑定。 當事人於審判中得向法院聲請囑託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機構或團體為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並準用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之規定。 當事人於審判中得委任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機構或團體為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並準用第一項至第三項及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之規定。 前項情形,當事人得因鑑定之必要,向審判長或受命法官聲請將關於鑑定之物,交付受委任之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機構或團體,並準用第一百六十三條至第一百六十三條之二之規定。 因第五項委任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所生之費用,由委任之人負擔。 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一項、第一百六十六條至第一百六十七條之七、第二百零二條之規定,於第一項、第四項及第五項由實施鑑定或審查之人為言詞報告或說明之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09 條 鑑定人於法定之日費、旅費外,得向法院請求相當之報酬及預行酌給或償還因鑑定所支出之費用。 刑事訴訟法 第 210 條 訊問依特別知識得知已往事實之人者,適用關於人證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211 條 本節之規定,於通譯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11-1 條 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或依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之聲請,就案件之專業法律問題選任專家學者,以書面或於審判期日到場陳述其法律上意見。 前項意見,於辯論終結前應告知當事人及辯護人使為辯論。 本節之規定,除第二百零二條外,於前二項之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四 節 勘驗 刑事訴訟法 第 212 條 法院或檢察官因調查證據及犯罪情形,得實施勘驗。 刑事訴訟法 第 213 條 勘驗,得為左列處分: 一、履勘犯罪場所或其他與案情有關係之處所。 二、檢查身體。 三、檢驗屍體。 四、解剖屍體。 五、檢查與案情有關係之物件。 六、其他必要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214 條 行勘驗時,得命證人、鑑定人到場。 檢察官實施勘驗,如有必要,得通知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到場。 前項勘驗之日、時及處所,應預行通知之。但事先陳明不願到場或有急迫情形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15 條 檢查身體,如係對於被告以外之人,以有相當理由可認為於調查犯罪情形有必要者為限,始得為之。 行前項檢查,得傳喚其人到場或指定之其他處所,並準用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一百七十五條及第一百七十八條之規定。 檢查婦女身體,應命醫師或婦女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16 條 檢驗或解剖屍體,應先查明屍體有無錯誤。 檢驗屍體,應命醫師或檢驗員行之。 解剖屍體,應命醫師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17 條 因檢驗或解剖屍體,得將該屍體或其一部暫行留存,並得開棺及發掘墳墓。 檢驗或解剖屍體及開棺發掘墳墓,應通知死者之配偶或其他同居或較近之親屬,許其在場。 刑事訴訟法 第 218 條 遇有非病死或可疑為非病死者,該管檢察官應速相驗。 前項相驗,檢察官得命檢察事務官會同法醫師、醫師或檢驗員行之。但檢察官認顯無犯罪嫌疑者,得調度司法警察官會同法醫師、醫師或檢驗員行之。 依前項規定相驗完畢後,應即將相關之卷證陳報檢察官。檢察官如發現有犯罪嫌疑時,應繼續為必要之勘驗及調查。 刑事訴訟法 第 219 條 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六條至第一百五十一條及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規定,於勘驗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五 節 證據保全 刑事訴訟法 第 219-1 條 告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或辯護人於證據有湮滅、偽造、變造、隱匿或礙難使用之虞時,偵查中得聲請檢察官為搜索、扣押、鑑定、勘驗、訊問證人或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檢察官受理前項聲請,除認其為不合法或無理由予以駁回者外,應於五日內為保全處分。 檢察官駁回前項聲請或未於前項期間內為保全處分者,聲請人得逕向該管法院聲請保全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219-2 條 法院對於前條第三項之聲請,於裁定前應徵詢檢察官之意見,認為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認為聲請有理由者,應為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 前二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19-3 條 第二百十九條之一之保全證據聲請,應向偵查中之該管檢察官為之。但案件尚未移送或報告檢察官者,應向調查之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所屬機關所在地之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 刑事訴訟法 第 219-4 條 案件於第一審法院審判中,被告或辯護人認為證據有保全之必要者,得在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聲請法院或受命法官為保全證據處分。遇有急迫情形時,亦得向受訊問人住居地或證物所在地之地方法院聲請之。 檢察官或自訴人於起訴後,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認有保全證據之必要者,亦同。 第二百七十九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受命法官為保全證據處分之情形準用之。 法院認為保全證據之聲請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無理由者,應即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或受命法官認為聲請有理由者,應為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 前二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19-5 條 聲請保全證據,應以書狀為之。 聲請保全證據書狀,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案情概要。 二、應保全之證據及保全方法。 三、依該證據應證之事實。 四、應保全證據之理由。 前項第四款之理由,應釋明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19-6 條 告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辯護人或代理人於偵查中,除有妨害證據保全之虞者外,對於其聲請保全之證據,得於實施保全證據時在場。 保全證據之日、時及處所,應通知前項得在場之人。但有急迫情形致不能及時通知,或犯罪嫌疑人、被告受拘禁中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19-7 條 保全之證據於偵查中,由該管檢察官保管。但案件在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經法院為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者,由該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所屬機關所在地之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保管之。 審判中保全之證據,由命保全之法院保管。但案件繫屬他法院者,應送交該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219-8 條 證據保全,除有特別規定外,準用本章、前章及第二百四十八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十三 章 裁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20 條 裁判,除依本法應以判決行之者外,以裁定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21 條 判決,除有特別規定外,應經當事人之言詞辯論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22 條 裁定因當庭之聲明而為之者,應經訴訟關係人之言詞陳述。 為裁定前有必要時,得調查事實。 刑事訴訟法 第 223 條 判決應敘述理由,得為抗告或駁回聲明之裁定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224 條 判決應宣示之。但不經言詞辯論之判決,不在此限。 裁定以當庭所為者為限,應宣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25 條 宣示判決,應朗讀主文,說明其意義,並告以理由之要旨。 宣示裁定,應告以裁定之意旨;其敘述理由者,並告以理由。 前二項應宣示之判決或裁定,於宣示之翌日公告之,並通知當事人。 刑事訴訟法 第 226 條 裁判應制作裁判書者,應於裁判宣示後,當日將原本交付書記官。但於辯論終結之期日宣示判決者,應於五日內交付之。 書記官應於裁判原本記明接受之年、月、日並簽名。 刑事訴訟法 第 227 條 裁判制作裁判書者,除有特別規定外,應以正本送達於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及其他受裁判之人。 前項送達,自接受裁判原本之日起,至遲不得逾七日。 刑事訴訟法 第 227-1 條 裁判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或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而於全案情節與裁判本旨無影響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 前項更正之裁定,附記於裁判原本及正本;如正本已經送達,不能附記者,應製作該更正裁定之正本送達。 對於更正或駁回更正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但裁判於合法上訴或抗告中,或另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二 編 第一審 刑事訴訟法 第 一 章 公訴 刑事訴訟法 第 一 節 偵查 刑事訴訟法 第 228 條 檢察官因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偵查。 前項偵查,檢察官得限期命檢察事務官、第二百三十條之司法警察官或第二百三十一條之司法警察調查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並提出報告。必要時,得將相關卷證一併發交。 實施偵查非有必要,不得先行傳訊被告。 被告經傳喚、自首或自行到場者,檢察官於訊問後,認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各款或第一百零一條之一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而無聲請羈押之必要者,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但認有羈押之必要者,得予逮捕,並將逮捕所依據之事實告知被告後,聲請法院羈押之。第九十三條第二項、第三項、第五項之規定於本項之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29 條 下列各員,於其管轄區域內為司法警察官,有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之職權: 一、警政署署長、警察局局長或警察總隊總隊長。 二、憲兵隊長官。 三、依法令關於特定事項,得行相當於前二款司法警察官之職權者。 前項司法警察官,應將調查之結果,移送該管檢察官;如接受被拘提或逮捕之犯罪嫌疑人,除有特別規定外,應解送該管檢察官。但檢察官命其解送者,應即解送。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未經拘提或逮捕者,不得解送。 刑事訴訟法 第 230 條 下列各員為司法警察官,應受檢察官之指揮,偵查犯罪: 一、警察官長。 二、憲兵隊官長、士官。 三、依法令關於特定事項,得行司法警察官之職權者。 前項司法警察官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調查,並將調查之情形報告該管檢察官及前條之司法警察官。 實施前項調查有必要時,得封鎖犯罪現場,並為即時之勘察。 刑事訴訟法 第 231 條 下列各員為司法警察,應受檢察官及司法警察官之命令,偵查犯罪: 一、警察。 二、憲兵。 三、依法令關於特定事項,得行司法警察之職權者。 司法警察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調查,並將調查之情形報告該管檢察官及司法警察官。 實施前項調查有必要時,得封鎖犯罪現場,並為即時之勘察。 刑事訴訟法 第 231-1 條 檢察官對於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移送或報告之案件,認為調查未完備者,得將卷證發回,命其補足,或發交其他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應於補足或調查後,再行移送或報告。 對於前項之補足或調查,檢察官得限定時間。 刑事訴訟法 第 232 條 犯罪之被害人,得為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33 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或配偶,得獨立告訴。 被害人已死亡者,得由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告訴。但告訴乃論之罪,不得與被害人明示之意思相反。 刑事訴訟法 第 234 條 刑法第二百三十條之妨害風化罪,非下列之人不得告訴: 一、本人之直系血親尊親屬。 二、配偶或其直系血親尊親屬。 刑法第二百四十條第二項之妨害婚姻及家庭罪,非配偶不得告訴。 刑法第二百九十八條之妨害自由罪,被略誘人之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亦得告訴。 刑法第三百十二條之妨害名譽及信用罪,已死者之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得為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35 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為被告或該法定代理人之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血親、三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為被告者,被害人之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得獨立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36 條 告訴乃論之罪,無得為告訴之人或得為告訴之人不能行使告訴權者,該管檢察官得依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指定代行告訴人。 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項但書之規定,本條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36-1 條 告訴,得委任代理人行之。但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認為必要時,得命本人到場。 前項委任應提出委任書狀於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並準用第二十八條及第三十二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236-2 條 前條及第二百七十一條之一之規定,於指定代行告訴人不適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37 條 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於六個月內為之。 得為告訴之人有數人,其一人遲誤期間者,其效力不及於他人。 刑事訴訟法 第 238 條 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撤回告訴之人,不得再行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39 條 告訴乃論之罪,對於共犯之一人告訴或撤回告訴者,其效力及於其他共犯。 刑事訴訟法 第 240 條 不問何人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 刑事訴訟法 第 241 條 公務員因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者,應為告發。 刑事訴訟法 第 242 條 告訴、告發,應以書狀或言詞向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為之;其以言詞為之者,應制作筆錄。為便利言詞告訴、告發,得設置申告鈴。 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實施偵查,發見犯罪事實之全部或一部係告訴乃論之罪而未經告訴者,於被害人或其他得為告訴之人到案陳述時,應訊問其是否告訴,記明筆錄。 第四十一條第二項至第四項及第四十三條之規定,於前二項筆錄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43 條 刑法第一百十六條及第一百十八條請求乃論之罪,外國政府之請求,得經外交部長函請司法行政最高長官令知該管檢察官。 第二百三十八條及第二百三十九條之規定,於外國政府之請求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44 條 自首向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為之者,準用第二百四十二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245 條 偵查,不公開之。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辯護人,得於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訊問該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在場,並得陳述意見。但有事實足認其在場有妨害國家機密或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或妨害他人名譽之虞,或其行為不當足以影響偵查秩序者,得限制或禁止之。 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於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除依法令或為維護公共利益或保護合法權益有必要者外,偵查中因執行職務知悉之事項,不得公開或揭露予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以外之人員。 偵查中訊問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應將訊問之日、時及處所通知辯護人。但情形急迫者,不在此限。 第一項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46 條 遇被告不能到場,或有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其所在訊問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47 條 關於偵查事項,檢察官得請該管機關為必要之報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48 條 訊問證人、鑑定人時,如被告在場者,被告得親自詰問;詰問有不當者,檢察官得禁止之。 預料證人、鑑定人於審判時不能訊問者,應命被告在場。但恐證人、鑑定人於被告前不能自由陳述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48-1 條 被害人於偵查中受訊問或詢問時,其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社工人員或其信賴之人,經被害人同意後,得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被告,或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認其在場,有礙偵查程序之進行時,不適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48-2 條 檢察官於偵查中得將案件移付調解;或依被告及被害人之聲請,轉介適當機關、機構或團體進行修復。 前項修復之聲請,被害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48-3 條 檢察官於偵查中應注意被害人及其家屬隱私之保護。 被害人於偵查中受訊問時,檢察官依被害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審酌案件情節及被害人之身心狀況後,得利用遮蔽設備,將被害人與被告、第三人適當隔離。 前二項規定,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時,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49 條 實施偵查遇有急迫情形,得命在場或附近之人為相當之輔助。檢察官於必要時,並得請附近軍事官長派遣軍隊輔助。 刑事訴訟法 第 250 條 檢察官知有犯罪嫌疑而不屬其管轄或於開始偵查後認為案件不屬其管轄者,應即分別通知或移送該管檢察官。但有急迫情形時,應為必要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251 條 檢察官依偵查所得之證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應提起公訴。 被告之所在不明者,亦應提起公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52 條 案件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為不起訴之處分: 一、曾經判決確定者。 二、時效已完成者。 三、曾經大赦者。 四、犯罪後之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 五、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其告訴或請求已經撤回或已逾告訴期間者。 六、被告死亡者。 七、法院對於被告無審判權者。 八、行為不罰者。 九、法律應免除其刑者。 十、犯罪嫌疑不足者。 刑事訴訟法 第 253 條 第三百七十六條第一項各款所規定之案件,檢察官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認為以不起訴為適當者,得為不起訴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253-1 條 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檢察官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及公共利益之維護,認以緩起訴為適當者,得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之緩起訴期間為緩起訴處分,其期間自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算。 追訴權之時效,於緩起訴之期間內,停止進行。 刑法第八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之停止原因,不適用之。 第三百二十三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於緩起訴期間,不適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53-2 條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者,得命被告於一定期間內遵守或履行下列各款事項: 一、向被害人道歉。 二、立悔過書。 三、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財產或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 四、向公庫支付一定金額,並得由該管檢察署依規定提撥一定比率補助相關公益團體或地方自治團體。 五、向該管檢察署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四十小時以上二百四十小時以下之義務勞務。 六、完成戒癮治療、精神治療、心理治療、心理諮商、心理輔導或其他適當之處遇措施。 七、保護被害人安全之必要命令。 八、預防再犯所為之必要命令。 檢察官命被告遵守或履行前項第三款至第六款之事項,應得被告之同意;第三款、第四款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第一項情形,應附記於緩起訴處分書內。 第一項之期間,不得逾緩起訴期間。 第一項第四款提撥比率、收支運用及監督管理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另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53-3 條 被告於緩起訴期間內,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檢察官得依職權或依告訴人之聲請撤銷原處分,繼續偵查或起訴: 一、於期間內故意更犯有期徒刑以上刑之罪,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者。 二、緩起訴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起訴期間內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三、違背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二第一項各款之應遵守或履行事項者。 檢察官撤銷緩起訴之處分時,被告已履行之部分,不得請求返還或賠償。 刑事訴訟法 第 254 條 被告犯數罪時,其一罪已受重刑之確定判決,檢察官認為他罪雖行起訴,於應執行之刑無重大關係者,得為不起訴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255 條 檢察官依第二百五十二條、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三、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為不起訴、緩起訴或撤銷緩起訴或因其他法定理由為不起訴處分者,應製作處分書敘述其處分之理由。但處分前經告訴人或告發人同意者,處分書得僅記載處分之要旨。 前項處分書,應以正本送達於告訴人、告發人、被告及辯護人。緩起訴處分書,並應送達與遵守或履行行為有關之被害人、機關、團體或社區。 前項送達,自書記官接受處分書原本之日起,不得逾五日。 刑事訴訟法 第 256 條 告訴人接受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書後,得於十日內以書狀敘述不服之理由,經原檢察官向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聲請再議。但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之處分曾經告訴人同意者,不得聲請再議。 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得聲請再議者,其再議期間及聲請再議之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應記載於送達告訴人處分書正本。 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因犯罪嫌疑不足,經檢察官為不起訴之處分,或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之案件經檢察官為緩起訴之處分者,如無得聲請再議之人時,原檢察官應依職權逕送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再議,並通知告發人。 刑事訴訟法 第 256-1 條 被告接受撤銷緩起訴處分書後,得於十日內以書狀敘述不服之理由,經原檢察官向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聲請再議。 前條第二項之規定,於送達被告之撤銷緩起訴處分書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57 條 再議之聲請,原檢察官認為有理由者,應撤銷其處分,除前條情形外,應繼續偵查或起訴。 原檢察官認聲請為無理由者,應即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 聲請已逾前二條之期間者,應駁回之。 原檢察署檢察長認為必要時,於依第二項之規定送交前,得親自或命令他檢察官再行偵查或審核,分別撤銷或維持原處分;其維持原處分者,應即送交。 刑事訴訟法 第 258 條 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認再議為無理由者,應駁回之;認為有理由者,第二百五十六條之一之情形應撤銷原處分,第二百五十六條之情形應分別為下列處分: 一、偵查未完備者,得親自或命令他檢察官再行偵查,或命令原檢察署檢察官續行偵查。 二、偵查已完備者,命令原檢察署檢察官起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58-1 條 告訴人不服前條之駁回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十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依法已不得提起自訴者,不得為前項聲請。但第三百二十一條前段或第三百二十三條第一項前段之情形,不在此限。 律師受第一項之委任,得檢閱偵查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但涉及另案偵查不公開或其他依法應予保密之事項,得限制或禁止之。 第三十條第一項之規定,於第一項及前項之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58-2 條 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於法院裁定前,得撤回之。 撤回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書記官應速通知被告。 撤回准許提起自訴聲請之人,不得再行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58-3 條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法院應以合議行之。 法院認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駁回之;認為有理由者,應定相當期間,為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並將正本送達於聲請人、檢察官及被告。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認有必要時,得予聲請人、代理人、檢察官、被告或辯護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 法院為第二項裁定前,得為必要之調查。 被告對於第二項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得提起抗告。駁回之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58-4 條 聲請人於前條第二項後段裁定所定期間內提起自訴者,經法院通知後,檢察官應即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法院,其審判程序適用第二編第二章之規定;未於該期間內提起自訴者,不得再行自訴。 參與准許提起自訴裁定之法官,不得參與其後自訴之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59 條 羈押之被告受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視為撤銷羈押,檢察官應將被告釋放,並應即時通知法院。 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扣押物應即發還。但法律另有規定、再議期間內、聲請再議中、聲請法院准許提起自訴中或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所定期間內遇有必要情形,或應沒收或為偵查他罪或他被告之用應留存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59-1 條 檢察官依第二百五十三條或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對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之物及第三十八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之犯罪所得,得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 刑事訴訟法 第 260 條 不起訴處分已確定或緩起訴處分期滿未經撤銷者,非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對於同一案件再行起訴: 一、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者。 二、有第四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或第五款所定得為再審原因之情形者。 前項第一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檢察官偵查中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其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261 條 犯罪是否成立或刑罰應否免除,以民事法律關係為斷者,檢察官應於民事訴訟終結前,停止偵查。 刑事訴訟法 第 262 條 犯人不明者,於認有第二百五十二條所定之情形以前,不得終結偵查。 刑事訴訟法 第 263 條 第二百五十五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於檢察官之起訴書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二 節 起訴 刑事訴訟法 第 264 條 提起公訴,應由檢察官向管轄法院提出起訴書為之。 起訴書,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住所或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二、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 起訴時,應將卷宗及證物一併送交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265 條 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就與本案相牽連之犯罪或本罪之誣告罪,追加起訴。 追加起訴,得於審判期日以言詞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66 條 起訴之效力,不及於檢察官所指被告以外之人。 刑事訴訟法 第 267 條 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者,其效力及於全部。 刑事訴訟法 第 268 條 法院不得就未經起訴之犯罪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69 條 檢察官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發見有應不起訴或以不起訴為適當之情形者,得撤回起訴。 撤回起訴,應提出撤回書敘述理由。 刑事訴訟法 第 270 條 撤回起訴與不起訴處分有同一之效力,以其撤回書視為不起訴處分書,準用第二百五十五條至第二百六十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三 節 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71 條 審判期日,應傳喚被告或其代理人,並通知檢察官、辯護人、輔佐人。 審判期日,應傳喚被害人或其家屬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但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或法院認為不必要或不適宜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71-1 條 告訴人得於審判中委任代理人到場陳述意見。但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本人到場。 前項委任應提出委任書狀於法院,並準用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二條及第三十三條第一項之規定,但代理人為非律師者於審判中,對於卷宗及證物不得檢閱、抄錄或攝影。 刑事訴訟法 第 271-2 條 法院於審判中應注意被害人及其家屬隱私之保護。 被害人依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二項之規定到場者,法院依被害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審酌案件情節及被害人之身心狀況,並聽取當事人及辯護人之意見後,得利用遮蔽設備,將被害人與被告、旁聽人適當隔離。 刑事訴訟法 第 271-3 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社工人員或其信賴之人,經被害人同意後,得於審判中陪同被害人在場。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被告時,不適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71-4 條 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將案件移付調解;或依被告及被害人之聲請,於聽取檢察官、代理人、辯護人及輔佐人之意見後,轉介適當機關、機構或團體進行修復。 前項修復之聲請,被害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72 條 第一次審判期日之傳票,至遲應於七日前送達;刑法第六十一條所列各罪之案件至遲應於五日前送達。 刑事訴訟法 第 273 條 法院得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傳喚被告或其代理人,並通知檢察官、辯護人、輔佐人到庭,行準備程序,為下列各款事項之處理: 一、起訴效力所及之範圍與有無應變更檢察官所引應適用法條之情形。 二、訊問被告、代理人及辯護人對檢察官起訴事實是否為認罪之答辯,及決定可否適用簡式審判程序或簡易程序。 三、案件及證據之重要爭點。 四、有關證據能力之意見。 五、曉諭為證據調查之聲請。 六、證據調查之範圍、次序及方法。 七、命提出證物或可為證據之文書。 八、其他與審判有關之事項。 於前項第四款之情形,法院依本法之規定認定無證據能力者,該證據不得於審判期日主張之。 前條之規定,於行準備程序準用之。 第一項程序處理之事項,應由書記官製作筆錄,並由到庭之人緊接其記載之末行簽名、蓋章或按指印。 第一項之人經合法傳喚或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法院得對到庭之人行準備程序。 起訴或其他訴訟行為,於法律上必備之程式有欠缺而其情形可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以裁定命其補正。 刑事訴訟法 第 273-1 條 除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者外,於前條第一項程序進行中,被告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時,審判長得告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及輔佐人之意見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 法院為前項裁定後,認有不得或不宜者,應撤銷原裁定,依通常程序審判之。 前項情形,應更新審判程序。但當事人無異議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73-2 條 簡式審判程序之證據調查,不受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六十一條之二、第一百六十一條之三、第一百六十三條之一及第一百六十四條至第一百七十條規定之限制。 刑事訴訟法 第 274 條 法院於審判期日前,得調取或命提出證物。 刑事訴訟法 第 275 條 當事人或辯護人,得於審判期日前,提出證據及聲請法院為前條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276 條 法院預料證人不能於審判期日到場者,得於審判期日前訊問之。 法院得於審判期日前,命為鑑定及通譯。 刑事訴訟法 第 277 條 法院得於審判期日前,為搜索、扣押及勘驗。 刑事訴訟法 第 278 條 法院得於審判期日前,就必要之事項,請求該管機關報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79 條 行合議審判之案件,為準備審判起見,得以庭員一人為受命法官,於審判期日前,使行準備程序,以處理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二百七十四條、第二百七十六條至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之事項。 受命法官行準備程序,與法院或審判長有同一之權限。但第一百二十一條之裁定,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80 條 審判期日,應由法官、檢察官及書記官出庭。 刑事訴訟法 第 281 條 審判期日,除有特別規定外,被告不到庭者,不得審判。 許被告用代理人之案件,得由代理人到庭。 刑事訴訟法 第 282 條 被告在庭時,不得拘束其身體。但得命人看守。 刑事訴訟法 第 283 條 被告到庭後,非經審判長許可,不得退庭。 審判長因命被告在庭,得為相當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284 條 第三十一條第一項所定之案件無辯護人到庭者,不得審判。但宣示判決,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284-1 條 除簡式審判程序、簡易程序及下列各罪之案件外,第一審應行合議審判: 一、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 二、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項之傷害罪。 三、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之助勢聚眾鬥毆罪。 四、刑法第三百二十條、第三百二十一條之竊盜罪。 五、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條第一項之贓物罪。 六、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第一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第十一條第四項之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罪。 七、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九條之四、第三百四十一條之詐欺罪及與之有裁判上一罪關係之違反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之洗錢罪。 八、洗錢防制法第十五條之一之無正當理由收集帳戶、帳號罪。 前項第二款、第三款及第七款之案件,法院認為案情繁雜或有特殊情形者,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經聽取當事人、辯護人、代理人及輔佐人之意見後,得行合議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85 條 審判期日,以朗讀案由為始。 刑事訴訟法 第 286 條 審判長依第九十四條訊問被告後,檢察官應陳述起訴之要旨。 刑事訴訟法 第 287 條 檢察官陳述起訴要旨後,審判長應告知被告第九十五條規定之事項。 刑事訴訟法 第 287-1 條 法院認為適當時,得依職權或當事人或辯護人之聲請,以裁定將共同被告之調查證據或辯論程序分離或合併。 前項情形,因共同被告之利害相反,而有保護被告權利之必要者,應分離調查證據或辯論。 刑事訴訟法 第 287-2 條 法院就被告本人之案件調查共同被告時,該共同被告準用有關人證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288 條 調查證據應於第二百八十七條程序完畢後行之。 審判長對於準備程序中當事人不爭執之被告以外之人之陳述,得僅以宣讀或告以要旨代之。但法院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除簡式審判程序案件外,審判長就被告被訴事實為訊問者,應於調查證據程序之最後行之。 審判長就被告科刑資料之調查,應於前項事實訊問後行之,並先曉諭當事人就科刑資料,指出證明之方法。 刑事訴訟法 第 288-1 條 審判長每調查一證據畢,應詢問當事人有無意見。 審判長應告知被告得提出有利之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288-2 條 法院應予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以辯論證據證明力之適當機會。 刑事訴訟法 第 288-3 條 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對於審判長或受命法官有關證據調查或訴訟指揮之處分不服者,除有特別規定外,得向法院聲明異議。 法院應就前項異議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289 條 調查證據完畢後,應命依下列次序就事實及法律分別辯論之: 一、檢察官。 二、被告。 三、辯護人。 前項辯論後,應命依同一次序,就科刑範圍辯論之。於科刑辯論前,並應予到場之告訴人、被害人或其家屬或其他依法得陳述意見之人就科刑範圍表示意見之機會。 已依前二項辯論者,得再為辯論,審判長亦得命再行辯論。 刑事訴訟法 第 290 條 審判長於宣示辯論終結前,最後應詢問被告有無陳述。 刑事訴訟法 第 291 條 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 刑事訴訟法 第 292 條 審判期日,應由參與之法官始終出庭;如有更易者,應更新審判程序。 參與審判期日前準備程序之法官有更易者,毋庸更新其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 293 條 審判非一次期日所能終結者,除有特別情形外,應於次日連續開庭;如下次開庭因事故間隔至十五日以上者,應更新審判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 294 條 被告因精神或其他心智障礙,致不解訴訟行為意義或欠缺依其理解而為訴訟行為之能力者,應於其回復以前停止審判。 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 前二項被告顯有應諭知無罪或免刑判決之情形者,得不待其到庭,逕行判決。 許用代理人案件委任有代理人者,不適用前三項之規定。 有第一項或第二項停止審判之原因者,當事人、辯護人或輔佐人得聲請停止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95 條 犯罪是否成立以他罪為斷,而他罪已經起訴者,得於其判決確定前,停止本罪之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96 條 被告犯有他罪已經起訴應受重刑之判決,法院認為本罪科刑於應執行之刑無重大關係者,得於他罪判決確定前停止本罪之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97 條 犯罪是否成立或刑罰應否免除,以民事法律關係為斷,而民事已經起訴者,得於其程序終結前停止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98 條 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二百九十五條至第二百九十七條停止審判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繼續審判,當事人、辯護人或輔佐人亦得聲請法院繼續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298-1 條 對於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及前四條停止或繼續審判之裁定,或駁回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五項或前條聲請之裁定,得提起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299 條 被告犯罪已經證明者,應諭知科刑之判決。但免除其刑者,應諭知免刑之判決。 依刑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為前項免刑判決前,並得斟酌情形經告訴人或自訴人同意,命被告為左列各款事項: 一、向被害人道歉。 二、立悔過書。 三、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慰撫金。 前項情形,應附記於判決書內。 第二項第三款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刑事訴訟法 第 300 條 前條之判決,得就起訴之犯罪事實,變更檢察官所引應適用之法條。 刑事訴訟法 第 301 條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 依刑法第十八條第一項或第十九條第一項其行為不罰,認為有諭知保安處分之必要者,並應諭知其處分及期間。 刑事訴訟法 第 302 條 案件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諭知免訴之判決: 一、曾經判決確定者。 二、時效已完成者。 三、曾經大赦者。 四、犯罪後之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 刑事訴訟法 第 303 條 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一、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 二、已經提起公訴或自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重行起訴。 三、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未經告訴、請求或其告訴、請求經撤回或已逾告訴期間。 四、曾為不起訴處分、撤回起訴或緩起訴期滿未經撤銷,而違背第二百六十條第一項之規定再行起訴。 五、被告死亡或為被告之法人已不存續。 六、對於被告無審判權。 七、依第八條之規定不得為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304 條 無管轄權之案件,應諭知管轄錯誤之判決,並同時諭知移送於管轄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305 條 被告拒絕陳述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其未受許可而退庭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306 條 法院認為應科拘役、罰金或應諭知免刑或無罪之案件,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307 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第四項、第三百零二條至第三百零四條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08 條 判決書應分別記載其裁判之主文與理由;有罪之判決書並應記載犯罪事實,且得與理由合併記載。 刑事訴訟法 第 309 條 有罪之判決書,應於主文內載明所犯之罪,並分別情形,記載下列事項: 一、諭知之主刑、從刑、刑之免除或沒收。 二、諭知有期徒刑或拘役者,如易科罰金,其折算之標準。 三、諭知罰金者,如易服勞役,其折算之標準。 四、諭知易以訓誡者,其諭知。 五、諭知緩刑者,其緩刑之期間。 六、諭知保安處分者,其處分及期間。 刑事訴訟法 第 310 條 有罪之判決書,應於理由內分別情形記載下列事項: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其認定之理由。 二、對於被告有利之證據不採納者,其理由。 三、科刑時就刑法第五十七條或第五十八條規定事項所審酌之情形。 四、刑罰有加重、減輕或免除者,其理由。 五、易以訓誡或緩刑者,其理由。 六、諭知沒收、保安處分者,其理由。 七、適用之法律。 刑事訴訟法 第 310-1 條 有罪判決,諭知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易科罰金、罰金或免刑者,其判決書得僅記載判決主文、犯罪事實、證據名稱、對於被告有利證據不採納之理由及應適用之法條。 前項判決,法院認定之犯罪事實與起訴書之記載相同者,得引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10-2 條 適用簡式審判程序之有罪判決書之製作,準用第四百五十四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310-3 條 除於有罪判決諭知沒收之情形外,諭知沒收之判決,應記載其裁判之主文、構成沒收之事實與理由。理由內應分別情形記載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其認定之理由、對於被告有利證據不採納之理由及應適用之法律。 刑事訴訟法 第 311 條 行獨任審判之案件宣示判決,應自辯論終結之日起二星期內為之;行合議審判者,應於三星期內為之。但案情繁雜或有特殊情形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312 條 宣示判決,被告雖不在庭亦應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13 條 宣示判決,不以參與審判之法官為限。 刑事訴訟法 第 314 條 判決得為上訴者,其上訴期間及提出上訴狀之法院,應於宣示時一併告知,並應記載於送達被告之判決正本。 前項判決正本,並應送達於告訴人及告發人,告訴人於上訴期間內,得向檢察官陳述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 314-1 條 有罪判決之正本,應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刑事訴訟法 第 315 條 犯刑法偽證及誣告罪章或妨害名譽及信用罪章之罪者,因被害人或其他有告訴權人之聲請,得將判決書全部或一部登報,其費用由被告負擔。 刑事訴訟法 第 316 條 羈押之被告,經諭知無罪、免訴、免刑、緩刑、罰金或易以訓誡或第三百零三條第三款、第四款不受理之判決者,視為撤銷羈押。但上訴期間內或上訴中,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並準用第一百十六條之二之規定;如不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而有必要情形者,並得繼續羈押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17 條 扣押物未經諭知沒收者,應即發還。但上訴期間內或上訴中遇有必要情形,得繼續扣押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18 條 扣押之贓物,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項應發還被害人者,應不待其請求即行發還。 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項暫行發還之物無他項諭知者,視為已有發還之裁定。 刑事訴訟法 第 二 章 自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19 條 犯罪之被害人得提起自訴。但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為之。 前項自訴之提起,應委任律師行之。 犯罪事實之一部提起自訴者,他部雖不得自訴亦以得提起自訴論。但不得提起自訴部分係較重之罪,或其第一審屬於高等法院管轄,或第三百二十一條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320 條 自訴,應向管轄法院提出自訴狀為之。 自訴狀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年齡、住所或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二、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 前項犯罪事實,應記載構成犯罪之具體事實及其犯罪之日、時、處所、方法。 自訴狀應按被告之人數,提出繕本。 刑事訴訟法 第 321 條 對於直系尊親屬或配偶,不得提起自訴。但依第二百五十八條之三第二項後段裁定而提起自訴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322 條 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已不得為告訴或請求者,不得再行自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23 條 同一案件經檢察官依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開始偵查者,不得再行自訴。但告訴乃論之罪經犯罪之直接被害人提起自訴,或依第二百五十八條之三第二項後段裁定而提起自訴者,不在此限。 於開始偵查後,檢察官知有自訴在先或前項但書之情形者,應即停止偵查,將案件移送法院。但遇有急迫情形,檢察官仍應為必要之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324 條 同一案件經提起自訴者,不得再行告訴或為第二百四十三條之請求。 刑事訴訟法 第 325 條 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自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自訴。 撤回自訴,應以書狀為之。但於審判期日或受訊問時,得以言詞為之。 書記官應速將撤回自訴之事由,通知被告。 撤回自訴之人,不得再行自訴或告訴或請求。 刑事訴訟法 第 326 條 法院或受命法官,得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訊問自訴人、被告及調查證據,於發見案件係民事或利用自訴程序恫嚇被告者,得曉諭自訴人撤回自訴。 前項訊問不公開之;非有必要,不得先行傳訊被告。 第一項訊問及調查結果,如認為案件有第二百五十二條、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四條之情形者,得以裁定駁回自訴,並準用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二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 駁回自訴之裁定已確定者,非有第二百六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不得對於同一案件再行自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27 條 命自訴代理人到場,應通知之;如有必要命自訴人本人到場者,應傳喚之。 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及第七十三條之規定,於自訴人之傳喚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28 條 法院於接受自訴狀後,應速將其繕本送達於被告。 刑事訴訟法 第 329 條 檢察官於審判期日所得為之訴訟行為,於自訴程序,由自訴代理人為之。 自訴人未委任代理人,法院應定期間以裁定命其委任代理人;逾期仍不委任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330 條 法院應將自訴案件之審判期日通知檢察官。 檢察官對於自訴案件,得於審判期日出庭陳述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 331 條 自訴代理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應再行通知,並告知自訴人。自訴代理人無正當理由仍不到庭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332 條 自訴人於辯論終結前,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第三百十九條第一項所列得為提起自訴之人,於一個月內聲請法院承受訴訟;如無承受訴訟之人或逾期不為承受者,法院應分別情形,逕行判決或通知檢察官擔當訴訟。 刑事訴訟法 第 333 條 犯罪是否成立或刑罰應否免除,以民事法律關係為斷,而民事未起訴者,停止審判,並限期命自訴人提起民事訴訟,逾期不提起者,應以裁定駁回其自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34 條 不得提起自訴而提起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335 條 諭知管轄錯誤之判決者,非經自訴人聲明,毋庸移送案件於管轄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336 條 自訴案件之判決書,並應送達於該管檢察官。 檢察官接受不受理或管轄錯誤之判決書後,認為應提起公訴者,應即開始或續行偵查。 刑事訴訟法 第 337 條 第三百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於自訴人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38 條 提起自訴之被害人犯罪,與自訴事實直接相關,而被告為其被害人者,被告得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提起反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39 條 反訴,準用自訴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340 條 (刪除) 刑事訴訟法 第 341 條 反訴應與自訴同時判決。但有必要時,得於自訴判決後判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42 條 自訴之撤回,不影響於反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43 條 自訴程序,除本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百四十九條及前章第二節、第三節關於公訴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三 編 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一 章 通則 刑事訴訟法 第 344 條 當事人對於下級法院之判決有不服者,得上訴於上級法院。 自訴人於辯論終結後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第三百十九條第一項所列得為提起自訴之人上訴。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下級法院之判決有不服者,亦得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 檢察官為被告之利益,亦得上訴。 宣告死刑之案件,原審法院應不待上訴依職權逕送該管上級法院審判,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情形,視為被告已提起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45 條 被告之法定代理人或配偶,得為被告之利益獨立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46 條 原審之代理人或辯護人,得為被告之利益而上訴。但不得與被告明示之意思相反。 刑事訴訟法 第 347 條 檢察官對於自訴案件之判決,得獨立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348 條 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 對於判決之一部上訴者,其有關係之部分,視為亦已上訴。但有關係之部分為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不在此限。 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49 條 上訴期間為二十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但判決宣示後送達前之上訴,亦有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 350 條 提起上訴,應以上訴書狀提出於原審法院為之。 上訴書狀,應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提出繕本。 刑事訴訟法 第 351 條 在監獄或看守所之被告,於上訴期間內向監所長官提出上訴書狀者,視為上訴期間內之上訴。 被告不能自作上訴書狀者,監所公務員應為之代作。 監所長官接受上訴書狀後,應附記接受之年、月、日、時,送交原審法院。 被告之上訴書狀,未經監所長官提出者,原審法院之書記官於接到上訴書狀後,應即通知監所長官。 刑事訴訟法 第 352 條 原審法院書記官,應速將上訴書狀之繕本,送達於他造當事人。 刑事訴訟法 第 353 條 當事人得捨棄其上訴權。 刑事訴訟法 第 354 條 上訴於判決前,得撤回之。案件經第三審法院發回原審法院,或發交與原審法院同級之他法院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355 條 為被告之利益而上訴者,非得被告之同意,不得撤回。 刑事訴訟法 第 356 條 自訴人上訴者,非得檢察官之同意,不得撤回。 刑事訴訟法 第 357 條 捨棄上訴權,應向原審法院為之。 撤回上訴,應向上訴審法院為之。但於該案卷宗送交上訴審法院以前,得向原審法院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58 條 捨棄上訴權及撤回上訴,應以書狀為之。但於審判期日,得以言詞為之。 第三百五十一條之規定,於被告捨棄上訴權或撤回上訴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59 條 捨棄上訴權或撤回上訴者,喪失其上訴權。 刑事訴訟法 第 360 條 捨棄上訴權或撤回上訴,書記官應速通知他造當事人。 刑事訴訟法 第 二 章 第二審 刑事訴訟法 第 361 條 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高等法院為之。 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 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二十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刑事訴訟法 第 362 條 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刑事訴訟法 第 363 條 除前條情形外,原審法院應速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第二審法院。 被告在看守所或監獄而不在第二審法院所在地者,原審法院應命將被告解送第二審法院所在地之看守所或監獄,並通知第二審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364 條 第二審之審判,除本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第一審審判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365 條 審判長依第九十四條訊問被告後,應命上訴人陳述上訴之要旨。 刑事訴訟法 第 366 條 第二審法院,應就原審判決經上訴之部分調查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67 條 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書狀未敘述理由或上訴有第三百六十二條前段之情形者,應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而未經原審法院命其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刑事訴訟法 第 368 條 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69 條 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有理由,或上訴雖無理由,而原判不當或違法者,應將原審判決經上訴之部分撤銷,就該案件自為判決。但因原審判決諭知管轄錯誤、免訴、不受理係不當而撤銷之者,得以判決將該案件發回原審法院。 第二審法院因原審判決未諭知管轄錯誤係不當而撤銷之者,如第二審法院有第一審管轄權,應為第一審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370 條 由被告上訴或為被告之利益而上訴者,第二審法院不得諭知較重於原審判決之刑。但因原審判決適用法條不當而撤銷之者,不在此限。 前項所稱刑,指宣告刑及數罪併罰所定應執行之刑。 第一項規定,於第一審或第二審數罪併罰之判決,一部上訴經撤銷後,另以裁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時,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71 條 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372 條 第三百六十七條之判決及對於原審諭知管轄錯誤、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上訴時,第二審法院認其為無理由而駁回上訴,或認為有理由而發回該案件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73 條 第二審判決書,得引用第一審判決書所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由,對案情重要事項第一審未予論述,或於第二審提出有利於被告之證據或辯解不予採納者,應補充記載其理由。 刑事訴訟法 第 374 條 第二審判決,被告或自訴人得為上訴者,應併將提出上訴理由書之期間,記載於送達之判決正本。 刑事訴訟法 第 三 章 第三審 刑事訴訟法 第 375 條 不服高等法院之第二審或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最高法院為之。 最高法院審判不服高等法院第一審判決之上訴,亦適用第三審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 376 條 下列各罪之案件,經第二審判決者,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但第一審法院所為無罪、免訴、不受理或管轄錯誤之判決,經第二審法院撤銷並諭知有罪之判決者,被告或得為被告利益上訴之人得提起上訴: 一、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 二、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項之傷害罪。 三、刑法第三百二十條、第三百二十一條之竊盜罪。 四、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二項之侵占罪。 五、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四十一條之詐欺罪。 六、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之背信罪。 七、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條之恐嚇罪。 八、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條第一項之贓物罪。 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第一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第十一條第四項之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罪。 依前項但書規定上訴,經第三審法院撤銷並發回原審法院或發交其他第二審法院判決者,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377 條 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78 條 判決不適用法則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刑事訴訟法 第 379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一、法院之組織不合法者。 二、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審判者。 三、禁止審判公開非依法律之規定者。 四、法院所認管轄之有無係不當者。 五、法院受理訴訟或不受理訴訟係不當者。 六、除有特別規定外,被告未於審判期日到庭而逕行審判者。 七、依本法應用辯護人之案件或已經指定辯護人之案件,辯護人未經到庭辯護而逕行審判者。 八、除有特別規定外,未經檢察官或自訴人到庭陳述而為審判者。 九、依本法應停止或更新審判而未經停止或更新者。 十、依本法應於審判期日調查之證據而未予調查者。 十一、未與被告以最後陳述之機會者。 十二、除本法有特別規定外,已受請求之事項未予判決,或未受請求之事項予以判決者。 十三、未經參與審理之法官參與判決者。 十四、判決不載理由或所載理由矛盾者。 刑事訴訟法 第 380 條 除前條情形外,訴訟程序雖係違背法令而顯然於判決無影響者,不得為上訴之理由。 刑事訴訟法 第 381 條 原審判決後,刑罰有廢止、變更或免除者,得為上訴之理由。 刑事訴訟法 第 382 條 上訴書狀應敘述上訴之理由;其未敘述者,得於提起上訴後二十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法院;未補提者,毋庸命其補提。 第三百五十條第二項、第三百五十一條及第三百五十二條之規定,於前項理由書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83 條 他造當事人接受上訴書狀或補提理由書之送達後,得於十日內提出答辯書於原審法院。 如係檢察官為他造當事人者,應就上訴之理由提出答辯書。 答辯書應提出繕本,由原審法院書記官送達於上訴人。 刑事訴訟法 第 384 條 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刑事訴訟法 第 385 條 除前條情形外,原審法院於接受答辯書或提出答辯書之期間已滿後,應速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第三審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 第三審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接受卷宗及證物後,應於七日內添具意見書送交第三審法院。但於原審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提出之上訴書或答辯書外無他意見者,毋庸添具意見書。 無檢察官為當事人之上訴案件,原審法院應將卷宗及證物逕送交第三審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386 條 上訴人及他造當事人,在第三審法院未判決前,得提出上訴理由書、答辯書、意見書或追加理由書於第三審法院。 前項書狀,應提出繕本,由第三審法院書記官送達於他造當事人。 刑事訴訟法 第 387 條 第三審之審判,除本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第一審審判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388 條 第三十一條之規定於第三審之審判不適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89 條 第三審法院之判決,不經言詞辯論為之。但法院認為有必要者,得命辯論。 前項辯論,非以律師充任之代理人或辯護人,不得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390 條 第三審法院於命辯論之案件,得以庭員一人為受命法官,調查上訴及答辯之要旨,制作報告書。 刑事訴訟法 第 391 條 審判期日,受命法官應於辯論前,朗讀報告書。 檢察官或代理人、辯護人應先陳述上訴之意旨,再行辯論。 刑事訴訟法 第 392 條 審判期日,被告或自訴人無代理人、辯護人到庭者,應由檢察官或他造當事人之代理人、辯護人陳述後,即行判決。被告及自訴人均無代理人、辯護人到庭者,得不行辯論。 刑事訴訟法 第 393 條 第三審法院之調查,以上訴理由所指摘之事項為限。但左列事項,得依職權調查之: 一、第三百七十九條各款所列之情形。 二、免訴事由之有無。 三、對於確定事實援用法令之當否。 四、原審判決後刑罰之廢止、變更或免除。 五、原審判決後之赦免或被告死亡。 刑事訴訟法 第 394 條 第三審法院應以第二審判決所確認之事實為判決基礎。但關於訴訟程序及得依職權調查之事項,得調查事實。 前項調查,得以受命法官行之,並得囑託他法院之法官調查。 前二項調查之結果,認為起訴程序違背規定者,第三審法院得命其補正;其法院無審判權而依原審判決後之法令有審判權者,不以無審判權論。 刑事訴訟法 第 395 條 第三審法院認為上訴有第三百八十四條之情形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其以逾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一項所定期間,而於第三審法院未判決前,仍未提出上訴理由書狀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396 條 第三審法院認為上訴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前項情形,得同時諭知緩刑。 刑事訴訟法 第 397 條 第三審法院認為上訴有理由者,應將原審判決中經上訴之部分撤銷。 刑事訴訟法 第 398 條 第三審法院因原審判決有左列情形之一而撤銷之者,應就該案件自為判決。但應為後二條之判決者,不在此限: 一、雖係違背法令,而不影響於事實之確定,可據以為裁判者。 二、應諭知免訴或不受理者。 三、有第三百九十三條第四款或第五款之情形者。 刑事訴訟法 第 399 條 第三審法院因原審判決諭知管轄錯誤、免訴或不受理係不當而撤銷之者,應以判決將該案件發回原審法院。但有必要時,得逕行發回第一審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400 條 第三審法院因原審法院未諭知管轄錯誤係不當而撤銷之者,應以判決將該案件發交該管第二審或第一審法院。但第四條所列之案件,經有管轄權之原審法院為第二審判決者,不以管轄錯誤論。 刑事訴訟法 第 401 條 第三審法院因前三條以外之情形而撤銷原審判決者,應以判決將該案件發回原審法院,或發交與原審法院同級之他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402 條 為被告之利益而撤銷原審判決時,如於共同被告有共同之撤銷理由者,其利益並及於共同被告。 刑事訴訟法 第 四 編 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03 條 當事人對於法院之裁定有不服者,除有特別規定外,得抗告於直接上級法院。 證人、鑑定人、通譯及其他非當事人受裁定者,亦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04 條 對於判決前關於管轄或訴訟程序之裁定,不得抗告。但下列裁定,不在此限: 一、有得抗告之明文規定者。 二、關於羈押、具保、責付、限制住居、限制出境、限制出海、搜索、扣押或扣押物發還、變價、擔保金、身體檢查、通訊監察、因鑑定將被告送入醫院或其他處所之裁定及依第一百零五條第三項、第四項所為之禁止或扣押之裁定。 三、對於限制辯護人與被告接見或互通書信之裁定。 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之裁定已執行終結,受裁定人亦得提起抗告,法院不得以已執行終結而無實益為由駁回。 刑事訴訟法 第 405 條 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其第二審法院所為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06 條 抗告期間,除有特別規定外,為十日,自送達裁定後起算。但裁定經宣示者,宣示後送達前之抗告,亦有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 407 條 提起抗告,應以抗告書狀,敘述抗告之理由,提出於原審法院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08 條 原審法院認為抗告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抗告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原審法院認為抗告有理由者,應更正其裁定;認為全部或一部無理由者,應於接受抗告書狀後三日內,送交抗告法院,並得添具意見書。 刑事訴訟法 第 409 條 抗告無停止執行裁判之效力。但原審法院於抗告法院之裁定前,得以裁定停止執行。 抗告法院得以裁定停止裁判之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410 條 原審法院認為有必要者,應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抗告法院。 抗告法院認為有必要者,得請原審法院送交該案卷宗及證物。 抗告法院收到該案卷宗及證物後,應於十日內裁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11 條 抗告法院認為抗告有第四百零八條第一項前段之情形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而未經原審法院命其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刑事訴訟法 第 412 條 抗告法院認為抗告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13 條 抗告法院認為抗告有理由者,應以裁定將原裁定撤銷;於有必要時,並自為裁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14 條 抗告法院之裁定,應速通知原審法院。 刑事訴訟法 第 415 條 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行抗告。但對於其就左列抗告所為之裁定,得提起再抗告: 一、對於駁回上訴之裁定抗告者。 二、對於因上訴逾期聲請回復原狀之裁定抗告者。 三、對於聲請再審之裁定抗告者。 四、對於第四百七十七條定刑之裁定抗告者。 五、對於第四百八十六條聲明疑義或異議之裁定抗告者。 六、證人、鑑定人、通譯及其他非當事人對於所受之裁定抗告者。 前項但書之規定,於依第四百零五條不得抗告之裁定,不適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16 條 對於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檢察官所為下列處分有不服者,受處分人得聲請所屬法院撤銷或變更之。處分已執行終結,受處分人亦得聲請,法院不得以已執行終結而無實益為由駁回: 一、關於羈押、具保、責付、限制住居、限制出境、限制出海、搜索、扣押或扣押物發還、變價、擔保金、因鑑定將被告送入醫院或其他處所之處分、身體檢查、通訊監察及第一百零五條第三項、第四項所為之禁止或扣押之處分。 二、對於證人、鑑定人或通譯科罰鍰之處分。 三、對於限制辯護人與被告接見或互通書信之處分。 四、對於第三十四條第三項指定之處分。 前項之搜索、扣押經撤銷者,審判時法院得宣告所扣得之物,不得作為證據。 第一項聲請期間為十日,自為處分之日起算,其為送達者,自送達後起算。 第四百零九條至第四百十四條規定,於本條準用之。 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於聲請撤銷或變更受託法官之裁定者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17 條 前條聲請應以書狀敘述不服之理由,提出於該管法院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18 條 法院就第四百十六條之聲請所為裁定,不得抗告。但對於其就撤銷罰鍰之聲請而為者,得提起抗告。 依本編規定得提起抗告,而誤為撤銷或變更之聲請者,視為已提抗告;其得為撤銷或變更之聲請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有聲請。 刑事訴訟法 第 419 條 抗告,除本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第三編第一章關於上訴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五 編 再審 刑事訴訟法 第 420 條 有罪之判決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 一、原判決所憑之證物已證明其為偽造或變造者。 二、原判決所憑之證言、鑑定或通譯已證明其為虛偽者。 三、受有罪判決之人,已證明其係被誣告者。 四、原判決所憑之通常法院或特別法院之裁判已經確定裁判變更者。 五、參與原判決或前審判決或判決前所行調查之法官,或參與偵查或起訴之檢察官,或參與調查犯罪之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該案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或因該案件違法失職已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者。 六、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及第五款情形之證明,以經判決確定,或其刑事訴訟不能開始或續行非因證據不足者為限,得聲請再審。 第一項第六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421 條 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除前條規定外,其經第二審確定之有罪判決,如就足生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據漏未審酌者,亦得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 刑事訴訟法 第 422 條 有罪、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確定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得聲請再審: 一、有第四百二十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或第五款之情形者。 二、受無罪或輕於相當之刑之判決,而於訴訟上或訴訟外自白,或發見確實之新證據,足認其有應受有罪或重刑判決之犯罪事實者。 三、受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而於訴訟上或訴訟外自述,或發見確實之新證據,足認其並無免訴或不受理之原因者。 刑事訴訟法 第 423 條 聲請再審於刑罰執行完畢後,或已不受執行時,亦得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24 條 依第四百二十一條規定,因重要證據漏未審酌而聲請再審者,應於送達判決後二十日內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25 條 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聲請再審,於判決確定後,經過刑法第八十條第一項期間二分之一者,不得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26 條 聲請再審,由判決之原審法院管轄。 判決之一部曾經上訴,一部未經上訴,對於各該部分均聲請再審,而經第二審法院就其在上訴審確定之部分為開始再審之裁定者,其對於在第一審確定之部分聲請再審,亦應由第二審法院管轄之。 判決在第三審確定者,對於該判決聲請再審,除以第三審法院之法官有第四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五款情形為原因者外,應由第二審法院管轄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27 條 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得由下列各人為之: 一、管轄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 二、受判決人。 三、受判決人之法定代理人或配偶。 四、受判決人已死亡者,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 刑事訴訟法 第 428 條 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聲請再審,得由管轄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及自訴人為之。但自訴人聲請再審者,以有第四百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之情形為限。 自訴人已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第三百十九條第一項所列得為提起自訴之人,為前項之聲請。 刑事訴訟法 第 429 條 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29-1 條 聲請再審,得委任律師為代理人。 前項委任,應提出委任狀於法院,並準用第二十八條及第三十二條之規定。 第三十三條之規定,於聲請再審之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29-2 條 聲請再審之案件,除顯無必要者外,應通知聲請人及其代理人到場,並聽取檢察官及受判決人之意見。但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429-3 條 聲請再審得同時釋明其事由聲請調查證據,法院認有必要者,應為調查。 法院為查明再審之聲請有無理由,得依職權調查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430 條 聲請再審,無停止刑罰執行之效力。但管轄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於再審之裁定前,得命停止。 刑事訴訟法 第 431 條 再審之聲請,於再審判決前,得撤回之。 撤回再審聲請之人,不得更以同一原因聲請再審。 刑事訴訟法 第 432 條 第三百五十八條及第三百六十條之規定,於聲請再審及其撤回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33 條 法院認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刑事訴訟法 第 434 條 法院認為無再審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聲請人或受裁定人不服前項裁定者,得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抗告。 經第一項裁定後,不得更以同一原因聲請再審。 刑事訴訟法 第 435 條 法院認為有再審理由者,應為開始再審之裁定。 為前項裁定後,得以裁定停止刑罰之執行。 對於第一項之裁定,得於三日內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36 條 開始再審之裁定確定後,法院應依其審級之通常程序,更為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437 條 受判決人已死亡者,為其利益聲請再審之案件,應不行言詞辯論,由檢察官或自訴人以書狀陳述意見後,即行判決。但自訴人已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第三百三十二條規定得為承受訴訟之人於一個月內聲請法院承受訴訟;如無承受訴訟之人或逾期不為承受者,法院得逕行判決,或通知檢察官陳述意見。 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之案件,受判決人於再審判決前死亡者,準用前項規定。 依前二項規定所為之判決,不得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438 條 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聲請再審之案件,受判決人於再審判決前死亡者,其再審之聲請及關於再審之裁定,失其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 439 條 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之案件,諭知有罪之判決者,不得重於原判決所諭知之刑。 刑事訴訟法 第 440 條 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之案件,諭知無罪之判決者,應將該判決書刊登公報或其他報紙。 刑事訴訟法 第 六 編 非常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441 條 判決確定後,發見該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者,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得向最高法院提起非常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442 條 檢察官發見有前條情形者,應具意見書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聲請提起非常上訴。 刑事訴訟法 第 443 條 提起非常上訴,應以非常上訴書敘述理由,提出於最高法院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44 條 非常上訴之判決,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45 條 最高法院之調查,以非常上訴理由所指摘之事項為限。 第三百九十四條之規定,於非常上訴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46 條 認為非常上訴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47 條 認為非常上訴有理由者,應分別為左列之判決: 一、原判決違背法令者,將其違背之部分撤銷。但原判決不利於被告者,應就該案件另行判決。 二、訴訟程序違背法令者,撤銷其程序。 前項第一款情形,如係誤認為無審判權而不受理,或其他有維持被告審級利益之必要者,得將原判決撤銷,由原審法院依判決前之程序更為審判。但不得諭知較重於原確定判決之刑。 刑事訴訟法 第 448 條 非常上訴之判決,除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但書及第二項規定者外,其效力不及於被告。 刑事訴訟法 第 七 編 簡易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 449 條 第一審法院依被告在偵查中之自白或其他現存之證據,已足認定其犯罪者,得因檢察官之聲請,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但有必要時,應於處刑前訊問被告。 前項案件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經被告自白犯罪,法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者,得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依前二項規定所科之刑以宣告緩刑、得易科罰金或得易服社會勞動之有期徒刑及拘役或罰金為限。 刑事訴訟法 第 449-1 條 簡易程序案件,得由簡易庭辦理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0 條 以簡易判決處刑時,得併科沒收或為其他必要之處分。 第二百九十九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於前項判決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1 條 檢察官審酌案件情節,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者,應即以書面為聲請。 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於前項聲請準用之。 第一項聲請,與起訴有同一之效力。 被告於偵查中自白者,得請求檢察官為第一項之聲請。 刑事訴訟法 第 451-1 條 前條第一項之案件,被告於偵查中自白者,得向檢察官表示願受科刑之範圍或願意接受緩刑之宣告,檢察官同意者,應記明筆錄,並即以被告之表示為基礎,向法院求刑或為緩刑宣告之請求。 檢察官為前項之求刑或請求前,得徵詢被害人之意見,並斟酌情形,經被害人同意,命被告為左列各款事項︰ 一、向被害人道歉。 二、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賠償金。 被告自白犯罪未為第一項之表示者,在審判中得向法院為之,檢察官亦得依被告之表示向法院求刑或請求為緩刑之宣告。 第一項及前項情形,法院應於檢察官求刑或緩刑宣告請求之範圍內為判決。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被告所犯之罪不合第四百四十九條所定得以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者。 二、法院認定之犯罪事實顯然與檢察官據以求處罪刑之事實不符,或於審判中發現其他裁判上一罪之犯罪事實,足認檢察官之求刑顯不適當者。 三、法院於審理後,認應為無罪、免訴、不受理或管轄錯誤判決之諭知者。 四、檢察官之請求顯有不當或顯失公平者。 刑事訴訟法 第 452 條 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認為有第四百五十一條之一第四項但書之情形者,應適用通常程序審判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3 條 以簡易判決處刑案件,法院應立即處分。 刑事訴訟法 第 454 條 簡易判決,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第五十一條第一項之記載。 二、犯罪事實及證據名稱。 三、應適用之法條。 四、第三百零九條各款所列事項。 五、自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二十日內,得提起上訴之曉示。但不得上訴者,不在此限。 前項判決書,得以簡略方式為之,如認定之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與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或起訴書之記載相同者,得引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 條 書記官接受簡易判決原本後,應立即製作正本為送達,並準用第三百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 條 對於簡易判決有不服者,得上訴於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 依第四百五十一條之一之請求所為之科刑判決,不得上訴。 第一項之上訴,準用第三編第一章及第二章除第三百六十一條外之規定。 對於適用簡易程序案件所為裁定有不服者,得抗告於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 前項之抗告,準用第四編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七 編之一 協商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 條 除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者外,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或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或簡易判決處刑前,檢察官得於徵詢被害人之意見後,逕行或依被告或其代理人、辯護人之請求,經法院同意,就下列事項於審判外進行協商,經當事人雙方合意且被告認罪者,由檢察官聲請法院改依協商程序而為判決: 一、被告願受科刑及沒收之範圍或願意接受緩刑之宣告。 二、被告向被害人道歉。 三、被告支付相當數額之賠償金。 四、被告向公庫支付一定金額,並得由該管檢察署依規定提撥一定比率補助相關公益團體或地方自治團體。 檢察官就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事項與被告協商,應得被害人之同意。 第一項之協商期間不得逾三十日。 第一項第四款提撥比率、收支運用及監督管理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另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 條 法院應於接受前條之聲請後十日內,訊問被告並告以所認罪名、法定刑及所喪失之權利。 被告得於前項程序終結前,隨時撤銷協商之合意。被告違反與檢察官協議之內容時,檢察官亦得於前項程序終結前,撤回協商程序之聲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法院不得為協商判決: 一、有前條第二項之撤銷合意或撤回協商聲請者。 二、被告協商之意思非出於自由意志者。 三、協商之合意顯有不當或顯失公平者。 四、被告所犯之罪非第四百五十五條之二第一項所定得以聲請協商判決者。 五、法院認定之事實顯與協商合意之事實不符者。 六、被告有其他較重之裁判上一罪之犯罪事實者。 七、法院認應諭知免刑或免訴、不受理者。 除有前項所定情形之一者外,法院應不經言詞辯論,於協商合意範圍內為判決。法院為協商判決所科之刑,以宣告緩刑、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為限。 當事人如有第四百五十五條之二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四款之合意,法院應記載於筆錄或判決書內。 法院依協商範圍為判決時,第四百五十五條之二第一項第三款、第四款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刑事訴訟法 第 455-5 條 協商之案件,被告表示所願受科之刑逾有期徒刑六月,且未受緩刑宣告,其未選任辯護人者,法院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辯護人,協助進行協商。 辯護人於協商程序,得就協商事項陳述事實上及法律上之意見。但不得與被告明示之協商意見相反。 刑事訴訟法 第 455-6 條 法院對於第四百五十五條之二第一項協商之聲請,認有第四百五十五條之四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應以裁定駁回之,適用通常、簡式審判或簡易程序審判。 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55-7 條 法院未為協商判決者,被告或其代理人、辯護人在協商過程中之陳述,不得於本案或其他案件採為對被告或其他共犯不利之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8 條 協商判決書之製作及送達,準用第四百五十四條、第四百五十五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9 條 協商判決,得僅由書記官將主文、犯罪事實要旨及處罰條文記載於宣示判決筆錄,以代判決書。但於宣示判決之日起十日內,當事人聲請法院交付判決書者,法院仍應為判決書之製作。 前項筆錄正本或節本之送達,準用第四百五十五條之規定,並與判決書之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0 條 依本編所為之科刑判決,不得上訴。但有第四百五十五條之四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六款、第七款所定情形之一,或協商判決違反同條第二項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對於前項但書之上訴,第二審法院之調查以上訴理由所指摘之事項為限。 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有理由者,應將原審判決撤銷,將案件發回第一審法院依判決前之程序更為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1 條 協商判決之上訴,除本編有特別規定外,準用第三編第一章及第二章之規定。 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項、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之規定,於協商程序不適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七 編之二 沒收特別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2 條 財產可能被沒收之第三人得於本案最後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向該管法院聲請參與沒收程序。 前項聲請,應以書狀記載下列事項為之: 一、本案案由及被告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二、參與沒收程序之理由。 三、表明參與沒收程序之意旨。 第三人未為第一項聲請,法院認有必要時,應依職權裁定命該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但該第三人向法院或檢察官陳明對沒收其財產不提出異議者,不在此限。 前三項規定,於自訴程序、簡易程序及協商程序之案件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3 條 檢察官有相當理由認應沒收第三人財產者,於提起公訴前應通知該第三人,予其陳述意見之機會。 檢察官提起公訴時認應沒收第三人財產者,應於起訴書記載該意旨,並即通知該第三人下列事項: 一、本案案由及其管轄法院。 二、被告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三、應沒收財產之名稱、種類、數量及其他足以特定之事項。 四、構成沒收理由之事實要旨及其證據。 五、得向管轄法院聲請參與沒收程序之意旨。 檢察官於審理中認應沒收第三人財產者,得以言詞或書面向法院聲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4 條 法院對於參與沒收程序之聲請,於裁定前應通知聲請人、本案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予其陳述意見之機會。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5 條 案件調查證據所需時間、費用與沒收之聲請顯不相當者,經檢察官或自訴代理人同意後,法院得免予沒收。 檢察官或自訴代理人得於本案最後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撤回前項之同意。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6 條 法院認為聲請參與沒收程序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認為聲請參與沒收程序有理由者,應為准許之裁定。 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7 條 法院所為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之裁定,應記載訴訟進行程度、參與之理由及得不待其到庭陳述逕行諭知沒收之旨。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8 條 行簡易程序、協商程序之案件,經法院裁定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者,適用通常程序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455-19 條 參與人就沒收其財產之事項,除本編有特別規定外,準用被告訴訟上權利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0 條 法院應將審判期日通知參與人並送達關於沒收其財產事項之文書。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1 條 參與人得委任代理人到場。但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本人到場。 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一項及第三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參與人之代理人準用之。 第一項情形,如有必要命參與人本人到場者,應傳喚之;其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拘提之。 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至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七條至第八十三條及第八十九條至第九十一條之規定,於前項參與人之傳喚及拘提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2 條 審判長應於審判期日向到場之參與人告知下列事項: 一、構成沒收理由之事實要旨。 二、訴訟進行程度。 三、得委任代理人到場。 四、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五、除本編另有規定外,就沒收其財產之事項,準用被告訴訟上權利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3 條 參與沒收程序之證據調查,不適用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二項至第六項、第一百六十六條之一至第一百六十六條之六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4 條 參與人就沒收其財產事項之辯論,應於第二百八十九條程序完畢後,依同一次序行之。 參與人經合法傳喚或通知而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其未受許可而退庭或拒絕陳述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5 條 法院裁定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後,認有不應參與之情形者,應撤銷原裁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6 條 參與人財產經認定應沒收者,應對參與人諭知沒收該財產之判決;認不應沒收者,應諭知不予沒收之判決。 前項判決,應記載其裁判之主文、構成沒收之事實與理由。理由內應分別情形記載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其認定應否沒收之理由、對於參與人有利證據不採納之理由及應適用之法律。 第一項沒收應與本案同時判決。但有必要時,得分別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7 條 對於本案之判決提起上訴者,其效力及於相關之沒收判決;對於沒收之判決提起上訴者,其效力不及於本案判決。 參與人提起第二審上訴時,不得就原審認定犯罪事實與沒收其財產相關部分再行爭執。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非因過失,未於原審就犯罪事實與沒收其財產相關部分陳述意見或聲請調查證據。 二、參與人以外得爭執犯罪事實之其他上訴權人,提起第二審上訴爭執犯罪事實與沒收參與人財產相關部分。 三、原審有第四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或第五款之情形。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8 條 參與沒收程序之審判、上訴及抗告,除本編有特別規定外,準用第二編第一章第三節、第三編及第四編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29 條 經法院判決沒收財產確定之第三人,非因過失,未參與沒收程序者,得於知悉沒收確定判決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諭知該判決之法院聲請撤銷。但自判決確定後已逾五年者,不得為之。 前項聲請,應以書面記載下列事項: 一、本案案由。 二、聲請撤銷宣告沒收判決之理由及其證據。 三、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0 條 聲請撤銷沒收確定判決,無停止執行之效力。但管轄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於撤銷沒收確定判決之裁定前,得命停止。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1 條 法院對於撤銷沒收確定判決之聲請,應通知聲請人、檢察官及自訴代理人,予其陳述意見之機會。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2 條 法院認為撤銷沒收確定判決之聲請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認為聲請撤銷沒收確定判決有理由者,應以裁定將沒收確定判決中經聲請之部分撤銷。 對於前二項抗告法院之裁定,得提起再抗告。 聲請撤銷沒收確定判決之抗告及再抗告,除本編有特別規定外,準用第四編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3 條 撤銷沒收確定判決之裁定確定後,法院應依判決前之程序,更為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4 條 單獨宣告沒收由檢察官聲請違法行為地、沒收財產所在地或其財產所有人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法院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5 條 前條聲請,檢察官應以書狀記載下列事項,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 一、應沒收財產之財產所有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編號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但財產所有人不明時,得不予記載。 二、應沒收財產之名稱、種類、數量及其他足以特定沒收物或財產上利益之事項。 三、應沒收財產所由來之違法事實及證據並所涉法條。 四、構成單獨宣告沒收理由之事實及證據。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6 條 法院認為單獨宣告沒收之聲請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認為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有理由者,應為准許之裁定。 對於前二項抗告法院之裁定,得提起再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7 條 本編關於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之規定,於單獨宣告沒收程序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七 編之三 被害人訴訟參與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8 條 下列犯罪之被害人得於檢察官提起公訴後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向該管法院聲請參與本案訴訟: 一、因故意、過失犯罪行為而致人於死或致重傷之罪。 二、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百三十一條之一、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百四十條、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百七十五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二百八十條、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二百九十一條、第二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九十六條之一、第二百九十七條、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二百九十九條、第三百條、第三百二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三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第三百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二款之罪。 三、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 四、人口販運防制法第三十一條至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之罪。 五、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一項至第五項、第三十七條第一項之罪。 前項各款犯罪之被害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死亡或因其他不得已之事由而不能聲請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為之。但被告具前述身分之一,而無其他前述身分之人聲請者,得由被害人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或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為之。被害人戶籍所在地不明者,得由其住(居)所或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或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為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39 條 聲請訴訟參與,應於每審級向法院提出聲請書狀。 訴訟參與聲請書狀,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本案案由。 二、被告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三、非被害人者,其與被害人之身分關係。 四、表明參與本案訴訟程序之意旨及理由。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0 條 法院對於前條之聲請,認為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於徵詢檢察官、被告、辯護人及輔佐人之意見,並斟酌案件情節、聲請人與被告之關係、訴訟進行之程度及聲請人之利益,認為適當者,應為准許訴訟參與之裁定;認為不適當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法院裁定准許訴訟參與後,認有不應准許之情形者,應撤銷原裁定。 前三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1 條 訴訟參與人得隨時選任代理人。 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之規定,於訴訟參與人之代理人準用之;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三款至第六款、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於訴訟參與人未經選任代理人者並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2 條 代理人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但代理人為非律師者,於審判中對於卷宗及證物不得檢閱、抄錄、重製或攝影。 無代理人或代理人為非律師之訴訟參與人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者,法院得限制之。 前項但書之限制,得提起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3 條 準備程序期日,應通知訴訟參與人及其代理人到場。但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 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各款事項,法院應聽取訴訟參與人及其代理人之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4 條 審判期日,應通知訴訟參與人及其代理人。但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5 條 多數訴訟參與人得由其中選定一人或數人,代表全體或一部訴訟參與人參與訴訟。 未依前項規定選定代表人者,法院認為必要時,得限期命為選定,逾期未選定者,法院得依職權指定之。 前二項經選定或指定之代表人得更換、增減之。 本編所定訴訟參與之權利,由經選定或指定之代表人行使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6 條 每調查一證據畢,審判長應詢問訴訟參與人及其代理人有無意見。 法院應予訴訟參與人及其代理人,以辯論證據證明力之適當機會。 刑事訴訟法 第 455-47 條 審判長於行第二百八十九條關於科刑之程序前,應予訴訟參與人及其代理人、陪同人就科刑範圍表示意見之機會。 刑事訴訟法 第 八 編 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456 條 裁判除關於保安處分者外,於確定後執行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檢察官於必要時,得於裁判法院送交卷宗前執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57 條 執行裁判由為裁判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指揮之。但其性質應由法院或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指揮,或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因駁回上訴抗告之裁判,或因撤回上訴、抗告而應執行下級法院之裁判者,由上級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指揮之。 前二項情形,其卷宗在下級法院者,由下級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指揮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458 條 指揮執行,應以指揮書附具裁判書或筆錄之繕本或節本為之。但執行刑罰或保安處分以外之指揮,毋庸制作指揮書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459 條 二以上主刑之執行,除罰金外,應先執行其重者。但有必要時,檢察官得命先執行他刑。 刑事訴訟法 第 460 條 諭知死刑之判決確定後,檢察官應速將該案卷宗送交司法行政最高機關。 刑事訴訟法 第 461 條 死刑,應經司法行政最高機關令准,於令到三日內執行之。但執行檢察官發見案情確有合於再審或非常上訴之理由者,得於三日內電請司法行政最高機關,再加審核。 刑事訴訟法 第 462 條 死刑,於監獄內執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63 條 執行死刑,應由檢察官蒞視,並命書記官在場。 執行死刑,除經檢察官或監獄長官之許可者外,不得入行刑場內。 刑事訴訟法 第 464 條 執行死刑,應由在場之書記官制作筆錄。 筆錄,應由檢察官及監獄長官簽名。 刑事訴訟法 第 465 條 受死刑之諭知者,如在心神喪失中,由司法行政最高機關命令停止執行。 受死刑諭知之婦女懷胎者,於其生產前,由司法行政最高機關命令停止執行。 依前二項規定停止執行者,於其痊癒或生產後,非有司法行政最高機關命令,不得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466 條 處徒刑及拘役之人犯,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於監獄內分別拘禁之,令服勞役。但得因其情節,免服勞役。 刑事訴訟法 第 467 條 受徒刑或拘役之諭知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依檢察官之指揮,於其痊癒或該事故消滅前,停止執行: 一、心神喪失者。 二、懷胎五月以上者。 三、生產未滿二月者。 四、現罹疾病,恐因執行而不能保其生命者。 刑事訴訟法 第 468 條 依前條第一款及第四款情形停止執行者,檢察官得將受刑人送入醫院或其他適當之處所。 刑事訴訟法 第 469 條 受罰金以外主刑之諭知,而未經羈押者,檢察官於執行時,應傳喚之;傳喚不到者,應行拘提。但經諭知死刑、無期徒刑或逾二年有期徒刑,而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之虞者,得逕行拘提。 前項前段受刑人,檢察官得依第七十六條第一款及第二款之規定,逕行拘提,及依第八十四條之規定通緝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70 條 罰金、罰鍰、沒收及沒入之裁判,應依檢察官之命令執行之。但罰金、罰鍰於裁判宣示後,如經受裁判人同意而檢察官不在場者,得由法官當庭指揮執行。 前項命令與民事執行名義有同一之效力。 罰金及沒收,得就受刑人之遺產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471 條 前條裁判之執行,準用執行民事裁判之規定。 前項執行,檢察官於必要時,得囑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為之。 檢察官之囑託執行,免徵執行費。 刑事訴訟法 第 472 條 沒收物,由檢察官處分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73 條 沒收物、追徵財產,於裁判確定後一年內,由權利人聲請發還者,或因犯罪而得行使債權請求權之人已取得執行名義者聲請給付,除應破毀或廢棄者外,檢察官應發還或給付之;其已變價者,應給與變價所得之價金。 聲請人對前項關於發還、給付之執行不服者,準用第四百八十四條之規定。 第一項之變價、分配及給付,檢察官於必要時,得囑託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各分署為之。 第一項之請求權人、聲請發還或給付之範圍、方式、程序與檢察官得發還或給付之範圍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執行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74 條 偽造或變造之物,檢察官於發還時,應將其偽造、變造之部分除去或加以標記。 刑事訴訟法 第 475 條 扣押物之應受發還人所在不明,或因其他事故不能發還者,檢察官應公告之;自公告之日起滿二年,無人聲請發還者,以其物歸屬國庫。 雖在前項期間內,其無價值之物得廢棄之;不便保管者,得命變價保管其價金。 刑事訴訟法 第 476 條 緩刑之宣告應撤銷者,由受刑人所在地或其最後住所地之地方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77 條 依刑法第五十三條及第五十四條應依刑法第五十一條第五款至第七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備具繕本,聲請該法院裁定之。法院於接受繕本後,應將繕本送達於受刑人。 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亦得請求檢察官為前項之聲請。 法院對於第一項聲請,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者外,於裁定前應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 法院依第一項裁定其應執行之刑者,應記載審酌之事項。 刑事訴訟法 第 478 條 依本法第四百六十六條但書應免服勞役者,由指揮執行之檢察官命令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79 條 依刑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及第四十二條之一易服社會勞動或易服勞役者,由指揮執行之檢察官命令之。 易服社會勞動,由指揮執行之檢察官命令向該管檢察署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勞動,並定履行期間。 刑事訴訟法 第 480 條 罰金易服勞役者,應與處徒刑或拘役之人犯,分別執行。 第四百六十七條及第四百六十九條之規定,於易服勞役準用之。 第四百六十七條規定,於易服社會勞動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81 條 下列刑法第一編第十二章保安處分事項,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定之: 一、依刑法第八十七條第三項前段許可延長監護,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一項施以強制治療,第九十二條第二項撤銷保護管束執行原處分,第九十九條許可拘束人身自由處分之執行,及其他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者。 二、依刑法第八十六條第三項但書、第八十七條第三項但書、第八十八條第二項但書、第八十九條第二項但書或第九十八條第一項前段免其處分之執行,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二項停止強制治療,第九十二條第一項以保護管束替代,第九十三條第二項付保護管束,第九十八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第三項免其刑之執行,第九十九條許可非拘束人身自由處分之執行,及其他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者。 檢察官依刑法第十八條第一項或第十九條第一項而為不起訴之處分者,如認有宣告保安處分之必要,得聲請法院裁定之。 法院裁判時未併宣告保安處分,而檢察官認為有宣告之必要者,得於裁判後三個月內,聲請法院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81-1 條 檢察官聲請為前條所列處分時,應以聲請書敘明理由及證據,並同時以聲請書繕本通知受處分人。 法院認為前條之聲請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認為前條之聲請有理由者,應為准許之裁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81-2 條 檢察官依刑法第一編第十二章聲請為下列處分,除有正當事由者外,應於下列期限內提出於該管法院: 一、依刑法第八十七條第三項前段許可延長監護,或許可延長其他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至遲於執行期間屆滿之二個月前。 二、依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施以強制治療,至遲於徒刑執行期滿之二個月前。 三、依刑法第九十九條許可拘束人身自由處分之執行,至遲於該處分得執行期間屆滿之二個月前。 前項正當事由,檢察官應於聲請時釋明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81-3 條 第四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聲請,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經選任辯護人者,法院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其辯護,並準用第三十一條第二項及第四項之規定: 一、身心障礙,致無法為完全之陳述。 二、其他經法院認有必要。 第三十五條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81-4 條 辯護人於第四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之案件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 受處分人於第四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之案件得預納費用請求法院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檢察官另行分卷敘明理由及限制範圍,請求法院限制受處分人獲知者,法院得限制之: 一、有事實足認有危害他人生命、身體、隱私或業務秘密之虞。 二、有事實足認有妨害受處分人醫療之虞。 受處分人於第四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之案件經法院許可者,得在確保卷宗及證物安全之前提下檢閱之。但有前項但書情形,或非屬其有效行使防禦權之必要者,法院得限制之。 對於依前二項但書所為之限制,得提起抗告。 持有第一項及第二項卷宗及證物內容之人,不得就該內容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 依第一項至第三項得檢閱卷宗及證物或抄錄、重製或攝影者,除本條另有規定外,準用第三十八條之一規定之閱卷規則。 刑事訴訟法 第 481-5 條 法院受理第四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所列處分之聲請,除顯無必要者外,應指定期日傳喚受處分人,並通知檢察官、辯護人、輔佐人。 前項期日,檢察官得到場陳述意見。但法院認有必要者,檢察官應到場陳述聲請理由或提出必要之證據。 法院應給予到場受處分人、辯護人、輔佐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經合法傳喚、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481-6 條 法院受理第四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列處分之聲請,有下列情形之一,準用前三條之規定: 一、檢察官聲請依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二項之停止強制治療者。 二、其他經法院認有必要者。 除有前項所定情形之一者外,法院認為適當時,得於裁定前給予受處分人、辯護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 依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二項鑑定、評估認無繼續強制治療必要,而檢察官仍為繼續強制治療之執行指揮,經受處分人依第四百八十四條聲明異議,除顯無必要者外,準用前三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81-7 條 法院受理第四百八十一條第二項及第三項所列處分之聲請時,應分別準用下列規定辦理: 一、聲請宣告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者,準用第四百八十一條之三至第四百八十一條之五規定。 二、聲請宣告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者,準用前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82 條 依刑法第四十三條易以訓誡者,由檢察官執行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83 條 當事人對於有罪裁判之文義有疑義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疑義。 刑事訴訟法 第 484 條 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 刑事訴訟法 第 485 條 聲明疑義或異議,應以書狀為之。 聲明疑義或異議,於裁判前得以書狀撤回之。 第三百五十一條之規定,於疑義或異議之聲明及撤回準用之。 刑事訴訟法 第 486 條 法院應就疑義或異議之聲明裁定之。 刑事訴訟法 第 九 編 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法 第 487 條 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前項請求之範圍,依民法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88 條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不得提起。 刑事訴訟法 第 489 條 法院就刑事訴訟為第六條第二項、第八條至第十條之裁定者,視為就附帶民事訴訟有同一之裁定。 就刑事訴訟諭知管轄錯誤及移送該案件者,應併就附帶民事訴訟為同一之諭知。 刑事訴訟法 第 490 條 附帶民事訴訟除本編有特別規定外,準用關於刑事訴訟之規定。但經移送或發回、發交於民事庭後,應適用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第 491 條 民事訴訟法關於左列事項之規定,於附帶民事訴訟準用之: 一、當事人能力及訴訟能力。 二、共同訴訟。 三、訴訟參加。 四、訴訟代理人及輔佐人。 五、訴訟程序之停止。 六、當事人本人之到場。 七、和解。 八、本於捨棄之判決。 九、訴及上訴或抗告之撤回。 十、假扣押、假處分及假執行。 刑事訴訟法 第 492 條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提出訴狀於法院為之。 前項訴狀,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493 條 訴狀及各當事人準備訴訟之書狀,應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由法院送達於他造。 刑事訴訟法 第 494 條 刑事訴訟之審判期日,得傳喚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及關係人。 刑事訴訟法 第 495 條 原告於審判期日到庭時,得以言詞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其以言詞起訴者,應陳述訴狀所應表明之事項,記載於筆錄。 第四十一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原告以言詞起訴而他造不在場,或雖在場而請求送達筆錄者,應將筆錄送達於他造。 刑事訴訟法 第 496 條 附帶民事訴訟之審理,應於審理刑事訴訟後行之。但審判長如認為適當者,亦得同時調查。 刑事訴訟法 第 497 條 檢察官於附帶民事訴訟之審判,毋庸參與。 刑事訴訟法 第 498 條 當事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或到庭不為辯論者,得不待其陳述而為判決;其未受許可而退庭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 第 499 條 就刑事訴訟所調查之證據,視為就附帶民事訴訟亦經調查。 前項之調查,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或代理人得陳述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 500 條 附帶民事訴訟之判決,應以刑事訴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為據。但本於捨棄而為判決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 第 501 條 附帶民事訴訟,應與刑事訴訟同時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502 條 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認為原告之訴有理由者,應依其關於請求之聲明,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503 條 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但經原告聲請時,應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管轄法院之民事庭。 前項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第一項但書移送案件,應繳納訴訟費用。 自訴案件經裁定駁回自訴者,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並準用前三項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 504 條 法院認附帶民事訴訟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者,得以合議裁定移送該法院之民事庭;其因不足法定人數不能合議者,由院長裁定之。 前項移送案件,免納裁判費。 對於第一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505 條 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案件之附帶民事訴訟,準用第五百零一條或第五百零四條之規定。 前項移送案件,免納裁判費用。 對於第一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506 條 刑事訴訟之第二審判決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者,對於其附帶民事訴訟之第二審判決,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但應受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六條之限制。 前項上訴,由民事庭審理之。 刑事訴訟法 第 507 條 刑事訴訟之第二審判決,經上訴於第三審法院,對於其附帶民事訴訟之判決所提起之上訴,已有刑事上訴書狀之理由可資引用者,得不敘述上訴之理由。 刑事訴訟法 第 508 條 第三審法院認為刑事訴訟之上訴無理由而駁回之者,應分別情形,就附帶民事訴訟之上訴,為左列之判決: 一、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審判決無可為上訴理由之違背法令者,應駁回其上訴。 二、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審判決有可為上訴理由之違背法令者,應將其判決撤銷,就該案件自為判決。但有審理事實之必要時,應將該案件發回原審法院之民事庭,或發交與原審法院同級之他法院民事庭。 刑事訴訟法 第 509 條 第三審法院認為刑事訴訟之上訴有理由,將原審判決撤銷而就該案件自為判決者,應分別情形,就附帶民事訴訟之上訴為左列之判決: 一、刑事訴訟判決之變更,其影響及於附帶民事訴訟,或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審判決有可為上訴理由之違背法令者,應將原審判決撤銷,就該案件自為判決。但有審理事實之必要時,應將該案件發回原審法院之民事庭,或發交與原審法院同級之他法院民事庭。 二、刑事訴訟判決之變更,於附帶民事訴訟無影響,且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審判決無可為上訴理由之違背法令者,應將上訴駁回。 刑事訴訟法 第 510 條 第三審法院認為刑事訴訟之上訴有理由,撤銷原審判決,而將該案件發回或發交原審法院或他法院者,應併就附帶民事訴訟之上訴,為同一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 第 511 條 法院如僅應就附帶民事訴訟為審判者,應以裁定將該案件移送該法院之民事庭。但附帶民事訴訟之上訴不合法者,不在此限。 對於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刑事訴訟法 第 512 條 對於附帶民事訴訟之判決聲請再審者,應依民事訴訟法向原判決法院之民事庭提起再審之訴。
刑事訴訟法
法律
202312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 條 本法稱修正刑事訴訟法者,謂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五日修正後,公布施行之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2 條 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經開始偵查或審判之案件,除有特別規定外,其以後之訴訟程序,應依修正刑事訴訟法終結之。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3 條 在未設置公設辯護人之法院,修正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一條之辯護人,由審判長指定律師或推事充之。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4 條 刑事訴訟法關於羈押之規定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修正施行前羈押之被告,其延長及撤銷羈押,依修正後第一百零八條之規定,其延長羈押次數及羈押期間,連同施行前合併計算。 前項羈押之被告,於偵查中經檢察官簽發押票,或禁止接見、通信、受授書籍及其他物件,或命扣押書信物件,或核准押所長官為束縛被告身體之處分者,其效力不受影響。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5 條 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原得上訴於第三審之案件,已繫屬於各級法院者,仍依施行前之法定程序終結之。 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各級法院之簡易程序案件,仍應依施行前之法定程序終結之。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6 條 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各級法院之附帶民事訴訟,仍應依施行前之法定程序終結之。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 條 本法自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之日施行。 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及本法修正條文,除另定施行日期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 條 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三日修正之刑事訴訟法,自九十年七月一日施行。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2 條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四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七條之一、第一百十八條、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二百三十六條之一、第二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二百五十八條之一、第二百七十一條之一、第三百零三條及第三百零七條自公布日施行;其他條文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九月一日施行。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3 條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四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各級法院之案件,其以後之訴訟程序,應依修正刑事訴訟法終結之。但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依法定程序進行之訴訟程序,其效力不受影響。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4 條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5 條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不服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仍適用修正前第三百六十一條、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6 條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二、第四百四十九條、第四百七十九條、第四百八十條,自九十八年九月一日施行;第九十三條自九十九年一月一日施行。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7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五月三十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九條之一,自修正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自繳納之翌日起至前項所定施行之日止已逾十年之刑事保證金,於本法施行後經公告領取者,自公告之日起已滿二年,無人聲請發還者,歸屬國庫。 自繳納之翌日起至第一項所定施行之日止未逾十年之刑事保證金,於本法施行後經公告領取者,適用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九條之一第一項後段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8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一月二十三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以不屬於修正前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二十條第一項第六款之新事實、新證據,依該規定聲請再審,經聲請人依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一條第一項撤回,或經法院專以非屬事實審法院於判決前因未發現而不及調查斟酌之新證據為由,依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四條第一項裁定駁回,於施行後復以同一事實、證據聲請再審,而該事實、證據符合修正後規定者,不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一條第二項、第四百三十四條第二項規定。 前項情形,經聲請人依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一條第一項撤回,或經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四條第一項裁定駁回後,仍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一條第二項、第四百三十四條第二項規定。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9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自一百零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各級法院之案件,其以後之訴訟程序,應依修正刑事訴訟法終結之。但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依法定程序進行之訴訟程序,其效力不受影響。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0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之一、第九十三條、第一百零一條,自公布日施行;第三十一條之一自一百零七年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法院已受理之偵查中聲請羈押案件,其以後之訴訟程序,應依修正刑事訴訟法終結之。但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依法定程序進行之訴訟程序,其效力不受影響。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1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二十四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自修正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二十四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偵查或審判中經限制出境、出海者,應於生效施行之日起二個月內,依刑事訴訟法第八章之一規定重為處分,逾期未重為處分者,原處分失其效力。 依前項規定重為處分者,期間依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之三之規定重新起算。但犯最重本刑為有期徒刑十年以下之罪者,審判中之限制出境、出海期間,連同原處分期間併計不得逾五年。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2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除第三十八條之一、第五十一條第一項、第七十一條第二項、第八十五條第二項、第八十九條、第九十九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三項、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百八十九條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經宣告無期徒刑之案件,尚未依職權送交上級法院審判者,於施行後仍適用修正前第三百四十四條第五項規定。 再議期間及上訴期間,於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時,依修正前之規定尚未屆滿者,適用修正後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二百五十六條之一及第三百四十九條之規定。 案件在第三審上訴中,於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時,尚未判決者,其補提理由書期間,適用修正後第三百八十二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3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五月三十一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各級法院之案件,於施行後仍適用修正前刑事訴訟法第三百四十八條規定;已終結或已繫屬於各級法院而未終結之案件,於施行後提起再審或非常上訴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4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施行前,各級法院已受理依第四百八十一條聲請之案件,或已受理依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二項鑑定、評估認無繼續強制治療必要,經受處分人依第四百八十四條聲明異議之案件,其以後之訴訟程序,應依修正刑事訴訟法終結之。但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依法定程序進行之訴訟程序,其效力不受影響。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5 條 聲請回復原狀或聲請撤銷或變更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檢察官所為處分之期間,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四月十八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時,依修正前之規定尚未屆滿者,適用修正後第六十七條或第四百十六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6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五月三十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第一審原行合議審判之案件,仍依施行前之法定程序終結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五月三十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原得上訴於第三審之案件,已繫屬於各級法院者,仍依施行前之法定程序終結之。 抗告期間,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五月三十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時,依修正前之規定尚未屆滿者,適用修正後第四百零六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7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五月三十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法院而未確定之聲請交付審判案件,其以後之訴訟程序,應依修正刑事訴訟法終結之。但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項前段情形,以交付審判之聲請,視為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但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依法定程序進行之訴訟程序,其效力不受影響。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五月三十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經法院裁定交付審判確定者,仍依施行前之法定程序審理之;施行前已裁定交付審判,未經合法抗告或經撤回抗告而於施行後確定者,亦同。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8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一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二百九十五條至第二百九十八條停止、繼續審判或駁回繼續審判聲請之裁定者,仍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四條第一項本文規定。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19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一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除第二百零六條第四項、第五項、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十一條之一自公布後五個月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一日修正通過之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各級法院之案件,其以後之訴訟程序,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依修正刑事訴訟法終結之。但修正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依法定程序進行之訴訟程序,其效力不受影響。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
法律
202312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一 章 通則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 條 凡海上捕獲事件,由海上捕獲法庭審判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 條 海上捕獲法庭,分左列二級: 一、初級海上捕獲法庭。 二、高級海上捕獲法庭。 前項法庭之設置或廢止,以命令定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 條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設於中央政府所在地。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設置地點及其管轄區域以命令定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4 條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各設庭長一人,主任檢察官一人,審判官八人至十一人,檢察官三人至五人,書記官五人至七人,通譯三人至五人。 海上捕獲法庭庭長由審判官兼任。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5 條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以所在地高等法院院長或高等法院分院院長兼充,同庭主任檢察官,以所在地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或高等法院分院首席檢察官兼充;均由總統任命之。 審判官由行政院於左列人員中呈請總統任命兼充: 一、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推事四人至五人。 二、海軍中校以上軍官三人至四人,其中一人至二人為海軍軍法官。 三、外交部高級薦任部員一人至二人。 檢察官以高等法院或分院檢察官兼充,由行政院呈請總統任命之。 書記官由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同庭主任檢察官,於高等法院及檢察處或分院及檢察處書記官中分別委任兼充,並於其中得各遴選一人或二人專任。 通譯由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會同主任檢察官遴選二人至三人專任。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6 條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以最高法院院長兼充,同庭主任檢察官,以最高法院檢察長兼充;均由總統任命之。 審判官以最高法院推事六人,海軍上校級以上軍官二人,海軍上校級以上高級軍法官一人,外交部簡任部員二人兼充,均由總統任命之。 檢察官以最高法院檢察官兼充,由總統任命之。 書記官由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及同庭主任檢察官,於最高法院及檢察署薦任書記官中分別薦任兼充,並於其中得各遴選一人專任。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7 條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因繕寫及其他事宜,得臨時酌用僱員。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8 條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兼任人員,概不另支薪俸。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9 條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綜理全庭行政事務;凡審判事件,以庭長充審判長。但因事不能出庭時,得由資深審判官代理。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主任檢察官,得親自處理所屬檢察官之事務,並得將所屬檢察官事務移轉於所屬其他檢察官處理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0 條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審判事件,以審判官五人之合議行之。但得以審判官一人行準備及調查證據程序。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審判事件,以審判官七人之合議行之。 裁判事件,以評議決定之;評議,準用法院組織法第七十九條至第八十三條之規定。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1 條 海上捕獲法庭行政之監督,依左列規定: 一、行政院院長督同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監督高級海上捕獲法庭。 二、法務部部長監督初級海上捕獲法庭。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二 章 捕獲之送審程序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2 條 捕獲之船舶,應由捕獲軍艦解送至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所在港口或其附近,並由該艦艦長飭令原捕獲軍官,乘該船並將捕獲理由及證明事項,詳載於記事錄,連同扣押之一切船舶文書,移交於該法庭。但因事實上不能解送捕獲船舶時,得僅提供記事錄。捕獲軍艦如有重要任務不克解送時,該艦長在安全範圍內,得派得力官兵隨乘捕獲船舶負解送之責。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3 條 解送捕獲之船舶及船內員工、乘客暨一切貨物中,合於海上捕獲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處理外,須保持捕獲時原有狀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三 章 檢審程序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4 條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主任檢察官接受捕獲船舶或其他記事錄時,應指派檢察官一人主持接收事宜。 檢察官接受捕獲船舶時,應親至該船上檢查關於提供一切文件及裝運貨物,並會同該船長製成詳細物件目錄。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5 條 檢察官訊問被捕船舶之船長、船員、乘客或貨物所有人供詞及原捕獲軍官之陳述,應令書記官制作詳細筆錄。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6 條 檢察官認為必要時,得指令鑑定人鑑定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7 條 檢察官檢查完竣後,應即實施調查,製作應否沒收意見書,提出初級海上捕獲法庭。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8 條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認檢察官意見,主張釋放被捕之船舶或貨物為正當時,應即作成釋放裁定,送達於檢察官。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19 條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認檢察官意見書,主張捕獲或釋放被捕之船舶或貨物為不正當時,應公告之。 前項公告,應將該事件登載於政府公報,並得譯成外國文,揭載於國內發刊之外國文報章。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0 條 捕獲事件之關係人,得由公告之翌日起,限於三十日內提出申訴書,並附證據文書於原法庭。 申訴書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國籍、住所、年齡、職業。 二、申訴之要旨。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1 條 申訴人之代理人,以中華民國律師為限。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2 條 捕獲事件關係人,經過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期間未提出申訴書者,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應即審判。但有檢察官之聲請時,得不經審問程序逕行判決。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3 條 申訴人在申訴期間內提出申訴書時,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應指定日期開庭審問。但申訴人未經許可而不到場者,得為缺席判決。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4 條 宣示判決應自審問終結之日起三日內為之,判決宣示後,應即送達於檢察官,並以副本送達於申訴人。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5 條 檢察官或申訴人不服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之判決時。得於送達之翌日起二十日內,提出上訴書於原初級海上捕獲法庭。 前項上訴書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上訴人及其代理人之姓名、性別、國籍、住所、年齡、職業。 二、原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之判決。 三、不服之理由。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6 條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於接受上訴書後,應於五日內,將本案卷宗及證物移送高級海上捕獲法庭。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7 條 上訴不合程序或已逾期限者,高級海上捕獲法庭應以裁定駁回之。 前項不合程序事項,高級海上捕獲法庭認為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令補正。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8 條 已逾上訴期限未經上訴者,其原判決即為確定。 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遲誤上訴期間者,應以書狀向為裁判之原法庭聲請回復原狀。但遲誤上訴期間已逾四個月者,不得為回復原狀之聲請。 前項聲請,經原法庭調查事實,認為有理由時,應為許可之裁定;如認為無理由時,裁定駁回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29 條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接受上訴書後,除其違反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予以駁回外,如係檢察官上訴,應將上訴書副本送達於申訴人;如係申訴人上訴,應將上訴書副本送達於檢察官。 前項送達之上訴書副本,限於送達之翌日起十日內提出答辯書。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0 條 檢察官及申訴人得捨棄其上訴權。 上訴於判決前得撤回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1 條 捨棄上訴權,應向初級海上捕獲法庭為之。 撤回上訴,應向高級海上捕獲法庭為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2 條 捨棄上訴權及撤回上訴,應以書狀為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3 條 捨棄上訴權或撤回上訴者,喪失其上訴權。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4 條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對於原審判決事實、證據認為必要時,得自行調查,或發交初級海上捕獲法庭重行調查。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5 條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之判決,不經言詞審問為之。但認有必要時,得為言詞審問。 前項言詞審問之事件,得以審判官一人為受命審判官,調查上訴及答辯之要旨,製作報告書。 審判日期,應於受命審判官朗讀報告書後,先由檢察官或代理人陳述上訴之意旨,再行辯論。 第一項判決,應送達於原審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檢察官,並送副本於申訴人。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6 條 判決確定後,應將判決要旨登載於政府公報。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7 條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在檢審期間,關於被捕獲船舶及貨物之保管,應委託海軍機關為之。 前項保管規則,由海軍總司令部定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8 條 判決沒收之船舶或貨物,屬於國庫。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39 條 執行裁判,由為裁判之海上捕獲法庭檢察官指揮之。 檢察官關於判決之執行,得請海軍及警察機關協助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40 條 檢審程序細則,由海上捕獲法庭定之。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四 章 附則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第 41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法律
19800704
2024/1/12 上午 12:00:00
赦免法 第 1 條 本法稱赦免者,謂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 赦免法 第 2 條 大赦之效力如左: 一、已受罪刑之宣告者,其宣告為無效。 二、未受罪刑之宣告者,其追訴權消滅。 赦免法 第 3 條 受罪刑宣告之人經特赦者,免除其刑之執行;其情節特殊者,得以其罪刑之宣告為無效。 赦免法 第 4 條 受罪刑宣告之人經減刑者,減輕其所宣告之刑。 赦免法 第 5 條 受褫奪公權宣告之人經復權者,回復其所褫奪之公權。 赦免法 第 5-1 條 因有罪判決確定所生之既成效果,不因大赦、特赦、減刑或復權而受影響。但因罪刑之宣告而喪失之公職,經大赦或依第三條後段特赦後,有向將來回復之可能者,得由當事人申請該管主管機關回復。其經准許者,溯自申請之日起生效。 赦免法 第 6 條 總統得命令行政院轉令主管部為大赦、特赦、減刑、復權之研議。 全國性之減刑,得依大赦程序辦理。 赦免法 第 7 條 經總統命令特赦、減刑或復權者,由主管部發給證明於受赦免人。 赦免法 第 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赦免法
法律
19910924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 條 為紀念中華民國開國六十年,予罪犯更新向善之機,制定本條例。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2 條 犯罪在中華民國六十年八月十六日以前者,予以減刑。但犯左列各罪者,不適用之: 一、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至第七條之罪。 二、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第四條至第八條及第十三條至第十六條之罪。 三、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第五條至第九條及第十四條、第十五條之罪。 四、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一條至第三條之罪。 五、盜匪及結夥搶劫罪。 六、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項及第二百二十三條之罪。 七、陸海空軍刑法第六十三條至第六十七條之罪。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3 條 前條應減刑之人犯,已經判決確定尚未執行或尚未執行完畢者,依左列規定減刑: 一、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十年。 三、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二分之一。 緩刑或假釋中之人犯仍應依前項規定減刑。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4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案件,未經判決確定者,適用前條第一項之規定,於裁判時行之。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5 條 應減刑之罪,其褫奪公權,比照主刑減刑標準審酌之。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6 條 保安處分不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7 條 依第三條應減刑之案件由檢察官、軍事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聲請最後審理事實之法院或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8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未定執行刑者,就各罪依第三條、第四條規定減刑後,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已定執行刑者,仍依前項規定另定應執行之刑。刑法第五十四條之餘罪,均應減刑者亦同。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9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有應減刑與不應減刑者,就應減刑之罪,依第三條、第四條及前條規定減刑後,與不應減刑之罪之宣告刑,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0 條 減刑前已執行之刑期,算入減刑後之刑期。但因算入而其刑期於減刑裁定達到監獄前已屆滿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減刑前已繳納之罰金金額,算入減刑後之罰金金額。但其已繳納之金額超過減刑後之金額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1 條 本條例自中華民國六十年十月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法律
197109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 條 為追念總統 蔣公仁德愛民之遺志,予罪犯更新向善之機,制定本條例。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2 條 犯罪在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以前者,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依左列規定減刑: 一、甲類: (一)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十五年。 (三)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三分之一。 二、乙類: (一)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十年。 (三)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二分之一。 緩刑或假釋中之人犯,仍應依前項規定減刑。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3 條 左列各罪,不予減刑: 一、參加共產黨而犯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之罪。 二、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第四條及第五條之罪。 三、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及陸海空軍刑法第八十四條之罪。 四、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及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項之罪。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4 條 左列各罪,依本條例應減刑者,依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甲類規定減刑: 一、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至第七條之罪。 二、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第六條、第七條及第十三條至第十六條之罪。 三、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第五條至第九條、第十四條及第十五條之罪。 四、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一條第三項至第五項、第二條及第三條之罪。 五、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二項、第三項及第三條至第六條之罪。 前項以外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依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乙類規定減刑。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5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曾依其他法令減刑者,仍就原減得之刑再予減刑。 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已依中華民國六十年罪犯減刑條例獲得減刑裁判確定後再犯罪者,不得依本條例再予減刑。但因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6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未經判決確定者,於裁判時減其宣告刑。 依前項規定裁判時,應於判決主文同時諭知其宣告刑及減得之刑。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7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巳經判決確定尚未執行或尚未執行完畢者,由檢察官、軍事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聲請最後審理事實之法院或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前項情形,原軍事審判機關如經裁撤或因事實上困難,得由其上級軍事審判機關指定其他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8 條 犯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依本條例減得之刑,如為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者,應於為減刑裁判時,併諭知易科罰金折算之標準。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9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未定執行刑者,就各罪依第二條、第四條至第七條規定減刑後,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巳定執行刑者,仍依前項規定另定應執行之刑;刑法第五十四條之餘罪,均應減刑者亦同。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0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有應減刑與不應減刑者,就應減刑之罪,依第二條、第四條至第七條及前條規定減刑後,與不應減刑之罪之宣告刑,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1 條 減刑前已羈押之日數及已執行之刑期,均折抵或算入減刑後之刑期。但因折抵或算入而其刑期於減刑裁定達到監獄前已屆滿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減刑前已繳納之罰金金額,算入減刑後之罰金金額。但其已繳納之金額超過減刑後之金額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第一項已羈押之日數折抵刑期,於原處無期徒刑之人犯,已依本條例之規定減為有期徒刑後,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2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其褫奪公權,比照主刑減刑標準審酌之;其審酌後之期間,不得少於一年。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3 條 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而依本條例減刑,並經執行完畢或受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五年以內再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撤銷其減刑部分之裁判,仍執行原宣告刑。但有期徒刑應扣除巳執行或羈押之日數。 因過失犯罪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依第一項規定撤銷減刑時,由檢察官或軍事檢察官聲請最後審理事實之法院或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第七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4 條 保安處分,不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自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施行。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罪犯減刑條例
法律
197506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提審法 第 1 條 人民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人得向逮捕、拘禁地之地方法院聲請提審。但其他法律規定得聲請即時由法院審查者,依其規定。 前項聲請及第十條之抗告,免徵費用。 提審法 第 2 條 人民被逮捕、拘禁時,逮捕、拘禁之機關應即將逮捕、拘禁之原因、時間、地點及得依本法聲請提審之意旨,以書面告知本人及其指定之親友,至遲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本人或其親友亦得請求為前項之告知。 本人或其親友不通曉國語者,第一項之書面應附記其所理解之語文;有不能附記之情形者,應另以其所理解之語文告知之。 提審法 第 3 條 聲請提審應以書狀或言詞陳明下列事項: 一、聲請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及住所或居所;他人為聲請時,並應記載被逮捕、拘禁人之姓名、性別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二、已知逮捕、拘禁之原因、時間及地點。 三、逮捕、拘禁之機關或其執行人員之姓名。 四、受聲請之法院。 五、聲請之年、月、日。 前項情形,以言詞陳明者,應由書記官製作筆錄。 第一項聲請程式有欠缺者,法院應依職權查明。 提審法 第 4 條 地方法院受理提審之聲請後,依聲請提審意旨所述事實之性質,定其事務分配,其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提審法 第 5 條 受聲請法院,於繫屬後二十四小時內,應向逮捕、拘禁之機關發提審票,並即通知該機關之直接上級機關。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以裁定駁回之: 一、經法院逮捕、拘禁。 二、依其他法律規定得聲請即時由法院審查。 三、被逮捕、拘禁人已回復自由。 四、被逮捕、拘禁人已死亡。 五、經法院裁判而剝奪人身自由。 六、無逮捕、拘禁之事實。 受聲請法院,不得以無管轄權而裁定駁回之。 提審法 第 6 條 提審票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逮捕、拘禁之機關及其所在地。 二、被逮捕、拘禁人之姓名、性別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三、發提審票之法院。 四、應解交之法院。 五、發提審票之年、月、日。 提審票應以正本送達逮捕、拘禁之機關,並副知聲請人及被逮捕、拘禁人;發提審票之法院與應解交之法院非同一者,提審票正本應連同提審卷宗併送應解交之法院。 提審票、提審卷宗於必要時,得以電傳文件、傳真或其他電子文件代之。 提審法 第 7 條 逮捕、拘禁之機關,應於收受提審票後,二十四小時內將被逮捕、拘禁人解交;如在收受提審票前已將該人移送他機關者,應即回復發提審票之法院,並即將該提審票轉送受移送之機關,由該機關於二十四小時內逕行解交;如法院自行迎提者,應立即交出。 前項情形,因特殊情況致解交或迎提困難,被逮捕、拘禁人所在與法院間有聲音及影像相互傳送之設備而得直接訊問,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得以該設備訊問,逮捕、拘禁之機關免予解交。 逮捕、拘禁之機關,在收受提審票前,被逮捕、拘禁人已回復自由或死亡者,應將其事由速即回復發提審票之法院。 第二項之視訊過程,應全程錄音錄影。 提審法 第 8 條 法院審查逮捕、拘禁之合法性,應就逮捕、拘禁之法律依據、原因及程序為之。 前項審查,應予聲請人、被逮捕、拘禁人及逮捕、拘禁之機關到場陳述意見之機會。必要時,並得通知相關第三人到場陳述意見。 法院關於提審聲請之處理,除本法規定外,準用其他相關法律規定之程序。 提審法 第 9 條 法院審查後,認為不應逮捕、拘禁者,應即裁定釋放;認為應予逮捕、拘禁者,以裁定駁回之,並將被逮捕、拘禁人解返原解交之機關。 前項釋放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提審法 第 10 條 聲請人或受裁定人不服駁回聲請之裁定者,得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抗告於直接上級法院。 抗告法院認為抗告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認為抗告有理由者,應以裁定將原裁定撤銷,並即釋放被逮捕、拘禁人。 前項裁定,不得再抗告。 提審法 第 11 條 逮捕、拘禁機關之人員,違反第二條第一項之規定者,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逮捕、拘禁機關之人員,違反第七條第一項之規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提審法 第 12 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提審法
法律
20140108
2024/1/12 上午 12:00:00
刑事補償法 第 1 條 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或少年事件處理法受理之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受害人得依本法請求國家補償: 一、因行為不罰或犯罪嫌疑不足而經不起訴處分或撤回起訴、受駁回起訴裁定或無罪之判決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 二、依再審、非常上訴或重新審理程序裁判無罪、撤銷保安處分或駁回保安處分聲請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 三、因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而經不付審理或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前,曾受鑑定留置或收容。 四、因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而依重新審理程序裁定不付保護處分確定前,曾受鑑定留置、收容或感化教育之執行。 五、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期間,或刑罰之執行逾有罪確定裁判所定之刑。 六、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期間、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逾依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確定判決所定之刑罰或保安處分期間。 七、非依法律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 刑事補償法 第 2 條 依前條法律受理之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受害人亦得依本法請求國家補償: 一、因行為不罰或犯罪嫌疑不足以外之事由而經不起訴處分或撤回起訴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事由即應認行為不罰或犯罪嫌疑不足。 二、免訴或不受理判決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如有證據足認為如無該判決免訴或不受理之事由即應為無罪判決。 三、依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判決免訴或不受理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判決免訴或不受理之事由即應為無罪判決。 四、因同一案件重行起訴或曾經判決確定而經不起訴處分、免訴或不受理判決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且該同一案件業經判決有罪確定。 五、因同一案件重行起訴或曾經判決確定,依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判決免訴或不受理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且該同一案件業經判決有罪確定。 六、因死亡或刑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之事由而經不付審理或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前,曾受鑑定留置或收容,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事由即應認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 刑事補償法 第 3 條 前二條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請求補償: 一、因刑法第十八條第一項或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之事由而受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時,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事由即應起訴或為科刑、免刑判決。 二、因判決併合處罰之一部受無罪之宣告,而其他部分受有罪之宣告時,其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期間未逾有罪確定裁判所定之刑、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期間。 刑事補償法 第 4 條 補償請求之事由係因受害人意圖招致犯罪嫌疑,而為下列誤導偵查或審判行為之一所致者,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得不為補償: 一、虛偽自白。 二、湮滅、偽造、變造或隱匿證據。 三、勾串共犯、證人。 四、其他足資證明有頂替真正犯罪行為人之行為。 前項受害人之行為,應有經合法調查之證據證明之。 刑事補償法 第 5 條 少年保護事件之補償請求,係因受害人不能責付而經收容所致者,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得不為一部或全部之補償。 刑事補償法 第 6 條 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及徒刑、拘役、感化教育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執行之補償,依其羈押、鑑定留置、收容或執行之日數,以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折算一日支付之。 罰金及易科罰金執行之補償,應依已繳罰金一點五倍至二倍金額附加依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返還之。 易服勞役執行之補償,準用第一項規定支付之。 易服社會勞動執行之補償,依其執行折算之日數,以新臺幣七百五十元以上一千五百元以下折算一日支付之。 沒收、追徵、追繳或抵償執行之補償,除應銷燬者外,應返還之;其已拍賣者,應支付與賣得價金一倍至二倍之金額,並附加依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死刑執行之補償,除其羈押依第一項規定補償外,並應按受刑人執行死刑當年度國人平均餘命計算受刑人餘命,以新臺幣五千元折算一日支付撫慰金。但其總額不得低於新臺幣一千萬元。 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之日數,應自拘提、同行或逮捕時起算。 刑事補償法 第 7 條 (刪除) 刑事補償法 第 8 條 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決定補償金額時,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公務員行為違法或不當。 二、受害人所受損失。 三、受害人經命具保後逃亡或藏匿、故意干擾證據調查或其他事由而可歸責。 刑事補償法 第 9 條 刑事補償,由原處分或撤回起訴機關,或為駁回起訴、無罪、免訴、不受理、不付審理、不付保護處分、撤銷保安處分或駁回保安處分之聲請、諭知第一條第五款、第六款裁判之機關管轄。但依第一條第七款規定請求補償者,由為羈押、鑑定留置、收容或執行之機關所在地或受害人之住所地、居所地或最後住所地之地方法院管轄;軍法案件,由地方軍事法院管轄。 前項原處分或裁判之軍事審判機關,經裁撤或改組者,由承受其業務之軍事法院或檢察署為管轄機關。 刑事補償法 第 10 條 補償之請求,應以書狀記載下列事項,向管轄機關提出之: 一、補償請求人姓名、性別、年齡、住所或居所。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年齡、住所或居所。 三、請求補償之標的。如請求為分期支付,其分期方式及金額。 四、事實及理由,並應附具請求補償所憑之不起訴處分書、撤回起訴書,或裁判書之正本或其他相關之證明文件。 五、管轄機關。 六、年、月、日。 刑事補償法 第 11 條 受害人死亡者,法定繼承人得請求補償。 前項之請求,除死亡者係受死刑之執行者外,不得違反死亡者本人或順序在前繼承人明示之意思。 刑事補償法 第 12 條 繼承人為請求時,應釋明其與死亡者之關係,及有無同一順序繼承人。 繼承人有數人時,其中一人請求補償者,其效力及於全體。但撤回請求,應經全體同意。 刑事補償法 第 13 條 補償之請求,應於不起訴處分、撤回起訴或駁回起訴、無罪、免訴、不受理、不付審理、不付保護處分、撤銷保安處分或駁回保安處分之聲請、第一條第五款或第六款之裁判確定日起二年內,向管轄機關為之。但依第一條第七款規定請求者,自停止羈押、鑑定留置、收容或執行之日起算。 前項不起訴處分、撤回起訴或裁判確定之事實,因不可歸責於受害人之事由而知悉在後者,自知悉時起算。但自不起訴處分、撤回起訴或裁判確定後已逾五年者,不得請求。 刑事補償法 第 14 條 補償之請求,得委任代理人為之。 委任代理人應提出委任書。 代理人撤回請求,非受特別委任不得為之。 刑事補償法 第 15 條 補償之請求,得於決定前撤回。 請求經撤回者,不得再請求。 刑事補償法 第 16 條 補償之請求,違背法律上之程式,經定期命其補正,而逾期不補正者,應以決定駁回之。 刑事補償法 第 17 條 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認為無管轄權者,應諭知移送於管轄機關;認為已逾請求期間或請求無理由者,應以決定駁回之;認為請求有理由者,應為補償之決定。 前項機關,應於收到補償請求後三個月內,製作決定書,送達於最高檢察署及補償請求人。 前項之送達,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 補償之請求,經受理機關決定後,不得以同一事由,更行請求。 刑事補償法 第 18 條 補償請求人不服前條第一項機關之決定者,得聲請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覆審。 補償決定違反第一條至第三條規定,或有其他依法不應補償而補償之情形者,最高檢察署亦得聲請覆審。 刑事補償法 第 19 條 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法官,由司法院院長指派最高法院院長及法官若干人兼任之,並以最高法院院長為審判長。 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職員,由司法院調用之。 刑事補償法 第 20 條 聲請覆審,應於決定書送達後二十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經原決定機關,向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為之。 刑事補償法 第 21 條 不利於補償請求人之決定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足以影響原決定之結果者,原補償請求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法定繼承人得向為原確定決定機關聲請重審: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二、原決定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 三、原決定所憑之證物已證明其為偽造或變造。 四、原決定所憑之證言、鑑定或通譯已證明其為虛偽。 五、參與原決定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或法官、軍事審判官因該補償決定事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或因該事件違法失職已受懲戒處分。 六、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 前項第六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決定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決定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 刑事補償法 第 22 條 聲請重審,應於決定確定之日起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其聲請之事由發生或知悉在確定之後者,上開不變期間自知悉時起算。但自決定確定後已逾五年者,不得聲請。 刑事補償法 第 23 條 聲請重審,應以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確定決定之繕本及證據,向原確定決定機關為之。 刑事補償法 第 24 條 受理重審機關認為無重審理由,或逾聲請期限,或聲請程式不合法者,應以決定駁回之;認為聲請有理由者,應撤銷原決定,並更為決定。 聲請重審,經受理機關認為無理由駁回後,不得以同一事由,更行聲請。 刑事補償法 第 25 條 重審之聲請,得於受理機關決定前撤回之。重審之聲請經撤回者,不得更以同一事由,聲請重審。 撤回重審之聲請,應提出撤回書狀。 刑事補償法 第 26 條 聲請人依本法聲請重審或撤回時,準用第十二條第二項及第十四條規定。 刑事補償法 第 27 條 原決定機關應於決定確定後十日內,將主文及決定要旨公告,並登載公報及受害人所在地之報紙。 刑事補償法 第 27-1 條 司法院應於補償之決定確定後,進行必要之調查或研究,分析刑事誤判原因。 刑事補償法 第 28 條 補償支付之請求,應於補償決定送達後五年內,以書狀並附戶籍謄本向原決定機關為之,逾期不為請求者,其支付請求權消滅。 繼承人為前項請求時,準用第十二條之規定。 受害人就同一原因,已依其他法律受有賠償或補償者,應於依本法支付補償額內扣除之。 刑事補償法 第 29 條 補償請求權及補償支付請求權,均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刑事補償法 第 30 條 補償金之支付、罰金或沒收物之返還,應於收受請求支付或返還請求書狀後十五日內為之。 刑事補償法 第 31 條 補償事件繫屬中有本案再行起訴、再審或重新審理之聲請時,於其裁判確定前,停止補償審理之程序。 前項停止之程序,於本案再行起訴、再審或重新審理之裁判確定時,續行之。 刑事補償法 第 32 條 補償決定確定後,有本案再行起訴、再審或重新審理之聲請時,於其裁判確定前,停止補償之交付。 前項情形,本案重新審理經裁定保護處分確定時,其決定失其效力;本案再行起訴或再審經判決有罪確定時,於判決諭知刑罰或保安處分期間之範圍內,其決定失其效力。 刑事補償法 第 33 條 前條第二項之情形,已為補償之支付者,原決定機關就補償決定失其效力部分,應以決定命其返還。 前項決定,具有執行名義。 刑事補償法 第 34 條 補償經費由國庫負擔。 依第一條所列法律執行職務之公務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而違法,致生補償事件者,補償機關於補償後,應依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該公務員求償。前項求償權自支付補償金之日起,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行使求償權,應審酌公務員應負責事由輕重之一切情狀,決定一部或全部求償。被求償者有數人時,應斟酌情形分別定其求償金額。 刑事補償法 第 35 條 刑事補償審理規則,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補償事件之初審決定機關,應傳喚補償請求人、代理人,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但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不在此限。 刑事補償程序,不徵收費用。 刑事補償法 第 36 條 (刪除) 刑事補償法 第 37 條 受害人有不能依本法受補償之損害者,得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請求賠償。 刑事補償法 第 38 條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依軍事審判法受理之案件,亦適用之。 依前項規定請求補償者,應自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之日起二年內為之。 刑事補償法 第 39 條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有第二十一條得聲請重審事由者,應自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之日起二年內為之。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修正施行前五年,依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十三日修正前條文第二條第三款駁回請求賠償之案件,受害人得自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起二年內,以原確定決定所適用之法律牴觸憲法為由,向原確定決定機關聲請重審。 刑事補償法 第 40 條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修正施行前,補償支付請求權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未完成者,得於本法修正施行之日起五年內行使請求權。但自其時效完成後,至本法修正施行時已逾五年者,不在此限。 刑事補償法 第 40-1 條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五日修正之第十三條第二項施行前經不起訴處分、撤回起訴或裁判確定,且受害人於該確定之事實因不可歸責之事由而知悉在後者,其請求期間適用修正後第十三條第二項前段之規定。但自修正之第十三條第二項施行之日起已逾五年者,不得請求。 計算前項請求期間時,應扣除受害人依修正前規定因已逾請求期間而無法行使權利之期間。 刑事補償法 第 41 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刑事補償法
法律
202312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一 章 總則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 條 為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調整其成長環境,並矯治其性格,特制定本法。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1 條 少年保護事件及少年刑事案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於與少年保護事件、少年刑事案件性質不相違反之範圍內,準用其他法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 條 本法稱少年者,謂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 條 下列事件,由少年法院依本法處理之: 一、少年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者。 二、少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而認有保障其健全自我成長之必要者: (一)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危險器械。 (二)有施用毒品或迷幻物品之行為而尚未觸犯刑罰法律。 (三)有預備犯罪或犯罪未遂而為法所不罰之行為。 前項第二款所指之保障必要,應依少年之性格及成長環境、經常往來對象、參與團體、出入場所、生活作息、家庭功能、就學或就業等一切情狀而為判斷。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1 條 詢問或訊問少年時,應通知其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其他適當之人陪同在場。但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有急迫情況者,不在此限。 依法應於二十四小時內護送少年至少年法院之事件,等候前項陪同之人到場之時間不予計入,並應釋明其事由。但等候時間合計不得逾四小時。 少年因精神或其他心智障礙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必要時,得請兒童及少年心理衛生或其他專業人士協助。 少年不通曉詢問或訊問之人所使用之語言者,應由通譯傳譯之。其為聽覺、語言或多重障礙者,除由通譯傳譯外,並得以文字、手語或其他適當方式詢問或訊問,亦得許其以上開方式表達。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2 條 詢問或訊問少年時,應先告知下列事項: 一、所涉之觸犯刑罰法律事實及法條或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各目事由;經告知後,認為應變更者,應再告知。 二、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 三、得選任輔佐人;如依法令得請求法律扶助者,得請求之。 四、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少年表示已選任輔佐人時,於被選任之人到場前,應即停止詢問或訊問。但少年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請求或同意續行詢問或訊問者,不在此限。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3 條 詢問、訊問、護送少年或使其等候時,應與一般刑事案件之嫌疑人或被告隔離。但偵查、審判中認有對質、詰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4 條 連續詢問或訊問少年時,得有和緩之休息時間。 詢問或訊問少年,不得於夜間行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有急迫之情形。 二、查驗其人有無錯誤。 三、少年、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請求立即詢問或訊問。 前項所稱夜間者,為日出前,日沒後。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 條 少年犯罪依法應受軍事審判者,得由少年法院依本法處理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二 章 少年法院之組織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 條 直轄市設少年法院,其他縣(市)得視其地理環境及案件多寡分別設少年法院。 尚未設少年法院地區,於地方法院設少年法庭。但得視實際情形,其職務由地方法院原編制內人員兼任,依本法執行之。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設少年法庭。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1 條 少年法院分設刑事庭、保護庭、調查保護處、公設輔佐人室,並應配置心理測驗員、心理輔導員及佐理員。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2 條 少年法院之組織,除本法有特別規定者外,準用法院組織法有關地方法院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3 條 心理測驗員、心理輔導員及佐理員配置於調查保護處。 心理測驗員、心理輔導員,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八職等。佐理員委任第三職等至薦任第六職等。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 條 少年法院院長、庭長及法官、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少年法庭庭長及法官、公設輔佐人,除須具有一般之資格外,應遴選具有少年保護之學識、經驗及熱忱者充之。 前項院長、庭長及法官遴選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9 條 少年調查官職務如左︰ 一、調查、蒐集關於少年保護事件之資料。 二、對於少年觀護所少年之調查事項。 三、法律所定之其他事務。 少年保護官職務如左︰ 一、掌理由少年保護官執行之保護處分。 二、法律所定之其他事務。 少年調查官及少年保護官執行職務,應服從法官之監督。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0 條 調查保護處置處長一人,由少年調查官或少年保護官兼任,綜理及分配少年調查及保護事務;其人數合計在六人以上者,應分組辦事,各組並以一人兼任組長,襄助處長。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1 條 心理測驗員、心理輔導員、書記官、佐理員及執達員隨同少年調查官或少年保護官執行職務者,應服從其監督。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2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3 條 少年法院兼任處長或組長之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其餘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高等法院少年法庭少年調查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三 章 少年保護事件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一 節 調查及審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4 條 少年保護事件由行為地或少年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少年法院管轄。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5 條 少年法院就繫屬中之事件,經調查後認為以由其他有管轄權之少年法院處理,可使少年受更適當之保護者,得以裁定移送於該管少年法院;受移送之法院,不得再行移送。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6 條 刑事訴訟法第六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七條及第八條前段之規定,於少年保護事件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7 條 不論何人知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之事件者,得向該管少年法院報告。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 條 司法警察官、檢察官或法院於執行職務時,知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之事件者,應移送該管少年法院。 司法警察官、檢察官或法院於執行職務時,知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之情形者,得通知少年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少年輔導委員會處理之。 對於少年有監督權人、少年之肄業學校、從事少年保護事業之機關或機構,發現少年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之情形者,得通知少年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少年輔導委員會處理之。 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情形之少年,得請求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少年輔導委員會協助之。 少年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少年輔導委員會知悉少年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情形之一者,應結合福利、教育、心理、醫療、衛生、戶政、警政、財政、金融管理、勞政、移民及其他相關資源,對少年施以適當期間之輔導。 前項輔導期間,少年輔導委員會如經評估認由少年法院處理,始能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者,得敘明理由並檢具輔導相關紀錄、有關資料及證據,請求少年法院處理之,並持續依前項規定辦理。 少年輔導委員會對於少年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行為所用、所生或所得之物,得扣留、保管之,除依前項規定檢具請求少年法院處理者外,應予沒入、銷毀、發還或為適當之處理;其要件、方式、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定之。 直轄市、縣(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應由具備社會工作、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或其他相關專業之人員,辦理第二項至第六項之事務;少年輔導委員會之設置、輔導方式、辦理事務、評估及請求少年法院處理等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定之。 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前,司法警察官、檢察官、法院、對於少年有監督權人、少年之肄業學校、從事少年保護事業之機關或機構,發現少年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之情形者,得移送或請求少年法院處理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1 條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為調查少年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必要時,得使用通知書,通知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其他適當之人到場。 前項通知書,由司法警察機關主管長官簽名,並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受通知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及住、居所。 二、事由。 三、應到之日、時、處所。 四、少年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報請該管少年法院法官核發同行書強制其到場之意旨。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未使用通知書通知第一項所定之人到場者,應於通知時,告知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事項。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同行、逕行同行、逮捕或接受少年時,應即告知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第三條之二第一項各款事項;少年有第三條之一第三項或第四項所定情形者,並應依各該項規定辦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2 條 少年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於必要時,得報請該管少年法院法官核發同行書,強制其到場。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3 條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少年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不經通知,逕行報請該管少年法院法官核發同行書,強制少年到場: 一、逃匿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匿之虞。 二、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串證之虞。 三、所觸犯之刑罰法律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4 條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少年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而情況急迫者,得逕行同行之: 一、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同觸犯刑罰法律。 二、少年於收容、羈押、執行感化教育或徒刑之執行中脫逃。 三、有事實足認為觸犯刑罰法律,經被盤查而逃逸。 四、所觸犯之刑罰法律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事實足認為有逃匿之虞。 前項第一款及第三款,於所觸犯之刑罰法律顯係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不適用之。 第一項同行,以其急迫情況不及向該管少年法院法官報請核發同行書者為限,於執行後,應即報請該管少年法院法官簽發同行書。如法官不簽發時,應即將被同行少年釋放。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5 條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同行觸犯刑罰法律之少年,應自同行時起二十四小時內,指派妥適人員,將少年連同卷證,護送該管少年法院處理。但法官通知其即時護送者,應即護送。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發現被逕行拘提之人為少年者,應依前項規定處理。 前二項情形,其關係人之筆錄或有關證據,如因情況急迫,不及蒐集調查者,得由原移送機關於三日內補送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6 條 前條規定,於檢察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逮捕、接受或發現被逮捕之人為少年時,準用之。 前項少年所觸犯之刑罰法律顯係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時,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得填載不護送報告書,以傳真或其他適當方式,報請該管少年法院法官許可後,不予護送,逕行釋放。但法官未許可者,應即護送。 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依前項規定不護送少年時,應將法官批示許可不護送報告書附於警卷內,檢同相關卷證於七日內將案件移送該管少年法院處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7 條 司法警察官因調查少年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必要時,得準用刑事訴訟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關於人證、鑑定、搜索、扣押、證據保全及通訊監察之規定,逕向該管少年法院聲請或陳報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8 條 對少年執行同行、逕行同行、協尋、護送或逮捕時,應注意其身體及名譽;除依少年之身心狀況、使用暴力情形、所處環境、年齡或其他事實,認有防止其自傷、傷人、脫逃或嚴重毀損他人財物之必要,且無其他約制方法外,不應對少年使用約束工具。 前項除外情形,不得逾必要之程度,避免公然暴露少年之約束工具及確保少年不致於因而受到侵害;認已無繼續使用之必要時,應即解除。 前二項使用約束工具之範圍、方式、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實施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8-9 條 少年法院接受移送、報告或請求之事件後,認為有關證據或其他可供參考之資料未完備者,得於收案後以書面敘明應補足或調查之部分,並指定期間將卷證發回或發交司法警察機關或其他相關機關補足或調查;受發回或發交之機關應於限定之期間內補正。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19 條 少年法院接受移送、報告或請求之事件後,應先由少年調查官調查該少年與事件有關之行為、其人之品格、經歷、身心狀況、家庭情形、社會環境、教育程度以及其他必要之事項,於指定之期限內提出報告,並附具建議。 少年調查官調查之結果,不得採為認定事實之唯一證據。 少年調查官到庭陳述調查及處理之意見時,除有正當理由外,應由進行第一項之調查者為之。 少年法院訊問關係人時,書記官應製作筆錄。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0 條 少年法院審理少年保護事件,得以法官一人獨任行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1 條 少年法院法官或少年調查官對於事件之調查,必要時得傳喚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到場。 前項調查,應於相當期日前將調查之日、時及處所通知少年之輔佐人。 第一項之傳喚,應用通知書,記載左列事項,由法官簽名;其由少年調查官傳喚者,由少年調查官簽名︰ 一、被傳喚人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及住居所。 二、事由。 三、應到場之日、時及處所。 四、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強制其同行。 傳喚通知書應送達於被傳喚人。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2 條 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少年法院法官得依職權或依少年調查官之請求發同行書,強制其到場。但少年有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少年法院法官並認為必要時,得不經傳喚,逕發同行書,強制其到場。 同行書應記載左列事項,由法官簽名︰ 一、應同行人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國民身分證字號、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但年齡、出生地、國民身分證字號或住居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二、事由。 三、應與執行人同行到達之處所。 四、執行同行之期限。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3 條 同行書由執達員、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之。 同行書應備三聯,執行同行時,應各以一聯交應同行人及其指定之親友,並應注意同行人之身體及名譽。 執行同行後,應於同行書內記載執行之處所及年、月、日;如不能執行者,記載其情形,由執行人簽名提出於少年法院。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3-1 條 少年行蹤不明者,少年法院得通知各地區少年法院、檢察官、司法警察機關協尋之。但不得公告或登載報紙或以其他方法公開之。 協尋少年,應用協尋書,記載左列事項,由法官簽名︰ 一、少年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國民身分證字號、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但年齡、出生地、國民身分證字號或住居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二、事件之內容。 三、協尋之理由。 四、應護送之處所。 少年經尋獲後,少年調查官、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得逕行護送少年至應到之處所。 協尋於其原因消滅或顯無必要時,應即撤銷。撤銷協尋之通知,準用第一項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4 條 刑事訴訟法關於人證、鑑定、通譯、勘驗、證據保全、搜索及扣押之規定,於少年保護事件性質不相違反者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5 條 少年法院因執行職務,得請警察機關、自治團體、學校、醫院或其他機關、團體為必要之協助。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6 條 少年法院於必要時,對於少年得以裁定為下列之處置: 一、責付於少年之法定代理人、家長、最近親屬、現在保護少年之人、適當之機關、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團體或個人,並得在事件終結前,交付少年調查官為適當之輔導。 二、命收容於少年觀護所進行身心評估及行為觀察,並提供鑑別報告。但以不能責付或以責付為顯不適當,而需收容者為限;少年、其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輔佐人,得隨時向少年法院聲請責付,以停止收容。 少年法院就少年故意致死亡、致重傷或侵害性自主權之事件,經審酌少年健全自我成長之保障與被害人或其家屬之保護,認有必要者,得於裁定責付時,命少年於事件終結確定前遵守下列事項: 一、禁止對被害人或其家屬之身體或財產實施危害。 二、禁止對被害人或其家屬為恐嚇、騷擾、接觸、跟蹤之行為。 三、禁止無正當理由接近被害人或其家屬之住居所、學校、工作場所或其他經常出入之特定場所特定距離。 四、禁止其他危害被害人或其家屬之事項。 少年法院就少年觸犯刑法第二編第二十八章之一,或以性影像觸犯刑法第三百零四條、第三百零五條及第三百四十六條之事件,經審酌少年健全自我成長之保障與被害人之保護,認有必要者,得命少年於事件終結確定前遵守下列事項: 一、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事項。 二、禁止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三、提出或交付被害人之性影像。 四、移除或向網際網路平台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申請刪除已上傳之被害人之性影像。 五、禁止其他危害被害人之事項。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三條第一款第二目、第三款、第六款、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條及第四十二條之規定,於前二項情形,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6-1 條 收容少年應用收容書。 收容書應記載左列事項,由法官簽名︰ 一、少年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國民身分證字號、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但年齡、出生地、國民身分證字號或住居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二、事件之內容。 三、收容之理由。 四、應收容之處所。 第二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執行收容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6-2 條 少年觀護所收容少年之期間,調查或審理中均不得逾二月。但有繼續收容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由少年法院裁定延長之;延長收容期間不得逾一月,以一次為限。收容之原因消滅時,少年法院應依職權或依少年、其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輔佐人之聲請,將命收容之裁定撤銷之。 事件經抗告者,抗告法院之收容期間,自卷宗及證物送交之日起算。 事件經發回者,其收容及延長收容之期間,應更新計算。 裁定後送交前之收容期間,算入原審法院之收容期間。 少年觀護所之人員,應於職前及在職期間接受包括少年保護之相關專業訓練;所長、副所長、執行鑑別及教導業務之主管人員,應遴選具有少年保護之學識、經驗及熱忱者充任。 少年觀護所之組織、人員之遴聘及教育訓練等事項,以法律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7 條 少年法院依調查之結果,認少年觸犯刑罰法律,且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以裁定移送於有管轄權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一、犯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二、事件繫屬後已滿二十歲者。 除前項情形外,少年法院依調查之結果,認犯罪情節重大,參酌其品行、性格、經歷等情狀,以受刑事處分為適當者,得以裁定移送於有管轄權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前二項情形,於少年犯罪時未滿十四歲者,不適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8 條 少年法院依調查之結果,認為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或以其他事由不應付審理者,應為不付審理之裁定。 少年因心神喪失而為前項裁定者,得令入相當處所實施治療。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9 條 少年法院依少年調查官調查之結果,認為情節輕微,以不付審理為適當者,得為不付審理之裁定,並為下列處分: 一、告誡。 二、交付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嚴加管教。 三、轉介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為適當之輔導。 前項處分,均交由少年調查官執行之。 少年法院為第一項裁定前,得斟酌情形,經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及被害人之同意,轉介適當機關、機構、團體或個人進行修復,或使少年為下列各款事項: 一、向被害人道歉。 二、立悔過書。 三、對被害人之損害負賠償責任。 前項第三款之事項,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應負連帶賠償之責任,並得為民事強制執行之名義。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0 條 少年法院依調查之結果,認為應付審理者,應為開始審理之裁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1 條 少年或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得隨時選任少年之輔佐人。 犯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未經選任輔佐人者,少年法院應指定適當之人輔佐少年。其他案件認有必要者亦同。 前項案件,選任輔佐人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少年法院亦得指定之。 前兩項指定輔佐人之案件,而該地區未設置公設輔佐人時,得由少年法院指定適當之人輔佐少年。 公設輔佐人準用公設辯護人條例有關規定。 少年保護事件中之輔佐人,於與少年保護事件性質不相違反者,準用刑事訴訟法辯護人之相關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1-1 條 選任非律師為輔佐人者,應得少年法院之同意。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1-2 條 輔佐人除保障少年於程序上之權利外,應協助少年法院促成少年之健全成長。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2 條 少年法院審理事件應定審理期日。審理期日應傳喚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並通知少年之輔佐人。 少年法院指定審理期日時,應考慮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輔佐人準備審理所需之期間。但經少年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之同意,得及時開始審理。 第二十一條第三項、第四項之規定,於第一項傳喚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3 條 審理期日,書記官應隨同法官出席,製作審理筆錄。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4 條 調查及審理不公開。但少年法院得許少年之親屬、學校教師、從事少年保護事業之人或其他認為相當之人在場旁聽;必要時得聽取其意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5 條 審理應以和藹懇切之態度行之。法官參酌事件之性質與少年之身心、環境狀態,得不於法庭內進行審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6 條 審理期日訊問少年時,應予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及輔佐人陳述意見之機會。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6-1 條 審理期日,應傳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被害人之人到庭陳述意見。但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或少年法院認為不必要或有礙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者,不在此限。 前項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被害人之人之意見陳述,少年法院得於調查時為之。 被害人依前二項之規定到場者,其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社工人員或其信賴之人,經被害人同意後,得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但少年法院認有礙程序進行或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者,不適用之。 少年法院審酌個案情節、被害人及少年之身心狀況,並聽取被害人、少年及其他在場人之意見後,認有必要者,得不令少年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在場,或透過單面鏡、聲音影像相互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為之。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被害人之人得向少年法院查詢調查及審理之進度;少年法院認不宜告知者,亦應回復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7 條 審理期日,應調查必要之證據。 少年應受保護處分之原因、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8 條 少年法院認為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少年為陳述時,不令少年以外之人在場。 二、少年以外之人為陳述時,不令少年在場。 前項少年為陳述時,少年法院應依其年齡及成熟程度權衡其意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39 條 少年調查官應於審理期日出庭陳述調查及處理之意見。 少年法院不採少年調查官陳述之意見者,應於裁定中記載不採之理由。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0 條 少年法院依審理之結果,認為事件有第二十七條第一項之情形者,應為移送之裁定;有同條第二項之情形者,得為移送之裁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1 條 少年法院依審理之結果,認為事件不應或不宜付保護處分者,應裁定諭知不付保護處分。 第二十八條第二項、第二十九條第三項、第四項之規定,於少年法院認為事件不宜付保護處分,而依前項規定為不付保護處分裁定之情形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2 條 少年法院審理事件,除為前二條處置者外,應對少年以裁定諭知下列之保護處分: 一、訓誡,並得予以假日生活輔導。 二、交付保護管束並得命為勞動服務。 三、交付安置於適當之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輔導。 四、令入感化教育處所施以感化教育。 少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於為前項保護處分之前或同時諭知下列處分: 一、少年施用毒品或迷幻物品成癮,或有酗酒習慣者,令入相當處所實施禁戒。 二、少年身體、精神或其他心智顯有障礙者,令入醫療機構或其他相當處所實施治療。 第一項處分之期間,毋庸諭知。 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至第四項、第二十九條第三項、第四項之規定,於少年法院依第一項為保護處分之裁定情形準用之。 少年法院為第一項裁定前,認有必要時,得徵詢適當之機關(構)、學校、團體或個人之意見,並得召開協調、諮詢或整合符合少年所需之福利服務、安置輔導、衛生醫療、就學、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家庭處遇計畫或其他資源與服務措施之相關會議。 前項規定,於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一項、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五十一條第三項、第五十五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十五條之二第二項至第五項、第五十五條之三、第五十六條第一項及第三項情形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3 條 刑法及其他法律有關沒收之規定,於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四十一條及前條之裁定準用之。 少年法院認供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各目行為所用或所得之物不宜發還者,得沒收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4 條 少年法院為決定宜否為保護處分或應為何種保護處分,認有必要時,得以裁定將少年交付少年調查官為六月以內期間之觀察。 前項觀察,少年法院得徵詢少年調查官之意見,將少年交付適當之機關、學校、團體或個人為之,並受少年調查官之指導。 少年調查官應將觀察結果,附具建議提出報告。 少年法院得依職權或少年調查官之請求,變更觀察期間或停止觀察。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5 條 受保護處分之人,另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確定者,為保護處分之少年法院,得以裁定將該處分撤銷之。 受保護處分之人,另受保安處分之宣告確定者,為保護處分之少年法院,應以裁定定其應執行之處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6 條 受保護處分之人,復受另件保護處分,分別確定者,後為處分之少年法院,得以裁定定其應執行之處分。 依前項裁定為執行之處分者,其他處分無論已否開始執行,視為撤銷。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7 條 少年法院為保護處分後,發見其無審判權者,應以裁定將該處分撤銷之,移送於有審判權之機關。 保護處分之執行機關,發見足認為有前項情形之資料者,應通知該少年法院。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8 條 少年法院所為裁定,應以正本送達於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輔佐人及被害人,並通知少年調查官。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49 條 文書之送達,除本法另有規定外,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送達之規定。 前項送達,對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輔佐人,及依法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其身分資訊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得為公示送達。 文書之送達,不得於信封、送達證書、送達通知書或其他對外揭示之文書上,揭露足以使第三人識別少年或其他依法應保密其身分者之資訊。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二 節 保護處分之執行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0 條 對於少年之訓誡,應由少年法院法官向少年指明其不良行為,曉諭以將來應遵守之事項,並得命立悔過書。 行訓誡時,應通知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及輔佐人到場。 少年之假日生活輔導為三次至十次,由少年法院交付少年保護官於假日為之,對少年施以個別或群體之品德教育,輔導其學業或其他作業,並得命為勞動服務,使其養成勤勉習慣及守法精神;其次數由少年保護官視其輔導成效而定。 前項假日生活輔導,少年法院得依少年保護官之意見,將少年交付適當之機關、團體或個人為之,受少年保護官之指導。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1 條 對於少年之保護管束,由少年保護官掌理之;少年保護官應告少年以應遵守之事項,與之常保接觸,注意其行動,隨時加以指示;並就少年之教養、醫治疾病、謀求職業及改善環境,予以相當輔導。 少年保護官因執行前項職務,應與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為必要之洽商。 少年法院得依少年保護官之意見,將少年交付適當之福利或教養機構、慈善團體、少年之最近親屬或其他適當之人保護管束,受少年保護官之指導。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2 條 對於少年之交付安置輔導及施以感化教育時,由少年法院依其行為性質、身心狀況、學業程度及其他必要事項,分類交付適當之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或感化教育機構執行之,受少年法院之指導。 感化教育機構之組織及其教育之實施,以法律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3 條 保護管束與感化教育之執行,其期間均不得逾三年。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4 條 少年轉介輔導處分及保護處分之執行,至多執行至滿二十一歲為止。 執行安置輔導之福利及教養機構之設置及管理辦法,由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之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5 條 保護管束之執行,已逾六月,著有成效,認無繼續之必要者,或因事實上原因,以不繼續執行為宜者,少年保護官得檢具事證,聲請少年法院免除其執行。 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認保護管束之執行有前項情形時,得請求少年保護官為前項之聲請,除顯無理由外,少年保護官不得拒絕。 少年在保護管束執行期間,違反應遵守之事項,不服從勸導達二次以上,而有觀察之必要者,少年保護官得聲請少年法院裁定留置少年於少年觀護所中,予以五日以內之觀察。 少年在保護管束期間違反應遵守之事項,情節重大,或曾受前項觀察處分後,再違反應遵守之事項,足認保護管束難收效果者,少年保護官得聲請少年法院裁定撤銷保護管束,將所餘之執行期間令入感化處所施以感化教育,其所餘之期間不滿六月者,應執行至六月。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5-1 條 保護管束所命之勞動服務為三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由少年保護官執行,其期間視輔導之成效而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5-2 條 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三款之安置輔導為二月以上二年以下。 前項執行已逾二月,著有成效,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或有事實上原因以不繼續執行為宜者,少年保護官、負責安置輔導之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得檢具事證,聲請少年法院免除其執行。 安置輔導期滿,少年保護官、負責安置輔導之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認有繼續安置輔導之必要者,得聲請少年法院裁定延長,延長執行之次數以一次為限,其期間不得逾二年。 第一項執行已逾二月,認有變更安置輔導之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之必要者,少年保護官、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得檢具事證或敘明理由,聲請少年法院裁定變更。 少年在安置輔導期間違反應遵守之事項,情節重大,或曾受第五十五條之三留置觀察處分後,再違反應遵守之事項,足認安置輔導難收效果者,少年保護官、負責安置輔導之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得檢具事證,聲請少年法院裁定撤銷安置輔導,將所餘之執行期間令入感化處所施以感化教育,其所餘之期間不滿六月者,應執行至六月。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5-3 條 少年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第二十九條第一項或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之處分,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得聲請少年法院核發勸導書,經勸導無效者,各該聲請人得聲請少年法院裁定留置少年於少年觀護所中,予以五日內之觀察。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6 條 執行感化教育已逾六月,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得由少年保護官或執行機關檢具事證,聲請少年法院裁定免除或停止其執行。 少年或少年之法定代理人認感化教育之執行有前項情形時,得請求少年保護官為前項之聲請,除顯無理由外,少年保護官不得拒絕。 第一項停止感化教育之執行者,所餘之執行時間,應由少年法院裁定交付保護管束。 第五十五條之規定,於前項之保護管束準用之;依該條第四項應繼續執行感化教育時,其停止期間不算入執行期間。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7 條 第二十九條第一項之處分、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處分及第五十五條第三項或第五十五條之三之留置觀察,應自處分裁定之日起,二年內執行之;逾期免予執行。 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及同條第二項之處分,自應執行之日起,經過三年未執行者,非經少年法院裁定應執行時,不得執行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8 條 第四十二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之處分期間,以戒絕治癒或至滿二十歲為止。但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少年法院得免除之。 前項處分與保護管束一併諭知者,同時執行之;與安置輔導或感化教育一併諭知者,先執行之。但其執行無礙於安置輔導或感化教育之執行者,同時執行之。 依禁戒或治療處分之執行,少年法院認為無執行保護處分之必要者,得免其保護處分之執行。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59 條 少年法院法官因執行轉介處分、保護處分或留置觀察,於必要時,得對少年發通知書、同行書或請有關機關協尋之。 少年保護官因執行保護處分,於必要時得對少年發通知書。 第二十一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二十二條第二項、第二十三條及第二十三條之一規定,於前二項通知書、同行書及協尋書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0 條 少年法院諭知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後,其執行保護處分所需教養費用,得斟酌少年本人或對少年負扶養義務人之資力,以裁定命其負擔全部或一部;其特殊清寒無力負擔者,豁免之。 前項裁定,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由少年法院囑託各該法院民事執行處強制執行,免徵執行費。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三 節 抗告及重新審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1 條 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輔佐人,對於少年法院所為下列之裁定有不服者,得提起抗告。但輔佐人提起抗告,不得與選任人明示之意思相反: 一、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交付少年調查官為適當輔導之裁定。 二、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二款命收容或駁回聲請責付之裁定。 三、依第二十六條第二項、第三項所為命少年應遵守事項之裁定。 四、第二十六條之二第一項延長收容或駁回聲請撤銷收容之裁定。 五、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之裁定。 六、第二十九條第一項之裁定。 七、第四十條之裁定。 八、第四十二條之處分。 九、第五十五條第三項、第五十五條之三留置觀察之裁定及第五十五條第四項之撤銷保護管束執行感化教育之處分。 十、第五十五條之二第三項延長安置輔導期間之裁定、第五項撤銷安置輔導執行感化教育之處分。 十一、駁回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聲請免除或停止感化教育執行之裁定。 十二、第五十六條第四項命繼續執行感化教育之處分。 十三、第六十條命負擔教養費用之裁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2 條 少年行為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對於少年法院之左列裁定,得提起抗告︰ 一、依第二十八條第一項所為不付審理之裁定。 二、依第二十九條第一項所為不付審理,並為轉介輔導、交付嚴加管教或告誡處分之裁定。 三、依第四十一條第一項諭知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 四、依第四十二條第一項諭知保護處分之裁定。 被害人已死亡或有其他事實上之原因不能提起抗告者,得由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提起抗告。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3 條 抗告以少年法院之上級法院為管轄法院。 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行抗告。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4 條 抗告期間為十日,自送達裁定後起算。但裁定宣示後送達前之抗告亦有效力。 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七條至第四百十四條及本章第一節有關之規定,於本節抗告準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4-1 條 諭知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後,有左列情形之一,認為應不付保護處分者,少年保護官、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輔佐人得聲請為保護處分之少年法院重新審理︰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並足以影響裁定之結果者。 二、因發見確實之新證據,足認受保護處分之少年,應不付保護處分者。 三、有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或第五款所定得為再審之情形者。 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二十三條、第四百二十九條、第四百三十條前段、第四百三十一條至第四百三十四條、第四百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百三十六條之規定,於前項之重新審理程序準用之。 為保護處分之少年法院發見有第一項各款所列情形之一者,亦得依職權為應重新審理之裁定。 少年受保護處分之執行完畢後,因重新審理之結果,須受刑事訴追者,其不利益不及於少年,毋庸裁定移送於有管轄權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4-2 條 諭知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認為應諭知保護處分者,少年行為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聲請為不付保護處分之少年法院重新審理: 一、有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二十二條第一款得為再審之情形。 二、經少年自白或發見確實之新證據,足認其有第三條第一項行為應諭知保護處分。 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二十九條、第四百三十一條至第四百三十四條、第四百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四百三十六條之規定,於前項之重新審理程序準用之。 為不付保護處分之少年法院發見有第一項各款所列情形之一者,亦得依職權為應重新審理之裁定。 第一項或前項之重新審理於諭知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後,經過一年者不得為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四 章 少年刑事案件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5 條 對於少年犯罪之刑事追訴及處罰,以依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移送之案件為限。 刑事訴訟法關於自訴及被害人訴訟參與之規定,於少年刑事案件不適用之。 本章之規定,於少年犯罪後已滿十八歲者適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6 條 檢察官受理少年法院移送之少年刑事案件,應即開始偵查。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7 條 檢察官依偵查之結果,對於少年犯最重本刑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有關規定,認以不起訴處分而受保護處分為適當者,得為不起訴處分,移送少年法院依少年保護事件審理;認應起訴者,應向少年法院提起公訴。 前項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而移送少年法院依少年保護事件審理之案件,如再經少年法院裁定移送,檢察官不得依前項規定,再為不起訴處分而移送少年法院依少年保護事件審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8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69 條 對於少年犯罪已依第四十二條為保護處分者,不得就同一事件再為刑事追訴或處罰。但其保護處分經依第四十五條或第四十七條之規定撤銷者,不在此限。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0 條 少年刑事案件之偵查及審判,準用第三章第一節及第三節有關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1 條 少年被告非有不得已情形,不得羈押之。 少年被告應羈押於少年觀護所。於年滿二十歲時,應移押於看守所。 少年刑事案件,前於法院調查及審理中之收容,視為未判決前之羈押,準用刑法第三十七條之二折抵刑期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2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3 條 審判得不公開之。 第三十四條但書之規定,於審判不公開時準用之。 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請求公開審判者,除有法定不得公開之原因外,法院不得拒絕。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3-1 條 少年刑事案件之審判中,被害人得選任律師為代理人。但被害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選任之。 代理人得向少年法院就少年被告之犯罪事實,檢閱相關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但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或有礙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之虞者,少年法院得限制之。 被害人、依第一項但書已選任代理人之人及代理人,就前項所檢閱、抄錄、重製或攝影之內容,無正當理由,不得交付、洩漏予他人或使他人知悉。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4 條 法院審理第二十七條之少年刑事案件,對於少年犯最重本刑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如顯可憫恕,認為依刑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減輕其刑仍嫌過重,且以受保護處分為適當者,得免除其刑,諭知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四款之保護處分,並得同時諭知同條第二項各款之處分。 前項處分之執行,適用第三章第二節有關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5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6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7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8 條 對於少年不得宣告褫奪公權。 少年受刑之宣告,經執行完畢或赦免者,適用關於公權資格之法令時,視為未曾犯罪。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79 條 刑法第七十四條緩刑之規定,於少年犯罪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者適用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0 條 少年受刑人徒刑之執行,應注意監獄行刑法第三條、第八條及第三十九條第二項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1 條 少年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七年後,有期徒刑逾執行期三分之一後,得予假釋。 少年於本法施行前,已受徒刑之執行者,或在本法施行前受徒刑宣告確定之案件於本法施行後受執行者,準用前項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2 條 少年在緩刑或假釋期中應付保護管束。 前項保護管束,於受保護管束人滿二十三歲前,由檢察官囑託少年法院少年保護官執行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五 章 附則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3 條 任何人不得於媒體、資訊或以其他公示方式揭示有關少年保護事件或少年刑事案件之記事或照片,使閱者由該項資料足以知悉其人為該保護事件受調查、審理之少年或該刑事案件之被告。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主管機關依法予以處分。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3-1 條 少年受第二十九條第一項之處分執行完畢二年後,或受保護處分或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三年後,或受不付審理或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後,視為未曾受各該宣告。 少年有前項或下列情形之一者,少年法院應通知保存少年前案紀錄及有關資料之機關、機構及團體,將少年之前案紀錄及有關資料予以塗銷: 一、受緩刑之宣告期滿未經撤銷,或受無罪、免訴、不受理判決確定。 二、經檢察機關將緩起訴處分期滿,未經撤銷之事由通知少年法院。 三、經檢察機關將不起訴處分確定,毋庸移送少年法院依少年保護事件審理之事由通知少年法院。 前項紀錄及資料,除下列情形或本法另有規定外,少年法院及其他任何機關、機構、團體或個人不得提供: 一、為少年本人之利益。 二、經少年本人同意,並應依其年齡及身心發展程度衡酌其意見;必要時得聽取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之意見。 少年之前案紀錄及有關資料之塗銷、利用、保存、提供、統計及研究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3-2 條 違反前條規定未將少年之前科紀錄及有關資料塗銷或無故提供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3-3 條 外國少年受轉介處分、保護處分、緩刑或假釋期內交付保護管束者,少年法院得裁定以驅逐出境代之。 前項裁定,得由少年調查官或少年保護官聲請;裁定前,應予少年、其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不在此限。 對於第一項裁定,得提起抗告,並準用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條及第六十四條之規定。 驅逐出境由司法警察機關執行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4 條 少年之法定代理人,因忽視教養,致少年有第三條第一項之情形,而受保護處分或刑之宣告,或致保護處分之執行難收效果者,少年法院得裁定命其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以強化其親職功能。 少年法院為前項親職教育輔導裁定前,認為必要時,得先命少年調查官就忽視教養之事實,提出調查報告並附具建議。 親職教育輔導之執行,由少年法院交付少年保護官為之,並得依少年保護官之意見,交付適當之機關、團體或個人為之,受少年保護官之指導。 親職教育輔導應於裁定之日起三年內執行之;逾期免予執行,或至多執行至少年成年為止。但因事實上原因以不繼續執行為宜者,少年保護官得檢具事證,聲請少年法院免除其執行。 拒不接受親職教育輔導或時數不足者,少年法院得裁定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經再通知仍不接受者,得按次連續處罰,至其接受為止。其經連續處罰三次以上者,並得裁定公告法定代理人之姓名。 前項罰鍰之裁定,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由少年法院囑託各該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強制執行之,免徵執行費。 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有第一項情形,情況嚴重者,少年法院並得裁定公告其姓名。 第一項、第五項及前項之裁定,受處分人得提起抗告,並準用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之規定。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5 條 成年人教唆、幫助或利用未滿十八歲之人犯罪或與之共同實施犯罪者,依其所犯之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少年法院得裁定命前項之成年人負擔第六十條第一項教養費用全部或一部,並得公告其姓名。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5-1 條 (刪除)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6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少年保護事件審理細則,由司法院定之。 少年法院與相關行政機關處理少年事件聯繫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少年偏差行為之輔導及預防辦法,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定之。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87 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六十年七月一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三十一日修正之第十八條第二項至第七項自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施行,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三款關於交付安置於適當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之處所輔導部分及刪除第八十五條之一自公布一年後施行;一百十二年五月三十日修正之第十八條第六項及第七項、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至第四項及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第三款自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施行,第十八條之一至第十八條之八自一百十三年一月一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少年事件處理法
法律
202306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 條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置公設辯護人。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2 條 刑事訴訟案件,除依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已指定公設辯護人者外,被告得以言詞或書面聲請法院指定公設辯護人為其辯護。 因無資力選任辯護人而聲請指定公設辯護人者,法院應為指定。 法院於必要時,得指定律師為被告辯護,並酌給報酬。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3 條 最高法院命行辯論之案件,被告因無資力,不能依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二項規定選任辯護人者,得聲請最高法院指定下級法院公設辯護人為其辯護。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4 條 公設辯護人不得充選任辯護人。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5 條 公設辯護人不得收受被告任何報酬。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6 條 公設辯護人應在所屬法院管轄區域內執行職務。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7 條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公設辯護人應就具有左列資格之一者任用之: 一、經公設辯護人考試及格者。 二、具有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法官,地方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檢察官任用資格者。 三、經律師考試及格,並執行律師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具有薦任職任用資格者。 四、經軍法官考試及格,並擔任相當薦任職軍法官四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公設辯護人管理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8 條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主任公設辯護人,應就曾任地方法院或其分院公設辯護人五年以上,成績優良者遴任之。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公設辯護人,應就曾任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主任公設辯護人二年以上或公設辯護人七年以上,成績優良者遴任之。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主任公設辯護人,應就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公設辯護人五年以上,成績優良者遴任之。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9 條 公設辯護人有二人以上者,以一人為主任公設辯護人,監督及分配公設辯護事務。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0 條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公設辯護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主任公設辯護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實任公設辯護人服務滿十五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公設辯護人四年以上,調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公設辯護人,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公設辯護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主任公設辯護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前項公設辯護人連續服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 第一項、第三項之審查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具律師資格者於擔任公設辯護人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期間。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1 條 公設辯護人之俸給,比照法官、檢察官俸給核給之。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2 條 公設辯護人對於法院及檢察官,獨立行使職務。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3 條 公設辯護人對於法院指定案件,負辯護之責,並應盡量蒐集有利被告之辯護資料。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4 條 公設辯護人就承辦案件,負誠實處理之責。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5 條 公設辯護人應將訴訟進行情形及其他有關訴訟事項,製作紀錄。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6 條 公設辯護人對於指定辯護案件,應製作辯護書,提出於法院。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7 條 公設辯護人辯護案件,經上訴者,因被告之請求,應代作上訴理由書或答辯書。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8 條 公設辯護人應將關於訴訟之文書編為卷宗。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9 條 公設辯護人對於承辦案件應造具月報表,報由該管法院院長轉報司法院。 前項月報表格式,由司法院定之。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20 條 公設辯護人對於蒐集辯護資料,應互相協助。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21 條 法院組織法第一百十條、第一百十二條、第一百十三條規定,於公設辯護人準用之。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22 條 公設辯護人行使職務,不因前條規定而受影響。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23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司法院以命令定之。
公設辯護人條例
法律
202301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 條 為追念蔣故總統經國先生仁德愛民之遺志,予罪犯更新向善之機,制定本條例。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2 條 犯罪在中華民國七十七年一月三十日以前者,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依左列規定減刑: 一、甲類: (一)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十五年。 (三)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三分之一。 二、乙類: (一)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十年。 (三)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二分之一。 緩刑或假釋中之人犯,仍應依前項規定減刑。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3 條 左列各罪,不予減刑: 一、參加共產黨而犯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之罪。 二、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之罪。 三、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第三項之罪。 四、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條及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項之罪。 五、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之罪二次以上。 六、一行為犯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之罪而被害人二人以上。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4 條 左列各罪,依本條例應減刑者,依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甲類規定減刑: 一、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至第七條之罪。 二、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第四條至第七條及第十三條至第十六條之罪。 三、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第五條至第九條、第十四條及第十五條之罪。 四、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一條第三項至第五項、第二條及第三條之罪。 五、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二項、第三項及第三條至第六條之罪。 六、陸海空軍刑法第八十四條之罪。 七、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之罪。 犯前項以外之罪,依本條例應減刑者,依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乙類規定減刑。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5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曾依其他法令減刑者,仍就原減得之刑再予減刑。但曾因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臺灣地區解除戒嚴而減刑之罪,除叛亂罪外,不得依本條例再予減刑。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6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未經判決確定者,於裁判時減其宣告刑。 依前項規定裁判時,應於判決主文同時諭知其宣告刑及減得之刑。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7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已經判決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者,由檢察官、軍事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聲請最後審理事實之法院或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經依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第九條第三款規定,移送檢察官執行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者,由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聲請該管法院裁定之。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數罪,經二以上法院裁判確定者,得由一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合併向其中一裁判法院聲請裁定之。 第一項情形,原軍事審判機關如經裁撤或因事實上困難,得由其上級軍事審判機關指定其他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8 條 犯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依本條例減得之刑,如為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者,應於為減刑裁判時,併諭知易科罰金折算之標準。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9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未定執行刑者,就各罪依第二條、第四條至第七條規定減刑後,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已定執行刑者,仍依前項規定另定應執行之刑;刑法第五十四條之餘罪,均應減刑者亦同。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0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有應減刑與不應減刑者,就應減刑之罪,依第二條、第四條至第七條及前條規定減刑後,與不應減刑之罪之宣告刑,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1 條 前二條關於定其應執行之刑,得準用第七條第三項規定。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2 條 減刑前已羈押之日數及已執行之刑期,均折抵或算入減刑後之刑期。但因折抵或算入而其刑期於減刑裁定達到監獄前已屆滿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減刑前已繳納之罰金金額,算入減刑後之罰金金額。但其已繳納之金額超過減刑後之金額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第一項已羈押之日數折抵刑期,於原處無期徒刑之人犯,已依本條例之規定減為有期徒刑後,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3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其褫奪公權,比照主刑減刑標準審酌之;其審酌後之期間,不得少於一年。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4 條 保安處分、感訓處分、矯正處分及少年管訓處分,均不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自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施行。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
法律
198804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 條 為紀念中華民國開國八十年,予罪犯更新向善之機,制定本條例。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2 條 犯罪在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以前者,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依左列規定減刑: 一、甲類: (一)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十五年。 (三)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三分之一。 二、乙類: (一)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二)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十年。 (三)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二分之一。 緩刑或假釋中之人犯,於本條例施行之日起,視為已依前項規定減其宣告刑,毋庸聲請裁定減刑。但經撤銷緩刑或假釋者,仍應依本條例規定聲請裁定減刑。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3 條 左列各罪,不予減刑: 一、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條第一項、第五條第一項及第六條之罪。 二、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罪。 三、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第五條至第八條、第十四條及第十五條之罪。 四、藥物藥商管理法第七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五、麻醉藥品管理條例第十三條之一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之罪。 六、妨害國家總動員懲罰暫行條例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違反或妨害依國家總動員法第十八條規定所發命令之罪。 七、銀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之罪。 八、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三條之罪。 九、陸海空軍刑法第八十四條之罪。 十、曾犯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前段之罪而再犯同一罪名者。 十一、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三項、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一百七十六條故意炸燬第一百七十三條之物、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一項、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項、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三百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三百四十八條之罪。 十二、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之罪二次以上,或一次犯同條項之罪而被害人二人以上,或被害人係依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4 條 左列各罪,依本條例應減刑者,依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甲類規定減刑: 一、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第四條至第八條及第十三條至第十六條之罪。 二、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第九條之罪。 三、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一條第三項至第五項及第二條之罪。 四、懲治盜匪條例第四條第二項及第五條第二項之罪。 五、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之罪。 六、懲治走私條例第八條及第十條之罪。 犯前項以外之罪,依本條例應減刑者,依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乙類規定減刑。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5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曾依其他法令減刑者,仍就原減得之刑再予減刑。 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已依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獲得減刑裁判確定後再犯罪者,不得依本條例再予減刑。但因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6 條 本條例施行前,經通緝而未於本條例施行之日起十個月內自動歸案接受偵查、審判或執行者,不得依本條例減刑。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7 條 對於本條例第三條所定未發覺之罪,於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三個月內自首而受裁判者,依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甲類規定予以減刑。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8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未經判決確定者,於裁判時,減其宣告刑。 依前項規定裁判時,應於判決主文同時諭知其宣告刑及減得之刑。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9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已經判決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者,由檢察官、軍事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聲請最後審理事實之法院或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經依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第九條第三款規定,移送檢察官執行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者,由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聲請該法院裁定之。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數罪,經二以上法院裁判確定者,得由一檢察官或應減刑之人犯合併向其中一裁判法院聲請裁定之。 第一項情形,最後審理事實之法院管轄區域如有變更,應向變更後之管轄法院聲請裁定;原軍事審判機關如經裁撤或因事實上困難,得由其上級軍事審判機關裁定之。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0 條 犯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依本條例減得之刑,如為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者,應於為減刑裁判時,併諭知易科罰金折算之標準。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1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未定執行刑者,就各罪依第二條、第四條、第五條、第七條至第九條規定減刑後,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均應減刑而已定執行刑者,仍依前項規定,另定應執行之刑;刑法第五十四條之餘罪,均應減刑者,亦同。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2 條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有應減刑與不應減刑者,就應減刑之罪,依第二條、第四條、第五條、第七條至第九條及前條規定減刑後,與不應減刑之罪之宣告刑,適用刑法第五十一條定其應執行之刑。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3 條 前二條關於定其應執行之刑,準用第九條第三項規定。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4 條 減刑前已羈押之日數及已執行之刑期,均折抵或算入減刑後之刑期。但因折抵或算入而其刑期於減刑裁定達到監獄前已屆滿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減刑前已繳納之罰金金額,算入減刑後之罰金金額。但其已繳納之金額,超過減刑後之金額者,其超過部分不算入之。 第一項已羈押之日數折抵刑期,於原處無期徒刑之人犯,已依本條例之規定,減為有期徒刑後,亦適用之。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5 條 依本條例應減刑之罪,其褫奪公權,比照主刑減刑標準定之;其期間不得少於一年。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6 條 保安處分、感訓處分、矯正處分及少年管訓處分,均不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自中華民國八十年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八十年罪犯減刑條例
法律
199012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制定之。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2 條 觀察、勒戒處分之執行,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保安處分執行法之相關規定。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3 條 檢察官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命送勒戒處所執行觀察、勒戒處分者,應先向法院聲請裁定,法院應於受理聲請後二十四小時內為之。 前項聲請裁定期間,法院得依檢察官之聲請將被聲請人留置於勒戒處所。留置期間得折抵執行觀察、勒戒期間。 法院為不付觀察、勒戒之裁定或逾期不為裁定者,受留置人應即釋放。 對第一項之裁定不服,而提出抗告者,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六條至第四百十四條之規定。但不得提起再抗告。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4 條 少年法院(庭)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一項之少年,於付觀察、勒戒之裁定前,得先行收容於勒戒處所;該裁定應於收容後二十四小時內為之。收容期間,得折抵執行觀察、勒戒處分期間。 少年法院(庭)為不付觀察、勒戒之裁定或逾期不為裁定者,收容之少年應即釋放。 少年及其法定代理人、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輔佐人,對第一項裁定不服者,得提起抗告;並準用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六條至第四百十四條之規定。但不得提起再抗告。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5 條 受觀察、勒戒人應收容於勒戒處所,執行觀察、勒戒處分。但對於少年得由少年法院(庭)另行指定適當處所執行。 勒戒處所附設於看守所或少年觀護所者,應與其他被告或少年分別收容。 受觀察、勒戒人為女性者,應與男性嚴為分界。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6 條 受觀察、勒戒人入所時,應調查其入所之裁定書、移送公函及其他應備文件,如文件不備時,得拒絕入所或通知補送。 受觀察、勒戒人入所時,應行健康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拒絕入所: 一、衰老、身心障礙,不能自理生活。 二、心神喪失或現罹疾病,因勒戒而有身心障礙或死亡之虞。 三、懷胎五月以上或分娩未滿二月。 勒戒處所附設於看守所或少年觀護所者,對罹法定傳染病、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或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之傳染病者,得拒絕入所。 前二項被拒絕入所者,應由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庭)斟酌情形,交監護人、法定代理人、最近親屬、醫院或其他適當處所。 第二項、第三項被拒絕入所之原因消滅後,應通知受觀察、勒戒人至勒戒處所執行。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7 條 受觀察、勒戒人在所進行觀察、勒戒之醫療處置,應依醫師之指示為之。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8 條 勒戒處所應注意觀察受觀察、勒戒人在所情形,經醫師研判其有或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後,至遲應於觀察、勒戒期滿之十五日前,陳報該管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庭)。 受觀察、勒戒人經觀察、勒戒結果,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庭)應即命令或裁定將其釋放;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檢察官應至遲於觀察、勒戒期滿之七日前向法院聲請強制戒治,法院或少年法院(庭)應於觀察、勒戒期滿前裁定並宣示或送達。 前項聲請經法院裁定強制戒治者,於裁定宣示或送達後至移送戒治處所前之繼續收容期間,計入戒治期間。少年法院(庭)裁定強制戒治者,亦同。 觀察、勒戒期間屆滿當日下午五時前,未經法院或少年法院(庭)宣示或送達執行強制戒治裁定正本者,勒戒處所應即將受觀察、勒戒人釋放,同時通知檢察官、法院或少年法院(庭)。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9 條 勒戒處所得辦理戒毒輔導及宗教教誨等事宜,使受觀察、勒戒人堅定戒毒決心。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0 條 勒戒處所對於受觀察、勒戒人得經常不定期實施尿液篩檢。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1 條 送入必需物品之種類及數量,得加限制。但飲食不得送入。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2 條 受觀察、勒戒人之接見及發受書信,除有特別理由經勒戒處所長官許可,得與其他人為之外,以與配偶、直系血親為之為限。但有妨礙觀察、勒戒處分之執行或受觀察、勒戒人之利益者,得禁止或限制之。 前項接見,每週一次,每次以三十分鐘為限。但經勒戒處所長官許可者,得增加或延長之。 受觀察、勒戒人得發受書信,勒戒處所並得檢閱之,如認有第一項但書情形,受觀察、勒戒人發信者,得述明理由,令其刪除後再行發出;受觀察、勒戒人受信者,得述明理由,逕予刪除再交受觀察、勒戒人收受。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3 條 天災、事變在所內無法防避時,得將受觀察、勒戒人護送至相當處所;不及護送時,已完成觀察、勒戒程序者,得逕行釋放;未完成觀察、勒戒程序者,得暫行釋放。 前項之釋放應即陳報該管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庭)。 對於依第一項規定逕行釋放之受觀察、勒戒人,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庭)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二項之規定處理。 第一項暫行釋放之受觀察、勒戒人,於離所後七十二小時內,應自行返所報到,繼續執行觀察、勒戒之程序;逾時無正當理由不報到者,以脫逃罪論處。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4 條 勒戒之費用,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三十條之規定辦理。 前項費用,勒戒處所得自受觀察、勒戒人之保管金中扣繳。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5 條 受觀察、勒戒人之處遇,除本條例有規定者外,準用監獄行刑法第二十六條之一、第四十二條至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八條至第五十二條、第八十八條及第八十九條之規定。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6 條 少年於事件繫屬後於觀察、勒戒期間滿十八歲者,少年法院(庭)得以裁定移送檢察官;檢察官應視事件進行程度,向法院聲請為觀察、勒戒處分之裁定、執行、繼續執行觀察、勒戒處分,或逕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規定辦理。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7 條 軍事機關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條第一項、第二十九條之規定執行觀察、勒戒處分,準用本條例之規定。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18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法律
201806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制定之。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 條 受戒治人應收容於戒治所,執行戒治處分。戒治所附設於(軍事)監獄或少年矯正機構者,應與其他收容人分別收容。 受戒治人為女性者,應與男性受戒治人之收容嚴為分界。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3 條 法務部、國防部得隨時派員視察戒治所。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4 條 受戒治人不服戒治所之處分時,得經由戒治所所長向法務部、國防部申訴,或逕向視察人員申訴。 前項申訴,無停止處分執行之效力。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二 章 入所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5 條 受戒治人入所時,應調查其入所裁定書、移送公函及其他應備文件。如文件不備時,得拒絕入所或通知補送。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6 條 女性受戒治人請求攜帶未滿三歲子女入所者,得准許之。 前項子女滿三歲後,應交受戒治人以外之撫養義務人撫養,無撫養義務人或其他相當之人可交付時,得延期六月;期滿後仍不能交付撫養者,由戒治所或該受戒治人依兒童福利法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申請兒童福利主管機關安置或輔助。 前二項規定,於所內分娩之子女亦適用之。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7 條 受戒治人入所時,應行健康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拒絕入所: 一、罹法定傳染病,因戒治有引起群聚感染之虞。 二、衰老、身心障礙,致不能自理生活。 三、現罹疾病,因戒治而有病情加重或死亡之虞。 四、懷胎五月以上或分娩未滿二月。 前項被拒絕入所者,應由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斟酌情形,交監護人、法定代理人、最近親屬、醫院或其他適當處所。 第一項被拒絕入所之原因消滅後,應通知受戒治人至戒治所執行。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8 條 受戒治人入所時,戒治所應詳細調查其個人之學經歷、性行嗜好、身心狀況、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社會關係及其他可供執行戒治處分參考之資料,以建立其個人檔案。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9 條 受戒治人入所時,應檢查其身體、衣類及攜帶物品,並捺印指紋及照相;在戒治期間認為有必要時,亦同。 受戒治人為女性者,前項檢查由女性管理員為之。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0 條 受戒治人入所時,應告以戒治期間之處遇及應遵守之事項。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三 章 處遇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1 條 戒治處分之執行,其期間為六個月以上,至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為止。但最長不得逾一年。 戒治分下列三階段依序行之: 一、調適期。 二、心理輔導期。 三、社會適應期。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2 條 調適期處遇重點在培養受戒治人之體力及毅力,增進其戒毒信心。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3 條 心理輔導期處遇重點在激發受戒治人之戒毒動機及更生意志,協助其戒除對毒品之心理依賴。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4 條 社會適應期處遇重點在重建受戒治人之人際關係及解決問題能力,協助其復歸社會。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5 條 戒治所應依據受戒治人之需要,擬訂其個別階段處遇計畫。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6 條 受戒治人在社會適應期之處遇,如於所外行之有益於復歸社會,報經法務部核准後,得於所外行之;其辦法於本條例施行後六個月內由法務部定之。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7 條 戒治所對受戒治人各階段之處遇成效應予評估,作為停止戒治之依據;其評估辦法,由法務部定之。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8 條 戒治處分應先於徒刑、拘役、感訓處分、保護處分及中途學校之特殊教育執行之。 法院或檢察署借提執行中之受戒治人,應於當日解還;當日不能解還者,寄禁於當地或鄰近地區之戒治所,其期間不得逾一個月。 受戒治人因刑事案件經偵審機關借提,為本案羈押者,其原執行之戒治處分中斷,於其解還之日接續執行。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四 章 管理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19 條 受戒治人應斟酌情形予以分類收容。但因戒治上之需要或有違反團體生活紀律之情事者,經所長核定,得將其隔離收容。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0 條 戒治所對於受戒治人應經常不定期實施尿液篩檢。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1 條 送入必需物品之種類及數量,得加限制。 飲食不得送入。但下列節日有送入飲食之必要時,依前項之規定辦理: 一、農曆除夕至正月初五。 二、一月一日、二日、母親節、端午節、父親節及中秋節。 前二項限制送入必需物品、飲食之種類、數量及其相關規定之辦法,由法務部定之。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2 條 受戒治人得與最近親屬、家屬接見及發受書信;於進入心理輔導期後,受戒治人與非親屬、家屬之接見及發受書信,以有益於其戒治處分之執行為限,得報經所長許可後行之。 前項接見或書信內容,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限制或禁止之: 一、誘騙、侮辱或恐嚇之不當陳述,使他人有受騙、造成心理壓力或不安之虞。 二、使用符號、暗語或其他方法,致使無法瞭解或檢閱。 三、有脫逃或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其他正犯、共犯或證人之虞。 四、述及戒治處所之警備狀況、房舍配置等事項,有影響戒護安全之虞。 五、要求親友寄入金錢或物品,顯超日常生活及醫療所需,違背強制戒治之宗旨。 六、其他對戒治處遇之公平、適切實施,有妨礙之虞。 第一項接見,每週一次,每次以三十分鐘為限。但必要時經所長許可者,得增加或延長之。 戒治所檢閱受戒治人發受之書信,有第二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其為發信者,得述明理由,令其刪除後再行寄發;其為受信者,得述明理由,逕予刪除後再交受戒治人收受。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3 條 天災、事變在所內無法防避時,得將受戒治人護送至相當處所;不及護送時,得暫行釋放。 前項暫行釋放之受戒治人,自離所起七十二小時內,應自行返所報到,繼續戒治處分之執行;逾時無正當理由不報到者,以脫逃罪論處。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4 條 戒治之費用,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三十條之規定辦理。 前項費用,戒治所得自受戒治人之保管金或勞作金中扣繳。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五 章 出所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5 條 受戒治人接受戒治處遇屆滿六個月後,經依第十七條所為之評估,認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者,戒治所得隨時檢具事證,報請指揮執行之檢察官、法院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命令或裁定停止戒治後,辦理出所。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6 條 (刪除)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7 條 戒治處分執行期滿者,應於屆滿之次日午前辦理出所。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8 條 (刪除)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29 條 (刪除)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30 條 受戒治人出所時,戒治所應將出所事由函知指揮執行之檢察官、法院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並通知其居住地或戶籍地之警察機關。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六 章 附則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31 條 戒治處分之執行,除本條例有規定外,準用監獄行刑法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第十三章及第十四章之規定。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32 條 本條例有關法院、檢察官、監獄之規定,於軍事法院、軍事檢察官及軍事監獄,亦適用之。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第 33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五日修正之條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法律
202301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組織法 第 1 條 行政院為辦理全國內務行政業務,特設內政部(以下簡稱本部)。 內政部組織法 第 2 條 本部掌理下列事項: 一、地方制度、地方組織、地方自治、行政區劃、區域合作、選舉罷免、政黨、政治獻金、遊說政策與制度之規劃、推動、監督及輔導。 二、戶籍登記與管理、國籍取得與變更、姓名規範、國民身分證、戶口調查統計政策與制度之規劃及推動;戶籍作業之規劃及管理。 三、土地與建物之測量登記、地籍與地權管理、土地徵收與重劃、地價與不動產交易、國土測繪、方域行政政策與制度之規劃及推動;不動產服務業輔導。 四、宗教、祭祀公業、神明會、殯葬、國徽國旗、勳獎褒揚、紀念日節日政策與制度之規劃、推動及輔導。 五、社會團體、職業團體、合作事業政策與制度之規劃、輔導、監督及資源培力。 六、兵源、徵集、役男權益、替代役政策與制度之規劃及推動;替代役業務之執行及督導。 七、內政資訊業務政策與制度之規劃及推動;資訊通訊安全之管理、稽核及督導。 八、所屬機關辦理警政、消防與災害防救、入出國(境)管理、移民與新住民事務、人口販運防制、國土管理、國家公園事務之督導。 九、所屬機構、學校辦理空中勤務、全國建築研究發展、警察學術發展與人才培育之規劃、推動及督導。 十、其他有關內政事項。 內政部組織法 第 3 條 本部置部長一人,特任;政務次長二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常務次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內政部組織法 第 4 條 本部置主任秘書,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內政部組織法 第 5 條 本部之次級機關及其業務如下: 一、警政署:全國警察行政事務之規劃及執行;全國警察機關之統一指揮及監督。 二、消防署:全國災害防救、消防行政事務之規劃及執行;全國消防機關之統一指揮及監督。 三、移民署:入出國(境)管理、移民與新住民事務、防制人口販運之規劃及執行。 四、國土管理署:國土規劃、都市計畫、都市更新、住宅、建築管理、都市基礎與下水道工程之規劃、推動、管理及督導。 五、國家公園署: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濕地與海岸管理之規劃、推動、管理及督導。 內政部組織法 第 6 條 本部各職稱之官等職等及員額,另以編制表定之。 內政部組織法 第 7 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組織法
法律
20230609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組織法第六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營建署(以下簡稱本署)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全國土地綜合開發計畫之策劃事項。 二、關於區域計畫之規劃、審核及督導事項。 三、關於市鄉計畫、舊市鎮更新、新市區開發計畫之審核及督導事項。 四、關於都會地區建設之規劃、協調及推動事項。 五、關於新市鎮開發之審核及督導事項。 六、關於國民住宅興建與管理之策劃、審核及督導事項。 七、關於國家公園之規劃、建設及管理事項。 八、關於保護自然環境之規劃及協調事項。 九、關於建築管理之督導與建築技術、建築材料之研究及審核事項。 十、關於營造業、土木包工業、建築業、鑿井業、建築師及有關營建之土壤鑽探業、工程顧問公司暨專業技師等之管理事項。 十一、關於市區道路、自來水、下水道、市區公園建設之督導事項。 十二、關於工程受益費、工程計畫及徵收範圍之審核、督導事項。 十三、關於工程招標制度之推行及督導事項。 十四、關於其他營建行政事項。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署設綜合計畫組、都市計畫組、國民住宅組、國家公園組、建築管理組、公共工程組,分掌前條所列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署設秘書室,辦理文書、印信、出納、庶務、議事、編印及不屬於各組事項。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署置署長一人,綜理署務;副署長一人或二人,襄理署務,職位均列第十至第十四職等。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署置主任秘書一人,組長六人,專門委員一人至三人,職位均列第八至第十二職等;副組長六人,職位列第七至第十一職等;秘書二人至四人,技正十六人至二十二人,視察二人至四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其中秘書二人,技正八人,視察二人,職位得列第十或第十一職等;室主任一人,科長十四人至十八人,專員四人至六人,編審二人至四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技士二十二人至三十人,科員十二人至十八人,職位均列第三至第五職等,其中技士十五人,科員八人,職位得列第六或第七職等;技佐六人至八人,辦事員六人至八人,職位均列第三或第四職等;書記四人至六人,職位列第一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署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位列第六至第九職等;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人事室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署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位列第六至第九職等;依法律規定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會計室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署於必要時,得層報行政院核准,設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調用之。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各職稱人員,其職位之職系依公務職位分類法及職系說明書就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結構工程、衛生工程、水利工程、林業技術、經建行政、地政、法制、人事行政、會計、統計、一般行政管理及其他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署對外公文以內政部名義行之。但關於左列事項得由署行文: 一、依照部定辦法督導進行事項。 二、曾經報部核准事項。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署辦事細則,由署擬定,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法律
198101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組織法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 (以下簡稱本署) 承內政部部長之命,執行全國警察行政事 務,統一指揮、監督全國警察機關執行警察任務。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署掌理警察法第五條所列全國性警察業務,並辦理下列事項: 一、警察制度之釐訂、職權調整、機關設置、裁併及警力調配之規劃事項 。 二、警察業務之正俗、市容整理、特定營業管理及協助推行一般行政之規 劃、督導、協調事項。 三、預防犯罪、協助偵查犯罪、檢肅流氓及處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 之規劃、督導事項。 四、警衛安全、警備治安及義勇警察、民防團隊等編組、訓練、運用之規 劃、督導事項。 五、槍、砲、彈藥、刀械之管制及自衛槍枝管理之規劃、督導事項。 六、人民集會、遊行許可及其秩序維持之規劃、督導事項。 七、警察教育、訓練、進修、考察、心理輔導之規劃、督導及警察學術研 究事項。 八、戶口查察之規劃、督導事項。 九、入出國與飛行境內民用航空器及其載運人員、物品安全檢查之規劃、 督導事項。 十、涉外治安案件處理、各國駐華使領館及代表機構、官員安全維護及促 進國際警察合作之規劃、督導事項。 十一、空襲防護、演習、防情傳遞、警報發放之規劃、督導事項。 十二、交通安全之維護、交通秩序之整理、交通事故之處理等規劃、督導 及交通統計、紀錄、通報事項。 十三、協助查緝走私、漏稅、偽鈔、仿冒等經濟犯罪及財經動態調查之規 劃、督導事項。 十四、警察機關設備標準之釐訂、裝備之規劃、統籌、調配、管理及本署 財產、庶務、出納、檔案事項。 十五、警察業務、勤務之督導及警察紀律之督察、考核事項。 十六、社會保防及社會治安調查之協調、規劃、督導事項。 十七、警政法規之整理、審查、協調、編纂及宣導事項。 十八、警民聯繫、警察公共關係、警政宣導及警民合作組織之輔導事項。 十九、警政資訊電子處理、警察通訊之規劃、發展及督導事項。 二十、重大、突發、緊急案件處理及勤務之指揮、管制、督導、支援及與 有關機關之聯繫、協調事項。 二十一、其他有關警政業務之規劃、督導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署設行政組、保安組、教育組、戶口組、安檢組、外事組、民防組、交 通組、經濟組、後勤組、秘書室、督察室、保防室、法制室、公共關係室 、資訊室及勤務指揮中心,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並得視業務需要,分 科辦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署得設刑事警察局、航空警察局、國道公路警察局、鐵路警察局、港務 警察局、保安警察總隊、臺灣保安警察總隊、國家公園警察大隊、警察電 訊所、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警察廣播電臺、警察機械修理廠及臺灣警察 專科學校;其組織,以法律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署置署長一人,警監,綜理署務,並指揮、監督全國警察機關及人員; 副署長二人或三人,警監,襄理署務。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署置主任秘書一人,督察室主任一人,警政委員八人,組長十人,均警 監;主任六人,警監,其中一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專門委員十四人至十六人,警監,其中三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督 察二十六人至三十人,警正或警監;技正三人或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 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一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科長五十七人,警正 ,其中十五人,職務得列薦任第九職等;秘書五人至七人,警正;專員一 百十六人至一百二十二人,警正,其中三十六人,職務得列薦任第七職等 至第九職等;警務正一百六十八人至一百八十八人,警正;科員七十五人 至七十九人,技士十四人或十五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 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五十人至五十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 等;書記四十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本條例施行前,本署及原臺灣省政府警政廳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 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 職時為止。 第三條、第五條及本條第一項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署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 辦理全國警察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 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署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 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 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署設統計室,置統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 依法辦理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署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 辦理政風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2 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署為業務需要,得設外事警官隊或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 例所定員額內派充或調兼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署因業務需要,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特殊科技人才。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署為執行警察業務,對各級警察機關得發布署令。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署辦事細則,由本署擬訂,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組織法第八條規定制定之。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2 條 中央警察大學(以下簡稱本大學)隸屬內政部,以研究高深警察學術,培養警察專門人才為宗旨,並依大學法有關規定,兼受教育部之指導。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大學設左列各處、室、館、中心: 一 教務處:掌理註冊、課務、編譯出版、教材設施及其他教務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掌理精神教育、心理輔導及其他輔導事項;並負責警技、體育、軍訓及護理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事項。 三、總務處:掌理事務、出納、營繕、保管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秘書室:掌理會議、法規、研考、文書、印信及檔案事項。 五、科學實驗室:掌理警察各種科學之實驗、研究及鑑定事項。 六、公共關係室:掌理校友服務連繫、新聞發布、校政宣導、外賓接待及其他公共關係事項。 七、圖書館:掌理蒐集教學研究資料及提供資訊服務事項。 八、電子計算機中心:掌理資訊行政、教學及研究事項。 九、推廣教育訓練中心:掌理現職警察人員在職訓練、進修及深造教育事項;並代訓民間公共安全人員,培訓民間警力事項。 前項各處、室、館、中心,得分組辦事。科學實驗室、電子計算機中心組長,由副教授或警正教官兼任,餘均專任。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大學分設學系,亦得單獨設研究所,必要時,得視實際需要於系、所之上設學院。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大學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副校長一人,承校長之命,襄理校務;均警監。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大學置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從事授課、研究及輔導;另為教學及研究工作需要,得置助教協助之,均聘任;其員額均依教育法令有關規定定之。 本大學置教官二十人至四十人,警正,其中十五人,得列警監。教官員額在前項教師員額總數之內。 本大學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各學系各置主任一人,各單獨設立之研究所各置所長一人,推廣教育訓練中心、電子計算機中心、科學實驗室、公共關係室各置主任一人,圖書館置館長一人;均由前二項教授或警監教官兼任之。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大學置主任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或警監;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各一人,警監或警正;技正一人至三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一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組長十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或警正;秘書二人或三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或警正;編審二人至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組員十八人至二十八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警佐,其中十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或警正;技士一人至三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十四人至二十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警衛隊長一人,警衛隊員十四人至二十人,均警佐;書記六人至十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之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以專任為原則,必要時得由教授兼任之。 本條例修正施行前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第一項書記職缺繼續其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大學設醫務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醫師一人或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藥劑生一人,護士一人至三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掌理保健、醫護事項。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大學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大學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大學設學生(員)總隊,掌理學生(員)軍訓及生活輔導事項;置總隊長一人,警正或警監;副總隊長一人,大隊長一人至三人,均警正;副大隊長一人至三人,中隊長、訓導各八人至十四人,均警佐或警正;區隊長二十六人至四十二人,警佐。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12 條 第五條至第十一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及聘任人員外,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大學為適應事實需要,得設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調充之。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大學辦事細則,由本大學擬訂,報請內政部核定;並報請教育部核備。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
法律
199512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 條 本通則依國家公園法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2 條 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管理處) ,按各國家公園之劃定,依本通則之 規定,分別設置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3 條 管理處隸屬內政部營建署。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4 條 管理處掌理劃定區內國家公園法所定事項。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5 條 管理處視國家公園面積、特性及業務需要,分設二課至五課。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6 條 管理處設秘書室,掌理文書、印信、出納、庶務及其他不屬各課、室事項 。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7 條 管理處置處長一人,職位列第八至第十二職等,綜理處務;必要時得置副 處長一人,職位列第七至第十一職等,襄理處務。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8 條 管理處置秘書一人,課長二人至五人,技正四人至六人,職位均列第六至 第九職等;技士二十人至三十二人,課員三人至十一人,職位均列第三至 第五職等,其中技士四人至八人,得列第六職等;技佐十人至二十人,辦 事員三人至五人,職位均列第三或第四職等;書記三人至五人,職位列第 一至第三職等。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9 條 管理處置人事管理員一人,職位列第三至第五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及 查核事項;所需佐理人員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0 條 管理處置會計員一人,職位列第五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所需佐理人員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1 條 管理處視國家公園區域環境及業務需要,得分設管理站。 前項管理站之設置標準由內政部擬定,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2 條 管理站置主任一人,由管理處指派技正兼任;所需工作人員就本通則所定 員額內派充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3 條 管理處應核實配置警察人員,負責國家公園區域內治安秩序之維護及環境 之保護,並協助處理違反國家公園法有關事項。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4 條 第七條至第十條所定各職稱人員,其職位之職系依公務職位分類法及職系 說明書就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林業技術、經建行政、造園、園藝、地質 、地政、法制、人事行政、會計、統計、一般行政管理、企業管理及其他 相關職系遴用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5 條 管理處辦事細則,由各該處擬定,報請內政部營建署轉報內政部核定之。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6 條 本通則自公布日施行。
國家公園管理處組織通則
法律
20100519
2024/1/12 上午 12:00:00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1 條 本通則依警察教育條例第三條規定制定之。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2 條 各省 (市) 設警察學校 (以下簡稱警察學校) ,隸屬省 (市) 警政主管機 關,必要時得由若干省 (市) 聯合設立地區性警察學校,隸屬內政部警政 署,辦理初級警察教育。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3 條 警察學校學生 (員) 在一千人以上,並設專科警員班,為甲種編制;學生 (員) 在五百人以上未滿一千人者,為乙種編制;未滿五百人者,為丙種 編制。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4 條 警察學校設各組、室、館,分別掌理左列事項: 一、教務組:有關教務事項。 二、訓導組:有關訓導及畢業生 (員) 輔導事項。 三、總務組:有關總務事項。 四、科學實驗室:有關警察各種科學實驗、研究及鑑定事項。 五、圖書館:有關圖書管理事項。 甲種編制警察學校各組、室、館得分股辦事。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5 條 警察學校置校長一人,警監,綜理校務;教育長一人,警監或警正,承校 長之命,襄理校務。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6 條 警察學校置教官、警正或警佐;教師,聘任。 前項教師聘任資格,由內政部會同教育部定之。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7 條 警察學校置主任秘書、組長、主任、警正或薦任;秘書,警正或警佐;編 審、技正,薦任;股長,警佐或警正;組員、警佐或委任,其中五分之一 得為警正或薦任;技士,委任,其中五分之一得為薦任;技佐 辦事員, 委任;並得僱用雇員。 警察學校置醫師,薦任或委任,其中一人為醫務主任;藥師或藥劑生、護 士,委任,藥師得為薦任。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8 條 警察學校設人事室或置人事管理員;人事室置主任,薦任,人事管理員, 委任;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所需工作人員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9 條 警察學校設會計室或置會計員;會計室置會計主任,薦任,會計員,委任 ;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所需工作人員就本通則所 定員額內派充之。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10 條 警察學校實施軍事訓練及生活管理,設學生 (員) 總 (大) 隊,置總 (大 ) 隊長,警正;副總隊長、大隊長,警正或警佐;副大隊長、中隊長、訓 導,警佐或警正;區隊長、教育班長,警佐;事務員,委任。 警察學校得設警衛隊,置隊長、副隊長、隊員,警佐。 警察學校得設警察樂隊,置隊長、副隊長、小隊長、隊員,委任或僱用。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11 條 第三條編制種類及第五條至第十條之職稱、官 (職) 等員額,依附表之規 定。 各警察學校適用前項編制之種類及員額配置,由省 (市) 政府或內政部警 政署擬訂,層報行政院核定之。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12 條 警察學校為適應事實需要,得設各種警察學術研究委員會,所需人員就編 制員額內調充之。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13 條 警察學校辦事細則,由學校擬定,報請所屬警政主管機關核定之。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第 14 條 本通則自公布日施行。
各省市警察學校組織通則
法律
200205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警察教育條例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制定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2 條 臺灣地區設立臺灣警察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本校),隸屬內政部警政署,依警察教育條例有關規定辦理警察教育;並依專科學校法有關規定,兼受教育部之指導。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校設左列各處、室、館: 一、教務處:掌理有關教務事項。 二、訓導處:掌理有關訓導及畢業生(員)輔導事項。 三、總務處:掌理有關總務事項。 四、秘書室:掌理有關會議、法規、研考、文書、印信及檔案事項。 五、科學實驗室:掌理有關警察各種科學之實驗、研究及鑑定事項。 六、圖書館:掌理有關圖書館管理事項。 前項各處得分組辦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校得視實際需要分設有關科、班;並得層報內政部會同教育部核准設立分部。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警監;教育長一人,承校長之命襄理校務,警監或警正。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校置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二十人至四十六人,均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之規定聘任;教官四十人至九十四人,其中一人得列警正或警監,九人至二十二人,得列警正,十三人至三十一人,得列警佐或警正,餘警佐。 本校各科、班及分部各置主任一人,由教授、副教授或警正以上教官兼任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校置主任秘書一人,警正或警監;主任五人,警正,其中三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秘書一人,警正;編審二人,技正二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組長六人至十二人,警佐或警正;組員二十一人至三十五人,警佐,其中五人得列警正,二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四人至八人職務得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三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三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十二人至十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雇員十六人至二十人,僱用。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校設醫務室,掌理有關保健、醫護事項。置醫師二人或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必要時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之,並以醫師一人兼任主任;藥師或藥劑生一人或二人,護士三人或四人;藥劑生、護士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藥師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校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人事室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校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並兼辦統計事項。 會計室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校設學生總隊,掌理學生軍事訓練及生活管理事項。置總隊長一人,警正;副總隊長一人、大隊長二人,均警正或警佐;副大隊長二人,中隊長八人至二十人,訓導八人至二十人,均警佐或警正;區隊長二十四人至六十人,教育班長八人至二十人,均警佐;事務員八人至二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校設警衛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隊員十人至十二人,均警佐。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校設警察樂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小隊長二人,均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之;隊員二十八人至四十二人,僱用。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4 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均應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取得任用資格,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校為適應事實需要,得設各種警察學術研究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調充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校辦事細則,由本校擬定,報請內政部警政署核定之。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組織條例
法律
198804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1 條 本通則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2 條 保安警察總隊分別掌理左列事項: 一、拱衛中央憲政機關,準備應變及協助地方治安事項。 二、國營與國、省 (市) 合營及特定事業機構之安全維護事項。 三、海關安全維護、配合查緝巡邏及安全檢查事項。 四、保安警察警力派遣、勤務規劃、訓練、督導及與業務有關之刑事、外 事事項。 五、其他有關保安、警備、警戒、警衛及秩序維護等事項。 各保安警察總隊由內政部警政署層報行政院核定設立。 各保安警察總隊應於總隊前冠以隊次。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3 條 保安警察總隊得視業務需要,設警務組、督訓組、安檢組、後勤組、秘書 室、保防室及勤務指揮中心,分別掌理前條第一項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4 條 保安警察總隊置總隊長一人,警監或警正;副總隊長一人或二人,主任秘 書一人,均警正或警監;組長二人至四人,主任三人,秘書一人至三人, 督察一人至五人,均警正;督察員二人至十人,警佐或警正;組員二十四 人至七十人,警佐,其中五人至十五人得列警正,三人至八人職務得列薦 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六人至十八人職務得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技士一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佐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 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八人至二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 職等;雇員八人至二十人,僱用。 前項組員之職務列警正者,不得超過組員實用員額五分之一;列薦任各職 等者,不得超過組員實用員額八分之一。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5 條 保安警察總隊得設醫務室,掌理有關保健、醫護事項,置主任一人,職務 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醫師一人或二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 八職等,必要時,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規定聘用之;藥師一人,職務列 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護士一人至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 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6 條 保安警察總隊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所需工作人員,應就各總隊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7 條 保安警察總隊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 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並兼辦統計事項;所需工作人員,應就各總隊所 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8 條 保安警察總隊為便於執行任務,得視勤務需要,設三至十二大隊,每大隊 設三至五中隊,由內政部警政署層報行政院核定之。各大隊、各中隊均冠 以隊次。 大隊置大隊長一人,警正;副大隊長一人,督察員一人,均警佐或警正; 警務員一人,總務員一人,保防管理員一人,均警佐;技士一人,職務列 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 四職等;雇員一人或二人,僱用。 中隊置中隊長一人,副中隊長一人,均警佐或警正;警務員一人至三人, 分隊長三人或四人,均警佐;技佐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警務佐一人,小隊長九人至十二人,隊員八十人至一百四十四人,均警 佐;雇員一人或二人,僱用。各中隊必要時得直屬於總隊部。 各大隊、各中隊有關人事、會計事項,均由各該總隊人事室、會計室兼辦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9 條 保安警察總隊為負責中央憲政機關首長安全警衛事項,得設警官隊,由內 政部警政署層報行政院核定設立;各警官隊均冠以隊次。 警官隊置隊長一人,警正;副隊長一人至五人,組長四人至二十人,均警 佐或警正;組員四十四人至二百二十人,警佐,其中十四人至七十三人得 列警正;技士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一人 至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雇員一人至三人,僱用。 前項組員之職務列警正者,不得超過組員實用員額三分之一。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10 條 本通則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均應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取得 任用資格。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規定,就有關 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11 條 保安警察總隊辦事細則,由各該總隊擬訂,層報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第 12 條 本通則自公布日施行。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組織通則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 (以下簡稱本局) 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海上犯罪偵防及警衛、警戒等執法事項。 二、關於依法協助執行下列事項︰ (一) 海上查緝走私事項。 (二) 海上交通秩序之管制及維護事項。 (三) 海上船舶碰撞及其他糾紛之蒐證、處理事項。 (四) 海難船舶與人員之搜索、救助及緊急醫療救護事項。 (五) 海洋災害之救護事項。 (六) 漁權及漁業秩序之維護事項。 (七) 海洋環境保護及保育事項。 三、關於海上涉外警察事務之聯繫、協調、調查及處理事項。 四、關於執行第一款事項時,對海上船舶或人員,得依法執行緊追、登臨 檢查、扣留及逮捕事項。 五、關於水上警察業務之規劃、督導及考核等事項。 六、其他依法應執行或協助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設警務科、海務科、船務科、後勤科、訓練科、國際科、秘書室、督 察室、海洋資訊調查中心及勤務指揮中心,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並得 分股辦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警監,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單位及人員;副局 長二人,一人警監、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襄理局務。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警正或警監;技正四人至八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 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二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督察長一人,警正;科 長六人,警正,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主任三人, 警正,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秘書一人至三人,督 察一人至五人,均警正;研究員二人至四人,警正,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 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股長十九人,警正,其中九人職務得列薦任第七 職等;督察員四人至六人,警正;科員三十四人至六十八人,警佐或警正 ,其中二十二人職務得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士 七人至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五 人至九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五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 職等;辦事員三人至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三人至 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 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 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 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局為應業務需要,設刑事警察隊及直屬船隊;刑事警察隊並得分組辦事 。 刑事警察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組長三人,均警正;偵查員四十三 人至六十九人,警佐或警正;技士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 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 等,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警務佐一人,警佐或警正;辦事員 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 至第三職等。 直屬船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均警正;技士二人至四人,職務列委 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二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 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分隊長十一人,小 隊長十七人,均警佐或警正;辦事員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 第五職等;隊員八十四人,警佐,其中職務列警正四階人數由警政主管機 關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局得視勤務需要設八個至十個甲種編制警察隊,並得分組辦事,六個乙 種編制警察隊。 甲種編制警察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組長三人,督察員一人,均警 正;組員三人至五人,警佐或警正;技士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 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 第五職等,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分隊長九人或十人,小隊長 十六人至十八人,警務佐一人,均警佐或警正;隊員一百一十八人至一百 三十二人,警佐;書記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乙種編制警察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均警正;組員三人,警佐或警 正;技士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分隊長 三人或四人,小隊長三人或四人,均警佐或警正;隊員三十人至四十人, 警佐;書記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二項隊員列警正四階人數由警政主管機關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四條至第九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局為應業務需要,得設訓練機構;其所需員額,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 充或調兼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局為應業務需要,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規定,聘用專業或技術人員。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報請內政部警政署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內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0206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 (以下簡稱本局) 掌理下列國道公路警察事 項: 一、交通秩序及道路設施 (含橋樑、隧道) 之安全維護事項。 二、違反公路交通管理事件之稽查取締事項。 三、行車事故之處理事項。 四、行車旅客貨運之安全維護事項。 五、國道公路範圍內,違法案件之偵防與處理及國道公路路權範圍內違章 事件之協助處理事項。 六、收費站、地磅、服務區及休息站等之交通秩序維護稽查取締事項。 七、跨縣市重要快速道路行車安全秩序之維護。 八、其他有關協助國道公路法令推行及警察業務之規劃、督導等事項。 本局執行國道公路交通法令時,並受交通部國道公路管理機關之指揮監督 。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設行政科、交通科、後勤科、秘書室、督察室、勤務指揮中心,分別 辦理第二條第一項所列事項,並得分組辦事。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警監,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局長二人或 三人,警正或警監,襄助局務。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警正或警監;督察長一人、科長三人、主任二人、 秘書二人,均警正;組長八人,警正,其中二人,職務得列薦任第七職等 至第八職等;督察員十一人至十三人,警正;科員三十一人至三十九人, 警佐或警正,其中十四人,職務得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 職等;技士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 六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三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 等;警務佐七人,警佐或警正;辦事員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 五職等;書記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本條例施行前,本局及原臺灣省政府警政廳公路警察大隊原依雇員管理規 則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 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 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設會計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 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局設置下列各隊及人員: 一、公路警察隊:七隊至九隊,隊設分隊、小隊。置隊長七人至九人、副 隊長七人至九人,均警正;警務員二十一人至二十七人,巡官十四人 至十八人,分隊長二十一人至二十七人,警務佐二十一人至二十七人 ,小隊長一百四十二人至一百八十一人,均警佐或警正;警員八百五 十四人至一千零八十七人,警佐;辦事員七人至九人,職務列委任第 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二、刑事警察隊:分組辦事,隊設小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組長 三人,均警正;組員十人至十二人,警佐或警正;偵查員四十三人至 五十四人,警佐,其中十二人至十四人,得列警佐或警正;小隊長十 人至十三人,警務佐一人,均警佐或警正。 三、保安警察隊:隊設小隊。置隊長一人,小隊長三人,均警佐或警正; 警員十八人,警佐。 前項所列偵查員、警員,其列警正四階人數,依警察官職務等階表之規定 。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職 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 條 蒙藏委員會,依行政院組織法第三條之規定組織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 條 蒙藏委員會,掌理事務如左: 一、關於蒙古、西藏之行政事項。 二、關於蒙古、西藏之各種興革事項。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3 條 蒙藏委員會置委員長一人,副委員長二人,委員二十七人至三十五人。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4 條 蒙藏委員會每月舉行會議一次,必要時得召集臨時會議。 前項會議,以委員長為主席;委員長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指定副委員 長一人代理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5 條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執行前條會議之決議,並綜理會務,監督所屬職員及 各機關;副委員長輔助委員長處理會務。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6 條 蒙藏委員會會議事項與各部、會有關係時,得通知各部、會派員列席。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7 條 蒙藏委員會委員,應每年輪流分往蒙、藏各地視察。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8 條 蒙藏委員會置左列各處: 一、總務處。 二、蒙事處。 三、藏事處。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9 條 總務處掌理文書及庶務等事項。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0 條 蒙事處掌理關於蒙古事務。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1 條 藏事處掌理關於西藏事項。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2 條 蒙藏委員會設參事二人至四人,撰擬、審核本會之法案命令。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3 條 蒙藏委員會置秘書四人至六人,分掌機要、文稿、會議紀錄及長官交辦事 項。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4 條 蒙藏委員會設處長三人,分掌各處事務。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5 條 蒙藏委員會設科長九人至十二人,科員五十人至七十人,助理員二十人至 四十人,承長官之命辦理事務。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6 條 蒙藏委員會設調查主任一人,調查員十人至二十人,編譯主任一人,編譯 員十人至十五人,分掌調查、編譯事項。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7 條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特任;副委員長、委員、參事、處長、秘書二人簡任 ;其餘秘書及科長、調查主任、編譯主任、編譯員六人、調查員四人薦任 ;其餘編譯員、調查員及科員、助理員,委任。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8 條 蒙藏委員會於必要時,得呈准行政院,於蒙藏或其他適當地方設辦事處, 每處置處長一人簡任;副處長一人簡派;其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19 條 蒙藏委員會必要時,得呈准行政院,於蒙、藏或其他適當地方分置調查組 ,每組設組長一人,薦任;調查員六人至十二人,委任;其調查規則,由 蒙藏委員會定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0 條 蒙藏委員會必要時,得呈准行政院,於蒙古盟部旗設置協贊專員,薦任。 前項協贊專員之名額及派遣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1 條 蒙藏委員會於必要時,聘用顧問七人至九人,專門委員八人至十二人,專 員十五人至二十人。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2 條 蒙藏委員會因事務上之必要,得用雇員四十人至五十人。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3 條 蒙藏委員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薦任;科員五人至七人,助理員 三人至五人,均委任;並置統計員一人,佐理員二人或三人,均委任,依 法律之規定辦理歲計會計與統計事務。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4 條 蒙藏委員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薦任,依人事管理條例之規定,掌理人 事管理事務。 人事室需用人員名額,由蒙藏委員會就本法所定委任人員及雇員名額中, 與銓敘部會同決定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5 條 蒙藏委員會得設招待所。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6 條 蒙藏委員會會議規則,由蒙藏委員會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7 條 蒙藏委員會處務規程,以會令定之。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第 2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法律
201712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 條 蒙古各盟、部、旗管轄治理權,依本法之規定。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 條 蒙古各盟、部、旗以其現有之區域為區域。但於必要時,得以法律變更之 。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 條 蒙古各盟、部、旗境內居住之蒙人,即為各該盟、部、旗之人民,權利義 務一律平等。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4 條 等於盟之各部,得適用本法關於盟之規定;其總管制之各旗,得適用本法 關於旗之規定。 車臣、土謝圖、三音諾、顏札薩克圖、塞音濟雅哈圖、唐努烏梁海、青塞 特奇勒圖、烏拉恩素珠克圖、巴圖塞特奇勒圖各部,其施行本法日期,以 命令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5 條 蒙古各盟及特別旗直隸於行政院。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6 條 蒙古各盟及各特別旗、遇有關涉省之事件,應商承省政府辦理。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7 條 蒙古各旗,直隸於現在所屬之盟,遇有關涉縣之事件,應與縣政府會商辦 理。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8 條 蒙古地方所設省、縣、遇有關涉盟、旗之事件,應與盟、旗官署妥商辦理 。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9 條 蒙古地方之軍事、外交及其他國家行政,均統一於國民政府。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0 條 蒙古各盟盟長,綜理盟務,監督所屬職員及機關。 蒙古各盟備兵札薩克,照舊設置。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1 條 蒙古各盟副盟長,輔佐盟長處理盟務。 盟長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由副盟長代理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2 條 蒙古各盟得置幫辦盟務,幫同盟長、副盟長辦理盟務。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3 條 盟長、副盟長、備兵札薩克、幫辦盟務之任用辦法,以命令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4 條 盟長得用隨行秘書一人或二人。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5 條 盟長公署設總務、政務二處,各置處長一人,薦任;其佐理人員之額數及 處務規程,由蒙藏委員會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6 條 盟長公署因事務之必要,得咨請蒙藏委員會呈准行政院設專管機關。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7 條 蒙古各盟,各設盟民代表會議,其代表由本盟所屬各旗旗民代表會議推選 之,名額大旗三人,中旗二人,小旗一人,任期一年。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8 條 盟民代表會議之職權如左: 一、關於盟務之立法事項。 二、關於盟務之設計事項。 三、關於盟務之審議事項。 四、關於盟務之監察事項。 五、其他特別規定之事項。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19 條 盟民代表會議,置常任代表五人至九人,由全體代表互選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0 條 盟民代表會議及常任代表會議之議事規則,由該會議自定之。但應咨請蒙 藏委員會轉呈行政院備案。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1 條 盟長對於盟民代表會議之議決案如何執行,由蒙藏委員會呈請行政院定之 。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2 條 蒙古各旗札薩克,綜理旗務,監督所屬職員及機關。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3 條 蒙古各旗協理、管旗章京、副章京,均改為旗務委員,佐理旗務,名額大 旗六人,中旗四人、小旗二人。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4 條 旗札薩克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旗務委員一人,或由旗務委員互 推一人代理之,呈由該管盟長咨請蒙藏委員會轉呈行政院備案。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5 條 旗務委員遇有缺出,由旗民代表會議推選加倍人數,札薩克保薦加倍人數 ,呈報該管盟長咨請蒙藏委員會轉呈行政院選擇薦任之;其特別旗旗務委 員出缺時,由旗民代表會議推選加倍人數,札薩克保薦加倍人數,呈請蒙 藏委員會轉呈行政院選擇薦任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6 條 各旗重要旗務,應由旗務會議決定,旗務會議以札薩克,旗務委員組織之 ,札薩克為主席,其會議規則,由該會議自定之。但應呈報該管盟長咨請 蒙藏委員會備案。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7 條 各旗公文,以札薩克,旗務委員之連署行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8 條 旗札薩克得用隨行秘書一人。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29 條 旗札薩克公署,設總務、政務二科,各置科長一人;其佐理人員之額數及 處務規程,由該旗擬訂,呈報該管盟長咨請蒙藏委員會轉呈行政院核定之 。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0 條 旗札薩克公署,因事務之必要,得酌設各項專管機關。但應呈報該管盟長 ,咨請蒙藏委員會轉呈行政院核定之;如屬特別旗,得逕咨請蒙藏委員會 轉呈行政院核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1 條 蒙古各旗,各設旗民代表會議,由本旗所屬各佐各推代表一人組織之,任 期一年。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2 條 旗民代表會議之職權如左: 一、關於旗務之立法事項。 二、關於旗務之設計事項。 三、關於旗務之審議事項。 四、關於旗務之監察事項。 五、其他特別規定之事項。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3 條 旗民代表會議置常任代表五人至九人,由全體代表互選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4 條 旗民代表會議及常任代表會議之議事規則,由該會議自定之。但應呈報該 管盟長咨請蒙藏委員會備案。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5 條 旗札薩克對於旗民代表會議之議決案如何執行,由蒙藏委員會呈請行政院 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6 條 本法施行條例由蒙藏委員會擬定,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第 37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法律
200601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蒙古盟部組織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六條之規定制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2 條 本法第三條所稱蒙古各盟部旗境內居住之蒙人,係指在該盟部旗境內有固 定住所或繼續居住二年以上者而言,其暫行游牧者或臨時寄居者不在此限 ,但仍須受所在旗之管理。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3 條 本法第四條所稱等於盟之各部及總管制之各旗,其適用關於盟旗規定之辦 法,參酌各該地方情形另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4 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稱各盟幫辦盟務之設置及其員額,由蒙藏委員會呈請行政 院核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5 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三十條所稱各盟旗之專管機關,其組織大綱由蒙藏委員會 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6 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十三條所稱大旗、中旗、小旗,由蒙藏委員會依其土地 、人口、收支及其他各種情形定之。在未確定以前,暫由各旗自行酌認, 呈由該管盟長查核,轉請蒙藏委員會核定之,各特別旗應自行酌認,逕請 蒙藏委員會核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7 條 本法第十七條所稱盟民代表會議,第三十一條所稱旗民代表會議之組織及 其代表推選規定,均由蒙藏委員會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施行。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8 條 本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係將各旗協理、管旗章京、副章京之缺,改為旗 務委員。第一任旗務委員,由札薩克慎選現任協理、管旗章京,繕具名單 、履歷,呈由該管盟長咨請蒙藏委員會查核轉請薦任。其特別旗應逕請蒙 藏委員會查核轉請薦任。如現任協理、管旗章京不足定額,或有更換必要 者,由札薩克遴選其他相當人員呈請薦任之,以後遇有缺出,即照本法第 二十五條之規定辦理。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9 條 蒙古各盟部旗盟民代表會議,旗民代表會議之第一次召集日期,由蒙藏委 員會酌量各盟旗情形,分別呈請行政院核定行之,本法施行完成時期,由 蒙藏委員會酌量各盟部旗情形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第 10 條 本條例自呈奉行政院核准之日施行。
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
法律
2006052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兒童福利法第六條第二項及內政部組織法第八條之一規定制定之 。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兒童局 (以下簡稱本局) 掌理下列事項︰ 一、兒童福利法規及政策之研擬事項。 二、地方兒童福利行政之監督及指導事項。 三、兒童福利工作之研究及實驗事項。 四、兒童福利事業之策劃與獎助及評鑑之規劃事項。 五、兒童心理衛生及犯罪預防之計劃事項。 六、特殊兒童輔導、重建之規劃事項。 七、兒童福利專業人員之規劃訓練事項。 八、兒童福利機構設置標準之審核事項。 九、國際兒童福利業務之聯繫及合作事項。 十、兒童之母語及母語文化教育事項。 十一、有關兒童福利法令之宣導及推廣事項。 十二、其他全國性兒童福利之策劃、委辦、督導及與家庭有關之兒童福利 事項。 前項第五款、第六款、第十款所定事項,由行政院衛生署、法務部、教育 部會同本局辦理之。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設綜合規劃組、福利服務組、保護重建組、托育服務組,分別掌理前 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設秘書室,掌理文書、印信、出納、庶務、議事、編印及其他不屬於 各組、室事項。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綜理局務,並指 揮監督所屬人員。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組長四人,室主任一人,職 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視察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十 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設計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 至第八職等;科員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 等;辦事員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一人,職務列委 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 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 人員任用法第八條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本局組長以上之人員及視察、三分之二以上之科長、二分之一以上之專員 ,應具社會工作專業之資格。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報請內政部核定。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0624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 (以下簡稱本大隊) ,承內政部警政署署 長之命,執行國家公園警察任務;其依國家公園法令執行職務時,並受事 業主管機關就其主管業務指揮、監督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大隊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國家公園區域內治安秩序之維護及災害急難之搶救事項。 二、關於國家公園區域內自然資源及環境之保護事項。 三、關於協助處理違反國家公園法令有關事項。 四、其他有關警察法令及警察業務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大隊設警務組、督訓組、勤務指揮中心,分掌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大隊置大隊長一人,警正或警監,綜理隊務,並指揮、監督所屬單位及 人員;副大隊長一人,警正,襄理隊務。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大隊置秘書一人,組長二人,主任一人,督察員二人或三人,均警正; 組員十一人至十五人,警佐或警正,其中四人得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 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士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 七職等;辦事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一人,職務 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大隊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 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大隊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並兼辦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 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大隊依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之設置,設立隊。 各隊應冠以各國家公園地區名稱,由內政部警政署層報行政院核定設立。 其依國家公園法令執行職務時,應受各該國家公園管理處之指揮、監督。 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均警正;警務員一人,偵查員一人或二人, 均警佐或警正;技佐一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警務佐一人 ,小隊長四人至六人,均警佐或警正;隊員二十九人至四十五人,警佐; 書記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管轄地區跨二縣 (市) 以上者,得置分隊長二人或三人,警佐或警正。 第三項隊員列警正四階人數由警政主管機關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五條至第九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職 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大隊辦事細則,由本大隊擬訂,報請內政部警政署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 (以下簡稱本局) 掌理下列事項: 一、民用航空事業設施之防護事項。 二、機場民用航空器之安全防護事項。 三、機場區域之犯罪偵防、安全秩序維護及管制事項。 四、機場涉外治安案件及其他外事處理事項。 五、搭乘國內外民用航空器旅客、機員及其攜帶物件之安全檢查事項。 六、國內外民用航空器及其載運貨物之安全檢查事項。 七、機場區域緊急事故或災害防救之協助事項。 八、民用航空法令之其他協助執行事項。 九、其他依有關法令應執行事項。 本局執行民用航空業務時,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之指揮、監督。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設行政科、外事科、安檢科、後勤科、督察室、保防室、勤務指揮中 心,分別掌理前條第一項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警監,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單位及人員;副局 長二人,警監或警正,襄理局務。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警正或警監;督察長一人,秘書四人,科長四人, 主任二人,均警正,其中秘書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督察員五人至七人,警佐或警正;科員四十六人至五十二人,警佐,其中 十三人得列警正,四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十人職務得列 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三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三 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十三人至十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 等;書記十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 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 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 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局得視業務需要設二至四分局。分局得分組辦事,並得設勤務指揮中心 、警備隊、分駐所、派出所或駐在所。分局、分駐所、派出所或駐在所執 行民用航空業務時,受駐在地航空站主管之指揮監督。 分局各置分局長一人,警正;副分局長一人,警正或警佐;組長五人或六 人,主任一人,警備隊長一人,均警佐或警正;組員十五人至十九人,警 佐,其中三人得列警正,三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十人職 務得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駐所長三人至五人,分隊長三人至五 人,巡官六人至十人,警務佐二人至四人,均警佐;查驗員十人,職務列 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巡佐十二人至十四人,警員一百三十四人至一 百四十四人,均警佐;辦事員三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 等;書記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局設刑事警察隊,置隊長一人,警正;副隊長一人或二人,警正或警佐 ;組長三人至五人,警佐或警正;偵查員四十三人至六十九人,警佐,其 中二十三人得列警正;組員一人,巡官一人,警務佐二人至四人,小隊長 八人至十三人,均警佐;書記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局設保安警察隊,置隊長一人,警正;副隊長一人或二人,警正或警佐 ;組長二人,警佐或警正;組員四人至八人,警佐,其中二人得列警正; 分隊長七人至十一人,巡官四人至六人,警務佐一人或二人,小隊長五十 三人至五十七人,均警佐;警員三百七十二人至四百人,警佐;辦事員二 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書記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 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刪除)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局設安全檢查隊,置隊長一人,警正;副隊長一人或二人,警正或警佐 ;組長六人至十人,警佐或警正;組員三十五人至四十五人,警佐,其中 九人得列警正,六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二十三人至二十 七人職務得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隊長十六人至二十五人,巡官 十人至十二人,警務佐一人或二人,均警佐;查驗員三十六人至四十八人 ,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巡佐二十九人至三十九人,警員一百 七十四人至二百三十七人,均警佐;辦事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 第四職等;書記三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3 條 第四條至第十二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本條例施行前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本條 例所列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4 條 (刪除)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報請內政部警政署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組織法第八條之二及替代役實施條例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制 定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役政署 (以下簡稱本署) 承內政部部長之命,掌理有關兵役及替代 役行政事務。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署掌理下列事項︰ 一、役政政策、制度之擬訂、役政法規之擬訂或訂定、審查、編纂及宣導 事項。 二、兵源全般事項。 三、兵役及替代役役男之徵集處理及入出國相關管制事項。 四、替代役役男之甄選及綜合事項。 五、役男體位之判定及複檢事項。 六、由大陸地區或香港、澳門地區來臺役男及歸國僑民 (生) 役男服役之 處理事項。 七、替代役役男之教育訓練、課程規劃、管理幹部甄選及訓練考核事項。 八、役政人員之教育訓練事項。 九、兵役及替代役役男及其家屬之各項權益事項。 十、替代役役男之保險、撫卹事項。 十一、替代役役男之役籍管理及勤務事項。 十二、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之編組及召集事項。 十三、替代役役男之獎懲及行政救濟事項。 十四、兵役及替代役役男徵集處理之督導及查核事項。 十五、妨害兵役案件之調查事項。 十六、役政資訊體系之規劃、資訊作業及研究發展事項。 十七、替代役役男主副食費、薪俸發放及服裝製發事項。 十八、替代役役男重大事故通報及處理事項。 十九、其他役政事項。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署設徵集組、甄訓組、管理組、權益組、召集組,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 項,並得分科辦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署設秘書室,掌理研考、文書、事務、公關及其他不屬於各組、室事項 。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署置署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綜理署務,並指揮、監督所屬 人員;副署長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襄理署務。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署置主任秘書一人,組長五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一職等;專門委員五 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科長二十六人,職務列薦任第 九職等;秘書六人,督察二十九人至三十五人,技正一人,職務均列薦任 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秘書二人,督察二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 ;編審八人至十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六人至八人, 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二十三人至三十一人,技士一人, 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一人至三人, 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 職等。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署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 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署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署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政風事項; 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11 條 第七條至第十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 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署因業務需要,得設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 派充或兼任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署辦事細則,由本署擬訂,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內政部役政署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以下簡稱本局) 承內政部警政署署長之命,統 一指揮、監督全國刑事警察執行任務。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掌理事項如下: 一、預防犯罪業務之規劃、督導、考核等事項。 二、偵查犯罪業務之規劃、督導、考核等事項。 三、流氓、犯罪組織檢肅業務之規劃、督導、考核及執行等事項。 四、司法警察及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處理業務之規劃、督導、考核等 事項。 五、刑事鑑識業務之規劃、督導、考核及刑事案件證物之檢驗、鑑定等事 項。 六、刑事案件紀錄之規劃、督導、考核及統計分析、運用等事項。 七、國際刑事警察業務之聯繫、協調及跨國刑事案件之調查、處理等事項 。 八、犯罪偵防、鑑識、防爆等裝備器材標準之釐定、規劃、採購、維護等 事項。 九、刑事警察之業務督導、教育訓練、風紀考核之規劃、執行及公共關係 、服務等事項。 十、治安情報之諮詢佈置、蒐集、傳遞、運用等事項。 十一、指紋之採取、分析、儲藏、鑑定及運用業務之規劃、執行等事項。 十二、生物跡證化驗、鑑定、建檔及協助刑案屍體解剖、活體檢驗等事項 。 十三、刑事警察業務之研究發展等事項。 十四、刑事資訊系統之統籌規劃及推動等事項。 十五、國際刑事警察電子通訊連絡及有關業務之協調、規劃等事項。 十六、刑事案件之指揮、通報、管制及與有關機關協調、聯繫等事項。 十七、重大、特殊刑事案件、組織犯罪、電腦網路犯罪、經濟犯罪之偵查 及支援等事項。 十八、防爆業務之規劃、督導、考核及爆炸案件之支援勘查、處理、鑑定 、蒐證及器材之安全檢查等事項。 十九、通訊保障及監察之規劃、督導、考核及執行等事項。 二十、其他有關刑事警察業務之規劃、督導、考核等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設預防科、偵查科、檢肅科、司法科、鑑識科、紀錄科、國際刑警科 、後勤科、秘書室、督察室、保防室、指紋室、法醫室、刑事研究發展室 、資訊室、公共關係室、國際刑警電臺、偵防犯罪指揮中心及通訊監察中 心,並得分組辦事。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警監,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局長二人或 三人,警正或警監,襄助局務。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警政監四人,均警正或警監;技正七人至九人,職 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三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科長 八人,警正;主任十人,內七人警正,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八職等 至第九職等,另法醫室、指紋室、刑事研究發展室主任,由簡任技正兼任 ;臺長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秘書三人,督察七人至九 人,均警正;研究員十六人至十八人,警正;組長六十九人,內六十六人 警正,其中八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八職等,另資訊室組長三人,由薦任技 正兼任;督察員三人,警正;警務正一百十八人至一百三十八人,警正; 科員十八人,技士二十七人至三十五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 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巡官四十六人,警佐或警正;技佐一人至九人,通訊 員六人或七人,電務員三人,紀錄員十九人至二十二人,指紋分析員十七 人至二十人,助理管理師十七人至二十一人,助理設計師十七人至二十一 人,職務均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技佐四人,通訊員三人,電 務員一人,紀錄員十一人,指紋分析員十人,助理管理師十人,助理設計 師十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五人至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 等至第五職等;操作員十九人至二十三人,書記十一人,職務均列委任第 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 人事管理事項,並得分組辦事;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 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 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得分組辦事;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 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局為因應業務需要,設偵查隊七隊至九隊及警備隊;偵查隊得分組辦事。 偵查隊置隊長七人至九人,警正;副隊長七人至九人,警正;組長二十九 人至三十三人,警正;副組長二十九人至三十三人,警正;偵查正一百四 十五人至一百七十六人,警正,其中七人至九人辦外事;偵查員一百四十 五人至一百七十六人,警佐或警正,其中七人至九人辦外事;警務佐五人 或六人,警佐或警正;書記四人至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 警備隊置隊長一人,警正;小隊長六人至八人,警佐或警正;警員三十四 人至四十六人,警佐。 前二項員額中,警務佐四人,書記二人,警員二人,由原臺灣省政府公務 人員隨業務移撥者,出缺後不補。 第三項所列警員,其列警正四階人數,依警察官職務等階表之規定。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六條至第九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相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 條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管理處),按各國家級風景區之劃定,依本通則之規定,分別設置之。 管理處隸屬交通部觀光局。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2 條 管理處掌理國家級風景區左列事項: 一、觀光資源之調查、規劃、開發、保育及特有生態、地質、景觀與水域資源之維護事項。 二、風景區計畫之執行、公共設施之興建與維修事項。 三、觀光、住宿、遊樂、公共設施及山地、水域遊憩活動之管理與鼓勵公民營事業機構投資興建經營事項。 四、各項建設之協調及建築物申請建築執照之協助審查事項。 五、環境衛生之維護及污染防治事項。 六、旅遊秩序、安全之維護及管理事項。 七、旅遊服務及解說事項。 八、觀光遊憩活動之推廣事項。 九、對外交通之聯繫配合事項。 十、其他有關風景區經營管理事項。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3 條 管理處視國家級風景區面積、特性及業務需要,分設二課至四課,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4 條 管理處設秘書室、掌理文書、研考、印信、出納、庶務及其他不屬各課、室事項。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5 條 管理處置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綜理處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襄助處長處理處務。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6 條 管理處置秘書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技正三人至五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課長二人至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專員三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技士五人至十五人,課員七人至十五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三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二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人至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7 條 管理處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或置人事管理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前項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8 條 管理處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或置會計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並兼辦統計事項。 前項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9 條 管理處視風景區環境及業務需要,得分設管理站。 管理站置主任一人,由管理處指派技正或專員兼任;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管理站之設置標準,由交通部觀光局擬訂,層報行政院核定之。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0 條 管理處設清潔隊,置隊長一人,由管理處派員兼任之。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1 條 管理處置駐衛警察或商請警察機關置專業警察,辦理區內景觀資源、旅遊秩序、遊客安全等之維護及取締事項。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2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3 條 本通則施行前,已遴用之雇員,得繼續僱用至離職為止。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4 條 管理處辦事細則,由各該處擬訂,報請交通部觀光局核轉交通部核定之。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第 15 條 本通則自公布日施行。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
法律
20000614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組織法第五條之一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消防署(以下簡稱本署)承內政部部長之命,規劃及執行全國消防行政及災害防救事務,統一指揮、監督全國消防機關,執行消防及災害防救任務。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署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消防及災害防救制度之釐定與各級消防組織設立、裁併及人力調配之規劃、擬議事項。 二、關於消防及災害防救政策、勤務之規劃、推動、督導及考核事項。 三、關於消防及災害防救法規之擬(訂)定、修正、整理、編纂及宣導事項。 四、關於消防學制、教育訓練之規劃、督導與消防及災害防救學術倡導事項。 五、關於消防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之教育訓練及督導、考核事項。 六、關於消防安全設備檢查、管理之規劃、督導與器材、設備之審議、許可及檢驗事項。 七、關於公共危險物品、可燃性高壓氣體安全管理制度與安全設施會勘會審之規劃、督導、安全設備基準之研擬、修正及解釋事項。 八、關於民眾防火、防災教育宣導及防救災害公眾關係與合作之規劃、督導事項。 九、關於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之擬訂及執行事項。 十、關於災害防救體系、全國緊急災害之應變措施、督導及協調事項。 十一、關於搶救風災、震災、重大火災、爆炸災害之指揮、管制、聯繫及督導事項。 十二、關於水災、土石流災害、毒性化學物質災害及其他重大災害事故之配合搶救事項。 十三、關於特種搜救隊與訓練中心組織、設備、訓練及管理之規劃及督導事項。 十四、關於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軟硬體設施之規劃及管理事項。 十五、關於災情通報體系之規劃及建置事項。 十六、關於到醫院前緊急救護系統之規劃、資源整合、教育訓練、學術技能之研究發展、督導及協調事項。 十七、關於火災原因調查、鑑定之規劃、督導及災害現場勘查、鑑定之必要支援事項。 十八、關於消防人員勤業務督察之規劃、督導、考核與生活輔導及督察人員培訓講習事項。 十九、關於消防車輛、裝備、服制之規劃、統籌調配、管理、消防廳舍及採購業務等事項。 二十、關於救災資源之整備與消防水源之擴充、運用及維護之規劃事項。 二十一、關於義勇消防與民間救難、救援組織之編組、認證、訓練、管理、運用、保險及各項福利之規劃、督導事項。 二十二、關於消防及災害防救資訊、通訊系統之規劃與消防科技之研究發展等事項。 二十三、關於參與國際救災、搜救組織、重大災難支援計畫及合作交流事項。 二十四、其他消防及災害防救事項。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署設七組至九組及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署設秘書室,掌理法制、公共關係、文書、檔案管理、印信、出納、事務管理、財產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組、中心、室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署置署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或警監,綜理署務,並指揮、監督全國消防機關及人員;副署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或警監,襄助署務。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署置主任秘書一人,組長七人至九人,主任二人,隊長一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一職等或警監;副隊長三人,室主任一人,專門委員七人至九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或警正至警監;科長三十二人至三十八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或警正;秘書十六人至十八人,視察二十人至二十二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或警正,其中秘書六人,視察七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或警監;技正七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二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專員四十三人至四十五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或警正;科員六十八人至七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或警佐或警正;分隊長六人,警佐或警正;技士二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小隊長十二人,警佐或警正;技佐七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三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隊員五十四人,警佐,其中二十七人,得列警正;辦事員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署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署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署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政風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署視業務需要,得設消防科學研究所、消防學校、各港務消防隊、各科學工業園區消防隊及各加工出口區消防隊;其組織,以法律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署為處理重大災害搶救等應變事宜,應設特種搜救隊及訓練中心;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3 條 第六條至第十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4 條 各級消防機關人員之管理,列警察官者,適用警察人員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辦理。 各級消防機關人員之遴用,除法定任用資格外,並應具備擬任職務所需專業知能;其遴用標準,由內政部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署因業務需要,得設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或兼任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署為執行消防及災害防救業務,對各級消防機關得發布署令。 遇有重大災害,本署得逕予調度各級消防機關人員、車輛、裝備、器材支援救災。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署辦事細則,由本署擬訂,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第 18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
法律
200506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1 條 本通則依內政部消防署組織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2 條 內政部消防署設基隆、臺中、高雄及花蓮港務消防隊(以下簡稱各港務消防隊),掌理下列事項: 一、港區消防安全設備檢查之策劃與執行、違反消防法案件處理、防火與防災教育宣導及公共危險物品安全管理與檢查等事項。 二、港區火災原因調查、鑑定、統計與分析、火災證明核發及行政事務管理等事項。 三、港區災害防救體系策劃與推動、災害搶救規劃管理、救災資源及消防水源之整備與運用管理等事項。 四、港區義勇消防與民間救難、救援組織之編組、訓練、管理運用等事項。 五、港區消防人員教育訓練與到院前緊急傷病患救護策劃、執行等事項。 六、港區消防及災害防救勤務之規劃、指揮、調度、督導、考核等事項。 七、港區災情通報體系建置、維護與各項救災救護服務成果統計及資訊、通訊業務處理事項。 八、其他消防及災害防救事項。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3 條 各港務消防隊設二課、一中心,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4 條 各港務消防隊置隊長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或警正,承內政部消防署署長之命,兼受交通部各港務局之指揮、監督,綜理隊務,並指揮、監督所屬員工;副隊長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或警正,襄助業務;課長二人,主任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或警正,或由薦任或警正課員兼任;課員一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或警佐或警正;技士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分隊長一人至三人,警佐或警正;小隊長三人至八人,警佐或警正;隊員九人至四十人,警佐,其中四人至二十人,得列警正。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5 條 各港務消防隊置人事管理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或由內政部指派人員兼任,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6 條 各港務消防隊置會計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或由內政部指派人員兼任,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7 條 第四條至第六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8 條 各港務消防隊人員之管理,列警察官者,適用警察人員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辦理。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9 條 各港務消防隊辦事細則,由內政部消防署擬訂,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第 10 條 本通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
法律
20011112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組織法第六條之一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以下簡稱本所) ,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建築政策發展與建築法規之研究及建議事項。 二、關於建築使用及防災之研究發展事項。 三、關於建築工程品質及安全之研究發展事項。 四、關於建築構造及結構工程之研究發展事項。 五、關於建築生產及營造技術之研究發展事項。 六、關於建築環境控制及節約能源技術之研究發展事項。 七、關於建築設備及材料之研究發展事項。 八、關於各國建築管理制度與建築技術之引進與研究發展事項。 九、輔導民間成立辦理建築相關檢驗測試及第三款至第七款具自償性、技 術性、服務性等業務之專責機構事項。 十、關於其他先進建築技術之研究發展事項。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所設左列各組,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一、綜合規劃組。 二、安全防災組。 三、工程技術組。 四、環境控制組。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所設秘書室,掌理文書、印信、庶務、出納、研考及不屬於其他各組、 室事項。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所置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綜理所務;副所長一人,職務 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襄理所務。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所置主任秘書一人、組長四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一職等;組長得由簡 任研究員兼任;專門委員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研 究員八人至二十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八人職務得 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副研究員八人至十六人,專員二人,職務 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助理研究員四人至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 五職等,其中四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科員三人,職務列 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研究助理四人至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一人,職 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 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 之。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9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 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所辦事細則,由本所擬訂,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 (以下簡稱本局) 掌理下列事項: 一、國有鐵路事業設施之防護事項。 二、鐵路沿線、站、車秩序、犯罪偵防及旅客貨運安全維護事項。 三、鐵路法令之其他協助執行事項。 四、其他依有關法令應執行事項。 本局依鐵路法令執行職務時,並受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之指揮、監督。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設四科、二室、一中心,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設秘書室,掌理研考、議事、公共關係、文書、檔案管理、印信、出 納、事務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科、室、中心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警監,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局長一人, 警正或警監,襄助局務。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警正或警監;督察長一人,科長四人,主任三人, 秘書一人,均警正;督察員九人,警佐或警正;科員十七人,警佐或警正 ,其中七人,職務得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士二 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警務佐二人,警佐 或警正;辦事員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四人,職務 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理 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 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 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局得視業務需要分設警務段,段得分二組辦事,並得設勤務指揮中心及 警備隊、分駐所、派出所;中心置主任,警備隊置隊長,分駐所、派出所 均置所長、副所長;所長由警正組員、警正巡官或警正巡佐兼任;副所長 由警正巡官、警正巡佐或警正警員兼任;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 額內派充之。 警務段置段長四人,警正;副段長四人,警正;警備隊置隊長四人,警正 ;組長八人,其中四人兼主任,警佐或警正;組員十三人,巡官三十四人 ,警務佐四人,巡佐八十六人,均警佐或警正;技佐四人,職務列委任第 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警員五百二十二 人,警佐。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局設刑事警察隊,置隊長一人,警正;副隊長一人,警正;組長三人, 警佐或警正;組員二人,巡官四人,警務佐一人,小隊長十六人,均警佐 或警正;偵查員五十二人,警佐,其中二人,得列警佐或警正;書記一人 ,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局設護車隊,置隊長一人,警正;副隊長一人,警正;分隊長二人,警 務佐一人,小隊長十一人,均警佐或警正,警員六十八人,警佐;書記一 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第六條至第十一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 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本條例所列偵查員、警員,其列警正四階人數,依警察官職務等階表之規 定。 本條例施行前,原臺灣省鐵路警察局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雇員, 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本條例所列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 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 (以下簡稱本總隊) 掌理下列事項: 一、原臺灣省政府所屬移撥中央各部會之機關、事業機構及特定國營事業 機構安全警衛之派遣。 二、駐在單位財產與設備危害之防止、秩序維護及員工安全之保護事項。 三、駐在單位員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及刑事案件之協助調查事項。 四、違反工礦法令之協助取締事項。 五、駐在單位交辦之查緝事項。 六、其他經內政部警政署指派之安全維護事項。 本總隊於協助各派駐機關 (構) 執行其主管業務時,並受有關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之指揮、監督。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總隊設二科、二室及一中心,分別辦理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總隊置總隊長一人,警監,綜理隊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總隊長 一人,警正或警監,襄助隊務。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總隊置主任秘書一人,警正或警監;督察長一人,科長二人,主任二人 ,秘書一人,均警正;科員十六人,警佐或警正,其中十人,職務得列委 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督察員四人,警佐或警正;辦事 員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 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總隊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法辦 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總隊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依 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 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總隊設六隊,各隊均冠以隊次,隊設分隊、小隊。置隊長六人,副隊長 六人,均警正;警務員六人,分隊長二十人,小隊長九十五人,警務佐六 人,均警佐或警正;警員八百六十七人,警佐;書記四人,職務列委任第 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9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本條例所列警員,其列警正四階人數,依警察官職務等階表之規定。 本條例施行前,原臺灣省保安警察總隊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雇員 ,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本條例所列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 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總隊總隊部及第四隊經費由中央負擔,其他各隊經費由駐在機構分 (負 ) 擔。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總隊辦事細則,由本總隊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臺灣保安警察總隊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 (以下簡稱本所) 承內政部警政署署長之命,掌 理下列事項: 一、警察通訊網路與業務之規劃、執行及督導事項。 二、警用有線電訊系統之設計、施工、運用、維護及管制事項。 三、警用無線電訊系統之設計、施工、運用、維護及管制事項。 四、警用通訊器材之採購、管理及補給事項。 五、警察通訊設施之研究更新事項。 六、其他有關警察通訊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所設四課、一室、二中心;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所設秘書室,掌理研考、議事、公共關係、文書、檔案管理、印信、出 納、事務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課、室、中心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所置所長一人,警正或警監,綜理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所長 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襄助所務。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所置技正九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課長四人,警正,其 中三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八職等;主任四人,警正,其中二人,職務得列 薦任第八職等;技士七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 七職等;課員三十人,警佐或警正,其中二十人,職務得列委任第五職等 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二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 職等,其中十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十一人,職務列委任 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 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所為應業務需要,得於適當地區設置分所十所及中繼臺十臺至十二臺; 各分所及中繼臺,應冠以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及各地區之名稱。 分所置分所長十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其中五人,由技正兼任;技士 七十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課員十人, 警佐或警正;技佐六十六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三十 三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十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 五職等;線務員二百四十七人至二百五十七人,話務員二百十八人至二百 四十人,書記十五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中繼臺置臺長十人至十二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技士五十一人,職務 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九十二人,職務列委任 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四十六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五條至第九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本條例施行前,原臺灣省政府警政廳警察電訊所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 現職線務員、話務員及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本條例 所列線務員、話務員及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所辦事細則,由本所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訊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1 條 本通則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為辦理港務警察事務,得設港務警察局,並掌理下列事項: 一、港務局所轄區域與工業專用港港區之治安秩序維護及協助災害危難之 搶救事項。 二、港區涉外治安案件及其他外事處理等事項。 三、港區犯罪偵防及刑事案件之處理事項。 四、協助處理違反港務法令有關事項。 五、其他有關警察法令及警察業務事項。 港務警察局依港務法令執行職務時,並受港務局之指揮、監督。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3 條 港務警察局視業務需要,設二課至五課、一室或二室、一中心,分別掌理 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4 條 港務警察局設秘書室,掌理研考、議事、公共關係、文書、檔案管理、印 信、出納、事務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課、室、中心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5 條 港務警察局置局長一人,警正或警監,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 副局長一人,警正,襄助局務。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6 條 港務警察局置督察長一人,課長二人至五人,主任二人或三人,均警正, 其中主任一人得由督察長兼任;督察員二人至六人,保防管理員一人,調 查員二人,均警佐或警正;課員七人至三十二人,警佐或警正,其中二人 至八人,職務得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士一人, 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巡官四人至十六人,小 隊長二人至六人,警務佐一人至三人,巡佐三人至四十七人,均警佐或警 正;偵查員八人至二十二人,警佐,其中一人至四人,得列警佐或警正; 警員十八人至二百八十人,警佐;技佐二人,查驗員二人至八人,職務均 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技佐一人,查驗員四人,職務得列薦任 第六職等;辦事員一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三 人至十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第二條及前項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7 條 港務警察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人事 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8 條 港務警察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 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9 條 港務警察局得設下列各隊: 一、保安警察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均警正;分隊長一人至六人 ,警佐或警正;小隊長五人至三十九人,警佐或警正;警員三十人至 二百三十四人,警佐。 二、安檢警察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均警正;課員九人至二十九 人,警佐或警正,其中二人至二十七人,職務得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 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分隊長一人或二人,小隊長二人至六人,警 務佐二人,均警佐或警正;警員十八人至三十六人,警佐;辦事員一 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三人至十七人,職 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三、工業專用港警察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均警正;分隊長一人 ,小隊長四人至六人,均警佐或警正;警員二十四人至三十六人,警 佐。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10 條 第六條至第九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之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 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本通則所列偵查員、警員,其列警正四階人數,依警察官職務等階表之規 定。 本通則施行前,原臺灣省各港務警察所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查驗 員、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本通則所列查驗員、書記 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11 條 港務警察局得依港區治安需要設分駐所、派出所;分駐所、派出所均置所 長、副所長;所長由警政課員、警正巡官或警正巡佐兼任;副所長由警正 巡官、警正巡佐或警正警員兼任;所需工作人員,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 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12 條 各港務警察局辦事細則,由各該局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第 13 條 本通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港務警察局組織通則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 (以下簡稱本臺) ,掌理下列事項: 一、配合宣導推動警察工作、溝通警民關係、促進交通安全及加強為民服 務事項。 二、協助政府宣導政令、端正社會風氣及推行公共服務事項。 三、節目之企劃、研究事項。 四、節目之規劃、製作、管理及執行事項。 五、新聞採訪、編輯及新聞節目製播事項。 六、傳播工程之設計、架裝及養護事項。 七、其他有關為民服務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臺設四課,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臺設秘書室,掌理研考、議事、公共關係、文書、檔案管理、印信、出 納、事務管理、財物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課、室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臺置總臺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綜理臺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 員;副總臺長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襄助臺務。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臺置秘書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課長四人,主任一人 ,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編輯八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 督察員一人,警佐或警正;編導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課員十二人,技士十二人,採訪員十四人,節目員十七人,職務均列委任 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八人,導播四人,職務均列委 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技佐四人,導播二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 等;辦事員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節目控制員九人,書 記三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本條例施行前,原臺灣省警察廣播電臺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節目 控制員、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節目控制員、書 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臺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 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臺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臺為應業務需要,得設八個地區臺,轉播本臺節目及負責播出地方性政 令宣導節目。 地區臺置臺長八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 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五條至第九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臺辦事細則,由本臺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 (以下簡稱本所) 掌理下列事項: 一、防空情報之蒐集、運用與空襲警報及燈火管制命令之接受、發布事項 。 二、敵對或不明航空器、船艦、空降部隊動態查報及與有關單位之連繫事 項。 三、防情有線電、無線電與遙控警報系統電器之修護、保養及器材補給支 援事項。 四、核射線中心作業、核防廣播與災害情況之查報及支援命令下達事項。 五、空難、海難求助及申請支援之傳報事項。 六、民防防情督導考核事項。 七、防情特勤事項。 八、其他有關民防防情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所設六課,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所設秘書室,掌理研考、議事、公共關係、文書、檔案管理、印信、出 納、事務管理、財產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課、室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所置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綜理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 ;副所長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襄助所務。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所置課長六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主任一人,警正;保防管理員一 人,警佐或警正;課員二十二人,技士二十八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 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十八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 等,其中九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書記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 第三職等。 本條例施行前,原臺灣省政府警政廳民防指揮管制中心原依雇員管理規則 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繼 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 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所為應防情勤務需要,得於適當地區設置中繼臺五臺,各臺應冠以各地 區之名稱。置臺長五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 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五條至第九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所辦事細則,由本所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2 條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 (以下簡稱本廠) 承內政部警政署署長之命 ,掌理全國警察槍械及車輛之下列事項: 一、武器維修及零件配製、教育彈藥之裝製事項。 二、車輛之保養、修護等事項。 三、巡迴各警察機關輔導檢修武器、車輛等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廠設三課,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廠置廠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綜理廠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 ;副廠長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襄助廠務。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廠置課長三人,警正,其中二人得列薦任第八職等;技士九人,課員二 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保防管理員一人 ,警佐或警正;技佐十七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八人 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書記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本條例施行前,原臺灣省政府警政廳警察機械修理廠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 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繼續 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廠置人事管理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依法辦理 人事管理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廠置會計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及統計事項。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8 條 第四條至第七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除警察官外,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廠辦事細則,由本廠擬訂,層請內政部核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械修理廠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一 章 總則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三十四條制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 條 國民大會代表之選舉,以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單記法投票行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 條 選舉手續公開辦理。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 條 國民大會代表之名額如左: 一、每縣市及其同等區域各選出代表一名,但其人口逾五十萬人者每增加 五十萬人,增選代表一名。 二、蒙古各盟旗選出者,共五十七名。 三、西藏選出者,共四十名。 四、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出者,共三十四名。 五、僑居國外之國民選出者,共六十五名。 六、職業團體選出者,共四百八十七名。 七、婦女團體選出者,共一百六十八名。 八、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選出者,共十七名。 前項各款名額之分配,另以法律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5 條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而無左列情事之一者,有選舉權,年滿二十 三歲,而無左列情事之一者,有被選舉權: 一、犯刑法內亂外患罪,經判決確定者。 二、曾服公務而有貪污行為,經判決確定者。 三、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四、受禁治產之宣告者。 五、有精神病者。 六、吸用鴉片或其代用品者。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6 條 外國人民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滿五年者,依前條之規定有選舉權, 滿十年者,依前條之規定有被選舉權。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人民,滿二年者,依前條之規定有選舉權,滿三年者, 依前條之規定有被選舉權。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7 條 每一選舉人只有一個選舉權,於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有二個以上選舉權 者,限參加一種,由選舉人於登記選舉人名冊時自行聲明。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8 條 現任官吏不得於其任所所在地之選舉區當選為國民大會代表。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二 章 選舉人及候選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9 條 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之主管選舉機關,應將各該選舉單位選舉人之資格審 查後,造具選舉人名冊正、副兩本,記載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 、住所等項,於選舉前四十日完成公告之,並將總名額報請上級選舉機關 遞報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0 條 前條主管選舉機關及上級選舉機關如左: 一、關於縣市及同等區域者,主管選舉機關為縣市選舉事務所或其相當機 關,上級選舉機關為省選舉事務所,如為院轄市,其上級選舉機關為 選舉總事務所。 二、關於蒙古者,主管選舉機關為盟旗選舉事務所,上級選舉機關為蒙藏 選舉事務所。 三、關於西藏者,主管選舉機關分別為噶夏及蒙藏選舉事務所所指定之機 關,上級選舉機關為蒙藏選舉事務所。 四、關於僑居國外之國民者,主管選舉機關為僑民選舉事務所所指定之機 關,上級選舉機關為僑民選舉事務所。 五、關於各民族在邊疆地區及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者,主管選舉機關 為縣、市選舉事務所或相當機關,上級選舉機關為省選舉事務所。 六、關於全國性之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者,主管選舉機關為省及院轄市選 舉事務所,上級選舉機關為全國性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選舉事務所。 七、關於各省市之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者,同第一款。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1 條 選舉人名冊,由各主管選舉機關編製完成後,分別發給選舉權證,以憑領 取選舉票。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2 條 有被選舉權而願為候選人時,經五百名以上選舉人之簽署,或由政黨提名 ,得登記為候選人,公開競選,非經登記者,不得當選,但僑居國外國民 之候選人,經二百名以上選舉人之簽署,職業團體候選人及婦女團體候選 人經五十名以上選舉人之簽署,即得登記為候選人。 前項選舉人之簽署,每選舉人以簽署一人為限。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3 條 有被選舉權人,不得為二個以上候選人之登記。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4 條 候選人之登記期間,由各該主管選舉機關公告之,其起訖期間,不得少於 三十日。 前項候選人之登記,應於簿冊內填明姓名、年齡、籍貫、職業、住所等項 ,如為婦女,並應於姓名下註明一女字,由主管選舉機關於投票前十五日 審查公告,並將名冊遞報各該上級選舉機關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5 條 縣市或同等區域之候選人,以該縣市或同等區域內之人民為限。 職業團體之候選人,以各該團體之會員為限。 僑居國外國民之候選人,以居住該選舉區合計滿三年以上者為限。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6 條 前條所稱之會員指各該團體之基層會員,會員為法人時,為其會員代表。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三 章 選舉機關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7 條 中央設選舉總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指揮辦理全 國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國民政府派充之,並指定一人為主席。 選舉總事務所之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8 條 各省設省選舉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以省政府主 席為當然委員兼主席,辦理該省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 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 省內各縣市或其同等區域,各設選舉事務所,各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 選舉委員會,以各該縣市或其同等區域之行政長官為當然委員兼主席,辦 理各該縣市或其同等區域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派充之 。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19 條 院轄市設立選舉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以市長為 當然委員兼主席,辦理市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呈請國民 政府派充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0 條 蒙古西藏之選舉,設蒙藏選舉事務所,置選舉監督一人,以蒙藏委員會委 員長充任,由選舉總事務所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 蒙藏選舉事務所下分設各區主管選舉事務所,各置選舉監督一人,在蒙古 以盟旗最高行政長官充任,在西藏分別以噶夏及蒙藏選舉監督所指定之人 員充任,均由選舉總事務所派充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1 條 僑居國外國民之選舉,設僑民選舉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 委員會以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為當然委員兼主席,辦理僑居國外國民選舉事 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 僑民選舉事務所下分設各區主管選舉事務所,各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 選舉委員會,以附表所定之人員為當然委員兼主席,辦理各該區選舉事宜 ,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派充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2 條 全國性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之選舉,設全國性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選舉事 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辦理各該團體選舉事宜,其 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並指定一人為主席。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3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之投票、開票,置投票管理員、投票監察員、開票管理 員、開票監察員,由主管選舉機關派充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4 條 選舉機關委員或監督及職員,於其辦理選舉之區域或團體內,不得為國民 大會代表之候選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四 章 選舉程序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5 條 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之投票日期,由選舉總事務所規定通告。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6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應於選舉前十五日,發布選舉公告,載明左列事項: 一、投票所及開票地址。 二、投票方法及日期。 三、各該選舉單位應出代表之名額。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7 條 選舉票及選舉公告,在邊疆各地得兼載各該地通用文字。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8 條 候選人依照法定當選名額,以得票比較多數者依次當選為國民大會代表, 票數相同時,以抽籤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29 條 代表出缺時,任其缺額。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0 條 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舉代表所投各候選人之票數,應由所屬縣市或同等區 域之主管選舉機關分別計算,開列名單,於公告後,報由省選舉機關彙計 ,依第二十八條及第二十九條之規定辦理,並公告之。 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選舉代表所投各候選人之票數,應由各省市選舉 事務所分別計算,開列名單,於公告後轉報選舉總事務所彙計,依第二十 八條及第二十九條辦理,並公告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1 條 國民大會代表之當選證書,由選舉總事務所製備,交第十條所定各上級選 舉機關,蓋印分發,分發時應取具當選人最近二寸半身相片,粘於證書上 規定位置。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2 條 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定有婦女代表名額者,其當選票數應單獨計算。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3 條 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定有婦女代表名額,而無婦女候選人競選時,任其缺 額。 婦女代表出缺時,亦同。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五 章 選舉及當選無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4 條 有左列情事之一者,其選舉無效。 一、辦理選舉違背法律,經判決確定者。 二、選舉人名冊因舞弊涉及該冊選舉人達十分一以上,經判決確定者。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5 條 選舉無效,應即依法重選。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6 條 候選人資格不符或當選票數不實,經判決確定,或選舉前死亡者,其當選 無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7 條 當選無效時,任其缺額。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六 章 選舉訴訟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8 條 選舉人或候選人,確認辦理選舉人員或其他選舉人、候選人有威脅利誘或 其他舞弊情事時,得自選舉日期起十日內提起訴訟。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39 條 選舉人或候選人,確認當選人資格不符,或所得票數不實,以及候選人確 認其本人所得票數被計算錯誤時,得自當選人姓名公布日起十日內提起訴 訟。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0 條 選舉訴訟歸該管高等法院管轄,應先於其他訴訟審判之,無高等法院者, 由首都高等法院就書面審理裁判之,以一審終結。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七 章 附則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1 條 原選舉單位之選舉人,對於所選之代表,非經過六個月後,不得提出罷免 聲請書。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2 條 罷免聲請書應敘述理由,以原選舉單位當選時投票總數百分之十以上選舉 人之簽署,向各該單位之主管行政機關首長提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3 條 前條主管行政機關首長,於收到聲請書三十日內,查明簽署屬實及其人數 合於規定後,應將聲請書副本通知被聲請罷免人於收到後十五日內提出答 辯書。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4 條 主管行政機關首長,於收到答辯書三日內應連同聲請書公告之,並應於公 告後三十日內舉行投票,以投票總數之過半數贊成票通過罷免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5 條 代表經罷免後,由候補人依次遞補,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為止。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6 條 關於選舉罷免,如有觸犯刑法行為時,依刑法處斷。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第 47 條 本法施行條例另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七條制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 條 中華民國國民,合於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五條之規定,而在縣市區 域居住六個月以上,或有住所達一年以上,或其本籍未變更者在該縣市區 域內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五條第五款第六款所稱之情事,以經依法登記 之醫師證明者為限。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五條所定選舉人與被選舉人之年齡屆滿日期, 及第六條所定之屆滿年限,其計算均以造具名冊之日為準。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 條 依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七條之規定,每一選舉人只有一個選舉權, 各主管選舉機關於調查登記選舉人名冊時,如發現一個選舉人有二個或二 個以上選舉權者,應令其自行認定一種,並通知有關機關備查。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 條 參加選舉之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以曾經依法向其主管機關立案者為限。 但曾經參加制定憲法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各業之從業人,如其團體未完成 立案手續者,得由各主管機關依法審查資格,編造名冊,呈准參加選舉。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7 條 選舉人投票時,應憑選舉權證領取選舉票。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8 條 每一選舉票,應單記被選舉人姓名一人,依照規定名額,以得票比較多數 者為當選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二 章 選舉人及候選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9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應將該管選舉之選民,分別造具選舉人名冊各二份,記 載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住所等項,並得附記其有無被選舉權,於選舉四 十日前完成並公告之,同時將名冊一份呈請上級選舉機關備查,並將選舉 人總數彙轉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前項所定四十日之期間,依事實上之需要,得提早十五日。 職業團體婦女團體及全國性職業團體婦女團體之主管選舉機關,應定期通 告各該團體於選舉九十日前,造報記載左列各款之簿冊: 一、組織章程設立程序及其經過。 二、立案機關及立案年月日。 三、職員及其經歷。 四、會員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所並從事該職業之年期。 五、會員有同時為其他團體會員時,其他團體之名稱,並聲明其擇定參加 選舉之團體。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0 條 選舉人名冊應以曾經查報備案之戶口冊籍為準,在軍隊服役之有選舉權人 ,應向本籍主管選舉機關為選舉人之登記。 前項辦法,於長警準用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1 條 選舉人名冊之公告,以五日為期,如本人以為錯誤或遺漏時,得於公告期 間請求更正。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2 條 選舉人名冊公告確定後,各主管選舉機關應於選舉三十日前製發選舉權證 ,以憑領取選舉票。 選舉權證依附式一之規定。 (編 註:附式一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830 頁)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3 條 選舉人名冊公告後六日,各主管選舉機關應即公告各種候選人之開始登記 日期。 前項公告,應記載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五條、第六條及第十二條全 文。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4 條 有被選舉權而願為候選人者,經依法定手續簽署後,應親向各該主管選舉 機關為候選人之登記,如須委託他人代為登記時,並應有本人之書面證明 ,其為政黨提名者,其名單應在候選人開始登記前提交選舉總事務所迅即 轉交各該主管選舉機關為候選人之登記。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5 條 婦女團體所提之候選人,不得以各該團體之會員為限。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6 條 服務或寄寓他處而本籍未變更者,仍得聲請登記為本籍所屬選舉之候選人 。 婦女因結婚離婚而尚未為設籍之登記者,仍得聲請登記為原籍所屬選舉之 候選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7 條 候選人名單應以登記之先後為序。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8 條 每一選舉人對候選人登記之簽署,以一次為限,經查明簽署重複者,應為 無效,並令補正,其已逾法定簽署名額者不計。 前項候選人,假冒他人名義簽署者,其登記無效,如在當選後發覺,經判 決確定者,其當選無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9 條 在軍隊服役之有選舉權人,不能回籍參加投票時,得在軍隊所在地各就本 籍公布之候選人名單投票,其辦法,由選舉總事務所定之。 前項辦法,於長警準用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0 條 每一有被選舉權人,其候選人之登記,以一種為限。 在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中為二個或二個以上候選人之 登記時,其登記均為無效,並不得當選。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三 章 選舉機關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1 條 選舉總事務所以外之各選舉事務所,其組織規程由選舉總事務所定之。 各種選舉事務所,於選舉完畢後即行裁撤。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2 條 投票管理員、投票監察員、開票管理員、開票監察員,由各主管選舉機關 派充後,造具名冊,呈報上級機關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3 條 各選舉事務所及投票所開票所辦事細則,由各該上級選舉機關訂定,呈報 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4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應照各投票所選舉人數,分別造具投票簿,載明選舉人姓 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及住址,於投票前分發投票管理員負責保管。 前項投票簿,於必要時,得以選舉人名冊代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5 條 投票管理員之職務如左: 一、維持投票秩序。 二、掌管投票匭投票簿及選舉人名冊。 三、其他由選舉機關委任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6 條 開票管理員之職務如左: 一、維持開票秩序。 二、清算投票數目及被選舉人得票之計算。 三、保存選舉票。 四、其他選舉機關委任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7 條 投票監察員、開票監察員,分別監察投票開票事宜。 監察員與管理員意見不同時,應報請選舉機關決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8 條 各級選舉機關之委員或監督及職員,均不得於其辦理選舉之區域或團體內 為國民大會代表候選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9 條 選舉總事所各級職員,均不得為國民大會代表候選人。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四 章 選舉程序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0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投票,均應於三日內辦理完竣。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1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之投票日期,由選舉總事務所規 定通告。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2 條 選舉票及投票匭,由各上級選舉機關製成分發各主管選舉機關,於選舉開 始前發交投票管理員。票匭依附式二之規定,選舉依附式三之規定。 (編 註:附式二、三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 二) 第 831-837 頁)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3 條 投票管理員於接收選舉票時,應會同投票監察員查明數目,嚴密封存,非 屆投票日期當眾驗明封識後,不得啟封。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4 條 投票管理員應於投票前,會同投票監察員,將投票匭當眾開驗後,嚴加封 鎖。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5 條 選舉人於投票日,憑選舉權證領取選舉票時,投票管理員應在選舉權證上 加蓋「領票訖」字樣,並將原證發還,指往投票處投票。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6 條 投票人有左列情事之一者,選舉機關委員或監督,應令其退出: 一、冒名頂替者。 二、發現二個以上選舉權之登記者。 三、在場喧嚷或勸誘,不服制止者。 四、攜帶兇器入場者。 五、有其他不正行為,不服制止者。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7 條 依前條令投票人退出時,應將其選舉票收回,並附記事由於投票簿該選舉 人名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8 條 投票管理員於投票完畢後,應即會同投票監察員將投票匭當眾嚴密封鎖, 非經開票管理員會同開票監察員於開票時當眾驗明封識不得啟封。 投票人認為必要時,得公推代表九人至十五人另備各人簽名蓋章之封條, 加封於投票匭。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9 條 投票管理員於投票完畢後,應就投票簿記載投票場所、投票日期、發出票 數、用餘票數、投票數及其他附記事項,並將所記情形,造具報告書連同 投票匭,及用餘之選舉票、投票簿、選舉人名冊,呈送該選舉機關。 前項報告書,應由投票監察員連署。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0 條 遇有天災及其他不可抗力事件發生,致不能投票時,投票管理員得呈報選 舉機關電呈上級選舉機關核准,改定投票日期或場所,並報選舉總事務所 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1 條 投票開票時間,不得在上午八時前下午六時後,其未投畢或未開畢之票匭 應由管理員會同監察員暫時封鎖,次日繼續投票或開票時當眾驗明啟封。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2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委員或監督,於各投票匭送齊之翌日,應酌定開票時刻, 先行宣布,屆時親臨開票所,督同開票監察員管理員公開行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3 條 選舉人得請求開票管理員給與入場券,入開票所參觀開票事宜,至座滿為 限。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4 條 開票管理員於開票時,對於選舉票作廢之認定,應會同開票監察員為之, 認定後須當眾宣布。 前項廢票認定之標準如左: 一、不用投票所發給之選舉票者。 二、被選舉人非候選人者。 三、選舉兩名或兩名以上者。 四、與公布之候選人姓名不符者。 五、被選舉人姓名顯然錯誤者。 六、記入其他文字者。 七、書寫塗改者。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5 條 開票管理員應製成開票筆錄,記載左列事項: 一、投票總額。 二、廢票總額。 三、各被選舉人之得票數額。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6 條 開票管理員於開票完畢後,應將開票情形,造具報告書,連同開票筆錄有 效選舉票及廢票,呈送選舉機關。 前項報告書,應由開票監察員連署。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7 條 投票簿開票筆錄須繕副本,以備選舉人或被選舉人請求閱覽,其正本應保 存六年。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8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於選舉完畢後應將選舉情形選舉結果,造具報告書,呈 報上級選舉機關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9 條 當選人所得票數,二人以上相同時,以抽籤定其名次先後。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0 條 同一地方或團體,其被選舉人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同姓名時,除別有方法能 證明當選應屬何人外,以抽籤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1 條 候選人於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條第二款以上之選舉均當選時,其 當選均為無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2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三十條所稱在邊疆地區之各民族,係指四川、 西康、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六省之西南邊疆民族,所稱內地生活習慣 特殊之國民,係指居住各地之回民,各主管選舉機關應將其選舉人名冊, 分別造具選舉票,單獨計算,於公告後,開列名單,附註得票數目,呈報 上級選舉機關彙計公告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3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定有婦女當選名額,並有婦女 候選人時,無論其得票多寡,均予單獨計算,以得票比較多數者為當選。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4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辦理完竣,主管選舉機關應於十 日內公告當選人名單,並通知當選人檢繳最近二寸半身像片二張,以備呈 報上級選舉機關發給當選證書。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5 條 國民大會代表當選證書,由選舉總事務所製交各上級選舉機關,將當選人 像片二張一貼於存根上,一貼於當選證書規定位置,蓋印分發,並於像片 右下角加蓋印章,其存根分交各主管選舉機關存查。 當選證書式樣,依附式四之規定。 (編 註:附式四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838-840 頁)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6 條 國民大會代表當選證書有遺失或毀滅情事時,得依左列各款之規定請求補 發: 一、在原當選地之著名報紙之登載遺失聲明,其期間至少應為二日。 二、填寫請求補發證明書同式二紙,由同屆國民大會代表三人負責證明之 ,證明書之式樣,依附式五之規定。 三、檢附最近二寸半身像片四張,連同請求補發證明書,登載遺失聲明報 紙各二份,一併送請該管上級選舉機關查明屬實後,即就餘存之當選 證書編列補字第幾號,將其所附相片分別粘附於請求證明書當選證書 及存根上,取據補發,其存根仍發交原主管選舉機關存查,並檢附請 求補發證明書及聲明遺失報紙各一份,轉請選舉總事務所備案,選舉 總事務所裁撤後,應轉送國民大會。 前項第三款所稱該管上級機關及原主管上級機關,於裁撤後為其接管機關 。 (編 註:附式五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841-88787 頁)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7 條 補發當選證書,應於發現遺失一個月內請求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8 條 當選人因故出缺時,任其缺額。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9 條 各代表於開會前攜帶當選證書,親至國民大會辦理報到手續,其報到期間 以命令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五 章 選舉及當選無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0 條 辦理選舉違背法律,或選舉舞弊涉及選舉人名冊十分之一以上,經選舉人 或候選人提起選舉訟訴,經判決確定者,其選舉無效,應即重選。 前項重選,應於判決確定後十五日內依法為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1 條 經判決確定當選無效時,當選證書已發給者,該主管選舉機關應即令其繳 還,並即依法辦理註銷手續,層呈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六 章 代表之罷免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2 條 各主管行政機關首長,如查明罷免聲請書簽署人有不實者,應即剔除,其 因剔除致不足法定名額時,該罷免聲請書作廢。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3 條 罷免聲請書副本送達被聲請罷免人時,應以郵局回執或送件回單為憑。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4 條 被聲請罷免人應於收到罷免聲請書副本十五日內,提出答辯書,答辯書期 間自罷免聲請書副本送達後之第十五日起計算,以三十日為限,不提答辯 書或答辯書逾期不至,主管行政機關應將罷免聲請書單獨公告。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5 條 前條答辯書,如確因郵遞遲滯逾期到達者,得於投票日前補行公告,但投 票日期仍自罷免聲請書公告之日計算,於三十日內為之。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6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四十四條所稱投票總數之過半數贊成票,係指 當選時投票總數之過半數而言。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7 條 罷免案通過後,主管行政機關應令被罷免人繳回當選證書,並即依法辦理 註銷手續,呈報上級機關轉報國民大會。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七 章 附則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8 條 選舉總事務所有釋明本條例疑義之權。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9 條 選舉機關不得向候選人收取任何費用。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70 條 本條例所定各種期間,包括例假日計算。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71 條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及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罷免法第十七條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十七條之規定制定之。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2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直隸於國民政府,其職務如 左: 一、關於辦理選舉之指導監督事項。 二、關於選舉法規之釋明,及各種關係章則之撰擬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3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設左列各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法制組。 文書組。 庶務組。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4 條 第一組設左列二科: 第一科掌理江蘇山東浙江南京上海青島各省市之選舉事項。 第二科掌理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各省之選舉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5 條 第二組設左列二科: 第一科掌理河北河南北平天津各省市之選舉事項。 第二科掌理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漢口廣州各省市之選舉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6 條 第三組設左列二科: 第一科掌理雲南貴州西康各省之選舉事項。 第二科掌理山西陜西四川重慶西安各省市之選舉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7 條 第四組設左列二科: 第一科掌理新疆甘肅寧夏青海察哈爾綏遠各省之選舉事項。 第二科掌理熱河遼寧安東遼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瀋陽哈爾濱大 連各省市之選舉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8 條 第五組設左列二科: 第一科掌理蒙古西藏邊疆地區民族及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選舉事項。 第二科掌理僑居國外國民之選舉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9 條 第六組設左列二科: 第一科掌理全國性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之選舉事項。 第二科掌理省市職業團體及婦女團體之選舉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法制組設左列三科: 第一科掌理關於選舉法規之釋明,各種關係章則之撰擬,及關於選舉訴訟 事項。 第二科掌理關於選舉法令文書新聞之編纂事項。 第三科掌理關於選舉表格圖冊之編訂繪製,及選舉材料之徵集整理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文書組設左列三科: 第一科掌理文書之撰擬繕校等事項。 第二科掌理檔案之保管印信之典守及會議事項。 第三科掌理電報之謄譯文件之收發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庶務組設左列三科: 第一科掌理公物之收發保管及財產登記員工福利事項。 第二科掌理經費之出納保管事項。 第三科掌理採購修繕及不屬於其他各科之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3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設委員會,置委員三人至五 人,並指定一人為主席,均委派,綜理全所事務,指揮、監督辦理全國選 舉事宜。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4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置總幹事一人,副總幹事一 人,組長九人,均簡派;幹事五十四人,其中八人簡派,餘薦派;科長二 十一人,薦派;助理幹事六十九人,事務員四十六人,均委派,各承長官 之命,辦理本所事務。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5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置參事六人至九人,由本所 商同有關各機關長官,就高級職員中調充之。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6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為指導調查全國各選舉區辦 理選舉情形,設視導員六人,由國民政府簡派之。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7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得酌用雇員。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8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於必要時,得經委員會之決 議,增設幹事十人至二十人,助理幹事十五人至三十人。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19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設會計室,置主任一人,受 委員會之指揮監督,並依法律之規定,辦理會計、統計事項。 會計室需用佐理人員名額,就本法所定人員名額中分配之。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20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依 人事管理條例之規定,辦理人事事項。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21 條 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辦事細則,由選舉委員會定 之。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第 22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總事務所組織條例
法律
20030528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補充條例 第 1 條 每一地區或依行政區域組織之團體,全部不能辦理選舉時,得在鄰近區域 或指定處所,依照左列之程序辦理: 一、選舉人之調查登記及名冊之編造暨公告。 二、候選人之登記及公告。 三、發布選舉公告。 四、訂期公開投票。 前項程序所經之時間及日期,由各上級選舉機關以命令定之。 第一項第二款候選人登記簽署人數,得減為五十人以上。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補充條例 第 2 條 前條所稱之鄰近區域或指定處所,由各上級選舉機關斟酌指定,並報選舉 總事務所備案。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補充條例 第 3 條 每一地區或依行政區域組織之團體,局部不能辦理選舉時,即在能辦理之 地區內,由該地區之主管選舉機關,就不能辦理部份,依第一條規定之程 序辦理之,凡縣市主管選舉機關尚未依法成立者,其選務得由各該上級選 舉機關辦理之。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補充條例 第 4 條 凡由全國合選之名額,不適用本條例之規定,仍依選舉罷免法產生。 本條例第一條第三條之職業團體或婦女團體之會員,參加全國合選或劃區 分選者,應憑會員證或可供證明之其他從業證件,向各該會員所在地選舉 機關申請登記為該業或該區之選舉人,由當地選所另造選舉人名冊,公告 一體參加各該業之選舉。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補充條例 第 5 條 每一地區或依行政區域組織之團體,至全部能依法辦理選舉時,應依各該 選舉罷免法之規定辦理普選,其辦理日期由國民政府以命令定之。 前項規定,於局部未能辦理選舉之範圍,其區域未達三分之一以上,或區 域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人口數額未達三分之一以上者,不適用之。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補充條例 第 6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補充條例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一 章 總則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之選舉、罷免,依憲法及本法之規定。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 條 立法委員之選舉,以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單記投票法行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 條 選舉手續公開辦理。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 條 立法委員之名額如左: 一、全國各省、各直轄市選出者,其人口在三百萬以下者五名,其人口超 過三百萬者,每滿一百萬人增選一名。 二、蒙古各盟、旗選出者共二十二名。 三、西藏選出者共十五名。 四、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出者共六名。 五、僑居國外國民選出者共十九名。 六、職業團體選出者共八十九名。 前項各款名額之分配,另以法律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5 條 前條第一項各款立法委員名額,在十名以下者,婦女當選名額定為一名; 超過十名者,每滿十名應有婦女當選名額一名。 前項婦女當選名額之分配,另以法律定之。 婦女立法委員候選人所得票數,單獨計算。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6 條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而無左列情事之一者,有選舉權;年滿二十 三歲,而無左列情事之一者,有被選舉權: 一、犯刑法內亂、外患罪,經判決確定者。 二、曾服公務而有貪污行為,經判決確定者。 三、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四、受禁治產之宣告者。 五、有精神病者。 六、吸用鴉片或其代用品者。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7 條 外國人民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滿五年者,依前條之規定有選舉權; 滿十年者,依前條之規定有被選舉權。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人民,滿二年者,依前條之規定有選舉權;滿三年者, 依前條之規定有被選舉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8 條 每一選舉人只有一個選舉權,於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有二個以上選舉權者 ,限參加一種,由選舉人於登記選舉人名冊時自行聲明。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二 章 選舉人及候選人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9 條 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之主管選舉機關,應將各該選舉單位選舉人之資格審 查後,造具選舉人名冊正、副兩本,記載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 、住所等項,於選舉前五十日完成,並公告之;同時並將總名額報請上級 選舉機關遞報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 條 主管選舉機關及上級選舉機關分列如左: 一、關於省、市者,其不分區選舉之省或直轄市,主管選舉機關為省、市 選舉事務所,上級選舉機關為選舉總事務所;其分區選舉之省,主管 選舉機關為區選舉事務所,上級選舉機關為省選舉事務所。 二、關於蒙古者,主管選舉機關為盟、旗政府,上級選舉機關為蒙藏選舉 事務所。 三、關於西藏者,主管選舉機關分別為噶夏及蒙藏選舉事務所所指定之機 關,上級選舉機關為蒙藏選舉事務所。 四、關於僑民者,主管選舉機關為僑民選舉事務所所指定之機關,上級選 舉機關為僑民選舉事務所。 五、關於各民族在邊疆地區者,主管選舉機關為省選舉事務所,上級選舉 機關為選舉總事務所。 六、關於全國性之職業團體者,主管選舉機關為省及院轄市選舉事務所, 上級選舉機關為全國性職業團體選舉事務所。 七、關於各省、市之職業團體者,同第一款。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 條 選舉人名冊,由各主管選舉機關編製完成後,分別發給選舉權證,以憑領 取選舉票。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 條 有被選舉權而願為候選人時,經三千名以上選舉人之簽署,或由政黨提名 ,得登記為候選人,公開競選,非經登記者,不得當選。 僑居國外國民候選人,得以選舉人五百名以上之簽署,職業團體候選人, 得以選舉人五十名以上之簽署提出之。 非職業團體之婦女候選人,得以選舉人二百名以上之簽署提出之。 前三項簽署,每選舉人以簽署候選人一人為限。 有被選舉權人,不得為二個以上候選人之登記。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 條 現任文職或軍職之官吏,於其管轄區或任所所在地之選舉區為候選人者, 應於選舉期前五個月辭職。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4 條 候選人之登記期間,由各該主管選舉機關公告之,其起訖期間不得少於三 十日。 前項候選人之登記,應於簿冊內填明姓名、年齡、籍貫、職業、住所等項 ,如為婦女,並應於姓名下註名一女字,由主管選舉機關於投票前三十日 審查公告,並將名冊遞報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5 條 各選舉區之候選人,以各該選舉區內之人民為限;婦女候選人,在各省、 市以各該省、市人民為限;蒙古、西藏及各民族在邊疆地區者,以各該地 人民為限;僑居國外國民,以僑居國外之國民為限。 職業團體之候選人,以各該職業從業會員為限。 僑居國外之國民候選人,以居住該選舉區合計滿三年以上者為限。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三 章 選舉機關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6 條 前條所稱之會員,指各該團體之基層會員,會員為法人時,為其會員代表 。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7 條 中央設選舉總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指揮辦理全 國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國民政府派充之,並指定一人為主席。 選舉總事務所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8 條 各省設省選舉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辦理該省選 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並以省政府主 席為當然委員兼主席。 省內各區各設區選舉事務所,各置委員三人至七人,組織選舉委員會,辦 理區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省選舉事務所提請選舉總事務所派充之,以 各該區內之行政督察專員為當然委員,並指定當然委員一人為主席;其無 專員之區,由選舉總事務所就委員中指定一人為主席。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9 條 直轄市設市選舉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辦理市選 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並以市長為當 然委員兼主席。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0 條 蒙古、西藏之選舉,設蒙藏選舉事務所,置選舉監督一人,以蒙藏委員會 委員長充任,由選舉總事務所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 蒙藏選舉事務所下,分設各區主管選舉事務所,各置選舉監督一人,在蒙 古以盟、旗行政長官充任;在西藏分別以噶夏及蒙藏選舉事務所所指定之 人員充任,均由選舉總事務所派充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1 條 僑居國外國民之選舉,設僑居國外國民選舉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人, 組織選舉委員會,辦理僑居國外國民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 所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並以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為當然委員兼主席。 僑居國外國民選舉事務所下,分設各區主管選舉事務所,各置委員三人至 五人,組織選舉委員會,辦理各該區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 所依附表之所定派充之,並就委員中指定一人為主席。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2 條 全國性職業團體之選舉,設全國性職業團體選舉事務所,置委員三人至五 人,組織選舉委員會,辦理該團體選舉事宜。其委員人選由選舉總事務所 呈請國民政府派充之,並指定一人為主席。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3 條 立法委員選舉之投票、開票,置投票管理員、投票監察員、開票管理員、 開票監察員,由主管選舉機關派充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4 條 選舉機關委員或監督及職員,於其辦理選舉之區域或團體內,不得為立法 委員之候選人。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四 章 選舉程序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5 條 本法第四條各款選舉之投票日期,由選舉總事務所規定通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6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應於選舉前十五日發布選舉公告,載明左列事項: 一、投票所及開票地址。 二、投票方法及日期。 三、各該選舉單位應選出立法委員之名額。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7 條 選舉票及選舉公告,在邊疆各地應兼載各該地通用文字。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8 條 候選人依照法定當選名額,以得票比較多數者依次當選為立法委員;票數 相同時以抽籤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9 條 立法委員依照規定選足法定名額後,其他得票之候選人,按票數多寡依次 為立法委員候補人;票數相同時,以抽籤定之。 每選舉區或單位當選人在二名以下者,候補人名額定為三名;每選舉區或 單位當選人超過二名者,候補人名額與當選人名額同。 立法委員出缺時,由候補人依次遞補。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0 條 本法第五條所定第四條各款選舉之婦女立法委員名額,而無婦女候選人競 選時,任其缺額。 婦女立法委員出缺,而無婦女候補人時亦同。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1 條 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舉立法委員所投各候選人之票數,應由所屬省區之主 管選舉機關分別計算,開列名單,於公告後報由省選舉機關彙計,依第二 十九條及第三十條之規定辦理,並公告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2 條 立法委員之當選證書,由選舉總事務所製備,交第十條所定各上級選舉機 關蓋印分發,分發時應取具當選人最近二寸半身相片,粘於證書上規定位 置。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五 章 選舉及當選無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3 條 有左列情事之一者,其選舉無效: 一、辦理選舉違背法律,經判決確定者。 二、選舉人名冊因舞弊涉及該冊選舉人達十分之一以上,經判決確定者。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4 條 選舉無效,應即依法重選。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5 條 候選人資格不符,或當選票數不實,經判決確定,或選舉前死亡者,其當 選無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6 條 當選無效時,由候補人依次遞補。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六 章 選舉訴訟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7 條 選舉人或候選人,確認辦理選舉人員或其他選舉人、候選人有威脅、利誘 或其他舞弊情事時,得自選舉日期起十五日內提起訴訟。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8 條 選舉人或候選人,確認當選人資格不符,或所得票數不實,以及候選人確 認其本人所得票數被計算錯誤時,得自當選人姓名公布日起十五日內提起 訴訟。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9 條 選舉訴訟,歸該管高等法院管轄,應先於其他訴訟審判之;無高等法院者 ,由首都高等法院就書面審理裁判之,以一審終結。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七 章 立法委員之罷免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0 條 原選舉單位之選舉人,對於所選之立法委員,非經過六個月後,不得提出 罷免聲請書。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1 條 罷免聲請書應敘述理由,以原選舉單位當選時投票總數百分之十以上選舉 人之簽署,向各該單位之主管行政機關首長提出。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2 條 前條主管行政機關首長,於收到聲請書三十日內,查明簽署屬實及其人數 合於規定後,應將聲請書副本通知被聲請罷免人於收到後十五日內提出答 辯書。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3 條 主管行政機關首長,於收到答辯書三日內,應連同聲請書公告之,並應於 公告後三十日內舉行投票,以當選時投票總數之過半數贊成票通過罷免案 。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4 條 罷免案如經否決,對於同一立法委員,在原任期內,不得再為罷免之聲請 。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5 條 立法委員經罷免後,由候補人依次遞補,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為止。 立法委員自行辭職者,其遞補方法準用前項之規定。 立法委員於一會期內無故不出席者,視為辭職。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八 章 附則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6 條 關於選舉罷免,如有觸犯刑法行為時,依刑法處斷。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7 條 本法施行條例另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七條制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 條 中華民國國民,合於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六條之規定,而在該選 舉區之縣、市或同等區域,居住六個月以上,或有住所達一年以上,或其 本籍未變更者,在該選舉區內,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六條第五款、第六款所稱之情事,以經依法 登記之醫師證明者為限。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六條所定選舉人與被選舉人之年齡屆滿日期 ,及第七條所定之屆滿年限,其計算均以造具名冊之日為準。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 條 依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八條之規定,每一選舉人只有一個選舉權 ,各主管選舉機關於調查登記選舉人名冊時,如發現一個選舉人有二個或 二個以上選舉權者,應令其自行認定一種,並通知有關機關備查。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 條 參加選舉之職業團體,以曾經依法向其主管機關立案者為限,但曾經參加 制定憲法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各業之從業人,如其團體未完成立案手續者 ,得由各主管機關依法審查資格,編造名冊,呈准參加選舉。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7 條 選舉人投票時,應憑選舉權證領取選舉票。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8 條 通舉票應載明各該選舉區全體候選人姓名,由選舉人就中圈選一人,依照 規定名額,以得票比較多數者為當選,候選人為婦女時,應於姓名下註明 一女字。 前項選舉票之彙計公告,在不分區之省市,由省市選舉機關辦理;其分區 者,由區選舉機關辦理之。 婦女選舉票之彙計公告,由省市選舉機關辦理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二 章 選舉人及候選人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9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應將該選舉區之選民,分別造具選舉人名冊二份,記載 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住所等項,並得附記其有無被選舉權, 於選舉五十日前完成,並公告之,同時將名冊一份呈請上級選舉機關備查 ,並將選舉人總數彙轉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前項所定五十日之期間,依事實上之需要,得提早十五日。 職業團體及全國性之主管選舉機關,應定期通告各該團體,於選舉九十日 前,造報記載左列各款之簿冊: 一、組織章程設立程序及其經過。 二、立案機關及其立案年月日。 三、職員及其經歷。 四、會員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所,並從事該職業之年期。 五、會員有同時為其他團體會員時,其他團體之名稱,並聲明其擇定參加 選舉之團體。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0 條 選舉人名冊,應以曾經查報備案之戶口冊籍為準;在軍隊服役之有選舉權 人,應向本籍主管選舉機關為選舉人之登記。 前項辦法,於長警準用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1 條 選舉人名冊之公告,以五日為期,如本人以為錯誤或遺漏時,得於公告期 間,請求更正。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2 條 選舉人名冊公告確定後,各主管選舉機關,應於選舉三十日前,製發選舉 權證,以憑領取選舉票。 選舉權證依附式一之規定。 (編 註:附式一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18 頁)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3 條 選舉人名冊公告後六日,各主管選舉機關應即公告為候選人之開始登記。 前項公告,應列舉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六條、第七條及第十二條 全文。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4 條 有被選舉權而願為候選人者,經依法定手續簽署後,應親向各該主管選舉 機關登記,如須委託他人代為登記時,並應有本人之書面證明,其為政黨 提名者,其名單應於候選人開始登記前,提交選舉總事務所轉交各該主管 選舉機關為候選人之登記。 婦女候選人之登記,應向省市選舉機關為之,省市選舉機關應即分別轉知 各區選舉機關公告。 前項規定,於邊疆民族候選人之登記公告準用之,候選人之簽署,得不以 縣籍為限。 職業團體婦女候選人之登記,應向全國性職業團體選舉機關為之,全國性 職業團體選舉機關應即分別轉飭各該主管選舉機關公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5 條 服務或寄寓他處而本籍未變更者,仍得申請登記為本籍選舉之候選人,婦 女因結婚、離婚而尚未為設籍之登記者,仍得申請登記為本籍所屬選舉之 候選人。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6 條 每一選舉人對候選人登記之簽署,以一次為限,經查明簽署重複者,應為 無效,並令補正,其已逾法定簽署名額者不計。 前項候選人假冒他人名義簽署者,其登記無效,如在當選後發覺,經判決 確定者,其當選無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7 條 候選人名單,應以登記之先後為次序。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8 條 在軍隊服役之有選舉權人,不能回籍參加投票時,得在軍隊所在地,各就 本籍公布之候選人名單投票,其辦法由選舉總事務所定之。 前項辦法,於長警準用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9 條 每一有被選舉權人,其候選人之登記,以一種為限。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 舉罷免法第四條規定各款選舉中,為二個以上候選人登記時,其登記均為 無效,並不得當選。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三 章 選舉機關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0 條 選舉總事務所以外之各種選舉事務所,其組織規程由選舉總事務所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1 條 省內區選舉事務所之次序,以數字編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2 條 投票管理員、投票監察員、開票管理員、開票監察員,由各主管選舉機關 派充後,造具名冊,呈報上級機關備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3 條 各選舉事務所及投票所、開票所辦事細則,由各該上級選舉機關訂定,呈 報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4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應照各投票所選舉人數,分別造具投票簿,載明選舉人 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及住址,於投票前分發投票管理員負責保 管。 前項投票簿,於必要時,得以選舉人名冊代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5 條 投票管理員之職務如左: 一、維持投票秩序。 二、掌管投票匭、投票簿及選舉人名冊。 三、其他由選舉機關委任事項。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6 條 開票管理員之職務如左: 一、維持開票秩序。 二、清算投票數目及被選舉人得票之計算。 三、保存選舉票。 四、其他由選舉機關委任事項。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7 條 投票監察員、開票監察員,分別監察投票、開票事宜。 監察員如與管理員意見不同時,應報請主管選舉機關決定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8 條 各級選舉機關之委員或監督及職員,均不得於其辦理選舉之區域或團體內 為立法委員候選人。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9 條 選舉總事務所各級職員,均不得為立法委員候選人。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四 章 選舉程序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0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均應於三日內辦理完竣。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1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之投票日期,由選舉總事務所 規定通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2 條 選舉票及投票匭,由各上級選舉機關製成,分發各主管選舉機關,於選舉 開始前,發交投票管理員。 票匭依附式二之規定,選舉票依附式三之規定。 (編 註:附式二、三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 二) 第 919-921 頁)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3 條 投票管理員於接收選舉票時,應會同投票監察員,查明數目,嚴密封存, 非屆投票日期當眾驗明封識後,不得啟封。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4 條 投票管理員應於投票前,會同投票監察員,將投票匭當眾開驗後,嚴加封 鎖。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5 條 選舉人於投票日憑選舉權證領取選舉票時,投票管理員應在選舉權證上加 蓋「領票訖」字樣,並將原證發還,指往投票處投票。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6 條 投票人有左列情事之一者,主管選舉機關委員或監督應令其退出: 一、冒名頂替者。 二、發現二個或二個以上選舉權之登記者。 三、在場喧嚷或勸誘,不服制止者。 四、攜帶凶器入場者。 五、有其他不正行為,不服制止者。 前項委員或監督,得派員代行本條職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7 條 依前條規定令投票人退出時,應將其選舉票收回,並附記事由於投票簿該 選舉人名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8 條 投票管理員於投票完畢後,應即會同投票監察員,將投票匭當眾嚴密封鎖 ,非經開票管理員會同開票監察員,於開票時當眾驗明封識,不得啟封。 投票人認為必要時,得公推代表九人至十五人,另備各人簽名蓋章之封條 ,加封於投票匭。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9 條 投票管理員於投票完畢後,應就投票簿記載投票場所、投票日期、發出票 數、用餘票數、投票數及其他附記事項,並將所記情形,造具報告書,連 同投票匭及用餘之選舉票、投票簿、選舉人名冊,呈送該主管選舉機關。 前項報告書,應由投票監察員連署。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0 條 遇有天災及其他不可抗力事件發生,致不能投票時,不分區之省市投票管 理員,應呈報主管選舉機關電呈上級選舉機關核准,改定投票日期或場所 ;其分區之省上級選舉機關,於核准後,並應報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1 條 投票開票時間,不得在上午八時前下午八時後,其未投畢或未開畢之票匭 ,應由管理員會同監察員暫時封鎖,次日繼續投票或開票時,當眾驗明啟 封。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2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委員或監督,於各投票匭送齊之翌日,應酌定開票時刻, 先行宣布,屆時親臨開票所,督同開票監察員、管理員公開行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3 條 選舉人得請求開票管理員給與入場券,入開票所參觀開票事宜,至座滿為 限。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4 條 開票管理員於開票時,對於選舉票作廢之認定,應會同開票監察員為之, 認定後須當眾宣布。 前項廢票認定之標準如左: 一、不用投票所發給之選舉票者。 二、不加圈選者。 三、圈選二名或二名以上者。 四、不圈在姓之上端者。 五、記入其他文字者。 六、圈後加以塗改者。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5 條 開票管理員應作成開票筆錄,記載左列事項: 一、投票總額。 二、廢票數額。 三、各被選舉人之得票數額。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6 條 開票管理員於開票完畢後,應將開票情形,造具報告書,連同開票筆錄 有效選舉票及廢票,呈送主管選舉機關。 前項報告事,應由開票監察員連署。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7 條 投票簿、開票筆錄須繕副本,以備選舉人或被選舉人請求閱覽,其正本應 保存三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8 條 各主管選舉機關於選舉完畢後,應將選舉情形、選舉結果,造具報告書, 呈報上級選舉機關備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9 條 當選人或候補人所得票數有二人或二人以上相同時,以抽籤定其名次先後 。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0 條 候選人於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四條二款以上之選舉均當選時,其 當選均為無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1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三十一條所稱在邊疆地區之各民族,係指四 川、西康、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六省之西南邊疆民族,主管選舉機關 應將其選舉人名冊,分別造具選舉票,單獨計算,於公告後,開列名單, 附註得票數目,層報選舉總事務所彙計公告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2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四條各款選舉辦理完竣,主管選舉機關或本 條例第八條第三項之彙計公告機關,應於十日內公告當選人名單,呈報上 級選舉機關,並通知當選人檢繳最近二寸半身像片二張,以憑轉報發給當 選證書。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3 條 立法委員當選證書,由選舉總事務所製交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十 條各款之上級選舉機關,將當選人像片二張,一貼於存根上,一貼於當選 證書規定位置,蓋印分發,並於像片右下角加蓋印章,其存根分交各主管 選舉機關存查。 前項上級機關為選舉總事務所時,交主管選舉機關蓋印發給。 當選證書式樣,依附式四之規定。 (編 註:附式四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22 頁)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4 條 立法委員當選證書有遺失或毀滅情事時,得依左列各款之規定,請求補發 : 一、在原當選地之著名報紙上登載遺失聲明,其期間至少應為二日。 二、填寫請求補發證明書同式二紙,由同屆立法委員三人負責證明之,證 明書之式樣,依附式五之規定。 三、檢附最近二寸半身像片四張,連同請求補發證明書,登載遺失聲明報 紙各二份,一併送請該管上級選舉機關查明屬實後,即就餘存之當選 證書,編列補字第幾號,將其所附像片,分別粘附於請求證明書、當 選證書及存根上,取據補發,其存根仍發交原主管選舉機關存查,並 檢附請求補發證明書及聲明遺失報紙各一份,轉請選舉總事務所備案 ,選舉總事務所裁撤後,應轉送立法院,其不分區之省市立法委員, 遇有前項情事時,送請選舉總事務所辦理之。 前項第三款所稱該管上級機關及原主管上級機關,於裁撤後,為其接管機 關。 (編 註:附式五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23 頁)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5 條 補發當選證書,應於發現遺失一個月內請求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6 條 當選人因故出缺時,由候補人依次遞補。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7 條 立法委員於當選後,攜帶當選證書,親至立法院報到。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五 章 選舉及當選無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8 條 辦理選舉違背法律,或選舉舞弊,涉及選舉人名冊十分之一以上,由選舉 人或候選人提起選舉訴訟,經判決確定者,其選舉無效,應即重選。 前項重選,應於判決確定後三十日內依法為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9 條 經判決確定當選無效時,當選證書已發給者,該主管選舉機關應即令其繳 還,並即依法辦理註銷遞補手續,層呈備案。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六 章 立法委員之罷免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0 條 各主管行政機關首長,如查明罷免聲請書簽署人有不實者,應即剔除,其 因剔除致不足法定名額時,該罷免聲請書作廢。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1 條 罷免聲請書副本送達被聲請罷免人時,應以郵局回執或送件回單為憑。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2 條 被聲請罷免人,應於收到罷免聲請書副本十五日內,提出答辯書,答辯書 期間,自罷免聲請書副本送達後之第十五日起計算,以三十日為限,不提 答辯書,或答辯書逾期不至,主管行政機關應將罷免聲請書單獨公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3 條 前條答辯書,如確因郵遞遲滯逾期到達者,得於投票日前補行公告,但投 票日期仍自罷免聲請書公告之日計算,於三十日內為之。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4 條 罷免案通過後,主管行政機關應令被罷免人繳回當選證書,並即依法辦理 註銷遞補手續,呈報上級機關轉報立法院。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七 章 附則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5 條 選舉總事務所有釋明本條例疑義之權。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6 條 選舉機關不得向候選人收取任何費用。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7 條 本條例所定各種期間,包括例假日計算。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8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及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 條 監察院監察委員之選舉罷免,依憲法及本法之規定。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 條 監察委員,由各省市議會,蒙古、西藏地方議會及華僑團體,依憲法第九 十一條規定之名額,分別選舉之。 在各省市議會未正式成立以前,首屆監察委員依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規定 ,由各省市現有之參議會選舉之;其任期以各省市正式議會選出監察委員 之日為止。 在蒙古地方議會未正式成立以前,監察委員由蒙古各聯合選舉區之各旗代 表會分別選舉之,各旗代表會,以每旗代表一人,每特別旗代表四人組織 之,其聯合選舉區之劃分及名額之分配,依附表一之所定。 在西藏地方議會未正式成立以前,監察委員依制定憲法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之成例選出之,其名額之分配如左: 一、西藏地方選出者五名。 二、暫居內地之藏民選出者三名。 關於僑居國外國民之監察委員,依附表二所規定之各選舉區內華僑團體分 別選舉之,每一選舉區之各華僑團體,合併選舉一人。 華僑團體以由僑居國外國民組織依法成立,或會向僑務委員會備案者為限 。 (編 註:附表一、二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 二) 第 930 頁)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3 條 每省監察委員名額中,婦女當選名額定為一名。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4 條 各省市議會、蒙古、西藏地方議會及華僑團體,應分別舉行選舉會,選舉 監察委員。 選舉會召集日期及投票日期,以命令定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5 條 選舉監察委員之選舉人在各省市為各省市議會議員,在蒙古、西藏為蒙古 西藏地方議會議員,在華僑團體為各該選舉區內華僑團體會員之代表,其 屬於兩個以上華僑團體者,應向主管選舉機關自行聲明,擇定其一。 在各省市議會、蒙古、西藏地方議會未正式成立以前,以現有之各省市參 議會或臨時參議或蒙古各選舉區之各代表會代表為選舉人。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6 條 依法有選舉權,年滿三十五歲者,得被選為監察委員。但僑居國外國民監 察委員候選人,並應居住該區內合計三年以上者。 每一候選人之選出,在各省市及蒙古、西藏應經選舉人五人以上之連署, 在華僑團體應經選舉人十人以上之連署。但蒙古監察委員在由各選舉區之 各旗代表會選舉時,候選人應經代表會以外依法有選舉權之蒙民三十人以 上之連署,省市選舉人如未滿二十五人者,得由二人以上之連署提出候選 人。 婦女候選人之提出,其簽署人數不受前二項之限制。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7 條 監察委員之選舉,以左列人員分別為當然選舉監督: 一、在各省市為各該省市行政首長。 二、在蒙古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或其所指定之人員。 三、在西藏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或其所指定之人員。 四、在華僑團體為附表三所定之人員。 (編 註:附表三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31 頁)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8 條 各省市蒙古、西藏選舉會召集後之第三日,應完成候選人之提名,各由選 舉監督公告之,華僑團體選舉會舉行以前十日,應完成候選人之提名,由 各選舉監督公告之。 候選人名單,應以提名時連署人數之多寡為先後,開列候選人姓名,並應 於婦女候選人姓名下標一女字。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9 條 選舉人就候選人名單中以無記名法圈選一人。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 條 各省監察委員五名,其中四名以得票比較多數之男子候選人首四名為當選 ;其餘一名以得票比較多數之婦女候選人一名為當選;各婦女候選人所得 票數,單獨計算;如無婦女候選人,或無婦女侯選人當選時,任其缺額, 應選出名額為二名者,以候選人中得票比較多數之首二名為當選;應選出 名額為一名者,以候選人得票比較多數之一名為當選。 選舉結果,當選人不足法定名額時,應依法再投票,至補足名額時為止, 票數相同時,以抽籤定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 條 每省市議會議員當選為監察委員者,以一名為限。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 條 監察委員當選後,應由各省市、蒙古、西藏及華僑團體之選舉監督分別發 給當選證書,並申報國民政府。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 條 監察委員出缺後,繼任人之補選日期,以命令定之;繼任監察委員任職至 原任期屆滿之日為止。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4 條 對於就任未滿六個有之監察委員,不得為罷免之聲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5 條 各選舉會選舉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選舉人對各該選舉會所選出之監察委員 ,得連署提出罷免聲請書。 在蒙古各聯合選舉區之各旗代表會為選舉會時,四分之一連署人不得同屬 於一旗,在華僑團體以原選舉會投票總數四分之一計算。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6 條 罷免申請書,應敘述理由,送達原選舉各該省市議會參議會議長或蒙藏委 員會僑務委員會首長。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7 條 前條議長或首長,於收到聲請書三十日內,查明連署屬實及其人數合於規 定後,應將聲請書副本一份通知被聲請罷免之監察委員,並施三十日內召 集罷免會。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8 條 被聲請罷免之監察委員,得於收到前條通知後,十日內提出答辯書,送交 收受該罷免聲請書之議長或首長。 聲請書與答辯書應同時由前項議長或首長公布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19 條 罷免案用無記名投票法,以所投票數總額之過半數贊成票通過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0 條 罷免案通過後,即由議長或首長公告之,並依法補選,補選監察委員之任 期至原任期屆滿日為止。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1 條 罷免案如經否決,原聲請人對於同一監察委員在原任期內不得再為罷免之 聲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2 條 本法之規定,在各省市議會及蒙古地方議會未正式成立以前,於各省、市 現有之參議會及蒙古各聯合選舉區之各旗代表會適用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3 條 關於選舉罷免如有觸犯刑法行為時,依刑法處斷。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第 24 條 本法施行條例另定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與罷免法第二十四條制定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 條 監察委員之選舉事務,在各省市之行政首長兼選舉監督,在蒙古西藏由蒙 藏委員會委員長指定之選舉監督,在華僑團體依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 法附表三所列之選舉監督,分別派員辦理。 (編 註:附表三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40 頁)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3 條 蒙古各聯合選舉區各旗代表會之代表,由各該選舉區之各旗政府分別召集 旗民代表會選出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4 條 蒙古各聯合選舉區之選舉監督,由蒙藏委員會就各該區盟旗首長中指定一 人充任之,監督該區選舉事務,並召集各旗代表會。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5 條 西藏地方選出之監察委員,由西藏噶廈召集代表二十名組織選舉會選出之 。 暫居內地藏民選出之監察委員,由班禪堪布會議召集代表十二名組織選舉 會選出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6 條 僑居國外國民組織之商會工會教育會、中華會館各邑會所,在選舉前九十 日依所在地習慣成立者,視為依法成立之華僑團體。 華僑團體之備案,以選舉前九十日為之者為限。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7 條 華僑團體會員之代表,由各該團體之會員依法選舉之。會員滿一千人者, 選舉代表一人,滿二千人者,選舉代表二人,餘準此推算。 會員不滿一千人者,由各該團體聯合會員一千人,選舉代表一人。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8 條 監察委員候舉人,以本選舉區內各縣市或華僑團體有候選人資格者為限。 服務或旅居他處而原籍未變更者,仍得為本選舉區內之監察委員候選人。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9 條 每一選舉人對於提出候選人之簽署,以一次為限,簽署經查明不實或重複 者無效。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0 條 監察委員候選人之提名,應依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六條之規定, 向各選舉監督為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1 條 各選舉監督於收受候選人提名之聲請書後,應即依法召集選舉會,並將候 舉人名單於選舉前三日公布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2 條 監察委員選舉票,由選舉監督置備之。 監察委員選舉票,應依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第八條第二項之規定辦 理之。 監察委員選舉票,應載明全體候選人姓名各蓋用印信,依附式一之所定, 於選舉時當場發給選舉人,依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第九條之規定圈 選之。 (編 註: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37 -938 頁)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3 條 票匭由選舉監督置備,依附式二之所定。 (編 註: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39 頁)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4 條 投票管理員、投票監察員、開票管理員、開票監察員,在各省市由選舉監 督商同省、市參議會議長派定,在蒙藏及華僑團體由選舉監督派定,所有 投票開票事宜,適用各該議會會場規則辦理,無此項規則者,準用國民大 會代表選舉罷免法及其施行條例之規定辦理。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5 條 華僑團體會員之代表,其屬於兩個以上團體者,應向主管機關自行聲明, 擇定其一,如不聲明,而為兩次以上之投票時,所投之票均為無效。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6 條 各省市參議會之參議員,當選為監察委員時,以得票較多數之一名為當選 。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7 條 監察委員於當選後由選舉監督分別通知,於十日內以書面表示願否應選, 如不願應選,以得票次多數者當選,其願應選者,並應附送二寸半身相片 兩張。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8 條 當選證書依附式三之所定,並於左上角粘貼當選人二寸半身相片。 (編 註:附式三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二) 第 940 頁)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19 條 選舉違背法律,選舉人或候選人提起選舉訴訟,經判決確定者,其選舉無 效,應即重選。 當選人有憲法第一百三十二條之情事,經判決確定其當選無效時,應即重 選。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0 條 選舉訴訟之提起,於選舉日或當選人公告後五日內為之。 選舉訴訟準用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第三十九條之規定。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1 條 罷免聲請書提出後,其省市議會參議會議長,應於法定期間內審查之。 蒙藏委員會、僑務委員會首長,於接到罷免聲請書後,應即轉行各該區原 選舉監督,於法定期間內審查之。 前二項罷免聲請書之簽署,如有不實,應即剔除,其因剔除致不足法定名 額時,該聲請書應即作廢。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2 條 罷免聲請書副本送達被聲請罷免人時,應以郵局回執或送件回單為憑。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3 條 被聲請罷免人,應於收到罷免聲請書副本十日內,提出答辯書,於罷免聲 請書送達後三十日內,尚未收到被聲請罷免人答辯書時,收受聲請書之議 長或首長,應將罷免聲請書單獨公布。 前項答辯書如確因郵遞遲滯逾期送到者,得補行公告。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4 條 罷免案用無記名投票法,以原選舉會選舉人投票總額之過半數贊成票通過 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5 條 罷免案成立後,應由原選舉會於三十日內補選繼任監察委員,以該選舉會 選舉人總額之過半數通過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6 條 蒙古監察委員之罷免及繼任監察委員之選舉,在蒙古地方議會未成立以前 ,仍以蒙古各選舉區之各旗代表會代表行之。 西藏地方及暫居內地藏民所選出監察委員之罷免及繼任監察委員之選舉, 仍以其原選舉區代表行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第 27 條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及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施行條例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一 章 總則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 條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依本法之規定。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公職人員,指下列人員: 一、中央公職人員:立法院立法委員。 二、地方公職人員:直轄市議會議員、縣(市)議會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下簡稱原住民區)民代表會代表、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村(里)長。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 條 公職人員選舉,以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單記投票之方法行之。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依政黨名單投票選出。 公職人員罷免,由原選舉區之選舉人以無記名投票之方法決定。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 條 選舉人、候選人年齡及居住期間之計算,除另有規定外,均以算至投票日前一日為準,並以戶籍登記資料為依據。 前項居住期間之計算,自戶籍遷入登記之日起算。 重行投票者,仍依原投票日計算。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 條 本法所定各種選舉、罷免期間之計算,除另有規定外,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但期間之末日,除因天然災害政府機關停止上班外,其為星期六、星期日、國定假日或其他休息日時,不予延長。 本法所定投票日前幾日,自投票日前一日起算,向前逆算至規定日數之當日;所定投票日後幾日,自投票日次日起算,向後算至規定日數之當日;所定投票日幾日前,其期限之最終期日之計算,自投票日前一日起算,向前逆算至規定日數之前一日,為該期限之終止日。 選舉、罷免之各種申請,以郵寄方式向選舉機關提出者,以選舉機關收件日期為準。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1 條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為應放假之日。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二 章 選舉罷免機關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 條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由中央、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 條 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議員及縣(市)長選舉、罷免,由中央選舉委員會主管,並指揮、監督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 原住民區民代表及區長選舉、罷免,由直轄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鄉(鎮、市)民代表及鄉(鎮、市)長選舉、罷免,由縣選舉委員會辦理之。 村(里)長選舉、罷免,由各該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 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辦理前二項之選舉、罷免,並受中央選舉委員會之監督。 辦理選舉、罷免期間,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並於鄉(鎮、市、區)設辦理選務單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 條 (刪除)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 條 (刪除)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 條 各級選舉委員會在辦理選舉、罷免期間,得調用各級政府職員辦理事務。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 條 各級選舉委員會分別辦理下列事項: 一、選舉、罷免公告事項。 二、選舉、罷免事務進行程序及計畫事項。 三、候選人資格之審定事項。 四、選舉、罷免宣導之策劃事項。 五、選舉、罷免之監察事項。 六、投票所、開票所之設置及管理事項。 七、選舉、罷免結果之審查事項。 八、當選證書之製發事項。 九、訂定政黨使用電視及其他大眾傳播工具從事競選宣傳活動之辦法。 十、其他有關選舉、罷免事項。 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就下列各種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事務,指揮、監督鄉(鎮、市、區)公所辦理: 一、選舉人名冊公告閱覽之辦理事項。 二、投票所、開票所設置及管理之辦理事項。 三、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遴報事項。 四、選舉、罷免票之轉發事項。 五、選舉公報及投票通知單之分發事項。 六、選舉及罷免法令之宣導事項。 七、其他有關選舉、罷免事務之辦理事項。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 條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監察小組委員監察之。 各級選舉委員會執行監察職務準則,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 條 各級選舉委員會之經費預算,其年度經常費,由中央政府統籌編列。其辦理選舉、罷免所需經費,立法委員選舉、罷免由中央政府編列;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選舉、罷免由直轄市政府編列;縣(市)議員、縣(市)長選舉、罷免由縣(市)政府編列;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村(里)長選舉、罷免由鄉(鎮、市)公所編列;原住民區民代表、區長選舉、罷免由原住民區公所編列;直轄市、市之里長選舉、罷免由直轄市、市政府編列,但原住民區里長選舉、罷免由原住民區公所編列。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三 章 選舉及罷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一 節 選舉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4 條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有選舉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5 條 有選舉權人在各該選舉區繼續居住四個月以上者,為公職人員選舉各該選舉區之選舉人。 前項之居住期間,在其行政區域劃分選舉區者,仍以行政區域為範圍計算之。但於選舉公告發布後,遷入各該選舉區者,無選舉投票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6 條 原住民公職人員選舉,以具有原住民身分並有前條資格之有選舉權人為選舉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7 條 選舉人,除另有規定外,應於戶籍地投票所投票。 投票所工作人員,得在戶籍地或工作地之投票所投票。但在工作地之投票所投票者,以戶籍地及工作地在同一選舉區,並在同一直轄市、縣(市)為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8 條 選舉人投票時,應憑本人國民身分證領取選舉票。 選舉人領取選舉票時,應在選舉人名冊上簽名或蓋章或按指印,按指印者,並應有管理員及監察員各一人蓋章證明。選舉人名冊上無其姓名或姓名不符者,不得領取選舉票。但姓名顯係筆誤、因婚姻關係而冠姓或回復本姓致與國民身分證不符者,經主任管理員會同主任監察員辨明後,應准領取選舉票。 選舉人領得選舉票後應自行圈投。但因身心障礙不能自行圈投而能表示其意思者,得依其請求,由家屬或陪同之人一人在場,依據本人意思,眼同協助或代為圈投;其無家屬或陪同之人在場者,亦得依其請求,由投票所管理員及監察員各一人,依據本人意思,眼同協助或代為圈投。 為防止重複投票或冒領選舉票之情事,應訂定防範規定;其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9 條 選舉人應於規定之投票時間內到投票所投票;逾時不得進入投票所。但已於規定時間內到達投票所尚未投票者,仍可投票。 二種以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或公職人員選舉、罷免與總統、副總統選舉、公民投票同日於同一投票所舉行投票時,選舉人應一次進入投票所投票,離開投票所後不得再次進入投票所投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二 節 選舉人名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0 條 選舉人名冊,由鄉(鎮、市、區)戶政機關依據戶籍登記資料編造,應載明編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及戶籍地址;投票日前二十日已登錄戶籍登記資料,依規定有選舉人資格者,一律編入名冊;投票日前二十日以後遷出之選舉人,仍應在原戶籍地之投票所投票。 原住民選舉人名冊,其原住民身分之認定,以戶籍登記資料為準,由戶政機關依前項規定編造。 選舉人名冊編造後,除選舉委員會、鄉(鎮、市、區)公所、戶政機關依本法規定使用外,不得以抄寫、複印、攝影、錄音或其他任何方式對外提供。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1 條 二種以上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時,選舉人名冊得視實際需要分別或合併編造。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2 條 選舉人名冊編造後,戶政機關應送由鄉(鎮、市、區)公所函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備查,並由鄉(鎮、市、區)公所公告閱覽,選舉人得到場查閱,發現錯誤或遺漏時,得於閱覽期間內申請更正。 前項查閱,選舉人應憑本人國民身分證,並以查閱其本人及其戶內人員為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3 條 選舉人名冊經公告閱覽期滿後,鄉(鎮、市、區)公所應將原冊及申請更正情形,送戶政機關查核更正。 選舉人名冊經公告、更正後即為確定,並由各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公告選舉人人數。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三 節 候選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4 條 選舉人年滿二十三歲,得於其行使選舉權之選舉區登記為公職人員候選人。但直轄市長、縣(市)長候選人須年滿三十歲;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候選人須年滿二十六歲。 選舉人年滿二十三歲,得由依法設立之政黨登記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之全國不分區候選人。 僑居國外之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三歲,在國內未曾設有戶籍或已將戶籍遷出國外連續八年以上者,得由依法設立之政黨登記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之僑居國外國民候選人。 前二項政黨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一、於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其所推薦候選人得票數之和,達該次選舉有效票總和百分之二以上。二個以上政黨共同推薦一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者,各該政黨推薦候選人之得票數,以推薦政黨數除其推薦候選人得票數計算之。 二、於最近三次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曾達百分之二以上。 三、現有立法委員五人以上,並於申請候選人登記時,備具名冊及立法委員出具之切結書。 四、該次區域及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推薦候選人達十人以上,且經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合格。 第三項所稱八年以上之計算,以算至投票日前一日為準,並自戶籍遷出登記之日起算。 政黨登記之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應為該政黨黨員,並經各該候選人書面同意;其候選人名單應以書面為之,並排列順位。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滿三年或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滿十年者,始得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登記為候選人。 前項所稱滿三年或滿十年之計算,均以算至投票日前一日為準。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5 條 二種以上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時,其申請登記之候選人,以登記一種為限。為二種以上候選人登記時,其登記均無效。 同種公職人員選舉具有二個以上之候選人資格者,以登記一個為限。為二個以上候選人登記時,其登記均無效。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6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一、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二、曾犯貪污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三、曾犯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九十八條、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六項、第七項、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三條、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八十五條、第八十六條第一項、第八十七條第一項、第八十八條、第八十九條第一項、第六項、第七項、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罪,或為直轄市、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原住民區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選舉之有投票權人犯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四、曾犯國家安全法第七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國家機密保護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至第四項、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三十條之一、第三十一條、反滲透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三項、第六條或第七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五、曾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六、曾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四條至第九條、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該二項之未遂犯、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十五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五項、第十二條、第十三條、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刑法第三百零二條之一或第三百三十九條之四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但原住民單純僅犯未經許可,製造、轉讓、運輸、出借或持有自製獵槍、其主要組成零件或彈藥之罪,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施行日前,經有罪判決確定者,不在此限。 七、曾犯前六款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並受緩刑之宣告者,亦同。 八、曾犯第一款至第六款以外之罪,其最輕本刑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刑,並經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刑確定。 九、犯第一款至第六款以外之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執行未畢、於緩刑期間或行刑權因罹於時效消滅。 十、受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判決尚未確定。 十一、受保安處分之裁判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 十二、受破產宣告或經裁定開始清算程序確定,尚未復權。 十三、曾受免除職務之懲戒處分。 十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 十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十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7 條 下列人員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一、現役軍人。 二、服替代役之現役役男。 三、軍事學校學生。 四、各級選舉委員會之委員、監察人員、職員、鄉(鎮、市、區)公所辦理選舉事務人員及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 五、依其他法律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者。 前項第一款之現役軍人,屬於後備軍人或補充兵應召者,在應召未入營前,或係受教育、勤務及點閱召集,均不受限制。第二款服替代役之現役役男,屬於服役期滿後受召集服勤者,亦同。 當選人就職後辭職或因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情事之一,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不得申請登記為該次公職人員補選候選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8 條 依法設立之政黨,得推薦候選人參加公職人員選舉,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應為該政黨黨員,並檢附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給該政黨圖記之政黨推薦書,於候選人申請登記期間內,向選舉委員會辦理登記。 前項推薦書,一名候選人以一個政黨推薦為限,應於申請登記候選人時繳送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同時或先後繳送二個以上政黨推薦書,視同放棄政黨推薦。登記期間截止後補送者,不予受理。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29 條 候選人名單公告後,經發現候選人在公告前或投票前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投票前由選舉委員會撤銷其候選人登記;當選後依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提起當選無效之訴: 一、候選人資格不合第二十四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七項規定。 二、有第二十六條或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項之情事。 三、依第九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公告後,經發現登記政黨之資格在公告前或投票前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投票前由中央選舉委員會撤銷其政黨候選人名單登記;當選後依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提起當選無效之訴: 一、不合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 二、經解散或廢止備案。但因合併而解散者,不在此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0 條 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候選人於登記截止後至選舉投票日前死亡者,選舉委員會應即公告該選舉區停止該項選舉,並定期重行選舉。 其他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登記截止後至選舉投票日前,因候選人死亡,致該選舉區之候選人數未超過或不足該選舉區應選出之名額時,應即公告停止選舉,並定期重行選舉。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1 條 經登記為候選人者,不得撤回其候選人登記。 經政黨推薦之區域、原住民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政黨得於登記期間截止前,備具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給該政黨圖記之政黨撤回推薦書,向原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撤回推薦,逾期不予受理。 經政黨登記之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政黨得於登記期間截止前,備具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給該政黨圖記之政黨撤回或更換登記申請書,向原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撤回或更換,逾期不予受理。其候選人名單之更換,包括人數變更、人員異動、順位調整,其有新增之候選人者,政黨應依規定繳交表件及保證金。 經登記為候選人者,於登記後將戶籍遷出其選舉區者,不影響其候選人資格,並仍應在原戶籍地之投票所投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2 條 登記為候選人時,應繳納保證金;其數額由選舉委員會先期公告。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之保證金,依公告數額,由登記之政黨按登記人數繳納。 保證金之繳納,以現金、金融機構簽發之本票、保付支票或郵局之業務專用劃撥支票為限;繳納現金不得以硬幣為之。 保證金應於當選人名單公告日後三十日內發還。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予發還: 一、依第二十五條規定為無效登記之候選人。 二、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未當選。 三、前款以外選舉未當選之候選人,得票不足各該選舉區應選出名額除該選舉區選舉人總數所得商數百分之十。 前項第三款所稱該選舉區選舉人總數,應先扣除依戶籍法第五十條第一項規定戶籍暫遷至該戶政事務所之選舉人人數。 第四項保證金發還前,依第一百三十條第二項規定應逕予扣除者,應先予以扣除,有餘額時,發還其餘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3 條 登記為候選人時,應備具選舉委員會規定之表件及保證金,於規定時間內,向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辦理。表件或保證金不合規定,或未於規定時間內辦理者,不予受理。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4 條 各種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資格,應由主管選舉委員會審定公告。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政黨所提名單中之候選人,經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有不合規定者,不准予登記,其名單所排列之順位由後依序遞補。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申請登記之政黨,不符合第二十四條第四項之規定者,不准予登記。 區域、原住民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經審定之候選人名單,其姓名號次,由選舉委員會通知各候選人於候選人名單公告三日前公開抽籤決定之。但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村(里)長候選人姓名號次之抽籤得指定鄉(鎮、市、區)公所辦理之。 前項候選人姓名號次之抽籤,應由監察人員在場監察。候選人未克親自到場參加抽籤者,得委託他人持候選人本人之委託書代為抽籤,候選人未親自參加或未委託他人代抽,或雖到場經唱名三次後仍不抽籤者,由辦理機關代為抽定。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公告之政黨號次,由中央選舉委員會於候選人名單公告三日前公開抽籤決定其號次。 前項政黨號次之抽籤,由政黨指定之人員一人親自到場抽籤,政黨未指定或指定之人未親自到場參加抽籤或雖到場經唱名三次後仍不抽籤者,由中央選舉委員會代為抽定。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四 節 選舉區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5 條 立法委員選舉,其選舉區依下列規定: 一、直轄市、縣(市)選出者,應選名額一人之縣(市),以其行政區域為選舉區;應選名額二人以上之直轄市、縣(市),按應選名額在其行政區域內劃分同額之選舉區。 二、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選出者,以全國為選舉區。 三、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選出者,以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為選舉區。 前項第一款直轄市、縣(市)選舉區應選出名額之計算所依據之人口數,應扣除原住民人口數。 第一項第一款直轄市、縣(市)選出之立法委員,其名額分配及選舉區以第七屆立法委員為準,除本法或其他法律另有規定外,自該屆立法委員選舉區變更公告之日起,每十年重新檢討一次,如有變更之必要,應依第三十七條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辦理。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6 條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其選舉區依下列規定: 一、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以其行政區域為選舉區,並得在其行政區域內劃分選舉區;其由原住民選出者,以其行政區域內之原住民為選舉區,並得按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或在其行政區域內劃分選舉區。 二、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村(里)長選舉,各依其行政區域為選舉區。 前項第一款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按行政區域劃分之選舉區,其應選名額之計算所依據之人口數,有原住民應選名額時,應扣除原住民人口數。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7 條 第三十五條之立法委員選舉區及前條第一項第一款之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選舉區,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劃分;前條第一項第一款之原住民區民代表、鄉(鎮、市)民代表選舉區,由直轄市、縣選舉委員會劃分之;並應於發布選舉公告時公告。但選舉區有變更時,應於公職人員任期或規定之日期屆滿一年前發布之。 前項選舉區,應斟酌行政區域、人口分布、地理環境、交通狀況、歷史淵源及應選出名額劃分之。 第一項立法委員選舉區之變更,中央選舉委員會應於本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前二年二個月月底戶籍統計之人口數為準,於一年八個月前,將選舉區變更案送經立法院同意後發布。 立法院對於前項選舉區變更案,應以直轄市、縣(市)為單位行使同意或否決。如經否決,中央選舉委員會應就否決之直轄市、縣(市),參照立法院各黨團意見,修正選舉區變更案,並於否決之日起三十日內,重行提出。 立法院應於立法委員任期屆滿一年一個月前,對選舉區變更案完成同意,未能於期限內完成同意部分,由行政、立法兩院院長協商解決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7-1 條 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改制後第一屆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及里長之選舉,應依核定後改制計畫所定之行政區域為選舉區,於改制日十日前完成選舉投票。 原住民區以改制前之區或鄉為其行政區域,其第一屆區民代表、區長之選舉以改制前區或鄉之行政區域為選舉區,於改制日十日前完成選舉投票。 前二項之直轄市議員、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區之劃分,應於改制日六個月前公告,不受前條第一項但書規定之限制。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五 節 選舉公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8 條 選舉委員會應依下列規定期間,發布各種公告: 一、選舉公告,須載明選舉種類、名額、選舉區之劃分、投票日期及投票起、止時間,並應於公職人員任期或規定之日期屆滿四十日前發布之。但總統解散立法院辦理之立法委員選舉、重行選舉、重行投票或補選之公告日期,不在此限。 二、候選人登記,應於投票日二十日前公告,其登記期間不得少於五日。但重行選舉、補選及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村(里)長之選舉,不得少於三日。 三、選舉人名冊,應於投票日十五日前公告,其公告期間,不得少於三日。 四、候選人名單,應於競選活動開始前一日公告。 五、選舉人人數,應於投票日三日前公告。 六、當選人名單,應於投票日後七日內公告。 前項第一款之名額,其依人口數計算者,以選舉投票之月前第六個月月底戶籍統計之人口數為準。 第一項第二款候選人登記期間截止後,如有選舉區無人登記時,得就無人登記之選舉區,公告辦理第二次候選人登記,其登記期間,不得少於二日。 第一項各款之公告,有全國一致之必要者,上級選舉委員會得逕行公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39 條 公職人員選舉,應於各該公職人員任期或規定之日期屆滿十日前完成選舉投票。但重行選舉、重行投票或補選之投票完成日期,不在此限。 總統解散立法院後辦理之立法委員選舉,應於總統宣告解散立法院之日起,六十日內完成選舉投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六 節 選舉及罷免活動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0 條 公職人員選舉競選及罷免活動期間依下列規定: 一、直轄市長為十五日。 二、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為十日。 三、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村(里)長為五日。 前項期間,以投票日前一日向前推算;其每日競選及罷免活動時間,自上午七時起至下午十時止。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1 條 各種公職人員競選經費最高金額,除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外,應由選舉委員會於發布選舉公告之日同時公告。 前項競選經費最高金額,依下列規定計算: 一、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為以各該選舉區之應選名額除選舉區人口總數百分之七十,乘以基本金額新臺幣三十元所得數額,加上一固定金額之和。 二、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村(里)長選舉為以各該選舉區人口總數百分之七十,乘以基本金額新臺幣二十元所得數額,加上一固定金額之和。 前項所定固定金額,分別定為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新臺幣一千萬元、縣(市)議員新臺幣六百萬元、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新臺幣二百萬元、直轄市長新臺幣五千萬元、縣(市)長新臺幣三千萬元、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新臺幣六百萬元、村(里)長新臺幣二十萬元。 競選經費最高金額計算有未滿新臺幣一千元之尾數時,其尾數以新臺幣一千元計算之。 第二項所稱選舉區人口總數,指投票之月前第六個月之末日該選舉區戶籍統計之人口總數。 第二項第一款所定公職人員選舉各該選舉區之應選名額,於補選時,指各該選舉區之原應選名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2 條 候選人競選經費之支出,於前條規定候選人競選經費最高金額內,減除政治獻金及依第四十三條規定之政府補貼競選經費之餘額,得於申報綜合所得稅時作為投票日年度列舉扣除額。 各種公職人員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及被罷免人所為支出,於前條規定候選人競選經費最高金額內,減除政治獻金之餘額,得於申報綜合所得稅時作為罷免案宣告不成立之日或投票日年度列舉扣除額。 前二項所稱之支出,指自選舉公告發布之日起至投票日後三十日內,或罷免案自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之日起至宣告不成立之日止;已宣告成立者則延長至投票日後三十日內,以競選或罷免活動為目的,所支出之費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3 條 候選人除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外,當選人在一人,得票數達各該選舉區當選票數三分之一以上者,當選人在二人以上,得票數達各該選舉區當選票數二分之一以上者,應補貼其競選費用,每票補貼新臺幣三十元。但其最高額,不得超過各該選舉區候選人競選經費最高金額。 前項當選票數,當選人在二人以上者,以最低當選票數為準;其最低當選票數之當選人,以婦女保障名額當選,應以前一名當選人之得票數為最低當選票數。 第一項對候選人競選費用之補貼,應於當選人名單公告日後三十日內,由選舉委員會核算補貼金額,並通知候選人於三個月內掣據,向選舉委員會領取。 前項競選費用之補貼,依第一百三十條第二項規定應逕予扣除者,應先予以扣除,有餘額時,發給其餘額。 領取競選費用補貼之候選人犯第九十七條、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或因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三款之情事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選舉委員會應於收到法院確定判決書後,以書面通知其於三十日內繳回已領取及依前項先予扣除之補貼金額,屆期不繳回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候選人未於規定期限內領取競選費用補貼者,選舉委員會應催告其於三個月內具領;屆期未領者,視為放棄領取。 第一項所需補貼費用,依第十三條規定編列預算。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4 條 候選人於競選活動期間,得在其選舉區內設立競選辦事處;其設立競選辦事處二所以上者,除主辦事處以候選人為負責人外,其餘各辦事處,應由候選人指定專人負責,並應將各辦事處地址、負責人姓名,向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登記。 候選人競選辦事處不得設於機關(構)、學校、依法設立之人民團體或經常定為投票所、開票所之處所及其他公共場所。但政黨之各級黨部辦公處,不在此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5 條 各級選舉委員會之委員、監察人員、職員、鄉(鎮、市、區)公所辦理選舉事務人員,於選舉公告發布或收到罷免案提議後,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公開演講或署名推薦為候選人宣傳或支持、反對罷免案。 二、為候選人或支持、反對罷免案站台或亮相造勢。 三、召開記者會或接受媒體採訪時為候選人或支持、反對罷免案宣傳。 四、印發、張貼宣傳品為候選人或支持、反對罷免案宣傳。 五、懸掛或豎立標語、看板、旗幟、布條等廣告物為候選人或支持、反對罷免案宣傳。 六、利用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為候選人或支持、反對罷免案宣傳。 七、參與競選或支持、反對罷免案遊行、拜票、募款活動。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6 條 公職人員選舉,除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依第四十八條規定辦理外,選舉委員會應於競選活動期間內舉辦公辦政見發表會,候選人應親自到場發表政見。但經選舉區內候選人全體同意不辦理者,應予免辦;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及村(里)長選舉,得視實際情形辦理或免辦。 前項公辦政見發表會,得透過電視或其他大眾傳播媒體辦理。 前二項公辦政見發表會中候選人發表政見時間,每場每人以不少於十五分鐘為原則;其舉辦之場數、時間、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7 條 選舉委員會應彙集下列資料及選舉投票等有關規定,編印選舉公報,並得錄製有聲選舉公報: 一、區域、原住民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各候選人之號次、相片、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出生地、推薦之政黨、學歷、經歷及政見。 二、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各政黨之號次、名稱、政見及其登記候選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出生地、學歷及經歷。有政黨標章者,其標章。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學歷,其為大學以上者,以經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立案或認可之學校取得學位者為限。候選人並應於登記時檢附證明文件;未檢附證明文件者,不予刊登該學歷。 第一項第一款學歷、經歷合計以一百五十字為限,同項第二款學歷、經歷合計以七十五字為限。 第一項政見內容,得以文字、圖案為之,並應使所有候選人公平使用選舉公報版面;其編製、格式、印發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第一項候選人及政黨之資料,應於申請登記時,一併繳送選舉委員會。 第一項之政見內容,有違反第五十五條規定者,選舉委員會應通知限期自行修改;屆期不修改或修改後仍有未符規定者,對未符規定部分,不予刊登選舉公報。 候選人個人及政黨資料,由候選人及政黨自行負責。其為選舉委員會職務上所已知或經查明不實者,不予刊登選舉公報。推薦之政黨欄,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應刊登其推薦政黨名稱;非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刊登無。 第一項第二款之政黨標章,以經中央主管機關備案者為限;未經備案者不予刊登。 選舉公報應於投票日二日前送達選舉區內各戶,並應於選舉委員會網站公開,且以其他適當方式公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8 條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中央選舉委員會應以公費,在全國性無線電視頻道,供登記之政黨從事競選宣傳或發表政見,每次時間不得少於一小時,受指定之電視台不得拒絕;其舉辦之次數、時間、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經登記之政黨三分之一以上同意,個人或團體得舉辦全國性無線電視辯論會,電視台應予受理,並得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經費補助;其申請程序、補助辦理場次、基準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8-1 條 選舉委員會得視實際需要,選定公職人員選舉種類,透過電視或其他大眾傳播媒體,辦理選舉及政黨選舉活動;其舉辦之次數、時間、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49 條 廣播電視事業得有償提供時段,供推薦或登記候選人之政黨、候選人從事競選宣傳;供提議人之領銜人或被罷免人從事支持或反對罷免案之宣傳,並應為公正、公平之對待。 公共廣播電視台及非營利之廣播電台、無線電視或有線電視台不得播送競選及支持或反對罷免案之宣傳廣告。 廣播電視事業從事選舉或罷免相關議題之論政、新聞報導或邀請候選人、提議人之領銜人或被罷免人參加節目,應為公正、公平之處理,不得為無正當理由之差別待遇。 廣播電視事業有違反前三項規定之情事者,任何人得於播出後一個月內,檢具錄影帶、錄音帶等具體事證,向選舉委員會舉發。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0 條 中央及地方政府各級機關於公職人員選舉競選或罷免活動期間,不得從事任何與競選或罷免宣傳有關之活動。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1 條 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所刊登或播送之競選或罷免廣告,應於該廣告中載明或敘明刊播者、出資者及其他相關資訊。 前項競選或罷免廣告應載明或敘明之事項、內容、格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1-1 條 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事業、利用網際網路提供服務者或其他媒體業者,刊播前條之競選或罷免廣告,應進行查證,不得接受下列各款之個人、法人、團體或機構直接或間接委託刊播: 一、外國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或主要成員為外國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之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 二、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或主要成員為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之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 三、香港、澳門居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或主要成員為香港、澳門居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之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 受他人委託向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事業、利用網際網路提供服務者或其他媒體業者刊播競選或罷免廣告,應查證委託者是否屬前項各款情形,並應提出委託者出具非屬前項各款情形之切結書供媒體業者留存。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1-2 條 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事業、利用網際網路提供服務者或其他媒體業者應留存受委託刊播競選或罷免廣告之廣告檔案、所設定放送之觀眾及條件、前條第二項之切結書等完整紀錄;該紀錄自刊播競選或罷免廣告時起,應留存四年。 前項應留存紀錄應包括之事項、內容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1-3 條 選舉公告發布或罷免案宣告成立之日起至投票日前一日止,擬參選人、候選人、被罷免人或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知有於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刊播其本人之深度偽造聲音、影像,得填具申請書表並繳納費用,向警察機關申請鑑識。 前項所稱深度偽造,指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本人不實之言行,並足使他人誤信為真之技術表現形式。 擬參選人、候選人、被罷免人或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對於經第一項警察機關鑑識之聲音、影像具深度偽造之情事者,應檢具鑑識資料,以書面請求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或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依第四項規定處理所刊播之聲音、影像,並副知主辦選舉委員會。 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或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應於接獲前項請求之日起二日內,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廣播電視事業:停止刊播該聲音、影像。 二、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限制瀏覽、移除或下架該聲音、影像。 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或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應自接獲第三項請求之日起六個月內,留存所刊播聲音、影像之電磁紀錄或網頁資料,及委託刊播者資料、網路使用紀錄資料;發生訴訟時,應延長留存至裁判確定後三個月。 第一項申請鑑識之資格、程序、書表與影音檔案格式、費用、警察機關出具之鑑識資料應載明內容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2 條 政黨及任何人印發以文字、圖畫從事競選、罷免之宣傳品,應親自簽名;其為非候選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或被罷免人者,並應載明其住址或地址;其為法人或團體者,並應載明法人或團體之名稱與其代表人姓名及地址。宣傳品之張貼,以候選人競選辦事處、政黨辦公處、罷免辦事處及宣傳車輛為限。 前項宣傳品於競選或罷免活動期間前印製,準備於競選或罷免活動期間開始後散發者,視為競選或罷免活動期間所印製。 政黨及任何人懸掛或豎立標語、看板、旗幟、布條等競選或罷免廣告物應具名,並不得於道路、橋梁、公園、機關(構)、學校或其他公共設施及其用地懸掛或豎立之。但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供候選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被罷免人、推薦候選人或被罷免人所屬之政黨使用之地點,不在此限。 前項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之地點,應公平合理提供使用;其使用管理規則,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定之。 廣告物之懸掛或豎立,不得妨礙公共安全或交通秩序,並應於投票日後七日內自行清除;違反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違反第一項或第三項規定所張貼之宣傳品、懸掛、豎立之廣告物,應由選舉委員會通知直轄市、縣(市)政府相關主管機關(單位)依規定處理。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3 條 政黨及任何人自選舉公告發布或罷免案成立宣告之日起至投票日十日前所為有關候選人、被罷免人或選舉、罷免民意調查資料之發布,應載明負責調查單位、主持人、辦理時間、抽樣方式、母體數、樣本數、誤差值及經費來源。 未載明前項應載事項及其他各式具民意調查外觀之選舉罷免資料,於前項期間,均不得發布、報導、散布、評論或引述。但參選之政黨、候選人、提議人之領銜人或被罷免人自行推估者,不在此限。 政黨及任何人自投票日前十日起至投票時間截止前,不得以任何方式,發布、報導、散布、評論或引述前二項資料。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4 條 政黨及任何人從事競選或罷免活動使用擴音器,不得製造噪音。違反者,由環境保護主管機關或警察機關依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5 條 候選人或為其助選之人之競選言論;提議人之領銜人、被罷免人及為罷免案助勢之人、罷免案辦事處負責人及辦事人員之罷免言論,不得有下列情事: 一、煽惑他人犯內亂罪或外患罪。 二、煽惑他人以暴動破壞社會秩序。 三、觸犯其他刑事法律規定之罪。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6 條 政黨及任何人,不得有下列情事: 一、於競選或罷免活動期間之每日上午七時前或下午十時後,從事公開競選、助選或罷免活動。但不妨礙居民生活或社會安寧之活動,不在此限。 二、於投票日從事競選、助選或罷免活動。 三、妨害其他政黨或候選人競選活動;妨害其他政黨或其他人從事罷免活動。 四、邀請外國人民、大陸地區人民或香港、澳門居民為第四十五條各款之行為。但受邀者為候選人、被罷免人之配偶,其為第四十五條第二款之站台、亮相造勢及第七款之遊行、拜票而未助講者,不在此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七 節 投票及開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7 條 公職人員選舉,應視選舉區廣狹及選舉人分布情形,就機關(構)、學校、公共場所或其他適當處所,分設投票所。 前項之投票所應選擇具備無障礙設施之場地,若無符合規定之無障礙場地,應使用相關輔具或器材協助行動不便者完成投票。選舉委員會應視場所之無障礙程度,適度增加投票所之工作人力,主動協助行動不便者。 原住民公職人員選舉,選舉委員會得斟酌實際情形,單獨設置投票所或於區域選舉投票所內辦理投票。 投票所除選舉人及其照顧之六歲以下兒童、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之家屬或陪同之人外,未佩帶各級選舉委員會製發證件之人員不得進入。但檢察官依法執行職務者,不在此限。 投票所於投票完畢後,即改為開票所,當眾唱名開票。開票完畢,開票所主任管理員與主任監察員即依投開票報告表宣布開票結果,除於開票所門口張貼外,並應將同一內容之投開票報告表副本,當場簽名交付推薦候選人之政黨,及非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所指派之人員;其領取,以一份為限。 投開票完畢後,投開票所主任管理員應會同主任監察員,將選舉票按用餘票、有效票、無效票及選舉人名冊分別包封,並於封口處簽名或蓋章,一併送交鄉(鎮、市、區)公所轉送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保管。 前項選舉票除檢察官或法院依法行使職權外,不得開拆。 第六項選舉票及選舉人名冊,自開票完畢後,其保管期間如下: 一、用餘票為一個月。 二、有效票及無效票為六個月。 三、選舉人名冊為六個月。 前項保管期間,發生訴訟時,其與訴訟有關部分,應延長保管至裁判確定後三個月。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8 條 投票所、開票所置主任管理員一人,管理員若干人,由選舉委員會派充,辦理投票、開票工作。 前項主任管理員須為現任公教人員,管理員須三分之一以上為現任公教人員,選舉委員會得洽請各級政府機關及公立學校推薦後遴派之,受洽請之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受遴派之政府機關職員、學校教職員,均不得拒絕。 投票所、開票所置警衛人員,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洽請當地警察機關調派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9 條 投票所、開票所置主任監察員一人,監察員若干人,監察投票、開票工作。除候選人僅一人時,置監察員一人外,每一投票所、開票所至少應置監察員二人。 主任監察員須為現任或曾任公教人員,由選舉委員會洽請各級政府機關及公立學校推薦後遴派之;受洽請之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受遴派之政府機關職員、學校教職員,均不得拒絕。 監察員依下列方式推薦後,由選舉委員會審核派充之: 一、公職人員選舉,由候選人就所需人數平均推薦。但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由其所屬政黨推薦。 二、公職人員選舉與總統、副總統選舉同日舉行投票時,依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五十五條第二項規定推薦。 三、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選舉與其他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時,由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選舉之候選人依第一款規定推薦。 四、公職人員罷免由提議人之領銜人及被罷免人就所需人數平均推薦。 候選人、政黨、提議人之領銜人或被罷免人得就其所推薦之監察員,指定投票所、開票所,執行投票、開票監察工作。如指定之監察員超過該投票所、開票所規定名額時,以抽籤定之。但投、開票所監察員不得全屬同一政黨推薦。 除候選人僅一人外,各投票所推薦不足二名之監察員時,由選舉委員會就下列人員遴派之: 一、地方公正人士。 二、各機關(構)、團體、學校人員。 三、大專校院成年學生。 監察員資格、推薦程序及服務之規則,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59-1 條 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應支給工作費,並參照物價水準調整;其數額基準,由中央選舉委員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0 條 投票所、開票所之工作人員,應參加選舉委員會舉辦之講習。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1 條 各級選舉委員會之委員、監察人員、職員、鄉(鎮、市、區)公所辦理選舉事務人員及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因執行職務致死亡、失能或傷害者,依其本職身分有關規定請領慰問金。 前項人員不能依其本職身分請領慰問金者,由選舉委員會發給慰問金;其發給之對象、數額基準、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2 條 選舉票由選舉委員會按選舉區,依下列各款規定印製、分發及應用: 一、區域、原住民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選舉票應刊印各候選人之號次、姓名及相片;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應同時刊印推薦該候選人之政黨名稱;非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刊印無。 二、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選舉票應刊印政黨之號次、標章及名稱。 前項第二款之政黨標章,以經中央主管機關備案者為限;未經備案者不予刊登。 第一項選舉票,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依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定之式樣及顏色印製,並由監察小組委員到場監印,於投票日前一日交各該投票所主任管理員會同主任監察員當眾點清。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3 條 選舉之投票,由選舉人於選舉票圈選欄上,以選舉委員會製備之圈選工具圈選一人。但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圈選一政黨。 選舉人圈選後,不得將圈選內容出示他人。 第一項圈選工具,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依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定之式樣製備。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4 條 選舉票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無效: 一、圈選二政黨或二人以上。 二、不用選舉委員會製發之選舉票。 三、所圈位置不能辨別為何政黨或何人。 四、圈後加以塗改。 五、簽名、蓋章、按指印、加入任何文字或符號。 六、將選舉票撕破致不完整。 七、將選舉票污染致不能辨別所圈選為何政黨或何人。 八、不加圈完全空白。 九、不用選舉委員會製備之圈選工具。 前項無效票,應由開票所主任管理員會同主任監察員認定;認定有爭議時,由全體監察員表決之。表決結果正反意見同數者,該選舉票應為有效。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5 條 在投票所或開票所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主任管理員應會同主任監察員令其退出: 一、在場喧嚷或干擾勸誘他人投票或不投票,不服制止。 二、攜帶武器或危險物品入場。 三、投票進行期間,穿戴或標示政黨、政治團體、候選人之旗幟、徽章、物品或服飾,不服制止。 四、干擾開票或妨礙他人參觀開票,不服制止。 五、有其他不正當行為,不服制止。 選舉人有前項情事之一者,令其退出時,應將所持選舉票收回,並將事實附記於選舉人名冊內該選舉人姓名下;其情節重大者,並應專案函報各該選舉委員會。 除執行公務外,任何人不得攜帶行動電話或具攝影功能之器材進入投票所。但已關閉電源之行動裝置,不在此限。 任何人不得於投票所以攝影器材刺探選舉人圈選選舉票內容。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6 條 選舉投票日前或投開票當日,發生或可預見將發生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情事,致個別投開票所,不能投票或開票時,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縣(市)級以上選舉,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報中央選舉委員會核准,改定投開票日期;或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逕行改定投開票場所,並報中央選舉委員會備查。 二、前款以外之選舉,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改定投開票日期或場所,並報中央選舉委員會備查。 前項不能投票或開票之投開票所,已達或可預見其將達各該選舉區三分之一以上投開票所不能投票或開票時,主管選舉委員會應逕行改定該選舉區投開票日期。 改定之投開票日期,應於改定之投票日三日前公告。 選舉投票日前或投開票當日發生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情事處理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選舉委員會於候選人競選活動期間公告改定投票日期時,該選舉之競選活動期間順延至新定之投票日前一日。但改定投票日期公告日距新定之投票日前一日之期間,長於原定之競選活動期間者,依新定之投票日前一日,重新計算競選活動期間。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八 節 選舉結果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7 條 公職人員選舉,除另有規定外,按各選舉區應選出之名額,以候選人得票比較多數者為當選;票數相同時,以抽籤決定之。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當選名額之分配,依下列規定: 一、以各政黨得票數相加之和,除各該政黨得票數,求得各該政黨得票比率。 二、以應選名額乘前款得票比率所得積數之整數,即為各政黨分配之當選名額;按政黨名單順位依序當選。 三、依前款規定分配當選名額後,如有剩餘名額,應按各政黨分配當選名額後之剩餘數大小,依序分配剩餘名額。剩餘數相同時,以抽籤決定之。 四、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人數少於應分配之當選名額時,視同缺額。 五、各該政黨之得票比率未達百分之五以上者,不予分配當選名額;其得票數不列入第一款計算。 六、第一款至第三款及前款小數點均算至小數點第四位,第五位以下四捨五入。 前項各政黨當選之名額,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 各政黨分配之婦女當選名額,按各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順位依序分配當選名額;婦女當選人少於應行當選名額時,由名單順位在後之婦女候選人優先分配當選。婦女候選人少於應分配之婦女當選名額時,視同缺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8 條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其婦女當選人少於應行當選名額時,應將婦女候選人所得選舉票單獨計算,以得票比較多數者為當選;其計算方式,依下列規定: 一、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在各該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劃分選舉區時,各該選舉區開票結果,婦女當選人不足各該選舉區規定名額時,應將該選舉區未當選婦女候選人所得票數,單獨計算,以得票較多之婦女候選人,依序當選;無婦女候選人者,視同缺額。 二、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直轄市議員、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縣(市)議員、平地原住民鄉(鎮、市)民代表選舉,婦女當選人不足規定名額時,應將各直轄市、縣(市)、鄉(鎮、市)選舉區未當選婦女候選人所得票數單獨計算,相互比較,以得票數較多之婦女候選人於其選舉區之當選名額中依序當選;無婦女候選人者,視同缺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69 條 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選舉結果,得票數最高與次高之候選人得票數差距,或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得票數第三高與第四高之候選人得票數差距,在有效票數千分之三以內時,次高票或得票數第四高之候選人得於投票日後七日內,向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之管轄法院聲請查封全部或一部分投票所之選舉人名冊及選舉票,就查封之投票所於二十日內完成重新計票,並將重新計票結果通知各主管選舉委員會。各主管選舉委員會應於七日內依管轄法院重新計票結果,重行審定選舉結果。審定結果,有不應當選而已公告當選之情形,應予撤銷;有應當選而未予公告之情形,應重行公告。 前項重新計票之申請,於得票數最高或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得票數第三高之候選人有二人以上票數相同時,得由經抽籤而未抽中之候選人為之。 第一項聲請,應以書面載明重新計票之投票所,並繳納一定金額之保證金;其數額以投票所之投票數每票新臺幣三元計。 重新計票由管轄法院於直轄市、縣(市)分別選定地點,就查封之投票所選舉人名冊及選舉票逐張認定。 管轄法院辦理重新計票,應通知各候選人或其指定人員到場,並得指揮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鄉(鎮、市、區)公所及投票所工作人員協助。 重新計票結果未改變當選或落選時,第三項保證金不予發還;重新計票結果改變當選或落選時,保證金應予發還。 任何人提起選舉訴訟時,依第一項規定查封之投票所選舉人名冊及選舉票,不得聲請重新計票。 第一項辦理重新計票所需費用,由第十三條規定編列預算之機關負擔。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0 條 候選人數未超過或不足各該選舉區應選出之名額時,以所得票數達下列規定以上者,始為當選。但村(里)長選舉不在此限: 一、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選舉,為各該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二十。 二、原住民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為各該選舉區應選出之名額除該選舉區選舉人總數所得商數百分之十。 前項選舉結果未能當選或當選不足應選出之名額時,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應自投票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重行選舉投票;原住民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視同缺額。同一選舉區內缺額達二分之一時,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0-1 條 依第六十七條第一項、第六十八條或第七十條第一項規定當選之候選人,於當選人名單公告前死亡,選舉委員會應公告為當選人;其所遺缺額,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村(里)長,應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重行選舉投票。 二、原住民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視同缺額;同一選舉區內缺額達二分之一時,應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1 條 當選人於就職前死亡或於就職前經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村(里)長,應自死亡之日或選舉委員會收到法院確定判決證明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重行選舉投票。 二、原住民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視同缺額;同一選舉區內缺額達二分之一時,應自死亡之日或選舉委員會收到法院確定判決證明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 三、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除以書面聲明放棄遞補者外,由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按順位依序遞補;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無人遞補時,視同缺額。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當選人,在就職前喪失其所屬政黨黨籍者,自喪失黨籍之日起,喪失其當選資格;其所遺缺額,除以書面聲明放棄遞補者外,由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按順位依序遞補;如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無人遞補時,視同缺額。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婦女當選人,在就職前死亡、就職前經判決當選無效確定或喪失其所屬政黨黨籍而出缺,致該政黨婦女當選人不足婦女應當選名額時,其所遺缺額,除以書面聲明放棄遞補者外,由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中之婦女候選人順位依序遞補;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無婦女候選人遞補時,視同缺額。 前二項政黨黨籍之喪失,應由所屬政黨檢附黨籍喪失證明書,向中央選舉委員會備案。 第一項第三款、第二項及第三項所定立法委員之遞補,應自死亡之日、選舉委員會收到法院確定判決證明書或黨籍喪失證明書送達選舉委員會之日起十五日內,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遞補當選人名單。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2 條 當選人應於規定之日就職,重行選舉或重行投票之當選人未能於規定之日就職者,其任期仍應自該規定之日起算。 前項當選人因徵集入營服役,尚未就職者,不得就職;已就職者,視同辭職。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3 條 立法委員於就職後因死亡、辭職、經判決當選無效確定或其他事由出缺時,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區域選出者,應自死亡之日、辭職之日或選舉委員會收到法院確定判決證明書之日或其他出缺事由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但其所遺任期不足一年時,不予補選。 二、原住民選出者,同一選舉區內缺額達二分之一時,應自死亡之日、辭職之日或選舉委員會收到法院確定判決證明書之日或其他出缺事由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但其所遺任期不足一年時,不予補選。 三、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選出者,其所遺缺額,除以書面聲明放棄遞補者外,由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按順位依序遞補;如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無人遞補時,視同缺額。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在就職後喪失其所屬政黨黨籍者,自喪失黨籍之日起,喪失其資格,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函請立法院予以註銷,其所遺缺額,除以書面聲明放棄遞補者外,由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按順位依序遞補;如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無人遞補時,視同缺額。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婦女當選人,於就職後因死亡、辭職、經判決當選無效確定、喪失其所屬政黨黨籍或其他事由出缺,致該政黨婦女當選人不足婦女應當選名額時,其所遺缺額,除以書面聲明放棄遞補者外,由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中之婦女候選人順位依序遞補;如該政黨登記之候選人名單無婦女候選人遞補時,視同缺額。 前二項政黨黨籍之喪失,應由所屬政黨檢附黨籍喪失證明書,向中央選舉委員會備案。 第一項第三款、第二項及第三項所定立法委員之遞補,應自立法院註銷名籍公函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遞補名單。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3-1 條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當選人於就職前或就職後,原登記之政黨解散或廢止備案,除因合併而解散外,自司法院憲法法庭判決生效之日或主管機關公告之日起,喪失其資格,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函請立法院予以註銷;其所遺缺額,視同缺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4 條 當選人經判決當選無效確定,依法院確定判決認定之事實,候選人得票數有變動致影響當選或落選時,主管選舉委員會應依法院確定判決認定之事實,重行審定。審定結果,有不應當選而已公告當選之情形,應予撤銷;有應當選而未予公告之情形,應重行公告,不適用重行選舉或缺額補選之規定。 地方民意代表當選人於登記參選該公職身分之選舉因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三款之情事,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或經提起當選無效之訴後辭職者,或因犯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三款所列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其缺額於法院判決確定日或辭職生效日由落選人依得票數之高低順序遞補,不適用重行選舉或缺額補選之規定。 前項落選人之得票數應達選舉委員會原公告該選舉區得票數最低之當選人得票數二分之一,且於該次選舉得遞補當選時,未有犯第九十七條、第九十八條之一第一項及其未遂犯、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及其預備犯、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或第一百四十六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之情事。 遞補當選人名單公告後,經發現遞補人員在公告前或就職前有死亡、受褫奪公權宣告尚未復權、不符前項規定經選舉委員會撤銷公告,或公告後未就職者,所遺缺額不適用第二項缺額依序遞補之規定。但遞補人員有犯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三款所列之罪,經法院判決有罪情事者,不在此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四 章 (刪除)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九 節 罷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一 款 罷免案之提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5 條 公職人員之罷免,得由原選舉區選舉人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罷免案。但就職未滿一年者,不得罷免。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之當選人,不適用罷免之規定。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6 條 罷免案以被罷免人原選舉區選舉人為提議人,由提議人之領銜人一人,填具罷免提議書一份,檢附罷免理由書正、副本各一份,提議人正本、影本名冊各一份,向選舉委員會提出。 前項提議人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一以上,其計算數值尾數如為小數者,該小數即以整數一計算。 第一項提議人名冊,應依規定格式逐欄詳實填寫,填具提議人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及戶籍地址分村(里)裝訂成冊,並指定提議人一人為備補領銜人。罷免理由書以不超過五千字為限。 罷免案,一案不得為二人以上之提議。但有二個以上罷免案時,得同時投票。 罷免案表件不合第一項、第三項、前項規定或提議人名冊不足第二項規定之提議人數者,選舉委員會應不予受理。 中央選舉委員會應建置電子系統,提供提議人之領銜人徵求連署;其適用罷免種類、連署方式、查對作業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採電子連署者,其文件以電磁紀錄之方式提供。 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死亡或經提議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書面同意者,由備補領銜人遞補為領銜人,並以一次為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7 條 現役軍人、服替代役之現役役男或公務人員,不得為罷免案提議人。 前項所稱公務人員,為公務員服務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之公務員。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8 條 罷免案於未徵求連署前,經提議人總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得以書面向選舉委員會撤回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二 款 罷免案之成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79 條 選舉委員會收到罷免案提議後,應於二十五日內,查對提議人名冊,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予刪除: 一、提議人不合第七十六條第一項規定。 二、提議人有第七十七條第一項之身分。 三、提議人姓名、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戶籍地址書寫錯誤或不明。 四、提議人名冊未經提議人簽名或蓋章。 五、提議人提議,有偽造情事。 提議人名冊,經依前項規定刪除後,如不足規定人數,由選舉委員會將刪除之提議人及其個別事由列冊通知提議人之領銜人於十日內補提,屆期不補提或補提仍不足規定人數者,均不予受理。符合規定人數,即函告提議人之領銜人自收到通知之次日起十日內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並於一定期間內徵求連署,未依限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者,視為放棄提議。 前項補提,以一次為限。補提之提議人名冊,應依第一項規定處理。如刪除後,不足規定人數,應不予受理。選舉委員會應將刪除之提議人及其個別事由列冊通知提議人之領銜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0 條 前條第二項所定徵求連署之期間如下: 一、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長之罷免為六十日。 二、縣(市)議員、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之罷免為四十日。 三、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村(里)長之罷免為二十日。 前項期間之計算,自領得連署人名冊格式之次日起算。 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應將連署人名冊正、影本各一份,於第一項規定期間內向選舉委員會一次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前項連署人名冊,應依規定格式逐欄詳實填寫,並填具連署人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及戶籍地址,分村(里)裝訂成冊,連署人名冊未依規定格式提出者,選舉委員會應不予受理。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1 條 罷免案之連署人,以被罷免人原選舉區選舉人為連署人,其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百分之十以上。 前項罷免案連署人人數,其計算數值尾數如為小數者,該小數即以整數一計算。 同一罷免案之提議人不得為連署人。提議人及連署人之人數應分別計算。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2 條 第七十六條及前條所稱選舉人總數,以被罷免人當選時原選舉區之選舉人總數為準;所稱選舉人,其年齡及居住期間之計算,以罷免案提出日為準。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3 條 選舉委員會收到罷免案連署人名冊後,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長之罷免應於四十日內,縣(市)議員、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之罷免應於二十日內,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村(里)長之罷免應於十五日內,查對連署人名冊,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應予刪除。但連署人名冊不足第八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之連署人數者,選舉委員會應逕為不成立之宣告: 一、連署人不合第八十一條第一項規定。 二、連署人有第八十一條第三項規定情事。 三、連署人姓名、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戶籍地址書寫錯誤或不明。 四、連署人名冊未經連署人簽名或蓋章。 五、連署人連署,有偽造情事。 前項連署人名冊,經查對後,如不足規定人數,由選舉委員會通知提議人之領銜人於十日內補提,屆期不補提或補提仍不足第八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人數,選舉委員會應為罷免案不成立之宣告,並應將刪除之連署人及其個別事由列冊通知提議人之領銜人;連署人數符合規定者,選舉委員會應為罷免案成立之宣告。 前項補提,以一次為限。補提之連署人名冊,應依第一項規定處理。 罷免案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原提議人對同一被罷免人,一年內不得再為罷免案之提案: 一、罷免案經宣告不成立。 二、未於第七十九條第二項規定期限內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視為放棄提議。 三、未於第八十條第一項規定期限內提出連署人名冊。 罷免案提議人名冊及連署人名冊查對作業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4 條 罷免案宣告成立後,應將罷免理由書副本送交被罷免人,於十日內提出答辯書。 前項答辯書內容,以不超過一萬字為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5 條 選舉委員會應於被罷免人提出答辯書期間屆滿後五日內,就下列事項公告之: 一、罷免投票日期及投票起、止時間。 二、罷免理由書。 三、答辯書。但被罷免人未於規定期間內提出答辯書者,不予公告。答辯書內容,超過前條第二項規定字數者,其超過部分,亦同。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6 條 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被罷免人,於罷免案提議後,得於罷免區內設立支持與反對罷免案之辦事處,置辦事人員。 前項罷免辦事處不得設於機關(構)、學校、依法設立之團體、經常定為投票所、開票所之處所及其他公共場所。但政黨之各級黨部及依法設立之社會團體、職業團體辦公處,不在此限。 罷免辦事處設立與辦事人員之登記、辦事人員名額與資格限制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及縣(市)長罷免活動期間,選舉委員會應舉辦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提議人之領銜人及被罷免人,應親自到場發表。但經提議人之領銜人及被罷免人雙方同意不辦理者,應予免辦。 前項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舉辦之場數、時間、程序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6-1 條 罷免案宣告成立者,其提議人名冊、連署人名冊應保管至開票後三個月。宣告不成立者,應保管至宣告不成立之日後一年二個月。 罷免案不予受理者,其提議人名冊或連署人名冊應保管至不予受理之日後一年二個月。 罷免案視為放棄提議或逾期未提出連署人名冊者,其提議人名冊應保管至視為放棄提議或連署期間屆滿之日後一年二個月。 前三項保管期間,如有罷免訴訟,應延長保管至裁判確定後三個月。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三 款 罷免之投票及開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7 條 罷免案之投票,應於罷免案宣告成立後二十日起至六十日內為之,該期間內有其他各類選舉時,應同時舉行投票。但被罷免人同時為候選人時,應於罷免案宣告成立後六十日內單獨舉行罷免投票。 被罷免人於投票日前死亡、去職或辭職者,選舉委員會應即公告停止該項罷免。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8 條 罷免票應在票上刊印同意罷免、不同意罷免二欄,由投票人以選舉委員會製備之圈選工具圈定。 投票人圈定後,不得將圈定內容出示他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89 條 罷免案之投票人、投票人名冊及投票、開票,準用本法有關選舉人、選舉人名冊及投票、開票之規定。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0 條 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否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1 條 罷免案經投票後,選舉委員會應於投票完畢七日內公告罷免投票結果。罷免案通過者,被罷免人應自公告之日起,解除職務。 前項罷免案通過後,依規定應辦理補選者,應自罷免投票結果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但經提起罷免訴訟者,在訴訟程序終結前,不予補選。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2 條 罷免案通過者,被罷免人自解除職務之日起,四年內不得於同一選舉區為同一公職人員候選人;其於罷免案進行程序中辭職者,亦同。 罷免案否決者,在該被罷免人之任期內,不得對其再為罷免案之提議。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五 章 妨害選舉罷免之處罰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3 條 違反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第二款規定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第三款規定者,依各該有關處罰之法律處斷。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4 條 利用競選、助選或罷免機會,公然聚眾,以暴動破壞社會秩序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5 條 意圖妨害選舉或罷免,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脅迫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公務員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6 條 公然聚眾,犯前條之罪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公務員於死者,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7 條 對於候選人或具有候選人資格者,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約其放棄競選或為一定之競選活動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候選人或具有候選人資格者,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許以放棄競選或為一定之競選活動者,亦同。 預備犯前二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預備或用以行求期約或交付之賄賂,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8 條 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之方法為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妨害他人競選或使他人放棄競選。 二、妨害他人為罷免案之提議、連署或使他人為罷免案之提議、連署。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8-1 條 意圖使特定候選人當選,以虛偽遷徙戶籍取得投票權而為投票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影響罷免案之結果,以虛偽遷徙戶籍取得罷免案投票權而為投票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9 條 對於有投票權之人,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約其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預備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預備或用以行求期約或交付之賄賂,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於犯罪後六個月內自首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候選人為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刑。 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在偵查中自白者,減輕其刑;因而查獲候選人為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0 條 直轄市、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原住民區民代表會主席及副主席之選舉,對於有投票權之人,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約其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選舉,有投票權之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許以不行使其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亦同。 預備犯前二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預備或用以行求期約或交付之賄賂,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犯第一項、第二項之罪,於犯罪後六個月內自首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候選人為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刑。在偵查中自白者,減輕其刑;因而查獲候選人為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1 條 政黨辦理第二條各種公職人員候選人黨內提名,自公告其提名作業之日起,於提名作業期間,對於黨內候選人有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之行為者,依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處斷;對於有投票資格之人,有第九十九條第一項之行為者,依第九十九條第一項規定處斷。 預備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二項之罪者,預備或用以行求期約、交付或收受之賄賂,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於犯罪後六個月內自首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刑。 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在偵查中自白者,減輕其刑;因而查獲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刑。 意圖漁利,包攬第一項之事務者,依第一百零三條規定處斷。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一百十五條規定,於政黨辦理公職人員黨內提名時,準用之。 政黨依第一項規定辦理黨內提名作業,應公告其提名作業相關事宜,並載明起止時間、作業流程、黨內候選人及有投票資格之人之認定等事項;各政黨於提名作業公告後,應於五日內報請內政部備查。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2 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一、對於該選舉區內之團體或機構,假借捐助名義,行求期約或交付財物或其他不正利益,使其團體或機構之構成員,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 二、以財物或其他不正利益,行求期約或交付罷免案有提議權人或有連署權人,使其不為提議或連署,或為一定之提議或連署。 預備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預備或用以行求期約或交付之賄賂,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3 條 意圖漁利,包攬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各款之事務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3-1 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以選舉、罷免結果為標的之賭博財物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電信設備、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相類之方法以選舉、罷免結果為標的之賭博財物者,亦同。 前二項以供人暫時娛樂之物為賭者,不在此限。 意圖營利,以選舉、罷免結果為標的,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財物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4 條 意圖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或意圖使被罷免人罷免案通過或否決者,以文字、圖畫、錄音、錄影、演講或他法,散布謠言或傳播不實之事,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散布、播送或以他法供人觀覽候選人、被罷免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本人之深度偽造聲音、影像、電磁紀錄之方法,犯前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而犯前二項之罪者,依各該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得併科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4-1 條 中央及地方政府各級機關首長或其代理人、受其指示之人違反第五十條規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經判刑確定者,其所屬機關得就所支之費用,予以追償;二人以上共同犯前項之罪者,應連帶負責。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5 條 違反第六十三條第二項或第八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或有第六十五條第一項各款情事之一,經令其退出而不退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6 條 違反第六十五條第三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違反第六十五條第四項規定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7 條 選舉、罷免之進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首謀及下手實施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聚眾包圍候選人、被罷免人、罷免案提議人、連署人或其辦事人員之服務機關、辦事處或住、居所。 二、聚眾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候選人從事競選活動、被罷免人執行職務或罷免案提議人、連署人或其辦事人員對罷免案之進行。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8 條 將領得之選舉票或罷免票攜出場外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在投票所四周三十公尺內,喧嚷或干擾勸誘他人投票或不投票,經警衛人員制止後仍繼續為之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9 條 意圖妨害或擾亂投票、開票而抑留、毀壞、隱匿、調換或奪取投票匭、選舉票、罷免票、選舉人名冊、投票報告表、開票報告表、開票統計或圈選工具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0 條 違反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八十六條第二項、第三項所定辦法中關於辦事處及其人員登記設立、設立數量、名額或資格限制規定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 廣播電視事業違反第四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鍰。 違反第五十一條第二項所定辦法中關於廣告應載明或敘明事項、內容,或第五十一條之三第五項之規定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或該廣告費二倍之罰鍰。 違反第五十一條之一、第五十一條之二第一項、第二項所定辦法中關於廣告應留存紀錄事項或內容之規定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或該廣告費二倍之罰鍰。 違反第五十一條之三第四項規定,未停止刊播、限制瀏覽、移除或下架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鍰,並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違反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六條規定者,依下列規定處罰;違反第五十六條規定,經制止不聽者,按次處罰: 一、政黨、候選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被罷免人及其受僱人、代理人或使用人: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鍰。 二、前款以外之人: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 候選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被罷免人之受僱人、代理人或使用人違反第四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六條或第八十六條第二項、第三項所定辦法中關於辦事處及其人員登記設立、設立數量、名額或資格限制規定者,併處罰候選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被罷免人。 政黨、法人或非法人團體違反第五十二條第一項或第三項規定者,依第一項規定,併處罰其代表人及行為人;違反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六條規定者,依第六項規定,併處罰其代表人及行為人。 委託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事業、利用網際網路提供服務者或其他媒體業者,刊播競選、罷免廣告或委託夾報散發宣傳品,違反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者,依第六項規定,處罰委託人及受託人。委託人或受託人為政黨、法人或非法人團體者,併處罰其代表人及行為人。 將選舉票或罷免票以外之物投入票匭,或故意撕毀領得之選舉票或罷免票者,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1 條 犯第九十七條第二項之罪或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項之罪,於犯罪後三個月內自首者,免除其刑;逾三個月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 意圖他人受刑事處分,虛構事實,而為前項之自首者,依刑法誣告罪之規定處斷。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2 條 政黨推薦之候選人犯第九十四條至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九十八條第一項第一款或其未遂犯、第九十八條之一第一項或其未遂犯、第九十九條、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或其預備犯、第一百零九條、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條或第一百四十五條至第一百四十七條之罪,經判刑確定者,按其確定人數,各處推薦之政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已獲政黨黨內提名之參選人犯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亦同。 政黨推薦之候選人,對於其他候選人或已獲政黨黨內提名之參選人犯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三百零二條、第三百零二條之一、第三百零四條、第三百零五條、第三百四十六條至第三百四十八條或其特別法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依前項規定處罰。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3 條 犯本章之罪,其他法律有較重處罰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辦理選舉、罷免事務人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以故意犯本章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犯本章之罪或刑法分則第六章之妨害投票罪,宣告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並宣告褫奪公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4 條 已登記為候選人之現任公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經選舉委員會查明屬實後,通知各該人員之主管機關先行停止其職務,並依法處理: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選舉委員會請協辦事項或請派人員。 二、干涉選舉委員會人事或業務。 三、藉名動用或挪用公款作競選之費用。 四、要求有部屬或有指揮、監督關係之團體暨各該團體負責人作競選之支持。 五、利用職權無故調動人員,對競選預作人事之安排。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5 條 中央公職人員選舉、罷免,由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督率各級檢察官;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由該管檢察署檢察長督率所屬檢察官,分區查察,自動檢舉有關妨害選舉、罷免之刑事案件,並接受機關、團體或人民是類案件之告發、告訴、自首,即時開始偵查,為必要之處理。 前項案件之偵查,檢察官得依刑事訴訟法及調度司法警察條例等規定,指揮司法警察人員為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6 條 犯本章之罪或刑法第六章妨害投票罪之案件,各審受理法院應於六個月內審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7 條 當選人於登記參選該公職身分之選舉犯第九十七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或其預備犯或第一百零三條之罪,或地方民意代表當選人犯第一百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罪,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而未受緩刑之宣告者,自判決之日起,當然停止其職務或職權。 依前項停止職務或職權之人員,經改判無罪時,於其任期屆滿前復職。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六 章 選舉罷免訴訟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8 條 選舉委員會辦理選舉、罷免違法,足以影響選舉或罷免結果,檢察官、候選人、被罷免人或罷免案提議人,得自當選人名單或罷免投票結果公告之日起十五日內,以各該選舉委員會為被告,向管轄法院提起選舉或罷免無效之訴。 選舉委員會辦理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違法,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申請登記之政黨,得依前項規定提起選舉無效之訴。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19 條 選舉或罷免無效之訴,經法院判決無效確定者,其選舉或罷免無效,並定期重行選舉或罷免。其違法屬選舉或罷免之局部者,局部之選舉或罷免無效,並就該局部無效部分,定期重行投票。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0 條 當選人有下列情事之一者,選舉委員會、檢察官或同一選舉區之候選人得以當選人為被告,自公告當選人名單之日起六十日內,向該管轄法院提起當選無效之訴: 一、當選票數不實,足認有影響選舉結果之虞。 二、對於候選人、有投票權人或選務人員,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他人競選、自由行使投票權或執行職務。 三、有第九十七條、第九十八條之一第一項、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項之行為。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之當選人,因政黨得票數不實,而足認有影響選舉結果之虞,或有前項第二款、第三款所列情事之一者,其他申請登記之政黨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當選無效之訴。 前二項當選無效之訴經判決確定者,不因同一事由經刑事判決無罪而受影響。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1 條 當選人有第二十九條第一項所列各款之一或第二項規定情事者,選舉委員會、檢察官或同一選舉區之候選人得以當選人為被告,於其任期或規定之日期屆滿前,向該管轄法院提起當選無效之訴。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之當選人,有前項情事時,其他申請登記之政黨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當選無效之訴。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2 條 當選無效之訴經判決無效確定者,當選人之當選,無效;已就職者,並應自判決確定之日起,解除職務。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3 條 選舉無效或當選無效之判決,不影響當選人就職後職務上之行為。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4 條 罷免案之通過或否決,有下列情事之一者,選舉委員會、檢察官、被罷免人或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得於罷免投票結果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內,以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或被罷免人為被告,向管轄法院提起罷免案通過或否決無效之訴: 一、罷免案通過或否決之票數不實,足認有影響投票結果之虞。 二、被罷免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或其各該辦事處負責人、辦事人員,對於有投票權人或選務人員,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他人自由行使投票權或執行職務。 三、被罷免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或其各該辦事處負責人、辦事人員有第九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九十八條之一第二項、第九十九條第一項、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項之行為。 四、被罷免人有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行為。 罷免案否決無效之訴,經法院判決無效確定者,其罷免案之否決無效,並定期重行投票。 罷免案之通過經判決無效者,被罷免人之職務應予恢復。但無法恢復者,不在此限。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5 條 選舉人發覺有構成選舉無效、當選無效或罷免無效、罷免案通過或否決無效之情事時,得於當選人名單或罷免投票結果公告之日起七日內,檢具事證,向檢察官或選舉委員會舉發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6 條 選舉、罷免訴訟之管轄法院,依下列之規定: 一、第一審選舉、罷免訴訟,由選舉、罷免行為地之該管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管轄,其行為地跨連或散在數地方法院或分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管地方法院或分院俱有管轄權。 二、不服地方法院或分院第一審判決而上訴之選舉、罷免訴訟事件,由該管高等法院或其分院管轄。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7 條 選舉、罷免訴訟,設選舉法庭,採合議制審理,並應先於其他訴訟審判之,以二審終結,並不得提起再審之訴。各審受理之法院應於六個月內審結。 法院審理選舉、罷免訴訟時,應依職權調查必要之事證。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8 條 選舉、罷免訴訟程序,除本法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但關於捨棄、認諾、訴訟上自認或不爭執事實效力之規定,不在準用之列。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29 條 選舉訴訟程序中,訴訟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得查閱、影印選舉票或選舉人名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七 章 附則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0 條 本法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所定罰鍰,由選舉委員會處罰之。 前項之罰鍰,候選人或政黨經通知後屆期不繳納者,選舉委員會並得於第三十二條候選人或政黨繳納之保證金或第四十三條所定應撥給候選人之競選費用補助金款項內逕予扣除。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1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已發布選舉公告之選舉,或已向主管選舉委員會提出之罷免案,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2 條 (刪除)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3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內政部會同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34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法律
20230609
2024/1/12 上午 12:00:00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 條 省設省政府綜理全省行政事務,並監督地方自治。 省政府組織法 第 2 條 省政府於不牴觸中央法令範圍內,得依法發布命令。 省政府組織法 第 3 條 省政府對於所屬各機關及縣市政府之命令或處分,認為有違背法令,逾越 權限,或其他不當情形時,得停止或撤銷之。 省政府組織法 第 4 條 省政府置委員七人至十一人,簡任,由行政院會議議決,提請國民政府任 命,組織省政府委員會,行使職權。 省政府置主席一人,由行政院會議議決,就省政府委員中提請國民政府任 命之。 省政府組織法 第 5 條 左列事項,應經省政府委員會之議決: 一、關於發布命令事項。 二、關於停止或撤銷所屬各機關及縣市政府之命令或處分事項。 三、關於建議中央增加或變更人民負擔事項。 四、關於地方行政區劃之確定或變更事項。 五、關於全省預算決算事項。 六、關於處分省公產或籌劃省公營事業事項。 七、關於省行政設施或變更事項。 八、關於省政府所屬全省薦任以上公務員或其他所屬機關主管人員之任免 事項。 九、關於咨調省內國軍及督促所屬團警綏靖地方事項。 十、關於地方自治監督事項。 十一、關於提出於省參議會之議案事項。 十二、關於主席或其他委員提議事項。 省政府組織法 第 6 條 省政府主席之職權如左: 一、召集省政府委員會,於會議時為主席。 二、執行省政府委員會之議決案。 三、監督所屬行政機關職務之執行。 四、處理省政府日常及緊急事務。 省政府主席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省政府委員互推一人暫行代理主席 職務,其期間以一個月為限。 省政府組織法 第 7 條 省政府設左列各廳處: 一、民政廳。 二、財政廳。 三、教育廳。 四、建設廳。 五、秘書處。 六、會計處。 省政府於必要時,得由行政院提經立法院之議決,設置專管機關隸屬於主 管廳。 各廳處之組織另定之。 省政府組織法 第 8 條 民政廳掌左列事項: 一、關於縣市政府行政人員之提請任免事項。 二、關於戶籍行政事項。 三、關於土地行政事項。 四、關於警察及保衛事項。 五、關於衛生行政事項。 六、關於合作賑濟及其他社會行政事項。 七、關於禮俗宗教事項。 八、關於禁煙禁毒事項。 九、關於選舉事項。 十、關於地方自治事項。 十一、關於協助兵役事項。 十二、其他民政事項。 省政府組織法 第 9 條 財政廳掌左列事項: 一、關於田賦管理事項。 二、關於公債金融事項。 三、關於省庫收支事項。 四、關於糧食行政事項。 五、關於公產管理事項。 六、關於自治財政之監督及改進事項。 七、關於省稅之稽征事項。 八、其他財政事項。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0 條 教育廳掌左列事項: 一、關於學校教育事項。 二、關於社會教育事項。 三、關於教育及學術團體目的事業監督事項。 四、關於圖書館博物館公共體育場籌劃及管理事項。 五、其他教育行政事項。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1 條 建設廳掌左列事項: 一、關於建設工程事項。 二、關於森林蠶桑漁牧礦業事項。 三、關於農田水利及墾殖事項。 四、關於農業經濟改良事項。 五、關於工商業之保護監督及獎勵事項。 六、關於度量衡之檢查及推行事項。 七、關於農會工會商會漁會及其他農業工業商業漁業礦業團體目的事業之 監督事項。 八、關於不屬土地行政之測量事項。 九、其他建設行政事項。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2 條 秘書處掌左列事項: 一、關於一切機要及會議事項。 二、關於文書收發編製分配及保管事項。 三、關於人事管理事項。 四、關於典守印信事項。 五、關於規章審核事項。 六、關於審查各機關行政計畫及工作報告事項。 七、其他不屬各廳處事項。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3 條 會計處掌左列事項: 一、關於全省歲計事項。 二、關於全省會計事項。 三、關於全省統計事項。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4 條 各廳置廳長一人,由行政院會議議決,就省政府委員中提請國民政府任命 ,秘書處置秘書長一人,會計處置會計長一人,均簡任,分別綜理各該廳 處事務,指揮監督所屬職員及機關。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5 條 各廳於不牴觸中央法令,及省政府委員會議決之範圍內,得就主管事務對 所轄機關發布命令。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6 條 各廳處間發生權限爭議時,由省政府呈請行政院裁決之。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7 條 省政府委員會議事規則,由行政院定之,各廳處辦事細則,由省政府委員 會議定之。 省政府組織法 第 1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省政府組織法
法律
200004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市組織法 第 1 條 市之自治,除本法規定外,準用關於縣自治之規定。 市組織法 第 2 條 市自治實施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市組織法 第 3 條 凡人民聚居地方,具有左列情形之一者,設市,受行政院之指揮監督: 一、首都。 二、人口在百萬以上者。 三、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特殊情形者。 市組織法 第 4 條 凡人民聚居地方,具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設市,受省政府之指揮監督: 一、省會。 二、人口在二十萬以上者。 三、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地位重要,其人口在十萬以上者。 市組織法 第 5 條 市之設置與廢止,及市區域之劃定或變更,應經國民政府之核准。 市組織法 第 6 條 市以下為區,區內之編制為保甲,十戶至三十戶為甲,十甲至三十甲為保 ,十保至三十保為區,其依地方情勢有酌量變更之必要者,應呈經上級機 關之核准。 市組織法 第 7 條 中華民國國民,在該市區域內,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或有住所達一年以 上,年滿二十歲,經登記後,為市公民,有依法行使選舉罷免及創制複決 之權。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有公民資格: 一、犯刑法內亂外患罪,經判決確定者。 二、曾服公務而有貪污行為,經判決確定者。 三、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四、受禁治產之宣告者。 五、有精神病者。 六、吸用鴉片或其代用品者。 市組織法 第 8 條 市設市政府,其職權如左: 一、辦理市自治事項。 二、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市組織法 第 9 條 市政府於不牴觸中央及上級政府法令範圍內,得發布市令。 市組織法 第 10 條 市政府置市長一人,綜理全市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機關及職員。 市組織法 第 11 條 市政府設局或科,掌理關於民政財政教育建設警察衛生事項,設局或設科 ,由行政院依其事務之繁簡定之。 市政府設局者,置局長科長科員,設科者,置科長科員。 市組織法 第 12 條 院轄市市政府置秘書長一人,省轄市市政府置秘書主任一人,掌理文書庶 務及其他不屬於各局科事項。 市組織法 第 13 條 院轄市市政府,必要時得置參事一人或二人,掌理規章之撰擬事項。 市組織法 第 14 條 市政府因事務之需要,得置技術人員及視導人員。 市組織法 第 15 條 院轄市市長、秘書長、參事、局長,簡任,秘書、科長,薦任,科員,委 任。 省轄市市長,薦任或簡任,秘書主任、局長,薦任,秘書、科長,委任或 薦任,科員,委任。 市組織法 第 16 條 市政府人員之員額及其職務之分配,按各該市人口之多寡及事務之繁簡, 於各該市市政府組織規程中規定之。 前項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 市組織法 第 17 條 市政府得酌用雇員。 市組織法 第 18 條 市政府置主辦會計人員主辦統計人員各一人,掌理歲計會計統計事項,受 市長之監督指揮,並依國民政府主計處組織法之規定,直接對主計處負責 。 會計統計需用佐理人員名額,由該市市政府及主計處就各該市市政府組織 規程所定人員名額中,會同決定之。 市組織法 第 19 條 市政府設市政會議,以左列人員組織之: 一、市長。 二、秘書長或秘書主任。 三、參事。 四、局長或科長。 五、主辦會計人員。 市組織法 第 20 條 左列事項,應經市政會議議決: 一、提出於市參議會之案件。 二、市政府所屬機構辦事章則。 三、市政府所屬機構間不能解決之事項。 四、市長交議事項。 五、其他有關市政之重要事項。 市組織法 第 21 條 市政會議每月至少開會一次,由市長召集之,開會時,市長主席。 市組織法 第 22 條 市政會議議事細則,由該會議定之。 市組織法 第 23 條 市設市參議會,由市公民及依法成立之職業團體選舉市參議員組織之,但 由職業團體選舉之參議員,不得超過總額十分之三。 市組織法 第 24 條 市參議會議長副議長,由市參議員互選之。 市組織法 第 25 條 市參議會之組織職權及選舉方法,另以法律定之。 市組織法 第 26 條 市財政依財政收支系統及關係法令之規定。 市組織法 第 27 條 區設區民代表會,區民代表由保民大會選舉之,每保二人,任期二年,連 選得連任。 區民代表違法或失職,由保民大會罷免之。 市組織法 第 28 條 區代表會之職權如左: 一、審議區規約及區與區相互間之公約。 二、議決區長交議及本區內公民建議事項。 三、選舉或罷免區長副區長。 四、聽取區公所報告及向區公所提出詢問事項。 五、其他有關本區重要興革事項。 市組織法 第 29 條 區民代表會置主席一人,由代表互選之,開會時,得通知區長保長列席。 市組織法 第 30 條 區民代表會,每三個月開會一次,由主席召集之,必要時,得舉行臨時會 議。 市組織法 第 31 條 區民代表會,非有本區區民代表過半數之出席,不得開議。 議案之表決,以出席代表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市組織法 第 32 條 區民代表會決議案,送請區長分別執行,如區長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得 請其說明理由,如仍認為不滿意時,得報請市政府核辦。 市組織法 第 33 條 區長對於區民代表會之決議案,如認為不當,得附理由,送請覆議,對於 覆議結果,如仍認為不當時,得呈請市政府核辦。 市組織法 第 34 條 區設區公所,置區長一人副區長一人,由區民代表會選舉之,受市政府之 指揮監督辦理本區自治事項,及執行市政府委辦事項。 區長副區長任期二年,連選得連任。 市組織法 第 35 條 區公所得置助理員及雇員。 市組織法 第 36 條 保設保民大會,由本保公民組織之,其職權如左: 一、審議保甲規約及保與保相互間之公約。 二、議決保長交議及本保公民建議事項。 三、選舉或罷免保長副保長。 四、選舉或罷免區民代表會代表。 五、聽取保辦公處工作報告及向保辦公處提出詢問事項。 六、其他有關本保重要興革事項。 市組織法 第 37 條 保民大會開會時,保長主席,保長有事故時,副保長主席,保長副保長俱 有事故或與所議事項有利害關係時,由大會推舉一人主席。 市組織法 第 38 條 保民大會每二個月開會一次,由保長召集之,必要時,得召集臨時會議。 保民大會非有本保公民三分之一出席,不得開議,但本保公民逾五百人, 有四分之一以上出席,亦得開議。 議案之表決,以出席人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市組織法 第 39 條 第三十二條及第三十三條之規定,於保民大會準用之。 市組織法 第 40 條 保設保辦公處,置保長一人,副保長一人,由保民大會選舉之,受區長之 監督指揮,辦理本保自治事項及執行市政府委辦事項。 市組織法 第 41 條 甲設戶長會議,由本甲各戶戶長組織之,戶長有事故不能出席時,應派一 人代表出席。 市組織法 第 42 條 戶長會議之職權如左: 一、選舉或罷免甲長。 二、本甲內應興革事項。 市組織法 第 43 條 戶長會議由甲長召集之,每月開會一次,必要時,經甲長或五戶以上之請 求,得舉行臨時會議,開會時甲長主席,甲長有事故或與所議事項有利害 關係時,由出席人推舉一人主席。 市組織法 第 44 條 戶長會議,非有本甲戶長過半數之出席,不得開會。議案之表決,以出席 人過半數時,取決於主席。 市組織法 第 45 條 戶長會議決議案,由甲長執行之。 市組織法 第 46 條 甲長認為必要,或有本甲居民十人以上之連名請求時,應舉行甲居民會議 ,討論議決有關本甲興革事項。 市組織法 第 47 條 在區民代表會未成立之地方,區長副區長由市政府委任,在保民大會未成 立之地方,保長副保長由區公所推定加倍人數,呈請市政府遴委。 市組織法 第 48 條 區保應辦事項,區民代表會及保民大會議事規則,由市政府定之。 市組織法 第 49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行政院定之。 市組織法 第 50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市組織法
法律
200004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縣組織法 第 1 條 縣之區域,依其現有之區域。 縣組織法 第 2 條 縣之廢置及縣區域之變更,由省政府咨內政部呈行政院請國民政府核准公 布之。 縣組織法 第 3 條 縣設縣政府,於省政府指揮監督之下,處理全縣行政,監督地方自治事務 。 縣組織法 第 4 條 各縣縣政府按區域大小,事務繁簡,戶口及財賦多寡,分為三等,由省政 府編定,咨內政部呈行政院請國民政府核准公布之。 縣組織法 第 5 條 縣政府於不牴觸中央及省之法令範圍內,得發布縣令,並得制定縣單行規 則。 縣組織法 第 6 條 各縣按戶口及地方情形,分劃為若干區,除因地方習慣或地勢限制,及有 其他特殊情形者外,每區以十鄉鎮至五十鄉鎮組成之。 縣組織法 第 7 條 凡縣內百戶以上之村莊地方為鄉,其不滿百戶者得聯合各村莊編為一鄉, 百戶以上之街市地方為鎮,其不滿百戶者編入鄉。但因地方習慣或受地勢 限制及其他特殊情形之地方,雖不滿百戶,亦得成為鄉鎮。鄉鎮均不得超 過千戶。 縣組織法 第 8 條 區及鄉鎮區域之劃定及變更,由縣政府呈請省政府核准之,並由省政府咨 內政部備案。 縣組織法 第 9 條 區鄉鎮得於不牴觸中央及省縣法令規則之範圍內,制定自治公約。 縣組織法 第 10 條 鄉鎮居民以二十五戶為閭,五戶為鄰,但一地方因地勢或其他情形而戶數 不足時,仍得依縣政府之劃定,成為閭鄰。 縣組織法 第 11 條 縣政府設縣長一人,由民政廳提出合格人員二人至三人,經省政府議決任 用之,綜理縣政,監督所屬機關及職員,縣長資格另定之。 縣長任期三年,成績優良者得連任。 縣組織法 第 12 條 凡籌備自治之縣已達建國大綱第八條所規定之程度者,經中央查明合格後 ,其縣長應由民選。 縣組織法 第 13 條 縣政府設秘書一人,並依事務繁簡設置一科或二科,各科置科長一人,科 員二人或四人,其設科多寡及科員額數,由省政府定之,並報內政部備案 。秘書科長由縣長呈請民政廳委任,科員由縣長委任,並報民政廳備案。 縣組織法 第 14 條 縣政府得僱用事務員及僱員。 縣組織法 第 15 條 縣政府得設置警察,辦理催徵送達偵緝調查等事項,其名額由民政廳核定 之。 縣組織法 第 16 條 縣政府下設左列各局: 一、公安局掌戶籍、警衛、消防、防疫、衛生、救災,及保護森林及漁獵 等事項。 二、財政局掌徵稅、募債、管理公產。及其他地方財政等事項。 三、建設局掌土地、農礦、森林、水利、道路橋樑工程、勞工、公營事業 等事項,及其他公共事業。 四、教育局掌學校、圖書館、博物館、公共體育場、公園等事項及其他文 化社會事業。 右列各局如有縮小範圍之必要時,得呈請省政府改局為科,附設縣政府內 。 縣政府於必要時,得呈請省政府設置衛生局、土地局、社會局、糧食管理 局,專理衛生土地社會及調節糧食。 縣組織法 第 17 條 縣政府各局設局長一人,由縣長就考試合格人員中遴選,呈請省政府核准 委任之。 縣組織法 第 18 條 縣公安事項,得於各區設立公安分局處理之,公安分局設局長一人,由縣 長就考試合格人員中遴選,呈請省政府核准委任之。 縣組織法 第 19 條 關於縣政府所屬局長、分局長、科長、科員,及其他佐治人員之資格任用 及待遇、保障,另以法律定之。 縣組織法 第 20 條 各縣政府所屬各局之組織及權限,除法令別有規定外,由各省政府定之, 並咨內政部備案。 縣組織法 第 21 條 縣政府設縣政會議,以左列人員組織之: 一、縣長。 二、秘書及科長。 三、各局局長。 縣政會議開會時,以縣長為主席。 縣組織法 第 22 條 左列事項應經縣政會議審議: 一、縣預算決算事項。 二、縣公債事項。 三、縣公產處分事項。 四、縣公共事業之經營管理事項。 縣長認為有必要時,得以其他事項提交縣政會議審議。 縣組織法 第 23 條 縣政會議會議規則,由該會議議定之。 縣組織法 第 24 條 縣政府辦事通則,由內政部定之。 縣組織法 第 25 條 縣設縣參議會,以縣民選舉之參議員組織之,任期三年,每年改選三分之 一。 縣參議會組織法及選舉法另定之。 縣組織法 第 26 條 縣參議會之職權如左: 一、議決縣預算決算及募債事項。 二、議決縣單行規則。 三、建議縣政興革事項。 四、審議縣長交議事項。 縣組織法 第 27 條 縣參議會於區長民選時設立之。 縣組織法 第 28 條 區置區公所,設區長一人,管理區自治事務。 縣組織法 第 29 條 區長由區民選任,並由縣政府呈報民政廳備案。 縣組織法 第 30 條 區民對於區公約及自治事項,有創制及複決之權,區長違法失職時,區民 得罷免改選之。 前項之創制複決及罷免程序,另以法律定之。 縣組織法 第 31 條 各區區民於選舉區長時,並選舉監察委員五人或七人,組織該區監察委員 會,其職務如左: 一、監察區財政。 二、向區民糾舉區長違法失職等事。 縣組織法 第 32 條 區長民選於本法施行一年後,由省政府就各縣地方情形酌定時期,容請內 政部核准行之。 縣組織法 第 33 條 在區長民選實行以前,區長由民政廳就訓練考試合格人員委任之。 縣組織法 第 34 條 依前條委任之區長,違法失職時,縣長得呈請省政府罷免之。 縣組織法 第 35 條 區公所得用助理員輔助區長辦理政務。 前項助理員,由區公所遴請縣長委任之。 縣組織法 第 36 條 區公所執行區務,得設置區丁,其額數由縣長定之。 縣組織法 第 37 條 區公所設區務會議,以左列人員組織之: 一、區長。 二、區助理員。 三、本區所屬鄉長及鎮長。 區務會議以區長為主席,至少每月開會一次,由區長召集之。 縣組織法 第 38 條 左列各事項,須經區務會議審議: 一、區公所經費事項。 二、區公區之處分事項。 三、區公約及其他單行規則之制定及修正事項。 縣組織法 第 39 條 區自治施行法另定之。 縣組織法 第 40 條 鄉置鄉公所,設鄉長一人,鎮置鎮公所,設鎮長一人,管理各該鄉鎮自治 事務,鄉鎮各設副鄉長副鎮長一人,襄助鄉長鎮長辦理事務。但鄉鎮在五 百戶以上者,得增設副鄉長或副鎮長一人。 縣組織法 第 41 條 鄉公所或鎮公所事務,得由鄉長鎮長指定閭長襄助辦理。 縣組織法 第 42 條 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由鄉民大會或鎮民大會選任,並由區公所 呈報縣政府備案。 縣組織法 第 43 條 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違法失職時,鄉民大會或鎮民大會得罷免改 選之。 縣組織法 第 44 條 鄉民大會或鎮民大會於選舉鄉長鎮長時,並選舉監察委員三人或五人組織 監察委員會,其職務如左: 一、監督各該鄉鎮財政。 二、向鄉民鎮民糾舉鄉長、副鄉長、或鎮長、副鎮長,違法失職等事。 縣組織法 第 45 條 在區長民選實行以前,鄉民大會或鎮民大會選舉鄉長、副鄉長,或鎮長、 副鎮長時,應選出加倍之人數,報由區公所轉請縣長擇任,並由縣長彙報 民政廳備案。 縣組織法 第 46 條 依前條規定委任之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違法失職時,鄉民大會 或鎮民大會應報由區公所轉請縣長罷免,但縣長亦得自行罷免之。 縣組織法 第 47 條 鄉鎮自治施行法另定之。 縣組織法 第 48 條 閭設閭長一人,鄰設鄰長一人,分掌閭鄰自治事務。 縣組織法 第 49 條 閭長鄰長各由本閭鄰居民會議選舉,選定後由鄉長鎮長報區公所,轉報縣 政府備案。 縣組織法 第 50 條 閭鄰居民會議,對於閭長鄰長有罷免改選之權。鄉鎮公所認為閭長鄰長違 法失職時,得通告閭鄰居民會議改選之。 縣組織法 第 51 條 依前條規定閭長鄰長罷免改選時,應由主管鄉鎮公所報由區公所轉報縣政 府備案。 縣組織法 第 52 條 閭長鄰長之選舉方法及任期,於鄉鎮自治施行法中規定之。 縣組織法 第 53 條 本法施行日期,另以命令行之。
縣組織法
法律
200004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 條 縣組織法施行程序,除關於區自治及鄉鎮自治,依區自治施行法鄉鎮自治 施行法外,均依本施行法之規定。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2 條 各省政府奉到縣組織法施行日期命令後,應於左列期限內完成縣之組織。 一、江蘇、浙江、山西、河北、廣東五省,限於十九年六月終完成。 二、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山東、河南、遼寧、吉林、陜西、 雲南、廣西十二省,限於十九年八月終於完成。 三、四川、貴州、甘肅、新疆、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八省,限於 十九年十月終完成。 四、寧夏、青海、西康三省,限於十九年十二月終完成。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3 條 各省如因特別故障,不能於前條期限內完成縣組織時,各該省政府應詳敘 理由,咨請內政部呈由行政院轉請國民政府核准展期。但除前條第四款所 列各省外,其展期均不得逾兩個月。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4 條 各省政府於第二條所定期限內,除依縣組織法第四條編定縣為三等,呈請 公布,並依第十一條提出縣長人選呈請任命外,應通令各縣依同法第十三 條至第十八條及第二十一條之規定,分別完成縣政府之組織。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5 條 各縣政府奉到縣組織法施行日期命令後,應於兩個月內依縣組織法第六條 第七條之規定,劃定各自治區,編定各自治鄉鎮。 前項自治區劃定後,各省民政廳應於一個月內依同法第三十三條之規定委 任區長。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6 條 區長就職後,應於一個月內依縣組織法第八條及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之 規定劃定鄉鎮區域,並組織區公所。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7 條 區長就職後,應於本施行法第二條各款所定最終期限之兩個月前,依縣組 織法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之規定,召集鄉民大會鎮民大會,選舉鄉長副 鄉長鎮長鎮及鄉鎮監察委員,並依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之規定,組織 鄉公所鎮公所。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8 條 鄉鎮公所成立前,區長應於各鄉設立鄉公所籌備處,各鎮設立鎮公所籌備 處。 前項籌備處,由區長於各鄉、鎮公民中聘任若干人為籌備委員,辦理左列 事項: 一、戶口調查及人事登記事項。 二、鄉鎮自治施行法規定在鄉、鎮公所成立前,應由區公所辦理之一切事 項。 前項戶口調查及人事登記之程序表格,由內政部定之。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9 條 鄉長鎮長就職後,應於兩個月其依縣組織法第十條及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 條之規定,劃定閭鄰,分別召集閭鄰居民會議,選舉閭長鄰長。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0 條 完成縣組織之一切費用,由縣政府依省政府所定標準彙報核銷。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1 條 各區公所及鄉鎮公所財政之收入不敷開支時,區公所得彙造預算,呈由縣 政府轉請省政府補助之。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2 條 縣組織法施行一年後,省政府依同法第三十二條之規定,應派員考查各縣 區鄉鎮組織情形,彙報內政部,並將其合格者,咨請核准區長民選。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3 條 區長民選核准時,應依縣組織法第二十九條至三十一條之規定召集區民大 會,選舉區長及區監察委員,並依同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組織縣參議會 。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4 條 內政部於各縣區長民選一年後,應據各省政府冊報,考核其戶口土地警衛 道路及人民使用四權情形,有合於建國大綱第八條規定之程度者,准其成 為完全自治之縣。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5 條 區民大會區公所區監察委員會之鈐記,鄉民大會鎮民大會鄉公所鎮公所鄉 監察委員會鎮監察委員會及閭鄰之圖記,其文質形式大小均由內政部定之 。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6 條 凡以前各縣之區村里或其他編制與縣組織法之規定不合者,應即改正。 縣組織法施行法 第 17 條 本法於縣組織法施行之日施行。
縣組織法施行法
法律
19941125
2024/1/12 上午 12:00:00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 條 鄉鎮內之編制為保甲,每鄉鎮以十保為原則,不得少於六保,多於十五保 ,每保以十甲為原則,不得少於六甲,多於十五甲,每甲以十戶為原則, 不得少於六戶,多於十五戶。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 條 鄉鎮之劃分,以人口經濟文化交通等狀況為標準,由縣政府擬訂繪具圖說 ,呈請省政府核准彙報內政部備案。 現有之鄉鎮區劃,如因歷史關係及自然條件,不適於依前條規定編制時, 得由縣政府酌量變通擬訂,繪具圖說,呈請省政府核准施行,報內政部備 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 條 鄉鎮區域發生爭議時,由縣長召集有關之鄉鎮長協商解決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 條 凡二個鄉鎮以上或鄉與鎮間有共同利益之事項,得訂立公約,聯合辦理之 。 前項公約之訂立及解除,由鄉鎮公所提交鄉鎮民代表會議決,在代表會未 成立前,呈請縣長核准,但仍應提交鄉鎮民代表會追認。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 條 中華民國國民,在該縣鄉鎮區域內,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或有住所達一年 以上,年滿二十歲,經登記後為縣公民,有依法行使選舉罷免及創制複決 之權。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 條 左列情事之一者,不得有公民資格: 一、犯刑法內亂外患罪經判決確定者。 二、曾服公務而有貪污行為經判決確定者。 三、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四、受禁治產之宣告者。 五、有精神病者。 六、吸用鴉片或其他代用品者。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二 章 鄉鎮民代表會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7 條 鄉鎮民代表會由本鄉鎮之保民大會各選代表二人組織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8 條 鄉鎮民代表會之職權如左: 一、議決鄉鎮概算及審核鄉鎮決算事項。 二、議決鄉鎮公有財產及公營事業之經營與處分事項。 三、議決鄉鎮自治規約。 四、議決本鄉鎮與他鄉鎮間相互之公約。 五、議決鄉鎮長交議及本鄉鎮內公民建議事項。 六、選舉或罷免鄉鎮長。 七、選舉或罷免本鄉鎮之縣參議員。 八、聽取鄉鎮公所工作報告,及向鄉鎮公所提出詢問事項。 九、其他有關鄉鎮重要興革事項。 鄉鎮民代表會議決之概算,應經縣政府核准,並編入縣概算,其審核之決 算,應經縣政府覆核,並公布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9 條 鄉鎮民代表任期二年,連選得連任。 鄉鎮民代表違法或失職,由保民大會罷免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0 條 鄉鎮民代表,於任期內因事故去職,或被罷免時,由該保候補當選人依次 遞補,無候補當選人時,依法另選,其任期以補足前任未滿之期為限。 鄉鎮民代表如於一會期內,均未出席,而無正當理由者,視為辭職,依前 項之規定辦理。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1 條 鄉鎮民代表為無給職。但在開會期內得酌給膳宿費。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2 條 鄉鎮民代表會置主席一人,由鄉鎮民代表互選之。 鄉鎮民代表會開會時,主席對於與本身有利害關係之事件,應行迴避。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3 條 鄉鎮民代表會主席缺席,或依前條第二項之規定迴避時,出席鄉鎮民代表 互推一人為臨時主席。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4 條 鄉鎮民代表會議場,設在本鄉鎮公所或其所在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5 條 鄉鎮民代表會,每三個月開會一次,由主席召集之,如遇特別事故,或鄉 鎮民代表三分之一以上請求時,得舉行臨時會議,會期均不得逾三日。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6 條 鄉鎮民代表會,非有本鄉鎮全體鄉鎮民代表過半數之出席,不得開議。議 案之表決,以出席代表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罷免案之成立,應有出席代表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7 條 鄉鎮民代表對於與本身有利害關係之議案,不得參與表決。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8 條 鄉鎮民代表會會議公開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19 條 鄉鎮民代表提案以書面行之。但開會時遇有必要事件,得為臨時動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0 條 鄉、鎮長提交鄉、鎮民代表會之案件,以書面行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1 條 本鄉鎮內公民向鄉鎮民代表會建議時,應有十人以上之連署。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2 條 鄉鎮長對於鄉、鎮民代表會,負左列各項任務: 一、布置議場及辦理會議紀錄。 二、報告經辦事項。 三、答覆鄉、鎮民代表之詢問。 前項會議記錄,得就鄉鎮公所職員中調派兼辦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3 條 鄉鎮民代表會決議事項,與現行法令抵觸者無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4 條 鄉鎮民代表會決議案,送請鄉鎮長分別執行,如鄉鎮長延不執行,或執行 不當,得請其說明理由,如仍認為不滿意時,得報請縣政府核辦。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5 條 鄉鎮長對於鄉鎮民代表會之決議案,如認為不當時,得附理由,送請覆 議;對於覆議結果,如仍認為不當時,得呈請縣政府核辦。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6 條 縣政府對於鄉鎮民代表會之決議案,認為有違反三民主義或國策情事者, 得開明事實,呈請省政府核准後,予以解散重選,並補報內政部備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三 章 鄉鎮公所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7 條 鄉鎮設鄉鎮公所,置鄉鎮長一人,受縣政府之監督指揮,辦理本鄉鎮自治 事項,及執行縣政府委辦事項,置副鄉鎮長一人或二人襄助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8 條 鄉鎮長兼任鄉鎮中心學校校長,及鄉鎮國民兵隊隊長,經濟教育發達之區 域,得不兼任鄉鎮中心學校校長。 鄉鎮長不得兼任保長或甲長。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29 條 鄉鎮長副鄉鎮長,由鄉鎮民代表會就公民中,具有左列資格之一者選舉之 ,任期二年,連選得連任: 一、經自治訓練及格者。 二、普通考試及格者。 三、曾任委任職以上者。 四、師範學校或初級中學以上學校畢業者。 五、曾辦地方公益事務著有成績者。 鄉、鎮長選舉實施日期由省政府定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0 條 鄉鎮長副鄉鎮長由鄉鎮民代表會選出後,呈報縣政府彙報省政府備案。 選舉鄉鎮長副鄉鎮長時,由縣長或其代表蒞場監督。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1 條 鄉鎮長副鄉鎮長被罷免時,應即由鄉鎮民代表會依法改選。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2 條 在未定選舉實施日期之地方,其鄉鎮長副鄉鎮長得由縣政府遴選合格人員 委任之,報省政府備案。 前項鄉鎮長副鄉鎮長違法或失職時,由縣政府撤職另委。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3 條 鄉鎮公所設民政警衛經濟文化四股,每股各設主任一人,民政股文化股經 濟股各主任,得由鄉鎮長副鄉鎮長及中心學校教員分別兼任,如事實上不 能兼任時,得由鄉鎮長遴聘,警衛股主任,應由鄉鎮國民兵隊隊附兼任。 前項各股所屬之事務,由省政府按照完成地方自治條件,各鄉鎮應辦事務 及縣政府委辦事務分別分配規定之,報內政部備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4 條 鄉鎮公所各股視主管事務之繁簡及地方實際之需要,酌置幹事,除戶籍應 有一人專辦外,得由中心學校教員分別兼任,並置專任事務員一人或二人 。經費不充裕地方,各股得酌量合併,或僅設幹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5 條 鄉鎮公所辦理公共利益事項,需用人力工作時,經鄉鎮民代表會之議決, 得召集各保長、甲長按保按甲征調各戶居民,共同辦理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6 條 鄉鎮公所辦理公共利益事項,需用物資時,應編制計劃及概算,由鄉鎮民 代表會議決,呈准縣政府列入縣概算,由鄉鎮公款開支。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四 章 鄉鎮務會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7 條 鄉、鎮務會議,由左列人員組織之: 一、鄉鎮長副鄉鎮長。 二、鄉鎮中心學校校長。 三、鄉鎮國民兵隊隊長隊附。 四、民政警衛文化經濟各股主任及幹事。 五、專任事務員。 前項會議本鄉鎮內與所議事項有關之保長得列席。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8 條 鄉鎮務會議之事項如左: 一、鄉鎮自行舉辦之事項。 二、關於鄉鎮中心工作之實施事項。 三、縣政府委辦事件之執行。 四、鄉鎮民代表會議決案之執行。 五、提交鄉鎮民代表會之議案。 六、出席人員之提案。 七、本鄉鎮內公民十人以上之提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39 條 鄉鎮務會議,由鄉鎮長召集,開會時鄉鎮長主席,鄉鎮長有事故時;由副 鄉鎮長代理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0 條 鄉鎮務會議,每月開月一次,必要時,得召集臨時會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五 章 保民大會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1 條 保民大會,由本保公民組織之,其職權如左: 一、議決本保保甲公約。 二、議決本保與他保間相互之公約。 三、議決本保人工徵募事項。 四、議決保長交議及本保內公民五人以上提議事項。 五、選舉或罷免保長副保長。 六、選舉或罷免鄉鎮民代表會代表。 七、聽取保辦公處工作報告,及向保辦公處提出詢問事項。 八、其他有關本保重要興革事項。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2 條 保民大會每月開會一次,由保長召集之,遇有特別事故,由保長或本保 二十戶以上之請求,召集臨時會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3 條 保民大會非有本保公民三分之一出席,不得開議。但本保公民逾五百人, 有四分之一以上出席者,亦得開議。 議案之表決,以出席人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罷免案之成立,應有出席人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4 條 保民大會出席人,對於與本身有利害關係之議案,不得參與表決。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5 條 保民大會開會時,保長主席,保長有事故時副保長主席,保長副保長俱有 事故時,由大會推舉一人主席。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6 條 保民大會開會時,保長副保長對於與本身有利害關係之事件,應行迴避, 由大會推舉臨時主席。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7 條 保長對於保民大會,負左列各任務: 一、佈置議場及辦理會議紀錄。 二、報告經辦事項。 三、答覆出席人之詢問。 四、整理議決案件。 五、公布大會決議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8 條 保民大會決議事項與現行法令牴觸者無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49 條 保民大會決議案送請保長分別執行,如保長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得請 其說明理由,如仍認為不滿意時,得報請鄉鎮公所轉呈縣政府核辦。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0 條 保長對於保民大會之決議案,如認為不當,得附理由送請覆議,對於覆議 結果,如仍認為不當時,得呈報鄉鎮公所轉呈縣政府核辦。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1 條 鄉鎮公所對於保民大會之決議案,認為有違反三民主義或國策情事者,得 開明事實呈請縣政府核准後,予以解散,另行召集,並由縣政府呈報省政 府備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六 章 保辦公處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2 條 保設保辦公處,置保長一人,受鄉鎮長之監督指揮,辦理本保自治事項, 及執行縣政府委辦事項,並置副保長一人襄助之。 保辦公處應冠以所屬鄉鎮名稱。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3 條 保長兼任國民學校校長及保國民兵隊隊長,在經濟教育發達之區域,得不 兼任保國民學校校長。保長不得兼任甲長。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4 條 保長副保長由保民大會就公民中具有左列資格之一者選舉之,任期二年 ,連選得連任。 一、師範學校或初級中學畢業或有同等之學力者。 二、曾任公務人員或在教育文化機關服務一年以上著有成績者。 三、曾經訓練及格者。 四、曾辦地方公益事務者。 在未辦理選舉以前,保長副保長由鄉鎮公所推定,呈請縣政府委任。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5 條 選舉保長副保長時,由鄉鎮長副鄉鎮長或其代表蒞場監督。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6 條 保長副保長被罷免時,應即由保民大會依法改選之,保長或副保長違法或 違法或失職時,由縣政府撤職另委。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7 條 保辦公處設民政警衛經濟文化幹事各一人,民政幹事得由副保長擔任,警 衛幹事由保國民兵隊隊附兼任,經濟或文化幹事,得由保國民學校教員擔 任之。 前項幹事,若無相當人員時,得由一人兼任二職,在經費不充裕區域,得 僅設幹事一人,均由保長延聘,或由鄉、鎮長商同保長延聘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8 條 保辦公處辦理本保公共利益事項,需要人力工作時,應召集各甲長,按甲 召集各戶居民,共同辦理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七 章 保務會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59 條 保務會議,由左列人員組織之: 一、保長副保長。 二、保國民學校校長。 三、保國民兵隊隊長、隊附。 四、保民政警衛經濟文化各幹事。 前項會議,本保內與所議事項有關之甲長得列席。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0 條 保務會議之事項如左: 一、議定保甲規約。 二、保民大會決議案之執行。 三、提交保民大會之議案。 四、出席人員之提案。 五、本保內公民五人以上之提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1 條 保務會議由保長召集,開會時保長主席,保長有事故時,由副保長代理之 。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2 條 保務會議,每月開會一次,於保民大會開會前五日召集之,必要時得召集 臨時會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八 章 戶長會議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3 條 甲設戶長會議,由本甲各戶之戶長組織之。戶長有事故,不能出席時,應 派一人代表出席。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4 條 戶長會議之職權如左: 一、選舉或罷免甲長。 二、政令之執行事項。 三、本甲內戶口之稽查填報事項。 四、本甲內之清潔衛生事項。 五、本甲內應興革事項。 前項第一款甲長之選舉或罷免,由保辦公處報鄉鎮公或備案。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5 條 戶長會議,由甲長召集之,每月開會一次,必要時經甲長或三戶以上之請 求,得舉行臨時會議,開會時,甲長主席,甲長有事故或所議事項與甲長 本身有利害關係時,由出席人推舉一人主席。 前項會議,在甲長住宅或保辦公處舉行。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6 條 戶長會議非有本甲戶長過半數之出席,不得開議,議案之表決,以出席人 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7 條 戶長會議決議案,由甲長執行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8 條 甲長認為必要,或有本甲居民十人以上之連名請求時,舉行甲居民會議, 討論議決有關本甲重要興革事項。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九 章 附則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69 條 鄉鎮應辦事項,鄉鎮民代表會議事規則,保應辦事項,保民大會議事規則 ,及鄉鎮保各項圖記式樣,均由內政部定之。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第 70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鄉鎮組織暫行條例
法律
200004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一 章 總則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 條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之制式及使用依本法之規定。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2 條 中華民國之國徽,定為青天白日。其式如左: 一、圓形、青白色。 二、白日居中,並有十二道白尖角光芒。 三、白日與十二道白尖角光芒間,留一青色圓圈。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3 條 前條各款之位置及尺度,比例如左: 一、青底圓形之圓心為白日體之圓心。 二、白日體半徑與青底圓形半徑,為一與三之比。 三、白日體圓心至白尖角光芒頂,其長度與白日體半徑,為二與一之比。 四、白日與十二道白尖角光芒間之青圈,其寬度等於白日體直徑十五分之一。 五、每道白尖角光芒之頂角為三十度,十二角為三百六十度。 六、白尖角光芒之上下左右排列,應正對北南西東方向,其餘均勻排列。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4 條 中華民國國旗,依憲法規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其位置及尺度,比例如左: 一、旗面之橫度與縱度,為三與二之比。 二、青天為長方形,其面積為全旗之四分之一。 三、長方形之青天中置國徽上之白日青圈,及十二道白尖角光芒,其白日體圓心,位於長方形青天縱橫平分線之交點上。 四、白日體半徑與青色長方形之橫長,為一與八之比。 五、青圈與十二道白尖角光芒之位置及尺度比例,準用第三條第三款至第六款之規定。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5 條 國旗之旗桿,白色,配金黃色圓頂。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二 章 使用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6 條 政府機關學校團體,及軍事部隊,應於禮堂及集會場所之正面中央,懸掛國旗於國父遺像之上。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7 條 門首懸國旗時,應懸掛於門楣之左上方。旗桿與門楣,成三十度之角度。 如用兩面國旗時,可交叉懸掛於門楣之上,或並列於大門兩旁。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8 條 室外懸掛國旗之時間,自日出起,至日落時止。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9 條 國旗與外國旗並用時,旗幅之大小,及旗桿之長短,須相等。本國旗居外國旗之右,外國旗居本國旗之左,交叉懸掛時,國旗旗桿居上。 國旗與其他旗幟並用時,準用前項規定。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0 條 政府機關、學校、團體及軍事部隊,應於適當地點,樹立旗桿,每日升降國旗。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1 條 升降國旗之儀式如左: 一、全體肅立。 二、唱國歌。 三、升(降)旗-敬禮。(有樂隊或軍號時,得奏樂,或吹升降旗號。) 四、禮成。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2 條 國民遇升降國旗時,應就地肅立,注目致敬。 各種車輛,除火車、救火車、救護車、軍警追捕車,或應援車外,遇升降國旗時,應就地停車。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3 條 天雨時,除特殊情形,必須懸掛國旗外,應將國旗降下。雨停後,再行升上。其不在規定升降時間內,不必舉行儀式。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4 條 下半旗時,應先將國旗升至桿頂,再下降至旗身橫長二分之一處。降旗時,仍應升至桿頂,再行下降。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5 條 駐外使領館,海軍艦隊,暨船舶之升降或懸掛國旗,依本法規定辦理。並依國際慣例行之。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三 章 製造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6 條 國徽、國旗,以國產絲毛棉麻等織品為材料製造之。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7 條 國徽、國旗之製造,除依照第三條及第四條規定之尺度比例外,並應依照後附之比例圖表及尺度標準。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8 條 凡工廠或商店製售之國徽、國旗,不合標準者,應由當地政府嚴行取締或糾正之。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四 章 管理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19 條 商店住戶所懸之國旗,以後附之國旗各號尺度表內第六號為標準。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20 條 國徽、國旗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綴置各種符號。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21 條 國徽、國旗式樣,不得作為商業上專用標記,或製為一切不莊嚴之用品。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五 章 附則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第 2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
法律
19541023
2024/1/12 上午 12:00:00
服制條例 第 一 章 禮服 服制條例 第 1 條 男子禮服依左列之規定: 一、褂式如第一圖,齊領對襟,長至腹,袖長至手脈,左右及後下端開, 質用絲麻棉毛織品,色黑,鈕扣五。 二、袍式如第二圖,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踝上二寸,袖與褂袖齊,左右下 端開,質用絲麻棉毛織品,色藍,鈕扣六。 三、帽冬式如第三圖之甲,凹頂軟胎下沿略形橢圓,質用絲麻毛織品,色 黑。夏式如第三圖之乙,頂平頂硬胎下沿略形橢圓,質用草帽綆,色 白。 四、鞋質用絲麻棉毛織品或革,色黑。 (編 註:第一圖至第三圖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 版) (二) 第 1178 頁 服制條例 第 2 條 女子禮服,依左列甲乙二種之規定: 甲種 一、衣式如第四圖,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之中點,與褲下端齊, 袖長過肘,與手脈之中點,質用絲麻棉毛織品,色藍,鈕扣六。 二、鞋質用絲棉毛織品或革,色黑。 乙種 一、衣式如第五圖,齊領,前襟右掩長過腰袖長過肘與手脈之中點,左右 下端開,質用絲棉毛織品,色藍,鈕扣五。 二、裙長及踝,質用絲麻棉毛織品,色黑。 三、鞋質用絲棉毛織品或革,色黑。 (編 註:圖四、圖五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 二) 第 1179 頁 服制條例 第 3 條 男女因國際關係服用禮服時,得採用國際間通用禮服。 服制條例 第 二 章 制服 服制條例 第 4 條 男公務員制服依左列之規定: 一、衣式如第六圖,齊領方角,對襟,長過腹,左前襟綴暗袋二,右前襟 下端綴暗袋一,袖長至手脈,質用樸素之絲麻棉毛織品,色冬黑,夏 白,鈕扣五。 二、褲式如第七圖,長及踝,質色同衣。 三、帽同第一條三之規定。 四、外套式如第八圖,翻領對襟,長過膝,袖長與衣袖齊,質用樸素之絲 麻棉毛織品。 (編 註:圖六至圖八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83年5月版) ( 二) 第 1180 頁) 服制條例 第 5 條 女公務員制服依左列之規定: 一、衣同第二條甲種一之規定,惟顏色不拘。 服制條例 第 6 條 第一、二、四、五各條所規定之服制,其質料限用國貨。 服制條例 第 7 條 外交官、法官、軍人、警察、學生,及其他公務員之制服,有特別規定者 ,得從其規定,惟帽徽限用國徽。 服制條例 第 8 條 公務員舉行典禮,適用本條例規定之何種服制,由主管機關長官臨時定之 。 服制條例 第 9 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施行。
服制條例
法律
2003061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葬法 第 1 條 中華民國國民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足以增進國家地位民族光榮或人類福利者,身故後得依本法之規定舉行國葬。 國葬法 第 2 條 國葬,應經行政院會議以全體委員無記名投票過半數以上同意議決舉行,由總統以命令公布之。 國葬法 第 3 條 國葬費用經行政院核定,由國庫支給之。 國葬法 第 4 條 辦理國葬時,應設立國葬典禮辦事處,其組織通則由內政部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國葬法 第 5 條 國葬儀式,由總統以命令行之。 國葬法 第 6 條 國葬舉行之日,由總統派員致祭,全國下半旗誌哀。 國葬法 第 7 條 內政部應會同首都所在地市政府,於首都擇定地點設置國葬墓園,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國葬法 第 8 條 國葬墓園內應立祭堂,於每年民族掃墓節日由總統派員致祭。 國葬法 第 9 條 前條墓園及祭堂之設計建築墓位及碑碣之式樣,由內政部會同首都所在地市政府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國葬法 第 10 條 國葬墓園之管理警衛等事宜,授權首都所在地市政府辦理之。 國葬法 第 11 條 凡國葬均應葬於國葬墓園,如願擇地另葬者,應經行政院核准,由受國葬者之家屬領費自行安葬,但仍應於國葬墓園內建立碑記。 國葬法 第 1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國葬法
法律
19481126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公葬條例 第 1 條 公葬依本條例之規定。 公葬條例 第 2 條 合於左列各款之一者,身故後,得舉行公葬: 一、抵禦外侮,戡平內亂,著有功勛者。 二、防禦災患,捨身安眾,功績昭著者。 三、育材興學,品德卓異,足為表率者。 四、著述或發明,貢獻偉大,足資崇敬者。 五、從事公益建設,造福社會,足資矜式者。 六、從事公務,勤勞廉潔,卓著勛績者。 七、對國家社會有其他特殊貢獻者。 公葬條例 第 3 條 公葬由直轄市、縣 (市) 政府決定,報請行政院核定,或逕由行政院會議 決定後,呈請總統明令行之。 公葬費用,由各該辦理機關公庫支給。 公葬條例 第 4 條 舉行公葬,應由各該辦理機關設置公葬典禮處,其組織規程,由內政部定 之。 公葬條例 第 5 條 公葬儀式,由內政部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公葬條例 第 6 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在直轄市、縣 (市) 政府所在地之郊外或選擇其 他適當地址,設置公葬墓園,並將左列各款報內政部核定︰ 一、設置地點及設計圖式。 二、墓園面積。 三、墓園設備。 四、管理及警衛。 五、經費及預算。 公葬條例 第 7 條 公葬墓園內,應依面積大小,劃分區段及墓基,每一墓基面積不得超過四 百平方公尺。 公葬條例 第 8 條 受公葬者,墓前應建立碑記,載明生平事蹟,其有褒揚令者,併予載入。 公葬條例 第 9 條 受公葬者,應葬於公葬墓園內;其願擇地另葬者,應由直轄市、縣 (市) 政府報請內政部備查。但仍應在公葬墓園內建立碑記。 公葬條例 第 10 條 公葬舉行日,由內政部、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派員主祭。 公葬條例 第 11 條 公葬墓園,應備簿冊,載明左列事項: 一、受公葬者姓名、籍貫、生歿年月日,及簡要生平事蹟。 二、核准公葬年月日。 三、葬期。 四、墓基號數。 五、受公葬者家屬姓名及住址。 公葬條例 第 12 條 公葬墓園,應於每年民族掃墓節日舉行公祭,由各該直轄市、縣 (市) 政 府派員主祭,當地各機關團體學校代表陪祭。 前項公祭時,得邀受公葬者之家屬參加。 公葬條例 第 13 條 公葬墓園之公祭禮節及辨位圖,由內政部定之。 公葬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公葬條例
法律
20170426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監督寺廟條例 第 1 條 凡有僧道住持之宗教上建築物,不論用何名稱,均為寺廟。 監督寺廟條例 第 2 條 寺廟及其財產法物,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依本條例監督之。 前項法物,謂於宗教上、歷史上、美術上、有關係之佛像、神像、禮器、樂器、法器、經典、雕刻、繪畫、及其他向由寺廟保存之一切古物。 監督寺廟條例 第 3 條 寺廟屬於左列各款之一者,不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一、由政府機關管理者。 二、由地方公共團體管理者。 三、由私人建立並管理者。 監督寺廟條例 第 4 條 荒廢之寺廟,由地方自治團體管理之。 監督寺廟條例 第 5 條 寺廟財產及法物,應向該管地方官署呈請登記。 監督寺廟條例 第 6 條 寺廟財產及法物為寺廟所有,由住持管理之。 寺廟有管理權之僧道,不論用何名稱,認為住持。但非中華民國人民,不得為住持。 監督寺廟條例 第 7 條 住持於宣揚教義修持戒律,及其他正當開支外,不得動用寺廟財產之收入。 監督寺廟條例 第 8 條 寺廟之不動產及法物,非經所屬教會之決議,並呈請該管官署許可,不得處分或變更。 監督寺廟條例 第 9 條 寺廟收支款項及所興辦事業,住持應於每半年終報告該管官署,並公告之。 監督寺廟條例 第 10 條 寺廟應按其財產情形,興辦公益或慈善事業。 監督寺廟條例 第 11 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條、第六條或第十條之規定者,該管官署得革除其住持之職,違反第七條、第八條之規定者,得逐出寺廟或送法院究辦。 監督寺廟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於西藏、西康、蒙古、青海之寺廟不適用之。 監督寺廟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監督寺廟條例
法律
192912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 條 墳墓之設置及管理,依本條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規定 。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墳墓,包括公墓及私人墳墓。 前項所稱公墓,係指公立或私立供公眾營葬之公共設施;所稱私人墳墓, 係指私人報經主管機關核准營葬或在私有土地上設置,供特定人營葬之設 施。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 市) 為縣 (市) 政府;在鄉 (鎮、市) 為鄉 (鎮、市) 公所。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二 章 墳墓設置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4 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及鄉 (鎮、市) 公所應於轄區內或轄區外選擇適當 地點,依本條例之規定,設置公立公墓。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5 條 私人或團體得設置私立公墓。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6 條 設置公墓,應備具左列文件報請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核准;其由直 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設置者,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一、設置地點位置圖。 二、設置範圍之地籍圖。 三、配置圖說。 四、經費、概算。 五、管理辦法及收費標準。 六、無妨礙區域計畫、都市計畫證明書。 七、土地權利證明或使用同意書及地籍謄本。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7 條 設置公墓或擴充墓地,應選擇不影響水土保持、不破壞自然景觀、不妨礙 耕作、軍事設施、公共衛生或其他公共利益之適當地點為之。與左列第一 款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一千公尺,與其餘各款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五百公尺: 一 公共飲水井或飲用水之水源地。 二 學校、醫院、幼稚園、托兒所暨戶口繁盛區或其他公共場所。 三 河川。 四 工廠、礦場、貯藏或製造爆炸物之場所。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8 條 依第四條所設置之公墓及其對外通道之用地,得依土地法規定徵收。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9 條 公墓應有左列設施: 一 對外通道。 二 公共衛生設備。 三 排水系統。 四 墓道。 五 公墓標誌。 六 停車場。 七 其他必要之設施,並多植花木,力求美化環境。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0 條 公墓內應依地形劃分墓區,每區內劃定若干墓基,編定墓基號次,每一墓 基面積不得超過十六平方公尺。但兩棺以上合葬者,每棺得放寬十平方公 尺。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1 條 公墓埋葬棺木時,其棺面應深入地面七十公分以下,傳染病死亡者,應在 一公尺二十公分以下,墓頂至高不得超過地面一公尺五十公分,墓穴並應 嚴密封固。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2 條 公墓費用收取標準及方式,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3 條 公墓之設置,應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將公墓名稱、地點、所屬區 域暨設置者之名稱或姓名公告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4 條 私人墳墓之設置,應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准,其應備文件及地點之選擇, 依第六條第一款、第六款、第七款及第七條之規定。每一墓基面積不得超 過第十條之規定。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三 章 墳墓管理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5 條 直轄市及縣 (市) 政府得設公墓管理機構。鄉 (鎮、市) 公所得置公墓管 理員 (人) 。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6 條 墳墓非經當地主管機關核發埋 (火) 葬許可證者,不得收葬。 申請埋 (火) 葬許可證者,應檢附死亡證明書二份。當地主管機關除留存 一份外,並應以一份函送當地衛生主管機關備查。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7 條 墳墓內棺柩或屍體,非經當地主管機關之核准不得起掘。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8 條 公墓內之無主墳墓,管理機構或管理員 (人) ,因更新、管理需要,得報 經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許可,起掘火葬或安置於靈 (納) 骨堂 ( 塔) 內。並應於起掘三個月前公告,必要時,得縮短為一個月。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19 條 骨灰或骨骸安置於靈 (納) 骨堂 (塔) 內者,減免收費;其標準及方式,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0 條 公墓得依本條例之規定更新之。其一部或全部因地形變更或其他特殊情形 必須遷移者,遷移之。但應擬具更新或遷移計畫,報請縣 (市) 主管機關 核准;其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辦理者,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1 條 公墓管理員 (人) 應備簿冊登記左列事項: 一 墓基編號。 二 葬期。 三 受葬者之姓名、性別、籍貫及生死年月日。 四 營葬者或墓主之姓名、籍貫、住址與通訊處及其與受葬者之關係。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2 條 公墓內之墳墓應妥為維護,如有損壞,管理員 (人) 應即通知營葬者或墓 主逕行整修。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3 條 公墓管理員 (人) 應於每年年底,將公墓管理情形,報請鄉(鎮、市、區 ) 公所轉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查核。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四 章 墓棺遷葬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4 條 經當地主管機關查明墳墓地點足以妨礙軍事設施、公共衛生、更新規劃、 都市發展或其他公共利益者,應予遷葬。但經政府指定之名勝古墓,不在 此限。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5 條 本條例規定應行遷葬之墓棺,當地主管機關應於遷葬三個月前公告,並以 書面通知營葬者或墓主,同時在墓棺前樹立標誌。 營葬者或墓主如逾期未遷,當地主管機關應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代遷葬於公 墓內,設有火葬場者,得火葬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五 章 罰則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6 條 設置墳墓違反本條例之規定者,應由當地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制止之。 其已埋葬之墳墓,除得令其補辦手續者外,應限期於三個月內遷葬;逾期 未遷葬者,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之罰鍰。 前項未遷葬之墳墓,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代為遷葬於公墓內,其 遷葬費用向墓地經營人、營葬者或墓主徵收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7 條 意圖營利,違反第六條規定擅自設置公墓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 科十萬元以下罰金。 法人之負責人、法人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僱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 務犯前項之罪者,除處罰其行為人外,對該法人或自然人科以前項之罰金 。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8 條 依本條例所處罰鍰,其經催告限期繳納而逾期仍未繳納者,由該管主管機 關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六 章 附則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29 條 殯儀館、火葬場、靈 (納) 骨堂 (塔) 及其他喪葬設施之設置,須經直轄 市、縣 (市) 主管機關核准;其管理規定,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定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30 條 本條例施行前,私人或團體已設立之公墓,應於本條例施行後一年內依本 條例之規定補行申請;逾期未申請者,依第二十六條及第二十七條規定辦 理,必要時,得徵收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31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內政部定之。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第 32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墳墓設置管理條例
法律
20020717
2024/1/12 上午 12:00:00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 條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之自願退職,依本條例行之。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指在職之左列人員: 一、民國三十六年選舉產生之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及監察院監察委員。 二、民國五十八年增選、補選產生之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及監察院監察委員。 三、依法遞補之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院立法委員。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3 條 前條人員得依本條例之規定,向各該民意機關申請自願退職。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4 條 第二條人員有左列情形之一者,視為自願退職: 一、罹患重病不能勝任職務連續達一年以上者。 二、非因公居留國外逾半年者。 前項視為自願退職人員,經各該民意機關通知之次月起,六個月內不申請退職,由各該民意機關代辦之。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5 條 依本條例退職人員,按左列規定給與退職酬勞金: 一、任職未滿十五年者,給與一次退職酬勞金。 二、任職十五年以上者,由退職人員就左列給與擇一支領之: (一)一次退職酬勞金。 (二)月退職酬勞金。 (三)兼領二分之一一次退職酬勞金與二分之一月退職酬勞金。 前項一次退職酬勞金之計算,立法委員、監察委員以最後在職之月所支歲費及本人實物代金為基數,國民大會代表以最後在職之月所支研究費及本人實物代金為基數,每服務滿半年給與一個基數;未滿半年以半年計,最高以六十一個基數為限。 月退職酬勞金,除本人實物代金十足發給外,服務滿十五年者,按月照在職立法委員、監察委員月支歲費、國民大會代表月支研究費數額百分之七十五給與,以後每增一年,加發百分之一,但以增至百分之九十為限。 第一項第二款第三目規定之一次退職酬勞金與月退職酬勞金,各按比例計算之。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6 條 依本條例退職人員,曾任軍公教人員之年資,得合併計算。 前項得合併計算之年資,以經原服務機關出具證明,未領退休金、退職酬勞金、退職金、資遣費、退伍金或退休俸者為限。 國民大會代表在職期間,同時任軍公教人員者,其競合之年資,應擇一計算辦理退職、退休或退伍。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7 條 依本條例已領退職酬勞金人員,再任中央民意代表或軍公教人員時,已領之退職酬勞金,無庸繳回;其退職前之任職年資,於重行退職、退休或退伍時,不予併計。 已領退休金、退職酬勞金、退職金、資遣費、退伍金或退休俸者,於依本條例辦理退職時,其計發退職酬勞金年資,連同以前已採計之年資合併計算,以不超過第五條第二項規定最高標準所採計之年資為限,其以前採計年資已達最高標準者,不得增給;未達最高標準者,就其不足之年資計給退職酬勞金。 國民大會代表曾任軍公教人員者,依本條例辦理退職時,其已領退休金無庸繳回,另以其退休後國大代表之實際年資核計退職酬勞金。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8 條 退職酬勞金之給與,由各該民意機關辦理。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9 條 月退職酬勞金,自退職之次月起發給。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0 條 退職酬勞金所需經費,由各該民意機關分別編列預算支應。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1 條 請領退職酬勞金,應填送退職酬勞金給與事實表一式二份,並檢附有關證明文件。 前項退職酬勞金給與事實表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請領人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日、身分證號碼及住、居所。 二、請領人退職時服務機關、所任職務、退職當月所領之歲費或研究費及本人實物代金數額、退職日期、退職前之歷任職務及年資、採計之年資與有關證明文件名稱。 三、退職之原因。 四、擇領退職酬勞金之種類。 五、請領退職酬勞金之日期。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2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其領受退職酬勞金之權利: 一、死亡。 二、褫奪公權終身。 三、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 四、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3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停止其領受月退職酬勞金之權利,至其原因消滅時回復: 一、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二、再任有給之公職人員。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4 條 請領退職酬勞金權利之時效,自退職之次月起,經過三年不行使而消滅。但因不可抗力之事由,致不能行使者,其時效中斷;時效中斷者,自中斷之事由終止時,重行起算。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5 條 依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二目、第三目規定領受月退職酬勞金人員死亡時,應給與撫慰金,由其遺族具領。 前項撫慰金,以其核定退職年資及死亡時月支歲費或研究費數額暨第五條第四項之規定,計算其應領之一次退職酬勞金為標準,扣除已領之月退職酬勞金,補發其餘額,並發給相當於一年歲費或研究費數額之撫慰金;其無餘額者,亦同。 領受月退職酬勞金人員死亡,無遺族或無遺囑指定用途者,其撫慰金由各該民意機關具領,作其喪葬費或紀念活動所需之用。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6 條 請領退職酬勞金之權利,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法律
198902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及第六十一條第三項規定制定之。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地方民意代表,係指直轄市議會議長、副議長、議員;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代表。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3 條 地方民意代表每月得支給之研究費,不得超過下列標準︰ 一、直轄市議會議長︰參照直轄市長月俸及公費。 二、直轄市議會副議長︰參照直轄市副市長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三、直轄市議會議員︰參照直轄市政府所屬一級機關首長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四、縣(市)議會議長︰參照縣(市)長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五、縣(市)議會副議長︰參照副縣(市)長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六、縣(市)議會議員︰參照縣(市)政府一級單位主管簡任第十一職等本俸一級及專業加給。 七、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參照鄉(鎮、市)長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八、鄉(鎮、市)民代表會副主席︰參照縣轄市副市長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九、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參照鄉(鎮、市)公所單位主管薦任第八職等本俸一級及專業加給。 前項所稱專業加給,係指一般公務人員專業加給。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4 條 地方民意代表依法開會期間,得支給之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不得超過下列標準︰ 一、出席費︰每人每日支給新臺幣一千元。 二、交通費︰每人每日支給新臺幣一千元。 三、膳食費︰每人每日支給新臺幣四百五十元。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5 條 地方民意代表因職務關係,得由各該地方民意機關編列預算,支應其健康檢查費、保險費、為民服務費、春節慰勞金及出國考察費。 直轄市議會議長、副議長、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及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得由各該地方民意機關編列預算,支應因公支出之特別費。 前二項費用編列最高標準如附表。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6 條 直轄市議會議員每人得聘用公費助理六人至八人,縣(市)議會議員每人得聘用公費助理二人至四人,公費助理均與議員同進退。 前項公費助理補助費用總額,直轄市議會議員每人每月不得超過新臺幣二十四萬元。但公費助理每人每月支領金額,最多不得超過新臺幣八萬元,縣(市)議會議員每人每月不得超過新臺幣八萬元。公費助理適用勞動基準法之規定,其相關費用,由議會編列經費支應之,並得比照軍公教人員年終工作獎金酌給春節慰勞金。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7 條 村(里)長由鄉(鎮、市、區)公所編列村(里)長事務補助費,每村(里)每月新臺幣五萬元。 村(里)長因職務關係,應由鄉(鎮、市、區)公所編列預算,支應其保險費,並得編列預算,支應其健康檢查費,其標準均比照地方民意代表。 鄉(鎮、市、區)公所編列前項保險費預算,應包含投保保險金額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傷害保險之保險費金額。 村(里)長除有正當理由未能投保或未足額投保傷害保險外,於當年度檢據支領保險費時,其單據應包含投保保險金額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傷害保險之保險費。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8 條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之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之補助項目及標準,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不得編列預算支付。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9 條 本條例規定之費用,應依地方制度法第七十條第二項、財政收支劃分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由地方自治團體編列預算辦理之。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第 10 條 本條例除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八日公布之第七條第一項及第三項自九十九年一月一日施行,一百零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布之第七條第三項至第五項自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施行,一百十一年四月十五日修正之第七條自一百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法律
20220504
2024/1/12 上午 12:00:00
殯葬管理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 條 為促進殯葬設施符合環保並永續經營;殯葬服務業創新升級,提供優質服務;殯葬行為切合現代需求,兼顧個人尊嚴及公眾利益,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特制定本條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殯葬設施:指公墓、殯儀館、禮廳及靈堂、火化場及骨灰(骸)存放設施。 二、公墓:指供公眾營葬屍體、埋藏骨灰或供樹葬之設施。 三、殯儀館:指醫院以外,供屍體處理及舉行殮、殯、奠、祭儀式之設施。 四、禮廳及靈堂:指殯儀館外單獨設置或附屬於殯儀館,供舉行奠、祭儀式之設施。 五、火化場:指供火化屍體或骨骸之場所。 六、骨灰(骸)存放設施:指供存放骨灰(骸)之納骨堂(塔)、納骨牆或其他形式之存放設施。 七、骨灰再處理設備:指加工處理火化後之骨灰,使成更細小之顆粒或縮小體積之設備。 八、擴充:指增加殯葬設施土地面積。 九、增建:指增加殯葬設施原建築物之面積或高度。 十、改建:指拆除殯葬設施原建築物之一部分,於原建築基地範圍內改造,而不增加高度或擴大面積。 十一、樹葬: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 十二、移動式火化設施:指組裝於車、船等交通工具,用於火化屍體、骨骸之設施。 十三、殯葬服務業:指殯葬設施經營業及殯葬禮儀服務業。 十四、殯葬設施經營業:指以經營公墓、殯儀館、禮廳及靈堂、火化場、骨灰(骸)存放設施為業者。 十五、殯葬禮儀服務業:指以承攬處理殯葬事宜為業者。 十六、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指當事人約定於一方或其約定之人死亡後,由他方提供殯葬服務之契約。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在鄉(鎮、市)為鄉(鎮、市)公所。 主管機關之權責劃分如下: 一、中央主管機關: (一)殯葬管理制度之規劃設計、相關法令之研擬及禮儀規範之訂定。 (二)對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殯葬業務之監督。 (三)殯葬服務業證照制度之規劃。 (四)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之擬定。 (五)全國性殯葬統計及政策研究。 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一)直轄市、縣(市)立殯葬設施之設置、經營及管理。 (二)殯葬設施專區之規劃及設置。 (三)對轄區內公私立殯葬設施之設置核准、經營監督及管理。 (四)對轄區內公立殯葬設施廢止之核准。 (五)對轄區內公私立殯葬設施之評鑑及獎勵。 (六)殯葬服務業之經營許可、廢止許可、輔導、管理、評鑑及獎勵。 (七)違法設置、擴充、增建、改建、經營殯葬設施之取締及處理。 (八)違法從事殯葬服務業與違法殯葬行為之取締及處理。 (九)殯葬消費資訊之提供及消費者申訴之處理。 (十)殯葬自治法規之擬(制)定。 三、鄉(鎮、市)主管機關: (一)鄉(鎮、市)公立殯葬設施之設置、經營及管理。 (二)埋葬、火化及起掘許可證明之核發。 (三)違法設置、擴充、增建、改建殯葬設施、違法從事殯葬服務業及違法殯葬行為之查報。 前項第三款第一目設施之設置,須經縣主管機關之核准;第二目、第三目之業務,於直轄市或市,由直轄市或市主管機關辦理之。 第二項第三款第二目之業務,於縣設置、經營之公墓或火化場,由縣主管機關辦理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二 章 殯葬設施之設置管理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 條 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主管機關,得分別設置下列公立殯葬設施: 一、直轄市、市主管機關:公墓、殯儀館、禮廳及靈堂、火化場、骨灰(骸)存放設施。 二、縣主管機關:殯儀館、禮廳及靈堂、火化場。 三、鄉(鎮、市)主管機關: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 縣主管機關得視需要設置公墓及骨灰(骸)存放設施;鄉(鎮、市)主管機關得視需要設置殯儀館、禮廳及靈堂及火化場。 直轄市、縣(市)得規劃、設置殯葬設施專區。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 條 設置私立殯葬設施者,以法人或寺院、宮廟、教會為限。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私人或團體設置之殯葬設施,自本條例修正施行後,其移轉除繼承外,以法人或寺院、宮廟、教會為限。 私立公墓之設置或擴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視其設施內容及性質,定其最小面積。但山坡地設置私立公墓,其面積不得小於五公頃。 前項私立公墓之設置,經主管機關核准,得依實際需要,實施分期分區開發。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 條 殯葬設施之設置、擴充、增建、改建,應備具下列文件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其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者,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一、地點位置圖。 二、地點範圍之土地登記(簿)謄本及地籍圖謄本。 三、配置圖說。 四、興建營運計畫。 五、管理方式及收費標準。 六、申請人之相關證明文件。 七、土地權利證明或土地使用同意書。 前項殯葬設施土地跨越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域者,應向該殯葬設施土地面積最大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受理機關並應通知其他相關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會同審查。 殯葬設施於核准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後,其核准事項有變更者,應備具相關文件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其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者,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第一項受理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殯葬設施之申請,應於六個月內為准駁之決定。但依法應為環境影響評估者,其所需期間,應予扣除。 前項期限得延長一次,最長以三個月為限。 殯葬設施經核准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者,除有特殊情形報經主管機關延長者外,應於核准之日起一年內施工,並應於開工後五年內完工。逾期未施工者,應廢止其核准。 前項延長期限最長以六個月為限。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 條 設置、擴充公墓,應選擇不影響水土保持、不破壞環境保護、不妨礙軍事設施及公共衛生之適當地點為之;其與下列第一款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一千公尺,與第二款、第三款及第六款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五百公尺,與其他各款地點應因地制宜,保持適當距離。但其他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公共飲水井或飲用水之水源地。 二、學校、醫院、幼兒園。 三、戶口繁盛地區。 四、河川。 五、工廠、礦場。 六、貯藏或製造爆炸物或其他易燃之氣體、油料等之場所。 前項公墓專供樹葬者,得縮短其與第一款至第五款地點之距離。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 條 設置、擴充殯儀館、火化場或骨灰(骸)存放設施,應與前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三百公尺,與第六款規定之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五百公尺,與第三款戶口繁盛地區應保持適當距離。但其他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單獨設置、擴充禮廳及靈堂,應與前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二百公尺。但其他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0 條 都市計畫範圍內劃定為公墓、殯儀館、禮廳及靈堂、火化場或骨灰(骸)存放設施用地依其指定目的使用,或在非都市土地已設置公墓範圍內之墳墓用地者,不受前二條規定距離之限制。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1 條 依本條例規定設置或擴充之公立殯葬設施用地屬私有者,經協議價購不成,得依法徵收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2 條 公墓應有下列設施: 一、墓基。 二、骨灰(骸)存放設施。 三、服務中心。 四、公共衛生設施。 五、排水系統。 六、給水及照明設施。 七、墓道。 八、停車場。 九、聯外道路。 十、公墓標誌。 十一、其他依法應設置之設施。 前項第七款之墓道,分墓區間道及墓區內步道,其寬度分別不得小於四公尺及一點五公尺。 公墓周圍應以圍牆、花木、其他設施或方式,與公墓以外地區作適當之區隔。 專供樹葬之公墓得不受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及第十款規定之限制。 位於山地鄉之公墓,得由縣主管機關斟酌實際狀況定其應有設施,不受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3 條 殯儀館應有下列設施: 一、冷凍室。 二、屍體處理設施。 三、解剖室。 四、消毒設施。 五、廢(污)水處理設施。 六、停柩室。 七、禮廳及靈堂。 八、悲傷輔導室。 九、服務中心及家屬休息室。 十、公共衛生設施。 十一、緊急供電設施。 十二、停車場。 十三、聯外道路。 十四、其他依法應設置之設施。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4 條 單獨設置禮廳及靈堂應有下列設施: 一、禮廳及靈堂。 二、悲傷輔導室。 三、服務中心及家屬休息室。 四、公共衛生設施。 五、緊急供電設施。 六、停車場。 七、聯外道路。 八、其他依法應設置之設施。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5 條 火化場應有下列設施: 一、撿骨室及骨灰再處理設施。 二、火化爐。 三、祭拜檯。 四、服務中心及家屬休息室。 五、公共衛生設施。 六、停車場。 七、聯外道路。 八、緊急供電設施。 九、空氣污染防制設施。 十、其他依法應設置之設施。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6 條 骨灰(骸)存放設施應有下列設施: 一、納骨灰(骸)設施。 二、祭祀設施。 三、服務中心及家屬休息室。 四、公共衛生設施。 五、停車場。 六、聯外道路。 七、其他依法應設置之設施。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7 條 殯葬設施合併設置者,第十二條至前條規定之應有設施得共用之。殯葬設施設置完竣後,其有擴充、增建或改建者,亦同。 第十二條至前條設施設置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但聯外道路寬度不得規定小於六公尺。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8 條 殯葬設施規劃應以人性化為原則,並與鄰近環境景觀力求協調,其空地宜多植花木。 公墓內應劃定公共綠化空地,綠化空地面積占公墓總面積比例,不得小於十分之三。公墓內墳墓造型採平面草皮式者,其比例不得小於十分之二。 於山坡地設置之公墓,應有前項規定面積二倍以上之綠化空地。 專供樹葬之公墓或於公墓內劃定一定區域實施樹葬者,其樹葬面積得計入綠化空地面積。但在山坡地上實施樹葬面積得計入綠化空地面積者,以喬木為之者為限。 實施樹葬之骨灰,應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處理後,始得為之。以裝入容器為之者,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腐化且不含毒性成分。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9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會同相關機關劃定一定海域,實施骨灰拋灑;或於公園、綠地、森林或其他適當場所,劃定一定區域範圍,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 前項骨灰之處置,應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處理後,始得為之。如以裝入容器為之者,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腐化且不含毒性成分。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之區域,不得施設任何有關喪葬外觀之標誌或設施,且不得有任何破壞原有景觀環境之行為。 第一項骨灰拋灑或植存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0 條 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殯葬設施完工,應備具相關文件,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檢查符合規定,並將殯葬設施名稱、地點、所屬區域、申請人及經營者之名稱公告後,始得啟用、販售墓基或骨灰(骸)存放單位。其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者,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應備具之文件,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三 章 殯葬設施之經營管理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1 條 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為經營殯葬設施,得設殯葬設施管理機關(構),或置殯葬設施管理人員。 前項殯葬設施於必要時,並得委託民間經營。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1-1 條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列冊各款、各類之低收入戶,使用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所經營或委託民間經營、代理、代管之下列公立殯葬設施,免收使用管理相關費用: 一、火化場。 二、骨灰(骸)存放設施。 前項骨灰(骸)存放設施免費之標準,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1-2 條 殉職警察、義勇警察、民防人員、消防人員、義勇消防人員或其他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使用公立殯葬設施,免收費用。 前項免費之標準,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2 條 經營私立殯葬設施或受託經營公立殯葬設施,應備具相關文件經該殯葬設施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 依前項經許可經營殯葬設施後,其無經營事實或停止營業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廢止其許可。 第一項應備具之文件,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3 條 殯儀館及火化場經營者得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使用移動式火化設施,經營火化業務;其火化之地點,以合法設置之殯葬設施及其他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之範圍內為限。 前項設施之設置基準、應備功能、設備及其使用管理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相關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4 條 單獨設置之禮廳及靈堂不得供屍體處理或舉行殮、殯儀式;除出殯日舉行奠、祭儀式外,不得停放屍體棺柩。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5 條 公墓不得收葬未經核發埋葬許可證明之屍體或骨灰。骨灰(骸)存放設施不得收存未檢附火化許可證明、起掘許可證明或其他相關證明之骨灰(骸)。火化場或移動式火化設施,不得火化未經核發火化許可證明之屍體。但依法遷葬者,不在此限。 申請埋葬、火化許可證明者,應檢具死亡證明文件,向直轄市、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機關申請核發。但於縣設置、經營之公墓或火化場埋葬或火化者,向縣主管機關申請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6 條 公墓內應依地形劃分墓區,每區內劃定若干墓基,編定墓基號次,每一墓基面積不得超過八平方公尺。但二棺以上合葬者,每增加一棺,墓基得放寬四平方公尺。其屬埋藏骨灰者,每一骨灰盒(罐)用地面積不得超過零點三六平方公尺。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節約土地利用,得考量實際需要,酌減前項面積。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7 條 埋葬棺柩時,其棺面應深入地面以下至少七十公分,墓頂最高不得超過地面一公尺五十公分,墓穴並應嚴密封固。但因地方風俗或地質條件特殊報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其墓頂最高不得超過地面二公尺。 埋藏骨灰者,應以平面式為之。但以公共藝術之造型設計,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8 條 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得經同級立法機關議決,規定公墓墓基及骨灰(骸)存放設施之使用年限。 前項埋葬屍體之墓基使用年限屆滿時,應通知遺族撿骨存放於骨灰(骸)存放設施或火化處理之。埋藏骨灰之墓基及骨灰(骸)存放設施使用年限屆滿時,應通知遺族依規定之骨灰拋灑、植存或其他方式處理。無遺族或遺族不處理者,由經營者存放於骨灰(骸)存放設施或以其他方式處理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29 條 公墓內之墳墓棺柩、屍體或骨灰(骸),非經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機關核發起掘許可證明者,不得起掘。但依法遷葬者,不在此限。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0 條 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對轄區內公立公墓內或其他公有土地上之無主墳墓,得經公告三個月確認後,予以起掘為必要處理後,火化或存放於骨灰(骸)存放設施。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1 條 公立殯葬設施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擬具更新、遷移計畫,報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後辦理更新、遷移;其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者,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一、不敷使用。 二、遭遇天然災害致全部或一部無法使用。 三、全部或一部地形變更。 四、其他特殊情形。 前項涉及殯葬設施之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者,應依第六條規定辦理。 符合第一項各款規定情形之私立殯葬設施,其更新或遷移計畫,應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2 條 公立殯葬設施因情事變更或特殊情形致無法或不宜繼續使用者,得擬具廢止計畫,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其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者,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廢止計畫,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殯葬設施名稱及地點。 二、廢止之原因。 三、預定廢止之期日。 四、殯葬設施之使用現況。 五、善後處理措施。 公立公墓或骨灰(骸)存放設施,應於遷移完竣後,始得廢止。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3 條 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應設置登記簿永久保存,並登載下列事項: 一、墓基或骨灰(骸)存放單位編號。 二、營葬或存放日期。 三、受葬者之姓名、性別、出生地及生死年月日。 四、墓主或存放者之姓名、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出生地、住址與通訊處及其與受葬者之關係。 五、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應記載之事項。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4 條 殯葬設施內之各項設施,經營者應妥為維護。 公墓內之墳墓及骨灰(骸)存放設施內之骨灰(骸)櫃,其有損壞者,經營者應即通知墓主或存放者。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5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向墓主及存放者收取之費用,應明定管理費。本條例施行前已設置之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亦同。 前項管理費不得低於消費者依契約支付一切費用之百分之十二,其中百分之六十五為日常支出,百分之三十五為急難支出,應於金融機構分別開設日常支出專戶及急難支出專戶,並將管理費存入專戶。 第一項管理費之金額、收取方式及其用途,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應於書面契約中載明。 第二項專戶之設立、存入、支用、管理、查核、急難支出之使用條件與動支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5-1 條 日常支出專戶之用途,以維護管理該設施所生必要直接之費用,且以下列各款為限: 一、維護設施安全、整潔。 二、舉辦祭祀活動。 三、內部行政管理。 四、依第三十五條之二規定投保火災保險及地震保險所需之費用。 急難支出專戶之用途,以下列情形發生時,該設施修護及善後費用為限: 一、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因災害防救法所定之災害發生受損致無法繼續使用。 二、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經法院為破產宣告後設施無其他業者承接,或經營者廢弛管理,致無法正常營運。 管理費屬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代為消費者保管專用於設施管理維護之費用。 管理費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破產時,管理費不屬於破產財團。 屬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經營之支出、因消費者個別需求或已另收取服務費用,均不得由管理費支出。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5-2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應以其經營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內之建築物為保險標的,投保火災保險及地震保險,並應於保險公司給付保險理賠金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保險理賠金存入急難支出專戶。 前項保險之保險金額,以不低於該建築物之實際現金價值或該建築物之重置成本之百分之三十,二者較高者定之。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內之建築物於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領得建造執照者,其經營者經向三家以上保險公司提出第一項保險之要保,無公司承保者,於出具三家要保證明報經設施所在地主管機關核准後,自核准之日起得免辦理保險,其所收之管理費運用於急難支出之比例,不得低於百分之六十五,不受第三十五條第二項規定之限制。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5-3 條 以公共造產或其他政府基金設置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向墓主及存放者收取之使用價金,應提撥百分之七於公共造產或其他政府基金專戶內分帳管理,其用途準用第三十五條第四項所定辦法,非依法不得解繳公庫或移作他用。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6 條 (刪除)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6-1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應設置專簿,載明該設施管理費當年度各月收支運用情形,置於該設施之服務中心並刊登於網站,提供利害關係人查閱,並於每月結束後二十日內更新專簿資料。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應按月逐筆繕造所收總價金及管理費清冊,並於每季結束後十五日內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應將日常支出專戶及急難支出專戶之年度決算書送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於年度結束後五個月內將查核報告書併同決算書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將第二項備查經營者提撥各季管理費總額之資訊公布於該機關網站,並應就前項辦理查核報告書及決算書之備查聘請會計師審核。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6-2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有第三十五條之一第二項第一款之情形,該設施經營者經提具設施恢復營運或善後計畫報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並向金融機構出具該核准函後,始得提領急難支出專戶之款項。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6-3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有第三十五條之一第二項第二款之情形,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輔導使用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之消費者組成權益保護團體,處理權益事務。 前項情形發生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函請金融機構將日常支出專戶及急難支出專戶賸餘之全部款項移轉至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開設或其指定團體開設之專戶,並得由主管機關或其指定之團體提領支應殯葬設施之維護管理或善後事宜等費用。 前項主管機關開設或其指定團體開設之專戶,其支出準用第三十五條之一第二項之規定。 第二項情形之設施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由其他殯葬設施經營業承接經營者,原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其指定團體應將其開設專戶內之賸餘款項轉存至該承接業者開設之日常支出專戶及急難支出專戶。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7 條 (刪除)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7-1 條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八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設立之管理費專戶,應於修正施行後一個月內變更為第三十五條第二項之日常支出專戶。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八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提撥之殯葬設施經營管理基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修正施行後三個月內,將賸餘款項按已提撥金額比例存入第三十五條第二項之急難支出專戶,或第三十五條之三之公共造產基金專戶或其他政府基金專戶。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八日修正之條文公布前五年未提撥之殯葬設施經營管理基金,私立或以公共造產設置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應於修正施行後六個月內提撥至急難支出專戶,或於公共造產基金或其他政府基金專戶補列應有費用;有財務困難者,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得於三年內分期提撥。 違反前項規定未足額提撥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限期三個月內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命其停止販售墓基或骨灰(骸)存放單位並移送行政執行;其不遵從而繼續販售者,廢止其殯葬設施經營業之經營許可。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8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轄區內殯葬設施,應定期查核管理情形,並辦理評鑑及獎勵。 前項查核、評鑑及獎勵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39 條 墳墓因情事變更致有妨礙軍事設施、公共衛生、都市發展或其他公共利益之虞,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屬實者,應予遷葬。但經公告為古蹟者,不在此限。 前項應行遷葬之合法墳墓,應發給遷葬補償費;其補償基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但非依法設置之墳墓得發給遷葬救濟金;其要件及標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0 條 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對其經營管理之公墓,為更新、遷移、廢止或其他公益需要,得公告其全部或一部禁葬。 經公告禁葬公墓之全部或一部,於禁葬期間不得埋葬屍體或埋藏骨灰。 鄉(鎮、市)主管機關為第一項公告,應報請縣主管機關備查。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1 條 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應依下列程序辦理遷葬: 一、公告限期自行遷葬;遷葬期限自公告日起,至少應有三個月之期間。 二、於應行遷葬墳墓前樹立標誌。 三、以書面通知墓主。無主墳墓,毋庸通知。 墓主屆期未遷葬者,除有特殊情形提出申請,經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核准延期者外,準用第三十條規定處理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四 章 殯葬服務業之管理及輔導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2 條 經營殯葬服務業,應向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經營許可後,依法辦理公司或商業登記,並加入殯葬服務業之公會,始得營業。 本條例施行前已依公司法或商業登記法辦理登記之殯葬場所開發租售業及殯葬服務業,並已報經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者,視同取得前項許可。 殯葬禮儀服務業於前二項許可設立之直轄市、縣(市)外營業者,應持原許可經營證明報請營業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始得營業。但其設有營業處所營業者,並應加入該營業處所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殯葬服務業公會後,始得營業。 殯葬設施經營業應加入該殯葬設施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殯葬服務業公會,始得營業。 第一項規定以外之其他法人依其設立宗旨,從事殯葬服務業,應向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經營許可,領得經營許可證書,並加入所在地之殯葬服務業公會,始得營業;其於原許可設立之直轄市、縣(市)外營業者,準用前二項規定。 第一項申請經營許可之程序、事項、應具備之資格、條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3 條 殯葬服務業依法辦理公司、商業登記或領得經營許可證書後,應於六個月內開始營業,屆期未開始營業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廢止其許可。但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展延,其期限以三個月為限。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4 條 殯葬服務業於第四十二條申請許可事項有所變更時,應於十五日內,向許可經營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5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具一定規模者,應置專任禮儀師,始得申請許可及營業。 禮儀師應具備之資格、條件、證書之申請或換(補)發、執業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一定規模,由中央主管機關於前項辦法施行後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6 條 具有禮儀師資格者,得執行下列業務: 一、殯葬禮儀之規劃及諮詢。 二、殮殯葬會場之規劃及設計。 三、指導喪葬文書之設計及撰寫。 四、指導或擔任出殯奠儀會場司儀。 五、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 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之業務項目。 未取得禮儀師資格者,不得以禮儀師名義執行前項各款業務。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7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不得充任殯葬服務業負責人: 一、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 二、受破產之宣告尚未復權者。 三、犯殺人、妨害自由、搶奪、強盜、恐嚇取財、擄人勒贖、詐欺、背信、侵占罪、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罪、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條、第九條之罪,經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刑之宣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或赦免後未滿三年者。但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 四、受感訓處分之裁定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未滿三年者。 五、曾經營殯葬服務業,經主管機關廢止或撤銷許可,自廢止或撤銷之日起未滿五年者。但第四十三條所定屆期未開始營業或第五十七條所定自行停止業務者,不在此限。 六、受第七十五條第三項所定之停止營業處分,尚未執行完畢者。 殯葬服務業之負責人有前項各款情形之一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令其限期變更負責人;逾期未變更負責人者,廢止其許可。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8 條 殯葬服務業應將相關證照、商品或服務項目、價金或收費基準表公開展示於營業處所明顯處,並備置收費基準表。 殯葬管理條例 第 49 條 殯葬服務業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應與消費者訂定書面契約。書面契約未載明之費用,無請求權;並不得於契約簽訂後,巧立名目,強索增加費用。 前項書面契約之格式、內容,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定型化契約範本及其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殯葬服務業應將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定型化契約書範本公開並印製於收據憑證或交付消費者,除另有約定外,視為已依第一項規定與消費者訂約。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0 條 非依第四十二條規定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經營殯葬禮儀服務業之公司,不得與消費者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 與消費者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之公司,須具一定規模;其應備具一定規模之證明、生前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及與信託業簽訂之信託契約副本,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後,始得與消費者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 前項生前殯葬服務契約,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定型化契約範本及其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一定規模,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1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與消費者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其有預先收取費用者,應將該費用百分之七十五,依信託本旨交付信託業管理。除生前殯葬服務契約之履行、解除、終止或本條例另有規定外,不得提領。 前項費用,指消費者依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所支付之一切對價。 殯葬禮儀服務業應將第一項交付信託業管理之費用,按月逐筆結算造冊後,於次月底前交付信託業管理。 中央主管機關對於第一項信託契約,應會商信託業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定型化契約範本及其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2 條 依前條第一項規定交付信託業管理之費用,其運用範圍以下列各款為限: 一、現金及銀行存款。 二、政府債券、經中央銀行及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之國際金融組織來臺發行之債券。 三、以前款為標的之附買回交易。 四、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一定等級以上信用評等之金融債券、公司債、短期票券、依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及不動產證券化條例發行之受益證券或資產基礎證券。 五、貨幣市場共同信託基金、貨幣市場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六、債券型基金。 七、前二款以外之其他共同信託基金或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八、依信託業法第十八條之一第二項所定信託業運用信託財產於外國有價證券之範圍。 九、經核准設置之殯儀館、火化場需用之土地、營建及相關設施費用。 前項第七款至第九款合計之投資總額不得逾投資時信託財產價值之百分之三十;第九款之投資總額不得逾投資時信託財產當時價值之百分之二十五。 第一項第九款殯儀館或火化場設置所需費用之認定、管理及其他應行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3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依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交付信託業管理之費用,信託業應於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結算一次。經結算未達預先收取費用之百分之七十五者,殯葬禮儀服務業應以現金補足其差額;已逾預先收取費用之百分之七十五者,得提領其已實現之收益。 前項結算應將未實現之損失計入。 第一項之結算,信託業應於次年一月三十一日前將結算報告送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4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解除或終止依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與信託業簽訂之信託契約時,應指定新受託人;其信託財產由原受託人結算後,移交新受託人,於未移交新受託人前,其信託契約視為存續,由原受託人依原信託契約管理之。 殯葬禮儀服務業破產時,其依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交付信託業管理之財產,不屬於破產財團。 殯葬禮儀服務業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其依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交付信託業管理之財產,由信託業者報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後,退還與殯葬禮儀服務業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且尚未履行完畢之消費者: 一、破產。 二、依法解散,或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廢止其許可。 三、自行停止營業連續六個月以上,或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勒令停業逾六個月以上。 四、經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停業期滿後,逾三個月未申請復業。 五、與信託業簽訂之信託契約因故解除或終止後逾六個月未指定新受託人。 消費者依前項領回金額以其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已繳之費用為原則。但信託財產處分後不足支付全部未履約消費者已繳費用時,依消費者繳款比例領回。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5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瞭解殯葬服務業下列情形,得隨時派員或委託專業人員查核之,受查核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一、依第三十五條規定存入之款項、書面契約載明之管理費。 二、依第三十五條之一規定日常支出專戶及急難支出專戶之支出用途。 三、依第三十五條之二規定投保火災保險及地震保險。 四、依第五十一條至前條規定預收生前殯葬服務契約之費用收支及交付信託之情形。 前項查核結果,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公開相關資訊。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6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得委託公司、商業代為銷售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殯葬設施經營業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外,銷售墓基、骨灰(骸)存放單位,亦同。 殯葬服務業應備具銷售墓基、骨灰(骸)存放單位、生前殯葬服務契約之營業處所及依前項受委託之公司、商業相關文件,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並公開相關資訊。受委託之公司、商業異動時,亦同。 前項應公開資訊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7 條 殯葬服務業預定暫停營業三個月以上者,應於停止營業之日十五日前,以書面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停業;並應於期限屆滿十五日前申請復業。 前項暫停營業期間,以一年為限。但有特殊情形者,得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展延一次,其期間以六個月為限。 殯葬服務業開始營業後自行停止營業連續六個月以上,或暫停營業期滿未申請復業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廢止其許可。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8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殯葬服務業應定期實施評鑑,經評鑑成績優良者,應予獎勵。 前項評鑑及獎勵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59 條 殯葬服務業之公會每年應自行或委託學校、機構、學術社團,舉辦殯葬服務業務觀摩交流及教育訓練課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0 條 殯葬服務業得視實際需要,指派所屬員工參加殯葬講習或訓練。 前項參加講習或訓練之紀錄,列入評鑑殯葬服務業之評鑑項目。 殯葬管理條例 第 五 章 殯葬行為之管理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1 條 成年人且有行為能力者,得於生前就其死亡後之殯葬事宜,預立遺囑或以填具意願書之形式表示之。 死者生前曾為前項之遺囑或意願書者,其家屬或承辦其殯葬事宜者應予尊重。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2 條 辦理殯葬事宜,如因殯儀館設施不足需使用道路搭棚者,應擬具使用計畫報經當地警察機關核准,並以二日為限。但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有禁止使用道路搭棚規定者,從其規定。 前項管理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3 條 殯葬服務業不得提供或媒介非法殯葬設施供消費者使用。 殯葬服務業不得擅自進入醫院招攬業務;未經醫院或家屬同意,不得搬移屍體。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4 條 醫院依法設太平間者,對於在醫院死亡者之屍體,應負責安置。 醫院得劃設適當空間,暫時停放屍體,供家屬助念或悲傷撫慰之用。 醫院不得拒絕死亡者之家屬或其委託之殯葬禮儀服務業領回屍體;並不得拒絕使用前項劃設之空間。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5 條 醫院不得附設殮、殯、奠、祭設施。但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經核准附設之殮、殯、奠、祭設施,得於本條例修正施行後繼續使用五年,並不得擴大其規模;其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6 條 前二條所定空間及設施,醫院得委託他人經營。自行經營者,應將服務項目及收費基準表公開展示於明顯處;委託他人經營者,醫院應於委託契約定明服務項目、收費基準表及應遵行事項。 前項受託經營者應將服務項目及收費基準表公開展示於明顯處。除經消費者同意支付之項目外,不得額外請求其他費用,並不得有第六十四條第三項行為。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7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就其承攬之殯葬服務至遲應於出殯前一日,將出殯行經路線報請辦理殯葬事宜所在地警察機關備查。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8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提供之殯葬服務,不得有製造噪音、深夜喧嘩或其他妨礙公眾安寧、善良風俗之情事,且不得於晚間九時至翌日上午七時間使用擴音設備。 殯葬管理條例 第 69 條 憲警人員依法處理意外事件或不明原因死亡之屍體程序完結後,除經家屬認領,自行委託殯葬禮儀服務業者承攬服務者外,應即通知轄區或較近之公立殯儀館辦理屍體運送事宜,不得擅自轉介或縱容殯葬服務業逕行提供服務。 公立殯儀館接獲前項通知後,應即自行或委託殯葬禮儀服務業運送屍體至殯儀館後,依相關規定處理。 非依前二項規定或未經家屬同意,自行運送屍體者,不得請求任何費用。 第一項屍體無家屬認領者,其處理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0 條 埋葬屍體,應於公墓內為之;骨灰或起掘之骨骸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應存放於骨灰(骸)存放設施或火化處理;火化屍體,應於火化場或移動式火化設施為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1 條 本條例施行前依法設置之私人墳墓及墳墓設置管理條例施行前既存之墳墓,於本條例施行後僅得依原墳墓形式修繕,不得增加高度及擴大面積。 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主管機關經依第二十八條規定公墓墓基及骨灰(骸)存放設施之使用年限者,其轄區內私人墳墓之使用年限及使用年限屆滿之處理,準用同條規定。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2 條 本條例施行前公墓內既存供家族集中存放骨灰(骸)之合法墳墓,於原規劃容納數量範圍內,得繼續存放,並不得擴大其規模。 前項合法墳墓之修繕,準用前條第一項規定;其使用年限及使用年限屆滿之處理,準用第二十八條規定。 殯葬管理條例 第 六 章 罰則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3 條 殯葬設施經營業違反第六條第一項或第三項規定,未經核准或未依核准之內容設置、擴充、增建、改建殯葬設施,或違反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擅自啟用、販售墓基或骨灰(骸)存放單位,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或補辦手續;屆期仍未改善或補辦手續者,得按次處罰,情節重大或拒不遵從者,得令其停止開發、興建、營運或販售墓基、骨灰(骸)存放單位、強制拆除或回復原狀。未經核准,擅自使用移動式火化設施經營火化業務,或火化地點未符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者,亦同。 殯葬設施經營業違反第七條第三項規定未於開工後五年內完工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完工;屆期仍未完工者,得按次處罰,其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核准。 前二項處罰,無殯葬設施經營業者,處罰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者;無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者,處罰販售者。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4 條 經營移動式火化設施之負責人或其受僱人執行火化業務發生違法情事,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緩起訴或依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為不起訴處分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禁止該設施繼續使用。但受無罪判決確定者,不在此限。 移動式火化設施經營者違反第二十三條第二項所定辦法所定有關設置、使用及管理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並禁止其繼續使用,情節重大者,得廢止該設施之設置許可。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5 條 殯葬設施經營業或其受僱人違反第二十四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立即改善;拒不改善者,得按次處罰。其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禮廳及靈堂設置許可。 殯葬設施經營業或其受僱人違反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擅自收葬、收存或火化屍體、骨灰(骸)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之罰鍰。 火化場違反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火化屍體,且涉及犯罪事實者,除行為人依法送辦外,得勒令其經營者停止營業六個月至一年。其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殯葬設施經營業之經營許可。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6 條 墓主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一項面積規定者,應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超過面積達一倍以上者,按其倍數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7 條 墓主違反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者,應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超過高度達一倍以上者,按其倍數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8 條 違反第二十九條起掘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79 條 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違反第三十三條規定者,應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就同條第二款、第四款之事項,故意為不實之記載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0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違反第三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未明定管理費、違反第二項規定未開設日常支出或急難支出專戶,或違反第三項規定未於書面契約中載明管理費之金額、收取方式及其用途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違反第三十五條第二項規定未將足額之管理費存入專戶,或違反第三十五條之一規定支出管理費者,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停止販售墓基或骨灰(骸)存放單位至改善為止;其不遵從而繼續販售者,得廢止其殯葬設施經營業之經營許可。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違反第三十五條第四項所定之辦法中有關強制及禁止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1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違反第三十五條之二第一項規定未投保火災保險及地震保險,或違反第二項規定保險金額不足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以公共造產或其他政府基金設置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違反第三十五條之三規定,未將所收使用價金提撥百分之七於公共造產基金或其他政府基金專戶內分帳管理,或未依法支用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2 條 私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經營者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一、違反第三十六條之一第一項規定未依規定設置專簿,刊登於網站或管理費收支情形未載明確實。 二、違反第三十六條之一第二項規定未按月繕造清冊或按季報請備查。 三、違反第三十六條之一第三項規定未將管理費專戶年度決算書送經會計師查核簽證或報請備查。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3 條 墓主違反第四十條第二項或第七十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必要時,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起掘火化後為適當之處理,其所需費用,向墓主徵收。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4 條 經營殯葬服務業違反第四十二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者,除勒令停業外,並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其不遵從而繼續營業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5 條 殯葬服務業違反第四十四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6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違反第四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具一定規模而未置專任禮儀師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應禁止其繼續營業;拒不遵從者,得按次加倍處罰,其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經營許可。 禮儀師違反第四十五條第二項所定辦法有關執行業務規範、再訓練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依其情節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其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原核發處分並註銷證書,三年內並不得再核發禮儀師證書。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7 條 未具禮儀師資格,違反第四十六條第二項之規定以禮儀師名義執行業務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連續違反者,並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8 條 殯葬服務業違反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第一項或第三項規定者,應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89 條 非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經營殯葬禮儀服務業之公司違反第五十條第一項規定,與消費者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者,處新臺幣六十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其代理人或受僱人,亦同。 殯葬禮儀服務業違反第五十條第二項規定未具一定規模或未經核准與消費者簽訂生前殯葬服務契約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其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經營許可。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0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違反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其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經營許可。 殯葬禮儀服務業違反第五十一條第三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1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違反第五十二條第一項交付信託業管理之費用運用範圍規定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2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違反第五十三條第一項後段補足差額規定或第五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未指定新受託人規定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並得廢止其經營許可。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3 條 信託業違反第五十三條第三項規定未送結算報告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4 條 殯葬服務業違反第五十五條第一項規定規避、妨礙或拒絕查核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5 條 殯葬服務業違反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委託公司、商業以外之人代為銷售,或違反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6 條 殯葬服務業違反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第六十二條第一項、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七條或第六十八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許可。 醫院違反第六十四條第一項或第三項規定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醫院或其受託經營者違反第六十六條規定,除未將服務項目及收費基準表公開展示於明顯處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外,其餘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醫院或其受託經營者違反第六十四條第三項或第六十六條第二項規定者,經處罰累計達三次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轉請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廢止該醫院附設殮、殯、奠、祭設施之核准。 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應處之罰鍰,於私立醫院,處罰其負責醫師。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7 條 醫院違反第六十五條規定附設殮、殯、奠、祭設施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設施停止營運;繼續營運者,得按次處罰。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經核准附設殮、殯、奠、祭設施之醫院違反第六十五條規定擴大其規模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所處之罰鍰,於私立醫院,處罰其負責醫師。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8 條 憲警人員違反第六十九條第一項規定者,除移送所屬機關依法懲處外,並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99 條 墓主違反第七十一條第一項前段或第七十二條第二項規定,修繕逾越原墳墓之面積或高度者,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超過面積或高度達一倍以上者,按其倍數處罰。 殯葬管理條例 第 七 章 附則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00 條 為落實殯葬設施管理,推動公墓公園化、提高殯葬設施服務品質及鼓勵火化措施,主管機關應擬訂計畫,編列預算執行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01 條 為處理殯葬設施之設置、經營、骨灰拋灑、植存區域範圍之劃定等相關事宜,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得邀集專家學者、公正人士或相關人員審議或諮詢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02 條 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募建之寺院、宮廟及宗教團體所屬之公墓、骨灰(骸)存放設施及火化設施得繼續使用,其有損壞者,得於原地修建,並不得增加高度及擴大面積。 本條例公布施行前私建之寺院、宮廟,變更登記為募建者,準用前項規定。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03 條 殯葬禮儀服務業達第四十五條第三項所定之一定規模者,於第四十五條第二項所定辦法發布施行後三年內得繼續營業,期間屆滿前,應補送聘禮儀師證明,經主管機關備查,始得繼續營業。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04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05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殯葬管理條例
法律
202312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葬先哲逝世紀念典禮條例 第 1 條 凡有殊勳於國家經照國葬法舉行國葬者其逝世日依本條例之規定舉行紀念 典禮。 國葬先哲逝世紀念典禮條例 第 2 條 紀念典禮應由國葬墳墓所在地政府最高機關領導當地各機關於墓前舉行之 。 國葬先哲逝世紀念典禮條例 第 3 條 紀念典禮儀式如下 一、開會 二、奏哀樂 三、唱黨歌 四 向國旗黨旗、總理遺像及國葬先哲遺像行三鞠躬禮 五、主席恭讀 總理遺囑 六、(默念) (三分鐘) 七、主席報告國葬先哲事略及其逝世經過 八、奏哀樂 九、散會 國葬先哲逝世紀念典禮條例 第 4 條 舉行紀念典禮之日全國各機關各團體各學校及各工廠商店均下半旗以誌哀 悼。 國葬先哲逝世紀念典禮條例 第 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葬先哲逝世紀念典禮條例
法律
19711210
2024/1/12 上午 12:00:00
原住民身分法 第 1 條 為認定原住民身分,保障原住民權益,特制定本法。 原住民身分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原住民,包括山地原住民及平地原住民,其身分之認定,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下列規定: 一、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者。 二、平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並申請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登記為平地原住民有案者。 原住民身分法 第 3 條 父或母為原住民,且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一者,取得原住民身分: 一、取用父或母所屬原住民族之傳統名字。 二、取用漢人姓名並以原住民族文字並列父或母所屬原住民族之傳統名字。 三、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 依前項第二款規定取得原住民身分者,其子女從其姓者,應依同款規定取得原住民身分。 原住民身分法 第 4 條 非原住民經年滿四十歲且無子女之原住民雙親共同收養,且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取得原住民身分: 一、被收養時未滿七歲。 二、取用或以原住民族文字並列收養者之一所屬原住民族之傳統名字,或從收養者之一之姓。 本法施行前,未滿七歲之非原住民為原住民父母收養者,不受前項雙親須年滿四十歲且無子女規定之限制。 原住民身分法 第 5 條 原住民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原住民身分: 一、依前二條規定取得原住民身分後,因變更姓名致未符合各該規定。 二、依前條規定取得原住民身分後,終止收養關係。 三、成年後申請放棄原住民身分。 四、依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一月二十七日修正施行前之第四條第三項規定取得原住民身分,未於本法一百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修正之條文施行之日起算二年內,取用或以原住民族文字並列原住民父或母所屬原住民族之傳統名字,或從原住民父或母之姓。 依前項第三款規定喪失原住民身分,且無同項第一款或第二款規定情事者,得申請回復原住民身分;其回復以一次為限。 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申請喪失原住民身分者,其申請時之直系血親卑親屬之原住民身分不喪失。 原住民身分法 第 6 條 為取得原住民身分,當事人得申請取用或以原住民族文字並列原住民族傳統名字,或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當事人未成年時,由法定代理人以書面約定申請,成年後,依個人意願申請,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一千零七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及姓名條例第一條第二項規定之限制。 依前項規定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除出生登記外,未成年時及成年後各以一次為限。 養子女依第一項規定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者,得以利害關係人身分,依戶籍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向戶政事務所申請本生父母之戶籍資料或戶籍謄本。 原住民身分法 第 7 條 符合第二條至第四條規定取得原住民身分之要件,而於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前死亡者,其子女準用第三條及前條之規定取得原住民身分。 原住民身分法 第 8 條 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結婚,得約定變更為相同之山地原住民或平地原住民身分;其子女之身分從之。 未依前項規定約定變更為相同之原住民身分者,其子女於未成年時,得由法定代理人協議或成年後依個人意願,取得山地原住民或平地原住民身分。 原住民身分法 第 9 條 原住民應依其父或母之所屬民族登記其民族別;其原住民族傳統名字或從姓,應與其登記之民族別相關聯。 前項原住民民族別之認定、登記、變更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身分法 第 10 條 原住民身分取得、喪失、變更或回復之申請,由戶政事務所受理,審查符合規定後,於戶籍資料內為原住民身分別及民族別之登記,並於登記後發生效力。 原住民身分法 第 11 條 因戶籍登記錯誤、脫漏或其他原因,誤登記為原住民身分或漏未登記為原住民身分者,當事人戶籍所在地之戶政事務所應於知悉後,書面通知當事人為撤銷或更正之登記,或由當事人向戶籍所在地之戶政事務所申請查明,並為撤銷或更正之登記。 原住民身分法 第 1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原住民身分法
法律
202401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 條 為照顧年滿五十五歲至未滿六十五歲之原住民老人生活,增進原住民老人 福祉,特制定本條例。 年滿六十五歲之原住民老人,依據「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辦理。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 市政府;在縣 (市) 為縣 (市) 政府。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3 條 年滿五十五歲至未滿六十五歲之原住民在國內設有戶籍,未有下列各款情 事者,得請領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 (以下簡稱本津貼) ,每月新臺幣 三千元: 一、經政府補助收容安置。 二、現職軍公教 (職) 及公、民營事業人員。 三、領取政務人員、公教人員、公營事業人員月退休 (職) 金或軍人退休 俸 (終生生活補助費) 。 四、已領取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或榮民就養給與者。 五、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一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新臺幣五十萬 元以上。 六、個人所有之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 七、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拘禁。 前項第六款土地之價值,以公告土地現值計算;房屋之價值,以評定標準 價格計算。 已領有第一項第四款所定補助或給與者,於本條例施行後,不得轉請領本 津貼。但喪失領取資格者,不在此限。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4 條 本津貼之核發及溢領催繳業務,由中央主管機關委託勞工保險局 (以下簡 稱勞保局) 辦理。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5 條 請領本津貼者,應填具申請書,並檢附戶籍謄本,向戶籍所在地鄉 (鎮、 市、區) 公所提出。 前項申請,如委託他人辦理,應填具委託書。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6 條 鄉 (鎮、市、區) 公所受理申請後,應於三十日內研擬初審意見,造具名 冊連同申請書件,送勞保局於次月二十日以前完成審核。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7 條 內政部應按月將年滿五十五歲原住民戶籍及入出境等相關異動資料,於次 月三日以前送勞保局。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按月將原住民接受政府補助收容安置、身心 障礙者生活補助費或榮民就養給與名冊及其他相關媒體異動資料,於次月 三日以前送勞保局。 中央主管機關得會同勞保局洽商銓敘部、國防部、財政部、教育部、法務 部、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勞工 委員會及公營事業主管機關等,提供申請人資料及相關協助事宜。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8 條 申請人經勞保局審核符合本津貼發給資格者,自申請當月生效,其津貼並 應於每月二十五日以前撥入申請人帳戶;其不符合發給資格者,應附具理 由以書面通知之。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9 條 經審核符合本津貼請領資格者,如申請人喪失請領資格或死亡時,本人或 其法定繼承人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檢具相關文件資料,通知戶 籍所在地鄉 (鎮、市、區) 公所,並由鄉 (鎮、市、區) 公所填具停止發 給津貼申報表,於次月三日以前分送勞保局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自事實發生之次月起停止發給本津貼;其以書面放棄請領權利者,亦同 。 前項申請人死亡之情形,應發給之津貼未及撥入其帳戶時,得由其法定繼 承人檢附申請人死亡戶籍謄本及法定繼承人戶籍謄本請領之;法定繼承人 有二人以上時,得檢附共同委任書及切結書,由其中一人請領。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0 條 不符合請領資格而領取本津貼者,其溢領之津貼,應以書面命本人或其法 定繼承人自事實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繳還;屆期未繳還者,依法移送強制 執行。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1 條 請領本津貼之權利,不得作為扣押、讓與或供擔保之標的。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2 條 勞保局應編製本津貼月、季統計表及年度總報告,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所需經費,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按年度編列預算支應。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自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一日施行。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四日修正之第三條,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七月一日施行。
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法律
200904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一 章 總則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 條 為促進原住民就業,保障原住民工作權及經濟生活,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 條 本法之保障對象為具有原住民身分者。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3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原住民族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會同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二 章 比例進用原則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4 條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除位於澎湖、金門、連江縣外,其僱用下列人員之總額,每滿一百人應有原住民一人: 一、約僱人員。 二、駐衛警察。 三、技工、駕駛、工友、清潔工。 四、收費管理員。 五、其他不須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之非技術性工級職務。 前項各款人員之總額,每滿五十人未滿一百人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應有原住民一人。 第一項各款人員,經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列為出缺不補者,各該人員不予列入前項總額計算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5 條 原住民地區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其僱用下列人員之總額,應有三分之一以上為原住民: 一、約僱人員。 二、駐衛警察。 三、技工、駕駛、工友、清潔工。 四、收費管理員。 五、其他不須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之非技術性工級職務。 前項各款人員,經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列為出缺不補者,各該人員不予列入前項總額計算之。 原住民地區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進用須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其進用原住民人數應不得低於現有員額之百分之二,並應於本法施行後三年內完成。但現有員額未達比例者,俟非原住民公務人員出缺後,再行進用。 本法所稱原住民地區,指原住民族傳統居住,具有原住民族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經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之地區。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6 條 各級主管機關、公共職業訓練機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及本法涉及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指派人員辦理原住民工作權益相關事宜。 前項人員,應優先進用原住民。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三 章 原住民合作社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7 條 政府應依原住民群體工作習性,輔導原住民設立各種性質之原住民合作社,以開發各項工作機會。 原住民合作社之籌設、社員之培訓及營運發展等事項,應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輔導辦理;其輔導辦法,由中央各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原住民合作社,指原住民社員超過該合作社社員總人數百分之八十以上者。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8 條 原住民合作社依法經營者,得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但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六年內應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9 條 原住民合作社之營運發展經費得由各級政府酌予補助。 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定期辦理原住民合作社考核,成績優良者,應予獎勵,其考核及獎勵辦法,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0 條 各級政府應設置原住民合作社輔導小組,其職責如下: 一、為原住民講解合作社法及相關法令。 二、扶助原住民符合合作社法第九條之設立行為及登記種類之規定。 三、原住民合作社成立後,定期追蹤輔導合作社之運作。 四、為原住民合作社之長期諮詢機構。 五、其他有關原住民合作社之輔導事項。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四 章 公共工程及政府採購之保障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1 條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辦理位於原住民地區未達政府採購法公告金額之採購,應由原住民個人、機構、法人或團體承包。但原住民個人、機構、法人或團體無法承包者,不在此限。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2 條 依政府採購法得標之廠商,於國內員工總人數逾一百人者,應於履約期間僱用原住民,其人數不得低於總人數百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僱用之原住民於待工期間,應辦理職前訓練;其訓練費用應由政府補助;其補助條件、期間及數額,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另以辦法定之。 得標廠商進用原住民人數未達第一項標準者,應向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之就業基金繳納代金。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五 章 促進就業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3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原住民就業促進委員會,規劃、研究、諮詢、協調、推動、促進原住民就業相關事宜;其設置要點,由中央主管機關另定之。 政府應鼓勵公、民營機構辦理原住民就業服務,提供就業諮詢、職場諮商、就業媒合及生活輔導。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4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定期辦理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各級主管機關應建立原住民人力資料庫及失業通報系統,以利推介原住民就業或參加職業訓練。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依第四條及第五條規定僱用原住民時,得函請各級主管機關推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5 條 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得視需要獎勵設立職業訓練機構,為原住民辦理職業訓練。 中央勞工主管機關應依原住民就業需要,提供原住民參加各種職業訓練之機會;於其職業訓練期間,並得提供生活津貼之補助。 中央主管機關對原住民取得技術士證照者,應予獎勵,以確保並提升其專業技能。 第二項之補助條件及數額,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前項之獎勵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6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依原住民各族群之文化特色,辦理各項技藝訓練,發展文化產業,以開拓就業機會。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7 條 民間機構僱用原住民五十人以上者,得置社會工作人員,提供職場諮商及生活輔導;其費用,由政府補助之。 前項補助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8 條 原住民勞工因非志願性失業致生活陷入困境者,得申請臨時工作;其申請條件,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19 條 各級地方政府應配合、辦理原住民就業促進之宣導。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六 章 勞資爭議及救濟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0 條 原住民勞資爭議,依據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辦理。但勞資權利事項與調整事項之爭議,勞方當事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為原住民時,有關勞工主管機關及本法各級主管機關指派之調解委員或仲裁委員之規定如下: 一、調解程序:主管機關指派三人,應至少一人為具有原住民身分者。 二、仲裁程序:勞資爭議處理法之主管機關及中央主管機關指派代表三人至五人,應至少一人至二人為具有原住民身分者。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1 條 原住民在工作職場發生就業歧視或勞資糾紛,各級主管機關應予以下列扶助: 一、法律諮詢。 二、提供律師及必要之訴訟費。 前項費用之補助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2 條 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據勞資爭議處理法第三十條規定推薦核備之仲裁委員名單中,應至少一人至五人為具有原住民身分者。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3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於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項下設置就業基金,作為辦理促進原住民就業權益相關事項;其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前項就業基金之來源如下: 一、政府循預算程序之撥款。 二、依本法規定所繳納之代金。 三、本基金之孳息收入。 四、其他有關收入。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原住民就業服務及職業訓練事宜所需經費,得提工作計畫及經費需求,送就業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支應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4 條 本法施行三年後,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僱用原住民之人數,未達第四條及第五條所定比例者,應每月繳納代金。但經依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函請各級主管機關推介者,於主管機關未推介進用人員前,免繳代金。 前項及第十二條第三項之代金,依差額人數乘以每月基本工資計算。 依本法應繳納之代金,經通知限期繳納而仍不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及依政府採購法之得標廠商僱用原住民人數,超出規定比例者,應予獎勵;其獎勵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七 章 附則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5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第 2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法律
20150204
2024/1/12 上午 12:00:00
志願服務法 第 一 章 總則 志願服務法 第 1 條 為整合社會人力資源,使願意投入志願服務工作之國民力量做最有效之運用,以發揚志願服務美德,促進社會各項建設及提昇國民生活素質,特制定本法。 志願服務,依本法之規定。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志願服務法 第 2 條 本法之適用範圍為經主管機關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主辦或經其備查符合公眾利益之服務計畫。 前項所指之服務計畫不包括單純、偶發,基於家庭或友誼原因而執行之志願服務計畫。 志願服務法 第 3 條 本法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志願服務: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 二、志願服務者(以下簡稱志工):對社會提出志願服務者。 三、志願服務運用單位:運用志工之機關、機構、學校、法人或經政府立案團體。 志願服務法 第 二 章 主管機關 志願服務法 第 4 條 本法所稱之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前二項各級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主管志工之權利、義務、召募、教育訓練、獎勵表揚、福利、保障、宣導與申訴之規劃及辦理,其權責如下: 一、主管機關:主管從事社會福利服務、涉及二個以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服務工作協調及其他綜合規劃事項。 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凡主管相關社會服務、教育、輔導、文化、科學、體育、消防救難、交通安全、環境保護、衛生保健、合作發展、經濟、研究、志工人力之開發、聯合活動之發展以及志願服務之提昇等公眾利益工作之機關。 志願服務法 第 5 條 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置專責人員辦理志願服務相關事宜;其人數得由各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視其實際業務需要定之。為整合規劃、研究、協調及開拓社會資源、創新社會服務項目相關事宜,每年至少應召開志願服務聯繫會報一次。 對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加強聯繫輔導並給予必要之協助。 志願服務法 第 5-1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至少每五年舉辦志願服務調查研究,並出版統計報告。 志願服務法 第 三 章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之職責 志願服務法 第 6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得自行或採聯合方式召募志工,召募時,應將志願服務計畫公告。 集體從事志願服務之公、民營事業團體,應與志願服務運用單位簽訂服務協議。 志願服務法 第 7 條 志願服務運用者應依志願服務計畫運用志願服務人員。 前項志願服務計畫應包括志願服務人員之召募、訓練、管理、運用、輔導、考核及其服務項目。 志願服務運用者應於運用前,檢具志願服務計畫及立案登記證書影本,送主管機關及該志願服務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備案,並應於運用結束後二個月內,將志願服務計畫辦理情形函報主管機關及該志願服務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備查;其運用期間在二年以上者,應於年度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辦理情形函報主管機關及志願服務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備查。 志願服務運用者為各級政府機關、機構、公立學校或志願服務運用者之章程所載存立目的與志願服務計畫相符者,免於運用前申請備案。但應於年度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辦理情形函報主管機關及該志願服務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備查。 志願服務運用者未依前二項規定辦理備案或備查時,志願服務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不予經費補助,並作為服務績效考核之參據。 志願服務法 第 8 條 主管機關及志願服務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受理前條志願服務計畫備案時,其志願服務計畫與本法或其他法令規定不符者,應即通知志願服務運用單位補正後,再行備案。 志願服務法 第 9 條 為提昇志願服務工作品質,保障受服務者之權益,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對志工辦理下列教育訓練: 一、基礎訓練。 二、特殊訓練。 前項第一款訓練課程,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第二款訓練課程,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各志願服務運用單位依其個別需求自行訂定。 志願服務法 第 10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依照志工之工作內容與特點,確保志工在符合安全及衛生之適當環境下進行服務。 志願服務法 第 11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提供志工必要之資訊,並指定專人負責志願服務之督導。 志願服務法 第 12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對其志工應發給志願服務證及服務紀錄冊。 前項志願服務證及服務紀錄冊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志願服務法 第 13 條 必須具專門執業證照之工作,應由具證照之志工為之。 志願服務法 第 四 章 志工之權利及義務 志願服務法 第 14 條 志工應有以下之權利: 一、接受足以擔任所從事工作之教育訓練。 二、一視同仁,尊重其自由、尊嚴、隱私及信仰。 三、依據工作之性質與特點,確保在適當之安全與衛生條件下從事工作。 四、獲得從事服務之完整資訊。 五、參與所從事之志願服務計畫之擬定、設計、執行及評估。 志願服務法 第 15 條 志工應有以下之義務: 一、遵守倫理守則之規定。 二、遵守志願服務運用單位訂定之規章。 三、參與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所提供之教育訓練。 四、妥善使用志願服務證。 五、服務時,應尊重受服務者之權利。 六、對因服務而取得或獲知之訊息,保守秘密。 七、拒絕向受服務者收取報酬。 八、妥善保管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所提供之可利用資源。 前項所規定之倫理守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志願服務法 第 五 章 促進志願服務之措施 志願服務法 第 16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為志工辦理意外事故保險,必要時,並得補助交通、誤餐及特殊保險等經費。 志願服務法 第 17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對於參與服務成績良好之志工,因升學、進修、就業或其他原因需志願服務績效證明者,得發給服務績效證明書。 前項服務績效之認證及證明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召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會商定之。 志願服務法 第 18 條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視業務需要,將汰舊之器材及設備無償撥交相關志願服務運用單位使用。 志願服務法 第 19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定期考核志工個人及團隊之服務績效。 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就前項服務績效特優者,選拔楷模獎勵之。 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對推展志願服務之機關及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定期辦理志願服務評鑑。 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對前項評鑑成績優良者,予以獎勵。 志願服務表現優良者,應給予獎勵,並得列入升學、就業之部分成績。 前項獎勵辦法,由各級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分別定之。 志願服務法 第 20 條 志工服務年資滿三年,服務時數達三百小時以上者,得檢具證明文件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核發志願服務榮譽卡。 志工進入收費之公立風景區、未編定座次之康樂場所及文教設施,憑志願服務榮譽卡得以免費。 依其他法律規定之民防、義勇警察、義勇交通警察、義勇消防、守望相助、山地義勇警察、災害防救團體及災害防救志願組織編組成員,自本法修正施行後,其服務年資滿三年,服務時數達三百小時以上者,準用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予以半價優待。 志願服務法 第 21 條 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績效優良並經認證之志工,得優先服相關兵役替代役;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志願服務法 第 六 章 志願服務之法律責任 志願服務法 第 22 條 志工依志願服務運用單位之指示進行志願服務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由志願服務運用單位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志工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之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對之有求償權。 志願服務法 第 七 章 經費 志願服務法 第 23 條 主管機關、志願服務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編列預算或結合社會資源,辦理推動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法 第 八 章 附則 志願服務法 第 24 條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派遣志工前往國外從事志願服務工作,其服務計畫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備查者,適用本法之規定。 志願服務法 第 25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志願服務法
法律
202001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籍法 第 1 條 中華民國國籍之取得、喪失、回復與撤銷,依本法之規定。 國籍法 第 2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屬中華民國國籍: 一、出生時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 二、出生於父或母死亡後,其父或母死亡時為中華民國國民。 三、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者。 四、歸化者。 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規定,於本法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二月九日修正施行時未滿二十歲之人,亦適用之。 國籍法 第 3 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現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有住所,並具備下列各款要件者,得申請歸化: 一、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每年合計有一百八十三日以上合法居留之事實繼續五年以上。 二、依中華民國法律及其本國法均有行為能力。 三、無不良素行,且無警察刑事紀錄證明之刑事案件紀錄。 四、有相當之財產或專業技能,足以自立,或生活保障無虞。 五、具備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 前項第三款所定無不良素行,其認定、邀集專家學者及社會公正人士研議程序、定期檢討機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第一項第五款所定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其認定、測試、免試、收費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標準,由內政部定之。 國籍法 第 4 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現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有住所,具備前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五款要件,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每年合計有一百八十三日以上合法居留之事實繼續三年以上,並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亦得申請歸化: 一、為中華民國國民之配偶,不須符合前條第一項第四款。 二、為中華民國國民配偶,因受家庭暴力離婚且未再婚;或其配偶死亡後未再婚且有事實足認與其亡故配偶之親屬仍有往來,但與其亡故配偶婚姻關係已存續二年以上者,不受與親屬仍有往來之限制。 三、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之中華民國國籍子女,有扶養事實、行使負擔權利義務或會面交往。 四、父或母現為或曾為中華民國國民。 五、為中華民國國民之養子女。 六、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 七、為中華民國國民之監護人或輔助人。 未婚未成年之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其父、母、養父或養母現為中華民國國民者,在中華民國領域內合法居留雖未滿三年且未具備前條第一項第二款、第四款及第五款要件,亦得申請歸化。 國籍法 第 5 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現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有住所,具備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五款要件,並具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亦得申請歸化: 一、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其父或母亦出生於中華民國領域內。 二、曾在中華民國領域內合法居留繼續十年以上。 國籍法 第 6 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有殊勳於中華民國者,雖不具備第三條第一項各款要件,亦得申請歸化。 內政部為前項歸化之許可,應經行政院核准。 國籍法 第 7 條 歸化人之未婚未成年子女,得申請隨同歸化。 國籍法 第 8 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依第三條至第七條申請歸化者,應向內政部為之,並自許可之日起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國籍法 第 9 條 外國人申請歸化,應於許可歸化之日起,或依原屬國法令須滿一定年齡始得喪失原有國籍者自滿一定年齡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喪失原有國籍證明。 屆期未提出者,除經外交部查證因原屬國法律或行政程序限制屬實,致使不能於期限內提出喪失國籍證明者,得申請展延時限外,應撤銷其歸化許可。 未依前二項規定提出喪失原有國籍證明前,應不予許可其定居。 外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免提出喪失原有國籍證明: 一、依第六條規定申請歸化。 二、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薦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及其他領域之高級專業人才,有助中華民國利益,並經內政部邀請社會公正人士及相關機關共同審核通過。 三、因非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致無法取得喪失原有國籍證明。 前項第二款所定高級專業人才之認定標準,由內政部定之。 國籍法 第 10 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歸化者,不得擔任下列各款公職: 一、總統、副總統。 二、立法委員。 三、行政院院長、副院長、政務委員;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審計長。 四、特任、特派之人員。 五、各部政務次長。 六、特命全權大使、特命全權公使。 七、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八、其他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以上職務之人員。 九、陸海空軍將官。 十、民選地方公職人員。 前項限制,自歸化日起滿十年後解除之。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國籍法 第 11 條 中華民國國民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經內政部許可,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一、由外國籍父、母、養父或養母行使負擔權利義務或監護之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為取得同一國籍且隨同至中華民國領域外生活。 二、為外國人之配偶。 三、依中華民國法律有行為能力,自願取得外國國籍。但受輔助宣告者,應得其輔助人之同意。 依前項規定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其未成年子女,經內政部許可,隨同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前項未成年子女,於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結婚,修正施行後未滿十八歲者,於滿十八歲前仍適用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國籍法 第 12 條 依前條規定申請喪失國籍者,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內政部不得為喪失國籍之許可: 一、男子年滿十五歲之翌年一月一日起,未免除服兵役義務,尚未服兵役者。但僑居國外國民,在國外出生且於國內無戶籍者或在年滿十五歲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遷出國外者,不在此限。 二、現役軍人。 三、現任中華民國公職者。 國籍法 第 13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雖合於第十一條之規定,仍不喪失國籍: 一、為偵查或審判中之刑事被告。 二、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尚未執行完畢者。 三、為民事被告。 四、受強制執行,未終結者。 五、受破產之宣告,未復權者。 六、有滯納租稅或受租稅處分罰鍰未繳清者。 國籍法 第 14 條 依第十一條規定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未取得外國國籍時,得經內政部之許可,撤銷其國籍之喪失。 國籍法 第 15 條 依第十一條規定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現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有住所,並具備第三條第一項第三款、第四款要件,得申請回復中華民國國籍。 歸化人及隨同歸化之子女喪失國籍者,不適用前項規定。 國籍法 第 16 條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者之未成年子女,得申請隨同回復中華民國國籍。 國籍法 第 17 條 依第十五條及第十六條申請回復中華民國國籍者,應向內政部為之,並自許可之日起回復中華民國國籍。 國籍法 第 18 條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者,自回復國籍日起三年內,不得任第十條第一項各款公職。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國籍法 第 19 條 歸化、喪失或回復中華民國國籍後,除依第九條第一項規定應撤銷其歸化許可外,內政部知有與本法之規定不合情形之日起二年得予撤銷。但自歸化、喪失或回復中華民國國籍之日起逾五年,不得撤銷。 經法院確定判決認其係通謀為虛偽結婚或收養而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受前項撤銷權行使期間之限制。 撤銷歸化、喪失或回復國籍處分前,內政部應召開審查會,並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撤銷其歸化許可,不在此限: 一、依第二條規定認定具有中華民國國籍。 二、經法院確定判決,係通謀為虛偽結婚或收養而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前項審查會由內政部遴聘有關機關代表、社會公正人士及學者專家共同組成,其中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且社會公正人士及學者專家之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第三項審查會之組成、審查要件、程序等事宜,由內政部定之。 國籍法 第 20 條 中華民國國民取得外國國籍者,不得擔任中華民國公職;其已擔任者,除立法委員由立法院;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民選公職人員,分別由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村(里)長由鄉(鎮、市、區)公所解除其公職外,由各該機關免除其公職。但下列各款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公立大學校長、公立各級學校教師兼任行政主管人員與研究機關(構)首長、副首長、研究人員(含兼任學術研究主管人員)及經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或文化機關核准設立之社會教育或文化機構首長、副首長、聘任之專業人員(含兼任主管人員)。 二、公營事業中對經營政策負有主要決策責任以外之人員。 三、各機關專司技術研究設計工作而以契約定期聘用之非主管職務。 四、僑務主管機關依組織法遴聘僅供諮詢之無給職委員。 五、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人員,以具有專長或特殊技能而在我國不易覓得之人才且不涉及國家機密之職務者為限。 第一項之公職,不包括公立各級學校未兼任行政主管之教師、講座、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 中華民國國民兼具外國國籍者,擬任本條所定應受國籍限制之公職時,應於就(到)職前辦理放棄外國國籍,並於就(到)職之日起一年內,完成喪失該國國籍及取得證明文件。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國籍法 第 21 條 (刪除) 國籍法 第 22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內政部定之。 國籍法 第 23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之條文,自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施行。
國籍法
法律
202112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1 條 在國籍法,及本條例施行前,依前國籍法及其施行規則,已取得或喪失, 或回復中華民國國籍者,一律有效。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2 條 依國籍法第二條第一款至第四款,及第八條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者,由本人 或父母聲請住居地方之該管官署核明轉報內政部備案,並由內政部於國民 政府公報公布之,其住居外國者,得聲請最近中國使領館轉報。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3 條 依國籍法第二條第五款願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者,應由本人出具左列書件, 聲請居住地方之該管官署,轉請內政部核辦: 一、願書。 二、住居地方公民二人以上之保證書。 內政部核准歸化時,應發給許可證書,並於國民政府公報公布之。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4 條 依國籍法第十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應由本人或 父或母聲請住居地方之該管官署,核明轉報內政部備案,並由內政部於國 民政府公報公布之;其住居外國者得聲請最近中國使領館轉報。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5 條 依國籍法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十一條規定願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應由 本人出具聲請書,呈請住居地方之該管官署,轉請內政部核辦,其居住外 國者,得聲請最近中國使領館核轉內政部核准,喪失國籍時,應發給許可 證書,並於國民政府公報公布之;自公布之日起發生效力。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6 條 依國籍法第二條第五款及第十一條取得或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內政部須 指定新聞紙二種,令聲請人登載取得或喪失國籍之事實。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7 條 依國籍法第十五條至第十七條回復中華民國國籍者,準用本條例第二條、 第三條及第六條之規定。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8 條 取得回復,或喪失中華民國國籍後,發現有與國籍法之規定不合情事,其 經內政部許可者,應將已給之許可證書撤銷。經內政部備案者,應將原案 註銷,並於國民政府公報公布之。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9 條 國籍法施行前,中國人已取得外國國籍者,未依前國籍法,及其施行規則 呈明者,應依本條例第五條之規定辦理。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10 條 國籍法施行前,及施行後中國人已取得外國國籍,仍任中華民國公職者, 由該管長官查明撤銷其公職。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11 條 本條例所引之聲請書、願書、保證書、及許可證書程式另定之。 國籍法施行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籍法施行條例
法律
200205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戶籍法 第 一 章 總則 戶籍法 第 1 條 中華民國人民戶籍之登記,依本法之規定。 戶籍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戶籍法 第 3 條 戶籍登記,以戶為單位。 在一家,或同一處所同一主管人之下共同生活,或經營共同事業者為一戶,以家長或主管人為戶長;單獨生活者,得為一戶並為戶長。 一人同時不得有二戶籍。 戶籍法 第 4 條 戶籍登記,指下列登記: 一、身分登記: (一)出生登記。 (二)認領登記。 (三)收養、終止收養登記。 (四)結婚、離婚登記。 (五)監護登記。 (六)輔助登記。 (七)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 (八)死亡、死亡宣告登記。 (九)原住民身分及民族別登記。 二、初設戶籍登記。 三、遷徙登記: (一)遷出登記。 (二)遷入登記。 (三)住址變更登記。 四、分(合)戶登記。 五、出生地登記。 六、依其他法律所為登記。 戶籍法 第 5 條 戶籍登記,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其轄區內分設戶政事務所辦理。 戶籍法 第 5-1 條 本法所稱戶籍資料,指現戶戶籍資料、除戶戶籍資料、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資料、戶籍登記申請書、戶籍檔案原始資料、簿冊及電腦儲存媒體資料。 前項所稱現戶戶籍資料,指同一戶長戶內現住人口、曾居住該址之遷出國外、死亡、受死亡宣告及廢止戶籍之非現住人口戶籍資料;除戶戶籍資料,指戶長變更前戶籍資料。 現戶戶籍資料、除戶戶籍資料及戶籍登記申請書格式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二 章 登記之類別 戶籍法 第 6 條 在國內出生未滿十二歲之國民,應為出生登記。無依兒童尚未辦理出生登記者,亦同。 戶籍法 第 7 條 認領,應為認領登記。 戶籍法 第 8 條 收養,應為收養登記。 終止收養,應為終止收養登記。 戶籍法 第 9 條 結婚,應為結婚登記。 離婚,應為離婚登記。 戶籍法 第 10 條 (刪除) 戶籍法 第 11 條 對於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設置、選定、改定、酌定、指定或委託監護人者,應為監護登記。 戶籍法 第 12 條 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之情事,經法院為輔助之宣告者,應為輔助登記。 戶籍法 第 13 條 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經父母協議或經法院裁判確定、調解或和解成立由父母一方或雙方任之者,應為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 戶籍法 第 14 條 死亡或受死亡宣告,應為死亡或死亡宣告登記。 檢察機關、軍事檢察機關、醫療機構於出具相驗屍體證明書、死亡證明書或法院為死亡宣告之裁判確定後,應將該證明書或裁判要旨送當事人戶籍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辦理程序、期限、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14-1 條 原住民身分及民族別之取得、喪失、變更或回復,應為原住民身分及民族別登記。 前項登記,依原住民身分法及其相關法規規定辦理。 戶籍法 第 15 條 在國內未曾設有戶籍,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為初設戶籍登記: 一、中華民國國民入境後,經核准定居。 二、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歸化或回復國籍後,經核准定居。 三、大陸地區人民或香港、澳門居民,經核准定居。 四、在國內出生,十二歲以上未辦理出生登記,合法居住且未曾出境。 戶籍法 第 16 條 遷出原鄉(鎮、市、區)三個月以上,應為遷出登記。但法律另有規定、因服兵役、國內就學、入矯正機關收容、入住長期照顧機構或其他類似場所者,得不為遷出登記。 全戶遷徙時,經警察機關編列案號之失蹤人口、矯正機關收容人或出境未滿二年者,應隨同為遷徙登記。 出境二年以上,應為遷出登記。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適用之: 一、因公派駐境外之人員及其眷屬。 二、隨我國籍遠洋漁船出海作業。 我國國民出境後,未持我國護照或入國證明文件入境者,其入境之期間,仍列入出境二年應為遷出登記期間之計算。 戶籍法 第 17 條 由他鄉(鎮、市、區)遷入三個月以上,應為遷入登記。 原有戶籍國民遷出國外,持我國護照或入國證明文件入境三個月以上者,應為遷入登記。原有戶籍國民,經許可回復中華民國國籍者,亦同。 戶籍法 第 18 條 同一鄉(鎮、市、區)內變更住址三個月以上,應為住址變更登記。 戶籍法 第 19 條 在同一戶籍地址內,不同戶間另立新戶或合併為一戶者,應為分(合)戶登記。 戶籍法 第 20 條 中華民國人民初次申請戶籍登記時,其出生地依下列規定: 一、申請戶籍登記,以其出生地所屬之省(市)及縣(市)為出生地。 二、無依兒童之出生地無可考者,以發現地為出生地。 三、在船機上出生而無法確定其出生地者,以其出生時該船機之註冊地、國籍登記地或船籍港所在地為出生地。 四、在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安置教養,其出生地或發現地不明者,以該機構所在地為出生地。 五、在國外出生者,以其出生所在地之國家或地區為出生地。 六、不能依前五款規定確定其出生地者,以其居住處所地為出生地。 戶籍法 第 三 章 登記之變更、更正、撤銷及廢止 戶籍法 第 21 條 戶籍登記事項有變更時,應為變更之登記。 戶籍法 第 22 條 戶籍登記事項有錯誤或脫漏時,應為更正之登記。 戶籍法 第 23 條 戶籍登記事項自始不存在或自始無效時,應為撤銷之登記。撤銷中華民國國籍之喪失或撤銷中華民國國籍者,亦同。 戶籍法 第 24 條 戶籍登記事項嗣後不存在時,應為廢止之登記。喪失中華民國國籍或臺灣地區人民身分者,亦同。 戶籍法 第 25 條 登記後發生訴訟者,應俟判決確定或訴訟上和解或調解成立後,再為變更、更正、撤銷或廢止之登記。 戶籍法 第 四 章 登記之申請 戶籍法 第 26 條 戶籍登記之申請,應向當事人戶籍地之戶政事務所為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之指定項目,其登記得向戶籍地以外之戶政事務所為之。 二、雙方或一方在國內現有或曾設戶籍者,在國內結婚或離婚,得向任一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或離婚登記。 三、雙方或一方在國內現有或曾設戶籍者,在國外結婚或離婚,得檢具相關文件,向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以下簡稱駐外館處)或行政院於香港、澳門設立或指定之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申請,經驗證後函轉戶籍地或原戶籍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或離婚登記。 四、雙方在國內未曾設戶籍者,在國內結婚或離婚,其結婚或離婚登記,得向任一戶政事務所為之。在國外結婚或離婚,得檢具相關文件,向駐外館處或行政院於香港、澳門設立或指定之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申請,經驗證後函轉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中央政府所在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或離婚登記;或於驗證後,向任一戶政事務所辦理之。 五、初設戶籍登記,應向現住地之戶政事務所為之。 六、在國內之遷出登記,應向遷入地戶政事務所為之。 戶籍法 第 27 條 登記之申請,由申請人以書面、言詞或網路向戶政事務所為之。 依前項規定以網路申請登記之項目,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 戶籍法 第 28 條 登記申請書,應由申請人簽名或蓋章;其以言詞為申請時,戶政事務所應代填申請書。必要時,應向申請人朗讀後,由其簽名或蓋章;其以網路申請時,應以電子簽章為之。 前項電子簽章,限以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簽發之自然人憑證為之。 戶籍法 第 29 條 出生登記,以父、母、祖父、祖母、戶長、同居人或撫養人為申請人。 前項出生登記,如係無依兒童,並得以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0 條 認領登記,以認領人為申請人;認領人不為申請時,以被認領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1 條 收養登記,以收養人或被收養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2 條 終止收養登記,以收養人或被收養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3 條 結婚登記,以雙方當事人為申請人。但於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以前(包括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當日)結婚,或其結婚已生效者,得以當事人之一方為申請人。 前項但書情形,必要時,各級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得請相關機關協助查證其婚姻真偽,並出具查證資料。 戶籍法 第 34 條 離婚登記,以雙方當事人為申請人。但經法院裁判離婚確定、調解或和解離婚成立或其他離婚已生效者,得以當事人之一方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4-1 條 原住民身分及民族別登記,以本人為申請人。但本人未婚未成年時,原住民身分及民族別之取得或變更之登記,得以法定代理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5 條 監護登記,以監護人為申請人。 輔助登記,以輔助人或受輔助宣告之人為申請人。 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以行使或負擔之一方或雙方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6 條 死亡登記,以配偶、親屬、戶長、同居人、經理殮葬之人、死亡者死亡時之房屋或土地管理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37 條 在矯正機關內被執行死刑或其他原因死亡,無人承領者,由各該矯正機關通知其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為死亡登記。 戶籍法 第 38 條 因災難死亡或死亡者身分不明,經警察機關查明而無人承領時,由警察機關通知其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為死亡登記。 戶籍法 第 39 條 死亡宣告登記,以聲請死亡宣告者或利害關係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40 條 初設戶籍登記,以本人或戶長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41 條 遷徙登記,以本人或戶長為申請人。 全戶之遷徙登記,以戶長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42 條 依第十六條第三項規定應為出境人口之遷出登記者,其戶籍地戶政事務所得逕行為之。 戶籍法 第 43 條 分(合)戶登記,以本人或戶長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44 條 出生地登記,以本人或第二十九條之申請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45 條 應辦理戶籍登記事項,無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一項但書、第三十四條但書、第三十六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及前二條之申請人時,得以利害關係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 第 46 條 變更、更正、撤銷或廢止登記,以本人為申請人。本人不為或不能申請時,以原申請人或利害關係人為申請人,戶政事務所並應於登記後通知本人。戶政事務所依職權為更正、撤銷或廢止登記,亦同。 戶籍法 第 47 條 申請人不能親自申請登記時,得以書面委託他人為之。 認領、終止收養、結婚或兩願離婚登記之申請,除有正當理由,經戶政事務所核准者外,不適用前項規定。 戶籍法 第 48 條 戶籍登記之申請,應於事件發生或確定後三十日內為之。但出生登記至遲應於六十日內為之。 前項戶籍登記之申請逾期者,戶政事務所仍應受理。 戶政事務所查有不於法定期間申請者,應以書面催告應為申請之人。 戶籍法 第 48-1 條 下列戶籍登記,免經催告程序,由戶政事務所逕行為之: 一、死亡宣告登記。 二、喪失中華民國國籍之廢止戶籍登記。 三、撤銷前款登記之撤銷戶籍登記。 四、撤銷中華民國國籍之撤銷戶籍登記。 五、喪失臺灣地區人民身分之撤銷戶籍登記。 六、喪失臺灣地區人民身分之廢止戶籍登記。 戶籍法 第 48-2 條 下列戶籍登記,經催告仍不申請者,戶政事務所應逕行為之: 一、出生登記。 二、監護登記。 三、輔助登記。 四、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 五、死亡登記。 六、初設戶籍登記。 七、遷徙登記。 八、更正、撤銷或廢止登記。 九、經法院裁判確定、調解或和解成立之身分登記。 戶籍法 第 49 條 出生登記當事人之姓氏,依相關法律規定未能確定時,婚生子女,由申請人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依父姓或母姓登記;非婚生子女,依母姓登記;無依兒童,依監護人之姓登記。 戶政事務所依前條第一款規定逕為出生登記時,出生登記當事人姓氏,婚生子女,以抽籤決定依父姓或母姓登記;非婚生子女,依母姓登記;無依兒童,依監護人之姓登記,並由戶政事務所主任代立名字。 戶籍法 第 50 條 全戶遷離戶籍地,未於法定期間申請遷徙登記,無法催告,經房屋所有權人、管理機關、地方自治機關申請或無人申請時,戶政事務所得將其全戶戶籍暫遷至該戶政事務所。 矯正機關收容人有前項情形者,戶政事務所得逕為遷至矯正機關,不受第十六條第一項但書及第二項規定之限制。 戶政事務所接收收容人出矯正機關通報後,應查實並由收容人居住地戶政事務所辦理遷入登記。 戶籍法 第 五 章 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 戶籍法 第 51 條 國民身分證用以辨識個人身分,其效用及於全國。 戶口名簿應登載同一戶長戶內之現戶戶籍資料,用以證明該戶內之各成員,並以戶長列為首欄。 戶籍法 第 52 條 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之格式、內容、繳交之相片規格,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之製發、相片影像檔建置之內容、保管、利用、查驗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53 條 空白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印製。必要時,得由中央主管機關統一印製。 戶籍法 第 54 條 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由戶政事務所依據戶籍資料列印製發。 戶籍法 第 55 條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與戶口名簿戶號之編定及配賦方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交由戶政事務所配賦。 戶籍法 第 56 條 國民身分證應隨身攜帶,非依法律不得扣留。 戶口名簿由戶長保管。戶內人口辦理戶籍登記時,戶長應提供戶口名簿,不得扣留。 戶籍法 第 57 條 有戶籍國民年滿十四歲者,應申請初領國民身分證,未滿十四歲者,得申請發給。 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滅失或遺失者,應申請補領。 經戶籍登記之戶,應請領戶口名簿。 戶籍法 第 58 條 申請戶籍登記致國民身分證記載事項變更,應同時申請換領國民身分證。 國民身分證毀損或更換國民身分證相片者,應申請換領國民身分證。 戶口名簿記載事項變更,應申請換領戶口名簿。 戶籍法 第 59 條 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期程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及舊證失效日期,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 已領有國民身分證者,應於全面換發國民身分證期間換發新證。 戶口名簿全面換發之相關事宜,準用前三項規定。 戶籍法 第 60 條 初領或補領國民身分證,應由本人親自為之。 換領國民身分證,由本人親自或以書面委託他人為之。但更換相片換領者,應由本人親自為之。 戶長親自或委託戶內人口辦理全戶或部分戶內人口之遷徙登記時,須同時申請戶內人口之換領國民身分證,不受前項須以書面委託他人辦理之限制。 戶籍法 第 61 條 國民身分證之初領、補領、換領及全面換領,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初領、補領或全面換領:向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申請。 二、換領:申請戶籍登記致國民身分證記載事項變更者,向各該申請登記之戶政事務所申請;國民身分證有毀損或更換相片之情形者,得向任一戶政事務所申請。 前項第一款所定情形,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並刊登公報者,得向戶籍地以外之戶政事務所為之。 戶籍法 第 62 條 因死亡、死亡宣告、廢止戶籍登記、撤銷戶籍、補領、換領或全面換領國民身分證者,原國民身分證由戶政事務所截角後收回。 國民身分證係不法取得、冒用或變造者,發現之機關(構)應函知原發證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註銷製發檔案資料。 戶籍法 第 63 條 初領或全面換領戶口名簿,由戶長親自或以書面委託他人向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為之。 補領或換領戶口名簿,由戶長親自或以書面委託他人,向任一戶政事務所為之。 戶籍法 第 六 章 戶籍資料之申請及提供 戶籍法 第 64 條 戶籍資料,除因避免天災事變、辦理戶口查對校正或經戶政事務所主任核可外,不得攜出保存處所。 前項資料之格式及保存年限,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65 條 本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向戶政事務所申請閱覽戶籍資料或交付戶籍謄本;申請人不能親自申請時,得以書面委託他人為之。 利害關係人依前項規定申請時,戶政事務所僅得提供有利害關係部分之戶籍資料或戶籍謄本。 戶籍謄本之格式及利害關係人範圍,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65-1 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向任一戶政事務所申請親等關聯資料: 一、依人工生殖法第十五條或第二十九條規定,有查證親屬關係之需求。 二、依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八條規定有器官捐贈查證親屬關係之需求。 三、辦理繼承登記有查證被繼承人之配偶及血親關係之需求。 四、為依國籍法第二條規定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有查證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之需求。 五、依法院要求或法院審判有查證親等關聯資料之需求。 六、依其他法律規定有查證親屬關係之需求。 前項所稱親等關聯資料,指戶政機關依據戶籍資料連結親屬關係,依規定提供之親屬關係證明文件。 第一項申請人未能親自申請親等關聯資料時,得以書面委託他人為之。 第一項申請人或前項受託人申請親等關聯資料,戶政事務所僅得提供有利害關係之部分。 前項申請人範圍、利害關係之認定、提供資料格式、申請時應備文件、查證方式、查證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66 條 戶籍謄本之申請,得向任一戶政事務所為之。但申請戶籍檔案原始資料,應向原戶籍登記之戶政事務所為之。 戶籍法 第 66-1 條 本人得向任一戶政事務所申請結婚證明書、離婚證明書、婚姻紀錄證明書、遷徙紀錄證明書或姓名更改紀錄證明書;本人不能親自申請時,得以書面委託他人為之。 前項證明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67 條 各機關所需之戶籍資料及親等關聯資料,應以戶籍登記為依據。 前項資料,由各級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提供;其申請提供之方式、內容、程序、費用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68 條 各級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為查證戶籍登記事項,有關機關、學校、團體、公司或人民應提供資料。 戶籍法 第 69 條 人民依本法請領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戶籍謄本、結婚證明書、離婚證明書、婚姻紀錄證明書、遷徙紀錄證明書、姓名更改紀錄證明書、戶籍檔案原始資料影本、親等關聯資料、戶口統計資料、申請閱覽戶籍資料,應繳納規費;其收費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七 章 戶口調查及統計 戶籍法 第 70 條 各級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為辦理戶籍登記,得先清查戶口。 戶籍法 第 71 條 戶政事務所得派員查對校正戶籍登記事項。 戶籍法 第 72 條 各級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應查記十五歲以上人口之教育程度。 戶籍法 第 73 條 各級中等以上學校應每年編造當年畢(結)業及新生名冊,通報中央主管機關。但國民中學新生名冊,得免通報。 戶籍法 第 74 條 各級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應分製各種統計表。 前項統計表,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其所屬戶政事務所應按期層送該管上級機關;必要時,得辦理其他戶口統計調查。 戶籍法 第 八 章 罰則 戶籍法 第 75 條 意圖供冒用身分使用,而偽造、變造國民身分證,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行使前項偽造、變造之國民身分證者,亦同。 將國民身分證交付他人,以供冒名使用,或冒用身分而使用他人交付或遺失之國民身分證,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戶籍法 第 76 條 申請人故意為不實之申請或有關機關、學校、團體、公司、人民故意提供各級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不實之資料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九千元以下罰鍰。 戶籍法 第 77 條 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戶口調查或有關機關、學校、團體、公司、人民拒絕依第六十八條規定提供查證戶籍登記事項之資料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九千元以下罰鍰。 戶籍法 第 78 條 公務員執行職務未依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辦理者,由其服務機關懲處。醫療機構未依同條項規定辦理者,處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 戶籍法 第 79 條 無正當理由,違反第四十八條第一項規定,未於法定期間為戶籍登記之申請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九百元以下罰鍰;經催告而仍不為申請者,處新臺幣九百元罰鍰。 戶籍法 第 80 條 戶長未依第五十六條第二項規定提供戶口名簿者,處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 戶籍法 第 81 條 本法有關罰鍰之處分,由戶政事務所為之。 戶籍法 第 九 章 附則 戶籍法 第 82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戶籍法 第 83 條 本法除第十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六十九條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施行,第四條第一款第六目、第十二條、第三十五條第二項、第四十八條第四項有關輔助登記部分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戶籍法
法律
201501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姓名條例 第 1 條 中華民國國民,應以戶籍登記之姓名為本名,並以一個為限。 臺灣原住民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姓名登記,依其文化慣俗為之;其已依漢人姓名登記者,得申請回復其傳統姓名;回復傳統姓名者,得申請回復原有漢人姓名。但均以一次為限。 中華民國國民與外國人、無國籍人結婚,其配偶及所生子女之取用中文姓名,應符合我國國民使用姓名之習慣;外國人、無國籍人申請歸化我國國籍者,其中文姓名,亦同。 已依前項規定取用中文姓名者,得申請更改中文姓名一次。 回復國籍者,應回復喪失中華民國國籍時之中文姓名。 姓名條例 第 2 條 辦理戶籍登記、申請歸化或護照時,應取用中文姓名,並應使用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或教育部編訂之國語辭典中所列有之文字。 姓名文字未使用前項所定通用字典或國語辭典所列有之文字者,不予登記。 姓名條例 第 3 條 取用中文姓名,應依下列方式為之: 一、姓氏在前,名字在後。但無姓氏者,得登記名字。 二、中文姓氏與名字之間不得以空格或符號區隔。 姓名條例 第 4 條 臺灣原住民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均得以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不受第一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外國人、無國籍人於歸化我國取用中文姓名時,得以原有外文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不受第一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姓名條例 第 5 條 國民依法令之行為,有使用姓名之必要者,均應使用本名。 姓名條例 第 6 條 學歷、資歷、執照及其他證件應使用本名;未使用本名者,無效。 姓名條例 第 7 條 財產之取得、設定、喪失、變更、存儲或其他登記時,應用本名,其未使用本名者,不予受理。 姓名條例 第 8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申請改姓: 一、被認領、撤銷認領。 二、被收養、撤銷收養或終止收養。 三、臺灣原住民或其他少數民族因改漢姓造成家族姓氏誤植。 四、音譯過長。 五、其他依法改姓。 夫妻之一方得申請以其本姓冠以配偶之姓或回復其本姓;其回復本姓者,於同一婚姻關係存續中,以一次為限。 姓名條例 第 9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申請改名: 一、同時在一公民營事業機構、機關(構)、團體或學校服務或肄業,姓名完全相同。 二、與三親等以內直系尊親屬名字完全相同。 三、同時在一直轄市、縣(市)設立戶籍六個月以上,姓名完全相同。 四、與經通緝有案之人犯姓名完全相同。 五、被認領、撤銷認領、被收養、撤銷收養或終止收養。 六、字義粗俗不雅、音譯過長或有特殊原因。 依前項第六款申請改名,以三次為限。但未成年人第二次改名,應於成年後始得為之。 姓名條例 第 10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申請更改姓名: 一、原名譯音過長或不正確。 二、因宗教因素出世或還俗。 三、因執行公務之必要,應更改姓名。 姓名條例 第 11 條 在本條例施行前,有第六條、第七條所定未使用本名情事者,應於本條例施行後,向原權責公民營事業機構、機關(構)、學校、團體申請更正為本名;有第六條所定未使用本名情事者,得以學歷、資歷、執照、其他證件或其他足資證明文件之名字為準,向戶政事務所申請更正本名。 前項之申請,以一次為限。 姓名條例 第 12 條 本人申請改姓、名或姓名時,戶政機關應同時依職權於其配偶、子女戶籍資料為配偶、父或母姓名更改,並應於變更登記後通知其配偶及子女。 姓名條例 第 13 條 依本條例規定申請改姓、冠姓、回復本姓、改名、更改姓名、更正本名者,以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為申請人。因收養或終止收養而須改姓者,辦理收養或終止收養登記之申請人,均得為改姓申請人。 姓名條例 第 14 條 依本條例規定申請改姓、冠姓、回復本姓、改名、更改姓名或更正本名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戶籍登記之日起,發生效力。 姓名條例 第 15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申請改姓、改名或更改姓名: 一、經通緝或羈押。 二、受宣告強制工作之裁判確定。 三、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判決確定,未宣告緩刑或未准予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但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規定不得申請改姓、改名或更改姓名之期間,自裁判確定之日起至執行完畢滿三年止。 姓名條例 第 16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內政部定之。 姓名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姓名條例
法律
201505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戶口普查法 第 1 條 本法依戶籍法第六十八條第二項規定制定之。 戶口普查法 第 2 條 本法戶稱戶口普查,謂全國戶口在指定時刻靜態下之普遍查記。 戶口普查法 第 3 條 戶口普查每十年舉辦一次,必要時得舉辦臨時戶口普查或分區戶口普查。 前項戶口普查年份,區域及普查標準時刻,由行政院報請總統以命令定之 。 戶口普查法 第 4 條 戶口普查,應查常住人口,並查現在人口。 前項所稱常住人口謂在所查戶內經常共同生活或營共同事業之人口;現在 人口,謂並查標準時刻適在所查處所之人口。 戶口普查法 第 5 條 戶口普查應查記之事項及戶口普查表之格式,由內政部定之。 戶口普查法 第 6 條 戶口普查時,以本人或戶長或戶長代理人為申報義務人。 戶口普查法 第 7 條 戶口普查表格,應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填報,普查員核對,必要時由普查員 查填。 戶口普查法 第 8 條 舉辦戶口普查,以內政部部長為普查長,各有關機關正、副首長為副普查 長。 舉辦戶口普查,行政院設戶口普查處;各省 (市) 設省 (市) 戶口普查處 ;各縣 (市) 設縣 (市) 戶口普查處;各鄉 (鎮、市、區) 設鄉 (鎮、市 區) 戶口普查所。各級戶口普查機構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 戶口普查法 第 9 條 辦理戶口普查臨時所需普查人員,就當地機關團體人員學校員生及地方人 士遴派之。 戶口普查法 第 10 條 舉辦戶口普查,由中央政府編列預算辦理。 戶口普查法 第 11 條 戶口普查資料之整理、統計,由內政部會同行政院主計處集中辦理,或交 由各省 (市) 政府辦理之。 戶口普查法 第 12 條 辦理戶口普查人員對於應守秘密之事項不得洩漏,違者依法處罰。 戶口普查法 第 13 條 人民因對於普查之詢問有意規避,或拒絕查記,或故意妄報者,處二百五 十元以下罰鍰。 阻撓他人申報或誘迫妄報者,處二百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鍰。 戶口普查法 第 14 條 未設省、縣地方之戶口普查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旅外僑民、駐外使、領館及其他代表機構人員之戶口普查辦法,由內政部 會同中央有關機關定之。 戶口普查法 第 15 條 戶口普查實施方案由內政部定之。 前項方案關於統計部分,由內政部會同行政院主計處定之。 戶口普查法 第 16 條 本辦法自公布日施行。
戶口普查法
法律
199905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兵役法施行法第五十條制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優待對象如下: 一、現役軍人及其家屬。 二、下列後備軍人: (一)服常備軍官役、預備軍官役、常備士官役、預備士官役或常備兵役,服役期滿依法離營者。 (二)作戰或因公負傷,依法離營者。 (三)預備軍官、預備士官受訓期滿合格,尚未奉召入營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家屬其範圍如左: 一、配偶。 二、直系血親。 三、其他依法現受其扶養,而共同生活之人。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二 章 管理機關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4 條 軍人及其家屬之優待,由左列各機關分別辦理︰ 一、中央以內政部為主管機關,國防部、教育部及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協管機關,遇有與其他部會有關聯者,隨時會商辦理。 二、直轄市、縣(市)以直轄市、縣(市)政府為主管機關,所在地之師(團)管區司令部為協管機關。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5 條 軍人家庭狀況,應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逐年調查統計;其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6 條 軍人及其家屬不分本籍、寄籍與寄居久暫,得憑身份證之兵役記載或其他規定之證件,向居住地之鄉鎮公所申請優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三 章 現役軍人及其家屬之優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7 條 動員時期應徵召服役之軍人,在入營前所欠之公私債務或出典之不動產,於在營服役期間如約定或法定期限屆滿無力清償或回贖時,其服役期間在一年以內者,得延至服役期滿後一年內清償或回贖之,其服役期間在一年以上者,得延至服役期滿後二年內清償或回贖之。 前項所稱無力清償或回贖,由所在地之兵役協會調查評議,報請縣市政府核定,如債權人認為評議不當時,得提出證明請求複議一次。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8 條 前條之清償或回贖,如軍人因作戰陣亡或因公負傷患病致死或成殘時,得自陣亡死亡或成殘之日起滿三年內,由其本人或繼承人為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9 條 動員時期應徵召服役之軍人,在入營前由其本人或家屬承租或承典之耕地或房屋,於在營服役期間,如確係賴以維持生活或居住時,其約定或法定期限屆滿者,出租人或出典人不得終止契約或回贖典物。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0 條 動員時期應徵召服役之軍人,於在營服役期間,其家屬賴以維持生活所必需之財產,債權人不得請求強制執行。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1 條 應徵召服役之軍人,在入營前自耕或承租、承典之土地,於在營服役期間,如其家屬確係無力耕作時,得申請鄉鎮公所助耕,其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2 條 (刪除)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3 條 (刪除)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4 條 應徵召服役之軍人,在入營前原為職工者,其所遺之職務,原機構如需另僱代理人時,應就其家屬中具有該項職務資格能力者,優先僱代。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5 條 應徵召服役之軍人,在入營前原為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之職工,領有眷屬生活補助費、實物配給或代金者,原機構仍應照發。但在軍中領有眷屬補助者,不得重領。 職務代理人,除領本人之實物配給外,其眷屬生活補助費、實物配給或代金,仍應照發。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6 條 現役軍人參加高等、普通或特種檢定考試者,如與國防軍事上無妨礙時,應給予公假,其因應徵召服役適值入營者,得延期入營。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7 條 現役軍人因作戰有功獲有勳獎者,其本籍或寄籍之地方政府及關係學校,得另加表揚,以示崇敬。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8 條 現役軍人因作戰或服公務失蹤被俘後,忠貞不屈或情況不明者,其家屬之待遇處理辦法,由國防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19 條 現役軍人乘坐公營之火車、輪船、飛機、公共汽車等交通運輸工具時,得予以減費優待,其辦法由交通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0 條 現役軍人及其家屬承租或興建住宅之土地其為公產者,於在營服役期間,得享有減租之優待,其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前項減租之優待,以現役軍人家屬自住者為限。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1 條 現役軍人進入歌劇影院等公共娛樂場所時,得予以減費優待,其辦法由內政部會同國防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2 條 現役軍人如確係家境清寒不能維持生活者,其家屬得向政府申請小本貸款。 前項貸款應由政府設置軍人貸款基金,其貸款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3 條 現役軍人家屬住宅自用生活必需之水電,得憑軍眷補給證申請減費優待,但以公營者為限。其辦法由經濟部會同國防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4 條 現役軍人家屬就醫,軍醫院、公立醫院及軍公醫療機構,得免費或減費,其辦法由內政部會同國防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5 條 現役軍人家屬在六歲以下無力教養,或六十歲以上無力生活者,得優先免費入公立之托兒所、育幼院或救濟院。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6 條 現役軍人之子女,就學中等以上學校時,得減免學費,私立學校得就減免部份,申請政府補助,其辦法由教育部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7 條 現役軍人家屬依法令購領生活必需配給品時,得予優先購領。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8 條 現役軍人及其家屬之婚嫁喪葬無力舉辦者,由當地鄉鎮公所或兵役協會酌予協助。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29 條 現役軍人在作戰期間,其家屬被敵殺害者,由地方政府予以埋葬並酌予撫卹。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四 章 後備軍人之優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0 條 政府機關及公立學校或公營事業機構任用新進人員時,其資格相等而為後備軍人者,應優先登記錄用。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1 條 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機構或公立學校,應優先任用合格之後備軍人,擔任左列工作: 一、適用軍事管理組織及軍事教育訓練之工作。 二、適於後備軍人所學軍職專長之工作。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2 條 後備軍人轉任公職時,其原在軍中服役之年資,應予合併計算。 前項年資計算辦法,由行政院會同考試院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3 條 後備軍人因服役致學業技藝荒廢者,於復學復職或就學就職後,應予補習訓練之機會。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4 條 後備軍人於就業前不能維持生活者,社會行政機關或兵役協會,得視財力酌予救助。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5 條 後備軍人承租承領承墾公地時,如與其他承租承領承墾人具有同等條件時,應享有優先權。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6 條 後備軍人轉任公職時,其考試與比敘另以法律定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7 條 後備軍人轉任公職,其所服務之機構,遇有緊縮編制或改組時,得優先保留其職位。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8 條 中央或地方舉行重要慶典時,得特設榮譽席,邀請左列人員參加慶祝,以示崇敬: 一、曾在服役期間建立殊勳者。 二、曾在營服役二十年以上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五 章 優待之停止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39 條 現役軍人因消失其身份或被通緝者,停止本條例第三章規定之優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40 條 後備軍人因消失身份或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停止本條例第四章規定之優待: 一、判處徒刑在執行中者。 二、正通緝中者。 凡因內亂外患或貪污罪,經判處徒刑者,永遠停止其優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41 條 被優待之家屬,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停止其優待: 一、喪失國籍者。 二、判處徒刑在執行中者。 三、正通緝中者。 四、配偶離婚,女出嫁、或子為他人贅夫者。 五、為他人養子女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六 章 附則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42 條 軍人依法除役及免役者之優待,由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依法辦理之。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43 條 本條例所定之各項優待,如須分先後之順序時,依現役軍人、現役軍人家屬、後備軍人之順序行之,如身份相同者,依左列順序: 一、曾在服役期間參加作戰者。 二、服役期間較長者。 三、家庭經濟狀況較貧困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44 條 持有卹亡給與令之軍人遺族,除依軍人撫卹條例及有關法令規定辦理外,其在領卹有效期間,並得參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九條之規定予以優待。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第 4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
法律
20220518
2024/1/12 上午 12:00:00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兵役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制定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 為執行兵役及替代役事務,內政部應成立役政署,並得設置地區役政檢訓中心,各就主管事項,分別辦理各區之兵役及替代役有關事務。 內政部役政署、地區役政檢訓中心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受主管機關指揮、監督,執行替代役業務。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替代役,指役齡男子於需用機關擔任輔助性工作,履行政府公共事務或其他社會服務;或於經主管機關認可之政府機關、公立研究機關(構)、大學校院、行政法人或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及民間產業機構(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從事科技、產業研究發展或技術工作。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 條 替代役之類別區分如下: 一、一般替代役: (一)警察役。 (二)消防役。 (三)社會役。 (四)環保役。 (五)醫療役。 (六)教育服務役。 (七)農業服務役。 (八)原住民族部落役。 (九)其他經行政院指定之役別。 二、研發替代役。 三、產業訓儲替代役。 替代役類別實施順序及人數,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 條 中華民國男子年滿十八歲之翌年一月一日起,除依第五條之一規定申請服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外,經徵兵檢查為常備役體位者,得依志願申請服一般替代役;檢查為替代役體位者,服一般替代役。 原住民依前項規定申請服一般替代役或服一般替代役者,主管機關得依其意願優先服原住民族部落役。 第一項申請服一般替代役役男,具下列資格者,得優先甄試,並依下列順序決定甄試順序: 一、因宗教、家庭因素。 二、國家考試及格合於前條第一項第一款類別專長證照。 三、取得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給合於前條第一項第一款類別專長證照。 四、具備相關之學歷、經歷及專業訓練。 前項所定學歷、經歷及專業訓練,由主管機關會商需用機關定之。 因犯罪於法院審理中或經判決有罪確定,主管機關得不予許可其申請服一般替代役或限制其所服一般替代役類(役)別。但少年犯罪、過失犯或受緩刑之宣告而未經撤銷者,不在此限。 申請服一般替代役之資格、申請程序、期限、條件、錄取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替代役體位徵服一般替代役之實施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1 條 中華民國男子年滿十八歲之翌年一月一日起,經徵兵檢查為常備役體位或替代役體位,具國內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校院碩士以上學歷者,得申請並經甄選服研發替代役;具國內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專科學校或大學校院畢業,獲有副學士以上學歷者,得申請並經甄選服產業訓儲替代役。 研發替代役及產業訓儲替代役之申請與甄選程序、錄取方式、訓練進修、服勤、管理、用人單位轉調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2 條 經甄選錄取服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之役男,其服役期間分為下列三階段: 一、第一階段:接受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期間。 二、第二階段:自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期滿,分發用人單位之日起,至第七條第一項所定替代役體位應服役期之日止。 三、第三階段:自服滿第七條第一項所定替代役體位應服役期之日起,至同條第二項所定役期期滿之日止。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3 條 經甄選錄取服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之役男於接受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前,應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契約,其契約內容應包括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之權利義務事項。 前項書面契約,用人單位應於簽訂後十日內,送主管機關備查。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 條 服替代役期間之役齡男子(以下簡稱替代役役男),於完成訓練後,依其所服替代役類別之法令規定,執行勤務。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1 條 第一階段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適用本條例規定。 第二階段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不適用勞動基準法規定;其權利義務事項,除本條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一般替代役之規定。 第三階段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與用人單位間具僱傭關係,有關勞動條件及保險事項,依勞動基準法、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勞工保險條例規定辦理,不適用本條例規定;其所需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二 章 服役規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7 條 替代役體位或以家庭因素申請服一般替代役之役期,與常備兵役同;以常備役體位申請服一般替代役之役期,較常備兵役長六個月以內。 申請服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者,其役期較常備兵役長三年以內;未能服滿規定之役期者,改服一般替代役;其所服期間除第一階段按實際日數計算外,其餘期間以四分之一計算,折抵應服之役期。但分發至用人單位之服役期間未滿一年者,該階段期間不予計算折抵。 完成警察人員養成教育且尚未履行兵役義務之役齡男子,於接受一般替代役基礎訓練後,三年內未能分發任用或分發後未能履行規定之服務年限者,補服應服之一般替代役役期。 第一項常備役體位服一般替代役之役期及第二項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之役期,由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者,由主管機關製發替代役退役證明。 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服滿規定之役期者,依第一項所定替代役體位應服役期採計為服役年資;其餘期間,採計為用人單位工作年資。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8 條 一般替代役役男及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之薪俸、地域加給及主、副食費,比照國軍義務役軍官、士官、常備兵標準發給;其中主、副食費,得考量實際物價及相關辦伙所需費用調整之;經派往國外地區服勤者,得考量駐在國之地理環境、交通狀況、艱苦程度及經濟條件等因素,分級發給國外之地域加給。 前項薪俸、地域加給及主、副食費之發放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9 條 應徵服替代役之役男,因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非本人不能處理者,得予延期徵集。 前項延期徵集原因消滅時,仍應受徵集。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0 條 替代役役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服替代役,稱為停役: 一、經診斷確定罹患足以危害團體健康及安全之疾病者。 二、傷病經鑑定不堪服役者。 三、經通緝、羈押,或經觀察勒戒或宣告徒刑、拘役確定在執行中者。 四、受保安處分、強制戒治、感訓處分、安置輔導處分或感化教育處分裁判確定,在執行中者。但受保護管束之宣告者,不在此限。 五、擅離替代役職役累計逾七日者。 六、失蹤逾三個月者。 前項停役期間,不算入替代役役期。 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之傷病停役檢定標準,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1 條 停役原因消滅者,除有第二項所定情形外,應予回役,並回原服勤單位繼續服勤,補足其應服之役期。但服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者之回役,得由主管機關指定其類(役)別及服勤單位或用人單位。 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或第六款規定停役,得經主管機關審查實際情形,核定免予回役;免予回役之要件,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2 條 替代役役男於服役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提前退役: 一、員額過剩時。 二、役男家庭發生重大變故,須負擔家庭生計主要責任或因其他特殊事故,經主管機關核定者。 前項第一款應由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第二款提前退役之申請資格、條件及程序,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三 章 訓練服勤管理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3 條 訓練區分為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 前項基礎訓練,由主管機關會同國防部辦理;專業訓練,除研發替代役及產業訓儲替代役由主管機關辦理外,一般替代役由需用機關辦理。 宗教因素申請服一般替代役經核定者,應實施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其基礎訓練併同專業訓練,由需用機關辦理。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4 條 需用機關得視需要甄選優秀替代役役男,實施幹部在職訓練後,擔任管理幹部。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5 條 主管機關及需用機關均應編立替代役役男役籍及管理名冊,實施列管及異動管理。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6 條 一般替代役役男膳食,由訓練及服勤單位負責辦理;第一階段研發替代役及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膳食,由訓練單位負責辦理。 前項膳食於必要時,得發給主、副食代金。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7 條 替代役役男之役籍管理辦法及一般替代役役男之訓練服勤管理辦法,分別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8 條 需用機關應依業務需要,訂定一般替代役役男服勤管理規定,送請主管機關備查。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8-1 條 用人單位應依業務需要,訂定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工作時間、請假、休假、出差、加班、激勵措施及考核等事項之服勤管理規定,送主管機關備查;其服勤管理規定違反依第五條之一第二項所定辦法者,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正。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申請或依職權轉調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至其他用人單位: 一、因計畫變更或裁撤,無法容納現有役男。 二、因歇業、轉讓或停工達一個月以上。 三、對役男有施暴、重大侮辱行為或危害健康之情形。 四、未依第六十條之一第一項規定繳納研究發展費或產業訓儲費。 五、經主管機關廢止其分配員額。 六、其他有害役男權益,經主管機關認定情節重大應予轉調。 前項申請經主管機關核定或主管機關依職權轉調者,用人單位與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原訂契約終止,由轉調後之用人單位與役男重新簽訂書面契約,送主管機關備查。 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因用人單位歇業、轉讓或停工等非可歸責於役男之事由,致不能繼續服役之期間,役期視為未中斷;其屬用人單位應支付之費用,於契約終止後仍由原用人單位負擔。用人單位因故不能支付之費用,由主管機關以依第六十條之一第二項設置之基金支付,並於支付後向用人單位求償。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19 條 主管機關得會同需用機關對服勤單位實施督導考核。 替代役役男發生重大事故時,服勤單位應依規定向需用機關報告,並妥為處理;需用機關並應於二十四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四 章 權利義務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0 條 替代役役男除本條例另有規定者外,享有下列權利: 一、學生保留學籍,職工保留底缺年資。 二、參加政府舉辦之考試時,給予公假。 三、乘坐公營交通運輸工具或進入公營歌劇影院等公共娛樂場所時,得予減費優待。 四、其家屬不能維持生活時,由政府扶助。 五、服役期間發生病、傷、身心障礙或死亡事故,經發布通報者,由主管機關發給一次慰問金。 六、替代役役男因公致病、傷或身心障礙,於退役、停役後,生計艱難需長期醫療或就養者,視同國軍退除役官兵,依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及相關法令規定申請輔導安置;其慰問金、安養津貼及贍養金之發給,由主管機關辦理。但第三階段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不適用之。 七、因公死亡者,政府負安葬之責。 八、其家屬就醫之補助,比照常備兵家屬就醫相關規定辦理。 九、傷病住院屆滿役期未癒,經主管機關准予繼續治療者,由主管機關發給照護金。 前項替代役役男權利作業程序、優待、補助、照護、贍養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第一項第六款因公致病、傷或身心障礙者申請輔導安置之認定程序,由主管機關會商相關業務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1 條 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得享有下列優待: 一、轉任公職時,其服替代役之年資,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二、因公負傷經鑑定不堪服役者,於參加公務人員考試時,得準用後備軍人轉任公職考試比敘條例第四條之規定予以優待。 三、報考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新生或轉學生時,除研究生及學士後各學系學生外,其考試成績加分優待,準用退伍軍人報考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優待辦法之規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2 條 替代役役男之家屬,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止第二十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之權利: 一、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判處徒刑在執行中者。 三、在通緝或協尋中者。 四、配偶離婚、子女成年或結婚者。 五、為他人養子女者。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3 條 持有撫卹令之替代役服役期滿役男或遺族,在領卹有效期間,其權利準用第二十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規定。 前項遺族正在就學者,其所需費用之優待,準用軍公教遺族就學費用優待條例之規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4 條 替代役役男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宣誓效忠中華民國。 二、遵守政府機關之相關法令。 三、對公務有保守秘密之責任,除役後亦同。 四、遵守主管機關、需用機關與其所屬服勤單位及用人單位所定之服勤管理規定及命令。 五、服役期間不得從事兼職、兼差及其他營利行為。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5 條 一般替代役役男與第一階段之研發替代役及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予請假;其請假規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6 條 (刪除)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6-1 條 替代役役男服役期間出境,應經主管機關核准;其申請與審查程序、核准之次數、期間、限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五 章 撫卹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7 條 替代役役男身心障礙或死亡應予撫卹者,由主管機關發給撫卹令及撫卹金。 撫卹金發給規定如下: 一、死亡:發給死亡撫卹金,以其遺族為受益人。 二、身心障礙:發給身心障礙撫卹金,以其本人為受益人。 第一項撫卹金之領受權利及未經具領之撫卹金,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8 條 領受撫卹金之遺族,依下列順序定之: 一、父母、配偶、子女。但配偶以未再婚者為限。 二、祖父母、孫子女、寡媳及鰥婿。但寡媳及鰥婿以未再婚者為限。 三、兄弟姊妹,以未成年或已成年因身心障礙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 四、配偶之父母、配偶之祖父母,以無人扶養者為限。 前項遺族,同一順序有數人無法協議時,其撫卹金應平均領受;因拋棄或法定事由喪失領受權時,由其餘遺族領受之。 第一項遺族,替代役役男生前預立遺囑指定領受撫卹金者,從其遺囑。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29 條 身心障礙或死亡之種類如下: 一、因公死亡。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 三、因公致身心障礙。 四、因病或意外致身心障礙。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0 條 替代役役男因公受傷,三年以內傷發死亡者,比照因公死亡之標準給卹;逾三年傷發死亡者,比照因病死亡之標準給卹。 因公受傷役男,於不具替代役現役身分後,因該傷引發死亡,比照前項規定辦理撫卹。 前項人員自不具替代役現役身分之日起,逾五年者,不再議卹。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1 條 替代役役男因公失蹤,在地面滿一年、在海上及空中滿六個月查無下落者,依因公死亡辦理撫卹。 前項以外之失蹤人員,經法院為死亡之宣告者,依意外死亡辦理撫卹。但失蹤人員經查明有犯罪行為者,不予撫卹。 依前二項辦理撫卹經查明並未死亡者,應註銷其死亡撫卹令,已發之撫卹金得免追繳。但意圖逃亡或歸後不報,除追繳外,並依法究辦。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2 條 替代役役男死亡時,除依下列規定給與一次撫卹金外,每年給與五個基數之年撫卹金: 一、因公死亡:給與二十一‧八七五個基數。但因冒險犯難殉職者,加給十五‧六二五個基數。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給與十五個基數。 前項役男死亡,著有特殊勳績者,得增加一次撫卹金額三十個基數。身後經明令褒揚者,得增加一次撫卹金額四十個基數。 年撫卹金給與之年限,規定如下: 一、因公死亡:給與十五年。但因冒險犯難殉職者,加給五年。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給與三年。 前項第一款死亡者之遺族,為父母或配偶,第二款死亡者之遺族為獨子之父母,或無子女之配偶;其年撫卹金得給與終身。 第三項所定給與年限屆滿而子女尚未成年者,得繼續給卹至成年;或子女雖已成年,學校教育未中斷者,得繼續給卹至大學畢業。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3 條 身心障礙等級區分如下: 一、一等。 二、二等。 三、三等。 四、重度機能障礙。 五、輕度機能障礙。 前項等級區分檢定後,如有增劇或再受傷者,經複檢屬實,得改列等級。 依前項規定申請等級複檢者,以服替代役期間為限。但因公致身心障礙核定有案者,於不具替代役現役身分之日起五年內,因同一原因身心障礙等級增劇時,比照前項規定辦理。 第一項身心障礙等級檢定標準,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4 條 替代役役男因傷病致身心障礙,自核定身心障礙等級之日起,依下列規定給與年撫卹金: 一、因公致身心障礙: (一)一等給與終身,每年給與四個基數。 (二)二等給與十年,每年給與三個基數。 (三)三等給與五年,每年給與二個基數。 (四)重度機能障礙一次給與三個基數;輕度機能障礙一次給與二個基數。 二、因病或意外致身心障礙: (一)一等給與十五年,每年給與三個基數。 (二)二等給與八年,每年給與二個基數。 (三)三等一次給與三個基數。 (四)重度機能障礙一次給與二個基數;輕度機能障礙一次給與一個基數。 前項第一款第四目、第二款第三目及第四目人員,均不發撫卹令。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5 條 本條例所定撫卹金基數之計算,按國軍志願役上士二級之本俸加一倍為準。 年撫卹金之計算,應隨同國軍志願役上士二級之本俸調整支給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6 條 撫卹受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其領受撫卹金之權利: 一、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者。 三、褫奪公權終身者。 四、死亡者。 五、死者配偶或寡媳再婚者。 六、因失蹤受卹,經證明並未死亡者。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7 條 撫卹受益人經褫奪公權尚未復權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者,停止其領受撫卹金之權利,至其原因消滅時恢復。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8 條 請卹及請領各期撫卹金權利之時效,自請卹或請領事由發生之次月起,經過十年不行使而消滅。但因不可抗力之事由,致不能行使者,其時效中斷;時效中斷者,自中斷之事由終止時,重行起算。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39 條 替代役役男撫卹之作業程序、死亡、身心障礙適用範圍及殮葬補助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六 章 保險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0 條 替代役役男均應參加全民健康保險、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及團體意外保險。 替代役役男服役國外地區者,由需用機關依其需要辦理駐外醫療保險,必要時,得加保兵災險。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1 條 替代役役男之保險,業務劃分如下: 一、全民健康保險:由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依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辦理。 二、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由主管機關辦理或委託其他機關、公營事業機構辦理。 三、團體意外保險:由主管機關每年對外公開招標辦理;其保險內容及相關規定,由主管機關定之。 四、駐外醫療保險及兵災險:由需用機關視駐在國國情及醫療水準訂定保險內容及相關規定辦理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2 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保險費,按月繳納,以被保險人保險基數金額及保險費率計算之;保險費率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 主管機關委託其他機關或公營事業機構辦理本保險所需事務費,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撥付。 前二項保險費率、保險基數金額及事務費比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本條例未規定之保險事項,依常備兵役保險之規定辦理。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3 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給付項目包括死亡給付、身心障礙給付及眷屬喪葬津貼。 前項死亡給付、身心障礙給付或眷屬喪葬津貼,以被保險人或其眷屬事故發生月份之保險基數金額為標準計算之。 第一項保險給付如有短絀,應由國庫撥補。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4 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死亡給付規定如下: 一、因公死亡:給付四十二個基數。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給付三十六個基數。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5 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身心障礙給付規定如下: 一、因公致身心障礙: (一)一等:給付三十六個基數。 (二)二等:給付二十四個基數。 (三)三等:給付十六個基數。 (四)重度機能障礙:給付八個基數。 二、因病或意外致身心障礙: (一)一等:給付三十個基數。 (二)二等:給付二十個基數。 (三)三等:給付十二個基數。 (四)重度機能障礙:給付六個基數。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5-1 條 被保險人之眷屬因疾病或意外傷害而致死亡者,依下列基準,給與喪葬津貼: 一、父母及配偶,給付三個基數。 二、子女之喪葬津貼如下: (一)年滿十二歲者,給付二個基數。 (二)已為出生登記且未滿十二歲者,給付一個基數。 符合請領同一眷屬喪葬津貼之被保險人有數人時,應自行協商,推由一人檢證請領;具領之後,不得更改。 被保險人之父、養父或母、養母死亡時,其喪葬津貼僅能擇一請領。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6 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被保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給付: 一、犯罪被執行死刑者。 二、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者。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7 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保險受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其領受保險給付權利: 一、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二、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 三、故意致被保險人於死。 四、自通知保險給付之日起,逾十年不行使。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8 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請領保險給付之權利,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49 條 依本條例所定保險業務,除團體意外保險外,保險給付、保險契約、帳冊、文據簿籍及業務收支,均免納一切稅捐。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0 條 替代役役男之各類保險費、國民年金保險費,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付。但駐外醫療保險及兵災險,由需用機關編列預算支付。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1 條 替代役役男保險、醫療之作業程序、死亡、身心障礙認定、給付及受益請領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七 章 罰則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2 條 替代役役男無故不就指定之替代役職役、擅離職役累計逾七日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3 條 一般替代役役男與第一階段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違抗監督長官之勤務命令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4 條 應服常備兵役役男,假藉宗教信仰因素申請,致服替代役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5 條 一般替代役役男與第一階段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違反生活、訓練及勤務管理規定者,視情節輕重,予以罰站、罰勤、禁足、申誡、記過、罰薪或輔導教育。 罰站,每次以二小時為限,實施五十分鐘,休息十分鐘。但僅限於訓練及輔導教育期間實施。 罰勤,平日以二小時為限,例假日以八小時為限。 禁足,於例假日實施,每次以二日為限。 申誡、記過,以書面為之。累計申誡三次,以記過一次論;累計記過三次,得予以罰薪,並得施以輔導教育。 罰薪,扣除薪給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以三個月為限。 輔導教育,由主管機關會同相關機關實施;其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罰站、罰勤、禁足、申誡及記過,由服勤、訓練單位核處;罰薪、輔導教育,由服勤單位提出,報請需用機關核定,並於一週內送請主管機關備查。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5-1 條 意圖避免替代役之徵集,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捏造免役或緩徵原因者。 二、毀傷身體者,或以其他方法變更體位者。 三、緩徵原因消滅,無故逾四十五日未自動申報者。 四、拒絕接受徵集令者。 五、應受徵集,無故逾應徵期限五日者。 六、使人頂替本人應徵者。 七、頂替他人或介紹他人頂替應徵者。 八、未經核准而出境者。 九、核准出境後,屆期未歸經催告仍未返國者。 犯前項第六款使人頂替本人應徵罪,或第七款頂替他人或介紹他人頂替應徵罪在二次以上者,加重其刑至三分之二。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5-2 條 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申請或依職權廢止其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資格,改服一般替代役,補足應服役期: 一、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施暴或有重大侮辱之行為。 二、違反服勤管理規定,情節重大。 三、故意耗用物品或洩漏機密資料,致用人單位受有損害。 四、私自經營與用人單位相關之事業。 五、其他有害用人單位權益,經主管機關認定情節重大應廢止其資格。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5-3 條 主管機關得對用人單位實施督導考核。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應予糾正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原分配員額、限制其申請之員額或於一定期間內不得提出申請: 一、未依第五條之三第二項規定訂定書面契約送主管機關備查。 二、未依第十八條之一第一項規定訂定服勤管理規定並送主管機關備查。 三、有第十八條之一第二項第三款所定對役男有施暴、重大侮辱行為或危害健康之情形。 四、未依第六十條之一第一項規定繳納研究發展費或產業訓儲費。 五、其他侵害役男權益之重大事項。 用人單位有前項各款情形之一,致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權益受損害者,應負賠償責任。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5-4 條 用人單位違反其依第十八條之一第一項規定所訂定之服勤管理規定,致役男權益受損,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八 章 附則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6 條 主管機關得邀請民間團體代表、學者及專家辦理一般替代役、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年度實施計畫、宗教信仰申請案件、限制服替代役類(役)別、役男權益受損重大案件及其他重大爭議案件等事項之審查。 前項民間團體代表、學者及專家人數之比例不得少於總數之二分之一;審查成員任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7 條 替代役役男及相關人員著有功勳者,得依法授予勳章、頒給獎章,或予以獎勵。 依前項及第五十五條規定應予獎勵、懲處之對象、種類、方式與申請救濟之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8 條 依本條例規定服警察役之役男,於執行職務時,得使用必要之警械;其使用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59 條 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應按其服役類別、專長、年齡、體位納入勤務編組,平時演訓、非常事變或戰時,得視需要召集服勤;其服勤之範圍、人數、編組及召集之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國防部定之。 前項召集服勤期間,其相關權利、義務與服替代役期間相同;召集服勤所需費用,由需用機關或服勤單位編列預算辦理。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0 條 施行替代役所需之經費,除第六十條之一另有規定者外,由主管機關及各有關機關(構)依本條例所定,按其應辦事項,依預算法令編列預算。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0-1 條 用人單位應於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之第二階段服役期間,按月向主管機關繳納研究發展費或產業訓儲費,為下列各款之運用: 一、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服役期間之薪俸、主副食費、住宿及交通津貼、保險、撫卹及相關權益等支出。 二、辦理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所需費用支出。 三、對用人單位或役男之申請、資格甄審、服勤督考、人員訪談、檢視制度執行及運作等行政與管理費用。 四、延攬及獎助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役男支出。 五、基金之管理及總務支出。 六、其他有關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事項之支出。 主管機關為辦理前項業務,應設置基金,編製附屬單位預算。 第一項研究發展費及產業訓儲費之繳納基準,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0-2 條 第十五條、第十九條第二項、第四十條第二項、第四十一條第四款及第五十條所定需用機關或服勤單位應辦理之事項,於用人單位準用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1 條 本條例起徵對象為中華民國七十年次以後出生之役男。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次以前出生之役男有履行兵役義務者,得依第五條及第五條之一規定申請服一般替代役、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2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替代役實施條例 第 63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本條例九十二年六月三日以後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替代役實施條例
法律
202101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兒童福利法 第 一 章 總則 兒童福利法 第 1 條 為維護兒童身心健康,促進兒童正常發育,保障兒童福利,特制定本法。 兒童福利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兒童,指未滿十二歲之人。 兒童出生後十日內,接生人應將出生之相關資料通報戶政及衛生主管機關 備查。 身心障礙兒童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得申請警政機關建立身心障礙兒童 之指紋資料。 兒童福利法 第 3 條 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對其兒童應負保育之責任。 各級政府及有關公私立機構、團體應協助兒童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 維護兒童身心健康及促進正常發展,對於需要指導、管教、保護、身心矯 治及身心障礙重建之兒童,應提供社會服務及措施。 兒童福利法 第 4 條 各級政府及公私立兒童福利機構處理兒童相關事務時,應以兒童之最佳利 益為優先考慮。有關兒童之保護與救助應優先受理。 兒童福利法 第 5 條 兒童之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政府應予適當之協助與保護。 兒童福利法 第 6 條 兒童福利之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 市) 為縣 (市) 政府。 兒童福利主管機關在中央應設置兒童局;在直轄市及縣 (市) 政府應設置 兒童福利專責單位。 司法、教育、衛生等相關單位涉及前項業務時,應全力配合之。 兒童福利法 第 7 條 中央主管機關掌理左列事項: 一、兒童福利法規及政策之研擬事項。 二、地方兒童福利行政之監督及指導事項。 三、兒童福利工作之研究及實驗事項。 四、兒童福利事業之策劃與獎助及評鑑之規劃事項。 五、兒童心理衛生及犯罪預防之計畫事項。 六、特殊兒童輔導及身心障礙兒童重建之規劃事項。 七、兒童福利專業人員之規劃訓練事項。 八、兒童福利機構設置標準之審核事項。 九、國際兒童福利業務之聯繫及合作事項。 十、有關兒童福利法令之宣導及推廣事項。 十一、兒童之母語及母語文化教育事項。 十二、兒童保護之規劃事項。 十三、兒童福利機構之籌辦事項。 十四、其他全國性兒童福利之策劃、委辦及督導事項。 兒童福利法 第 8 條 (刪除) 兒童福利法 第 9 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掌理左列事項: 一、兒童福利機構之籌辦事項。 二、兒童及其父母福利服務之策劃、推行事項。 三、兒童心理衛生之推行事項。 四、特殊兒童輔導與身心障礙兒童重建之計畫及實施事項。 五、兒童福利專業人員之訓練事項。 六、兒童保護之執行事項。 七、有關寄養家庭標準之訂定、審查及其有關之監督、輔導等事項。 八、有關親職教育之規劃及辦理事項。 九、兒童社會服務個案集中管理事項。 十、兒童狀況之調查、統計、分析及其指導事項。 十一、勸導並協助生父認領非婚生子女事項。 十二、兒童福利機構設置標準及設立辦法之訂定事項。 十三、兒童福利機構之檢查及監督事項。 十四、其他之兒童福利事項。 兒童福利法 第 10 條 各級主管機關為協調、研究、審議、諮詢及推動兒童福利,應設兒童福利 促進委員會;其組織規程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兒童福利法 第 11 條 政府應培養兒童福利專業人員,並應定期舉行職前訓練及在職訓練。 兒童福利專業人員之資格,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兒童福利法 第 12 條 兒童福利經費之來源如左: 一、各級政府年度預算及社會福利基金。 二、私人或團體捐贈。 三、兒童福利基金。 兒童福利法 第 二 章 福利措施 兒童福利法 第 13 條 縣 (市) 政府應辦理左列兒童福利措施: 一、婦幼衛生、優生保健及預防注射之推行。 二、對發展遲緩之特殊兒童建立早期通報系統並提供早期療育服務。 三、對兒童與家庭提供諮詢輔導服務。 四、對於無力撫育未滿十二歲之子女者,予以家庭生活扶助或醫療補助。 五、早產兒、重病兒童之扶養義務人無力支付兒童全部或一部醫療費用之 醫療補助。 六、對於不適宜在其家庭內教養之兒童,予以適當之安置。 七、對於棄嬰及無依兒童,予以適當之安置。 八、其他兒童及其家庭之福利服務。 兒童福利法 第 14 條 前條第四款之家庭生活扶助或醫療補助,以具有左列情形之一者為限: 一、父母失業、疾病或其他原因,無力維持子女生活者。 二、父母一方死亡,他方無力撫育者。 三、父母雙亡,其親屬願代為撫養,而無經濟能力者。 四、未經認領之非婚生子女,其生母自行撫育,而無經濟能力者。 兒童福利法 第 15 條 兒童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分,其 生命、身體或自由有明顯而立即之危險者,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 必要之處分: 一、兒童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但未就醫者。 三、兒童遭遺棄、虐待、押賣,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 。 四、兒童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 主管機關緊急安置兒童遭遇困難時,得請求檢察官或警方協助之。 安置期間,主管機關或受主管機關委任安置之機構在保護安置兒童之範圍 內,代行原親權人或監護人之親權或監護權。主管機關或受主管機關委任 之安置機構,經法院裁定繼續安置者,應選任其成員一人執行監護事務, 並向法院陳報。 前項負責執行監護事務之人,應負與親權人相同之注意義務,並應按個案 進展作成報告備查。 安置期間,非為貫徹保護兒童之目的,不得使兒童接受訪談、偵訊或身體 檢查。 安置期間,兒童之原監護人、親友、師長經主管機關許可,得依其指示時 間、地點、方式探視兒童。不遵守者,主管機關得撤銷其許可。 安置之原因消滅時,主管機關或原監護人,得向法院聲請裁定停止安置, 使兒童返回其家庭。 兒童福利法 第 16 條 依前條規定保護安置時,應即通知當地地方法院。保護安置不得超過七十 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 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法院得裁定延長一次。 對於前項裁定有不服者,得於裁定送達後五日內提起抗告。對於抗告法院 之裁定不得再抗告。抗告期間,原安置機關得繼續安置。 兒童福利法 第 17 條 兒童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致無法正常生活於其家庭者,其父母、養父母 、監護人、利害關係人或兒童福利機構,得申請當地主管機關安置或輔助 。 第十五條及前項兒童之安置,當地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 兒童福利機構收容教養之。受寄養之家庭及收容之機構,應提供必要之服 務,並得向撫養義務人酌收安置兒童所需之生活費、衛生保健費及其他與 寄養或收容有關之費用;其收費規定,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 第一項之家庭情況改善或主管機關認第十五條第一項各款情事已不存在或 法院裁定停止安置者,被安置之兒童仍得返回其家庭。 兒童福利法 第 18 條 醫師、護士、社會工作員、臨床心理工作者、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 、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兒童福利業務人員,知悉兒童有第十五條第一項及 第二十六條各款情形或遭受其他傷害情事者,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主 管機關報告。 前項報告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兒童福利法 第 19 條 依本法保護、安置、訪視、調查、輔導兒童或其家庭,應建立個案資料。 因職務知悉之秘密或隱私及所製作或持有之文書,應予保密,非有正當理 由,不得洩漏或公開。 兒童福利法 第 20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擬訂辦法獎勵公民營機構設置育嬰 室、托兒所等各類兒童福利設施及實施優待兒童、孕婦之措施。 兒童福利法 第 21 條 兒童及孕婦應優先獲得照顧。 交通、衛生、醫療等公民營事業應訂定及實施兒童及孕婦優先照顧辦法。 兒童福利法 第 三 章 福利機構 兒童福利法 第 22 條 縣 (市) 主管機關,應自行創辦或獎勵民間辦理左列兒童福利機構: 一、托兒所。 二、兒童樂園。 三、兒童福利服務中心。 四、兒童康樂中心。 五、兒童心理及其家庭諮詢中心。 六、兒童醫院。 七、兒童圖書館。 八、其他兒童福利機構。 兒童福利法 第 23 條 中央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收容不適於家庭養護或寄養之無依兒 童,及身心有重大缺陷不適宜於家庭撫養之兒童,應自行創辦或獎勵民間 辦理左列兒童福利機構: 一、育幼院。 二、兒童緊急庇護所。 三、智能障礙兒童教養院。 四、傷殘兒童重建院。 五、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中心。 六、兒童心理衛生中心。 七、其他兒童教養處所。 對於未婚懷孕或分娩而遭遇困境之婦、嬰,應專設收容教養機構。 兒童福利法 第 24 條 前二條各兒童福利機構之業務,應遴用專業人員辦理,其待遇、福利等另 訂定之。 兒童福利機構設置標準及設立辦法,由中央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定之,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並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兒童福利法 第 25 條 私人或團體辦理兒童福利機構,應向主管機關申請立案;並於許可立案之 日起六個月內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但私人或團體辦理第二十二條之兒童福 利機構,而不對外接受捐助者,得不辦理財團法人登記。 前項兒童福利機構不得兼營營利行為或利用其事業為任何不當之宣傳;其 接受捐助者,應公開徵信,並不得利用捐助為設立目的以外之行為。 各級主管機關應輔導、監督、檢查及評鑑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之兒童 福利機構;成績優良者,應予獎助;辦理不善者,令其限期改善。 兒童福利法 第 四 章 保護措施 兒童福利法 第 26 條 任何人對於兒童不得有左列行為︰ 一、遺棄。 二、身心虐待。 三、利用兒童從事危害健康、危害性活動或欺騙之行為。 四、利用身心障礙或畸形兒童供人參觀。 五、利用兒童行乞。 六、供應兒童觀看閱讀聽聞或使用有礙身心之電影片、錄影節目帶、照片 、出版品、器物或設施。 七、剝奪或妨礙兒童接受國民教育之機會或非法移送兒童至國外就學。 八、強迫兒童婚嫁。 九、拐騙、綁架、買賣、質押兒童,或以兒童為擔保之行為。 十、強迫、引誘、容留、容認或媒介兒童為猥褻行為或性交。 十一、供應兒童毒藥、毒品、管制藥品、刀械、槍砲、彈藥或其他危險物 品。 十二、利用兒童攝製猥褻或暴力之影片、圖片。 十三、帶領或誘使兒童進入有礙其身心健康之場所。 十四、其他對兒童或利用兒童犯罪或為不正當之行為。 兒童福利法 第 27 條 法院認可兒童收養事件,應考慮兒童之最佳利益。決定兒童之最佳利益時 ,應斟酌收養人之人格、經濟能力、家庭狀況及以往照顧或監護其他兒童 之紀錄。 滿七歲之兒童被收養時,兒童之意願應受尊重。兒童堅決反對時,非確信 認可被收養,乃符合兒童最佳利益之唯一選擇外,法院應不予認可。 滿七歲之兒童於法院認可前,得准收養人與兒童先行共同生活一段期間, 供法院決定認可之參考。 法院為第一、二項認可前,應命主管機關或其他兒童福利機構進行訪視, 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收養之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 院斟酌。 法院對被遺棄兒童為前項認可前,應命主管機關調查其身分資料。 父母對於兒童出養之意見不一致,或一方所在不明時,父母之一方仍可向 法院聲請認可。經法院調查認為收養乃符合兒童之利益時,應予認可。 法院認可兒童收養者,應通知主管機關定期進行訪視,並作成報告備查。 兒童福利法 第 28 條 收養兒童經法院認可者,收養關係溯及於收養書面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 無書面契約者,以向法院聲請時為收養關係成立之時。有試行收養之情形 者,收養關係溯及於開始共同生活時發生效力。 聲請認可收養後,法院裁定前兒童死亡者,聲請程序終結。收養人死亡者 ,法院應命主管機關或其委託機構為調查並提出報告及建議,法院認其於 兒童有利益時,仍得為認可收養之裁定,其效力依前項之規定。 養父母均不能行使、負擔對於兒童之權利義務或養父母均死亡時,法院得 依兒童、檢察官、主管機關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選定監護人及指定監 護之方法,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九十四條之限制。 兒童福利法 第 29 條 養父母對養子女有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五款及第七款 至第十四款之行為者,或有第三款及第六款之行為而情節重大者,利害關 係人或主管機關得向法院聲請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兒童福利法 第 30 條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應禁止兒童從事不正當 或危險之工作。 兒童福利法 第 31 條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應禁止兒童吸菸、飲酒 、嚼檳榔、施用毒品、迷幻物品或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任何人均不得供應前項之物質予兒童。 兒童福利法 第 32 條 婦女懷孕期間應禁止吸菸、酗酒、嚼檳榔、施用毒品、迷幻物品或管制藥 品或為其他有害胎兒發育之行為。其他人亦不得鼓勵、引誘、強迫或使懷 孕婦女為有害胎兒發育之行為。 兒童福利法 第 33 條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應禁止兒童出入酒家、 酒吧、酒館 (店) 、舞廳 (場) 、特種咖啡茶室、賭博性電動遊樂場及其 他涉及賭博、色情、暴力等其他足以危害其身心健康之場所。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應禁止兒童充當前項場 所之侍應或從事其他足以危害或影響其身心發展之工作。 第一項場所之負責人及從業人員應拒絕兒童進入。 任何人不得利用、僱用或誘迫兒童從事第二項之工作。 兒童福利法 第 34 條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不得使兒童獨處於易發生 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對於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之兒童不得使其獨 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 兒童福利法 第 35 條 任何人發現有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三條、第 三十四條之規定或兒童有第十五條第一項之情事者,得通知當地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或兒童福利機構。警察機關或兒童福利機構發現前述情事或接 獲通知後,應立即向主管機關報告,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前項機關或機構發現前項情事或接獲通知後,應迅即處理,不得超過二十 四小時,並互予必要之協助。主管機關之承辦人員應於受理案件後四日內 向其所屬單位提出調查報告。 前二項處理辦法,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訂定,報中央主管機關備 查。 兒童福利法 第 36 條 主管機關就本法規定事項,必要時得自行或委託其他機關或兒童福利有關 機構進行訪視、調查。 主管機關或受其委託之機關或機構進行訪視、調查時,兒童之家長、家屬 、師長、雇主、醫護人員及其他與兒童有關之人應予配合並提供相關資料 。必要時,得請求警察、醫療、學校或其他相關機關或機構協助,被請求 之機關或機構應予配合。 兒童福利法 第 37 條 兒童有賣淫或營業性猥褻行為者,主管機關應將其安置於適當場所,觀察 輔導二週至一個月。若有本法保護措施章規定之其他情事時,併依各該規 定處理之。 經前項觀察輔導後,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得將兒童安置於專門機構,強 制施予六個月之輔導教育,必要時得延長之。但輔導教育期間合計不得超 過兩年。 在觀察輔導期間應建立個案資料,予其必要之協助。個案資料應予保密。 第一項兒童患有性病者,應免費強制治療,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兒童福利法 第 38 條 少年法庭處理兒童案件,經調查認其不宜責付於法定代理人者,得命責付 於主管機關或兒童福利機構;認責付為不適當而需收容者,得命收容於主 管機關或兒童福利機構。主管機關認有必要時,得將兒童安置或收容於寄 養家庭、育幼院或其他兒童福利機構。於責付、安置或收容期間,應對兒 童施予輔導教育。 少年法庭裁定兒童應交付感化教育者,得將其安置於兒童福利機構或寄養 家庭,施予必要之輔導。 兒童福利法 第 39 條 前二條安置所需之費用,得責由其扶養義務人負擔。 前項費用扶養義務人不支付者,主管機關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扶 養義務人無支付能力,則自兒童福利經費中支付。 兒童福利法 第 40 條 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對兒童疏於保護、照顧情節嚴重或有第十五條第一 項或第二十六條行為者,兒童最近尊親屬、主管機關、兒童福利機構或其 他利害關係人,得向法院聲請宣告停止其親權或監護權,另行選定監護人 。對於養父母,並得聲請法院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法院依前項規定選定監護人時,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九十四條之限制,得指 定主管機關、兒童福利機構之負責人或其他適當之人為兒童之監護人。並 得指定監護之方法及命其父母或養父母支付選定監護人相當之扶養費用及 報酬。 兒童福利法 第 41 條 父母離婚者,法院得依職權、兒童之父母、主管機關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 聲請,為兒童之利益,酌定或改定適當之監護人、監護之方法、負擔扶養 費用之人或其方式,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一條、第一千零五十五條、第 一千零九十四條之限制。 法院為前項酌定或改定前,應為必要之調查,得命主管機關或兒童福利有 關機構調查,向法院提出報告或到場陳述意見。 法院酌定或改定監護人時,應通知主管機關輔導、觀察其監護,於必要時 應向法院提出觀察報告及建議。 依第十五條第三項所定之代行監護權人、第四十條所定之監護人、生父認 領非婚生子女或父母對監護權行使意見不一致者,準用前三項之規定。 兒童福利法 第 42 條 政府對發展遲緩及身心不健全之特殊兒童,應按其需要,給予早期療育、 醫療、就學方面之特殊照顧。 兒童福利法 第 五 章 罰則 兒童福利法 第 43 條 利用或對兒童犯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但各該罪就被害人係兒童已 設有特別處罰規定者,不在此限。 對於兒童犯告訴乃論之罪者,主管機關得獨立告訴。 兒童福利法 第 44 條 違反第二條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三十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二萬元以下罰 鍰,並公告其姓名。 兒童福利法 第 45 條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違反第三十一條第一項 情節嚴重,或明知兒童在第三十三條第一項場所工作,不加制止者,處新 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違反第三十三條第一項 或第二項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 兒童福利法 第 46 條 雇用或誘迫兒童在第三十三條第一項場所工作或供應毒品、迷幻物品或管 制藥品或其他有害其身心健康之物質予兒童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 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情節嚴重或經警告仍不改善者,主管機關 得勒令其停業、歇業,或移請其事業主管機關吊銷執照。 與從事賣淫或營業性猥褻行為之兒童為性交易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 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 主管機關應自行或委託其他機構,對前項為性交易者施予輔導教育,其實 施及處罰準用第四十八條之規定。 兒童福利法 第 47 條 供應菸、酒及檳榔予兒童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違反第三十三條第三項或第四項者,處新臺幣一萬二千元以上六萬元以下 罰鍰。情節嚴重或經警告仍不改善者,主管機關得勒令其停業、歇業或移 請其事業主管機關吊銷執照。 兒童福利法 第 48 條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三 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十四條,情 節嚴重,或有第十五條第一項所列各種情事者,主管機關應令其接受四小 時以上之親職教育輔導。 前項親職教育輔導,如有正當理由,得申請原處罰之主管機關核准後延期 參加。 不接受第一項親職教育輔導或時數不足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 元以下罰鍰,經再通知仍不接受者,得按次處罰,至其參加為止。 兒童福利法 第 49 條 違反第十八條規定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兒童之家長、家屬、師長、雇主、醫護人員及其他與兒童有關之人違反第 三十六條第二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 鍰,並得連續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兒童福利法 第 50 條 兒童福利機構違反第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之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 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其經限期辦理立案或財團法人登記、或停止第二 項之行為,逾期仍不辦理或停止者,得連續處罰之,並公告其名稱,且得 令其停辦。 兒童福利機構辦理不善,經依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限期改善,逾期仍不 改善者,得令其停辦。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停辦而拒不遵守者,再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 下罰鍰。 經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處罰鍰,仍拒不停辦者,處行為人一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兒童福利機構停辦、停業、歇業、或決議解散時,主管機關對於該機構收 容之兒童應即予以適當之安置。兒童福利機構應予配合;不予配合者,強 制實施之,並處以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兒童福利法 第 51 條 依本法應受處罰者,除依本法處罰外,其有犯罪嫌疑者,應移送司法機關 處理。 兒童福利法 第 52 條 依本法所處之罰鍰,逾期不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之。 兒童福利法 第 六 章 附則 兒童福利法 第 53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兒童福利法 第 54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兒童福利法
法律
20040602
2024/1/12 上午 12:00:00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1 條 為照顧老年農民生活,增進農民福祉,特制定本條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老年農民,應符合下列各款資格條件: 一、年滿六十五歲國民,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於最近三年內每年居住超過一百八十三日者。 二、申領時參加農民健康保險之農民且加保年資合計十五年以上者,或已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之漁會甲類會員且會員年資合計十五年以上者。 於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本條文施行前已參加農民健康保險,且持續加保,於申領時加保年資合計六個月以上未滿十五年者,其老年農民之資格條件不受前項第二款限制,並依第四條第一項規定金額減半發給福利津貼。 已領取福利津貼之老年農民,於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本條文施行後,未符第一項第一款所定條件之一者,停止發給福利津貼至其原因消失之當月止。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4 條 符合前條資格條件之老年農民,得申請發給福利津貼,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起調整為每月新臺幣七千元,發放至本人死亡當月止;其後每四年調整一次,由中央主管機關參照中央主計機關發布之最近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次調整之前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公告調整之,但成長率為零或負數時,不予調整。 本津貼之發放,經審查合格後,自受理申請日當月起算。 經宣導一年後,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一日起,始申請領取福利津貼之老年農民,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發給,或停止發給至其原因消失之當月止。但一百零二年一月一日前已領取福利津貼之老年農民,不適用之: 一、財稅機關提供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年度之農業所得以外之個人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總額,合計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 二、個人所有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 前項第二款土地之價值,以公告土地現值計算;房屋之價值,以評定標準價格計算。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扣除之: 一、農業用地。 二、農業用地以外土地之部分或全部經依法編定為公共設施保留地,且因政府財務或其他不可歸責於老年農民之因素而尚未徵收及補償。 三、農舍。 四、無農舍者,其個人所有之唯一房屋且實際居住者,該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及其公告土地現值合計未超過新臺幣四百萬元者;超過者,以扣除新臺幣四百萬元為限。 五、未產生經濟效益之原住民保留地。 六、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未產生經濟效益具公用地役關係之現有道路。 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一月一日起,第三項本文所定老年農民原已領取福利津貼者,其依前項規定應納入計算之個人所有土地及房屋未新增,於直轄市、縣(市)政府調整公告土地現值或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後,仍符合下列規定者,不受第三項第二款規定之限制: 一、具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資格條件。 二、無第三項第一款規定情形。 三、未同時申領政府發放之生活補助或津貼。 四、無第七項規定情形。 同一期間兼具前條及政府發放之生活補助或津貼之資格條件者,得擇一申領之。 已領取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於本條例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修正施行後再加入農民健康保險者或加入勞工保險之漁會甲類會員,不適用本條例之規定。 不符本條例資格而領取福利津貼者,中央主管機關應以書面命本人或法定繼承人於三十日內繳還溢領之福利津貼。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申領及核發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4-1 條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及請領該津貼之權利,不得作為扣押、讓與、抵銷或供擔保之標的。 依本條例規定請領福利津貼者,得檢具中央主管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於金融機構開立專戶,專供存入本津貼之用。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5 條 老年農民因中央主管機關八十四年六月八日發布施行之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申領及核發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四款規定,不能申領福利津貼者,於本條例修正施行後,得依本條例修正施行前規定,申請補發。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6 條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在直轄市區域,由中央主管機關負擔百分之五十,直轄市負擔百分之五十;在省轄區域,由中央負擔。但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九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及一百年十二月二日修正之條文所增加津貼經費,由中央全額負擔。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但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四日修正之第四條,自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修正之第四條,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施行。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
法律
201806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 條 為防制兒童及少年遭受任何形式之性剝削,保護其身心健全發展,特制定本條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兒童或少年性剝削,指下列行為之一者: 一、使兒童或少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 二、利用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以供人觀覽。 三、拍攝、製造、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販賣兒童或少年之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 四、使兒童或少年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或其他類似行為。 本條例所稱被害人,指遭受性剝削或疑似遭受性剝削之兒童或少年。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主管機關應獨立編列預算,並置專職人員辦理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業務。 內政、法務、教育、國防、文化、經濟、勞動、交通及通訊傳播等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涉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業務時,應全力配合並辦理防制教育宣導。 主管機關應會同前項相關機關定期公布並檢討教育宣導、救援及保護、加害者處罰、安置及服務等工作成效。 主管機關應邀集相關學者或專家、民間相關機構、團體代表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代表,協調、研究、審議、諮詢及推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政策。 前項學者、專家及民間相關機構、團體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 條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辦理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教育課程或教育宣導。 前項兒童及少年性剝削教育課程或教育宣導內容如下: 一、性不得作為交易對象之宣導。 二、性剝削犯罪之認識。 三、遭受性剝削之處境。 四、網路安全及正確使用網路之知識。 五、其他有關性剝削防制事項。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二 章 救援及保護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 條 中央法務主管機關及內政主管機關應分別指定所屬機關專責指揮督導各地方檢察署、警察機關辦理有關本條例犯罪偵查工作;各地方檢察署、警察機關應指定經專業訓練之專責人員辦理本條例事件。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6 條 為預防兒童及少年遭受性剝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脫離家庭之兒童及少年應提供緊急庇護、諮詢、關懷、連繫或其他必要服務。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7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移民管理人員、移民業務機構從業人員、戶政人員、村里幹事、警察人員、司法人員、觀光業從業人員、電子遊戲場業從業人員、資訊休閒業從業人員、就業服務人員、公寓大廈管理服務人員及其他執行兒童福利或少年福利業務人員,於執行職務或業務時,知有被害人,應即通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前項人員於執行職務或業務時,知有第四章之犯罪嫌疑人,應即通報第五條所定機關或人員,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任何人知有被害人或第四章之犯罪嫌疑人,得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第五條所定機關或人員。 前三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第一項通報後,知悉行為人為兒童或少年者,應依相關法規轉介各該權責機關提供教育、心理諮商或輔導、法律諮詢或其他服務。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8 條 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及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透過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主管機關、警察機關或其他機關,知有第四章之犯罪嫌疑情事,應先行限制瀏覽或移除與第四章犯罪有關之網頁資料。 前項犯罪網頁資料與嫌疑人之個人資料及網路使用紀錄資料,應保留一百八十日,以提供司法及警察機關調查。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協助被害人於偵查中向檢察官、審理中向法院請求重製扣案之被害人性影像。第一項之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及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於技術可行下,應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比對、移除或下架被害人之性影像。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9 條 警察及司法人員於調查、偵查或審判時,詢(訊)問被害人,應通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派社會工作人員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被害人於前項案件偵查、審判中,已經合法訊問,其陳述明確別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得再行傳喚。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0 條 被害人於偵查或審理中受詢(訊)問或詰問時,其法定代理人、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配偶、家長、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會工作人員得陪同在場,並陳述意見。於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時,亦同。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本條例所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不適用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1 條 性剝削案件之證人、被害人、檢舉人、告發人或告訴人,除依本條例規定保護外,經檢察官或法官認有必要者,得準用證人保護法第四條至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二十條及第二十一條規定。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2 條 偵查及審理中訊問兒童或少年時,應注意其人身安全,並提供確保其安全之環境與措施,必要時,應採取適當隔離方式為之,另得依聲請或依職權於法庭外為之。 於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調查時,亦同。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3 條 兒童或少年於審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身心創傷無法陳述。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絕陳述。 三、非在臺灣地區或所在不明,而無法傳喚或傳喚不到。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4 條 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不得報導或記載有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學籍或其他足資識別身分之資訊。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前項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之資訊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行政及司法機關所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之資訊。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前三項以外之任何人不得以媒體或其他方法公開或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及其他足資識別身分之資訊。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三 章 安置及服務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5 條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及司法警察查獲及救援被害人後,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將被害人交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理。 前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即評估被害人就學、就業、生活適應、人身安全及其家庭保護教養功能,經列為保護個案者,為下列處置: 一、通知父母、監護人或親屬帶回,並為適當之保護及教養。 二、送交適當場所緊急安置、保護及提供服務。 三、其他必要之保護及協助。 前項被害人未列為保護個案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視其需求,轉介相關服務資源協助。 前二項規定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報告、自行發現或被害人自行求助者,亦同。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緊急安置被害人,應於安置起七十二小時內,評估有無繼續安置之必要,經評估無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不付安置,將被害人交付其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經評估有安置必要者,應提出報告,聲請法院裁定。 法院受理前項聲請後,認無繼續安置必要者,應裁定不付安置,並將被害人交付其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認有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交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安置於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寄養家庭或其他適當之醫療、教育機構,期間不得逾三個月。 安置期間,法院得依職權或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被害人、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之聲請,裁定停止安置,並交由被害人之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保護及教養。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收到第二項裁定前,得繼續安置。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7 條 前條第一項所定七十二小時,自依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緊急安置被害人之時起,即時起算。但下列時間不予計入: 一、在途護送時間。 二、交通障礙時間。 三、依其他法律規定致無法就是否有安置必要進行評估之時間。 四、其他不可抗力之事由所生之遲滯時間。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8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被害人安置後四十五日內,向法院提出審前報告,並聲請法院裁定。審前報告如有不完備者,法院得命於七日內補正。 前項審前報告應包括安置評估及處遇方式之建議,其報告內容、項目及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9 條 法院依前條之聲請,於相關事證調查完竣後七日內對被害人為下列裁定: 一、認無安置必要者應不付安置,並交付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其為無合法有效之停(居)留許可之外國人、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澳門居民或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亦同。 二、認有安置之必要者,應裁定安置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設立或委託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寄養家庭、中途學校或其他適當之醫療、教育機構,期間不得逾二年。 三、其他適當之處遇方式。 前項第一款後段不付安置之被害人,於遣返前,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委託或補助民間團體續予輔導,移民主管機關應儘速安排遣返事宜,並安全遣返。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0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檢察官、父母、監護人、被害人或其他適當之人對於法院裁定有不服者,得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提起抗告。 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抗告。 抗告期間,不停止原裁定之執行。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1 條 被害人經依第十九條安置後,主管機關應每三個月進行評估。經評估無繼續安置、有變更安置處所或為其他更適當處遇方式之必要者,得聲請法院為停止安置、變更處所或其他適當處遇之裁定。 經法院依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款裁定安置期滿前,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有繼續安置之必要者,應於安置期滿四十五日前,向法院提出評估報告,聲請法院裁定延長安置,其每次延長之期間不得逾一年。但以延長至被害人年滿二十歲為止。 被害人於安置期間年滿十八歲,經評估有繼續安置之必要者,得繼續安置至期滿或年滿二十歲。 因免除、不付或停止安置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助該被害人及其家庭預為必要之返家準備。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2 條 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及中央主管機關應聯合設置或協調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設置安置被害人之中途學校。 中途學校之組織及其教育之實施,另以法律定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3 條 經法院依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一款前段、第三款裁定之被害人,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指派社會工作人員進行輔導處遇,期間至少一年或至其年滿十八歲止。 前項輔導期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認為難收輔導成效者或認仍有安置必要者,得檢具事證及敘明理由,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或接受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之請求,聲請法院為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裁定。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4 條 經法院依第十六條第二項或第十九條第一項裁定之受交付者,應協助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派之社會工作人員對被害人為輔導。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5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免除、停止或結束安置,無法返家之被害人,應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為適當之處理。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6 條 兒童或少年遭受性剝削或有遭受性剝削之虞者,如無另犯其他之罪,不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及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 前項之兒童或少年如另犯其他之罪,應先依第十五條規定移送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理後,再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移送少年法院(庭)處理。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7 條 安置或保護教養期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受其交付或經法院裁定交付之機構、學校、寄養家庭或其他適當之人,在安置或保護教養被害人之範圍內,行使、負擔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8 條 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對未滿十八歲之子女、養子女或受監護人犯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一項、第三項之罪者,被害人、檢察官、被害人最近尊親屬、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向法院聲請停止其行使、負擔父母對於被害人之權利義務,另行選定監護人。對於養父母,並得請求法院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法院依前項規定選定或改定監護人時,得指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為被害人之監護人,並得指定監護方法、命其父母、原監護人或其他扶養義務人交付子女、支付選定或改定監護人相當之扶養費用及報酬、命為其他必要處分或訂定必要事項。 前項裁定,得為執行名義。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29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令被害人之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之人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並得實施家庭處遇計畫。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0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對有下列情形之一之被害人進行輔導處遇及追蹤,並提供就學、就業、自立生活或其他必要之協助,其期間至少一年或至其年滿二十歲止: 一、經依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規定處遇者。 二、經依第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不付安置之處遇者。 三、經依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安置於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寄養家庭或其他適當之醫療、教育機構,屆期返家者。 四、經依第十六條第三項規定裁定停止安置,並交由被害人之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保護及教養者。 五、經依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安置期滿。 六、經依第二十一條規定裁定安置期滿或停止安置。 前項輔導處遇及追蹤,教育、勞動、衛生、警察等單位,應全力配合。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四 章 罰則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1 條 與未滿十六歲之人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者,依刑法之規定處罰之。 十八歲以上之人與十六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2 條 引誘、容留、招募、媒介、協助或以他法,使兒童或少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以詐術犯之者,亦同。 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媒介、交付、收受、運送、藏匿前二項被害人或使之隱避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交付、收受、運送、藏匿行為之媒介者,亦同。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3 條 以強暴、脅迫、恐嚇、監控、藥劑、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兒童或少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媒介、交付、收受、運送、藏匿前二項被害人或使之隱避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交付、收受、運送、藏匿行為之媒介者,亦同。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4 條 意圖使兒童或少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而買賣、質押或以他法,為他人人身之交付或收受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七百萬元以下罰金。以詐術犯之者,亦同。 以強暴、脅迫、恐嚇、監控、藥劑、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犯前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媒介、交付、收受、運送、藏匿前二項被害人或使之隱避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交付、收受、運送、藏匿行為之媒介者,亦同。 前四項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第二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5 條 招募、引誘、容留、媒介、協助、利用或以他法,使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以供人觀覽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脅迫、藥劑、詐術、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以供人觀覽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犯前二項之罪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6 條 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之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招募、引誘、容留、媒介、協助或以他法,使兒童或少年被拍攝、自行拍攝、製造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脅迫、藥劑、詐術、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兒童或少年被拍攝、自行拍攝、製造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犯前三項之罪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前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一項至第四項之附著物、圖畫及物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之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之工具或設備,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但屬於被害人者,不在此限。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7 條 犯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十四條第二項、第三十五條第二項或第三十六條第三項之罪,而故意殺害被害人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使被害人受重傷者,處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十四條第二項、第三十五條第二項或第三十六條第三項之罪,因而致被害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8 條 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兒童或少年之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散布、播送、交付或公然陳列而持有前項物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犯前二項之罪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販賣前二項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者,亦同。 第一項及第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查獲之第一項至第三項之附著物、圖畫及物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39 條 無正當理由持有兒童或少年之性影像,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無正當理由持有兒童或少年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第一次被查獲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令其接受二小時以上十小時以下之輔導教育,其附著物、圖畫及物品不問屬於持有人與否,沒入之。 無正當理由持有兒童或少年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第二次以上被查獲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查獲之第一項及第三項之附著物、圖畫及物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0 條 以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電信、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使兒童或少年有遭受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虞之訊息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1 條 公務員或經選舉產生之公職人員犯本條例之罪,或包庇他人犯本條例之罪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2 條 意圖犯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六條或第三十七條第一項後段之罪,而移送被害人入出臺灣地區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3 條 父母對其子女犯本條例之罪,因自白或自首,而查獲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一項、第三項之犯罪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犯第三十一條之罪自白或自首,因而查獲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一項、第三項之犯罪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4 條 支付對價觀覽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5 條 使兒童或少年從事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或其他類似行為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移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令其停業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 招募、引誘、容留、媒介、協助或以他法,使兒童或少年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或其他類似行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脅迫、藥劑、詐術、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兒童或少年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或其他類似行為者,處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犯前二項之罪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前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5-1 條 犯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五條之罪,有事實足以證明行為人所得支配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係取自其違法行為所得者,沒收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6 條 違反第七條第四項保密規定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無正當理由違反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未通報或未依時限通報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六萬元以下罰鍰。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7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而無正當理由者,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並得令其限制接取: 一、違反第八條第一項規定,未先行限制瀏覽、移除。 二、違反第八條第二項規定,未保留資料一百八十日,或未將資料提供司法或警察機關調查。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8 條 廣播、電視事業違反第十四條第一項報導規定者,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得按次處罰。 前項以外之宣傳品、出版品、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業者違反第十四條第一項報導或記載規定者,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負責人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之物品、令其限期移除內容、下架或其他必要之處置;屆期不履行者,得按次處罰至履行為止。 違反第十四條第二項保密規定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違反第十四條第四項禁止公開或揭露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宣傳品、出版品、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無負責人或負責人對行為人之行為不具監督關係者,第二項所定之處罰對象為行為人。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49 條 不接受第二十九條規定之親職教育輔導或拒不完成其時數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之人,因未善盡督促配合之責,致兒童或少年不接受第二十三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規定之輔導處遇及追蹤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0 條 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為他人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使兒童或少年有遭受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虞之訊息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對於違反前項規定之媒體,應發布新聞並公開之。 第一項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若已善盡防止任何人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使兒童或少年有遭受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虞之訊息者,經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邀集兒童及少年福利團體與專家學者代表審議同意後,得減輕或免除其罰鍰。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1 條 犯第三十一條第二項、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三十九條第一項、第三項或第四十四條之罪,經判決有罪或緩起訴處分確定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對其實施四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輔導教育。 前項輔導教育之執行,主管機關得協調矯正機關於犯罪行為人服刑期間辦理,矯正機關應提供場地及必要之協助。 無正當理由不接受第一項或第三十九條第二項之輔導教育,或拒不完成其時數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2 條 違反本條例之行為,其他法律有較重處罰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軍事審判機關於偵查、審理現役軍人犯罪時,準用本條例之規定。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2-1 條 中華民國人民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本條例所定之罪者,不問犯罪地之法律有無處罰規定,均依本條例處罰。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五 章 附則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3 條 第三十九條第二項及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輔導教育之對象、方式、內容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法務主管機關定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3-1 條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一月十日修正之第三十九條及第四十四條施行前,無正當理由持有兒童或少年之性影像或支付對價觀覽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於修正施行後裁罰者,適用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4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55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一月十日修正之條文,除第二十二條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日施行。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法律
202302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少年福利法 第 一 章 總則 少年福利法 第 1 條 為增進少年福利,健全少年身心發展,提高父母及監護人對少年之責任感 ,特制定本法。 少年福利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少年,係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 少年福利法 第 3 條 少年福利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市 ) 為縣 (市) 政府。 少年福利法 第 4 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承辦少年福利業務之人數,應按各該直轄市及 縣 (市) 居民人口數比例定之,每五十萬人不得低於三人,未滿五十萬人 者應配置三人。 少年福利法 第 5 條 各級主管機關為協調、研究、審議、諮詢及推動少年福利,得設少年福利 促進委員會;其組織規程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少年福利法 第 6 條 少年福利經費之來源如左: 一、各級政府年度預算及社會福利基金。 二、私人或團體捐贈。 少年福利法 第 7 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或人民團體得聯合各界舉行勸募少年福利金; 其勸募及運用辦法,由各該主管機關定之。 少年福利法 第 二 章 福利措施 少年福利法 第 8 條 少年年滿十五歲有進修或就業意願者,主管機關應視其性向及志願,輔導 其進修、接受職業訓練或就業。 雇主對少年員工應提供教育進修機會。 少年福利法 第 9 條 少年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致無法生活於其家庭者,其父母、養父母或監 護人得申請當地主管機關安置或輔導。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有左列情形之一或有事實足認有下列各款情 形之虞者,當地主管機關應對少年予以適當之保護與安置。 一、虐待。 二、惡意遺棄。 三、押賣。 四、強迫、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職業或行為。 五、其他濫用親權行為。 前二項少年之安置,當地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或設機構收容教養之, 並得酌收必要之費用。 前項寄養家庭之遴選、審核、輔導、評鑑、獎懲及收費等事項之規定,由 當地主管機關定之。 主管機關、機構負責人或個人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規定,安置、輔導、保 護、寄養、收容、教養少年之期間,對少年有監護權。 少年之父母離婚者,法院得依職權、少年本人、其父母、檢察官或主管機 關之聲請,為少年之利益,酌定適當之監護人,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九十四 條之限制,並得命其父母支付相當費用。 少年福利法 第 10 條 無謀生能力或在學之少年,無扶養義務人或扶養義務人無力維持其生活者 ,主管機關應依社會救助有關法令給予生活扶助或醫療補助。 少年福利法 第 11 條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對於主管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依本法所為之 各項措施,應配合與協助。 依第九條第三項規定安置少年所需之生活費、衛生保健費及其他寄養或收 容教養等費用,由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負擔;必要時,得由當地 主管機關酌予補助。 少年福利法 第 三 章 福利機構 少年福利法 第 12 條 各級主管機關為辦理少年福利事業,應設少年教養、輔導、服務、育樂及 其他福利機構。對於遭遇不幸之少年,應專設收容教養機構。 前項機構,得單獨或聯合設立;其設立規模、面積、設施及人員配置等事 項之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少年福利機構就其所提供之設施或服務,得收取費用;其費額,由各該主 管機關定之。 少年福利法 第 13 條 私人或團體設立少年福利機構,應以申請書載明下列事項,申請當地主管 機關許可: 一、名稱及地址。 二、組織性質及規模。 三、業務計畫。 四、經費來源及預算。 五、創辦人姓名、住址及履歷。 前項申請經許可後,應層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案。 第一項少年福利機構之設立要件、申請程序、審核期限、籌設、許可及其 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少年福利法 第 14 條 私人或團體依前條申請設立少年福利機構者,應於主管機關許可後六個月 內,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但由財團法人附設者,得免再辦理財團法人登記 。 前項期間,如有正當事由,得申請延長之,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逾期不 辦理者,原許可失效。 少年福利法 第 15 條 少年福利機構應將年度預、決算書及業務計畫、業務報告書送請主管機關 核備。 主管機關對少年福利機構應予輔導、監督、檢查及評鑑。 少年福利機構接受私人或團體之捐贈,應妥善管理及運用。其屬現金者, 應設專戶儲存,專作增進少年福利之用。但捐贈者有指定用途者,應專款 專用。 依前項規定所受之捐贈,應辦理公開徵信。 少年福利法 第 16 條 少年福利機構不得利用其事業,為不當之宣導或兼營營利事業。 私立少年福利機構,辦理成績優良者,主管機關應予獎助;辦理不善或違 反前項規定者,應予糾正,並通知限期改善,其未於期限內改善或辦理不 善情節重大者,得撤銷其許可。 少年福利法 第 17 條 少年福利機構之業務,應遴用專業人員辦理之。 少年福利法 第 四 章 保護 少年福利法 第 18 條 少年不得吸菸、飲酒、嚼檳榔。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吸菸、飲酒、嚼檳榔。 菸、酒、檳榔營業之負責人或從業人員,不得供售菸、酒、檳榔予少年吸 食。對顧客之年齡、身分有疑者,得請其出示身分證明;無身分證明或不 出示證明者,應拒絕供售其菸、酒、檳榔吸食。 少年福利法 第 19 條 少年不得出入酒家、酒吧、酒館 (店) 、舞廳 (場) 、特種咖啡茶室及其 他足以妨害少年身心健康之場所。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出入前項場所。 第一項場所之負責人或從業人員應拒絕少年出入。對顧客之年齡、身分有 疑者,得請其出示身分證明;無身分證明或不出示證明者,應拒絕其出入 該場所。 少年福利法 第 20 條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施用毒品、迷幻物品或管制藥品 ,並應防止少年觀看或閱覽有關暴力、猥褻之錄影帶或書刊。 少年福利法 第 21 條 少年不得充當第十九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或從事其他足以危害或影響身心 發展之行為。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應禁止少年為前項行為。 任何人不得利用、僱用或誘迫少年為第一項之行為。 少年福利法 第 22 條 發現有第九條、第十條、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一條足以影響少年身心健康之 情事者,應通知當地主管機關、警察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 前項警察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接獲通知後,應迅即處理,並通知主管機關 ;處理遭遇困難時,應即交由主管機關處理,並予必要之協助。 少年從事賣淫或營業性猥褻行為者,主管機關接獲通知後,應將少年安置 於適當場所,派員觀察輔導二週至一個月,若發現少年有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三條之情形時,應即移送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處理。 少年法庭調查後,認前項少年不宜責付其法定代理人者,得命責付主管機 關或少年福利機構。主管機關認有必要時,得將少年安置於專門機構,施 予六個月以上,兩年以下之輔導教育。 受安置之少年患有性病者,應強制治療,其費用必要時得責付其扶養義務 人負擔。 少年福利法 第 23 條 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對少年有第九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一條第三項之行為 者,檢察官、少年最近尊親屬、主管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得向法院聲請 宣告停止其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之監護權。對於養父母亦得向法院聲請 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法院依前項規定選定監護人時,得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九十四條之限制,而 指定主管機關或少年福利機構之負責人或其他適當之人為少年之監護人。 少年福利法 第 24 條 少年有左列情事之一者,經其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申請或同意,由當地 主 管機關協調適當之少年福利機構予以輔導或保護: 一、違反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不知悔改者。 二、不服教養管理滋生事端者。 三、品行頑劣、浪蕩成性者。 少年福利法 第 五 章 罰則 少年福利法 第 25 條 菸、酒及檳榔營業之負責人或從業人員供售菸、酒及檳榔予少年吸食者, 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鍰。 少年福利法 第 26 條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明知少年出入酒家、酒吧、酒館 (店) 、舞 廳 (場) 、特種咖啡茶室及其他足以妨害少年身心健康之場所,不加制止 者,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 前項場所之負責人或從業人員,放任少年出入者,處其負責人二千元以上 一萬元以下罰鍰;必要時得勒令其停業、歇業或吊銷執照。 少年福利法 第 27 條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明知少年施用毒品、迷幻物品或管制藥品, 不加制止者,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 少年福利法 第 28 條 少年之父母、養父母或監護人明知少年有第二十一條第一項之行為,不加 制止者,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 違反第二十一條第三項規定者,處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公 告其姓名;其觸犯刑法者,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少年福利法 第 29 條 違反本法之行為,其他法律有較重處罰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少年福利法 第 30 條 依本法所處之罰鍰,經主管機關催繳,仍不繳納時,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少年福利法 第 六 章 附則 少年福利法 第 31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少年福利法 第 3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少年福利法
法律
20040602
2024/1/12 上午 12:00:00
老人福利法 第 一 章 總則 老人福利法 第 1 條 為維護老人尊嚴與健康,延緩老人失能,安定老人生活,保障老人權益,增進老人福利,特制定本法。 老人福利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老人,指年滿六十五歲以上之人。 老人福利法 第 3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前二項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劃分如下: 一、主管機關:主管老人權益保障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二、衛生主管機關:主管老人預防保健、心理衛生、醫療、復健與連續性照護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三、教育主管機關:主管老人教育、老人服務之人才培育與高齡化社會教育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四、勞工主管機關:主管老人就業促進及免於歧視、支援員工照顧老人家屬與照顧服務員技能檢定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五、都市計畫、建設、工務主管機關:主管老人住宅建築管理、老人服務設施、公共設施與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等相關事宜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六、住宅主管機關:主管供老人居住之社會住宅、購租屋協助之規劃及推動事項。 七、交通主管機關:主管老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行人與駕駛安全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八、金融主管機關:主管本法相關金融、商業保險、財產信託措施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九、警政主管機關:主管老人失蹤協尋、預防詐騙及交通安全宣導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消防主管機關:主管本法相關消防安全管理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一、其他措施由各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職權規劃辦理。 老人福利法 第 4 條 下列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掌理: 一、全國性老人福利政策、法規與方案之規劃、釐定及宣導事項。 二、對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老人福利之監督及協調事項。 三、中央老人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 四、老人福利服務之發展、獎助及評鑑之規劃事項。 五、老人福利專業人員訓練之規劃事項。 六、國際老人福利業務之聯繫、交流及合作事項。 七、老人保護業務之規劃事項。 八、中央或全國性老人福利機構之設立、監督及輔導事項。 九、其他全國性老人福利之策劃及督導事項。 老人福利法 第 5 條 下列事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掌理: 一、直轄市、縣(市)老人福利政策、自治法規與方案之規劃、釐定、宣導及執行事項。 二、中央老人福利政策、法規及方案之執行事項。 三、直轄市、縣 (市)老人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 四、老人福利專業人員訓練之執行事項。 五、老人保護業務之執行事項。 六、直轄市、縣(市)老人福利機構之輔導設立、監督檢查及評鑑獎勵事項。 七、其他直轄市、縣(市 )老人福利之策劃及督導事項。 老人福利法 第 6 條 各級政府老人福利之經費來源如下: 一、按年編列之老人福利預算。 二、社會福利基金。 三、私人或團體捐贈。 四、其他收入。 老人福利法 第 7 條 主管機關應置專責人員辦理本法規定相關事宜;其人數應依業務增減而調整之。 老人福利相關業務應遴用專業人員辦理。 老人福利法 第 8 條 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各本其職掌,對老人提供服務及照顧。提供原住民老人服務及照顧者,應優先遴用原住民或熟諳原住民文化之人。 前項對老人提供之服務及照顧,得結合民間資源,以補助、委託或其他方式為之;其補助、委託對象、項目、基準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9 條 主管機關應邀集老人代表、老人福利相關學者或專家、民間相關機構、團體代表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代表,參與整合、諮詢、協調與推動老人權益及福利相關事宜;其中老人代表、老人福利相關學者或專家及民間相關機構、團體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且老人代表不得少於五分之一,並應有原住民老人代表或熟諳原住民文化之專家學者至少一人。 前項之民間機構、團體代表由各該轄區內立案之民間機構、團體互推後由主管機關遴聘之。 老人福利法 第 10 條 主管機關應至少每五年舉辦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出版統計報告。 老人福利法 第 二 章 經濟安全 老人福利法 第 11 條 老人經濟安全保障,採生活津貼、特別照顧津貼、年金保險制度方式,逐步規劃實施。 前項年金保險之實施,依相關社會保險法律規定辦理。 老人福利法 第 12 條 中低收入老人未接受收容安置者,得申請發給生活津貼。 前項領有生活津貼,且其失能程度經評估為重度以上,實際由家人照顧者,照顧者得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發給特別照顧津貼。 前二項津貼請領資格、條件、程序、金額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並不得有設籍時間之限制;申請應檢附之文件、審核作業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不符合請領資格而領取津貼者,其領得之津貼,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以書面命本人或其繼承人自事實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繳還;屆期未繳還者,依法移送行政執行。 老人福利法 第 12-1 條 依本法請領各項現金給付或補助之權利,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為辦理本法各項現金給付或補助業務所需之必要資料,主管機關得洽請相關機關(構)、團體、法人或個人提供之,受請求者有配合提供資訊之義務。 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所取得之資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確實辦理資訊安全稽核作業,其保有、處理及利用,並應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 老人福利法 第 13 條 老人有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必要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協助其向法院聲請。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原因消滅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協助進行撤銷宣告之聲請。 有改定監護人或輔助人之必要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助老人為相關之聲請。 前二項監護或輔助宣告確定前,主管機關為保護老人之身體及財產,得聲請法院為必要之處分,並提供其他與保障財產安全相關服務。 老人福利法 第 14 條 為保護老人之財產安全,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鼓勵其將財產交付信託。 金融主管機關應鼓勵信託業者及金融業者辦理財產信託、提供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服務。 住宅主管機關應提供住宅租賃相關服務。 老人福利法 第 15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必要之失能老人,應依老人與其家庭之經濟狀況及老人之失能程度提供經費補助。 前項補助對象、基準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三 章 服務措施 老人福利法 第 16 條 老人照顧服務應依全人照顧、在地老化、健康促進、延緩失能、社會參與及多元連續服務原則規劃辦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前項原則,並針對老人需求,提供居家式、社區式或機構式服務,並建構妥善照顧管理機制辦理之。 老人福利法 第 17 條 為協助失能之居家老人得到所需之連續性照顧,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下列居家式服務: 一、醫護服務。 二、復健服務。 三、身體照顧。 四、家務服務。 五、關懷訪視服務。 六、電話問安服務。 七、餐飲服務。 八、緊急救援服務。 九、住家環境改善服務。 十、其他相關之居家式服務。 老人福利法 第 18 條 為提高家庭照顧老人之意願及能力,提升老人在社區生活之自主性,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下列社區式服務: 一、保健服務。 二、醫護服務。 三、復健服務。 四、輔具服務。 五、心理諮商服務。 六、日間照顧服務。 七、餐飲服務。 八、家庭托顧服務。 九、教育服務。 十、法律服務。 十一、交通服務。 十二、退休準備服務。 十三、休閒服務。 十四、資訊提供及轉介服務。 十五、其他相關之社區式服務。 老人福利法 第 19 條 為滿足居住機構之老人多元需求,主管機關應輔導老人福利機構依老人需求提供下列機構式服務: 一、住宿服務。 二、醫護服務。 三、復健服務。 四、生活照顧服務。 五、膳食服務。 六、緊急送醫服務。 七、社交活動服務。 八、家屬教育服務。 九、日間照顧服務。 十、其他相關之機構式服務。 前項機構式服務應以結合家庭及社區生活為原則,並得支援居家式或社區式服務。 老人福利法 第 20 條 前三條所定居家式服務、社區式服務與機構式服務提供者資格要件及服務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服務之提供,於一定項目,應由專業人員為之;其一定項目、專業人員之訓練、資格取得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21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舉辦老人健康檢查及保健服務,並依健康檢查結果及老人意願,提供追蹤服務。 前項保健服務、追蹤服務、健康檢查項目及方式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22 條 老人或其法定扶養義務人就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部分負擔費用或保險給付未涵蓋之醫療費用無力負擔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補助。 前項補助之對象、項目、基準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23 條 為協助老人維持獨立生活之能力,增進生活品質,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辦理輔具服務: 一、輔具之評估及諮詢。 二、提供有關輔具、輔助性之生活用品及生活設施設備之資訊。 三、協助老人取得生活輔具。 消防主管機關應提供前項老人居家消防安全宣導與諮詢。 中央主管機關得視需要獎勵研發老人生活所需之各項輔具、用品及生活設施設備。 老人福利法 第 24 條 無扶養義務之人或扶養義務之人無扶養能力之老人死亡時,當地主管機關或其入住機構應為其辦理喪葬;所需費用,由其遺產負擔之,無遺產者,由當地主管機關負擔之。 老人福利法 第 25 條 老人搭乘國內公、民營水、陸、空大眾運輸工具、進入康樂場所及參觀文教設施,應予以半價優待。 前項文教設施為中央機關(構)、行政法人經營者,平日應予免費。 老人福利法 第 26 條 主管機關應協調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或鼓勵民間提供下列各項老人教育措施: 一、製播老人相關之廣播電視節目及編印出版品。 二、研發適合老人學習之教材。 三、提供社會教育學習活動。 四、提供退休準備教育。 老人福利法 第 27 條 主管機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辦理下列事項: 一、鼓勵老人組織社會團體,從事休閒活動。 二、舉行老人休閒、體育活動。 三、設置休閒活動設施。 老人福利法 第 28 條 主管機關應協調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鼓勵老人參與志願服務。 老人福利法 第 29 條 勞工主管機關應積極促進高齡者就業,並致力老人免於就業歧視。 前項促進高齡就業之政策與措施,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30 條 有法定扶養義務之人應善盡扶養老人之責,主管機關得自行或結合民間提供相關資訊及協助。 老人福利法 第 31 條 為協助失能老人之家庭照顧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下列服務: 一、臨時或短期喘息照顧服務。 二、照顧者訓練及研習。 三、照顧者個人諮商及支援團體。 四、資訊提供及協助照顧者獲得服務。 五、其他有助於提升家庭照顧者能力及其生活品質之服務。 老人福利法 第 32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助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或提供租屋補助。 前項協助修繕住屋或租屋補助之對象、補助項目與內容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但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 老人福利法 第 33 條 住宅主管機關應推動社會住宅,排除老人租屋障礙。 為協助排除老人租屋障礙,直轄市、縣(市)住宅主管機關得擬訂計畫獎勵屋主房屋修繕費用,鼓勵屋主提供老人租屋機會。 老人福利法 第 四 章 福利機構 老人福利法 第 34 條 主管機關應依老人需要,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辦理下列老人福利機構: 一、長期照顧機構。 二、安養機構。 三、其他老人福利機構。 前項老人福利機構之規模、面積、設施、人員配置、業務範圍及其他相關事項之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各類機構所需醫療或護理服務,應依醫療法、護理人員法及其他醫事專門職業法規規定辦理。 第一項各類機構得單獨或綜合辦理,並得就其所提供之設施或服務收取費用,協助其自給自足;其收費規定,應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 老人福利法 第 35 條 私立老人福利機構之名稱,應依前條第一項規定標明其業務性質,並應冠以私立二字。 公設民營機構名稱不冠以公立或私立。但應於名稱前冠以所屬行政區域名稱。 老人福利法 第 36 條 私人或團體設立老人福利機構,應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設立許可。 經許可設立私立老人福利機構者,應於三個月內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但小型設立且符合下列各款情形者,得免辦財團法人登記: 一、不對外募捐。 二、不接受補助。 三、不享受租稅減免。 前項但書第二款之補助,不包括配合國家長期照顧政策,辦理符合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或公告之項目及基準者。 未於第二項期間辦理財團法人登記,而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准延長一次,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屆期未辦理者,原許可失其效力。 第一項申請設立許可之要件、申請程序、審核期限、審查基準、許可證書之核發、撤銷與廢止許可、停業、停辦、歇業與復業、擴充與縮減、遷移、財務收支處理、督導管理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項但書小型設立之規模、面積、設施、人員配置、業務範圍及其他相關事項之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五項之擴充、遷移,有長期照顧服務法第二十二條第三項所定情事者,應依該條第一項規定辦理。 老人福利法 第 37 條 老人福利機構不得兼營營利行為或利用其事業為任何不當之宣傳。 主管機關對老人福利機構,應予輔導、監督、檢查、評鑑及獎勵。 老人福利機構對前項檢查,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並應提供必要之文件、資料或其他協助。 主管機關人員執行第二項之輔導、監督、檢查及評鑑時,應出示有關執行職務之證明文件或顯示足資辨別之標誌。 第二項評鑑之指標,應依老人福利機構規模及性質訂定;其評鑑之對象、項目與方式、獎勵之對象與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37-1 條 主管機關對未依第三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許可設立而從事照顧服務者,應派員進入該場所檢查。受檢查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並應提供必要之文件、資料或其他協助。 主管機關人員執行前項檢查時,應出示有關執行職務之證明文件或顯示足資辨別之標誌。 老人福利法 第 38 條 老人福利機構應與服務對象或其家屬訂定書面契約,明定其權利義務關係。 前項書面契約之格式、內容,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定型化契約範本及其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老人福利機構應將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定型化契約書範本公開並印製於收據憑證交付服務對象,除另有約定外,視為已依第一項規定與服務對象訂約。 老人福利法 第 39 條 老人福利機構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及具有履行營運之擔保能力,以保障服務對象權益。 前項應投保之保險範圍及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履行營運之擔保能力,其認定標準由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40 條 政府及老人福利機構接受私人或團體之捐贈,應妥善管理及運用;其屬現金者,應設專戶儲存,專作增進老人福利之用。但捐贈者有指定用途者,應專款專用。 前項所受之捐贈,應辦理公開徵信。 老人福利法 第 40-1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入住老人福利機構,且無扶養義務人或法定代理人者,得結合民間團體監督該機構之服務品質;該機構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老人福利法 第 五 章 保護措施 老人福利法 第 41 條 老人因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負照顧義務之人有疏忽、虐待、遺棄或其他情事,致其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發生危難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老人之申請或依職權予以適當保護及安置。老人對其提出告訴或請求損害賠償時,主管機關應協助之。 前項保護及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職權或依老人申請免除之。 第一項老人保護及安置所需之費用,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先行支付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檢具費用單據影本、計算書,及得減輕或免除之申請程序,以書面行政處分通知老人、老人之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負照顧義務者於六十日內返還;屆期未返還者,得依法移送行政執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就前項之保護及安置費用予以減輕或免除: 一、老人、其配偶或直系血親卑親屬因生活陷於困境無力負擔。 二、老人之配偶或直系血親卑親屬有前款以外之特殊事由未能負擔。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認定前項各款情形,應邀集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代表審查之。 老人福利法 第 42 條 老人因無人扶養,致有生命、身體之危難或生活陷於困境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老人之申請或依職權,予以適當安置。 前項主管機關執行時,應結合當地村(里)長與村(里)幹事定期主動連絡、掌握老人生活狀況。 第一項安置之必要費用,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先行支付,對於依資產調查有支付能力之老人,得檢具費用單據影本及計算書,以書面行政處分通知老人於六十日內返還;屆期未返還者,得依法移送行政執行。 老人福利法 第 43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村(里)長與村(里)幹事、警察人員、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老人福利業務之相關人員,於執行職務時知悉老人有疑似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或第四十二條之情況者,應通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通報後,應立即處理,必要時得進行訪視調查。進行訪視調查時,得請求警察、醫療或其他相關機關(構)協助,被請求之機關(構)應予配合。 前項通報及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44 條 為發揮老人保護功能,應以直轄市、縣(市)為單位,並結合警政、衛生、社政、民政及民間力量,建立老人保護體系,並定期召開老人保護聯繫會報。 老人福利法 第 六 章 罰則 老人福利法 第 45 條 設立老人福利機構未依第三十六條第一項規定申請設立許可,或應辦理財團法人登記而未依第三十六條第二項及第四項規定期限辦理者,處其負責人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及公告其姓名,並限期令其改善。 於前項限期改善期間,不得增加收容服務對象,違者另處其負責人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經依第一項規定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再處其負責人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於一個月內對於其收容之服務對象予以轉介安置;其無法辦理時,由主管機關協助之,負責人應予配合。不予配合者,強制實施之,並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 第三十七條之一第一項規定之受檢查者,規避、妨礙、拒絕檢查,或未提供必要之文件、資料或協助,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老人福利法 第 46 條 老人福利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應令其於一個月內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一、收費規定未依第三十四條第四項規定報主管機關核定,或違反收費規定超收費用。 二、財務收支處理未依第三十六條第五項所定辦法辦理。 三、違反第三十八條第一項規定,未與服務對象或其家屬訂定書面契約、契約未納入應記載事項或將不得記載事項納入契約。 四、未依第三十九條第一項規定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或未具履行營運之擔保能力。 五、違反第四十條第二項規定,接受捐贈未公開徵信。 老人福利法 第 47 條 老人福利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時,主管機關應限期令其改善;情節重大者,並得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再限期令其改善: 一、業務經營方針與設立目的或捐助章程不符。 二、違反原許可設立之標準。 三、財產總額已無法達成目的事業或對於業務、財務為不實之陳報。 四、擴充、遷移、停業、歇業、復業或設立許可證書登載事項變更,未依第三十六條第五項所定辦法辦理。 經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再限期令其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令其停辦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並於所屬網站公告其名稱與負責人姓名及未改善情形,供民眾查詢。停辦期間屆滿仍未改善,或令其停辦而拒不遵行者,廢止其設立許可;其屬法人者,得令其解散。 老人福利機構經依前項規定廢止其設立許可者,主管機關並應限期令該機構繳回設立許可證書;屆期未繳回者,應予註銷。 老人福利法 第 48 條 老人福利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應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名稱與負責人姓名及限期令其改善: 一、虐待、妨害服務對象之身心健康,或發現服務對象受虐事實未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 二、提供不安全之設施設備或供給不衛生之餐飲,經主管機關查明屬實。 三、經主管機關評鑑為丙等或丁等,或有其他重大情事,足以影響服務對象身心健康。 四、違反第三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規避、妨礙、拒絕檢查,或未提供必要文件、資料或協助。 有前項第一款所定虐待、妨害服務對象之身心健康、第二款所定提供不安全之設施設備或供給不衛生之餐飲,或有其他重大情事,致服務對象死亡者,加重罰鍰至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必要時,得令其停辦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 經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令其停辦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並於所屬網站公告其名稱與負責人姓名及未改善情形,供民眾查詢。 前二項停辦期間屆滿仍未改善或令其停辦而拒不遵行,或經主管機關辦理評鑑複評仍為丁等者,廢止其設立許可;其屬法人者,得令其解散。 老人福利機構經依前項規定廢止設立許可者,主管機關並應限期令該機構繳回設立許可證書;屆期未繳回者,應予註銷。 未依第三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許可設立者,有第一項第一款所定虐待、妨害服務對象之身心健康、第二款所定提供不安全之設施設備或供給不衛生之餐飲,或有其他重大情事,致服務對象死亡,處其負責人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名稱與負責人姓名,及令於一個月內對於其收容之服務對象予以轉介安置;其無法辦理時,由主管機關協助之,負責人應予配合。不予配合者,強制實施之,並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 老人福利法 第 49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應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一、主管機關依前三條規定限期令其改善,未經主管機關查核確認改善完成前,增加收容服務對象。 二、老人福利機構於停業期間,增加收容服務對象。 老人福利法 第 50 條 私立老人福利機構停辦、停業、歇業、解散、經撤銷或廢止許可時,對於其收容之服務對象應即予以適當之安置;其無法安置時,由主管機關協助安置,機構應予配合;不予配合者,強制實施之,並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必要時,得予接管。 前項接管之實施程序、期限、受接管機構經營權與財產管理權之限制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停辦之私立老人福利機構於停辦原因消失後,應申請復業或歇業許可;其未依規定申請復業、歇業許可或申請復業經不予許可者,主管機關應廢止其設立許可;其屬法人者,得令其解散。 老人福利機構經依前項規定廢止設立許可者,主管機關並應限期令該機構繳回設立許可證書;屆期未繳回者,應予註銷。 老人福利法 第 51 條 依法令對老人負扶養義務或依契約對服務對象負照顧義務,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涉及刑責者,應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一、遺棄。 二、妨害自由。 三、傷害。 四、身心虐待。 五、留置無生活自理能力之老人獨處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 六、留置老人於機構後棄之不理,經機構通知限期處理,無正當理由仍不處理者。 老人福利法 第 52 條 老人之扶養人或其他實際照顧老人之人違反前條情節嚴重者,主管機關應對其施以四小時以上二十小時以下之家庭教育及輔導。 依前項規定接受家庭教育及輔導,如有正當理由無法如期參加者,得申請延期。 不接受第一項家庭教育及輔導或拒不完成其時數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經再通知仍不接受者,得按次處罰至其參加為止。 老人福利法 第 七 章 附則 老人福利法 第 53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已許可立案之老人福利機構,其設立要件與本法及所授權法規規定不相符合者,應於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之期限內改善;屆期未改善者,依本法規定處理。 主管機關應積極輔導安養機構轉型為老人長期照顧機構或社區式服務設施。 老人福利法 第 54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老人福利法 第 55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老人福利法
法律
202005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 條 為落實照顧老人生活,增進老人福祉,特制定本條例。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 市) 為縣 (市) 政府。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3 條 年滿六十五歲,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於最近三年內每年居住超過一百八十 三日之國民,未有下列各款情事者,得請領敬老福利生活津貼 (以下簡稱 本津貼) ,每月新臺幣三千元: 一、經政府補助收容安置。 二、領取軍人退休俸 (終身生活補助費) 、政務人員、公教人員、公營事 業人員月退休 (職) 金或一次退休金。 三、已領取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老年農民福 利津貼或榮民就養給與者。 四、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一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新臺幣五十萬 元以上。 五、個人所有之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 六、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拘禁。 前項第五款土地之價值,以公告土地現值計算;房屋之價值,以評定標準 價格計算。 已領有第一項第三款所定津貼、補助或給與者,於本條例施行後,不得轉 請領本津貼。但喪失領取資格者,不在此限。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4 條 本津貼之核發及溢領催繳業務,由中央主管機關委託勞工保險局 (以下簡 稱勞保局) 辦理。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5 條 請領本津貼者,應填具申請書,並檢附國民身分證正背面影本,向戶籍所 在地鄉 (鎮、市、區) 公所提出。 前項申請,如委託他人辦理,應填具委託書。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6 條 鄉 (鎮、市、區) 公所受理申請後,應於三十日內研擬初審意見,造具名 冊連同申請書件,送勞保局於次月二十日以前完成審核。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7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按月將六十五歲以上國民戶籍及入出境等相關異動資料, 於次月三日以前送勞保局。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按月將接受政府補助收容安置、領取中低收 入老人生活津貼、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名冊及其他相關媒體異動資料, 於次月三日以前送勞保局。 中央主管機關得會同勞保局洽商銓敘部、國防部、財政部、教育部、法務 部、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勞工 委員會及公營事業主管機關等,提供申請人資料及相關協助事宜。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8 條 申請人經勞保局審核符合本津貼發給資格者,自申請當月生效,其津貼並 應於每月二十五日以前撥入申請人帳戶;其不符合發給資格者,應附具理 由以書面通知之。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9 條 經審核發給本津貼者,如申請人喪失請領資格或死亡時,本人或其法定繼 承人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檢具相關文件資料,通知戶籍所在地 鄉 (鎮、市、區) 公所,並由鄉 (鎮、市、區) 公所填具停止發給津貼申 報表,於次月三日以前分送勞保局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自事實 發生之次月起停止發給本津貼;其以書面放棄請領權利者,亦同。 前項申請人死亡之情形,應發給之本津貼未及撥入其帳戶時,得由其法定 繼承人檢附申請人死亡戶籍謄本及法定繼承人戶籍謄本請領之;法定繼承 人有二人以上時,得檢附共同委任書及切結書,由其中一人請領。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0 條 不符合請領資格而領取本津貼者,其溢領之津貼,經以書面命本人或其法 定繼承人自事實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繳還;屆期未繳還者,依法移送強制 執行。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1 條 請領本津貼之權利,不得作為扣押、讓與或提供擔保之標的。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2 條 勞保局應編製本津貼月、季統計表及年度總報告,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所需經費,由中央主管機關按年度編列預算支應。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施行期間,自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一日起,至國民年金開辦前一 日止。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五日修正條文,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一 日施行。
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
法律
20080930
2024/1/12 上午 12:00:00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一 章 總則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 條 為維護身心障礙者之權益,保障其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之機會,促進其自立及發展,特制定本法。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前二項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劃分如下: 一、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人格維護、經濟安全、照顧支持與獨立生活機會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二、衛生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之鑑定、保健醫療、醫療復健與輔具研發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三、教育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教育權益維護、教育資源與設施均衡配置、專業服務人才之培育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四、勞工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之職業重建、就業促進與保障、勞動權益與職場安全衛生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五、建設、工務、住宅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住宅、公共建築物、公共設施之總體規劃與無障礙生活環境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六、交通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生活通信、大眾運輸工具、交通設施與公共停車場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七、財政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庇護工場稅捐之減免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八、金融主管機關:金融機構對身心障礙者提供金融、商業保險、財產信託等服務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九、法務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犯罪被害人保護、受刑人更生保護與收容環境改善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警政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人身安全保護與失蹤身心障礙者協尋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一、體育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體育活動、運動場地及設施設備與運動專用輔具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二、文化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精神生活之充實與藝文活動參與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三、採購法規主管機關:政府採購法有關採購身心障礙者之非營利產品與勞務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四、通訊傳播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者無障礙資訊和通訊技術及系統、網路平台、通訊傳播傳輸內容無歧視等相關事宜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五、科技研究事務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者輔助科技研發、技術研究、移轉、應用與推動等事項。 十六、經濟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輔具國家標準訂定、產業推動、商品化開發之規劃及推動等事項。 十七、其他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措施:由各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職權規劃辦理。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 條 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 一、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法規與方案之規劃、訂定及宣導事項。 二、對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監督及協調事項。 三、中央身心障礙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 四、對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獎助及評鑑之規劃事項。 五、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相關專業人員訓練之規劃事項。 六、國際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業務之聯繫、交流及合作事項。 七、身心障礙者保護業務之規劃事項。 八、全國身心障礙者資料統整及福利服務整合事項。 九、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輔導、監督及全國評鑑事項。 十、輔導及補助民間參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推動事項。 十一、其他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策劃及督導事項。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 一、中央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法規及方案之執行事項。 二、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自治法規與方案之規劃、訂定、宣導及執行事項。 三、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 四、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獎助與評鑑之規劃及執行事項。 五、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相關專業人員訓練之規劃及執行事項。 六、身心障礙者保護業務之執行事項。 七、直轄市、縣(市)轄區身心障礙者資料統整及福利服務整合執行事項。 八、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輔導設立、監督及評鑑事項。 九、民間參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推動及協助事項。 十、其他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策劃及督導事項。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 條 本法所稱身心障礙者,指下列各款身體系統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參與社會生活,經醫事、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一、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二、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三、涉及聲音與言語構造及其功能。 四、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 五、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六、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七、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八、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受理身心障礙者申請鑑定時,應交衛生主管機關指定相關機構或專業人員組成專業團隊,進行鑑定並完成身心障礙鑑定報告。 前項鑑定報告,至遲應於完成後十日內送達申請人戶籍所在地之衛生主管機關。衛生主管機關除核發鑑定費用外,至遲應將該鑑定報告於十日內核轉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身心障礙鑑定機構或專業人員之指定、鑑定人員之資格條件、身心障礙類別之程度分級、鑑定向度與基準、鑑定方法、工具、作業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辦理有關身心障礙鑑定服務必要之診察、診斷或檢查等項目之費用,應由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並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協調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公告規範之。 前項身心障礙鑑定之項目符合全民健康保險法之規定給付者,應以該保險支應,不得重複申領前項費用。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取得衛生主管機關所核轉之身心障礙鑑定報告後,籌組專業團隊進行需求評估。 前項需求評估,應依身心障礙者障礙類別、程度、家庭經濟情況、照顧服務需求、家庭生活需求、社會參與需求等因素為之。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設籍於轄區內依前項評估合於規定者,應核發身心障礙證明,據以提供所需之福利及服務。 第一項評估作業得併同前條鑑定作業辦理,有關評估作業與鑑定作業併同辦理事宜、評估專業團隊人員資格條件、評估工具、作業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 條 各級政府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本預防原則,針對遺傳、疾病、災害、環境污染及其他導致身心障礙因素,有計畫推動生育保健、衛生教育等工作,並進行相關社會教育及宣導。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 條 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置專責人員辦理本法規定相關事宜;其人數應依業務增減而調整之。 身心障礙者福利相關業務應遴用專業人員辦理。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 條 主管機關應遴聘(派)身心障礙者或其監護人代表、身心障礙福利學者或專家、民意代表與民間相關機構、團體代表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代表辦理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事項;其中遴聘身心障礙者或其監護人代表及民間相關機構、團體代表之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前項之代表,單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第一項權益保障事項包括: 一、整合規劃、研究、諮詢、協調推動促進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相關事宜。 二、受理身心障礙者權益受損協調事宜。 三、其他促進身心障礙者權益及福利保障相關事宜。 第一項權益保障事項與運作、前項第二款身心障礙權益受損協調之處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各級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1 條 各級政府應至少每五年舉辦身心障礙者之生活狀況、保健醫療、特殊教育、就業與訓練、交通及福利等需求評估及服務調查研究,並應出版、公布調查研究結果。 行政院每十年辦理全國人口普查時,應將身心障礙者人口調查納入普查項目。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2 條 身心障礙福利經費來源如下: 一、各級政府按年編列之身心障礙福利預算。 二、社會福利基金。 三、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 四、私人或團體捐款。 五、其他收入。 前項第一款身心障礙福利預算,應以前條之調查報告為依據,按年從寬編列。 第一項第一款身心障礙福利預算,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財政確有困難者,應由中央政府補助,並應專款專用。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3 條 身心障礙者對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有異議者,應於收到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以書面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並以一次為限。 依前項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應負擔百分之四十之相關作業費用;其異議成立者,應退還之。 逾期申請第一項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其相關作業費用,應自行負擔。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4 條 身心障礙證明有效期間最長為五年。但身心障礙情況符合第六條第三項所定辦法有關身心障礙無法減輕或恢復之基準,免重新鑑定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核發無註記有效期間之身心障礙證明,並每五年就該個案進行第七條之需求評估。 領有記載有效期間之身心障礙證明者,應於效期屆滿前九十日內向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 身心障礙者於其證明效期屆滿六十日前尚未申請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以書面通知其辦理。 身心障礙者有正當理由,無法於效期屆滿前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應於效期屆滿前附具理由提出申請,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可者,得於效期屆滿後六十日內辦理。 身心障礙者障礙情況改變時,應自行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發現身心障礙者障礙情況改變時,得以書面通知其於六十日內辦理重新鑑定與需求評估。 經依第二項至前項規定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其身心障礙情況符合第六條第三項所定辦法有關身心障礙無法減輕或恢復之基準,免重新鑑定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第一項但書規定辦理。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十一日前執永久效期身心障礙手冊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逕予換發無註記有效期間之身心障礙證明。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5 條 依前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於原證明效期屆滿至新證明生效期間,得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註記後,暫以原證明繼續享有本法所定相關權益。 經重新鑑定結果,其障礙程度有變更者,其已依前項規定以原證明領取之補助,應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新證明生效後,依新證明之補助標準予以追回或補發。 身心障礙者於障礙事實消失或死亡時,其本人、家屬或利害關係人,應將其身心障礙證明繳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註銷;未繳還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逕行註銷,並取消本法所定相關權益或追回所溢領之補助。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6 條 身心障礙者之人格及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對其接受教育、應考、進用、就業、居住、遷徙、醫療等權益,不得有歧視之對待。 公共設施場所營運者,不得使身心障礙者無法公平使用設施、設備或享有權利。 公、私立機關(構)、團體、學校與企業公開辦理各類考試,應依身心障礙應考人個別障礙需求,在考試公平原則下,提供多元化適性協助,以保障身心障礙者公平應考機會。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7 條 身心障礙者依法請領各項現金給付或補助,得檢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於金融機構開立專戶,並載明金融機構名稱、地址、帳號及戶名,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可後,專供存入各項現金給付或補助之用。 前項專戶內之存款,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8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系統,並由下列各級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負責彙送資訊,以掌握身心障礙者之情況,適時提供服務或轉介: 一、衛生主管機關:疑似身心障礙者、發展遲緩或異常兒童資訊。 二、教育主管機關:疑似身心障礙學生資訊。 三、勞工主管機關:職業傷害資訊。 四、警政主管機關:交通事故資訊。 五、戶政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人口異動資訊。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受理通報後,應即進行初步需求評估,並於三十日內主動提供協助服務或轉介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9 條 各級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依服務需求之評估結果,提供個別化、多元化之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0 條 為促進身心障礙輔具資源整合、研究發展及服務,中央主管機關應整合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動辦理身心障礙輔具資源整合、研究發展及服務等相關事宜。 前項輔具資源整合、研究發展及服務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教育、勞工、科技研究事務、經濟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二 章 保健醫療權益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1 條 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應規劃整合醫療資源,提供身心障礙者健康維護及生育保健。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舉辦身心障礙者健康檢查及保健服務,並依健康檢查結果及身心障礙者意願,提供追蹤服務。 前項保健服務、追蹤服務、健康檢查項目及方式之準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2 條 各級衛生主管機關應整合醫療資源,依身心障礙者個別需求提供保健醫療服務,並協助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提供所需之保健醫療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3 條 醫院應為身心障礙者設置服務窗口,提供溝通服務或其他有助於就醫之相關服務。 醫院應為住院之身心障礙者提供出院準備計畫;出院準備計畫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居家照護建議。 二、復健治療建議。 三、社區醫療資源轉介服務。 四、居家環境改善建議。 五、輔具評估及使用建議。 六、轉銜服務。 七、生活重建服務建議。 八、心理諮商服務建議。 九、其他出院準備相關事宜。 前項出院準備計畫之執行,應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列入醫院評鑑。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4 條 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應依據身心障礙者人口數及就醫需求,指定醫院設立身心障礙者特別門診。 前項設立身心障礙者特別門診之醫院資格條件、診療科別、人員配置、醫療服務設施與督導考核及獎勵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5 條 為加強身心障礙者之保健醫療服務,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應依據各類身心障礙者之人口數及需要,設立或獎助設立醫療復健機構及護理之家,提供醫療復健、輔具服務、日間照護及居家照護等服務。 前項所定機構及服務之獎助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6 條 身心障礙者醫療復健所需之醫療費用及醫療輔具,尚未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補助之。 前項補助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三 章 教育權益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7 條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根據身心障礙者人口調查之資料,規劃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班或以其他方式教育不能就讀於普通學校或普通班級之身心障礙者,以維護其受教育之權益。 各級學校對於經直轄市、縣(市)政府鑑定安置入學或依各級學校入學方式入學之身心障礙者,不得以身心障礙、尚未設置適當設施或其他理由拒絕其入學。 各級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班之教師,應具特殊教育教師資格。 第一項身心障礙學生無法自行上下學者,應由政府免費提供交通工具;確有困難,無法提供者,應補助其交通費;直轄市、縣(市)教育主管機關經費不足者,由中央教育主管機關補助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8 條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主動協助身心障礙者就學;並應主動協助正在接受醫療、社政等相關單位服務之身心障礙學齡者,解決其教育相關問題。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29 條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依身心障礙者之家庭經濟條件,優惠其本人及其子女受教育所需相關經費;其辦法,由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0 條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辦理身心障礙者教育及入學考試時,應依其障礙類別、程度、學習及生活需要,提供各項必需之專業人員、特殊教材與各種教育輔助器材、無障礙校園環境、點字讀物及相關教育資源,以符公平合理接受教育之機會與應考條件。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0-1 條 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依視覺功能障礙者、學習障礙者、聽覺障礙者或其他感知著作有困難之特定身心障礙者之需求,考量資源共享及廣泛利用現代化數位科技,由其指定之圖書館專責規劃、整合及典藏,以可接觸之數位格式提供圖書資源,以利視覺功能障礙者及其他特定身心障礙者之運用。 前項受指定之圖書館,對於視覺功能障礙者及前項其他特定身心障礙者提出需求之圖書資源,應優先提供。 第一項規劃、整合與典藏之內容、利用方式及所需費用補助等辦法,由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0-2 條 經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審定之教科用書,其出版者應於該教科用書出版時,向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指定之機關(構)或學校提供所出版教科用書之數位格式,以利製作專供視覺功能障礙者及前條第一項其他特定身心障礙者接觸之無障礙格式。各級政府機關(構)出版品亦同。 前項所稱數位格式由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指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1 條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依身心障礙者教育需求,規劃辦理學前教育,並獎勵民間設立學前機構,提供課後照顧服務,研發教具教材等服務。 公立幼兒園、課後照顧服務,應優先收托身心障礙兒童,辦理身心障礙幼童學前教育、托育服務及相關專業服務;並獎助民間幼兒園、課後照顧服務收托身心障礙兒童。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2 條 身心障礙者繼續接受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之教育,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予獎助;其獎助辦法,由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定之。 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輔導大專校院開辦按摩、理療按摩或醫療按摩相關科系,並應保障視覺功能障礙者入學及就學機會。 前二項學校提供身心障礙者無障礙設施,得向中央教育主管機關申請補助。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四 章 就業權益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3 條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應參考身心障礙者之就業意願,由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評估其能力與需求,訂定適切之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計畫,並結合相關資源,提供職業重建服務,必要時得委託民間團體辦理。 前項所定職業重建服務,包括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就業服務、職務再設計、創業輔導及其他職業重建服務。 前項所定各項職業重建服務,得由身心障礙者本人或其監護人向各級勞工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4 條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對於具有就業意願及就業能力,而不足以獨立在競爭性就業市場工作之身心障礙者,應依其工作能力,提供個別化就業安置、訓練及其他工作協助等支持性就業服務。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對於具有就業意願,而就業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需長期就業支持之身心障礙者,應依其職業輔導評量結果,提供庇護性就業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5 條 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為提供第三十三條第二項之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及前條之庇護性就業服務,應推動設立下列機構: 一、職業訓練機構。 二、就業服務機構。 三、庇護工場。 前項各款機構得單獨或綜合設立。機構設立因業務必要使用所需基地為公有,得經該公有基地管理機關同意後,無償使用。 第一項之私立職業訓練機構、就業服務機構、庇護工場,應向當地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申請設立許可,經發給許可證後,始得提供服務。 未經許可,不得提供第一項之服務。但依法設立之機構、團體或學校接受政府委託辦理者,不在此限。 第一項機構之設立許可、設施與專業人員配置、資格、遴用、培訓及經費補助之相關準則,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6 條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應協調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結合相關資源,提供庇護工場下列輔導項目: 一、經營及財務管理。 二、市場資訊、產品推廣及生產技術之改善與諮詢。 三、員工在職訓練。 四、其他必要之協助。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7 條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應分別訂定計畫,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辦理第三十三條第二項職業輔導評量、職務再設計及創業輔導。 前項服務之實施方式、專業人員資格及經費補助之相關準則,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8 條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三十四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三。 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六十七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一,且不得少於一人。 前二項各級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團體及公、民營事業機構為進用身心障礙者義務機關(構);其員工總人數及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之計算方式,以各義務機關(構)每月一日參加勞保、公保人數為準;第一項義務機關(構)員工員額經核定為員額凍結或列為出缺不補者,不計入員工總人數。 前項身心障礙員工之月領薪資未達勞動基準法按月計酬之基本工資數額者,不計入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但從事部分工時工作,其月領薪資達勞動基準法按月計酬之基本工資數額二分之一以上者,進用二人得以一人計入身心障礙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 辦理庇護性就業服務之單位進用庇護性就業之身心障礙者,不計入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 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進用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每進用一人以二人核計。 警政、消防、關務、國防、海巡、法務及航空站等單位定額進用總人數之計算範圍,得於本法施行細則另定之。 依前項規定不列入定額進用總人數計算範圍之單位,其職務應經職務分析,並於三年內完成。 前項職務分析之標準及程序,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另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8-1 條 事業機構依公司法成立關係企業之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達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二十以上者,得與該事業機構合併計算前條之定額進用人數。 事業機構依前項規定投資關係企業達一定金額或僱用一定人數之身心障礙者應予獎勵與輔導。 前項投資額、僱用身心障礙者人數、獎勵與輔導及第一項合併計算適用條件等辦法,由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39 條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為進用身心障礙者,應洽請考試院依法舉行身心障礙人員特種考試,並取消各項公務人員考試對身心障礙人員體位之不合理限制。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0 條 進用身心障礙者之機關(構),對其所進用之身心障礙者,應本同工同酬之原則,不得為任何歧視待遇,其所核發之正常工作時間薪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庇護性就業之身心障礙者,得依其產能核薪;其薪資,由進用單位與庇護性就業者議定,並報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核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1 條 經職業輔導評量符合庇護性就業之身心障礙者,由辦理庇護性就業服務之單位提供工作,並由雙方簽訂書面契約。 接受庇護性就業之身心障礙者,經第三十四條之職業輔導評量單位評量確認不適於庇護性就業時,庇護性就業服務單位應依其實際需求提供轉銜服務,並得不發給資遣費。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2 條 身心障礙者於支持性就業、庇護性就業時,雇主應依法為其辦理參加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及其他社會保險,並依相關勞動法規確保其權益。 庇護性就業者之職業災害補償所採薪資計算之標準,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庇護工場給付庇護性就業者之職業災害補償後,得向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申請補助;其補助之資格條件、期間、金額、比率及方式之辦法,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3 條 為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應設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其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未達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標準之機關(構),應定期向所在地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之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繳納差額補助費;其金額,依差額人數乘以每月基本工資計算。 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之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每年應就收取前一年度差額補助費百分之三十撥交中央勞工主管機關之就業安定基金統籌分配;其提撥及分配方式,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4 條 前條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之用途如下: 一、補助進用身心障礙者達一定標準以上之機關(構),因進用身心障礙者必須購置、改裝、修繕器材、設備及其他為協助進用必要之費用。 二、核發超額進用身心障礙者之私立機構獎勵金。 三、其他為辦理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相關事項。 前項第二款核發之獎勵金,其金額最高按超額進用人數乘以每月基本工資二分之一計算。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5 條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對於進用身心障礙者工作績優之機關(構),應予獎勵。 前項獎勵辦法,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6 條 非視覺功能障礙者,不得從事按摩業。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為協助視覺功能障礙者從事按摩及理療按摩工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輔導提升其專業技能、經營管理能力,並補助其營運所需相關費用。 前項輔導及補助對象、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醫療機構得僱用視覺功能障礙者於特定場所從事非醫療按摩工作。 醫療機構、車站、民用航空站、公園營運者及政府機關(構),不得提供場所供非視覺功能障礙者從事按摩或理療按摩工作。其提供場地供視覺功能障礙者從事按摩或理療按摩工作者應予優惠。 第一項規定於中華民國一百年十月三十一日失其效力。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6-1 條 政府機關(構)及公營事業自行或委託辦理諮詢性電話服務工作,電話值機人數在十人以上者,除其他法規另有規定外,應進用視覺功能障礙者達電話值機人數十分之一以上。但因工作性質特殊或進用確有困難,報經電話值機所在地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於前項但書所定情形,電話值機所在地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與自行或委託辦理諮詢性電話服務工作之機關相同者,應報經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同意。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7 條 為因應身心障礙者提前老化,中央勞工主管機關應建立身心障礙勞工提早退休之機制,以保障其退出職場後之生活品質。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五 章 支持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8 條 為使身心障礙者不同之生涯福利需求得以銜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相關部門,應積極溝通、協調,制定生涯轉銜計畫,以提供身心障礙者整體性及持續性服務。 前項生涯轉銜計畫服務流程、模式、資料格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49 條 身心障礙者支持服務,應依多元連續服務原則規劃辦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支持服務,並不得有設籍時間之限制。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0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下列服務,提供身心障礙者獲得所需之個人支持及照顧,促進其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及自立生活: 一、居家照顧。 二、生活重建。 三、心理重建。 四、社區居住。 五、婚姻及生育輔導。 六、日間及住宿式照顧。 七、家庭托顧。 八、課後照顧。 九、自立生活支持服務。 十、其他有關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之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1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下列服務,以提高身心障礙者家庭生活品質: 一、臨時及短期照顧。 二、照顧者支持。 三、照顧者訓練及研習。 四、家庭關懷訪視及服務。 五、其他有助於提昇家庭照顧者能力及其生活品質之服務。 前條及前項之服務措施,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就其內容、實施方式、服務人員之資格、訓練及管理規範等事項,訂定辦法管理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2 條 各級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辦理下列服務,以協助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 一、休閒及文化活動。 二、體育活動。 三、公共資訊無障礙。 四、公平之政治參與。 五、法律諮詢及協助。 六、無障礙環境。 七、輔助科技設備及服務。 八、社會宣導及社會教育。 九、其他有關身心障礙者社會參與之服務。 前項服務措施屬付費使用者,應予以減免費用。 第一項第三款所稱公共資訊無障礙,係指應對利用網路、電信、廣播、電視等設施者,提供視、聽、語等功能障礙國民無障礙閱讀、觀看、轉接或傳送等輔助、補助措施。 前項輔助及補助措施之內容、實施方式及管理規範等事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除第三款之服務措施,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就其內容及實施方式制定實施計畫。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2-1 條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每年應主動蒐集各國軟、硬體產品無障礙設計規範(標準),訂定各類產品設計或服務提供之國家無障礙規範(標準),並藉由獎勵與認證措施,鼓勵產品製造商或服務提供者於產品開發、生產或服務提供時,符合前項規範(標準)。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就前項獎勵內容、資格、對象及產品或服務的認證標準,訂定辦法管理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2-2 條 各級政府及其附屬機關(構)、學校所建置之網站,應通過第一優先等級以上之無障礙檢測,並取得認證標章。 前項檢測標準、方式、頻率與認證標章核發辦法,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3 條 運輸營運者應於所服務之路線、航線或區域內,規劃適當路線、航線、班次、客車(機船)廂(艙),提供無障礙運輸服務。 前項路線、航線或區域確實無法提供無障礙運輸服務者,各級交通主管機關應依實際需求,邀集相關身心障礙者團體代表、當地運輸營運者及該管社政主管機關研商同意後,不適用前項規定。 大眾運輸工具應規劃設置便於各類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用之無障礙設施及設備。未提供對號座之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之博愛座,其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百分之十五,座位應設於鄰近車門、艙門或出入口處,至車門、艙門或出入口間之地板應平坦無障礙,並視需要標示或播放提醒禮讓座位之警語。 國內航空運輸業者除民航主管機關所定之安全因素外,不得要求身心障礙者接受特殊限制或拒絕提供運輸服務。 第三項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項目、設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應包括鐵路、公路、捷運、空運、水運等,由中央交通主管機關分章節定之。 大眾運輸工具之無障礙設備及設施不符合前項規定者,各級交通主管機關應令運輸營運者於一定期限內提具改善計畫。但因大眾運輸工具構造或設備限制等特殊情形,依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設置無障礙設備及設施確有困難者,得由運輸營運者提具替代改善計畫,並訂定改善期限。 前項改善計畫應報請交通主管機關核定;變更時亦同。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4 條 市區道路、人行道及市區道路兩旁建築物之騎樓,應符合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規定之無障礙相關法規。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5 條 有關道路無障礙之標誌、標線、號誌及識別頻率等,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直轄市、縣(市)政府應依前項規定之識別頻率,推動視覺功能障礙語音號誌及語音定位。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6 條 公共停車場應保留百分之二停車位,作為行動不便之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車位未滿五十個之公共停車場,至少應保留一個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非領有專用停車位識別證明者,不得違規占用。 前項專用停車位識別證明,應依需求評估結果核發。 第一項專用停車位之設置地點、空間規劃、使用方式、識別證明之核發及違規占用之處理,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交通、營建等相關單位定之。 提供公眾服務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團體及公、民營事業機構設有停車場者,應依前三項辦理。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7 條 新建公共建築物及活動場所,應規劃設置便於各類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用之設施及設備。未符合規定者,不得核發建築執照或對外開放使用。 公共建築物及活動場所應至少於其室外通路、避難層坡道及扶手、避難層出入口、室內出入口、室內通路走廊、樓梯、升降設備、哺(集)乳室、廁所盥洗室(含移動式)、浴室、輪椅觀眾席位周邊、停車場等其他必要處設置無障礙設備及設施。其項目與規格,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其相關法令或依本法定之。 公共建築物及活動場所之無障礙設備及設施不符合前項規定者,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令其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改善。但因軍事管制、古蹟維護、自然環境因素、建築物構造或設備限制等特殊情形,設置無障礙設備及設施確有困難者,得由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提具替代改善計畫,申報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並核定改善期限。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8 條 身心障礙者搭乘國內大眾運輸工具,憑身心障礙證明,應予半價優待。 身心障礙者經需求評估結果,認需人陪伴者,其必要陪伴者以一人為限,得享有前項之優待措施。 第一項之大眾運輸工具,身心障礙者得優先乘坐,其優待措施並不得有設籍之限制。 國內航空業者除民航主管機關所訂之安全因素外,不認同身心障礙者可單獨旅行,而特別要求應有陪伴人共同飛行者,不得向陪伴人收費。 前四項實施方式及內容之辦法,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8-1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復康巴士服務,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起不得有設籍之限制。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59 條 身心障礙者進入收費之公營或公設民營風景區、康樂場所或文教設施,憑身心障礙證明應予免費;其為民營者,應予半價優待。 身心障礙者經需求評估結果,認需人陪伴者,其必要陪伴者以一人為限,得享有前項之優待措施。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0 條 視覺、聽覺、肢體功能障礙者由合格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陪同或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專業訓練人員於執行訓練時帶同幼犬,得自由出入公共場所、公共建築物、營業場所、大眾運輸工具及其他公共設施。 前項公共場所、公共建築物、營業場所、大眾運輸工具及其他公共設施之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得對導盲幼犬、導聾幼犬、肢體輔助幼犬及合格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收取額外費用,且不得拒絕其自由出入或附加其他出入條件。 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引領視覺、聽覺、肢體功能障礙者時,他人不得任意觸摸、餵食或以各種聲響、手勢等方式干擾該導盲犬、導聾犬及肢體輔助犬。 有關合格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及其幼犬之資格認定、使用管理、訓練單位之認可、認可之撤銷或廢止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0-1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協助及輔導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視覺功能障礙者生活及職業重建服務。 前項服務應含生活技能及定向行動訓練,其服務內容及專業人員培訓等相關規定,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項於本條文修正公布後二年施行。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1 條 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置申請手語翻譯服務窗口,依聽覺功能或言語功能障礙者實際需求,提供其參與公共事務所需之服務;並得依身心障礙者之實際需求,提供同步聽打服務。 前項受理手語翻譯或同步聽打之服務範圍及作業程序等相關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依第一項規定提供手語翻譯服務,應於本法公布施行滿五年之日起,由手語翻譯技術士技能檢定合格者擔任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2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按轄區內身心障礙者人口特性及需求,推動或結合民間資源設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提供生活照顧、生活重建、福利諮詢等服務。 前項機構所提供之服務,應以提高家庭照顧身心障礙者能力及協助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為原則,並得支援第五十條至第五十二條各項服務之提供。 第一項機構類型、規模、業務範圍、設施及人員配置之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機構得就其所提供之設施或服務,酌收必要費用;其收費規定,應報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 第一項機構,其業務跨及其他目的事業者,得綜合設立,並應依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相關法規之規定辦理。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3 條 私人或團體設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設立許可。 依前項規定許可設立者,應自許可設立之日起三個月內,依有關法規辦理財團法人登記,於登記完成後,始得接受補助,或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對外募捐並專款專用。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免辦理財團法人登記: 一、依其他法律申請設立之財團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申請附設者。 二、小型設立且不對外募捐、不接受補助及不享受租稅減免者。 第一項機構未於前項規定期間辦理財團法人登記,而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延長一次,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屆期不辦理者,原許可失其效力。 第一項機構申請設立之許可要件、申請程序、審核期限、撤銷與廢止許可、停辦、擴充與遷移、督導管理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3-1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擔任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業務負責人: 一、有施打毒品、暴力犯罪、性騷擾、性侵害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 二、行為不檢損害身心障礙者權益,其情節重大,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主管機關對前項負責人應主動進行查證。 現職工作人員於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期間有第一項各款情事之一者,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即停止其職務,並依相關規定予以調職、資遣、令其退休或終止勞動契約。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4 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輔導、查核及評鑑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其輔導、查核及改善情形應納入評鑑指標項目,其評鑑結果應分為以下等第: 一、優等。 二、甲等。 三、乙等。 四、丙等。 五、丁等。 前項機構經評鑑成績優等及甲等者,應予獎勵;經評鑑成績為丙等及丁等者,主管機關應輔導其改善。 第一項機構之定期輔導、查核及評鑑之項目、方式、獎勵及輔導、改善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5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與接受服務者或其家屬訂定書面契約,明定其權利義務關係。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與接受委託安置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訂定轉介安置書面契約,明定其權利義務關係。 前二項書面契約之格式、內容,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定型化契約範本及其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將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定型化契約書範本公開並印製於收據憑證交付立約者,除另有約定外,視為已依第一項規定訂約。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6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及具有履行營運之擔保能力,以保障身心障礙者權益。 前項應投保之保險範圍及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履行營運之擔保能力,其認定標準,由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7 條 身心障礙者申請在公有公共場所開設零售商店或攤販,申請購買或承租國民住宅、停車位,政府應保留一定比率優先核准;其保留比率,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定之。 前項受核准者之經營條件、出租轉讓限制,依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相關規定辦理;其出租、轉讓對象應以其他身心障礙者為優先。 身心障礙者購買或承租第一項之商店或攤販,政府應提供低利貸款或租金補貼;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8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團體及符合設立庇護工場資格者,申請在公共場所設立庇護工場,或申請在國民住宅提供居住服務,直轄市、縣(市)政府應保留名額,優先核准。 前項保留名額,直轄市、縣(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規劃興建時,應洽商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後納入興建計畫辦理。 第一項受核准者之經營條件、出租轉讓限制,依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相關規定辦理;其出租、轉讓對象應以身心障礙福利相關機構或團體為限。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9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或團體、庇護工場,所生產之物品及其提供之服務,於合理價格及一定金額以下者,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及接受政府補助之機構、團體、私立學校應優先採購。 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公告或發函各義務採購單位,告知前項物品及服務,各義務採購單位應依相關法令規定,採購該物品及服務至一定比率。 前二項物品及服務項目、比率、一定金額、合理價格、優先採購之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69-1 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輔導視覺功能障礙者設立以從事按摩為業務之勞動合作社。 前項勞動合作社之社員全數為視覺功能障礙,並依法經營者,其營業稅稅率應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課徵。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六 章 經濟安全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0 條 身心障礙者經濟安全保障,採生活補助、日間照顧及住宿式照顧補助、照顧者津貼、年金保險等方式,逐步規劃實施。 前項年金保險之實施,依相關社會保險法律規定辦理。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1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轄區內之身心障礙者,應依需求評估結果,提供下列經費補助,並不得有設籍時間之限制: 一、生活補助費。 二、日間照顧及住宿式照顧費用補助。 三、醫療費用補助。 四、居家照顧費用補助。 五、輔具費用補助。 六、房屋租金及購屋貸款利息補貼。 七、購買停車位貸款利息補貼或承租停車位補助。 八、其他必要之費用補助。 前項經費申請資格、條件、程序、補助金額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除本法及其他法規另有規定外,由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分別定之。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辦理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六款、第七款業務,應於會計年度終了前,主動將已核定補助案件相關資料,併同有關機關提供之資料重新審核。但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申領人申領資格變更或審核認有必要時,得請申領人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不符合請領資格而領取補助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以書面命本人自事實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繳還;屆期未繳還者,依法移送行政執行。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1-1 條 為辦理前條補助業務所需之必要資料,主管機關得洽請相關機關(構)、團體、法人或個人提供之,受請求者有配合提供資訊之義務。 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所取得之資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確實辦理資訊安全稽核作業,其保有、處理及利用,並應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2 條 對於身心障礙者或其扶養者應繳納之稅捐,依法給予適當之減免。 納稅義務人或與其合併申報納稅之配偶或扶養親屬為身心障礙者,應准予列報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其金額於所得稅法定之。 身心障礙者或其扶養者依本法規定所得之各項補助,應免納所得稅。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3 條 身心障礙者加入社會保險,政府機關應依其家庭經濟條件,補助保險費。 前項保險費補助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七 章 保護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4 條 傳播媒體報導身心障礙者或疑似身心障礙者,不得使用歧視性之稱呼或描述,並不得有與事實不符或誤導閱聽人對身心障礙者產生歧視或偏見之報導。 身心障礙者涉及相關法律事件,未經法院判決確定其發生原因可歸咎於當事人之疾病或其身心障礙狀況,傳播媒體不得將事件發生原因歸咎於當事人之疾病或其身心障礙狀況。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5 條 對身心障礙者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遺棄。 二、身心虐待。 三、限制其自由。 四、留置無生活自理能力之身心障礙者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 五、利用身心障礙者行乞或供人參觀。 六、強迫或誘騙身心障礙者結婚。 七、其他對身心障礙者或利用身心障礙者為犯罪或不正當之行為。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6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警察人員、村(里)幹事及其他執行身心障礙服務業務人員,知悉身心障礙者有前條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村(里)長及其他任何人知悉身心障礙者有前條情形者,得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二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或接獲第一項及第二項通報後,應自行或委託其他機關、團體進行訪視、調查,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並應於受理案件後四日內提出調查報告。調查時得請求警政、醫院及其他相關單位協助。 第一項、第二項及前項通報流程及後續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7 條 依法令或契約對身心障礙者有扶養義務之人,有喪失扶養能力或有違反第七十五條各款情形之一,致使身心障礙者有生命、身體之危難或生活陷於困境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本人、扶養義務人之申請或依職權,經調查評估後,予以適當安置。 前項之必要費用,除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第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給予補助者外,由身心障礙者或扶養義務人負擔。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8 條 身心障礙者遭受第七十五條各款情形之一者,情況危急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或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9 條 前條之緊急安置服務,得委託相關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辦理。安置期間所必要之費用,由前條第一項之行為人支付。 前項費用,必要時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先行支付,並檢具支出憑證影本及計算書,請求前條第一項之行為人償還。 前項費用,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以書面定十日以上三十日以下期間催告償還,而屆期未償還者,得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0 條 第七十八條身心障礙者之緊急保護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身心障礙者時,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保護安置。繼續保護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 繼續保護安置期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視需要,協助身心障礙者向法院提出監護或輔助宣告之聲請。 繼續保護安置期滿前,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經評估協助轉介適當之服務單位。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1 條 身心障礙者有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必要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協助其向法院聲請。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原因消滅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協助進行撤銷宣告之聲請。 有改定監護人或輔助人之必要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助身心障礙者為相關之聲請。 法院為身心障礙者選定之監護人或輔助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法人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對其執行監護或輔助職務進行監督;相關監督事宜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2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相關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於社區中提供身心障礙者居住安排服務,遭受居民以任何形式反對者,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協助其排除障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3 條 為使無能力管理財產之身心障礙者財產權受到保障,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鼓勵信託業者辦理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4 條 法院或檢察機關於訴訟程序實施過程,身心障礙者涉訟或須作證時,應就其障礙類別之特別需要,提供必要之協助。 刑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聲請法院同意指派社會工作人員擔任輔佐人。 依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得為輔佐人之人,未能擔任輔佐人時,社會福利機構、團體得依前項規定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指派申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5 條 身心障礙者依法收容於矯正機關時,法務主管機關應考量矯正機關收容特性、現有設施狀況及身心障礙者特殊需求,作必要之改善。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八 章 罰則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6 條 違反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違反第七十四條規定,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7 條 違反第四十條第一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8 條 違反第五十七條第三項規定未改善或未提具替代改善計畫或未依核定改善計畫之期限改善完成者,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除得勒令停止其使用外,處其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至其改善完成為止;必要時,得停止供水、供電或封閉、強制拆除。 前項罰鍰收入應成立基金,供作改善及推動無障礙設備與設施經費使用;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89 條 設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未依第六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申請許可設立,或應辦理財團法人登記而未依第六十三條第二項或第三項規定期限辦理者,處其負責人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及公告其姓名,並令限期改善。 於前項限期改善期間,不得增加收容身心障礙者,違者另處其負責人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經依第一項規定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再處其負責人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得按次處罰,並公告其名稱,且得令其停辦。 經依前項規定令其停辦而拒不遵守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0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經主管機關查明屬實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 一、有第七十五條各款規定情形之一。 二、提供不安全之設施設備或供給不衛生之餐飲。 三、有其他重大情事,足以影響身心障礙者身心健康。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1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停辦或決議解散時,主管機關對於該機構服務之身心障礙者,應即予適當之安置,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予配合。不予配合者,強制實施之,並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必要時,得予接管。 前項接管之實施程序、期限與受接管機構經營權及財產管理權之限制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停辦之機構完成改善時,得檢附相關資料及文件,向主管機關申請復業;經主管機關審核後,應將復業申請計畫書報經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2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於主管機關依第九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四條規定限期改善期間,不得增加收容身心障礙者,違者另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經主管機關依第九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一款至第三款規定令其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令其停辦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並公告其名稱。 經主管機關依第九十三條第四款規定令其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應令其停辦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並公告其名稱。 停辦期限屆滿仍未改善或違反法令情節重大者,應廢止其許可;其屬法人者,得予解散。 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令其停辦而拒不遵守者,再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3 條 主管機關依第六十四條第一項規定對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輔導或評鑑,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處罰: 一、業務經營方針與設立目的或捐助章程不符。 二、違反原許可設立之標準。 三、財產總額已無法達成目的事業或對於業務財務為不實之陳報。 四、經主管機關評鑑為丙等或丁等。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4 條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令其一個月內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處罰: 一、收費規定未依第六十二條第四項規定報主管機關核定,或違反規定超收費用。 二、停辦、擴充或遷移未依中央主管機關依第六十三條第四項規定所定辦法辦理。 三、違反第六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未與接受服務者或其家屬訂定書面契約或將不得記載事項納入契約。 四、違反第六十六條第一項規定,未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或未具履行營運擔保能力,而辦理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5 條 違反第七十五條各款規定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公告其姓名。 身心障礙者之家庭照顧者或家庭成員違反第七十五條各款規定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令其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家庭教育及輔導,並收取必要之費用;其收費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拒不接受前項家庭教育及輔導或時數不足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經再通知仍不接受者,得按次處罰至其參加為止。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6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一、職業訓練機構、就業服務機構、庇護工場,違反第三十五條第三項規定,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主管機關令其停止提供服務,並限期改善,未停止服務或屆期未改善。 二、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無正當理由違反第三十八條第二項規定。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7 條 接受政府補助之機構、團體、私立學校無正當理由違反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8 條 違反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者,由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其於營業場所內發生者,另處罰場所之負責人或所有權人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違反第四十六條第五項規定,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得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前二項罰鍰之收入,應納入直轄市、縣(市)政府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供作促進視覺功能障礙者就業之用。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99 條 國內航空運輸業者違反第五十三條第四項規定限制或拒絕提供身心障礙者運輸服務及違反第五十八條第四項規定而向陪伴者收費,或運輸營運者違反第五十三條第六項規定未改善或未提具替代改善計畫或未依核定改善計畫之期限改善完成者,該管交通主管機關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至其改善完成為止。 公共停車場未依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規定保留一定比率停車位者,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0 條 違反第十六條第二項或第六十條第二項規定者,應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接受四小時之講習。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1 條 提供庇護性就業服務之單位違反第四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者,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應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2 條 公務員執行職務有下列行為之一者,應受懲處: 一、違反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 二、無正當理由違反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六十七條第一項、第六十八條第一項或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3 條 各級政府勞工主管機關對於違反第三十八條第一項或第二項之規定者,得公告之。 未依第四十三條第二項規定定期繳納差額補助費者,自期限屆滿之翌日起至完納前一日止,每逾一日加徵其未繳差額補助費百分之零點二滯納金。但以其未繳納之差額補助費一倍為限。 前項滯納金之收入,應繳入直轄市、縣(市)政府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款專用。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4 條 本法所定罰則,除另有規定者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罰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4-1 條 違反第五十九條規定者,經主管機關令限期改善,仍不改善者,予以警告;經警告仍不改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其情節重大者,並得公告其事業單位及負責人姓名。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九 章 附則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5 條 各級政府每年應向其民意機關報告本法之執行情形。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6 條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修正公布之條文全面施行前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應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期日及方式,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或換發身心障礙證明;屆期未辦理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主動協助其辦理相關申請程序;無正當理由拒絕辦理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逕予廢止身心障礙手冊。 依前項規定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或換發身心障礙證明之身心障礙者,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發給身心障礙證明前,得依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修正公布前之規定,繼續享有原有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無法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期日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應於指定期日前,附具理由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展延,經認有正當理由者,得予展延,最長以六十日為限。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修正公布之條文全面施行後七年內,完成第一項執永久效期手冊者之相關作業。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7 條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五日修正之第三十八條自公布後二年施行;第五條至第七條、第十三條至第十五條、第十八條、第二十六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六條及第七十一條,自公布後五年施行;九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二月一日修正之條文,除第六十一條自公布後二年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8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109 條 本法除另定施行日期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法律
202101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一 章 通則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 條 為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 二、家庭暴力罪:指家庭成員間故意實施家庭暴力行為而成立其他法律所規定之犯罪。 三、目睹家庭暴力:指看見或直接聽聞家庭暴力。 四、騷擾:指任何打擾、警告、嘲弄或辱罵他人之言語、動作或製造使人心生畏怖情境之行為。 五、跟蹤:指任何以人員、車輛、工具、設備、電子通訊或其他方法持續性監視、跟追或掌控他人行蹤及活動之行為。 六、加害人處遇計畫:指對於加害人實施之認知教育輔導、親職教育輔導、心理輔導、精神治療、戒癮治療或其他輔導、治療。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 條 本法所定家庭成員,包括下列各員及其未成年子女: 一、配偶或前配偶。 二、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 四、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 五、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血親之配偶。 六、現為或曾為配偶之四親等以內血親。 七、現為或曾為配偶之四親等以內血親之配偶。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就其權責範圍,針對家庭暴力防治之需要,基於性別平等,尊重多元文化差異,主動規劃所需保護、預防及宣導措施,對涉及相關機關之防治業務,並應全力配合之;其權責事項如下: 一、主管機關:家庭暴力防治政策之規劃、推動、監督、訂定跨機關(構)合作規範及定期公布家庭暴力相關統計等事宜。 二、衛生主管機關:家庭暴力被害人驗傷、採證、身心治療、諮商及加害人處遇等相關事宜。 三、教育主管機關:各級學校家庭暴力防治教育、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之輔導措施、家庭暴力被害人及其子女就學權益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四、勞動主管機關:家庭暴力被害人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等相關事宜。 五、警政主管機關:家庭暴力被害人與其未成年子女人身安全之維護、緊急處理、家庭暴力犯罪偵查及刑事案件資料統計等相關事宜。 六、法務主管機關:家庭暴力犯罪之偵查、矯正及再犯預防等刑事司法相關事宜。 七、移民主管機關:設籍前之外籍、大陸或港澳配偶因家庭暴力造成逾期停留、居留及協助其在臺居留或定居權益維護等相關事宜。 八、文化主管機關:出版品違反本法規定之處理等相關事宜。 九、通訊傳播主管機關:廣播、電視及其他由該機關依法管理之媒體違反本法規定之處理等相關事宜。 十、戶政主管機關:家庭暴力被害人與其未成年子女身分資料及戶籍等相關事宜。 十一、其他家庭暴力防治措施,由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職權辦理。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辦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及政策。 二、協調、督導有關機關家庭暴力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提高家庭暴力防治有關機構之服務效能。 四、督導及推展家庭暴力防治教育。 五、協調被害人保護計畫及加害人處遇計畫。 六、協助公立、私立機構建立家庭暴力處理程序。 七、統籌建立、管理家庭暴力電子資料庫,供法官、檢察官、警察、醫師、護理人員、心理師、社會工作人員及其他政府機關使用,並對被害人之身分予以保密。 八、協助地方政府推動家庭暴力防治業務,並提供輔導及補助。 九、每四年對家庭暴力問題、防治現況成效與需求進行調查分析,並定期公布家庭暴力致死人數、各項補助及醫療救護支出等相關之統計分析資料。各相關單位應配合調查,提供統計及分析資料。 十、其他家庭暴力防治有關事項。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前項事項,應遴聘(派)學者專家、民間團體及相關機關代表提供諮詢,其中學者專家、民間團體代表之人數,不得少於總數二分之一;且任一性別人數不得少於總數三分之一。 第一項第七款規定電子資料庫之建立、管理及使用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 條 中央主管機關為加強推動家庭暴力及性侵害相關防治工作,應設置基金。 前項基金來源如下: 一、政府預算撥充。 二、緩起訴處分金。 三、認罪協商金。 四、本基金之孳息收入。 五、受贈收入。 六、依本法所處之罰鍰。 七、其他相關收入。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7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協調、研究、審議、諮詢、督導、考核及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應設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其組織及會議事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8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整合所屬警政、教育、衛生、社政、民政、戶政、勞工、新聞等機關、單位業務及人力,設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並協調司法、移民相關機關,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協助診療、驗傷、採證及緊急安置。 三、提供或轉介被害人經濟扶助、法律服務、就學服務、住宅輔導,並以階段性、支持性及多元性提供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 四、提供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短、中、長期庇護安置。 五、提供或轉介被害人、經評估有需要之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家庭成員身心治療、諮商、社會與心理評估及處置。 六、轉介加害人處遇及追蹤輔導。 七、追蹤及管理轉介服務案件。 八、推廣家庭暴力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九、辦理危險評估,並召開跨機構網絡會議。 十、其他家庭暴力防治有關之事項。 前項中心得與性侵害防治中心合併設立,並應配置社會工作、警察、衛生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二 章 民事保護令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一 節 聲請及審理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9 條 民事保護令(以下簡稱保護令)分為通常保護令、暫時保護令及緊急保護令。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0 條 被害人得向法院聲請通常保護令、暫時保護令;被害人為未成年人、身心障礙者或因故難以委任代理人者,其法定代理人、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姻親,得為其向法院聲請之。 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向法院聲請保護令。 保護令之聲請、撤銷、變更、延長及抗告,均免徵裁判費,並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二十三第四項規定。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1 條 保護令之聲請,由被害人之住居所地、相對人之住居所地或家庭暴力發生地之地方法院管轄。 前項地方法院,於設有少年及家事法院地區,指少年及家事法院。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2 條 保護令之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但被害人有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者,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以言詞、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送之方式聲請緊急保護令,並得於夜間或休息日為之。 前項聲請得不記載聲請人或被害人之住居所,僅記載其送達處所。 法院為定管轄權,得調查被害人之住居所。經聲請人或被害人要求保密被害人之住居所,法院應以秘密方式訊問,將該筆錄及相關資料密封,並禁止閱覽。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3 條 聲請保護令之程式或要件有欠缺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得依職權調查證據,必要時得隔別訊問。 前項隔別訊問,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採有聲音及影像相互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 被害人得於審理時,聲請其親屬或個案輔導之社工人員、心理師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保護令事件之審理不公開。 法院於審理終結前,得聽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 保護令事件不得進行調解或和解。 法院受理保護令之聲請後,應即行審理程序,不得以當事人間有其他案件偵查或訴訟繫屬為由,延緩核發保護令。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4 條 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 一、禁止相對人對於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相對人對於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為。 三、命相對人遷出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之住居所;必要時,並得禁止相對人就該不動產為使用、收益或處分行為。 四、命相對人遠離下列場所特定距離: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之住居所、學校、工作場所或其他經常出入之特定場所。 五、定汽車、機車及其他個人生活上、職業上或教育上必需品之使用權;必要時,並得命交付之。 六、定暫時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由當事人之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行使或負擔之內容及方法;必要時,並得命交付子女。 七、定相對人對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時間、地點及方式;必要時,並得禁止會面交往。 八、命相對人給付被害人住居所之租金或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 九、命相對人交付被害人或特定家庭成員之醫療、輔導、庇護所或財物損害等費用。 十、命相對人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十一、命相對人負擔相當之律師費用。 十二、禁止相對人與其特定家庭成員查閱被害人及受其暫時監護之未成年子女戶籍、學籍、所得來源相關資訊。 十三、禁止相對人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十四、命相對人交付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予被害人;必要時,並得命其刪除之。 十五、命相對人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其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十六、命其他保護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之必要命令。 法院為前項第六款、第七款裁定前,應考量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必要時並得徵詢未成年子女或社會工作人員之意見。 第一項第十款之加害人處遇計畫,法院得逕命相對人接受認知教育輔導、親職教育輔導、心理輔導及其他輔導,並得命相對人接受有無必要施以精神治療、戒癮治療及其他治療處遇計畫之鑑定、評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於法院裁定前,對處遇計畫之實施方式提出建議。 第一項第十款之裁定應載明處遇計畫完成期限。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5 條 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以下,自核發時起生效。 通常保護令有效期間屆滿前,當事人或被害人得聲請法院撤銷、變更或延長之;保護令有效期間之延長,每次為二年以下。 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為前項延長保護令之聲請。 當事人或被害人依第二項規定聲請變更或延長通常保護令,於法院裁定前,原保護令不失其效力。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聲請延長保護令,亦同。 通常保護令所定之命令,於期間屆滿前經法院另為裁判確定者,該命令失其效力。 法院受理延長保護令之聲請後,應即時通知當事人、被害人、警察機關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6 條 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得不經審理程序。 法院為保護被害人,得於通常保護令審理終結前,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暫時保護令。 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七款、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及第十六款之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聲請人為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者,法院並得依其聲請核發同條項第十款之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 法院於受理緊急保護令之聲請後,依聲請人到庭或電話陳述家庭暴力之事實,足認被害人有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者,應於四小時內以書面核發緊急保護令,並得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送緊急保護令予警察機關。 聲請人於聲請通常保護令前聲請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其經法院准許核發者,視為已有通常保護令之聲請。 暫時保護令、緊急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效,於聲請人撤回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法院審理終結核發通常保護令或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 暫時保護令、緊急保護令失效前,法院得依當事人或被害人之聲請或依職權撤銷或變更之,並自撤銷或變更時起生效。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7 條 法院對相對人核發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之保護令,不因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同意相對人不遷出或不遠離而失其效力。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8 條 保護令除緊急保護令外,應於核發後二十四小時內發送當事人、被害人、警察機關及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 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應登錄法院所核發之保護令,並供司法及其他執行保護令之機關查閱。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19 條 法院應提供被害人或證人安全出庭之環境與措施。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所在地地方法院自行或委託民間團體設置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所,法院應提供場所、必要之軟硬體設備及其他相關協助。但離島法院有礙難情形者,不在此限。 前項地方法院,於設有少年及家事法院地區,指少年及家事法院。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0 條 保護令之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適用家事事件法有關規定。 關於保護令之裁定,除有特別規定者外,得為抗告;抗告中不停止執行。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二 節 執行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1 條 保護令核發後,當事人及相關機關應確實遵守,並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不動產之禁止使用、收益或處分行為及金錢給付之保護令,得為強制執行名義,由被害人依強制執行法聲請法院強制執行,並暫免徵收執行費。 二、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處所為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及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其所屬人員監督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保護令,由相對人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執行。 三、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之保護令,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之。 四、禁止查閱相關資訊之保護令,由被害人向相關機關申請執行。 五、其他保護令之執行,由警察機關為之。 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之執行,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2 條 警察機關應依保護令,保護被害人至被害人或相對人之住居所,確保其安全占有住居所、汽車、機車或其他個人生活上、職業上或教育上必需品。 前項汽車、機車或其他個人生活上、職業上或教育上必需品,相對人應依保護令交付而未交付者,警察機關得依被害人之請求,進入住宅、建築物或其他標的物所在處所解除相對人之占有或扣留取交被害人。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3 條 前條所定必需品,相對人應一併交付有關證照、書據、印章或其他憑證而未交付者,警察機關得將之取交被害人。 前項憑證取交無著時,其屬被害人所有者,被害人得向相關主管機關申請變更、註銷或補行發給;其屬相對人所有而為行政機關製發者,被害人得請求原核發機關發給保護令有效期間之代用憑證。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4 條 義務人不依保護令交付未成年子女時,權利人得聲請警察機關限期命義務人交付,屆期未交付者,命交付未成年子女之保護令得為強制執行名義,由權利人聲請法院強制執行,並暫免徵收執行費。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5 條 義務人不依保護令之內容辦理未成年子女之會面交往時,執行機關或權利人得依前條規定辦理,並得向法院聲請變更保護令。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6 條 當事人之一方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取得暫時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者,得持保護令逕向戶政機關申請未成年子女戶籍遷徙登記。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7 條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執行保護令之方法、應遵行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 前項聲明異議,執行機關認其有理由者,應即停止執行並撤銷或更正已為之執行行為;認其無理由者,應於十日內加具意見,送原核發保護令之法院裁定之。 對於前項法院之裁定,不得抗告。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8 條 外國法院關於家庭暴力之保護令,經聲請中華民國法院裁定承認後,得執行之。 當事人聲請法院承認之外國法院關於家庭暴力之保護令,有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所列情形之一者,法院應駁回其聲請。 外國法院關於家庭暴力之保護令,其核發地國對於中華民國法院之保護令不予承認者,法院得駁回其聲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三 章 刑事程序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9 條 警察人員發現家庭暴力罪之現行犯時,應逕行逮捕之,並依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規定處理。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偵查犯罪認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犯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嫌疑重大,且有繼續侵害家庭成員生命、身體或自由之危險,而情況急迫者,得逕行拘提之。 前項拘提,由檢察官親自執行時,得不用拘票;由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時,以其急迫情形不及報請檢察官者為限,於執行後,應即報請檢察官簽發拘票。如檢察官不簽發拘票時,應即將被拘提人釋放。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0 條 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依前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逕行拘提或簽發拘票時,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暴力行為已造成被害人身體或精神上傷害或騷擾,不立即隔離者,被害人或其家庭成員生命、身體或自由有遭受侵害之危險。 二、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有長期連續實施家庭暴力或有違反保護令之行為、酗酒、施用毒品或濫用藥物之習慣。 三、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有利用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恐嚇或施暴行於被害人之紀錄,被害人有再度遭受侵害之虞者。 四、被害人為兒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礙或具有其他無法保護自身安全之情形。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0-1 條 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違反保護令者、家庭成員間故意實施家庭暴力行為而成立之罪,其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前開犯罪之虞,而有羈押之必要者,得羈押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1 條 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之被告經檢察官或法院訊問後,認無羈押之必要,而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釋放者,對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得附下列一款或數款條件命被告遵守: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為。 三、遷出住居所。 四、命相對人遠離其住居所、學校、工作場所或其他經常出入之特定場所特定距離。 五、其他保護安全之事項。 前項所附條件有效期間自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釋放時起生效,至刑事訴訟終結時為止,最長不得逾一年。 檢察官或法院得依當事人之聲請或依職權撤銷或變更依第一項規定所附之條件。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2 條 被告違反檢察官或法院依前條第一項規定所附之條件者,檢察官或法院得撤銷原處分,另為適當之處分;其有繳納保證金者,並得沒入其保證金。 被告違反檢察官或法院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或第四款所定應遵守之條件,犯罪嫌疑重大,且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之虞,而有羈押之必要者,偵查中檢察官得聲請法院羈押之;審判中法院得命羈押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3 條 第三十一條及前條第一項規定,於羈押中之被告,經法院裁定停止羈押者,準用之。 停止羈押之被告違反法院依前項規定所附之條件者,法院於認有羈押必要時,得命再執行羈押。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4 條 檢察官或法院為第三十一條第一項及前條第一項之附條件處分或裁定時,應以書面為之,並送達於被告、被害人及被害人住居所所在地之警察機關。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4-1 條 法院或檢察署有下列情形之一,應即時通知被害人所在地之警察機關及家庭暴力防治中心: 一、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之被告解送法院或檢察署經檢察官或法官訊問後,認無羈押之必要,而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釋放者。 二、羈押中之被告,經法院撤銷或停止羈押者。 警察機關及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於接獲通知後,應立即通知被害人或其家庭成員。 前二項通知應於被告釋放前通知,且得以言詞、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送之方式通知。但被害人或其家庭成員所在不明或通知顯有困難者,不在此限。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5 條 警察人員發現被告違反檢察官或法院依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所附之條件者,應即報告檢察官或法院。第二十九條規定,於本條情形,準用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6 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採取適當隔離措施。 警察機關於詢問被害人時,得採取適當之保護及隔離措施。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6-1 條 被害人於偵查中受訊問時,得自行指定其親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陪同在場,該陪同人並得陳述意見。 被害人前項之請求,檢察官除認其在場有妨礙偵查之虞者,不得拒絕之。 陪同人之席位應設於被害人旁。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6-2 條 被害人受訊問前,檢察官應告知被害人得自行選任符合第三十六條之一資格之人陪同在場。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7 條 對於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案件所為之起訴書、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不起訴處分書、緩起訴處分書、撤銷緩起訴處分書、裁定書或判決書,應送達於被害人。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8 條 犯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而受緩刑之宣告者,在緩刑期內應付保護管束。 法院為前項緩刑宣告時,除顯無必要者外,應命被告於付緩刑保護管束期間內,遵守下列一款或數款事項: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對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為。 三、遷出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之住居所。 四、命相對人遠離下列場所特定距離: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之住居所、學校、工作場所或其他經常出入之特定場所。 五、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六、其他保護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安全之事項。 法院依前項第五款規定,命被告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前,得準用第十四條第三項規定。 法院為第一項之緩刑宣告時,應即通知被害人及其住居所所在地之警察機關。 受保護管束人違反第二項保護管束事項情節重大者,撤銷其緩刑之宣告。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39 條 前條規定,於受刑人經假釋出獄付保護管束者,準用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0 條 檢察官或法院依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三十八條第二項或前條規定所附之條件,得通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警察機關執行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1 條 法務部應訂定並執行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受刑人之處遇計畫。 前項計畫之訂定及執行之相關人員,應接受家庭暴力防治教育及訓練。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2 條 矯正機關應將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受刑人預定出獄之日期通知被害人、其住居所所在地之警察機關及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但被害人之所在不明者,不在此限。 受刑人如有脫逃之事實,矯正機關應立即為前項之通知。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四 章 父母子女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3 條 法院依法為未成年子女酌定或改定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之人時,對已發生家庭暴力者,推定由加害人行使或負擔權利義務不利於該子女。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4 條 法院依法為未成年子女酌定或改定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之人或會面交往之裁判後,發生家庭暴力者,法院得依被害人、未成年子女、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為子女之最佳利益改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5 條 法院依法准許家庭暴力加害人會面交往其未成年子女時,應審酌子女及被害人之安全,並得為下列一款或數款命令: 一、於特定安全場所交付子女。 二、由第三人或機關、團體監督會面交往,並得定會面交往時應遵守之事項。 三、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或其他特定輔導為會面交往條件。 四、負擔監督會面交往費用。 五、禁止過夜會面交往。 六、準時、安全交還子女,並繳納保證金。 七、其他保護子女、被害人或其他家庭成員安全之條件。 法院如認有違背前項命令之情形,或准許會面交往無法確保被害人或其子女之安全者,得依聲請或依職權禁止之。如違背前項第六款命令,並得沒入保證金。 法院於必要時,得命有關機關或有關人員保密被害人或子女住居所。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處所或委託其他機關(構)、團體辦理。 前項處所,應有受過家庭暴力安全及防制訓練之人員;其設置、監督會面交往與交付子女之執行及收費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7 條 法院於訴訟或調解程序中如認為有家庭暴力之情事時,不得進行和解或調解。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行和解或調解之人曾受家庭暴力防治之訓練並以確保被害人安全之方式進行和解或調解。 二、准許被害人選定輔助人參與和解或調解。 三、其他行和解或調解之人認為能使被害人免受加害人脅迫之程序。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五 章 預防及處遇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8 條 警察人員處理家庭暴力案件,必要時應採取下列方法保護被害人及防止家庭暴力之發生: 一、於法院核發緊急保護令前,在被害人住居所守護或採取其他保護被害人或其家庭成員之必要安全措施。 二、保護被害人及其子女至庇護所或醫療機構。 三、告知被害人其得行使之權利、救濟途徑及服務措施。 四、查訪並告誡相對人。 五、訪查被害人及其家庭成員,並提供必要之安全措施。 警察人員處理家庭暴力案件,應製作書面紀錄;其格式,由中央警政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49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及保育人員為防治家庭暴力行為或保護家庭暴力被害人之權益,有受到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虞者,得請求警察機關提供必要之協助。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0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教保服務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移民業務人員及其他執行家庭暴力防治人員,於執行職務時知有疑似家庭暴力情事,應立即通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至遲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前項通報之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通報後,應即行處理,並評估被害人需求、有無兒童及少年目睹家庭暴力之情事;必要時得自行或委託其他機關(構)、團體進行訪視、調查,並提供適當處置。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受其委託之機關(構)或團體進行訪視、調查時,得請求警察機關、醫療(事)機構、學校、教保服務機構、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或其他相關機關(構)協助,被請求者應予配合。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0-1 條 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不得報導或記載有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身分之資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為成年人,經本人同意;受監護宣告者並應取得其監護人同意。 二、犯罪偵查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認為有必要。 前項但書第一款所定被害人為心智障礙者、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者,應以其可理解方式提供資訊。 第一項但書第一款所定監護人為同意時,應尊重受監護宣告者之意願。 第一項但書第一款所定監護人為該家庭暴力案件相對人時,不得報導或記載有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身分之資訊。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0-2 條 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及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透過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主管機關、警察機關或其他機關,知有被害人之性影像,應先行限制瀏覽或移除與被害人性影像有關之網頁資料。 前項網頁資料與散布被害人性影像行為人之個人資料及網路使用紀錄資料,應保留一百八十日,以提供司法及警察機關調查。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1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撥打依第八條第一項第一款設置之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者,於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得追查其電話號碼及地址: 一、為免除當事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急迫危險。 二、為防止他人權益遭受重大危害而有必要。 三、無正當理由撥打專線電話,致妨害公務執行。 四、其他為增進公共利益或防止危害發生。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2 條 醫療機構對於家庭暴力之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3 條 衛生主管機關應擬訂及推廣有關家庭暴力防治之衛生教育宣導計畫。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4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規範;其內容包括下列各款: 一、處遇計畫之評估標準。 二、司法機關、家庭暴力被害人保護計畫之執行機關(構)、加害人處遇計畫之執行機關(構)間之連繫及評估制度。 三、執行機關(構)之資格。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相關機關負責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之推動、發展、協調、督導及其他相關事宜。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5 條 加害人處遇計畫之執行機關(構)得為下列事項: 一、將加害人接受處遇情事告知司法機關、被害人及其辯護人。 二、調閱加害人在其他機構之處遇資料。 三、將加害人之資料告知司法機關、監獄監務委員會、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及其他有關機構。 加害人有不接受處遇計畫、接受時數不足或不遵守處遇計畫內容及恐嚇、施暴等行為時,加害人處遇計畫之執行機關(構)應告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必要時並得通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協調處理。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製作家庭暴力被害人權益、救濟及服務之書面資料,供被害人取閱,並提供醫療機構及警察機關使用。 醫事人員執行業務時,知悉其病人為家庭暴力被害人時,應將前項資料交付病人。 第一項資料,不得記明庇護所之地址。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7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提供醫療機構、公、私立國民小學及戶政機關家庭暴力防治之相關資料,俾醫療機構、公、私立國民小學及戶政機關將該相關資料提供新生兒之父母、辦理小學新生註冊之父母、辦理結婚登記之新婚夫妻及辦理出生登記之人。 前項資料內容應包括家庭暴力對於子女及家庭之影響及家庭暴力之防治服務。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8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核發家庭暴力被害人下列補助: 一、緊急生活扶助費用。 二、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身心治療、諮商與輔導費用。 三、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四、安置費用、房屋租金費用。 五、子女教育、生活費用及兒童托育費用。 六、其他必要費用。 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於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準用之。 第一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被害人為成年人者,得申請創業貸款;其申請資格、程序、利息補助金額、名額、期限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為辦理第一項及第四項補助業務所需之必要資料,主管機關得洽請相關機關(構)、團體、法人或個人提供之,受請求者不得拒絕。 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所取得之資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確實辦理資訊安全稽核作業;其保有、處理及利用,並應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8-1 條 對於具就業意願而就業能力不足之家庭暴力被害人,勞工主管機關應提供預備性就業或支持性就業服務。 前項預備性就業或支持性就業服務相關辦法,由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8-2 條 被害人於未成年遭受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或性侵害行為,並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向戶政機關申請註記該行為人、直系血親不得申請閱覽或交付被害人之戶籍資料: 一、該行為人經判決有罪確定。 二、直系血親經法院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宣告停止親權或監護權。 三、被害人經法院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裁定繼續安置至成年。 四、被害人曾獲法院核發裁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之民事保護令。 五、被害人因具民法第一千一百十八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情事,獲法院裁定減輕或免除其扶養義務。 六、其他經主管機關評估認行為人、直系血親知悉被害人之戶籍資料對個人日常生活或人身安全有不利影響之虞。 被害人因於未成年遭受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或性侵害行為之創傷經驗,致影響生活者,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提供身心治療、諮商、社會與心理評估及處置。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59 條 主管機關應辦理社會工作人員、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托育人員、保育人員及其他相關社會行政人員防治家庭暴力在職教育。 警政主管機關應辦理警察人員防治家庭暴力在職教育。 司法院及法務部應辦理相關司法人員防治家庭暴力在職教育。 衛生主管機關應辦理或督促相關醫療團體辦理醫護人員防治家庭暴力在職教育。 教育主管機關應辦理下列事項: 一、學校、教保服務機構及家庭教育中心之輔導人員、行政人員、教師、教保服務人員防治家庭暴力在職教育;其在職教育課程,應納入學生目睹家庭暴力之辨識及輔導內容。 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對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納入學生輔導。 移民主管機關應辦理移民業務人員防治家庭暴力在職教育。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防治家庭暴力在職教育訓練,應納入性別平等課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0 條 學校應實施防治家庭暴力之課程或活動。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有四小時以上之家庭暴力防治課程,並得於總時數不變下,彈性安排於各學年實施。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六 章 罰則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1 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為。 三、遷出住居所。 四、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五、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六、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七、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八、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1-1 條 廣播、電視事業違反第五十條之一第一項或第四項規定,或違反依第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五十條之一第一項或第四項規定者,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得按次處罰。 前項以外之宣傳品、出版品、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之負責人違反第五十條之一第一項或第四項規定或違反依第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五十條之一第一項或第四項規定者,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五十條之一規定之物品、令其限期移除內容、下架或其他必要之處置;屆期不履行者,得按次處罰至履行為止。但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之必要者,不罰。 宣傳品、出版品、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無負責人或負責人對行為人之行為不具監督關係者,第二項之處罰對象為行為人。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1-2 條 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無正當理由者,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得按次處罰,並得令其限制接取: 一、違反第五十條之二第一項規定,未先行限制瀏覽或移除。 二、違反依第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五十條之二第一項規定,未先行限制瀏覽或移除。 三、違反第五十條之二第二項規定,未保留一百八十日,或未將資料提供司法或警察機關調查。 四、違反依第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五十條之二第二項規定,未保留一百八十日,或未將資料提供司法或警察機關調查。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2 條 違反第五十條第一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但醫事人員為避免被害人身體緊急危難而違反者,不罰。 違反第五十二條或依第六十三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五十二條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3 條 違反第五十一條第三款規定,經勸阻不聽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3-1 條 被害人年滿十六歲,遭受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施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情事者,準用第九條至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九款至第十六款、第三項、第四項、第十五條至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至第五款、第二項、第二十七條至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八條、第五十條之一、第五十條之二、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及第五十八條第一項之規定。 前項所稱親密關係伴侶,指雙方以情感或性行為為基礎,發展親密之社會互動關係。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七 章 附則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4 條 行政機關辦理家庭暴力案件之管轄與民事保護令之聲請、執行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5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66 條 本法除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四日修正公布之第六十三條之一自一百零五年二月四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家庭暴力防治法
法律
20231206
2024/1/12 上午 12:00:00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 條 為扶助特殊境遇家庭解決生活困難,給予緊急照顧,協助其自立自強及改善生活環境,特制定本條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定特殊境遇家庭扶助,包括緊急生活扶助、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傷病醫療補助、兒童托育津貼、法律訴訟補助及創業貸款補助。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條例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4 條 本條例所稱特殊境遇家庭,指申請人其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每人每月未超過政府當年公布最低生活費二點五倍及臺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一點五倍,且家庭財產未超過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一定金額,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六十五歲以下,其配偶死亡,或失蹤經向警察機關報案協尋未獲達六個月以上。 二、因配偶惡意遺棄或受配偶不堪同居之虐待,經判決離婚確定或已完成協議離婚登記。 三、家庭暴力受害。 四、未婚懷孕婦女,懷胎三個月以上至分娩二個月內。 五、因離婚、喪偶、未婚生子獨自扶養十八歲以下子女或祖父母扶養十八歲以下父母無力扶養之孫子女,其無工作能力,或雖有工作能力,因遭遇重大傷病或照顧六歲以下子女或孫子女致不能工作。 六、配偶處一年以上之徒刑或受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一年以上,且在執行中。 七、其他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評估因三個月內生活發生重大變故導致生活、經濟困難者,且其重大變故非因個人責任、債務、非因自願性失業等事由。 申請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及兒童托育津貼者,前項特殊境遇家庭,應每年申請認定之。 申請人之孫子女領取本條例所定扶助,以符合第一項第五款扶養十八歲以下父母無力扶養之孫子女為限。 第一項第五款所稱父母無力扶養,係指父母均因死亡、非自願失業且未領失業給付、重大傷病、服刑或失蹤等,致無力扶養子女。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4-1 條 前條第一項所稱家庭總收入及無工作能力,準用社會救助法第五條之一及第五條之三規定。 前條第一項所稱家庭財產,包括動產及不動產,其金額應分別定之,並準用社會救助法第五條之二規定。 前條第一項所稱全家人口,其應計算人口範圍,包括下列人員: 一、申請人。 二、負扶養義務之直系血親卑親屬及其配偶。 三、前款以外,認列綜合所得稅扶養親屬免稅額之納稅義務人。 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列入應計算人口範圍: 一、無工作收入、未共同生活且無扶養能力之已結婚直系血親卑親屬。 二、應徵集召集入營服兵役或替代役現役。 三、在學領有公費。 四、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依法拘禁。 五、失蹤,經向警察機關報案協尋未獲,達六個月以上。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5 條 特殊境遇家庭得依第二條所定家庭扶助項目申請,不以單一項目為限。但得依其他法令規定取得生活扶助、給付或安置者,除得補助生活扶助、給付與本條例之差額外,不予重複扶助。 依本條例接受補助者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停止其家庭扶助,並得追回其所領取之補助: 一、提供不實資料。 二、隱匿或拒絕提供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要求之資料。 三、以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取得家庭扶助。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6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申請緊急生活扶助者,按當年度低收入戶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用標準一倍核發,每人每次以補助三個月為原則,同一個案同一事由以補助一次為限。 申請緊急生活扶助,應於事實發生後六個月內,檢具戶口名簿影本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或由鄉(鎮、市、區)公所、社會福利機構轉介申請。證明文件取得困難時,得依社工員訪視資料審核之。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緊急生活扶助核准後,定期派員訪視其生活情形;其生活已有明顯改善者,應即停止扶助。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7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五款或第六款規定,並有十五歲以下子女或孫子女者,得申請子女生活津貼。 子女生活津貼之核發標準,每一名子女或孫子女每月補助當年度最低工資之十分之一,每年申請一次。 初次申請子女生活津貼者,得隨時提出。但有延長補助情形者,應於會計年度開始前兩個月提出。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申請延長補助者,應派員訪視其生活情形;其生活已有明顯改善者,應即停止津貼。 申請子女生活津貼,應檢具戶口名簿影本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或由鄉(鎮、市、區)公所、社會福利機構轉介申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8 條 符合第四條規定,且其子女或孫子女就讀國內公立或立案之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得申請教育補助。但其他法令有性質相同之補助規定者,不得重複領取: 一、就讀高中高職減免學雜費百分之六十。 二、就讀大專院校減免學雜費百分之六十。 前項學雜費減免,應於註冊時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經學校審核確認後逕予減免,私立學校由學校逕予減免後,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補助之。 第一項教育補助之申請程序、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第一項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修正條文,自一百零一年八月一日施行。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9 條 符合第四條規定,而有下列情形之一,得申請傷病醫療補助: 一、本人及六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子女或孫子女參加全民健保,最近三個月內自行負擔醫療費用超過新臺幣三萬元,無力負擔且未獲其他補助或保險給付者。 二、未滿六歲之子女或孫子女,參加全民健保,無力負擔自行負擔之費用者。 傷病醫療補助之標準如下: 一、本人及六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子女或孫子女:自行負擔醫療費用超過新臺幣三萬元之部分,最高補助百分之七十,每人每年最高補助新臺幣十二萬元。 二、未滿六歲之子女或孫子女:凡在健保特約之醫療院所接受門診、急診及住院診治者,依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三十三條及第三十五條之規定應自行負擔之費用,每人每年最高補助新臺幣十二萬元。 申請傷病醫療補助,應於傷病發生後三個月內,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健保卡正、反面影本、診斷證明書及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未滿六歲之子女或孫子女傷病醫療補助申請,應向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申請醫療補助證後,逕赴保險人特約之醫療院所就診,並由醫療院所按月造冊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0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五款及第六款規定,並有未滿六歲之子女或孫子女者,應優先獲准進入公立托教機構;如子女或孫子女進入私立托教機構時,得申請兒童托育津貼每人每月新臺幣一千五百元。 申請兒童托育津貼,應於事實發生後六個月內,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申請。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申請延長補助者,應派員訪視其生活情形;其生活已有明顯改善者,應即停止津貼。但已進入公立托教機構者,得繼續接受托育。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1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而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者,得申請法律訴訟補助。其標準最高金額以新臺幣五萬元為限。 申請法律訴訟補助,應於事實發生後三個月內檢具相關證明、律師費用收據正本及訴訟或判決書影本各一份,向戶籍所在地之主管機關申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2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五款及第六款規定,且成年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其申請資格、程序、補助金額、名額、期限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2-1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申請子女生活津貼及兒童托育津貼,以依民事保護令取得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行使或有具體事實證明獨自扶養子女者為限。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3 條 辦理本條例各項家庭扶助業務所需經費,應由各級政府分別編列預算支應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3-1 條 依本條例請領各項津貼或補助之權利,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依本條例請領各項津貼或補助者,得檢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於金融機構開立專戶,並載明金融機構名稱、地址、帳號及戶名,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可後,專供存入各項津貼或補助之用。 前項專戶內之存款,不得作為扣押、抵銷、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4 條 (刪除)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所定各項家庭扶助之申請,其所需文件、格式、審核基準、審核程序及經費核撥方式等相關事宜,由各該主管機關定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5-1 條 為辦理本條例扶助業務所需之必要資料,主管機關得洽請相關機關(構)、團體、法人或個人提供之,受請求者不得拒絕。 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所取得之資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確實辦理資訊安全稽核作業;其保有、處理及利用,並應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第 16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九十八年一月十二日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法律
20210120
2024/1/12 上午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