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91
article
stringlengths
0
2.3M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學名:)又稱北京人、北京直立人、中國猿人北京種(),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遺存於1927年在中華民國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關於其年代的爭議較大,一般認為約在距今50萬年前。而2009年英國《自然》期刊發表的應用26Al/10Be測年法的結果則把這一年代上推至68萬-80萬年前。 == 研究歷史 == === 早期 === 這處遺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和美國、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挖掘。1929年12月2日,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挖掘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而在此時期所發掘出來的頭蓋骨卻在1941年時下落不明,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謎團。曾有人推測北京猿人頭骨在被美軍潛艇擊沉的阿波丸上,但至今尚未證實。而按照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理查德·鮑恩的回憶,1947年他在美軍設在秦皇島的霍爾康姆營地挖掩體時挖出了裝在木板箱裡的北京猿人頭骨,當時士兵把木板箱當成了機槍墊,戰爭結束後,北京猿人頭蓋骨可能又被埋在了原地。據說現存唯一真實化石是1966年頭頂部堆積層發現的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但只展出過模型,而且在文革後再度消失於文獻之中。後來又發現了石製品、骨角製品。 當年參與挖掘的中方人員包括後來的院士賈蘭坡先生,隨著他的去世,一批當年挖掘的照片無人整理保管。 === 1940年代至今 === 周口店的挖掘工作從 1941 年停止,直到國共內戰結束和 1949 年毛澤東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實地工作發生在 1949 年、1951 年、1958-1960 年、1966 年和 1978-1981 年。 考慮到挖掘隊對於細節的專注、小心與精確,甚至篩選出小至 1 釐米(0.39 英寸)長的無法識別的碎片,周口店的挖掘一般被認為或多或少是完整的。 每一塊骨頭、骨頭碎片或牙齒,無論多小,都會被撿起來放在一個籃子裡,每個技術人員都為此準備好了。一群技術人員始終齊心協力,幾乎每一塊泥土都會被仔細檢查。儘管如此,鬆散的泥土也會隨後被運送到一個特殊的地方並透過細篩。 — 魏敦瑞(Franz Weidenreich,解剖學及體質人類學學者,中國地質調查局新生代地質與環境研究室榮譽主任),1941年 在毛澤東時代,尤其是 1950 年和 1951 年,北京猿人在新政府領導下的中國民族認同重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特別是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人類演化聯絡起來。北京猿人在各級教育機構教材、流行科學雜誌和文章、博物館以及在工作場所(包括工廠)中進行的講座中教授。這場運動主要是為了向大眾(包括那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介紹馬克思主義,並推翻普遍存在的迷信、傳統和創世神話。 儘管如此,由於科學家被迫適應共產主義框架,研究內的新發現受到了限制。 1960年,該實驗室改制為中國科學院下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由楊鍾健等共同領導。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包括科學家在內的所有知識分子都受到了大量整肅,其中包括被徵召從事體力勞動,作為“知識分子變成勞動者,勞動者變成知識分子”運動的一部分,這阻礙了研究。 儘管古人類學相關活動仍然能夠繼續下去,但隨著中國政府決心實現經濟獨立,該領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科普主題從人類進化轉向了與生產相關的問題。 隨著 1970 年後「革命」政策的放鬆,古人類學和學術界重新興起,特別是隨著 1978 年鄧小平的崛起(被譽為“科學的春天”)。周口店曾多次受到附近採礦作業或空氣汙染酸雨的威脅,但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也見證了環保行動的萌芽。為此,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 1987 年宣佈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為世界遺產。2002 年,該遺址的管理權被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移交給北京市人民政府(後者擁有更多資源)。 周口店的考古成果在中國引起了強烈的古人類學興趣,截至 2016 年,中國全境已發現其他 14 個化石遺址:元謀、田東(位在田東縣)、建始(位在建始縣)、鄖縣、藍田、洛南、沂源、南召(位在南召縣)、南京、和縣(位在和縣),以及東至縣的華龍洞穴等。 == 體質特徵 == 北京猿人四肢骨的大小、形狀、比例和肌肉附著點(特別是上肢骨)基本上具有現代人的形式。北京猿人男性高約156釐米,女性約144釐米。 *頭蓋骨特徵:頭頂部低平,前額後傾,眉嵴前突且左右相連,頭蓋骨最寬處在兩耳門附近,骨壁厚度達9.7毫米,腦容量平均為1088毫升,這些特徵多與猿類接近。 *下頜骨特徵:齒槽緣前傾,頦部後縮,但舌面有棘狀突起,齒列齊平,這些特徵又與人類較接近 == 生活 == 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已會製造骨角器。除狩獵外,可食的野果、嫩葉、塊根,以及昆蟲、鳥、蛙、蛇等小動物也是日常的食物來源。 在北京猿人住過的山洞裡有很厚的灰燼層,表明北京猿人已經會使用火和儲存火種。但用火遺蹟是原地形成還是從他處搬運而來,還存在爭議。 === 社會 === 在毛澤東時代,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在廣大民眾中的傳播勢在必行。著名的共產主義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在 1876 年提出的“勞動創造人類”的前景成為(當時)中國人類學界的核心,幾乎所有關於人類演化的討論都被包括在內—包括針對一般民眾的教育素材。恩格斯認為,直立行走而不是像其他猿類那樣四肢著地行走,解放了勞動的雙手,促進了所有人類特徵的進化,例如語言、合作,最重要的是促進了人類大腦容量的“完美”發展,說明“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也是勞動的產物”。因此,勞動可以激發智力,這在考古記錄中是用石器發現的。 對於包括北京猿人在內的這些古代人類的社會,恩格爾1884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和他的原始共產主義概念成為主流。恩格斯主要基於美國民族學家路易斯·亨利·摩爾根 (Lewis H. Morgan) 1877 年出版的《古代社會》一書,詳細介紹了摩根對“原始”狩獵採集社會,即易洛魁人的研究。在毛澤東時代,北京猿人因此經常被描繪成在與自然的鬥爭中過著危險的生活,組織成簡單、和平的部落,以合作和友善的群體來覓食、狩獵和製造石器;一個無階級、無國籍和強大的社會,所有成員都為共同利益而努力。 至於性別角色,北京猿人社會最常被描述為“男性狩獵女性採集”(參看狩獵採集)。 石器,以及後來的弓箭,排除了人類單獨對抗自然力量和猛獸的可能性。為了採集森林的果實、捕魚、建造某種棲息地,如果人們不想死於飢餓、或成為猛獸或鄰近社會的犧牲品,他們就不得不共同工作。共同勞動導致了生產資料和生產成果的共同所有。這裡還不存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概念……這裡沒有剝削,沒有階級 —— 約瑟夫·斯大林,1976年Schmalzer, Sigrid (2008). The People's Peking Man: Popular Science and Human Ident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978-0226738604. 這些概念大多與毛主義意識形態相容,但對科學家尤其是在解釋新發現時具有限制性。一個知名案例是一位師承解剖學家和人類學家阿瑟·基思的劉姓人類學家(姓名拼音作 Liú Xián),在 1950 年出版專著時稱人類祖先自樹上來到地面生活,是出於純粹的勇敢,而非為了學習勞動(唯意志論與唯物主義的立場對比),因此無法將其論述觀點與主流之「勞動創造人性」調和,也因而被許多同儕嘲弄。1956 年至 1957 年,更多科學界與主流(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和政府立場)不同的觀點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政策下被鼓勵提出。 在歐美等地區學界,重點通常放在智力而不是勞動上,尤其是在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 (Jane Goodall) 在 1960 年發現黑猩猩可以製造工具之後(即工具製造的勞動並非人類獨有)。 儘管如此,當時西方和東方對古代人類的流行解釋大相徑庭。 在中國,隨著西方研究和與毛澤東思想相矛盾的理論在中國各地的傳播,特別是在 1985 年之後,“勞動創造了人類”以及恩格爾修辭的影響在鄧小平崛起後減弱,儘管勞動仍被視為一種重要的適應。 這時,勞動的概念已經從單純的體力勞動擴充套件到腦力勞動;相反,美感被認為是一種獨特的人類特徵。 與其他史前人類種群一致,北京猿人的平均壽命相當短。在 38 人的樣本中,15 人在 14 歲以下(39.5%)死亡,3 人在 30 歲左右(7%)死亡,3 人在 40 至 50 歲之間(7%)死亡,1 人在 50 至 60 歲之間死亡(2.6%)。其餘 16 個人 (43%) 的年齡無法確定。 File:66036-Peking-Man-Site (28430388510).jpg|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中間為北京人復原像。 File:Skull pekingman.jpg|北京人頭骨 == 與現代中國人的關係 == 許多人之所以接受古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在那裡發現了400多萬年前以及150萬年到3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類化石。5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家先後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安徽和縣等地發現了60多處古人類化石地點以及千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科院院士吳新智之說。 近年興起的分子人類學對此提出了挑戰。根據1980年代出現的“單一地區起源說”,現代人約於20-10萬年前在非洲東部出現,並至少於6萬年前進入東亞。這一理論主要基於對現代人群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的分析。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人類遺傳學中心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博士與中國一些科研單位合作研究後也撰文指出,目前的基因證據並不支援現代中國人有獨立起源的說法。他們認為,在10萬年前至4萬年前之間的東亞地區,事實上存在一個化石“斷檔”期,即這一階段的人類遺址非常少見。6萬到4萬年前源於非洲的現代人到達現在中國南部,並逐漸取代了亞洲大地上的古人,比如北京猿人的後代。儘管關於現代人進入東亞的路徑尚有較大爭議,大部分遺傳學家已經接受這一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王巍在2019年發表論文《新中國考古學70年發展與成就》,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七十年的考古學發展,認為由這些考古學證據,證明瞭北京猿人確是中國人的祖先,中國人是在中國本地演化出來的。元謀人,藍田人與北京人等古人類皆為中國人先祖,證明中國人是在中國本地連續進化而來。 ==“北京人”頭蓋骨失蹤 ==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中日戰爭爆發。在周口店的挖掘工作被迫中斷,但研究人員還可在設在北平協和醫院的新生代研究室對化石進行整理研究。到1941年日美關係日趨緊張。在當時被日軍佔領的北平,日軍開始佔領中立國美國駐北平的一些機構。存放和保管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的北平協和醫院雖屬美國財產,但看來也難以倖免。在這種情況下,新生代研究室決定為北京猿人化石找一個更為安全的存放地點。 當時有三種處理方案。第一,把化石運往抗戰的後方重慶,但在戰爭環境下,長途運送安全難以保證;第二,在北平就地掩埋,但在淪陷區安全同樣無法保證;第三,運往美國儲存。從當時的情況看,第三種處理方案是最好的選擇。 據古人類學家胡承志回憶,由於在合作挖掘化石時中美籤的合同規定,在周口店發掘的所有化石都是中國財產,禁止運送出境。所以當時美國公使館的人拒絕接收。後經國民政府協調,遠在重慶的美國駐華大使同意並授權,駐北平的美國公使館才接收這批珍貴的古人類化石,並準備將其安全運往美國儲存。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國海軍陸戰隊專列駛出北平,據說車上裝有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按計劃列車到秦皇島後,化石運到“哈利遜總統”號輪船,然後運往美國。此次託運的負責人是即將離華赴美的海軍陸戰隊退伍軍醫弗利,兩箱化石就是被混裝在他的27箱行李中被送上火車的。弗利說:這件事在當時相當秘密。在秦皇島,弗利的助手戴維斯負責接收這批特殊的行李。戴維斯說:我去取了那些行李,有27箱,我把它們都放在了我的房間裡。弗利等待著第二天坐“哈里遜總統”號回國。然而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軍迅速佔領了美國在華的機構,美海軍陸戰隊在秦皇島的兵營也被日軍侵佔,弗利和戴維斯成了俘虜。在天津的戰俘營中,弗利他們陸續收到從秦皇島兵營運送來的行李,但北京猿人頭蓋骨已不見蹤跡。 == 參考文獻 == == 參見 == * 山頂洞人 * 田園洞人 * 人類單地起源說 Category:北京史前時期 Category:1927年考古發現 Category:直立人 Category:中國哺乳動物 Category:中國史前動物 Category:房山區
邁克爾·舒馬赫
邁克爾·舒馬赫(,,),或依德語譯作米夏埃爾·舒馬赫,生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許爾特,已退役的德國著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舒馬赫是現代最偉大的F1車手之一,舒馬克的職業生涯重新整理了多項F1的紀錄,其中包括獲得七次F1車手世界冠軍。此外,他還贏得91次F1分站冠軍、65次杆位、155場頒獎臺完賽和77次最快圈速的紀錄。 舒馬赫本已於2006賽季結束後退役,但由於費利·馬沙在2009賽季匈牙利站的排位賽中受傷,法拉利車隊宣佈從2009賽季歐洲站開始,舒馬赫將復出,但之後舒馬赫又宣佈,由於頸傷,決定取消在匈牙利站復出的計劃。2010年初,舒麥加正式宣佈復出,加盟前身為布朗車隊的梅賽德斯車隊。2012年10月,舒馬赫宣佈將在此賽季結束後再次退役。 2013年12月29日,舒馬克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滑雪時發生事故,頭部撞到岩石,嚴重受創陷入昏迷舒馬赫滑雪撞頭將接受開顱手術 ,亞太日報,2013年12月31日舒馬赫滑雪跌傷昏迷 情況危急 ,中央社,2013年12月30日。2014年1月22日,舒馬赫自發生滑雪意外後陷入昏迷已超過3週,甦醒機率降低,專家預估舒馬赫可能成為永久性植物人舒馬赫甦醒難 恐成永久植物人 ,中央社,2014年1月22日。但時至2014年4月5日,舒馬赫發言人宣佈最新訊息表示昏迷連續三個月的車王逐漸有些許甦醒跡象。2014年6月16日,舒馬克的發言人肯恩表示,舒馬克已脫離昏迷狀態,並離開滑雪意外後在法國接受治療的醫院,轉至瑞士醫院。車神舒馬赫出院 脫離昏迷狀態 ,中央社,2014年6月16日 2019年7月31日,在2019年匈牙利大獎賽賽前,國際汽車聯盟主席讓·託德證實舒馬赫甦醒,且可觀看一級方程式賽車直播。而前一週的2019年德國大獎賽其子米克·舒馬赫曾駕駛於2004年幾乎戰無不勝的法拉利車隊F2004賽車出場表演。 其弟拉爾夫·舒馬赫也是一級方程式車手,曾在德國參與德國房車賽,所以有時候也稱邁克爾·舒馬赫為“大舒馬赫”。 其子米克·舒馬赫於2021年賽季起也成為一級方程式車手。 == 早年經歷 == === 出身背景 === 邁克爾·舒馬赫出身於一個德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父親為磚匠,也是一個卡丁賽車場的負責人,這種條件使他自幼即有機會從事卡丁車運動。儘管家庭經濟條件不甚富裕,但舒馬赫的父親仍然替他爭取到了足夠的贊助,使得舒馬赫很早就得以展露他的才華。 === 卡丁車時代 === 舒馬赫自幼就參加卡丁車賽,1984、1985年他連續兩年取得德國青少年卡丁車總冠軍,1987年更獲得了歐洲卡丁車總冠軍,出色的表現使他受到了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車廠的讚賞,拔擢他參加F3以及房車賽事。 === 初階方程式時代 === 1990年,舒馬赫獲得了德國F3總冠軍,並且參加了當年的-{zh-hans: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zh-hk: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zh-tw:澳門F3;}-,在最後一圈,舒馬赫和芬蘭車手米高·夏健倫(Mika Hakkinen)發生碰撞,導致夏健倫退賽,舒馬赫駕駛著後輪嚴重受損的賽車拿下了本次大賽的冠軍。 == F1 == === 喬丹車隊時代 === ==== 1991年 ==== 1991年8月,舒馬赫的贊助商梅賽德斯幫他取得了F1喬丹車隊(Jordan F1 Team)測試車手的席次。當時喬丹車隊的車手Bertrand Gachot在倫敦鬧事被判刑,雖然當時喬丹車隊的老闆艾迪·喬丹(Eddie Jordan)並不看好舒馬赫,但梅賽德斯替舒馬赫支付了十萬英鎊的出場費,因此舒馬赫得到機會以付費車手的名義頂替Gachot出賽比利時站。初次參賽的舒馬赫駕駛著沒有競爭力的喬丹賽車,在排位賽取得了驚人的第七位成績,雖然正式比賽中,由於賽車離合器故障,他在第一圈即退出比賽,但是他在F1出道戰的出色表現使他受到不少車隊的矚目。 === 貝納通車隊時代 === ==== 1991年 ==== 由於貝納通車隊(Benetton F1 Team)的車手莫瑞諾(Roberto Moreno)表現始終不理想,車隊總監布理亞託利(Flavio Briatore)看上了舒馬赫的天分。經過一番斡旋,舒馬赫在兩週後就轉投貝納通車隊,並在他職業生涯的第二場比賽義大利蒙扎(Monza)站中取得第五名,並且接下來連續數站擊敗隊友三屆世界冠軍尼爾森·畢奇(Nelson Piquet)。 ==== 1992年 ==== 1992年,舒馬赫在大雨中的比利時站奪得個人第一座分站冠軍。在本年法國站,舒馬赫起跑後衝撞了艾爾頓·塞納(Ayrton Senna)的賽車,導致對方退賽,並引發紅旗,塞納在混亂中大聲斥責舒馬赫。在德國站的練習賽中,兩人再次爆發衝突,事後塞納嚴厲的警告舒馬赫,但塞納也感受到了年輕的舒馬赫的威脅。本年舒馬赫以53分的積分獲得了年度排名第三位的佳績,勝過了塞納的50分。 ==== 1993年 ==== 1993年,開幕戰南非站,舒馬赫死命的追擊前方正在惡鬥中的艾爾頓·塞納和阿蘭·普羅斯特(Alain Prost),對兩位前輩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另一個經典的纏鬥發生在第九站英國站,第九圈普羅斯特激戰後超過了塞納,緊隨在後的舒馬赫在十三圈時也超過了塞納,令人感受到F1世代交替的時代來臨了。年終,他在車手年度排名得到第四位。 ==== 1994年 ==== 1994年,舒馬赫在前兩站連續擊敗開季前最被看好能夠奪下本年度世界冠軍的塞納。第三站是義大利的聖瑪利諾站。該年當站比賽是F1史上最黑暗的一場比賽。共有含艾爾頓·塞納兩位車手不幸車禍身亡,之後舒馬克雖然一度在積分榜遙遙領先,但接下來在第八站英國站,舒馬赫在暖胎圈超車希爾。舒馬赫遭受黑旗懲罰並被要求回到維修區。但舒馬赫與車隊故意忽視此懲處。FIA 在賽後做出更嚴厲處罰,舒馬赫被禁止出賽兩場(有謠言指這是FIA為了挽救艾爾頓·塞納過世後,F1比賽人氣低迷不振的危機所設計的陰謀),使得威廉士車隊(Williams F1 Team)的戴蒙·希爾(Damon Hill)能夠追趕上來。在最終戰澳洲站比賽前,舒馬赫擁有積分一分領先的些微優勢。在該站比賽的第36圈,舒馬赫發生過彎失誤,希爾試圖利用此機會超車,最終兩人發生碰撞,兩人都應此退賽,都無法取得積分。舒馬赫贏得個人第一座F1車手冠軍。也是德國籍賽車手第一次獲此殊榮。 ==== 1995年 ==== 該年班尼頓車隊開始使用雷諾的引擎。舒馬赫強勢的在全年17站中贏得9座分站冠軍,追平了奈傑爾·曼塞爾(Nigel Mansell)的紀錄,並且以積分超越第二名33分的成績衛冕了世界冠軍。成為F1史上最年輕獲得兩次冠軍的車手。並協助班尼頓車隊拿下隊史第一座F1車隊總冠軍。打破了90年代,邁凱倫車隊與威廉士車隊宰制F1比賽的情況。該年舒馬赫在排位賽只有一次成績在第四名之後。該賽是在當年的第11站比利時站。舒馬赫雖在排位賽成績不佳,在正賽時第16名起跑,但卻依然奪下該站冠軍。 === 法拉利車隊時代 === ==== 1996年 ==== 1996年,舒馬赫和部分貝納通車隊的工程師轉投名門法拉利車隊,當時的法拉利車隊已經低迷了十餘年,自1979年後再未獲得車手年度總冠軍,舒馬赫的到來使得法拉利車隊得以重新振作,但是當年法拉利車隊的賽車仍難以和當時最強的威廉姆斯車隊的賽車抗衡,當年賽季成為了威廉姆斯車隊兩位車手戴蒙·希爾和新人傑克·維倫紐夫(Jacques Villeneuve)兩雄競爭的局面,舒馬赫早早失去了爭冠的機會。結果在車手榜排第三。 ==== 1997年 ==== 1997年,舒馬赫以領先威廉姆斯車隊車隊的維倫紐夫僅一分積分的優勢進入了賽季閉幕戰歐洲站。比賽中,舒馬赫故意撞擊維倫紐夫的賽車,試圖讓維倫紐夫退出比賽。最終維倫紐夫得以繼續比賽獲得了世界冠軍,事後,FIA 對該事件進行聆訊與調查。最後舒馬赫被FIA裁罰,取消了該年所有的積分以及名次。 ==== 1998年 ==== 1998年,賽季一開始邁凱倫車隊取得了領先的地位,但是舒馬赫並未放棄,最後盡力追趕,贏得了六個分站的冠軍。在最終站日本站,舒馬赫必須擊敗米高·夏健倫,才可以逆轉獲得年度冠軍。舒馬赫雖然獲得竿位但起跑熄火,被迫在重跑時從後排起跑,雖然舒馬赫奮力追擊,不久即跟上了領先集團,但隨後又在比賽中爆胎,因而失去了奪冠的機會。 ==== 1999年 ==== 1999年,舒馬赫開幕後表現甚佳績分領先,但不幸在第8站英國站發生事故而斷腿,長達三個月無法參加比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賽季繼續進行而無能為力。在缺席7場比賽之後,舒馬赫被車隊緊急徵召回來支援隊友艾迪·艾爾文(Eddie Irvine)和米卡·哈基寧爭奪世界冠軍,但最後功敗垂成。不過最終法拉利車隊仍然奪下自1983年以來的首次車隊冠軍。 ==== 2000年 ==== 2000年,在賽季中,舒馬赫和夏健倫呈現激烈的拉鋸戰。賽季末,舒馬赫四連勝擊敗了夏健倫,並且為法拉利車隊贏得了自1979年以來整整21年後的首次車手年度世界冠軍,這也是他第三次奪此殊榮。 ==== 2001年 ==== 2001年,舒馬赫整個賽季均保持領先,在比利時站,舒馬赫打破了普羅斯特保持的最多分站冠軍(51勝)的記錄。最終舒馬赫輕鬆的蟬聯冠軍,這是他第四度獲得年度冠軍。 ==== 2002年 ==== 2002年,舒馬赫以壓倒性的優勢,全年獲得破紀錄的11座分站冠軍,並且創下賽季內每場比賽皆登上頒獎臺的紀錄。最終舒馬赫提前六站於法國站封王,成為傳奇車手胡安·曼努埃爾·範吉奧(Juan Manuel Fangio)之後第一個連續三年奪取世界冠軍的車手。 ==== 2003年 ==== 2003年,由於接連兩年舒馬赫以巨大的優勢壟斷比賽,讓F1的收視率一路低迷,迫使FIA大動作修改了沿用了半世紀,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的積分制度,企圖縮小車手的分數差距。本年度舒馬赫僅以微弱的優勢保持領先,直到最後一站才分出勝負,艱苦的戰勝了對手邁凱倫車隊的-{zh-hans:基米·萊科寧;zh-hk:基米·拉高倫;zh-tw:奇米·雷克南;}-(Kimi Räikkönen),以及威廉姆斯車隊的-{zh-hans:胡安·帕布羅·蒙託亞; zh-hant:胡安·帕布羅·蒙託亞;}-(Juan Pablo Montoya),第六次奪得車手總冠軍,打破了範吉奧五次奪冠的記錄,同時也為法拉利車隊連續五年奪得車隊總冠軍。 ==== 2004年 ==== 2004年,舒馬赫氣勢如虹,開季連勝五場,不過在摩納哥站的隧道中與蒙託亞碰撞而退出比賽,但之後又創下七連勝的紀錄,在開季後的十三場比賽一共取得十二場的勝利,重現了2002年絕對的優勢,使得本賽季早早失去了懸念。比利時站結束後,他以絕對的優勢第七次奪得車手總冠軍。並獲得了創記錄的148分。 ==== 2005年 ==== 2005年,新的輪胎賽制以及車隊新車開發進度落後,低估其他車隊實力而以去年強勢奪冠的舊車所強化的F2004M,在比賽中出乎意料地完全沒有競爭力,法拉利車隊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於第三站巴林大賽中趕忙推出的F2005也並沒有為車隊帶來任何優勢,身為「七冠王」的舒馬赫,也跌落職業生涯的低谷,舒馬赫開幕後運氣不佳,多次遭到退賽的厄運,僅僅在美國站靠著使用米芝蓮輪胎的車隊全部以安全為由退賽,只有六輛賽車(且除了法拉利之外皆為毫無競爭力的小型車隊)參戰的情況之下,勉強拿到一座難堪的分站冠軍。最終舒馬赫衛冕世界冠軍失利,敗給了雷諾車隊(Renault F1 Team)的費爾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但仍在車手榜排第三。 ==== 2006年 ==== 2006年,舒馬赫在第四戰聖瑪利諾站得到第66次竿位,打破了塞納保持的紀錄。不過在摩納哥站的排位賽中,舒馬赫在最後階段故意將賽車停在了賽道中央,迫使其他車手減速慢行,來確保個人的竿位。但是在經過了FIA長達8小時的調查後,排位賽成績被取消,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大汙點。美國站前,在落後高達26分的不利情況下,舒馬赫開始追擊領先的阿隆索,中國站後,他追平了阿隆索的積分,重燃了奪得第八個年度車手冠軍的希望,不過在日本鈴鹿站他的法拉利賽車爆缸,使他挑戰冠軍的夢想破滅。雖然在巴西站仍有機會奪冠,但最終只能取得一席第四。舒馬赫在義大利站賽後(2006年9月10日)正式宣佈將在2006年賽季結束後退休。不過在2008年舒馬赫再次加盟法拉利車隊,但只是車隊的賽事顧問,偶爾也會適當承擔試車任務。業餘時間內參加各種慈善活動(以慈善足球賽為主),同時也活躍在業餘摩托車賽場上。曾經參與超級摩托車比賽Schumacher slips up in Superbike race www.itv-f1.com Retrieved 5 July 2008。 ==== 2009年 ==== 由於法拉利車隊車手菲利佩·馬薩7月25日在2009年匈牙利大獎賽的排位賽第二階段比賽中受傷,法拉利車隊於7月29日宣佈舒馬赫將復出駕駛馬薩的賽車參加比賽,直到馬薩身體恢復可以重返賽場。8月23日的歐洲大獎賽將是舒馬赫復出後的首場比賽。然而,由於2月的摔車事故留下的頸傷仍未完全恢復,8月11日,舒馬赫決定取消復出計劃。 === 梅賽德斯車隊時代 === ==== 2010年 ==== 舒馬赫宣佈復出,並加入梅賽德斯車隊。季初曾連續四次輸給隊友尼科·羅斯伯格。最好的成績在西班牙及土耳其站取得第四。在阿布扎比站與印度力量車隊維塔託尼奧·柳齊發生嚴重意外後完結整季賽事,結果以第九名完成整個賽季。 ==== 2011年 ==== 舒馬赫在這季的表現仍然慢熱,表現不及隊友羅斯伯格完整,在加拿大站取得第四名。在比利時站徵戰F1的20週年慶典大賽上在排位賽中卻遇到麻煩,因為後車輪在Q1脫落導致退賽,從而只能在末位發車但最後卻以第5名完賽升幅高達19位,這也是本賽季以來的最強記錄,使舒馬赫的排位返回第八位。 ==== 2012年 ==== 舒馬赫與新戰車MGP W03在排位賽的表現相當理想,其中2012年馬來西亞大獎賽的排位賽更創下了他復出以來最好的成績,更是他自2006年日本大獎賽之後首次進入三甲。可惜正賽欠乏運氣,澳洲站因排檔故障退出,馬來西亞站起步第一圈被-{zh-hans:路特斯F1車隊;zh-hk:蓮花車隊;zh-tw:蓮花車隊;}-車手格羅斯讓(Romain Grosjean)碰撞,結果僅以第十名完賽。舒馬赫在季內第八場賽事歐洲站中取得第三,相隔五年多後,再度踏上頒獎臺之上。舒馬赫在本賽季第11站比利時大獎賽完成了其職業生涯第300場比賽。 10月4日,舒馬赫表示將於2012賽季結束時退役,並最終以車手積分榜第13名的成績結束了他的職業生涯。 == 個人生活 == 邁克爾·舒馬赫的弟弟拉爾夫·舒馬赫也曾是一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1997年-2007年),之後他參加了德國房車大師賽的賽事,在2012年後他轉任賽事的組織工作。除了德語和英語,他也能操流利義大利語。 邁克爾·舒馬赫與相識於1991年,兩人於1995年結婚。他與科琳娜有2個孩子,女兒吉娜和兒子米克。 邁克爾·舒馬赫是個狂熱的足球迷,在他在瑞士的家埃希尚,他是當地足球俱樂部的在籍球員。而在參加一級方程式期間,他也經常組織車手舉行足球慈善賽。Playing for a better world.FIFA.2004-12-16.[存檔於2006-09-18]. 邁克爾·舒馬赫曾在英國BBC2臺的汽車節目Top Gear(2009年6月21日一集)中,身穿當節目的試車手The Stig的衣服,駕駛其擁有的法拉利FXX在測試賽道進行計時,但為證明The Stig是另有其人,製作人故意地讓他在廉價車計時環節中,不作出圈速下直接駛出賽道,不留下成績。 2010年4月,由法國總理菲永親自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第五級的軍官勳位。 === 2013年滑雪意外 === 2013年12月29日,舒馬克與兒子於法國阿爾卑斯山滑雪時意外跌倒,因頭部撞擊到石頭導致創傷性腦損傷並昏迷。據報他當時在安全區以外滑雪,事發後由兩名巡邏員發現,在通報後15分鐘內被空運到位於穆捷的醫院,隨後轉送到格勒諾布林大學醫院()並進行腦外科手術,情況危殆,當晚10時40分,醫院宣告證實「舒馬克情況危殆,頭顱受到重創昏迷,須即時進行神經外科手術」。舒馬克腦內出血,現時仍有生命危險。12月31日,他的醫生公佈施行第二次手術,舒馬克狀況較前一日有輕微改善,但仍未脫離危險期。2014年2月14日,德媒報道,舒馬赫的病情沒有出現好轉的跡象,還出現了肺部感染。 2014年6月16日,舒麥加的經理人發表宣告,指舒馬赫已經甦醒,而且已經離開法國的醫院,轉到瑞士洛桑一間醫院,開始長時間的康復治療。 2018年12月,在舒馬赫即將迎來50歲生日之際,多家媒體報道舒馬赫現今居住在自己家中,且非臥床不起的狀態,無需依靠插管維持生命,但仍需接受非常細緻的護理。 == 爭議 == 1998年比利時站,在傾盆大雨中舒馬赫和邁凱倫車隊的大衛·庫塔(David Coulthard)擦撞,舒馬赫的法拉利賽車右前輪脫落,舒馬赫開回維修站後衝向邁凱倫車隊的車庫指控庫塔謀殺,這項舉動並沒有受到處罰。一直有傳言稱是邁凱倫車隊指使古達撞上舒馬赫的,以確保該站已退賽的夏健倫積分不致被舒馬赫超越,不過,古達曾在2003年的一次採訪中指出他當時認為舒馬赫要從另一側冒險超越他,他為求安全減速才引起事故。 == 主要紀錄 == 世界冠軍次數:7次,與鹹美頓並列史上第一。2020年由漢密爾頓在土耳其大獎賽後確定追平紀錄。 世界冠軍連霸次數:5次,史上第一。第二名胡安·曼努埃爾·範吉奧、塞巴斯蒂安·維泰爾、路易斯·鹹美頓紀錄為4次 分站冠軍次數:91座,史上第二。2020年由漢密爾頓在葡萄牙大獎賽締造的92座所取代。 杆位次數:68次,史上第二。2021年由漢密爾頓在義大利大獎賽締造的69次所取代。 最快單圈次數:77次,史上第一。第二名鹹美頓紀錄為65次。 生涯積分:1566分,史上第八。在2010年大幅修改積分系統後,這項紀錄已被取代。 == 歷年成績 == 賽季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臺 積分 年度排名 1991 喬丹車隊 1 0 0 0 0 0 1991 貝納通車隊 5 0 0 0 0 4 第13名 1992 貝納通車隊 16 0 2 1 8 53 第三名 1993 貝納通車隊 16 0 5 1 9 52 第四名 1994 貝納通車隊 14 6 8 8 10 92 世界冠軍 1995 貝納通車隊 17 4 8 9 11 102 世界冠軍 1996 法拉利車隊 16 4 2 3 8 59 第三名 1997 法拉利車隊 17 3 3 5 8 78 取消名次(原為第二) 1998 法拉利車隊 16 3 6 6 11 86 第二名 1999 法拉利車隊 10 3 5 2 6 44 第五名 2000 法拉利車隊 17 9 2 9 12 108 世界冠軍 2001 法拉利車隊 17 11 3 9 14 123 世界冠軍 2002 法拉利車隊 17 7 7 11 17 144 世界冠軍 2003 法拉利車隊 16 5 5 6 8 93 世界冠軍 2004 法拉利車隊 18 8 10 13 15 148 世界冠軍 2005 法拉利車隊 19 1 3 1 5 62 第三名 2006 法拉利車隊 18 4 7 7 12 121 第二名 2010 梅賽德斯車隊 19 0 0 0 0 72 第九名 2011 梅賽德斯車隊 18 0 0 0 0 76 第八名 2012 梅賽德斯車隊 20 0 0 0 1 49 第十三名 22年 307 68 77 91 155 1566 === 一級方程式詳細成績 === (圖示) (粗體為桿位,斜體為最快圈速) 年份 車隊 賽車 引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排名 分數 1991年 七喜佐敦車隊 佐敦 191 福特 HB 3.5 V8 美 巴 聖 摩 加 墨 法 英 德 匈 比Ret 第14 4 1991年 駱駝貝納通車隊 貝納通 B191 福特 HB 3.5 V8 -{zh-hans:意;zh-tw:義;zh-hk:意}-5 葡6 西6 日Ret 澳Ret 第14 4 1992年 駱駝貝納通車隊 貝納通 B191B 福特 HB 3.5 V8 南4 墨3 巴3 季軍 53 1992年 駱駝貝納通車隊 貝納通 B192 福特 HB 3.5 V8 西2 聖Ret 摩4 加2 法Ret 英4 德3 匈Ret 比1 -{zh-hans:意;zh-tw:義;zh-hk:意}-3 葡7 日Ret 澳2 季軍 53 1993年 駱駝貝納通車隊 貝納通 B193 福特 HB 3.5 V8 南Ret 巴3 第4 52 1993年 駱駝貝納通車隊 貝納通 B193B 福特 HB 3.5 V8 歐Ret 聖2 西3 摩Ret 加2 法3 英2 德2 匈Ret 比2 -{zh-hans:意;zh-tw:義;zh-hk:意}-Ret 葡1 日Ret 澳Ret 第4 52 1994年 七星貝納通車隊 貝納通 B194 福特 Zetec-R 3.5 V8 巴1 太1 聖1 摩1 西2 加1 法1 英DSQ 德Ret 匈1 比DSQ -{zh-hans:意;zh-tw:義;zh-hk:意}-Ex 葡Ex 歐1 日2 澳Ret 世界冠軍 92 1995年 七星貝納通車隊 貝納通 B195 雷諾 RS7 3.0 V10 巴1 阿根3 聖Ret 西1 摩1 加5 法1 英Ret 德1 匈Ret 比1 -{zh-hans:意;zh-tw:義;zh-hk:意}-Ret 葡2 歐1 太1 日1 澳Ret 世界冠軍 102 1996年 法拉利車隊 法拉利 F310 法拉利 046 3.0 V10 澳Ret 巴3 阿根Ret 歐2 聖2 摩Ret 西1 加Ret 法DNS 英Ret 德4 匈9 比1 -{zh-hans:意;zh-tw:義;zh-hk:意}-1 葡3 日2 季軍 59 1997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310B 法拉利046/2 3.0V10 澳2 巴5 阿根Ret 聖2 摩1 西4 加1 法1 英Ret 德2 匈4 比1 -{zh-hans:意;zh-tw:義;zh-hk:意}-6 奧6 盧Ret 日1 歐Ret DSQ* 78 1998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300 法拉利047 3.0V10 澳Ret 巴3 阿根1 聖2 西3 摩10 加1 法1 英1 奧3 德5 匈1 比Ret -{zh-hans:意;zh-tw:義;zh-hk:意}-1 盧2 日Ret 亞軍 86 1999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399 法拉利048 3.0 V10 澳8 巴2 聖1 摩1 西3 加Ret 法5 英Ret 奧Inj 德Inj 匈Inj 比Inj -{zh-hans:意;zh-tw:義;zh-hk:意}-Inj 歐Inj 馬2 日2 第5 44 2000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0 法拉利049 3.0 V10 澳1 巴1 聖1 英3 西5 歐1 摩Ret 加1 法Ret 奧Ret 德Ret 匈2 比2 -{zh-hans:意;zh-tw:義;zh-hk:意}-1 美1 日1 馬1 世界冠軍 108 2001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1 法拉利050 3.0 V10 澳1 馬1 巴2 聖Ret 西1 奧2 摩1 加2 歐1 法1 英2 德Ret 匈1 比1 -{zh-hans:意;zh-tw:義;zh-hk:意}-4 美2 日1 世界冠軍 123 2002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1 法拉利050 3.0 V10 澳1 馬3 世界冠軍 144 2002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2 法拉利051 3.0 V10 巴1 聖1 西1 奧1 摩2 加1 歐2 英1 法1 德1 匈2 比1 -{zh-hans:意;zh-tw:義;zh-hk:意}-2 美2 日1 世界冠軍 144 2003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2 法拉利051 3.0 V10 澳4 馬6 巴Ret 聖1 世界冠軍 93 2003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3-GA 法拉利052 3.0 V10 西1 奧1 摩3 加1 歐5 法3 英4 德7 匈8 -{zh-hans:意;zh-tw:義;zh-hk:意}-1 美1 日8 世界冠軍 93 2004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4 法拉利053 3.0 V10 澳1 馬1 巴林1 聖1 西1 摩Ret 歐1 加1 美1 法1 英1 德1 匈1 比2 -{zh-hans:意;zh-tw:義;zh-hk:意}-2 中12 日1 巴西7 世界冠軍 148 2005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4M 法拉利054 3.0 V10 澳Ret 馬7 季軍 62 2005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F2005 法拉利055 3.0 V10 巴林Ret 聖2 西Ret 摩7 歐5 加2 美1 法3 英6 德5 匈2 土Ret -{zh-hans:意;zh-tw:義;zh-hk:意}-10 比Ret 巴西4 日7 中Ret 季軍 62 2006年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法拉利 248 F1 法拉利056 2.4 V8 巴林2 馬6 澳Ret 聖1 歐1 西2 摩5 英2 加2 美1 法1 德1 匈8 土3 -{zh-hans:意;zh-tw:義;zh-hk:意}-1 中1 日Ret 巴西4 亞軍 121 2010年 梅賽德斯GP馬石油一級方程式車隊 梅賽德斯MGP W01 梅賽德斯-賓士 FO 108X V8 巴林6 澳10 馬Ret 中10 西4 摩12 土4 加11 歐15 英9 德9 匈11 比7 -{zh-hans:意;zh-hk:意;zh-tw:義;}-9 新13 日6 韓4 巴西6 阿Ret 第9 72 2011年 梅賽德斯GP馬石油一級方程式車隊 梅賽德斯MGP W02 梅賽德斯-賓士 FO 108Y V8 澳Ret 馬9 中8 土12 西6 摩Ret 加4 歐17 英9 德8 匈Ret 比5 -{zh-hans:意;zh-hk:意;zh-tw:義;}-5 新Ret 日6 韓Ret 印5 阿7 巴西15 第8 76 2012年 梅賽德斯AMG馬石油一級方程式車隊 梅賽德斯MGP W03 梅賽德斯-賓士 FO 108Z V8 澳Ret 馬10 中Ret 巴林10 西Ret 摩Ret 加Ret 歐3 英7 德7 匈Ret 比7 -{zh-hans:意;zh-hk:意;zh-tw:義;}-6 新Ret 日11 韓13 印22† 阿11 美16 巴西7 第13 49 由於未能完成原定賽程的75%,車手只有一半分數。 未完賽,但已完成賽事總里程的90%。 == 慈善活動 == 舒馬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特別大使,捐出了150萬歐元。此外亦喜歡踢足球,效力當地球隊FC Echichens,他亦參與多項慈善足球活動以及一級方程式車手之間足球比賽交流,更經常有進球。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一般簡稱印度洋海嘯或南亞海嘯),舒馬赫捐出了1000萬美元,成為全世界以個人名義捐款者裡,金額最高的一位。 == 軼事 == 2007年12月,舒馬赫搭乘計程車時為了趕飛機,在計程車司機允許下,由舒馬赫自己親自駕駛計程車,將自己和家人按時送到機場。據計程車司機複述,當時舒馬赫展示神乎其技的駕駛技術,衝過一些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使得計程車司機也為之驚訝,計程車司機展示舒馬赫為他所簽的名,也說舒馬赫為人豪爽,給了他不錯的小費,但他拒絕向傳媒透露舒馬赫當時駕駛的車速。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舒馬克官方網站 Category:德國一級方程式車手 Category:F1世界車手冠軍 Category:德國慈善家 Category: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人物 Category:銀月桂葉獲得者 Category: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持有人 Category:喬丹一級方程式車手 Category:班尼頓一級方程式車手 Category:法拉利一級方程式車手 Category:梅賽德斯一級方程式車手 Category: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得主 Category: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獲得者
8月27日
8月27日是陽曆年的第239天(閏年是240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6天。 == 大事記 == === 前1世紀 === * 前55年:凱撒登陸英格蘭。 === 5世紀 === *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羅馬三天後停止。 === 7世紀 === * 663年:日本與唐朝在朝鮮發生白江口之戰,次日,戰事以唐朝海軍勝利結束。 === 18世紀 === * 1776年:威廉·豪率領的英國軍隊在長島會戰中擊敗喬治·華盛頓領導的大陸軍,而這也是美國獨立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場軍事衝突。 === 19世紀 === * 1813年: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率領法軍在德勒斯登戰役中擊敗擁有優勢兵力的反法同盟。 * 1820年:清朝道光帝即位。 *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石油,不久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口現代工業油井。 * 1883年: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的喀拉喀托火山發生4次大規模噴發,造成約3.6萬人死亡。 * 1891年:法國與俄羅斯簽定防禦聯盟。 * 1896年:英國軍隊炮轟桑給巴爾蘇丹國皇宮並迫使蘇丹哈立德·本·巴伽什退位,英桑戰爭爆發。 === 20世紀 === * 1908年:清政府頒佈欽定憲法大綱,標誌著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憲法誕生。 * 1910年:愛迪生髮明有聲電影。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第二艦隊到達德屬青島海域,封鎖了海面。 *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羅馬尼亞向奧匈帝國宣戰,德國對羅馬尼亞宣戰。 * 1922年:土耳其武裝部隊重新佔領阿菲永卡拉希薩爾,成為希土戰爭期間土耳其在反擊後首次獲得的勝利。 * 1928年:在法國和美國發起下,15個國家在巴黎簽署放棄以戰爭作為國家政策手段的《非戰公約》。 * 1939年:由德國製造的噴射機Heinkel He 178首次試飛,為世界上首架使用渦輪噴射引擎的飛機。 * 1953年:電影《羅馬假日》公映。 * 1957年:在馬來亞聯合邦脫離英國獨立的前四天,《馬來亞聯合邦憲法》正式啟用。 * 1961年:。 * 1962年:美國水手2號金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 1971年:查德發生未遂政變。 * 1980年:軍隊控制下的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進行總統選舉,唯一候選人全斗煥當選韓國第11任總統。 * 1983年:世界珍貴動物大熊貓賴以生存的岷山等地箭竹大面積枯死,國務院發出拯救大熊貓的通知。 * 1991年:在蘇聯經歷政變未遂後,摩爾多瓦議會決議摩爾多瓦正式脫離蘇聯而獨立。 * 1993年:中國青海省溝後水庫發生決堤,多個村莊被洪水沖毀。結果有三百多人死亡,災民無家可歸。 * 1993年:橫跨日本東京灣,連線東京市區與臺場人工島的彩虹大橋正式通車。 === 21世紀 === * 2002年:SONY宣佈停止生產Betamax錄影機。 * 2002年:臺灣勞工運動團體發起827全民反健保調漲大遊行。 * 2003年:火星到達近60,000年以來距離地球的最近位置,距離地球僅55,758,005公里。 * 2003年:朝核六方會談第一輪在北京舉行(27日—29日)。 * 2004年:夏季奧運會男子110米跨欄:中國田徑選手劉翔在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跑出12秒91平世界紀錄的佳績,並同時打破奧運會紀錄12秒95。 * 2011年:臺大醫院發生臺灣史上最嚴重的愛滋病感染事件,因該院檢驗部門溝通問題導致多名接受器捐病患誤植遭感染愛滋病毒的器官,另有數名醫護人員可能有感染風險。 * 2017年:強烈熱帶風暴帕卡吹襲香港和澳門兩地至超強颱風天鴿後,五日內再次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訊號和八號風球。 == 出生 == * 865年:拉齊,波斯醫師,乙醇的發現者(925年逝世) * 1407年:足利義量,室町幕府將軍(1425年逝世) * 1624年:鄭成功,南明延平王、抗清將軍(1662年逝世) * 1770年:黑格爾,德國哲學家(1831年逝世) * 1822年:威廉·海登·英格利希,美國政治人物,曾任印第安納州聯邦眾議員(1896年逝世) * 1858年:朱塞佩·皮亞諾,義大利數學家、邏輯學家、語言學家(1932年逝世) * 1865年:詹姆斯·亨利·佈雷斯特德,美國考古學家、史學家(1935年逝世) * 1868年:洪範圖,韓國獨立運動家(1943年逝世) * 1871年:西奧多·德萊賽,美國作家,美國現代小說三巨頭之一(1945年逝世) * 1874年:卡爾·博施,德國化學家、工程師,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40年逝世) * 1886年:麗貝卡·克拉克,英裔美國古典音樂作曲家、中提琴演奏家、職業管絃樂手(1979年逝世) * 1896年:宮澤賢治,日本作家(1933年逝世) * 1906年:艾德·蓋恩,美國連環殺手(1984年逝世) * 1908年:林登·約翰遜,美國政治人物,第36任美國總統(1973年逝世) * 1908年:唐納德·布萊德曼,澳大利亞職業板球運動員(2001年逝世) * 1914年:鄭律成,中國作曲家(1976年逝世) * 1915年:諾曼·拉姆齊,美國物理學家,核磁共振技術(MRI)研發奠基者(2011年逝世) * 1922年:宇野宗佑,日本第75任首相(1998年逝世) * 1926年:克利斯登·奈加特,挪威電腦科學家、社會活動家(2002年逝世) * 1928年:下村脩,日本有機化學家、海洋生物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2018年逝世) * 1929年:艾拉·萊文,美國作家、劇作家、詞作家(2007年逝世) * 1931年:村岡兼造,日本政治家(2019年逝世) * 1936年:連戰,臺灣政治人物 * 1952年:保羅·魯賓斯,美國男演員、喜劇演員、作家、製片人(2023年逝世) * 1955年:羅拉·費琪,荷蘭爵士樂女歌手 * 1955年:羅伯特·理查德森,美國電影攝影指導,曾獲三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 1957年:庫爾特·坎貝爾,美國外交官、企業家 * 1958年: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克里卡廖夫,俄羅斯太空人 * 1960年:端依布拉欣·端曼,馬來西亞環境、水務部長、伊斯蘭黨署理主席 * 1961年:湯姆·福特,美國時裝設計師 * 1966年:尤漢·帕茨,愛沙尼亞政治家 * 1969年:西薩·米蘭,美國犬隻訓練師、電視節目主持人 * 1970年:樸明洙,韓國電臺DJ、主持人 * 1970年:吉姆·湯米,美國棒球選手 * 1970年:彼得·艾伯頓,英國職業斯諾克選手 * 1971年:張智霖,香港演員、歌手 * 1972年:巨人哈利,印度職業摔角手、演員 * 1972年:迪特馬爾·哈曼,德國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74年:衛志豪,香港演員 * 1975年:蔣世豪,香港足球運動員(2011年逝世) * 1976年:井場友和,日本棒球選手 * 1977年:陳珮騏,臺灣女演員 * 1979年:田亮,中國跳水運動員 * 1980年:侯湘婷,臺灣女歌手 * 1981年:詹雯婷,臺灣歌手 * 1981年:陳自瑤,香港演員 * 1981年:馬克斯韋爾·安德拉德,巴西足球運動員 * 1982年:蔡日軒,香港歌手 * 1982年:山下穗尊,日本吉他手,生物股長成員 * 1983年:陳柏霖,臺灣演員 * 1986年:Mario,美國R&B歌手、演員、舞者、慈善家 * 1986年:楊昇達,臺灣男藝人 * 1986年: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奧地利政治人物,第25任奧地利總理 * 1987年:博焱,臺灣演員 * 1987年:陳庭欣,香港女藝人 * 1990年:託麗·鮑伊,美國女子田徑運動員(2023年逝世) * 1991年:李成烈,韓國男子偶像團體INFINITE成員 * 1992年:松村沙友理,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 * 1992年:剛力彩芽,日本女演員、歌手 * 1992年:郭嘉文,香港藝人 * 1992年:馮建宇,中國男演員、歌手 * 1993年:喬琳·布姆科沃,比利時女子田徑運動員 * 1995年:許佳琪,中國女子偶像團體THE9成員 * 1995年:謝爾蓋·希洛金,俄羅斯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 1995年:潔西·梅·李,英國女演員 * 1997年:盧卡斯·帕克塔,巴西職業足球運動員 * 2001年:張子楓,中國演員 * 2007年:雅瑞安娜·葛林佈雷,美國女演員 * 生年不詳:神田美夏,日本女性聲優 == 逝世 == * 493年:齊武帝蕭賾,南齊第2任皇帝(440年出生) * 749年:瓜塔巴·伊本·舍比卜,阿拔斯王朝開國功臣 * 1146年:埃裡克三世,丹麥國王(1120年出生) * 1261年:阿爾蒂爾二世,布列塔尼公爵(1312年出生) * 1521年:若斯坎·德普雷,弗萊芒作曲家(1450年出生) * 1576年:提香,義大利畫家(1488年出生) * 1910年:鹿傳霖,中國清朝大學士(1836年出生) * 1921年:長谷川謹介,日本鐵道官員(1855年出生) * 1949年:上村松園,日本膠彩畫女畫家(1875年出生) * 1949年:阿合買提江·哈斯木,新疆三區革命主要組織者(1914年出生) * 1955年:餘程萬,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1902年出生) * 1958年:歐內斯特·勞倫斯,美國物理學家(1901年出生) * 1963年:杜波依斯,美國黑人領袖(1868年出生) * 1965年:勒·柯比意,瑞士建築師(1887年出生) * 1968年:根德公爵夫人馬裡納郡主,英國皇室成員(1906年出生) * 1972年:容鳳書,香港慈善家(1900年出生) * 1975年:海爾·塞拉西一世,衣索比亞皇帝(1892年出生) * 1979年:路易斯·蒙巴頓,英國將軍(1900年出生) * 1987年:白薇,中國作家(1894年出生) * 1990年:史蒂維·雷·沃恩,美國藍調吉他手、音樂家、歌手、詞曲作者、唱片製作人(1955年出生) * 2001年:黃萬里,中國水利、水文學專家(1911年出生) * 2006年:瑪利亞·以瑟·笛·卡波維亞,厄瓜多超級人瑞(1889年出生) * 2009年:謝爾蓋·米哈爾科夫,俄羅斯作者,蘇聯國歌及俄羅斯聯邦國歌作詞者(1913年出生) * 2009年:成奎安,香港電影演員(1955年出生) * 2012年:陶偉,中國足球運動員(1966年出生) * 2013年:陳鯉庭,中國戲劇家、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1910年出生) * 2015年:陳弘耀,臺灣漫畫家(1964年出生) * 2019年:章綜,中國物理學家(1929年出生) * 2022年:米盧廷·紹什基奇,塞爾維亞男子足球運動員(1937年出生) * 2022年:埃米利奧·特里維尼,義大利男子賽艇運動員(1938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鄭成功誕辰紀念日 * :獨立日 * :電影節 * 德克薩斯州: == 參考資料 ==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常縮寫為;),德國哲學家,其時代晚於康德,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於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卒於柏林,去世時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 一般認為,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歷史虛無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黑格爾在後世爭議很大,一派認為黑格爾的思想為自由主義開闢了一條新的出路,而另一派認為黑格爾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為法西斯主義提供思想基礎。 == 生平 == 1788年,18歲的黑格爾進入杜賓根大學(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邦)的新教神學院學習,在那裡,他與史詩詩人荷爾德林、客觀唯心論者謝林成為同窗摯友,同時,為斯賓諾莎、康德、盧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國大革命深深吸引。在深入觀察了法國大革命的整個演進過程後,三人合作致力於批判康德及其後繼者費希特的唯心主義哲學。只花兩年,也就是1790年,黑格爾就拿到杜賓根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德國在西元2000年之前的傳統學制沒有學士學位)。1793年,拿到學位,取得在大學神學院任教的資格。 1793年離開杜賓根之後,黑格爾首先來到瑞士伯爾尼,在將軍卡爾·弗里德里希·馮·施泰格的家裡當家庭教師兩年。施泰格是個自由主義者,家中藏書豐富。黑格爾此時期大量閱讀施泰格的藏書,尤其是孟德斯鳩、格老秀斯、霍布斯、休謨、萊布尼茲、洛克、馬基維利、盧梭、沙夫茨伯裡、斯賓諾莎、修昔底德、伏爾泰等人的著作。這段時期是黑格爾養成他在哲學、社會科學、政治、經濟方面廣博知識的基礎。 1795年,黑格爾與施泰格的家教契約結束,荷爾德林介紹他到法蘭克福的葡萄酒大盤商約翰·諾厄·戈格爾家裡當家教。在這裡黑格爾繼續對經濟和政治的研究, 1799年,黑格爾的父親過世,留下一小筆遺產,讓他得以無經濟憂慮地重拾學術之路。 1801年他來到耶拿大學哲學系,首先以一篇自然哲學論文《論行星軌道》(De orbitis planetarum)迅速取得哲學博士與講師資格,這篇文章用辯證法批判了牛頓的自然觀,然後在同年冬季學期講授他的第一堂課:邏輯與形上學。 1805年,在歌德與席勒的推薦之下,黑格爾成為耶拿大學的正式教授。 1806年10月,耶拿大學任教時期,黑格爾完成了第一部著作《精神現象學》的初稿。不過旋即拿破崙軍隊攻佔了耶拿城,黑格爾被迫離開,來到班堡。因此《精神現象學》的出版是在1807年,他擔任編輯的短暫時期。 1808年起,黑格爾歷任的校長(1808-1816)當時德國尚無普遍的中學,更無小學。中學是少數貴族才能上的,作為進大學的先修班。、海德堡大學哲學系教授(1816-1818),最後於1818年應聘到當時的普魯士首都大學--柏林大學哲學系(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接任費希特的教席。 1829年成為柏林大學校長。 1831年因霍亂,卒於柏林大學校長任內。 == 思想 == 哲學上,黑格爾極為讚賞並且效法康德,他認為康德的“道德律令”是一種不同於消極自由,或習慣自由的,真正自由的體現,但他也批評康德自在之物的觀念,該概念會推出人永遠無法認識客觀事物的結論。黑格爾哲學的重要性超越康德之後的學術論戰,他概述那個時代的創傷與幸福,並且宣告新世界的誕生不僅展現在哲學上,也展現在國際政治上。既然「世界精神」即將進入新時代,哲學也將達成它最後的目標;對包羅永珍的歷史與人性產生完全的理解。 一般認為,黑格爾為哲學領域增添了新向度,即哲學的歷史向度。不可否認,哲學家原本就會提及並褒貶他們之前的哲學家;然而,真正的哲學史觀念——不只是哲學觀念,還包括人類理智體系地演進的觀念——卻是個嶄新且令人興奮的觀念。黑格爾哲學是一種自覺的嘗試,企圖超越過去兩千五百年來界定人類思想的各種優異思想與哲學論戰。黑格爾堅持,必須在「世界精神」的大脈絡下觀察這些歷史上的思想與衝突,如此將會發現這些衝突只是區域性的混戰與不合,而非決定性的對立。世俗主義與一神論、科學與精神、理性與熱情、個人與共同體——這些概念各有恰如其分的位置,雖然都是有用的概念,但是在涵蓋所有人類經驗與知識的歷史「辯證法」中,卻往往彼此衝突。 1807年,黑格爾出版第一部作品《精神現象學》(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精神現象學》是一段偉大的概念旅程,帶領我們從最基本的人類意識概念,走向最包羅永珍而複雜的人類意識概念。它的目的在於獲致真理——「絕對」真理——但「絕對」並不代表「最終與完成」,而「真理」也不代表「事實」。黑格爾追尋的哲學真理是無所不包的觀點,而「絕對」這個驕傲的用語其實是宏觀哲學下的一種謙卑態度:意識到我們都是宏觀脈絡下的一小部分。個人對知識與真理的貢獻絕對不是決定性的,相反地,總是區域性、「間接」且片面的。 《精神現象學》的核心關切是精神——將所有人類與自然囊括在內的宇宙靈魂觀念——的本質。《精神現象學》的結論在於無所不包的精神,在這個精神中,並非所有的不合都已化解,所有的爭端都已解決,所有的問題都已回應;而是無論不合有多嚴重,爭端有多激烈,問題有多難回答,全都結合在這個精神中。可以說黑格爾從理論上統一了世界。 黑格爾在世時出版的作品還有《哲學全書》、《邏輯學》和《法哲學原理》。其他有關歷史哲學、宗教哲學、美學和哲學史的著作,則是在他去世後,根據他當年演講時學生所做的筆記彙編而成。 黑格爾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體系來理解哲學的歷史和我們身處的世界本身.黑格爾將這個世界看成是“一個歷史的行進,其中每一個相續的運動都是為解決前一運動中的矛盾而出現的。”例如,他認為,法國大革命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西方社會中引入真正的自由。但正因為是絕對的初次,它也是絕對的激進的:在革命消滅了它的對立面後,革命所喚起的暴力高潮無法自我平抑,結局是無路可去的革命最終自食惡果——得之不易的自由自毀於殘暴的恐怖統治。然而,歷史總是在對過失的自我學習中前行的:正是這種經驗,也只能在有了這樣的經驗之後,一個由自由公民組成的既能行使理性政府的職責,又能實現自由、平等的革命理想的憲政政府才有可能得以出現。 在《歷史哲學》的前言中,黑格爾闡述:“哲學表明,意識是存在於它無限多個概念之上的,也就是說,意識是存在於自由的、無限多的形態之中,而對立的抽象內省的形態只是它的一種反映。意識是自由的、獨立存在的、有個性的,僅僅屬於精神。” 所以作為單獨概念的“意識”,由兩部分組成,兩者都各有無限多個“形態”,一部分是原則性的,另一部分是對每個歷史事件的具體反映,所以他又說:“通常意義上的意識存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事物總體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對事物具體反應的抽象概念。” 他同時說:“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不同,對事物的反應也不同,和原則性的意識有所偏移,但是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這種偏移是有限度的,這種限度取決於他的正常狀態,取決於他對上帝的尊敬程度。要了解這種概念的程度,屬於形而上學的範疇。” 所以,雖然黑格爾的語言很難懂,但他闡述了:形而上學必須要研究每一個事件中的命題和反命題如何聯絡的機制,因此必須要比較每一個歷史事件中的例子和它們的原型,瞭解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的地方。 黑格爾對人類社會抱有一種有組織性和目的論的觀念,他的著作語言豐富而難懂,對於現代讀者來說非常令人迷惑。 黑格爾在《哲學筆記》中提到:“理性何等強大,就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總是在於它的起中介作用的活動,這種活動讓物件按照它們本身的性質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它自己並不直接參與這個過程,而只是實現自己的目的。”黑格爾認為,人的理性可以作用於其他事物的運動,可以使其他事物之間產生聯絡,相互影響。 == 對後人的影響 == 黑格爾的學說在後代很長時間內一直引起爭論,他對思想界有廣泛的影響,幾乎任何學派都對他的學說給予肯定或提出批判。 歷史學家將受到黑格爾影響的人分為兩個敵對陣營,黑格爾右派和左派。黑格爾右派的代表是他在柏林洪堡大學時期的學生們,他們擁護福音正統的宗教觀念,擁護後拿破倫時代的政治保守主義。 黑格爾左派,有時也被稱為“青年黑格爾派”,他們繼承黑格爾學說中的革命成分,在宗教方面主張無神論,在政治領域主張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和年輕時代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0年代和1840年代,這些年輕的黑格爾信徒經常在柏林希貝爾酒吧地址:Friedrichstr. 94, 10117 Berlin。二戰中被炸毀,現在是新建的辦公大樓、聯合診所、與商店。聚會、爭論,這裡的氛圍造就了對以後150年有很大影響的思想家們,形成了無神論、人文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基本觀念。 但是幾乎沒有一位黑格爾左派宣稱自己是黑格爾的追隨者,有幾位還公開批評黑格爾的哲學,但是這種歷史上的區分法仍然在現代學院哲學中使用,黑格爾左派對黑格爾的批評導致一個全新的領域—關於黑格爾和黑格爾理論的文學作品。 當代對在校學生來說,為了方便將黑格爾的辯證法分為三個階段,“正題”(例如在法國歷史上的大革命)、“反題”(大革命隨後的恐怖階段)和“合題”(自由公民的憲法保障狀態)。這種分法並不是黑格爾自己提出的,最早見於費希特的對個人和全體之間聯絡的一個模擬描述。黑格爾學者們並沒有意識到這種三段論法會掩蓋黑格爾理論的真實論點,雖然黑格爾曾經說過:「要考慮到兩個基本元素:第一,自由的意志是絕對的和最終的目的;第二,實現的方法,也就是說知識和意識的主觀方面,包括生命、運動和活動。」(正題和反題),但他沒有使用「合題」這個術語,而是用「整體」。「這樣我們就瞭解了整體道德和實現自由的狀態,以及其後這兩種元素的主觀整合。」 黑格爾運用這種辯證法體系解釋哲學、科學、藝術、政治和宗教的歷史,但是現代評論家指出黑格爾經常修飾歷史的真實以適應他的辯證法模式。卡爾·波普爾在他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指出,黑格爾體系文飾了威廉三世的統治,他認為1830年代的普魯士是理想的社會。赫伯特·馬爾庫塞在他的《理性和革命:黑格爾和社會理論的崛起》中批判了黑格爾作為一個國家權力的辯護士,為20世紀極權主義的興起開闢了道路。實際上黑格爾並沒有為這些權力形式辯護,只是認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為這些權力存在,所以也是合理的。亞瑟·叔本華藐視黑格爾對歷史的解釋,認為他的著作是矇昧主義的,是「偽哲學」,許多英國的哲學家都遵從這種看法。 黑格爾的自然哲學是其哲學體系中遭到批判最多的地方。雖不乏可取之處,但不能否認的是他的多處自然哲學論述與自然科學中已發現的事實是相違背的,這或多或少影響了其哲學體系的瓦解。不僅他的哲學體系在科學界名譽掃地,許多科學家對形而上學的厭惡態度也與之相關。德國領袖數學家菲利克斯·克萊因指出,流行一時的新人文主義和黑格爾哲學抑制了柏林的科學生活。直到19世紀20世紀初,透過洪堡(指威廉·馮·洪堡和亞歷山大·馮·洪堡兩兄弟)的努力,自由的科學生活才開始興起。 20世紀黑格爾的哲學開始復興,主要是因為幾個原因,一是發現黑格爾的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源頭,還因為黑格爾的歷史觀開始復活,再有黑格爾辯證法的重要性得到廣泛的認同,將黑格爾的理論重新帶到馬克思經典中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喬治·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掀起一股重新瞭解評價黑格爾的著作熱,黑格爾的復興也引起對黑格爾早期著作的興趣。現代美國的哲學家也明顯受到黑格爾的影響。 ==紀念處所== thumb|Am Kupfergraben 5號屋(德國·柏林)前的黑格爾紀念碑 黑格爾生前在柏林時期,居住於Am Kupfergraben 4a的老房子裡,就在柏林大學主建築後面的河邊(地圖 )。該屋於二戰後被拆除,原址蓋起了新房子,而且只有4號,不再有4a號。5號房子外面有一面紀念碑,寫著黑格爾曾於此居住、於柏林大學任教的事蹟;也因此經常被誤會黑格爾是居住於5號房子,其實是已不存在的4a號。附帶一提:5號房子的某層是德國前任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私人住宅,所以樓下總是有警察站崗;這排房子正對面,於1910年開始興建了佩加蒙博物館,是一棟以收藏特洛伊神殿、巴比倫城門真品而舉世聞名的博物館。 黑格爾葬於柏林的,位於今日柏林市中央區的地鐵U6線上,Naturkundemuseum和Oranienburger Tor兩站之間(地圖 ),是遊客容易參訪的紀念處所。 == 著作 == === 版本 === * Werke in zwanzig Bänden, Frankfurt a.M., Suhrkamp 1971:常用的版本,實惠、便捷、可靠 * Gesammelte Werke,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1968–:全集校勘版 * Vorlesungen: Ausgewählte Nachschriften und Manuskripte,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1983– === 中譯本 === * 《黑格爾著作集》,人民出版社,據Suhrkamp二十卷本翻譯 * 《黑格爾全集》,商務印書館,據Felix Meiner校勘版翻譯 === 主要作品 === * 《精神現象學》(或譯《精神哲學》,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1806) * 《大邏輯》(Wissenschaft der Logik,1812-1816;最終修訂版,1831) * 《哲學全書》(Enzyklopae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1817-1830) ** 分三個主要部分:《小邏輯》、《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 《法哲學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1819) * 《美學講演錄》(Vortesungenueber die Aesthetik,1835) * 《歷史哲學講演錄》(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1837) * 《哲學史講演錄》(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1837) * 《宗教哲學講演錄》(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Religion,1832) == 評論文章 == * 'Die Positivität der christlichen Religion'(1795/96) * 'Das älteste Systemprogramm des deutschen Idealismus'(1796/97, fragm.) * 'Der Geist des Christentums und sein Schicksal'(1799/1800) * 'Die Verfassung Deutschlands'(1800–02) * 'Mancherlei Formen die beim jetzigen Philosophieren vorkommen' (1801) * 'Die Differenz des Fichteschen und Schellingschen Systems der Philosophie' (1801) * 'Über das Wesen der philosophischen Kritik' (1802) * 'Wie der gemeine Menschenverstand die Philosophie nehme' (1802) * 'Verhältnis des Skeptizismus zur Philosophie' (1802) * 'Glauben und Wissen oder Reflexionsphilosophie der Subjektivität in der Vollständigkeit ihrer Formen als Kantische, Jacobische und * Fichtesche Philosophie' (1803) * 'Über die wissenschaftlichen Behandlungsarten des Naturrechts' (1803) * 'Wer denkt abstrakt?'(1807) * '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s Werke' (1817) * 'Verhandlungen in der Versammlung der Landstände des Königreichs Württemberg im Jahr 1815 und 1816' (1817) * 'Solgers nachgelassene Schriften und Briefwechsel' (1828) * 'Hamanns Schriften' (1828) * 'Über Grundlage, Gliederung und Zeitenfolge der Weltgeschichte. Von J. Görres' (1830) * 'Über die englische Reformbill' (1831) ==註腳== == 參考文獻 == * "Hegel: Volksgeist historia unibertsalean" (Hegel: Volksgeist in universal history) In: Volksgeist. Herri gogoa, Donostia: Elkar, 2007. ISBN 978-84-9783-404-9. * Frederick C. Beiser,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521-38711-6(The Cambridge Companions are always a good way to start learning about a particular philosopher, and this Companion is no exception.) * R.G. Collingwood,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ISBN 0-19-285306-6(includes a powerful statement of the case that Hegel authorized an over-powering state, i.e. that his philosophy is a dangerous opponent of individual liberty)。 * Laurence Dickey, Hegel: Religion, Economics, and the Politics of Spirit, 1770-1807.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521-33035-1(Provides a fascinating account of how "Hegel became Hegel", using the guiding hypothesis that Hegel "was basically a theologian manqué".) * Michael Forster Hegel and Skeptic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674-38707-4 * Michael Forster Hegel's Idea of a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ISBN 0-226-25742-8 * Jean-Luc Gouin, Hegel ou de la Raison intégrale. Suivi de : « Aimer Penser Mourir. Hegel, Nietzsche, Freud en miroirs », Montréal(Québec), Bellarmin, 2000, 225 pages. ISBN 2-89007-883-3 * Justus Hartnack, An Introduction to Hegel's Logic. Indianapolis: Hackett, 1998. ISBN 0-87220-424-3 * Herbert Marcuse,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 London, 1941(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egel, devoted to debunking the myth that Hegel's work included in nuce the Fascist totalitarianism of National Socialism;the negation of philosophy throug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 Kenneth R. Westphal, Hegel's Epistemology: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Indianapolis: Hackett, 2003. ISBN 0-87220-645-9 * Terry P. Pinkard, "Hegel: a biograph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521496799(Lucid biography by a leading American Hegalian philosopher. It debunks popular misconceptions about Hegel's thought.)。 ==研究書目== *蔡美麗:《黑格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 外部連結 == *張旭東:〈市民階級權利概念的特殊性與普遍性——黑格爾《法哲學》再解讀〉 (2005) *趙敦華:〈向黑格爾學習如何做哲學〉 (2011) * Hegel by HyperText ,reference archive on Marxists.org。 * Hegel.net - chinese resources available under the GNU FDL * « Der Instinkt der Vernünftigkeit » and other texts - Works on Hegel in Université du Québec site(en français) * Links on Hegel's life * Commented link list * Hegel mailing lists in the internet * Explanation of Hegel, mostly in German * Discussion of the Hegelian tradition, including the Left and Right schism. * Bibliographie d'initiation Bibliographie sélective, méthodique, progressive et commentée(2010) * The Hegel Society of America * Hegel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http://www.gwfhegel.org/ * Hegel page in 'The History Guide' * Richard Kroner :序言:黑格爾哲學的發展 * Richard Kroner : Von Kant bis Hegel (2 Vols) at archive.org === 線上的黑格爾著作 === *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Category:19世紀哲學家 Category:德國哲學家 Category:德國法學家 Category:德國教育家 Category:德國歷史學家 Category:歐陸哲學家 Category:唯心主義者 Category:浪漫主義 Category:邏輯學家 Category:政治哲學家 Category:社會哲學 Category:柏林洪堡大學教師 Category:耶拿大學教師 Category:蒂賓根大學校友 Category:斯圖加特人 Category:形而上學學者 Category:歷史哲學家 Category:德國政治理論家 Category:柏林洪堡大學校長
雙城記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著作的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情節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學經典名著之一,故事中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連結起來,圍繞著醫生一家和平民出身的革命黨夫婦為首的聖安東尼區中展開一場揭開位於法國的貴族所隱藏的黑暗面,以及揭發雙方之間在十八年前隱瞞世人與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故事裡面描述描寫當時的法國王室的終結、法國貴族是怎樣做出殘害百姓、搶佔民女、草菅人命等行為引起眾多人民的憤怒、憎恨與不滿,促使革命黨雅各賓派扇動人民對腐敗王室展開法國大革命的故事。 == 故事綱要 == 故事的舞臺在巴黎、倫敦兩大城市之間,圍繞著法國醫生一家和以平民出身的革命黨夫婦為首的聖安東尼區中展開一場揭開法國貴族的黑暗面以及兩者之間在十八年前在背後隱瞞世人、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裡面描述當時的法國王室的終結、法國貴族是怎樣做出殘害百姓、行搶民女與草菅人命等行為引起眾多人民的憤怒、憎恨與不滿,促使革命黨雅各賓派扇動人民對腐敗王室展開大革命的故事。 ===開場白===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充滿智慧的時代也是最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或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面前即使有一切或者面對一無所有,我們都邁向天堂都直奔另一條路——在簡而言之,那個時期與現在的時期相去甚遠,以至於它的一些最喧鬧的權威堅持認為它被接受,無論好壞只在最高的比較之中。 ===一位「政治犯」復活的訊息=== 1775年11月,一位年邁的男子在搭乘從倫敦前往濱海都市杜佛的深夜馬車。這名男子是倫敦的泰爾森銀行經理賈維斯·勞雷(Jarvis Lorry),他的年紀雖然大卻仍然不顧年邁身軀搭乘馬車的目的是為了他十八年前在過去無法忘記的往事。 十八年前的也就是1757年的12月,勞雷在泰爾森銀行駐巴黎的工作期間由於生意的來往因此結識不少法國人民,在這些法國人民當中,法國的醫師亞歷山大·曼奈特(Dr. Alexandre Manette)與他的英籍妻子跟勞雷互為好友關係,他們將財務交給勞雷與銀行所保管。但是曼奈特卻不知道為什麼在他妻子將要臨盆前就突然與世隔絕、杳無音訊。當時所有人都急忙找尋曼奈特醫師的行蹤卻都毫無結果,曼奈特醫師的妻子為此感到很悲痛之下育有女兒露西·曼奈特(Lucie Manette)在撫養她兩年後以憂鬱而終,因此勞雷帶著悲痛的心情將露西帶去倫敦交託給善良的女傭波希小姐(Miss Pross)來撫養她成人。 十八年後,勞雷剛收到銀行的搬運工傑裡·克倫徹(Jerry Cruncher)所傳達的訊息,根據傑裡的情報指出曼奈特在十八年前還活著,當時他因為不明原因被當成政治犯而關進巴士底監獄的北塔105號牢房,最近曼奈特醫生被釋放後沒多久因為身心長期受到嚴重摧殘變得失憶處於精神失常的狀態,所以他就由他的前傭人兼聖安東尼區的酒店(革命活動的聯絡站)老闆歐內斯特·德法奇(Ernest Defarge)與他的年紀妻子泰雷莎·德法奇夫人(Madame Defarge/Teresa Defarge)所提供閣樓住處內安頓下來,不過他每天總是用製鞋工具來製做鞋子來度日(當時他待在巴士底監獄的期間就是靠這些技巧才能存活的)。 勞雷在拜訪露西與波希小姐時將曼奈特醫師還活著的訊息告訴她們,起初露西在聽聞她早已去世的父親還活著的後決定跟隨勞雷去法國,後來勞雷跟露西到巴黎的聖安東尼區然後在德法奇的帶領下找到曼奈特醫師,剛開始曼奈特醫師有點精神錯亂完全不認得德法奇與勞雷兩人,後來他發現露西的金髮與他亡妻的髮色即為相似,他知曉露西的身分後就擁抱她,後來露西和勞雷在德法奇與正在編織圍巾的泰雷莎·德法奇夫人的目送下帶著曼奈特醫師離開酒店,他們在傍晚時分離開巴黎返回倫敦。 ===兩位身分不同的青年、革命的開始=== 五年後,曼奈特醫師在露西的照料下逐漸康復,兩人住在倫敦的幽靜的宅邸裡,由於曼奈特醫師在十八年前還活著的訊息迅速傳播在外界,有不少的病人也紛紛找曼奈特醫師過來治病,因此曼奈特醫師父女的生活變的富裕起來不少。某天,倫敦的法庭正在處理一樁間諜案件,使曼奈特醫師與露西和勞雷都坐在旁聽席上,被告者是一位英俊的青年查爾斯·丹尼(Charles Darnay),他因為涉嫌在英法之間從事不可告人的秘密行動被以涉嫌為間諜的嫌疑遭到起訴。 被傳喚至法庭兼告發查爾斯的人是約翰·拔沙(John Barsad),他解釋他在五年前目睹查爾斯搭成馬車到倫敦卻在途中下車收集些秘密情報,查爾斯解釋他仍然在法國不可能搭上往倫敦至杜佛的馬車,而被法官給傳訊的勞雷也否認他在車上沒有看到查爾斯,但是在約翰的指證與查爾斯的辯解下案子的結果依然毫無結果,這時一個有才華但憤世嫉俗、同時擔任查爾斯的辯護律師的助手雪尼·卡頓(Sydney Carton)突然在變條上寫著什麼字條然後將紙條扭成小團狀扔給律師,律師看到紙條然後看清楚查爾斯的容貌時,突然質問約翰是否看錯對方的長相,聽眾發現卡頓與查爾斯的樣貌及為相似開始宣鬧起來令約翰不得不說他看錯對方。這使法官只好宣判查爾斯以無罪釋放。 後來露西在法庭將查爾斯介紹給曼奈特醫師,但是曼奈特醫師看到查爾斯時露出不太高興的模樣使露西為此很擔心,因此她只好纏扶曼奈特醫師回去,令一方面,卡頓看著律師向眾人炫耀法庭上的審判經過,他從以前很早習慣沒有人關注與愛護自己的行為,不過這也使他露出變得懶散、消沉與寡歡的模樣。之後查爾斯與卡頓經常造訪曼奈特醫師並且對露西產生愛慕之情,後來,查爾斯曾跟曼奈特醫師父女敘述他聽過倫敦塔內部的傳聞出人們在有一次挖掘倫敦塔時在某個地牢中發現牆角一塊石牆上看到某個囚犯刻著「挖掘」二字的字跡,那個石牆被挖開後裡面只有一團紙灰團,據於裡面寫什麼內容到現今仍是個謎團,這時曼奈特醫師還沒聽完查爾斯講述的故事時突然激動起來,但是他看到露西產生介意時恢復常態並且解釋他看到一大滴雨水滴落在自己的頭上時感到驚慌,不過勞雷卻早已猜測曼奈特醫師的詭異舉動,因為他將查爾斯誤看成在十八年前令他被關押在巴士底監獄的惡人也就是查爾斯早已斷絕往來的叔父——厄弗裡蒙地侯爵(Marquis St. Evrémonde),當年厄弗裡蒙地侯爵跟他的孿生兄弟(查爾斯已故的父親)誣陷曼奈特醫師將他給關在監獄,甚至在十八年後依然做些許多為非做歹、沈迷色慾以及塗炭生靈的行徑,因此查爾斯對他的家族的行為產生厭惡與不滿並且繼承他過世的母親所交代的遺言下獨自走到倫敦去謀生。與此同時,查爾斯的叔父厄弗裡蒙地侯爵仍然在他的豪華鄉間宅第內跟其他多數的貴族們過著紙醉金迷與驕奢淫逸的奢侈生活中,他每天早上都要有四位傭人來服侍自己,厄弗裡蒙地侯爵很希望他的姪子查爾斯能繼承他們家族的遺產,他最近寫信給查爾斯回來是要處理他們家族遺產的手續問題,但實際上他是要支配與控制查爾斯當做藉口,自從他在賄絡約翰的計畫失敗後就依然無法諒解查爾斯的轉變為平民的想法,所以厄弗裡蒙地侯爵將查爾斯視為他們家族中最大逆不道的敗家姪子。某天早上,厄弗裡蒙地侯爵命令他的馬伕駕駛馬車若無其事地在擁擠的街道上肆無忌憚地狂奔行駛,結果他的馬車輾斃一位農夫加斯帕德(Gaspard)的孩子,雖然他支付賠償金給加斯帕德卻無法平息他的悲怒,這時勸阻加斯帕德的德法奇趁著厄弗裡蒙地侯爵離開前將金幣用力丟回馬車上,促使厄弗裡蒙地侯爵為此大怒辱罵觀看現場的人群。 厄弗裡蒙地侯爵與剛來到宅邸的查爾斯碰面後開始爭論不斷,厄弗裡蒙地侯爵埋怨最近革命的變動促使法國王室的勢力衰退還有法國貴族的制度受到限制,現在他們無法再過著些繁華富貴的生活,查爾斯表明他早已對叔父總是迷戀他們身為貴族的生活方式與所做的行徑感到很厭惡,他打算要開始為他們家族所做的行為做些真心的懺悔或得上帝的寬恕與原諒,厄弗裡蒙地侯爵為此感到震怒與批評查爾斯決定要拋棄他們的家族藉此捨棄繼承遺產的事,最終查爾斯只好以不歡而散的方式直接離開法國並且勸告他的叔父應該要以人民的處境著想為先而不是迷戀貴族的生活,但是厄弗裡蒙地侯爵並沒有把查爾斯的忠告給聽進去,他依然在思考著要用什麼樣的手段讓查爾斯身陷不利的情況。結果,厄弗裡蒙地侯爵在當天晚上被人發現自己在自己臥室已經氣絕身亡,而犯案的兇手用小柄首在刺殺厄弗裡蒙地侯爵後留下一張寫著「送他進入地獄的墳墓 雅各賓派留」的淺草字跡便條。之後厄弗裡蒙地侯爵遭人刺殺身亡的訊息在隔天早上迅速傳遍置法國內,讓多數專制政權的貴族們感到很慌恐到派遣大量的軍警追緝與嚴懲兇手。幾天後,雅各賓派的人們聚集德法奇的酒店開始策畫革命行動,泰雷莎在她編織圍巾上編織成不同的花紋,她的圍巾記錄著當年的貴族們是如何殘忍對待百姓的經過,泰雷莎非常想要找到絕佳的機會向貴族們展開復仇計畫,她甚至在夜幕向群眾的面前鼓舞他們參與革命行動,德法奇跟雅各賓派的少數民眾在酒店內聊到有關巴士底監獄北塔105號的訊息情報以及他們在外出聽聞剛刺殺厄弗裡蒙地侯爵後逃亡、被逮捕的加斯帕德在某座鄉村被判處於絞刑的訊息,他們決定是時候要讓貴族們好好體驗一下當年百姓是如何遭受殘酷對待的感受。 ===法國大革命的風暴、重返巴黎=== 後來,返回倫敦的查爾斯要求效忠他多年的管家泰奧菲爾·蓋白勒(Théophile Gabelle)將他家族的遺產全數分法給平民,然後他擔任一位法語教師引起學生們的尊敬與露西的仰慕,曼奈特醫生雖然很介意查爾斯的身分背景,但是他為了考慮露西的將來的理由不得不同意答應婚事。之後曼奈特醫生在露西跟查爾斯結婚到外地蜜月之旅的兩個禮拜期間獨自在小屋中開始使用製鞋工具引起勞雷的注意,勞雷要求曼奈特醫生為了不讓露西感到擔憂的緣故勸他停止這種令人不解的動作,曼奈特醫生明白勞雷的意思與苦衷後就保證自己已經不會再次做這種事,勞雷答應曼奈特醫生將他的製鞋工具給摧毀掉,後來露西回來後見到她父親已經復原快速相當地很欣慰。幾天後,卡頓到曼奈特醫生家的宅第上前祝賀露西,他解釋雖然自己無法為露西帶來幸福,不過他只要能守護她就足夠,露西在卡頓回去得當天晚上向查爾斯解釋他們是否可以對卡頓好些,幾個月後卡頓在露西的關心下經常拜訪曼奈特醫生,他在那個時候成為露西的女兒所喜歡的物件。 1789年的7月中旬的晚上,勞雷帶著疲憊的心情造訪曼奈特醫生一家,他告訴曼奈特醫生近年來巴黎的動亂持續不斷讓不少的法國貴族開始逃亡海外的訊息,與此同時在巴黎,平民們開始紛紛帶著武器、槍械等物品開始聚集在廣場,而以德法奇夫婦為首的雅各賓派黨召集些聖安東尼區的貧民窟居民往巴士底監獄的方向開始行動,很快地,煙火迅速籠罩著巴士底監獄的高塔與城內直到軍對投降為止使德法奇夫婦帶領平民們衝破監獄開始展開「行動」,德法奇在混亂間挾持一位獄史得到北塔105號是無見天日的牢房的答案後,他到105號牢房檢視後搜尋番後找到曼奈特醫生待在此牢房內寫上的字跡的紙條,而泰雷莎高聲指揮民眾將典獄長給挾持至庭院內,她觀看民眾們將典獄長給毆打到斷氣後當場將他的首級給砍下來,然後命令一位平民將典獄長的首級掛在高塔頂上,之後平民們紛紛在城市至鄉間內燒毀多數貴族的宅第(包含查爾斯的叔父厄弗裡蒙地侯爵的鄉間住所),然後將不少前財政大臣與貴族們不是在街上做些侮辱般的遊行、當場處刑和吊掛在街道上的路燈就是送他們全數到斷頭臺上。只有少數倖免於難的貴族們紛紛逃亡到國外甚至逃難到英國聚集在泰爾森銀行內想要確保他們的財富是否安然無恙。 勞雷在這些法國貴族們中試圖打聽法國內的情況與訊息全部告訴曼奈特醫生,他不顧曼奈特醫生的勸阻決定要到巴黎盡快搶救留在巴黎銀行的檔案資料,這時勞雷收到一封要給查爾斯的信件,查爾斯接到信件後發現這事他的管家蓋白勒寫的求救信,蓋白勒在信上寫著他雖然將查爾斯的叔父厄弗裡蒙地侯爵家族的遺產全數分給平民卻仍被捕入監的經過,查爾斯知道蓋白勒是因為自己的理由遭遇災禍,他決定去巴黎營救蓋白勒然後跟曼奈特醫生與露西不告而別獨自到法國,但是他很快的遭到革命法庭的武裝人員給抓獲並以逃亡罪給關入拉逢斯監獄。曼奈特醫生與露西知道發現查爾斯留下他要到巴黎的訊息後迅速跟勞雷會面,曼奈特醫生要求勞雷確保露西的安全,而自己則是四處奔走打聽查爾斯的行蹤,由於曼奈特醫生在巴士底監獄被監禁的經歷博得法國人民的同情,所以他很快地打聽到查爾斯被關入拉逢斯監獄的訊息,勞雷對查爾斯的處境感到很擔憂,而曼奈特醫生任為如果他將他十八年前的經歷全部說給全巴黎的愛國者,到時查爾斯與他的管家蓋白勒將會被釋放出來,露西在她父親曼奈特醫生出門至隔中午後開始對丈夫的處境感到很擔心,這時德法奇夫婦出現將曼奈特醫生寫著查爾斯安然無恙,自己暫時無法回去的字條交給勞雷,知道查爾斯毫髮無傷的露西暫時放下擔憂,她直接哀求泰雷莎不要對查爾斯有什麼不利的舉動,但是泰雷莎跟露西解釋他們被貴族給迫害期間從來沒有獲得關住也沒有人出手幫助他們的痛苦經歷,她帶著德法奇離開前要求露西不能只想著查爾斯的處境。 另一方面,曼奈特醫生在四天後回去並且將訊息說給勞雷聽,曼奈特醫生解釋在他到拉逢斯監獄的期間發現由雅各賓黨組成的革命法庭內聚集不少的「政治犯」,這些草率的判決中有一千一百多個人都被送入斷頭臺,他跟法庭以自己曾是巴士底監獄的囚犯與德法奇的證明下希望能藉以釋放查爾斯卻被拒絕回應,但革命法庭的法官說他們會確保不會將查爾斯給處刑的承諾,而曼奈特醫生決定看守查爾斯直至危險過去後才能離開,曼奈特醫生離開監獄後靠著自己的經歷成為三個監獄的醫務觀察員去探訪查爾斯,然後將查爾斯的訊息全部告訴露西。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情況變得嚴峻起來,由於雅各賓黨的執政期間,他們不只將企圖逃亡而失敗的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后瑪麗·安東妮夫婦送上斷頭臺,甚至將不少的「政治犯」與落為階下囚的貴族們送往以「格洛提姑娘」的斷頭臺上作為血祭,曼奈特醫生卻依然相信他一定會盡快挽救查爾斯。後來,一年零三個月過去之後,露西依然一直照料父親與女兒,每當她對查爾斯的事感到很擔心時獲得她父親的安慰,後來等到審判的時刻,露西、曼奈特醫生與勞雷提早到革命法庭,而查爾斯帶至法庭向國民公會解釋他早在革命還沒發生前早已拋棄貴族身分離開法國,自己沒有涉嫌逃亡的意思,而曼奈特醫生激動地跟國民公會的人解釋查爾斯是因為要拯救他的管家蓋白勒來到法國,曼奈特醫生為查爾斯的宣告引起民眾們的同意,他們一至要求法庭的人釋放查爾斯,後來查爾斯在他的管家蓋白勒被釋放後終於能返回露西與曼奈特醫生的身旁,後來查爾斯與露西帶著曼奈特醫生走出革命法庭。 ===逆轉局勢的紙條內容、為了守護愛人的犧牲舉動=== 事情落幕後,曼奈特醫生與查爾斯與露西原本暫時放鬆些,但是革命法庭的人員上前解釋情況改變的理由又再度帶走查爾斯,原因是檢舉查爾斯的舉發者居然是德法奇夫婦與曼奈特醫生,隔天早上,查爾斯被送入革命法庭令曼奈特醫生感到很震措然後解釋他沒有做出檢據他的女婿的行為,但是革命法庭的武裝人員拿著曼奈特醫生在十八年前留下來的紙條當場說給聽眾聆聽。原來,曼奈特醫生在十八年前寫下的紙條內容講明他在十八年前受查爾斯的叔父厄弗裡蒙地侯爵與他孿生兄弟的委託下到他們的宅第裡面幫忙看診,雖然曼奈特醫生不知道事情的詳細經過,但是他在別墅的閣樓與放至乾柴的木屋內分別看到一個病色蒼白、陷入發狂而亡的年輕婦女與一位身重劍傷、面臨瀕死的青年氣絕的情況,當時那位傷勢嚴重的青年在臨終前跟曼奈特醫生解釋他與他姐姐都是厄弗裡蒙地侯爵侯爵家的佃戶,他在對厄弗裡蒙地侯爵兄弟與他們的親人施下嚴厲神裁的詛咒期間描述他們所遭遇的經歷、自己將他們的妹妹給藏匿起來遠離禍害的經過以及厄弗裡蒙地侯爵兄弟所犯下的殺人、行搶民女、享受色慾等罪行,因此曼奈特醫生打算寫信給宮廷的王室公開這件事,他在寫信前為了不牽連自己的妻子決定瞞著她。 後來隔天,厄弗裡蒙地侯爵的弟媳德奧奈夫人(查爾斯的母親)拜訪曼奈特醫生,她解釋自己完全無法原諒她的丈夫與小叔的罪行,但她為了考量到她兒子的將來所以決定將自己所有珠寶送給他們家族的佃戶家中僅剩的年輕女農也就是那對農家姐弟的妹妹來彌補自己的自責與罪惡感,即始無法向那位少女請求原諒與寬恕至少也要獲得上帝的原諒與寬恕,雖然曼奈特醫生明白那位貴婦的善良與好意決定不法舉發她,可是他遭受厄弗裡蒙地侯爵兄弟的陷害下被關入巴士底監獄,因此曼奈特醫生決定就算自己處於不力的情況也要把自己所親眼目度的經歷全都記錄下來,直到有人將這件事給揭發出來為止,結果查爾斯因為曼奈特醫生在十八年前留下的紙條內容被判處在二十四小時內送入廣場的斷頭臺之刑,讓露西聽到判決結果時悲痛到暈過去。 這時剛趕到法國的卡頓趕緊扶起露西帶著她與曼奈特醫生送回寓所,原來他聽聞查爾斯有難的訊息來到法國。卡頓安慰曼奈特醫生一家後就獨自走入巴黎的街道中走入德法奇開設的酒店中,他在無意間聽到德法奇夫婦與少數民眾的對話,德法奇跟泰雷莎說查爾斯將會背負他家族的罪行付出代價的事,但是他希望泰雷莎不要把曼奈特醫生一家也視為仇恨的物件,但是泰雷莎反駁德法奇的要求,她說明自己正是曼奈特醫生提及的厄弗裡蒙地侯爵的弟媳德奧奈夫人生前正在尋找的農家少女,泰雷莎解釋厄弗裡蒙地侯爵生前與他的孿生兄弟是怎麼將她的兄姊與親友給迫害致死還有自己雖然生還卻得面臨喪親之痛的經過,她立誓不將自己最痛恨的厄弗裡蒙地侯爵一族給滅絕是不輕言善罷甘休,泰雷莎的話令法德奇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卡頓聽見整件事的經過迅速離開酒店然後跟勞雷要求他明早帶著曼奈特醫生一家迅速離開法國然後將自己的證件交給勞雷,而且吩咐勞雷替自己保留座位然後說是這個座位有人要立刻動身。即使他們打算在下午在馬車內等他回來時就要離開。後來,卡頓到拉逢斯監獄與約翰碰面並且賄賂他得以進入監獄,這時在監獄的查爾斯正寫著給曼奈特醫生與露西的遺書時與卡頓碰面,查爾斯要求卡頓不希望因自己的緣故受到牽累並且要求他離開監獄,但是卡頓用麻藥將查爾斯給弄昏後將他交給約翰,而自己則在牢房等待著他早已註定的命運。另一方面,曼奈特醫生與露西在勞雷的安排下早已準備就緒搭上馬車,他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查爾斯看錯成卡頓帶著他離開巴黎回到倫敦,查爾斯在離開巴黎後醒來跟著曼奈特父女重聚。 與此同時,泰雷莎到曼奈特醫生的寓所正要開始找他們時卻發現房內凌亂不堪、空無一人的跡象,恰巧曼奈特醫生家的女傭波希小姐正等她的兄長約翰過來與曼奈特醫生一家會和,當她發現泰雷莎手持著短刀與槍械時開始二話不說的唇槍舌劍、扭打起來,結果在打鬥中波希小姐無意間觸碰泰雷莎的手槍扳機,導致泰雷莎的隨著火光一響而中槍倒地身亡。波希小姐跟她的兄長約翰會面後迅速離開巴黎。另一方面,押送當天要裝滿五十二個「祭品」的囚車沿著巴黎的街道到廣場,當時假冒查爾斯的卡頓安慰一名背負莫須有罪名的女裁縫並且敘說他們會得到仁慈的庇護,之後卡頓犧牲他自己換取查爾斯的生命走入斷頭臺,後來露西在知曉卡頓的犧牲換取查爾斯的生命的訊息時感到很哀傷,她和查爾斯育有名叫卡頓的兒子做為紀念卡頓與曼奈特醫生過著平靜的生活。 ===結尾=== 狄更斯在考慮即將邁上斷頭臺的卡頓最後預言性願景作為故事結尾: 我看到多數的民眾、巴爾薩德、克萊、德法奇、一個跟隨德法奇夫人的雅各賓派黨的成員、陪審員、法官,一長串新的壓迫者,他們在舊壓迫者的毀滅中崛起,在這種報復性的工具面前滅亡停止其目前的使用。我看到一座美麗的城市和一群聰明的人民從這個深淵中升起,在他們為真正自由而奮鬥的過程中,在他們的勝利和失敗中,在未來的漫長歲月中,我看到了這個時代和以前的邪惡這是自然的誕生,逐漸為自己贖罪和磨損。 我看到我為之獻出生命的那些生活,在我再也見不到的英國,和平、有用、繁榮和幸福。我看見她(指的是露西)懷裡抱著一個孩子,孩子就是我的名字。我看到她年事已高的父親(指的是曼奈特醫生)在他的醫治辦公室中對所有人忠實並且很平靜。我看到好心的老人勞雷(他們的老友)在十年的時間裡用他所有的東西照料著他們,然後平靜地接受他的獎賞。 我看到我在他們的心中擁有個避難所,在他們的子孫後代的心中。我看到一個老婦女在這一天的週年紀念日為我哀掉。我看到她和她的丈夫並排躺在他們最後一張塵世的床上,我知道在彼此的靈魂中,每個人並不比我在他們的靈魂中更受尊重和神聖。 我看到那個躺在她懷裡並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孩子,一個男人在曾經屬於我的人生道路上奮力前行。我看到他贏得如此出色,以至於我的名字在他的光芒下變得赫赫有名。我看到我塗在上面的汙漬消失了。我看到他,最公正的法官和尊貴的人,帶著一個我的名字的男孩,有著我認識的額頭和金色的頭髮,來到這個地方——那時看起來很漂亮,沒有一絲今天毀容的痕跡——我聽到他用溫柔而顫抖的聲音給孩子講我的故事。我所做的事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得多;我得到的休息比我所知道的要好得多。 ==主要人物== *曼奈特醫生(Dr. Alexandre Manette),一位老醫師,巴士底監獄的「政治犯」。 *露西·曼奈特(Lucie Manette),曼奈特醫生的女兒。 *查爾斯·丹尼(Charles Darnay),厄弗裡蒙地侯爵的姪子,原名是查爾斯·厄弗裡蒙地,因不滿家族對人民的刻薄所以拋棄自己身為貴族的身分,以母親德奧奈夫人的姓氏改名為丹尼,到倫敦謀生擔任一名法語教師,後來他對曼奈特醫生的女兒露西產生愛慕然後結婚。 *雪尼‧卡頓(Sydney Carton),一位憤世嫉俗的律師,同樣也對曼奈特醫生的女兒露西·曼奈特產生愛慕。 *歐內斯特·德法奇(Ernest Defarge),曼奈特醫生舊日的僕人,聖安東尼區的葡萄酒酒販。 *泰雷莎·德法奇夫人(Madame Defarge/Teresa Defarge),德法奇的妻子,本名是泰雷莎,一位堅定的女革命者,對厄弗裡蒙地侯爵一族有極大的仇恨。 *約翰·拔沙(John Barsad),受查爾斯的叔父厄弗裡蒙地侯爵的賄絡來陷害查爾斯的間諜。真名是索羅門·波希(Solomon Pross) 是波希小姐(Miss Pross)的哥哥。 *波希小姐(Miss Pross),露西的保姆兼女傭,約翰·拔沙的妹妹 *羅傑·錫利(Roger Cly),另一位間諜,約翰·拔沙的夥伴 ===其他人物=== *傑瑞克·朗徹(Jeremiah “Jerry” Cruncher),特爾森銀行的搬運工和信使,故事開頭中將曼奈特還活著的訊息傳達給經理勞雷,也在目的盜挖墓碑的遺體出售給醫學院和學生,從而賺取額外的收入的中年男子。 *賈維斯·勞雷(Jarvis Lorry),倫敦特爾森銀行的經理,與曼奈特一家為朋友關係,在好友曼奈特突然在巴黎離奇失蹤時負責照顧與扶養他的女兒露西。 *厄弗裡蒙地侯爵 (Marquis of Evrémonde) ,查爾斯的叔父,法國貴族中的侯爵。 *加斯帕德(Gaspard) ,一位貧困的農夫 *雅各賓派的人民(Jacques people):參與德法奇夫婦的陣容引發法國大革命的雅各賓派群眾。期中一人擔任革命法庭的陪審員與斷頭臺的觀賞者。 *泰奧菲爾·蓋白勒(Théophile Gabelle):效忠厄弗裡蒙地侯爵一家的管家,他被革命者給囚禁期間將求救信交給查爾斯。 ==圖集== File:The Writings of Charles Dickens v20 p220 (engraving).jpg| File:The Writings of Charles Dickens v20 p202 (engraving).jpg| File:The Writings of Charles Dickens v20 p96 (engraving).jpg| File:The Writings of Charles Dickens v20 p162 (engraving).jpg| ==外部連結== * ,1935年雙城記電影 * * A Tale of Two Cities, full text with audio. * Complete audio book at Librivox Project. * A Tale of Two Cities Book Notes Summary. *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lecture by Dr. Tony Williams on the writing of the book, at Gresham College on 3rd July 2007 (with video and audio files available for download, as well as the transcript). * Asolo Repertory Theatre and Beyond the Book - Asolo Rep's community literacy initiative to inspire reading and community connection featured A Tale of Two Cities by Charles Dickens during the 2007-08 season * 《雙城記》線上閱讀 Category:查爾斯·狄更斯的小說 Category:1859年長篇小說 Category:1850年代英國小說 T Category:倫敦背景小說 Category:巴黎背景小說 Category:法國大革命題材作品 Category:英國歷史小說 Category:改編成電影的英國小說 Category:改編成漫畫的英國小說
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史學名著,由漢朝劉向編訂,但原作者不詳(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劉向因此書所記的多是東周後期時諸國混戰,縱橫家為其君王擬定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定名為《戰國策》,而該時期亦因此被史家稱為戰國時代。 《戰國策》為國別體,全書按東周國、西周國、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共三十三卷,約十二萬字。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說客們的言行,更包括了不少縱橫家的政治策略與辯論技巧,也可說是合縱與連橫的實戰演習手冊。本書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 ==編者== 《戰國策》編者是漢代的劉向,原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定,大致上認為是非一時一地一人的作品。學者羅根澤認為,可能是蒯徹所作,羅根澤說:“《戰國策》始作於蒯通(蒯徹);增補並重編者為劉向;司馬貞所見是否即劉向重編本不可知,今本則有殘闕矣。”羅根澤《戰國策作於蒯通考》 本書隨著戰亂,也散逸不全,到了宋朝,曾鞏又蒐羅闕文,加以重修。 == 題解 == 《戰國策》的文章原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西漢末年,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因此,戰國策顯然不是一時一人所作。劉向依照國別體分類,並加以編修。《戰國策·敘錄》中說:“所校中《戰國策書》,中書餘卷,錯亂相糅莒。又有國別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國別者略以時次之,分別不以序者以相補,除復重,得三十三篇。……中書本號,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 書》。臣向以為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宜為《戰國策》。”劉向只是戰國策的校訂者和編訂者。而後高誘為之作註解。 北宋時,《戰國策》散佚頗多,經曾鞏“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並加以校補,是為今本《戰國策》三十三篇。曾鞏:《戰國策目錄序》,姚宏、鮑彪、吳師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帛書,其中一部類似於今本《戰國策》,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該書共27篇,其中11篇內容和文字與今本《戰國策》和《史記》大致上相同。 == 體例 == 今本共33卷。東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齊策6卷,楚策4卷,趙策4卷,魏策4卷,韓策3卷,燕策3卷、宋衛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前455年晉陽之戰(稍提到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 == 名篇 == * 蘇秦以連橫說秦(成語前倨後恭的出處) * 馮諼客孟嘗君(成語狡兔三窟、高枕無憂的來源) * 趙且伐燕(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來源 ) * 鄒忌修八尺有餘(又稱鄒忌諷齊王納諫) *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又稱唐雎不辱使命) * 燕太子丹質於秦(又稱荊軻刺秦王) ==文學風格== 《戰國策》善於鋪敘,長於敘事,選取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緊湊生動,富戲劇性,喜誇張渲染,善用排比,捭闔譎誑,辯麗恣肆,又善用比喻與寓言,諷刺幽默,說服力強。 《戰國策》亦善於描寫人物,抒發情感,部分篇章深沉蘊藉,委婉動人。 == 評價 == 《戰國策》一書反映了戰國時代的社會風貌,當時士人的精神風采,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歷史散文。它作為一部反映戰國曆史的歷史資料,比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是戰國曆史的生動寫照。它詳細地記錄了當時縱橫家的言論和事蹟,展示了這些人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才幹,另外也記錄了一些義勇志士的人生風采。《戰國策》的文學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它標誌著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一個新時期,文學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畫,語言文字的運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清初學者陸隴其稱《戰國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娛人耳目,而其機變之巧足以壞人之心術”陸隴其:《戰國策去毒·自記》。 《戰國策》的思想內容比較複雜,主體上體現了縱橫家的思想傾向,同時也反映出了戰國時期思想活躍,文化多元的歷史特點。《戰國策》的政治觀比較進步,最突出的是體現了重視人才的政治思想。《戰國策》一書是遊說辭總集,幾乎所有縱橫家謀士的言行都在此書。有三大特點:一智謀細,二虛實間,三文辭妙。 《戰國策》一書對司馬遷的《史記》的紀傳體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史記》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於《戰國策》的史料。但《戰國策》許多記載並不可靠,司馬遷在《蘇秦傳》後曰“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戰國策》歷來為研究者稱讚其文學價值,但是對它的思想卻是眾說紛紜。這是由於該書與後世的儒家思想不符,過於追逐名利。而且過於誇大縱橫家的歷史作用,降低了史學價值。 ==注釋== == 參考文獻 == *《戰國策》評介,錢國旗,史著英華(中國典籍精華叢書),魏良弢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第1冊,p157-239. 書號 750063764 * 熊憲光,《戰國策研究與選譯》,重慶出版社,1988年. * 孟慶祥,《戰國策譯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統一書號:10093·701 * 王守謙,《戰國策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 朱友華,《戰國策選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 趙丕傑,《戰國策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 藍開祥,《戰國策名篇賞析》,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1年 * 何建章,《戰國策註釋》,中華書局,1990年. * 何晉,《戰國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書號 7-301-05101-8 * 楊子彥,《戰國策正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 == 延伸閱讀 == == 外部連結 == * -{zh-hans:《戰國策》全文 ; zh-hant:《戰國策》全文 }- 分類:春秋戰國 Z Z
陽曆
陽曆(),又稱太陽曆,最早出現於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為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位置,或地球上所呈現出太陽直射點的週期性變化,所制定的曆法;不據月亮的月相週期,歲實為365.2421897日,有大小月之分。1、3、5、7、8、10、12月各31日;4、6、9、11月各30日。而2月平年28日(閏年29日)。為現代公曆。 在華語文化中,「陽曆」一詞有時會被特指為格里曆,以與陰陽曆的農曆有所區別。 == 回歸陽曆 == 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過程中,春分陽光直射在赤道時,當天晝夜時間平均,之後北半球的日照時間逐漸變長,氣溫隨之昇高,直至夏至陽光直射在北迴歸線時,日照時間達到最長,接著日照時間逐漸變短,到秋分陽光再次直射赤道,晝夜時間又再平均,此後北半球日照時間逐漸變短,氣溫跟著降低,直至冬至陽光直射在南迴歸線時,日照時間達到最短,後來日照時間逐漸變長,再回到春分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日照時間在夏至時達最短,冬至時達最長,與北半球相反),依此太陽直射點週期性變化,2000年時計365天5小時48分45.19秒(或計365.2421897天),定為一個回歸年,所制定的曆法,稱為「回歸陽曆」。 以下為回歸陽曆: * 格里曆(),1年分為12個月。 * 儒略曆(),1年分為12個月。 * 巴哈伊曆(),1年分為19個月。 * 科普特曆(),1年分為13個月。 * 伊朗曆(),1年分為12個月。 上述曆法皆以365天定為一年,與回歸年有所誤差,藉由置閏的方式,在指定的期間加入一天,被延長的一年稱之為閏年,其他稱為平年。 == 恆星陽曆 == 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過程中,觀察天體上各恆星變化,會發現太陽與黃道帶星群存在一個週期變化,依此太陽在黃道帶位置的週期性變化,2000年時計365天6小時9分9.76秒(或計365.256363004天),定為一個恆星年,所制定的曆法,稱為「恆星陽曆」。 以下為恆星陽曆: * 印度曆()。 * 孟加拉曆()。 * 馬來亞曆()。 * 泰米爾曆()。 == 參見 == *陰曆 == 外部連結 == *中國日曆 == 參考文獻 == S S Category:年代學
8月28日
8月28日是陽曆年的第240天(閏年是241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5天。 == 大事記 == === 5世紀 === * 475年:西羅馬帝國將領歐瑞斯特率領聯盟軍隊攻佔拉溫納,西羅馬皇帝尼波斯逃往達爾馬提亞。 * 489年:狄奧多里克大帝率領東哥特人大軍於伊松佐河戰役擊敗奧多亞塞,成功進軍義大利。 === 7世紀 === * 663年:新羅與唐朝聯軍於白江口之戰擊敗日軍,迫使日軍撤離朝鮮半島。 === 8世紀 === * 756年:唐玄宗為躲避安史之亂逃至成都。 === 16世紀 === * 1511年:葡萄牙人征服馬六甲。 * 1521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塞爾維亞王國的貝爾格勒。 * 1565年:西班牙探險家在西屬佛羅裡達建立聖奧古斯丁,此為歐洲國家殖民美洲最古老的定居點。 === 17世紀 === * 1619年:斐迪南二世就任神聖羅馬帝國君主。 * 1640年:第二次主教戰爭中,蘇格蘭軍於紐伯恩大敗英王查理一世的軍隊。 === 18世紀 === * 1789年:威廉·赫雪爾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1.2公尺望遠鏡發現新的土星的衛星,後來將其命名為土衛二。 === 19世紀 === * 1833年:英國議會禁止在整個大英帝國內實行奴隸制。 * 1845年:美國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在紐約創刊。 * 1849年:威尼斯在被圍困一個多月後向奧地利投降。 * 1850年:德國作曲家理察·華格納創作的浪漫主義歌劇《羅恩格林》在威瑪劇院首次演出。 * 1867年:基於《鳥糞島法》的規定,美國海軍宣告代表美國佔領太平洋中部島嶼中途島。 * 1879年:在祖魯戰爭中戰敗逃亡的祖魯國王塞奇瓦約被英國軍隊俘獲。 * 1885年:羅馬教廷從江西北境代牧區分設江西東境代牧區,此為天主教餘江教區的前身。 * 1895年:乙未戰爭:大日本帝國近衛師團率軍包圍彰化縣八卦山並攻破彰化縣城,客家義軍領袖吳湯興與黑旗軍領袖吳彭年陣亡,史稱“八卦山戰役”。 * 1897年:東清鐵路動土興建。 * 1900年:庚子事變:沙俄軍隊攻陷齊齊哈爾,黑龍江將軍袁壽山自殺。 === 20世紀 === * 1909年:雲南陸軍講武堂成立。 * 1910年:德蘭修女在這一天於家鄉馬其頓受浸。 * 1913年:美國工業大亨安德魯·卡內基贊助的和平宮在荷蘭海牙落成。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佔領比利時王國的那慕爾。 *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向羅馬尼亞王國宣戰。 *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王國向德意志帝國宣戰。 * 1928年:凱洛格—白里安公約在巴黎簽定,規定簽署國需放棄以戰爭作為國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決國際爭端。 * 1931年:法國與蘇聯簽署互不侵犯協議。 * 1937年: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成立。 * 1945年:中國共產黨的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從延安飛抵重慶,準備與國民政府展開重慶談判。 * 1946年:中國共產黨政權平息了八二八暴動,打破國民政府收復哈爾濱的企圖。 * 1952年:日本眾議院解散。 * 1953年:日本首間電視臺日本電視臺首次播放電視節目。 * 1955年:香港大埔松仔園一群師生於旅行途中遇山洪暴發,部份人被沖走,總共造成28人死亡。 * 1963年: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在林肯紀念堂發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 1971年:臺灣掀起“保釣運動”。 * 1972年:。 * 1973年:瑞典斯德哥爾摩警方成功逮捕諾馬爾姆廣場劫案中兩名劫持人質的銀行劫匪,由於犯案過程及犯罪調查中人質對劫匪表現同情及幫助行為,其後此種情結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1975年: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發動政變,成為秘魯總統。 * 1988年:西德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舉行的航展發生撞機事故,造成70人死亡、346人重傷。 * 1992年:中國首次拍賣破產合資企業天津辛普森家用電器有限公司。 * 1993年:王軍霞獲第4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一萬米金牌。 * 1993年:王鼎昌當選新加坡首任民選總統。 * 1995年:馬拉多納藥檢第3次出現問題。 * 1996年:英國王儲查爾斯和王妃黛安娜正式離婚。 * 1999年:俄羅斯停用和平號空間站,結束載人飛行。 === 21世紀 === * 2001年:反種族主義大會非政府組織論壇在南非舉行。 * 2003年:英國發生。 * 2003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伊利發生一起離奇的銀行搶劫案,嫌犯之一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ls)被身上的自殺式項圈炸彈炸死。 * 2006年:日本神奈川縣「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公佈,調查小組利用載人潛水探測船「深海6500」,在臺灣東北角及琉球與那國島之間的海域,發現一個封存液態二氧化碳的海底天然池。 * 2007年:塔利班與大韓民國政府代表團達成協議,將釋放所有被挾持之韓國籍基督教傳教士及志工。 * 200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現號太空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將向國際太空站運送給養。 * 2015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公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陸由俊等人的研究團隊,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發現Markarian 231星系中的雙黑洞系統 * 2016年: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首領命令所有武裝人員從當地時間8月29日0時起停止戰鬥。 * 2017年:中印軍隊洞朗對峙事件:印度共和國宣佈相關人員與裝備於14:30左右全部撤離洞朗高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共和國兩國結束對峙。 == 出生 == * 1025年:後冷泉天皇,日本第70代天皇(1068年逝世) * 1366年:讓·勒邁格雷,法國元帥(1421年逝世) * 1545年:淺井長政,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573年逝世) * 1582年: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皇帝(1620年逝世) * 1592年:喬治·維利爾斯,英格蘭政治家,第一代白金漢公爵(1628年逝世) * 1691年:不倫瑞克-沃爾芬位元爾的伊麗莎白·克莉絲丁,神聖羅馬帝國皇后(1750年逝世) * 1749年: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德國詩人(1832年逝世) * 1773年:路易-米歇爾·勒託爾,法國將軍(1815年逝世) * 1801年:安託萬·奧古斯丁·庫爾諾,法國數學家及經濟學家,提出古諾模型(1877年逝世) * 1814年:喬瑟夫·雪利登·拉·芬努,愛爾蘭恐怖小說作家(1873年逝世) * 1814年:翁貝託·焦爾達諾,義大利歌劇作曲家(1948年逝世) * 1828年(儒略曆):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1910年逝世) * 1878年:喬治·惠普爾,美國病理學家,193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76年逝世) * 1890年:勞倫斯·摩爾·科斯格雷夫,加拿大陸軍上校、外交官(1971年逝世) * 1894年:卡爾·貝姆,奧地利指揮家,被認為是德奧樂派管絃樂和歌劇最權威詮釋者(1981年逝世) * 1896年:李昂·特雷門,俄羅斯發明家(1993年逝世) * 1899年:黃宗霑,美籍華人電影攝影師(1976年逝世) * 1902年:周培源,中國理論物理學家、流體力學家(1993年逝世) * 1906年:約翰·貝傑曼,英國詩人、作家(1984年逝世) * 1908年:羅傑·託瑞·彼得森,美國博物學家、鳥類學家、藝術家和教育家,被認為是20世紀環保運動的奠基者之一(1996年逝世) * 1910年:特亞林·科普曼斯,原荷蘭經濟學家,1946年入籍美國,1975獲諾貝爾經濟學獎(1985年逝世) * 1915年:塔莎·杜朵,美國插畫家、兒童文學作家(2008年逝世) * 1916年:傑克·萬斯,美國作家,曾先後獲得雨果獎、星雲獎、科幻協會大師獎(2013年逝世) * 1917年:傑克·科比,美國漫畫家、編輯、編劇。被稱為「美國漫畫藝術大師」(1994年逝世) * 1919年:高弗雷·豪斯費爾德,英國電機工程師,獲197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04年逝世) * 1925年:吳鹹中,中國醫學家 * 1929年:伊斯特凡·克爾特斯,匈牙利指揮家(1973年逝世) * 1938年:保羅·馬丁,加拿大政治人物,第26任加拿大總理 * 1942年:喬治·烏羅薩·薩維諾,委內瑞拉天主教司鐸級樞機(2021年逝世) * 1942年: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安哥拉政治人物,曾任安哥拉總統(2022年逝世) * 1943年:大衛·索爾,美國演員、歌手 * 1943年:素拉育·朱拉暖,泰國第32任首相 * 1944年:凱·帕克,英國前色情電影女演員(2022年逝世) * 1947年:汪明荃,香港演員 * 1950年:湯家驊,香港政界人物 * 1950年:羅恩·古德瑞,美國棒球選手、教練 * 1957年:維克託·鮑裡索維奇·赫裡斯堅科,俄羅斯政治家 * 1957年:伊沃·約西波維奇,克羅埃西亞政治家、法學家、作曲家、大學教授,第3任克羅埃西亞總統 * 1957年:艾未未,中國藝術家 * 1958年:斯科特·漢密爾頓,美國花式溜冰運動員、體育評論員 * 1959年:美樹本晴彥,日本插畫家、人物設計師 * 1960年:曾偉忠,香港主持人、香港足球代表隊主教練 * 1961年:詹妮佛·庫裡奇,美國女演員 * 1962年:顧紀筠,香港節目主持人 * 1962年:吳麗珠,香港女藝人 * 1962年:大衛·芬奇,美國電影導演 * 1965年:田尻智,日本電子遊戲製作人 * 1965年:仙妮亞·唐恩,加拿大女歌手、作曲家 * 1966年:高橋洋子,日本歌手 * 1967年:遠藤正明,日本歌手 * 1968年:-{zh-cn:比利·博伊德;zh-hk:比利·包依德;zh-tw:比利·包依德}-,蘇格蘭演員 * 1969年:傑克·布萊克,美國男演員 * 1969年:雪柔·桑德伯格,美國企業家 * 1971年:稻葉敦志,日本遊戲設計師 * 1974年:水橋香織,日本女性聲優 * 1974年:卡斯滕·揚克爾,德國足球運動員 * 1975年:後藤邑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79年:吳佩賢,香港電臺DJ * 1979年:克里斯多福·森布羅斯基,美國資料工程師、商業太空人 * 1980年:王仁甫,臺灣歌手 * 1980年:塔蒂安娜,希臘皇室成員 * 1981年:結城愛良,日本歌手 * 1982年:王敬之,中國男子擊劍運動員 * 1982年:黎安·萊姆絲,美國歌手 * 1982年:蒂亞戈·莫塔,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 1984年:羅仲謙,香港演員 * 1986年:傑夫·格林,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86年:吉拉德·沙利特,以色列士兵 * 1986年:芙蘿倫絲·威爾希,英國樂隊芙蘿倫絲機進份子主唱 * 1988年:雷·瓊斯,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88年:董芷涵,臺灣知名Youtuber團體這群人成員 * 1988年:Joeman,臺灣Youtuber * 1989年:趙權,韓國男子偶像團體2AM成員 * 1989年:卡莎蒂·普,美國流行朋克創作歌手,搖滾樂隊Hey Monday主唱 * 1989年:塞薩爾·阿斯皮利奎塔,西班牙足球運動員 * 1989年:維爾特利·鮑達斯,芬蘭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 1990年:珍·雷達爾,美國模特兒 * 1990年:博揚·柯爾基奇,西班牙足球運動員 * 1991年:安德烈·佩伊奇,澳洲模特 * 1993年:李源一,中國足球運動員 * 1993年:Hui,韓國男子偶像團體PENTAGON成員 * 1993年:雨宮天,日本女性聲優 * 1994年:昂絲·加博,突尼西亞女子職業網球選手 * 1994年:薛昊婧,中國女演員 * 1996年:金世正,韓國女子偶像團體I.O.I、gugudan成員 * 1997年:黃詩佳,中國女演員 * 1997年:厲嘉琪,中國女演員 * 1998年:佐佐木琴子,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 * 1998年:福原遙,日本女藝人 * 1999年:尼古拉·威廉·亞歷山大·弗雷德裡克,丹麥王子 * 2000年:成那然,韓國女子偶像團體APRIL成員 == 逝世 == * 430年:希波的奧古斯丁,羅馬帝國基督教思想家。(354年出生) * 476年:歐瑞斯特,羅馬將軍和政治家。 * 683年:巴加爾二世,瑪雅文明古典時期城邦帕倫克國王。(603年出生) * 919年:賀瓌,唐末五代將領(858年出生) * 1055年:遼興宗耶律宗真,契丹皇帝。(1016年出生) * 1645年:格老秀斯,荷蘭法學家,國際法的創造者。(1583年出生) * 1822年:明亮,清朝政治人物及軍事家。(1736年出生) * 1839年:威廉·史密斯,英國地質學家(1769年出生) * 1895年:吳湯興,臺灣抗日人士。(1860年出生) * 1900年:袁壽山,清朝黑龍江將軍。(1860年出生) * 1943年:鮑里斯三世,保加利亞沙皇。(1894年出生) * 1959年:拉斐爾·萊姆金,猶太裔波蘭律師、法律學者,以提出種族滅絕的概念著稱。(1900年出生) * 1967年:查爾斯·達洛,美國桌遊設計師,地產大亨發明者。(1889年出生) * 1976年:林鳳,香港女藝人。(1940年出生) * 1984年:穆罕默德·納吉布,埃及革命家,首任埃及總統。(1901年出生) * 1987年:黃機明,越南共和國海軍準將,越南革命家,民主活動家。(1935年出生) * 1992年:譚其驤,中國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1911年出生) * 2003年:李承仙,中國畫家,敦煌藝術研究者。常書鴻的夫人(1924年出生) * 2006年:威廉·F·奎因,美國政治人物,首任夏威夷州州長(1919年出生) * 2006年:梅爾文·施瓦茨,美國物理學家,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32年出生) * 2007年:佩亞達,西班牙職業足球運動員、西維爾足球員(1984年出生) * 2010年:王明貞,中國女物理學家,清華大學首位女教授(1906年出生) * 2014年:哈爾·芬尼,美國程式設計員,首位獲得比特幣的人(1956年出生) * 2016年:蘇民,中國話劇演員(1926年出生) * 2020年:查德維克·博斯曼,美國男演員、編劇、製片人(1976年出生) * 2021年:金人慶,中國政治人物,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部長(1944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祖父母節 == 參考資料 ==
楊紫瓊
丹-{}-斯里拿督斯里楊紫瓊(,,),馬來西亞華裔女演員,出生霹靂州怡保市。選美出身的她在香港和歐美影壇發展Kelley, S., Read Michelle Yeoh's full Academy Award acceptance speech , Los Angeles Times, 13 March 2023。現擔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她是馬來西亞首名被冊封拿督封銜的藝術家,也是首名被冊封丹斯里封銜的華裔藝人。法國品牌愛馬仕以她的姓氏楊來推出一種款式的手袋,名叫「楊包」。 在移居美國後,楊紫瓊因出演詹姆斯·邦德電影《明日帝國》(1997年)和李安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2000年)而獲得國際認可,後者使她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在《藝妓回憶錄》(2005年)、《太陽倒數》(2007年)、《木乃伊3》(2008年)、《劍雨》(2010年)、《功夫熊貓2》(2011年)。 2022年成為《Time雜誌》年度偶像;2018年主演喜劇片《瘋狂亞洲富豪》拿下多個北美票房冠軍;2023年以電影《媽的多重宇宙》(2022年)陸續獲得第94屆國家評論協會、第80屆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第29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第38屆獨立精神獎最佳主角演出、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等獎項。她也是奧斯卡史上第一位馬來西亞籍及具有華裔血統的影后,她也是首位拿下此獎的亞裔演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熱血時報,2023年3月13日 == 早年經歷 == 楊紫瓊生於馬來亞聯合邦霹靂州怡保,父親楊建德(Yeoh Kian-teik,1926–2014)在1959-1969年當選馬來西亞上議員(所屬政黨馬華公會),又多次當選霹靂州律師公會主席,並於1975年創辦現在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主要長途巴士公司利南集團(Sri Maju Group)。楊紫瓊自小與父親用英語交流,並能聽懂一起住的外祖母所講的馬來西亞粵語。至1980年代在香港工作才學會講流利粵語,在拍攝電影《臥虎藏龍》(2000)時因為不懂馬來西亞華語只能硬記臺詞的拼音,此後才慢慢學會華語。至2022年她指她至今不會讀、寫漢字是人生憾事。 楊紫瓊4歲習芭蕾,本想成為芭蕾舞者,15歲遠赴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學習芭蕾,獲得戲劇舞蹈專業學士學位。17歲時因脊椎受傷不得不終止舞蹈生涯。 1983年,楊紫瓊在媽媽的鼓勵參加「馬來西亞小姐」選美競賽並奪得冠軍寶座,她也代表馬來西亞出征世界小姐。同年,她在澳洲墨爾本當選為「Moomba小姐」。1984年,楊紫瓊獲潘迪生和洪金寶提攜,於香港拍攝了她首部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後獲邀與成龍和周潤發拍廣告片。1985年,以《皇家師姐》一片成名,成為香港頭號女打星,後以藝名 Michelle Yeoh 活躍於演藝界。 楊紫瓊是佛教徒,更是香港寶林禪寺聖一大和尚座下的弟子。 楊紫瓊亦是香港女藝人梅豔芳生前摯交之一,梅豔芳喪禮上的八位扶靈人中,楊紫瓊是其中兩位女性之一。 曾與德寶電影公司創辦人潘迪生結婚,1992年離異,現任丈夫是前國際汽聯主席讓·託德,兩人於2023年結婚。 ==經歷== *1992年,離婚後復出的她與成龍合作的影片《警察故事III》公映後,楊紫瓊成為亞洲最富知名度和片酬最高的女演員。 *1997年,受邀演出007系列影片《-{zh-tw:007:明日帝國;zh-hk: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zh-cn: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的女主角。 *2000年,演出李安導演的作品《臥虎藏龍》再次揚名國際。 *2001年:奧斯卡頒獎嘉賓。 *2001年:成為首位入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的華裔演員。 *2001年:獲得馬來西亞霹靂州蘇丹冊封‘拿督’勳爵。 *2001年:獲國際戲院商協會頒發“最具代表性國際巨星”的稱號。 *2002年:出任第55屆戛納電影節評委。 *2002年: 獲“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2002年:獲“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2002年:“ Cineasia 2002 Award Winners ”最佳監製獎。 *2002年,自組公司開拍了《天脈傳奇》。 *2002年:萬寶龍國際藝術大獎。 *2003年:獲“2003巨星炫風超級盛典”最具風格國際演員大獎。 *2004年:亞洲MTV電影特別榮譽大獎。 *2006年:出任第63屆美國金球獎頒獎嘉賓。 *2008年:摩洛哥馬拉喀什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08年:出任第45屆臺灣金馬獎頒獎嘉賓。 *2009年: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09年:康城電影節特殊大獎。 *2009年:第三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審團主席。 *2011年:在新電影《-{zh-cn:昂山素姬;zh-hk:昂山素姬;zh-tw: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因飾演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而被緬甸當局禁止入境。 *2012年:獲馬來西亞霹靂州蘇丹阿茲蘭沙殿下賜封拿督斯里勳銜。 *2013年,獲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端姑哈林賜封“丹-{}-斯里勳銜”。 *2022年3月24日,楊紫瓊在Instagram上透露確診了COVID-19。 *2023年3月12日,楊紫瓊憑《媽的多重宇宙》獲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23年4月16日,出任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項之頒獎嘉賓。 *2023年10月17日,出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2024年3月10日,出任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之頒獎嘉賓。 == 爭議 == 2013年4月11日,據馬來西亞的官方指出,出席“首相與您有約”晚宴的藝人名單當中包括了楊紫瓊,而主辦單位也為此強調這是一場非政治的活動。此訊息一傳出後,楊紫瓊的臉書隨即遭到華裔網友們的炮轟,促使主辦單位再次澄清這項活動並沒為任何政黨站臺。4月20日,楊紫瓊如期出席了晚宴,並於場合上公開力挺首相納吉·阿都拉薩。 楊紫瓊是2023年由中國網路發起「農曆新年正名運動」而被“出征”的知名人士之一。她在農曆新年期間的1月24日釋出《美生中國人》演員向觀眾拜年的短片中,因未使用「Chinese New Year」而被一部份中國大陸網友批評忘本。 2023年3月,作為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熱門人選,楊紫瓊透過社交媒體轉載Vogue文章 《過去20多年一直由白人女性封后,2023年可會改變?》(),文章提及該獎項類別歷史上缺乏多樣性,因內文提及同入圍最佳女主角者姬蒂·白蘭芝,疑觸犯候選人「禁止標示對手名稱或戲名的策略」賽規,其後她已刪文。 2023年11月,楊紫瓊官宣成為法國時尚品牌巴黎世家全球品牌大使,遭到網友抨擊並表示“對她很失望”,部分網友表示,“請看看他們對兒童做的營銷手段”、“為什麼奧斯卡獲獎女演員會推廣一個有爭議的品牌?”。 == 作品列表 == === 電影 === 年份 標題 角色 附註 1984 《貓頭鷹與小飛象》 Miss Yeung 1985 《夏日福星》 柔道教練 1985 《皇家師姐》 Inspector Ng 提名-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 1986 《皇家戰士》 Inspector Michelle Yip 1987 《中華戰士》 Fok Ming-Ming 1987 《通天大盜》 Michelle Yeung Ling (Ning) 1992 《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 楊建華 1993 《東方三俠》 心靖/陳三/青青 1993 《新流星蝴蝶劍》 高寄萍 1993 《現代豪俠傳》 心靖/陳三/青青 1993 《武俠七公主》 夢青絲/獨孤貞 1993 《超級計劃》 楊建華 1993 《太極張三豐》 秋雪 1994 《笑林小子2:新烏龍院》 魔女 1994 《7金剛》 Fong Ying 1994 《詠春》 嚴詠春 1996 《阿金》 阿金 1997 《宋家皇朝》 宋靄齡 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7 《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 1999 《星月童話》 Sis Michelle 2000 《臥虎藏龍》 俞秀蓮 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土星獎最佳電影女主角提名-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2002 《》 Pak Yin Fay 2004 《飛鷹》 黃鷺鷺/飛鷹女俠 2005 《藝伎回憶錄》 Mameha 2006 《霍元甲》 楊小姐 2007 《太陽倒數》 Corazon 2007 《》 Saiva 2008 《戰火逃城》 Mrs. Wang 2008 《巴比倫密碼》 Sister Rebeka 2008 《木乃伊3:龍帝之墓》 Zi Yuan 2010 《蘇乞兒》 俞大姐 2010 《劍雨》 曾靜/細雨 提名-華表獎最佳境外華裔女演員提名-全美民選獎最受歡迎女演員 2011 《功夫熊貓2》 Soothsayer 2011 《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 提名-衛星獎最佳女主角 2013 《美味秘方》 Julia Lee 2016 《臥虎藏龍:青冥寶劍》 俞秀蓮 2016 《極速秒殺2》 Mei 2016 《》 Dr. Lui Cheng 2017 《銀河守護隊2》 2018 《瘋狂亞洲富豪》 Eleanor Young 提名-道林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紐約大西區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提名-美國退休人員協會成年人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2018 《葉問外傳:張天志》 曹雁君 2019 《去年聖誕節》 Santa / Huang Qing Shin (Kitty / Miso / "Muff" Muffin) 2021 《迴路追殺令》 Dai Feng 2021 《火藥奶昔》 Florence 2021 《尚氣與十環傳奇》 Ying Nan 提名-評論家選擇超級獎最佳動作電影女主角 2022 《媽的多重宇宙》 伊芙琳·王 2022 《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 Master Chow 2022 《貓狗武林》 Yuki 2022 《善惡魔法學院》 Professor Emma Anemone 2023 《變形金剛:萬獸崛起》 Airazor 2023 《威尼斯魅影謀殺案》 Joyce Reynolds 2024 《阿凡達3》 Dr. Karina Mogue 2024 《女巫前傳 (上)》 Madame Morrible 2024 《醬園弄》 客串 2025 《女巫前傳 (下)》(Wicked: Part Two) Madame Morrible 2026 《阿凡達4》 Dr. Karina Mogue 籌拍中 《魔方小姐》 申艷紅 籌拍中 《亞特蘭蒂斯》 特別演出 === 電視 === 年份 標題 角色 附註 2015 《勇者逆襲》 Mei Foster / Lieutenant Colonel Han Li Na 常駐演員;9集 2016 《馬可·波羅》 Lotus 7集 2017–2020 《星際爭霸戰:發現號》 Captain Philippa Georgiou / Emperor Philippa Georgiou (mirror) 常駐演員;16集提名-土星獎電視最佳客串演員 2018 《》 Lieutenant Philippa Georgiou 單集:〈The Brightest Star〉 2022 《獵魔士:血源》 Scían 主演 2023 《方舟:動畫系列》 Mei-Yin Li 配音 2023 《西遊ABC》 觀音娘娘 主演 2024 《兄弟之道》 Eileen === 紀錄片 === 年份 標題 附註 2008 Purple Mountain 2012 Pad Yatra: A Green Odyssey 執行製片人 === 電子遊戲 === 年份 標題 配音角色 附註 2003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俞秀蓮 2008 《》 Zi Yuan === 歌曲 === 年份 標題 附註 1993 愛似流星 電影《新流星蝴蝶劍》國語版主題曲 1993 在我心中有個夢 電影《新流星蝴蝶劍》粵語版主題曲 == 榮譽 == * 1983年:被選為馬來西亞小姐,並代表馬來西亞出征世界小姐。 * 1983年:於澳洲墨爾本當選為Moomba小姐。 * 1986年:於香港《華僑晚報》十大明星選舉中當選「十大影劇明星」。 * 2001年:獲國際戲院商協會頒發“最具代表性國際巨星”的稱號。 * 2002年:獲頒萬寶龍國際藝術大獎。 * 2002年:獲得國際青年商會組織頒發的“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 2002年:獲得馬來西亞國際青年商會頒發“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 2004年:亞洲MTV電影特別榮譽大獎。 * 2003年:獲得“2003最具風格國際演員“。 * 2009年: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 2009年:康城電影節特殊大獎。 * 2008年:獲頒“第8屆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 2013年,第七屆亞洲電影大獎獲“亞洲卓越電影人大獎”。 * 2016年: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委任為全球親善大使。 * 2022年:美國電影學會(AFI)授予楊紫瓊該學會的榮譽藝術博士學位,成為亞洲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藝術家。 * 2022年:榮登《時代雜誌》年度封面藝人。 * 2023年:榮獲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 2023年:獲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23年:獲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 === 勳章 === ====馬來西亞勳章==== * ** 聯邦效忠領袖勳章 (P.S.M.) - 丹斯里 (2013) * ** 霹靂王冠拿督勳章 (D.P.M.P.) - 拿督 (2001) ** 霹靂王冠斯里勳章 (S.P.M.P.) - 拿督斯里 (2012) ====外國勳章==== * **獲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剋頒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榮譽勳章”(2007) **獲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親自頒發“法國榮譽軍團軍官榮譽勛章”(2012) ** 獲法國駐馬來西亞大使親自頒發“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勛章”(2016) ** 獲法國總統奧朗德頒授“法國榮譽軍團指揮官榮譽勛章”(2017)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 * * * * * Michelle Yeoh Web Theatre * Supercop as Woman Warrior at Salon magazine. * Sunday Times feature Category:馬來西亞女演員 Category:動作片演員 Category:馬來西亞佛教徒 Category:閩南裔馬來西亞人 Category:馬來西亞廣府人 Category:怡保人 Z Category: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持有人 Category: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 Category:馬來西亞華人 Category:世界傑出青年 Category:華人電影演員 Category:邦女郎 Category:MTV亞洲大獎獲得者 Category:馬來西亞出生者 Category:土星獎獲得者 Category: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Category:移民法國的外國人 Category:法國榮譽軍團指揮官勳章持有人 Category: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電影群體演出獎得主 Category: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Category:獨立精神獎最佳主角 Category:奧斯卡金像獎華人獲獎者 Category:聯邦效忠領袖勳章獲得者 Category:霹靂王冠拿督勳章獲得者 Category:霹靂王冠斯里勳章獲得者 Category:同安人 Category: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Category:曼徹斯特都會大學校友
蔡明亮
蔡明亮()是一位出生於婆羅洲砂拉越的臺灣電影導演,其電影在國內外各大重要影展獲得重大獎項,是在國際間享有高知名度的電影作者,為臺灣電影代表人物之一,曾在歐洲三大國際影展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包括以《愛情萬歲》(1994)與《郊遊》(2013)於威尼斯影展分別獲得金獅獎與評審團大獎,以及以《河流》(1997)於柏林影展獲得銀熊獎、《日子》(2020)獲得泰迪熊獎評審團獎,《臉》(2009)成為羅浮宮首度典藏電影,創下藝術電影的標竿與典範。共四度入圍威尼斯影展、三度入圍坎城影展、三度入圍柏林影展、八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 == 生平 == === 早年生活 === 蔡明亮於1957年出生於砂拉越古晉市,祖籍為廣東揭陽,他在七名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家裡經營麵攤生意。1960年大弟出生搬去與外公外婆同住,外公外婆家靠近市區,經常輪流帶蔡明亮去看電影,經常一天看2部片。1968年課業成績不好而被爸爸帶回家,離開外公外婆家,從此經常躲在蚊帳裡幻想,幻想跟外公一起逃到深山,而且每次的幻想劇情都不一樣,有時幻想情節還會感動了自己流下了眼淚;這影響了他日後作品對於封閉空間的感度與表現都極為敏銳。1971年就讀古晉中華第一中學,因為學校近市區,所以再度搬去與外公外婆同住。1972年,蔡明亮在國二時外公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他全心全力地照顧外公,留級一年;他也開始投稿創作,最常投的是國際時報,從此,漸漸開始養成寫作的習慣,第一篇採用的文章叫「靜靜的沙勞越河」,被刊在『詩華日報』上。 1974年,高二的蔡明亮組織了話劇社、投稿電臺廣播劇,確信自己對戲劇的著迷。1976年,高中畢業,做了兩個月的水泥工人、『詩華日報』收帳人員、中文家教…等。 1977年,來臺灣發展,先在師大語文中心修中文課,同時準備考試決定念自己喜歡的戲劇。 1978年,考進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開始大量地看電影。 1979年,大二,王小棣老師帶給他的「生活劇場」概念,在他日後的電視作品中表現無遺;漸漸地發現自己熱愛電影更甚戲劇。 1981年,大四下學期當電影場記,首次接觸電影製作。 1982年,和同學成立「小塢劇場」團員四個人,完成第一部舞臺劇「速食酢醬麵」。因「小塢劇場」的舞臺劇「九重葛」獲邀參加第三屆「實驗劇展」,算是獲得了正式的肯定。 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畢業。 1983年,編導舞臺劇「黑暗裡打不開的一扇門」,全片四十分鐘沒有任何對白;李幼新曾推崇此劇是臺灣劇場界最早觸碰到男同性戀題材先驅之一。 在王小棣的推介下,著手撰寫電影劇本《小逃犯》(1984),因被要求先完成另一個劇本,關在旅館28天後完成第一個電影劇本《風車與火車》(1983)。 1984年,編導舞臺劇「房間裡的衣櫃」。 與小野合編電影劇本《策馬入林》(1984)。 1985年,「小塢劇場」推出張國祥的「倒數670」、於光中的「陽光的季節」。 與於光中合編電影劇本《陽春老爸》(1985)。 完成電影劇本《好小子Ⅲ:苦兒流浪記》(1987),堪稱蔡明亮最怪異的編劇作品;結識唐威,這是之後他為唐威寫作電視劇本的因緣起始,也為他日後成為電影導演鋪了路。 1986年,「小塢劇場」活動暫告停止。 1987年,完成電影劇本《黃色故事》第一段(1987),電影編劇生涯暫告一個段落,與恩師王小棣合作轉往電視圈繼續發展。 1989年,開始了電視圈的工作。編寫電視連續劇「不了情」,創下高收視率,因此,獲得了執導電視單元劇「海角天涯」(華視)的機會,開始了電視劇導演的工作。「海角天涯」被英國影評人東尼雷恩讚譽為:「這是我1989年所看過全世界最好的電視影片之一」。 1990年,編導電視單元劇「小市民的天空」系列中的「我的英文名字叫瑪莉」、「麗香的感情線」、「阿雄的初戀情人」。 1991年,「麗香的感情線」獲得金鐘獎最佳導播,這是蔡明亮的第一個「金鐘獎」。編導電視單元劇「小市民的天空」系列中的「給我一個家」。「小市民的天空」系列中蔡明亮總共拍了4部,其中他自己最喜歡「給我一個家」。拍攝電視單元劇「小孩」,結識李康生—蔡明亮電影中的男主角,也開啟了執導電影的機會,往人生重要的另一個階段走去。 === 1992-1998 === 中影副總經理徐立功主動洽談拍電影,第一部電影導演處女作《青少年哪吒》就在這個機緣下被完成,且在上映前就先獲得中時晚報電影獎「最佳影片」。 當蔡明亮拍攝《小孩》(1991)時,偶然地在西門町一個青少年聚集的電動遊樂場中發現了從來沒有受過任何表演訓練的李康生,1992年蔡明亮完成了以李康生為主角首部電影長片《青少年哪吒》,在國際上獲得許多獎項,包括獲得東京影展銅獎、法國南特影展處女作最佳影片獎、義大利都靈影展最佳影片獎,在金馬獎也入圍最佳導演與最佳原著劇本獎。從這部片開始,蔡明亮開始創作以李康生飾演「小康」這個角色的電影。 1994年,蔡明亮以《愛情萬歲》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費比西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等獎項;1997年以《河流》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銀熊獎;1998年電影《洞》在籌措資金的階段,就預賣給法國高矮公司,成為他們在電視上所放映以「西元2000年來臨的那一刻」為主題的十部影片其中之一,完成受法國電視臺「2000年見聞」計畫之託的《洞》,首次進入第51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並獲得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這段時期,蔡明亮接連以三部電影在威尼斯、柏林與坎城影展獲獎,奠定其在國際影壇上的藝術地位。 蔡明亮因有感於作品《洞》未受評審尊重,宣佈退出本屆金馬獎競賽。 1995年,蔡明亮受邀擔任第45屆柏林影展評審。 === 1999-2009 === 2000年,蔡明亮聯合李康生與其他獨立電影工作者成立了「汯呄霖電影」,開始自行製作與行銷電影,而除了製作電影之外,尚有紀錄片和廣告影片等業務。2001年,《你那邊幾點》獲選為第54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在這部片裡他首度將部份場景設在巴黎,並與法國演員尚-皮耶·李奧合作。2002年以紀錄短片《與神對話》描繪臺灣廟會文化,獲邀參加法國馬賽紀錄片影展。 2002年,蔡明亮租下即將關門的永和福和戲院,隔年他完成在戲院裡面拍攝的《不散》,進入第60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元、也和李康生的第一部導演處女作《不見》一起入圍了第四十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蔡明亮也在同年獲中華民國導演協會票選為「年度最佳導演」。 2004年,《不散》代表臺灣參加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蔡明亮獲法國文化部頒發文藝騎士榮譽勳章,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臺灣導演。 2005年,《天邊一朵雲》在柏林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中首映,雖然獲得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亞佛雷德鮑爾獎與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但因電影內的裸露與性愛場景,在臺灣引起爭議。蔡明亮也在今年受邀擔任瑞士盧卡諾影展評審。 2006年,德國慕尼黑電影博物館舉辦「蔡明亮電影回顧展」,共放映十二部作品。 2006年,他回到馬來西亞拍攝的《黑眼圈》再度進入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但在金馬獎評審團批評他的電影「太過沉浸個人風格」,「電影應該要感動人,還要考慮到票房與觀眾的接受度」後,蔡明亮憤而召開記者會宣佈自己將永遠退出金馬獎競賽,同時不再角逐已被提名的女配角及音效獎。本來受邀為金馬國際影展開幕片也宣佈臨時撤片。。 蔡明亮也被釜山影展選為「年度電影大師」,新作《臉》也順利入圍PPP電影企畫案。 羅浮宮在2006年自200多位導演候選名單中,選出蔡明亮拍攝典藏於羅浮宮藝術作品為主題的電影;2009年,蔡明亮以達文西名畫「聖施洗約翰」及背後的故事「莎樂美」為主題完成電影《臉》,由臺灣、法國、荷蘭、比利時四國合製,第三度進入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此為羅浮宮典藏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2007年,丹麥國家電影資料館舉辦專題「臺灣製造」,放映蔡明亮六部電影作品。蔡明亮也以裝置藝術作品「是夢」與其他五位藝術家一起代表臺灣參加第五十二屆威尼斯雙年展。英國倫敦第二屆臺灣電影節舉辦「蔡明亮電影回顧展」,並受邀出席與英國影迷座談。 === 2010-現今 === 2011年,執導由李康生、楊貴媚和陸弈靜主演的舞臺劇《只有你》,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2013年,蔡明亮以《郊遊》第四度進入第70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單元蔡明亮談《郊遊》—“慢”很美 ,亞太日報,2013年9月6日,最終獲得評審團大獎,同年在第50屆金馬獎還獲得第二座最佳導演獎。蔡明亮在威尼斯受訪時表示《郊遊》可能是他的最後一部長片作品,未來將專注於拍攝「更像藝術品」的電影或短片 ;他同時也不認同臺灣戲院制度,因此《郊遊》最後並未在臺灣上院線,而是在北師美術館舉辦特展放映。 2014年,他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位。同年,執導短片《西遊》,並於第64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首映。執導由李康生主演的舞臺劇《玄奘》,並且榮獲第13屆臺新藝術獎年度獎。 2015,他赴日拍攝的短片《無無眠》在臺北電影獎獲得最佳導演獎。2017年,他在hTC邀請下首次嘗試使用VR技術,最終完成短片《家在蘭若寺》,在第74屆威尼斯影展首次舉辦的VR電影競賽單元中首映;他在受訪時表示預計2018年要拍攝長片作品。同年,他在北師美術館舉辦《聽我細訴——蔡明亮的夏日之歌》演唱會。 2018,年拍攝紀錄片《你的臉》,入選第75屆威尼斯影展非競賽片,並且和短片《光》一起在臺灣上映,之後榮獲了第5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9年臺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紀錄片獎和第1屆臺灣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2020年,睽違7年再拍攝劇情長片《日子》,入選了第70屆柏林影展競賽片,榮獲了泰迪熊獎評審團獎,並且入選2020年臺北電影節閉幕片。 2021年,拍攝兩部短片,《月亮 樹》10月在臺北電影節世界首映,《良夜不能留》入選第78屆威尼斯影展非競賽片,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獎。 2022年,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重演由李康生主演的舞臺劇《玄奘》。 2023年,聯合其他六位藝術家,一起在臺北當代藝術館舉辦《超出建築——田中央+七位藝術家 聯展》,同年,榮獲第76屆盧卡諾影展榮譽金豹獎。11月,以記錄片《何處》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記錄片獎。 === 私人生活 === 蔡明亮於2014年發行的《郊遊》電影書中首次公開承認,自己是一名男同性戀者。 2016年,他針對中國大陸網站許多侵權行為展開行動,包括公開呼籲與密集寫信給各個影音網站,包括騰訊與Bilibili皆撤下蔡明亮作品,並公開道歉。 2020年4月初,中國大陸網路流出還未發行的電影《日子》樣片資源,蔡明亮就此呼籲網友停止觀看盜版資源,阻斷傳播途徑,找出洩露的元兇,並針對傳播者予以警告和表示悲傷。 == 風格 == 蔡明亮電影風格鮮明,他電影中的人物時常寡言,常以長鏡頭拍攝人物,並以實際時間的流逝來展現角色內在的情緒反應,被許多學者和影評認為是的代表導演之一。水的意象反覆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他也曾多次在電影中使用歌舞元素,包括《洞》(1998)、《天邊一朵雲》(2005)與《臉》(2009)。自《河流》(1997)開始,他的每部電影皆有他手寫的簽名。 === 合作演員 === 蔡明亮時常與同一批演員合作,其中李康生與陸弈靜皆是由他挖掘帶進電影圈,其他長期合作的演員還包括楊貴媚與陳湘琪,苗天則是合作到他過世為止;李奕䫆則為李康生的姪子,演出了兩部電影裡的小孩角色。以下為他常合作的演員名單: 演員 青少年哪吒(1992) 愛情萬歲(1994) 河流(1997) 洞(1998) 你那邊幾點(2001) 不散(2003) 天邊一朵雲(2005) 黑眼圈(2006) 臉(2009) 郊遊(2013) 日子(2020) 李康生 陸弈靜 楊貴媚 陳湘琪 陳昭榮 苗天 李奕䫆 尚-皮耶·李奧 == 獎項 == ===金馬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86年 第23屆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 陽春老爸 1992年 第29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青少年哪吒 1992年 第29屆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 青少年哪吒 1994年 第31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愛情萬歲 1994年 第31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愛情萬歲 2001年 第38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你那邊幾點 2001年 第38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你那邊幾點 2001年 第38屆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 你那邊幾點 2001年 第38屆金馬獎 評審團特別獎-個人獎 你那邊幾點 2002年 第39屆金馬獎 最佳創作短片 天橋不見了 2003年 第40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不散 2003年 第40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不散 2005年 第42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天邊一朵雲 2005年 第42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天邊一朵雲 2009年 第46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臉 2009年 第46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臉 2013年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郊遊 2013年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郊遊 2015年 第52屆金馬獎 最佳創作短片 無無眠 2019年 第56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 你的臉 2020年 第57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日子 2020年 第57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日子 2021年 第58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短片 良夜不能留 2023年 第60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 何處 ===坎城影展===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8年 第51屆坎城影展 金棕櫚獎 洞 1998年 第51屆坎城影展 費比西獎 洞 2001年 第54屆坎城影展 金棕櫚獎 你那邊幾點 2001年 第54屆坎城影展 高等技術大獎錄音專案 你那邊幾點 2009年 第62屆坎城影展 金棕櫚獎 臉 ===威尼斯影展===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4年 第51屆威尼斯影展 金獅獎 愛情萬歲 1994年 第51屆威尼斯影展 費比西獎 愛情萬歲 2003年 第60屆威尼斯影展 金獅獎 不散 2003年 第60屆威尼斯影展 費比西獎 不散 2006年 第63屆威尼斯影展 金獅獎 黑眼圈 2013年 第70屆威尼斯影展 金獅獎 郊遊 2013年 第70屆威尼斯影展 評審團大獎 郊遊 2013年 第70屆威尼斯影展 金鼠獎特別提及 郊遊 2015年 第72屆威尼斯影展 酷兒獅獎 那日下午 2017年 第74屆威尼斯影展VR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 家在蘭若寺 ===柏林影展===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7年 第47屆柏林影展 金熊獎 河流 1997年 第47屆柏林影展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河流 1997年 第47屆柏林影展 費比西獎 河流 2005年 第55屆柏林影展 金熊獎 天邊一朵雲 2005年 第55屆柏林影展 傑出藝術貢獻獎 天邊一朵雲 2005年 第55屆柏林影展 亞佛雷德鮑爾獎 天邊一朵雲 2005年 第55屆柏林影展 費比西獎 天邊一朵雲 2020年 第70屆柏林影展 金熊獎 日子 2020年 第70屆柏林影展 泰迪熊獎評審團獎 日子 ===亞洲電影大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07年 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導演 黑眼圈 2008年 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美術指導 幫幫我愛神 2014年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劇情片 郊遊 2014年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導演 郊遊 2020年 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導演 日子 ===臺北電影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8年 第1屆臺北電影獎 商業類年度評審團大獎 洞 2004年 第6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劇情長片 不散 2004年 第6屆臺北電影獎 媒體推薦獎 不散 2005年 第7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劇情長片 天邊一朵雲 2007年 第9屆臺北電影獎 百萬首獎 黑眼圈 2015年 第17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導演 無無眠 2015年 第17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短片 無無眠 2019年 第21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導演 你的臉 2019年 第21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紀錄片 你的臉 2019年 第21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配樂 你的臉 2020年 第22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劇情長片 日子 2020年 第22屆臺北電影獎 最佳導演 日子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4年 第8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銀屏獎 愛情萬歲 1997年 第11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評審團大獎 河流 1998年 第12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銀屏獎 洞 1998年 第12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最佳導演 洞 ===芝加哥國際影展===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7年 第34屆芝加哥國際影展 銀雨果評審特別獎 河流 1998年 第35屆芝加哥國際影展 金雨果獎 洞 2001年 第38屆芝加哥國際影展 評審團大獎 你那邊幾點 2001年 第38屆芝加哥國際影展 最佳導演 你那邊幾點 ===臺灣影評人協會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20年 第1屆臺灣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導演 你的臉 2024年 第5屆臺灣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導演 日子 === 其他 ===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3年 第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櫻花銅獎 青少年哪吒 1993年 第15屆南特影展 最佳首部劇情片獎 青少年哪吒 1994年 第13屆都靈電影節 最佳影片獎 青少年哪吒 1994年 第16屆南特影展 最佳導演 愛情萬歲 2001年 第46屆亞太影展 最佳影片 你那邊幾點 2001年 第46屆亞太影展 最佳導演 你那邊幾點 2003年 第25屆南特影展 最佳導演 不散 2010年 第1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亞洲年度電影人獎 2015年 第48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最期待電影 郊遊 2021年 第12屆青年電影手冊年度盛典 年度華語十佳影片 日子 2021年 第12屆青年電影手冊年度盛典 年度導演 日子 2021年 第12屆青年電影手冊年度盛典 年度編劇 日子 2023年 第76屆盧卡諾影展 榮譽金豹獎 ===電視金鐘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1年 第26屆金鐘獎 電視導播獎 華視劇展-《小市民天空-麗香的感情線》 1992年 第27屆金鐘獎 導播獎 華視劇場-《小市民的天空-給我一個家》 == 作品 == === 劇情長片 === 年分 電影 備註 1992 《青少年哪吒》 中時晚報電影獎最佳影片 東京國際影展銅獎南特影展最佳首部劇情片獎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1994 《愛情萬歲》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威尼斯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金馬獎最佳導演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屏獎 1997 《河流》 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銀熊獎柏林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芝加哥影展評審團大獎新加坡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1998 《洞》 坎城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芝加哥影展金雨果獎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屏獎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 《你那邊幾點》 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芝加哥影展評審團大獎芝加哥影展最佳導演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2003 《不散》 威尼斯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金馬獎年度最佳臺灣電影臺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臺北電影獎媒體推薦獎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 2005 《天邊一朵雲》 柏林影展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柏林影展亞佛雷德鮑爾獎柏林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臺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 2006 《黑眼圈》 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提名-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2009 《臉》 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 2013 《郊遊》 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金馬獎最佳導演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美國未發行電影獎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 2020 《日子》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評審團獎提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 電影編劇作品 === 年分 電影 備註 1982 《風車與火車》 導演:張佩成 1982 《小逃犯》 導演:張佩成 1983 《策馬入林》 導演:王童 與小野聯合編劇 1984 《陽春老爸》 導演:王童 與於光中聯合編劇 1984 《好小子Ⅲ:苦兒流浪記》 導演:林福地 1987 《黃色故事》 導演:張艾嘉、王小棣 第一段編劇 === 短片 === 年分 電影 備註 2001 《與神對話》 2002 《天橋不見了》 提名-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 2004 《歡迎來到聖保羅》 2007 《是夢》 (《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其中一段) 2008 《蝴蝶夫人》 2012 《行者》 2012 《無色》 2012 《金剛經》 2012 《夢遊》 2013 《行在水上》 (《南方來信》其中一段) 2014 《西遊》 2015 《無無眠》 臺北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 2015 《秋日》 2017 《家在蘭若寺》 提名-威尼斯影展VR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2018 《沙》 2018 《光》 2021 《月亮 樹》 === 紀錄片/其他 === 年分 電影 備註 2008 《沉睡在黑水中》 2014 《那日下午》 ( 2018 《你的臉》 (第5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第21屆臺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21屆臺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第21屆臺北電影獎最佳配樂 - 坂本龍一 2021 《良夜不能留》 ( 2023 《何處》 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 舞臺劇 === 年分 劇名 1981 《速食炸醬面》 1982 《黑暗裡一扇打不開的門》 1983 《房間裡的衣櫥》 1994 《公寓春光外洩》 2011 《只有你》 2014 《玄奘》 === 電視 === 年分 劇名 備註 1989 《快樂車行 Far Away》劇集 多集導演 1989 《不了情 Endless Love》連續劇 編劇 1989 《海角天涯 All Corners of the World》單元劇 導演、編劇 1990 《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單元劇 導演、編劇 1990 《麗香的感情線》單元劇 導演、編劇 1990 《阿雄的初戀情人 Ah-Hsiung's First Love》單元劇 導演、編劇 1991 《給我一個家》單元劇 導演、編劇 1991 《秀月的嫁妝 Hsio Yueh's Dowry》單元劇 導演、編劇 1991 《小孩》單元劇 導演、編劇 1995 《我新認識的朋友 My New Friends》紀錄片 導演 2004 公共電視《絕地花園罕見疾病系列--我的臭小孩》 導演 === 廣告 === *1998年:郭元益食品(主演李康生、陳湘琪) === MV === *2004年:No Name 餘荃斌 - 《例外》(主演李康生、陳湘琪) ===演唱會=== 年份 演唱會名稱 場館 備註 2017年 《聽我細訴——蔡明亮的夏日之歌》演唱會 北師美術館 == 相關文獻及學術研究 == * 蔡明亮研究,聞天祥,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7。 * 臺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世倫,2001。 * 都市的漫遊者——蔡明亮電影中的臺北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陳怡華,2001。 * 離群索居現代人——思考蔡明亮電影中的現代性,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董高志,2004。 * 身體電影:蔡明亮電影中的身體影像,國立交通大學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碩士班,陳姿穎,2007。 * 後現代拼貼:蔡明亮《天邊一朵雲》中陳湘琪的欲/慾望建構,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黃聖閎,2007。 * 論蔡明亮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敢曝——以《洞》和《天邊一朵雲》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凃倚佩,2008。 * 載歌載舞:蔡明亮歌舞電影中的複調與狂歡,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研究所,劉星佑,2013。 * 當代「鏡花緣」──蔡明亮電影《臉》的「哀悼日記」,國立中央大學法國語文學研究所,巫冠蓉,2013。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 * * * * * * * Category:金馬獎最佳導演獲得者 Category:臺灣劇情片導演 Category:臺灣廣告導演 Category:中國文化大學校友 Category:揭陽人 Category:馬來西亞潮汕人 分類:馬來西亞華人 Category:馬來西亞導演 Category:移民臺灣的馬來西亞人 Category:古晉人 M明 Category:亞太影展獲獎者 Category: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 Category:行政院文化獎得主 Category:臺灣男同性戀者 Category:臺灣LGBT導演 Category:金馬電影學院教授 Category:臺灣紀錄片導演 Category:金獅獎獲獎導演 Category:21世紀導演 Category:21世紀LGBT人物 Category:20世紀導演 Category:20世紀LGBT人物 Category: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獲得者 Category:LGBT電影導演 Category:亞洲年度電影人獎獲得者 (釜山國際影展) Category:取得中華民國永久居留權人士
智顗
釋智(),俗姓陳,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智者二字,即是教主。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從初生瑞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靜也,即出家後,師為立號。從德為名,故用靜義。後授晉王菩薩戒品,因即為王立法號,雲:『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今從後說故云智者。」,生於荊州華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潛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大師;但事實上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Arthur F. Wright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59。。智者大師完成了“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佛學思想承襲於南嶽慧思禪師。 其學說以《法華經》為主教依據,故天台宗亦稱法華宗;廣弘教法,創五時八教的判教,發明一念三千,圓融三諦的思想;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立一心三觀。智顗於陳、隋兩朝深受帝王禮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號,世稱智者大師。被譽為東土釋迦傳燈《永嘉禪宗集註》序:「讚者曰:智者具八相以成道,人稱為東土小釋迦。」古崑《西歸行儀》卷1:「餘於同治元年,在佛頂山慧濟寺,閱淨土十要。至寶王論中,知智者大師,臨終令讀四十八願,九品觀章。想智者乃東土釋迦,臨終令讀,豈非至要之言。因此熟讀,奉為日課。」。 == 生平 == 其先祖出身穎川郡(位於今河南省許昌縣),為潁川陳氏,在東晉初年,家族遷居荊州華容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師諱智顗,字德安。俗姓陳氏,穎川人也。高宗茂績,盛傳於譜史矣。暨晉世遷都,家隨南出,寓居江漢。因止荊州之華容縣。」。其父陳起祖,通經傳,有武略,在蕭繹任荊州刺史時,為其幕僚。在蕭繹登基為梁元帝後,封益陽縣開國侯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父起祖,學通經傳,談吐絕倫,而武策運籌,偏多勇決。梁湘東王蕭繹之荊州,列為賓客。奉教入朝領軍……孝元即位,拜使持節散騎常侍、益陽縣開國侯。」。其母徐氏,是位虔誠佛教信徒。智顗是家中次子,其長兄陳針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梁晉安王中兵參軍陳針,即智者之長兄也。」。 智顗目有雙瞳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眼有重瞳,父母藏護,不欲人知,而人自知之矣。」。,因出生時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後成為他的字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鄰裡憶先靈瑞,呼為王道。兼用後相,復名光道。故小立二字。」。7歲時就表現出對佛教的興趣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至年七歲,喜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初啟一遍即得。而父母遏絕,不聽數往。每存理所誦,而惆悵未聞,奄忽,自然通餘文句,後以經驗無所遺失。鄉閭嗟異,溫故知新,其若此乎。」。554年(梁承聖3年),西魏宇文泰派於謹等人領軍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後被殺。因此戰亂,在其15歲時,智顗全家北至硤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願望,但未獲父母同意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年十五,值孝元之敗,家國殄,喪親屬,流徙。歎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由是深厭家獄,思滅苦本,但二親恩愛,不時聽許。」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志學之年,士梁承聖,屬元帝淪沒,北度硤州,依乎舅氏。」。在其父母過世後,經其兄同意與王琳的資助下,在他18歲時,至湘州(縣治位於今湖南長沙),在果願寺法緒門下出家,法緒為他授十戒,並教導其律藏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後遭二親殄喪,丁艱荼毒,逮於服訖,從兄求去。……時王琳據湘,從琳求去。琳以陳侯故舊,又嘉此志節,資給法具,深助隨喜。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而出家焉。緒授以十戒,導以律儀。」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初梁太平二年魏主令宇文泰,破梁元帝二十萬眾。大師時年十八,至襄州果願寺,依乎舅氏而出家焉。」。20歲時,智顗受具足戒,師事慧曠律師,學習大乘經典。之後進入大賢山(位於今湖南省衡陽縣)潛修,學習法華三部經(包括《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並進行方等懺法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仍攝以北度詣慧曠律師,兼通方等,故北面事焉。後詣大賢山,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歷涉二旬三部究竟。進修方等,懺心淨行勤,勝相現前。」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太平三年,時年二十,進受具足,依慧曠律師通於律藏。」。當時慧思禪師駐錫在光州(縣治位於今河南省光山縣)大蘇山,智顗在23歲時,前往參學,修習禪法,證得法華三昧前方便,發初旋陀羅尼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江東無足可問。時有慧思禪師,武津人也。名高嵩嶺,行深伊洛。……意期衡嶽以希棲,遁權止光州大蘇山。先師遙餐風德,如飢渴矣。其地乃是陳齊邊境,兵刃所衝。而能輕於生,重於法,忽夕死,貴朝聞,涉險而去。初獲頂拜,思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於是昏曉苦到,如教研心。……息不虛黈,言不妄出。經二七日,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將證白師。師更開演。……四夜進功,功逾百年,問一知十,何能為喻。觀慧無礙,禪門不壅。宿習開發,煥若華敷矣。思師歎曰:非爾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又詣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受業心觀。……思每歎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顗乃於此山行法華三昧,始經三夕,誦至藥王品,心緣苦行,至是真精進句,解悟便發。見共思師處靈鷲山七寶淨土,聽佛說法。故思雲:非爾弗感,非我莫識,此法華三昧前方便也。又入熙州白砂山,如前入觀,於經有疑,輒見思來冥為披釋。爾後常令代講,聞者伏之。惟於三三昧、三觀智,用以諮審,自餘並任裁解,曾不留意。思躬執如意,在坐觀聽,語學徒曰:『此吾之義兒,恨其定力少耳。』」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乾明元年,始入光州,依思禪師,稟受禪法,時年二十三。」。他曾代慧思說法,開講大品般若經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思師造金字大品經竟,自開玄義,命令代講。……唯有三三昧及三觀智,用以諮審,餘悉自裁。思師手持如意臨席。讚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慧曠律師亦來會坐。思謂曰:老僧嘗聽賢子法耳?答雲。禪師所生,非曠之子。又曰:思亦無功,法華力耳。」。 慧思後移居衡山,命他往南方傳播佛法,智顗在567年(陳光大元年)到達陳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市)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既奉嚴訓,不得扈從衡嶽。素聞金陵,仁義淵藪,試往觀之。若法弘其地,則不孤付囑。仍共法喜等二十七人同至陳都。」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及學成往辭。思曰:『汝於陳國有緣,往必利益。』思既遊南嶽,顗便詣金陵。與法喜等三十餘人在瓦官寺,創弘禪法。」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光太元年,辭師入鄴,時年三十。」。智顗獲得當地著名佛教僧侶,如興皇法朗、長幹慧辯等人的支援,官員徐陵、毛喜等人都成為他的信徒。沈君理請智顗住錫瓦官寺,講《法華經》。智顗在此居住八年,開講《大智度論》與《次第禪門》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由是聲馳道俗,請益成蹊。……於時長幹慧辯,延入定熙天宮;僧晃請居佛窟,皆欲捨講習禪,緣差永恨。……儀同沈君理,請住瓦官,開《法華經》題。……興皇法朗,盛弘龍樹,更遣高足,構難累旬。……停瓦官八載,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蒙語默之益者,略難稱紀。」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僕射徐陵、尚書毛喜等,明時貴望,學統釋儒。並稟禪慧,俱傳香法。欣重頂戴,時所榮仰。長幹寺大德智辯,延入宋熙。天宮寺僧晃,請居佛窟。斯由道弘行感,故為時彥齊迎。……綿歷八週。講《智度論》,肅諸來學。次說《禪門》,用清心海。」。因徒眾過多,事務繁雜,妨礙修行,智顗決定入山林修行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昔南嶽輪下,及始濟江東,法鏡屢明心絃。數應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餘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減十人得法。其後徒眾轉多,得法轉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群賢各隨所安,吾欲從吾志。蔣山過近,非避喧之處。聞天台地,記稱有仙宮,白道猷所見者,信矣。山賦用比蓬萊,孫興公之言,得矣。若息緣,茲嶺啄峰飲澗,展平生之願也。」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語默之際,每思林澤。乃夢巖崖萬重.雲日半垂。其側滄海無畔,泓澄在於其下。又見一僧搖手申臂,至於岥麓,挽顗上山云云。顗以夢中所見,通告門人。鹹曰。此乃會稽之天台山也。……因與慧辯等二十餘人,挾道南征,隱淪斯嶽。……時以陳太建七年秋九月矣。」。575年(陳太建7年)秋天,入天台山(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在此隱修,後建立寺院,即後來的國清寺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陳宣帝有敕留連,徐僕射濟涕請住。匪從物議,直指東川。即陳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有一老僧引之而進曰:『禪師若欲造寺,山下有皇太子寺基,捨以仰給。』因而問曰:『止如今日草舍尚難,當於何時能辦此寺?』老僧答雲:『今非其時。三國成一,有大勢力人能起此寺。寺若成國則清,當呼為國清寺。』……有定光禪師,居山三十載。跡晦道明,易狎難識。有所懸記,多皆顯驗。其夕乃宿定光之草菴。……仍於光所住之北峰,創立伽藍。」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顗乃卜居勝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壟山南,螺溪之源處。……於是聿創草菴,樹以松果。數年之間,造展相從,復成衢會。光曰:『且隨宜安堵。至國清時,三方總一,當有貴人為禪師立寺,堂宇滿山矣。』」。智顗在北峰上獨修頭陀行,證入一實諦法門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寺北別峰呼為華頂,登眺不見群山,暄涼永異餘處。先師捨眾,獨往頭陀。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魑魅千群,一形百狀。或頭戴龍虺,或口出星,火形如黑雲,聲如霹靂,倏忽轉變,不可稱計。……又作父母師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但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憂苦之相,尋復消滅,強軟二緣,所不能動。明星出時,神僧現……既安慰已,復為說法。……即便問曰:『大聖是何?法門當云何學?云何弘宣?』答:『此名一實諦。學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在此居住一段時間後,陳宣帝下詔建寺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太建七年,初入天台。時年三十八。至太建九年,敕置修禪寺。」,以始豐縣的稅收,來作為國清寺的支出之用。其徒眾慢慢擴大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然佛隴艱阻,舟車不至。年既失稔,僧眾隨緣。師共慧綽種苣拾橡,安貧無慼。俄而陳宣帝詔雲:『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眾因更聚,亦不為欣。。 智顗在天台山修行11年,據說他在浙江天台山居住時,為使臨海居民放棄以捕魚殺生為業,曾自捨身衣,並勸募眾人購置放生池,復傳授池中族類“三皈戒”,為彼等說《金光明經》、《法華經》等,以結法緣,從而開佛教放生會之濫觴。陳後主即位後,詔請智顗回金陵。584年(陳至德2年),智顗回到金陵,入宮說法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陳少主顧問群臣:『釋門誰為名勝?』徐陵對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鑑淵海。昔遠遊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靄,永陽王北面親承。願陛下詔之,還都弘法,使道俗鹹荷。』陳主初遣傳宣左右趙君卿,再遣主書朱雷,三傳遣詔,四遣道人法昇。皆帝自手書,悉稱疾,不當陳主。遂仗三使,更敕州敦請。」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陳帝意欲面禮,將申謁敬。『釋門誰為名勝?』陳暄奏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鏡淵海。昔在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藹。願陛下詔之還都,使道俗鹹荷。』因降璽書,重沓徵入。顗以重法之務,不賤其身,乃辭之。後為永陽苦諫,因又降勅,前後七使,並帝手疏。顗以道通惟人王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極殿之東堂,請講《智論》。」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十三年,帝請出鄴。」。初居靈曜寺,在此開講《仁王般若經》。因此地房屋狹小,後移居光宅寺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然居靈耀,過為褊隘。更求閑靜,立眾安禪。忽夢一人,翼從嚴整。稱名冠達,請住三橋。師雲:『冠達,梁武法名。三橋豈非光宅!』遂移居之。」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末為靈曜褊隘,更求閑靜。忽夢一人,翼從嚴正,自稱名雲:『餘冠達也。請住三橋。』顗曰:『冠達,梁武法名。三橋,豈非光宅耶!』乃移居之。」。陳後主及太子陳淵等,皆尊崇智顗,太子曾請智顗授菩薩戒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年四月,陳主幸寺,捨身大施。又講仁王般若。敘經才訖,陳主於大眾內起禮三拜,俯仰殷勤,以彰敬重。太子已下,並託舟航,鹹宗戒範。……皇太子請戒文雲:……今二月五日,於崇正殿,設千僧法會,奉請為菩薩戒師。」。587年(陳禎明元年),於光宅寺講《妙法蓮華經》,其講課內容在其弟子章安灌頂收集後,整合《法華文句》。 588年(陳禎明2年,隋開皇8年),隋文帝派兵南下,陳朝覆亡。為避金陵戰亂,智顗準備回到荊州,途中居留在潯陽匡山(即廬山,位於今江西九江)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金陵既敗,策杖荊湘,路次盆城。忽夢老僧曰:陶侃瑞像,敬屈守護。於是往憩匡山,見惠遠影象,驗雁門法師之靈也。俄而潯陽反叛,寺宇焚燒。獨有茲山,全無侵擾。護像之功,其在此矣。」。秦孝王楊俊曾想招募智顗,但因為發生叛亂,智顗並沒有前往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秦孝王聞風延屈。先師對使而言:『雖欲相見,終恐緣差。』既而王人催促,迫不得止。將欲解纜,忽值大風,累旬之間,妖賊卒起,水陸壅隔,遂不成行。」。590年(隋開皇10年),原擔任幷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調任揚州總管,鎮守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在此創立慧日道場,招請各地著名佛教僧侶,前往講學。591年(隋開皇11年),在晉王楊廣的召請下,智顗至揚州總管寺,為其授菩薩戒,受贈「智者」稱號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至尊昔管淮海,萬裡廓清,慕義崇賢,歸身如舍,遣使招引,束缽赴期。師雲:『我與大王,深有因緣,順水背風,不日而至,菩薩律儀,即從稟受。』……。請戒文曰:……以今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總管金城殿,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師雲:『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會大業在藩,任總淮海,承風佩德,欽注相仍。欲遵一戒法,奉以為師。乃致書累請。……今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揚州總管寺城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告曰:『大士為度,遠濟為宗。名實相符,義非輕約。今可法名為總持也。用攝相兼之道也。』王頂受其旨教,曰:『大師禪慧內融,導之法澤。輒奉名為智者。』」。592年(隋開皇12年)3月,智顗由揚州返回廬山,途中曾至衡山,至慧思墓塔所在探視。在當年底,回到荊州,在當陽縣玉泉山建造精舍,即玉泉寺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既慧日已明,福庭將建,於當陽縣玉泉山而立精舍,蒙敕賜額號為一音,重改為玉泉。」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便泝流上江,重尋匡嶺。結徒行道,頻感休徵。百越邊僧,聞風至者,累跡相造。又上渚宮鄉壤,以答生地恩也。道俗延頸,老幼相攜。戒場講坐,眾將及萬。遂於當陽縣玉泉山立精舍,勅給寺額,名為一音。」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貞明三年,即隋開皇十一年,旋荊置寺,以答地恩。初名一音後改玉泉,泉色如玉,因以名焉。」。智顗在玉泉寺講經的內容,後經其弟子章安,整合《法華玄義》與《摩訶止觀》。 596年(隋開皇15年),受晉王楊廣邀請,智顗再度至揚州,居禪眾寺,撰寫《淨名經疏》,面呈給楊廣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年王使奉迎,荊人違覲,向方遙禮,臨岐望絕。既而重履,江淮道俗,再馳欣戴。……智者頻辭不免,乃著《淨名經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陵,並才華族胄,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其年,晉王又遺手疏,請還。……令造淨名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儀,並才華冑績,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同年9月,回到天台山,與弟子整理舊有居所。智顗向其弟子預告其死期將近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今王入朝,辭歸東嶺。吳民越俗掃巷。淘溝沿道,令牧旛華交候。寺舊所荒廢,凡一十二載,人蹤久斷,竹樹成林。……侍者智晞明旦啟曰:『未審昨夜見何因緣?』答曰:『……此死相現也。吾憶小時之夢當終此地,所以每欣歸山。今奉冥告,勢當不久死。後安厝西南峰所指之地,累石周屍,植松覆坎。立二白塔,使人見者發菩提心。』」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時遇入朝,旋歸臺嶽。躬率禪門,更行前懺。仍立誓雲:『若於三寶有益者,當限此餘年。若其徒生,願速從化。』不久告眾曰:『吾當卒此地矣,所以每欲歸山。今奉冥告,勢當將盡。死後安措西南峰上。』」。口授《觀心論》。597年(隋開皇17年)冬天,智顗在天台山過世,年60歲,僧臘40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冬十月皇上歸蕃,遣行參高孝信入山奉迎。……標寺基已,隨信出山,行至石城,乃雲有疾。謂智越雲:『大王欲使吾來,吾不負言而來也。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門,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以大隋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入滅。春秋六十僧夏四十。」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又勅維那:『人命將終,聞鍾磬聲,增其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云何身冷,方復響磬。世間哭泣著服,皆不應作。且各默然,吾將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於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也。。 ==思想== 智顗眼見佛教教義複雜,佛經文義互相牴牾,遂建立「判教」的學說,認為佛教教導的不同階段,對應佛陀生平的不同時期,以及佛陀在那一時期的受眾。教義的每個層次都有效,都是邁向佛教真理的一步,而最終最圓融的教義見於《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Wright:《中國歷史中的佛教》,頁59。,智顗依此經立“五時八教”的判教理論。所謂“八教”,即為“化法四教”,是教化眾生的法門、化益的內容,即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化儀四教”,是說佛教的教化過程和方式,即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化儀譬如藥方,化法譬如藥味。 智顗臨終時,對弟子誰可宗仰的詢問,回答:「豈不曾聞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唯此大師能作依止。」灌頂撰《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臨終雲:『……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門,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既好,宜最後用心。衣缽道具分滿兩分,一分奉彌勒,一分充羯磨。』語已右脇西向而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吾今不久,當為此輩,破除疑謗,觀心論已解。今更報汝,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只是五品位耳。汝問何生者?吾諸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問誰可宗仰?豈不曾聞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摩訶止觀》:「又見佛子修種種行以求佛道,行法眾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大論》-{雲}-: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法界是一處,正觀能住不動,四行為緣,觀心藉緣調直,故稱三昧也。 * 一、常坐者,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行三昧。……身『開』常坐,『遮』行住臥。…… * 二、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昧。…… * 三、明半行半坐……此出二經。《方等》-{雲}-旋百二十匝卻坐思惟。《法華》-{雲}-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若坐思惟是經,我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故知俱用半行半坐為方法也。…… * 四、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嶽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瞭,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心所)也,三昧如前釋,行者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根原終末,來處去處,故名覺意。……四種三昧方法各異,理觀則同。」。 == 一念三千 == “一念三千”是智者大師的獨到見解。佛教首先將眾生分為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每一界又有十法界,比如人中,有人間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樣十乘十就是一百法界。每一界又具《妙法蓮華經》中所講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一百法界乘十如是,就是一千如是。再乘以三種世間:國土世間、眾生世間、五陰世間,就是三千世間。三千世間就在一念心中,所以稱為“一念三千”。《摩訶止觀》卷五雲:“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只物論相遷,只相遷論物。今心亦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 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界。” ==師承== *南嶽慧思 == 法嗣 == *章安灌頂 == 主要著述 == 智顗專志於講學,少有著述。其著述多由其門下弟子隨錄整理成書 章安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智者弘法三十餘年,不畜章疏,安無礙辯,契理符文,挺生天智,世間所伏,有大機感乃為著文。奉勅撰《淨名經疏》,至佛道品為二十八卷。《覺意三昧》一卷。《六妙門》一卷。《法界次第》章門三百科,始著六十科為三卷。《小止觀》一卷。《法華三昧行法》一卷。又常在高座-{雲}-:若說《次第禪門》一年一遍,若著章疏可五十卷。若說《法華玄義》並《圓頓止觀》半年各一遍,若著章疏各三十卷。此三法門皆無文疏,講授而已。大莊嚴寺法慎私記禪門,初分得三十卷,尚未刪定而法慎終國清寺。灌頂私記法華玄初分得十卷,止觀初分得十卷。方希再聽畢其首尾會,智者涅槃。」 慈雲遵式《天竺別集·天台教觀目錄序》:「……唯法華經疏,頂二十七於金陵聽受,六十九於丹丘添削-{十卷}-成文,題為文句。又智者停瓦官八載講大智度論,而不-{雲}-有記章疏。省唐開元岑法師於智者墳前刻石柱-{雲}-大智度論疏二十卷,甞詢諸先達未見其文。復於丹丘靈石寺演涅槃百句、解脫為萬句,不傳後世為灌頂歎息。自餘諸雜疏論莫能悉舉,皆備書於後。」。其中《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小止觀》、《觀心論》等,流傳久遠,在日本也有很大影響。 按道宣《大唐內典錄》(公元664年)、最澄《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公元804年)、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公元838年)、圓珍《智證大師請來目錄》(公元853年),至中唐時所認定的天台智者著作 道宣《大唐內典錄》:「圓頓止觀(十卷於荊州玉泉寺說沙門灌頂筆記)、禪波羅蜜門(十卷於金陵瓦官寺說沙門法慎記)、維摩經疏(三十卷隋帝請出並前玄十卷後玄六卷)、法華玄(十卷沙門灌頂筆記)、法華疏(十卷沙門灌頂筆記)、小止觀(二卷)、六妙門、覺意三昧、法華三昧、觀心論、三觀義、四教義、四悉檀義、如來壽量義、法界次第章(三卷)、大方等行法、般舟證相行法、請觀音行法、南嶽思禪師傳,右十九部八十七卷,天台山沙門釋智顗撰。」 最澄《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妙法蓮華經玄義十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文句疏十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一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疏二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懺法一卷(或名三昧行法)(智者大師出)…摩訶止觀十卷(智者大師出)…禪文修證(禪門修證?)十卷(智者大師出)…禪門章一卷(智者大師出)…禪門要略一卷(智者大師出)…修禪六妙門一卷(智者大師出)…口決禪法一卷(智者大師出)…觀心論一卷(智者大師出)…小止觀一卷(捲上智者大師出)…覺意三昧一卷(智者大師出)…雜觀行一卷(智者大師出)…金光明懺法一卷(智者大師出)…維摩經玄疏六卷(智者大師出)…四教儀十二卷(智者大師出)…五方便義一卷(智者大師出)…法界次第三卷(智者大師出)…金光明經玄義一卷(智者大師出)…金光明經疏三卷(智者大師出)…菩薩戒經義記二卷(智者大師出)…請觀音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觀無量壽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阿彌陀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圓教六即義一卷(智者大師出)…天台闕本目錄合疏並義等壹拾肆部肆拾壹卷:仁王般若經疏四卷、金剛般若經疏一卷、彌勒成佛經疏五卷、釋論疏二十卷、三觀義二卷、觀心釋一切經義一卷、釋十如是義一卷(智者大師出)、釋一切經玄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七學人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七方便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一二三四身義一科、小止觀一卷(卷下)、觀心誦十二部法一卷、般舟三昧行法一卷…開元二十二年龍泉寺岑法師與僧道謀所書智者大師墳前右柱碑上…天台隨部目錄合雜義等壹拾伍科」 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仁王般若經疏三卷(天台)…三觀義二卷(天台大師撰)…小止觀一卷(下卷 天台大師撰)…行法等懺悔法一卷(天台)…智者大師修三昧常行法一卷…五方便唸佛門一卷(智者大師述)…觀心遊口決記一卷(智顗大師述)」 圓珍《智證大師請來目錄》:「妙法蓮花經玄義十卷(天台出)…妙法蓮花經文句三本三十卷(天台出)…妙法蓮花經文句三卷(第一二三天台)…摩訶止觀十卷(天台出)…摩訶止觀一十四卷(天台)…金光明經玄義一卷(天台出)…金光明經文句三卷(天台)…禪門要略一卷(天台)…智者大師口決一卷(天台)…觀心誦經法並發願文一卷(天台)…觀心論一卷(天台)…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一卷(或名小止觀或為兩卷天台)…觀食法一卷(天台)…金剛般若經疏一卷(天台)…法界次第三卷(冊子 天台)…菩薩戒經義記二卷(天台)…天台智者大師六時禮文一卷(天台)…天台智者大師金光明懺儀一卷(天台)」,現存者如下: * 法華部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文句》 **《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玄義》(簡稱觀音玄義) **《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疏》(簡稱觀音義疏) * 維摩部 **《維摩經玄疏》(含《四悉檀義》、《三觀義》、《四教義》之內容) **《維摩經文疏》(前二十五卷親撰,後三卷章安灌頂續補;荊溪湛然刪略為《維摩經略疏》十卷) **《四教義》(由《淨名玄義》分出) * 雜疏部 **《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文句》 **《請觀音經疏》 **《菩薩戒義疏》(又名梵網經義記)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 * *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仁王經疏一卷(近從日本國流通-{雲}-是天台所說待勘) **《金剛般若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疏》 **《阿彌陀經義記》 * 止觀部、禪門部 ** 《摩訶止觀》(又名圓頓止觀) **《禪門修證》(又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禪門章》 **《禪門要略》 **《六妙法門》 **《禪門口訣》 **《》(又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 **《法界次第初門》 **《覺意三昧》 **《三觀義》(由《淨名玄義》分出) **《觀心論》(又名煎乳論) **《觀心食法》 **《觀心誦經法》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 **《法華三昧行法》(又名法華三昧懺儀) **《方等三昧行法》(又名大方等行法。另有別行本收於《國清百錄》,名方等懺法) **《金光明懺法》(收於《國清百錄》) **《請觀世音懺法》(又名請觀音行法,收於《國清百錄》) **《五方便唸佛門》(有廣本、略本。廣本疑為後人於中間部份增附華嚴宗唸佛義、大寶積經唸佛文而成) 智顗的著述,據稱尚有《彌勒成佛經疏》、《大智度論疏》、《般舟三昧行法》、《雜觀行》等,不過已散佚不存。另外,慈雲遵式的〈天台教觀目錄〉中以《四念處》和《淨土十疑論》為天台智者所作慈雲遵式《天竺別集·天台教觀目錄》:「法華玄義十卷、法華文句十卷、摩訶止觀十卷、禪波羅蜜十卷、維摩玄義五卷、金光明玄義一卷、金光明文句三卷、菩薩戒疏二卷、法華次第(法界次第?)三卷、觀音品別行玄義二卷、觀音品義疏二卷、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金剛經疏一卷、請觀音經疏一卷、四教義四卷、小彌陀義記一卷、法華三昧儀一卷、四念處四卷、觀心論一卷、方等懺儀一卷、覺意三昧一卷、修禪六妙門一卷、禪門口訣一卷(已上七十六卷智者說聖朝新編入大藏)。…智度論疏二十卷、仁王般若疏二卷(今在日本國)、彌勒成佛經疏五卷、彌勒上生經疏一卷、釋一切經玄義一卷、坐禪止觀一卷、觀心釋一切經義一卷、五方便門一卷、七方便義一卷、一二三四身義一卷、七學人義一卷、般舟證相行法一卷、法門儀一卷、禪門要略一卷、禪門章一卷、雜觀行一卷、入道大旨一卷(已上四十一卷智者說今闕本)。三觀義二卷、四悉檀二卷、四種三昧義一卷、釋二十五三昧一卷、六即義一卷、釋十如是義一卷、如來壽量義一卷(已上九卷智者說今參入大部)。維摩玄疏二十八卷、淨土十疑論一卷、小止觀一卷、觀心食法一卷、觀心誦經法一卷、觀心十二部經義一卷(已上三十三卷智者說其本現存但不入大藏)。」。不過,內典錄、台州錄載《四念處》作者為章安灌頂道宣《大唐內典錄》:「四念處觀(四卷)天台山國清寺百錄(五卷)金光明行法、修禪證相口訣、天台智者師別傳、杭州真觀法師別傳。右十三卷天台山國清寺沙門釋灌頂撰。」。而最早登載淨土十疑論(阿彌陀經決十疑)的目錄台州錄不記其作者名號,書中又引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和唐代譯出的《雜集論》。因此,這兩部著作是否為智顗所作尚有疑問。 宋代時,天台宗山家、山外派對《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真偽看法不同。另外,山外派的孤山智圓認為世傳《阿彌陀經義記》詞俚義疏,懷疑是日本人假託智顗而作孤山智圓《阿彌陀經疏》:「世有彌陀經疏,自日東傳來言智者說者,非也。詞俚義疎,諒倭人之假託乎?」。又據新編諸宗教藏總錄,淨覺仁嶽認為《金剛般若經疏》非智顗所作,東域傳燈目錄則指此疏與署名為僧肇(據引文比對,其真實作者是謝靈運)的《金剛經注》不異《新編諸宗教藏總錄》:「金剛般若經 義疏一卷(嶽師-{雲}-後人偽撰待勘) 天台說」《東域傳燈目錄》:「(金剛般若經) 同經疏一卷(天台顗禪師撰。往年披見與肇註不異,本宗又疑)」。 據近人之研究,《觀無量壽佛經疏》採用不少淨影慧遠觀經義疏的見解,其五重玄義之文取自智顗《金光明經疏》,故近代學者疑觀經疏非智顗所作。《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現存本為元豐年間(1078-1085)從日本傳入。據近人之研究,認為此疏採用不少吉藏仁王經義疏的見解,或許為後人假託之作。 ==往生== 智顗常發願往生彌勒佛的兜率淨土,臨終時-{雲}-觀音來迎灌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然大師生存常願生兜率,臨終乃-{雲}-觀音來迎。當知軌物隨機,順緣設化,不可一準。」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頂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既好宜最後用心。衣缽道具分滿兩分。一分奉彌勒。一分充羯磨。語已右脇西向而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並答修行至圓教五品位灌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吾不領眾,必淨六根,以損己益他,但位居五品。生何處者,吾諸師友並從觀音皆來迎我。」智顗講,灌頂記《摩訶止觀》卷1:「智者生光滿室目現雙瞳,行法華經懺,發陀羅尼,代受法師講金字般若,陳隋二國宗為帝師。安禪而化,位居五品。」。《報恩錄》清沈善登《報恩錄》卷1:「此經(佛說無量壽經)上輩當出家,中下二輩當在家,乃從其多數,粗舉大凡。……故智者大師僅登五品,非在家也。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輩,非出家也。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淨土往生傳》與《往生集》,將智顗列入往生西方彌陀淨土之高僧。《續高僧傳》則載智顗之徒智晞在臨終前,回答於夢中見到智者大師在兜率天《續高僧傳》:「如吾見夢,報在兜率,宮殿青色,居天西北,見智者大師,左右有諸天人,皆坐寶座,唯一座獨空,吾問所以,答-{雲}-:『灌頂卻後六年,當來昇此說法。』。荊溪湛然認為無論求生兜率或臨終前觀音來迎,都是隨機教化的示現方便《智顗大師晚年止觀修證之研究》。智顗弟子永陽王亦是發願「或見生安樂世界,或處兜率天宮。」《國清百錄》永陽王解講疏第十六 印光大師認為,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之化身印光大師《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智者大師,釋迦之化身也。臨終有問:『未審大師證入何位?』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即十信位)。損己利人,但登五品(即觀行位)。』……實恐後人未證謂證,故以身說法,令其自知慚愧,不敢妄擬故耳。」。 ==相關條目== *智者塔院 *慧思 == 注釋 == ==外部連結== *吳汝鈞:〈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顗大師的心靈哲學 〉。 *大監利:〈佛教三祖——智顗(yǐ)〉。 *釋性廣: **〈智顗大師止觀修證歷程之研究 〉 **〈智顗大師晚年止觀修證之研究 〉 Category:天台宗人物 Z Z Z Z Z Category:潁川陳氏 Category:佛教人物 Category:漢傳佛教宗派創始人
九一一襲擊事件
九一一襲擊事件(,又稱“9·11”恐怖襲擊事件、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或簡稱9·11事件、九一一事件、9月11日攻擊)是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本土的一系列襲擊事件(美國政府定性為「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基地組織承認發動此次襲擊;當日早晨,19名基地組織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機。劫持者將兩架飛機分別衝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的一號大樓(北塔)及二號大樓(南塔),包括飛機上全體乘員及建築物中眾多人群在內,全球近90個國家或地區的公民在本事件中罹難;兩座建築均在兩小時內發生,並導致臨近的其他建築被摧毀或損壞。另外劫機者亦迫使第3架飛機撞向位於弗吉尼亞州-{zh-hans:阿靈頓縣;zh-tw:阿靈頓郡;zh-hk:阿靈頓縣}-的五角大樓,此一襲擊地點臨近華盛頓特區。在劫機者控制第4架飛機飛向華盛頓特區後,部分乘客與機組人員試圖奪回飛機控制權,最終第4架飛機於賓夕法尼亞州-{zh-hans:索美塞特縣;zh-tw:桑莫塞郡;zh-hk:索美塞特縣;}-的鄉村尚克斯維爾附近墜毀。4架飛機上均無人生還。 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銘刻了2,977位九一一事件罹難者的姓名。而除了五角大樓及聯航93班機外,世貿現場包括劫機者在內,總共有2,749人在此次襲擊中死亡或失蹤。絕大多數的傷亡者為平民,其中包含美國43個州的公民,以及87個不同國家的外籍公民。另外根據驗屍官確認,至少有1人因暴露於世貿中心倒塌時的煙塵中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作為對此次襲擊的回應,美國發動反恐戰爭進攻阿富汗以消滅藏匿基地組織恐怖分子的塔利班,並透過《美國愛國者法案》;其他國家也加強反恐立法,並擴大執法權。美國一些證券交易所在襲擊發生後的當週內都處於關閉狀態,股市在重新開始股票交易後曾經急挫,尤其是航空及保險相關類別的股票。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辦公場所在此次襲擊中被摧毀,連同損失的技術人才的生命與家庭社會負擔,為曼哈頓下城經濟乃至於美國經濟帶來嚴重破壞。 而五角大樓的損毀部分在1年內清理並修復完畢,在其西南面建造五角大樓罹難者紀念園。2006年一幢新辦公樓於世界貿易中心七期原址完工。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也在原址重建,重建大樓原名為“自由塔”,高1,776-{zh-hans:英尺;zh-hant:英呎}-(為紀念美國1776年建國,約等於541-{zh-hans:米;zh-hant:公尺}-),2009年改稱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2014年完工,成為美國第一高樓^ "1 World Trade Center (Freedom Tower)". Lower Manhatta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Retrieved 2011-09-04.,原本在2007年至2012年還將建造另外3座大樓,但最終因故延期。 此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以大型潛艇搭載的水上飛機與“氣球炸彈”空襲美國西岸後(儘管並沒有造成任何大型傷亡),美國本土首次遭受來自空中的襲擊,也是繼珍珠港事件後,外國勢力首次對美國領土造成重大傷亡的襲擊。九一一事件中死亡或失蹤的總人數至少有2,996人,較珍珠港事件中的2,403人多593人。 == 背景 == === 基地組織與本·拉登 === 基地組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當時奧薩馬·本·拉登前往阿富汗進行志願活動,幫助當地的穆斯林抵抗蘇聯入侵者。本·拉登組織了阿拉伯聖戰者(“阿富汗阿拉伯人”)抵抗蘇聯軍隊,直到蘇聯於1989年退出阿富汗。 1996年,本·拉登釋出了他的第一個伊斯蘭教令,呼籲美國士兵離開沙烏地阿拉伯。在1998年的第二個教令中,本·拉登概述了他對美國對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以及海灣戰爭後美國軍隊繼續駐紮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反對。本拉登利用伊斯蘭箴言呼籲穆斯林攻擊美國人,直到他們表達的不滿得到扭轉為止。本·拉登表示穆斯林法律學者“在整個伊斯蘭曆史上都一致認為,如果敵人摧毀了穆斯林國家,聖戰就是個人的義務”。 本·拉登在2002年11月的《致美國的信》中明確指出,基地組織的襲擊動機包括: * 美國支援以色列 * 美國在索馬利亞“針對穆斯林的襲擊” * 支援菲律賓在摩洛衝突中對抗穆斯林 * 支援以色列對黎巴嫩穆斯林的“侵略” * 支援俄羅斯在車臣“針對穆斯林的暴行” * 中東親美政府(“充當你的代理人”)反對穆斯林利益 * 支援印度在克什米爾“鎮壓穆斯林” * 美軍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存在 * 對伊拉克的制裁 * 環境破壞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不久,本·拉登使用影片公開承認基地組織參與了對美國的襲擊。他承認自己與這些襲擊有直接聯絡,並表示進行這些襲擊是因為: == 襲擊經過 == :以下均為美國東部夏令時間(UTC-4)(標準時間:UTC-5) 2001年9月11日早晨,19名劫機者分別控制四架民航客機。這四架客機從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波士頓)、紐華克自由國際機場 (紐華克) 和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 (華盛頓特區) 飛往舊金山國際機場和洛杉磯國際機場。上午8:46(標準時間上午7:46),美國航空11號班機撞向世貿中心北座大樓,接著聯合航空175號班機於上午9:03(標準時間上午8:03)衝向南座大樓。上午9:37(標準時間8:37),另一組劫機者控制美國航空77號班機撞入五角大樓。第四架飛機——聯合航空93號班機的最終目標被認為是美國國會大廈或者是白宮,在機上乘客與劫機者搏鬥後,這架飛機於上午10:03(標準時間上午9:03)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附近墜毀。至於紐約受到飛機襲擊的世貿中心群,其中南塔於上午9:59(標準時間上午8:59)倒塌,北塔則於10:28(標準時間上午9:28)從上到下坍塌,其他受到波及的建築物包含德意志銀行大廈、西街90號、萬豪酒店、威訊大樓、美國海關、希爾頓酒店、紐約電話大樓、希臘正教會聖尼古拉堂等多棟重要機構與建築。下午5:20(標準時間下午4:20)因北塔的重型碎片間接產生火勢,導致北塔旁的世貿中心七號大樓倒塌,並沒有造成額外的人員傷亡,但也造成當地無法修復的嚴重的破壞和汙染。 在劫機過程中,劫機者使用刀槍殺害飛行員、-{zh-hans:空中乘務員;zh-hant:空服員}-和乘客。飛機上與外界取得聯絡的乘客報告稱,劫機者使用刀刺傷-{zh-hans:乘務員;zh-hant:空服員}-,並且在其中兩次劫機事件中至少有一名乘客被刺傷。有一些乘客設法使用機艙電話和手機與外界取得聯絡,並提供有關劫機的一些細節。這些細節包括: * 每架飛機上都有多名劫機者; * 劫機者使用胡椒噴霧或者其他有毒化學噴霧器,例如催淚瓦斯; * 一些機上人員被刺傷 9/11委員會已經確定兩名劫機者於劫機之前購買了萊澤曼多功能手動工具。11號航班上的一名-{zh-hans:空乘人員;zh-hant:空服人員}-、175號航班上的一名乘客和93號航班上的多名乘客都提到劫機者有炸彈,但是其中一名乘客提到,他認為炸彈是偽造的。在撞擊地點沒有發現爆炸的痕跡,因此9/11委員會相信炸彈可能確為偽造。 93號航班黑匣子中的記錄表明,當瞭解到當天早晨類似被劫持的飛機最終撞向大樓後,機組人員和乘客試圖奪回飛機控制權。根據93號航班錄音指令碼,其中一名劫機者命令:一旦他們將失去飛機的控制權,就操縱飛機劇烈搖晃。不久之後,這架飛機於上午10:03:11(標準時間上午9:03:11)在尚克斯維爾附近的一片田野中墜毀。這次襲擊的組織者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在2002年接受半島電視臺記者Yosri Fouda的一次採訪中提到,93號航班的目標是美國國會大廈,代號“法律工廠”。 這次襲擊造成全美新聞機構和空中交通管制的大混亂。3天內所有民間國際航班被禁止在美國降落。飛行中的航班或者返航或者轉飛加拿大或墨西哥,油料不足或是國內航班都必須就近機場停靠。一整天未經過確認和矛盾的新聞報道充斥於媒體。其中傳播最廣的“新聞”是一枚汽車炸彈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務院爆炸。 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的約翰·霍華德在事件發生前後正在美國進行訪問。襲擊發生的當時,霍華德和隨行人員正在華盛頓。隨後他立即前往並發表了講話。之後在全美境內航空取消的情況下,由美國軍方護送,經夏威夷返回澳大利亞。 === 政府延續計劃(末日計劃) === 在國家地理頻道事後公開的影片中,揭露為冷戰而設的首次實際運用,美國政府也在這次事件之後重新修訂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 ;保護總統 立即讓仍在行程中的總統升空,而且不能直接返回首都,依照事先決定的路徑飛行。 ;確保總統的統領和外交 空軍一號抵達奧法空軍基地,並不是單純躲避,而是進入戰時指揮中心,這裡的駐機有別於空軍一號常用的VC-25A型行政專機,而是E4-B型空中作戰中心(通稱大夜班),有必要的話總統可以在這裡更換飛機。 ;副總統撤離 副總統先移動到白宮地下碉堡,也就是總統緊急行動中心,之後又移動到一個「未公開的地點」,其實是大衛營北方,賓州與馬裡蘭州交界的烏鴉巖山綜合設施(R地點),也就是五角大廈備用作業中心。 ;政府要員撤離 副總統要求其他可能的總統繼任者全部移動到位於維吉尼亞氣象山的高點特別設施,這裡被安排作為戰時美國政府行政部門的重組地點。 ;啟動空軍防空指揮部戰時作業中心 位於科羅拉多的夏延山綜合設施首度實際運用,成為本次事件中的空軍應對指揮中心。 ;國會撤離 911當時,國會舊有的避難地點早已取消,並沒有使用,先前是在亞利加尼的綠薔薇度假村的地下,但是被媒體報導之後就關閉了,後來有興建新的秘密據點的跡象,官方並未證實。 == 媒體 == 網際網路檔案館儲存了9月11日至17日世界主要電視臺的錄影。Internet Archive September 11 Television Archive 第一架飛機的撞擊被法國電視臺記者諾德兄弟偶然拍攝到,當時他們正在隨同當地的消防隊拍攝日常工作情況。 此後的直播一直持續到了9月16日的深夜。 本次事件的發生地紐約和華盛頓聚集著世界各大媒體,因此事件發生後立即得到了電視、廣播、網際網路等多媒介的報道,連續多日登上報紙頭條。 === 美國 === 上午8:46第一架飛機撞擊時,電視臺正在播早間新聞。CNN從8:49切入直播畫面,ABC、CBS等電視臺從8:50左右也開始直播,並出動直升機拍攝現場實況。此時的新聞主播大多稱其為“事故”。 上午9:03第二架飛機撞擊的畫面透過電視臺的直播被直接展示在了觀眾眼前,此時電視臺意識到這是一起恐怖襲擊。此後,9點30分,各電視臺播出了布什總統的講話。 === 英國 === 第一次撞擊發生之時是英國當地時間12:46。BBC World在13時前對世貿中心燃燒發出了速報。下午1時的新聞節目直播了第二次撞擊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下午 2 點 30 分左右在布萊頓參加的工會會議上表達了“最深切的哀悼”。 === 日本 === 第一次撞擊發生在日本時間21:46。 朝日電視臺(ANN)於21:54開始直播《NEWS STATION》,節目開頭轉播了CNN的電視畫面。此時朝日電視臺仍然認為這是事故,所以此後便轉而報道與颱風相關的新聞,第二次撞擊發生後才重新切回直播畫面。 NHK綜合頻道從22時開始直播《NHK NEWS 10》,開場後的新聞提要首先播出了有關臺風和瘋牛病的內容。然而新聞提要之後,主播突然插話道:“本來是要報道關於颱風的新聞的,但是剛才,收到了這樣的新聞。”然後報道了第一架飛機撞擊的訊息,隨後在9:02切入了ABC的直播畫面,一分鐘後就發生了第二次撞擊。NHK也播出了布什總統的講話,並配上日語同聲傳譯。兩棟大樓倒塌時,NHK分別正在連線駐華盛頓記者和播出演播室畫面,未能直播倒塌瞬間,但隨後的畫面中顯示了大樓倒塌後的巨大煙塵。 TBS在22:37提前開播《筑紫哲也NEWS23》。富士電視臺在22:45開始了特別新聞節目。 === 香港 === 鳳凰衛視資訊臺於21時開始播送《時事直通車》,在21:10時由主播吳小莉播出了第一條訊息,成為香港、大陸乃至世界華語媒體對911事件的最早播報者。21時40分,鳳凰衛視中文臺、資訊臺、歐洲臺、美洲臺全線並機,對此事進行直播報道。主播陳曉楠此後連續直播了8小時。 亞洲電視本港臺於21時播映《百萬富翁》期間插播特別新聞報道,由馮兆寧播出世貿大樓被撞擊的訊息。而無線電視翡翠臺於21時播映《一筆OUT消》期間插播特別新聞報道,不過其後仍播映劇集《七姊妹》第17集,但當晚《七姊妹》最終遭腰斬以直播美國遭受恐襲的新聞。 === 中國大陸 === 中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在22:15的《世界報道》結尾進行了30秒的播報,是最早的一條訊息。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在23:00播出了3分半鐘的“插播新聞”,此後每個整點都有不到5分鐘的新聞提要,但一直是重複之前的內容,直到9月12日早晨5時的《中國新聞》才對此事有較詳細的報道。央視的911報道受到廣泛批評,並促使其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改變報道方式。 上海電視臺、上海東方電視臺和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當晚以大篇幅報道911事件,但當時這三家電視臺僅在當地能夠收看。 == 救援 == === 消防員 === 紐約市消防員在世貿北塔遭到攻擊後立即進入火場救援,紐約市消防局大隊長成為第一位到場領導救援行動的指揮官。消防隊在世貿一樓的大堂設立臨時指揮中心,消防隊員們爬樓梯進行救援,紐約市消防隊共出動200個單位參與救援。很多消防隊員在未到指揮中心報到的情況下就立即展開救援。由於無線電通訊故障,很多衝入火場的消防員無法及時接收撤離命令,當大樓倒塌時,343名消防員殉職。 消防員在此次行動中24小時輪班救援。與此同時,當天其他地區發生火警後出動救援的平均時間為5.5分鐘,僅比平時晚一分鐘。 === 警察 === 紐約市警察局直升機在事發後很快趕到現場,隨時報告現場狀況。很多紐約市警察(NYPD)、紐約紐澤西港務局警察(PAPD)以及新澤西州警察在大樓倒塌後掩埋在內。紐約市警察局提供了12小時輪班救援。 === 工程師 === 9月12日起,由紐約建築工程師協會組織的工程師們進入現場,為紐約市規劃與建築部工作,負責查勘附近大樓的強度與受損程度,疏散出事現場數百幢房屋。他們還負責設計規劃具體處理廢墟的方法。 === 志願者 === 大樓倒塌後,就有大批志願者趕到現場。那些比較早到現場的志願者在各個力所能及的方面提供協助,包括有大學生為救援人員提供飲水等,但是後來無關的志願人員因應要求離開現場,但是有特殊技術的志願者,如工程、拆除、醫療以及心理治療等行業的人士參與接下來幾天的救援工作,甚至有一支災難救援專家隊專程從法國趕來救援。 === 美國紅十字會 === 美國紅十字會負責籌集資金用於受影響人員的安置工作。截至2001年11月19日,該組織共向2,776個家庭開出3,165張支票,總金額達到5430萬美元。他們還接到172,612個要求心理輔導的電話,29,820個請求提供最新資訊的詢問電話,並接受捐血1,592,295次。他們也提供11,549,338份餐食。紅十字協會共出動50,423人組織工作,其中48,491人為志願者。 === 開銷 === 截至2001年10月3日大約的總支出,達230億美元: * 50億美元用於現場廢墟處理 * 140億美元用於重建工作 * 30億美元用於超時工作的公務員薪水及撫卹金 * 10億美元用於被毀壞車輛與器材的添置 == 事後 == === 事後始末 === 在襲擊當天,有媒體報導一些不滿美國政策的人們舉行慶祝活動。這些報導令已經十分普遍的反伊斯蘭教情緒進一步升級,很多美國人相信,伊斯蘭教徒應為此次事件負責。美國的主流媒體如《新聞週刊》紛紛報導一些因遭受歧視而離開美國的穆斯林,其中不乏許多出生在美國並在美國接受教育的伊斯蘭教徒。雖然事件發生後沒有組織立即宣佈對此事件負責,但是基地組織公開讚揚這次事件。美國政府立即做出反應,公開表示會以軍事手段打擊事件的策劃者。 9月底,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援引西方情報機構手上證據指稱沙烏地阿拉伯富豪本·拉登為事件的幕後主使。本·拉登是基地組織的首領,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有密切關係。塔利班政權拒絕在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引渡奧薩馬·本·拉登或其他基地組織頭目。由美國領導的聯軍在未提供塔利班政權承認的證據的情況下,於10月7日對阿富汗發動軍事攻擊。 在美國軍事打擊成功剷除塔利班政權後,聯軍在阿富汗首都喀布林發現一卷遺棄的錄影帶,紀錄的是本·拉登與其他一些基地組織成員討論襲擊活動,顯示本·拉登對事件事先確實知情。 襲擊事件發生大約1年多後,一封據稱是奧薩馬·本·拉登的親筆信寄往全球各大媒體,信中解釋發動恐怖襲擊的理由。這些理由包括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大量軍事幹預,西方通俗文化的氾濫(主要是對性、酒精的開放觀念,這些觀念對於本·拉登、基地組織、塔利班政權或其他一些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而言根本無法接受)等。這封信件在很大程度上被輕視,而美國政府依然堅持,發動襲擊的主要原因是恐怖份子的反美情緒爆發。 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嚴防類似恐怖襲擊事件,並多次釋出新一輪襲擊警報。9月底,在美國各地爆發多起炭疽菌感染案件,雖然至今沒有發現此事件與九一一有關,但在2002年3月曾一度傳言,一名劫機者曾感染炭疽菌。 在美國的穆斯林組織迅速譴責襲擊,並呼籲穆斯林美國人“獻出他們的技能和資源,以幫助減輕受災群眾及其家屬的痛苦”。American Muslim Leaders. "Muslim Americans Condemn Attack" . ISNA. === 善後工作 === 世界貿易中心廢墟的大火持續三個月CBS News (Web archive) "WTC Fires All But Defeated.",救援人員花費更多時間清理瓦礫。其中一些殘骸樣本送往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檢測,包括一根被飛機撞擊過的鋼筋。襲擊事件後五個月,最後一名倖存者康復出院,事件後6個月,世貿遺址上的150萬噸瓦礫才完全清理乾淨,救援人員繼續在地底下進行清理工作。 2002年5月底,舉行宣佈清理工作正式結束的儀式。2003年7月,一個國會聯合調查組結束調查工作。雖然調查報告稱美國政府應該可以更好地預防事件的發生,如在更好地利用所收集到的情報及國防系統對襲擊事件所採取的行動方面依然有改進空間,但是沒有一名官員為事件引咎辭職。事件也導致新一輪軍費開支的大幅度增加。在大約2年後,一些國防官員稱當前美國對類似事件的預防能力與九一一時一樣脆弱無力。 世界貿易中心是由日裔美籍建築設計師山崎實所設計。事後據他生前的助手說,因為參考過去帝國大廈曾經受到美國陸軍航空軍轟炸機誤撞事件的影響,在設計過程當中已經考慮到需要使大樓結構足以抵禦大型飛機的直接撞擊。有報道分析,認為大樓的倒塌並不是因為飛機的直接衝撞,而是飛機內滿載的航空燃油傾瀉進入大樓引起的大火所釋放出的巨大熱量,使支撐大樓的鋼筋骨架軟化,最終導致世貿中心大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有關摩天大樓結構設計的調查依然在進行中。 == 死亡與失蹤人數 == 班機名稱 飛機型別 出發時間 撞擊時間 出發地 原目的地 撞擊地點 死亡人數 死亡人數 死亡人數 死亡人數 死亡人數 班機名稱 飛機型別 出發時間 撞擊時間 出發地 原目的地 撞擊地點 機組人員 乘客† 地面人員§ 劫機者 總計‡ 美國航空11號班機 波音767-223ER 上午7時59分 上午8時46分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波士頓國際機場) 洛杉磯國際機場 世界貿易中心北塔 11 76 2,606 5 2,763 聯合航空175號班機 波音767-222 上午8時14分 上午9時03分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波士頓國際機場) 洛杉磯國際機場 世界貿易中心南塔 9 51 2,606 5 2,763 美國航空77號班機 波音757-223 上午8時20分 上午9時37分 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 洛杉磯國際機場 五角大樓西翼 6 53 125 5 189 聯合航空93號班機 波音757-222 上午8時42分 上午10時03分 紐華克自由國際機場 舊金山國際機場 賓夕法尼亞州,索美塞特郡尚克斯維爾附近 7 33 0 4 44 總計 總計 總計 總計 總計 總計 總計 33 213 2,731 19 2,996 * 北美東部時區(UTC-04:00)†不包括劫機者§包括高樓樓內人員和急救人員‡包括劫機者 在紐約,當時一些正在受襲擊點上方的世貿中心人員逃往樓頂求救;但由於煙霧和巨大的熱量,直升機無法靠近大樓進行援救,使得位於頂層的人員最終全部死亡;還有一些人可能因無法忍受強烈的熱度而從大樓跳下身亡,此舉也令地面上的部分人員被砸死,包括九一一事件中第一位殉職的消防員丹尼爾·蘇爾()。據報道,其中1,638具屍體已經得到辨認,但其餘1,115人的屍體未尋獲。報道稱有大約「10,000塊骨頭或人體組織無法辨認」。此外,另有24人正式列為失蹤人士。 * == 影響 == === 政治影響 === 250px|thumb|right|受襲後的五角大樓 事件發生後,所有英軍軍事基地提高警戒狀態。所有飛越倫敦市區的航班被要求繞飛,而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的航班全部停飛。此外,美國也在重要軍政機構與著名地標設立了禁飛區,如美國國會大廈、五角大廈、白宮、自由女神像、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加利福尼亞州迪士尼樂園、佛羅裡達州迪士尼世界度假區等地點。 歐洲議會與北約總部被緊急疏散。北約宣佈,根據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如果恐怖襲擊事件是受到任何國家指使的,其將被視為對美國的軍事襲擊,因此也將被認為是對所有北約成員國的軍事襲擊。這是北約歷史上首次啟動共同防衛機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國家一改自60年代以來對於恐怖主義較為容忍的態度,對恐怖組織開始有更為主動的打擊,以避免再有九一一事件級別的恐怖攻擊發生。 太平洋安全防衞組織亦在北約發表宣告後宣佈該組織的共同防衛條例即時生效,澳洲國防軍和紐西蘭國防軍進入待命狀態準備投入戰爭。 一些美國傳統盟國,如英國、加拿大、澳洲、德國、以色列等亦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並加大機場和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的巡邏防控。而事件發生後,西方各國政府的民間支援度均大幅度上升。在美國,布什的民眾支援度大幅上升。 由於不久前發生的銀河號事件、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以及南海撞機事件使得中國民間普遍產生反美情緒,911襲擊事件發生後中國民間出現了新一波反美聲浪,另有中國網民透過網際網路聯絡親友慶祝反美戰爭的一大勝利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lbl-chinese-citizens-apologize-for-celebrating-911-129610788/933624.html 部份中國民眾為當年有關911事件不當言論道歉,並稱呼那些有同情美國傾向、特別是公開哀悼「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的中國人「今夜美國人」,儘管九一一事件中亦有華人傷亡。由於中國民間出現強烈的反美情緒,中國官方為避免反美言論影響國際形象,因此將相關書籍列為管制品http://www.nownews.com/2001/10/12/163-1207054.htm。 === 經濟影響 === 九一一事件在世界經濟與美國經濟上產生重大及即時的影響。Makinen, Gail (September 27, 2002).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9/11: A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PDF).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p. 17. http://www.fas.org/irp/crs/RL31617.pdf . Retrieved 2011-09-04.許多設在世界貿易中心的大型投資公司喪失大量財產、員工與資料資料。全球許多股票市場受到影響,一些例如倫敦證券交易所還不得不進行疏散。紐約證券交易所直到九一一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即9月17日)才重新開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開盤第一天下跌14.26%Bob, Fernandez (September 22, 2001). "U.S. Markets Decline Again". KRTBN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其中跌幅最嚴重的要數旅遊、保險與航空股。 美國的汽油價格也大幅度上漲。當時美國經濟已經放緩,九一一事件則加深全球經濟的蕭條。 北美領空關閉幾天後攻擊和減少其重新開放後的空中旅行,在空中旅行的能力削減近20%,加劇掙扎中的美國航空業的財務問題。Bhadra, Dipasis; Texter, Pamela (2004)."Airline Networks: An Econometric Framework to Analyze Domestic U.S. Air Travel".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Retrieved 2011-09-04. 9月11日恐怖襲擊也間接導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國戰爭以及其他國土安全開支,總額至少為5兆美元。Heath, Thomas (May 3, 2011). "Bin Laden-{’}-s war against the U.S. economy" . The Washington Post.Khimm, Suzy (May 3, 2011). "Osama bin Laden didn-{’}-t win, but he was -{‘}-enormously successful-{’}-". The Washington Post. == 責任 == 九一一後有很多報導稱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宣稱對事件負責,但很快遭到該組織一名高階官員的否認。也有報導稱在約旦河西岸地區有舉行自發慶祝活動,但是根據德國和瑞典媒體的報導,至少有一個類似的慶祝活動是事先安排組織的。現在已經發現,有一些媒體播放原有的錄影檔案來顯示中東的慶祝活動。有說法認為這些慶祝活動跟九一一事件完全無關。但是後來的證據表明這些說法本身才是偽造的。 雖然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沒有宣佈對恐怖襲擊負責,但是在2004年10月,疑似本·拉登的人物透過錄影的方式承認正是他本人下令發起的襲擊行動。他在一段由半島電視臺播放的錄影帶中稱“基地組織最初並沒有襲擊美國的念頭,但由於美國偏袒以色列的做法,促使該組織產生襲擊美國的念頭”拉登最新錄影在半島臺播出威脅對美髮動新襲擊 ,新華網。 事件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2006年5月4日,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法官正式作出宣判,判處因911恐怖襲擊事件而受審的基地組織成員穆薩維終身監禁,並不得假釋。5月23日,基地組織經常使用的一家網站公佈一段據稱是本·拉登的講話錄音說,是他本人指揮19個人實施911襲擊,但他從未指派穆薩維參與。 2007年1月8日,德國漢堡高等法院宣佈判處涉嫌參與911事件的摩洛哥男子穆塔薩迪克15年徒刑。德國法院判處“9·11”嫌疑人15年徒刑 ,新華網3月9日,基地組織海外軍事活動首領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在聽證法庭上首度招認:「九一一行動從頭到尾都是我負責主導。」他2003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捕,秘密關進美軍關塔那摩灣基地。911主謀 招認31起攻擊,臺灣《蘋果日報》,2007年3月16日潘雲召,楊晴川,“9·11”事件嫌疑犯承認製造恐怖襲擊 ,新華網8月21日,美國中央情報局解密並公佈其監察長辦公室完成的一份機密報告的摘要。報告批評中情局在9.11事件前未能制定打擊基地組織的戰略,並建議對局長喬治·特尼特等官員進行懲罰。潘雲召,美報告批評中情局在“9·11”事件前未能有效工作 ,新華網 根據2008年WorldPublicOpinion.org對17個國家、共16,063名受訪者的投票,46%認為是基地組織所為,29%認為另有其人,25%不確定,誤差範圍為+/-3%至4%。 == 美國政府反應 == === 軍事行動 === 美軍即年帶領北約國家向阿富汗發動戰爭,理由為「塔利班按無罪推定原則拒絕提交嫌疑人士奧薩瑪·賓拉登」。戰爭導致超過7萬人死亡,切爾西·曼寧亦透過維基解密披露於2010年4月至11月間一系列的資訊公開,較知名的包括2007年巴格達空襲、2009年於阿富汗的格拉奈大屠殺、美國外交電報和50萬筆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戰爭日誌。 美軍一年後興建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並褻瀆古蘭經,拘押779名嫌疑人士,導致過百名嫌疑人士絕食抗議。 美軍兩年後帶領北約國家向伊拉克發動戰爭,理由為「擁有生化武器」。 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即年透過美國愛國者法案,五年後的,五年後的稜鏡計畫等法案帶領五眼聯盟進行全球監控,理由為「保護國家安全」,導致愛德華·斯諾登披露稜鏡計畫。 2011年5月2日,美軍海豹特種部隊第六分隊在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城市阿伯塔巴德擊斃了被認為是九一一事件幕後主謀的基地組織領袖奧薩馬·本·拉登。 === 國內反應 === 政府的各級部門展開對事件的調查。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立即宣佈此行為屬於戰爭行為。美國政府在事件發生後立即秘密拘留、逮捕、盤問至少1200人,大多數是非美國公民的阿拉伯或穆斯林男子。美國司法部也查問5000名來自中東的男子。政府後來承認,當中只有10到15人與基地組織有關,但是無人牽涉九一一事件。但是目前依然有500人因觸犯移民條例而被監禁,70名以色列人因違反旅遊觀光簽證而被拘留。國會透過400億美元緊急撥款,還有大約200億美元撥款用於航空公司補助。多部被指責為侵犯人身自由、為政府監視民眾提供便利的法律也獲得透過。10月10日,聯邦調查局公佈「FBI恐怖分子通緝令」名單。 === 調查研究和報告 === 2004年8月,由領導的恐怖襲擊全國委員會發布911事件的最終報告,結論表示造成2600多人死亡的一系列恐怖襲擊是由19名年輕的阿拉伯人造成的,他們聽命於總部設在阿富汗的伊斯蘭極端分子。這19人當中有些在美國待了超過一年時間,儘管有4人接受過飛行員培訓,但大多數人都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他們大多數人英語說得不好,有些人甚至完全不會。他們以四五人為一組,攜帶刀具、罐裝或胡椒噴霧,劫持了4架飛機,造成這次致命的災難。 美國恐怖襲擊全國委員會分析了911襲擊的計劃和構思,並研究從1998年至2001年9月11日一系列由伊斯蘭極端分子發起的恐怖襲擊和美國各部門的應對措施。報告認為,在1998年8月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的爆炸事件後,作為報復,美國對阿富汗和蘇丹的基地組織目標發動了巡航導彈襲擊,本拉登及其顧問們便開始構思利用飛機來發動恐怖襲擊的計劃。 在美國各部門的應對措施方面,報告表示在2000年10月之後,有證據表明是由基地組織特工發動的,但沒有證實本拉登下達了命令。而塔利班早些時候曾被警告,它將對本拉登再次襲擊美國負責。中央情報局將其調查結果描述為「初步判斷」,比爾·克林頓及其首席顧問告知他們正在等待結論,然後再決定是否採取軍事行動。喬治·沃克·布什上任後即開始制定一項新戰略,其既定目標是在三到五年內消除基地組織的威脅。這份消除基地組織威脅的新興戰略包括擴大在阿富汗的秘密行動計劃,以及針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外交戰略,但整體上收效甚微。 報告指出,對911事件的應急響應有許多是即興的,而且在應對策劃者的一些弱點上存在疏忽。例如其中一名劫機的飛行員在2001年8月16日因違反移民條例被捕,情報界官員才意識到2000年1月在東南亞發現的恐怖分子已經抵達美國。這些案件並未促使採取緊急行動,據官員解釋,是因為沒有任何分析工作可以預見到天上的雷電會如何連線到地面。這點對於從未處理過試圖將商用飛機轉變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軍方也是如此。負責美國領空防禦的兩個聯邦機構——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的現有協議,在各方面都不適合將被劫持飛機當作敵機來迎擊。美國軍方匆忙嘗試組織即興防禦,防空部門直到在賓夕法尼亞的飛機墜毀後28分鐘才收到擊落授權,並讓飛機緊急起飛,但效果不佳,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去哪裡,也不知道要攔截什麼目標。雖然華盛頓的領導人認為在他們頭頂盤旋的戰鬥機接到了消滅敵機的指令,但實際上傳達給飛行員的唯一命令是「待命和警惕」。而報告最後認為,雖然五角大樓存在指揮和控制問題,但在應急響應總體上是有效的。 美國恐怖襲擊全國委員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政府從1998年到2001年所採取的任何措施都沒有擾亂甚至延緩基地組織陰謀的程序,整個政府都存在想象力、政策、能力和管理方面的失敗。例如; *美國領導人並不瞭解恐怖主義和基地組織所帶來的威脅和嚴重性,本拉登和基地組織的恐怖主義威脅並不是公眾、媒體或國會政策辯論的主要話題,它們在2000年總統競選期間幾乎沒有出現過。而這種新型恐怖主義向美國政府機構提出了挑戰,這些機構並沒有經過精心謀劃來應對這些挑戰。無論是克林頓政府還是911事件之前的布什政府,恐怖主義都不是美國政府最關心的國家安全問題,而在911事件之前,克林頓和布什政府的官員都認為美國進攻阿富汗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美國試圖在冷戰最後階段利用其能力來解決基地組織問題,但這些能力不足。例如中央情報局不具備應對準軍事行動的能力。在911事件之前,它也沒有尋求大規模擴充套件這些能力。美國國防部也從未全面參與打擊基地組織的任務,儘管這可能是威脅美國的最危險的外國敵人,但美國的國土捍衛能力主要是面向外部,其國內幾乎沒有保留任何警戒基地。美國國防規劃的場景偶爾會考慮被劫持飛機被引導至美國目標的危險,但僅限於來自海外的飛機。 *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能力也很弱,航空局既沒有考慮任何針對自殺式劫機的可能性來調整自己的訓練,也沒有調整與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訓練來應對過去未經歷過的威脅。 錯失911事件的情報分享,是行動管理最廣泛討論的問題,在一些高階別的溝通方面,美國政府和各部門整體表現很差,高階軍方和聯邦航空局領導人之間沒有有效溝通,導致指揮系統運作不佳。這點也體現在響應參與救援的平民、消防員、警察、緊急醫療技術人員和應急管理專業人員身上,他們在指揮和控制以及內部溝通方面的問題阻礙了紐約的有效決策。在紐約消防局內部,出於幾個原因,指揮官難以與他們的隊伍溝通,實際派出的救援隊伍比命令要多,並且有部分單位展開獨立行動,他們既沒有全面考慮也沒有協調其它隊伍。由於缺乏標準操作程式和能夠使多個命令以統一方式響應事件的無線電,這些救援響應都曾受到阻礙。只有紐約警察局過去曾動員數千名警員參加過需要控制人群的重大活動,因此擁有更容易適應911事件規模的無線電技術能力。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一樣,對於跨國恐怖主義的興起作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反應緩慢。在911事件之前,美國國會幾乎沒有就恐怖主義問題向行政部門機構提供任何指導,也沒有任何重大方式對其進行改革以應對威脅。 === 機密的28頁 === 從2002年12月至2016年7月,911事件調查報告書中有28頁一直處於美國政府保密之下。目前美國國會議員可以在經過批准和嚴格監視下閱讀這28頁報告。共和黨眾議員讀後聲稱:「這是令人震驚的,我需要每讀兩三頁後停下來重新調整歷史認知。」。他另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所有美國人必須閱讀這28頁報告,然後弄清楚911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誰才是我們的朋友和誰才是我們的敵人。」。這28頁報告被普遍認為是有關某國政府直接涉及911事件的資料。根據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洩露出來的檔案顯示,這個國家極可能是沙烏地阿拉伯。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承諾公開這28頁報告,給予受難者家屬一個交代。2016年7月16日,美國國會公佈該28頁報告的大部分內容,儘管如此,報告中還有174處文字被保密而塗黑至無法閱讀。根據被公佈的部分,儘管其內容僅是調查員懷疑沙國皇室駐美大使的一些可疑電話,卻委婉的從側面證實之前外界依據洩露檔案做出的猜測。 2021年8月初,約1700名911事件受害者家屬、911事件的現場急救人員與生還者發表公開信,要求美國總統拜登解密政府檔案,以瞭解沙烏地阿拉伯在911事件中的角色。2021年9月4日,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指示美國司法部與相關機構檢視、解密並公佈關於911恐怖攻擊的調查檔案,並在6個月內對外公佈。2021年9月11日,FBI公佈首份9·11調查檔案,表示無證據證明沙特政府參與恐襲。 == 後續 == === 遺骸鑑定 === 至2021年9月11日止,世貿中心事件的2,753名罹難者中,僅有1,647名身分已獲得正式鑑定確認,尚餘1,106名身分待確定。 === 疾病 === 在襲擊期間,大量有毒粉塵、碎片和灰燼集中在世貿廢墟周圍,造成未佩戴呼吸器和急救人員與倖存者暴露此有害環境後。產生長期性的人體健康問題。這些空氣與碎片中含有石棉、鉛、汞等有毒物質。 自2001年以來,至少有221名警察死於與紐約市襲擊事件有關的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包含慢性鼻竇炎、癌症、胃食道逆流、氣喘、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 === 遊戲 === 許多遊戲開發者為了響應這一事件及其對公眾情緒的影響,不得不對正在開發或即將發布的遊戲進行調整和修改。 《微軟模擬飛行》在事件發生後刪除了遊戲地圖中的世貿中心,也禁止任何玩家嘗試重演911事件。由於恐怖襲擊者承認使用了這一款模擬器計劃襲擊,本遊戲因而陷入法律事件。 《虹吸戰士3》其封面設計在9/11事件後進行了更改。原本可能包含對當時敏感內容的描繪,改為一個更中性的美國國旗封面,以表達對事件的尊重和悼念。 《俠盜獵車手III》的發布被延遲三週,並對遊戲內容進行了修改,刪除或修改了可能被視為敏感的內容,包括對紐約市(遊戲中稱為自由城)的某些描繪。 《潛龍諜影2 自由之子》雖然具體修改細節不詳,但據報導該遊戲中的某些內容在9/11事件之後進行了調整,以避免觸及敏感主題。 《Spider-Man 2: Enter Electro》的最終關卡進行了修改,原本設定在雙子塔的場景被更改,以避免引起玩家的不適。 === 相關電影 === #這次事件中,曾參與救援工作的消防員詹姆斯·漢隆()與紀錄片製作人拍攝一部紀錄片《9/11》,於2002年上映。 #美國導演麥可·摩爾於2004年拍攝的紀錄片《華氏911》,從批判的角度描述了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反恐戰爭和對新媒體的控制,是美國票房記錄最高的紀錄片。 #世貿中心倒塌的一幕在事後改編成電影《世貿中心》,於2006年上映。 #另外,根據四架被劫持客機之一——聯合航空93號班機上所發生的事件而改編的影片《聯航93》,亦在美國及其他國家上映。 #迪倫·埃弗裡執導電影《脆弱的變化》,以大量證據質疑911恐怖襲擊是美國所為,是一場政治陰謀,九一一陰謀論。 #凱瑟琳·畢格羅執導的《00:30凌晨密令》,其中美國中情局探員Maya花費12年時間尋找賓拉登,最終由海豹六隊將之擊斃。 #由英國導演斯蒂芬·達爾德里執導的電影《心靈鑰匙》在2012年上映。 === 相關書藉 === # 美國作家、波士頓大學教授米切爾·察考夫 (Mitchell Zuckoff)的書藉《Fall and Rise: The Story of 9/11》在2019年出版。 === 世貿中心廢墟旁的清真寺建案 === 2010年,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支援建商在世貿中心廢墟旁興建一個伊斯蘭文化中心,其中包含一座清真寺。此事引發受難者家屬的不滿,認為這是在傷口上灑鹽的行為。反對者試圖以地標名義保留已有152年的建築物以阻止興建,但紐約地標保護委員會以9比0票否決。 ===911求償法案=== 2016年5月份美國參議院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透過一份911法案,表明受害者可以藉由美國國內法庭控告涉及911的外國人包含政府,之後由美國法庭判決勝訴後在美國領土內對其人或其資產執行。美國總統歐巴馬初始就明確表明將動用否決權反對此一法案。 沙烏地阿拉伯早前已經威脅:只要本法案施行,將會拋售包含國債券在內的7,500億美元在美資產。其後,美國公佈沙特持有美國國債約1,168億美元,但否認與沙特的警告有關。 2016年9月28日,美國國會投票推翻總統奧巴馬對《》(簡稱「911法案」)的否決。該法案允許911恐怖襲擊事件死難者的家屬向沙烏地阿拉伯索償。參議院以97比1、眾議院以348比77的壓倒多數推翻總統對911法案的否決,是國會兩院首次以三分之二多數推翻奧巴馬對一項議案的否決。 ==重建== 襲擊當天,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稱:“我們要重建。我們要從中再起,變得更加強大、政治上更加強大、經濟上更加強大。天際線會再次補全。” 襲擊一年內,五角大樓受損部分重建並進駐人員。2003年末,臨時世界貿易中心車站開放,新的世貿中心7號塔重建並於2006年完工。世貿中心主址重建後延至2006年末,直至承租人拉里·希爾弗斯坦和紐約與新澤西港務局在財務上取得同意才得繼續。最終丹尼爾·裡伯斯金設計的「」()獲選為基本方案,其中包括一座541米高的新一號樓、三座沿教堂街的辦公樓、以及設計的紀念館。2006年4月27日,新一號樓開始重建,2013年5月20日蓋到最高。當日,塔尖安裝後的該樓高度達到1,776英尺(541米),成為西半球最高的建築。2014年11月3日,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竣工開放。 2008年至2011年擔任紐約港務局和新澤西州執行董事的克里斯多福·O·沃德(Christopher O. Ward)是襲擊事件的倖存者,他因讓事件現場的建設重回正軌而受到讚譽。 2016年3月3日,原臨時車站,以世界貿易中心交通樞紐(World Trade Center Transportation Hub)為名重新啟用。新車站由西班牙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設計,此外在原柏樹街155號的希臘正教會聖尼古拉堂,是襲擊事件中除世界貿易中心以外唯一完全被摧毀的建築物,後在紐約與新澤西港務局的開發下進行重建工程,並在2021年9月11日,即事發20週年後舉辦點燈儀式,預估在2022年4月完工。 ==紀念== 襲擊第二天,世界各地紀念和守夜林立,原爆點四周貼滿了去世和失蹤者的照片。一位目擊者稱自己“無法擺脫無辜喪生者的面孔。他們的照片到處都是,貼滿了電話亭、街燈、地鐵外牆。這一切讓我想起大葬禮,人們肅穆、哀悼,但很友善。之前,紐約給我的感覺是冷漠;如今,人們伸出援手,互助扶持。” 第一個紀念方式是投射燈柱,有88個探照燈安在世貿中心塔基上。紐約展開了世貿中心紀念館設計競賽,海選精品。2006年8月,《倒映虛空》(Reflecting Absence)脫穎而出,主張在塔基上建造一對鏡面池塘,環刻故人姓名。2006年8月,世貿中心紀念基金會和紐約與新澤西港務局開始大規模建設紀念館和博物館。2011年9月11日,襲擊十週年紀念活動在紀念館舉行,該館次日向公眾開放。博物館於2014年5月15日完成,21日開放。 2008年,五角大樓紀念館完工,並於遇襲七週年當日開放。紀念館包括184個面向五角大樓的長凳。2001至2002年間,五角大樓進行修復,並在77次航班撞擊的位置建了一個小教堂和室內紀念館。 尚克斯維爾計劃建立聯合航空93號國家紀念館,圍上樹叢,在風鈴刻上故人姓名。臨時紀念館位於事故地點處。 紐約市消防員捐獻了一個用世貿鋼材製作的十字架,立在類似五角大樓形狀的底子上,並於2008年8月25日安裝在消防局外。多地建立了紀念館。逝者家屬、相關組織建立了許多獎學金和慈善基金。 紐約市每年都會在肅穆的音樂背景下誦讀故人姓名。美國總統出席了五角大樓的紀念活動,要求美國人遵守愛國日(Patriot Day),肅靜默哀。賓夕法尼亞州尚克斯維爾舉行了小型紀念活動,通常由總統夫人出席。 縮圖 | 250px | 一塊來自世貿中心廢墟的鋼塊,展示於紐約號上的玻璃盒中。玻璃表面上繪有911事件發生前的紐約天際線。 為紀念該事件,聯合航空93號班機的出發機場——紐瓦克國際機場隨後改名為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在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中,有三艘艦的命名是為了紀念911事件:編號LPD-21的紐約號(USS New York LPD-21)以世貿中心所在地命名,且其船身有約7.5噸鋼料是回收自倒塌的世貿中心大樓,主要用於製造艦艏部分;編號LPD-24的(USS Arlington LPD-24)以遭客機撞擊的五角大樓所在的阿靈頓縣命名;編號LPD-25的(USS Somerset LPD-25)以聯合航空93號班機墜毀地點的薩默塞特縣命名。 == 參見 == * 恐怖主義 * 伊斯蘭恐怖主義 * 基地組織 * 波金卡計劃 * 九一一陰謀論 * 非對稱作戰 * 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事件 * 道森機場劫機事件:另一起多架民航飛機同時遭劫持的事件 * 聯合航空93號班機 * 聯合航空175號班機 * 美國航空11號班機 * 美國航空77號班機 * 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 * 奧薩馬·本·拉登之死 * 飛行員自殺 ==備註== == 參考資料 == ===書籍=== * Wayne Barrett and Dan Collins, Grand Illusion: The Untold Story of Rudy Giuliani and 9/11.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6). ISBN 978-0-06-053660-2 *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The 9/11 Commission Report: Fin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04), ISBN 978-0-393-32671-0 == 外部連結 == * 美國國家恐怖襲擊事件委員會網站 * 受害者名單 * 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紀錄片與影像檔案 * 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媒體庫紀錄 * 國家安全檔案 * 9月11日數位檔案:儲存2001 年 9 月 11 日的歷史,來自羅伊·羅森茨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和美國社會歷史專案/媒體與學習中心的檔案 *9/11檔案,布拉格捷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 *9/11的20年後: 反思的一週,昆西研究所 * 911 Investigations,與九一一攻擊和恐怖主義戰爭相關的調查檔案 ; 媒體界 * A Television News Archive * 美國最恐怖的一天, BBC * CNN.com * * * * Category:2001年國際關係 Category:高層建築火災 Category:美國建築物倒塌事件 Category:政府建築襲擊事件 Category:辦公大樓襲擊事件 Category:紐約市災難 Category:賓夕法尼亞州災難 Category:弗吉尼亞州災難 Category:世界貿易中心 (紐約) Category:喬治·沃克·布殊政府爭議 Category:反西方情緒 Category:反美情緒 Category:仇恨犯罪案件 Category:國際恐怖主義 Category:伊斯蘭教與暴力 Category:伊斯蘭教相關爭議 Category:吉哈德 Category:2001年屠殺 Category:喬治·沃克·布什總統任期 Category:沙烏地阿拉伯—美國關係 Category:2001年美國恐怖活動 Category:五角大樓 Category:美國曆史 (1991年—2008年)
8月29日
8月29日是陽曆年的第241天(閏年是242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4天。 == 大事記 == === 9世紀 === * 870年:阿格拉布王朝經過圍城戰後攻克梅萊特城,從拜占庭帝國控制下奪走馬耳他。 === 14世紀 === * 1350年:英格蘭王國的海軍於溫奇爾西海戰中擊敗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艦隊。 === 15世紀 === * 1475年:皮基尼條約的簽署結束了法蘭西王國與英格蘭王國之間為法國王位而爆發的戰爭。 * 1487年:瓦斯科·達伽馬決定從科澤科德啟航返回葡萄牙王國。 === 16世紀 === * 1521年:奧斯曼帝國攻佔貝爾格萊德。 * 1526年:匈牙利王國暨波希米亞王國國王拉約什二世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戰死,雅蓋隆王朝結束。 * 1541年:奧斯曼帝國攻佔匈牙利王國的首都布達。 === 18世紀 === * 1741年:渡島大島發生大噴火並引發巨大海嘯,造成1,467人死亡。 * 1756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率領軍隊突然入侵鄰近的薩克森,七年戰爭爆發。 * 1786年:美國馬薩諸塞州農民因不滿極高稅務壓力與基本權利遭到剝奪,在丹尼爾·謝司率領下發起謝司叛亂。 === 19世紀 === * 1825年: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 * 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透過實驗發現電磁感應定律。 * 1833年:英國立法廢除奴隸制。 * 1842年:清朝與英國代表簽署《南京條約》結束第一次鴉片戰爭,香港割讓給英國並開放五口通商。 * 1862年:第二次馬納沙斯之役爆發,北維吉尼亞軍團得勝而受鼓舞,主動向北方發動侵略,展開馬裡蘭會戰。 * 1871年:明治維新:日本宣佈廢藩置縣。 * 1875年:清廷派遣郭嵩燾率領使團就馬嘉理事件去英國道歉。 * 1885年:德國發明家戴姆勒發明製造的戴姆勒摩托車獲得專利,被視為世界首部摩托車。 * 1898年:美國輪胎製造商固特異成立。 === 20世紀 === * 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生效,朝鮮半島正式併入日本版圖,朝鮮日治時期開始。 * 1930年:英國聖基爾達島最後36位居民志願遷往蘇格蘭本土。 *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斯洛伐克民族起義,六萬名斯洛伐克官兵宣佈起義,與德國軍隊開戰。 * 1946年:美國海軍內華達號戰列艦退役。 * 1949年:蘇聯在哈薩克塞米巴拉金斯克基地完成RDS-1原子彈核試驗,引發與美國間的核軍備競賽。 * 1952年: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名作《4分33秒》首度公開演奏。 * 1958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人民公社。 * 1966年:-{zh-cn:披頭士樂隊; zh-tw:披頭四樂團; zh-hk:披頭四樂隊;}-在美國舊金山進行最後一次演唱會。 * 1966年:越南戰爭:美軍飛機在北部灣炸燬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貨輪1018輪的事件,南海1018輪事件發生。 * 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全部建成。 * 1982年:聯邦德國科學家人工合成109號元素䥑成功。 * 1987年:韓國發生五大洋集體自殺事件,32人死亡。 * 1991年:蘇聯最高蘇維埃宣佈禁止蘇聯共產黨的所有活動。 * 1997年:串流媒體Netflix成立。 * 2000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自宣佈「八萬五計劃」以來恢復賣地。 === 21世紀 === * 2002年:網路瀏覽器Netscape 7推出。 * 2004年:200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閉幕。 * 2005年:颶風卡崔娜襲擊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與密西西比州沿岸地區,造成至少1,836人死亡。 * 2010年:美國職棒大聯盟名將法蘭克·湯瑪斯退役。 * 2012年:2012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英國首都倫敦開幕。 * 2021年:北京地鐵1號線及八通線實現貫通運營。 == 出生 == * 1593年:豐臣秀賴,豐臣秀吉之子,側室澱殿所生。官至從一位右大臣。(1615年逝世) * 1619年: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法國政治家,路易十四時代擔任財政大臣、海軍國務大臣。(1683年逝世) * 1632年:約翰·洛克,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1704年逝世) * 1780年: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法國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領導人。(1867年逝世) * 1809年:老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美國作家,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被譽為美國19世紀最佳詩人之一。(1894年逝世) * 1862年:安德魯·費希爾,澳大利亞政治人物,第5任澳大利亞總理。(1928年逝世) * 1862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時詩人、劇作家、散文家,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49年逝世) * 1871年:阿爾貝·勒布倫,法國政治人物,第15任法國總統。(1950年逝世) * 1871年:金九,韓國獨立運動家、抗日英雄,被現代韓國人尊稱為「韓國的國父」。(1949年逝世) * 1876年:查爾斯·富蘭克林·凱特林,美國發明家、工程師、商人。(1958年逝世) * 1880年:瑪麗-露易絲·梅拉紐爾,法裔加拿大超級人瑞。(1998年逝世) * 1888年:大內兵衛,日本勞農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1980年逝世) * 1888年:三川軍一,日本海軍戰將。(1981年逝世) * 1892年:亞歷山大·誇黑,法國著名科學哲學家與科學史學家,是第一個提出「科學革命」說法的史學家。(1964年逝世) * 1904年:沃納·福斯曼,德國醫生,心臟導管的發明人,195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79年逝世) * 1905年:查爾斯·阿弗雷德·塔裡亞菲羅,美國漫畫家,以迪士尼卡通人物唐老鴨的創作者聞名。(1969年逝世) * 1912年:孫基禎,朝鮮日治時期北朝鮮男子馬拉松運動員。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馬拉松專案冠軍,首位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奪得金牌的朝鮮族運動員,曾擔任韓國田徑聯盟主席及韓國體育協會會長。(2002年逝世) * 1914年:柏納德·馮內果,美國大氣科學家。(1997年逝世) * 1915年:英格麗·褒曼,瑞典女演員。(1982年逝世) * 1919年:吳冠中,中國著名畫家。(2010年逝世) * 1920年:查利·帕克,美國著名黑人爵士樂手。(1955年逝世) * 1921年:艾瑞絲·愛普菲爾,美國實業家、室內設計師、時尚設計師。(2024年逝世) * 1923年:李察·艾登堡祿男爵,資深英國演員、導演及監製。(2014年逝世) * 1928年:陸熙炎,中國化學家。(2023年逝世) * 1929年:陳楷模,臺灣外科醫師。(2019年逝世) * 1933年:潔罕·薩達特,前埃及第一夫人。(2021年逝世) * 1935年:威廉·弗萊德金,美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劇作家。(2023年逝世) * 1936年:約翰·麥凱恩,美國政治家,共和黨資深參議員。(2018年逝世) * 1937年:樂蒂,香港國語片演員。(1968年逝世) * 1938年:羅伯特·愛德華·魯賓,美國銀行家,第70任美國財政部部長。 * 1939年:喬·舒馬赫,美國電影導演(2020年逝世) * 1940年:詹姆斯·布雷迪,美國政治人物,第17任白宮新聞秘書。(2014年逝世) * 1946年:季米特里斯·赫里斯託菲亞斯,賽普勒斯共產黨勞動人民進步黨總書記。(2019年逝世) * 1947年:詹姆士·亨特,英國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1993年逝世) * 1947年:天寶·葛蘭汀,美國畜產學學者、暢銷作家。 * 1950年:八代亞紀,日本女性演歌歌手、演員。(2023年逝世) * 1951年:黃鶯鶯,臺灣歌手。 * 1957年:鷺巢詩郎,日本作曲家。 * 1958年:-{zh-cn:邁克爾·傑克遜; zh-hk:米高·積遜; zh-tw:麥可·傑克森}-,美國流行音樂歌手、作曲家、唱片製作人、舞蹈家、演員、慈善家(2009年逝世) * 1958年:連尼·亨利,英國喜劇演員。 * 1959年:史蒂芬·沃爾夫勒姆,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 * 1960年:渡邊多惠子,日本漫畫家。 * 1961年:顏福偉,香港企業家,歌手。 * 1967年:紀瑞·於澤克,捷克攝影師。 * 1967年:邵昕,臺灣演員。 * 1969年:椎名愛弓,日本漫畫家。 * 1969年:艾薇兒·海恩斯,美國律師,現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 * 1971年:左安安,臺灣歌手。 * 1971年:卡拉·古奇諾,美國女演員。 * 1972年:裴勇俊,韓國演員。 * 1973年:託馬斯·圖赫爾,德國前職業足球員、足球教練。 * 1976年:容·達爾·托馬森,丹麥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80年:謝霆鋒,香港歌手,演員。 * 1980年:大衛·威斯特,美國籃球運動員。 * 1981年:卡洛斯·德爾菲諾,阿根廷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81年:丹尼斯·吳,韓裔美國模特兒、演員。 * 1981年:藍妮·芭比,法裔加拿大成人女星。 * 1981年:布萊恩·切斯基,美國企業家,Airbnb創辦人兼執行長。 * 1982年:張博,中國男演員。 * 1983年:彭國柱,香港新聞從業員。 * 1983年:雷佳音,中國男演員。 * 1983年:魏釗,中國足球運動員。 * 1986年:張峰奇,臺灣歌手。 * 1986年:麗婭·米歇爾,美國女演員、歌手。 * 1986年:諫山創,日本漫畫家。 * 1988年:小柳友,日本演員。 * 1988年:赤坂明,日本漫畫家。 * 1989年:巫哲棋,香港男配音員。 * 1989年:蘇炳添,中國男子田徑運動員。 * 1992年:陳威全,臺灣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93年:吳品潔,臺灣女演員。 * 1993年:連恩·佩恩,英國男歌手。 * 1994年:片寄涼太,日本歌手、演員。 * 1995年:曾向鎮,香港男演員。 * 1995年:千葉翔也,日本男性聲優。 * 2000年:濱邊美波,日本女演員。 * 生年不詳:深町壽成,日本男性聲優。 == 逝世 == * 214年:龐統,劉備帳下謀士(179年出生) * 886年:巴西爾一世,拜占庭帝國皇帝(811年出生) * 939年:王繼鵬,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生年不詳) * 939年:李春燕,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皇后(生年不詳) * 956年:宣懿皇后,後周皇后(931年出生) * 1021年:源賴光,日本平安時代大將(948年出生) * 1135年:穆斯塔爾希德,阿拔斯王朝第二十九代哈里發(1092年出生) * 1395年:阿爾布雷希特三世,奧地利大公(1349年出生) * 1523年:烏爾裡希·馮·胡滕,德意志人文主義者(1488年出生) * 1526年:拉約什二世,匈牙利國王、波西米亞國王(1506年出生) * 1623年:黑田長政、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福岡藩初代藩主(1568年出生) * 1780年:雅克-熱爾曼·蘇夫洛,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師(1713年出生) * 1799年:教宗庇護六世,羅馬主教(1717年出生) * 1877年:楊百翰,美國宗教領袖、政治家、殖民者(1801年出生) * 1926年:何福,香港企業家及慈善家(1863年出生) * 1932年:安東貞美,日本大日本帝國陸軍上將,第6任臺灣總督(1853年出生) * 1933年:羅登賢,中國工人運動早期領袖(1905年出生) * 1935年:阿斯特里德,比利時王后。(1905年出生) * 1937年:奧託·赫爾德,德國數學家(1859年出生) * 1937年:尼古拉·雅科夫列維奇·伊林,蘇聯火箭技術先驅之一。(1901年出生) * 1939年:江上青,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的叔父和嗣父(1911年出生) * 1955年:洪深,中國現代戲劇家。(1894年出生) * 1979年:竹鶴政孝,日本化學家、企業家,被譽為「日本威士忌之父」。(1894年出生) * 1982年:英格麗·褒曼,瑞典女演員。(1915年出生) * 1984年:穆罕默德·納吉布,埃及政治人物,首任埃及總統。(1901年出生) * 1987年:菲利普·黑格·史密斯,美國電子工程師,史密斯圓圖的發明者。(1905年出生) * 2001年:高棪,臺灣編舞家,被譽為「臺灣舞蹈教育之母」。(1908年出生) * 2013年:謝默斯·希尼,愛爾蘭作家、詩人,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39年出生) * 2013年:布魯斯·穆雷,美國行星科學家、地質學家。(1931年出生) * 2018年:詹姆斯·莫理斯,英國經濟學家。(1936年出生) * 2021年:愛德華·阿斯納,美國演員,美國影視演員工會前主席。(1929年出生) * 2021年:雅克·羅格,比利時體育官員、帆船運動員,前任國際奧委會主席。(1942年出生) * 2021年:羅伯特·大衛·斯蒂爾,美國政治活動家。(1952年出生) * 2022年:帕特·麥吉爾,加拿大男子籃球運動員、醫師、教授、政治人物。(1927年出生) * 2022年:弗拉基米爾·古謝夫,俄羅斯政治人物。(1932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古埃及曆法元旦 * 聖若翰洗者殉道日 * 禁止核試驗國際日 * :國家運動日 * :泰盧固語日 * :市政警察節 * :國家起義日 * :礦工節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結構工程
結構工程()是分析和設計荷載作用下的建築結構的工程學科目。結構工程通常被歸類為土木工程的分支,但也可以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來研究。 結構工程師通常參與房屋建築和其他大型結構的設計, 但也能參與到諸如機械、醫療裝置、汽車等結構可靠性會影響使用和安全的領域。結構工程師必須按照國家或行業規範來設計,確保安全性(如:結構不能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破壞)、可維護性以及可用性(如:房屋不能有太大的變形,避免使用者不適)。設計出來的建築必須能承受巨大的荷載,以及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 結構工程理論是建立於在不同場地和材料下,結構所表現出來的物理規律和工程經驗之上。結構設計一般用少數幾種簡單的結構構件來組成複雜的結構體系。 ==結構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為工程分析和設計負責。剛入門的結構工程師會設計建築物的一些相對獨立結構構件,例如梁、柱、樓板。熟練工程師則負責建築物的整體結構分析。 結構工程師通常細分到不同的領域,如橋樑工程師、建築工程師、管道工程師、工業建築工程師,以及特定的機械設計行業如汽車和飛機。 自從人類開始建設自己的房屋,結構工程師 就出現了。19世紀晚期的工業革命,科學技術的大發展使得結構工程師逐漸獨立於建築師。在那之前,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通常是一個人,稱為。 現在,結構工程師需要完全理解靜態與動態荷載,以及相對應最適合的結構形式。現代建築的複雜性要求結構工程師極富創造力的工作。一個結構工程師通常需要四到五年的高等教育,三年左右的工作實踐才能被認為基本勝任工作。 結構工程師的從業資格和認證一般由全世界特定的學術組織和監管機構(例如,英國的)。根據從業人員的學會和他們參加的考試,一般被認可為結構工程師或者土木工程師。 ==結構工程歷史== 結構工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時由伊姆荷太普主持修建的左塞爾金字塔,伊姆荷太普是第一個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工程師。金字塔是古代文明建造的最常見的結構形式,因為金字塔結構形式是內在穩定的且可以被幾乎是無限縮放(相對於其他大多數其他結構形式,增加大小不會線性比例地增加負荷)。 在整個古代和中世紀,大多數建築物的設計和施工,是由工匠主持,如石匠和木匠。沒有系統的結構理論,對結構如何工作的認識極為有限,工程施工幾乎完全基於經驗。知識是由同業公會保留,很少進步。建築物只是重複的結構。 沒有記錄顯示誰首先計算結構構件的強度或結構材料的表現,但結構工程專業真正發展起來是在,工業革命和混凝土重新發明(見混凝土歷史)之後。文藝復興時期,基本結構的物理科學開始被理解,並一直髮展至今。 ===結構失效=== 土木工程的歷史伴隨著大量的失效和垮塌。有時候這些事故是因為明顯的疏忽,如發生在海地的佩蒂翁維爾學校倒塌事故,負責人福爾廷·奧古斯廷牧師說“我自己主持設計建造了這房屋,我不需要什麼工程師”,結果三層的校舍區域性垮塌。 事故造成362人死亡,絕大多數是上課的孩子。 其他情況的結構失效常需要仔細的研究分析,因為原先的設計師常似乎做了一切行業認可的做法,但結構依然失效,然而這些研究結果常常大大地促進結構工程的發展。這樣的研究也被稱為。對1970年代發生在澳大利亞的一系列結構失效,包括箱梁的失效的研究大大促進了結構工程知識的發展。 ==專業== ===建築結構工程=== 建築結構工程,通常指包括建築物設計有關的所有結構工程。 建築工程透過運用基本的數學和科學思想,創造性地使用材料和結構形​​式,最終使房屋在合理的預期負載下滿足其設計功能要求和結構安全。這和單純的建築設計不同,建築設計只考慮運用材料、形式、重量、空間、體積、質感和光感來實現美學,功能和藝術審美上的功能。 建築師通常是在房屋設計時的首席設計師,結構工程師作為顧問。實際上其他每個學科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結構型別。許多結構結構簡單,建築師單獨即可,如多層的辦公樓和住房,而其他結構,如索膜結構,薄殼結構和殼格結構,它們的強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結構形式,因而結構工程師的工作更加重要,對建築形體美感的影響更大。 房屋結構設計必須確保建築能夠安全地站起來,能正常工作,而沒有過度的變形或變動,避免結構構件因疲勞而開裂或失效,斷開或分離,或造成使用不適。結構設計必須考慮到由於溫度,蠕變,開裂而造成的位移和荷載。還必須確保房屋在可接受的材料製造公差下能夠順利建造。它必須配合其他建築輔助設施(如:空調,通風,排煙,電氣,照明等)。現代建築的結構設計,往往非常複雜,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來完成。 建築結構工程專業包括: *地震工程 *幕牆工程 *消防工程 *屋面工程 *塔式建築 *風力工程 ===抗震結構工程=== 抗震結構是指那些設計時已經考慮需要抵抗所在地可能的地震作用的建築結構。 抗震設計設計結構抵抗地震作用,就像軍事上修建防禦工事來抵抗可能發生的戰爭。抗震設計和軍事思想原則是相似的:做好準備,儘量減緩或減輕可能遭到的攻擊。 抗震結構工程的主要目標是: * 瞭解地震作用時的結構內部作用 * 預見地震時結構可能發生的結果 * 檢驗結構體系的抗震效能 抗震結構工程或抗震結構並不一定指非常堅硬或者昂貴。事實上,許多被認為“堅固”的結構反而太沉重,以至於極易在地震中垮塌。 現在,最“有力”和“經濟”的抗震結構工程做法是基礎隔震,一種被動的振動控制技術。 ===土木結構工程=== 英語語境中,土木工程包含了幾乎所有建築工程,中國俗稱“大土木”。中國學術界將水壩等土木建築獨立於土木工程,俗稱“小土木”。 土木結構工程指最廣泛層面上的建築結構工程,包括: 結構工程師主導,常獨立設計這些結構物。在這些型別的設計中,結構安全是最重要。在英國,橋樑、核電站和橋樑的設計必須由註冊工程師簽字負責。 土木工程結構經常需要面對極端條件,如劇烈的氣候變化,衝擊荷載(如飛機跑道和高架橋),高壓(水壓或管道壓力)。也常建造於腐蝕性環境,如海洋、工業設施內或地下。 ===機械結構=== 建築結構工程的原理常被用於機械結構。靜態結構設計通常假定構件總是保持穩定的幾何形狀(事實上,所謂的靜態結構也可能發生顯著變形,必要時,結構工程師設計必須予以考慮),然而機械結構包含大量活動部件,因而必須考慮金屬疲勞造成的結構變形和荷載變化。 機械構件受到高頻變化的衝擊力,如船和飛機部件的內力會有無數次的變化,在他們的設計生命週期內。結構工程師必須確保在整個設計使用壽命中構件都不會失效。 機械結構工程: *機體 *壓力容器 *車身 *起重機 *電梯 *電動扶梯 *船體 ==結構構件== 任何結構都是由簡單的結構構件組成的: *柱 *梁 *板 *拱 *殼 *索 這些結構構件可以按照形式(直線、平面、曲線)和維度(一維、二維): 一維 一維 二維 二維 直線 曲線 平面 曲線 (主要)彎曲 梁 continuous 拱 板 平面層, 拱頂 (主要)拉伸應力 rope 懸鏈線 薄殼結構 薄殼結構 (主要)受壓 拱頂, 柱 拱頂, 柱 承重牆 承重牆 ==建築材料== 結構工程取決於對材料及其效能的知識,使用不同的材料來抵禦荷載。 常見建築結構材料: *鐵: :*鍛鐵 :*鑄鐵 :*鋼 :*不鏽鋼 *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 :*預應力混凝土 *鋁 *複合材料 *合金 *石材 *木材 *其他建築材料 :*磚 :*竹 :*碳纖維 :*纖維增強塑膠 :*泥磚 ==參見== *建築師 *建築裝置 *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 *結構健康監測 ==參考資料== * Blank, Alan; McEvoy, Michael; Plank, Roger (1993).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in Steel. Taylor & Francis. ISBN 0419176608. * Bradley, Robert E.; Sandifer, Charles Edward (2007). Leonhard Euler: Life, Work and Legacy. Elsevier. ISBN 0444527281. * Chapman, Allan. (2005). England's Leornardo: Robert Hooke and the Seventeenth Century's Scientific Revolution. CRC Press. ISBN 0750309873. * Dugas, René (1988). A History of Mechanics.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656322. * Feld, Jacob; Carper, Kenneth L. (1997). Construction Failure. John Wiley & Sons. ISBN 0471574775. * Galilei, Galileo. (translators: Crew, Henry; de Salvio, Alfonso) (1954). Dialogues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600998 * Hewson, Nigel R. (2003).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omas Telford. ISBN 0727727745. * Heyman, Jacques (1998). Structural Analysis: A Historical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622492. * Heyman, Jacques (1999). The Science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mperial College Press. ISBN 1860941893. * Hosford, William F. (2005).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846706. * Hoogenboom P.C.J. (1998). "Discrete Elements and Nonlinearity in Design of Structural Concrete Walls", Section 1.3 Historical Overview of Structural Concrete Modelling, ISBN 90-9011843-8. * Kirby, Richard Shelton (1990). Engineering in History.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264122. * Labrum, E.A. (1994). Civil Engineering Heritage. Thomas Telford. ISBN 072771970X. * Lewis, Peter R. (2004). Beautiful Bridge of the Silvery Tay. Tempus. * Mir, Ali (2001). Art of the Skyscraper: the Genius of Fazlur Khan.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SBN 0847823709. * Nedwell, P.J.; Swamy, R.N.(ed) (1994). Ferrocement: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Taylor & Francis. ISBN 0419197001. * Rozhanskaya, Mariam; Levinova, I. S. (1996). "Statics" in Morelon, Régis & Rashed, Roshdi (1996).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Arabic Science, vol. 2-3, Routledge. ISBN 0415020638 * Whitbeck, Caroline (1998). Eth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79444. ==外部連結== *IABS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PLANNING ANALYSIS AND DESIGN CONSULTANT - International = SPADE CONSULTANT *Institution of Structural Engineers (IStruct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sociation - International *National Council of Structural Engineers Association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an institut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 A Center for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tructuralWiki.org - wiki for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tructuremag The Definition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tructurae database of structures *Frame and Form, weblog focused on structural design *PROKON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esign *Site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ategory:土木工程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或第一先生()是一個尊稱,適用於國家或其下轄行政區劃的元首或領導人的配偶。第一夫人或第一先生並非正式政府公共職務,但是一般來說他們負責主持在元首官邸舉行的各種接待宴會,陪同元首對別國進行國事訪問,或是出席各種慈善活動。 ==稱呼起源== 第一夫人稱謂起源於美國,共有4種說法: #戰前論:此論認為最早提到“第一夫人”是在1849年,多莉·麥迪遜逝世時,泰勒總統稱她為“我們半個世紀的第一夫人”。 #內戰論:1861年,報界稱亞伯拉罕·林肯夫人瑪麗·託德為第一夫人。 #戰後論:1877年,海斯夫人被稱為“國家的第一夫人”。 #20世紀論:1911年,一部戲劇《國家的第一夫人》的誕生,稱為此論的立腳點。 有觀點認為「第一夫人」這個禮儀角色於西方(或者被西化的)國家比較常見,於某些共產或者前蘇聯國家比較少見。Andrey Kondratyev. Putins' divorce throws spotlight on 'first lady' role .: BBC, 2013-6-7 第一先生是一個適用於並不遵行君主制的國家或地區的稱號,是非君主國家元首或州分行政首長丈夫的敬稱。如果領導人的配偶因各種原因而不能勝任第一夫婿的禮儀角色,亦有可能由其他男性替代。從前領導人的男性配偶並不會有特別稱謂,隨著世界上女性領導人及同性婚姻領導人增加,「第一先生」也日益增長。如英國撒切爾夫人丈夫丹尼斯·撒切爾爵士、德國前總理梅克爾之夫約阿希姆·紹爾。如果領導人至今未婚但有穩定戀愛物件,那麼則稱為第一伴侶,如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前女友瓦萊麗·特里耶維勒、澳大利亞前總理吉拉德男友Tim Mathieson。 ==由非領導人配偶人士擔任== 如果領導人為單身或其配偶因各種原因而不能勝任第一夫人的禮儀角色,亦有可能由其他女性親屬或官員替代。 ====== 秘魯總統藤森謙也在任期間與其第一任妻子蘇珊娜·樋口發生爭端並且於1995年離婚。藤森其後委任他的女兒藤森惠子代任第一夫人。 ====== 1974年,時任大韓民國總統朴正熙的夫人陸英修遇刺身亡。陸英修死後由朴正熙的長女朴槿惠代任第一夫人,直至1979年朴正熙被槍殺;2012年,在大韓民國國內,由於時任總統朴槿惠為單身,所以其在位期間韓國沒有「第一夫婿」。 ====== 越南共和國首任總統吳廷琰終身不娶。第一夫人一職由其弟媳,身為吳廷瑈妻子的陳麗春擔任。由於陳的身分,某些西方文獻會把她稱為「吳廷瑈夫人」或「瑈夫人」。 ====== 在中華民國國內,由於現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目前單身,所以中華民國現在是沒有「第一夫婿」。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中華民國所派領袖代表之配偶或親屬會在該場閤中擔當此角色進行交流。 ====== 美國有多位總統在任期間是單身的,並以其親人或其他人以非總統配偶的身分擔任第一夫人職責。 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的妻子在傑佛遜當選總統前已經去世。在傑佛遜任內,他的女兒瑪莎·傑佛遜曾經擔任總統官宅「白宮」一詞要到二十世紀初才得到官方認定。主婦。當時的國務卿夫人多莉·麥迪遜亦曾經擔任過第一夫人的職責。 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森的妻子在傑克森就任總統前已經去世。在傑克森任內,他的外甥女愛蜜莉·唐尼爾森曾經以女款待的身分擔任非正式的第一夫人。他的女兒莎拉·約克·傑克森亦在傑克森最後幾個月的任期內擔任女款待。那時,愛蜜莉·唐尼爾森已經離世。 第八任總統馬丁·範布倫的妻子在其當選總統前已經離世,所以範布倫擔任總統期間由其兒媳婦擔任第一夫人。 第十五任總統詹姆斯·布坎南因為個人理由而終生不娶。其任內第一夫人的職責由他的姪女兒以女款待的身分擔任。 ==爭議== ====== 在劉少奇擔任中國國家主席期間,多次偕同夫人王光美出訪,外國媒體多以“第一夫人”稱呼王光美,引起毛澤東夫人江青不滿,江青認為自己作為中共中央主席的夫人,才是理所當然的第一夫人。這為以後文化大革命批鬥劉少奇夫婦兩人埋下伏線。 === === 馬來西亞方面,首相夫人並非正式政府公共職務。在納吉·阿都拉薩任首相期間,首相署官方網站曾上載“第一夫人部門”(,“”被認為是指“”)的職員名單,引起民聯國會議員對首相署的質疑;首相署之後撤銷該名單,並澄清有關職員是偶爾協助首相夫人處理文書工作,不涉及任何額外行政開銷。 ==相關條目== *第一家庭 *美國第一夫人、美國第一夫人列表 *中華民國第一配偶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配偶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夫人 *韓國第一夫人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第一夫人 *英國首相配偶 * * * * * *烏克蘭第一夫人 *泰國總理配偶列表 *馬來西亞首相配偶 *、 * * *、印度總理配偶 * *、 * *、 * * * * * *南非第一夫人 * * *第二夫人 ==參考文獻== Category:女性稱謂 Category:國家元首配偶
雲南陸軍講武堂
雲南陸軍講武堂,又稱昆明講武堂,是中國近代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原是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建立時與天津講武堂和奉天講武堂並稱三大講武堂,後與黃埔軍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齊名。 舊址位於昆明市五華區翠湖西側,緊鄰雲南省圖書館。 2019年12月,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被中國僑聯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歷史== 1907年,清朝雲貴總督王文韶委託曾公派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胡景伊在雲南陸軍武備學堂和雲南陸軍小學基礎上籌辦雲南陸軍講武堂,選址為昆明翠湖承華圃,籌辦期間雲貴總督易為李經羲,李改命與胡景伊同校畢業的韓建鐸與胡景伊,共同於1909年8月再辦講武堂,首任總辦由雲南兵備處總辦高爾登兼任,李根源任校監,次年李接任總辦。自1909年至1935年停辦共開班22期,每期一年半至兩年,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四科(後增設有輜重、航空、空降等科),1919年,李根源還在廣東韶關開設過講武堂分校,共辦兩期。第15期還有歸國華僑和朝鮮、越南的留學生,在抗戰期間為東南亞國家培養大量指揮軍官。1912年改稱雲南陸軍講武學校。1935年後改名為“中央陸軍學校第五分校”,開辦至1945年停辦。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步兵學校。目前講武堂的遺址用作博物館用途,一方面展覽歷史文物;一方面展覽雲南地方藝術品,並與雅士得拍賣公司合作拍賣藝術品。 == 建築 == 現存講武堂的主要建築物,是一院規模宏大的中國傳統的走馬轉角樓式的土、木、石材建築物,呈正方形,東、西、南、北樓各約長120米,寬10米,對稱銜接,渾然一體,四角有拱形門洞可出人。南北樓為學員宿舍,南樓中部突起,為閱操樓。今農展館一片,是當時的閱兵操場。東樓是辦公室,西樓是學科教室。大樓西北面的平房,是當時的禮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座建築經多次修繕,儲存較為完好。 ==歷任校長== 雲南陸軍講武堂總辦 *韓建鐸(1907年-1907年,籌備階段) *胡景伊(1907年-1909年,籌備階段) *高爾登(1909年-1910年) *李根源(1910年-1911年8月22日) *張毅(1911年-1912年) *謝汝翼(1912年-1912年) 雲南陸軍講武學校校長續雲南通志長編(上冊),雲南省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5年,第1144頁 *劉祖武(1912年-1913年) *顧品珍(1914年-1915年) *張子貞(1916年-1916年) *韓鳳樓(1917年-1917年) *鄭開文(1917年-1918年) *吳和宣(1918年-1918年) *唐繼虞(1919年-1919年) *唐繼虞(1920年-1920年,高等軍事學校校長) *韓建鐸(1921年-1921年) *戢翼翹(?-?) *劉國棟(1923年-1925年) *高向春(1926年-1926年,講武學校預科主任) *龍雲(1927年-1927年) *胡若愚(1927年-1927年) *吳和宣(1928年-1928年) *王兆翔(1928年-1928年) ==著名人物== 由於該校教員多從日本士官學校(日語的「士官」等於漢語的「軍官」,俗稱「將校」。漢語的「士官」在日語稱為「下士官」。)畢業,很多人在日本留學時就是傾向革命黨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會員。他們採取多種方式,在學生中傳播革命概要,使學校成為培養反清革命的重要據點,團結雲南革命力量的核心。歷屆畢業生中有些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人民解放軍的重要將軍,如朱德、葉劍英等。 === 教官 === *李根源 *顧品珍 *唐繼堯 *李烈鈞 *張開儒 *羅佩金 *劉存厚 *趙又新 *楊 傑 *蔡潤生 *李鴻祥 *歐陽沂 === 校友 === *朱德 *葉劍英 *崔庸健 *李範奭 *阮海臣 *龍雲 *盧漢 *王甲本 *權基玉 *胡瑛 *盛世才 *賴心輝 *寸性奇 *周保中 *曾澤生 *範石生 *楊蓁 *唐淮源 *朱培德 *金漢鼎 *趙錫光 *畢士悌 *段希文 *樊雲章 *張鑑桂 *張六師 *郭繼光 *張浩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參見 == * 講武堂 ** 奉天講武堂 ** 天津講武堂 ** 四川陸軍講武堂 Category:雲南軍事院校 Category:雲南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Category:雲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五華區境內的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1945年中國廢除 Category: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Category:國家4A級旅遊景區 Category:雲南省的博物館 Category:昆明軍事史
四個現代化
四個現代化,簡稱四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國家戰略目標。 周恩來於1954年9月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概念,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將實現“四個現代化”作為了黨和政府工作的重心、進而提出了“小康”及“小康社會”的概念 。 ==歷史演變== === 毛澤東時期 ===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4年,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逐步提出國家現代化的目標。1953年12月,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宣傳和學習提綱中,指出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1954年9月,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 縮圖|東風-2短程彈道導彈,攝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說:“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1957年3月12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說:“我們一定會建設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在繼續完成經濟、政治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同時,逐步實現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條件下,工業和農業同時並舉:儘快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1958年6月,毛澤東指出:“沒有現代化工業,哪有現代化國防?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zh-cn:幹;zh-tw:幹}-工業、-{zh-cn:幹;zh-tw:幹}-農業、-{zh-cn:幹;zh-tw:幹}-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驗—— 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經濟戰線上如此,軍事戰線上也完全應當如此。1958年7月7日,周恩來在新會縣幹部會議上提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文化、現代國防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說:“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由此,毛澤東首次較完整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內容。 1960年1月19日,周恩來在接見參加全國民兵工作會議、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的全體人員時強調:“把我們的國家建成工業、農業、科學文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國家”的歷史任務。2月23日,周恩來在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發表談話, 明確提出“四個現代化”這個概念。1961年9月, 中共中央在《關於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中採用了“四個現代化”這個表述,提出要“把我國建設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1962年12月24日,周恩來在接見出席冶金、水利、華僑農場等七個專業工作會議的代表時,總結“大躍進”以後的教訓,強調我們的任務是“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兩者必須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農業、工業、科學文化和國防四個現代化。”1963年元旦,《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沿用“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以比較短的時間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文化、現代國防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提法。1963年1月28日,周恩來在中共上海市委召開的各界民主人士春節座談會上,“為實現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目標而奮鬥。”1月20日,周恩來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這裡,周恩來把“科學文化現代化”改為“科學技術現代化”,正式形成“四個現代化”的完整的表述。1963年8月23日,周恩來在討論《關於工業發展問題(初稿)》時,強調“必須瞻前顧後,有一個遠期的奮鬥目標”。他說:“我看不要把走在世界最前列作為重點,還是提四個現代化。是否可以提,用二十三年的時間或者是在二十世紀內實現四個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先進的社會主義強國?”中共中央在《關於工業發展問題》中採用了這種提法,提出“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1963年9月6日到9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專門討論了工業發展方針的問題。周恩來提出分兩步走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設想。他說,經過1963至1965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之後,“我們打算搞一個十五年的設想,就是基本上建立一個初步的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或工業體系,然後再有十五年左右,在二十世紀內,建成一個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1963年9月30日,周恩來在國慶14週年招待會上宣佈:“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1963年10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紀念新中國成立14週年社論,確認這個提法並向全國人民公佈這一偉大目標。 1963年8月6日,薄一波在各部委負責人會議上所談的主要內容有,“原打算1963年開始第三個五年計劃,現在不搞了,1966年開始。這3年的調整,著重於充實、鞏固、提高,填平補充,成龍配套。”薄一波關於1964年計劃的談話,載 張晉藩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大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由於第三個五年計劃1963年不能出臺,所以才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將第三個五年計劃的目標“四個現代化”作了公佈。 1963年11月17日到12月3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號召全國人民“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 1964年12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我們必須打破常規,儘量採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1964年12月20日到1965年1月4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周恩來在會上向全國人民宣佈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任務: 1965年9月,中共中央在《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安排情況的彙報提綱(草稿)》中提出,實現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是長期的持續的奮鬥過程,四個現代化是相互聯絡、相互促進、交叉進行的。 1975年1月,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分兩步走、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佈:“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 鄧小平時期 ===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召開的中共十一大和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召開的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都重申在20世紀末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奮鬥目標。 1979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一行期間,提出了實現“小康”的概念: “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1000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後的。” 198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引用了“小康”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二十世紀末的戰略目標。 在“小康社會”人民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這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 1989年5月31日,鄧小平要改換領導層,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體時提到: == 評價 == 1981年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透過了「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當中即批評共產黨倡言「四化」卻“貧困日甚”。 == 參見 == *第五個現代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 ** 反右運動 ** 三面紅旗 ***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 大躍進 *** 人民公社 ** 三年困難時期 ** 七千人大會 *** 三自一包 ** 四清運動 ** 文化大革命 ** 撥亂反正、改革開放 *** 真理標準大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兩個凡是 *** 四個現代化、小康社會 ***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 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 (1983年) ** 文化大革命發動五十週年 == 參考文獻 ==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術語 Category:發展經濟學 Category:1964年中國大陸 四 Category:中國名數4 Category:現代性
克勞斯·沃韋賴特
克勞斯·沃韋賴特(又譯克勞斯·沃維萊特;德語:Klaus Wowereit,)是前德國柏林市長,德國社會民主黨成員。 2014年8月末,受到德國柏林勃蘭登堡機場建設的影響,克勞斯·沃韋賴特宣佈將在12月11日辭去市長職務。 == 生平 == 1953年10月1日生於柏林。1984年畢業於柏林自由大學法律系。同年他被選為柏林州最年輕的議會成員。自1999年12月起他是社民黨的議會代表主席。2002年6月當選市長。2006年9月被再次選為市長。 沃韋賴特是德國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著名政治人物之一。在2001年市長選舉之前,他曾發表名言:"Ich bin schwul, und das ist auch gut so." (“我是同性戀,這也挺好。”),從而出櫃。他在被提名為柏林市長候選人之後決定向公眾公開性取向,因為他感到德國的小報已經“蠢蠢欲動”。他想借此來打擊這些小報,不讓他們就自己的同性戀生活編造狂野的、危言聳聽的故事。沃韋賴特是在柏林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一次大會上做出上述發言的。人們大受震驚,沉默了足有半秒才自發地歡呼和大聲鼓掌以示支援。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Category:柏林市長 Category:LGBT市長 Category:德國LGBT政治人物 Category:男同性戀政治人物 Category:德國社會民主黨黨員 Category:柏林自由大學校友 Category:柏林人 Category:德國天主教徒 Category:柏林市議會議員 Category:黑紅金國旗團成員 Category:滕珀爾霍夫-舍訥貝格人 Category:德國聯邦參議院議長
8月30日
8月30日是陽曆年的第242天(閏年是243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3天。 == 大事記 == === 1世紀 === * 70年:提圖斯在結束對耶路撒冷的圍城戰後摧毀了第二聖殿。 === 13世紀 === * 1282年:阿拉貢的佩德羅三世開始介入西西里晚禱戰爭,並在特拉帕尼登陸。 === 14世紀 === * 1363年:為期五週的鄱陽湖之戰開打,陳友諒的漢軍與朱元璋的明軍兩支元末反抗軍在鄱陽湖交戰。 === 15世紀 === * 1464年:教宗恩仁四世之侄伯多祿·巴爾博當選為第211任教宗,稱號保祿二世。 === 16世紀 === * 1590年:德川家康正式進入江戶城,江戶城從此成為歷代德川將軍的居城。 === 18世紀 === * 1727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漢諾威王朝國王喬治二世封最年長的女兒安妮為長公主。 === 19世紀 === * 1835年:歐洲殖民者在澳洲東南部雅拉河北岸登陸,開始建立新城市墨爾本。 * 1850年:檀香山建城。 * 1882年:大日本帝國與朝鮮國於濟物浦(今仁川)簽訂《濟物浦條約》,大日本帝國取得在朝鮮國的駐兵權。 === 20世紀 === * 1909年:古生物學家查爾斯·都利特·沃爾科特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境內的落磯山脈中發現伯吉斯頁巖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軍隊在坦能堡戰役中被德國擊敗。 * 1918年:蘇維埃俄國領導人弗拉基米爾·列寧遭遇範妮·卡普蘭刺殺未遂,引發針對反對勢力的鎮壓。 *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維也納仲裁裁決,納粹德國和義大利決定將羅馬尼亞的北特蘭西瓦尼亞割讓予匈牙利。 *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軍向蘇聯列寧格勒步步進迫,列寧格勒圍城戰打響。 *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指揮德軍於西部沙漠作戰的埃爾溫·隆美爾發起長距離的攻勢,計畫攻打駐守於埃及阿萊曼的英軍。 * 1945年:夏愨率領的英國皇家海軍特遣艦隊自馬尼拉抵達香港,結束香港日佔時期。 * 1945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抵達日本,盟軍開始佔領日本。 * 1951年:美菲聯防條約在華盛頓特區簽署。 * 1956年:連線紐奧良和曼德韋爾的龐恰特雷恩湖橋正式啟用。 * 1963年:冷戰:在美國總統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之間架設的美俄熱線開始投入使用。 * 1983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完成首此夜裡發射。 * 1984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梭發現號在甘迺迪太空中心首次升空,執行STS-41-D任務。 * 1990年:韃靼斯坦宣佈脫離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91年: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脫離蘇聯獨立,改國號為亞塞拜然共和國。 * 1992年:德國賽車車手麥可·舒馬克在比利時大獎賽奪得冠軍,這也是他於一級方程式賽車上贏得的第一座分站冠軍。 * 1995年:波士尼亞戰爭期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針對位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塞族共和國部隊發起轟炸行動。 * 1999年:東帝汶在聯合國主持下就獨立問題舉行獨立公投,最終決定從印度尼西亞獨立。 === 21世紀 === * 2009年:第45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舉行,民主黨成功獲得超過半數的眾議院議席,將取代自由民主黨上臺執政,而其黨代表鳩山由紀夫將出任首相。 * 2014年:賴索托王國爆發軍事政變,軍隊包圍了位在馬塞盧的警察總部大樓及首相官邸,進而導致首相湯姆·塔巴內出逃南非。 * 2015年:指出位在帕米拉的貝爾廟遭伊斯蘭國以炸藥摧毀。 *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門前發生汽車炸彈襲擊,至少1人喪生,3人受傷。 * 2017年:突破聆聽計劃的研究人員宣佈,他們從位於距離地球約30億光年外矮星系中的FRB 121102探測到15個新的強大快速電波爆發。 * 2020年:音樂錄影帶大獎在美國紐約舉行,Lady Gaga憑藉5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並獲得首個「三棲藝人」大獎。 * 2022年: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去世。 == 出生 == * 1334年:佩德羅一世,卡斯蒂利亞王國國王(1369年逝世) * 1377年:沙哈魯,帖木兒帝國皇帝(1447年逝世) * 1569年:賈漢吉爾,蒙兀兒帝國皇帝(1627年逝世) * 1748年:雅克-路易·大衛,法國畫家(1825年逝世) * 1785年:林則徐,清朝後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詩人(1850年逝世) * 1797年:瑪麗·雪萊,英國作家(1851年逝世) * 1811年:泰奧菲爾·哥提耶,法國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文藝批評家(1872年逝世) * 1852年:雅各布斯·亨裡克斯·-{zh-cn:範托夫; zh-tw:凡特荷夫}-,荷蘭化學家,19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11年逝世) * 1856年:卡爾·龍格,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光譜學家(1927年逝世) * 1860年:伊薩克·伊里奇·列維坦,俄羅斯風景畫家(1900年逝世) * 1870年:亞歷山德拉·格奧爾吉耶芙娜,俄羅斯大公夫人、希臘公主(1891年逝世) * 1871年:國木田獨步,日本作家(1908年逝世) * 1871年:歐內斯特·盧瑟福,紐西蘭出生的英國物理學家(1937年逝世) * 1884年:特奧多爾·斯韋德貝里,瑞典化學家(1971年逝世) * 1893年:休伊·皮爾斯·朗,美國政治人物,前任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及聯邦參議員(1935年逝世) * 1896年:溥心畬,中國畫家(1963年逝世) * 1900年:張聞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1976年逝世) * 1907年:約翰·莫奇利,美國物理學家(1980年逝世) * 1912年:愛德華·珀塞爾,美國物理學家(1997年逝世) * 1912年:南希·韋克,英國女間諜,綽號「白鼠」(2011年逝世) * 1913年:理查德·史東,英國經濟學家,198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91年逝世) * 1914年:皮定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76年逝世) * 1917年:丹尼士·希利,英國工黨政治家,曾任國防大臣及財政大臣等職(2015年逝世) * 1918年:泰德·威廉斯,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打擊率高達0.406(2002年逝世) * 1922年:雷珍納·雷瑟尼克,美國女中音歌劇唱家、演員(2013年逝世) * 1925年:方化,中國男演員(1994年逝世) * 1929年:程抱一,華裔法國作家、詩人、書法家 * 1930年:崔貞敏:韓國足球運動員(1983年逝世) * 1930年:沃倫·巴菲特,美國投資家 * 1931年:傑克·斯威格特,美國太空人,以成功帶回阿波羅13號聞名(1982年逝世) * 1937年:林建名,香港企業家(2021年逝世) * 1946年:安妮-瑪麗瑪麗,希臘王后 * 1948年:井上陽水,日本作詞家、作曲家、歌手 * 1953年:羅伯特·帕裡什,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54年: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白俄羅斯政治人物,現任白俄羅斯總統 * 1954年:蓋伊·川崎,美國市場行銷專家、作家、矽谷風險投資家,蘋果公司最早的員工之一 * 1958年: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婭,美國出生烏克蘭裔俄羅斯記者(2006年逝世) * 1958年:於榮光,中國男演員、編劇 * 1961年:所十三,日本漫畫家 * 1963年:馬克·史壯,英國演員 * 1966年:羽海野千花,日本女性漫畫家 * 1967年:陳流光,越南政治人物,現任越南副總理 * 1970年:光良,馬來西亞歌手 * 1970年:保羅·索薩,葡萄牙足球運動員 * 1971年:河下水希,日本女性漫畫家 * 1972年:卡麥蓉·狄亞,美國演員 * 1972年:帕維爾·內德維德,捷克足球選手 * 1977年:楊卓娜,香港女演員 * 1977年:肖恩·亞歷山大,美式足球員 * 1978年:克里夫·李,美國職棒大聯盟先發投手 * 1979年:楊茜堯,香港女演員 * 1979年:周麗淇,香港女演員 * 1979年:姜培琳,中國首席名模 * 1979年:劉敏,中國女演員 * 1981年:亞當·溫賴特,美國職業棒球運動員 * 1982年:吳青峰,臺灣歌手 * 1982年:楊祐寧,臺灣演員 * 1982年:米澤圓,日本女性聲優 * 1982年:安迪·羅迪克,美國網球運動員 * 1983年:松本潤,日本藝人 * 1983年:蘇塞·馬斯拉,查德總理 * 1984年:阿穆隆,中國歌手 * 1985年:埃蒙·沙利文,澳洲男子游泳運動員 * 1986年:葉中月,香港女子組合Robynn & Kendy成員 * 1987年:葉瑋庭,臺灣歌手 * 1988年:張瑋,中國男歌手 * 1988年:厄內斯特·古爾比斯,拉脫維亞網球運動員 * 1989年:談莉娜,中國女歌手 * 1994年:許英智,韓國女子偶像團體Kara成員 * 1994年:權昭賢,韓國女子偶像團體4minute成員 * 1995年:陳德全,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運動員 * 1996年:米卡爾·布里吉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97年:蔣申,中國女藝人 * 1999年:安佑鎮,韓國職業棒球選手 * 2004年:金奎彬,南韓 ZB1成員之一。 * 2007年:西矢椛,日本女子滑板運動員 * 生年不詳:荻野葉月,日本女性聲優 == 逝世 == * 526年:狄奧多里克大帝,東哥德王國國王(454年出生) * 683年:巴加爾大帝,瑪雅文明古典時期帕倫克城邦君主(603年出生) * 832年:崔群,唐朝中書侍郎(772年出生) * 1181年:教宗亞歷山大三世,羅馬主教(約1105年出生) * 1329年:元明宗和世琜,元朝皇帝(1300年出生) * 1483年:路易十一,法國國王(1423年出生) * 1619年:島津義弘,日本大名(1535年出生) * 1774年:弗朗西斯·貝利,英國天文學家(1844年逝世) * 1922年:威廉·愛德華·德·溫頓,英國動物學家(1856年逝世) * 1928年:威廉·維恩,德國物理學家(1864年出生) * 1929年:楊殷,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1892年出生) * 1929年:彭湃,中國現代農民運動領袖,在上海龍華就義(1896年出生) * 1935年:亨利·巴比塞,法國作家(1873年出生) * 1940年:約瑟夫·湯姆孫,英國物理學家,電子的發現者(1856年出生) * 1946年:康斯坦丁·羅扎耶夫斯基,俄羅斯政治人物,俄羅斯法西斯黨領導人(1907年出生) * 1981年:穆罕默德·阿里·拉賈伊,伊朗政治人物,第2任伊朗總統(1933年出生) * 1990年:錢穆,中國史學家(1895年出生) * 2004年:弗雷德·惠普爾,美國天文學家,彗星研究的先驅者之一(1906年出生) * 2005年:亨德里克耶·範·安德爾-席佩爾,荷蘭超級人瑞(1890年出生) * 2005年:傅彪,中國演員(1965年出生) * 2006年:納吉布·馬哈富茲,埃及小說家,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11年出生) * 2013年:謝默斯·希尼,愛爾蘭作家、詩人,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39年出生) * 2015年:奧利佛·薩克斯,英國神經學家(1933年出生) * 2016年:馬克·呂布,法國攝影師(1923年出生) * 2021年:王光輝,臺灣棒球選手(1964年出生) * 2022年: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蘇聯政治家,唯一一任蘇聯總統,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31年出生) * 2023年:穆罕默德·法耶茲,埃及富商(1929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國際失蹤者日 * :憲法日 * :利馬的羅斯日 * :憲法日 * :人民諮詢日 * :勝利日 * :香港重光紀念日 ==參考資料==
8月31日
8月31日是陽曆年的第243天(閏年是244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2天。 == 大事記 == === 11世紀 === * 1057年:拜占庭皇帝米海爾六世在登基一年後被迫退位。 === 14世紀 === * 1314年:挪威國王哈康五世將首都由卑爾根遷往奧斯陸。 * 1363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史稱鄱陽湖之戰。 === 15世紀 === * 1422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去世,其九個月大的兒子亨利六世成為新國王。 === 19世紀 === * 1846年:法國天文學家奧本·勒維耶公佈他所計算的海王星執行軌道。 * 1864年:南北戰爭:威廉·謝爾曼將軍率聯邦軍隊開始圍攻亞特蘭大。 * 1876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五世因患有精神病遭廢黜,其弟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接任王位。 * 1888年:開膛手傑克於倫敦犯下第一宗兇殺案。 * 1897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的專利。 * 1898年:和前田武四郎在購買三好電力製造公司裝置的基礎上,共同建立了日本電氣。 === 20世紀 === * 1907年:英國和俄羅斯簽訂確立中亞勢力範圍的《英俄條約》,宣告三國協約正式形成。 * 1916年:蔡鍔東渡日本養病。 * 1919年:愛爾蘭廢除新聞檢查制度。 * 1920年:在波蘇戰爭中,波蘭軍隊與騎兵於卡莫羅戰役中擊敗布林什維克領導的蘇俄紅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 1935年:美國國會透過1935年美國中立法案。 * 1937年:日本華北方面軍成立。 * 1939年:納粹德國武裝親衛隊冒充波蘭軍隊襲擊位在格利維採的廣播電臺,製造入侵波蘭的藉口。 * 1942年:新四軍第5師在湖北禮山殲滅國民革命軍保安第4旅,俘其旅長以下2000人。 * 1942年:納粹德國黨衛隊在烏克蘭西部城市捷爾諾波爾屠殺5000名猶太人。 * 1945年:羅伯特·孟席斯建立澳大利亞自由黨。 * 1957年:馬來西亞半島的馬來亞聯合邦脫離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獨立,併成為大英國協成員國。 * 1958年: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廷琰首席政治顧問吳廷瑈寄送郵包炸彈暗殺柬埔寨王國太上王諾羅敦·施亞努的試圖失敗。 *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座綜合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場建成。 * 1962年:千里達及托巴哥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宣佈獨立。 * 1965年:用於運送超大貨物部分零件的巨大型貨機超級彩虹魚首次進行試飛。 * 1965年:聯合國憲章第23、27、61條修正案透過,擴張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規模及權利。 * 1980年:辛巴威與阿爾及利亞建交。 * 1984年:中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露天煤礦:霍林河南露天礦在內蒙古自治區建成投產。 * 1986年:美國加州發生墨西哥國際航空498號班機空難,造死82死亡,1人受傷。 * 1988年:從廣州飛抵香港啟德機場的中國民航301號班機在降落時墜海,釀成7死14傷。 * 1988年:達美航空1141號班機空難,共14人罹難。 * 1991年:烏茲別克及吉爾吉斯斯坦宣佈獨立。 * 1994年:愛爾蘭共和軍宣佈停火。 * 1997年:英國威爾士王妃戴安娜和男友多迪·法耶茲在法國巴黎阿爾馬橋隧道內發生車禍逝世。 * 1998年:朝鮮宣佈發射首顆衛星“光明星1號”,但日本等國堅持認為朝鮮實際上的目的是試射大浦洞一號飛彈,飛越日本領空。 * 1998年:Windows 98中文版釋出。 * 1998年:吉隆坡雙峰塔正式啟用。 * 1999年:俄羅斯莫斯科、布伊納克斯克及伏爾加頓斯克的住宅分別發生連環爆炸事件,造成接近300人死,超過1,000人受傷。 === 21世紀 === * 2005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在舉行宗教儀式時,謠傳有自殺式襲擊發生,在底格里斯河上一條橋樑的民眾爭相走避而發生人踩人的慘劇,造成1,199人死亡。 * 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第五套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1角硬幣改版。 * 2006年:挪威警方尋回於2004年8月被盜的愛德華·蒙克名畫吶喊。 * 2007年:音樂軟體初音未來發行。 * 2012年:德國藥廠格蘭泰就抗孕婦晨吐藥沙利度胺導致畸胎,作出首次正式道歉。 * 2012年:墨西哥聯邦選舉法院宣佈,革命制度黨候選人培尼亞·涅託在7月1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為新一任墨西哥總統。 * 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佈關於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相關框架,決定引發之後的雨傘運動。 * 2016年:巴西聯邦參議院透過對總統迪爾瑪·羅賽芙的彈劾案,並由副總統米歇爾·泰梅爾繼任。 * 2019年:在香港太子站內,因為有乘客與示威者因政見問題而發生毆鬥,港警繼而衝到車廂裡執法。有輿論認為當天有市民在太子站內被警察打死,但未能最後證實。 * 2023年:南非約翰內斯堡一座住宅樓發生致命火災,造成76人死亡、88人受傷,是南非歷年傷亡人數最多的火災事故。 == 出生 == * 12年:卡利古拉,羅馬帝國皇帝(41年逝世) * 161年:康茂德,羅馬帝國皇帝(192年逝世) * 1168年:金章宗完顏璟,金朝皇帝(1208年逝世) * 1387年:亨利五世,英格蘭蘭開斯特王朝國王(1422年逝世) * 1569年:賈漢吉爾,莫臥兒帝國皇帝(1627年逝世) * 1802年:侯賽因·格拉達什切維奇,奧斯曼帝國將領(1834年逝世) * 1821年: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德國物理學家、生理學家(1894年逝世) * 1867年:甘弼仕,英國殖民地官員、法官,香港最高法院副按察司(1930年逝世) * 1870年:瑪麗亞·蒙特梭利,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1952年逝世) * 1879年:大正天皇,日本第123代天皇(1926年逝世) * 1880年:威廉明娜,荷蘭女王(1962年逝世) * 1914年:駱玉笙,中國曲藝大師(2002年逝世) * 1922年:吳孟超,中國肝膽腸胃科專家,被譽為“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創始人”和“中國肝膽外科之父”(2021年逝世) * 1924年:小託馬斯·傑羅姆·哈德納,美國海軍、海軍航空兵軍官(2017年逝世) * 1924年:約翰·巴瑞,美國企業家(2019年逝世) * 1925年:莫里斯·皮亞拉,法國電影導演、劇作家、演員(2003年逝世) * 1928年:詹姆士·柯本,美國電影演員(2002年逝世) * 1928年:辛海棉,第三位由菲律賓人擔任菲律賓總主教(2005年逝世) * 1934年:郭惠二,臺灣化學教師(2022年逝世) * 1943年:列昂尼德·伊瓦紹夫,俄羅斯上將 * 1945年:伊扎克·帕爾曼,以色列小提琴家、教師 * 1947年:大島弓子,日本漫畫家,24年組之一 * 1947年:頌猜·旺沙瓦,泰國政治人物,前任泰國首相 * 1947年:盧卡·克勞德洛·迪·蒙特澤莫羅,義大利法拉利及菲亞特汽車主席 * 1949年:李察·基爾,美國佛教徒、電影演員 * 1949年:休·波利策,美國物理學家,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1953年:小林善紀,日本漫畫家 * 1955年:埃德溫·摩西,美國田徑運動員 * 1956年:蔡英文,中華民國總統 * 1956年:田代政,日本電視演員 * 1960年:劉傑,臺灣配音員 * 1960年:符爽,臺灣配音員 * 1961年:盧秀燕,中華民國臺中市長 * 1963年:李美鳳,香港演員 * 1966年:張清芳,臺灣女歌手 * 1967年:平松晶子,日本動畫聲優 * 1968年:野茂英雄,日本裔美國職棒投手 * 1969年:安德魯·庫納南,美國連環殺手(1997年逝世) * 1970年:尼古拉·格魯埃夫斯基,馬其頓共和國政治人物,現任馬其頓總理 * 1970年:拉尼婭·亞辛,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妻 * 1971年:克里斯·塔克,美國男演員 * 1974年:馬克·韋布,美國電影導演 * 1976年:陳慶祥,馬來西亞男歌手 * 1977年:傑夫·哈迪,美國職業摔角手 * 1982年:何塞·雷納,西班牙籍足球門將 * 1982年:伊恩·克羅克,美國游泳運動員 * 1983年:大張偉,中國男歌手 * 1984年:拉吉庫馬·拉奧,印度男演員 * 1985年:林宜融,臺灣女歌手 * 1985年:朱海君,臺灣女歌手 * 1985年:馬志威,香港男演員 * 1985年:高濬熙,韓國女演員 * 1985年: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第一副首相兼國防大臣 * 1986年:馮天薇,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運動員 * 1986年:梁釗峰,香港男歌手 * 1989年:申惠善,韓國女演員 * 1991年:施廷懋,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 * 1991年:安東尼奧·費利克斯·達·科斯塔,葡萄牙賽車手 * 1992年:尼古拉斯·達利亞費高,阿根廷足球運動員 * 1993年:雞排妹,臺灣藝人 * 1993年:竹內舞,日本女子偶像團體SKE48成員 * 1997年:黃筱雯,臺灣女子拳擊運動員 * 1997年:安恩真,韓國女子偶像團體DIA成員 * 2001年:森七菜,日本女演員、歌手 * 2002年:崎山蒼志,日本男歌手 * 2002年:盧孝靜,韓國女子偶像團體Weki Meki成員 * 2004年:張員瑛,韓國女子偶像團體前IZ*ONE、IVE成員 == 逝世 == * 318年:漢昭武帝劉聰,十六國時漢趙國君,漢光文帝劉淵第四子。 * 731年:大伴旅人,日本奈良時代詩人(665年出生) * 970年:韓熙載,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宰相(902年出生) * 1056年:狄奧多拉,羅馬人的女皇帝、獨裁者(約980年出生) * 1234年:後堀河天皇,日本天皇(1212年出生) * 1422年:亨利五世,英格蘭國王(1386年出生) * 1688年:約翰·班揚,英格蘭作家及佈道家(1628年出生) * 1724年:路易斯一世,西班牙國王,西班牙在位最短的君主之一(1707年出生) * 1795年:弗朗索瓦-安德烈·菲利多爾,法國國際象棋大師(1726年出生) * 1795年:圓山應舉,日本畫家(1733年出生) * 1814年:亞瑟·菲利普,英國海軍上將(1738年出生) * 1818年:阿瑟·聖克萊,蘇格蘭裔美國大陸軍將領(1737年出生) * 1831年:奧古斯特·奈哈特·馮·格奈森瑙,普魯士陸軍元帥(1760年出生) * 1834年:卡爾·路德維希·哈丁,德國天文學家,婚神星的發現者(1765年出生) * 1867年:夏爾·波德萊爾,法國詩人(1821年出生) * 1918年:安德烈-路易·科列斯基,法國軍官、數學家(1875年出生) * 1920年:威廉·馮特,德國實驗心理學創始人(1832年出生) * 1931年:蔣光慈,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無產階級文學倡導者之一(1901年出生) * 1945年:斯特凡·巴拿赫,波蘭數學家(1892年出生) * 1948年:安德烈·亞歷山德羅維奇·日丹諾夫,蘇聯政治人物,蘇聯領袖史達林親信(1896年出生) * 1963年:喬治·布拉克,立體派畫家(1882年出生) * 1967年:伊利亞·愛倫堡,蘇聯著名作家(1891年出生) * 1969年:袁則留,臺灣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總經理(1913年出生) * 1997年:多迪·法耶茲,埃及富豪、電影製片人,黛安娜王妃的男友(1955年出生) * 1997年:威爾斯王妃黛安娜,英國王儲威爾斯親王查爾斯之第一任妻子(1961年出生) * 2003年:羅元錚,中國經濟學家(1924年出生) * 2005年:約瑟夫·羅特布拉特,波蘭裔英國物理學家、社會活動家,199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08年出生) * 2012年:謝爾蓋·索科洛夫,蘇聯軍事統帥(1911年出生) * 2013年:大衛·弗羅斯特,英國時事評論員、電視節目主持人、作家、記者(1939年出生) * 2018年:約翰·達利,美國社會心理學家(1938年出生) * 2019年:王補宣,中國工程力學專家(1922年出生) * 2019年: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美國社會學家(1930年出生) * 2019年:馬雪徵,中國女企業家(1953年出生) * 2019年:安託萬·於貝爾,法國二級方程式賽車車手(1996年出生) * 2020年:普拉納布·慕克吉,印度政治人物,第13任印度總統(1935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非洲人後裔國際日 * :獨立日 * :獨立日 * :國家語言日 * :獨身自由日 * :獨立日 ==參考資料==
9月1日
9月1日是陽曆年的第244天(閏年是245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1天。 == 大事記 == === 13世紀 === * 1271年:教宗額我略十世當選為教宗。 === 15世紀 === * 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西南)被瓦剌軍包圍,英宗被俘。 === 18世紀 === * 1715年:統治法蘭西王國長達72年的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凡爾賽宮逝世,由曾孫路易十五繼承王位。 === 19世紀 === * 1804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路德維希·哈丁透過望遠鏡在主小行星帶中發現小行星「婚神星」。 * 1870年:普法戰爭:以普魯士王國威廉一世及老毛奇為首的北日耳曼聯邦軍隊在色當會戰打敗法蘭西第二帝國軍隊並俘虜波拿巴王朝皇帝拿破崙三世及元帥帕特里斯·麥克馬洪。 === 20世紀 === * 1902年: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在法國上映。 * 1905年:艾伯塔省與薩斯喀徹溫省加入加拿大邦聯。 * 1907年:中國同盟會成員王和順在王崗山發動防城起義。 * 1914年:最後一隻旅鴿在辛辛那堤動物和植物園死去,旅行鴿種族滅絕。 * 1914年: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改名為彼得格勒。 * 1917年:護法運動:孫中山被非常國會選為軍政府大元帥,號召北伐。 * 1918年:徐世昌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 1919年:俄國聖彼得堡更名彼得格勒。 * 1923年:日本關東地方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8的強烈地震,估計造成10萬人至14萬人死亡。 * 1937年:淞滬會戰中,日本陸軍佔領吳淞炮臺。 * 1937年:蘇聯政府以遏止日本間諜滲透為由,將遠東地區的高麗人強制遷移至中亞。 * 1939年:納粹德國軍隊自維厄隆和西盤半島發動大型攻勢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 1939年: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成為美國陸軍參謀長。 * 1939年:納粹德國重新發行鐵十字勳章。 * 1943年:馬來亞人民抗日戰爭史上最慘痛的一日,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於黑風洞舉行秘密會議。時任馬共總書記萊特以汽車故障為由拒絕出席,而在訊息走漏後日軍事先得到通知。於黎明發動突襲包圍黑風洞。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幾乎遭到日軍全殲。 * 1951年:美國與澳洲、紐西蘭簽署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1952年:歐內斯特·海明威發表小說《老人與海》。 * 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成立於哈爾濱。 * 1955年:武漢長江大橋開工建設。 * 1958年:鱈魚戰爭:冰島立法擴充套件捕魚區,英國動員海軍前往冰島水域。 * 1961年:厄利垂亞軍隊向衣索比亞軍隊開火,為期30年的厄利垂亞獨立戰爭爆發。 * 1961年:首屆不結盟運動國家首腦會議于貝爾格萊德開幕。 * 1962年:颱風-{zh-tw:萬達; zh-hk:溫黛; zh-cn:溫黛;}-吹襲香港,導致130人死亡,53人受傷及36隻遇事越洋船舶,造成嚴重破壞。 * 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 1968年:九年國民教育:中華民國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 * 1968年:張榮發創立長榮海運公司。 * 1969年:利比亞國王伊德里斯一世在政變中被推翻,-{zh-cn:卡扎菲; zh-tw:格達費; zh-hk:卡達菲; zh-sg:格達費;}-開始掌權利比亞長達42年之久。 * 1971年:卡達國成立。 * 1974年:第七屆亞洲運動會在伊朗德黑蘭開幕。 * 1974年:美國SR-71黑鳥式偵察機在從紐約到倫敦的飛行途中創下了每小時2310.353公里的記錄。 * 1982年: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成立。 * 1983年:蘇聯空軍的Su-15攔截機在庫頁島附近擊落偏離航線的大韓航空007號班機,造成269人死亡。 * 1985年:美國和法國聯合搜尋隊發現鐵達尼號殘骸。 * 1991年:蘇聯解體:烏茲別克宣佈脫離蘇聯獨立。 * 1993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解除副總統魯茨科伊和第一副總理舒梅科的職務。 * 1993年:香港城巴有限公司正式接管中華巴士26條港島區專利巴士路線。 * 1995年:香港的城巴再接管原由中巴營運的另外14條路線。 * 1996年:連線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開通營運。 * 1998年:香港中華巴士專營權結束,88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接辦。 === 21世紀 === * 2003年:中華民國護照開始於封面加註「TAIWAN」字樣。 * 2004年: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在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一所中學劫持1200多名人質,別斯蘭人質危機發生。 * 2005年:德國之聲主辦的第二屆國際部落格大賽正式開始。 * 2008年:第91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因支援率低迷不振,宣佈辭職。 * 2009年:全球開始發行120 GB輕薄版PLAYSTATION 3。 * 2009年:美國佛蒙特州正式成為全美第四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州份。 * 2012年:臺灣民間舉行反媒體壟斷大遊行,訴求為反對旺中集團壟斷新聞媒體。 * 2014年:十二年國民教育將由施行前的九年國教延長至12年,且後3年採強迫性入學、免學費、公私立並行及免試為主。 * 2020年:Facebook宣佈,如果澳大利亞政府如果啟動立法程式,要求該國科技公司向當地新聞機構付款,會考慮封鎖在平臺上分享地區及國際新聞的澳大利亞使用者。 * 2020年:辛巴威政府宣佈歸還2000年至2001年間從外國人手中沒收的土地。當局表示土地被沒收的外籍人士大多為荷蘭人、英國人和德國人,他們發現可以申請索回。他們還表示,之前按照有爭議的土地改革計劃拿到土地的黑人農民需要將土地交回給外國人。 * 2020年:美國50名非裔黑人店主起訴美國連鎖快餐企業麥當勞,指對方安排他們到收入更低、安保花費較高的地區開店,而不是富裕、治安良好的地區,有種族歧視的嫌疑。 * 2020年:法國諷刺雜誌《查理週刊》重新發表曾引發的穆罕默德諷刺畫,回應將於近期啟動的查理週刊總部槍擊案庭審。 * 2020年:中華民國經濟部引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責令大陸OTT平臺愛奇藝和騰訊WeTV於今天前結束運營。 * 2022年:阿根廷副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遭一名巴西籍男子在幾釐米距離用一把半自動手槍指臉,該男子雖然扣動了扳機,但並沒有子彈射出,所以克里斯蒂娜未中槍,該男子則被警方當場逮捕。 == 出生 == * 948年: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982年逝世) * 1453年:貢薩洛·費爾南德斯·科爾多瓦,西班牙軍事家,民族英雄(1515年逝世) * 1593年:姬蔓·芭奴,莫臥兒帝國皇后(1631年逝世) * 1653年:約翰·帕赫貝爾,德國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管風琴大師,《D大調卡農與吉格》作者(1706年逝世) * 1751年:伊曼紐爾·席卡內德,德國劇作家、戲劇歌唱家、演員(1812年逝世) * 1804年:約翰·米歇爾,英國陸軍元帥(1886年逝世) * 1835年:威廉·斯坦利·傑文斯,英國經濟學家、邏輯學家(1882年逝世) * 1836年:郇和,英國外交官、博物學家(1877年逝世) * 1854年:恩格爾貝特·洪佩爾丁克,德國後浪漫主義作曲家(1921年逝世) * 1856年:謝爾蓋·維諾格拉茨基,俄國微生物學家,土壤微生物學創立者之一(1953年逝世) * 1862年:新渡戶稻造,日本國際政治活動家、農學家及教育家(1933年逝世) * 1864年:明石元二郎,日本陸軍大將,第7任臺灣總督(1919年逝世) * 1866年:詹姆斯·J·科位元,美國職業拳擊運動員(1933年逝世) * 1868年:武藤信義,日本陸軍元帥(1933年逝世) * 1871年:川村竹治,日本政治人物,第12任臺灣總督(1955年逝世) * 1874年:塔拉特帕夏,鄂圖曼帝國政治人物,亞美尼亞大屠殺的主犯(1921年逝世) * 1875年:金文泰,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曾任香港總督、海峽殖民地總督(1947年逝世) * 1875年:埃德加·賴斯·巴勒斯,美國科幻小說家,《人猿泰山》系列創作者(1950年逝世) * 1877年:弗朗西斯·阿斯頓,英國化學家,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45年逝世) * 1878年:約翰·弗雷德裡克·查爾斯·富勒,英國軍事理論家、軍事歷史學家、探照燈發明者(1966年逝世) * 1886年:奧特馬·舍克,瑞士作曲家、指揮家,擅聲樂寫作(1957年逝世) * 1900年:安德烈·多泰爾,法國文學家(1991年逝世) * 1906年:華金·巴拉格爾,多明尼加政治人物,前任多明尼加總統(2002年逝世) * 1917年:劉建康,中國生態學家(2017年逝世) * 1923年:洛基·馬西安諾,義大利裔美國職業拳擊手,拳擊史上唯一生涯全勝的世界重量級拳王(1969年逝世) * 1931年:邁克爾·拉賓,以色列電腦科學家 * 1935年:周亦卿,香港企業家(2018年逝世) * 1935年:小澤徵爾,日本指揮家(2024年逝世) * 1935年:雅科夫·西奈,俄羅斯數學家 * 1936年:瓦列裡·列加索夫,蘇聯無機化學家暨蘇聯科學院院士(1988年逝世) * 1939年:莉莉·湯姆琳,美國女演員、作家、劇場製作人 * 1940年:安妮·艾諾,法國作家,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1943年:角川歷彥,日本企業家,現任角川集團會長 * 1945年:湯健明,臺灣電視主播 * 1946年:盧武鉉,韓國政治人物,第16任韓國總統(2009年逝世) * 1946年:巴里·吉布,英國比吉斯樂團節奏吉他手、歌手、作曲家、製作人 * 1948年:詹姆斯·瑞布霍恩,美國演員(2014年逝世) * 1950年:黎新祥,香港足球員、足球教練(2010年逝世) * 1950年: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俄羅斯政治家,總理 * 1954年:丁守中,臺灣政治人物 * 1956年:張豐毅,中國男演員 * 1957年:格洛麗亞·埃斯特凡,古巴裔美國歌手、演員,曾獲七座葛萊美獎 * 1961年:江蕙,臺灣女歌手 * 1962年:路德·古利特,荷蘭足球員、足球領隊 * 1962年:託尼·卡斯卡里諾,英國足球運動員、體育播音員 * 1964年:彼得·費亞拉,捷克政治學家、政治人物,現任捷克總理 * 1966年:羅美薇,香港演員 * 1967年:坂本雄一,日本陸上自衛隊自衛官 * 1968年:穆罕默德·阿塔,埃及恐怖分子,基地組織成員,九一一事件劫機者領袖(2001年逝世) * 1969年:潘儀君,臺灣演員 * 1969年:亨寧·伯格,挪威退役職業足球運動員、現役主教練 * 1970年:湯屋敦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70年:黃正民,韓國男演員 * 1974年:山本寬,日本動畫演出家 * 1974年:伯恩·戈曼,英國男演員 * 1975年:卡蒂諾·莫布利,美國籃球運動員 * 1975年:瑪麗安娜·伊斯坎德爾,埃及裔美國公益創業家、律師,現任維基媒體基金會執行長 * 1976年:福西崇史,日本足球運動員 * 1978年:中島沙樹,日本女性聲優 * 1984年:劉盈秀,臺灣電視主播 * 1984年:平岡祐太,日本男演員 * 1984年:喬·特洛曼,美國樂手,打倒男孩成員 * 1984年:魯德溫·葛瑞森,瑞典作曲家、指揮家、唱片製作人 * 1986年:加埃爾·蒙菲爾斯,法國職業網球運動員 * 1986年:江疏影,中國女演員 * 1987年:王炳忠,臺灣政治人物 * 1989年:丹尼爾·史杜歷治,英國足球運動員 * 1989年:柯斯莫·賈維斯,美國裔英國男演員、音樂人 * 1991年:秦俊傑,中國男演員 * 1992年:禹惠林,韓國女子偶像團體Wonder Girls成員 * 1993年:上西哲平,日本男性聲優 * 1993年:今永昇太,日本職業棒球運動員 * 1994年:桃田賢鬥,日本男子羽球運動員 * 1994年:馬修·菲茨派翠克,英國男子高爾夫球運動員 * 1994年:小卡洛斯·塞恩斯,西班牙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 1996年:千黛亞,美國女演員、歌手 * 1997年:田柾國,韓國男子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成員 * 2000年:醍醐虎汰朗,日本男演員 * 2002年:羅密歐·貝克漢,英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大衛·貝克漢次子 * 2003年:安俞真,韓國女子偶像團體IZ*ONE、IVE成員 == 逝世 == * 870年:穆罕默德·布哈里,波斯學者(810年出生) * 1256年:藤原賴經,鎌倉幕府徵夷大將軍(1218年出生) * 1443年:世阿彌,日本室町時代猿樂藝師(1363年出生) * 1557年:雅克·卡蒂埃,法國航海家(1491年出生) * 1648年:馬蘭·梅森,法國神學家、數學家、音樂理論家(1588年出生) * 1715年:路易十四,法國國王(1638年出生) * 1838年:威廉·克拉克,美國探險家(1770年出生) * 1899年:李仙得,法裔美國外交官(1830年出生) * 1934年:竹久夢二,日本畫家、詩人(1884年出生) * 1948年:馮玉祥,國民革命軍將領(1882年出生) * 1961年:埃羅·薩裡寧,芬蘭裔美國建築師、設計師(1910年出生) * 1971年:保羅·尼漢斯,瑞士外科醫生(1882年出生) * 1972年:何香凝,中國革命黨人、國畫家(1878年出生) * 1982年: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波蘭政治人物(1905年出生) * 1988年: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1911年出生) * 1989年:鍾保羅,香港影視藝員(1959年出生) * 2005年:朱向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1955年出生) * 2005年:楊寬,中國歷史學家(1914年出生) * 2006年:羅鷹石,香港企業家(1913年出生) * 2009年:張真英,韓國影視藝員(1974年出生) * 2013年:郭東修,臺灣知名殯葬業者(1962年出生) * 2013年:策納伊·帕爾,匈牙利前足球運動員及教練(1932年出生) * 2022年:楊永松,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1919年出生) * 2022年:芭芭拉·艾倫瑞克,美國作家、政治活動家、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1941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枝條節,慶祝澳洲春天到來 * :記者節 * ,,,:這些地區與其他許多亞歐國家的中小學普遍於每年的9月1日作為新學年的開學日。如遇上9月1日為假日或是星期六、星期日,則可能順延至第一個平日,最遲為9月3日 * :武裝奮鬥開始紀念日 * :國旗日 * :防災日 * :隨機善行日 * :退伍軍人節 * ,,: * :憲法日 * :獨立日
荷蘭
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中文通稱荷蘭,是位於歐洲西北部的低地國家,由歐洲區荷蘭的12個省份和荷蘭加勒比區的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組成。荷蘭也是荷蘭王國()的主要構成國,與美洲加勒比地區的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共同組成荷蘭王國。尼德蘭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分。歐洲區領土位於歐洲西北部,瀕臨北海,與德國、比利時接壤,並與英國隔海相望。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憲法確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宮和大多數都位於海牙。此外,國際法庭也設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荷蘭國名原文「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如果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國、臺灣、日本、大韓民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荷蘭。儘管如此,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 荷蘭為全世界第一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在荷蘭帝國時期,其經濟發展水平是公認的早期的全球超級大國之一,創辦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了全球貿易,於1602年建立了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債務市場。荷蘭也是中央銀行系統的濫觴,荷蘭盾成為世界第一種國際價值體系。荷蘭是世界上最早擁有議會選舉的國家之一,自1848年起,就確立了議會民主及君主立憲制。荷蘭被認為是一個自由的國度,其社會長久以來就以寬容異己的風氣聞名,其法律允許墮胎、性交易及安樂死等,有限度的放寬娛樂性藥物的使用,如大麻。1579年開始,就允許國內居民有宗教自由,領先當時西歐其他國家。2001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立法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荷蘭是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經濟體,在經濟自由度指數列出的全球177個國家中,排名第17,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heritage.org。在2011年,它是全世界人均收入第10高的國家。在2013年,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中,將荷蘭列為全世界第四快樂的國度,顯示了這個國家人民的高品質生活。 荷蘭是歐盟、十國集團、北約、經合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也是比荷盧聯盟的一部分。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總部位於海牙。在這個國家中,擁有五個國際性法庭,包括常設仲裁法院、國際法院、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國際刑事法院、等。前四個法庭都設在海牙,此外,歐洲刑警組織與歐洲檢察官組織的總部也位於此,這使得海牙得名「國際司法之都」。 ==名稱== 荷蘭的正式國名為尼德蘭(),字面意義為低窪之地,因此也被意譯為「低地國家」,或「低地國」。以普通名詞的單數形式出現時,即,通常指的只有這個構成國在歐洲區的領土部分;使用普通名詞的複數形式,加上冠詞,就成為專屬名詞,用來作為整個主權國家的名稱,在日耳曼語族中,英文稱之為“”,德文拼為“”。與英國或法國不同,這個名稱並不是起源於民族名稱,而是由地名轉化而來。這個名稱最早並不是一個特殊的名稱,在德語地區,只要是低窪地區,都常使用Nederr(低)這個名稱來命名,例如下萊茵河地區與下默茲河地區,就曾被稱為是Nederlanden(低地);相對而言,地勢高的地區,就會被稱為Oberland(高地)。從15世紀開始,尼德蘭()這個名字開始被使用來當成國家稱呼。因為比利時與盧森堡在歷史上曾經屬於荷蘭的一部分,在羅曼語族,如法語及西班牙語中,包括比利時與盧森堡,都可以稱為低地國(,),要視語句的情境來決定它所說的國家。 在許多其它語言中,包括在荷蘭王國的加勒比海地區,常把「荷蘭」()當成這個國家的國名。這是一個常見的俗稱,但這是錯誤。「荷蘭」()原是尼德蘭()中一個地區的名稱,相當於今北荷蘭省與南荷蘭省兩地。荷蘭()的字根來自老荷蘭語,字面意義為盛產木頭之地,最早是指哈勒姆()周邊地區,到1064年被用作整個縣的名稱,後成為一個地區的名稱。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此地區由荷蘭伯爵統治,在12世紀初,此地居民在拉丁文字中被稱為,也就是後來的荷蘭人()。在七省聯合共和國時代,荷蘭()是其國內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被用來轉喻代指尼德蘭()整體見 Antheun Janse, "Een zichzelf verdeeld rijk" in Thimo de Nijs and Eelco Beukers (eds.), 2003, 荷蘭的歷史 Geschiedenis van Holland, Vol. 1, p. 73。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曾於1806年建立荷蘭王國(),短暫以荷蘭()作為國名。但從15世紀以來,其正式國名皆為尼德蘭(),荷蘭()為非正式俗稱。 用荷蘭()的名稱指稱尼德蘭()這個國家的用法,在許多國家被普遍接受,英語、中文等語言常這麼稱呼,荷蘭人也常這麼使用"Holland or the Netherlands?". Dutch Embassy in Swede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on 27 October 2016. Retrieved 15 December 2012.,但也有對此稱呼敏感的人。「荷蘭」()這個名稱可在非正式場閤中使用,這須視情況而定。例如將他們的國家代表隊()稱呼為「荷蘭隊」(),大多數人是可以接受的。但用「荷蘭」()來稱呼他們的國家,在其國內並不是被完全接受,特別是對來自南北荷蘭省之外省份的居民來說,用荷蘭()稱呼他們的國家並不禮貌。在正式場閤中,建議使用其正式名稱,尼德蘭()。為重塑國家形象,荷蘭政府於2019年宣佈,自2020年1月起,在運動賽事及觀光宣傳場閤中不再使用非正式的「荷蘭」()稱謂,一律使用官方的正式名稱「尼德蘭」(),包括國家足球隊等荷蘭國家代表隊今後均會以「尼德蘭」()名義出賽,不再使用「荷蘭隊」()。不過在中文譯名方面,荷蘭旅遊局與荷蘭在臺辦事處等荷蘭官方機構表示不會更改譯名,仍會維持原有的中文翻譯──「荷蘭」,而英文則採用。 如同用荷蘭()來稱呼尼德蘭()這個國家,用法蘭德斯()代稱尼德蘭(),在16世紀至20世紀初也是常見稱法。法蘭德斯()字面意思為泛水之地,原是尼德蘭()中的一個地區名稱,相當於今尼德蘭()南部與比利時北部一帶。在中國,大約直到清朝末年,都曾經用法蘭德斯作為這個國家的稱呼《職方外記》:「法蘭得斯,在亞勒馬尼之西南,地不甚廣,人居稠密。有大城二百八十,小城六千三百六十八,共學三所,一學分二十餘院。人情俱樂易溫良,最好談論,善謳歌。其婦人與人貿易,無異男子,顧其性極貞潔,能手作錯金絨,不煩機杼。西洋布最輕細者,皆出此地。」《瀛寰志略》:「荷蘭(和蘭,賀蘭,法蘭得斯),歐羅巴小國也。東界日耳曼,南界比利時,西北距大西洋海。壤地褊小,歐羅巴地形,此最低陷。海潮衝齒,劃為洲渚,港道縱橫,交貫其地,沮洳卑濕,而土脈最腴。民擅水利,善築堤防,開溝洫,又善於操舟,能行遠。故歐羅巴海市之道,行自荷蘭始。」。 另一個常見的英語俗稱「」,用於稱呼荷蘭的主要族群,也就是尼德蘭人(荷蘭人)()中的日耳曼族群,但也可以指他們()整體。這個單字由德意志()這個單字分化出來,最早來自,本義為「部落的」或「人民的」,是日耳曼民族()的稱呼之一。荷蘭與德國同屬於日耳曼民族,有共同祖先,在16世紀時分別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國家,因此分化為兩個民族,德意志人()或日耳曼人()成為德國人專有稱呼。在英語傳統中,稱呼荷蘭人為仍然被保持下來,但對於荷蘭人來說,稱呼他們為尼德蘭人()是較為正式的用法。 尼德蘭在明朝末年開始與中國交往,最早中國人稱之為紅毛鬼《廣東通史》:「紅毛鬼,不知何國。萬曆二十九年,二、三大舶頓至豪鏡之口。其人衣紅,眉髮連鬚皆赤,足踵及趾,長尺二寸,形壯大倍常,似悍澳夷。」、米粟果、紅毛番,也稱為荷蘭張燮《東西洋考》:「紅毛番,自稱荷蘭國,與佛郎機鄰壤,自古不通中華。其人深目長鼻,毛髮皆赤,故呼紅毛番-{雲}-。一名米粟果。」、波斯胡、紅夷《臺灣府志》:「紅夷,一名波斯胡,性貪狡,重利輕生。前明竊據臺灣,入犯中左,肆行焚劫。其船堅大,八面受風,無往不利;惟廣南軋船操楫飛行,駕巨砲攻其船底,底破即沉。至今畏之。」、紅彝查慎行《罪惟錄》:「和蘭國,即紅彝,俗稱紅毛番,與佛郎機接壤,時橫行爪哇、大泥間,及聞佛郎機據呂宋,互市濠鏡,心艷之。萬曆中,忽駕船,稱和蘭欲通貢,澳彝共拒之,移叩閩。」,《明史》中,稱為和蘭、阿南《明史》卷325〈外國傳六〉:「和蘭,又名紅毛番,地近佛郎機。永樂、宣德時,鄭和七下西洋,歷諸番數十國,無所謂和蘭者。其人深目長鼻,發眉須皆赤,足長尺二寸,頎偉倍常。」,《清史稿》同樣稱和蘭《清史稿》卷159:「和蘭,明史作荷蘭,歐羅巴濱海之國。清順治十年,因廣東巡撫請於朝,原備外籓、修職貢。十三年,齎表請朝貢,部議五年一貢,詔改八年一貢,以示柔遠。」。在《海錄》稱為荷囒,又有賀蘭、荷南等稱呼,在1794年,乾隆皇帝下旨改稱荷蘭,作為官方稱呼《海國四說》卷3:「荷南,即《明史·外國傳》所稱之和蘭,又名紅毛番。地在今歐羅巴洲,即熱爾瑪尼紅夷。在博爾都噶而雅之東,意大裡亞之東北,英吉利、弗喃西之東。乾隆五十九年,奉旨:賀蘭國改寫荷蘭國。」。同治2年簽署之《中荷天津條約暨另款》中荷天津條約暨另款與光緒27年《辛丑和約》《辛丑各國和約》,皆稱荷蘭為大和,因此大和、和國可視為晚清官方對荷蘭之正式譯名。《海國圖志》稱此地區為尼達蘭,此國為荷蘭《海國圖志》卷4:「荷蘭及彌爾尼壬兩國同區,總名曰尼達蘭,犬牙互錯,參差不齊。」。漢語中,稱呼為荷蘭、和蘭、賀蘭、阿蘭陀、荷蘭陀等,皆源自於、(卡斯蒂利亞)或。日文漢字譯為「」。而越南語也仿照中文的譯名譯為「Hà Lan」()。 因為歷史因素,漢語將荷蘭(Holland)這個非正式名稱承襲下來,作為尼德蘭(Nederland)這個國家的正式稱呼。在中文中,往往不區分Nederland、Holland及Dutch,籠統地譯為荷蘭。這種譯法極為通行,但在某些時候,這種譯法可能會造成混淆:例如荷蘭地區(Holland),與尼德蘭(Nederland)這個國家,在中文裡一律譯為荷蘭;居住在荷蘭地區的荷蘭人(),日耳曼族裔荷蘭人(),與這個國家的居民尼德蘭人(),在中文裡同譯為荷蘭人;法國佔領時期的荷蘭王國(Kingdom of Holland),與尼德蘭王國(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經常都統一譯為荷蘭王國。在這種時候,需要回顧原文,以及經由上下文來分辨,才能確定它的內容是什麼。 == 歷史 == 在羅馬帝國統治荷蘭之前,據說凱爾特人與日爾曼人曾居住在此。 === 羅馬帝國時期與中世紀的荷蘭(前55年-410年)=== 在古羅馬時代,萊茵河南的地區先是屬於“比利時高盧”省,後歸於“日耳曼行省”。這裡的北部地區居住著許多日耳曼部落,南部則是高盧人,而這些高盧人在移民時期也融合了許多日耳曼部落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5th edition, 22:641–642de Vries, Jan W., Roland Willemyns and Peter Burger, Het verhaal van een taal, Amsterdam: Prometheus, 2003, pp. 12, 21–27,其中撒利恩法蘭克人從這裡遷移到高盧,並在公元五世紀建立起了強大的墨洛溫王朝Hachmann, Rolf, Georg Kossack and Hans Kuhn, Völker zwischen Germanen und Kelten, 1986, pp. 183–212Lendering, Jona, "Germania Inferior" , Livius.org. Retrieved 6 October 2011.。而後其權力逐漸被取代,在查理曼繼位之後版圖大幅擴張,史稱查理曼帝國。查理曼過世以後,荷蘭被劃分至西法蘭克王國境內,而後雨果·卡佩奪位成功建立卡佩王朝,但隨後又因卡佩王朝無男性子嗣可以繼位,故最後由旁系血親即位,成為瓦盧瓦王朝,此時法王分封近親為勃艮第公爵,是為勃艮第屬尼德蘭。 === 哈布斯堡時期的荷蘭(1519年-1581年)=== 中世紀,低地國家(大約包括現在的荷蘭、德國西部部分地區、盧森堡、比利時、法國北部部分地區)存在著很多諸侯封建領地,分別屬於勃艮地公國(Duchy of Burgundy) 和神聖羅馬帝國。到了十六世紀初,因為複雜的皇室聯姻,他們在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之下統一起來。 1556年帝國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退位,將西班牙和低地(被稱為北方省)分給他的兒子腓力二世,將奧地利等其他地區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統分給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就這樣,北方省屬於西班牙王國。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時期(1581年-1795年)=== 1568年,因反抗西班牙國王的中央集權和對新教加爾文派的迫害,爆發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現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區域)成立了烏得勒支同盟,共同反對西班牙統治。這被認為現代荷蘭的開始。1581年,聯盟正式宣佈獨立。戰爭在繼續,直到164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才簽訂《明斯特條約》,承認七低地(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從西班牙王獲得獨立之後,荷蘭發展成為17世紀航海和貿易強國。它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據點,包括臺灣的部分地區於1624年-1662年和1664年-1667年曾為其殖民地。這段時期在荷蘭被稱為「黃金年代」。先後開發與殖民四地,即後的紐約、南非、印度尼西亞與臺灣(後三者的部分) Digital History.。荷蘭也曾在模里西斯殖民,但收效甚微,最終放棄 p. 66。 17世紀後期,荷蘭先後與英國、法國交戰,在海上荷蘭戰勝英國(第二次英荷戰爭),在陸地荷蘭敗於法國(法荷戰爭),從而衰落下來。第二次英荷戰爭後,荷蘭用新阿姆斯特丹(紐約)交換了蘇利南(荷屬蓋亞那)。第四次英荷戰爭導致荷蘭東印度公司運營不善進而破產,斯里蘭卡被英國奪得,阿姆斯特丹失去了歐洲金融中心地位。1672年,荷蘭面對歐洲霸權法國入侵,被稱為“災難年”(Rampjaar)。 1740年10月9日-12日,在爪哇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爆發荷蘭人屠殺華人移民的紅溪慘案,華人死亡萬餘人。 ===法國佔領時期和荷蘭王國時期(1795年-1940年)=== 1795年荷蘭被法蘭西帝國佔領,拿破崙先後在此扶植了巴達維亞共和國與荷蘭王國。 thumb|210px|left|“黃金時代”的荷屬殖民地示意圖。荷蘭東印度公司管理淺綠色地區;深綠色地區則為荷蘭西印度公司掌控 在1815年被拿破崙統治的法國佔領結束後,荷蘭和現在的比利時、盧森堡組成荷蘭聯合王國,同時荷屬開普殖民地正式被英國統治。比利時很快在1830年獨立,盧森堡也緊隨其後,荷蘭聯合王國隨之瓦解。 19世紀中,荷蘭相對於鄰國比利時相比較為落後,比利時在當時為工業強國。一直到1870年代,才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而促使經濟起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荷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Abbenhuis, Maartje M. (2006) The Art of Staying Neutral .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但戰事仍使荷蘭深受其苦,由於周邊的國家皆處於戰爭狀態,若欲於北海進行航運將會有極大的風險,因而糧食變得稀缺,甚至有發生飢荒的威脅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年-1945年)=== 荷蘭在戰爭爆發時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再次宣佈自己是中立國。雖然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荷蘭自1940年5月依然被納粹德國佔領直至1945年才被解放。德國入侵荷蘭是為了繞開馬奇諾防線,並防止英軍登陸荷蘭北部。當時的入侵造成荷蘭在所有西歐被納粹德國佔領過的國家中死亡率是最高的。 === 戰後(1945年至今)=== 戰後,荷蘭經濟再度繁榮發展。荷蘭是荷比盧(原比荷盧經濟聯盟,即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北約的成員。 1949年,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失去了對荷屬東印度的統治權。同年荷蘭在西巴布亞建立荷屬新幾內亞。 === 去殖民化 === 1954年,迫於國際社會要求實行去殖民化的壓力,荷蘭王國頒布了《》,改革了政治結構。 於1954年12月15日,荷蘭透過《荷蘭王國章程》(Het Statuut),使荷蘭的原殖民地和屬地在王國內與荷蘭本土享有同等地位。自此荷蘭王國專指由荷蘭本土及其前殖民地組成部分的王國,而「荷蘭」則專指歐洲大陸荷蘭。 1962年10月,在美國壓力下,荷蘭將荷屬新幾內亞交付聯合國託管,該地區後來併入印尼。 1975年,荷蘭承認蘇利南獨立。 現時荷蘭王國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歐洲大陸荷蘭、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而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則併入荷蘭本土成為特別行政區。 == 地理 == 荷蘭本土位於歐洲西北部。西、北部臨北海,南部與東部分別和比利時與德國接壤,其總面積為41,5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就有7,643平方公里。 ===歐洲區荷蘭=== 平坦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其國土面積的一半海拔低於1公尺,26%甚至低於海平面。部分地區甚至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萊福蘭省的大部分地區。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來保護。而荷蘭人世代與海爭地,在荷蘭人眼中最大的敵人是海洋。歐洲區荷蘭的最高點是位於國家最東南角的法爾斯山,海拔321公尺,但全荷蘭的最高點卻是位於加勒比海沙巴島的風景山,高887公尺,這也是整個王國的地理最高點。 萊茵河、瓦爾河和馬斯河將荷蘭一分為二Welschen, Ad: Course Dutch Society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tudies ISHSS,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2000–2005.。 ====洪水==== 長期以來,因為自然災害與人類介入,荷蘭的海岸線不斷的在改變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134年的暴風,讓大量土地滲入海裡,創造出澤蘭省西南邊的群島。 1278年12月14日,聖露西亞洪災(St. Lucia's flood)造成尼德蘭與德國超過5萬人喪生,是在荷蘭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洪災之一Zuiderzee floods (Netherlands history)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1421年的(St. Elizabeth flood)過後,摧毀了大量圩田,造成72平方公里的Biesbosch潮汐洪泛平原的出現。1953年2月,北海出現的洪水,造成尼德蘭西南方數個海堤潰堤,超過1,800位居民在洪水中喪生。荷蘭政府因此擬定了大規模的防洪計畫,以保護這個國家不受洪水威脅,其中最著名的為三角洲工程Seven Wonders . Asce.org (19 July 2010). Retrieved on 21 August 2012. 。 ====氣候==== 歐洲區荷蘭盛行來自的西南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降水量650~700毫米。但加勒比海的波奈爾則屬熱帶半乾旱氣候;沙巴和聖佑達修斯則熱帶而潮濕。 ===荷蘭加勒比區=== 荷蘭加勒比區是荷蘭本土三個特別行政區: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的集體名稱,又稱BES島嶼。 == 政治 == 自1581年至1806年,荷蘭是共和體制,但並非議會民主制國家。其後的1806年至1815年,荷蘭被法國短暫的統治。從1815年起,荷蘭一直是君主立憲制國家。 自2013年,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就任國家元首至今。理論上說,國王有權任命政府成員。實際上通常會按照選舉結果建立聯合政府,再由國王宣佈政府首腦的任命。 荷蘭議會由下議院(第二院)和上議院(第一院)構成。150名議員組成的下議院一般每隔四年選舉一次,可以提前改選,而選舉制度為比例代表制。由於下議院的政黨眾多,因此選舉後難以有單一政黨可以組建政府,因此組建政府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不過聯合政府必須要在下議院獲得多數支援,但無須在上議院獲得多數。上議院權力較小,上議員則是每隔四年由新當選的省議會議員,根據地方選舉結果挑選組成。 荷蘭憲法也規定,法院為主的司法機關不得宣佈國會透過的法案違憲。 政治學家一般認為荷蘭是協商民主政體的典型樣本。 2010年荷蘭大選,荷蘭舉行議會下議院選舉。選舉後,荷蘭基督教民主聯盟與自由民主人民黨組建中間偏右少數派聯合政府,獲自由黨支援信任動議。2010年10月24日,馬克·呂特接替揚·彼得·巴爾克嫩德出任首相,成為荷蘭92年首個自由主義政黨的首相。2012年聯合政府提前解散,大選提前舉行。在重新舉行的大選,自由民主人民黨取得41席,工黨取得38席,選舉後自由民主人民黨與工黨組建大聯合政府。 === 政黨 === 荷蘭屬於多黨制,通常由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目前該國主要大黨有自由民主人民黨,工黨,自由黨和基督教民主黨。 === 行政區劃 === 荷蘭本土的行政區劃為行省及下一級的荷蘭基礎政權(市鎮)。較特殊的是因為荷蘭多數國土位於低於海平面的地區,境內佈滿堤防以及其他水利工程,因此還擁有獨有的(),委員會的運作是獨立的,其選舉不得有政黨介入。另外荷蘭還分成25個安全和防災廣域行政區域(),其任務是促進區域合作,以維持消防、災難防護、危機管理、健康援助、公共秩序和安全的執行。 ==== 省份 ==== 荷蘭本土分為12個省。荷蘭省級政治是構成荷蘭政治的網路之一,省份的地位僅次於中央政府,而省級政治由十二個省分主導Provinciale Staten 。 省級單位的官員主要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國王專員,第二種是省議會,第三種是省行政部門,他們共享立法權,女王專員以及行政部門的官員負責執行省政府的行政權,兩者與省政府的關係就是官方所稱作的。 荷蘭省級行政區劃圖 </div> {| class="sortable wikitable" style="text-align:left;" No. 省份 首府 最大城市 面積 (km2) 人口(2015) 人口密度(per km2) 1 格羅寧根省 格羅寧根 格羅寧根 2,325 582,649 250 2 弗里斯蘭省 呂伐登 呂伐登 3,340 646,092 193 3 德倫特省 阿森 埃門 2,639 488,871 185 4 上艾瑟爾省 茲沃勒 恩斯赫德 3,324 1,142,360 344 5 弗萊福蘭省 萊利斯塔德 阿爾梅勒 1,415 403,280 285 6 海爾德蘭省 阿納姆-{安恆}- 國家教育研究院 奈梅亨 4,970 2,031,123 409 7 烏得勒支省 烏得勒支 烏得勒支 1,383 1,268,489 916 8 北荷蘭省 哈勒姆 阿姆斯特丹 2,665 2,775,617 1,039 9 南荷蘭省 海牙 鹿特丹 2,808 3,607,150 1,282 10 澤蘭省 米德爾堡 米德爾堡 1,784 381,182 213 11 北布拉班特省 斯海爾託亨博斯 埃因霍溫 4,914 2,495,107 507 12 林堡省 馬斯垂克 馬斯垂克 2,150 1,115,805 519 總計 總計 總計 總計 33,718 16,922,460 512 ==== 市鎮 ==== 荷蘭所有的省份的下一級行政區劃均為市鎮()。截至2019年1月,荷蘭共有355個市鎮。市鎮是荷蘭的第二級行政區劃,也是荷蘭的第三層公共行政單位,次於中央政府和省分。市鎮是由市長與市政委員所組成的(college van burgemeester en wethouders,簡稱college van B&W或B&W),以及(Gemeenteraad,簡稱GR)共同治理。特別市的市議會則被稱為(eilandsraad)。市議會每四年選舉一次,市議會的成員數依所屬市的規模不等,少至九名,多至四十五名成員 。市議會是市的最高行政機構,負責領導公共政策的走向。執行委員會由(burgemeester)和數名市政委員(wethouder)組成,握有市鎮的執行權,負責執行政策的立法。市長六年一任,由中央政府指派,而市政委員則是由市議會選舉出來 。市長除了負責維護市的公共秩序,在緊急危難時負有指揮權之外,其餘的治理任務可自由分配給市長和市政委員,因此具體的工作分配也因市而異。 荷蘭政府在陸續推行市的合併後,大幅減少了市鎮的數量,目前大約是自十九世紀中期行政區劃劃定以來的三分之一。市鎮又可因行政或統計的需求,被非正式地劃分為「社群」(wijken)和「鄰裡」(buurten)等地區。 ==== 公共實體(加勒比海部分) ==== 荷蘭除本土12個省外,另外在加勒比海有博奈爾、聖尤斯特歇斯、薩巴三個直屬荷蘭的三個特別行政區(),依荷蘭法律定義為公共實體,合稱荷蘭加勒比區,並不隸屬於任何省分,擁有一般荷蘭本土市政府功能。各島政府由一名市長()及市內閣()組成,向各島公民選出的()問責。荷蘭加勒比區國家辦公室()則負責稅務、治安、入出境、教育、社會福利。 {| class="sortable wikitable" style="text-align:left;" 旗幟 名稱 首府 最大都市 面積 (km²) 人口31-12-2012 人口密度(per km²) 博奈爾 克拉倫代克 克拉倫代克 288 17,408 60 聖尤斯特歇斯 奧拉涅斯塔德 奧拉涅斯塔德 21 3,897 186 薩巴 博坦 博坦 13 1,991 153 總計 總計 總計 總計 322 23,296 72 === 外交 === thumb|位於海牙的和平宮 (Vredespaleis) 荷蘭外交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它過去的中立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許多國際組織都設立在荷蘭國內,最著名的是聯合國及國際法庭組織。不過,荷蘭外交實際上放棄中立政策,先後加入北約與歐盟。 荷蘭的外交政策,基於四項基本立場:大西洋區域合作,歐洲整合(European integration),國際發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以及國際法。 == 軍事 == 荷蘭軍隊由四個部分構成: *荷蘭皇家陸軍(KL) *荷蘭皇家海軍(KM),包含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 *荷蘭皇家空軍(KLu) *荷蘭皇家憲兵隊(KMar) 荷蘭以「軍隊」()一詞來統稱全軍,該詞衍生自戰爭()和武力()兩詞的複合。全軍最高統帥為荷蘭君主、國防部領導人為國防大臣、三軍司令由現役四星上將者出任,陸海空各軍種各由一名三星中將擔任司令。 荷蘭軍隊在過去是採用徵兵制,到1996年後完全實施募兵制;目前荷蘭國防部僱用四萬八千名武裝人員以及兩萬一千人的文職人員,其中包括文職人員和軍事人員也有僱用女性。軍事費用在2009年大概佔GDP的1.65%,2010年11月國防部表示將削減一百萬歐元的國防預算;同時甫上任不久的漢斯·希倫表示將會裁減一萬餘的人員並有更大規模的裁軍計畫,其具體內容為軍事演習次數減少20%,艦艇海上巡邏時間減少11%,領空飛行巡邏任務減少10%,這樣的削減內容不勝列舉。截至2020年,其軍事費所佔GDP比例已降至1.48%。 == 經濟 == === 綜述 === 荷蘭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居世界前十位,2011年人類發展指數高居世界第三位,為西方十大經濟強國之一。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和世界主要造船國。荷蘭自然資源相對貧乏,但天然氣儲量豐富,2005年開採量達745億立方米,自給之餘還能出口The Dutch curse: how billions from natural gas went up in smoke LEES MEER, 17 June 2009。荷蘭交通十分發達,運輸總量佔歐盟的30%。 === 工業 === 縮圖|中國城 荷蘭工業非常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製造、電子、鋼鐵、造船、印刷、鑽石加工等。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煉油中心。荷蘭有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2011年共有12家荷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如: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由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英國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於1907年合併而成,是世界最大工業公司之一,雄踞世界500強企業第二名,其成品石油和石化燃料的生產和銷售能力居世界第二位,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飛利浦電子公司(成立於1891年,居世界500強企業第277位,在全球電子電器企業中排前十名。其照明裝置、彩色映象管、電動剃鬚刀、X光分析儀及音響裝置在同行業居領先地位);聯合利華公司(成立於1930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第136名,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和食品生產企業之一,分鹿特丹和倫敦兩個總部,荷蘭負責食品生產,英國負責日用化工品生產);阿克蘇·諾貝爾公司(世界著名化工和醫藥企業,1994年由荷蘭阿克蘇公司和瑞典諾貝爾公司合併而成,列世界500強企業第479位)。 從1950年代開始,荷蘭發現了以為主的巨大天然氣資源。數十年來,天然氣的銷售為荷蘭創造了龎大的收入,為政府的預算增加了數千億歐元。然而另一方面,荷蘭獲得了過度富裕的生活,隨著天然氣出口的增加,當時的本國貨幣荷蘭盾的匯率也隨之上升,伴隨著勞動者薪水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大幅攀升,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急速下滑,工人失業造成經濟惡化。伴隨著經濟惡化,由於經濟增長時期大幅提高的社會保障體系負擔對政府財政產生了巨大壓力,財政赤字也隨之急速增加。1977年《經濟學人》也將這種由於出口自然資源,導致貨幣匯率上升,因而工業出口減少、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稱為『荷蘭病』。 當時由首相維姆·科克所領導的政府,呼籲各界能夠共體時艱以應經濟問題,於是下令三年內勞方不得要求加薪,相反的資方做出的承諾是三年內不得裁員,最後荷蘭的經濟也成功再度復甦。 === 農業 === 荷蘭土地面積不大,卻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荷蘭的農業部門機械化程度很高,並且非常重視國際出口。荷蘭的農產品出口值在歐盟排名第一,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農業構成中,畜牧業佔50%,園藝業佔38%,種植業佔12%。2005年荷蘭曾創造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額789.3億美元的記錄。荷蘭人平均一人擁有十分之一頭牛、一頭豬,處於畜牧業最發達國家行列。荷蘭面積僅約41500平方公里,但全國卻有110平方公里用於種植鮮花和果蔬的溫室,因而享有“歐洲花園”的美譽。花卉是荷蘭的支柱性產業,年出口額達100億歐元,出口量佔國際市場的60%。荷蘭還是世界上乳酪產量最大的國家,世界上成立最早的豪達乳酪交易中心久負盛名,其運營時間已有300多年之久;北部的菲仕蘭省是另一個酪農業發達的地區,著名的黑白雙色荷斯坦牛(Holstein)與弗里斯蘭馬(Friesian horse)皆源自於此。此外,荷蘭也是馬鈴薯種植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 === 服務業 ===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服務業迅速發展,成為荷蘭國民經濟的支柱。主要產業為運輸、銀行、保險、股市、旅遊及餐飲等。荷蘭擁有多家著名銀行和金融機構。例如:荷蘭銀行(由荷蘭通用銀行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銀行於1991年合併而成,在全球擁有3000多家分支機構,是世界上擁有銀行網路最多的銀行之一。銀行排名居歐洲前十、世界前20名);荷蘭國際集團(即ING,由荷蘭中產-郵政集團與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於1991年合併而成。為荷蘭第一大金融機構,在2011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名列第17位);荷蘭農業合作銀行(由荷蘭數家農村信用社於1973年合併而成,是荷蘭第二大銀行,居全球銀行50強)。 === 旅遊業 === 有“歐洲花園”和“風車之國”之稱的荷蘭旅遊業較為發達。2011年,有1130萬外國遊客造訪了荷蘭。 久負盛名的攔海造陸工程、美麗宜人的鬱金香種植區(荷蘭有“鬱金香王國”之稱,鬱金香是其國花)、著名的乳酪小城豪達(擁有世界第一家乳酪交易中心)、充滿古老氣息的大型風車群(荷蘭是風車最多的國家)都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 對外貿易 === 荷蘭自古便是貿易強國,在17世紀上半葉有“海上馬車伕”之稱,首都阿姆斯特丹在當時的地位可與當今的紐約相提並論。時至今日,荷蘭在對外貿易方面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荷蘭是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荷蘭主要進口工業原料、原油、半成品和機械等。60%的產品供出口,主要為石油製品、電子產品、船舶和農產品等。 == 交通運輸 == 荷蘭的水陸空交通均十分便利。境內河道縱橫,水路四通八達。流經南部注入北海的萊茵河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其河口的鹿特丹是世界頂級大港,吞吐量曾連續42年居世界第一。阿姆斯特丹機場為歐洲重要航空港,曾多次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荷蘭人環保意識極強,人均擁有兩輛腳踏車,腳踏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幹道建有腳踏車專用車道。 === 鐵公路 === 荷蘭擁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公路網之一,密度超過德國和法國,但略不及比利時。荷蘭的公路總長度達139,000公里,其中3,530公里是高速公路。 荷蘭鐵路是荷蘭主要的鐵路公司,負責營運該國之鐵路。荷蘭鐵路網長達3,013公里,並連線了所有主要城鎮和城市,擁有400多個車站。為歐盟第7繁忙,世界第16繁忙的鐵路系統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 Annual Report, 2015 , 2015.。 === 腳踏車 === 在荷蘭,騎腳踏車是一種普遍的交通方式,境內擁有發達的腳踏車道,延伸至該國各地以及比利時和德國的邊界。據估計,荷蘭境內至少有1800萬輛腳踏車,比全國的總人口還多,也是境內汽車數量(900萬輛)的兩倍。36%的荷蘭人將腳踏車作為日常的交通工具。在2013年,將荷蘭和丹麥列為歐洲對腳踏車最友好的國家。 === 水運 === 荷蘭海運發達,是歐洲最重要的海運中心之一。截至2013年,鹿特丹港是歐洲最大的港口,並為世界第八大集裝箱港口,每年處理4.405億公噸貨物,除此之外還擁有阿姆斯特丹港、澤蘭港等港口。荷蘭內河航運網路稠密程度居歐洲之最。截至2013年,荷蘭內河航運(包括天然河流和人工運河)運輸總里程為6,242公里。 === 航空 ===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座落於阿姆斯特丹西南方的市郊,為荷蘭主要的進出門戶,同時也是歐洲重要航空港,2019年是歐洲第三繁忙的機場。史基浦機場是荷蘭皇家航空的樞紐機場,荷蘭皇家航空是其中一間歷史最悠久且從未更名的航空公司,更是第一家營運達到一百年的航空公司。荷蘭本土其餘較小的國際機場包括鹿特丹海牙機場、埃因霍溫機場、格羅寧根機場及馬斯特裡赫特亞琛機場。荷蘭加勒比區則有博奈爾的火烈鳥國際機場、聖尤斯特歇斯的F.D.羅斯福機場及薩巴的胡安徹·亞拉斯奎恩機場。 === 通訊 === 荷蘭擁有較先進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AMS-IX)在歐洲同類設施中規模最大。 荷蘭皇家電信目前為荷蘭固定網和移動業務的主要電信運營商;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50%,同時其移動網路業務覆蓋歐洲其他國家,如德國和比利時等。 == 人口和社會 == === 人口 === 荷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過400人/平方公里。 在荷蘭居住著多個種族的人群。儘管如此,純正荷蘭血統的居民仍佔總人口的大多數。 # 80.9% 荷蘭人 # 2.4% 印度尼西亞人 # 2.4% 德國人 # 2.2% 土耳其人 # 2.0% 蘇利南人 # 1.9% 摩洛哥人 # 0.8% 荷屬安第列斯人和阿魯巴人 # 6.0% 其他種族 === 語言 === 荷蘭語是荷蘭的官方語言之一,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是荷蘭、比利時、蘇利南、阿魯巴、庫拉索、荷屬聖馬丁等地的官方語言。在荷蘭全境、比利時北部的佛蘭德斯地區和法國法蘭德斯地區通用。歐洲約有兩千四百萬人以荷蘭語為第一語言。曾經被荷蘭統治了三個半世紀的印度尼西亞也有少量日常的使用。 荷蘭語字母表由26或27個拉丁字母組成,除A至Z外,在Y後面有一個 IJ 。荷蘭語有時用 IJ 代替Y。 荷蘭語與英語和德語接近,同屬西日耳曼語支。荷蘭語是由古代低地德語諸方言演變而來,最早的荷蘭語文獻可追溯到12世紀的佛蘭德。當代荷蘭語是五種方言群體的集合:中西部方言(包括南、北荷蘭省、烏德勒支、海爾德蘭的大部和西蘭的島嶼等地區使用的方言),東北方言(格羅寧根、德倫特、上艾瑟爾和海爾德蘭東部使用的方言),中南部方言(北布拉班特及其周邊的林堡地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布拉班特和東佛蘭德),西南部方言(西佛蘭德)和東南部方言(荷蘭的林堡地區大部和比利時的同名地區)。東北方言通常被稱為薩克森方言,東南方言被稱為東部低地法蘭克方言,其他的三個群體則被稱為西部低地法蘭克方言。荷蘭的弗里斯蘭省的語言通常單獨列為一種語言:弗里斯蘭語。 南非語,又稱“南非荷蘭語”“阿非利卡語”“阿非利堪斯語”“布林語”,是17世紀殖民者所說的荷蘭語的變種,並融合了相當數量的馬來、班圖諸語言的詞彙和語法,南非白人的祖先名為布林人,其名稱的由來是來自荷蘭語中boer(農夫)這個單詞。南非語是南非共和國的官方語言之一。 英語是荷蘭普遍使用的外語之一,官方宣稱有95%-98%的人口能使用英語。此外,英語是荷屬聖馬丁、聖猶斯特歇斯和薩巴的官方語言。 帕皮阿門託語是荷屬加勒比的通用語之一,也是阿魯巴、博奈爾、庫拉索的官方語言。該語言是一種基於葡萄牙語的克里奧爾語,並同時受到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的深刻影響。該語言現有兩種不同標準的正寫法。一種通行於阿魯巴,另一種通行於博奈爾和庫拉索。 === 宗教 === 荷蘭保障宗教自由。現在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荷蘭是目前歐洲最世俗化的國家之一,67.8%的人無宗教信仰,或不參加宗教活動。荷蘭的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24.6%)和基督新教(10.8%)。天主教徒主要在南部地區,而基督新教,主要是荷蘭歸正宗教會,屬於喀爾文教派,歷史上曾經人人虔信,現在卻已式微。另外由於穆斯林移民大增,達到全國人口的5%,使伊斯蘭教成為荷蘭第三大宗教。此外,荷蘭還有許多佛教、猶太教和印度教的信徒。 === 寬容的社會風氣 === 荷蘭以社會風氣寬容開放著稱。通常,荷蘭的形象會與貿易、鬱金香、風車、木鞋、乳酪和白藍彩釉陶器等等相聯絡。在2001年4月1日,荷蘭成為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在2002年4月1日,荷蘭又成為全球第一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同時荷蘭在對待大麻等非致命毒品、性交易和墮胎的法律是在世界範圍內最為自由化的。 === 城市化程序 === 荷蘭的四個最大城市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烏得勒支,阿姆斯特丹是該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和名義首都,而海牙則是國會、內閣和最高法院的所在地;鹿特丹擁有歐洲最大的海港,烏得勒支則因位置居於國土正中央,是荷蘭鐵路網路的中心。這四大城市所處的蘭斯臺德都市圈擁有750萬居民,幾乎佔荷蘭人口的一半,是歐洲第6大都市圈。除此之外荷蘭還有為數眾多的中等規模城鎮,這些都是該國高度城市化的明證。 === 醫療 === 據2017年歐洲健康消費者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荷蘭的醫療系統被評為歐洲最完善的醫療體系,為荷蘭連續第七年被評為歐洲第一。2016年,荷蘭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1.7歲;其中男性預期壽命為80.0歲,比歐盟的平均壽命(78.2歲)高出近兩年。女性預期壽命為83.2歲,接近歐盟平均水平。 荷蘭是個醫療分級做得較為明確的國家,基礎醫療機構為GP(General Practitioner,,即所謂家庭醫生/私人醫生),所有的荷蘭民眾都必須要註冊一個家庭醫師,有任何的疑難雜症都必須要先去家庭醫師報到,再由家庭醫師判斷是否要轉診到專門的大醫院。荷蘭有超過160間基礎醫療護理中心提供一週7天,每天24小時的服務。另一方面,荷蘭的醫療費用也相對昂貴,不過荷蘭政府也強制規定所有荷蘭居民都必須有醫療保險,但人民可以自己選擇各家不同的保險公司投保,而不同的保險公司也會有不同的方案。基本的醫療保險包括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大多數醫療服務,如普通和專科醫生門診、醫學化驗檢查、醫療器械費用、住院醫療、處方藥品、懷孕生產、以及18週歲以下未成年人的全面牙科醫療等。同時荷蘭政府為低收入者提供醫療津貼,幫助交納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險費。 == 文化 == === 建築 === 荷蘭建築的第一個輝煌時期大約起始於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由於經濟蓬勃的城市大為擴大,新會堂和倉庫的修建。商人從中大發橫財,增建新建築以及在其周圍各城市挖河渠(國防、運輸用途),房子的裝飾門面的翻修以適合新的市容。在鄉村,新的鄉村住房不斷出現。湧現了一大批知名的建築師如:雅各布·範·坎彭(1595年-1657年)、Lieven de Key(c. 1560年-1627年)和Hendrik de Keyser (1565年-1621年)。 20世紀,荷蘭建築師更是帶動了世界現代建築的發展。 === 藝術 === 荷蘭誕生過很多著名的畫家。北方文藝復興時期就有早期尼德蘭畫派出現。17世紀時,正值鼎盛的荷蘭共和國又出現了荷蘭黃金時代繪畫In general histories 1702 is sometimes taken as the end of the Golden Age, a date which works reasonably well for painting. Slive, who avoids the term (see p. 296), divides his book into two parts: 1600–1675 (294 pages) and 1675–1800 (32 pages).,荷蘭出現了倫勃朗、揚·弗美爾、揚·斯特恩和其他一些畫家;據估計在1640年之後的20年內荷蘭畫家繪製了大約130萬幅作品。19世紀和20世紀的畫家包括梵谷和皮特·蒙德里安。而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亦是一位知名的圖形藝術家。 === 哲學和文學 === 荷蘭的哲學家包括伊拉斯謨和斯賓諾莎。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主要著作也完成於此。 在“黃金年代”,荷蘭的文學也曾十分繁榮,產生了約斯特·範·登·馮德爾和彼得·孔奈路思·霍夫特(Pieter Corneliszoon Hooft)兩位著名作家。二十世紀的主要作家包括哈里·穆裡施、楊·沃爾克斯(Jan Wolkers)、西蒙·費斯特代克(Simon Vestdijk)、塞斯·諾特博姆()、赫拉德·雷夫(Gerard Reve)和威廉·弗雷德裡克·赫爾曼斯(Willem Frederik Hermans)。《安妮日記》也是作於荷蘭。 === 體育 === 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足球是荷蘭的第一運動,荷蘭國家足球隊是歐洲的一線強隊,有“橙衣兵團”以及“無冕之王”的稱號,曾經三次獲得世界盃亞軍,並於1988年荷蘭三劍客時期奪得歐洲國家盃的冠軍。荷蘭同時亦誕生出-{zh-tw:告魯夫;zh-cn:克魯伊夫}-、-{zh-tw:朗奴·高文;zh-cn:羅納德·科曼}-、-{zh-tw:雲達沙;zh-cn:范德薩}-、-{zh-tw:雲尼斯達萊;zh-cn:范尼斯特魯伊}-、-{zh-tw:雲佩斯;zh-cn:范佩西}-等眾多著名足球員。荷蘭甲組足球聯賽是荷蘭最高階別足球聯賽,較知名的球隊包括阿積士、PSV燕豪芬及飛燕諾。 荷蘭國家女子足球隊為歐洲進步最快的女子國家足球隊之一,先於2017年歐洲女子足球錦標賽贏得首個重大國際比賽冠軍,後於2019年國際足協女子世界盃獲得亞軍。 棒球在荷蘭本土雖不普及,但在其海外屬地庫拉索及阿魯巴非常盛行 honkbalsite.com ,荷蘭棒球代表隊亦常在各大國際賽事中奪下佳績,曾於2013年、2017年連兩屆於世界棒球經典賽進入四強,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棒球勁旅。 荷蘭擁有一些獨特的傳統體育競賽,如十一個城市巡迴賽是菲仕蘭省的一項傳統長途巡迴溜冰比賽,這項競賽需沿著結冰的河面,河流和湖泊穿越該省所有11個歷史名城,因此得名。 荷蘭迄今為止已經在夏季奧運會獲得230塊金牌,在冬季奧運會獲得76塊獎牌。 === 飲食 === 荷蘭傳統飲食文化比較簡單。早餐和午餐通常是麵包和配菜。晚餐則主要是肉和馬鈴薯。荷蘭人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攝取量較高,顯示出體力勞動者的飲食需要,並且荷蘭人的奶製品消費量也很高。傳統荷蘭食物因地區各有不同。東部、北部受德國影響較濃,較多食用香腸;西部屬平原,畜牧業發達,盛產不同種類乳酪;南部則毗鄰比利時,飲食較類似於法國菜。20世紀後,荷蘭的飲食文化變得更加國際化。在荷蘭的大城市可以品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食物。 === 世界遺產 === ,荷蘭王國共有十項遺產入選為世界遺產,包括九項文化遺產和一項自然遺產。其中九項位於荷蘭本土,一項位於加勒比地區的荷蘭王國的構成國庫拉索。 == 教育 == 荷蘭教育是分級、分年齡的,並依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個人化調整。在荷蘭,學校被分為一般公立學校、宗教學校、中立學校等,私立學校較少。法律上,荷蘭的義務教育從五歲開始;但是大多數的學校會接受四歲的小童。義務教育在十六歲時結束;在十六歲之後,是部分義務教育,學生每週最少須上兩天的學。在學生達到十八歲年紀時,他們會拿到VWO、HAVO或MBO證書,義務教育始結束。 在2008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舉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中,荷蘭在全世界排名第九,遠高於世界平均。 === 著名大學 === 荷蘭在國際上享有很高學術榮譽,下為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排名較高的大學。Rankings: top of the class , The Economist, 28 March 2015 (page visited on 7 April 2015). 大學 2020年世界排名 烏得勒支大學 52 格羅寧根大學 69 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 80 萊頓大學 80 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學 101-150 阿姆斯特丹大學 101-150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101-150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151-200 瓦赫寧恩大學 151-200 馬斯特裡赫特大學 201-300 埃因霍溫理工大學 401-500 屯特大學 401-500 蒂爾堡大學 601-700 == 國定節日 == 日期 <TH style=background:#efefef;>中文名稱 當地名稱 <TH style=background:#efefef;>註解 1月1日 新年 Nieuwjaarsdag 3月/4月 復活節 Pasen 復活節放假兩天 4月27日 國王日 Koningsdag 是國王的生日。如果4月27日正好是星期日,那麼國王日的慶祝活動將提前到星期六,即4月26日。 5月4日 死難紀念日 Dodenherdenking 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死難者 5月5日 解放日 Bevrijdingsdag 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德國佔領中被解放 復活節後第40天 耶穌昇天日 Hemelvaartsdag 復活節後第7周 聖靈降臨日 Pinksteren 放假兩天 12月5日 聖尼古拉斯前夜 Sinterklaas 聖尼古拉斯(Sinterklaas)給孩子帶來禮物。 12月25日、12月26日 聖誕節 Kerstmis 放假兩天 == 註釋 == ==參考文獻== ===網站=== * 《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概覽 聯合國網站新聞中心 ===書目=== ; 地理與環境 * Burke, Gerald L.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10th–17th centuries (1960) * Lambert, Audrey M. The Making of the Dutch Landscape: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Netherlands (1985); focus on the history of land reclamation * Meijer, Henk. Compact geography of the Netherlands (1985) * Riley, R. C., and G. J. Ashworth. Benelux: An Economic Geography of Belgium, the Netherlands, and Luxembourg (1975) online ; 歷史 * Paul Arblaster. A History of the Low Countries. Palgrave Essential Histories Ser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298 pp. . * J. C. H. Blom and E. Lamberts, eds. History of the Low Countries (1998) * Jonathan Israel. The Dutch Republic: Its Rise, Greatness, and Fall 1477–1806 (1995) * J. A. Kossmann-Putto and E. H. Kossmann. The Low Countries: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Netherlands (1987) * Amry Vandenbosch, Dutch Foreign Policy since 1815 (1959). ; 經濟 * Holland Compared 2nd edition 2017 – 95 page booklet by Holland's commercial website, with facts and figures about the Netherlands, comparing the country's economic indicators with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 ==延伸閱讀== == 參見 == * 荷蘭王國 * 荷蘭君主列表 * 荷蘭東印度公司 * 荷蘭西印度公司 * 荷蘭足球甲級聯賽 * 荷蘭銀行 * 荷蘭皇家航空 * 蘭學 == 外部連結 == * Holland.com - 荷蘭旅遊局 English website of the Netherlands tourist office * Holland.com/cn - 荷蘭旅遊局 Chinese website of the Netherlands tourist office * 荷蘭風景圖片 * Overheid.nl - official Dutch government portal * Government.nl - official Dutch government web site *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 Netherlands * CBS - Key figures from the Dutch bureau of statistics * NBTC - 荷蘭旅遊局 Dutch Bureau of Tourism * Insquish.com - English info site on the Netherlands for travellers and expats * Dutch Cheese - Understand Dutch Cheese - a quick guide Category:歐洲國家 Category:君主立憲國 Category: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成員國
藏族
藏族,是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使用藏語的民族,自稱“博巴”()。主要分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的五省藏區,境內人口超過650萬餘人。在尼泊爾、印度(主要集中於達蘭薩拉、錫金邦和拉達克)、不丹、巴基斯坦等青藏高原周邊國家亦有分佈;另有從中國境內移民出境的藏族及其後代近20萬,即海外藏人。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帝國。公元11、12世紀,藏民族開始逐漸形成石碩《論藏民族的多元化構成及其形成時代》。藏族使用藏語,通用藏文。主要從事畜牧業、農業。主要信奉藏傳佛教,宗教氣氛濃厚。傳統服裝為藏服,又以藏袍為主。以糌粑為主食,多吃牛羊肉,喜飲酥油茶、青稞酒。牧區多住帳篷,城鎮多住碉房。多行天葬。藏曆新年為重要節日。藏族文化悠久、燦爛而獨特,文獻眾多,藏醫藥、藏曆、歌舞、唐卡、金銅佛像等都獨具特色。史詩《格薩爾王傳》、熱貢藝術、藏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族稱== ===自稱=== 在藏語中,稱藏區為“博”(),稱藏人為“博巴”()。此外,不同地區的藏民又有不同的自稱:阿里地區自稱“堆巴”,後藏自稱“藏巴”,前藏自稱“衛巴”,康區自稱“康巴”,安多地區自稱“安多哇”。 ===他稱=== 漢族地區多以“藏”為詞根。在藏語中,“藏”本是滿盈、純淨、清澈的意思,後來用來指稱雅魯藏布江(“藏曲”),再後來又引申指雅魯藏布江的發源地——以日喀則為中心的後藏地區。康熙年間,漢文文獻開始用“藏”“西藏”來指稱包含整個青藏高原在內的地區,並根據地名,將居住於“藏”的民族稱為“藏人”“藏民”等,19世紀末開始用「藏族」一詞做為藏民族的稱呼。 此外,根據藏語中對藏區的稱呼“博”和對藏人的稱呼“博巴”,漢文文獻中也稱藏人為“番族”“番人”“濮”“番巴”“博巴”“百巴”“北發”“發羌”等。 唐代稱當時藏地的政權為“吐蕃”。“吐”在藏語中指“上方”“高處”。“吐蕃”即“生活在高處的蕃人”,最初是西藏高原周邊地區的藏族先民對雅魯藏布江流域的蕃人的稱呼,在被蕃人部族征服後仍保留了這一說法。蒙古語和滿語中都採用這一稱呼,蒙文漢譯為“土伯特”,西方語言對藏區、藏人的稱呼,也多譯自此類,如英語中稱西藏為“Tibet”。 === 特殊支系 === 傳統意義的衛藏、安多和康三大藏區之外,還有其他獨立的支系,從語言、習俗和服飾等很多方面而言,這些特殊的支系都與三大藏區有所不同,他們分別是工布藏族、嘉絨藏族、白馬藏族、普米藏族、爾蘇藏族、木雅藏族、華銳藏族、納木依藏族、卓倉藏族、門巴藏族和夏爾巴人等。 ==發展脈絡== ===族源=== 藏族民間有關其民族起源的傳說中,流傳最廣、居於主導地位的是獼猴與羅剎女交配繁衍藏人的傳說。有學者猜測,“羅剎女”指的是藏地土著,“獼猴”指來自橫斷山區的種群,二者結合的傳說隱喻遠古時期兩地氏族之間的聯姻。 藏族的基因有94%來自現代人種,6%來自已滅絕的人種丹尼索瓦人。其現代人種的基因中,有82%與東亞人種相似,11%與中亞人種相似,6%與南亞人種相似。根據藏族特有的基因,藏族父系Y染色體有近50%為人類最早走出亞洲Y染色體D1下的分支D1a1。藏族祖先距今62,000-38,000年前就來到青藏高原。關於藏族的族源,歷史上存在多種“外來說”。考古發掘則表明,在距今39,000-31,000年前,青藏高原上就有原始人類居住。昌都卡若遺址和拉薩曲貢遺址分別是藏東地區和西藏腹地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現代研究多認為,藏區的種族和文化,是以藏區本地的土著居民和自黃河上游甘青地區南下的氐羌部落為主體融合而成。另一部分古羌人向東發展,參與了漢民族的形成,即漢文文獻中的西羌部落;一部分南遷雲貴高原及東南亞,發展為藏緬語族各民族;留在青藏高原的部族,逐漸發展為今天的藏族。 藏民族,是吐蕃王朝滅亡後透過吐蕃部落在原吐蕃王朝征服地域(青藏高原範圍),尤其是甘青及川西高原地區與原吐蕃王朝征服的各族居民經過長達幾個世紀的相互雜處、共同生活及血緣上的彼此混同,尤其是透過“後弘期”藏傳佛教在整個青藏高原地區的廣泛傳播和普及之後而最終形成的。 ===吐蕃時期=== 進入文明時代後,藏地出現了大量小部落,有44小王、12小邦之說。經過長期的戰爭,最終,由興起於雅隆河谷的悉補野()部在7世紀上半葉統一了青藏高原。 完成統一大業的是悉補野部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他遷都邏些,建立吐蕃王朝,頒行法典,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命人創制藏文,對藏民族今後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8世紀下半葉,赤松德贊在位期間,吐蕃走向鼎盛時代,法令與制度趨於完備,從外傳入的佛教得到大力弘揚。版圖的擴張也在這一時期達到巔峰,盡佔唐朝西北的河西、隴右,並最終攻陷安西四鎮和西州,雄踞中亞。 吐蕃政權與中原唐王朝有著極為密切的交往關係,之間有過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赤德祖贊與金城公主的兩次和親,包括清水會盟、長慶會盟等在內的十次會盟,為爭奪吐谷渾、西域、河西走廊、南詔等地而發生的百餘場戰事,以及大量的邊境貿易、使節來往和宗教交流。 ===分裂時期=== 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覆滅。此後400年間,藏族地區出現了眾多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始終未能統一。朗達瑪被刺殺以後,他的兩個兒子維松與雲丹爭奪王位而相互爭戰,由此引起的內戰陸續擴及全國,再加上庶民造反,西藏終於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內戰中,整個西藏形成許多互不相屬的小國,其中維松之子貝考贊死於農民暴動中,貝考贊之子吉德尼瑪袞見大勢已去,便率領部下逃亡到阿里地區,娶當地頭人的女兒為妻,於公元10世紀末建立政權古格王朝。雲丹的後裔佔據拉薩一帶,形成拉薩王系。此外,在這些小國中比較強大的是唃廝囉國(宗喀國)。宗喀國曾經很強大,並與同樣是藏族祖先羌族的另一分支的西夏-{黨}-項長期交戰。877年,吐蕃王朝解體,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割據勢力。 佛教在這一時期迎來複興,並發展出各種派系。各派系與政治勢力相互結合,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傾向。 ===各教派統治時期=== 1246年,薩迦派領袖薩迦·班智達赴涼州,與蒙古帝國闊端太子會晤,商定藏地納入蒙古帝國版圖,行政事務歸蒙古管轄;藏傳佛教可在蒙古傳播,蒙古王室皈依藏傳佛教,宗教事務歸薩迦派領袖管理。 元朝時期,在中央,封薩迦派領袖為帝師,並設定宣政院,負責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藏區軍民事務;在藏區,駐紮軍隊,設定驛站,劃分十三萬戶。在此基礎上,八思巴建立了隸屬於元朝的政教合一的自治政權——薩迦政權,對藏區進行統治。14世紀下半葉,薩迦政權的地位為帕木竹巴政權所替代。 明朝建立後,亦承認帕竹政權,並對各有實權的勢力進行籠絡。關於明朝與藏區之關係,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一時期,宗喀巴推行宗教改革,格魯派興起並傳入蒙古,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活佛轉世制度確立,影響深遠。 ===清治時期=== 清朝鑑於格魯派勢力的壯大及其在蒙古地區的影響力,確立了扶持格魯派的政策,冊封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清政府多次在藏區用兵,並設定駐藏大臣,頒佈《西藏善後章程》,整頓西藏政治體制。 ===近現代=== 近代以來,西方勢力滲透西藏。英國於清末入侵西藏,並與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各地陷入連年軍閥混戰,第十三世達賴喇嘛領導的噶廈宣佈西藏獨立,並驅逐了原清軍。1914年,藏區高層與英國政府簽訂《西姆拉條約》,劃定“麥克馬洪線”。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建立後,設定蒙藏委員會,在南京設立西藏駐京辦事處。在藏區,則發生了熱振事件及驅逐國府職員的事件。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西藏噶廈政府簽訂《十七條協議》,西藏結束其獨立狀態,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 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在印度達蘭薩拉成立西藏流亡政府,後改稱“藏人行政中央”。 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 ==人口分佈== ===地理區劃=== 藏族常用到的地理區劃概念有“阿里”“衛”“藏”“安多”“康”等: *“阿里”(),又譯“納裡速古魯孫”“俄力思”,又稱“堆”(,指高處),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西藏阿里地區。 *“衛”(),又譯“烏斯藏”“烏思”,漢稱前藏,指以拉薩為中心的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西藏拉薩市、林芝市、山南市大部和昌都市大部。 *“藏”(),漢稱後藏,指以日喀則為中心的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西藏日喀則市。 *“安多”(),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青海大部分藏區、甘肅南部藏區和四川阿壩州北部。 *“康”(),又譯“喀木”,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西藏昌都市區域性、青海玉樹州、四川甘孜州和雲南迪慶州。 藏族傳統上將藏區分為三個部分,其中又有兩種分法: *阿里、衛藏和多康,又有“阿里三圍、衛藏四茹、多康六崗”的說法。此處的“阿里”包括現在的阿里地區和藏北羌塘草原。 *衛藏(包括阿里和羌塘)、安多和康區,又有“衛藏法域、安多馬域、康人域”的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藏族人口資料 時間 人口/萬(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277.56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 250.12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459.33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541.60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628.22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706.0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全國共有藏族6,282,187人: *西藏自治區2,716,388人(43.24%),四川省1,496,524人(23.82%),青海省1,375,059人(21.89%),甘肅省488,359人(7.77%),雲南省142,257人(2.26%)。以上五個世居省區合計6,218,587人(98.99%)。 **藏族在全國佔總人口的0.47%(第9)。在西藏佔總人口的90.48%(第1)。在青海佔總人口的24.44%(第2)。在四川佔總人口的1.86%(第3)。在甘肅佔總人口的1.91%(第4)。在雲南佔總人口的0.31%(第15)。 *男性3,155,625人,女性3,126,562人,性別比1.01。 *315,622人(5.0%)居住於城市,923,177人(14.7%)居住於鎮,5,043,388人(80.3%)居住於鄉村。 *另有4300名現役軍人。 ====聚居區域==== 藏族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一區、十州、兩縣: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縣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移民=== 約佔藏人人口3%的原先世代居住於中國境內的藏族,因為各種原因,移民至中國境外長期定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將這些人稱為“藏胞”或“藏族僑胞”。1959年,十四世達賴流亡印度,隨之移民境外的藏族約有8萬人,成為藏族移民的主體。2009年,《國際西藏郵報》釋出西藏流亡政府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境外藏族人口為127,935人。而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估計,2010年前後,中國境外藏族人口為17萬(一說20萬),其中印度11萬人,尼泊爾有3萬多人,美國有2萬人左右,瑞士、加拿大各有4000人左右。根據中華民國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的統計資料,2020年臺灣藏族人口有635人。 ==經濟生產== 青藏高原上耕地資源匱乏,所以在藏族的傳統經濟中,畜牧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人們的生產圍繞牛羊的放牧、打毛、擠奶、拾糞展開。雖然區域性地區也有農業和狩獵,但都還是要依賴於畜牧業的支撐。受高寒氣候影響,青藏高原上草類生長慢,且難以割草貯存,因而藏族的傳統牧業至今仍以遊牧為主,尚未實現定居。在畜種方面,高山草甸草場多犛牛,高原寬穀草原多綿羊,海拔較低的地區還有黃牛和犏牛。 在河谷平原,人們也開展一些農業生產活動。在高原上,多種植青稞、小麥、豌豆、馬鈴薯、油菜等作物。在藏東南的低海拔地區,則有水稻、玉米、雞爪谷和蔬菜的種植。 手工業是傳統的三大產業之一。傳統的手工業多屬於個體方式,作為家庭生產的副業開展,規模較小,專業工匠比例不高。近年來才逐漸出現了規模化的生產。 藏族的傳統生產活動大多滯留在封閉的家庭自給自足中,因而商業發展並不發達。每年秋季,農牧產品收穫後,牧民會攜帶食鹽、酥油和畜牧產品到農區交換糧食、茶葉和生產生活用品,採取以物易物的形式,以青稞作為貨幣等價物。在此基礎上,也有一些商人在農區和牧區之間開展交易活動。康巴人尤其以善於經商著稱。也有一些藏族商人前往尼泊爾進行貿易(食鹽交換稻米)。 ==社會文化== ===語言文字=== 藏族的民族語言為藏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 藏語內部差異性較大,一般可分為三個方言,即衛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其中衛藏方言與安多方言差別較大,康方言介乎其間並與衛藏方言接近。方言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語音上,如衛藏和康方言有聲調,安多方言沒有;安多方言有較多、較複雜的複子音,衛藏和康方言較少,且限於鼻冠音。與古典藏語相比,衛藏方言的發展速度最快,康方言其次,安多方言則保留較多古典藏語的特徵。 藏語屬於施格型語言,主語是否新增施格標記受動詞及物性和自主性的影響。江荻. 藏語動詞的及物性、自主性與施格語言型別[A]. 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大連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智慧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07:6.基本語序為SOV(主語-賓語-謂語)。 用來記錄藏語的文字是藏文,據傳由吞彌·桑布扎於7世紀模仿梵文所創(一說源自象雄文)。藏文屬於母音附標文字,記錄一個音節時,以一個子音字母為基字,用前加字、上加字、下加字等表示複子音聲母,用母音附標表示韻母的母音,用後加字表示韻尾。音節之間用點隔開。從左向右橫寫。 雖然不同地區的藏語口語差異較大,但在文字上卻相當統一,都使用藏文來記錄藏語書面語。例如藏族稱藏區為“博”,在衛藏(西藏拉薩)讀作,在康區(四川甘孜州德格縣)讀作,在安多(甘肅甘南州夏河縣)讀作,但都寫作“”。各地藏族使用各自的方音來拼讀藏文,但在書面上可以交流互通,這與漢語方言、漢語書面語跟漢字的關係十分相近。 ===宗教信仰=== ====苯教==== 苯教是藏族最早的定型宗教信仰。“苯”的本義指“頌咒”“祈禱”,世續苯教(原始苯教)即以念頌各種咒文為主要儀式。約3900年前,辛饒彌沃從象雄來到蕃地,帶來了更為完善的宗教理論和制度,在原始苯教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建立了成熟的雍仲苯教,成為當時藏族的全民宗教。8世紀,赤松德贊獨尊佛教,苯教開始遭到打壓,後來僅在邊遠地區傳播,但其許多文化傳統仍儲存在藏傳佛教和藏族民俗中。 截至2003年,苯教在中國境內共有218座寺廟,其中一半以上在青、川、甘。失去本身文化特徵、被佛教同化是今日苯教面臨的重大問題。 ====藏傳佛教==== 7世紀中葉,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墀尊公主,據傳佛教就此傳入藏地。8世紀,赤松德贊獨尊佛教,貶抑苯教,佛教首次在藏地獲得了最高地位。從赤松德贊在位到赤祖德贊在位的80多年,佛教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被稱為藏傳佛教的“前弘期”。 之後,朗達瑪毀佛滅法,藏地也進入了“藏衛無法”的時期。10世紀,佛教經由“下路”多康和“上路”阿里兩條途徑,重新傳入藏區,自此開始了藏傳佛教的“後弘期”。這一時期的藏傳佛教,形成了以格魯派、寧瑪派等為代表的眾多教派,產生了與政治結合緊密的“政教合一”制度,影響力從限於上層社會轉為普及幾乎所有民眾,並具備了越來越濃的地方色彩。 絕大多數藏人都篤信佛教,日常生活中伴隨著大量的宗教活動。除了供奉佛像、佈施、放生外,藏民還常常佩戴“嘎烏”(貼身的微型佛龕);煨桑,即燃燒柏樹枝等,薰香敬神;堆瑪尼石,即在石塊上刻寫文字,累積成堆甚至成牆;轉經,即將經文放在轉經筒內,轉動一次即相當於唸誦一次,此外沿著一定路線巡禮一趟也稱為轉經;磕長頭,即以三步一磕頭的方式去往拉薩或岡仁波齊等地朝聖,也可以在寺廟中原地不斷磕長頭。 藏傳佛教對藏族人民的文化與社會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除了本身宗教思想的研究外,佛教寺廟還參與並壟斷了藏地的文學、藝術、科技、教育等各類文化事業,產生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其信仰活動深入到藏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域,其宗教教義深刻影響了藏族的思想觀念。 ===生活方式=== thumb|糌粑 thumb|碉房 ====服飾==== 藏族傳統服飾的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藏族一般內穿襯衣、襯褲、圍裙,外穿袍子。袍子很長,男袍等身,女袍長過身體。穿袍子的時候,先將袍子提起(男袍下襬提到膝蓋,女袍下襬提到腳面),然後束上腰帶。因此上半身非常寬鬆,衣襟很大,可以當成口袋來裝東西。藏區天氣情況複雜,氣溫變化快,而藏袍可以適應不同情況:熱的時候脫掉上半身一邊袖子,甚至兩邊袖子;但下半身總是穿著,方便隨時席地而坐;夜裡冷的時候則用肥大的袍子當被子來蓋。 藏民愛戴帽子,喜穿牛皮靴,還常佩戴各種頭飾和首飾。質地上以皮革和氆氌()為主。不同地域、不同社會階層都有各自的服飾風格。 ====飲食====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農忙或勞動強度較大時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習慣。絕大部分藏族以糌粑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細粉。特別是在牧區,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糧食製品。食用糌粑時,要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於儲藏又便於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區,隨時可見身上帶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餓了隨時皆可食用。 藏族過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為主,豬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講究新鮮,傳統上吃肉時是將大塊肉盛入盤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則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腸中製成血腸。肉類的儲存多用風乾法。一般在入冬後宰殺的牛、羊肉一時食用不了,多切成條塊,掛在通風之處,使其風乾。冬季製作風乾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凍附,能保持風乾肉的新鮮色味。 最常見的是從牛、羊奶中提煉的酥油,除飯菜都用酥油外,還大量用於製作酥油茶。酸奶、乳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經常製作的乳製品, 藏族普遍喜歡飲用青稞製成的青稞酒。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體。在藏族地區,家家都備有酥油茶筒、奶茶壺。大部分地區的藏族都以乾牛糞為燃料,以鐵三角架為灶。雲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銅制。其他地區的藏族喜用漆器,是在木碗上漆上紅、黃、橙色的漆。比較講究的還要在碗上包銀。牧區的藏族都要隨身配帶一把精製的藏刀,主要用來切割食物,還用於宰羊、剝皮、削帳房厥子等勞動,藏刀的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製而成。血腸,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血為主要原料製成。乳酪,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奶發酵後製成。 藏人忌食馬肉、狗肉、鷲鷹肉蛋和魚蝦。不過少數地方亦有吃魚的傳統,年輕人中吃魚的比例也在逐漸上升。溫夢煜. 藏族食魚規避的成因與演變. 蘭州大學碩士論文, 2012. ====民居==== 牧區傳統民居以帳篷為主,多用牛、羊毛編織而成。帳門朝東開。帳內南側稱為“陰帳”,是女主人等婦女的活動空間,在此燒茶、做飯、製作酥油。北側稱為“陽帳”,是男主人居住和待客的地方。 農區和城鎮的傳統民居是平頂的碉房。一般底層堆放雜物、飼養牲畜,上層住人,三層碉房的頂層或二層碉房最好的一間用來設立佛堂。碉房的外牆多用石頭堆砌,下厚上薄,內直外收。窗戶較小,不開天窗。 ====交通==== 牛馬是傳統上最常見的交通工具。馬是專門騎乘用的,不用來馱運。犛牛多用作馱畜,有時也騎乘。 牛皮船是藏族的特色水上交通工具,呈長方形盒子狀,長約2.5米、寬約1.5米,多用來渡載。 ===風俗習慣=== ====婚姻==== 藏族傳統婚姻形式多樣。一夫一妻制最為常見,佔婚姻總數的60%-80%,在農區和民族雜居區可達95%以上。其中最普遍的是男子將女子娶進家中。有女無男的家庭亦可給女兒招贅。 除一夫一妻制外,藏族傳統上還存在著一妻多夫制 和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家庭,一般是從夫居的兄弟共妻,長兄結婚,之後弟弟加入家庭,生下的子女稱長兄為父親,其餘為叔叔。兩兄弟共妻最為常見,此外還有多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的情況。一妻多夫制避免了兄弟分家,使財產和勞動力都不會被分割,還降低了稅役壓力,也為社會所普遍認可。一夫多妻制與之類似,多是從妻居的姐妹共夫,姐姐先贅婿,然後妹妹加入家庭。這兩種婚姻形式在藏族中佔一定比例,但在安多比較少見。 藏族的通婚範圍遵照嚴格的血緣外婚制和一定程度的等級內婚制。同父系祖先嚴格禁止通婚,表親之間數代內也不許通婚。 1981年,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透過了《西藏自治區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變通條例》,條例規定“廢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對執行本條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關係,凡不主動提出解除婚姻關係者,准予維持”。 ====葬俗==== 藏族有多種不同的喪葬習俗,其中最普遍的是天葬,此外還有 土葬、水葬、火葬、塔葬等。 天葬是藏族獨特而普遍的葬俗,人死後停屍數日,送往天葬臺,由天葬師肢解屍體,分離骨肉,拌以糌粑,再發出訊號,呼喚禿鷲來食,以食盡為佳,說明生前無罪孽。土葬一般不用棺材,將屍體用布包好後置入挖出的坑穴中,再將土填平,一般不修墳包。水葬即將屍體拋入湍急的水流中,有整體葬和肢解葬兩種。火葬即將屍體焚燒。塔葬是最高階的葬式,用於大活佛、大喇嘛,將屍體火化或脫水保留肉身後,葬入靈塔,以求永存。此外一些地方還有樓葬、樹葬等較罕見的葬式。 不同地區對不同葬俗有各自的看法。如衛藏地區多認為土葬最為卑賤,用於因麻風、天花等傳染病而死的人,或強盜、殺人犯等,而康區等地的一些地方則有土葬的傳統。又如衛藏多認為水葬為夭折的嬰兒與孩童所用,但康區的一些地區則以水葬為傳統葬俗。又如火葬在衛藏地區一般只在高僧、貴族中進行,在一些地方則普遍運用。 ====節日==== thumb|雪頓節時羅布林卡的藏戲演出 藏族有豐富的節日文化。有學者依據藏族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將其分為7類:宗教節日、農事節日、牧事節日、紀念性節日、文體遊樂節日、慶賀性節日和歲時節日。 藏曆新年屬於歲時節日,是藏族十分隆重的節日。各地藏曆新年的時間並不一致。大多數地區在藏曆正月初一過年;後藏一些地區在十二月初一過年,稱為“農事新年”;普蘭縣在十二月初一過年;工布地區(今林芝縣、米林縣)在十月初一過年。各地藏族慶祝藏曆年的方式不盡相同,總而言之,都是透過各種慶祝活動和儀式來迎接新的一年,驅散邪魔,祈求好運、安康、豐收。新年的慶祝常持續半個月之久。 望果節是農區的農事節日,日期不定,多在農作物成熟之際、大雁南飛前舉行。“望果”()在藏語中是“巡視田地”“轉地頭”的意思。其共同形式就是繞著田地轉圈,不同地方還會增加唸咒、抬“豐收塔”等內容,並舉行歌舞、遊戲等活動。 薩嘎達瓦節屬於宗教節日,每年藏曆四月十五舉行。它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意在紀念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涅盤。節日的主要活動是轉經。 達瑪節()是牧區的牧事節日,流行於江孜一帶,每年藏曆五月舉行。達瑪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馬和騎射比賽,另有歌舞、市集等。 雪頓節最初是宗教性的節日,是藏民向僧侶供奉酸奶的日子,故稱“雪頓”(),即“酸奶宴會”之意。雪頓節後來發展為藝術節日,主要活動是在藏曆七月一日時,在拉薩的羅布林卡上演藏戲和歌舞表演,全民盛裝,觀看演出。 ===科學技術=== ====醫藥==== 藏族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傳統醫學,即“藏醫”。在中國大陸,藏醫學為政府所承認,藏醫醫師可以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藏醫的基礎理論認為,人體記憶體在著三種因素、七大物質和三種排洩物。其中,三大因素又佔據主導地位。三大因素指的是“隆”(氣,主呼吸)、“赤巴”(火,主熱能)、“培根”(水和土,主體液)。三大因素若有餘或不足,人體就會出現疾病;將三因調整至平衡、協調狀態,就可治癒疾病。 在診斷時,藏醫採用望診、問診、切診和尿診等方法。在治療時,常用飲食療法和藥物療法,兼有艾灸、放血、藥浴等療法。 藏醫將藥物分為動物類、石類、樹類等13類,認為藥物受五行(土水火風空)影響而具備六味、八性、十七效中的若干種,進而對症下藥。受氣候環境影響,藏藥中礦物藥和動物藥約佔一半以上比例,劑型也以丸劑為主,少用湯劑。 藏醫的重要典籍有《月王藥診》《四部醫典》《藍琉璃》《昌珠本草》等。 ====曆法==== 藏族最早使用物候曆。十一世紀從印度引入了時輪曆。藏傳佛教認為日、月食是修行的最佳時刻,對日、月食的預報非常重視,而時輪曆在使用數百年後誤差變大,因此在五世達賴和康熙帝推動下,從漢地引入了更精確的時憲曆。現行藏曆是在時輪曆的基礎上吸收時憲曆部分內容而形成的。 藏曆屬於陰陽曆。以陰陽五行與十二生肖相配紀年,從陰火兔年開始、至陽火虎年結束,每六十年一個迴圈,稱為繞迥,以公元1027年作為第一繞迥的第一年。以寅月為正月,以正、二、三等序數紀月,以望日為月中十五、以朔日前後為月首初一,正月初一即新年。設閏月,閏章為65年24閏(32.5個月設1閏月),實際操作中跟夏曆一樣,無中氣置閏。由於月球執行速度不均勻,因此太陰日有時長於太陽日(一晝夜),有時短於太陽日,從而有了“重日”和“缺日”。一個月中無重缺一或重一缺二,就只剩下29天,即為小月;其他情況下一月有30天,為大月。 ====印刷==== 永樂年間,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奉明成祖詔令,赴南京主持刊印整部《甘珠爾》,開藏文雕版印刷之先河。藏族自身形成雕版印刷體系,則要到17世紀麗江土司木增主持雕刻、後在理塘寺刊印的“理塘朱版”《甘珠爾》。 藏族的印刷業傳統上由寺廟僧侶所掌握。雕印處大多設在寺廟內,稱“印經院”,著名的印經院有德格印經院、納塘寺印經院、布達拉宮印經院、拉卜楞寺印經院、塔爾寺印經院、卓尼禪定寺印經院等。所用雕版一般為長條形,用秋季砍伐的樺木製成,刻寫藏文楷書。 ====手工業==== 主要可分為毛紡織業、製陶以及金銀銅器的加工製作三個面向。其中,毛紡織業是最發達且普遍的專案,除了可提供藏族區域的自身需求之外,更可有一定的出口量。吳治緯(2012年)。中共少數民族政策之國家與民族認同關係探討 ──以藏族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近年來藏毯的發展最為顯著,已從傳統的手工作坊發展到具有一定規模的工廠。藏毯按毛質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用犛牛絨捻紡的毛線和羊毛線套織而成,這種地毯質量最佳、重量輕,適合在藏南地區等氣候溫和的地方使用;第二種是用綿羊的細毛捻的毛線織成,有素色和彩花樣兩種,彩花樣的尤其受城市居民喜愛;第三種是用犛牛毛和羊毛混合紡織而成,特色為黑白分明、粗厚耐磨,深受農牧民的歡迎。裝飾圖案紋樣更是多樣化,單獨紋樣就有龍、鳳、雲紋、海水紋等樣式,組合紋樣則有壽字紋裝飾、龍鳳呈祥、卍等。 而金屬金銀加工則可分為裝飾及生活用品兩大類,裝飾類包括手鐲、戒指、項鍊、頭飾、胸飾、刀鞘等,而生活用品類則有酒壺、酒碗、勺、筷、盤等。 自第七世班禪額爾德尼開始建立專門加工寺廟用品的場地以來,日喀則市的扎西吉彩便是西藏地區金銀匠最集中、產品質量最好的村子。而1959年後,扎西吉彩從寺院的專用作坊,轉型成為日喀則市金銀銅器加工廠,但依然保有其傳統工藝。 鍛銅技藝主要流傳於西藏自治區的南木林縣,自第十世達賴喇嘛時期流傳至今。鍛銅主要用於鑄造佛像,鍛造材料以紫銅、黃銅、白銅為主,很少選擇青銅和鐵,因為其質硬而脆,缺乏延展性,不利於塑造與鍛制。金屬使用前要先放在膠泥做成的坩堝中熔煉,等到自然冷卻成金屬鑄塊後再鍛成金屬板,接著經由焊接造像、鎏金、磨光、上紅等環節,最後就會鍛鑄出合格的佛像。 藏族刀具製作亦為重要的金屬鍛造技藝,樣式主要包括男式長腰刀、吊刀,女式吊刀、刺刀、格薩爾刀等,一般經由冶煉、模具翻鑄、敲摳大形、刻花鑲嵌、焊接組合、加固、銼磨整形、精雕細刻及拋光等環節製作而成。藏刀刀面淨光,刀刃鋒利,刀把用牛角或硬木製成,並纏以銅絲、銀絲裝飾,刀鞘上可刻龍鳳、虎獅、花卉鳥禽等圖案,亦可綴以寶石和瑪瑙。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區的白玉縣生產的藏刀人稱「白玉藏刀」,主要有河坡、熱加兩鄉生產地。起初河坡以生產兵器為主,有「格薩爾兵器庫」之稱,但在甘孜呷拖寺的建造過程中,和漢人的工藝文化進行交流,使其漸漸從製作傳統兵器轉為製造生活用品。thumb|200px|藏刀 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的藏刀主要由拉孜雪村產出,又稱「拉孜雪刀」,以鋼材鍛製而成,有長刀、短刀和小刀三種型別。 而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區的「安衝藏刀」以造型精美、效能良好而聞名,有男式與女式的分別。女式藏刀大多呈月牙形,刀鞘上鏨刻龍鳳、花卉、法輪等圖案,並鑲嵌珊瑚、綠松石、瑪瑙等裝飾。男式藏刀造型與普通刀相同,鑲金鍍銀,刀刃鋒利無比,而藏人稱之為「三用刀」,意指此刀有割食牛羊肉、抵禦野獸和防身,以及腰間佩飾三種用途。 ===文學藝術=== ====文學==== 藏族的傳統文學可以分為民間文學和作家文學。民間文學包括神話、傳說、歌謠、說唱等。其中的代表是說唱文學《格薩爾王傳》,講述格薩爾王受命下凡,歷經困難後登基繼位,南征北戰,降妖除魔,最後下地獄救回愛妻和母親的故事。直到今天,仍有許多藏族藝人在演唱、傳承和創作《格薩爾王傳》。 作家文學則有劇本、詩歌、傳記、小說等體裁。詩歌尤其受到藏族人民的喜愛。傳統藏文詩歌通常都有一定格律。薩班·貢嘎堅讚的格言詩《薩迦格言》廣為流傳。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詩亦深受歡迎,其漢語譯本在漢族地區也頗有影響力。 ====音樂==== 薩班·貢噶堅贊曾撰寫《樂論》,將藏族的音樂分為俱生樂(聲樂)和緣起樂(器樂)。藏族傳統的聲樂形式是民歌。18世紀,多仁·丹增班覺從北京回藏後,帶去了漢族地區的樂器,並組建樂隊合奏,用器樂合奏為民歌伴奏,對藏族傳統音樂做出了巨大貢獻。藏族民歌形式多樣,可分為小調和舞歌兩大類,根據內容又可分為婚禮歌、出戰歌、情歌、對歌、勞動歌、兒歌等。 藏族所使用的樂器可分為打擊樂器、吹奏樂器、撥絃樂器和拉絃樂器等。打擊樂器包括鑼、雲鑼、鈸、鈴及各種鼓,其中的()類似撥浪鼓,多用作法器,傳統上用人的頭蓋骨製作。吹奏樂器有筒欽和嘉令等:()是宗教音樂中使用的大型低音銅管樂器;()類似嗩吶,是銅製的小型雙簧樂器。撥絃樂器的代表是扎木年(),又稱六絃琴。拉絃樂器有比旺和根卡等:比旺()類似二胡;根卡()類似中東的,經拉達克傳入,底座上有鐵棍以立於地面。 ====舞蹈==== 藏族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民間舞蹈。“依”()舞盛行於康區,故又稱“康依”,或按拉薩方言稱為“康諧”,因用絃樂器伴奏,所以也叫“弦子舞”,表演時男女各一半圍成圈,邊唱邊舞,節奏從慢漸快,最終在快板中結束,歌詞多是情歌,動作自由、即興,是下層勞動人民喜愛的舞蹈。“卓”()又譯“鍋莊”“果卓”等,是藏族古老的舞蹈,不同地區的卓舞風格差異很大,常見的一種是男女圍成圈,沒有伴奏,大家邊跳、邊唱、邊按順時針方向移動,是自由、熱烈的自娛性舞蹈。“堆諧”()本是“堆”地方(阿里地區一帶)的舞蹈,後傳入拉薩地區,表演時用扎年琴伴奏,載歌載舞,腳下踩出各種成節奏的清脆響聲,故又稱“藏族踢踏舞”。“熱巴”()是康區流行的舞蹈,因使用鈴鐺和手鼓作為道具,故又稱“鈴鼓舞”,表演時男子執鈴,女子執鼓,還夾雜技巧性強、難度大的雜技性質動作,熱鬧非常。“諧欽”()本義即“大型歌舞”,是衛藏一帶流行的用於隆重慶典場合的儀式性舞蹈,莊重典雅,邊跳舞邊敬酒,最初由16位女子表演,後來增加16位男子,之後規模愈加增大。 除民間舞蹈外,藏族中還流傳著名為“”()的宗教舞蹈。“羌姆”的本義指跳舞,後來專指宗教舞蹈。羌姆吸收了苯教中許多神靈鬼怪的形象,藉助面具、舞蹈、器樂等元素,表現佛教教義與故事,震撼觀者的心靈。 ====戲劇==== 藏戲被認為是藏族多種文化藝術的集大成者,融合了文學、說唱、歌舞等藝術形式,標誌著藏族文化發展到了相當的高度。藏戲的編創者是噶舉派僧人唐東傑布。他為了方便人民,在拉薩等地修建了許多橋樑。為了募集造橋經費,他邀請七位姐妹,以佛教故事為內容,自編自導了具有情節的歌舞劇,成為藏戲的開端。人們看到七姐妹時,驚呼“拉姆”,意為“仙女”。因此在藏語中,藏戲就叫做“拉姆”()。 藏戲發源自衛藏,之後逐漸傳播到康區和安多,形成了三個風格有別的藏戲系統。各系統內部還各自有許多流派。衛藏藏戲傳統上只使用鼓和鈸伴奏,有幫腔,表演時頭戴面具,分藍面和白麵兩派。康區藏戲吸收本地音樂元素,有的地方還增加樂器嘉令,無幫腔,無面具,歌舞劇色彩濃郁。安多藏戲則深受漢族戲曲、音樂的影響。 藏戲的結構一般分為三部分:開場戲先膜拜唐東傑布,然後簡單介紹背景、人物主題;正戲具體演繹故事;傳統藏戲都是好的結局,故最後有吉祥結尾,人們盡情歡呼,表達美好的祝願。藏戲劇目眾多,其中最出名的有《諾桑王子》《卓娃桑姆》《智美更登》《蘇吉尼瑪》《漢妃尼妃》《頓月頓珠》《朗薩雯蚌》《白瑪文巴》,合稱八大藏戲。 ====繪畫==== 藏族傳統繪畫與宗教的關係緊密:題材多是宗教內容,如本生故事、佛及菩薩像等;繪製常出於為積累功德而出資供養的宗教目的;繪畫本身兼具精神膜拜和藝術欣賞兩種功能。除宗教外,歷史、人物、建築等現實題材,以及醫藥、天文等知識,也都是繪畫的物件。不同地區的繪畫風格不一,形成了勉唐、欽澤、勉薩等眾多畫派。 藏族傳統繪畫的主要形式是壁畫和唐卡。壁畫主要集中在寺廟中,部分陵墓裡也有,敦煌石窟中也有吐蕃佔領時期留下的壁畫。唐卡()是在壁畫基礎上興起的裝裱卷軸畫,最初繪在獸皮上,後來多用絲絹、棉布和紙。用顏料繪製的稱為“止唐”(),用絲絹或織或繡或剪貼或套印的稱為“郭唐”()。郭唐不怕摺疊,不易掉色,方便儲存,因此常製作成巨幅唐卡,每逢宗教盛會時進行展示。 ====雕塑==== 在藏族雕塑藝術中,用金、銅或合金雕鑄的佛教造像以其數量巨大、歷史悠久而著稱,廣泛流佈於漢族、蒙古族地區。藏族金銅造像融匯印度各地、藏族本土和漢族地區的佛像藝術,形成獨特而多樣的風格。 嘛呢石是藏族富有特色的石刻藝術。選用表面光滑的石塊、石板,在上面雕刻六字真言或佛像、咒語、法器等其他宗教圖案。雕刻時,將石塊塗成紅色,然後雕出白色文字;獲將周圍石面刻去,凸顯文字,大多還會再上色。雕刻完的嘛呢石往往成堆擺放,數量之多,頗令人震撼。 ====當代文學==== 當代藏族文學由兩條線索發展而來,包括漢語/中文的創作和藏語/藏文的創作兩部分。主要的體裁包括詩歌、散文和小說,其中小說的型別較豐富,成就也較高。 20世紀80年代起,藏族漢語小說創作迎來繁榮期,代表作家有益西單增、絳邊嘉措、央珍等作家。在漢族文學“尋根”思潮和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下,藏族漢語小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又以扎西達娃和阿來成就較高。扎西達娃的《西藏,系在皮繩釦上的魂》曾獲中國作協第八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阿來描寫康區藏族土司的《塵埃落定》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藏族藏語小說同樣從20世紀80年代其開始繁榮。一些小說帶有傳統特色,韻散結合,語言具有表現力。更多小說受到西方影響,使用散文體,語言力求通俗,重視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內心世界,反映普通人的現實生活。當代藏文長篇小說有《璁玉》《普通人家的歲月》《血染的雪峰》《騾幫的生涯》《齋蘇府的秘聞》等。 ====電影==== 藏族電影事業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64年國慶節前夕,反映西藏農奴制度的電影《農奴》上映,引發強烈反響。這是中國在西藏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部由藏族演員主演的電影。此後,更多的漢族導演開始關注藏區,拍攝了《盜馬賊》《紅河谷》等藏族題材的電影。但這些電影或採用漢語普通話配音,或由漢族演員出演。 2005年,萬瑪才旦拍攝了《靜靜的嘛呢石》,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藏族獨立執導、反映藏族當代生活、藏族演員使用母語對白的“藏族本土電影”。之後,萬瑪才旦、松太加等人又拍攝了《尋找智美更登》《塔洛》《河》等電影。漢族導演張楊也拍攝了《皮繩上的魂》《岡仁波齊》等藏語電影。 ===體育遊戲=== thumb|擲骰子游戲用具 賽馬傳統而盛行的競技、娛樂體育活動。除了比賽速度外,還會考量騎姿的優美、馬上動作的靈活等。藏族各地有許多賽馬會,多在水草豐美的藏曆六月至八月舉行,是草原上難得的盛會。除馬匹,藏民也會騎乘犛牛比賽。犛牛不易馴服,有時會原地轉圈,或把主人甩下身來,引發觀眾大笑,因而賽犛牛是一項趣味性和娛樂性很強的體育專案。 射箭也是藏族傳統的體育專案。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獲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國民族民俗射箭之鄉”稱號。藏族一種獨特的射箭形式是射“碧秀”(響箭),即在箭頭上開孔,箭離弦後會發出響亮的聲音。 力量類體育競技也在藏族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除了對抗性的摔跤之外,還有非對抗性的抱石頭比賽。比賽前,先選取圓形、光滑的大石頭,在上面抹上酥油以增加難度。比賽時,將石頭舉起,從胸前轉到背上再轉回胸前,然後將石頭平穩置於地上。最終以石頭的重量和動作完成度來確定勝者。 藏族民間廣泛流行各種棋類遊戲。藏族圍棋類似圍棋,採用17×17的棋盤,並保留座子制,開局時雙方各有6枚棋子在棋盤上,執白先行。圍王棋又稱“二王棋”“虎羊爭鬥”等,屬於虎棋,一方以吃光對方為目的,一方以圍住對方為目的。擲骰子屬於擲賽遊戲,一般三人參與,每人9枚棋子,依據擲骰子的點數前進一定步數,以所有棋子先到達終點為勝。 ==民族關係== 藏族與中原漢族長期以來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松贊干布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開通了長安—西寧—唐古拉山口—那曲—拉薩的道路。此後,藏漢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漢族的陶瓷、絲綢、印刷等技術傳入藏地,藏族則向漢地傳輸了大量宗教文獻。 藏族與南亞次大陸的印度也有著密切來往。同樣是松贊干布時期,吐蕃開闢了從拉薩至泥婆羅的道路,並透過泥婆羅與天竺來往。赤松德贊當政時,從印度迎請寂護和蓮花生入藏弘教。印度傳來的佛教給藏族的精神文化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藏文書寫體系也深受梵文影響。 藏族透過藏傳佛教,對周邊地區的統治民族產生影響。元朝時的蒙古族上層,清朝時的滿族上層,麗江地區的納西族上層,都接受了藏傳佛教信仰,生活、習俗、文化等也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交融。 藏族與青藏高原上的門巴族、珞巴族、夏爾巴人等民族長期共同生活,交流密切。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就是出生於門隅的門巴族人。藏族用來記錄藏語的藏文,也被不丹、錫金等地的人們用來記錄自己的語言。 在甘青川滇藏交界處的藏彝走廊,分佈著一些深受藏族影響的民族,大多在外使用藏語,在內使用本族語言,如嘉絨人、木雅人等,列為未識別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這些族群認定為藏族。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1758年
== 大事記 == *7月6日——教宗克雷芒十三世即位。 *8月25日——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的曹恩道夫戰役擊敗俄羅斯帝國。 *10月14日——奧地利在七年戰爭中的霍克齊戰役擊敗普魯士。 * 11月25日——英國佔領塞內加爾。 * 12月25日——哈雷彗星第一次在人們預言的時間裡出現,重返太陽系內部。 * 重農主義學者法蘭索瓦·魁奈寫出著名的《經濟表》,用圖表來說明社會各經濟階級和部門的相互關係,以及在它們之間支付的流通。 *林奈的《自然系統》第十版第一卷出版。 *蒙蒂克拉(Montucla.J.E)的《數學史》一、二卷出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數學史著作。 *貝葉斯(Bayes.T)著《機會的學說概論》(1763年出版)。 == 出生 == * 4月28日——詹姆士·門羅,美國總統(逝於1831年) * 5月6日——羅伯斯庇爾,法國革命家。(逝於1794年) * 9月29日——霍雷肖·納爾遜,英國海軍統帥。(逝於1805年) == 逝世 == * 安部學士·西多布,丹麥詩人 * 汪由敦,清代學者 * 8年 5
協商民主
協商主義()民主制度中的一種權力分享的形式。政治學者將協和國家定義為一種內部依種族,宗教或語言界限劃分了多個主要群體,而無一群體足以構成多數派,但由於這些族群精英之間的協商而保持穩定。協和國家常與具有多數選舉制度的國家形成對比。 協商民主的目標是政府穩定,權力共享,維持民主和避免暴力。例如黎巴嫩的共和政府是按照宗教訓誨組成的。 ==概要== 荷蘭學者李帕特分析奧地利、比利時、瑞士和荷蘭政治系統,歸納出協和民主理論;在社會上不同階級、地域、文化等所產生的分裂,被所屬陣營納入系統之中,形成「柱狀化」(;)結構稱「柱狀體」(;),以此結構為前提的聯合政權內,各陣營進行「協調的政治」(politics of accommodation)。具有以下特徵: *大聯合內閣,納入各柱狀體的菁英 *比例性,國會及公共資源等依比例分配之 *區域自治,創立個體意識及允許不同文化共同體的法律 *相互否決權,各群體共識仍需多數決,少數群體有權否決,但也會被其他群體回報否決阻撓 另外,以協和民主為基礎進而推展出「共識民主」(Consensus democracy)理論。 == 評價 == 中國共產黨及其支援的相關學者高度認可協商民主,認為協商民主是現代政治的本質特徵。他們認為,相較於西方式的議會民主,協商民主更容易激發普通公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進而改善和提高民主的質量。因此之故,他們認為,政治協商會議正是協和民主的典範,彰顯中國智慧。 此外,由於中國大陸政府所承認的“協商民主”是特指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形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整個政治框架的前提性條件 == 參見 == * 共識民主 == 參考文獻 == Category:各型別民主 Category:政治學 Category:政治學術語
天安門廣場
File:Tiananmen20091302.jpg|300px|thumb|-{zh-hans:天安門廣場簡明地圖;zh-hant:天安門廣場簡明地圖;}- rect 194 7 252 32 天安門城樓 rect 0 48 445 73 長安街 rect 1 96 99 216 人民大會堂 rect 207 153 243 182 人民英雄紀念碑 rect 187 199 270 291 毛主席紀念堂 rect 368 96 446 216 中國國家博物館 rect 192 345 254 375 正陽門 rect 331 264 447 279 東交民巷 desc bottom-left 天安門廣場是位於中國大陸北京市中心的城市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之一。因位於明清北京皇城的南門「天安門」外而得名。廣場北端設有國旗杆,每天都會隨日出、日落進行升旗、降旗儀式。 根據《北京市戶外廣告設定管理辦法》,天安門廣場地區及廣場東側、西側各100米範圍內禁止設定戶外廣告。另外,駛經天安門廣場的公共汽車的車身也不得有廣告。因此在天安門廣場上,除節日豎立起的政治標語外,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廣告標語。 天安門廣場上歷來發生了許多重大的、對中國歷史發展之沿革有著相當影響力的歷史事件,例如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毛澤東接見紅衛兵、六四天安門事件、天安門金水橋恐怖襲擊案等等。 == 位置和麵積 == File:200401-beijing-tianan-square-overview.jpg|thumb|700px|center|天安門的門樓,跨越長安街可以看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左側,而人民大會堂在右側。 poly 148 187 471 188 472 219 267 247 150 241 中國國家博物館 poly 1048 242 1097 238 1168 266 990 278 653 293 412 291 201 270 184 267 261 250 500 259 675 260 933 258 1042 247 1082 245 長安街 poly 680 181 684 178 689 181 691 215 707 217 715 221 658 226 664 219 682 217 人民英雄紀念碑 poly 658 224 664 216 681 216 681 179 693 179 692 216 705 216 715 223 727 223 726 185 694 178 672 178 650 191 647 202 毛主席紀念堂 poly 905 178 904 211 1113 235 1252 226 1253 191 1235 190 1236 164 1114 152 人民大會堂 poly 1237 180 1236 191 1253 191 1253 226 1277 224 1278 188 國家大劇院 poly 344 249 652 260 924 249 1038 242 821 218 730 227 645 226 627 222 561 226 538 225 298 249 天安門廣場 desc top-left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區中心,北京中軸線上。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44萬平方米。 == 參觀 == 自2021年12月15日起,遊客需要提前預約才能進入廣場區域參觀。 == 歷史 == 天安門廣場的所在地,是明朝和清朝的“千步廊”及其東西鄰近建築物和道路。北京皇城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皇城南垣長約1,650米,南垣正中為天安門。天安門前復築“T”型宮廷廣場,正對天安門的正中是“千步廊”的通道。通道東西狹、南北長,通道內東西建有廊房各110間,又北部東西折有北向廊房各34間,均為連簷通脊,灰筒瓦硬山頂,紅牆。千步廊南端為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中華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稱中華門)。中華門南隔“棋盤街”與北京內城正陽門城樓相對。天安門前長安街東西有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此二門南各與千步廊東西兩端相接,構成封閉的“T”形廣場,禁民通行 。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便利通行,1912年12月將長安左、右門的漢白玉門檻拆除;1913年1月1日長安街正式通行。1914年,拆除千步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8月,長安左、右門被全部拆除。1958年,拆除千步廊東西復牆。1959年,拆除中華門。 1959年1月進行天安門廣場改建工程,同年3月北京內城區域停駛有軌電車,此後拆除了廣場周圍的有軌電車軌道。金水橋南至國旗杆間的道路從兩幅改建為一幅,形成寬80米的石板道。東、西邊緣各闢30米瀝青混凝土道路,即今廣場東側路、廣場西側路。其間,同時建成了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等建築,並改建了金水河北面的天安門觀禮臺。全部工程均於1959年9月24日完成。1959年10月1日在此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的檢閱和遊行活動。改建後的廣場總面積292,700平方米。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同年在廣場南原中華門的位置建毛主席紀念堂。 1999年10月1日,舉行國慶五十週年大典。在大典之前,天安門廣場的地磚全部更換,換下來的舊地磚為收藏家熱捧,1塊地磚炒到了數千元人民幣。 == 重大事件 == * 1919年,“五四運動”。 * 1926年,“三一八慘案”(“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國民大會”)。 * 1935年,“一二·九運動”。 * 1948年,“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包括毛澤東閱兵)。 * “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多次接見過從中國大陸各地來的紅衛兵。 * 1976年,“四五運動”。 * 1984年,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週年大會(包括鄧小平閱兵)。 *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週年大會。 * 1999年,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大會(包括江澤民閱兵)。 * 2001年1月23日(除夕),天安門自焚事件。 * 2009年,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大會(包括胡錦濤閱兵)。 * 2013年10月28日,天安門金水橋恐怖襲擊案。 * 2015年9月3日: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習近平閱兵)。 * 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包括習近平閱兵)。 *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 == 廣場及其周邊主要景觀 == ===旗杆=== 開國大典上的旗杆高22.5米,是用北京市自來水公司四根不同管徑套起來焊接,底部粗大上部細小,並且有三節明顯的焊接印。原本要求旗杆與天安門城樓等高,經測算為35米,但當時條件有限,未能找到合適的材料。1990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頒佈實施後,根據國旗法要求,天安門廣場的旗杆在1991年更換過一次,新旗杆高30米。原來的旗杆於1991年改造後立在原中國革命博物館,2007年拆裝後於館內庫區收藏。2011年6月2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重新對公眾展出。 File:Tiananmen guoqi.JPG|天安門的旗幟 File:Beijing Railway Museum.JPG|前門老車站 File:TianSqGateTower.jpg|正陽門城樓 File:62930-Beijing-Tiananmen-Square (28609067112).jpg|毛主席紀念堂 File:62934-Beijing-Tiananmen-Square (28430384820).jpg|毛主席紀念堂門前的雕塑 File:62702-Beijing-Tiananmen-Square (28097228634).jpg|人民英雄紀念碑 File:Commuting_to_Work.jpg|天安門,紫禁城入口 File:Tiananmen Square 2.jpg|天安門廣場鳥瞰 === 其他 === * 天安門 * 故宮 * 中山公園 * 勞動人民文化宮 * 人民英雄紀念碑 * 毛主席紀念堂 * 人民大會堂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前門 ==另請參閱== * 金日成廣場 * 紅場 == 相關作品 == * 相聲《特大新聞》 == 參考文獻 == Category:東城區建築物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象徵 京 Category:北京市廣場 Category:長安街及其延長線 Category:北京中軸線 Category: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 Category:國立廣場
前145年
== 大事記 == * == 出生 == *司馬遷生於夏陽,中國史學家和文學家。 == 逝世 == * 亞歷山大·巴拉斯,塞琉古國王(前150年-前145年) * 托勒密六世,托勒密國王(前181年-前145年) * 5年 45
日喀則市
日喀則市(;原稱「年曲麥」或「年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面積179,903平方公里。日喀則市是後藏地區的宗教、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來為藏傳佛教兩大領袖之一班禪喇嘛的駐錫地,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邊境線長1507公里,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20公里,全市常住總人口64.14萬人,其中90%為藏族。市人民政府駐桑珠孜區。 == 歷史 == 日喀則原稱“年曲麥”或“年麥”(即年楚河下游的意思),雖很早就有人居住,但仍是荒涼之所。 *八世紀,吐番王朝的藏王赤松德贊請印度高僧蓮花生進藏建桑耶寺,路經日喀則地方,在此修行講經,並語言雪域高原的中心在拉薩,其次在年麥(日喀則)。 *十一世紀,薩迦王朝時,年麥已具“城鎮” 的雛形。 *1959年10月,日喀則專區成立。 *1970年,撤消日喀則專區,設定日喀則地區。 *2014年6月2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同意,原日喀則地區撤銷,設立地級日喀則市,原縣級日喀則市改為桑珠孜區。這是西藏自治區第二個建立的地級市。 *2014年12月18日,地級日喀則市正式掛牌成立。 *2020年5月,崗巴縣發生中印邊境衝突。 == 地理 == == 政治 == === 現任領導 === 日喀則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日喀則市委員會 日喀則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日喀則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日喀則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斯朗尼瑪 楊昆 王方紅 土旦次仁 民族 藏族 漢族 漢族 藏族 籍貫 青海省囊謙縣 湖南省衡陽市 出生日期 就任日期 2022年12月 2020年12月 2022年11月 2020年12月 === 歷任領導 === ; 市委書記 * 丹增朗傑(2014年12月-2016年6月) * 張延清(2016年6月-2022年12月) * 斯朗尼瑪(2022年12月-) ; 市長 * 張洪波(2014年12月-2015年9月) * 劉虎山(2015年9月-2021年5月) * 卓鋒(2021年10月-2022年11月) * 王方紅(2022年11月-) === 行政區劃 === 日喀則市下轄1個市轄區、17個縣。 * 市轄區:桑珠孜區 * 縣:南木林縣、江孜縣、定日縣、薩迦縣、拉孜縣、昂仁縣、謝通門縣、白朗縣、仁布縣、康馬縣、定結縣、仲巴縣、亞東縣、吉隆縣、聶拉木縣、薩嘎縣、崗巴縣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日喀則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程式碼 區劃名稱藏文 漢語拼音藏語拼音威利轉寫 面積(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 鄉級行政區 鄉級行政區 邊境管理區範圍 區劃程式碼 區劃名稱藏文 漢語拼音藏語拼音威利轉寫 面積(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街道辦事處 鎮 鄉 邊境管理區範圍 540200 日喀則市 179,902.60 798,153 桑珠孜區 857000 2 27 175 境內部分地區 540202 桑珠孜區 3,664.72 158,290 城南街道 857000 2 10 無 540221 南木林縣 8,106.84 83,531 南木林鎮 857100 1 16 無 540222 江孜縣 3,849.23 68,650 江孜鎮 857400 1 18 無 540223 定日縣 13,861.21 58,173 協格爾鎮 858200 2 11 全境 540224 薩迦縣 5,748.81 48,766 薩迦鎮 857800 2 9 無 540225 拉孜縣 4,488.70 56,355 曲下鎮 858100 2 9 無 540226 昂仁縣 28,205.88 55,108 卡嘎鎮 858500 2 15 無 540227 謝通門縣 13,964.95 45,573 卡嘎鎮 858900 1 18 無 540228 白朗縣 2,805.85 44,564 洛江鎮 857300 2 9 無 540229 仁布縣 2,124.10 33,530 德吉林鎮 857200 1 8 無 540230 康馬縣 6,163.72 20,864 康馬鎮 857500 1 8 全境 540231 定結縣 5,834.55 20,362 江嘎鎮 857900 3 7 全境 540232 仲巴縣 43,602.92 26,897 拉讓鄉 858800 1 12 全境 540233 亞東縣 4,240.14 15,449 下司馬鎮 857600 2 5 全境 540234 吉隆縣 9,019.70 17,536 宗嘎鎮 858700 2 4 全境 540235 聶拉木縣 7,863.92 17,009 聶拉木鎮 858300 2 5 全境 540236 薩嘎縣 12,418.87 16,220 加加鎮 858600 1 7 全境 540237 崗巴縣 3,938.49 11,276 崗巴鎮 857700 1 4 全境 == 人口 ==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798,153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03,29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4,861人,增長13.49%,年平均增長率為1.27%。其中,男性人口為416,384人,佔總人口的52.17%;女性人口為381,769人,佔總人口的47.8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9.07。0-14歲的人口為209,900人,佔總人口的26.3%;15-59歲的人口為516,838人,佔總人口的64.75%;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1,415人,佔總人口的8.95%,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4,772人,佔總人口的5.6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84,323人,佔總人口的23.0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13,830人,佔總人口的76.91%。 === 民族 ===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2,501人,佔5.32%;藏族人口為748,443人,佔93.77%;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7,209人,佔0.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6,691人,增長64.67%,佔總人口比例增加1.66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8,170人,增長11.54%,佔總人口比例下降1.66個百分點。其中,藏族人口增加76,779人,增長11.43%,佔總人口比例下降1.73個百分點。 日喀則市民族構成(2010年11月) 民族名稱 藏族 漢族 柯爾克孜族 回族 未識別民族 哈薩克族 土族 東鄉族 滿族 苗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671664 25810 2669 1434 703 250 162 138 98 66 298 佔總人口比例(%) 95.50 3.67 0.38 0.20 0.10 0.04 0.02 0.02 0.01 0.01 0.04 佔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99.14 --- 0.39 0.21 0.10 0.04 0.02 0.02 0.01 0.01 0.04 ==交通== ===航空=== 日喀則和平機場位於桑珠孜區江當鄉境內,每週一、三、五、日有往返成都的航班。 ===鐵路=== 日喀則站已於2014年8月15日正式開通運營,3個小時即可到達拉薩。繼拉日鐵路之後,“十三五”期間日喀則至吉隆口岸的鐵路、日喀則到亞東口岸的鐵路也有望開工。根據國家規劃,拉日鐵路將會北接青藏鐵路,南連日喀則至聶拉木、日喀則至吉隆、日喀則至亞東口岸的鐵路,通往尼泊爾和印度的國際鐵路大通道也將會在此基礎上形成。 ===公路=== 、、貫穿全境,有眾多的鄉村道路連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西藏地級市 Category:日喀則 藏
林芝市
林芝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林芝市地處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常住總人口23.89萬人,其中藏族佔74%,漢族佔17%,門巴族佔5%,此外還有珞巴族、僜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市人民政府駐巴宜區廣福大道18號。 == 歷史 == 林芝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時期。20世紀70年代,尼洋河邊發現一批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區已有人類從事刀耕火種的農業,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網墜、箭頭,還說明這裡的人們不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魯藏布江而且在已被這些河流襲奪的古湖泊水濱從事農業,也兼從事漁業。專家研究認為他們應屬於一個大的部落以至部落聯盟或族體,並將他們稱為林芝人。在藏東南地方,林芝人和林芝文化是具有相當代表性的。 林芝歷史的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該石刻位於林芝縣門日區廣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字跡仍然清楚。上面記載這樣一段歷史。雅隆部落的第一代首領聶赤贊普,從波密來到工布的強妥神山,從這裡開始他的雅隆部落首領生涯,前後共經歷七世,全駐蹕於藏南青瓦達孜宮。公元1世紀前後,因雅隆部落君臣之間發生權力爭鬥,第七代首領止貢贊普被殺,他的兩位王子聶赤和夏赤逃回工布地區。後來弟弟夏赤從工布返回雅隆,成為雅隆部落的第八代首領佈德功傑,而哥哥聶赤則留在工布地區成為工布人的首領,開始工布土王的沿襲。石刻中說:“工布王族系肇一於王兄”, “永不令外姓為工布王,只命工布王之子孫世襲。”這塊摩崖石刻是8世紀藏王赤德松贊(?-815)頒賜給工布王的盟誓文書,並勒石為紀。此後許多年工布地區都由工布王統治。 到了薩迦時期和帕竹時期(13-16世紀),林芝地區成了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勢力範圍。17世紀甘丹頗章政權成立,林芝地區被分封為阿沛、江中、甲拉等幾家地方首領的領地,不久又劃分成立則拉、覺木、雪卡、江達等宗。而波密地方,長期為土酋噶朗德巴統治,處於割據狀況。 1931年,西藏政府將林芝波密地方劃為波堆、波密兩宗,墨脫地區改為墨脫宗。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1960年1月成立塔工專署,同年2月改設林芝專區,專署駐林芝縣。將拉綏溪、古如朗木傑溪、加查宗、朗宗、金東溪劃歸山南專區。原屬昌都地區的嘉黎宗、傾多宗、易貢宗、曲宗劃入林芝專區。以德木宗西部與覺木宗東部、則拉崗宗東北部合併設林芝縣(駐尼池村);以白瑪桂(包括金珠、珞堆卡)設墨脫縣;以則拉崗的西南部設米林縣;以江達宗設工布達縣(駐江達村,即太昭);以雪喀宗和覺木宗西部設雪巴縣(駐雪巴村);以嘉黎宗設嘉黎縣;將傾多宗、易貢宗、曲宗合併設波密縣(駐紮木)。林芝專區轄林芝、墨脫、工布江達、雪巴、波密、米林、嘉黎等7縣。 2015年3月,中國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林芝地區並設立地級林芝市,撤銷林芝縣設立巴宜區。 2021年7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西藏林芝考察調研。 == 地理 == 林芝,藏語意為“太陽寶座”。林芝市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位於北緯26°52′~30°40′,東經92°09′~98°47′之間。 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山南兩市相連,東部和北部分別與昌都市、那曲市相連,東南與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連,南與印度、緬甸兩國接壤。 南部與印度有領土爭議,中國主張的藏南地區的一部分瓦弄地區被中國名義上劃歸林芝。 林芝地區東西長646.7公里,南北寬353.2公里,邊境線長達1006.5公里,面積11.7萬平方公里,其中實際控制7.6萬平方公里。 市人民政府駐巴宜區八一鎮,海拔3000米,距離自治區首府拉薩市400餘公里。 === 地貌 === 林芝地區地處藏東南雅魯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僅150米,氣候溼潤,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鎮和景區有錯高湖景區、八一鎮、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景區。其中首府八一鎮位於尼洋河畔,是該地區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觀儲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瑪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樹蕨”以及百餘種杜鵑等等應有盡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其中布裙湖一帶還是傳說中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 林芝地形起伏大,海拔高差大。全地區平均海拔3100米,東西長646.7公里,南北寬353.2公里,總面積11.7萬平方公里。 林芝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而最低處卻只有900米,就高度來講要低於西藏其他地區。是世界陸地垂直地貌落差最大的地帶,充滿綠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世界。眾多稀有植物和被完好儲存的原始森林,使這裡成了“天然的自然博物館”。 綠色的林芝離不開大山的懷抱,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似兩條巨龍由西向東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峰則正是龍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馬拉雅的最高雪峰,與橫斷山脈對接,形成了群山環繞的獨特地形。 === 水文 === 雅魯藏布江這條世界最高的河流,在奔騰1000多公里後,從朗縣進入林芝市,在米林縣迎面遇上喜馬拉雅山阻擋,被迫折流北上,繞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馬蹄形迴轉,在墨脫縣境內向南奔瀉而下,經印度注入印度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在其西行之中切開喜馬拉雅山脈,從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之間穿過,江水瀉來,轟響如雷。大峽谷的平均深度為5000米,最深處達到5382米,這段峽谷長度為490多公里,最險峻處位於派鎮大渡卡到墨脫縣邦博地方,有240多公里,峽谷上部開闊,下部陡峭。江河流速高達16米/秒,流量達4425立方米/秒。奔騰的河水在峽谷底部著滾滾巨石,急吼奔流,聲震山崖。山谷裡既有固態的萬年冰雪,又有沸騰的溫泉,既有涓涓細流,又有簾簾飛瀑。從谷底到山頂的垂直自然帶,都是一片片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裡邊蘊藏了豐富的自然資源。 === 氣候 === 林芝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東部和北部分別與昌都市、那曲地區相連,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山南兩市相連,南部與印度、緬甸兩國接壤。喜瑪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由西向東平行伸展,東部與橫斷山脈對接。這種北高南低的走勢,東南低處正好面向印度洋開了一個大缺口,順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與北方寒流在唸青唐古拉山脈東段一帶會合駐留,造成了林芝地區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氣候並存的多種氣候帶,形成了這裡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 三大山脈雄居於林芝地區的西、北、東、三方,地形呈北高南低的走勢,東南低處正好面向印度洋、太平洋形成一個大峽谷,兩大洋的暖流常年魚貫而入,形成了林芝地區特殊的亞熱帶溼潤和半溼潤氣候,年降雨量690毫米左右,年均溫度9.1℃,年均日照2022.2小時,無霜期180天。 == 政治 == === 現任領導 === 林芝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林芝市委員會 林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林芝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林芝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敖劉全 尼瑪扎西 巴塔 謝英(女) 民族 漢族 藏族 藏族 漢族 籍貫 貴州省貴陽市 西藏自治區扎囊縣 出生日期 就任日期 2021年9月 2021年11月 2021年9月 2021年11月 === 歷任領導 === ; 市委書記 * 趙世軍(2015年6月-2016年6月) * 馬升昌(2016年6月-2021年9月) * 敖劉全(2021年9月-) ; 市長 * 旺堆(2015年6月-2021年9月) * 巴塔(2021年9月-) === 行政區劃 === 林芝市下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 市轄區:巴宜區 * 縣:工布江達縣、墨脫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 * 縣級市:米林市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林芝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程式碼 區劃名稱藏文 漢語拼音藏語拼音威利轉寫 面積(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 鄉級行政區 鄉級行政區 鄉級行政區 邊境管理區範圍 區劃程式碼 區劃名稱藏文 漢語拼音藏語拼音威利轉寫 面積(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街道辦事處 鎮 鄉 其中:民族鄉 邊境管理區範圍 540400 林芝市 114,215.10 238,936 巴宜區 860000 2 20 34 3 境內部分地區 540402 巴宜區 8,558.23 84,254 覺木街道 860100 2 4 3 1 無 540421 工布江達縣 12,960.19 32,874 工布江達鎮 860200 3 6 無 540423 墨脫縣 30,928.27 14,889 墨脫鎮 860700 1 7 1 全境 540424 波密縣 16,760.33 34,858 扎木鎮 860300 3 7 無 540425 察隅縣 31,407.61 28,237 竹瓦根鎮 860600 3 3 全境 540426 朗縣 4,105.90 17,648 朗鎮 860400 3 3 全境 540481 米林市 9,494.57 26,176 米林鎮 860500 3 5 1 全境 == 人口 ==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38,936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95,1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3,827人,增長22.46%,年平均增長率為2.05%。其中,男性人口為127,548人,佔總人口的53.38%;女性人口為111,388人,佔總人口的46.6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14.51。0-14歲的人口為49,347人,佔總人口的20.65%;15-59歲的人口為170,736人,佔總人口的71.46%;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853人,佔總人口的7.8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069人,佔總人口的5.05%。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7,675人,佔總人口的40.8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41,261人,佔總人口的59.12%。 === 民族 ===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8,983人,佔24.69%;藏族人口為159,783人,佔66.87%;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20,170人,佔8.4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5,162人,增長74.4%,佔總人口比例增加7.35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8,665人,增長11.57%,佔總人口比例下降7.35個百分點。其中,藏族人口增加15,144人,增長10.47%,佔總人口比例下降7.26個百分點。 林芝市民族構成(2010年11月) 民族名稱 藏族 漢族 門巴族 珞巴族 回族 僜人 怒族 東鄉族 土家族 土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144639 33821 8868 3277 1714 1593 464 107 87 84 455 佔總人口比例(%) 74.13 17.33 4.55 1.68 0.88 0.82 0.24 0.05 0.04 0.04 0.23 佔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89.68 --- 5.50 2.03 1.06 0.99 0.29 0.07 0.05 0.05 0.28 == 交通 == === 公路 === 林芝市境內的主要公路有、(丙察察)、(川藏公路)、。 2012年公路通車裡程5161公里(含國道614公里),較上年增長1.7%;汽車擁有量22702輛,增長8.1%。 截至2012年,全地區現有公路4013.97公里,縣級通達率為85.71%,鄉鎮通達率為85.2%。米林至朗縣油路里程141公里,總投資6.9億元,已完成投資3.2億元,目前工程進展順利。 拉薩到林芝八一鎮的公路里程為633公里,票價155元,途經墨竹工卡、工布江達;另外,與林芝相連的公路路段有:林芝—然烏,里程345公里,途經通麥、波密;澤當—林芝,里程475公里,途經加查、米林。 連線拉薩—林芝的拉林高等級公路(拉薩至墨竹工卡段)及(工布江達至林芝段)於2015年9月9日上午舉行通車儀式。 === 航空 === 林芝米林機場自正式通航以來,已安全起降110架次,旅客吞吐量12909人,貨郵吞吐量33.8噸,已開通拉薩、成都、深圳、廣州、重慶6個城市航線。 === 鐵路 === 拉林鐵路過境林芝市並設立林芝站,連線建設中的川藏鐵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烈山墓地 * 扎木中心縣委紅樓 == 教育 == === 高等院校 === *西藏農牧學院 === 中專 === *林芝地區職業技術學校 === 高中 === *林芝市第一中學(林芝地區第一中學) *林芝市第二中學(林芝地區第二高階中學) === 初中 === *林芝市第三中學(林芝地區第二中學) *林芝市第四中學(林芝地區八一中學) *林芝市第五中學(林芝縣中學) *林芝市第六中學(林芝廣東實驗學校中學部) *墨脫縣中學 *察隅縣中學 *朗縣中學 *工布江達縣中學 *米林縣中學 *波密縣中學 === 小學 === *林芝市第一小學(林芝地區第一小學) *林芝市第二小學(林芝地區第二小學) *林芝市第三小學(林芝廣東實驗學校小學部) *林芝市第四小學(林芝縣完全小學) *林芝市第五小學(林芝縣八一鎮小學) *朗縣中心小學 ==特產==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林芝靈芝、林芝松茸、林芝藏香豬、林芝天麻。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林芝市人民政府網 Category:西藏地級市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是一個有關中國的政治及法律術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特別行政區法律中,「中國大陸」(或稱為大陸、祖國大陸)是指除香港、澳門和臺灣以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理領土。在中華民國主要規範兩岸關係的法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中,「大陸地區」(或稱為中國大陸、大陸)是指除臺灣地區以外的法理中華民國領土;該詞涵蓋範圍可能也包括香港及澳門,視具體情況而定。 「中國大陸」這一法律術語常用於與臺灣同時出現的語境。此外,“中國大陸”一詞也在政經關係、地理科學、學術討論等場合有所運用。 == 法律上的用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58年9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的《》中即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這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臺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1987年10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通知指出“臺灣同胞回祖國大陸探親旅遊,須申請辦理旅行證件。在香港地區,由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簽證辦事處辦理,或由香港中國旅行社代辦;在美國,日本或其他國家,由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旅行證件。” 201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的《》第八十九條載明,“出境,是指由中國內地前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由中國內地前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由中國大陸前往臺灣地區”。該法將“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對應,將“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對稱,而在英文版中兩詞統一翻譯為“”。 中共中央臺辦《關於正確使用涉臺宣傳用語的意見》中稱:“不涉及臺灣時我不得自稱中國為‘大陸’,也不使用‘中國大陸’的提法,只有相對於臺灣方面時方可使用。”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199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其透過的《》中,要求香港特區將任何單獨或同時提及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名稱或詞句的條款,相應地將其解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分。香港《》規定,“‘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臺灣、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同時規定,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應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加以提述。 ==== 澳門特別行政區 ==== 1999年澳門迴歸前,澳葡政府在官方檔案和新聞公報中,主要使用“中國大陸”()一詞指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區。如1994年澳門指出,“本地區的地理位置與中國大陸相臨,且隨著邊境兩邊填海工程的進行而不斷靠近;而其地形之不連續性造成與其所佔面積不相稱的邊境伸延。” 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其透過的《》中,要求澳門特區將任何單獨或同時提及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名稱或詞句的條款,相應地將其解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澳門第1/1999號法律《》附件四規定,“任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家’等相類似的名稱或詞句,應解釋為包括臺灣、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單獨或同時提及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名稱或詞句,應相應地將其解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份。” === 中華民國 === 1954年,行政院在致司法院的公函中表示,“有關第二屆監察委員選舉之監督事宜,現以大陸各省市及蒙古西藏尚為中共匪幫竊據,臺灣等省亦未成立正式議會。因而事實上不可能依法辦理此項選舉。”同年,最高行政法院在《43年判字第11號》判例中指出,“溯自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後,大陸淪陷迄今,窒礙之狀態,仍繼續存在。該第一五三三○號註冊商標之呈請人,有無呈請續展之意思,固未可知,但有不能呈請之窒礙,則屬事實。” 1982年,最高法院在《71年臺上字第8219號》判例中指出,“茲我國大陸領土雖因一時為共匪所竊據,而使國家統治權在實際行使上發生部分之困難,司法權之運作亦因此有其事實上之窒礙,但其仍屬固有之疆域,其上之人民仍屬國家之構成員,自不能以其暫時之淪陷而變更其法律上之地位。” 1989年11月21日,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公佈的《》第一條指,“遵重政府『三不政策』採取與中共電信機構不直接接觸方式處理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民眾間接通話(報)事項。” 1991年4月22日,國民大會透過《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其中規定,“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其後,1992年7月31日公佈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則對“臺灣地區”(等同前法稱之「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的範圍作出定義,條例規定“臺灣地區:指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大陸地區:指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 1997年,《》第2條將“大陸地區”解釋為“本條例所稱大陸地區,指臺灣地區以外,但不包括香港及澳門之中華民國領土”。2012年,最高法院則在《101年度臺上字第900號》刑事判決中,將澳門特別行政區稱為“大陸澳門地區”。而在不包括香港及澳門的情況下標注「中國大陸(不含港澳)」。 2002年1月30日,行政院正式公告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第三條及第五十六條條文,範圍定義為「中共控制之地區」,將外蒙古及唐努烏梁海排除在中國大陸地區之外。 1988年8月,行政院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協調各主管機關處理與中國大陸有關、即「兩岸關係」之事務。1990年4月,行政院擬訂《》(草案)。1991年1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條例》經立法院三讀透過,1月28日公佈施行、成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負責統籌處理包括港澳事務在內的大陸地區及海峽兩岸關係政府性事務。2018年7月2日,根據同年頒佈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更名為「大陸委員會」,正式成為法定的部會機關。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參見 ==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疆域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 * 臺灣地區 * 臺海現狀、臺灣問題、中國統一、竹幕 * 兩岸四地 * 中國 * 中國的稱號 * 中國本土 * 本土 * 內地#島嶼與大陸:沿海島嶼居民所稱的“大陸”。 * 漢地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 中國內地 ** 海南島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 大陸人 Category:代稱 Category:中國政治術語 Category:臺灣海峽兩岸關係術語 Category:中國區域地理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 Category:中華民國爭議地區 Category:地緣政治術語
自然
自然(英語:Nature),或稱自然界、大自然,是指不斷執行演化的宇宙萬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兩個相輔相成的體系。 人類所能理解地自然現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識主動、意識行為、社會活動和生態系統等;宇宙間的天使粒子、次原子粒子、星系星雲和黑洞白洞等。 人類對不能理解預測的自然現象引申出宗教信仰、靈魂觀念或神明信念等現象,並稱為超自然現象。從對超自然現象的探索,到對自然現象的認知,是人類逐漸理解自己、適應生存環境和豐富社會活動的過程。 == 詞彙來源 == === 漢語 === 「自然」古文字意「自」行「燃燒」叫做「自然」,顯示創造此字詞的古人已知萬物執行的背後,本質是以能量自發形式做出不同的呈現,而並非"金、木、水、土..."等它物為本質。 漢語來自老子,其中,“自然”一詞共出現5次,分別見於十七章、二十三章、二十五章、五十一章和六十四章。 主條目:順其自然 ==== 謂我自然 ==== 老子在討論太上是否存在時,引用了“自然”這一民間流傳的詞彙。並進一步論述了人、地、天、道和自然的關係,人受地的制約,地受天的制約,天受道的制約,道受自然的制約;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看來,雖然關於“太上”的存在與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百姓都用“自然”來形容由於“太上”而產生的現象。他說:“太上,敬畏者們曉得存在;有人頂禮膜拜;有人敬而遠之;有人挖苦諷刺。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太上”的存在,所以信不信由自己。(太上)悠然自得,少言寡語。待到碩果累累時,百姓公認我(太上)是自然。"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 * 太上和穀神,是當時的兩種原始宗教,老子用來形容他所理解地,“似萬物之宗”、使“萬物並作”和“穀神不死”的“道”。 * 下,是對“太上”的敬畏者。有關老子的“太上”、“下”和第十七章的解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道法自然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 外語 === 英文的Nature來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萬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 Natura 希臘文physis(φύσις)的拉丁文翻譯,原意為植物、動物及其他世介面貌自身發展出來的內在特色,一個雖然有錯誤但有用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利用φύσις的概念例子可以在Naddaf, Gerard的《The Greek Concept of Nature》, SUNY Press, 2006找到。φύσις一字最早由荷馬指為植物,在希臘哲學早期便已經出現,並有多重意義。普遍來說,此字和英文nature的現今用法大致相同,由Guthrie, W.K.C.的《Presocratic Tradition from Parmenides to Democritus》(他的著作《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的第二冊), Cambridge UP, 1965中得到確定。而φύσις在最早的文獻意義為植物。最早可知利用physis的人為荷馬意指植物的內在素質:ὣς ἄρα φωνήσας πόρε φάρμακον ἀργεϊφόντης ἐκ γαίης ἐρύσας, καί μοι φύσιν αὐτοῦ ἔδειξε. (其意為阿耳吉豐忒斯給了我藥草,在地上畫圖,展示它的自然.) 奧德賽10.302-3 (ed. A.T. Murray)(此字在Liddell and Scott's Greek Lexicon 有詳細解釋。)。作為自然為整體的概念──物理學宇宙,是由原本的意義所而伸出來的眾多解釋之一;φύσιν一字最早由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主要使用,並自此漸漸廣泛流傳開來。她的用法因為現代科學方法在幾世紀前出現而確立。艾薩克·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1687)便是當時流行使用自然哲學的例子,近似“自然的系統性研究”。英文“physical”語源顯示出她在15世紀中期的用法和“natural”為同義字: === 應用領域 === 自然是人們觀察物質現象和行為狀態時所常用詞彙。可以是眾多有生命的動植物種類的普遍領域,部分則指無生命物體的相關過程──特定物件種類自己本身的存在和改變的方式,例如地球的天氣及地質,與及形成那些物件種類的物質和能量。很多時候被意指為“自然環境”或“荒野”──野生動物、岩石、森林、沙灘及本質上未受人類介入,或是即使人類介入仍然存留的東西。這種仍然流傳到現在的自然物體的傳統概念意味著自然與人工的區分,後者被理解為由人類所帶來的或是類似人類的意識或心靈,也被用在超自然現象中。人工物體及人類間的相互作用,在常見使用中並不視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體」。 關於圍繞並影響著生物體或其社群的實物、狀態與影響力之集合體,則用「環境(物件群集)」一詞。對於生物學分支下的生物體及棲地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應用「生態學」一詞。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自然 於2011年3月14日查閱 == 地球 == === 概論 === 地球為太陽系第五大行星,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藍色星球,它是目前人類在宇宙中唯一發現有生命棲息的行星體。 ==== 地球科學 ==== 地球氣候的最顯著特徵為它廣大的兩極地區、兩個較狹窄的溫帶地區、及廣闊的赤道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個極佳描述全球氣候的網站:降水模式依據位置不同而有很大改變,由每年降雨幾米至不足一毫米。地球表面71%的地方被水所覆蓋。其餘地方為大陸和島嶼,大部分的人類聚居地位於北半球。 ==== 地球結構 ==== 固體地球在地質及生物過程中演化並留下原本情況的痕跡。地殼分為幾個板塊,它們在地質年代間漸漸在表面移動,其中幾次更移動得較快。行星內部維持活躍,厚厚的一層熔化了的地幔及充滿鐵的地核製造出磁場。 ==== 大氣情況 ==== 地球的大氣情況因為生命體的出現而產生了巨大轉變,並促成了穩定表面環境的生態平衡。雖然因為緯度的不同及其他地理因素而令氣候有很大的不同,在兩個冰河時期間的長期平均全球氣候仍然頗為穩定,而全球平均溫度的一兩度轉變在歷史上對生態平衡及地球地理有顯著影響。 === 歷史觀點 === ==== 行星形成 ==== 依據現今證據,科學家重組了行星過去的詳細資料。地球估計在45.5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與太陽及其他行星一同形成。月球在不久之後亦形成(約在地球形成2千萬年後,即45.3億年前)。 ==== 水的起源 ==== 行星熔化了的外層冷卻後,形成固體的地殼。在經歷出氣(Outgassing)活動及火山活動後形成了原始的大氣。由彗星運送的冰膨脹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凝結後形成海洋,詳見地球水的起源(Origin of water on Earth)。高能量的化學反應被認為在40億年前製成一個能夠自我複製的分子。 ==== 超大陸的組合與分離 ==== 地球表面在幾億年間改變自身外形,令大陸形成後分離及再形成,間中組合而成一個超大陸。約在7.5億年前,以知最早的超大陸羅迪尼亞開始分離。這些大陸之後再組合而成超大陸潘諾西亞,而潘諾西亞約在5.4億年前又再次分離,之後再組合而成超大陸盤古大陸,而盤古大陸亦在1.8億年前分離。 ==== 生命的起源 ==== 雖然科學界仍然在討論這個話題,但是有顯著證據顯示一個在新元古代發生的嚴重冰川作用令一層大冰原(Ice sheet)覆蓋行星大部分地區。以上假設被稱為“雪球地球”,而“雪球地球”亦在寒武紀大爆發中引起特別關注,因為多細胞生物在5.3-5.4億形成後開始增殖(Proliferation)。 ==== 生物滅絕的發生 ==== 自從寒武紀大爆發以來,五個獨立的大型生物叢集滅絕被確認。 最後一次大型生物叢集滅絕發生在6千5百萬年前,當時一個隕石在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後引起非鳥恐龍及其他大型爬蟲類的絕種,而一些小動物如像鼩鼱的哺乳動物則仍然存活。在過去的6千5百萬年間的,哺乳動物變得更多元化。 ==== 人類產生 ==== 在幾百萬年前,其中一種非洲的猿能夠站立起來。期後人類生命體的出現、農業的發展及進一步的文明容許人類以一個比之前的生命體更快的速度去改變地球,同時影響了自然、其他生物的數量與及全球氣候(與此相比起來,在成鐵紀因為藻類引起的大氧化事件(Oxygen Catastrophe)需要3億年去達到最高點)。 ==== 人類與生物圈的相互影響 ==== 現今時代亦被分類為生物叢集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稱為全新世滅絕事件,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部分學者如哈佛大學的艾德華·威爾森預計人類破壞了的生物圈可以令一半的物種在100年內滅絕"The mid-Holocene extinction of silver fir (Abies alba)in the ..." pdf 。這次滅絕的規模仍然由生物學家研究及討論中See, e.g. , , 。 === 大氣層、氣候與天氣 === ==== 大氣層成分及結構 ==== 地球的大氣層是維持行星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薄薄的一層氣體因為地心吸力的關係包裹著地球。乾燥的空氣包括78%氮、21%氧、1%氬及其他惰性氣體、二氧化碳等;但空氣中亦包含不同數量的水蒸氣。海拔越高,往往大氣壓力越小,大氣標高約為8公里;即在海拔8公里的大氣的壓力,為地球表面的0.37倍。。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阻擋了的太陽光中紫外線(UV)的99%;由於DNA很容易會被紫外線破壞,臭氧層保護了地球表面的生命。大氣層同時亦在晚間不讓熱力散發,減低日夜溫差。 left|thumb|一個在雷暴形成過程當中的超級胞(supercell)。 ==== 恆溫作用 ==== 地球上的天氣幾乎全都在對流層發生,並形成一個對流系統去再分散熱力。洋流是另一個影響氣候的因素,特別是主要水下的溫鹽環流,她把熱能由赤道的海洋傳送至極地。這些洋流有助調和溫帶地區的冬夏兩季的溫差。此外,如果沒有大氣層及洋流對熱能作出再度分配的話,熱帶地區將會過熱,而極地則會過冷。 ==== 天氣災害 ==== 天氣同時能帶來有益和有害的效果。極端氣候(Extreme Weather)如:龍捲風、颶風及氣旋能夠沿途釋放大量能量,並造成破壞。表面植被演化成依賴天氣的季節性轉變,所以當只有為期幾年的突然轉變發生時,便會為植物及依賴其為食物的動物帶來巨大影響。 ==== 氣候轉變 ==== 行星氣候是天氣長期趨勢的量度。不同的因素可以影響氣候變化,包括洋流、表面反照率、溫室氣體、太陽光度轉變及行星軌道轉變。依據歷史檔案,地球在過去曾經經歷過巨大的氣候轉變,包括冰河時期。 ==== 地區性氣候 ==== 地區的氣候依不同因素而定,特別是緯度。當相近的氣候屬性在一個緯度帶的表面形成,便成為一個氣候區。有很多這些區域存在,由位於赤道的熱帶氣候至南北兩極的寒帶。天氣亦受季節影響,而季節的成因為地球的自轉軸相對軌道面有軸傾斜。故在冬夏兩季的任何時間,行星的一面會更直接受到太陽光照射。此暴露於照射的情況會因為地球公轉而互相交替。無論在任何時間,不論季節,北半球與南半球都會遇到相反的季節。 ==== 總體氣候情況 ==== 天氣是一個混沌系統,即依照自然環境的微小改變而不斷變化,所以氣象學現在的準確度只能夠限制在幾天以內。總括說來,兩個全球性的現象正在發生:(1)平均溫度正在上升;及(2)地區性氣候有顯著的轉變。 == 生命 == === 概論 === ==== 生命的普遍定義 ==== 雖然沒有公認的生命定義,科學家普遍接受生命的生物特徵是有機體、新陳代謝、細胞生長、適應性、對刺激有反應及繁殖。生命亦可以被簡單視為生物的特徵狀態。 ==== 現存生物的性質 ==== 地球上的生物(植物、動物、真菌、原生生物、古菌及細菌)的共同性質有均是由細胞組成、以碳和水為基礎形成複雜組織、有新陳代謝、有生長的空間、對刺激有反應及能夠繁殖。一個個體如果有以上的性質普遍會被視為生命。但是並不是所有生命的定義都視以上的性質為必須的。人工生命可能亦被算是生命。 ==== 生物圈 ==== 生物圈為地球外殼的一部分──包括空氣、土地、表面岩石及水──在她們當中生命開始產生,而生物過程在當中亦會改變及轉化。由最廣的地球生理學的觀點來看,生物圈是融合全球所有生命及她們的相互關係的生態系統,包括與岩石圈、水文圈、大氣層的相互關係。現在整個地球有超過750億噸(150兆磅,即約6.8 x 1013 公斤)的生物質能,在不同環境的生物圈生活著。約為0.5%9資料來自以下(參見,計算出全球重量為60 kg。),人類生物質能總數為平均重量乘現在人類人口約為65億(參見):假設60–70公斤為人類平均質量(平均約為130–150磅),人類生物質能總數大約為3900億(390×109)至4555億kg之間(8450億至9750億lb,或約為4億2300萬至4億8800萬英噸)全球生物質能總數估計為超過6.8 x 1013 kg(750億英噸)。根據以上計算,人類生物質能佔全球生物質能總數粗略為0.6%。 ==== 生物種類分佈 ==== 在地球上超過十分之九的生物質能是植物生命,而動物生命則極度依賴她們才能夠生存。超過二百萬的動植物生物物種在現今被確認,而估計現存物種的實際數字範圍由幾百萬至超過五千萬"Animal."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16 vols. Chicago: World Book, 2003. This source gives an estimate of from 2-50 million.。獨立物種的數量維持長期波動,因為新物種的出現及其他物種的絕種不停會發生 Website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 。而現今物種的總數則快速下降。 === 演化 === ==== 生命的出現 ==== 我們所知的生命現今只能夠在地球上發現。人類對生命起源這一問題仍然知之甚少,但她被認為發生在大約35至39億年前,在冥古宙或太古代期間在一個環境與現在有在本質上差異的原始地球上。在那時的生命體有基本自我複製及遺傳特性。自從生命出現後,進化過程便透過自然選擇形成更多元化的生命體。 ==== 被環境遺下的物種 ==== 不能再適應環境改變及其他物種競爭的物種便會絕種。但是很多這些久遠物種遺下的化石可以做為她們存在過的證據。現在化石及DNA證據顯示所有存在的物種可以追蹤一個連續的系譜至最初的原始生命體。 ==== 遷移至地上 ==== 光合作用在全球基礎植物生命體的出現令獲得太陽的能量便成可能,從而製造一個容許更複雜生物生存的情況。其製成品氧氣在大氣層累積,從而促成臭氧層。在較大的細胞併入較小的細胞形成內共生生物即真核生物。在叢集中的細胞變得更為專門化,成為真正的多細胞生物。因為臭氧層吸 收掉有害的紫外線的關係,生命開始在地上殖民。 === 微生物 === ==== 種類 ==== 在地球上最初的生物是微生物,而她們維持著地球唯一的生物形態的地位直到十億年前多細胞生物的出現才告終結。微生物是單細胞生物比人類肉眼可見的大小還要小很多。她們包括細菌、真菌、古菌及原生生物。 ==== 特性 ==== 這種生命體在地球上任何有液態水的地點都可以找到,包括地球岩石內部。她們能夠快速、大量地繁殖。高突變率及基因水平轉移能力的組合下令她們擁有高度的適應性,亦可以令她們能夠在新環境生存,包括外太空。她們形成行星生態系統的一個必要部分但是部分微生物是病原體,引致其他生物的健康危機。 === 植物與動物 === ==== 兩者的分野 ==== 植物與動物的分野並不明顯,有部分分類的生命在她們兩者之間。最初亞裡士多德以不能移動的生物為植物,此外均是動物。以上兩者在卡爾·林奈之系統中成為植物界及動物界。自此以後,原本植物的界定中包含了很多不相關的組別的事實漸漸清楚。但那些分類在部分情況下仍然被視為植物。細菌生物有時被算為植物相,而部分則將其分為細菌區系(Bacterial Flora),從植物區系分別開來。 ==== 地區區系 ==== 在眾多植物分類方法中,地區區系依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包括在上一個紀元的植物殘餘物形成的化石植物。在很多地區及國家的人們以她們獨特的植物區系為榮,而那些植物區系在全球依據氣候及地形不同可以有很大改變。 ==== 地區區系的分類 ==== 地區區系普遍分類為“本土植物”、“農業及園藝植物”,後者是有意培植和耕耘的。部分“本土植物”實際上是幾世紀前由移居過來的人們由其他大陸帶入的,而成為帶入當地的自然或本土組成的一部分。以上是一個人類和自然的相互關係的例子,並令甚麼是自然的界定模糊化。 ==== 人類左右的植物分類 ==== 植物的另一個分類在歷史上稱為“野草”。雖然此名稱在植物學家之間正式用作分類“無價值的”植物,非正式的“野草”則用作描述人類和社會在改變及塑造自然的方法趨勢中被視為可以拋棄的植物。同樣地,動物亦依據她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會被分類為“家養動物”、“農場動物”、“野生動物”、“有害動物”等。 ==== 動物的分類 ==== 動物是一個有多種特徵並通常與其他生物分開的分類,但是科學家們並不是以其有腳部或有翼而與有根部及有葉的生物分別開來。動物是真核生物並通常為多細胞生物,特別例子如黏體動物,與細菌、古菌及原生生物分別開來。黏體動物為異養生物,通常在內室消化食物,使她們與植物及藻類分離。她們亦因為沒有細胞壁而與植物、藻類和真菌區別開來。 ==== 特別的動物 ==== 有部分動物是例外的,特別顯著的有海綿,其身體分為個別的生物組織。她們擁有令她們收縮及控制活動的肌肉、令她們轉送和處理訊號的神經系統及通常有一個內部消化內室。所有動物的真核細胞被由膠原蛋白和彈性的糖蛋白形成的特別細胞外間質包圍。這些物質可能會鈣化形成像貝殼、骨頭及針骨(spicule)的結構,其構造令細胞可以在內部移動和在生長及成熟期間再重組,亦能夠支援機動性所需的複雜結構。 == 生態系統 == thumb|right|蘇格蘭洛蒙德湖形成了一個相對隔離的生態系統,湖中的魚類社群在長時間維持不變。 === 生態系統概念的萌芽 === 所有形態的生物都會和她們存在的環境及其他生命體互動。在二十世紀此假設引發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並定義其為在任何情況下的生物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 === 生態系統的組成 === 生態系統由無生命的和有生命的部分組成,並已一個互相關聯的方式運作。其結構和成分受到眾多相關的環境因素所影響。這些因素的改變可以引起生態系統的轉變。部分較為重要的構成要素有:土壤、大氣層、太陽輻射、水及生物。 === 物種間的連繫 === 每種生物都與其他形成環境的元素有一個連續的關係。物種在生態系統中與其他物種在食物鏈中互相聯絡及依賴,並在她們及環境之間交換能量與物質。 === 生態系統區域概念 === 每一種物種都有忍受影響其生存、成功繁殖、能夠繼續茁壯成長及與環境持續互動的因素的極限。而這些物種亦會同時影響其他物種,甚至所有的生命。 esp. section on "Abiotic Factors and Tolerance Limits."因此生態系統概念是研究的一個重要學科,透過研究能夠提供資訊決定人類生活應該如何進行互動從而容許不同生態系統能夠在未來持續下去而不是耗盡或無效率的提取。因為以上研究的目的,小規模的單位稱為微生態系統(microecosystem)。例如一塊石頭及其下的所有生命都可以稱為生態系統。一個“宏觀生態系統”可以包含一個全部的生態區(ecoregion)及其流域。 === 生態系統研究專題 === 以下的生態系統是現在受到集中研究的例子: * 大陸生態系統,如:“森林生態系統”、“草地生態系統”(如:乾草原或熱帶草原)或農業生態系統 * 內陸水文系統,例如:靜水(Lentic)生態系統如:湖泊、池塘,激流(Lotic)生態系統如河流 * 海洋生態系統 === 社群組合成的生態系統 === 另一個分類方式由社群的關係造成,例如人類生態系統(Human Ecosystem)。不同的特別動植物的區域組閤中最能夠適應地區性自然環境、緯度、高度及地形被稱為生物群系。最廣義的分類方式把所有生命綜合視為一個類似能夠自我維持的生物。這個分類方式現在受到廣泛研究和分析,而因為其性質和有效性亦受到廣泛爭議。以上分類方式是一個受到地球科學研究的理論(非正式地稱為蓋亞理論)。 == 人類與自然的相互聯絡 == === 概論 === ==== 人類影響自然的規模 ==== 雖然現在人類在全球生物質能只佔0.5%,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卻相對來說要大得多。因為人為影響規模之大,除非在極端情況下,自然與人工環境的界線均變得含糊。就算是在極端情況下,不受可識別的人類影響的自然環境的分量現今漸漸以一個快速的步伐減少,甚至部分意見認為她們已經完全消失Brandon Keim's Blog. 。 ==== 人類對自然的威脅 ==== 人類種族的科技發展容許更大力度的天然資源開採,有助緩和部分天然災害帶來的危機。雖然有此進步,人類文明的命運仍然與環境緊密聯絡。在高科技與環境轉變之間有一個高度複雜的回饋環路,而此回饋環路只是以緩慢的步伐漸漸被世人瞭解。地球自然環境受到的人為威脅包括汙染、伐林和例如漏油的災害。人類引致很多動植物物種的滅絕。 ==== 人類影響自然的各種活動 ==== 人類利用自然作休閒和經濟活動。取得天然資源作工業用途,是世界經濟系統的一個主要部分。部分活動會被作為生計及休閒目的,例如打獵和捕魚等。農業在前9千年開始發展。自然在提供食物、能源各方面影響著經濟財富。 ==== 人類利用植物的原因 ==== 雖然早期的人類收集未經耕種的植物物料作食物和利用植物的藥性作治療,現代人類主要利用植物作農產品。開墾大範圍的土地作為作物生長的場所令濕地和森林的數目減少,結果使很多動植物失去了棲息地。 thumb|right|upright|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黛恩樹雨林(Daintree Rainforest)的一個荒野地區。 === 荒野 === 荒野通常被認為是未受到人類活動直接改變的地球上的自然環境。生態學家認為荒野地區為行星自身維持的天然生態系統(即生物圈)。荒野的英文“Wilderness”源自概念原始(Wildness);另一角度即非人力所控制的。“Wilderness”的語源來自古英語“wildeornes”,而此字由意義為野獸的“Wildeor”(wildeor = wild + deor = beast, deer)引申出來"Wilderness", in The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2000)。由此觀點看來,因為地方足夠原始才能成為荒野。僅僅是人類活動的存在並不影響地方成為荒野的資格。很多生態系統在現在或曾經由人類聚居或受人類影響可能仍被視為荒野。如果自然過程仍未受到顯著的人類幹預,其運作的地區亦會根據以上觀點而被視為荒野。 == 自然美景 == === 自然美的定義 === 自然美景長久以來都是生活及藝術的主題之一,而有關自然美景的書籍更是佔據了圖書館和書店的不少地方。自然經由很多藝術、攝影、詩歌及其他文學作品所描繪和讚美,表達出了很多人從自然和其美麗所聯想起的力量。究竟此關聯何以存在?而此關聯又包含著甚麼?以上的問題由哲學的分支學科美學所研究。除了部分很多哲學家同意的基本特徵外,關於何謂美的意見事實上是繁多的有關眾多意見的例子,參見及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對此的分析:。 === 中國作為自然藝術的始祖 === 在視覺藝術的觀點看來,自然與荒野為世界歷史不同時代的一個重要主題。早期傳統的風景藝術由中國的唐朝藝術(618-907)開始。以“像真”形式表達自然的傳統成為中國畫的目的之一,同時亦對亞洲藝術有著重大影響。藝術家學會以“自然為一個整體、以自身對自然道理的基本理解……就像是以鳥類的眼睛去看著自然”的看法去描繪山水。在13世紀,宋朝至元朝間饒自然《繪宗十二忌》指出“風景缺乏佈局便不能表達自然景象”(境無夷險)為十二種繪畫時應該避免的要點之一。 === 自然藝術在西方文化中融合 === 西方文化中荒野概念的本質價值在18世紀,特別是在浪漫主義中的作品開始冒起。大不列顛王國藝術家約翰·康斯特勃和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捕捉自然世界的美之上。在此之前,畫作主要物件為宗教場景或是人物。威廉·華茲華斯詩句表達出了對自然世界的驚歎,而自然在以往被視為威脅的存在。漸漸地自然價值成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以上的藝術運動巧合地與超驗主義運動在西方世界中同時發生。 === 科學與自然的美 === 很多以更專門和更有組織去研究自然的科學家亦都有自然是美的信念;法國數學家龐加萊(1854-1912)指出: === 自然美態的各種思想 === 一種常見的唯美藝術的經典概念為“摹仿”(mimesis),是指對自然的一種模仿。而另一個在自然美的領域的思想是完美,是經由對稱、平均分配、與及其他有關完美的數學相論(Theory of Forms)和見解。 == 物質與能量 == === 部分科學中的自然 === 部分科學的學科認為自然是正在運動的物質,依據科學追求認識的基礎自然定律執行。因此最基礎的科學被認為是物理──其名稱仍然被認為意義是自然的研究。 === 宇宙的物理成分 === 物質普遍被定義為物理形成的本體。她構成了可觀測宇宙。宇宙中可見的成分現在相信只佔全部質量的4%。其餘成分相信包括23%的冷的暗物質及73%的暗能量。那些成分的實際性質仍然不明,並由物理學家密集的研究中。 === 物理定律與常數 === 在可觀測宇宙的物質與能量的行為像是跟隨定義明確的物理定律。這些定律被用作製作物理宇宙學的模型,而那些模型則成功地解釋了我們可見宇宙的結構和演化。物理定律的數學表達方式共利用了表面上在可見宇宙是固定的二十個物理常數。那些常數數值受到小心的量度,但她們的特定數值仍然是一個謎。 == 遠離地球的自然 == === 外太空與大氣層的分野 === 外太空,亦被簡單稱為宇宙,指宇宙中在天體大氣層外相對真空的空間。“外”太空用作與領空(及地面位置)作出分野。地球大氣層與太空並沒有明確的分野,因為大氣層會漸漸依高度上升而變得稀薄。太陽系內的外太空稱為行星際空間(Interplanetary Space),在此之外越過星際物質後會進入太陽圈。 === 外太空的成分 === 外太空固然有很多空間,但與真空則相差很遠。外太空被有機化學分子稀疏地填滿,而那些分子的發現則歸功於轉動光譜學(Rotational Spectroscopy)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那些分子有的由大爆炸殘留下來、有的為宇宙起源已經存在、有的分子則是由離子化的原子核及次原子粒子組成的宇宙射線。空間中亦有部分氣體、等離子、灰塵及流星體。另外,現在外太空亦含有人類生命的跡象,例如由之前載人及非載人的升空物資,並可能對航天器構成危險。部分太空垃圾會定期再次進入大氣層。 === 外星生命 === ==== 類地行星生命的可能 ==== 雖然地球是現在唯一一個已知在太陽系內能夠維持生命的星球,現今的證據顯示遠古火星表面擁有液態水體。在火星歷史中一段短暫的時期內,亦有可能形成生命。但是現在火星大部分水源已經凍結。如果生命在火星存在的話,她們最有可能是在液態水還有可能存在的地底下。其他類地行星如水星及金星,在已知情況看來則對於維持生命太過嚴峻。但是現在推測木星第四大衛星木衛二可能擁有一個表面下的液態水及可能包含生命。 ==== 太陽系外生命的可能 ==== 最近,瑞士天文學家斯特凡·烏德里(Stéphane Udry)的團隊發現了一個稱作Gliese 581 c的新行星,這是一顆以紅矮星Gliese 581運轉的太陽系外行星。Gliese 581 c似乎在恆星周圍空間的適居帶內,所以依據現有知識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自然歷史圖片 * 提供以兒童為主的有關自然的活動 * 自然生態相簿: 相簿、野生動物影片、自然生態聲音、桌布,etc. * Nature Pictures * Experience the Incredible Beauty - 一個有關自然美景的網上相簿。 * The Essence of Nature Magazine - 一個有關自然、動物及環境的網上雜誌。 * 專題:人類要不要敬畏自然 * == 參見 == * 自然科學 ** 生物 ** 物理:力學、聲學、光學、熱學、電學 ** 化學 * 自然哲學 * 科學哲學 * 自然史 * 科學 ** 偽科學 Category:環境科學 Category:環境社會科學概念 Category:主要話題條目 Category:日語借詞
字可以指: *與語文有關: **文字,如字母、漢字、字喃等。 ***漢字,古稱字,是為漢字書寫而發明的語素文字。 **字型,印刷字型。 **單詞,能獨立運用並含有語義內容或語用內容的最小單位。 *與計算機有關: **位元組,電腦科學中的資訊單位,在中國大陸譯作「-{字}-節」。 **字 (計算機),計算機的自然資料單位。 **字元 (電腦科學):從計算機系統結構角度描述的資訊單位。 *其他含義: **表字,漢字文化圈人名傳統的別名之一;如李白字「太白」。 **福建、廣東等地方的人按鐘表刻度將一小時分為十二份,每五分鐘稱為一“字”,如十點十分稱“十點兩字”,十點五十五分稱為“十點十一字”。 == 參見 == *
蛋白質
蛋白質()舊稱“朊”,常簡稱“蛋白”,是大型生物分子,或高分子,它由一個或多個由α-氨基酸殘基組成的長鏈條組成。α-氨基酸分子呈線性排列,相鄰α-氨基酸殘基的羧基和氨基透過肽鍵連線在一起,最後經過折疊形成有功能的立體結構。蛋白質的α-氨基酸序列是由對應基因所編碼。除了遺傳密碼所編碼的20種“標準”氨基酸,在蛋白質中,某些α-氨基酸殘基還可以以被改變原子的排序而發生化學結構的變化,從而對蛋白質進行啟用或調控。多個蛋白質和礦物質可以一起,往往是透過結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蛋白質複合物,這樣的大分子結構就像機械一樣,來發揮某一特定功能。 與其他生物大分子(如多糖和核酸)一樣,蛋白質是地球上生物體中的必要組成成分,參與了細胞生命活動的每一個程序。蛋白酶是最常見的一類蛋白質,它們催化生物化學反應,尤其對於生物體的代謝至關重要。除了酶之外,還有許多結構性或機械性蛋白質,如肌肉中的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以及細胞骨架中的微管蛋白(參與形成細胞內的支撐網路以維持細胞外形)。另外一些蛋白質則參與細胞訊號傳導、免疫反應、細胞黏附和細胞週期調控等。同時,蛋白質也是動物飲食中必需的營養物質,這是因為動物自身無法合成所有蛋白氨基酸,動物需要和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必需氨基酸。透過消化過程將蛋白質降解為自由氨基酸,動物就可以將它們用於自身的代謝。 == 生物化學性質 == 蛋白質是由不同的L型α氨基酸所形成的線性聚合物。目前在絕大多數已鑑定的天然蛋白質中發現的氨基酸有20種(參見標準蛋白氨基酸列表)。不過在自然界中還存在著一些特殊的氨基酸,例如在一種海洋寡毛綱小蠕蟲Olavius algarvensis以及與之存在共生關係的細菌δ1(該細菌屬於δ變形菌)中存在著高含量的硒代半胱氨酸,由原本為終止密碼子的UGA編碼,和吡咯賴胺酸,由終止密碼子UAG編碼。 所有氨基酸都有共同的結構特徵,包括與氨基連線的α碳原子,一個羧基和連線在α碳原子上的不同的側鏈。但脯氨酸有著與這種基本結構不同之處:它含有一個側鏈與氨基連線在一起所形成的特殊的環狀結構,使得其氨基在肽鍵中的構象相對固定。Nelson, D. L. and Cox, M. M. (2005) Lehninger's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4th Edi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標準氨基酸的側鏈是構成蛋白質結構的重要元素,它們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因此對於蛋白質的功能至關重要。多肽鏈中的氨基酸之間是透過脫水反應所形成的肽鍵來互相連線;一旦形成肽鍵成為蛋白質的一部分,氨基酸就被稱為“殘基”,而連線在鏈的碳、氮、氧原子被稱為“主鏈”或“蛋白質骨架”。由於肽鍵有兩種共振態,具有一定的雙鍵特性,使得相鄰α碳之間形成肽平面;而肽鍵兩側的二面角確定了蛋白質骨架的區域性形態。 由於氨基酸的非對稱性(兩端分別具有氨基和羧基),蛋白質鏈具有方向性。蛋白質鏈的起始端有自由的氨基,被稱為N端或氨基端;尾端則有自由的羧基,被稱為C端或羧基端。 “蛋白質”、“多肽”和“肽”這些名詞的含義在一定程度上有重疊,經常容易混淆。“蛋白質”通常指具有完整生物學功能並有穩定結構的分子;而“肽”則通常指一段較短的氨基酸寡聚體,常常沒有穩定的三維結構。然而,“蛋白質”和“肽”之間的界限很模糊,通常以20-30個殘基為界。Lodish H, Berk A, Matsudaira P, Kaiser CA, Krieger M, Scott MP, Zipurksy SL, Darnell J. (2004). Molecular Cell Biology 5th ed. W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NY.“多肽”可以指任何長度的氨基酸線性單鏈分子,但常常表示缺少穩定的三級結構。 == 合成 == === 蛋白質生物合成 === 每一種蛋白質都有自己獨特的氨基酸序列,而氨基酸序列的組成資訊則由編碼對應蛋白質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所決定。遺傳密碼是一套由三個核苷酸組成的密碼子,每一種三個核苷酸的組合可以編碼一種特定氨基酸,如mRNA上的AUG(在DNA中為ATG)編碼甲硫氨酸。由於DNA含有四種核苷酸(A、T、C、G),所以對應的可能的密碼子有4×4×4=64種;而標準氨基酸只有20種,因此有部分密碼子是冗餘的,即部分氨基酸可以由多個不同的密碼子所編碼。DNA中的基因首先在RNA聚合酶等蛋白質的作用下被轉錄為前mRNA。在大多數生物體中,前mRNA(或初始轉錄產物)要經過轉錄後修飾以形成成熟的mRNA,隨後mRNA就可以經由核糖體被用作蛋白質合成的模板。在原核生物中,mRNA可能可以在生成後被直接用於蛋白質合成,或者在離開類核後就結合核糖體。而在真核生物中,mRNA在細胞核中被合成,然後透過核膜被轉運到細胞質中;在細胞質中,mRNA才可以被用於蛋白質合成。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速率可以達到每秒20個氨基酸,要高於真核生物。Dobson CM. (2000).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protein folding. In Mechanisms of Protein Folding 2nd ed. Ed. RH Pain.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logy se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Y. 從一個mRNA模板合成一個蛋白質的過程被稱為轉譯。在轉譯過程中,mRNA被一些蛋白質攜帶到核糖體上;然後核糖體在mRNA上從5'端到3'端尋找起始密碼子(大多數情況下為AUG);找到起始密碼子後,即核糖體上起始tRNA的反密碼子與起始密碼子配對後,翻譯就可以開始進行;在起始密碼子後,核糖體每一次閱讀三個核苷酸(或一個密碼子),同樣是透過攜帶對應氨基酸的tRNA上反密碼子與密碼子配對。其中,氨醯tRNA合成酶可以將tRNA分子與正確的氨基酸連線到一起。不斷延長的多肽鏈通常被稱為“新生鏈”。生物體中的蛋白質合成總是從N-端到C-端。 合成的蛋白質的大小可以透過其含有的氨基酸數目或者其分子量(以道爾頓或千道爾頓,即kDa為單位)來衡量。酵母蛋白的平均長度為466個氨基酸或平均分子量為53kDa。目前已知的最大蛋白質是肌聯蛋白,它是肌肉中肌節的組分之一,其分子量為近3,000 kDa,含有近27,000個氨基酸。 === 化學合成 === 除了生物合成外,一些小的蛋白質可以透過多種化學途徑來合成。這些合成方法又被稱為肽合成,其依賴於有機合成技術,如化學連線來高通量生產肽。化學合成允許在合成的肽鏈中引入非天然氨基酸,如加入熒游標記的氨基酸。這些合成方法所合成的產物被大量應用於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實驗。但是,化學合成無法有效合成殘基數多於300的蛋白質,而且合成的蛋白質可能不具有天然的三級結構。大多數化學合成方法都是從C-端到N-端進行合成,剛好和生物合成反應的方向相反。 == 降解 == 對於細胞來說,蛋白質降解有多種用途,包括去除分泌蛋白的N末端訊號肽,對前體蛋白進行剪下以產生“成熟”蛋白等。細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損傷的非跨膜蛋白質一般由蛋白酶體來進行降解,而真核生物的跨膜蛋白則透過內體運送到溶酶體(動物細胞)或液泡(酵母)中進行降解。降解所生成的氨基酸分子可以被用於合成新的蛋白質。一些蛋白質可以發生自降解。此外,細胞中存在的大量蛋白酶(特別是溶酶體中),可以對外來的蛋白質進行降解,這也是一種細胞自我保護的機制。 生物學實驗中,也經常對蛋白質進行降解分析;例如在蛋白質組學中,利用蛋白酶對特定蛋白質進行降解,並對降解產物進行質譜分析而獲得對應蛋白質的序列資訊和修飾情況;此外,生物化學實驗中,埃德曼降解法常被用於對蛋白質進行氨基酸序列分析。 == 結構 == 大多數的蛋白質都自然摺疊為一個特定的三維結構,這一特定結構被稱為。雖然多數蛋白可以透過本身氨基酸序列的性質進行自我摺疊,但還是有許多蛋白質需要分子伴侶的幫助來進行正確的摺疊。在高溫或極端pH等條件下,蛋白質會失去其天然結構和活性,這一現象就稱為變性。生物化學家常常用以下四個方面來表示蛋白質的結構: * 蛋白質一級結構:組成蛋白質多肽鏈的線性氨基酸序列。一個蛋白質是一個聚醯胺。 * 蛋白質二級結構:依靠不同氨基酸之間的C=O和N-H基團間的氫鍵形成的穩定結構,主要為α螺旋和β摺疊。Branden C, Tooze J. (1999). Introduction to Protein Structure 2nd ed. Garland Publishing: New York, NY因為二級結構是區域性的,不同的二級結構的許多區域可存在於相同的蛋白質分子。 * 蛋白質三級結構:透過多個二級結構元素在三維空間的排列所形成的一個蛋白質分子的三維結構,是單個蛋白質分子的整體形狀。蛋白質的三級結構大都有一個疏水核心來穩定結構,同時具有穩定作用的還有、氫鍵和二硫鍵,甚至轉譯後修飾。“三級結構”常常可以用“摺疊”一詞來表示。三級結構控制蛋白質的基本功能。 * 蛋白質四級結構:由幾個蛋白質分子(多肽鏈),通常稱為蛋白質亞基所形成的結構,在功能上作為一個蛋白質複合體。 蛋白質並不完全是剛性分子。許多蛋白質在執行生物學功能時可以在多個相關結構中相互轉換。在進行功能型結構重排時,這些相關的三級或四級結構通常被定義為不同“構象”,而這些結構之間的轉換就被稱為“構象變換”。例如,酶的構象變換常常是由底物結合到活性位點所導致。在溶液中,所有的蛋白質都會發生結構上的動態變化,主要表現為熱振動和與其他分子之間碰撞所導致的運動。 蛋白質可以由三級結構的不同大致分為三個主要類別:球蛋白、纖維蛋白和膜蛋白。幾乎所有的球蛋白都是水溶性的,許多球蛋白是酶。纖維蛋白多為結構性的,例如,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膠原蛋白,或頭髮和指甲的蛋白質成分角蛋白。膜蛋白常常作為受體,或提供通道極性的或帶電的分子透過細胞膜。 要了解特定蛋白質的功能,獲得其三級結構或四級結構可以提供重要的結構資訊。目前用於蛋白質的原子解析度結構測定的方法主要是X射線晶體學和NMR光譜學。冷凍電子顯微學也可以提供超大蛋白質複合物(如病毒、核糖體等)的低解析度結構資訊。而電子晶體學在一些情況下也可以提供較高解析度的結構資訊,特別是對於膜蛋白的二維晶體。Gonen T, Cheng Y, Sliz P, Hiroaki Y, Fujiyoshi Y, Harrison SC, Walz T. (2005). Lipid-protein interactions in double-layered two-dimensional AQP0 crystals. Nature 438(7068):633-8.解析的結構(包括原子座標和結構解析的相關資訊)通常存放到蛋白質資料庫(PDB),供全世界研究者免費下載。蛋白質結構預測也可以為未知結構(實驗結構)的蛋白質提供結構資訊。 == 細胞功能 == 蛋白質是細胞中的主要功能分子。除了特定類別的RNA,大多數的其他生物分子都需要蛋白質來調控。蛋白質也是細胞中含量最為豐富的分子之一;例如,蛋白質佔大腸桿菌細胞乾重的一半,而其他大分子如DNA和RNA則只分別佔3%和20%。Voet D, Voet JG. (2004). Biochemistry Vol 1 3rd ed. Wiley: Hoboken, NJ.在一個特定細胞或細胞型別中表達的所有蛋白被稱為對應細胞的蛋白質組。 蛋白質能夠在細胞中發揮多種多樣的功能,涵蓋了細胞生命活動的各個方面:發揮催化作用的酶;參與生物體內的新陳代謝的調劑作用,如胰島素;一些蛋白質具有運輸代謝物質的作用,如離子泵和血紅蛋白;可以消耗能量來轉動並運動的分子馬達;控制神經和反應的神經傳遞物;發揮儲存作用,如植物種子中的大量蛋白質,就是用來萌發時的儲備;許多結構蛋白被用於細胞骨架等的形成,如肌球蛋白;還有免疫、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等過程中都有大量蛋白質參與。 蛋白質功能發揮的關鍵在於能夠特異性地並且以不同的親和力與其他各類分子,包括蛋白質分子結合。蛋白質結合其他分子的區域被稱為結合位點,而結合位點常常是從蛋白質分子表面下陷的一個“口袋”;而結合能力與蛋白質的三級結構密切相關,因為結構決定了結合位點的形狀和化學性質(即結合位點周圍的氨基酸殘基的側鏈的化學性質)。蛋白質結合的緊密性和特異性可以非常高;例如,核糖核酸酶抑制蛋白可以與人的以亞飛摩爾(sub-femtomolar,即<10-15 M)量級的解離常數進行結合,但卻完全不結合(解離常數>1 M)angiogenin在兩棲動物中的同源蛋白。)非常微小的化學結構變化,如在結合位點的某一殘基側鏈上新增一個甲基基團,有時就可以幾乎完全破壞結合;例如,氨醯tRNA合成酶可以分辨側鏈結構非常類似的纈氨酸和異亮氨酸,而這兩種氨基酸的差別就在於異亮氨酸的側鏈多出一個甲基。相同的蛋白質分子結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同源寡聚體或多聚體,有些多聚體可以形成纖維;而這些形成纖維的蛋白質往往是結構蛋白,它們在單體狀態下是球蛋白,透過自結合來形成剛性的纖維。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可以調控酶的活性和細胞週期中的各種程序,並可以使大型的蛋白質複合物得以形成,這樣可以將參與同一生物學功能的分子結合到一起,從而提高其工作效率;而結合所誘導的蛋白構象變化對於複雜的訊號傳導網路的構建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一些蛋白質(如膜蛋白)可以結合或者插入到細胞膜中。 === 催化作用 === 細胞中,酶是最被廣泛瞭解和研究最多的蛋白質,它的特點是催化細胞中的各類化學反應。酶的催化反應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和極高的催化效率。酶在大多數與代謝和異化作用以及DNA的複製、修復和RNA合成等相關的反應中發揮作用。在翻譯後修飾作用中,一些酶(如激酶和磷酸酶)可以在其底物蛋白質上增加或去除特定化學基團(如磷酸基團)。目前已知的酶催化的反應有約4000種。酶可以極大地加速其所催化的反應;例如,與沒有酶催化的情況相比,的加速作用最高可達1017倍(形象地說,在沒有酶的情況下完成反應需要七千八百萬年,而存在酶的情況下反應只需18毫秒)。 結合於酶上,並在酶的作用下發生反應的分子被稱為底物。雖然酶分子通常含有數百個氨基酸殘基,但參與與底物結合的殘基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而直接參與底物催化反應的殘基則更少(平均為3-4個殘基)。The Catalytic Site Atlas at The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這部分參與底物結合和催化的區域被稱為活性位點。有一些酶需要結合一些小分子(輔酶或輔因子)才能夠有效發揮催化作用。酶的活性還可以被酶抑制劑所抑制,或被酶啟用劑所提高。 === 訊號傳遞和物質運輸 === 許多蛋白質都參與了細胞中和細胞間的訊號傳遞。一些蛋白質,如胰島素,作為細胞外蛋白質,可以將訊號從一個細胞(合成這些蛋白質的細胞)傳送到身體其他組織中的細胞。還有一些蛋白質,如屬於膜蛋白的受體,可以結合細胞外的訊號分子來引發細胞內的生物化學反應;多數受體都有一個位於細胞外表面的結合域〔結合訊號分子〕和一個位於細胞內的效應結構域(可能具有酶活性或可以發生構象變化以誘發與細胞內其他蛋白質的結合),兩者之間透過跨膜域連線。 抗體是適應性免疫系統中重要的組成蛋白質,其作用為結合抗原或機體中的其他外來物質,透過識別來引發免疫系統消除這些物質。抗體可以被分泌到細胞外環境中或錨合到特異性B細胞(即漿細胞)的細胞膜中。抗體和抗原之間存在很高的親和力,使得抗體可以很快地識別抗原。 在多細胞生物體中,載體運輸蛋白能夠結合特定的小分子並將它們運送到機體中的特定位置。這些蛋白質在運輸的起點(往往具有較高的濃度)必須以高的親和力結合它們的運輸物,而在目的組織中(運輸物質濃度較低)則必須釋放所結合的物質。這就需要運輸蛋白和所結合的物質之間有特定的親和力。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血紅蛋白,它作用是將氧氣從肺中運輸到其他組織和器官中。 通道蛋白也是重要的物質運輸蛋白,它們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使得一些小分子和離子可以進出細胞。膜本身是疏水性的,極性或帶電分子無法透過擴散作用穿過。作為跨膜蛋白的通道蛋白,含有可控制的內部通道,在一定條件下允許這些分子進出細胞。通道蛋白也有專一性,許多離子通道蛋白只選擇性地對特定離子起作用;例如,鉀離子和鈉離子通道分別只識別鉀離子或鈉離子。 === 變性作用 === ==== 影響因素 ==== 1.物理因素:加熱、加壓、攪拌、振盪、紫外線照射、X射線、超聲波等。 2.化學因素:強酸、強鹼、尿素、重金屬鹽、非生理濃度的鹽類、有機溶劑(甲醛,酒精,苯甲酸等)。 ==== 結果 ==== 引起蛋白質結構的改變,形成沉澱,並引起生理活性的消失。 變性作用破壞了蛋白質的二級、三級、四級結構,一般不會影響其初級結構。 ==== 變性蛋白質的特性 ==== #溶解度降低。 #生物活性消失。 #不能結晶。 #易受蛋白脢的水解。 #滴定曲線改變,因可滴定的官能基增加。 #-SH等基團的反應活性增加。 #變性為不可逆的化學過程。 ==== 應用 ==== 1.乙醇,碘酒殺菌消毒的原理是使細菌,病毒蛋白質變性死亡。 2.食物加熱烹調使蛋白質變性,利於酶發揮作用使其消化。 === 顯色反應 === 濃硝酸與某些蛋白質發生顯色(黃色)反應,可用於蛋白質的檢驗。 === 結構蛋白 === 結構蛋白能夠形成相對更為剛性的生物組分。多數結構蛋白為纖維蛋白;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是結締組織(如軟骨)中關鍵的組分,而角蛋白則存在於頭髮、指甲、羽毛、蹄和一些貝殼中。此外,肌動蛋白和微管蛋白作為單體是球狀可溶蛋白,但一旦多聚化便形成長的剛性纖維用於組成細胞骨架,以保持細胞的大小和形態。 其他結構蛋白還包括馬達蛋白,如肌球蛋白、運動蛋白和動力蛋白,它們能夠產生動力。這些蛋白質對於細胞能動性(特別是精子的運動)、細胞內物質運輸和細胞分裂都具有重要作用;它們也為肌肉收縮提供動力。 == 研究方法 == 蛋白質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類生物分子,對它們的研究包括“體內”(in vivo)、“體外”(in vitro)、和“在矽之中”(in silico)。體外研究多應用於純化後的蛋白質,將它們置於可控制的環境中,以期獲得它們的功能資訊;例如,酶動力學相關的研究可以揭示酶催化反應的化學機制和與不同底物分子之間的相對親和力。相反的,體內研究實驗著重於蛋白質在細胞或者整個生物中的活性作用,從而可以瞭解蛋白質發揮功能的場所和相應的調節機制。在矽之中研究使用的計算方法來研究蛋白質。 === 蛋白質純化 === 為了進行體外(in vitro)研究,必須先將目的蛋白質從其他細胞組分中分離提純出來。這一過程通常從細胞裂解開始(對於分泌性蛋白質的提純則不需要裂解細胞),透過破壞細胞膜將細胞內含物釋放到溶液中,從而獲得含有目的蛋白質的細胞裂解液。然後透過超速離心將細胞裂解液中膜脂和膜蛋白、細胞器、核酸以及含有可溶蛋白質的混合物。鹽析法是一種較為常用的透過沉澱從裂解液中分離濃縮蛋白質的方法。基於目的蛋白質的化學性質(如分子量、帶電情況和結合活性),可以利用不同的色譜法來進一步分離提純蛋白質。純化的程度可以用電泳(已知目的蛋白質的分子量)、光譜學(目的蛋白質具有獨特的光譜學特徵)或者酶活分析反應(目的蛋白質具有特定的酶活性)來衡量。另外,蛋白質可以使用電聚焦根據其電荷被分離 。 對於天然蛋白質,可能需要一系列的純化步驟才能獲得純度足以用於實驗室應用的蛋白質。為了簡化這一過程,通常採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目的蛋白質上新增一些化學特性,在不改變其結構和生物學活性的情況下使純化過程更為簡單。通常是將含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標籤”連線在目的蛋白質的N-端或C-端。例如,含有連續多個組氨酸的序列,稱為組氨酸標籤;將含有帶組氨酸標籤蛋白質的裂解液流過含有鎳的親和層析柱,組氨酸就可以與鎳螯合從而結合在柱子上,而裂解液中其他蛋白質由於沒有組氨酸標籤而直接流出柱子,從而達到分離目的。透過基因工程(即DNA重組)改造而獲得的蛋白質被稱為重組蛋白質。 === 細胞內定位 === in vivo的蛋白質研究常常專注於蛋白質在細胞中的合成和定位。雖然已經知道許多細胞內蛋白質是在細胞質中合成,而膜結合蛋白質或分泌性蛋白質是在內質網中合成,但蛋白質定位到特定細胞器或細胞結構的特異性是如何達到的,目前還不清楚。一些有助於獲得特定蛋白質在細胞中定位的方法得到了發展,特別是用基因工程將目的蛋白質上連線上“報告者”(如綠色熒光蛋白),將這樣的融合蛋白在細胞中表達後,就可以透過顯微鏡觀察熒光來了解融合蛋白在細胞中的分佈。 另一種常用的同樣是基因工程的方法為定點突變。利用這一方法,研究者可以改變蛋白質序列,從而改變其結構、細胞內定位以及調控機制;而這些改變可以在in vivo的情況下透過連線綠色熒光蛋白,或者在in vitro的情況下透過酶動力學的方法以及結合實驗進行觀察。 === 蛋白質組學 === 在一定時間內一個細胞或一類細胞中存在的所有蛋白質被稱為蛋白質組,研究如此大規模的資料的領域就被稱為蛋白質組學,與基因組學的命名方式相似。蛋白質組學中關鍵的實驗技術包括用於檢測細胞中大量種類蛋白質相對水平的蛋白質微陣列技術,和用於系統性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雙雜交篩選技術。此外,還有探究所有組分之間的可能的生物學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組學,以及系統性地解析蛋白質結構,並揭示其中的可能的摺疊型別的結構基因組學。 分析基因組和蛋白質組資料,這就需要應用計算技術於生物學問題,如基因識別和支序分類。生物資訊學領域現在是基因和蛋白質的分析必不可少的。 === 生物資訊學 === 大量的計算方法已經被開發來分析蛋白質的結構,功能和進化。 這樣的工具的開發是由可用的多種生物體(包括人類基因組)的大量基因組和蛋白質組資料驅動的。根本不可能透過實驗來研究所有的蛋白質,因此只有少數蛋白質被得到實驗室實驗,而計算工具用於外推到相似的蛋白質。 === 結構預測與模擬 === 作為結構基因組研究的互補,蛋白質結構預測的目標是發展出有效的能夠提供未知結構(未透過實驗方法得到)蛋白質的可信的結構模型。目前最為成功的結構預測方法是同源建模;這一方法是利用序列相似的蛋白質(已知結構)的結構作為“模板”。而結構基因組的目標正是透過解析大量蛋白質的結構來為同源建模提供足夠的模板以獲得剩餘的未解析的同源蛋白結構。從序列相似性較差的模板計算出精確的結構模型對於同源建模法還是一個挑戰,問題在於序列比對準確性的影響,如果能夠獲得“完美”的比對結果,則能夠獲得精確的結構模型。Zhang Y, Skolnick J. (2005). The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problem could be solved using the current PDB librar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4):1029-34.許多結構預測方法已經被用於在蛋白質工程領域,在這些方法的幫助下,研究者們設計出一些新型的蛋白質摺疊型別。Kuhlman B, Dantas G, Ireton GC, Varani G, Stoddard BL, Baker D. (2003). Design of a novel globular protein fold with atomic-level accuracy. Science 302(5649):1364-8.更為複雜的結構計算是預測蛋白質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需要應用和。 利用分子動力學的方法可以模擬蛋白質的摺疊和結合過程。透過分散式計算,如Folding@Home計劃,為分子動力學模擬注入了活力。小的α螺旋蛋白結構域,如的頭部Zagrovic B, Snow CD, Shirts MR, Pande VS. (2002). Simulation of folding of a small alpha-helical protein in atomistic detail using worldwide-distributed computing. J Mol Biol 323(5):927-37.和HIV輔助蛋白Herges T, Wenzel W. (2005). In silico folding of a three helix protei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free-energy landscape in an all-atom force field. Phys Rev Let 94(1):018101.已經成功地在計算機中(in silico)被模擬。將標準的分子動力學和量子力學計算相結合的混合方法已經被用於探索視紫紅質分子的電子態。Hoffmann M, Wanko M, Strodel P, Konig PH, Frauenheim T, Schulten K, Thiel W, Tajkhorshid E, Elstner M. (2006). Color tuning in rhodopsins: the mechanism for the spectral shift between bacteriorhodopsin and sensory rhodopsin II. J Am Chem Soc 128(33):10808-18. ==蛋白質含量檢測== 蛋白質含量檢測,通常是檢測樣本裡的含氮量比例。但是,凱氏分析與杜馬斯方法,分辨不出蛋白質與三聚氰胺的差異。一份純瘦肉的雞胸肉以凱氏分析,可以測得數值約31%左右。 *凱氏分析(凱氏定氮法) *(杜馬斯燃燒定氮法) *近紅外光譜法 == 營養作用 == 大多數微生物和植物能夠合成所有20種標準氨基酸;動物則由於缺乏某些氨基酸合成途徑中特定氨基酸合成反應所需的關鍵酶,如從天冬氨酸生成賴氨酸、甲硫氨酸和蘇氨酸的合成反應第一步中發揮催化作用的天冬氨酸激酶,而只能合成部分氨基酸。因此,動物必須從食物中獲取這些自身無法合成的氨基酸。一個生物體所無法合成而需從食物中獲取的氨基酸被稱為必需氨基酸;而食物中缺少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被定位為不完全蛋白質。如果環境中存在所需氨基酸,微生物能夠直接攝取這些氨基酸,而下調其自身的合成水平,從而節省了原來需要用於合成反應的能量。 動物所攝取的氨基酸來源於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每公克蛋白質可供給4大卡熱量。攝入的蛋白質透過消化作用而被降解,這一過程通常包括蛋白質在消化系統的酸性環境下發生變性,變性後的蛋白質被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或小段的肽。隨後這些降解片段就可以被吸收。部分吸收後的氨基酸被用於蛋白質的合成,其餘的則透過糖異生作用被轉化為葡萄糖或進入三羧酸迴圈進行代謝。蛋白質的營養作用在飢餓環境下顯得特別重要,此時機體可以利用自身的蛋白質,特別是肌肉中的蛋白質,來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蛋白質/氨基酸也是食物中重要的氮源. 蛋白質進入口腔時無法被分解,進而到胃。胃蛋白酶可斷裂芳香族氨基酸或亮氨酸氨基端肽鍵,凝乳酶可將牛奶中的酪蛋白(Casein)催化成含鈣的副乾酪素(Ca paracaseinate)。 到了小腸,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開始作用;胰蛋白酶可斷裂賴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端肽鍵,糜蛋白酶可斷裂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羧基端肽鍵,羧基肽酶可斷裂肽鏈羧基端的最後一個肽鍵。 人體所需蛋白質在許多食物中都含量豐富,如動物肌肉、乳製品、蛋、豆類、穀類和蕈類等。人體中蛋白質缺乏可以導致全身浮腫、皮膚乾燥病變、頭髮稀疏脫色、肌肉重量減輕、免疫力下降等。 食物中的蛋白質有時會引起過敏反應。 高蛋白飲食會加重心臟病的狀況,膽固醇問題會使其上升到不健康的水平。 == 歷史和詞源 == 在18世紀,和其他一些研究者發現蛋白質是一類獨特的生物分子,他們發現用酸處理一些分子能夠使其凝結或絮凝。當時他們注意到的例子有來自蛋清、血液、血清白蛋白、纖維素和小麥麵筋裡的蛋白質。荷蘭化學家對一般的蛋白質進行元素分析發現幾乎所有的蛋白質都有相同的實驗式。用“蛋白質”這一名詞來描述這類分子是由穆德的合作者永斯·貝採利烏斯於1838年提出。穆德隨後鑑定出蛋白質的降解產物,並發現其中含有為氨基酸的亮氨酸,並且得到它(非常接近正確值)的分子量為131原子質量單位。 對於早期的生物化學家來說,研究蛋白質的困難在於難以純化大量的蛋白質以用於研究。因此,早期的研究工作集中於能夠容易地純化的蛋白質,如血液、蛋清、各種毒素中的蛋白質以及消化性和代謝酶(獲取自屠宰場)。1950年代後期,Armour Hot Dog公司純化了一公斤純的牛胰腺中的,並免費提供給全世界科學家使用。目前,科學家可以從生物公司購買越來越多的各類純蛋白質。 著名化學家萊納斯·鮑林成功地預測了基於氫鍵的規則蛋白質二級結構,而這一構想最早是由威廉·阿斯特伯裡於1933年提出。隨後,在總結自己對變性的研究成果和之前的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蛋白質摺疊是由疏水相互作用所介導的。1949年,弗雷德裡克·桑格首次正確地測定了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並驗證了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所形成的線性(不具有分叉或其他形式)多聚體。原子解析度的蛋白質結構首先在1960年代透過X射線晶體學獲得解析;到了1980年代,核磁共振也被應用於蛋白質結構的解析;近年來,學被廣泛用於對於超大分子複合體的結構進行解析。 蛋白質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典化學家永斯·貝採利烏斯於1838年提出,但當時人們對於蛋白質在機體中的核心作用並不瞭解。1926年,詹姆斯·B·薩姆納揭示尿素酶是蛋白質,首次證明了酶是蛋白質。 第一個被測序的蛋白質是胰島素,由弗雷德裡克·桑格完成,他也因此獲得195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首先被解析的蛋白質結構包括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結構,所用方法為X射線晶體學;該工作由馬克斯·佩魯茨和約翰·肯德魯於1958年分別完成,他們也因此獲得1962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截至到2017年,蛋白質資料庫(PDB)中已存有接近126,000個原子級解析度的蛋白質及其相關複合物的三維結構的座標。 == 參見 == * 氨基酸和標準氨基酸列表 * 必需氨基酸 * 蛋白質組 * 蛋白質工程 * * * * 蛋白質列表 * 朊病毒 * PDSS2 * * 營養學中的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蛋白質資料庫 * UniProt上的蛋白質資源 * 人類蛋白質圖集 * 有關於蛋白質的超連結資訊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中Entrez上的蛋白質資料庫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的蛋白質結構資料庫 * 人類蛋白質參考資料庫 * 人類蛋白質百科 * 斯坦福大學的Folding@Home * 蛋白質:生物合成降解-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的虛擬圖書館 * 氨基酸的代謝 Category:分子生物學 Category:營養學 Category:蛋白質組學
西藏曆史
西藏位於亞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積略大過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名稱==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滿語、蒙語中則稱「博」為「 (tubet, 土伯特)」、「tübat(圖波特)」。「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世代生活著西藏地區的除藏族人還有漢族、門巴族、珞巴族等,所以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稱謂,而對於在東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其他分支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清朝的滿族君臣把“烏思藏”理解為“西面的藏”,稱之為“wargi dzang”,翻譯成漢文時譯作“西藏”,這樣才出現漢文的“西藏”這個地理名詞,清朝早期的文獻稱藏族為“圖白忒”或“唐古特”,清順治帝時稱藏巴汗為“圖白忒部落藏巴汗”,稱達賴喇嘛為“圖白忒部落達賴喇嘛”,清朝將達賴喇嘛、班禪喇嘛所居之地沿用藏族的習慣稱為“烏思藏”、“衛藏”,後來又由“衛藏”一詞演變為“西藏”。“西藏”一詞最早出現於《清實錄》康熙二年(1663年)八月丙申條中:“西藏班禪胡土克圖故,遣官致祭。” ==地理範圍== 「西藏」這個詞彙所含括的地理範圍,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西藏的兩個主要定義: * 西藏流亡政府宣稱的藏區(藏文:Bod ljongs,英文:Tibet),又稱大西藏地區,囊括中國境內所有藏人居住的地區,其範圍包括今西藏自治區(藏文:Bod rang skyongs ljongs)、青海大部、四川西部、以及小部份的甘肅、雲南,兩倍於西藏自治區Le programme politique du Dalaï-Lama sous la loupe,不包括現在被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其聲稱,在1950年之前,達賴喇嘛管理衛藏、康、安多三大區域"Au Loin La Liberté -Mémoires" 14世達賴喇嘛自傳法文版14世達賴的妹妹 Pema Jetsun 的《西藏·我的歷史》法文版 "Tibet mon histoire" de Pema Jetsun, la sœur du 14ème Dalaï-lama,並宣告這種説法被西方媒體廣為接受« les guerriers de Bouddha » Mikel Dunham 2004。被西藏流亡政府宣佈為西藏固有領土的安多省的青海湖東北部和西康東部地區,在西元8世紀納入吐蕃王朝版圖。《新唐書·吐蕃傳》載唐德宗建中四年,唐蕃清水會盟時約定雙方邊界如下:“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穀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東至成州,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大西藏地區的非藏族人口有十來個民族,是歷史形成的,那裡的藏族人口也是在吐蕃擊敗吐谷渾和唐朝之後遷入的青海高原的民族變遷 自明、清以來,青海的漢族人口明顯增加。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7月1日首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省總人口為1676534人…在歷次人口普查數中,漢族人口均佔60%以上。。清朝政府對西藏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18世紀時將衛藏以外的大部分藏族地區劃離西藏,不受拉薩的行政管轄,但宗教上仍以拉薩為中心。 * 中國政府所說的西藏是西藏自治區,包括目前受印度控制的阿魯納恰爾邦。漢地明朝時期,衛藏政權僅能控制前後藏;明末清初,蒙古和碩特部的固始汗控制青海、前後藏和喀木;清雍正年間勘定西藏與青海、四川、雲南的邊界,把安多和喀木東部陸續劃入四川、雲南等省,並在清末開始改土歸流;民國肇建TIBET, TIBET, A PERSONAL HISTORY OF A LOST LAND By Patrick French French argues, for the Tibetans to base their claim on roughly the area of the current TAR, whose borders generally coincide with those of the de facto independent stat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駐藏清軍撤出拉薩,但川軍仍控制著西康地區。1912年十三世達賴喇嘛返藏後,藏軍接管原駐藏大臣管轄的霍爾三十九族,滅波密土王,並東進康區、玉樹,與四川、青海軍隊多次交戰,川藏分界線在金沙江左右搖擺不定。九世班禪逃往內地後,十三世達賴又接管班禪所屬地區。1949年拉薩噶廈已控制衛、藏、阿里、三十九族地區和康區西部西藏歷史地位明辨 - 撥雲現日,與現在西藏自治區的範圍大致相當。 廣義的藏語文區域和藏民族區域亦包含不丹、錫金、拉達克(大西藏)、巴爾蒂斯坦(小西藏)。 本條目從歷史的角度描述西藏,對地理範圍並不執著某一時期的界定。西藏自治區以外的藏區,歷史上多數由藏族統治,但並非總是被拉薩政權統治。 ==史前時期== 主流史學界認為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有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衍化的完整考古證據證明西藏人在18,000年前左右已經有活動的證據。按照目前考古學上的證據,在距今14,000年和8,000年之間的中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開始在西藏居住。1978年,考古學家在昌都發現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骸骨和陶器,在進行研究以後,認定這些物件距今大約有7,000年之久。 ==上古時期== 在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古象雄地區,根據藏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苯教」的傳說,世界原初是一個巨大的卵,其蛋殼變成白色的神山,蛋白化成大海,蛋黃則變成十八個中型的卵,再從其中誕生各種動物。至於西藏民族的起源,依照西藏佛教故事裡面的傳說,該族來自於阿爾泰山、西藏岡仁波齊峰和天山相鄰地區最原始的六個氏族(或六大姓氏,即噶、哲、扎、-{黨}-、訥沃、韋達),是瀰猴與羅剎女婚配而繁衍出來的後裔。在《隋書》中,也可以找到位於甘肅東部拉卜愣一帶之-{黨}-氏藏人(即宕昌羌)自稱為瀰猴種的記載。 最早的西藏王國可能是《史記》中記載的單同。但有證據顯示古國象雄開始於鐵器時代。John Vincent Bellezza: The Liturgies and Oracular Utterances of the Lha-pa of Upper Tibet 象雄興旺時可能包括今天大部分藏區,包括象雄和蕃兩個民族。只是到了聶赤贊普時代,吐蕃部落興起,逐漸脫離象雄王室脆弱的統治,加之蘇毗的崛起,切斷象雄王室與東部象雄(多康地區)的聯絡,以後的象雄就只限於今天阿里和克什米爾了, 位於吐蕃的西北部。 唐旄是兩支羌族人,也稱為蔥茈羌,原居住在天山南部,以蔥嶺一帶藏北為中心。任乃強: 《四川上古史新探》, 3頁 象雄衰弱後,唐旄漸漸向東面和南面擴大,成為一大國,北界接于闐(今新疆和田),東北與蘇毗(今青海玉樹一帶)接壤,西至天竺(今印度)范文瀾: 《中國通史》第四冊, 6頁,南境山南地區范文瀾: 《中國通史》第四冊, 47頁。6世紀末,髮羌後裔吐蕃部落漸漸崛起,自山南地區雅隆河谷向唐旄後期中心邏些(今拉薩)推進。 在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古吐蕃地區,藏族早期的神話傳説認為藏人起源於東方,即今四川、西藏、青海相鄰地區。西藏的歷史記載中還提到古羌人與西藏米博懂氏的血緣關係。故有觀點認為藏族起源於羌族。這個部落在漢文史籍中被稱為發羌。在6世紀以前,整個西藏高原都分佈著很小國家和部族,多說藏語,也有羌人與鮮卑人的後代。這些部落後來合併為12個小邦,其中以位於山南地區雅隆河谷的羌族的一支最為強大,不但統一諸邦,而且後來還建立吐蕃王朝。根據西藏傳說,大約在西元前127年的時候,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幾位苯教領袖,曾經一起迎立聶赤贊布為王。後來的吐蕃王朝的建立者宣稱自己是聶赤贊布的後代。 == 吐蕃帝國 == 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河谷,在松贊乾布贊普繼位以前,據說已傳承20餘世,但松贊乾布之前吐蕃並無文字,因此其世系難以考證。到了7世紀初的時候,由於松贊乾布成功的經略,位於今青海玉樹一帶的「松波」、謙多(今昌都)一帶的「康國」(舊唐書稱「東女國」)、甘孜一帶的「附國」、理塘一帶的「蕃綠」、居青海的吐谷渾、-{黨}-氏各小國(即唐史所記「-{黨}-項」)等國,統一在吐蕃王朝之下,該王朝也成為當時不可忽視的大國。 在松贊乾布統治期間,他派遣16名聰穎的西藏兒童前往印度學習,其中一名兒童吐米桑布扎,後來以梵文為藍本而創制藏文。另外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吐米桑布扎「發明」藏文以前,西藏早就已經有文字了。根據這種觀點的說法,藏文係產生於象雄(即今阿里地區),時間則是在丹巴辛繞創立雍仲苯教的時期,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後來松贊乾布派噶東贊(即唐史中的祿東贊)到尼泊爾迎娶尺尊公主,尺尊公主攜來了西藏的第一尊佛像金剛不動佛,並修建了饒薩孜拉康(即現在的拉薩「大昭寺」)。 大致上也在這個時候,從印度傳入的密教和從漢地傳入的大乘佛教,與西藏原有的「苯教」結合,而形成藏傳佛教。該教宣傳宇宙大劫、五濁惡世、一切無常、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修行解脫等教義,特別崇奉密宗,以無上瑜伽密為最高修行次第,稱為藏密。這是佛教傳入西藏的第一波活動,宗教史學者將其稱為藏傳佛教的「前弘期」。 637年,松贊乾布率兵攻吐谷渾,並第一次與當時統治中國大部的唐朝發生衝突。640年,松贊乾布派噶東贊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文成攜來釋迦牟尼佛佛像,並修建饒摩齊(即今拉薩的「小昭寺」)。此外,松贊乾布的另外三個妃子象雄公主、門妃遲江、惹擁妃等也分別建立寺院,據說當時在整個西藏總共有108座佛廟。 松贊乾布過世以後,吐蕃王朝與唐朝的關係時而緊張,時而修好。714年,吐蕃與唐朝議和,雙方簽訂條約,規定以河源為界。未幾戰火又起,所以於730年又再度簽約定赤嶺為界。據《敦煌文選》和「達扎樂宮石碑」的記載:唐肅宗應允向吐蕃納絹5萬匹,以為歲絹。至唐代宗繼位以後,停止向吐蕃納絹Tsepon Wangchuk Deden Shakabpa, Tr. Derek F. Maher (2009), "One Hundred Thousand Moons" pp.136-137.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ISBN 978-90-04-17732-1.。當時在位的唐金城公主之子,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極為惱怒,遣部下達扎樂宮率20萬之眾於762年(安史之亂尚未完全平息)攻陷唐都長安,並於簽約後退兵赤松德贊(755年 - 797年)在位時吐蕃的國力達到鼎盛,除了大力發展佛教以外,還廣拓疆土,疆界西至勃律、大食,東到川隴、南詔。 經過近兩個世紀的戰爭,吐蕃和唐朝均感到疲憊。821年及次年,吐蕃和唐朝雙方分別在長安、邏娑(即拉薩)會盟,達成「唐蕃甥舅和盟」。由於這次會盟是發生在唐長慶元年和二年,中國的史書稱之為「長慶會盟」。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面。在這次會盟所簽定的條約中,吐蕃和唐朝兩國的邊界被確定,雙方平等相待,互相承諾尊重對方的領土主權: :今蕃漢兩國,所守見管本界,界以東悉為大唐國境,以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不舉兵、不相侵。 吐蕃末期,苯教勢力又佔了上風。841年,末代贊普朗達瑪採取對佛教不利的政策關於朗達瑪是否「滅佛」,學術界並無共識。關於朗達瑪「滅佛」的確切時間,有種種不同的記載,但是比較多文獻將其列為是發生在841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將這個時間列為843年,有可能是錯誤的。,而於846年遭僧人刺殺身亡。之後,吐蕃陷入長期內戰。877年,吐蕃王朝覆滅,西藏進入分裂割據的時代。 如果從宗教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藏傳佛教「前弘期」的結束。 ==分裂時期== 統一的吐蕃王朝全面崩潰三十年後,漢地唐王朝也於公元907年衰亡。與漢地的五代十國大分裂狀況相似,藏族地區也形成群雄割據、互不相屬、沒有統一政權的大分裂狀況。 朗達瑪被刺殺以後,他的兩個兒子維松與雲丹爭奪王位而相互爭戰,由此引起的內戰陸續擴及全國,再加上庶民造反,西藏終於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內戰中,整個西藏形成許多互不相屬的小國,其中維松之子貝考贊死於民變,貝考贊之子吉德尼瑪袞見大勢已去,便率領部下逃亡到阿里地區,娶當地頭人的女兒為妻,於公元10世紀末建立政權古格王朝。雲丹的後裔佔據拉薩一帶,形成拉薩王系。此外,在這些小國中比較強大的是唃廝囉國(宗喀國)。宗喀國曾經很強大,並與同樣是藏族祖先羌族的另一分支的西夏-{黨}-項人長期交戰。 在分裂初期的戰亂過去後,佛教又再度慢慢復興並真正藏化,宗教學者將這次佛教的再復興稱之為「後弘期」。1041年,阿里王益西翰迎請印度超巖寺的尊者阿底峽到藏,阿底峽被其盛情所感動,於隔年以61歲的高齡到藏宏法,其弟子仲敦巴建「熱振寺」,由此而傳出藏傳佛教的「噶當派」。此外,藏傳佛教的其他教派也在這段時期陸陸續續地形成,如白教(噶舉派)、花教(薩迦派)、紅教(寧瑪派)等。 整體而言,「西藏分裂時期在政治上是各自為政,在文化上卻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各種學說、各種教派紛紛形成。對西藏未來的歷史產生巨大的影響。佛教也是在這一時期成為主導整個西藏的宗教」。 ==各教派統治時期== ===薩迦巴=== 13世紀初,強悍的蒙古族在北方興起,成立蒙古帝國。從1206年開始,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先後滅掉畏兀兒、西遼、西夏、金朝和大理國。1240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的皇子闊端派遣大將多達,率軍深入西藏,企圖瞭解西藏的政治形勢和眾多教派的詳細情況。1244年,60餘歲的薩迦派高僧薩迦班智達(簡稱薩班)受闊端的邀請,起程前往涼州。1247年,薩班與闊端會晤,並以西域學者為譯師,向闊端宣講佛法。闊端逐漸敬信並決定免除天下僧尼的賦稅和兵役。闊端並為薩班建造「幻化寺」,供奉大量的財寶,由此開始西藏喇嘛與蒙古之間的直接交流;史稱“涼州會盟”。1251年,薩班過世,不久後闊端亦逝。 1253年,薩迦班智達的姪子八思巴與蒙哥汗之弟忽必烈會晤。八思巴不僅向其講述佛法,而且還解答忽必烈所提出的許多疑難問題,使忽必烈對佛法產生虔誠的信仰。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自立為汗,隨後並封八思巴為國師。1264年,在擊敗位於蒙古本土也自稱大汗的胞弟阿里不哥後,忽必烈又設宣政院(初為總制院),命八思巴以國師身份兼領該院院事。在宣政院下設有三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即吐蕃等處、吐蕃等路、烏思藏納裡速古魯孫等三路),負責處理和管轄西藏地區的軍政事務。宣慰使司下面則轄有管理民政的萬戶府、千戶所。1270年,八思巴為忽必烈灌頂,而忽必烈為酬答八思巴造字之功,封八思巴為大寶法王,其封號由國師升為帝師,並透過八思巴的舉薦,任命總管西藏事務的行政長官和13個萬戶府的萬戶長。中國西藏資訊中心,/2003-12/01/content_1207477.htm 西藏歷史概述 。北京:新華網。[引用於2005年1月28日]。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而忽必烈即為元世祖,又於1279年滅南宋。此時原蒙古帝國已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後者逐漸成為元朝的藩屬國但從此各自為政。而這時西藏則為元朝所設立的宣政院所管轄。一方面,在元世祖及其後的元朝皇帝的大力支援,宣政院的職權一直由薩迦派所掌握,負責統治整個西藏地區,直至元末。另一方面,元政府在文化和其他層面也受到西藏很大的影響,比如八思巴就曾經根據忽必烈的要求,按照藏文字母的拼音方式創造蒙古文字,史稱「八思巴文」。兩者的關係是互惠的。元朝還幾次派遣官員赴藏,在薩迦本欽的配合下,清查西藏各地的戶口,確定各個萬戶的貢賦,並且建立驛站以及保證驛站交通的烏拉差役制度,在此基礎上,元朝在西藏駐紮軍隊,設立各級官府,以保證對西藏的統治和政令的推行。 ===帕木竹巴=== 在薩迦巴統治下的各部落中,止貢、帕竹和蔡巴三個萬戶長不僅轄區地廣人眾,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358年,屬於帕竹首領絳曲堅贊藉故揮兵進佔薩斯迦,廢除最後一任薩迦本欽,被元順帝封為大司徒,由此開始帕木竹巴統治西藏的時期。 大司徒絳曲堅贊在推翻薩迦王朝以後,對西藏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由於薩迦王朝沿用蒙古習俗,徵稅斷案等隨心所欲,無章可尋,且法令無常,不利統治,因此絳曲堅贊決定重新制定稅法及相關法律,史稱「十五律」。此外,由於薩迦官員著蒙古服裝,絳曲堅贊又參照吐蕃王朝時代的服裝,重新制定官員、王子、夫人裝等。由於絳曲堅贊的勵精圖治,西藏政局與社會穩定,史稱「老婦背金磚行全藏而沒人搶奪時期」。 1363年,絳曲堅贊過世,其子釋迦堅贊繼位。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並建立明朝。元朝殘餘勢力退回蒙古高原,史稱北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即派人赴藏,對西藏各地僧俗首領加以安撫,承認他們的固有地位,但需上交元朝封賜的舊印,由明朝重新任命並頒發新印。1372年,元朝的最後一位帝師喃加巴藏卜歸順明朝,明朝封他為熾盛佛寶國師,賜玉印一顆。永樂十二年,明成祖遣使到前藏延請新興的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宗喀巴派弟子釋迦也失代表他赴京。明朝對有實力的僧俗各派領袖人物都賜加封號,共敕封過三位法王和五位王。帕木竹巴政權在扎巴堅贊的時候,勢力達到頂峰。帕竹政權得到明朝政府的承認,帕竹第悉被封為“灌頂國師闡化王”。 1409年,在米旺扎巴堅贊的支援下,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開創者宗喀巴在拉薩首創「傳昭大法會」,同年並建成「甘丹寺」,藏語意為「具喜寺」或「極樂寺」。7年後,宗喀巴的門徒絳央卻傑於拉薩西北興建「哲蚌寺」,2年以後,宗喀巴的另一門徒絳欽卻傑又在拉薩北郊建立「色拉寺」。這三間佛寺被稱之為拉薩的「三大寺」。從此,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的格魯派正式形成。中華萬年網,拉薩三大寺,見明朝 [online]. np:中華萬年網。[引用於2005年1月29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 . 在此期間,明朝對西藏的政權採取多封眾建的政策,對具有實權的勢力均封為王。不過此政策是否代表當時的西藏為明朝的一部分,對此則有不同的看法。接受明朝冊封的其他諸王也不透過帕木竹巴而直接與明朝交往。但在明朝官員主持下,帕木竹巴還不得不向薩迦派移交薩迦寺。明朝的影響力仍然存在,儘管從未在西藏派駐軍隊而且並無任何有行政權力的官吏。 ===仁蚌巴=== 1432年,扎巴堅贊過世,帕木竹巴逐漸被其大臣仁蚌巴架空。到後來,帕竹已經是形同傀儡,事實上完全無法影響西藏的政局。雖然帕竹的第悉稱號一直保持到甘丹頗章政權建立的時候(1642年),但是,從仁蚌巴專權開始算起,一直到後來1565年藏巴王朝建立為止,西藏史書通常將這段時期稱之為「仁蚌巴統治時期」。 仁蚌巴以後藏的三竹節(日喀則)為統治中心,信奉噶舉派,反對格魯派。1479年,仁蚌巴在拉薩建立一個噶舉派的寺院,卻數度被其他格魯派寺院的寺僧所拆毀。仁蚌巴後來決定派兵討伐,遂先後佔領拉薩等地,並從1498年開始禁止格魯派「三大寺」的僧人參加「傳昭大法會」。之後的20餘年,傳昭大法會因此都由拉薩附近的噶舉派和薩迦派僧人所主持。 ===藏巴汗=== 1565年,原本擔任仁蚌巴手下官員的辛廈巴·才丹多傑起兵造反,先後佔據香、八囊倫珠孜、帕日等宗管轄的地域。一年以後,辛廈巴的勢力範圍已囊括後藏的大部分地區,他因此自稱為「藏巴加波」(「藏 」即今日喀則一帶;「加波」則是國王的意思),史稱藏巴汗。 1613年,辛廈巴的後繼者彭措南傑攻滅西藏西部古格的殘存勢力,控制阿里地區,同時兼併四周的弱小部落。在宗教信仰上,彭措南嘉崇信西藏佛教中的噶舉派,曾經兩次因為宗教糾紛而出兵攻打信奉主巴噶舉派的不丹,給噶舉四大支中的噶瑪巴封上「衛藏之主」的印信,但卻仇視新興的格魯派。1617年,格魯派請求青海蒙古喀爾喀部軍隊入藏,組成聯軍攻打藏巴汗。1618年,噶瑪巴派了萬餘人前來救援,打敗由色拉寺僧兵與其他格魯派施主所組成的聯軍,佔領色拉寺和哲蚌寺,殺死幾百名僧俗人,其餘的格魯派僧侶只好被迫逃亡北方。彭措南傑因此平定動亂,使前藏大部分地區也臣服於藏巴汗。現代藏學一般將這年定為藏巴汗政權正式建立並取代帕竹政權統治西藏地區的開始。 1621年,格魯派軍隊與由五世達賴喇嘛引來的蒙古軍隊一同聯合作戰,而在拉薩附近一舉擊敗藏巴汗的軍隊。藏巴汗退守藥王山,後來經由班禪仁波齊的從中調解,藏巴汗才允許哲蚌寺和色拉寺的僧人返回寺院,同時改正被強制改信噶舉派的各個格魯派寺院。然而,藏巴汗並不甘心,此後仍基本上繼續執行仇視格魯派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格魯派不甘坐以待斃,四世班禪與五世達賴邀請蒙古和碩特部汗王圖魯拜唬(即後來的固始汗)入藏。1641年,固始汗發兵攻打藏巴汗,包圍日喀則的藏巴汗府邸,攻滅藏巴汗,建立甘丹頗章政權。 ==甘丹頗章政權時期== ===和碩特汗國=== thumb|200px|五世達賴喇嘛在哲蚌寺的居所甘丹頗章 攻滅藏巴汗後,固始汗繼續西進,降服後藏地區,並駐守日喀則,命其長子達延汗駐守拉薩,分兵控制西藏各地,成為實際統治西藏的汗王和格魯派的護教法王,被清朝順治皇帝封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固始汗將八個兒子留在青海。甘丹頗章政權時期由五世達賴喇嘛與和碩特蒙古聯合統治西藏開始。 ===駐藏大臣和噶廈的設立=== 1701年,和碩特汗國最後一任可汗拉藏汗繼承汗位,清朝康熙皇帝冊封為翊法恭順汗。1705年,厄魯特蒙古準噶爾汗國與清朝發生戰爭,拉藏汗進攻拉薩,罷免並誘殺第悉桑結嘉措。1706年6月28日,拉藏汗殺桑結嘉措後,更與康熙皇帝決定同時廢黜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重新選定阿旺伊西嘉措為六世達賴,得到康熙皇帝的冊封。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朝派遣侍郎赫壽前往拉薩,辦理西藏事務《清聖祖實錄》卷二三六。。此為清代派遣大臣駐藏辦理政務之始,但僅為臨時派員,未成定製。1716年,準噶爾汗國派兵入侵西藏,攻打拉薩,並於次年攻入拉薩,殺死拉藏汗,和碩特汗國滅亡。1718年清朝由青海路出兵入藏,不過全軍覆沒。 1720年後西藏再次向清朝求援,清朝第二次出兵驅除準噶爾軍成功,駐軍並協助七世達賴入藏,以拉藏汗舊臣管理藏區,這是清朝正式經營青藏地區之始。平定準噶爾軍侵藏事變後,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清世宗派遣內閣學士僧格、副都統馬喇駐拉薩,“與達賴喇嘛、康濟鼐、阿爾布巴等和衷辦事”《世宗實錄》卷五二。,並設立駐藏大臣衙門。自此,朝廷派駐藏大臣二員辦理西藏事務。 1739年(乾隆四年),晉封噶倫頗羅鼐為多羅郡王。1747年,頗羅鼐病故,其次子珠爾默特那木札勒襲封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札勒“素不信奉達賴喇嘛,心懷仇隟”《高宗實錄》三七七,表面上順從駐藏大臣,暗中聯絡蒙古準噶爾汗國,伺機起兵反叛。1749年,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攻殺其長兄“阿里公”珠爾默特策布登,控制阿里。1750年,駐藏大臣傅清、拉布敦迫於情勢,誘殺珠爾默特那木札勒,隨後為其黨羽卓呢爾(官名)羅卜藏札什所殺。隨後,清朝廷派四川總督策楞領兵入藏平叛。清政府駐藏大臣制度最終確立,成為-{定製}-,不再冊封噶倫為札薩克,防止權力集中於世俗貴族之手。1751年,清朝頒行策楞所奏的《西藏善後章程》十三條。章程規定,噶倫員額為四人,且必須於公所(噶廈)辦理政事。“查舊例噶隆會辦事件,原有噶沙之公所衙門。自頗羅鼐後,各噶隆竟不赴公所,俱於私宅辦事。……今噶隆業已照例補放,自應遵照舊例,遇有應辦事件,俱赴公所會辦。”《藏事輯要》卷六。 章程擴大駐藏大臣的職權,並首次正式規定達賴喇嘛的世俗權力,形成駐藏大臣、達賴與班禪的僧官系統、噶廈俗官系統三者制衡的狀態;正式設立噶廈,駐地在拉薩大昭寺,長官為噶倫,秉承駐藏大臣、達賴喇嘛旨意辦事。 從清初到18世紀末清廷對西藏的控制呈逐步加強的趨勢。乾隆年間,六世班禪赴京覲見,為乾隆皇帝慶祝70大壽,由於拒絕接種,感染天花在承德去世,將隨身攜帶的金苯巴瓶留在承德仿布達拉宮建造的普陀宗乘之廟。六世班禪曾是乾隆老師,乾隆贈送給班禪喇嘛及其兄弟姊妹很多金子。但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卻沒有給六世班禪的兄弟白教第十世夏瑪巴他的那部分。當夏瑪巴的楊巴千寺的管理員對此事抱怨時,扎什倫布寺答覆說,金子全部都是屬於扎什倫布寺的。第十世夏瑪巴還遭到誹謗,說他為了重新得到他的寺院,策劃謀反西藏政府。從而在西藏政府與夏瑪巴相互仇視。1784年,夏瑪巴撤離西藏去了鄰國廓爾喀(今尼泊爾)。 1791年,廓爾喀因與西藏鹽稅銀錢糾紛與白教祖古夏瑪巴唆使,軍隊入侵西藏,意圖搶掠遍佈西藏各地的寺廟中的財富。當時,西藏請求清朝派兵支援。1792年,乾隆命清朝大將軍福康安同參贊大臣海蘭察率領清兵支援當地藏兵,將廓爾喀軍隊驅返喜馬拉雅山南麓,甚至還反攻至廓爾喀首都-陽布外二十公里的熱鎖橋,迫使廓爾喀向清朝五年朝貢一次。驅逐廓爾喀軍隊之後,清廷以完善西藏行政為由,訂立治理西藏的多項章程,要求以“金瓶掣簽”認定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和其他呼圖克圖的轉世。 《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大大加強駐藏大臣的權力。1793年,上述章程的部分條款彙編成《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並翻譯成藏文,詳細規定西藏的宗教事務、外事、軍事、行政和司法權力,達賴、班禪轉世程式,地方政權的組織結構,並正式劃分西藏和青海、四川、新疆等省份的邊界。此後西藏的政務基本依照此章程行事。1846年,駐藏大臣琦善就當時的種種弊端擬定《裁禁商上積弊章程》,奏準施行。其重申、補充舊有章程,整頓和完善西藏地方吏治。 ===英國勢力進入西藏=== 英國指責藏軍在隆吐山設卡是越界戍守,與清廷交涉無果後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發動隆吐山戰役驅逐藏軍。1890年3月17日,中英二國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簽訂《中英藏印條約》,中方代表是駐藏幫辦大臣升泰,英方代表是印度總督蘭斯敦。透過這個條約,清廷承認錫金為英國的保護國,西藏由此失去藩籬,再無險可固;此外,條約劃定藏錫邊界,承認崗巴宗以南的大片牧場和險要地區屬於錫金。1893年12月5日,由於藏印條約中的多個問題沒有得到實際解決,在英國的壓力下,清政府派何長榮與英國代表艾爾弗雷德·沃利斯·保爾在印度大吉嶺簽訂《中英藏印續約》,其內容是:開放亞東為商埠,在五年內免納進出口稅;英人在該地享有領事裁判權;在錫金遊牧的藏人應照英國在錫金隨時立定遊牧章程辦理。自此,英國人最終開啟西藏的大門。 1895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土登嘉措親政。由於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一系列有損西藏的條約,駐藏大臣在西藏的威信不斷受到考驗,西藏和清政府之間也逐漸疏遠。十三世達賴喇嘛首先對與涉外有瓜葛的人實行嚴厲懲治,凡查出確實與英人入侵有關的人或被處罰、或籍沒、或入獄、或梟首。再是派人推倒印度人在藏印邊界上豎立的界碑,對印度進口貨物依舊課什一稅。1903年12月,由於對噶廈政府拒絕執行中英藏印條約Powers 2004, pg. 80不滿,英國軍隊侵入西藏。1904年3月31日,英國軍隊和藏軍交火,運用機槍和大炮屠殺700多人。4月中旬,英軍進入江孜地區,面對江孜宗山堅固的防禦工事,英軍從印度調來4000多名援軍和8門大炮,以及大量先進的穿甲炮彈。6月,西藏當局釋出徵兵廣告以回擊英軍。剛接替裕鋼駐藏大臣之職的有泰此時主和,對藏軍進行多方約束和限制,向朝廷提出「今欲折服其(西藏)心,非任其戰任其敗,終不能了局」。七月初,英軍佔領江孜,達賴喇嘛感到敗局已成,便派人與英人接觸以阻止其進犯拉薩。十三世達賴喇嘛於7月27日率親信被迫途經青海逃往蒙古,臨走前指定龍布嘉措為代理攝政。但英軍領率麥克唐納仍舊率軍前進,7月7日,英軍攻陷江孜宗山,七月底渡過雅魯藏布江。8月3日,榮赫鵬佔領拉薩。達賴喇嘛的出走加之對西藏氣候的不適應,英軍不能在拉薩長駐。榮赫鵬找到駐藏大臣有泰,並拿出已經準備好的拉薩條約草案,要他誘逼西藏代表進行談判。清廷革去了達賴的名號,命九世班禪曲吉尼瑪(22歲)代替達賴名號,但班禪不接受,使得西藏群龍無首。英軍在拉薩大肆劫掠,搶走許多珍貴的文物和經典,但找不到談判物件。9月7日,英軍統帥榮赫鵬上校逼迫西藏哲蚌、色拉、噶爾丹三大寺的寺長羅生戛爾曾等人在拉薩簽訂《拉薩條約》,代理攝政龍布嘉措在《拉薩條約》上蓋上達賴喇嘛的印章。此時有泰上奏朝廷,說「達賴喇嘛兵敗潛逃,聲名狼藉」,請求褫革達賴喇嘛的封號,由班禪額爾德尼來拉薩掌理宗教事務。清政府於是下令「將達賴喇嘛名號暫行革去,並著班禪額爾德尼暫攝」。有泰同時將拉薩條約的內容報告給清廷,條約公佈後廣泛引起公憤,俄國也對英國在西藏獨家牟利提出質疑。於是清政府決定和英國商談修改拉薩條約,賠款由清政府償還。條約送北京,但清廷卻堅持不在該約上簽字。清政府派唐紹儀、張蔭棠等赴印度同英方談判,唐紹儀堅持中國對西藏的主權不容侵犯。 ===清末新政=== 1905年1月,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率參贊張蔭棠、梁士詒奉命赴印加爾各答與英印政府商議修改條約事宜。英人派外交大臣費禮夏為全權代表同中國代表談判。唐紹儀要求刪去條約中的第九條,堅持中國對西藏擁有主權,但英人堅持只承認中國對西藏的宗主權。當時宗主權與主權分別被譯為「上國」和「主國」,唐紹儀指出「查上國二字﹐英文系『蘇索倫梯』(Suzerainty,按今譯宗主權),譯言所管為屬國,而屬國自有治民之權,若自認為上國,則西藏等於韓、越、球、緬。主國二字,英文系『騷付倫梯』(Sovereignty,按今譯主權),譯言臣民推為極尊,歸其管轄,而各事可定者也。」雙方爭執不決,於是11月12日英方提出停止談判。1906年4月,英方再次恢復和中方的談判。27日,中國代表唐紹儀與英國代表薩道義簽訂《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共六款,《拉薩條約》作為附約。條約第二款寫明「英國國家允不佔併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國國家亦允不准他外國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內治」。這段時期西藏政局甚為紊亂。張蔭棠「領副都統」銜後,由清政府指派以駐藏幫辦大臣的身份進藏「查辦藏事」。張蔭棠入藏後,先向中央政府彈劾有泰以及其他相關十餘名滿漢官員。再提出治藏建設十九條及西藏地方善後問題二十四款。11月29日,清廷下令革除有泰等人的職務。但「新政」建設未及實現,張蔭棠便被調離西藏前去印度商定《藏印通商章程》。 1907年6月,中英雙方談判關於藏印通商章程事宜。談判前,英方堅持要有權簽字的西藏官員參加會議,因此西藏噶倫汪曲結布,攜帶噶廈議事簽字全權文憑赴會。1908年4月20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共十五款。中方代表張蔭棠,英方代表韋禮敦代表各自政府在條約上簽字,「西藏大吏選派嘎布倫汪曲結布為掌權之員」後「秉承張大臣訓示,隨同商議」。 1910年2月,鐘穎統帥二千餘名川軍抵藏,加強清政府對西藏的控制。據民國元年(1912年)九月漢口《民國日報》及《民國公報》報道,該軍抵拉薩後,姦婬擄掠,無所不為,藏人無不痛恨。 《藏亂始末見聞記四種》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第一版書號3170-253:“查鍾穎乃滿清定斬監候貽谷之胞侄,不學無術,手段卑汙。前在四川協統任事,浮躁跋扈。因虧空公款,大受輿論攻擊,不得已乃招募蜀中流民無賴千餘人,組成陸軍一協,率之進藏。該軍抵拉薩後,因素未受軍事教育,放蕩無羈,在外姦婬擄掠,無所不為,藏人莫不切齒痛恨。而欲結兵士歡心,反故縱之,藏番與漢人惡感,因此益甚。鍾又喜事貪功,去夏無端與波密土番開釁,因兵心不一,屢戰屢敗,退回拉薩,全藏震動。”出走內地的達賴喇嘛,開始駐錫青海塔爾寺,後聽德爾智之言前去外蒙古庫倫,受到俄國禮遇。為防備達賴喇嘛親俄,清廷同意恢復其名號,同時派蒙古王公前往宣慰,並準備送其回塔爾寺再則日返藏。時值拉薩條約的談判時期,英國反對達賴此時返藏。清廷最後令其移居五臺山。後清廷為給慈禧太后祝壽,召達賴喇嘛進京。達賴喇嘛抵京之後,請求今後有直接向中央奏事之權,以擺脫駐藏大臣的約束。但清政府拒絕他的請求,僅加封他為「誠順贊化西天大自在佛」,並年給廩餼銀一萬兩。在見慈禧太后之時,達賴喇嘛被要求行跪拜之禮,使其朝見規格低於五世達賴和六世班禪。達賴喇嘛隨後返藏,約見幫辦大臣溫宗堯,希望其令川軍停止越軌行為。溫宗堯同意約束川軍不再騷擾百姓,不侵害達賴喇嘛固有地位。達賴喇嘛遂將在各地阻擊川軍的藏軍調回拉薩,並奏謝朝廷封賞,恢復對駐藏大臣的一切供應。但駐藏大臣聯豫對達成的意見多加指責,並拒絕在給達賴喇嘛的復信上簽字蓋章。是時,拉薩盛傳聯豫的衛隊向群眾開槍,達賴喇嘛感到形勢嚴峻,於2月12日夜在布達拉宮召開緊急會議,午夜後再次出走。2月21日,達賴喇嘛由亞東英商務處代理麥克唐納引至印度。聯豫反而奏報朝廷,再次褫奪達賴喇嘛的名號和部分官員的官階品第。 與此同時,聯豫派協統鍾穎率駐藏新軍徵討波密,但失敗。聯豫遂起用左參贊羅長裿,又奏調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川軍助剿。趙爾豐部下傅嵩率軍攻佔波密,與羅長裿在易貢(今屬波密縣)會師。波密土王白馬策旺逃往墨脫。羅長裿率軍由多雄拉山口入墨脫,直抵崩崩山。趙爾豐部西軍中營幫帶劉贊廷引兵由金珠拉山口入墨脫。墨脫宗宗本(相當於縣長)道布(門巴人)設計誘殺波密土王。二路清軍消滅其餘波密頭領,並留兵駐守。在此期間鍾穎軍與趙爾豐軍會師於查木多(昌都),後迅速推進到工部(今林芝專區首府八一鎮附近),對整個工部和波密地區(昌都、林芝地區)進行改土歸流,先後建立查木多、江達(工部)等十多個縣,趙同時向南派兵,在察隅地區(今西藏自治區最東南,臨中印邊境東段之東,與印佔瓦弄相鄰),建立察隅縣。趙爾豐意欲於波密置縣,改土歸流,但不久武昌起義作,計劃擱淺。 ===1912年至1951年===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爆發,辛亥革命開始,使得西藏的局勢發生大逆轉。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一度主張“驅逐韃虜”,排斥滿族,建立漢族內地十八行省的政權(後來孫中山發現此議欠妥,遂改為“五族共和”)。邊疆非漢族地方產生動盪和騷亂,清朝政權出現分崩離析的危險,尤其在尚未建省的蒙古和西藏等地紛紛出現分離傾向。駐西藏的清軍軍隊是川軍,成員很多是四川哥老會成員,武昌起義爆發的訊息傳到西藏,駐拉薩清軍發生內訌,史稱第一次驅漢事件。其中有擁護共和,有主張勤王,也有自行返回漢地以自保。各派自相殘殺,軍餉也斷絕,清軍在西藏地區開始大肆搶劫。清朝中央政府派駐的大臣聯豫、鍾穎等人只知道藉機謀取私利,西藏地區極度混亂。部分官兵囚禁末代駐藏大臣聯豫,更有士兵乘機鈔略百姓,攻擊寺院。1911年冬天,清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被過激民眾處死,局勢劇變,西康地區也發生嚴重動亂。 到1912年初,流亡印度原被清廷解除稱號的十三世達賴喇嘛藉機策動事變,達賴喇嘛釋出《告民眾書》“(漢人)固當驅除淨盡……總期西藏全境漢人絕跡,是為至要”,達桑佔東承達賴之意組成一萬名“西藏民軍”,圍攻江孜、亞東、日喀則等地的清軍,達賴喇嘛乘機排除清朝政府的官員影響,單獨執政。最後駐拉薩清軍敗於藏軍,經過尼泊爾駐拉薩代表調停,清軍被解除武裝。至1912年底清軍及駐藏大臣全部撤出西藏。1913年1月,達賴喇嘛回到拉薩。袁世凱發電報,表示要恢復達賴喇嘛的封號,達賴喇嘛在回覆中,則直接重申他對西藏的統治。西藏特使在烏蘭巴託簽署《藏蒙條約》,宣示蒙古、西藏互相承認各由中國獨立出來。 1913年2月14日、藏曆水牛年正月初八日,第十三世達賴喇嘛釋出聖地佛諭,文告的內容涉及西藏的體制改革、實行新政等內容。也因為文告的這個性質,部份學者將此份檔案看作是西藏的獨立宣言(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ibet)。水牛年文告是達賴喇嘛的一個內部講話,1932年以信件的形式公佈。文告的現行版本多引自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一書,範普拉赫曾表示引文來自夏格巴的私人收藏檔案。文告中「我們是一個很小的、信教的獨立國家」(英文:We are a small, religious, and independent nation)語句被學者反復引用論證,時常被認為是達賴喇嘛宣佈西藏獨立的重要宣示。但據中國的藏學家扎西旺都表示,達賴喇嘛當時使用的原詞是bod ljongs,即“藏區”,而非rgyal khab(即“國家”)一詞。 西藏政府希望劃定邊界,故於1913-1914年在印度召開西姆拉會議,有中、英、藏代表參加。會議期間,英方代表麥克馬洪與親英的西藏代表夏扎·班覺多吉揹著民國政府私下用秘密換文的形式,在地圖上劃一條長達850英里的邊境線,把門隅、珞瑜、察隅三個地區共九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入印度。這條中國任何一屆政府、任何政黨都未承認的“麥克馬洪線”,為以後中印兩國關係的發展投下陰影。 1914年,英藏簽訂《西姆拉條約》,衛藏獲得完全的自治,但又說明:“外國政府”一詞並不包括中國。英、藏代表簽署該條約,而中國代表陳貽範則拒絕簽署。除此之外,在英國與西藏政府私下的協定中,西藏的“東南邊境特區”被割讓給印度,也就是藏南地區(現在的印度阿魯那恰爾邦)。雖然英國獲得好處,但並沒有像西藏預想的那樣,支援西藏獨立建國,而英國賣給西藏來福槍、彈藥,後來則拒絕出售機槍、火炮。 當一戰爆發及中國進入軍閥割據的亂局,西方各國與軍閥都無暇理會西藏問題,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在無壓力下管治西藏直至他1933年去世。當時,西藏的政府控制衛藏和西康的一部分,與現時西藏自治區相約。 西藏不斷擴軍,在康區部署絕大部分的軍隊(數萬人),這也導致西藏在北部地區,無法有力維持邊境。1917年,在康區的衝突中,西藏噶廈取得勝利,佔領昌都、德格等地。1918年8月19日簽訂的《邊藏停戰退兵條約》所劃定的西藏在康區的邊界大約以金沙江為界。隨著繼續擴軍,噶廈無力維持飛漲的軍費開支,轉而向後藏扎什倫布寺第九世班禪喇嘛要求鉅額稅收,班禪喇嘛抗議無果後,於1923年12月,出走內地,隨後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接待。由於新興的少壯軍官熱衷於西化,與西藏傳統勢力的衝突不斷加劇,最後導致這些軍官先後被免職,藏軍此後走向衰落。但由於中國經歷著抗日戰爭、國共內戰,西藏的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50年代初。 1936年8月,英國駐拉薩使團抵達拉薩,成為此後16年英屬印度與西藏關係的中心。 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禪由中華民國政府派遣的5,000人護衛隊護送回藏,但在回藏的途中在青海玉樹圓寂。1938年9月24日,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頒佈《喇嘛轉世辦法》,共13條。重申金瓶掣籤制度。明確規定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暨各處向來轉世之呼圖克圖、諾門汗、班第達等圓寂後,應報由該管地方最高行政機關轉報蒙藏委員會備案;轉世靈童訪獲後,報由該管地方最高行政機關轉報蒙藏委員會查核,分別掣簽等等。 1940年1月15日,吳忠信一行抵達拉薩。1月26日,西藏攝政五世熱振呈請對達賴轉世靈童拉木登珠免於金瓶掣籤,吳忠信向中央轉報核准,同時於羅布林卡會見靈童。1月31日,行政院長蔣中正向國民政府呈請釋出明令準拉木登珠繼任十四達賴喇嘛。2月5日,國民政府釋出命名:「青海靈童拉木登珠,慧性甚深,靈異特著,查系第十三輩達賴喇嘛轉世,應即免於抽籤,特准繼任為第十四輩達賴喇嘛」,並撥給40萬元作為坐床典禮經費。最終,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並未經過金瓶掣籤。吳忠信表示坐在歷任駐藏大臣的位子上主持了坐床儀式 ,五世熱振活佛呈中央政府的電報寫道,“國曆二月二十二日,即藏曆正月十四日,遵令舉行第十四輩達賴喇嘛坐床典禮,地址在布達拉大殿。是日蒙藏委員會吳委員長忠信率屬親臨主持,甚稱吉慶,藏中僧俗官民一致歡騰。”,達賴喇嘛則否認吳忠信主持坐床儀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年表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官方網站。 1941年五世熱振辭去攝政一職,交予支援西藏獨立的其經師三世達扎擔任。由於涉外事務增多,達扎噶廈成立了專責機構“外交局”,於1942年7月6日通知中國、英國與尼泊爾此後與外交局交涉。英國使團同意了,而中國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孔慶宗拒絕,中藏交涉暫時停頓。1943年,西藏召開民眾大會,對「外交局」事接受中央政府意見,收回原議,表示「西藏應與中央保持感情,不應與中央西藏辦事處斷絕關係。」並責成西藏駐京辦事處總代表阿旺堅贊等向國民政府主席面呈此意Goldstein (1989) 454,456,458,461頁。1944年,依照約定,三世達扎本應交還攝政權力予五世熱振,但達扎將與重慶國民政府親善的熱振逮捕,並關押直至其1947年圓寂。1946年初,攝政達扎活佛不顧先例,自封“傑布呼圖克圖”名號。達扎噶廈在1947年派出代表團參加印度的亞洲關係會議,1948年組織了“西藏商務代表團”遊歷歐美以求外交爭取西藏獨立,1949年發起了第二次驅漢事件。 1950年8月15日,墨脫縣發生里氏8.5級地震。地震引發山體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墨脫大地面目全非。這次大地震中,在中國造成了約4000人死亡,而在印度的死亡人數也達到了1526人。 1950年10月7日,由張國華率領的解放軍四萬餘人分八路向康區首府昌都進攻,八千餘人的藏軍不敵戰敗。兩天後解放軍繼續向昌都進軍,俘獲多麥總管阿沛·阿旺晉美及其手下士兵。《喇嘛王國的覆滅》,603頁,中國藏學出版社同日,噶廈政府向聯合國秘書長呈交報告:“西藏人民已清楚無力阻擋中共軍隊的前進,西藏人已應允與共產黨政府進行和談。雖然長久熱愛和平的西藏人民欲要戰勝熟練於戰爭的共產黨軍隊的希望並不大,但我們相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發生侵略行為,聯合國是必定會幫助予以抗擊的。”1950年10月17日,面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力量,在西藏眾多僧侶的要求下,丹增嘉措提前正式繼位親政,處理政教事務。隨後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被迫離開拉薩,暫居西藏南部的錯模避難。1951年4月,在打敗西藏東部和北部的少數藏軍後,解放軍約幾萬人向西藏中部地區推進。西藏噶廈政府代表團不得不前往北京進行和談。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五人代表團前往北京。 1912年至1951年,西藏為事實上獨立自主的政權,但是未受到中華民國政府及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局勢地圖上,沒有拉薩和內地之間的國界綫。China-Burma-India Theat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1942-1943 From Stillwell's Mission to China by Charles F. Romanus and Riley Sunderland (1943年版), Pacific Areas, 1 August 1942 From American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89 (323K)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西方人出版的地圖上,西藏被定義為中國的省,或自治區: Titre: China – political, Auteur: Bartholomew, J. G. (John George), 1860-1920; John Bartholomew and Son. Date: 1922 (1922年英國人出版的中國地圖,標明西藏是中國的省。) 美國哈佛大學1935年出版的中國地圖 (衛藏相當今天西藏自治區三分之二的地盤,是民國時期的西藏自治區)« les guerriers de Bouddha » 《菩薩戰士》法語版本 Mikel Dunham 2004, l'édition française, P18, ( l'époque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 En ce cas, la Chine dirigeait donc les affaires internationales du Tibet. P 20: ( l'époque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 Le Tibet n'est pas une zone vide sur les cartes des espions. Le pays est universellement identifié comme une partie de la Chine, sous le nom de «région autonome du Tibet ». 二戰時期,在國際關係中,西藏是中國的一個自治區。« Le lama et l'empereur »《喇嘛和皇帝》, le département Humanités et Sciences Sociales de l'École polytechnique法國人文政治科學院出版, (可以網上下載en ligne ) L'Inde indépendante a même déclaré en 1949 qu'elle reconnaissait que le Tibet faisait partie de la Chine.1949年,新獨立的印度承認中國在西藏的主權。Chronologie Tibet Novembre 1949 : Nerhu reconnaît la suzeraineté chinoise sur le Tibet. Les États-Unis demeurent très prudents. L'URSS soutient les revendications chinoises. Le septième panchen lama Kelzang Tséten, installé au Qinghai, se rallie aux communistes. (remarque : il s'agirait plutôt, en 1949, du 10e panchen lama, Choekyi Gyaltsen)1949年11月,尼赫魯承認中國在西藏的主權,美國保持謹慎態度,蘇聯支援中國;班禪喇嘛與中國結盟。在此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宣稱對西藏地方擁有主權,但未能進行實際統治;噶廈政府亦宣稱對藏區擁有完整的主權,稱作大西藏地區。然而,超過半數的藏族和藏區其他十多個民族混居在不受拉薩噶廈政府管轄的鄰近由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的省份,包括青海省和西康省等地1950—1990年藏族人口規模變動及其地區差異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 1950年10月17日,面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力量,在西藏眾多僧侶的要求下,丹增嘉措提前正式繼位親政,處理政教事務。隨後,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被迫離開拉薩,暫居西藏南部的錯模(亞東)避難。在打敗西藏東部和北部的少數藏軍,解放軍約幾萬人向西藏中部地區推進。西藏噶廈政府代表團不得不前往北京進行和談。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五人代表團前往北京。1951年5月23日,西藏代表團在沒有向西藏政府彙報的情況下與中國政府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Gyatso, Tenzin, Dalai Lama XIV, interview, 1981-07-25Goldstein, Melvyn C.,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p. 812-813.,協議一共十七條,規定:“西藏人民團結起來,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驅逐出西藏;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助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鞏固國防;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西藏現行政治制度和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職權,中央不予變更,各級官員照常供職;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逐步發展西藏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學校教育,以及農牧工商業,改善人民生活;西藏地區的涉外事宜,由中央統一管理。”協議還明確規定,有關西藏的各項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強迫,西藏政府自動進行改革。1951年5月27日,達賴喇嘛從北京的廣播中得知簽訂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的訊息。7月,張經武將軍抵達錯模會見丹增嘉措,打算讓達賴喇嘛與解放軍軍隊一同進入拉薩。但丹增嘉措堅持自己先回拉薩,8月,流亡在外大半年的達賴喇嘛回到拉薩。 噶廈政府以達賴喇嘛名義於1951年10月24日致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表示“雙方代表在友好基礎上,已於1951年5月23日簽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擁護,並在毛主席及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協助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鞏固國防,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保護祖國領土主權的統一”。第十世班禪喇嘛和班禪堪布會議廳也發表宣告,指出協議“完全符合中國各族人民,特別是西藏民族人民的利益”。同年10月26日,解放軍進駐拉薩。 1951年10月26日27日,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質主權的三千餘解放軍進入拉薩。另外,從西藏東部和新疆等地有兩萬餘解放軍進入西藏,並控制日土、噶爾等重要地區,隨後又進駐江孜、日喀則等地。於是,拉薩在內的西藏全部主要城市都有解放軍駐守,並在西藏東部和西部的整個地區集中大量的軍隊。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對西藏之實質管理權。 1954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赴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達賴喇嘛在會上發言,對三年多來執行“十七條協議”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對會議所審議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中有關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則和規定表示擁護。在談到宗教問題時,達賴喇嘛說:西藏人民具有很濃厚的宗教信仰,一些人制造的“共產黨、人民政府毀滅宗教”的謠言曾經使他們疑惑不安。但是現在,這種“挑拔離間的謠言已經全部破產了,西藏人民已經切身體會到了我們在宗教信仰上是有自由的。”他表示,要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族人民幫助下,逐步把西藏建設成為繁榮幸福的地方。9月20日,達賴、班禪等西藏代表與出席會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各民族代表以投票表決方式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此次會議上,達賴喇嘛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班禪額爾德尼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55年之後,中央政府在四川、青海等地藏區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進行大躍進運動,結果遭到藏人的抵制,並多次引發民眾暴亂。 1958年,中國政府在位於四川和青海境內的藏區(不在西藏政府管轄之下)實行民主改革,遭到當地的強烈抵制,並由此在這些地區引發激烈衝突,至1959年武裝衝突擴充套件到拉薩。1959年,中國官員張經武邀請剛得到學位的達賴喇嘛一同欣賞歌舞,中央官員的多番催促確定表演時間,丹增嘉措最終選定3月10日。1959年3月10日,達賴喇嘛的擁護者擔心達賴喇嘛遭中共綁架,包圍達賴喇嘛的夏宮羅布林卡,勸阻他赴約,並在大街上張貼海報、呼口號,要求中共離開西藏,最後演變為武裝衝突。1959年3月17日,解放軍在藏族群眾大量聚集到拉薩的情況下,解放軍開始炮擊藏族反抗武裝佔據的羅布林卡,進行鎮壓。當天深夜達賴喇嘛離開拉薩,飛往印度實際控制的達旺地區,開始與8萬西藏人一起的流亡生涯流亡政府概況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官方網站紀念西藏抗暴48週年 籲請國際正視中國暴行 2007年3月12日 中央廣播電臺 網站一篇訪問「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秘書長「索朗多傑」的訪問紀錄.Press Reports-History March10.org 由自由西藏學生運動所架設的網站.。西方發達國家將這件事定性為對西藏的武裝入侵。1959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國務院令,宣佈解散原西藏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政府職權,並在西藏實施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 1959年4月29日,噶廈政府人員在印度達蘭薩拉宣佈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要求西藏獨立,並在國際上逐漸得到一些支援。班禪則支援解放軍。1959年6月20日,達賴喇嘛宣佈不承認「十七條協議」,並宣告「十七條協定」是西藏政府和西藏人民在武力下逼迫簽訂的。西藏流亡政府指,當年由阿沛·阿旺晉美率領的5人談判代表團,是在中共當局的逼迫下和北京簽署17條和平協議。當時他們在無法通知西藏政府的情況下,以個人名義在協議上簽名,檔案上的印章沒有他們的正式官銜。中央政府認為,這次武裝衝突是達賴喇嘛挑起的;因為中央政府要廢除在西藏實行的農奴制,這觸犯到達賴喇嘛的個人利益。同年,西藏開始進行名為西藏民主改革的土地改革運動。 另一方面,美國也直接支援西藏的反抗活動。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於冷戰的需要,美國中情局直接僱傭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兩個哥哥,也在1950至1959年之間,支援達賴喇嘛公開和中共對抗和流亡國外,又聯合英國向印度施加壓力,使得印度同意接納達賴喇嘛和流亡西藏政府。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山谷的赫爾營軍事基地,秘密訓練藏獨武裝(即四水六崗衛藏志願軍),並於1957年至1961年間,空投到西藏參戰。 。 1976年毛澤東去世,“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在視察拉薩“反帝公社”的居民住房後,表示要加大中央援助西藏的專門撥款的力度。中共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撥款修復一些在文革中受到衝擊的重要寺廟,修建拉薩機場、川藏公路(含南、北兩線)、青藏公路以及滇藏公路四條入藏公路和青藏鐵路,隨著交通情況的改善,西藏的旅遊業逐漸發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水準得到提高。 自1979年起,中國開始實行經濟改革,西藏的經濟迅速發展,相比之下,政治體制改變幅度小。西藏自治區名義上實行藏人自治,自治區行政長官(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除1968年-1979年外均由藏族擔任,但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一職自設立以來除伍精華為彝族,其他均由漢族擔任。 1989年3月拉薩發生暴動(中國官方稱之為拉薩嚴重騷亂事件),對中國政府的西藏政策不滿的人士發起遊行示威,並引發騷亂,最終演變成警民流血衝突,中國政府於3月7日在拉薩宣佈戒嚴、出動武裝警察和解放軍部隊執行戒嚴。這次事件中有387人死亡、721人受傷。據林和立在《Chinese Politics in the Hu Jintao Era: New Leaders, New Challenges》一書中描寫,當時的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胡錦濤向中共中央申請戒嚴。 1989年1月28日,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於西藏圓寂。1995年5月14日,在全國政協委員、班禪靈童尋訪小組組長、扎什倫布寺民主管理委員會主任恰扎·強巴赤列將尋訪結果通訊告知達賴喇嘛後,達賴喇嘛單方面宣佈更登確吉尼瑪是十世班禪喇嘛的轉世靈童。北京政府隨即宣佈恰扎仁波切「叛國」,並且不承認更登確吉尼瑪的靈童候選資格。1995年5月17日,只有六歲的更登確吉尼瑪與其家人被人帶走,下落不明。傳與父母在中國北京遭軟禁。1995年11月29日,中國政府經過金瓶掣簽,最終認定堅贊諾布為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的轉世靈童。1995年12月8日,堅贊諾布按照藏傳佛教儀軌和歷史定製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坐床典禮,經師波米·強巴洛珠活佛為其剃度,併為之取法名為吉尊·洛桑強巴倫珠確吉傑布·白桑布。1996年,恰扎·強巴赤列於次年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至今,很多曾同情達賴的當地上層藏人,包括流亡的達賴喇嘛近年來的態度已轉向緩和,其政治訴求也從完全獨立向自治轉變。比如達賴喇嘛2005年在接受《南華早報》的採訪曾公開表示:“我們願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讓北京管理,但儲存我們西藏的文化、宗教和環境。”。 2006年9月30日,中國武警公安邊防部隊向企圖穿越西藏與尼泊爾邊境上的囊帕拉山口(海拔5700米,一譯朗喀巴山口)、出境前往尼泊爾的75名藏人開槍射擊並至少打死兩人的囊帕拉槍殺事件。 2008年3月西藏發生騷亂,涉及的地區主要是拉薩市,另外部分前藏地區、甘肅省夏河縣、四川省阿壩縣、及尼泊爾和印度的部分地區也有相關的騷動。起因是3月10日起藏人為了紀念1959年的西藏武裝抗暴而在3月初開始在拉薩示威遊行,繼而在3月14日引發騷亂。在拉薩的騷亂中,大量店鋪、學校和車輛遭到支援達賴的暴亂者的破壞和焚燬。英國《衛報》引述外國目擊者報道說,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主要針對漢族、回族等非藏族人。3月15日,拉薩市內大致回復正常,但所有店鋪都沒有營業。3月17日,記者被送離拉薩,至3月25日才再由官方安排進行採訪。 由於3.14事件發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遣送在藏的外國新聞記者。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媒體新聞採訪加以嚴格限制,所以在此次軍民衝突中的傷亡人數沒有統一的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宣佈有22人在暴亂中死亡,這些人都是被暴亂者攻擊的非藏族人,或為非藏族人開設店鋪的藏族僱員。西藏達賴流亡政府宣佈148人死亡。2008年西藏騷亂後,西藏流亡政府曾三次派出人員前往北京進行商談。2008年11月,藏方代表甲日等人再次到北京與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會談,提出「為全體藏人獲得真正自治的備忘錄」()。但新華社隨後發文駁斥該備忘錄,認為仍是一份「假自治、真獨立」的主張。2010年1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官員指出達賴關於‘大藏區’的提法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且要求達賴對於承認是‘印度之子’作出解釋。 2008年6月4日,達賴喇嘛在接受《新印度時報》記者採訪中表示,位於“阿魯納恰爾邦”(中方不承認該邦存在)的達旺屬於印度領土,認可1913年1914年西藏與英國簽署的《西姆拉條約》的有效性,承認麥克馬洪線美國之音中文網對達賴喇嘛承認達旺屬於印度領土的報道。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第九屆人大第二次會議透過決議,設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日期定在每年公曆3月28日,以紀念西藏民主改革50週年。 == 注釋 == == 參考文獻 == == 相關書目 ==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書籍篇章或期刊論文不收入。) === 檔案與論文 === * 劉洪記、孫雨志 編,1999,中國藏學論文資料索引. 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 西藏流亡政府外交與新聞部 編,1993,以事實證明西藏的真相,中文版. 達蘭薩拉:西藏流亡政府. *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 編,1995,西藏歷史檔案薈粹. 北京:文物出版社.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歷史第二檔案館 合編,1990,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致祭和十四世達賴喇嘛轉世坐床檔案選編. 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 研究書目 === * * Goldstein, Melvyn C. 1989.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Richardson, H. E. 1962. A Short History of Tibet * * Shakabpa, W. D. 1967. Tibet: A Political History.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漢譯本:夏格巴·旺秋德丹.《西藏政治史》 * 漢譯本:夏格巴·旺秋德丹.《藏區政治史》 * 漢譯本: * * 馮明珠,1996,近代中英西藏交涉與川藏邊情:從廓爾喀之役到華盛頓會議.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龔煌城 等 著,1990,西藏研究論文集,第三輯,西藏研究委員會 編. 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 * 龔煌城 等 著,1993,西藏研究論文集,第四輯,西藏研究委員會 編. 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 * 李安宅,1989,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 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 索朗多吉,2000,西藏的政治變遷。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從眾 編,1991,西藏封建農奴制研究論文選. 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 扎奇斯欽,1978,蒙古與西藏歷史關係之研究. 臺北:正中書局. === 回憶錄及傳記 ===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1987,達賴喇嘛14世自傳,蔡東照 譯. 臺北:濃濃. * 達賴喇嘛,1990,達賴喇嘛自傳,康鼎 譯.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Harrer, Heinrich. 1998. Seven Years in Tibet.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Peter Fleming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Richard Graves. Thorndike, Maine: G. K. Hall. * Norbu, Dawa. 1987. Red Star over Tibet. with drawings by Jampa.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 Norbu, Jamyang. 1979. Horseman in the Snow: The Story of Aten, an Old Khampa Warrior. Dharamsala: Information Office, Central Tibetan Secretariat. * Pema, Jetsun. 1997. Tibet: My Story, an Autobiography. translated by Geraldine Le Roy and James Mayor. Rockport, Maine: Element. * 牙含章,1984,達賴喇嘛傳. 北京:人民出版社. * 扎西次仁口述,2000,西藏是我家:扎西次仁的自傳,梅爾文·戈爾斯坦、威廉木·司本石初 英文執筆;楊和晉 漢譯. 香港:明鏡出版. * 庫日茗 2020 被隱藏的西藏 獨立古老王國與被佔領的歷史軌跡 (簡體電子版) === 第一手資料 === * Avedon, John F. (約翰·F·艾夫唐),1991,雪域境外流亡記,尹建新 譯. 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 * Donnet, Pierre Antoine (董尼德),1994,西藏生與死:雪域的民族主義,蘇瑛憲 譯. 臺北:時報文化. == 參見 == * 西藏歷史年表、吐蕃 * 苯教、藏傳佛教 * 噶廈、駐藏大臣 * 雪山獅子旗、西藏貨幣 * 西藏問題、西藏獨立運動、西藏連環自焚事件 Category:中國各省歷史
長沙縣
長沙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省會長沙市所轄縣份。總面積1756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約138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星沙街道。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常住人口為1374491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979472人相比,增加395019人,增長40.33%。 ==地理== 長沙縣,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湖南省省會長沙市近郊。東邊與瀏陽市相鄰,南邊與長沙市雨花區相鄰,西邊與長沙市芙蓉區、開福區、望城區相鄰,北邊與岳陽市相鄰。地處東經112°58′23″—113°30′09″,北緯28°02′04″—28°39′51″之間。全縣總面積1756平方千米。 ==歷史== ===古代=== 秦朝時設立湘縣,為長沙郡郡治。西漢時期,湘縣改為臨湘縣,為長沙國政府駐地。新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臨湘縣改名為撫睦縣,政府駐地長沙國改稱填蠻郡,東漢時兩者皆改回原名。西晉時期,由臨湘縣析出湘西縣。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臨湘縣改名為長沙縣,為潭州州治(隋大業三年(607年)、唐天寶元年(742年)兩度改潭州為長沙郡,至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758年1月19日)復改為潭州)。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劃長沙縣5個鄉、湘潭縣2個鄉設立善化縣。元天曆二年三月初九(1329年4月8日),潭州路改為天臨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10月19日)徐達領兵至潭州,改天臨路為潭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潭州府更名長沙府。洪武十年(1377年),善化縣併入長沙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復析出善化縣。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4月,長沙縣、善化縣合併為長沙府直轄地。民國二年(1913年)9月,長沙府撤銷,長沙府直轄地改為長沙縣。民國三年(1914年)6月2日,長沙縣屬湘江道。民國十九年(1920年),長沙縣直屬湖南省。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27日,中國工農紅軍攻入長沙,成立長沙市蘇維埃政府。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8月11日,析長沙縣城區設立長沙市。1938年,長沙縣屬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1939年,長沙市併入長沙縣。1942年,長沙市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長沙縣隸屬長沙專區。1951年5月,長沙縣析蓮湖鄉、自然鄉、新農鄉、東屯鄉、藕塘鄉、新化鄉、澇湖鄉、朝鎮鄉、嶽華鄉歸長沙市郊區管轄、析湘江東岸西北角一部分和西岸全部地區設立望城縣。1952年,長沙專區改稱湘潭專區。 1959年1月16日,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員會以總字第512號文批准,長沙縣的雲田人民公社、蝶屏人民公社、龍頭鋪人民公社劃歸株洲市管轄。2月,中共湖南省委決定,撤銷長沙市郊區,轄區的黃土嶺、新開鋪劃歸南區;其餘轄區併入長沙縣。4月上旬,長沙縣將原230個大隊,1963個生產隊劃為426個大隊,2054年生產隊。3月,撤銷望城縣,其行政區域併入長沙縣,長沙縣從湘潭專區劃出,改屬長沙市。龍頭鋪公社劃入株洲縣。 1960年1月26日,東風公社、萬年紅公社、嶽麓公社從長沙縣劃出。東風公社改名為雨花亭公社,歸長沙市南區管轄,萬年紅公社分為五里牌和伍黑路兩公社,分別由長沙市東區和北區管轄。同年長沙縣調整社隊規模,人民公社由23個調為75個,464大隊調為1029個,2338生產隊調為14722個。1962年1月12日,長沙縣所轄近郊8個人民公社(朗梨、黎圫、高塘、長衝、望仙橋、大土圫、南圫、洞井)和柴梨鎮劃歸郊區。11月,將從長沙縣劃入郊區的8個人民公社及榔梨鎮和天頂鎮、望嶽鎮劃歸長沙縣。1977年12月21日,國務院國發1977年165號文批准,析長沙縣的部分割槽域設立望城縣。1978年12月29日,國務院國發1979年282號文批准,長沙縣下轄黎圫、洞井、大圫3個人民公社劃歸粵郊區。 1984年5月,撤銷公社,建立鄉鎮,長沙縣轄41個鄉、1個鎮。1986年,榔梨鄉併入榔梨鎮。1988年,高塘鄉改為黃興鎮,高嶺鄉改為撈刀河鎮,黃花鄉改為黃花鎮。1996年7月,撈刀河鎮劃入開福區。2004年9月,全縣494個行政村合為238個行政村,38個居委會調整36個社群居委會。2008年,榔梨鎮韶光社群居委會正式劃歸芙蓉區東岸鄉管轄。2009年,跳馬鄉、開慧鄉改為跳馬、開慧鎮;撤銷星沙鎮,設立分星沙街道、湘龍街道、泉塘街道。2012年,黃花鎮茶塘村、長龍村、湘峰村三個整村和華湘村在長永高速以北區域析置長龍街道;榔梨鎮改為榔梨街道。2013年12月,撤銷暮雲鎮,設暮雲街道、南託街道。2015年1月14日,暮雲街道、南託街道劃入天心區,跳馬鎮劃入雨花區。11月,白沙鎮與開慧鎮合併為開慧鎮,幹杉鎮與黃興鎮合併為黃興鎮,雙江鎮與金井鎮合併為金井鎮。 ==行政區劃== 長沙縣下轄5個街道、13個鎮:。 ==政治== 長沙縣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長沙縣委員會書記 長沙縣人民政府縣長 長沙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長沙縣委員會主席 姓名 沈裕謀 陳永高 周虔 王國良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省瀏陽市 湖南省寧鄉市 不明 湖南省長沙縣福臨鎮 出生日期 不明 就任日期 2021年10月 2017年12月 2021年10月 2021年10月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縣 長沙
數學史
數學史的主要研究物件是歷史上的數學發現,調查它們的起源,或更廣義地說,數學史就是對過去的數學方法與數學符號的探究。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為古中國六藝之一,亦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最早用於人們計數、天文、度量甚至是貿易的需要。這些需要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為數學對結構、空間以及時間的研究;對結構的研究是從數字開始的,首先是從我們稱之為初等代數的——自然數和整數以及它們的算術關係式開始的。更深層次的研究是數論;對空間的研究則是從幾何學開始的,首先是歐幾裡得幾何和類似於三維空間的三角學。後來產生了非歐幾裡得幾何,在相對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進入知識可以向全世界傳播的現代社會以前,有記錄的新數學發現僅僅在很少幾個地區重見天日。目前最古老的數學文字是《普林頓 322》(古巴比倫,約公元前1900年J. Friberg, "Methods and traditions of Babylonian mathematics. Plimpton 322, Pythagorean triples, and the Babylonian triangle parameter equations", Historia Mathematica, 8, 1981, pp. 277—318.),《萊因德數學紙草書》(古埃及,約公元前2000年-1800年 Chap. IV "Egyptian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pp. 71–96.),以及《莫斯科數學紙草書》(古埃及,約公元前1890年)。以上這些文字都涉及到了如今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的概念,後者可能是繼簡單算術和幾何後,最古老和最廣泛傳播的數學發現。 在公元前6世紀後,畢達哥拉斯將數學作為一門實證的學科進行研究,他創造了古希臘語單詞(),意為“(被人們學習的)知識學問”。希臘數學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進了這些數學方法,並擴大了數學的主題Sir Thomas L. Heath, A Manual of Greek Mathematics, Dover, 1963, p. 1: "In the case of mathematics, it is the Greek contribution which it is most essential to know, for it was the Greeks who first made mathematics a science."。中國數學做了早期貢獻,包括引入了位值制系統George Gheverghese Joseph, The Crest of the Peacock: Non-European Roots of Mathematics,Penguin Books, London, 1991, pp.140—148Georges Ifrah, Universalgeschichte der Zahlen, Campus, Frankfurt/New York, 1986, pp.428—437。如今大行於世的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和運算方法,很可能是在公元后1000年的印度逐漸演化,並被伊斯蘭數學家透過花拉子米的著作將其傳到了西方Robert Kaplan, "The Nothing That Is: A Natural History of Zero", 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 London, 1999"The ingenious method of expressing every possible number using a set of ten symbols (each symbol having a place value and an absolute value) emerged in India. The idea seems so simple nowadays that its significance and profound importance is no longer appreciated. Its simplicity lies in the way it facilitated calculation and placed arithmetic foremost amongst useful invention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invention is more readily appreciated when one considers that it was beyond the two greatest men of Antiquity, Archimedes and Apollonius." - Pierre Simon Laplace http://www-history.mcs.st-and.ac.uk/HistTopics/Indian_numerals.html 。伊斯蘭數學則將以上這些文明的數學做了進一步的發展貢獻。許多古希臘和伊斯蘭數學著作隨後被翻譯成了拉丁文,引領了中世紀歐洲更深入的數學發展A.P. Juschkewitsch, "Geschichte der Mathematik im Mittelalter", Teubner, Leipzig, 1964。 從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開始,算術、初等代數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數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係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從古代到中世紀,數學發展的歷史時期都伴隨著數個世紀的停滯,但從16世紀以來,新的數學發展伴隨新的科學發展,讓數學不斷加速大步前進,直至今日。 == 史前數學 == 數學有著久遠的歷史。它被認為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 中國古代的六藝之一就有「數」《周 禮·地官司徒·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東漢的鄭玄在他的《周 禮註疏·地官司徒·保氏》中引鄭司農(鄭眾)所言:「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數學一詞在西方有希臘語詞源(mathematikós), 意思是“學問的基礎”,源於(máthema)(“科學,知識,學問”)。 數學的源頭在數、量和形之中。現代對動物認知的研究表明,這並不是人類特有的概念。這些概念是狩獵者-採集者社會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些語言的詞彙中,保留了“一”、“二”、“很多”的區別,但並沒有大於二的數,這個事實支援了“數”的概念是隨時間而演化的說法。 史前的人類就已嘗試用自然的法則來衡量物質的多少、時間的長短等抽象的數量關係,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 已知最古老的數學工具是發現於史瓦濟蘭萊邦博山的萊邦博骨,大約是公元前35,000年的遺物。它是一支狒狒的腓骨,上面被刻意切割出29個不同的缺口,使用計數婦女及跟蹤婦女的月經週期。相似的史前遺物也在非洲和法國出土,大約有35,000至20,000年之久,都與量化時間有關。。發現於尼羅河上源之一的愛德華湖西北岸伊香苟地區(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或許有20000年甚至更久,則刻有三組一系列的條紋符號,每列和骨頭等長。常見的解釋是已知最早的質數序列,亦有認為是代表六個陰曆月的紀錄Marshack, Alexander (1991):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Colonial Hill, Mount Kisco, NY.。 學者彼得·魯德曼否認素數序列的解釋,他認為素數的概念只能出現在除法之後,而他認定除法是在公元前1000年後才出現的,因此在公元500年以前,素數是不太可能被理解的。他寫道,“一個計數符號之類的東西為什麼要展示2的倍數,10到20之間的素數,和一些幾乎是10的倍數,這是沒人嘗試解釋過的”。而根據學者的說法,這個骨頭可能影響了隨後埃及數學的發展。因為埃及算術就像這塊骨頭一樣,也使用了2的倍數,然而,這也是有爭議的Marshack, A. 1972.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the Cognitive Beginning of Man’s First Art, Symbol and Notation. New York: McGraw-Hil。 其他地區亦發現不同的史前記數系統,如符木或於印加帝國內用來儲存資料的奇普。 在幾何學方面,公元前五千年的古埃及前王朝時期即已出現用圖畫表示的幾何圖案。也有人聲稱,年代大約是公元前三千年的英格蘭和蘇格蘭地區的巨石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融入幾何觀唸的設計,包括圓形、橢圓形和畢達哥拉斯三元數。Thom, Alexander, and Archie Thom, 1988, "The metrology and geometry of Megalithic Man", pp 132-151 in C.L.N. Ruggles, ed., Records in Stone: Papers in memory of Alexander Th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33381-4.。然而上述發現也全部有爭議,而目前最早的無爭議之數學史料當前依然是來自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史後的。 從歷史時代的一開始,數學內的主要原理是為了做稅務和貿易等相關計算,為了了解數字間的關係,為了測量土地,以及為了預測天文事件而形成的。這些需要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為數學對數量、結構、空間及時間方面的研究。 == 古巴比倫數學 == 古巴比倫數學指從早期蘇米爾到希臘化時期和幾乎是基督教曙光這段時期,任何美索不達米亞(現伊拉克)人的數學。巴比倫的數學主要來自兩個獨立的時期:公元前2000年的最初的幾百年(舊巴比倫時期)和公元前1000年的幾個世紀(塞琉古帝國時期)。之所以命名為巴比倫數學,是因為巴比倫是當時數學研究中的中心。接著,在阿拉伯帝國之後,美索不達米亞,特別是巴格達,則再次成為了阿拉伯數學研究的中心。 與稀少的埃及數學史料不同,我們對巴比倫數學的認識來自1850年以來挖掘出的超過400塊的泥板。這些泥板以楔形文字,在溼潤的粘土上寫成,隨後用火爐或日照烘乾。其中的一些泥板看起來是被批改過的作業。 書面數學的最早證據可以追溯到最早在美索不達米亞建立文明的古代蘇米爾人,他們在公元前3000年發明了一個複雜的計量法。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蘇米爾人在泥板上寫下了乘法表,並開始涉及幾何習題和除法的問題,最早的巴比倫數字也能追溯到這個時期Duncan J. Melville (2003). Third Millennium Chronology , Third Millennium Mathematics. St. Lawrence University.。 巴比倫數學是用60進位制的計數系統寫成的。現代文明中的60秒是一分鐘,60分鐘是一小時,一個圓周是360(60x6)度,以及用“分”和“秒”來表示非整數的弧度,都是來自巴比倫的這套計數系統。之所以選擇60進位制,可能是因為60可以被2、3、4、5、6、10、12、15、20和30整除。同時,不像埃及、希臘或羅馬,古巴比倫人使用的是真正的位值制系統,左側的數字代表較大的值,和現代的十進位制系統非常相似。巴比倫計數系統的強大之處在於,分數可以像整數一樣方便的表示,而分數乘法和整數乘法沒有區別,這也和現代計數系統相似。巴比倫人的計數法要優於文藝復興之前的任何一個文明,這套計數法的力量允許人們達到非凡計算能力和計算精確度。例如,巴比倫泥板YBC 7289將根號2計算到了(十進位制)小數點後5位。然而,巴比倫人缺乏類似十進位制的小數點,因此要確認一個符號的進位,通常只能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在塞琉古帝國時期,巴比倫人發明了零的符號,作為空數位的佔位符,然而這隻用在數字的中間,零沒有出現在數字的末尾,因此巴比倫人發明了非常接近但並非真正的進位系統。 巴比倫數學涵蓋的其他領域包括分數、代數,二次和三次方程,以及不規則倒數近似值的計算。表格則包括乘法表,以及求解線性、二次、三次方程的方法,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成就。舊巴比倫時期的表格還包括了最早對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表述。然而,和埃及數學一樣,巴比倫數學同樣沒有注意到近似解和確切解的區別,以及一個問題的可解性。更重要的是,沒有數學證明和邏輯原則。 == 古埃及數學 == 古埃及數學是指用埃及文寫成的數學。在希臘化時期之後,希臘文取代了埃及文成為埃及學者使用的語言。埃及的數學研究隨後在阿拉伯帝國成為阿拉伯數學的一部分得以延續,而阿拉伯文此時則成為了埃及學者的書面語言。 最具代表性的埃及數學著作是萊因德數學紙草書,斷定為公元前1650年寫成,不過這很可能是一份於公元前2000-1800年的中埃及寫成的更早文獻的謄抄本。這是一份寫給學生的代數和幾何教材,此外,還包括面積公式、乘法除法的計算方法和分數的知識,此外也有其它數學知識的證據Egyptian Unit Fractions at MathPages,包括素數和合數,代數平均數、幾何平均數以及調和平均數,對埃拉託斯特尼篩法和完美數理論的簡單理解[http://mathpages.com/home/kmath340/kmath340.htm Egyptian Unit Fractions]。它同時也展示瞭如何求解一階線性方程,以及代數和幾何數列。 另一個重要的埃及數學文獻是莫斯科紙草書,同樣來自中埃及時期,斷代為公年前1890年。 這份紙草書包括了我們今天的應用題,看上去是為了趣味。其中一個問題被認為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它給出了計算錐檯面積的方法:“如果你知道一個截斷的角錐,高為4,底邊為4,頂邊為2。你需要先計算4的平方,得16, 然後乘以4,得8。計算2的平方,得4。然後把16、8、4加起來,等於28。計算6的三分之一,等於2。將28翻倍,等於56。因此,答案是56,這就是正確的答案。” 最後,柏林紙草書6619(公元前1800年)顯示了古埃及人懂得如何求解二次代數方程。 == 古希臘數學 == 古希臘數學指用希臘文寫成,從泰勒斯以來(約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后529年雅典學院關閉這段時間的數學成果Howard E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Saunders, 1990, ISBN 0-03-029558-0。希臘數學家居住在整個東地中海,從義大利到北非的地帶,但擁有相同的文化和語言。亞歷山大大帝之後的希臘數學,有時也被稱作希臘化數學。 古希臘數學比其他的早期文明發展出的數學更加先進複雜。古希臘數學之前存留下來的記錄都表明了歸納推理的應用,也就是透過重複的觀察來建立經驗法則。但希臘數學正相反,使用演繹推理。希臘人使用邏輯從定義和公理中推匯出結論,並在數學上嚴謹地證明它們Martin Bernal, "Animadversions on the Origins of Western Science", pp. 72–83 in Michael H. Shank, ed.,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in Antiquity and the Middle Ag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p. 75.。 古希臘數學被認為是源於泰勒斯(公元前624到546年)和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82到507年)。雖然他們的影響程度依然是有爭議的,但他們或許受到了埃及和巴比倫數學的啟發。根據傳說,畢達哥拉斯曾前往埃及向祭司學習數學、幾何以及天文學。 泰勒斯使用幾何學來解決問題,例如計算金字塔的高度,以及船隻到海岸的距離。他也被認為是將演繹推理應用到幾何學的第一人。由於推匯出了泰勒斯定理的四個推論,他被譽為是第一個真正的數學家,以及第一個有署名的數學發現。畢達哥拉斯建立了畢達哥拉斯學院,它的原則是數學統治著宇宙,並有“萬物皆數”的格言。畢達哥拉斯是“數學”這個詞語的提出者,也是因興趣而研究數學的先驅。畢達哥拉斯猜想的最早證明就歸功於畢達哥拉斯學派Eves, Howar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Saunders, 1990, ISBN 0-03-029558-0.,儘管對整個定理的表述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他們也證明了無理數的存在。 柏拉圖在數學史上因啟發和指導他人而非常重要。他創立的雅典柏拉圖學園成為了公元4世紀時世界數學的中心,也是當時一流數學家的母校,比如歐多克索斯。柏拉圖也探討了數學的基礎,澄清了一些定義(例如直線是“不斷延伸的長度”),並對前提做了重新整理。數學分析的方法也同樣歸功於柏拉圖,一個計算勾股數的公式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歐多克索斯(公元前408到355年)發展了窮竭法,是現代積分法的前身;應用了比例論避免了無限小數所遇到的問題。前者使計算曲線圖形的面積和體積成為可能,後者使後來的幾何學家極大推動了幾何學的發展。雖然他並沒有具體的數學發現,但亞里士多德認為他是把數學建立在邏輯基礎上的功臣。 在公元前3世紀,數學教育和研究的中心在亞歷山大港的繆斯神殿(後世也稱為亞歷山大博物館)。這是歐幾里得講課和寫下《幾何原本》的地方,後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和最具有影響力的教科書。《幾何原本》用公理化方法引入了數學的嚴謹性,並且其中最早的“定義”、“公理”、“定理”、“證明”的格式至今依然在數學中使用。儘管絕大多數《幾何原本》中的內容都是已知的,但是歐幾里得將他們組合成了條理分明的一套邏輯框架體系。《幾何原本》因在20世紀中期前教導了所有的西方人而聞名,其中的內容依然在今天的幾何課上講授Howard E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Saunders, 1990, ISBN 0-03-029558-0 p. 141: "No work, except The Bible,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除了歐幾里得幾何中令人熟悉的定理以外,《幾何原本》還是當時所有的數學科目的入門課本,例如數論、代數和立體幾何,包括了2的平方根是無理數,以及素數有無窮多個的證明。歐幾里得的著作廣泛,例如圓錐曲線、光學、球面幾何學和力學,但只有一半得以儲存下來。 敘拉古的阿基米德一致被認為是古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他使用了窮竭法求無窮級數的和,計算出了拋物線下的面積,這種方法在現代的微積分課堂上並不陌生。他還顯示了透過窮竭法可以將 \pi 的值計算到任何想要的精度,他還求得了在當時最為精確的 \pi 值:藉在 3\frac{10}{71} 與 3\frac{10}{70} 之間。他還講解了後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螺線,發現了旋轉曲面的面積公式(拋物面,橢球面和雙曲面),以及一個可以靈活表示極大數字的系統。儘管他在物理和許多高階機械裝置上的貢獻也廣為人知,但他本人更看中自己的數學原則和思想的價值。。他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發現球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也就是證明了球外接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是該圓錐的 \frac 2 3。 阿波羅尼奧斯最重大的貢獻是研究圓錐曲線,表明了透過改變平面截斷二次錐面的角度,可以獲得全部三種圓錐曲線。他創造了我們如今使用的三個術語:“拋物線”(英語:parabola,即齊曲線)、“橢圓”(英語:ellipse,即虧曲線)和“雙曲線”(英語:hyperbola,即超曲線)。他的《圓錐》是古代最著名和至今儲存最完好的著作之一。在書中,他推出的許多定理隨後被證明是數學家和研究行星運動的天文學家的無價之寶,例如艾薩克·牛頓。雖然無論是阿波羅尼奧斯本人,還是其它的希臘數學家都沒有邁入解析幾何的領域,但阿波羅尼奧斯對某些橢圓曲線的處理方式已經和現代方法相似,他的一些著作也預示了1800年以後笛卡兒解析幾何的出現。 。 在大概在同一時間,埃拉託斯特尼發明了尋找素數的埃拉託斯特尼篩法。公元前3世紀,通常認為是希臘數學的黃金時代,在此之後,就再也沒有那麼多純數學的研究成果出現了。儘管如此,這之後的應用數學得到的很大的發展,例如最有名的三角函式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天文學的需要。喜帕恰斯被認為是三角函式的創始人,他編制了第一張三角函式表,360度圓周的系統性應用也是自他開始 。亞歷山大的海倫被歸功於發現透過三邊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海倫公式,也是認識到負數可能開平方的第一人S.C. Roy. Complex numbers: lattice simulation and zeta function applications, p. 1 . Harwood Publishing, 2007, 131 pages. ISBN 1-904275-25-7。亞歷山大港的梅涅勞斯提出了梅涅勞斯定理,是球面幾何的先驅。古代最完整和最具影響力的三角函式著作是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這是天文學的里程碑著作,其中的三角函式表被隨後的天文學家繼續使用了一千年。利用三角法求圓內接四邊形邊長的托勒密定理也歸功於他本人,托勒密精確計算出了圓周率為 3.1416,這直到中世紀歐洲都是很精確的(中國除外)。 在托勒密去世後一個死氣沉沉的時段過去了,接下來的公元250到公元350年,有時被稱為希臘數學的“白銀時代”。在這個時段,丟番圖在代數,特別是不定分析(即“丟番圖分析”)方面,也作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如今,丟番圖方程和丟番圖逼近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丟番圖的主要作品是《算術》,其中包括了150個代數問題,研究了方程,特別是不定方程的解析解。《算術》對隨後的數學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皮埃爾·德·費馬就是在閱讀《算術》時,嘗試一般化其中的問題而想到了費馬大定理。丟番圖對數學記號的貢獻也很大,《算術》是目前已知第一個使用簡字代數系統及代數符號的文獻。 帕普斯最後一位希臘的偉大數學家,他生活於約西元 4 世紀,主要的貢獻有帕普斯定理和古爾丁定理,後世還有以帕普斯命名的和。其著作《數學彙編》一書記錄了許多重要的古希臘數學成果,因為儲存良好,在數學史上意義重大。然而在帕普斯之後的數學家,不再有顯著的創新,大多數的工作內容都流於評論前人的發現。 第一位有歷史記錄的女數學家是希帕提婭。她繼承了父親的職位,成為大圖書館的館長,並且寫了很多關於應用數學的著作。因為亞里山大港的基督教社群認為她引起了一起政治糾紛,她便被撕去衣服,以尖銳的蚌殼(另一說是磚瓦)將她的肉從骨上刮下屠戮致死。 == 中國數學 == 早期中國數學和世界其它地方的數學有很大不同,因此可以合理認為是獨立發展的。現存最古老的中國數學文獻是《周髀算經》,成書年代有很多說法,從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100年都有,但認為是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似乎是合理的。 中國數學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使用了十進位制數位表示法,獨特的“算籌數”用來表示從1到10的數字,而額外的算籌則被用來表示10的乘方。因此,數字123可以表示為符號1,緊跟著符號100,接著符號2與符號10,最後符號3。這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計數系統,而且在現代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引入之前,顯然已經被使用了數個世紀。算籌可以表示任意的大數,並且使得計算可以在中式算盤上進行。算盤的發明日期是不確定的,但最早的書面記錄是在公元190年,東漢徐嶽撰寫的《數術記遺》中提到。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幾何學作品來自《墨經》,由墨子的弟子編撰。《墨經》涉及了關於物理科學的很多領域的,也講解了少量的幾何定理。 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焚燒一切不被大秦帝國認可的書籍,史稱焚書坑儒,儘管命令並沒有被絕對遵守,但這導致了21世紀的我們對在此之前的中國數學不甚瞭解。在焚書之後的公元前212年,成書於漢朝的,被認為是擴充套件了數學的部分相關著作,如今也已遺失。在這類著作中,最重要的是《九章算術》,此書完整的標題首次出現在公元179年,但在這之前也有提到過部分。本書包括了246個應用題,包含了農業、商業、求塔的高度、工程學和測繪學,還包括了關於直角三角形的pi數值的內容。它還證明了勾股定理,以及高斯消元的公式。劉徽在公元3世紀所作的註釋中,給出了精確到小數點後5位的圓周率。到了公元5世紀,祖沖之將π計算到了小數點後7位,他靠計算上的毅力清阮元撰《疇人傳》:“後祖沖之更創密法,仍是割之又割耳,未能於徽注之外,別立新術也”吳文俊主編《中國數學史大系》第二卷 219頁,計算出之後1000年間最準確的π值。他也發明了以祖𣈶原理的方法計算球的體積 Extract of page 27 。 中國數學的最高峰出現在13世紀宋朝,此時中國代數得到了發展。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朱世傑的《四元玉鑑》,研究一元高次方程組的解,後稱為秦九韶演算法,即後世歐洲的霍納演算法。《四元玉鑑》中還包括了八次冪的帕斯卡三角,儘管早在公元1100年就曾出現在中國的數學著作中。中國也發明了複雜的組合數學方面的圖形,也就是幻方和幻圓,在古代就有記載,後被楊輝完善。 就算到了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數學開始繁榮發展,歐洲和中國數學依然是完全獨立的,而中國對外的數學思想傳播在13世紀時開始下降。到16世紀和18世紀之間,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等人,交流了歐洲和中國的數學思想,儘管此時,傳入的數學思想已經比傳出的多了。 == 印度數學 == 印度次大陸上最早的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1900年之間,在印度河畔繁榮發展。他們的城市佈局是規則的幾何圖形,但沒有留存下來的數學檔案。 印度-阿拉伯數字是印度的數學家發明的,他們曾經叫做“印度數字”,但後來被歐洲人稱作“阿拉伯數字”,因為是阿拉伯商人把這種數字引入歐洲的。 在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中,有許多用來表示數字的符號,全部都是從婆羅米數字演化而來的。大約十幾種主要的印度手稿都有獨特的數字符號(在仔細查閱Unicode字元表時就可發現)。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兩個例子: 現存最古老的印度記錄有(斷代不同,在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2世紀),這是一份宗教著作的附錄,包括了建設不同形狀祭壇的簡單規則,例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 形和其它圖形T. K. Puttaswamy, "The Accomplishments of Ancient Indian Mathematicians", pp. 411–2, in 。和埃及相似,數學最初的祭壇應用指明瞭數學的起源之一是宗教儀式。舒爾巴經還給出了構造和給定正方形面積(大致)相同的圓的方法,這隱含了對pi值不同精度的計算R. P. Kulkarni, "The Value of π known to Śulbasūtras ", Indian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13 1 (1978): 32-41J.J. Connor, E.F. Robertson. The Indian Sulba Sutras Univ. of St. Andrew, Scotland The values for π are 4 x (13/15)2 (3.0044...), 25/8 (3.125), 900/289 (3.11418685...), 1156/361 (3.202216...), and 339/108 (3.1389).。除此之外,他們還將2的平方根計算到了小數點後7位,列出了勾股數,並且說明了勾股定理J.J. Connor, E.F. Robertson. The Indian Sulba Sutras Univ. of St. Andrew, Scotland 。而這一切成果都曾在古巴比倫數學中出現,表明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影響。然而,目前還不清楚舒爾巴經是否影響了日後的印度數學。和中國一樣,印度數學同樣缺乏連續性,重大的突破往往伴隨著長時間的死寂。 波你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梵語語法。他的表示法很接近現代數學符號,並且應用了元規則、幾何變換和遞迴。賓伽羅在他的詩歌韻律論述文中,使用了和二進位制計數系統相關的文學手法W. S. Anglin and J. Lambek, The Heritage of Thales, Springer, 1995, ISBN 0-387-94544-X。他對音樂節拍的組合數學討論,相當於二項式定理的簡單版本;賓伽羅的著作還包括了斐波那契數列的基本思想(稱作 mātrāmeru)。 繼舒爾巴經之後的下一份重要的數學檔案是,是公元4世紀到公元5世紀寫成的天文學著作,顯示了來自希臘的強烈影響。它們之所以意義重大,是因為它是最早基於半弦來定義三角函式關係的,就像現代幾何學一樣,而非托勒密三角幾何中的全弦。儘管伴隨著一系列翻譯錯誤,但正弦(sine)和餘弦(cosine)就是來自梵語的jiya和kojiya。 在公元5世紀,阿耶波多完成了《阿里亞哈塔曆書》,一本很薄的著作,用詩篇寫成,目的是作為天文計算和數學測量法的補充,儘管其中並沒有邏輯和演繹法的應用。雖然書中幾乎一半的內容都是錯誤的,但這是十進位制進位系統第一次出現,幾個世紀之後,阿拉伯數學家阿布·比魯尼表示, 此書是“普通石頭和高貴水晶的混合”。 公元7世紀,婆羅摩笈多發現了婆羅摩笈多定理,婆羅摩笈多性質和婆羅摩笈多公式。並且首次《婆羅摩歷算書》提出了零。他清晰的闡述瞭如何將零同時作為佔位符和數字,並且解釋了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 從這本印度著作的一本阿拉伯語翻譯(約公元770年)中,阿拉伯數學家引進了此計數系統,並且將其轉化為了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學家又將這套數字系統的知識在12世紀帶到了歐洲,並在此時取代了一切更老的數字。在公元10世紀,對賓伽羅著作的註釋中,包括了對斐波那契數列和帕斯卡三角的研究,並提出了矩陣。 在公元12世紀,居住在印度南部的婆什迦羅第二Plofker 2009 182-207全面的寫下了關於數學所有分支的著作。他的著作包含的數學概念等價或幾乎等價於我們今天的無窮小量、導數、中值定理和正弦函式的導數。但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提前發明了微積分,依然是一個在被數學史學家爭議的論題Plofker 2009 pp 197 - 198; George Gheverghese Joseph, The Crest of the Peacock: Non-European Roots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London, 1991 pp 298 - 300; Takao Hayashi, Indian Mathematics, pp 118 - 130 in Companion History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ed. I. Grattan.Guinnes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 1994, p 126。 在14世紀,, 的創立者,發現了π的萊布尼茨序列,並用該公式的21項計算出圓周率為3.14159265259。馬德哈瓦也發現了用來計算反正切的。馬德哈瓦-牛頓公式也給出的正弦和餘弦函式的計算以及它們的泰勒逼近Plofker 2009 pp 217 - 253。在16世紀,將學院的理論統一成了《數學闡明》P. P. Divakaran, The first textbook of calculus: Yukti-bhāṣā,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35, 2007, pp 417 - 433.。然而,喀拉拉學院並沒有發展出一套微分和積分的完整理論,也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喀拉拉學院的成果曾被傳出。 == 阿拉伯數學 == 橫跨波斯、中東、中亞、北非、伊比利亞和印度部分地區的阿拉伯帝國在公元八世紀對數學做了重要貢獻。儘管大多數阿拉伯著作都是用阿拉伯語寫成的,但多數作者不是阿拉伯人,這就像是希臘語之於希臘化時期一樣,阿拉伯語是當時整個伊斯蘭世界非阿拉伯學者的書面語。 在九世紀,波斯數學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薩·花拉子米寫下了很多關於印度-阿拉伯數字和方程解法的重要書籍。他在公元825年寫成的《印度數字的計算》,加上肯迪的著作,共同把印度數學和印度數字傳入西方。Algorithm(演算法)這個單詞就是來自花拉子米名字的拉丁化拼寫 Algoritmi;而 algebra(代數)這個單詞則來自他的一本書,《消去與還原》(Al-Kitāb al-mukhtaṣar fī hīsāb al-ğabr wa’l-muqābala)。他對根為整數的二次方程給出了詳盡的代數解法 "The six cases of equations given above exhaust all possibilities for linear and quadratic equations having positive root. So systematic and exhaustive was al-Khwārizmī's exposition that his readers must have had little difficulty in mastering the solutions.",是為了代數本身而講授初等形式代數的第一人Gandz and Saloman (1936), The sources of Khwarizmi's algebra, Osiris i, pp. 263–77: "In a sense, Khwarizmi is more entitled to be called "the father of algebra" than Diophantus because Khwarizmi is the first to teach algebra in an elementary form and for its own sake, Diophantus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theory of numbers".。他同時也討論了兩種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消去”和“平衡”,也就是把方程一側被減去的項,轉移到方程的另一側,從而將一側的項“消去”了。花拉子米把這種方法稱為 al-jabr "It is not certain just what the terms al-jabr and muqabalah mean, but the usual interpretation is similar to that im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above. The word al-jabr presumably meant something like "restoration" or "completion" and seems to refer to the transposition of subtracted terms to the other side of an equation; the word muqabalah is said to refer to "reduction" or "balancing" - that is, the cancellation of like term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equation."。他的代數學不再僅僅注重“給出的一系列問題,而是從基本術語開始講解,給出所有可能出現的方程形式,從而明確了真正的研究物件”。他是為了方程本身而研究方程,他的研究是“在一般意義上的研究,不僅僅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是為了能透過它解決無限多個問題”。 在埃及,將代數推廣到了無理數的集合,允許將平方根和四次方根作為二次方程的解和係數。他也發展出瞭解由含有三個未知數的三個方程聯立組成的非線性方程組的解法。他成果中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他試圖在一些問題中,去尋找一切可能的解,他甚至對其中一個問題給出了2676個解。他的著作成為了代數學發展的重要根基,並且影響了隨後的數學家,如和斐波那契。 代數學的更深遠發展是由卡拉吉在他的專著《哈法勒》中作出的。其中,他將數學方法進行了擴充套件來合併未知數的整數冪和整數根。在卡拉吉在公元1000年左右寫成的一本書中,出現了一份很接近歸納法的數學證明,被用來證明二項式定理、帕斯卡三角形和立體積分求合的命題Victor J. Katz (1998).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 Introduction, pp. 255–59. Addison-Wesley. ISBN 0-321-01618-1.。數學史學家F. Woepcke (1853). Extrait du Fakhri, traité d'Algèbre par Abou Bekr Mohammed Ben Alhacan Alkarkhi. Paris.,讚揚卡拉吉是“引入代數微積分理論的第一人。”同樣在公元10世紀,阿布·瓦法將丟番圖的著作翻譯成了阿拉伯語。海什木是第一個推匯出四次冪和的公式的數學家,他使用的方法可以非常容易推廣出能求任意次冪和的公式。他為了求拋物面面積而計算了積分,並且能夠將他的結果推廣到任何四次以內的多項式中。因此可以說,他差點就發現了計算多項式積分的通用公式,然而他並不關心高於四次的多項式。 11世紀晚期,奧瑪·開儼寫成了《歐幾里得困難的討論》,對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中他認為存在的缺陷進行了討論,特別是關於平行公設的問題(即著名的第五公設)。他也是第一個發現了三次方程幾何上的一般解,對曆法改革也施加了重要的影響。 13世紀,納西爾丁·圖西推進了球面三角學的發展,他也寫下了關於歐幾里得平行公設具有影響力的著作。16世紀,吉亞斯丁·賈姆希德·麥斯歐德·阿爾-卡西將圓周率的值計算到了小數點後16位。卡西也提出了一個求n次方根的演算法,他的這個演算法是數個世紀後和提出的方法的一個特例。 阿拉伯數學家在同一時期的其它成就,包括了為阿拉伯數字加入了小數點,發現了除當時已被知曉正弦函式之外的全部現代三角函式;肯迪將密碼分析和頻率分析引入數學;海什木對解析幾何的發展;奧瑪·開儼引領了代數幾何的開端;發明的一類代數符號。 在奧斯曼帝國和十五世紀開始的薩非王朝期間,阿拉伯的數學發展陷入蕭條之中。 == 中世紀歐洲數學 == 中世紀歐洲,人們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動機和如今的現代數學家大不相同。其中一個動因是,相信數學是理解神創造的自然秩序的鑰匙 —— 這是常常被論證的主題,例如柏拉圖在《蒂邁歐篇》中有所表示,而聖經(《所羅門智訓》)則說 —— 神“處置一切事物,原有一定的尺度、數目和衡量。”《智慧篇》, 11:20 波愛修斯在他的課程中為數學提供了一席之地,在公元6世紀,他創造了詞彙四術(quadrivium)來指對算術、幾何、天文學和音樂的學習。他著有《論算數》,是譯自希臘哲學家的尼科馬庫斯所寫的《算術導論》。《音樂的綱要》同樣也是源自希臘文獻;以及對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一系列摘錄。他的著作都是理論而非實踐的,而且在希臘和阿拉伯著作復原之前,一直都是數學研究的基礎Caldwell, John (1981) "The De Institutione Arithmetica and the De Institutione Musica", pp. 135–54 in Margaret Gibson, ed., Boethius: His Life, Thought, and Influe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Folkerts, Menso, "Boethius" Geometrie II,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70).。 12世紀,歐洲學者遠遊西班牙和西西里島去搜集阿拉伯的科學文獻,找到的文獻包括花拉子米的《消去與還原》,被翻譯成拉丁文;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完整文字,被、和克雷莫納的傑拉德翻譯成了多個版本Marie-Thérèse d'Alverny, "Translations and Translators", pp. 421–62 in Robert L. Benson and Giles Constable, Renaissance and Renewal in the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Guy Beaujou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Quadrivium", pp. 463–87 in Robert L. Benson and Giles Constable, Renaissance and Renewal in the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這些新的著作點燃了數學復興的星星之火。斐波那契首當其衝,在1202年寫成並在1254年再版了,成為了繼埃拉託斯特尼之後第一個做出重大發現的數學家,填補了這整整一千多年的空白。印度-阿拉伯數字相關的成果也被傳入歐洲,並且其它相關的數學問題也有討論。 14世紀,為了探究各種各樣不同的數學問題,發展出了許多新的數學概念Grant, Edward and John E. Murdoch (1987), eds.,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Science and Natural Philosophy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32260-X.。其中一個重要貢獻是關於區域性運動的數學發展。 托馬斯·布拉德華提出,隨著力(F)與阻力(R)的比例成幾何增長,速度(V)就會成算術比例增長。布拉德華以一系列具體的例子來對此加以說明。雖然對數在當時還沒有被髮明出來,但我們可以把他的結論理解為 V = log(F/R)Clagett, Marshall (1961)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 in the Middle Age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pp. 421–40.,雖然這是一個時代錯誤。布拉德華的分析,是肯迪和兩人研究量化複合藥劑本質時所用的數學技巧,後來被轉移到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物理問題上的例子Murdoch, John E. (1969) "Mathesis in Philosophiam Scholasticam Introducta: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in Fourteenth Century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in Arts libéraux et philosophie au Moyen Âge (Montréal: Institut d'Études Médiévales), at pp. 224–27.。 14世紀牛津計算學者群的成員之一,以一種沒有微積分和極限概念的形式,指出「一個均勻加速或均勻減速的物體在一段時間內所走過的(距離)與其均速在同一段時間所走過的(距離)相同」Clagett, Marshall (1961)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 in the Middle Age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pp. 210, 214–15, 236.。 赫特斯柏立和其它數學家,透過把一個物體全部的加速運動進行累計(今日即積分法),從而在數學上求得物體運動的距離,認為一個恆定運動的物體在加速或者減速運動時在一段時間內運動的距離等於相同時間內其以平均速度運動過的距離。Clagett, Marshall (1961) 中世紀數學科學 (Madison:Wisconsin 大學出版社), p. 284.。 巴黎大學的尼克爾·奧里斯姆和義大利的獨立的提出了(這個關係)的圖示,斷定一條表示均勻加速運動的直線,直線下面積就是物體運動的總路程Clagett, Marshall (1961) 中世紀數學科學,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pp. 332–45, 382–91.。在隨後對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註解中,奧里斯姆展示了一個物體在每一個連續的時間增量中會獲得一個與奇數數量成比例的增量。由於歐幾裡德已經證明奇數數量的和是平方數,因此物體所獲得的總增量隨時間的平方增加。Nicole Oresme, "Questions on the Geometry of Euclid" Q. 14, pp. 560–65, in Marshall Clagett, ed., Nicole Oresme and the Medieval Geometry of Qualities and Motion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8).. == 文藝復興 == 在文藝復興期間,數學的發展和會計學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Heeffer, Albrecht: On the curious historical coincidence of algebra and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Foundations of the Formal Sciences, Ghent University, November 2009, p.7 。雖然代數和記賬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絡,這門學科的教材和書籍也往往是為了給商人的孩子在算術學校或者學習商業和貿易的實用技能而準備的。確實,如果只是記賬的話大概是不需要代數的。但是,對於更復雜的交易,或者復息利率的計算,就必須掌握算術,而代數知識也就十分有用了。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約1415-1492)著有關於立體幾何與透視法的作品,包括《論繪畫透視》,《論算術》和《論正則體》della Francesca, Piero. De Prospectiva Pingendi, ed. G. Nicco Fasola, 2 vols., Florence (1942).della Francesca, Piero. Trattato d'Abaco, ed. G. Arrighi, Pisa (1970).della Francesca, Piero. L'opera "De corporibus regularibus" di Pietro Franceschi detto della Francesca usurpata da Fra Luca Pacioli, ed. G. Mancini, Rome, (1916).。 盧卡·帕西奧利所著的在1494年於威尼斯首次印刷出版,其中包括了一篇27頁的記賬論文《計算和記錄的細節》。這主要是編寫和出售給商人將其作為參考書,給有興趣的人作為娛樂破解其中數學謎題,以及教育他的兒子Alan Sangster, Greg Stoner & Patricia McCarthy: "The market for Luca Pacioli’s Summa Arithmetica" (Accounting, Business & Financial History Conference, Cardiff, September 2007) p. 1–2。在《算術、幾何、比例總論》中,帕西奧利首次在印刷書籍中引入了加號和減號,隨後成為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數學界的標準符號。《算術、幾何、比例總論》也是已知的第一本在義大利印刷的代數書。不過,帕西奧利的不少思想是剽竊自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的。 在16世紀上半葉的義大利,希皮奧內·德爾·費羅和尼科洛·塔爾塔利亞發現了三次方程的解法。吉羅拉莫·卡爾達諾在1545年發表的著作中,同時還記錄了四次方程的一種解法,這是由他的學生洛多維科·費拉里發現的。在1572年,拉斐爾·邦貝利出版了他的著作《代數學》,這本書中,他解釋瞭如何處理應用卡爾達諾公式解三次方程時可能會出現的虛數。 西蒙·斯蒂文的於1585年在荷蘭首次發表,首次系統性講解了十進位制的處理方法,對隨後所有關於實數系統的工作都有影響。 因為導航和大面積精確地圖的需求驅動,三角幾何學成長為數學的一個重大分支。首次使用了該詞語,在1595年出版了《三角幾何學》。雷吉奧蒙塔努斯的正弦和餘弦函式表則在1533年出版。 在文藝復興期間,藝術家真實地表現自然世界的需求,與對希臘哲學的重新發現,引領著藝術家研究數學。藝術家們同時還是當時的工程師和建築師,因此自然無論如何都要用到數學。繪畫透視法的研究和相關的幾何學發展是緊密相連的 。 可見,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 == 科學革命期間的數學 == === 17世紀 === 150px|thumb|right|布萊茲·帕斯卡. 在研究經典力學的過程中,微積分的方法被髮明。 17世紀的歐洲湧現出了史無前例的數學和科學思潮。伽利略將一個從荷蘭進口的玩具加以改進,製造了一部望遠鏡,用它觀測到了環繞木星軌道運動的衛星。第谷·布拉赫則收集了天空中行星位置的巨量觀測資料,而作為第谷的助理,約翰內斯·開普勒首次接觸和認真研究了關於行星運動的主題。由於對數已經被當時的約翰·納皮爾和約斯特·比爾吉發明出來,因此使開普勒的計算工作變得簡單了。開普勒成功的建立了行星運動的數學法則。同時,勒內·笛卡爾發展出了解析幾何,因此行星的軌道就可以依照笛卡爾座標系畫出影象了。 在眾多前人工作的基礎之上,艾薩克·牛頓發現的物理定律解釋了開普勒定律,牛頓彙集的許多數學概念就是今天的微積分。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可以說是17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也獨立地的發展出了微積分,他發明的很多微積分符號至今仍在使用著。科學和數學研究變成了一項國際活動,隨後將很快遍及全球Eves, Howar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Saunders, 1990, ISBN 0-03-029558-0, p. 379, "...the concepts of calculus...(are) so far reaching and have exercised such an impact on the modern world that it is perhaps correct to say that without some knowledge of them a person today can scarcely claim to be well educated."。 除了研究天空的應用數學以外,應用數學伴隨著皮埃爾·德·費馬和布萊茲·帕斯卡的工作而開拓了新的領域。帕斯卡和費馬奠定了機率論研究的基根,並對賭博遊戲進行討論而發展了相應的組合數學。帕斯卡還利用他最新研究出來的機率論提出了帕斯卡賭注。帕斯卡試圖表明,皈依宗教的理由在於,儘管成功的機率很低,但得到的獎賞卻是無限的。某種程度上,這預示了18到19世紀發展的功利主義的出現。 === 18世紀 === 18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數學家無疑是萊昂哈德·尤拉。他的貢獻範圍特別廣泛,從因七橋問題創立圖論,到標準化大量數學術語和符號都包括在內。比如說,他將負1 的平方根稱為i,還推廣了使用希臘字母 pi 來表述圓周率。他對拓撲學、圖論、微積分、組合數學和複分析都做出了貢獻,以此為證,眾多的數學定理和記號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其他18世紀重要的歐洲數學家,包括約瑟夫·拉格朗日,他在數論、代數、微積分和變分法方面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拉普拉斯則在拿破崙時代做了舉足輕重的工作,建立了天體力學和統計學的基礎。 == 現代數學 == 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 19世紀 === 在19世紀期間,數學的抽象程度顯著增加了。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是這股浪潮的縮影。姑且不談他對科學的貢獻,他在複變函式、幾何學和收斂級數上做出了革命性的工作。它也是給出代數基本定理和二次互反律令人滿意的證明的第一人。 在這個世紀,發展出兩種形式的非歐幾里得幾何,歐幾里得的平行公設在這種幾何中就不再成立了。俄羅斯數學家尼古拉·羅巴切夫斯基和他的競爭對手匈牙利數學家鮑耶·亞諾什,都獨自的定義並研究了雙曲幾何。在雙曲幾何中,過一點可做的平行線不再是唯一了,而三角形的內角和小於180度。橢圓幾何隨後在19世紀由德國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建立,在橢圓幾何中,平行線一條也不能做了,而三角形的內角和大於180度。黎曼也將這三種幾何學加以一般化並統一,發展出了黎曼幾何。黎曼定義了“流形”的概念,從而將曲線和平面的概念推廣了。 19世紀出現了抽象代數的偉大思想,德國的赫爾曼·格拉斯曼想出了最早的向量空間。愛爾蘭的威廉·哈密頓則發展出了不遵循交換律的代數學。英國數學家喬治·布林構想出了一種新的代數學,隨後演化為了我們今天的布林代數。布林代數中只有0和1兩種數值,是數理邏輯學的起點,並且在電腦科學中擁有眾多重要應用。 奧古斯丁·路易·柯西、黎曼和卡爾·魏爾斯特拉斯則以在數學上更加嚴謹的形式重新表述了微積分。 同時,數學的侷限性也第一次被發現了。挪威人尼爾斯·阿貝爾和法國人埃瓦里斯特·伽羅瓦證明了高於四次的多項式方程不存在通行的代數解法,也就是阿貝爾-魯菲尼定理。其它19世紀的數學家應用了這個定理,從而證明了僅靠尺規作圖將三等分任意角、將一個立方體擴大兩倍,或者構造一個和正方形面積相等的圓,都是不可能的。而自古希臘以來數學家就在嘗試解決這三個難題了。在另一方面,幾何學僅有三維的侷限性,因引數空間和超複數的提出而被克服了。 阿貝爾和伽羅瓦對多項式方程的解的研究,奠定了日後群論和抽象代數相關的發展基礎。20世紀的物理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發現群論是研究對稱性的理想工具。 在19世紀晚期,格奧爾格·康托爾首次建立了集合論。集合論讓人們可以嚴謹地表示極限的概念,並且隨後成為了幾乎所有數學家的通用語言。康托爾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在皮亞諾、魯伊茲·布勞威爾、大衛·希爾伯特和伯特蘭·羅素手中蒸蒸日上,也引發了關於數學基礎的長時間爭論。 在19世紀,大量的國家數學協會被建立起來,例如1865年倫敦數學協會、1872年法國數學協會、1884年義大利數學協會、1883年蘇格蘭數學協會,以及1888年的美國數學協會。而首個國際性的特別興趣協會 —— 四元數協會 —— 在當時向量等概念還存在爭議的歷史背景下,成立於1899年。 1897年,庫爾特·亨澤爾引入了數論中的p進數概念。 === 20 世紀 === 20世紀,數學開始成為一門主修專業。每年,成百上千人成為新的數學博士,而且數學家既可以留在學術界,又可以加入工業界。則承擔起了彙總整個數學和數學應用領域的任務。 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演說中,大衛·希爾伯特列出了23個數學界的未解決問題。這些問題覆蓋了許多不同的數學領域,隨後成為了20世紀數學研究的中心。如今,10個問題已經解決,7個問題部分解決,而2個問題依然是開放的;還有4個問題由於太含糊,因此不能判斷有沒有解決。 此時,歷史上有名的不少數學猜想也終獲證明。1976年,沃夫岡·哈肯和凱尼斯·阿佩爾使用計算機證明了四色定理。安德魯·懷爾斯在他人工作的基礎上成功證明了費馬大定理。保羅·寇恩和庫爾特·哥德爾則證明了,連續性假設本身是獨立於標準公理化集合論而存在的(也就是既不可能從中證明,也不可能從中反證)。在1998年,托馬斯·黑爾斯證明了開普勒猜想。 此時,數學家們合作的規模與領域已經是空前的了。例如在1955年到1983年完成的有限 單群分類(即“宏偉定理”),其證明分散在由100多位作者發表的500多篇期刊論文中,完整的論文加起來共有10000多頁;一組法國數學家,包括讓·迪厄多內和安德烈·韋伊,使用筆名尼古拉·布林巴基寫作,嘗試以最極端的嚴謹和泛化來加以表述全部的已知數學,他們的成果則是幾十卷著作,然而這在數學教育上留下了有爭議的影響。Maurice Mashaal, 2006. Bourbaki: A Secret Society of Mathematicians.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ISBN 0-8218-3967-5, ISBN 978-0-8218-3967-6.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使用微分幾何之後,微分幾何也得到了一席之地;數學邏輯學、拓撲學,和馮·諾伊曼的博弈論等新的數學領域,則改變了透過數學方法可以 回答的問題型別;所有的數學結構全部透過公理而抽象化為了諸如度量空間、拓撲空間等概念;而數學家所作的這些抽象化工作本身的抽象化則引領人們通向範疇 論;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和讓-皮埃爾·塞爾則將用層論重新鑄造了代數幾何;而龐加萊自1890年開始的動態系統理論的定性研究終於也有了很大進展;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間,測度論被發展出來。測度論的應用包括了勒貝格積分,和安德雷·柯爾莫哥洛夫的公理化機率論,以及遍歷論;紐結理論極大的擴充套件了;量子力學引領了泛函分析的發展;其它的新領域包括了洛朗·施瓦茨和分佈論、不動點理論和奇點理論;勒內·託姆的、模型論,以及本華·曼德博的分形;以及李群和李代數成為了一個主要研究領域。 亞伯拉罕·魯濱遜引入了非標準分析,透過將實數域擴充套件到了包括無窮大和無窮小量的超實數域,從而平反了微積分中一時名聲狼藉隨後被極限理論取代的無窮小量方法;而約翰·何頓·康威發現了一個和組合博弈論有關,甚至比超實數更大的數字系統:超現實數。 而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不斷進步,從最初的機械模擬計算機到隨後的電子數字計算機,讓工業界可以處理越來越大量的資料,來幫助規劃大規模生產、配給和通訊,新的數學領域也因此發展出來:艾倫·圖靈的可計算性理論、計算複雜性理論;德里克·亨利·萊默使用ENIAC促進了數論發展,提出盧卡斯-萊默檢驗法;克勞德·夏農的資訊理論、訊號處理、資料分析、最最佳化和其它運籌學的研究;在過去的世紀中,數學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微積分和連續函式,但因為計算機和通訊網路的崛起,使離散概念也越發重要,還導致了組合數學,包括圖論的擴張發展;資料處理速度和能力的提升,也讓人們可以去研究那些過去需要大量時間進 行紙筆計算的數學問題,引出了數值分析和符號計算。而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方法和演算法包括:單純形法、快速傅立葉變換、錯誤校驗碼、源自控制論的卡爾曼濾波,以及公鑰密碼學的RSA演算法。 在同一時間,人們開始深入審視數學的極限。在1929年到1930年,數學家證明了,具有乘法或者加法其中之一的自然數系統之內的一切命題的真偽是可決定的,也就是可以透過某個演算法自動計算出來。然而在1931年,庫爾特·哥德爾發現,如果自然數同時包括乘法和加法,那麼這個結論就不再成立了;同時包括乘法和加法的系統就是人們所知的皮亞諾算術,而這事實上是一個不完備的系統(僅靠皮亞諾算術就足夠支撐數論了,包括可以表述素數)。而哥德爾的兩個不完備定理表明,一個包括了皮亞諾算術的任何數學系統(涵蓋了數學分析和幾何的一切),真理永遠凌駕於證明之上,即總會有在系統中不可能被證明的真命題。因此,數學本身不可能被規約為數學邏輯學,而大衛·希爾伯特企圖將整個數學變得完備和一致的夢想也就此破滅而不得不改變了。 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是20世紀數學界最耀眼的身影之一,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印度數學家,猜想和證明了關於高合成數、整數分拆、漸進分析和仿θ函式的超過3000個定理,它也對伽馬函式、模形式、發散級數、廣義超幾何函式和素數理論做了深入探索。 埃爾德什·保羅發表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數學論文,並和上百名合作者一起工作。由於他的論文實在太多,以至於數學家提出了數學家版本的貝肯數:埃爾德什數,描述數學論文中一個作者與埃爾德什的“合作距離”的一種方式。 埃米·諾特則被許多人認為是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女性.。她的研究包括環、域和域代數。 就像大部分研究領域一樣,科學時代的資訊爆炸導致了數學的專門化:在20世紀結束時,有超過上百種數學的專門領域,而數學學科分類標準則長達幾十頁。越來越多的數學期刊開始出版,而到該世紀結束,因網際網路的發展,又有了線上出版。 === 現代數學 === 數學從古至今便一直不斷地延展,且與科學有豐富的相互作用,並使兩者都得到好處。數學在歷史上有著許多的發現,並且直至今日都還不斷地發現中。依據米哈伊爾·B·塞夫留克於2006年1月的期刊中所說,「存在於數學評論資料庫中論文和書籍的數量自1940年(數學評論的創刊年份)現已超過了一百九十萬份,而且每年還增加超過七萬五千份的細目。此一學海的絕大部份為新的數學定理及其證明。」Sevryuk 美國的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時提出七個數學難題,稱為千禧年大獎難題,在2003年時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裡·佩雷爾曼對龐加萊猜想的證明有決定性的貢獻,他也因此在同年獲得菲爾茲獎,但佩雷爾曼並未現身領獎,也不接受獎金,成為首位拒絕接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 二十一世紀時大部份的數學期刊除了印刷版外也會有網路的版本,而且有許多新的數學期刊只有網路版本,期刊開放獲取的趨勢更加明顯,arXiv是期刊開放獲取的一個重要網站。 == 數學的未來 == 數學的許多發展趨勢是可以觀察到的,最明顯的趨勢就是這門學科變得越來越龐大,計算機變得越來越重要和強大,而數學在生物資訊學上的應用領域日發擴大,而透過計算機分析的工業界和科學界資料則爆炸性增長。 ==註釋== == 參見 == *哲學史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數學史--Episte Math Category:數學史 Category:各種主題的歷史 as:গণিত#গণিতৰ ইতিহাস
神仙方術
神仙方術,傳統中國五術之一,屬民間信仰。古人相信透過一定的方法,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甚至變成神仙,這種思想源於先民對自身永保青春的渴望。先秦時期,道教尚未成形前,人們開始大量的實踐探索,尋找各種礦物植物等配置藥方,以及研究尋找自身的命門,從事這一活動的人被稱為方家或方士,因此他們所從事的活動就叫「方術」。 及至中國東漢時期五斗米道張天師出現,修持神仙方術就被說成是「修道」,方士不約而同地共尊崇老子的道家無為學說,原本是哲學理論的道家思想之具體實踐和實用方「法」與技「術」,因此也有人稱「方術」為「道術」。現代有的人會稱道術為「五術」。 ==秦始皇與煉丹術== 由於五行(木火土金水)、陰陽和以自然法則的老子哲理,早在秦始皇之前,現區別為黃老道和方仙道派別的方士,已經用於中國醫學理論;所以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藥,要求方士們創製仙丹。後來亦因煉丹的意外,發明瞭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這樣的煉丹方術,正面做出中醫藥的膏丹粉等藥劑;反面亦做出一些寒石散等含有重金屬的毒害性礦石類精神科藥物。 ===徐福與蓬萊神仙=== 秦始皇要求御醫徐福創製長生不老藥。徐福明知不可能,於是託詞東渡蓬萊尋覓神仙以求仙丹,一去不返。 ===外丹與內丹=== 史上煉製長生不老仙丹者,幾乎完全失敗,有的道士就認為長生仙丹只有依靠自身修煉,是為「內丹」。丹士以爐煉外丹,道士煉炁(氣),視身為爐,引氣至丹田,稱為煉內丹。近代稱氣功或養生功。 ==民間信仰== 經歷史發展,衍生出多種民間信仰,為人熟識的有風水、通靈或問米、掌相命理、超渡等,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 ==江湖術士== 這些中國的方術有時被一些自稱僧道之徒用作一般民間信仰作法之用。亦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江湖相士用作詐騙財物與騙色之徒所利用。 ===方術=== *畫符 *唸咒 *喃嘸 *驅邪 *祈福 *種生基 *超度 *附身 *乩童 *觀靈術 ==參見== *徐福 *葛洪 *煉金術 *外丹術 *道教 *道士 *性功 *性命雙修 *丹術 ==參考文獻== * "術數略", 《兩周辭典》. 2015年7月12日查閱. * "方技略", 《兩周辭典》. 2015年7月12日查閱. ==外部連結== S S *
1527年
== 大事記 == *3月17日-汗瓦戰役,莫臥兒帝國征服拉其普特人的領地。 *5月6日-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屬下的軍隊譁變,挾持夏爾三世·德·波旁洗劫羅馬。義大利文藝復興結束。 *5月16日-佛羅倫薩的僭主美第奇家族被驅逐。 *6月17日-瑞典施行宗教改革,路德宗取代羅馬天主教,成為瑞典的國教。 *8月18日-法國佔領義大利的帕維亞和熱那亞。 *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瓜地馬拉地區,建立安提瓜瓜地馬拉城。 *埃爾南·科爾特斯派手下征服猶加敦半島,被馬雅人擊敗。 *印加帝國薩帕·印卡瓦伊納·卡帕克感染天花去世,繼承人也在不久後死於天花,瓦斯卡爾繼位成為新的薩帕·印卡。 *越南權臣莫登庸廢黜黎恭皇,自立為帝,建立莫朝。 *信仰伊斯蘭教的淡目國攻滅信奉印度教的滿者伯夷。 == 出生 == * 5月21日-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1598年逝世) * 11月23日-李贄,中國明朝思想家 * 佐久間信盛,日本武將(1581年逝世) == 逝世 == *瓦伊納·卡帕克,印加帝國全盛時代的薩帕·印卡。 *5月6日——夏爾三世·德·波旁,法國軍人,波旁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後投奔神聖羅馬帝國,擔任米蘭總督。 *6月21日——馬基維利,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人物,被稱為近代政治學之父。 * 7年 2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諸子百家及九流十家之一,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思想、哲理。公元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處處可見禮樂傳統,以仁義、恕悌、誠信、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被描述為傳統、哲學、宗教、理性主義、治理方式或生活方式的思想和行為。儒家主張仁德治國,以禮規範人的言行,可化解衝突,進以使國家和平。 儒家起初屬諸子百家之一,在秦代與法家理念不合而式微,自漢代起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明大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學後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越南、日本、琉球、臺灣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對東亞政治文化與社會教化都有其影響。至十九、二十世紀,傳統中國的政治體制和社會文化面臨西方政治制度和現代化的衝擊,又飽受內亂和列強干涉,儒家的地位也連帶受到打擊,成為知識份子以至於一般國民的攻擊物件。儒家的現代化轉型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仍然是當代新儒家持續探索的課題。 ==在中國的起源與發展== ===形成於春秋末期=== 儒家由孔子創立,在周代禮樂傳統中成長和發展。周朝禮樂的主要功能,是與上帝、鬼神交通,「事神致福」,由巫覡操作,並從宗教祭祀擴充套件到社會倫理的領域,以德行解釋禮樂,以「德」為核心而建構人間秩序與禮的秩序;但祭祀仍是禮樂的核心,禮樂由巫覡設計和執行。春秋時代,「儒」者亦精通宗教禮儀,替人主持祭祀儀式,以此為業,世代相傳,與巫祝相似。春秋後期,周朝政治社會制度崩壞,貴族紛紛違反禮樂秩序,封建禮制分崩離析,周天子地位低落,無力挽救。孔子是禮學專家,與弟子都曾主持儀式,對當時已敗壞的禮樂極為不滿,決心從內部改造禮樂傳統,為舊有禮樂注入活力重新樹立其意義,恢復秩序,提倡「君子儒」,從禮樂專家轉型為知識人,提升了「儒」者的思想地位,形成「儒家」,「儒」成為學者的同義詞。孔子自視為周朝文化的守護者,崇拜製禮作樂的周公,要加以效法,尋求禮樂的根本,主張禮樂必須以「仁」為精神核心,仁與禮互相支援互相制約,從哲學角度重新闡釋禮樂,標誌著儒家精神的開端,使儒家的人文主義超越了巫的傳統。 孔子是貴族後人,生於儲存周朝文化禮樂的魯國,為人好學,學識淵博,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年少時曾擔任下層官吏,管理倉庫與畜牧,從事教學,著重德行修養,50多歲時成為魯國中都宰,升任司空與大司寇,但他不滿魯國當權的季氏三家,於是離開魯國,遊說其他國君採用其學說,帶同弟子,周遊列國13年,「知其不可為而為」,名揚四方;67歲時返回故鄉,整理經書與傳授門人。傳說孔子有弟子3000人,精通六藝的有72位。孔子提倡學以成人,自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相信上古聖王堯舜時是大同時代,繼承周代的政治思想,認為為政者必須有美德,把禮的根源由「天」改為內求於「心」,以「仁」為禮之本,仁內而禮外,仁是禮的精神核心,而禮則是仁的載體,使仁的精神得以顯現。孔子深信自己受命於天,天命要他承擔起領導精神世界的大任,傳「道」於天下,他也毅然以此自任,雖失敗於政治改革,卻誨人不倦,激勵許多追隨者,使人心悅誠,沒有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最高理想,卻受尊為至聖先師,「聖之時者」。 ===戰國至秦代=== 孔子弟子中,顏回、梁鱣、曾參、子貢、子夏等最為熱忱,身後弟子分為八派,世稱儒家八派: *子張之儒(顓孫師,門人)。 *子思之儒(孔伋,門人)。 *顏氏之儒(顏回,門人)。 *仲梁氏之儒(梁鱣、梁贖、曾參、子夏,門人)。 *漆雕氏之儒(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門人)。 *孟氏之儒(孟子,門人)。 *孫氏之儒(荀子(又名孫卿),門人)。 *樂正氏之儒(孟子弟子樂正克,門人)。 孔子孫(子思)的再傳弟子孟子,主張仁政和王道,自視為王者之師,指出真君子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者是衛道之士,道德模範。孟子又批評當時墨家和楊朱的主張,主張重義尚公,為政者應以身作則,廣施仁義,實行王道,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禝次之,君為輕」。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臻於完美,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可以培養成仁、義、禮、智四種美德,稱為「四端」。人能充分認識「心」,就能瞭解本性,進一步認識「天」。荀子是齊國稷下學者中最出色的一位,以博學雄辯著稱,傾向現實主義,認為孟子人性本善之說過於天真樂觀,忽略了禮法穩定社會的作用。他強調人性本惡,心卻有認知功能,人們自我約束,按禮法行事,並接受教育,就能成為有德之人。他亦提倡仁政和王道,人要學習經書典籍,以及官府的法規,傾向權威主義,與法家學說有相通之處,其弟子韓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荀子仍被尊為儒者的典範。孟、荀二子深化和開拓了儒家思想,充分詮釋孔子的人性論與天道觀。 戰國時代後期,法家與儒家針鋒相對,法家批評儒家的仁政,譬喻為慈母的溺愛,導致姑息養奸,縱民為患。秦始皇厲行法治,視儒家為不容,下令焚毀經書,坑殺儒者,即「焚書坑儒」。 ===漢代=== 西漢初年,黃老道家學說盛行,儒家亦加入了漢朝,儒生叔孫通為漢高祖制訂朝儀,陸賈和賈誼等少數幾位儒生亦提出政見。漢武帝時,儒家開始廣泛影響官員,漢武帝氣質上是個法家式的暴君,卻接受丞相公孫弘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家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五經成為學術與教育的核心。前136年,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前124年,挑選50名「博士弟子」,創立太學,到前8年,太學生多達3000人,每年有約100名儒生透過考核成為官員,儒生開始掌管朝廷禮制。西漢後期,儒家改革宗廟、郊祀等國家祭祀,滲透到公卿階層,使儒教國教化。58年,所有官學都祭祀孔子,175年,學者討論後,官方頒佈五經的正式版本,刻於石碑,在洛陽豎立。東漢後期,全國士人都曾研習儒家經典,官學定期舉行祭孔大典,孔子受奉若神明,孔廟遍佈全國兩千多個縣。漢末宦官專權,激起太學生的激烈抗議,朝廷加以高壓,169年監禁和流放數千名太學生及同情他們的官員。 漢代儒家建基於天人感應之說,不太重視孔孟的心性論,忽略內聖而著重外王 ,有時表現為一種利祿之途。漢代儒學代表人物是董仲舒,特別著重《春秋》經,堅持道德理想主義,主張「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他肯定君主的無比權力,也設法防止君權超越一定的範圍。他提出天人相應的理論,一年4季、12個月、366天,與人的4肢、12節(每肢3節)、366骨是相應的。天人相應的形而上學,引申出天人感應的信念,把儒家倫理與宇宙觀結合。其災異說認為,旱災地震、日蝕彗星,以至婦人生鬚,一切不尋常的自然現象,都是上天對統治者的警告。這種天人感應說成為儒家遏制皇權的手段。董仲舒屬今文經學派,今文經以漢代通行的隸書書寫,熱衷探索經書中的「微言大義」。漢代古文經學的態度則較理性,古文經以先秦篆書書寫,代表學者有揚雄,他模倣《論語》和《易經》,著有《法言》與《太玄》。 ===魏晉至唐代=== 魏晉時期政治動亂,外族入侵,佛道二教興起流傳,受道家思想影響計程車人,反對周、孔名教,之後佛教長期支配中國的思想界與民間信仰,形成三教鼎立,互相抗衡的局面,儒家一度失去獨尊地位,經學大受衝擊。但儒家仍是主流的政治與倫理思想,魏晉玄學代表人物王弼認為,孔子對「道」的體會超過老子;北魏等胡人政權漢化時,亦會儒家化;禮學得到朝廷重視,切實推行。南北朝後期及唐代,朝廷一再下詔辯論教優劣,儒家被視為「治世」之教,與修心的佛教與養生的道教並列。唐代儒學復興,官方編定《五經正義》,總結漢、魏以來的經學,門第貴族以禮法維繫,儒家三禮之學較為盛行,儒家禮儀貫徹於帝國行政,包括《唐律》的編纂,建立科舉制度,精通經學成為出仕條件,從此士人思想深受儒家體系影響。唐代的哲學思想,卻仍為佛教所壟斷,《中庸》和《易傳》等具有形而上學意義的儒家經典,也受僧人道士注意。李翱撰有《復性書》,韓愈則提出道統問題,排斥佛教,力求復興儒學。為了回應佛道二教的挑戰,儒家開始重新解釋古典的儒學。 ===宋元=== left|thumb|白鹿洞書院今貌 宋代理學受佛學影響而形成,拓展了先秦儒家傳統。宋代許多名臣與士大夫,如胡瑗、孫復、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蘇軾、司馬光、邵雍,都有功於復興儒家。當中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五人,整合個人修身、道德倫理、形而上學與歷史哲學,使儒學恢復生機,傳承了儒家道統,稱為理學。周敦頤詮釋道教的太極圖,建立天地人三才觀,人要贊育天地之化;他認為天道寂然不動,聖人亦常處寂靜,又感通萬物,洞察入微。張載所撰《西銘》,傳揚民胞物與的信念,成為理學信念的宣言:「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指出「理一分殊」,氣把人與天地萬物結合在一起。程顥強調天人相感相應,「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天理普遍存在於萬物與人性之中,人心誠敬,即可得淨化。程頤進一步提出「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在修身之道強調「格物」,並不獨尊「心」的重要性。 南宋朱熹追隨程頤的理學,確立了身後數百年儒學的面貌,影響不限於中國,擴及朝鮮與日本。朱熹定出《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的次序,稱之為四書,置於五經之上,綜合加以注釋。他追尊北宋諸子為孔孟道統的繼承人,主張格物,以心去探知事物根本之理,以實現「仁」;人要涵養誠敬之心,也要求致廣博之知。他在江西重建白鹿洞書院,教學內容包括讀書、靜坐、禮儀、書法、算術等等,成為後世東亞各地書院的模範。與朱熹同時代的大儒陸九淵,思想本於《孟子》,主張「立乎其大」,強調與宇宙渾然一體的直觀體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批評朱熹格物之說支離破碎,曾與朱熹在鵝湖寺辯論,其心學及後在明代與日本德川幕府一度發揚光大。 元朝首創以四書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部份儒生出仕於異族王朝,朝廷首席學者許衡引進和簡化了朱子學,親自教授蒙古王室子弟;部份儒生則不願出仕,劉因重視格物而不廢心學,吳澄則嘗試調和朱陸異同。 ===明代=== 明朝是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高峰,儒家在政治高壓下另覓出路,轉向擴大民間社會的空間。有志濟世的儒生,許多放棄「得君行道」的方法,轉而採用「移風易俗」的路線,避開政治,說教物件不是朝廷而是社會,轉向民間開拓新空間,找到安全的思想新出路。明代首位大儒是薛瑄,他緊隨朱子學,又格外重視修心養性;吳與弼和陳獻章都有功於儒學,指出學習不單為科舉考試,而是為明心見性,為王陽明學說奠基。王陽明是朱熹以後影響最大的儒者,發展了陸九淵的心學,批評朱子後學過分著重文字細節。他主張知行合一,道德教育植根於「心之本體」,又叫「良知」,即人人皆有的良心,胸懷天地的人,不忘惻隱之心。王陽明主張良知是人人都具有的,把決定是非之權暗中從朝廷還給每一個人,有抵抗專制的意義,陽明學末流亦傾向不談政治。王陽明後學著名的有王畿、李贄,其道德樂觀主義在明末則受到劉宗周等儒者的批評。 ===清代=== 清代中國的儒家化達到頂點。清朝把儒學轉變成政治意識形態,把詮釋儒學最後真義視作帝王特權,透過文字獄消磨儒生精力。清初,劉宗周弟子黃宗羲編撰《明儒學案》,顧炎武專長於制度史、音韻學與古籍研究,被尊為樸學巨擘;王夫之對形而上學、史學與經籍有詳細著述,當時不為士大夫所知,卻是儒學史上最有創意的思想家。清朝屢興文字獄,使儒家在經學考証中求逃避;顧炎武的古籍整理,在18世紀也激發起儒者投身樸學,專致於考據語義與版本。其中戴震是最具哲學思想的考據學家,撰有《孟子字義疏証》抨擊宋學,並參與編纂《四庫全書》。 晚清以來,中國變局前所未有,儒家的中心地位動搖,儒家秩序開始解體。為了救亡圖存,甲午戰爭以後,儒家開始發現西方思想與制度,是中國求富強必須借鑑的。今文派的公羊改制說和古文派的融通中西學說,都透過西方的觀念和價值,重新闡明儒學的現代意義,擴大儒學系統。今文經學家康有為、古文經學家章太炎、劉師培,都批評儒家政教禮俗的流弊,希望發揮儒家的原始精神,提出抑制君權而保障民權,興辦學會(如康有為的強學會),並重視個人自主,自由平等,希望擴大民間社會及個人的功能,使之從政府的壓制中解放出來。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割斷儒學與利益分配的聯絡,儒家失去制度上的支援,只能以文化傳統的餘緒,綿延下去。 === 中華民國時期 === 到了清末,儒家已沒有制度可供託身,儒學出現嚴重危機。清末民初中國一再失敗,知識份子開始相信中國文化已經崩壞,儒家也受到猛烈抨擊,被認為是罪魁禍首,應為專制落後、貧窮疾病,以至裹小腳等各種弊病負責。辛亥革命之後,儒家建制迅速崩潰,儒學失去具體託身之所。袁世凱把儒家封為「國教」,使他登極的野心合法化,嚴重打擊儒家聲譽;孫傳芳、張宗昌等軍閥為了抬高自己的聲望也提倡儒家,進一步挫傷中國人對儒家的認同,儒家文化象徵受濫用,使知識份子對儒家更為絕望。儒家在新文化運動中首當其衝,成為反傳統的主要物件,被視為民主和科學的敵人。隨著新式學堂取代科舉,儒家經典越來越沒有人讀。民國初年中小學堂的修身和國文課程,仍採用經訓和孔子言行;五四運動以後教育界主流則視讀經為大忌,教育內容中儒家思想所佔比重越來越輕,以至完全消失。一般人平時接觸不到儒家,就算是耳濡目染的也多是批評,儒家源泉在社群中有枯竭之象。1920年代以來,反孔運動與民族主義結合多次湧現,儒家傳統的衰敗無可避免。 ===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 20世紀後半葉,由於中國陸續發動批林批孔運動等政治運動,儒家文化在中國大陸遭到大規模損害,儒學在中國大陸一度處於沉寂狀態。 改革開放期間,儒家和老子莊子思想等廣闊的中國古典哲學,統稱國學,被評價為「中華民族優秀倫理道德」,官方鼓勵從中學習必不可少的商業道德。中國大陸後來又出現了80年代文化熱及國學熱。也有聲音認為國家幹部也必須修習儒家思想園田茂人 『不平等國家 中國--自己否定した社會主義のゆくえ』 中央公論新社、2008年5月25日、177-178頁。ISBN 9784121019509。 21世紀開始,中國大陸對儒家的論述日漸增多,在學術思想界出現了「大陸新儒家」群體,推動儒家復興運動。江澤民主政時期再度強調儒家和新儒家,對此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批評其想利用儒教的「君臣之道」、「大一統」、「帝王」、「正統」思想控制人民李登輝:共產黨藉讀經控制百姓 , 中央通訊社, 2011-09-26。2004年開始,中國與世界範圍內的大學等教育機構攜手設立孔子學院,其為宣傳講授漢語和漢文化,以建立良好外交關係為目的成立的公立機關。2005年以後,對儒家的再評價仍在進行中,慶祝孔子誕辰成為全國性活動,學校也在積極地將教授論語納入課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徹底破壞的儒家相關的史跡設施也在近年急速開展修復作業。2014年,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儒學相提並論習近平成了中國現代新皇帝 , 民報, 2014-10-25。此外,一些新儒家學者更主張用儒家思想取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 ==於其他區域之傳播與發展== ===漢字文化圈=== ====臺灣==== thumb|left|臺南孔子廟 1665年鄭氏政權的參軍陳永華上奏時任延平王的鄭經,以成湯與周文王的治國方針,說服其推動教育儒學在臺灣的移植與發展:從明鄭至日據時代 ;陳昭瑛,臺灣大學中文系。1666年,全臺灣第一座孔子廟建成,這也是臺灣第一座官立的儒學學堂,被稱作全臺首學。當時廟學的國子監助教由著有《五經講義》葉亨擔任。另外,地方上也設立學校,只要年滿八歲就要入學。陳永華還制定科舉辦法,在天興州、萬年州,每三年有二次州試,合格後再透過府試、院試,就可進入太學就讀。此外為推動漢化,陳永華特別免除入學的原住民的徭役。鄭氏政權滅亡後,於康熙25年(1686)上任的第一任臺廈道周昌言:「本道自履任後,竊見偽進生員猶勤藜火,後秀子弟亦樂絃誦。」可見鄭氏政權於臺灣實施儒學教化卓有成效。 到了清領時期,臺灣各府設府儒學,縣設縣儒學,康熙年間總計全臺共有4座學宮。直到清廷割臺前夕,臺灣共設有13所儒學,其中有7所是鴉片戰爭後才建立的。到了1894年,全臺灣教授儒學與漢字的社學(含番社學與民社學)總共已超過200間。政府持續對原住民實施儒學教育,譬如張湄〈番俗〉詩之一:「鵝筒慣寫紅夷字,鴃舌能通先聖書;何物兒童真拔俗,琅琅音韻誦關雎。」 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政府開始推動西化的公學校等現代義務教育,舊式漢學書房(私塾)日益被取代。雖兼重「國體論」與儒家思想,但隨著理化、歌唱、繪畫、體育等新課程的納入,傳統儒學已逐漸非教材重點許佩賢, 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臺灣新式教育的誕生 , 東村出版, 2012/11/28王錦雀:日治時期-臺灣公民教育與公民特性 , 臺灣書房, 2005祝若穎:臺灣日治時期公學校修身科之德育與同化的取向研究 ,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1917年,日本政府開始整修臺南孔廟,當時臺南廳長枝德二並撰文立碑說明整修始末,碑身為於今孔廟東南側。山田孝使的《臺南聖廟考》一書亦載有施工前後的孔廟平面圖。 在1930年代,臺灣曾發生儒墨論戰。黃純青等傾向墨家的學者曾表示墨學「正是今日治本救時之良劑」,至於張純甫等傾向儒家的學者則表示「勵志專攻孔孟之學,尚慮不遑暇給,何暇涉獵群書?歐風猖獗如今之臺灣,思想界之複雜,已達極點」。儒派力主傳統儒學,並痛斥墨學,而墨派則主張「儒墨並尊」才足以因應時代的需要。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開始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並紀念之8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 ,中央社,2014年8月6日。1966年,遷臺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認為國父思想係「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聖聖相傳之道統」,並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高中國文課程陳鐵健、黃鐵炫著,《蔣介石與中國文化》,香港:中華書局,1992年4月,第122頁。 到了2015年,全臺灣共有40餘座孔廟,其中有13個是由縣市政府管理的官方孔廟。此外,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目前仍設有由孔子後代擔任的世襲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孟子、曾子等儒家聖人後代也有出任各自的奉祀官。 ====越南==== 儒家大抵在漢代已傳入越南,但當地一直沒有出色儒者或儒學著作。10世紀李朝成立,刻意採納儒家思想制度,儒家影響大增,深入政治領域,並擴充套件到教育、學術、文藝、文化風俗,地位逐漸提升,但在三教中未能取得優勢,僅與佛、道二家平分秋色。自15世紀後黎朝起,儒家超越佛、道二家,成為越南主流思想,滲透到社會的各階層,使越南一國的東南亞特質逐漸失色,中國文化佔了上風。到18及19世紀,儒家影響最為深刻。越南儒家著重經世之學,對純理論的研究興趣不高,兼用漢字與字喃寫作,註解經典或討論儒學。朱文安是首位著書討論儒家經典計程車人,其《四書說約》以朱熹《四書章句集註》為基礎,介紹四書內容。胡季犛編有《明道》討論儒家思想。在17至19世紀,著名儒者有馮克寬、黎貴惇、吳時任、阮文超、嗣德帝等。 ====朝鮮半島==== 朝鮮王朝的儒學化,比中國歷朝更為徹底。自14世紀起,朝鮮統治階層兩班就自視為儒學繼承人,儒學深入影響政治與士大夫。書院與鄉校數目眾多,使理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李退溪是最重要的儒者,闡釋朱熹學說,批評王陽明的心學,為教導君王,撰有《聖學十圖》,概括宋學所有重要觀點,提出四端、七情之辨,將孟子四端與七情分屬理、氣。則根據朱熹的觀點,與李退溪辯難,反對將四端與七情視為異質。其後李慄谷承繼奇大升的觀點,批評李退溪的四端、七情之辨。朝鮮儒學的另一場重大辯論,是和之間的「湖洛論爭」,涉及「人性物性異同論」,以及「未發時之心體,是純善抑或有善有惡」。韓國儒者認為,李退溪繼承了朱熹的道統,不像中國理學被王陽明心學所擾亂;甚至認為儒家文化可以溯源於周武王問道於箕子,而箕子也曾遊歷於古中國時期的朝鮮封地。韓國民間受儒家影響自認為比中國的更深,20世紀末,約有2%南韓人自認儒家信徒。 ====日本==== 日本儒學化不及朝鮮,但在江戶時代,受教育的日本人都讀過四書。仁義原則在日本儒家較為次要,受彰顯的是忠孝,尤其以忠為核心德目。13世紀中葉,朱子學傳入日本,流傳於禪宗僧人與貴族之間。南浦文之為《四書新註》加上訓讀,開創日本朱子學的新局面。德川幕府早期,陽明學傳入日本,朱子學與陽明學都開始盛行民間,同時儒學不斷本土化,17世紀中葉,「儒學日本化」基本完成。著名儒者山崎闇齋發揚朱子學,利用儒家術語重述日本的神道思想,他與弟子都批評陸王心學。幕府儒官則接受了王陽明的心學,使儒學更為活躍。其後荻生徂徠提倡古學,強調語言精確,回歸早期儒學之源,顯示出日本儒學的獨立性格。室鳩巢日譯明朝範鋐《六諭衍義》,成為各藩寺子屋(私塾)的教科書,對庶民教育影響重大。 ====琉球==== 明、清兩代,琉球派遣學生前往國子監求學,民間亦有不少人到福州求學。約在1632年,日本儒者泊如竹到訪疏球,傳入儒學,其後琉球人往往到日本購買四書。1674年,華僑後人聚居地久米村建立孔廟;1718年設定明倫堂,教授儒學等學問,專為久米村子弟開辦,並未擴及至其他琉球士族。久米村儒者程順則曾遊學中國,拜謁曲阜孔廟,為琉球王族講解四書,並到日本與荻生徂徠等儒者交往。1801年,首裡設立國學,其下並設「平等學校」,國學教師選自留學北京國子監的學者,學規直接引用朱熹白鹿洞書院的教條,學額300名,既著重儒學,也重視漢語和官員實務訓練。 ====新加坡==== 1980年代,新加坡政府為了改變社會風氣,提倡儒家倫理,吸納儒家倫理為教科書內容,並編製課程,把儒家列為「宗教知識」課程選項之一,但選修情況並不理想。 ===歐洲與美洲地區=== 歐洲的啟蒙運動亦有受儒家思想影響。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以及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即為其中最著名的兩位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厚的啟蒙運動時期學者。萊布尼茲與其弟子吳爾夫主張西方人應效法儒家之道德觀與理性,補足基督教文明之缺陷。並且認為中國應派遣傳道師至歐洲傳授儒學,以達成世界大同之理想。伏爾泰在其著作《論孔子》中,即說:「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佈了更有用的真理」。他甚至在家中書房掛上孔子像,並認為儒家思想使中國政府運作達到了柏拉圖所說的「哲學家皇帝」的境界。法王路易十五的御醫法蘭索瓦·魁奈曾建議效法儒教傳統祭祀,並曾獲路易十五與約瑟夫二世的採行,魁奈亦曾被稱為「歐洲的孔夫子」。康德之理性批判哲學以及黑格爾之絕對理性精神之說,也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有些人甚至認為歐美的民主革命也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 此外,美國波士頓大學神學院院長南樂山與同事白詩朗()及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曾提出「波士頓儒家」一詞。他們主要認同儒家傳統的普遍性,並且探討儒學資源可供西方社會運用的問題黃萬盛:〈編者手記〉,《波士頓的儒家》。。南樂山是虔誠的基督徒,但強調「儒學不僅僅只是東方民族的意識形態,而且是一種批判哲學」南樂山:〈波士頓儒學具有諷刺性的幾個方面〉,《波士頓的儒家》,頁1。,並認為儒家與基督教可以互補。 ==經書== 儒家經書是四書五經;戰國時,已有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六經之說。儒家早期以五經為主,在佛教禪宗的挑戰下,宋代程朱理學以四書取代五經的地位。明代開始,儒家把詩、書、三禮、易、春秋三傳、《論語》、《孟子》、《孝經》和《爾雅》合稱十三經。 ===五經=== 五經是《詩經》、《尚書》、三禮(《儀禮》、《禮記》、《周禮》)、《易經》和《春秋》。《易經》是五經之首,原本是卜筮用書,有六十四卦和卦爻辭,相傳源自伏羲、周文王、周公和孔子,孔子所作傳注10篇,稱為「十翼」,往往亦視為經文的一部份。《易經》卦辭爻辭據信都關乎道德倫理,漢代以下,數以千計學者藉以闡釋哲理,可說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自歐陽修起,部份儒生開始懷疑十翼不是孔子所作,而是戰國時的作品;現代學者則指出經文其實形成於西周末年。 《尚書》又叫《書經》,是中國最早的文獻,大多是虞代及三代君臣的詔令或訓話,屬上古政書與帝王訓令的彙編,有道德教訓之意,昭示王道之所在,三代聖王都治國以德。據說孔子甄選百篇誥令編為《尚書》,並為各篇經文作序。先秦時期,《尚書》已是政治思想的經典,常被徵引,在戰國末期編成定本。因為秦朝焚書坑儒,大部份篇章失傳,漢代以後,《尚書》分今文《尚書》及古文《尚書》兩種編本,前者29篇,後者則是4世紀時偽造的。 《詩經》是西周及春秋時代詩歌的編集,有詩305首,據說是孔子自3千首古詩選輯而成,實際上分不同部份陸續輯成,最古的是周頌,接著是大雅,其次是小雅,最晚的是商頌、魯頌和國風。先秦時期,《詩經》被視為群眾的心聲,反映政治得失,有「陳古刺今」的效用,交際場合上,可以「賦詩言志」,借詩句表達意思。宮廷音樂機構中的樂官,則可以諷詠詩句,暗示民心對施政的反應。儒家把《詩經》用於教化,覺得書中的情詩不太雅觀,加以各種附會的解釋,以為是歌頌或諷刺之意。 《春秋》是前722至前481年魯國的編年史,儒家認為孔子有鑑於禮樂崩壞,天下混亂,修撰《春秋》,講究微言大義,褒貶歷史人物,藉助魯國史書展示春秋筆法,如以「攻」、「伐」、「襲」來表示戰事的正當與否,定下一字褒貶、充滿道德色彩的春秋筆法,使亂臣賊子懼。《春秋》注釋有三家:《公羊》、《穀梁》與《左傳》。《公羊》與《穀梁》相似,都用問答方式闡述《春秋》的微言大義,說明史書褒貶的書法。《左傳》相傳是左丘明所作,注重史事記述;部份儒生認為,《左傳》原本只是史書,根本不是《春秋》的註釋。漢代儒家認為,孔子在《春秋》為君王立法,極為重視此經。漢代以後,出於對公羊學的不滿,《春秋》不再那麼受尊崇,王安石曾在科舉考試中廢除《春秋》。 《儀禮》又稱《士禮》,17篇,主要敘述春秋諸侯國中士人和貴族的禮儀,如冠禮、婚禮、喪禮,以及在宮廷覲見國君的禮節等等,相傳是周公編纂,其實可能是先秦時期禮儀文集的殘篇,主要註疏有鄭玄和賈公彥二家。大體上漢代儒學較重視《儀禮》,魏晉南北朝時則較重視《周禮》。《禮記》是有關禮節的文集,49篇,由漢代戴聖編定,部份篇章闡釋《儀禮》中的禮儀,或記述孔子的教誨與事蹟。《周禮》據說是周公所撰,詳細記述周朝官制,列舉各種屬官及其爵級、職責,官職總數360。2世紀中葉《周禮》才面世,起初不受重視,王莽倣效周公改制,開始特別尊崇《周禮》,東漢賈逵、鄭玄等大儒都註解此經。西魏創立政府,特意倣照《周禮》官制。宋代開始,部份儒者指出《周禮》是劉歆偽造的,不可據信;現代學者則多認為此書在戰國晚期成書。 ===四書=== 四書是《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自元代起,是中國蒙學和科舉考試的主要典籍,在元明清六百年間,是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經典。 《論語》20篇,是孔子語錄,由孔子第二代弟子匯編,是最受尊崇的儒家經書,表現了孔子的人格和言行,體例簡約,是瞭解孔子人生與思想最直接的文獻,也許到西漢才形成現存的面貌。西漢末年,《論語》與《孝經》、《爾雅》,受推崇為儒家經書,後世儒家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儒家經書中,《論語》最為人熟悉,至今仍對中國個人修養有影響。《孟子》主要由孟子講述,弟子記錄,據說漢代時有11篇,實際傳世的有7篇,其書有兩大哲理特色,一是性善論,一是講如何「盡心」;以「心」為孟子思想的核心,代替子思〈中庸〉中的「情」,並把「情」基本理解為情慾,不利本心的呈現。《孟子》的性善論影響巨大,幾乎主導了繼後二千年中國人對人性的看法。在漢代,《孟子》一度立為官學,程朱理學承繼《孟子》「心」的意思,進一步提出「存天理,滅人慾」,以去掉慾念。 《禮記》中〈大學〉和〈中庸〉兩篇,都由孔子孫子思傳授後人,在《禮記》中出類拔萃。〈大學〉主旨在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篇以修身為根本,是儒家內聖外王說的最主要文獻根據。程朱理學提高〈大學〉的地位,指出〈大學〉在儒學中提綱絜領;朱熹認為舊本有錯簡,段落次序排列有誤,改變了〈大學〉的次序結構,並加上一段話。改本比舊本讀起來更合理順暢,廣為流行,成為正統,但王陽明等儒者則反對改本,堅持古本。〈中庸〉是子思所作,深究人性,指出「天命之為性」,人性源自天,發而為「情」,而情待發剛發的狀態,是為「誠」,人可以透過後天努力而再回復誠。君子之道,以夫婦關係為開端,以「親親」之情為根本,推廣到極致,與天地一樣高遠遼闊。唐宋兩代,〈中庸〉受佛教徒重視,李翱《復性書》希望用〈中庸〉取代禪宗地位,理學則把「性」解釋為「理」之源或道體,朱熹為撰寫《中庸章句》,下了一生最大的工夫。 ==學術== ===經學=== 歷代儒者藉著註疏,解說其所瞭解的儒家思想。荀子在儒門中特別著重文獻知識,經學傳授往往追溯源於荀子。五經一再刻於石上,175年,漢朝下令將經書刻碑,即「熹平石經」,豎立於太學的明堂前;在三國及唐代,經書亦一再刻石。兩晉南北朝時,士族學問主要分玄、儒、文、史四學。早期儒學講求通經致用,三禮之學施用於唐代貴族的禮法中,以維繫門第。經學亦與治國密切相關,如宋儒孫復《春秋尊王發微》、胡瑗《洪範口義》、王安石《三經新義》等著作,都著眼於政治社會的改革。宋明理學則注重個人的道德教育,提高了四書地位。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匯集了程頤、程顥、張載等宋代大儒的註解,直到清代都是通行本,明代胡廣又編成《四書集註大全》,收羅其他宋元儒者的注釋。清初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反對宋明理學,清代儒者不再重視經書的義理,而是回到漢代鄭玄等人的經學,著重文字訓詁,阮元《皇清經解》及王先謙《皇清經解續編》包羅了清代考據學的成果。 ===史學=== 儒家非常重視史學,東亞各國史籍撰述相當發達。《春秋》是中國編年史的草創,據說是孔子編修,褒貶春秋時代的史事,激發司馬遷《史記》的撰作,廣泛影響後世斷代史撰寫。儒家主張盡量書寫真實的歷史,作為道德和政治的教訓。表達上,受孔子春秋大義影響,儒家往往以褒貶為寫史的準則,以歷史為政治倫理的鏡子,歷史記錄以勸善懲惡為目的,《公羊傳》和《穀梁傳》都宣揚春秋筆法。後世部份儒者採用春秋筆法撰史,歐陽修《新唐書》講究「義類凡例」,朱熹《通鑑綱目》最嚴名份,都在字眼上作褒貶。中國史學中的正統論,判定歷史上政權的合法性,亦本諸《春秋》,如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遵照儒家倫理及五德相生之說,三國中以蜀漢為正統。越南傳統史書亦基本遵循儒家史觀,敘述方式借鑑《春秋》、《史記》的風格。 ===經世之學=== 明清兩代,儒家著重治國利民之道,稱之為經世之學。廣義而言,一切以治國治民、經世致用為宗旨的學問,都是經世之學,具體來說,包括政務、財政、教育、科舉、禮制、刑法、工程、屯田、水利、鹽政、軍事、天文、地理、農田等實務,既講求施政功效,又謹守儒家以民為本、為民立政的信念。明代馮應京的《皇明經世實用編》28卷開創先河,收錄大批案例、檔案、政論。當時地方誌也收集檔案、文章以助治民。明末清初時,經世成為士大夫的共識,顧炎武、李顒、黃宗羲、王夫之等大儒都注重經世致用。李顒編《時務急策》一書,列舉自南宋以來的經世著作,包括屯田、水利、鹽政、武備等多種實務。晚清社會政治危機日益嚴重,儒家憂患意識加深,經世之學重新興起,並擴大為救國救時的學問。魏源和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成為晚清經世之學的劃時代文獻。 ==思想== ===政治=== 儒家比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倫理更政治化,把政治權威視為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內聖外王,相信人性發展到極致就成為「聖王」。聖王既是偉大的理想,也是歷史事實,堯、舜、禹、湯、周文王等聖王,都是已落實的;聖王以及天下有道,都是可以再現的,深切緬懷周朝以仁德得天下的豐功偉績。聖人十全十美,儒家是一種對聖王的崇拜,儒者本身則希望能成為「帝王師」。在唐宋儒家,理想政治是聖君賢相,「得君行道」,道的完全實現,最後需要一位聖君。杜甫詩句「致君堯舜上,要使風俗淳」體現了這一嚮往,王安石以賢相自許,要求宋神宗效法堯舜,朱熹念念不忘以「正心誠意」四字教導皇帝。從內聖到外王,〈大學〉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序,必先修身有成始能齊家,齊家有成始能治國,治國有成始能平天下。這種理想當初是以先秦國君為主體,現代少數儒家支持者仍不忘內聖外王的理念。 儒家反對專制與殘暴,主張仁政,推己及人。儒家理論上是限制君權的,而不是助紂為虐,認為人民有權革命,「民為貴,君為輕」,人民才是政治權威的終極來源,秉持民本思想,君主的最重要義務,是保民養民,政府應以身作則。受周代封建制度的歷史經驗影響,儒家認為國是家的擴大,統治者應像父母一樣關懷子民福祉,孔子說「先富後教」,孟子說「有恆產者有心,無恆產者無恆心」,都要求政府為人民提供基本的經濟與生活條件。但民本與現代民主思想不同,僅有「民有」與「民享」,而不及於「民治」,治理國家是賢者的責任,可說是主權在民,治權在賢。儒家曾認為,不合格的君主可以替換,甚至傳賢不傳子。漢代王莽曾相信此說,但其改革失敗,無法動搖皇權世襲體制。儒家制約皇權的辦法,主要靠教育,讓太子與皇帝接受儒家道德,其次,儒生組成計程車人政府運作上也限制皇權。 後世儒家對本身的政治理想有所反省。明清兩代,儒家較不重視皇帝與朝廷的作用,相信普通百姓都能為自己的利益作最大努力,比聖君從上而下施德更為可靠,不再堅持內聖外王。朱熹、黃宗羲等大儒認識到,現實中的帝王根本不行仁政,遠不符合儒家理想。晚清部份儒家亦指出,齊家不可能達致治國,「內聖」與「外王」分為兩橛。自清末起,儒家接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在民主制度中發現解決君權問題的具體辦法,突破了傳統的限制。臺灣和香港的新儒家秉持文化保守主義立場,認為民主和人權等西方思想須整合到儒家文化框架中,否則無法在大中華地區紮根。 ===品德=== 儒家的中心價值是仁、誠、恕,重視忠恕之道。仁是最基本的美德,靠自我修養達成。儒家有修己和治人兩方面,修身最為根本,是儒家的起點、「為己」之學。君子是有道德的人,達到最高境界便是仁者。孔子達到人類的最高境界,個人都是潛在的聖人,實際上學習成聖永無止境,聖人境界可望而不可即。君子能學習詩書六藝,並能躬行實踐,博學於文,多聞而識,才能實踐道德。君子應兼備仁與禮,為了實踐仁道,須「克己復禮」,自我克服和自我修養,合乎社會規範。「仁」必須透過「禮」而表現出來,「禮」也必須以「仁」為依據才有意義,實踐「禮」,可以培養人格。君子培養個人品德,是對自己負責,不求他人的稱譽,並當隨時反省過失,嚴格自責,剛毅進取,自強不息。君子之道目的不在自我解脫,而在推己及人,拯救天下,建立起人倫道德的秩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若未能做到,至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儒家要求人「反求諸己」,找出人生之道,並擇善固執,接受各種考驗。〈中庸〉主張為人要出之以「誠」,抱持真誠的態度。違背仁義,應感到可恥,勇於改過,所謂「知恥近乎勇」。人要成為有道德修養的君子,不要做只求利益的小人。儒家讚賞勇氣,主張見義勇為,敢於據理力爭,但反對為個人榮辱而報復的匹夫之勇,主張中庸之道,過猶不及,與亞裡士多德提出的「中道」(Doctrine of the mean)相似。儒家講究自我修養的功夫,包含正心、誠意、格物、致知4個步驟,保持心境平靜,不受情緒幹擾;失意時,應反求諸己,不是怨天尤人。宋明理學著重修心養性的內聖工夫,朱熹提出「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認為天理與人慾恆常對立,此消彼長,人必須「去人慾,存天理」,保持戒懼之心,去除私慾,達到與天理合一的境界。現代儒家抗拒全盤西化的潮流,反對自由放任、人慾橫流,讉責道德淪喪,嚮往有秩序的社會,以和為貴。 儒傢俱有強烈的入世性格,並不將理想寄託在彼世或彼岸,而要在人間實現理想,具有強烈的託付與使命感,不會拒絕人群脫離社會,亦不擺脫現實生活。要實現自我,儒者必須投入群體,不單求個人的救贖,對家庭、社會、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都負有責任。家庭是自我實現的出發點,推而廣之,達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並有「道濟天下」的理想,承擔文化使命,有傳「道」的使命感,在危機關頭,往往表現出一種承擔意識,展現出先知的風格。儒生出仕是為了實現個人理想,不是因為貧窮;天下有道時,個人理應出仕;若果天下無道,卻身居富貴,不能實踐大道,一無作為,則是可恥之事。 ===倫理=== 儒家思想對「個人」的看法,接近西方思想界的社群主義而有異於自由主義,往往把「自我」理解為關係的中心,透過他人來界定自我與個性,不採取個人主義。個體並非完全獨立,而是相互依賴,形成關係網路;同時個體仍有自主行動的空間,除了與家人外,能自由決定是否與他人建立人為關係。儒家的仁指「愛人」,是有親疏遠近差等之愛,合乎人倫常情。仁愛的實碊,以侍奉父母開始,孝悌為仁之本,孝是做人的基本德行,《孝經》記載孔子對曾子的訓誨,論述孝道。儒家傾向以家庭為中心,社會奉守禮儀,相信家庭昌盛是政治與社會穩定的根基。儒家主張長者為尊,長幼有序,提倡敬老,認為年齡代表經驗智慧與社會地位。儒家強調等級對社會穩定是必要的。孔子主張逆家子者、亂家子者、世有刑人子者、有惡疾者、喪父長子者,這幾類人均不可娶妻。儒家強調個人義務,但不太講自我權利,重視責任意識,輕視權利要求。君子能無私無我,不會自私自利,願意顧全群體而犧牲小我,把個人利益置於群體利益之下。 儒家把所有社會關係化約為五倫,以家庭倫理比喻社群關係,稱國君為君父,官員為父母官。 孟子最早提出五倫,父子之親,往往與君臣之義同義。根據「正名」觀念,如果君不君父不父,就不能指望臣下,或兒子待之以君臣或父子之禮。夫婦之間,儒家強調男女之別與責任,媳婦和母親的角色先於妻子,故意忽略男女情慾,擔心夫妻過份親暱。儒家沒有性別平等觀念,婚姻方面,儒家不約束離婚,家中大事由丈夫決定,妻子則要容忍。儒家修心養性,夫婦關係、男女之情都是必要的,親情正是由夫婦之情造成的,有異於佛教、天主教犧牲男女之情的修道方式。朋友之間要維持誠信,而不僅是共享利益,「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在五倫之上,儒家也主張仁愛和博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人可以置身在一個「大家庭」內,把陌生人也當成自己人看待。儒家沒有人權觀念,但也重視人類尊嚴,具體表現為禁止買賣和殺害奴隸。 漢代儒家提出三綱之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重視權威與控制、主從關係。政治化的儒家以三綱穩定社會,維持政治秩序,甚至主張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有學者指出,三綱觀念最先見於《韓非子》,來自法家,有違孟子五倫之意,不能代表真正儒家精神。也有學者認為,五倫中只有朋友一倫是對等的相互關係,其他四倫都是上下非對等的,因此五倫實與三綱無異。 ===形而上=== 儒家有深遠的宗教性,深信人道源於天道。和道家一樣,儒家相信在天地萬物整個宇宙的背後,有一個超越的精神領域與動力,名之為「道」,儒家沒有絕對超越的上帝,但以「上天」為道德之源、神聖之源。天是一種超乎人類的力量,成為道德價值的基礎。人性與天有內在關係,人性發展到極致就是天性。天無所不知無所不在,人會受上天的召喚;天道與人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培養人道也就實現天道。儒家思想沒有神聖與世俗的二元對立,意義和價值既潛藏於宇宙或大自然,也內在人心之中,上天賦予每個人人性與「明德」,人往內心反省,就能上通於天,瞭解宇宙潛藏的意義,體會天道,與天同體。這種「天」的信仰,支撐儒家承擔天下重任的意識。儒家相信萬物相互關聯,李約瑟稱之為「有機整體」宇宙論,這種形而上的觀念使儒家重視個人在群體中的自我實現,以及天人之間的和諧統一。天地生生不已,君子亦自我努力永不懈怠。受佛教刺激,宋明理學進一步開發儒學「形而上」領域,提出「理一分殊」,「理」是貫通的,但其表現卻可以千變萬化。 ===自然與超自然=== 儒家大體上以「聯絡性思維方式」為基礎,強調人與自然互相滲透,有連續性與一體性的關係。生生不已的仁德,是人與宇宙萬物共同的本性,「仁」既內在於個體的心性之中,又超越於個體之上,包涵於宇宙萬物。人是自然的守護者,〈中庸〉認為「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自我與萬物並無對立,亦無相隔。北宋張載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視自然萬物與人為一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不可分割,「萬物靜觀者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儒家嚮往人融入自然之中,欣賞自然之美。人能去除私慾,可以回歸自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儒家中荀子的態度則稍有不同,他將自然視為純粹的自然,主張以「人文」克治自然,否定人與自然為一連續體。 儒家不是無神論,相信天、地、祖先、山川河流之神。自西漢後期起,儒家為朝廷制定宗廟、郊祀的制度,由帝王親自祭天。另一方面,儒家亦具有人文主義特色,對「天」抱著深摯信仰,卻不把「天」當作人格神看待。孔子的天已不是人格神,而是一種超越宇宙萬有的精神力量,對鬼神或死後世界,則基本上採取「不可知論」的立場。源於孔子「敬鬼神而遠之」的教導,儒家主張禁絕「淫祀」,但對其他宗教,態度往往寬容而相容並蓄;一貫道等受儒思想影響很深的民間宗教,更會通儒、道、釋、耶、回五教。 ===教育=== 儒家特別重視教育及其文化功能,孔子便以博學知名,從事教學,有教無類,主張「學以為己,而非為人」。讀書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礎,使文化得以承傳,個人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儒家理想是以道德仁義風化天下,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透過道德教化,潛移默化,使人心良善知恥。教化對維繫社會秩序,至為重要。若教化已成,人心已正,只要心術不變,便可永不為惡,垂之永遠,使社會長治久安。儒家教育重視以身作則,「經師不如人師」,言教不如身教,要把做人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百姓普遍模倣統治者,在位者不僅身為君王,更應身為教師,負起教化人民的職能;在位者一二人的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足以轉移全國風俗。儒家理想的學校,能發揮政治和教育雙重功能,除了培養學者和官員外,還是可以公開發表政見的政治批判場所。 ===文學=== 儒家的文學概念主要是實用的,著重文學的政治、社會、道德、教育功能,《詩經》被視為意在諷諫統治者或官員,孔子重視詩歌的道德影響和自我修養的效果,「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關切的都是詩的功用。儒家往往把詩歌當作政治事件的譬喻,對統治者作出警告,東漢鄭玄箋注《詩經》,就以春秋時代的政治解釋詩句。自韓愈開始,儒家認為文學是宣揚「道」的手段,「文以載道」成為中國文學批評最常見的陳言。北宋二程兄弟甚至把實用概念推到極端,認為文學有害於求「道」。直到清代,儒家仍然支援文學的實用概念,著名學者顧炎武宣稱「文須有益於天下」。越南儒家的文學創作,講究「文以載道」、「詩以言志」等道德觀,亦將文學視為修身、教化、實施治道、寄託經世抱負的工具。 ===經濟=== 儒家主張輕徭薄賦,不與民爭利,藏富於民,反對過高稅收,敦促政府為全民福祉負起全責。部份儒者相信,政治力量有效促進經濟生產,亦有儒者不寄望朝廷積極有所作為,要求政府不要幹擾民間致富,社會事業,官辦不如民辦有效。儒家提倡節儉,合乎農民克勤克儉的方式,而不是商人的揮霍浪費。有關財富分配,儒家最高原則是「不患貧而患不均」。明清儒家也關心如何在分配公平的大原則下,適當保護富戶,以藏富於民,認為「富民為國家所賴」,反對官吏過度打擊富戶。儒家不鼓吹涉足商業,輕商抑利,強調義利互不相容,財富和道德常有衝突,有衝突時應捨利取義。明代後期開始,儒家認可了經商的價值,明白個人的尊嚴和獨立,建立於「治生」的物質基礎,承認每個人都追求自利。現代儒家接受市場經濟,卻不否定政府的領導作用,尤其重視政府的道德責任。學者認為,受儒家影響的東亞各國,會走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道路上。 ===法律=== 儒家主張以禮法及德治為主,法治為輔,社會奉守禮儀,對以法律控制社會感到反感。法律並無勉強人民為善的力量,只能消極地禁止人為惡,「禮者禁於將然以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一為事前的預防,一為事後的補救。儒家重視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規範富於差別性,不贊同法家所主張同一性的法律。儒家亦重調解而輕判決,先調解而後判決,追求社會和諧、重建關係。理想上,儒家希望依靠德治,也接受以法律當作後備機制,以法律改變壞人,強調法律與制度要考慮道德,法制之外要由道德補充,並未絕對排斥法律與刑罰。自漢代法家制定法律後,儒家試圖將法律儒家化,注入禮的精神,曹魏以後,儒家更有系統地修訂法律。 ===性善及性惡論=== == 組織與宗教化 == thumb|臺北孔子廟欞星門 儒家並無獨立的制度或組織,而以社會一般制度為託身之所,而儒學的研究和傳布,則主要靠公私學校。儒家的聖地是孔廟,唐代以下遍佈全國,曲阜孔廟尤其神聖。孔廟祭祀孔子及歷代傑出的先賢,參拜者僅限於統治者與士人,祭孔屬官方祀典,一般民眾不得隨便進入孔廟。廟學制下,孔廟與學校往往連結為一體。自北宋起,廟學開始普遍,孔廟附有學田、講堂和藏書,成為遍佈全國的官學。興辦廟學通常由地方官發起,向朝廷要求賜錢或撥款,地方士人亦參與其事。儒家講學之地,有書院、私塾、明倫堂,朝廷上有經筵講座。明代儒家流行講會,往往以書院為據點,為社會大眾講學,稱為「鄉約」,有的是地方官興辦,有的是民間自辦,目的是移風易俗。泰州學派羅汝芳舉行的鄉約就大受歡迎,影響深遠。清代中後期,出現過太谷學派一類半秘密的組織,由中下層儒生發起,實行賑災救濟,把理學思想改造為口訣,將儒家儀式宗教化,以吸引百姓遵行。 儒家與傳統制度分手之後,尚未找到現代的傳播方式。清末民初,部份儒者模倣基督教的組織形式,提倡建立孔教。清末康有為發動「保教運動」,隨著康有為流亡海外,保教運動流行於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華人社團。民國初年陳煥章設立孔教會,有不少附和者,國內支會多達130多處,一度頗具聲勢,也受章太炎等許多學者的批評。民國以來,各地孔廟遭受破壞和蔑視。現代儒家主要存身於大學的哲學系,一些零星的儒學社群,也依附在大學制度中。 ==地位== 儒家曾是古代中國自西漢至清朝思想文化的主流,與道教、佛教、民間文化和社會下層信仰共同組成中國文化,其中儒家當佔最大比重。儒家的誕生,代表中國「哲學的突破」的開始,中國思想史始於儒家,孔子正為「軸心突破」揭開序幕。自西漢起,儒家傳統在中國的道德教育、政治意識形態和社會倫理方面,佔有主導地位。儒家不單是一種哲學或宗教,而是一套思想體系,全面安排人間秩序,從家庭、國家到天下,都在儒家範圍之內,主要成就,在於提供較為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秩序。中國帝制主要仰賴法家維持,儒家一面成為專制政權的工具,一面制約了法家。儒家並非私人宗教,卻是官方的「公共宗教」,孔子一般百姓不會拜祭,儒家儀式與祭孔乃集體訴求,並非邀求個人福祉,儒家祭祀往往由皇帝或其臣下主持,皇帝就是最高的宗教領袖。現代華人大多數不再認為儒家是宗教,但在明清兩代,儒家形象有其通俗化的一面,被平民百姓視作三教之一,可蛻變為民間宗教,福建三一教、河南三教堂等教派都主張三教合一,一併崇拜孔子、老子和佛祖。 儒家是人類史上一大思想體系與學術傳統,往往與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並列,被視為世界上一種主要宗教,影響範圍廣泛,曾是中國思想源泉,日本、韓國和越南亦被視為儒家之國,處於儒家文化圈之中。在日本,德川幕府提倡儒家倫理,同樣有安定社會的效果;等思想家並尊神道教、儒教與佛教三教,當中神道教地位最高。1970年代起,東亞經濟起飛,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都有儒家背景,創造了經濟奇跡,引起學者對儒家的興趣。法蘭西斯·福山指出,共產主義失敗以後,能向西方自由民主的意理提出挑戰的,不是伊斯蘭教,而是儒家東亞模式的威權主義。亨廷頓則提出文明衝突論,認為儒家文明無可避免將與西方文明產生衝突,並會與伊斯蘭文明聯合起來,對付基督教文明。 杜維明等學者認為,長遠來看儒家地位的衰落難以挽回。現代儒家思想大受打擊,要在中國重建影響力,可能性微乎其微。漢學家列文森指出,即使孔子地位能再次提升,儒家文化和希臘文化一樣,都將是「歷史性」的。但中國的自我認同感仍然強烈,儒家即使飽受攻擊,也不會完全解體。儒家思想可能成為部分中國人心靈、道德和禮俗生活的一種依託和準則,仍是可借用的文化資源;但對於政治結構、政治制度與意識型態,儒家將難以產生影響。 ==影響==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主流,進入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儒家思想體現在傳統中國各種制度中,上自朝廷的典章禮儀、國家的組織和法律、朝廷禮樂,下至學校組織、社會禮俗、族規家法、人際關係、個人道德。歷史上,對中國人思想行為影響最深遠的是孔子。他為知識份子樹立榜樣,普通人透過教育與改善,可以達到完美,成為聖人。傳統中國政治儒法互補,儒家有制衡皇權的作用,正如漢宣帝所指責「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從東漢初年起,儒家廣泛滲透進官僚階層,成為國家最主要的政治理論,中國成為「儒教國家」。漢代獨尊儒術之後,歷代禮法、禮律並稱,禮教與法律關係密切,審判決獄上,受董仲舒《春秋》斷獄影響,常於法律條文以外,取決於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為法律的最高原則。儒家編纂的禮書,則成為國家法律的基礎。 儒家倫理深植於中國社會中,當作是自明之理,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禮教深入民間,與風俗習慣合流,成為日常生活的規範和準繩,在農村地區,一切人倫關係,從婚喪禮俗到歲時節慶,大體上都遵循儒家規範,而輔之以佛、道二教。明清兩代,儒家亦影響了商業倫理,《商賈便覽》、《工商紀要》等商業書,強調以儒家倫理作為待人接物及處事準則,入門學徒除了學習做生意的技巧,也要受性格訓練,強調個人修養;在商場中做個正人君子,不單可以避過重重陷阱,也可以贏得社會尊重。不少商賈模倣儒士的作風,張謇、經元善等,都是近代賈而好儒的紳商。現代華人商人未必熟習儒家經典,卻往往實踐出流入民間的儒家倫理精神,企業管理以人為本,人治色彩濃厚,不太措意於制度建設,強調員工的道德操守,著重情義,與員工感情較深。民間宗教如一貫道、慈惠堂、儒宗神教等,也實踐儒家倫理思想,在臺灣登記為「中國儒教會」的其實是鸞堂組織。 ===新儒家=== 當代新儒家藉助西方哲學改造儒學,把儒家化約為思辨哲學,一面維護傳統道統的心性之學,一面以「曲通」方式開拓「學統」與「政統」,以吸納西方的民主與科學,被譽為儒家的第三期發展。新儒家學者力証現代化與儒學傳統並非互不相容,標明回歸傳統,主張透過重新闡釋和改造傳統,吸納西方現代的成就,振興中華並貢獻於世界。梁漱溟的終極嚮往是佛家,但主張為了生存,中國必先吸納以前進為導向的西方成就,然後回歸兼顧前進與後退雙向的中國文化,最後才皈依以後退為導向的佛家境界。熊十力則吸納了印度哲學,歸宗《易經》,創造《新唯識論》,成為新儒家的始祖。其弟子唐君毅《哲學概論》遍及流行的西方哲學潮流,而歸宗於黑格爾的絕對唯心論,致力於融合中西哲學。牟宗三精研邏輯,承繼康德的批判哲學,並以中土三教肯定了他「智的直覺」的體証。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餘英時表示傳統王權皇朝所推崇的是三綱五常、不許犯上作亂、可被利用的儒家;新儒家是學術性、批判性的、絕非叫人不要犯上作亂。陳獨秀佩服孔子有教無類不講階級,也佩服孟子的「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餘英時, 大陸提倡儒家是死亡之吻 , 開放雜誌, 2014-12-21。 ==評價== 自現代始,儒家曾飽受批評,繼後卻有峰迴路轉之勢。批評者順應西方一些人的想法,認為儒家“過於保守”,沒有“拼搏精神”等等。中國新文化運動中的魯迅是傳統儒家的主要反對者之一,他反對儒家提倡的君臣思想,認為那無異於藉由個人崇拜實現的思想控制,並主張獨立、創新、自主。魯迅在諷刺小說《狂人日記》中,把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比作“吃人的歷史”。有反對聲音表示,魯迅要突破的封建禮教,是現代人廣泛缺失的“責任心”和“道德觀”。 ===關於現代化與經濟=== thumb|upright|《新青年》 20世紀前期,《新青年》和新文化運動有力抨擊儒家思想,當時大多數知識份子的共識是,儒家傳統必須鏟除,中國才能現代化,陳獨秀、魯迅、吳稚暉、章太炎、劉師培等人政見各有不同,但都共同反孔。人們普遍相信,儒家是一種政治的意識形態,支援專制體制。從西方的自由主義思潮來看,儒家的家庭被視為「牢籠」,否定個人基本權利,鉗制青年的創造力。魯迅批評儒家家庭倫理只是「禮教」,互相殘害,巴金小說《家》反映了對家庭的批判。口號「打倒孔家店」,主要針對儒家家庭。當時,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份子大多認為,儒家重視權威,變成一種對個人、年輕人及女性的壓制,鉗制創造力,禮節矯揉造作,過時而偽善。三綱觀念被批評為三大繩索,控制臣民、青年和婦女,儒家倫理專制獨裁,是麻木不仁的剝削制度。1980年代,大部份大陸學者認為儒學妨礙中國邁向自由民主,強調集體高於個人,權威高於自由,責任大於權利,個人無權對抗國家,和諧合作優先於分歧和競爭,維護秩序和尊重統治者是核心價值,因此儒家是不民主或反民主的。 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儒家有礙現代化。馬克斯·韋伯認為,儒家缺乏「入世制欲主義」,欠缺資本主義的精神動力,屬「適應現世的理性主義」,講求人與社會、宇宙間的調和適應,強調品德修養,君子不器,以致工商受阻,科技遲滯。在1950及1960年代,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儒家與現代世界並不相容,儒家要求穩定,與現代化的條件背道而馳,使洋務運動終告失敗。有西方漢學家認為,儒家將消失於現實世界。 儒家思想對東亞的近現代經濟發展有多方面的影響。社會學家指出,德川幕府時期的儒家思想有利日本現代化,日本儒家強調臣民對政治領袖的精忠不二,有助政府調動資源,在現代化中擔當強大主導角色。但中國儒家重視孝大於忠,家族凌駕一切,則欠缺克服傳統的動力。現代東亞經濟成功,現代化形態有異於歐、美的現代化模式,社會學家彼得·柏格歸因於「通俗的」()儒家思想,如尊重上下之別、獻身家庭、重視紀律、勤儉精神等。有學者認為,儒家倫理有助大規模工業化;儒家強調自我剋制,重視教育,文化普及,識字率高,人力資源豐富,力求掌握各種技術,工作態度嚴肅,對家庭有高度責任感,努力工作,勤於儲蓄,並以集體為先,重視紀律、人際關係及相互合作,上下有序,渾然一體,推動了20世紀後期東亞地區的工業化,有助日本和四小龍的經濟起飛。亦有學者指出,儒家並不關注擴張性的生產活動,對資本主義發展並無貢獻;現代儒家倫理可以起的作用,其實是限制資本與工業的過度發展,對政治和經濟活動作出人文主義的批評。 ===關於人文主義傳統與民主=== 當代學者重估儒家的人文主義傳統。學術界公認,儒家是人類文明主要精神遺產,承認儒家對中國有許多貢獻,舊社會的許多缺點其實和儒家無關,當今中國人仍可在儒家文化中有所得著,儒家價值與現代文化並非勢不兩立,可以為中國的現代轉化提供精神動力。主張復興儒家的學者認為,儒家思想有助於克服現代性危機,合乎中國發展所需,以重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特性。儒家的理想與教誨,尤其是「君子之道」,有助於克服現代性的弊端,對於現代人安身立命、心性與道德修養、團結精神與公民責任的培育,都有重要和積極意義。儒家亦包含若干思想資源,可以和人權觀念相接榫,有助人權的落實。 在臺灣,近年隨著本土化、民主化和去中國化的發展,部分人士對儒家觀點提出了否定性乃至汙衊性的看法。例如有些學者傾向認為強調尊卑倫理而非普遍權利觀唸的儒家文化是統治者奴化人民的極佳工具、阻礙臺灣民主程序,傾向與儒家等傳統文化劃清界線,而更強調公民教育、公民社會、普世價值、人權教育、法治教育、多元文化與其他技能等葉繼業, 國父思想與中國道統 儒家文化阻礙臺灣民主程序 , 臺灣教會公報, 2014-01-22張茂桂, 臺灣「多元文化」政治與運動 , 20090415湯梅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臺灣公民教育的轉變歷程:民主化與全球化的挑戰(I) , 《人權學刊》2卷3期, , 2014年6月湯梅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臺灣人權教育發展的文化探究:特殊性與普世價值的對話 , Education Journal《教育學報》37卷1/2, 2009-06,頁29-56林佳範, 臺灣校園的「人權法治觀」與「人權法治教育」 黃默, 國家人權委員會、亞洲、與亞洲價值 , 臺灣人權促進會, 2000。 此外,前總統李登輝亦曾對此表示亞洲價值被部份政治人物利用作為剝奪人權的藉口,成為部分國家走向完全民主的主要阻礙,並慶幸儒家傳統在臺灣並無深厚影響,對臺灣致力民主化幹擾不大。臺灣民主之路:李登輝先生蒞臨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致詞稿 , 2005年10月20日。 但是,也有些學者對儒學與臺灣的民主自由之間的關係抱持著不同的觀點。例如美國加州佩珀代因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費約珥()與蘇波()認為,儒學的基本價值使臺灣的民主化與政治自由化成為亞洲其他地區的典範。此外,哲學學者李明輝也認為儒家思想對於臺灣民主化與兩次的政權輪替較其他國家相對地平順,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臺北市立大學副教授李淑珍則表示,儒家思想在臺灣民主化的程序中,既是助力也是阻力。 == 參見 == * 儒教 * 儒家人物列表 * 儒家學派列表 * 儒家社會 * 亞洲價值 * 韓國儒學 * 武俠文化 * 十三經 * 法家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延伸閱讀 == ; 有關儒家歷史 * * * * * * * * * * * * * * * * * * * ; 有關儒家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部連結 == *「儒家網 」 *「中國儒學網 」 *「中華儒學網 」 *「國際儒學網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儒家 」 Category:諸子百家 Category:先秦哲學 Category:政治意識形態 Category:哲學流派
國家
國家(;;;),又作國或邦,現代多指主權國家()。廣義而言,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宗教、領土、政權或歷史之社會群體;狹義而言,國家為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一般國家以行政管理當局為其象徵,係擁有社會治理權力的國家機構,在一定的領土內擁有內外部主權。 == 定義 == 在國際法上的國家實體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人民」,亦即該國的固定人口。 * 「領土」,由國家持有並管理之地理位置,包含「浮動領土」(延伸領土)。 * 「政府」,代表國家行事的機構體系。 * 「主權」,對內擁有統治權,對外具有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 == 詞源 == 在古漢語中原有「國」或「邦」的單字,原義為城市或城市領土邊界,為封建制下諸侯的封地。因為領土採世襲傳承,與「家」結合,成為複合詞「國家」,意為由某個家族建立的世襲王朝。在中國清代之前,認為世界所有領土皆由皇帝擁有,因此沒有明確的國家概念,古漢語中的「國家」不完全與現代一致。現代漢語所說的國家,其意義主要起源於歐洲16世紀至19世紀間的各種政治學說,在19世紀中後期由歐洲國家與美國陸續傳入中國。 === 漢語 === 漢語中“國家”一詞,上古稱為國,甲骨文字字為戓(後來發展為或字),象徵執武器守衛領土。在金文中加入「囗」(即「圍」),象徵城牆,形成現在的-{國}-,有城邦、城市、都城之意《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域也是由此分化出來。另外又有邦字,與國同義,甲骨文字義為在田野疆界上種植的樹木,金文轉變為-{豐}-加上邑,強化領土與邊界的概念,後轉化為指諸侯的封地《說文解字》:「邦,國也。從邑,豐聲。」。 漢語古代“國”的涵義類似但不等同於現代觀念中的“國家”,而“國”與“家”在最初是有區分的《尚書》:“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國”從部落聯盟的氏族土地,至商周成為對其諸侯封地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86年版《荀子·儒效》謂「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秦漢以後以一國而統天下,由於儒家文化強調“家國同構”,家又指家庭、家族,從而形成了“家”“國”並提的條件,“國家”指一國整體,如西漢劉向《說苑》:“苟有可以安國家,利人民者”,《明史》:“國家正賴公耳”。但是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國家”指由某個姓氏家族形成的王朝顧炎武《日知錄》:「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並非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在西學東漸時,才用“國家”一詞附會西方的state孫關宏等 《政治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p73-114 ISBN 978-7-309-03661-9。 ===歐洲語言=== 在英語中,有數個單字可以對應到漢語中的國家。最常見的是 ,本義為一塊有特定範圍的土地,類似於羅曼語族的、,皆是領土的意思,與漢語「國」的原始意義接近,這個單字可以指在主權國家之下的一個特定區域,也可以指獨立國家()的領土,經由引申,成為國家的意思Jones, J. (1964). What Makes a Country? Human Events, 24(31), 14.。 另一個同義字,是政治學上常用的術語。最早來自於義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利所用的一詞,該詞來自於,本義為「現狀」。 是政府的一般化形式,指的是一個在法理上如同一個單一整體運作的組織群體,這個組織中的成員有共同的認同,採取共同行動。得用以指稱地方政府,如行省,可以指聯邦制國家下的個別成員,也可以用來指一個國家。一個擁有主權的國家,稱為主權國家。 另一個有時被譯為國家的英語單字,原是民族的意義,因為民族國家()的興起,在某些段落中,也被翻譯為國家。如果就「」這個字在現代英文中的意義而言,「」不僅指涉中文的「國家」(即英文的同義字、、),也可以指涉「民族」(即英文的同義字、、),而當「民族」以追求獨立自治、建立「國家」為政治目標時,「」亦可以被理解成「國族」或「民族國家」(即或)。 ,源自(Polis),原意為由公民組成的共同體,這個單字來自古希臘的城邦國家。 另一個同義字,又譯共同體或聯合體,源自於拉丁語“公眾事物”()一詞,指經由人民匯整合的共同財富與力量,是國家形成的基礎。 == 概論 == 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地理範疇,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語言、地理區別出來的領土;被政治自治權區別出來的一塊領地;一個領地或者邦國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關聯的地區。 依據馬克斯·韋伯的定義,國家擁有合法使用對暴力的壟斷。因此國家包括了一些機構,如武裝部隊、公務人員或是國家官僚、法院、和警察等政府機構。在國際關係理論中,只要一國的獨立地位被別國所承認,這個國家便能踏入國際的領域,而這也是證明其自身主權的重要關鍵。 雖然國家一詞通常廣泛用以稱呼所有政府機構或統治行為——古代或現代皆然,但現代國家制度的許多特色要直到15世紀的西歐才開始出現。 在20世紀後期,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人民和資本的流動性、以及許多國際機構的崛起,使得國家的治理能力受限,不過,絕大多數國家依然擁有著基礎的主權職能。故國家依然是政治學研究裡最主要的領域之一,而國家的定義也經常是學者爭論的焦點。 在政治社會學裡,卡爾·馬克思和馬克斯·韋伯的理論通常傾向於放寬國家的定義,以增加對於擁有強迫力量機構的重視。 自從19世紀後期以後,全世界所有可居住的土地都已經被各國劃分了;在此之前,大量面積的土地若非無人居住,便是尚未有國家宣稱其主權,又或者只有遊牧民族居住。至2016年為止,全世界已經有近200個國家,其中有197個被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包括聯合國會員國和聯合國觀察員國家),及10個「擁有實際對內主權」但主權具爭議國家世界地理索引,其中絕大多數(193)都是聯合國成員。 == 起源 == 喬納森·哈斯概括了兩種國家起源的模式:一種是衝突論,認為國家的產生源自於解決社會分層制度中的內在衝突的需要;一種是融合論,認為國家的出現是社會協作的需要。 哈斯總結了國家產生的途徑,主要有三種: * 國家的演進是在環境限制和頻繁戰爭中進行的 * 國家的演進是在大量基本生活資料要求輸出和交換的基礎上進行的 * 國家是在大規模水利灌溉工程中演進的 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則認為,歷史上有案可查的國家歷史說明,國家起源於少數人使用武力強行對大多數人施行統治。他否認人們因為簽署社會契約而形成國家。他認為,在遠古的時代,所有人都是沒有文化的粗人,沒有權利和義務的概念。在那個時候,只有依靠武力才能建立國家。 德國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認為,原初分散居住的人為了抵禦遊牧民族或遊民的侵擾而集中居住,形成村莊和城鎮,形成社會。這樣, 人們開始為了自身安全而組織建構規模較大的社會。他們將自己武裝起來,自己管理自己。國家漸漸成型。根據這樣的推理,英國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進一步認為,社會里的戰爭導致形成國家。他聲稱建立所有古代國家的國王原來都是將軍。 卡爾·馬克思認為國家是在原始社會晚期私有制產生之後才出現的,之前只有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部落。根據對古代歐洲和中國的考古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氏族公社向國家的過渡有兩種模式:直接從氏族社會中演化形成;從氏族社會解體後出現的酋邦中演化形成。 馬克思認為,國家滿足了佔據統治地位的社會階級對其他階級實施統治的需要。 最近,還有一種由海外華裔學者於星創立的新理論認為,人類使用語言導致國家的形成。認為自從人類開始使用語言以來,他們就不斷利用和開發媒介。媒介延長通訊距離。人們在更大範圍通訊,形成更大規模社會。以親屬關係為紐帶形成的原始社會解體,以語言為紐帶建立的文明社會成型。換言之,組成原始社會里的部落的所有成員必須經由同樣的血緣關係而連線在一起,而組成文明社會里的國家的所有成員必須使用同樣一種語言。政治語言學採用這個觀點。這個觀點也是學術界建構正在興起的政治語言學的理論基礎。 == 各個年代形式 == === 古代 === 人類史上首個國家在古埃及,首個帝國則由阿卡德人所建立。而在歐洲,國家歷史起源於古希臘。在古代時,國家有著許多形式,例如希臘時代的國王和軍隊,或者是羅馬的皇帝和貴族。在前4世紀以前的希臘城邦時代,社會的自由人會被授與公民權,這些城邦的「民主」一直持續到亞歷山大時代逐漸被各王國攻佔或殖民才結束。 相較之下,羅馬並沒有採用直接民主,但卻從君王體制發展為共和體制,由羅馬貴族主導的元老院進行統治。希臘城邦促成了直接民主的概念,而羅馬則促成了羅馬法裡的概念,以及區分私人和公共領域的概念。 === 封建歐洲 === 羅馬帝國的瓦解使得原有的帝國土地被各地的貴族所分割,這些貴族在政治上、司法上、和軍事上的角色都與經濟生產的組織一致。在中世紀早期,西歐國家的權力被封建制度化,地方的財產所有人經由向領主宣示效忠而獲得土地和政權。在這種情況下,依據馬克思主義的說法,他們的地產便是社會的基礎經濟單位,也等同一個國家。 封建歐洲的國家制度則是由封建主和君王組成的不穩定架構。君王在形式上是主權的首腦,但實際上卻沒有絕對的權力可以進行統治;相反地,貴族和君王間的關係是由不同程度的從屬關係所調解的,也沒有稅賦的中央制度。這種情況確保了統治者都必須得到領土內每個地主的「同意」。而羅馬天主教教會則擁有與統治者同等的立法權力,而不需附屬於現世的權威。因此「現代國家」的概念在中世紀封建時代仍尚未出現。 === 現代 === 在西方,「現代國家」作為由最高政治權力和既定領土所組成的權力架構,一直要到15世紀後期才開始於西歐發展,並且在獨裁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崛起中達到高峰。 幾個歐洲的君王國家—都鐸王朝統治下的英格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和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國都展開了各種增強中央集權和經濟控制的計畫,他們逐漸發展出許多在今天被稱為「現代國家」的特色。這種中央集權的過程牽涉到政治邊界的劃分,歐洲的君王們逐漸擊敗其他的權力來源—例如教會或小型諸侯。取代了封建統治下分散的制度,改以大規模、統一的國家來統治逐漸浮現的既定領土。這個過程使高度的中央集權得以發展,並逐漸增加專制君王統治的官僚政治形式,在17和18世紀,現代國家制度的基本特徵已經形成,包括常備軍制度、中央的稅賦制度、外交關係和常駐大使館,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重商主義。 文化和民族的同質化在現代國家制度的發展裡也扮演了顯著角色。自從專制主義時代以來,國家泰半以民族作基礎所組織的。不過,即使是在種族同質化最深的社會裡,國家和民族也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因此國家經常主動促進民族主義,強調國民對共同的象徵和民族的認同。 國家的形成究竟是由內部動力和衝突所推動的,或由國際的動力如戰爭、帝國主義、或經濟支配所造成。馬克思主義者通常主張,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主義的浮現是重要的標誌,這也與民族國家的形成相符合。 == 理論 == === 政治哲學 === 探討國家本性的政治哲學對國家的界定,主要分為共同體說和契約論兩大流派。 將國家視為政治共同體,是自古希臘以來就已經形成的古典政治觀念。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是在城邦這個共同體中實現價值的,否則,人只是經濟動物,而不是真正的人。西塞羅,康德等人認為共和國是人們依照法律結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集合體。 契約論者則認為國家是基於個人利益建立的,人們基於某種共同的利益而組成國家,併為實現個人利益而服務。人們透過訂立契約的方式尋求和平,國家是“帶劍的契約”,用以對違反契約的人進行處罰。霍布斯則將國家稱為“利維坦”。 === 當代理論 === 在政治學裡對於「國家的理論」分為三種:馬克思主義、多元論、和制度主義。這三種理論都被用作解釋國家。有幾個問題使得解釋國家變得相當複雜。首先,國家的定義界線並不完整,而且經常改變。第二,國家並非只是不同團體互相鬥爭的舞臺,但也是在團體的外部和內部進行衝突的舞臺。一些學者經常提起「國家的利益」,但實際上在國家內部有著各種不同的利益團體,這些團體要並非只是單獨的以國家或社會為中心,而是在公民社會裡的不同團體和不同國家參與者之間所發展出的。 ==== 馬克思主義 ==== 在近現代的思想史上,無論在分配問題上持何種態度,右翼和左翼的經濟學家都極為關注國家的再分配職能,但馬克思或許是重要的例外,他認為國家最終必然消亡。 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現代國家所扮演的角色是由他們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的位置所決定的。許多當代馬克思主義者都引述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的理論—國家是替資產階級管理一般事物的執政機構。而馬克思主義對國家的經典定義來自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不可調和的產物,認為國家是統治階級用來壓迫另一階級、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國家的官方也因此與資本的擁有人享有相同的利益,並藉由政治和人與人之間的綑綁來連結兩者。列寧認為:“國家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暴力機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階級受一個階級控制的機器。”認為在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民主自由,主張透過暴力革命推翻現階段的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建立由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實現大多數無產階級對少數的資產階級的專政,並認為在此基礎上,國家會逐漸成為一種不需要的東西並逐漸消亡。在這一點上共產主義與無政府主義有著共同點,即都主張消滅國家,但列寧批判無政府主義者是要一夜之間取消國家而不採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在一篇同無政府主義者的論戰中,他寫道: 相較之下,其他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則聚焦於「誰控制國家才正當」的問題。希臘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尼科斯·普蘭察斯認為,資本主義國家並非永遠依照著統治階級的利益行動,即使是在這種情況發生時,也並非是國家的官員有意這樣做的,而是因為國家的「結構」位置安排會確保資本的長期利益能夠永遠支配這個社會。普蘭察斯對於馬克思主義作品的主要貢獻是「國家自主性」的概念,國家自主性的概念闡明並且指明瞭馬克思主義對於國家的概念。他的理論後來被稱為結構功能主義。 ==== 多元論 ==== 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歐陸較具影響力,而多元論則在美國較具影響力。多元論學者羅伯特·達爾認為國家既非爭奪利益的競技場,亦非某些利益集團的代表機構。權力在社會的架構裡進行競爭,而國家政策則是週期性談判所製造的結果。雖然多元論承認不平等的存在,但他們宣稱所有團體都有機會向國家施壓。多元論認為國家的行為是由多頭政治和各種利益團體的壓力所產生的。 ==== 制度主義 ==== 馬克思主義和多元論都認為國家是社會裡的團體的行動所造成的,例如階級或是利益團體。故學者批評這兩者是「以社會為中心」來瞭解國家,這些學者強調國家的自主性,但同時也重視社會的力量。 「新制度主義」主張人的行為是機構的基本模型,宣稱國家並非是一種「工具」或是「競技場」,也不會依照某種階級的利益而「運作」。接受這種理論的學者強調公民社會在經濟和國家之間的介入,以解釋國家形式的變化。 新制度主義在國家的理論上,主張國家是具有自主性的。換句話說,國家的公務人員有著他們自己的利益,而他們也會獨立的(也是與之衝突的)在社會裡追求扮演參與者的角色。由於國家控制了強迫的工具,並且使許多公民社會裡的團體必須倚賴著國家,國家的公務人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會對公民社會施加他們自己的偏好。 新制度主義者們宣稱擁護馬克斯·韋伯的理論,通常會區分所謂的「強勢國家」與「弱勢國家」,主張國家免於受社會施加壓力的「相對自主性」決定了國家的權力大小—這種理論也在國際政治經濟的領域裡有一些支持者。 == 公民社會 == 由於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各種部分的公民社會擁有越來越多接觸國家機構和發展公共政策的角色,國家的界線也越來越難以區分。國家的界線總是在改變著,舉例而言,如私有化、國有化、和新的管制機構的創立。半自治組織的本質經常含糊不清,在判斷他們究竟屬於公民社會還是國家的問題上,也引起政治學家之間的爭論。 在尤爾根·哈貝馬斯論述公共領域的概念裡,他將公民社會定義為在國家制度之外的公共利益功能。相較之下早期的西方哲學家,如托馬斯·霍布斯和黑格爾,則強調國家超越社會的地位。 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例如安東尼奧·葛蘭西,則全盤質疑在國家和公民社會之間的區分,他主張國家是由許多社會的部分所結合而成的。而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則主張公民社會的組織如教堂、學校、甚至是工會都是組成國家機構的一部分。因此,在一個國家的社會裡存在著許多團體,這些團體在原則上是自治的,但仍需依賴國家的支援。 == 國際系統 == === 超國家主義 === 國際關係理論家通常假定世界上存在著國際系統,國家進行各自的策略盤算,推估其他國家可能採取的行動。從這個觀點來看,涉入國際系統的國家將會面臨外部和內部安全以及合法性的兩難困境。最近以來「國際共同體」一詞被用以稱呼那些建立了國際規則、常規、和制度的國家們,這些國家以此來引導他們之間的關係。國際法、外交、正式政權、和組織的根基也從這裡衍生。 20世紀後期,全球化的現象也引發了關於國家是否能保持主權的行動自由的爭論。全球化限制了國家在某些領域的行動自由,尤其是在西歐國家,最突出的例子是歐盟所進行的整合。 === 國際法 === 國家地位的法律標準是不明確的。通常這方面的法律都被政治情況所左右。不過,在1933年簽訂的蒙特維多公約經常被引述,這份公約的第一項條文宣告: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 趙鼎新:〈國家合法性和國家社會關係 〉。 * Ralph Miliband 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 (1969) * 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 Robert Dahl, 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 * Theda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 Country from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1, 1994, 1998, 2000, 2003 * Nati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相關條目 == * 獨立 / 主權 * 主權國家列表 / 國家列表 / 有限承認國家列表 * 語言 / 文化 * 族群 / 民族 / 血統 * 歷史 * 政府 / 人民 / 領土 * 社會 / 社會科學 * 國旗 / 國旗列表 * 人文地理 * 領地 / 政區 * 邦國 * 行政管理 * 國家與政治實體 * 世界地理索引 * 國際關係 * 民族國家 * 警察國家 * 沒有軍隊的國家一覽 * 單一制 * 國家機器 * 國家與社會的關係 * 微國家 Category:政治 Category:政治學
9月2日
9月2日是陽曆年的第245天(閏年是246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0天。 == 大事記 == === 前1世紀 === * 前44年:西塞羅開始發表一系列演講,號召反對馬克·安東尼。 * 前31年:屋大維的羅馬共和國軍隊在亞克興戰役戰勝馬克·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麗奧佩脫拉七世的聯軍。 === 12世紀 === * 1192年:“獅心王”理查一世與阿尤布王朝蘇丹薩拉丁簽訂迦法條約,結束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 17世紀 === * 1666年:倫敦發生該城市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火災,其中舊聖保羅座堂等大片建築遭到燒燬。 === 18世紀 === * 1752年:在大多數天主教國家以及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9/2的下一天為9/14,大不列顛島採用儒略曆的最後一天。這天之後直接跳到9月14日(星期四),開始採用公曆,相對於其他西歐國家慢了約兩個世紀。 * 1789年:美國財政部成立。 * 1792年:法國大革命:九月大屠殺開始。 === 19世紀 === * 1807年:拿破崙戰爭:英國海軍炮轟哥本哈根以阻止法國奪取丹麥海軍。 * 1856年:天京事變: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突襲東王府,誅殺東王楊秀清,其後大肆屠殺官民二萬人。 * 1861年:中德通商條約在天津簽訂。 * 1864年:南北戰爭:威廉·謝爾曼率北軍攻佔亞特蘭大。 * 1870年:普魯士軍隊在色當會戰中俘虜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法蘭西第二帝國隨後遭到推翻。 * 1872年:國際工人協會在海牙召開代表大會。 * 1885年:美國發生石泉城大屠殺,造成28名華人礦工死亡、15名華人礦工受傷。事後美國政府向清廷賠償14.9萬美元。 * 1891年:宜昌教案發生。 * 1898年:恩圖曼戰役:英國和埃及聯軍擊潰蘇丹軍隊,重新在蘇丹建立統治。 * 1898年:德國宣佈膠澳(今青島)為自由港,向世界各國開放,貨物可以免稅進出。 === 20世紀 === * 1901年:美國副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提出巨棒外交政策。 * 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制。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軍隊藉口對德國作戰,出兵中國山東。 *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宣佈收復但澤。 * 1943年:臺語舞臺劇《閹雞》在臺北大稻埕永樂座首演,還發生演出中途斷電、演出曲目之後被臺灣總督府禁唱等打壓事件。《閹雞》首演之後,再也無從登上臺灣劇場的舞臺。直到2008年「臺南人劇團」把這部舞臺劇重新搬上國家戲劇院演出。 ,尤其是首演當晚,演出進行到一半時,劇院忽然停電,演出幾乎被迫停演,然而當時的觀眾中有人自動跑上舞臺兩側,以手電筒的照明代替舞臺燈光,要求繼繽演出,讓全劇得以順利演完。這種表現民族意識的戲劇,令日本當局十分惱怒,第二天便下令禁止在演出當中演唱這些臺灣民謠。。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代表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向盟軍簽署降伏文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 1945年:越南獨立同盟會主席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 1945年:朝鮮半島三八線劃分。 * 1958年: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北京電視臺在北京正式開播。 * 1958年:九二海戰開戰。 * 1958年:蘇聯在埃裡溫上空擊落一架美國空軍間諜飛機。 * 1960年:西藏流亡議會選舉成功進行,第一批議員宣誓。這一天被西藏流亡政府定為民主日。 * 1964年:蘇聯民航721號班機在南薩哈林斯克墜毀,導致87人遇難。 * 1967年:帕迪·貝茨創立西蘭公國。 * 1969年:美國第一臺自動櫃員機在紐約市洛克菲勒中心投入使用。 * 1970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宣佈取消阿波羅15號及阿波羅19號的登月計劃。 *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呼和浩特市開幕。 * 1986年: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接受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電視採訪談論中蘇和中美關係。 * 1989年:臺灣臺北鐵路地下化工程中的臺北車站新站正式啟用。 * 1990年: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宣佈從摩爾達維亞分離。 * 1991年:美國承認波羅的海國家的獨立,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 * 1992年:美國總統布殊宣佈向臺灣出售F-16戰鬥機,此舉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烈不滿。 * 1998年:瑞士航空111號班機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附近海域墜毀,機上229人全部罹難。 * 1998年:安瓦爾·易卜拉欣被解除馬來西亞副首相職務。 === 21世紀 === * 2008年:網頁瀏覽器Google Chrome的首個測試版本正式發布,隨後逐漸成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網頁瀏覽器。 * 2010年:韓國三星電子在德國柏林的IFA上釋出全球第一臺使用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三星Galaxy Tab 7.0。 * 2016年:首屆金磚國家電影節在印度新德里舉辦。 * 2020年:德國政府宣佈俄羅斯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爾尼遭到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攻擊。 == 出生 == * 1746年:亨利·斯科特,英國貴族,第三代巴克盧公爵及第五代昆斯伯裡公爵(1812年逝世) * 1753年:瑪麗·約瑟芬公主,法國王妃、普羅旺斯伯爵夫人(1810年逝世) * 1778年:路易·波拿巴,荷蘭國王(1846年逝世) * 1837年:張之洞,清朝政治家(1909年逝世) * 1838年:利留卡拉尼,夏威夷女王(1917年逝世) * 1839年:亨利·喬治,美國政治經濟學家、新聞工作者(1897年逝世) * 1850年:艾爾·斯伯丁,美國運動員,斯伯丁公司創始人(1915年逝世) * 1853年:威廉·奧斯特瓦爾德,德國物理化學家,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32年逝世) * 1870年:托斯卡納的路易絲,薩克森王國王儲妃(1947年逝世) * 1877年:弗雷德裡克·索迪,英國化學家,19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56年逝世) * 1878年:維爾納·馮·勃洛姆堡,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司令(1946年逝世) * 1878年:莫里斯·弗雷歇,法國數學家(1973年逝世) * 1879年:安重根,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刺客(1910年逝世) * 1883年:伊麗莎白·瑪麗,奧地利帝國女大公(1963年逝世) * 1913年:比爾·香克利,蘇格蘭足球教練(1981年逝世) * 1913年:伊斯拉埃爾·蓋爾範德,烏克蘭猶太裔數學家(2009年逝世) * 1916年:劉白羽,中國作家(2005年逝世) * 1919年:郭小川,中國近代詩人(1976年逝世) * 1919年:黃昆,中國物理學家(2005年逝世) * 1919年:瑪吉·錢皮恩,美國舞蹈家、編舞家、教育家(2020年逝世) * 1923年:勒內·託姆,法國數學家,突變論創始人,1958年獲菲爾茲獎(2002年逝世) * 1923年:林思齊,來自香港的加拿大商人、卑詩省省督(2010年逝世) * 1924年:丹尼爾·阿拉普·莫伊,肯亞總統(2020年逝世) * 1935年:曾江,香港男演員(2022年逝世) * 1936年:安迪·葛洛夫,匈牙利出生猶太裔美國企業家,英特爾創辦人(2016年逝世) * 1937年:德里克·福德斯,英國電視喜劇演員(2020年逝世) * 1937年:朱塞佩·加蘭特,義大利男子賽艇運動員(2021年逝世) * 1938年:艾博雅,英國外交官(2020年逝世) * 1939年:賈克·朗,法國政治人物 * 1946年:山中喬,美裔日本演唱家、演員(2011年逝世) * 1948年:大衛·史提芬遜,美國天文學家 * 1948年:奈特·阿奇博爾德,美國籃球運動員 * 1951年:馬克·漢蒙,美國演員 * 1951年:-{zh-hans:吉米·康諾爾斯;zh-hk:佔美·幹納斯;zh-tw:吉米·康諾斯;}-,美國前世界第一職業網球運動員 * 1952年:元華,香港武打演員 * 1953年: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阿富汗塔吉克族名將,曾任阿富汗國防部長(2001年逝世) * 1954年:-{zh-cn:安德烈·巴比什; zh-tw:安德烈·巴比斯}-,捷克政治家,第12任捷克總理 * 1955年:米雪,香港女演員 * 1957年:蔣偉寧,臺灣土木工程學者,前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 * 1958年:茲德拉夫科·克里沃卡皮奇,蒙特內哥羅機械工程學教授、作家、政治家,曾任蒙特內哥羅總理 * 1959年:蓋·拉利伯特,加拿大太陽馬戲團創始人與執行長 * 1960年:雷克斯·哈德勒,美國職棒大聯盟外野手 * 1961年:黃秋生,香港男演員 * 1961年:-{zh-hans:卡洛斯·巴爾德拉馬; zh-hant:華達拉馬; zh-hans:巴爾德拉馬; zh-hant:華達拉馬;}-,哥倫比亞足球運動員 * 1962年:範偉,中國小品演員 * 1963年:小林瞳,日本前AV女優 * 1964年:-{zh-hans:基努·裡維斯;zh-hant:基努·李維;zh-hk:奇洛·李維斯;zh-tw:基努·李維;zh-mo:奇洛·李維斯;}-,美國男演員 * 1965年:萊昂納爾·安格明,諾魯人權律師、政治人物,第31任諾魯總統 * 1966年:奧利維耶·潘尼斯,法國賽車手 * 1966年:-{zh-cn:薩爾瑪·海耶克; zh-tw:莎瑪·海耶克; zh-hk:莎瑪·希恩;}-,美國女演員、導演、影視製作人 * 1967年:安德烈亞斯·穆勒,德國足球運動員 * 1969年:江欣慈,香港歌手 * 1971年:陳霽平,香港女演員 * 1972年:賈斯汀·馬斯克,加拿大作家 * 1974年:國分太一,日本偶像、演員 * 1976年:李英健,香港賽車手 * 1979年:吳卓羲,香港歌手、演員 * 1979年:葉乃文,臺灣男歌手 * 1982年:曹敏莉,香港女演員 * 1984年:唐禹哲,臺灣歌手、演員 * 1986年:今市隆二,日本歌手 * 1988年:加藤慶祐,日本男演員 * 1988年:迪米特里·奧恰洛夫,德國乒乓球運動員 * 1989年:-{zh-tw:亞歷山大·帕託; zh-hk:阿歷山大·柏圖;zh-cn:亞歷山大·帕託 }-,巴西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89年:捷德,德籍俄羅斯DJ、唱片製作人、詞曲作家 * 1989年:李友廷,臺灣創作歌手 * 1990年:馬庫斯·埃裡克松,瑞典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 1991年:蔣勁夫,中國演員 * 1991年:許秀娟,韓國女子偶像團體DIA成員 * 1991年:蘇菲·英格爾,威爾斯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92年:瑪迪琳·貝莉,美國女歌手、詞曲作家 * 1992年:-{zh-hans:埃米利亞諾·馬丁內斯;zh-hk:伊美利安奴·馬天尼斯;zh-tw:艾米里亞諾·馬丁內斯;zh-mo:艾美蘭奴·馬天尼斯;}-,阿根廷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93年:蒙提娜·高斯,澳洲模特兒 * 1995年:金英助,韓國男子偶像團體ONEUS成員 * 1996年:鄭晟河,韓國彈指吉他手 * 1999年:張逸傑,中國男演員 * 1999年:李蘭迪,中國女演員 * 2001年:高橋藍,日本男子排球運動員 * 2000年:七嶋舞,日本AV女優 * 2008年:趙紫諾,香港女歌手 * 生年不詳:竹尾步美,日本女性聲優 == 逝世 == * 421年:君士坦提烏斯三世,西羅馬帝國皇帝(出生年份不詳) * 1083年:高麗文宗,高麗國第11任君主(1019年出生) * 1274年:宗尊親王,日本鎌倉幕府第6代徵夷大將軍(1242年出生) * 1332年:元文宗圖帖睦爾,元朝皇帝(1304年出生) * 1651年:柯塞姆蘇丹,奧斯曼帝國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女性之一(1589年出生) * 1770年:傅恆,清朝軍機大臣(出生年份不詳) * 1770年:愛新覺羅弘晝,清朝雍正帝的第五子(1712年出生) * 1813年:讓·維克託·馬裡·莫羅,法國陸軍元帥(1763年出生) * 1820年: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清朝嘉慶皇帝(1760年出生) * 1845年:貝納迪諾·裡瓦達維亞,阿根廷政治人物,首位阿根廷總統(1780年出生) * 1856年:楊秀清,太平天國東王(1823年出生) * 1865年:威廉·哈密頓,愛爾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1805年出生) * 1877年:康斯坦蒂諾斯·卡納里斯,希臘獨立運動領袖(1793或1795年出生) * 1937年:皮埃爾·德·顧拜旦,法國教育家、歷史學家,現代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1863年出生) * 1952年:約瑟夫·阿弗諾爾,法國外交官,第2任國際聯盟秘書長(1879年出生) * 1966年:岡村寧次,日本陸軍大將(1884年出生) * 1969年:胡志明,越南共產黨創始人、越南民主共和國開國領袖(1890年出生) * 1970年:長谷川清,日本海軍軍人,第18任臺灣總督(1883年出生) * 1973年: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英國語言學家、作家(1892年出生) * 1991年: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墨西哥外交家、政治家,198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11年出生) * 1992年:巴巴拉·麥克林托克,美國基因學家,198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02年出生) * 2001年:克里斯蒂安·巴納德,南非外科醫生,世界上首例人類心臟移植手術的實施者(1922年出生) * 2013年:羅納德·科斯,英國經濟學家,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10年出生) * 2014年:龍剛,香港導演(1934年出生) * 2014年:蘇南成,臺灣政治人物,曾任臺南市市長、高雄市市長、國民大會議長(1936年出生) * 2016年:伊斯蘭·卡里莫夫,烏茲別克首任總統(1938年出生) * 2017年:向守志,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員(1917年出生) * 2021年:米基斯·提奧多拉基斯,希臘政治活動家、作曲家(1925年出生) * 2022年:法蘭克·德雷克,美國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1930年出生) * 2022年:薛範,中國音樂學家、翻譯家(1934年出生) * 2022年:彼得·埃克斯利,澳大利亞電腦科學家(1979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國慶日 * :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流亡西藏:民主日 == 參考資料 ==
作家
作家,也稱為文學家(),一般是指使用不同寫作風格和技巧的書面文字來交流思想的人。作家創作不同形式的文學藝術和創意寫作,如小說、短篇小說、書籍、詩歌、遊記(旅遊文學)、戲劇、劇本、電視劇、歌曲和散文以及公眾可能感興趣的其它報告和。作家的文章廣泛在媒體上發表。能夠使用語言很好地表達思想的熟練作家通常對社會的文化內容做出重大貢獻 [A compilation of the bibliographies and short biographies of notable authors up to 1974.]。 相對於「作者」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寫作為職業的人,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參見== *作文 *作者 *寫作 *劇作家 *小說家 *編劇 *時事評論員 *學者 Category:自由職業 Category:文化及創意產業
周瑜
周瑜(),字公瑾,人稱「周郎」《三國志》:「瑜長壯有姿貌」,可見周瑜是相貌堂堂的美男子,但是「美周郎」一詞從未出現在正史《三國志》或小說《三國演義》中,二書只有曾稱其「周郎」,「美周郎」應是後人自創。有日本人認為來自日本文學著作,如《吉川英治三國志》,見《三國志人物事典》,小出文彥著、蘇竑嶂譯,目次、第2章吳,第133頁,譯注:「美周郎」,東漢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孫吳陣營首要的統帥,同時還是傑出優秀的軍事家、戰術家、戰略家、政治家、音樂家。周瑜為人相貌俊美《三國志周瑜傳》:「瑜長壯有姿貌」《吳地記》:「美姿貌」《續後漢書》:「美豐儀」《建康實錄》:「少有姿貌」、天資聰穎、胸襟寬闊、精熟音律,酒過三巡仍能聽出宴席間的音誤,故而傳言「曲有誤,周郎顧」。並深得主上孫策、孫權禮遇器重、提拔重用,妻子小喬三國志作小橋為江東美女“二喬”之一。 周瑜年少與孫策交好,稱總角之交,弱冠時助孫策於擊敗劉繇,嚴白虎,王朗等江東割據勢力,隨孫策平定江東。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還吳,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七年,曹操責權送質,周瑜勸諫孫權不納質,希望孫權佔據江南,擁兵自重,確立了割據江東、獨立建國的戰略方針。建安十三年,曹軍兵臨江東,周瑜分析曹操軍事上的錯誤,幾乎以一己之力,勸眾抗曹,並親率吳軍,以火攻大敗曹軍於赤壁。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漢末“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周瑜又率軍於南郡之戰中大破曹仁、徐晃聯軍,成功奪取軍事重鎮江陵,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但周瑜也在此戰中被流矢所傷。建安十五年周瑜提出“天下二分之計,西進取蜀,吞併張魯,聯合馬超,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的戰略。同年,周瑜在整軍入蜀路過巴丘時病逝,享年三十五歲。 周瑜是不少人羨慕追思的英雄形象,北宋蘇軾就寫了著名的懷古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周瑜是東吳勢力取得軍事成功和割據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讚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在小說《三國演義》裡,作者羅貫中為了襯託諸葛亮的才德卓越、智慧非凡,將周瑜描寫成為心胸狹隘,與諸葛亮明爭暗鬥之人物。 ==生平== ===高官世家=== 周瑜出身名門大族之後,盧江郡周氏家族曾經多代人出任朝廷要職之位,從高祖父周榮由於通曉經典而得到推薦,得司徒袁安闢為府僚。袁紹和袁術的高祖父袁安多次和他談論當世大事,他見解獨到,能提出不同尋常的觀點,袁安很賞識、器重他。從曾祖父周興,在漢安帝時任尚書郎。從祖父周景,少以廉潔能幹見稱,初被察為孝廉,闢公府。後為豫州刺史,李膺、荀緄等為從事,更遷至尚書令,登為太尉後漢書曰:景字仲嚮,少以廉能見稱,以明學察孝廉,闢公府。後為豫州刺史,闢汝南陳蕃為別駕,潁川李膺、荀緄、杜密、沛國朱㝢為從事,皆天下英俊之士也。稍遷至尚書令,遂登太尉。張璠漢紀曰:景父榮,章、和世為尚書令。初景歷位牧守,好善愛士,每歲舉孝廉,延請入,上後堂,與家人宴會,如此者數四。及贈送旣備,又選用其子弟,常稱曰:「移臣作子,於之何有?」先是,司徒韓縯為河內太守,在公無私,所舉一辭而已,後亦不及其門戶,曰:「我舉若可矣,不令恩偏稱一家也。」當時論者,或兩譏焉。。從叔周忠先後出任大司農、光祿大夫,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 ===總角之交=== 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出兵加入討伐董卓聯軍,他家裡人則從壽春遷至舒城。《江表傳》記載,周瑜聽說了與其同年孫策的名氣,因此前往壽春拜訪,兩人一見如故,獨相友善,周瑜遂建議孫策帶家人移居舒縣。周瑜甚至提供自家南側大宅給孫策一家人,同時拜謁孫策母親,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等到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楊太守時,周瑜也一起跟隨。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喪父後,多年依附在袁術手下打拚,終於下定決心起兵發展,正要東渡長江時,書信報知周瑜,周瑜立刻率領五百人起兵響應,孫策高興地說:「我得到你,事可成了《太平御覽·人事部·喜》注引張勃《吳錄》:長沙桓王(孫策)在曆陽,遣書呼周瑜。瑜將兵五百人,船糧器杖,星夜馳赴。王大喜,執瑜手曰:「卿至,諧矣。」。」隨後幫助孫策攻克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當利(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秣陵(今南京江寧秣陵關)打敗笮融、薛禮,轉而攻佔湖熟(今南京江寧湖熟街道)、江乘(今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曲阿(今江蘇丹陽),將劉繇趕走,發展極快。 後來孫策親自進攻山越,對周瑜說道:「我以這班士兵奪取吳郡會稽郡、平定山越已足夠,你先回去鎮守丹楊。」周瑜遂回師丹楊。不久,袁術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從父周尚為丹楊太守,周瑜隨叔父周尚還軍回壽春。袁術發現周瑜有才識和能力,想招攬周瑜為己用,但周瑜看出袁術並無成就,且不會用人,託辭請求回居巢出任縣長,袁術答應了周瑜請求之後,周瑜卻尋機從居巢東渡長江到了江東,回到孫策身邊。周瑜在做居巢縣長結識了魯肅,認為他非同尋常,就主動與他結交,兩人建立瞭如同春秋時子産和季札那樣密不可分的朋友關係。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親自迎接摯友周瑜,並任命他為建威中郎將,發二千兵為周瑜部曲,賜軍馬五十匹,為其建造屋舍,餽贈賞賜無人能及。孫策當著眾將面前下令道:「周公瑾才華傑出,與我是從少相識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義。就像之前在丹楊,就是他徵召人手及船隻糧草才能成就大事,若要計算他的功勞,這些也未足夠報答啊《江表傳曰》:策又給瑜鼓吹,為治館舍,贈賜莫與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周瑜的年齡僅比孫策小一個月。 ===負圖之託=== 廬江郡一帶,鄉民向來敬服於周瑜的恩德信義,周瑜身在舒城練兵,出備牛渚,後再領春穀長。不久,孫策發兵攻荊州,以周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當時江夏還在黃祖手上並不是孫軍領下),攻克皖,兩人得橋公三國演義‧喬玄二女,孫策對周瑜笑說:「橋公的兩個女兒雖然流離,但得我們二人作為夫婿,亦夠她們高興了。」兩人關係更進一步。後再進逼尋陽,大破劉勳,第二年年初討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今江西吉安)。周瑜留下來鎮守巴丘《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第三》以瑜恩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春穀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進尋陽,破劉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臨終前將權力交給二弟孫權。周瑜奔喪還吳,以中護軍的身分,與長史張昭一起輔佐孫權,共同掌管軍政大事。當時孫權繼承兄長孫策的官職只是會稽太守、將軍,賓客禮節都很簡從,唯獨周瑜用君臣的禮節表達對剛繼承基業孫權的支援,並確立上下君臣禮儀,認孫權為君。 ===英雋異才===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擊敗了河北的袁紹,兵威強盛,要求孫權送子質到曹營。孫權與周瑜及其母吳夫人商議,當時張昭、秦松等人猶豫不決,唯獨周瑜卻堅決反對,他認為:「昔日戰國時期的楚國初時被封於荊山的側面,只有不滿百里的土地,後來繼嗣賢能,廣開國境,建立基石於郢,遂據荊、揚二州,至到南海,傳承家業、延續國祚有九百多年。現今將軍(孫權)繼承父(孫堅)、兄(孫策)餘下基業,兼有六郡之地,賢才輩出,齊聚江東,兵多將廣,糧草富足,將士用命,採山裡的銅鑄成錢幣,取海水煮成食鹽,江東境內富饒,人心不會思亂,乘船在水上舉帆,朝早出發黃昏便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又有何急切要送人質?人質一旦入朝,不得不與曹氏建立關係,與其建立關係,則有召命便不得不往,會被制伏於人。最多隻不過做一個諸侯,僕從十多人,車數輛,馬數匹,又豈可和在南面稱孤相同?現在不如不派遣人質,慢慢觀看其變動。若曹氏能率兵來統一天下,將軍(孫權)再臣服於他也未遲。若是策劃暴亂,士兵猶如火燒,不息兵而自我消滅。將軍(孫權)韜勇抗威,等待天命,何以要送出人質?」孫權之母吳夫人支援周瑜的決定,並說:「周瑜所議決實對。周瑜與孫策為同年,只小一個月而已,我視他為自己的兒子,你要以事兄之禮對待他。」最後,孫權也沒有送人質給曹操《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注引《江表傳》:曹公新破袁紹,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書責權質任子。權召群臣會議,張昭、秦松等猶豫不能決,權意不欲遣質,乃獨將瑜詣母前定議,瑜曰:「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揚,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煑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汎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偪迫,而欲送質?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相首尾,與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極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豈與南靣稱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將軍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權母曰:「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質。。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督孫瑜等討伐麻、保兩處賊兵,俘虜萬多人,後還守官亭。後來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領數千人進柴桑,周瑜追討擊,生擒鄧龍。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討伐江夏,周瑜為前部大督。 ===恢弘大度===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曹操率軍南征,劉琮率眾降曹,佔領荊州,曹操得其步軍水軍數十萬,大軍壓境之際,將士皆為恐慌,曹操向孫權進逼。孫權打算與曹操一戰,然而孫權的眾臣下面分裂成主戰、主和兩派。魯肅勸孫權召回在鄱陽的周瑜,周瑜回到孫權身邊。孫權召開軍議詢問臣下計策,文臣為首的張昭首先向孫權說:「曹操是豺狼虎豹,挾持天子以徵戰四方,動輒以朝廷的名義來發布命令。今天我們如果進行抗拒,就更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況且將軍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長江天塹。現在,曹操佔有荊州的土地,劉表所訓練的水軍,包括數以千計的蒙衝戰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計全部船隻沿長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陸並進。這樣,長江天險已由曹操與我們共有,而雙方勢力的眾寡並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周瑜反駁張昭議論:「不然。曹操託名漢相,實屬漢賊。主公以神武雄才,倚仗父孫堅兄孫策所創基業,虎據江東,地方千里,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除賊扶漢。現今曹操前來送死,豈可不戰自降反而去迎曹?」周瑜並向孫權分析曹操與孫權兩軍的勝敗關鍵,指出:第一「北方未定,西涼關西仍有馬騰、韓遂為後患。」;第二「北方人慣習陸戰不習水戰,水土不服,捨馬鞍而乘舟船。」;第三「現今入冬,天氣盛寒,曹軍兵缺衣物,馬缺草料。」;第四「曹軍長途跋涉,且遠涉江湖早已疲憊不堪,麾下士卒皆無法適應水土多變,而會多生疾病。」。既而進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周瑜請求主公孫權給予精兵三萬人,進屯夏口,為主公破曹。孫權當眾說:「曹操欲廢漢朝自立已久,所懼怕的袁紹、袁術、呂布、劉表與我而已。如今其他群雄皆滅,唯獨我尚存,我與曹操勢不兩立,周瑜正當請兵出擊破曹,與我的意見相同,真是上天將周瑜授予我呀。《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第五》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將士聞之皆恐。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議者鹹曰:「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掩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鬬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乆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旣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鞌馬,杖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槀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閒,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權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乆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在與魯肅周瑜意見一致後,增加許多信心,堅定抗曹決心,孫權拔劍砍掉桌子一角,說:「再有言降曹者,如同此案!」孫權命周瑜為左都督(大都督),程普為右都督(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與劉備結盟,共破曹軍,藉此壓制主和派。然而程普並不服於周瑜之下,程普數以長年跟隨孫氏及年長的資歷並不服從周瑜的排程,周瑜始終以屈己待人的態度來回應程普。程普最終敬佩信服周瑜的胸襟氣量,對軍中友人說與:「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江表傳》曰: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雅量高致=== 赤壁之戰前,曹操知道周瑜年少俊美有才略,而蔣幹的故鄉九江郡與周瑜的故鄉廬江郡相鄰,於是派蔣幹去見周瑜,希望能勸說周瑜離開孫權前來效力自己。 周瑜接見蔣幹,說:「子翼你費盡心思,長途跋涉過江前來,是為曹氏做說客嗎?」蔣幹說:「我和你的故鄉同屬一州,大家分開後很久不見,我在遠方聽聞你的大名,因此前來敘舊,順道來看望你高雅的風采,但你卻說我是來當說客,豈不是在猜疑我欺騙你嗎?」周瑜說:「我曲藝雖然比不上夔和師曠,但聽賞你的絃音樂曲,也足以瞭解你曲中之意了。」之後周瑜請蔣幹入內一同進食。三日後周瑜邀請蔣幹參觀軍營,宴飲時還請侍者展示服飾珍玩,並向蔣幹說:「堂堂男子立身處世,遇到了解自己的主公,表面有著君臣之間的恩義,裡面卻更有連著兄弟般手足的情誼,不僅聽從自己的意見和計策,還和自己一起同生共死榮辱與共,即使蘇秦、張儀再生,酈食其再出現,尚且無言以對,又怎會是你這年輕人可以說得動呢?」蔣幹只是一直笑著,始終沒有說話,回去後向曹操稱讚周瑜情致高雅,並非單憑言辭就能挑撥離間江東孫氏兄弟與周瑜的關係,即是勸其放棄招降的念頭《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注引《江表傳》: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乃布衣葛巾,自託私行詣瑜。瑜出迎之,立謂幹曰:“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幹曰:“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而-{雲}-說客,無乃逆詐乎?”瑜曰:“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為設酒食。畢,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館,事了,別自相請。”後三日,瑜請幹與周觀營中,行視倉庫軍資器仗訖,還宴飲,示之侍者服飾珍玩之物,因謂幹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終無所言。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孫曹兩軍在赤壁兩軍遇上,曹操軍因有疾病,又不習水性,初戰便敗退,曹操引軍至江北。周瑜便與劉備軍在南岸設營,相方對峙。周瑜部將黃蓋建議用火計將曹軍打敗,周瑜認為可行,命黃蓋詐降。曹操果然中計,船艦全被燒燬,曹操北還南郡。 ===進兵南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與程普乘勝追擊,發兵南郡,與曹營大將曹仁隔江對持。周瑜派遣先鋒甘寧攻打夷陵,曹仁也分兵圍攻。甘寧向周瑜告急,周瑜採納呂蒙的計策,留凌統防守本營,自己就與呂蒙前往解救甘寧,甘寧之圍解決後,即引到北岸。周瑜親自率軍進攻,但右脅被流矢所傷,傷勢嚴重,引軍撤退。曹仁聞得周瑜傷得不能起來,親自督軍到周瑜陣前,周瑜乃起身行至軍營前激厲士氣,曹仁見狀便撤退。前後約一年時間,南郡終於被攻克。孫權別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同時周瑜上書:「劉備素有梟雄之姿,而關羽、張飛也有熊虎之勇,他們不會甘願寄人籬下久為人下者。我建議軟禁劉備,將劉備留在東吳,提供錦衣美食、音樂歌女,企圖軟化劉備志向,將關羽張飛二人,各置一方不讓他們見面,而將其帶上戰場參與戰事,大事可定。而如今要借荊州給他們立足,聚集他們三人,都在戰場,這恐怕是放龍入海,恐非掌中物、池中魚了。」但孫權以曹操仍在北方,應該結交各路英雄,又恐怕劉備難以控制,不採納周瑜的計策《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第八》權拜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瀏陽、州陵為奉邑,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帶,屯據江陵。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治公安。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擥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 ===天下二分===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即天下二分之計:因當時劉璋闇弱無斷,常被張魯攻掠,而曹操新敗,未能恢復元氣。可趁此時機攻討劉璋而吞併張魯,再與西涼之馬超結援,然後再出兵襄陽。如此,反攻北方即可成事。孫權答允,但就在趕回駐地江陵途中感染重疾,不久死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資治通鑑》卷六六載,獻帝建安十五年,“周瑜卒於巴丘。”《資治通鑑考異》曰:“按,《江表傳》,瑜與策同年,策以建安五年死,年二十六,瑜死時年三十六,故知在今年也。”孫權親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動。 ===婚姻爭議=== 有關小喬是否是周瑜的正室,一方觀點認為小喬至少並非周瑜元配(周瑜娶小喬該年已快25歲),且三國志中使用“瑜納小喬”,因此有人推斷小喬只是妾。另外,小喬與周瑜成婚是在孫策攻破皖城,二喬淪為女戰俘之背景下,雙方地位並不相符。之後,小喬等被擄獲之人一起被送回吳郡,周瑜則繼續敗劉勳,然後討江夏,後留下來鎮守巴丘,對比之下,這場婚禮發生在兩場戰爭之前,似乎未免草率了。 持有小喬是正妻的觀點則認為,古代成親之用語有許多,更因朝代不同而有些差異,因此並不能由此斷定小喬是妾。古代女子及笄才可結縭,也許兩人有年齡差距,亦有可能是根據《禮記》載,“男子二十而冠,始學禮,三十始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五始笄,二十三而嫁。”之說法影響,才導致此種情況。而且小喬之事蹟記載於《周瑜傳》中,亦佐證小喬對周瑜而言是重要人物。 ==特徵== *周瑜年少時有才學,相貌堂堂。為人恢廓大度,虛懷若谷,以謙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唯程普初時因為自己較周瑜年長卻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於是數次侮辱周瑜,然而周瑜每次容忍,程普逐漸對周瑜改觀,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 *周瑜與孫策是總角好友,孫策起兵時,周瑜就立刻響應孫策的行動並贊助給予軍資及兵力。周瑜脫離袁術後,孫策親迎周瑜,並當著眾將面前下令說:「周公瑾才華傑出,與我是從少相識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義。就像之前在丹楊,就是他徵召人手及船隻糧草才能成就大事,若要計算他的功勞,這些也未足夠報答啊。」到後來周瑜隨孫策攻打盧江皖城時,俘虜了橋公二女,孫策與周瑜結為連襟兄弟。 *孫權雖然視周瑜為兄長,一年到頭經常贈與他百件衣服,其他人的待遇不能和他比。但是周瑜從來不因此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照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忠心不二。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曾經派遣同窗名士少時學友蔣幹遊說周瑜來投降,但是遭到周瑜嚴詞拒絕。 *周瑜為人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周瑜為周郎。周瑜精通音律,即使酒過三巡,如果音樂有誤,他亦必然知道,並且回頭一望,所以當時的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見於《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而後世亦將嗜好音樂戲劇者和舉止稱為「周郎顧」或「周郎顧曲」見於清代俞樾《餘蓮村勸善雜劇序》:「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 *周瑜與魯肅是摯友。周瑜任居巢縣長時,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他。經此一事,周瑜確信魯肅是與眾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朋友關係。 *周瑜有識君之才,為袁術做事時看出他不會有什麼成就而棄其而去。而孫權掌管江東不久就認定能“終構帝基”而傾心服侍。所以孫權稱讚周瑜王佐之資,登基稱帝時對著眾臣說:「我若沒有周瑜,我不可能當皇帝。《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後權稱尊號,謂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亦歸功周瑜。 ==家庭== ===從高祖父=== *周榮,在漢章帝、漢和帝二帝時任尚書令。由於通曉經典而得到推薦,被召為楚郡太守袁安的司徒。袁安多次和他談論當世大事,他見解獨到,往往能提出不同尋常的觀點,袁安很賞識、器重他。 ===從曾祖父=== *周興,在漢安帝時任尚書郎。 ===從祖父=== *周景,少以廉潔能幹見稱,初被察為孝廉,闢公府。後為豫州刺史,李膺、荀緄等為從事,更遷至尚書令,登為太尉。 ===父親=== *周異,為洛陽令。 ===叔伯=== *周尚,周瑜的堂叔,官至丹陽太守。 *周忠,周瑜的堂叔,周景之子,官至太尉。 ===堂兄弟=== *周暉,周瑜堂兄,周忠之子,為洛陽令。董卓專政後時逢天下大亂,周暉率軍欲救人在京師的父親周忠,被董卓派兵劫殺。 ===妾室=== *小喬,橋公次女,大喬之妹,生得國色天香。 ===子女=== *周循,周瑜長子,妻為孫魯班,官拜騎都尉,有周瑜之風,早卒。 *周妃,周瑜之女,嫁給太子孫登。一說名作周徹。 *周胤,周瑜次子,初為興業都尉,妻為孫家宗女,屯於公安,封都鄉侯。後因罪徙廬陵郡,病死。 ===侄子=== *周峻,周瑜兄之子,因周瑜功,任為偏將軍,領吏士千人。 ===侄孫=== *周護,周峻之子。周峻死後全琮推薦他為將,但孫權認為周護人品低劣,沒有任用。 ===後人=== *周本,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將領。 * 據說,《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是周瑜的29代後裔,而魯迅則是周瑜的61代後裔。 ==評價== *陳壽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瑜少精意於音樂。」 *孫策:「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諧也。」 *吳夫人:「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 *呂蒙:「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韋昭:「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孫權:「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聞峻亡,仍欲用護,聞護性行危險,用之適為作禍,故便止之。孤念公瑾,豈有已乎?」、「腹心舊勳,與孤協事,公瑾有之,誠所不忘。昔胤年少,初無功勞,橫受精兵,爵以侯將,蓋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後告喻,曾無悛改。孤於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哉?迫胤罪惡,未宜便還,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漢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雖德非其疇,猶欲庶幾,事亦如爾,故未順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間,苟使能改,亦何患乎!」、「此天以君授孤也。」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呂蒙:「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諸葛瑾、步騭上疏孫權:「故將軍周瑜子胤,昔蒙粉飾,受封為將,不能養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縱情慾,招速罪闢。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夫折衝扞難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貴重,故漢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書,重以盟詛,藏於宗廟,傳於無窮,欲使功臣之後,世世相踵,非徒子孫,乃關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懇懇,如此之至,欲以勸戒後人,用命之臣,死而無悔也。況於瑜身沒未久,而其子胤降為匹夫,益可悼傷。竊惟陛下欽明稽古,隆於興繼,為胤歸訴,乞餘罪,還兵復爵,使失旦之雞,復得一鳴,抱罪之臣,展其後效。」 *虞溥《江表傳》:「年少有美才。」 *陸機:「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江東蓋多士矣。」 「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疇入為腹心,出作股肱。」 *習鑿齒《周魯通諸葛論》:客問曰:「周瑜、魯肅,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客曰:「周瑜奇孫策於總角,定大計於一面,摧魏武百勝之鋒,開孫氏偏王之業,威震天下,名馳四海。魯肅一見,孫權建東帝之略,子謂之小人,何也?」主人曰:「此乃真所以為小人也。夫君子之道,故將竭其真忠直,佐扶帝室,尊主寧時,遠崇名教。若乃力不能合,事與志違,躬耕南畝,遁跡當年,何由盡臣禮於孫氏,於漢室已亡之日耶!……(《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七•人事部八十八》) *袁宏《三國名臣頌》:「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三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又詩贊:「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嚴從:「周瑜、魯肅,鹹起諸生,鶚視烏林,鷹揚赤壁。然肅為布衣,當襄漢之際,標賣田宅,分財結士,以求人傑: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孫策,子敬輟粟於周郎:鹹有異於人者也。」 *李白:「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初張照雲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破英雄百萬師。」 *孫元晏:「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曹公一戰奔波後,赤壁功傳萬古名。」 *李端:「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李九齡:「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迴圈。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吳似等閒。」 *梁肅:「昔漢綱既解,當塗方熾,利兵南浮,江漢失險。公瑾嘗用寡制眾,挫強為弱,燎火一舉,樓船灰飛。遂乃張吳之臂,壯蜀之趾。」 *杜牧:「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節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轍:「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蹟,亦足以稱快世俗。」 *歐陽澈:「使富國強兵,內無動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種之能;轉輸供饋,外無勞民擾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臨機果斷,折衝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長慮逺,收功於必成,有如趙充國之守。嚴細柳之軍,有如周亞夫者;奔項羽之營,有如樊噲者;孜孜奉國,知無不為,有如房玄齡者;兼資文武,出將入相,有如李靖者,則雖愚夫愚婦亦知其可以必勝矣。」 *宋代歐陽修、宋祁等撰寫的《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吉禮五》中提到,唐代時禮儀使顏真卿曾經向皇室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張遼、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同樣,元代脫脫等撰寫的《宋史‧卷一零五‧志第五十八‧禮八‧吉禮八》提及宋代宣和五年時,皇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周瑜。 *宋詞人戴復古的《滿江紅‧赤壁懷古》節錄:「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林光朝:「當時稱之為長才無或異辭者,吳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蜀有諸葛孔明,是皆一方雋才也。」 *陳淵:「當時人物如周瑜輩,蓋百世之士,若其它智勇紛出,莫可悉數。」 *陳亮:「嗚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觀其決謀以破曹操,拓荊州,因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此非識大略者不能為也。使斯人不死,當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奪之矣。孫權之稱號也,顧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昔吳起與田文論功,至主少國疑,大臣未親,百姓未附之際,吳起屈焉。桓王屬大皇於張昭,更以周瑜遺之,後瑜馳驅於顛危之際,昭遂廢不用。何哉?江東雖定而國輕矣。餘論次其行事,使善觀國者有考焉。」 *洪邁:“說者謂天無大風,黃蓋不進計,周瑜未必勝。此不善觀人者也。方孫權問計於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將軍擒之,宜在今日’”;“劉備見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正使無火攻之說,其必有以制服矣。”;“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 *范成大:「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週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功跡巍巍齊北斗,聲名烈烈震東吳。青春年紀歸黃壤,提起教人轉嘆籲。」 *謝採伯:「孫策、周瑜拔皖城,納二喬,皆國色,是以師婚也。英銳豪俊之氣,固足辦事。畢竟有所溺,則智昏,智昏則防慮疏。策為許貢客箭傷頰,創甚,年二十六卒。瑜為流矢中右協,年三十六卒。」 「孫權運籌於內,劉備、諸葛亮、周瑜、關侯等,合謀並智,方拒得曹操,敗之於赤壁,亦未為竒政縁。」 *蕭常:「周瑜從攻橫江當利及東渡擊枺陵,則知在江北。或曰:此功為大,每以語簡而忽之,遂令烏林之役獨傳。」「瑜、肅建拒操之議,孫權違眾用之,卒成大功。然瑜昧於遠圖,不能乘勝佐昭烈以定中原,乃欲越荊取蜀,而(呂)蒙又復襲關羽以取荊州,使曹氏為不討之賊,可與言知哉?」 *錢時:「江左之勢定於赤壁之一戰。操破荊州乗勝東下號八十萬,向微公瑾決此大計,六郡之眾寧足恃乎?論者遂謂此為公瑾功第一。」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之徒,爭以智慧自效。」 *王義山:「某仰惟某官學通六藝,忠貫三精,其謀略則荀攸、賈詡之密,其經濟則周瑜、魯肅之英,其吟嘯則謝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則羊祜、陸遜之仁。」 *胡三省:「此數語所謂相時而動也。然瑜之言不悖大義,魯肅、呂蒙輩不及也。」 *孫承恩:「矯矯公瑾,實吳良臣,雄姿英發,籌策邁倫,老瞞長驅,志無江表,一戰蹙之,功莫與紹。」 *晏璧:「當曹操伐吳,威震寰宇,群臣爭議迎降,瑜獨定大計,度操部水軍百萬,遠渉江湖,不習水土,必生疾病,願得精兵三萬破之,以片言決興王之策,以偏方抗天下之師,卒走強敵,開拓荊土,非明斷能然乎?至其議縱劉備不資其出地,又欲西取巴蜀而並張魯,北據襄陽以蹙曹操,雄啚出人意表,使究其志,未易量也。雖天嗇其壽,中路隕歿,其一舉而鼎分三國功名之奇,垂於無窮。」 *張鳳翼:「周公瑾江左偉人,其才略功烈足光紀載,而傳必及其顧曲,固知審聲知音非尠事也。」 *黃中堅:「周公瑾英姿偉略,諸葛孔明而下一人而已。然其欲徙昭烈於吳,盛宮室美女玩好以娛樂之,分關張各置一處,使如瑜者挾與俱戰,則其計亦左矣。昭烈以梟雄之姿,少有大志,其心固欲建霸王之業耳,故髀裡肉生至於墮淚。今方破曹操,勢可有為,豈甘為吳所豢養?關張與昭烈生死分定,不得昭烈而奉之,豈肯為吳宣力?果若所言,勢必將有內變而使魏人得以乘其隙,吳蜀事業俱未可知也。語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公瑾知昭烈君臣不為人下而顧建此策,殆所謂多思則亂者耶?仲謀於公瑾言無不從而此獨不聽其見,不岀公瑾上哉!」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溫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屈大均:「漢唐以來善兵者率多書生,若張良、趙充國、鄧禹、馬援、諸葛孔明、周瑜、魯肅、杜預、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經,翩翩文雅,其出奇制勝如風雨之飄忽,如鬼神之變怪。」 *明代才子高啟的《過二喬宅》節錄:「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 *羅貫中:「姿質風流,儀容秀麗。」 *清代鄭板橋的《念奴嬌·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歷落,江東人傑。 八十萬軍飛一炬,風捲灘前黃葉。 樓艫雲崩,旌旗電掃,熛射江流血。 鹹陽三月,火光無此橫絕。 想他豪竹哀絲,回頭顧曲,虎帳談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別。 吳蜀交疏,炎劉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遺恨,秦淮夜夜幽咽。」 *王懋竑:「周瑜雄略似孫伯符,有併吞中原之志,而不專於自守。」 *李安溪:「規圖荊、益,及制曹、劉之策,著著機先,真英物也。」「周瑜在則可,如無瑜者,權必不能獨擋曹,無玄德則無吳耳,子敬之謀未為非也。」 *張佩綸:「若公瑾則赤壁之後旋沒巴邱,世之稱公瑾者第曰膽略兼人而已,不知公瑾之才實一世奇才,而駕乎三國群賢之表。「吳雖多才,魯肅失之疏,呂蒙失之譎,陸遜失之柔,孫權以公瑾為王佐,公瑾誠王佐。惜乎!權之非真主才耳。嗟乎!伯符與公瑾實創江東,其意亦欲取荊州襲許都。使天老其才,以與公瑾戮力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 *盧弼:「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勳,玄德謂為本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者,豈虛語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蔡東藩:「周瑜年第逾壯,方可有為,乃以意氣之未除,遽致短命,不無可惜。」 *呂思勉:「周瑜、魯肅,亦皆可謂為好亂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輕之徒,同懷行險徼倖之計,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禍,豈不哀哉。」 *毛澤東:“赤壁之戰,群英會,諸葛亮那時二十七歲,孫權也是二十七歲,孫策起事時只有十七歲,周瑜死時不過三十六歲,那時也不過三十歲左右,魯肅四十歲,曹操五十三歲。事實上,青年人打敗了老年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三國時代,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赤壁之戰,程普四十多歲,周瑜二十多歲,程普雖是老將,不如周瑜能幹,大敵當前,誰人掛帥?還是後起之秀周瑜掛了大都督的帥印。” == 民間信仰 == 周瑜逝世之後,民間尊奉為神祇,尊為「周府千歲」、「周府王爺」、「水仙尊王」。 ==作品形象==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總承過往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說部話本等故事,將周瑜描繪成足智多謀,但卻氣量狹小之人。例如,在這些作品中,周瑜屢次在赤壁之戰試圖謀害諸葛亮,例如要求諸葛亮造箭等。大戰之後又多次想剷除劉備的勢力,反而被諸葛亮「三氣周瑜」,氣得吐血而亡,臨死前感歎:「老天既生我周瑜,為何又要再生孔明呢?」俗稱「既生瑜、何生亮」。今人常用「瑜亮情結」或「一時瑜亮」來形容兩位傑出人物互相較量的情形。諸葛亮在為周瑜哭喪時說的「從此天下,知音何方?」一句,也被後人視為英雄人物惺惺相惜的經典。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民間形象影響十分巨大。作者為增加情節衝突而冠上的“氣量狹小”性格,與史實中周瑜謙遜寬容,氣度恢弘的人格完全相反。又將其奪南郡之功改為“三氣周瑜”故事,對其作為東吳軍事統帥,謀定對外戰略,任用龐統治理南郡,西進取蜀進而二分天下等重大決策,則完全抹殺。然而,三國演義認同並強化了周瑜年輕,俊美的歷史形象,杜撰了於群英會舞劍作歌,在“孫氏奪取江東”過程中,增添了頗具文學性的小戰役和周瑜設謀細節(如“計擒太史慈”“奇兵破王朗”等),故不可一概以貶毀概括。在由《三國演義》衍生的京劇劇目《群英會》中,周瑜亦成為經典小生,清末“同光十三絕”中技藝非凡、聲名赫赫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徐小香,即因其扮相富麗,所飾周瑜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美譽。 ===詩詞=== 與周瑜相關的詩詞數量甚多,大多與赤壁之戰或二橋有關,或是追思其年少得志、功名顯赫。當中不少都是出於名家手筆,如最著名的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還有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赤壁歌送別》中: 唐代另一大詩人杜牧的《赤壁》中: 宋代詞人戴復古的《滿江紅‧赤壁懷古》: 元代詩人朱楨的《赤壁石刻》: 明代詩人王奉的《過赤壁偶成佳句》: 此外,也多有詩詞提及周瑜「曲有誤,周郎顧」的雅事。例如唐詩三百首中的《聽箏》: 明初十才子之一的高啟的《過二喬宅》中: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的《念奴嬌·周瑜宅》: ===戲劇=== 中國傳統戲曲中周瑜的角色,多為小生扮演,而不戴髯口(鬍鬚),以表現其儒雅、秀氣、英俊。其故事多來自《三國演義》,如《群英會》、《借東風》、《三氣周瑜》等。 ===電影=== *《神通術與小霸王》(1983年,香港邵氏電影):由艾飛飾演 *《三國志:關公》(1989年):由陳道明飾演 *《諸葛孔明》(1996年):由劉家輝飾演 *《一代梟雄曹操》(1999年):由劉家輝飾演 *《赤壁》、《赤壁2:決戰天下》(吳宇森執導電影):由梁朝偉飾演 *《越光寶盒》(2010年,劉鎮偉執導電影):由黃渤飾演 *《新解釋·三國志》(2020年,福田雄一執導電影):由賀來賢人飾演 ===電視劇=== *《三國春秋》(1976年,麗的電視本港臺電視劇集):由張清飾演 * 《諸葛亮》(1985年,亞洲電視ATV):由江庚辰飾演。 * 《諸葛亮》(1985年,香港亞洲電視電視劇):由羅樂林飾演。 *《孔明三氣周瑜》(1990年,華視葉青歌仔戲):由楊懷民飾演 *《三國演義》(1994年,中國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集):由洪宇宙飾演 *《關公》(1996年,中華電視公司電視劇):由秦風飾演 *《三國》(2010年,高希希導演):由黃維德飾演 *《回到三國》(2012年,無線電視電視劇):由陳展鵬飾演 *《半為蒼生半美人》(2015年,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電視劇):由李宗翰飾演 *《武神趙子龍》(2016年,中國湖南衛視電視劇):由黎源飾演 ===偶像劇=== * 《終極三國》(2009年,民視/八大電視偶像劇): 由黃少谷飾演 * 《終極三國》(2017年,優酷網路劇):由SpeXial-明-{傑}-飾演 ===動漫遊戲=== * 真三國無雙系列 / 無雙OROCHI系列(光榮公司開發,吉水孝宏配音)和趙雲、呂布、貂蟬、夏侯惇、司馬懿為遊戲中的主角。 * 三國志 * 三國演義 * 《橫山光輝三國志》(橫山光輝) * 《蒼天航路》(王欣太):於討伐董卓時期登場,當時為孫堅軍成員並隨軍出征。 * 《火鳳燎原》(陳某):設定是謀士學府「水鏡府」的門生,是司馬徽的弟子,更是名聞天下的軍師集團「水鏡八奇」中的「五奇」,樣貌與司馬懿相似,曾假意投靠及輔助劉勳,實際用計使袁術和劉表互相牽制及智取東安城,由下江東至赤壁時為孫軍都督,赤壁之戰後為新一代殘兵所傷並中毒,曾多次以自己「中毒身亡」使自軍習慣及曹軍鬆懈,並實行自己的天下三分之計以劉備入贅江東來號令關張,再與馬超結盟取川以取代劉備,實際上自己本身患有難治之症於2019年的劇情設定,所以自己為餌製造多一次不下於赤壁之大火,使自己及大半曹兵亦葬身大火中,使曹操元氣大傷數年間無暇南下及孫軍擺脫對自己的倚賴。 * 《王者榮耀》 * 《三國殺》:除了有周瑜之外,還杜撰了周瑜之妹,名周夷。周夷曾平討賊亂,因此被孫權特許以女兒身做官。吳蜀結盟時,周夷遇到趙雲,他們一見鐘情,定下婚約,但趙雲失約,後表示既以身許漢難再許卿,周夷嘔血失亡。周夷所葬的地方不立墓碑僅種樹,改名為夷陵。夷陵之戰時陸遜於此地多樹便火燒連營。 * 2023年的《Fate/Samurai Remnant》以Archer職介登場,為鄭成功的從者。 ==譯注與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三國-{志}-》陳壽著,中華書局出版,1995 == 延伸閱讀 == Category:中國水軍將領 Category:東漢軍事人物 Category:東吳軍事人物 Category:東吳政治人物 Category:舒城人 Yu Z Z Category:建中古代名將六十四人
東營市
東營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北部。市境西界濱州市,南鄰淄博市、濰坊市,東濱萊州灣,北臨渤海灣。地處黃河三角洲,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黃河自西往東橫貫全境注入渤海,黃河以南屬淮河流域,有小清河、支脈河、廣利河等;黃河以北屬海河流域,有潮河、馬新河、沾利河等。市人民政府駐東營區府前大街77號。 東營市是因勝利油田而興起的石油工業城市,是中國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石油基地。東營是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故里,亦是山東半島城市群成員、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 歷史 == 關於今東營市轄域在1961年前的歷史,請見§濱州市歷史。 1961年4月,華北石油勘探處在廣饒縣辛店公社東營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華八井。1962年9月23日,在東營構造上打的營2井獲日產555噸油流,為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為此而得名“九二三廠”,即後來的勝利油田。1965年3月,為支援華北石油會戰,惠民地委決定成立縣級工作機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無行政轄區,只統轄為服務礦區而新組建的商業、金融、郵電等機構。 為更好地發展勝利油田、開發建設黃河三角洲,1982年8月,山東省向國務院請示成立地級東營市;11月10日獲國務院批覆,劃原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2縣,廣饒縣的4個公社,沾化縣的4個公社,博興縣的1個公社和3個大隊,成立東營市。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批覆,廣饒縣劃歸東營市。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正式掛牌成立,轄東營、牛莊、河口3個區,廣饒、利津、墾利3個縣。 1987年6月,牛莊區併入東營區。2016年8月,墾利撤縣設區。 == 地理 == 東營市地處山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黃河在東營市境內流入渤海。東營市座標為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119°10′。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面積7923平方公里。 黃河東營段上起濱州界,自西南向東北貫穿東營市全境,在墾利東北部注入渤海,長138公里。黃河水徑流量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含沙量大。 == 政治 == === 現任領導 === 東營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東營市委員會 東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東營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東營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楊國強 楊國強 陳必昌 劉美華(女)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山東省煙臺市 山東省煙臺市 福建省漳平市 山東省廣饒縣 出生日期 就任日期 2022年1月 2022年12月 2020年9月 2022年2月 === 歷任領導 === ; 市委書記 * 李曄(1983年10月-1989年3月) * 李敬(1989年3月-1989年8月) * 周永康(1989年8月-1990年6月) * 陸人傑(1990年6月-1992年12月) * 李殿魁(1992年12月-1995年11月) * 國家森(1995年11月-2001年1月) * 石軍(2001年1月-2006年10月) * 張秋波(2006年10月-2011年12月) * 姜傑(2011年12月-2013年7月) * 劉士合(2013年7月-2015年1月) * 申長友(2015年1月-2018年3月) * 李寬端(2018年5月-2022年1月) * 楊國強(2022年1月-) ; 市長 * 成師農(1983年10月-1984年4月) * 唐生海(1984年4月-1988年1月) * 李殿魁(1988年1月-1993年3月) * 張慶黎(1993年3月-1995年3月) * 閻啟俊(1995年3月-1997年12月) * 石軍(1997年12月-2001年1月) * 張秋波(2001年1月-2006年9月) * 張建華(2006年9月-2011年1月) * 姜傑(2011年1月-2011年12月) * 申長友(2011年12月-2015年1月) * 趙豪志(2015年1月-2018年10月) * 趙志遠(2018年10月-2020年9月) * 陳必昌(2020年9月-) === 行政區劃 === 東營市現轄3個市轄區、2個縣。 * 市轄區:河口區、東營區、墾利區 * 縣:利津縣、廣饒縣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東營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程式碼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 鄉級行政區劃 鄉級行政區劃 區劃程式碼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街道辦事處 鎮 鄉 370500 東營市 8,243.26 2,193,518 東營區 257093 15 23 2 370502 東營區 1,178.18 931,555 勝利街道 257029 6 4 370503 河口區 2,267.44 244,931 河口街道 257200 2 4 370505 墾利區 2,330.99 257,104 墾利街道 257500 2 5 370522 利津縣 1,301.02 238,189 利津街道 257400 2 4 2 370523 廣饒縣 1,165.63 521,742 廣饒街道 257300 3 6 == 人口 == 2022年末,東營市常住人口220.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1.81%,比上年末提高0.3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197.78萬人。其中,0-17歲人口37.09萬人,18-59歲人口116.08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44.61萬人。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193,518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035,33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58,180人,增長7.77%,年平均增長率為0.75%。其中,男性人口為1,105,555人,佔總人口的50.4%;女性人口為1,087,963人,佔總人口的49.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62。0-14歲的人口為380,498人,佔總人口的17.35%;15-59歲的人口為1,365,798人,佔總人口的62.2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47,222人,佔總人口的20.3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40,201人,佔總人口的15.5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567,251人,佔總人口的71.4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26,267人,佔總人口的28.55%。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03.53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4.23萬人。增長13.51%,年均增長1.28%。其中,男性為103.08萬人,佔總人口的50.65%;女性為100.45萬人,佔總人口的49.3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62。0-14歲的人口為31.69萬人,佔15.57%,15-64歲的人口為153.70萬人,佔75.5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14萬人,佔8.91%。 === 民族 ===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182,538人,佔99.5%;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0,980人,佔0.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54,086人,增長7.6%,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16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4,094人,增長59.45%,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16個百分點。 == 交通 == === 城市交通 === 東營市內道路開闊,市區道路兩旁有較為寬廣的人行道與公共綠地,臨近建築的人行步道寬度在5-7米,而且多高出地面20-50釐米,其中均規劃有免費的公共停車場,市內泊車較為方便。東營市公共交通系統為公交車,購票方式包括現金、IC卡、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卡雲閃付及全國交通聯合卡,較為方便。 === 高速公路 === 由山東東部威海至烏海高速公路在東營市南廣饒縣與東營至青州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共用路段)匯合,縱穿東營市中心地區,到達北部的墾利縣城,在黃河北岸分為及東港高速公路,在東營境內的高速公路從北部的東營港縱穿到南部並與濟南至青島的濟青高速公路連線。透過高速公路在5小時內可以到達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城市。 * 、0公里起點。 * 過境。 === 鐵路 === 東營站為淄東鐵路上的三等站,也是該鐵路的終點站。橫貫東營的德大鐵路已於2015年建成通車,在東營設有東營南站等三個中間站,並與淄東鐵路設有聯絡線。目前,東營開行有往返北京、濟南、濱州等地的客運列車。 === 航空 === thumb|right|300px|冬季的東營機場 東營勝利機場位於東營市區的東北部永安鎮境內,距離市區9公里左右,距離東營市市中心25公里左右。機場自1985年起歸屬勝利石油管理局及濟南軍區,自2001年起管理局及軍區不再使用並開始服務旅客。目前,機場開通了至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成都、鄭州、武漢、天津、寧波、大連、佛山等地的往返航班。 2016年,中國商飛的東營試飛基地落成,主要負責C919和ARJ21專案的試飛工作。 東營市區有182路公共汽車前往東營勝利機場,在市公交公司北和勝利機場之間來回行駛。東營市區每日有10班以上前往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公共汽車,7班前往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的汽車,另有在航班起飛前開往機場的機場巴士。 墾利縣黃河口鎮另有一座農業機場,跑道較短(僅適用運5型飛機起降)。主要用於防治蝗蟲,觀光,以及運輸農業物資而用。 === 港口 === 東營港是東營市的主要港口,主要承擔本區物資的海上運輸任務,同時還開有客運航線。2013年,東營市水路客運量66萬人,水路貨運量177萬噸,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420萬噸。2016年貨物吞吐量達4300萬噸。 此外,東營市還有一些漁港,例如廣利漁港,紅光漁港。 == 經濟 == 東營市為勝利油田所在地,以石油為主的工業包括石油開採、製造和化工業初具規模,服務業、資訊科技、中小型民營企業等發展水平較低。石油化工、輪胎製造、紡織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銅冶煉、食鹽生產、造紙、機械、建築材料、食用油、飼料生產在中國內地佔有較大比重。 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359.94億元(348.61億美元),居內地城市(含直轄市)第45位;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1,612.02億元(238.13億美元),佔GDP比重達到68.31%;人均GDP為116,448元(17,202美元),居內地城市的第4位。地方財政總收入104.8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6元(3,515美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38元(1,173美元)2010年東營市社會和經濟發展指標來自《東營統計年鑑2011》 。 轄區內全年原油產量2,743.52萬噸,佔內地當年產量的13.51%;天然氣產量5.08億立方米。主要工業品中,布產量達到7.69億米,佔內地當年產量的0.96%;精煉銅產量20.69萬噸,佔內地當年產量的4.51%;食用植物油產量44.22萬噸,佔內地當年產量的1.14%;輪胎產量4,135.09萬條東營市主要產品產量佔全國的比重:2010年度全國資料出自《中國統計年鑑2011》 ,其中內地全年原油產量20,301萬噸,東營佔13.51%;內地原鹽產量7,037.76萬噸,東營佔1.46%;內地食用植物油產量3,878.54萬噸,東營佔1.14%;內地精煉銅產量458.65萬噸,東營佔4.51%。。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區縣 GDP(億元本幣) GDP(億美元) GDP比重(%) GDP增幅(%) 人均GDP(本幣) 人均GDP(美元) 人均增幅(%) 地方財政收入(億元) 城鎮居民人口可支配收入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總計 2,359.94 348.61 100 13.4 116,448 17,202 12.5 104.88 23,796 7,938 東營區 234.39 34.62 9.93 17.0 95,513 14,109 16.0 16.78 24,097 8,395 河口區 141.27 20.87 5.99 17.2 137,558 20,320 16.9 7.65 22,464 7,744 墾利區 220.28 32.54 9.33 17.3 95,401 14,093 16.4 9.20 21,083 8,078 利津縣 143.79 21.24 6.09 17.2 48,180 7,117 16.9 4.69 19,111 7,087 廣饒縣 459.48 67.88 19.47 17.0 92,652 13,687 16.6 16.75 21,247 8,271 == 環境保護 == 由於開發無度,東營市的生態環境質量相比過去已嚴重退化。包括空氣質量、飲用水源等汙染較為嚴重,也是中國冬季霧霾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市區人為的光汙染(夜間)、揚塵(例如建築地區不對渣土等廢料採取覆蓋等措施)現象等較為普遍。 == 社會文化 == 六戶鎮民間的“打老虎”戲十分具有地方特色。 === 新聞媒體 === 東營市由於是勝利油田所在地,所以同時有兩套的新聞媒體:東營市市屬的東營日報、東營電視臺;而勝利油田的勝利日報、 勝利油田電視臺,主要面向勝利油田職工和家屬。 === 高等教育 ===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由於校方認為東營市的環境不適合大學發展,因此將重點授課區(本科、碩博)和部分師資家屬自2010年開始逐漸逐漸遷往黃島校區,實際意義上,東營的校區目前主要供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的學生使用。 * 東營職業學院 *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 東營市技師學院 === 醫療 === 市內主要醫院有位於西城中心城區的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東營區人民醫院、鴻港醫院,位於東城的東營市人民醫院、東營市兒童醫院,位於八分場地區的勝利油田勝利醫院。 === 科技 === 勝利油田的許多科研單位有一定的科技基礎設施和發展能力,根據2007年6月公佈的全球高效能運算排行榜TOP500,勝利油田物探研究院的高效能運算系統(超級計算機),以每秒18.6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實測LINPACK峰值位列全球第43,成為當時中國大陸運算速度與資訊處理能力最高的計算系統。 == 旅遊 == === 旅遊景點 === 黃河經東營流入大海,每年大量的黃河泥沙淤積產生新的土地,形成了東營優美的自然景觀。勝利油田高大的鑽井機塔和眾多的磕頭式採油機形成了東營市獨特的人文景觀。 * 天鵝湖 * 東營村 * 墾利黃河入海口 * 東營市森林樂園 * 東營市植物園 * 東營市園博園 * 孫武祠 * 清風湖公園 * 黃河三角洲動物園 * 中共劉集黨支部舊址紀念館 === 博物館 === * 東營市歷史博物館 * 東營市黃河口溼地博物館 === 酒店 === 由於與各大城市公務往來密切的原因之一東營市區有多座豪華飯店及快捷旅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東勝大廈、藍海國際大酒店、大明大廈、新悅大酒店、黃河飯店、如家酒店。擁有高空旋轉餐廳2家,分別是位於勝利電視塔的勝利電視塔觀光層及濟南路的新悅飯店。此外還有類似“勝利賓館”及“東營賓館”的園林飯店。廣饒縣比較著名的有宇通尊悅大酒店、廣饒藍海大飯店、廣饒金嶺國際大酒店、孫武湖溫泉度假酒店。而墾利、利津縣的住宿飯店較少,但其距離東營市區的車程都不超過1個小時。因此較多旅客選擇在東營市區的飯店居住。 === 商業 === 東營市的商業較發達,商業機構眾多。市區的濟南路為最主要的商業地段,集中了市區內的重要大型商業機構。自濟南路西段往東依次有東營市百貨大樓、利群商廈、供銷商場、商業大廈、振華商廈、銀座商廈。青島路則集中了許多的餐飲機構,夜生活豐富。 === 地方特產 === 東營市緊臨渤海,又是黃河入海之地,物產豐富。地方特產有:黃河刀魚、黃河口大米、中華絨螯蟹、渤海灣蝦皮、渤海大對蝦、廣饒餚驢肉、河口冬棗、中國毛筆四大名筆之一的齊筆、佛頭黑陶等。 === 美食=== 東營的飲食因為受黃河與渤海的共同影響,逐漸形成了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典型代表有:廣饒餚驢肉、利津水煎包、北嶺丸子、孤島鮮魚湯、黃河口大閘蟹 === 體育活動 === * 高爾夫運動:東營市區南部建設有一座高爾夫球場並對外開放。 *東營黃河口國際馬拉松賽開始於2008年,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舉行,現為國家承認的馬拉松積分賽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廣饒關帝廟大殿 * 傅家遺址 * 五村遺址 * 南河崖鹽業遺址群 == 名人 == == 姊妹城市 == * 德克薩斯州米德蘭市 * 江原道三陟市 * 東比利牛斯省 * 巴伐利亞州巴特基辛根市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山東地級市 魯 Category:渤海沿海城市 Category:膠東半島 魯 Category:1983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4 Category:中國港灣城市 1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廣義的解剖學包括宏觀解剖學(gross anatomy,以肉眼觀察的解剖學)、組織學(微觀的以顯微鏡觀察的解剖學)、細胞學和胚胎學(加上時間軸的解剖學)。解剖學又可分為系統解剖學和區域性解剖學。系統解剖學著重在人體構成的各系統分析,而區域性解剖學注重在於人體部分割槽域的分析,因而與外科學聯絡緊密。 人體按現時解剖學的學說可以分為以下系統,分別是: 一 * 皮膚系統:由皮膚、毛髮、指甲/趾甲、汗腺及皮脂腺所組成,覆蓋體表的器官 *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以及與之相連並遍佈全身的周圍神經所組成。其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以及周圍神經系統。其中不受人體主觀意志控制之部分稱為自主神經系統,或植物神經系統。 * 運動系統:又分為肌肉系統與骨骼系統,由骨、關節和骨骼肌組成,構成堅硬骨支架,賦予人體基本形態。骨骼支援體重、保護內臟。骨骼肌附著於骨,在神經系統支配下,以關節為支點產生運動。 ** 骨骼肌:屬橫紋肌,接受神經支配,隨人的意志而收縮,又稱隨意肌。成人約有600塊骨骼肌。 ** 骨:骨主要由骨組織構成,有一定形態及構造,外被骨膜,內容骨髓,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成人有206塊骨,可分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 ** 關節:骨與骨之間借纖維組織、軟骨或骨相連,稱為關節或骨連結。可分為纖維連結(纖維關節)、軟骨和骨性連結(軟骨關節)以及滑膜關節三大類,滑膜關節常簡稱關節。 * 呼吸系統:由鼻、咽、喉頭(合稱為咽喉)、氣管、支氣管及肺組成。主要為人體氣體交換之所。 * 迴圈系統:分為心血管系統與淋巴系統,負責體內物質運輸功能。 ** 心血管系統:由心臟、血管及血液所組成。 ** 淋巴系統:由淋巴器官、各級淋巴管道和散在的淋巴組織構成,其中流動著無色透明之淋巴(液)。其主要協助靜脈運送體液迴歸血迴圈,轉動脂肪和其他大分子,且參與免疫過程,是人體重要的防護屏障。 * 消化系統: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肝、膽、胰等組成。其主要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消化吸收後的食物殘渣,其中咽與口腔還參與呼吸和語言活動。 *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所組成,主要負責排除機體內溶於水的代謝產物。 * 生殖系統:由內生殖器與外生殖器組成。其中男性生殖系統由生殖腺/睪丸、管道(附睪、輸精管、射精管)、附屬腺體(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陰囊、陰莖組成,女性生殖系統由生殖腺/卵巢、輸送管道(輸卵管、子宮、陰道)、女陰(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道前庭、陰蒂、前庭球、前庭大腺組成。具有繁衍之功能。 * 內分泌系統:由身體不同部位和不同構造的內分泌腺和內分泌組織構成,其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活動等進行體液調節。 * 免疫系統:抵抗疾病,構成分子有白血球、抗體、T細胞等。 == 外觀 == * 頭頸 ** 1.頭部 - 2.臉部 - 前額 - 眼 - 耳 - 鼻 - 口 - 舌 - 齒 - 顎 ** 3.頸部 - 喉結 * 軀幹 ** 5.胸部 - 乳房 ** 7.腹部 - 6.肚臍 ** 8.鼠蹊部(腹股溝)- 9.陰莖 ** 背部 * 四肢 ** 下肢 - 10.大腿 - 11.膝蓋 - 12.小腿 - 13.腳踝 - 14.足部 ** 上肢 - 4.肩膀 - 15.上臂 - 16.肘 - 17.前臂 - 18.腕 - 19.手 - 手指 == 參考文獻 == == 參見 == * 運動解剖學 * 解剖學基礎模型本體 Category:體質人類學
安得拉邦
安得拉邦(泰盧固語:;烏爾都語:;英語:Andhra Pradesh),印度東南部的一個邦,位於孟加拉灣西岸,東北邊同奧里薩邦接壤,北部與泰倫迦納邦,西部同卡納塔克邦相連,南面是泰米爾納德邦,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約4939萬人,為印度第八大的邦。該邦的官方語言是泰盧固語,首府在貢都爾縣的阿馬拉瓦蒂。 == 歷史 == ; 案達羅國(安度羅) 過去是南印王國的其中一個王國,位置與現在的安得拉邦相當。 ; 巴曼尼素檀國 ; 安得拉省 1953年10月1日,印度政府根據安得拉地區講泰盧固語地區人民的要求,將原來馬德拉斯北部的泰盧固語地區組成安得拉省,定為A類省。 ; 安得拉邦 1956年11月1日,改名為安得拉邦,安得拉邦將泰盧固語設為邦官方語言,安得拉邦是印度第一個按語言劃分出來的邦。“安得拉”和“泰盧固”是同義語,但一般把該區的語言叫“泰盧固”,而把該邦的居民稱為“安得拉”。2009年,印度政府經過40年爭議,同意將中南部安得拉邦北半部的特倫甘納地區,包括首府海得拉巴,劃出為印度的第29個邦,新的特倫甘納邦於2014年成立。 ==人口== 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安得拉邦人口為49,386,799人,該邦29.6%人口居住於城市地區,該邦的性別比為每1000男性比996名女性,該邦的識字率為67.41%。安得拉邦的官方語言為泰盧固語。 安得拉邦人中,90.87%信仰印度教,7.32%信仰伊斯蘭教,1.38%信仰基督教。 == 行政區劃 == 安得拉邦全邦劃分為13個縣(జిల్లాలు,जिला),被分為兩個專區,濱海安德拉、拉亞拉西馬: 序號 縣名 泰盧固語 天城體 拉丁字母轉寫 程式碼 1 阿嫩達布林縣 అనంతపురం अनन्तपुर जिला Anantapuram AN 2 契托爾縣 చిత్తూరు चित्तूर जिला Chittoor CH 3 東哥達瓦里縣 తూర్పు గోదావరి पूर्व गोदावरी जिला East Godavari EG 4 貢都爾縣 గుంటూరు गुन्टूर जिला Guntur GU 5 古德伯縣 ఖమ్మం జిల్లా खम्मम जिला Kadapa CU 6 克利須那縣 కృష్ణా జిల్లా कृष्णा जिला Krishna KR 7 卡努爾縣 కర్నూలు कुर्नूल जिला Kurnool KU 8 內洛爾縣 నెల్లూరు नेल्लोर जिला Nellore NE 9 普拉喀桑縣 ప్రకాశం प्रकासम जिला Prakasam PR 10 斯里加古蘭縣 శ్రీకాకుళం श्रीकाकुलम जिला Srikakulam SR 11 維沙卡帕特南縣 విశాఖపట్నం विशाखापत्तनम जिला Visakhapatnam VS 12 維茲亞那格蘭縣 విజయనగరం विजयनगरम जिला Vizianagaram VZ 13 西哥達瓦里縣 పశ్చిమ గోదావరి पश्चिम गोदावरी जिला West Godavari WG == 經濟 == 邦內有兩條重要河流,分別是哥達瓦里河及克里希納河。安得拉邦的沿海地區土質肥沃,雨量很大,農業發達,盛產水稻,是印度的糧倉。高原地區雨量較少,土質貧瘠,人口稀少,但畜牧業較發達。安得拉邦是印度產菸草最多的地方,除銷售本國外,還大量出口。安得拉邦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居全國第二位。主要礦產有:煤、鐵、錳、雲母、鉛、銅和石棉等。主要工業有皮革、化工、醫藥、造船、化肥等。 == 風俗和文化 == 安得拉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當地人喜歡吃辣椒。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辣椒,什麼食物也是索然無味的。但是當地人不大習慣吃糖和甜食,卻很喜歡喝茶。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 邦 Category:1953年印度建立 Category:1953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斯蒂芬·金
史蒂芬·愛德溫·金(,),美國暢銷書作家、編劇、專欄評論、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 史蒂芬·金作品銷售超過3億5000萬冊,以恐怖小說著稱,活脫脫概括了此一類別的整個發展沿革。他的作品還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本及舞臺劇劇本。大多數的作品都曾被改編到其它媒體,像是電影、電視影集和漫畫書上。他同時以筆名理查德·巴奇曼(Richard Bachman)寫作,也曾以筆名約翰·史懷森(John Swithen)發表過一篇短篇小說。他在200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 生平簡歷 == === 早年生活 === 史蒂芬·愛德溫·金1947年9月21日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父母是和,兩歲大時父親在去買包菸就再也沒有回來並留下債務(據說是去剛果當僱傭軍),唯獨母親獨立養育自己和哥哥大衛。金的家庭四處搬家,其中搬過威斯康辛州的、印第安納州的韋恩堡、康乃狄克州的斯特拉特福德,在金11歲時,母親帶他們回到緬因州的達勒姆去照顧她年老的雙親。當金的外公婆逝世之後,她在當地的洗衣店找一些雜務差事以養活家人。由於家境貧寒使金的度過寒酸的童年。 當金還是小孩時目擊他的朋友因為被火車輾過發生意外身亡,儘管本人說他對這件事一點印象也沒有。他的家人告訴他當他與他朋友玩後回到家中時完全不說話而且似乎受到驚嚇,直到家人得知他朋友的死訊。有些人認為這件事或許激發他心理上的黑暗的同時影響創作,但本人不同意這個想法。這件事也有可能激發他收錄在《四季奇譚》中的中篇小說《總要找到你》(後來改編成電影《伴我同行》)的靈感。 === 教育與早期創作 === 金就讀達勒姆小學,從小就展現出對恐怖題材的熱情。金在十四歲時在家中閣樓發現裝有父親收藏的一些恐怖小說的箱子。因此史蒂芬就迷上恐怖小說並立志當一個恐怖小說作家。他在就讀期間也開始從事寫作,其中最主要會替哥哥大衛創辦的報紙撰文,還會將自己從其他題材獲得的靈感而寫的小說賣給朋友 (之後有被學校導師發現,並且被迫將錢還給大家)。史蒂芬·金的第一篇獨立出版故事為《我是一個青年盜墓者》,之後連續刊登系列的三個故事在雜誌上。隔年再度在另一個雜誌上刊載完整的故事。金在中學時代就開始創作並且向雜誌投稿。他創辦一份小型的諷刺類報紙。金在緬因州大學學習期間是校刊的主筆之一,他畢業後白天在一家汽車修理站工作,晚上寫恐怖小說。後來他到一所中學任英語老師但依舊筆耕不止。不過,金這一時期的作品還不為人們看好,因而他經常陷入經濟拮据中。 1966年,史蒂芬·金就讀緬因大學英文系,並且在1970年畢業拿到文學士學位。就學期間他在學校的學生報上有定期專欄,並且參加學校教授波頓·海特倫 (Burton Hatlen)的文學研討會,而他也是在那裡與他的未來妻子塔比莎·史布魯斯墜入愛河。在就學期間,史蒂芬·金曾在洗衣店以及學校圖書館打工,其中他也是因為在圖書館工作才得以認識他的妻子。1970年史蒂芬·金畢業後取得英文教師的資格,但是無法立即找到教職,他以從事額外的寫作賣給男性雜誌 (例如《花花公子》)賺取稿費生活。1971年1月2日,史蒂芬·金正式與塔比莎·史布魯斯結為連理,兩人婚後育有二子一女,而如今婚姻仍幸福美滿。之後史蒂芬·金順利找到在學校教書的工作,一方面執教鞭,另一方面也持續投稿作品賺取生活費,在此同時他日後的酗酒問題也悄悄發酵。 === 《魔女嘉莉》─聲名大噪 === 1973年是史蒂芬·金與一家人命運大轉變的一年,史蒂芬·金因為以前工作上的軼事而找到寫作題材,《魔女嘉莉》是關於一個擁有念動力的少女的故事,情節並融入校園霸凌及基督教極端教派造成的問題。事實上當初史蒂芬·金對這故事並不看好,他不喜歡主角嘉莉也不清楚女性生理方面的知識,當他將手稿扔到紙簍中,是他的妻子將手稿撿起來並且鼓勵協助丈夫完成故事,這個決定也成為史蒂芬·金一家人的轉捩點。當時的史蒂芬·金薪水微薄必須靠他與妻子努力工作才能養活兩個兒女,他們住在寬廣的拖車上,甚至沒有裝上電話,當時捉襟見肘的程度可想而知。史蒂芬·金將《魔女嘉莉》賣給雙日出版社,並且拿到2500美元的預付金 (在當時並不算多),但是隨後卻賺四十萬的權利金,其中的合約規定一半給出版社,史蒂芬·金一家人實拿到二十萬美金,但是也足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窘境。在《魔女嘉莉》出版後,史蒂芬的母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一家人搬回南緬因照顧生病的母親。1974年,史蒂芬·金的母親因為肺癌去世,她去世前曾由姊妹來代讀《魔女嘉莉》。儘管在這期間史蒂芬的母親去世以及自身的問題,這對金來說仍是個大躍進的時期。史蒂芬·金一家人搬到科羅拉多,這期間他寫作出《鬼店》,之後在1975年搬回緬因州完成第四本小說《末日逼近》,之後史蒂芬·金就長期定居於緬因州。 ===黑塔系列小說=== 史蒂芬·金在1970年代末開始一系列關於一個孤獨的槍手羅蘭·德斯欽的系列,整篇系列充滿許多不同的風格,包含奇幻、恐怖、科幻和西部。系列的靈感來自羅勃特·白朗寧的《公子羅蘭來尋黑塔》、《-{zh-hans:指環王; zh-hant:魔戒}-》、亞瑟王傳說和《黃昏三鑣客》等作品的啟發。首部小說《黑塔I 最後的槍客》於1977年至1981年間完成,該系列被稱為《黑塔》。 1987年,史蒂芬·金完成《黑塔II 三張預言牌》,首刷為1,000,000本。2009年,史蒂芬·金宣佈未來將會撰寫第八本《黑塔》小說《黑塔:穿過鎖匙孔的風》(The Wind Through the Keyhole)。 ===2000年代=== 2000年,史蒂芬·金在網路上完成連載小說《The Plant》,起初史蒂芬·金放棄出版該系列,但他後來改變心意。未完成的書信體小說可以從史蒂芬·金官方網站免費閱讀。同樣在2000年,他中篇小說《驚魂過山車》,並認為電子書將佔據市場50%,大概在2013年,也許2012年。但他也警告說人們很快就厭倦新的玩具Minzesheimer, Bob. "More bibliophiles get on the same page with digital readers" USA Today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0.。 2003年8月,史蒂芬·金開始在娛樂週刊撰寫流行文化專欄,通常是每月第三週。該專欄被稱為“史蒂芬·金流行”。 2006年,史蒂芬·金發表末日小說《手機》。 2007年,驚奇漫畫公司開始出版《黑塔系列》漫畫。 2008年,史蒂芬·金出版小說《魔島》與《日落之後》。 2009年11月10日,史蒂芬·金小說《穹頂之下》出版。這是他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未完成的小說,總共1,074頁,是1986年以來,他創作內容的最多的長篇小說。 ===2010年代=== 2010年2月16日,史蒂芬·金在他的網站上宣佈下一本書會是《暗夜無星》。在當年4月,史蒂芬·金發布《鐵捕比利》。在隨後的一個月,DC漫畫連載《美國吸血鬼》,這是每月漫畫系列,由史蒂芬·金與短篇小說作家創作,繪圖,是史蒂芬·金的第一部原創漫畫作品Rogers, Vaneta. "Rafael Albuquerque Talks American Vampire, Stephen King" , Newsarama, October 29, 2010。史蒂芬·金的第一個美國吸血鬼為Skinner Sweet。 2011年11月8日,史蒂芬·金的《11/22/63》被提名為2012年世界奇幻獎最佳小說11/22/63 . Amazon.com.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11.King, Stephen. "Stephen King's 11/22/63" . stephenking.com. Retrieved March 11, 2011. 。《穿過鑰匙孔的風》發表於2012年。《鬼店》續集《安眠醫生》在2013年9月發表。 史蒂芬·金在2014年6月宣佈,《Mr. Mercedes》是三部曲的一部分,第二部曲將在2015年出版。 == 作品列表 == === 小說 === 發表年份 作品名稱 作品長度 中文版資訊 改編紀錄 備註 1974 長篇 1977年臺灣四季出版《-{奇女凱莉}-》1996年中國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凱麗}-》2011年臺灣皇冠出版《-{魔女嘉莉}-》2012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魔女卡麗}-》 1976年改編為同名電影2002年改編為電視電影2013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1975 撒冷地 長篇 1998年中國大眾文藝出版《-{撒冷鎮}-》1999年中國內蒙古文化出版《-{緬因鬼鎮}-》2011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撒冷鎮}-》2012年臺灣皇冠出版《-{撒冷地}-》 1979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午夜行屍}-》1995年BBC改編為廣播劇2004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 1977 長篇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77 閃靈 長篇 1980年臺灣好時年出版《-{幽光}-》1998年中國大眾文藝出版《-{閃靈}-》2011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閃靈}-》2012年臺灣皇冠出版《-{鬼店}-》 1980年改編為-{zh-hans:同名電影; zh-hant:電影《-{鬼店}-》;}- 1978 末日逼近 長篇 1998年中國大眾文藝出版《末日逼近》(上、下)2011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末日逼近》(上、下)2013年臺灣皇冠出版《末日逼近》(上、中、下) 1994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預計改編為電影 1990年重新出版完整版 1978 有時候,他們會回來 短篇集 1985年臺灣皇冠出版《玉米田的孩子》2013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守夜》2014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有時候,他們會回來》2018年湖南文藝出版《守夜》 (以下僅列出電影部份)1984年改編為電影《》1985年改編為電影《》1986年改編為電影《》1990年改編為電影《》1992年改編為電影《》1995年改編為電影《》 收錄20篇短篇小說 1979 死亡-{zh-hans:地帶; zh-hant:禁地;}- 長篇 1984年臺灣皇冠出版《再死一次》1997年中國珠海出版《死亡區域》2018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死亡禁地》2019年湖南文藝出版《約翰的預言》 1983年改編為同名電影2002年改編為-{zh-hans:同名影集; zh-hant:影集《神鬼禁區》;}- 1979 大競走 長篇 2021年臺灣皇冠出版《大競走》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80 燃燒的凝視 長篇 1980年臺灣皇冠出版《燃燒的凝視》1997年中國珠海出版《神秘火焰》2020年湖南文藝出版《兇火》2022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燃燒的凝視》 1984年改編為電影《勢如破竹》 1981 狂犬庫丘 長篇 1981年臺灣皇冠出版《狂犬庫丘》1997年中國珠海出版《厄兆》 1983年改編為電影《狂犬驚魂》 1981 道路施工 長篇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82 黑-{zh-hans:暗塔I:槍俠; zh-hant:塔I:最後的槍客;}- 長篇 2006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黑暗塔首曲:槍俠》2007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塔Ⅰ:最後的槍客》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Ⅰ:槍俠》 2017年改編為電影《黑塔》 2003年重新出版 1982 長篇 1984年改編為電影《魔鬼阿諾》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82 四季奇譚 中篇集 1982年臺灣皇冠出版《-{四季}-》2005年臺灣遠流出版《-{四季奇譚}-》2006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肖申克的救贖}-》2014年臺灣遠流再版《-{四季奇譚}-》2020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四季}-》 (以下僅列出電影部份)1986年改編為電影《伴我同行》1994年改編為電影《-{zh-hans:肖申克的救贖;zh-hk:月黑高飛;zh-tw:刺激1995;}-》1998年改編為電影《-{zh-hans:納粹追兇;zh-hk:納粹追兇;zh-tw:誰在跟我玩遊戲;}-》 收錄4篇中篇小說 1983 克麗斯汀 長篇 1983年臺灣皇冠出版《克麗斯汀》2005年中國珠海出版《克里斯汀》2008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克麗斯汀》2013年上海文藝出版《克麗斯汀》 1983年改編為電影《克麗絲汀魅力》 1983 寵物墳場 長篇 1984年臺灣皇冠出版《寵物墳場》2000年中國珠海出版《寵物公墓》2009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寵物公墓》2009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寵物墳場》2014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寵物公墓》 1989年改編為同名電影2019年改編為電影《禁入墳場》 1983 銀色子彈 長篇 1985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1984 魔符 長篇 1986年臺灣皇冠出版《魔符》2010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魔符》2013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魔符》 2008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 彼得·史卓伯合著 1984 龍之眼 長篇 1987年臺灣皇冠出版《龍之眼》2015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龍之眼》 1984 銷形蝕骸 長篇 1985年臺灣皇冠出版《銷形蝕骸》 1996年改編為電影《瘦到死》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85 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 短篇集 1986年臺灣皇冠出版《被詛咒的手》1986年臺灣皇冠出版《迷霧》2009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2012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 2007年改編為電影《迷霧驚魂》 收錄19篇短篇小說1篇中篇小說2首詩作 1986 牠 長篇 1987年臺灣皇冠出版《牠》2000年中國珠海出版《死光(上、下)》2012年臺灣皇冠重譯出版《牠》2014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它(上、下)》2017年臺灣皇冠重新出版《牠(上、下)》 1990年改編為電視電影《靈異魔咒》2017年改編為電影《牠:第一章》2019年推出《牠》的電影續集《牠:第二章》。 1987 戰慄遊戲 長篇 1997年中國太白文藝出版《危情十日》2005年中國珠海出版《一號書迷》2006年臺灣遠流出版《戰慄遊戲》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頭號書迷》 1990年改編為電影《-{zh-hans:危情十日;zh-hant:戰慄遊戲}-》 1987 黑-{zh-hans:暗塔II:三張牌; zh-hant:塔II:三張預言牌;}- 長篇 2006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黑暗塔之二:三張牌》2007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塔Ⅱ:三張預言牌》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Ⅱ:三張牌》 1987 綠魔 長篇 1993年改編為電視電影 1989 黑暗之半 長篇 1992年中國譯林出版《隱秘的一半》1997年中國珠海出版《黑暗的另一半》2002年中國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黑暗的另一半》2003年中國遠方出版《黑暗的另一半(袖珍版1、2)》2006年臺灣遠流出版《黑暗之半》2011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黑暗的另一半》2014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的另一半》 1993年改編為電影《人鬼雙胞胎》 1990 午夜禁語 中篇集 1992年臺灣時報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一時]蘭戈利爾人》1992年臺灣時報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二時]秘密的窗,秘密的花園》1992年臺灣時報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三時]圖書館警察》1992年臺灣時報出版《午夜禁語[午夜四時]太陽狗》1998年中國遠方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一時]蘭戈利爾人》1998年中國遠方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二時]秘密的窗,秘密的花園》1998年中國遠方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三時]圖書館警察》1998年中國遠方出版《午夜禁語[午夜四時]太陽狗》2008年臺灣遠流出版《午夜2點》2008年臺灣遠流出版《午夜4點》 1995年改編為電視電影《海市蜃樓》2004年改編為電影《秘窗》 1991 必需品專賣店 長篇 2009年臺灣皇冠出版《必需品專賣店》2012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必需品專賣店》 1993年改編為電影《勾魂遊戲》 1991 黑-{zh-hans:暗塔III:荒原; zh-hant:塔III:荒原的試煉;}- 長篇 2006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黑暗塔之三:荒原》2007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塔Ⅲ:荒原的試煉》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Ⅲ:荒原》 1992 傑羅德遊戲 長篇 1999年中國內蒙古文化出版《致命遊戲》2000年中國珠海出版《傑羅德遊戲》 2017年改編為電影《傑羅德遊戲》 1992 桃樂絲的秘密 長篇 2002年臺灣新雨出版《桃樂絲的秘密》2005年中國珠海出版《驚鳥》2020年中國湖南文藝出版《日蝕》 1995年改編為電影《熱淚傷痕》 1993 惡夢工廠 短篇集 1999年臺灣新雨出版《惡夢工廠Ⅰ》1999年臺灣新雨出版《惡夢工廠Ⅱ》1999年中國內蒙古文化出版《惡夢工廠》 2006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 收錄24篇短篇小說 1994 失眠 長篇 2010年臺灣皇冠出版《失眠》 1995 玫瑰瘋狂者 長篇 2000年中國珠海出版《玫瑰瘋狂者》 1996 綠色奇蹟 長篇 2007年臺灣遠流出版《-{綠色奇蹟}-》2007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綠裡奇蹟}-》2014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綠裡}-》 1999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1996 絕望生機 長篇 2006年改編為電視電影《-{史蒂芬金之絕望生機}-》 1996 監管機構 長篇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97 黑-{zh-hans:暗塔IV:巫師與玻璃球; zh-hant:塔IV:巫師與水晶球;}- 長篇 2007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黑暗塔之四:巫師與玻璃球》2007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塔Ⅳ:巫師與水晶球(上、下)》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Ⅳ:巫師與玻璃球》 1998 長篇 2006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屍骨袋》2007年臺灣遠流出版《一袋白骨》2012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屍骨袋》 2011年改編為同名迷你影集。 1999 愛著湯姆·戈登的女孩 長篇 1999 1408 短篇 1999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1999 勿忘我 中篇集 2006年臺灣遠流出版《勿忘我》2010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亞特蘭蒂斯之心》2014年臺灣遠流再版《穿黃外套的下等人》2014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亞特蘭蒂斯之心》 2001年改編為電影《-{zh-hans:亞特蘭蒂斯之心; zh-hant:勿忘我;}-》 收錄5篇中篇小說 2001 劫夢驚魂 長篇 2008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劫夢驚魂》2014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捕夢網》 2003年改編為電影《捕夢網》 2001 黑屋 長篇 2011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屋》 《魔符》續集 2002 緣起別克8 長篇 預計改編為電影 2002 史蒂芬金的14張牌 短篇集 2005年中國珠海出版《-{世事無常}-》2014年臺灣皇冠出版《-{史蒂芬金的14張牌}-》 2007年改編為電影《-{zh-hans:1408幻影兇間; zh-hant:1408;}-》 收錄14篇短篇小說 2003 黑-{zh-hans:暗塔; zh-hant:塔;}-V:卡拉之狼 長篇 2007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黑暗塔之五:卡拉之狼}-》2008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塔Ⅴ:卡拉之狼(上、下)}-》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Ⅴ:卡拉之狼}-》 2004 黑-{zh-hans:暗塔; zh-hant:塔;}-VI:蘇珊娜之歌 長篇 2008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黑暗之六:蘇珊娜之歌》2008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塔Ⅵ:蘇珊娜之歌》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Ⅵ:蘇珊娜之歌》 2004 黑-{zh-hans:暗塔; zh-hant:塔;}-VII:業之門 長篇 2008年臺灣皇冠出版《黑塔Ⅶ:業之門(上、下)》2009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黑暗塔之七:黑暗之塔》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Ⅶ:黑暗塔》 2005 長篇 2006 手機 長篇 2007年臺灣皇冠出版《手機》2007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手機》 2016年改編為電影《科技浩劫》 2006 莉西的故事 長篇 2008年臺灣皇冠出版《莉西的故事》2008年中國上海譯文出版《麗賽的故事》 2021年改編為同名電視迷你影集《莉西的故事》 2007 布萊澤 長篇 2010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布萊澤》 筆名理察·巴克曼 2008 魔島 長篇 2009年臺灣皇冠出版《魔島》2009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杜馬島》 2008 日落之後 短篇集 2010年臺灣皇冠出版《日落之後》2013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日落之後》 2009 短篇集 精選集,沒有新作 2009 穹頂之下 長篇 2013年臺灣皇冠出版《穹頂之下(上、下)》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穹頂之下(上、下)》 2013年改編為同名影集 2010 暗夜無星 中篇集 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暗夜無星》2014年臺灣皇冠出版《暗夜無星》 2011 11/22/63 長篇 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11/22/63》2016年臺灣皇冠出版《11/22/63》 2016年改編為同名影集 2012 黑塔:穿過鎖匙孔的風 長篇 2014年臺灣皇冠出版《穿過鑰匙孔的風》2013年中國上海文藝出版《黑暗塔番外:穿過鎖孔的風》 2013 忘憂地 長篇 2015年臺灣皇冠出版《忘憂地》2016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樂園》 2013 安眠醫生 長篇 2015年臺灣皇冠出版《安眠醫生》2016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長眠醫生》 2019年改編成電影 《閃靈》續集 2014 賓士先生 長篇 2016年臺灣皇冠出版《賓士先生》2017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梅賽德斯先生》 2017年改編為同名影集 比爾·霍吉斯三部曲的首部曲 2014 長篇 2017年臺灣皇冠出版《復活》2017年中國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重生》 2015 奇夢集 短篇集 2020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奇夢集》 2024年讀客出品《噩夢集市》 2015 誰找到就是誰的 長篇 2017年臺灣皇冠出版《誰找到就是誰的》2017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先到先得》 比爾·霍吉斯三部曲的二部曲 2016 我們還沒玩完 長篇 2018年臺灣皇冠出版《我們還沒玩完》2018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警戒解除》 比爾·霍吉斯三部曲的三部曲 2017 格溫迪的按鈕盒Gwendy's Button Box 長篇 2018年臺灣南方家園出版《關蒂的按鈕》2021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格溫迪的按鈕盒》 理查德·基茲瑪合著 2017 睡美人 長篇 2019年中國湖南文藝出版《睡美人》 歐文·金合著 2018 局外人 長篇 2019年臺灣皇冠出版《局外人》2020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局外人》 2018 飄浮 長篇 2020年臺灣皇冠出版《-{飄浮}-》2020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失重}-》 2019 機構 長篇 2021年臺灣皇冠出版《-{機構}-》2020年中國湖南文藝出版《-{異能研究所}-》 2020 如果它流血 中篇集 2022年臺灣皇冠出版《-{如果它流血}-》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解決那個局外人}-》 收錄4篇中篇小說 2021 絕筆 長篇 2023年臺灣皇冠出版《-{絕筆}-》 === 非小說作品 === 發表年份 作品名稱 中文版資訊 備註 1981 死亡之舞 超自然文學總覽及評論 1988 空中的惡夢 咖啡桌書籍 2000 史蒂芬·金談寫作 2002年臺灣商周出版《-{史蒂芬‧金談寫作}-》2002年大陸珠海出版《-{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之自傳:撫摸恐怖——我的創作生涯}-》2006年大陸珠海再版《-{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傳}-》2009年大陸上海譯文出版《-{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 自傳和寫作書籍 2000 秘密窗戶:關於散文和小說的寫作技巧 短篇小說、散文和致詞的合集 2005 信念:兩個頑固的波士頓紅襪隊的粉絲關於歷史性的2004年賽季的記事 由斯蒂芬·金和斯圖爾特·歐南合合著,為談論棒球的非小說 === 有聲書 === 發表年份 作品名稱 作品長度 收錄 備註 2000 血與煙 短篇集 《1408》、《午餐驚魂》和《死亡之屋》(皆在2001年被收錄於《世事無常》中) 由史蒂芬·金親自朗讀 2006 健身腳踏車 中篇 在2008年收錄於《日落之後》 == 個人獲獎 == * 1982年《死亡之舞》獲頒雨果獎「非小說類獎」 * 1986年《牠》獲頒英倫奇幻獎 * 1996年《綠色奇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1996年〈黑衣男子〉獲頒歐亨利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03年獲頒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卓越貢獻獎」 * 2004年獲頒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 * 2007年獲頒愛倫·坡獎「大師獎」 * 2008年《魔島》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2008年《日落之後》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10年《暗夜無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15年《賓士先生》獲頒愛倫·坡獎「最佳小說獎」 == 參考文獻 == == 延伸閱讀 == * * * * * * * * * * * * * * * * * == 外部連結 == * Stephen King's Official Web Site * Category:1947年出生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美國作家 Category:美國小說家 Category:21世紀美國小說家 Category:21世紀美國作家 Category:美國科幻小說家 Category:美國奇幻小說家 Category:美國恐怖小說家 category:驚悚作家 Category:緬因大學校友 Category: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 Category:美國男性編劇 Category:歐·亨利獎獲得者 Category:緬因州波特蘭人 Category:使用筆名的作家 Category:20世紀男作家 Category:21世紀作家 Category:20世紀小說家 Category:21世紀小說家
2003年
== 大事記 == === 重要熱點 ===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災難 * 伊拉克:美伊戰爭、美軍佔領伊拉克 * SARS事件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 2003年美加大停電 * 2003年金邊反泰騷亂 * 2003年大邱地鐵縱火案 *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 * 2003年侵華日軍遺棄在華化學毒劑洩漏事件 *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退休,由阿都拉·巴達威接任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9屆締約方會議召開。 === 月份事件 === == 出生 == === 1月 === *1月3日——唐茜靖,中國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 *1月4日——傑登·馬泰爾,美國男演員 *1月8日—— 張嘉元,中國男子團體INTO1成員 *1月27日——金泰永,韓國男子團體CRAVITY成員 *1月30日—— **劉子銓,臺灣男演員 **李展毅,臺灣棒球運動員 === 2月 === *2月3日——李灝宇,臺灣棒球運動員 *2月4日——Bryson,馬來西亞百萬訂閱YouTuber *2月5日——木村光希,日本女模特兒 *2月19日—— **村山優香,日本女演員 **邊天揚,中國男演員 *2月20日——奧莉維亞·羅德里戈,美國創作歌手 *2月25日——Haewon,韓國女子團體NMIXX成員 *2月28日——董子恩,臺灣棒球運動員 === 3月 === *3月2日——金多娟,韓國女子團體Kep1er成員 *3月11日——陳宇,臺灣男演員 *3月19日——秋田汐梨,日本女演員 *3月30日——曹祐齊,臺灣棒球運動員 === 4月 === *4月3日——艾希·費雪,美國女演員 *4月16日——張真源,中國男子團體時代少年團成員 *4月17日——白知憲,韓國女子團體Fromis_9成員 *4月23日——三坂咲,日本創作歌手 *4月30日—— **艾蜜莉·凱利,英國女演員 **鄭允錫,韓國男演員 === 5月 === *5月1日—— **王苡丞,臺灣棒球運動員,外號「成德大王」 **張仁瑋,臺灣棒球運動員 *5月4日——黃聖球,臺灣男演員 *5月5日—— **鍵山優真,日本男子花滑運動員 **卡洛斯‧阿爾卡拉斯,西班牙男子網球運動員 *5月13日——黃宣優,韓國男子游泳運動員 *5月17日—— **許樂,臺灣女子田徑運動員 **黃秉揚,臺灣棒球運動員 *5月18日——徐碩廷,臺灣男演員 *5月20日——全敏書,韓國女演員 === 6月 === * 6月2日—— **BIG Naughty,韓國饒舌歌手 **王皙鉉,韓國男演員 * 6月12日——沈駿,臺灣男歌手、男演員 * 6月14日——SEEUN,韓國女子團體STAYC成員 * 6月24日——金善禹,韓國男子團體ENHYPEN成員 * 6月27日—— **Raul,日本男子團體 Snow Man成員 **張本智和,日本男子桌球運動員 === 7月 === *7月12日——林昱珉,臺灣棒球運動員 *7月14日——藤本哉汰,日本男演員、男模特兒 *7月21日——黃鈞麟,臺灣棒球運動員 *7月26日——賴知頎,臺灣棒球運動員 *7月28日——巴比,臺灣男子團體VERA成員 === 8月 === *8月1日——安性珉,韓國男子團體CRAVITY成員 *8月3日——池恩齊,臺灣棒球運動員 *8月9日——中村一葉,韓國女子團體LE SSERAFIM日籍成員 *8月10日—— **譚真一,香港男演員 **文淇,臺灣女演員 *8月13日—— **龍澤夏央,日本職棒登入最矮小棒球員 **陳俊翔,韓國男演員 *8月17日——樂洛伊小子,澳洲男歌手 *8月20日——泰奧·普謝爾,法國賽車手 *8月31日——INTAK,韓國男子團體P1Harmony成員 === 9月 === * 9月1日—— **安俞真,韓國女子團體IVE成員 **孔念恩,臺灣棒球運動員 * 9月3日—— **傑克·狄倫·葛雷瑟,美國男演員 **谷愛凌,中美混血女子自由式滑雪運動員 *9月4日——樸成淏,韓國男子團體BOYNEXTDOOR成員 * 9月10日——田子傑,臺灣棒球運動員 * 9月16日——曾子祐,臺灣棒球運動員 * 9月24日——喬·洛克,英國男演員 * 9月25日——貝拉·拉姆齊,英國女演員 * 9月30日——申素賢,韓國女演員 === 10月 === *10月2日——洪承漢,韓國男子團體RIIZE成員 *10月5日——藤原大祐,日本男演員 *10月15日——沙子宸,臺灣棒球運動員,美國職棒奧克蘭運動家球員 *10月22日——李相爀,韓國男子團體BOYNEXTDOOR成員 *10月23日—— **井本彩花,日本女演員 **尹浩宇,中國男子團體INTO1成員、老麼 *10月24日——楊升德,臺灣裔美國男演員 *10月27日——千葉惠裡,日本女子團體AKB48TeamA成員 === 11月 === *11月7日——樸持厚,韓國女演員 *11月21日—— **鄧筠庭,臺灣童星 **李炤熙,韓國男子團體RIIZE成員 *11月24日——阿德里安娜·塞雷索,西班牙跆拳道運動員 === 12月 === * 12月4日——明宰鉉,韓國男子團體BOYNEXTDOOR成員 * 12月9日——申有娜,韓國女子團體ITZY成員 * 12月10日——柯林·達菲,美國男子攀登運動員 * 12月18日——陳柏安,臺灣男子團體ALL IN 5成員 * 12月23日——有澤一華,日本女子團體Juice=Juice第六期成員 * 12月25日——荒井佑奈,日本年少偶像 * 12月28日——藤岡真威人,日本男演員 == 逝世 == == 諾貝爾獎 == * 物理: ** 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lexeevich Abrikosov)美國與俄羅斯雙重國籍 ** 維塔利·金茲堡(Vitaly Lazarevich Ginzburg)俄羅斯 ** 安東尼·萊格特(Anthony James Leggett)美國與英國雙重國籍 *** “表彰三人在超導體和超流體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 化學: ** 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美國 ** 羅德里克·麥金農(Roderick MacKinnon)美國 *** “他們闡述了鹽(離子)和水如何輸入和輸出人體細胞。” * 生理學和醫學: ** 保羅·勞特伯(Paul Lauterbur)美國 ** 彼得·曼斯菲爾德爵士(Peter Mansfield)英國 *** “表彰他們在核磁共振領域作出的貢獻。” * 文學: **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南非) *** “小說構思精妙,對話成熟,分析充滿了智慧。” * 和平: ** 希林·伊巴迪(伊朗) *** “表彰其為民主和人權,特別是為婦女和兒童權益所作的努力。” * 經濟: ** 羅伯特·恩格爾(美國),克萊夫·格蘭傑(英國) *** “表彰他們在分析經濟時間數列研究領域所作出的突破性貢獻。”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76屆,2004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zh-hans:指環王:王者回歸; zh-hk: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zh-hans:彼得·傑克遜; zh-hk:彼得·積遜;}-(Peter Jackson,《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zh-hans:西恩·潘;zh-hk:辛潘;zh-tw:西恩·潘;}-(Sean Penn,《-{zh:神秘河流;zh-hans:神秘河流;zh-hant:神秘河流;zh-hk:懸河殺機;zh-mo:懸河殺機;zh-tw:神秘河流;}-》)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zh-hans:莎莉·賽隆;zh-hk:查理絲·花朗;zh-tw: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zh-hans:女魔頭; zh-hk:女魔頭;}-》)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zh-hans:蒂姆·羅賓斯;zh-hk:添·羅賓斯;zh-tw: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zh:神秘河流;zh-hans:神秘河流;zh-hant:神秘河流;zh-hk:懸河殺機;zh-mo:懸河殺機;zh-tw:神秘河流;}-》)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zh-hans:蕾妮·澤爾維格;zh-hk:雲妮·絲維嘉;zh-tw:芮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zh-hans:冷山;zh-hk:亂世情天;zh-tw:冷山;}-》) == 世界足球先生 == 排名 球員 得分 所在球隊 1 齊內丁·齊達內 264 皇家馬德里 2 蒂埃裡·亨利 168 阿仙奴 3 羅納爾多 176 皇家馬德里 * 3年 0
無神論
無神論(),在廣義上,是指一種不相信神存在的觀念威廉·L·羅(William L. Rowe),“無神論”(Atheism),《Routledge哲學百科全書》(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1998年:“無神論的立場是認為神不存在,即明確的不相信,而不是信仰缺失。”注: 缺失在漢語中含義是:缺陷;缺點和失誤, 有貶低無神論的含義.Most dictionaries (see the OneLook query for "atheism" ) first list one of the more narrow definitions. * – entry by Vergilius Ferm;在狹義上,無神論是指對相信任何神鬼存在的一種抵制: "atheism, in general, the critique and denial of metaphysical beliefs in God or spiritual beings. As such, it is usual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ism, which affirms the reality of the divine and often seeks to demonstrate its existence. Atheism is also distinguished from agnosticism, which leaves open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re is a god or not, professing to find the questions unanswered or unanswerable.": "On our definition, an 'atheist' is a person who rejects belief in God,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his reason for the rejection is the claim that 'God exists' expresses a false proposition. People frequently adopt an attitude of rejection toward a position for reasons other than that it is a false proposition. It is common among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and indeed it was not uncommon in earlier centuries, to reject positions on the ground that they are meaningless. Sometimes, too, a theory is rejected on such grounds as that it is sterile or redundant or capricious, and there are many other considerations which in certain contexts are generally agreed to constitute good grounds for rejecting an assertion."。無神論與通常至少相信一種神存在的有神論相對。 對於神(上帝)和靈魂存在,有著各種各樣截然不同的概念,導致了無神論的適用性的各種觀點。但狹義的無神論否認的事物包括:從神的存在到任何超自然或先驗概念的存在,例如印度教、佛教和道教的觀念。也因此部分學者主張,從哲學觀點來研究所謂堅持無神主義的人或是政治組織,本身亦是持一種如信仰一般的理念存在,並在實務上表現出了類似的行為模式。 ==簡介== 支援無神論的論據包括各類從哲學到社會和歷史的方法。無神論者不相信神存在,因為其缺乏經驗證據的支援、無法解釋罪惡問題、各種神的啟示不一致、不可證偽、且沒有考慮。無神論者認為,無神論比有神論更簡約,而且每個人生來就沒有對神靈的信仰 in : "The terms ATHEISM and AGNOSTICISM lend themselves to two different definitions. The first takes the privative a both before the Greek theos (divinity) and gnosis (to know) to mean that atheism is simply the absence of belief in the gods and agnosticism is simply lack of knowledge of some specified subject matter. The second definition takes atheism to mean the explicit denial of the existence of gods and agnosticism as the position of someone who, because the existence of gods is unknowable, suspends judgment regarding them ... The first is the more inclusive and recognizes only two alternatives: Either one believes in the gods or one does not. Consequently, there is no third alternative, as those who call themselves agnostics sometimes claim. Insofar as they lack belief, they are really atheists. Moreover, since the absence of belief is the cognitive position in which everyone is born, the burden of proof falls on those who advocate religious belief. The proponents of the second definition, by contrast, regard the first definition as too broad because it includes uninformed children along with aggressive and explicit atheists. Consequently,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public will adopt it.";因此,他們認為駁斥神靈存在的舉證責任不在無神論者身上,而是應由有神論者證明有神論正確, citing 。雖然一些無神論者採用了世俗主義哲學(例如世俗人文主義)Honderich, Ted (Ed.) (1995). "Humanism".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76. . in .,無神論者之間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思想體系.。 20世紀英國的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用其羅素的茶壺的例子說明,任何人都沒有反證斷言的責任,論證有神論者這一立場的錯誤。道金斯進一步用飛天麵條神教和羅素的茶壺作為一個反證法的論述有神論者這一立場的錯誤,如果在無法由科學證明的情況要求相信和不相信一個超自然存在都得到同樣的尊重和重視,那麼它也必須給予相信羅素的茶壺存在同等的尊重,因為茶壺和超自然存在同樣無法去由科學證明或否證。伯特蘭·羅素還在其《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一書中,以科學求證的態度否定超自然性和上帝。在一篇成於1952年但從未發表的文章《神存在嗎?》裡,羅素寫到: 有“現代物理學之父”之譽的愛因斯坦在其作品《》中是這樣否定上帝: “我無法想象存在這樣一個上帝,它會對自己的創造物加以賞罰……我不能也不願去想象一個人在肉體死亡以後還會繼續活著。”但事實上,愛因斯坦形容自己為不可知論者,並不同意專業無神論者般的十字軍精神;更仔細解釋,由於人類對於大自然與自己本身的瞭解可能有缺失,因此應該採取謹慎謙卑的態度。美國猶太領袖拉比曾經問他是否相信神?他回答說:“我相信斯賓諾莎的神,一個透過存在事物的和諧有序體現自己的神,而不是一個關心人類命運和行為的神。”換句話說,愛因斯坦認為,從宇宙世界的存在,可以感覺到神的偉大工作,但神並不會幹預人們的日常生活,神是非人格化的神。愛因斯坦曾經在書信裡表示:「我不相信人格化的神,我從未否認這一點,而且表達得很清楚。如果在我的內心裡有什麼能被稱之為宗教,那就是,對於我們的科學所能夠揭示的世界結構,對於這世界結構的無垠的敬仰。」 物理學家霍金在其2010年《大設計》一書中論證宇宙可依照科學原理而渾然天成,不須向上帝過問,甚至沒有所謂造物主的位置史蒂芬·霍金、雷納·曼羅迪諾。《大設計》。郭兆林、周念縈譯。臺北:大塊文化,2011。ISBN 9789862132432。 。 21世紀初的一群無神論作家所提出新無神論的思想。他們主張“對宗教在政府,教育和政治等任何施加不適當影響的任何地方,它不應該是簡單地被容忍,而應該受反駁、批評,並暴露於理性的爭論之下。”有媒體將丹尼爾·丹尼特、理查德·道金斯、山姆·哈里斯及克里斯托弗·希欽斯被稱為“新無神論的四騎士”。以前的作家中的許多人認為科學不關心甚至無法處理“神”的概念,理查德·道金斯則相反,聲稱“神假說”是有效的科學假說,對物理的宇宙有影響,像其他任何科學假設一樣都可以得到檢驗和證偽。道金斯以其直言不諱的語氣和科學求證的態度挑戰「神創造世界」宗教概念而聞名。他們在2004年至2007年間寫下的一些暢銷書為新無神論的後續討論奠定了理論基礎。隨著時代發展和科學進步的影響,教皇現在希望大眾接受進化論和大爆炸理論。 1979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史蒂文·溫伯格警示人們,世界需要從漫長的宗教信仰噩夢中醒來;對我們科學家來說,為削弱宗教信仰而可以做的任何事情都應該去做,實際上這可能是我們對文明的最大貢獻。宗教是弊大於利的。他還認為:無論有沒有宗教,好人都會做好事,壞人都會做惡事;但是,若你想要好人做惡事,就需要宗教了。 由於對無神論的定義各不相同,因此很難準確估計目前無神論者的人數。根據在全球範圍內的研究顯示,2012年有13%的受訪者是“堅定的無神論者”,2015年有11%是“堅定的無神論者”,2017年有9%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其他研究人員建議謹慎對待溫—蓋洛普國際的統計數字,因為幾十年來使用相同統計方法且樣本量更大的其他調查得出的數字一直偏低。英國廣播公司2004年進行的一個調查顯示,無神論者為全世界人口的8%。其他較早的估計表明,無神論者佔世界人口的2%,而無宗教者佔12% * 2.3% Atheists: Persons professing atheism, skepticism, disbelief, or irreligion, including the militantly antireligious (opposed to all religion). * 11.9% Nonreligious: Persons professing no religion, nonbelievers, agnostics, freethinkers, uninterested, or dereligionized secularists indifferent to all religion but not militantly so.。這些民調顯示歐洲和東亞是無神論佔比最高的地區。2015年,中國有61%的人報告稱他們。2010年歐洲聯盟的歐洲晴雨表調查數字顯示,20%的歐盟人口聲稱不相信“任何種類的靈魂、神或生命力”的存在,其中法國(40%)和瑞典(34%)佔比最高。 跨國研究結果表明教育程度和不相信上帝有正相關性,事實上無神論在科學家中所佔地比例更高這一趨勢在20世紀初就比較明顯,而到20世紀末成為科學家中的多數。美國心理學家1914年隨機調查1000位美國自然科學家,其中58%“不相信或懷疑神的存在”。同一調查在1996年重複了一次(《自然》雜誌1998年刊登的文章) Available at StephenJayGould.org , Stephen Jay Gould archive. Retrieved on 2006-12-17,得出60.7%的類似結果, 而且美國科學院院士中這一比例高達93%。肯定回答不相信神的比例從52%升高至72%。調查顯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之中相信人格神或來世的人數處於歷史低點,相信人格神的只佔7%,遠低於美國人口的85%比例。 對無神論的批評也不無存在。例如,批評者認為主張無神論者自身也無法確證神不存在,無神論相信神不存在本身就很接近一種宗教式的信條David Limbaugh, "Does atheism require more faith?," Townhall.com, April 20, 2004 * Stanley Fish, "Atheism and Evidence," Think Again,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7, 2007 * DHRUV K. SINGHAL, "The Church of Atheism," , The Harvard Crimson, December 14, 2008 * Norman L. Geisler and Frank Turek, I Don't Have Enough Faith to Be an Atheist," Crossway Books, March 01, 2004, 447 Pages, * John F. Haught, God and the New Atheism: A Critical Response to Dawkins, Harris, and Hitchens,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December 31, 2007, 156 pages, , page 45。美國土耳其裔物理學家、懷疑論者坦納·埃迪斯就認為,沒有證據表明科學離不開無神論。他認為無神論大部分推論都是基於倫理學、或者哲學的推理。啟蒙運動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德尼·狄德羅也對無神論持批評態度。他不認為無神論比形而上學更科學Schroeder, Winfried. Ursprunge des Atheismus: Untersuchungen zur Metaphysik- und Religionskritik des 17. und 18. Jahrhunderts. Tubingen: Frommann- Holzboog, 1998. Pg 79-80, 291, 297-302。 == 詞源 == 在早期古希臘語中,形容詞「atheos」(),由否定詞綴 + “神”構成)的意思是"不敬畏神的"或"邪惡的"。公元前五世紀以後該詞的意思逐漸的演變成了“有意的無神”,成為“與神斷絕關係”或“否認神的存在”而不再是早期的(asebēs,不虔誠的)。古希臘文的現代翻譯通常會將「atheos」譯作“無神論的”,而(atheotēs)則譯作抽象名詞“無神論”。西塞羅把這個希臘語詞彙轉寫成拉丁形式。在早期天主教與古希臘宗教的辯論中常常能看見這個詞,雙方都以此輕蔑對方。 在英語中,無神論一詞來自於1587年左右的法語詞彙Rendered as Athisme: Translation of De la verite de la religion chrestienne(1581)。 。而無神論者一詞(來自法語「athée」,意為「否認或拒絕相信神的存在的人」)在英語中出現的比無神論更早,大約在1571年Rendered as Atheistes: Translated from French. 。無神論者最早在1577年開始被當作不信神者的標籤 。相關的詞語則在其後出現:自然神論者,1621年 ,有神論者,1662年 ;有神論,1678年"Secondly, that nothing out of nothing, in the sense of the atheistic objectors, viz. that nothing, which once was not, could by any power whatsoever be brought into being, is absolutely false; and that, if it were true, it would make no more against theism than it does against atheism.." Cudworth, Ralph. The true intellectual system of the universe. 1678. Chapter V Section II p.73 ;自然神論,1682年 。1700年左右,在無神論一詞的影響下,自然神論和有神論的詞義發生了輕微的變化;自然神論的本義與有神論完全相同,但卻有了獨立於有神論的哲學意義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lso records an earlier, irregular formation, atheonism, dated from about 1534. The later and now obsolete words athean and atheal are dated to 1611 and 1612 respectively. 。 曾記載:“在16到17世紀之間,無神論者一詞仍然只能在辯論中見到……被喚做無神論者是個巨大的侮辱。沒有人願意被稱為無神論者。” 無神論在18世紀晚期的歐洲被首次用作自稱,但當時該詞的含義特指不信仰亞伯拉罕諸教In part because of its wide use in monotheistic Western society, atheism is usually described as "disbelief in God", rather than more generally as "disbelief in deities". A clear distinction is rarely drawn in modern writings between these two definitions, but some archaic uses of atheism encompassed only disbelief in the singular God, not in polytheistic deities. It is on this basis that the obsolete term adevism was coin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describe an absence of belief in plural deities. 。隨著20世紀全球化的趨勢,無神論一詞的意思被擴大到了“不信仰任何宗教”,然而在西方社會,該詞還是主要用以描述“對上帝的不信仰”Martin, Michae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theis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521-84270-9.。 == 認識論基礎 == 無神論用形而上學 的理性分析和科學檢驗的方法,不靠沒有證據的信仰,旨在堅持與其他哲學(如形而上學和不可知論)和科學事業相同的理性調查標準,並接受相同的評估和批評方法。這種認識論上的理性的分析方法,也被哲學家和神學家用來研究信仰的本身的合理性,將宗教經典的描述和歷史,考古,和科學發現相比較。 無神論遵循的推理方法類似於自然神論和不可知論,避免了吸引特殊的非自然才能(心靈感應,神秘經歷)或超自然的資訊來源(神聖的文字,神學的揭示,信條權威,直接的超自然交流)。這種避免非自然才能或超自然的資訊來源的方法,與啟示神學和基督教神學的方法有區別。 無神論的理性分析和科學檢驗的方法與靠信仰的方法相對立。伯特蘭·羅素寫道:基督徒認為自己的信仰行善,但其他信仰卻有害,無論如何,他們對共產主義信仰也是持這種觀點。我堅持的是,所有信仰都是有害的。我們可以將“信仰”定義為對沒有證據的事物的堅定信念,在有證據的地方,沒有人會說“信仰”。我們不說“2加2等於4”是信仰,也不說“地球是圓的”是信仰。我們只在希望用情感代替證據時才談到信仰,用情感代替證據容易導致衝突,這是因為不同的群體用不同的情感來代替。基督徒對信仰耶穌復活,共產黨人相信馬克思的價值論。其中任一種信仰都不能得理性的支撐,因此,每種信仰都只得透過宣傳來維持,必要時還得透過戰爭Russell, Bertrand. "Will Religious Faith Cure Our Troubles?" . Human Society in Ethics and Politics. Ch 7. Pt 2. Retrieved 16 August 2009.。 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中批判他所認為的與科學證據直接衝突的所有信仰。他將信仰描述為沒有證據的盲信,一個積極的不思考的過程。他指出,這種做法只會讓任何人僅憑個人思想和可能扭曲的感知(不需要對自然進行檢驗)提出關於自然的斷言(主張); 這種做法,降低了我們對自然世界的理解,沒有任何能力做出可靠且一致的預測,並且無需同行評議。 == 定義與區分 == 不同的無神論者信仰不同的超自然實體,不同的無神論對信仰有著不同的界定,考慮到這些問題,人們很難直接的定義與區分無神論 。 === 範圍 === 定義區分無神論時有許多困難,主要因為對如神與上帝等基本概念的定義沒有一致共識,對神定義的多樣性相應的導致了對無神論定義的不同。古羅馬因為基督徒拒絕信奉古羅馬宗教而指責其為無神論者,而在20世紀,無神論一詞則更多的被理解為不信仰任何宗教Martin, Michae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theis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521-84270-9.。 無神論所否認的事物則更加複雜,無神論可以否認神性、神靈、超自然或許多其他概念,例如印度教和佛教的超然存在。 === 顯無神論和隱無神論 === 對無神論的定義存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無神論者對神的“不信”需要到一個什麼程度。無神論的定義有時包括了對有神信仰的簡單缺失。這個寬泛的定義可以把連同新生兒在內的許多從未為接觸過有神論概念的人涵蓋進去。如1772年霍爾巴赫所說:“兒童生來即是無神論者;他們對上帝(是什麼)沒有概念。”同樣地,喬治·H·史密斯在1979年說道:“對有神概念不熟悉的人即為無神論者,因為他不信神。這個分類同樣包含了那些已經有能力去把握,但實際上並沒有清楚意識到神靈概念的兒童們。兒童們對神的不信仰使他們成為了無神論者。”. 史密斯創造了隱無神論一詞表示“缺乏信仰但並非有意抵制”,同時也創造了顯無神論指代“對自己的不信仰有明確意識”。 在西方文化中,兒童生來即為無神論者的觀點出現的相對較晚。在18世紀以前,西方對上帝存在的信仰是如此廣泛,以至於是否存在真正的無神論者也值得懷疑。這被稱為神學天賦論——一種認為人生來就信仰上帝的觀點;這種觀點簡單地否定了無神論者的存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無神論者在遇上危難時將很快地投身信仰,例如做出臨終皈依,一句西方諺語“散兵坑裡沒有無神論者”也闡述了這一觀點See, for instance, 。這一觀點的部分支持者認為宗教在人類學意義上的益處是宗教信仰能讓人更好的面對逆境(對比卡爾·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綱要》中提出的精神鴉片說)。一些無神論者則強調實際上有反例,確實存在著“散兵坑裡的無神論者。” === 強無神論和弱無神論 === 哲學家安東尼·弗魯Flew, Antony. "The Presumption of Atheism". The Presumption of Atheism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God, Freedom, and Immortality. New York: Barnes and Noble, 1976. pp 14ff. ,邁克爾·馬丁(Michael Martin),以及威廉·L·羅伊(William L. Rowe)Rowe, William L. "Atheism".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ward Craig (editor). Routledge: June 1998. ISBN 978-0-415-18706-0. 530-534. 等人將無神論分為強(積極)與弱(消極)兩類。強無神論清楚地宣稱神不存在,弱無神論則包含了所有形式的非有神論。根據此分類,所有的非有神論者都必然是強或弱無神論者,而絕大多數不可知論者都是弱無神論者。與積極和消極相比,強和弱兩詞用以形容無神論則相對較晚,但至少在1813年就已經出現在了各類(雖然用法略有不同)哲學著作與天主教的辯惑 之中。 當馬丁等哲學家把不可知論歸類為弱無神論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不可知論者並不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在他們看來無神論並不比有神論更加合理 。支援或否定神存在的知識的不可獲得性有時被看作無神論必須經歷“信仰飛躍(Leap of Faith)”的標示。一般無神論者對這一論證的反駁包括:未經證實的宗教命題應和其他的未證實命題受到同樣多的懷疑. "Who seriously claims we should say 'I neither believe nor disbelieve that the Pope is a robot', or 'As to whether or not eating this piece of chocolate will turn me into an elephant I am completely agnostic'. In the absence of any good reasons to believe these outlandish claims, we rightly disbelieve them, we don't just suspend judgement." ,以及神存在與否的不可證明性並不代表兩種可能的機率相等. "A lack of proof is no grounds for the suspension of belief. This is because when we have a lack of absolute proof we can still have overwhelming evidence or one explanation which is far superior to the alternatives." 。蘇格蘭哲學家J. J. C.斯馬特甚至說道:“因為一種過於籠統的哲學懷疑論,有時一個真正的無神論者可能會,甚至是強烈地,表達自己為一個不可知論者,這種過分的懷疑論將阻礙我們肯定自己對或許除數學或邏輯定理以外的任何知識的理解。”因此,一些知名的無神論作家如理查德·道金斯更傾向於依據“有多大程度相信神存在”的光譜來區分有神論者,不可知論者與無神論者。Cudworth, Ralph. The true intellectual system of the universe. 1678. Dawkins, Richard. The God Delusion. Bantam Books: 2006, p. 50.(ISBN 978-0-618-68000-9) === “積極無神論”的其他詮釋 === 如上文所述,積極和消極兩詞與強和弱兩詞在形容無神論時具有相同意義。但是印度哲學家在其1972年出版的《積極無神論》一書中給出了此詞語的另一種用法。古拉本人在階級劃分明顯與宗教文化底蘊深厚的印度長大,在他的努力下印度建立起了一個世俗政府,據此他提出了一些積極無神論哲學的指導方針 ,積極無神論者應該具有這樣一些品質:品行正直,對有神論者理解,不強求他人成為無神論者,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而不是滿足在爭辯中的勝利。 == 基本理據 == 信仰無神論的哲學理據在大體上可劃分為實用主義和理論主義兩類,而各種不同理論的無神論又分別來自獨一的論據與哲學論證。與此相反,實用無神論不需要論證,因為其核心概念是對有神論概念的漠視和無知。 === 實用主義無神論 === 在實用,或稱實用主義無神論體系中(又稱遠神論),個人的生活不受神靈的影響,對日常現象的解釋也不用藉助神學。但神的存在並未遭到直接否認,而僅僅被認為無需考慮;在這種觀點下,神既不為個人生活提供目標,也不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 。對科學界造成影響的一種實用無神論叫做方法論自然主義—即“無論是否全然接收與認可,對科學方法內的哲學自然主義的接納和假設。”Schafersman, Steven D. "Naturalism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Science and Critical Inquiry ". Conference on Naturalism, Theism and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February 1997. Revised May 2007. Retrieved on 2007-APR-09. 實用無神論有多種表現形式: * 缺乏宗教積極性—對神的信仰並未推動其道德行為,宗教行為及任何形式的行為; * 用思想和實際行動主動排斥與神與宗教有關的問題; * 冷漠—對有關神和宗教的議題缺乏關心; * 對神的概念不瞭解. 。 === 理論主義無神論 === 理論主義無神論要求清晰的提出神不存在的證明,以回應諸如目的論論證與帕斯卡的賭注一類神存在的論證。否認神存在的論據有很多種,通常是以本體論,認識論以及知識論的形式表現,但有時也會表現在心理學與社會學的形式上。 ==== 本體論與知識論的論據 ==== 知識論無神論認為人不可能感知到神祇或其存在,其理論基礎為不同形式的不可知論。在內在理論體系中,神與世界是緊密相連的,因此也存在於人的思想中,與此同時,每個人的意識又都必然是主觀的;根據這種不可知論,人類認知所存在的種種限制使得來自宗教信仰的任何客觀推理都無法得出神存在的結論。康德的理性主義不可知論和啟蒙運動只接受人類理性推導得出的知識;這一類無神論認為神不像原則問題般清晰可辨,因而不能確知其是否存在。基於休謨理念的懷疑主義斷言確知任何事物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人永遠不能知道神是否存在。對無神論和不可知論的分類飽受爭議;兩者能被看成是不同且相對獨立的世界觀。 其他的能被分類成知識論或本體論的?無神論論證,包括邏輯實證主義和漠視主義,都論述了例如“神”和“神是全能的”一類概念和陳述的無意義性及不清晰性。神學非認知主義認為“神存在”這一類陳述並未表達任何主張,實際上是荒謬無意義的。神學非認知主義應該被分類為無神論還是不可知論一直存有爭議。哲學家艾爾弗雷德·朱爾斯·艾耶爾和西奧多·邁克爾·德蘭格反對這兩種分類,他們認為這兩種理論都接受“神存在”是一種主張;因而堅持神學非認知主義的獨立性Drange, Theodore M.(1998). "Atheism, Agnosticism, Noncognitivism ". Internet Infidels, Secular Web Library. Retrieved on 2007-APR-07.Ayer, A. J.(1946). 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Dover. pp. 115–116. In a footnote, Ayer attributes this view to "Professor H. H. Price". 。 ==== 形而上學的論據 ==== 形而上學無神論是建立在形而上學一元論——一種認為世界是同質且不可分的概念——的基礎上的。絕對形而上學無神論者相信多種不同形式的物理主義,並據此否認非物理的存在。相對形而上學無神論者對神的概念則持有較為緩和的否定態度,這種否定態度來源於他們的哲學信仰與神的超然存在或人格等屬性之間的矛盾。相對形而上學無神論包括了泛神論,超泛神論以及自然神論. 。 ==== 心理、社會及經濟學論據 ==== 哲學家如路德維希·費爾巴哈Feuerbach, Ludwig (1841)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 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上帝和其他宗教信仰都是人類自身的創造,其目的是填補許多心理與情感上的需求。這也是許多佛教徒的觀點Walpola Rahula, What the Buddha Taught. Grove Press, 1974. Pages 51–52. 。受費爾巴哈的影響,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研究神與宗教的社會功能並作出結論,認為它們是統治階級用來壓迫勞動階級的工具。米哈伊爾·巴枯寧則說:“神的概念暗指了人類理性和公義的缺失;它是對人類自由的極端否定,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中,它都必隨著人類奴役的結束而消亡。”他將伏爾泰的名言“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就必須創造祂。”修改成“如果上帝存在,那就必須拋棄祂。” ==== 邏輯學的論據 ==== 基於邏輯學的無神論認為對神的概念的各種不同定義——例如基督教的人格神——都在邏輯上有自相矛盾的本質。這一類無神論者提出了各種演繹論證來否定神的存在,此類論證明確了神的幾種屬性,例如:完美、創造者地位、不朽、全知、全在、全能、全善、超然存在、人之特質、非物質性、正義以及仁慈等Various authors. "Logical Arguments for Atheism". Internet Infidels, The Secular Web Library. Retrieved on 2007-APR-09. ,是無法和諧並存的。 神義論無神論者認為神學家加給神的各種性質不能與現實的世界調和。他們認為全知,全能和全善的神並不能解釋一個存在著罪惡痛苦以及神性隱退的世界Drange, Theodore M.(1996). "The Arguments From Evil and Nonbelief ". Internet Infidels, Secular Web Library. Retrieved 2007-04-18.。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也曾提出過類似的論證V.A. Gunasekara, In the Bhuridatta Jataka, "The Buddha argues that the three most commonly given attributes of God, viz. omnipotence, omniscience and benevolence towards humanity cannot all be mutually compatible with the existential fact of dukkha." 。 ==== 人本主義的論據 ==== 價值論無神論,或稱建設性無神論,因為諸如人性等“較高絕對”的存在而否定神。這種無神論論證認為人性才是道德觀和價值觀的絕對根源,人性也能讓人無須求助於神即可解決倫理道德問題。馬克思、弗洛伊德和薩特都曾使用過這種論證去傳達解放、超人說以及無限制的幸福的要旨。 布萊茲·帕斯卡在1669年相對於人本主義論據提出了一個至今仍然很常用的對無神論的批評Pascal, Blaise(1669). Pensées, II: "The Misery of Man Without God". ——那就是否認神的存在將會導致道德相對主義,使人不再有道德的基礎 ,也讓生命變得痛苦和無意義. "Perhaps the most common criticism of atheism is the claim that it leads inevitably to moral bankruptcy." 。 ==== 其他論據 ==== 信仰無神論的其他論據還包括: * :如果全能的神希望自己被所有人相信和讚美,祂們可以證明自己的存在並使所有人都相信。由於有不相信神的人存在,因此或者神不存在,或者祂們對人類不產生影響。不論哪種情況,人們都不需要相信這樣的神。 * :針對神存在的超越性證明,後者認為邏輯、科學和倫理都只能在有神論世界觀中才能被肯定,而前者則認為邏輯、科學和倫理都只能在無神論世界觀中才能被肯定。 * 任何文化中都有自己的神話和神。聲稱某一文化中的神(如耶和華)是特殊的並高於其他文化中的神(如女媧)是不合邏輯的。如果一個文化中的神被認為是神話,則所有文化中的神都應該被認為是神話。 * 神的存在源自古人類對大自然愚昧及無知的想像,例如以鬼神之說解釋自然現像如日蝕、風暴,不足為信。霍金在「論神是否存在」的課題例舉古維京人的各種原始信仰。 == 歷史 == 儘管無神論一詞出現在16世紀的法國,但早在吠陀文化時期和古典時期就已經有無神論概念的記載了。 無神論一詞源起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語ἄθεος,最初指的是對較廣為接受的神靈所持有的否定態度的人,被神靈拋棄的人,或未承諾相信神靈的人。這個由正統宗教徒所創造的詞實際指代了一類社會類別,那些與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同的人都會被歸入這個類別。今日語境下的無神論一詞可追溯至16世紀。隨著自由思想和科學懷疑論的傳播,以及對宗教的批評的增多,這一詞語的物件範圍也逐漸狹窄起來。第一個自稱為“無神論者”的人出現在18世紀啟蒙時代。法國大革命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與無神論有關的大型政治運動,其倡導人們理性至上 Extract of page 22 。 === 中國 === ====道家==== 道家思想成形於先秦時期,直到東漢末“黃老”一詞才與神仙崇拜這樣的概念結合起來。部分學者認為,就本身來說,這種神仙崇拜和道家思想少有相關聯成份,老子、莊子都是以相當平靜的心態來對待死亡的。道家思想是哲學學派,很大程度上是無神論的,道教是有神論宗教信仰。引起兩者相關聯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的文字描述了對於領悟了“道”並體現“道”的人物意象,道教尊老子為祖師,又追求耳目不衰、長生不死,這和老子的哲學思想是有相悖之處的,將兩者完全混為一談是認識上的誤區。 持道家思想的王充是中國東漢末年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作品《論衡》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王充的思想被認為是無神論的。他批評漢末流行的神仙崇拜、批判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 ,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最原始的物質基礎。他認為天並不具備情感和意義,它是一個沒有主觀意願的自然實體。同時,他也認為自然現象不是上天的譴責、精神不能離開形體而獨立存在。哲學家馮友蘭認為,王充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當時流行的神秘主義和迷信觀念,強調了理性思維和對自然現象的客觀認識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人民出版社。 ==== 南北朝時期神滅論==== 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範縝對統治階級迷信佛教、貽誤國家的行為感到憤慨。他著作《神滅論》,批判宗教迷信、宣傳無神論的思想。範縝認為相信精神可以脫離形體而單獨存在、除了人類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所謂"神的世界"這種觀點是一種迷信、是錯誤的。範縝認為精神只有依附於形體才能存在,沒有形體就沒有精神。他強調形體是精神的載體,精神只是形體的作用而已。因此,人死後就只剩下了屍體,精神不可能獨立存在。範縝指出,除了物質世界的時空之外,根本不存在非物質的、超時空的所謂"神的世界"。範縝在《神滅論》中還分析了迷信的基本手段,指出迷信製造者利用人們對鬼神的信仰,誤以為靈魂可以獨立存在,然後透過虛幻迷信的神話來迷惑人、嚇唬人、欺騙人和引誘人。範縝強調,迷信的流行會導致社會道德敗壞,使人們追求私利而忽視親情和幫助窮人的行為。他認為,施捨應該出於真正救助他人的善意,而不是為了立即得到好報。 ====馬克思主義==== 20世紀初俄國革命的確促發了之後的一連串革命潮,中國共產黨將堅持無神論的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革命的理論傳入中國。中國共產黨要求共產黨員必須是徹底的無神論者,不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而且要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普及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無神論的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國紀檢監察報》的文章介紹到,按中國共產黨章程來說,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必須是無神論者;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是共產黨員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參加宗教活動。 === 印度 === ==== 早期印度宗教 ==== 儘管印度教是有神宗教,但它卻包含無神論宗派。出現在大約公元前6世紀,堅持唯物主義和反神哲學的順世派可能是印度哲學中最接近無神論的一派。這一哲學分支被定義成非正統派,被排除在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之外,但因其是印度教中唯物主義運動的證據而值得注意Sarvepalli Radhakrishnan and Charles A. Moore. A Sourcebook in Indian Philosoph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Twelfth Princeton Paperback printing 1989)pp. 227–249. ISBN 978-0-691-01958-1. 。 其他含有無神論思想的印度哲學流派包括數論派和行業派。相信有神,但對有人格的造物主概念有所排斥的,還有印度的耆那教與佛教 。 === 西方 === ==== 古典時期 ==== 西方的無神論源於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古希臘哲學,但直到啟蒙時代後期才發展成明確的世界觀. "Atheism had its origins in Ancient Greece but did not emerge as an overt and avowed belief system until late in the Enlightenment." 。公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哲學家迪亞戈拉斯被稱為“第一個無神論者”Solmsen, Friedrich(1942). Plato's Theolog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 25.,西塞羅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過狄雅戈拉斯...nullos esse omnino Diagoras et Theodorus Cirenaicus... Cicero, Marcus Tullius: De natura deorum. Comments and English text by Richard D. McKirahan. Thomas Library, Bryn Mawr College, 1997, page 3. ISBN 978-0-929524-89-4 。克里提亞斯把宗教看成是人類的發明,其目的是恐嚇其他人,好讓他們接受道德規範"religion, study of ".(2007).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on April 2, 2007.。原子論者如德謨克利特試圖用純粹的,不借助精神與神秘事物的唯物主義方式來解釋世界。其他具有無神論思想的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家還包括普羅狄克斯和普羅泰戈拉。公元前三世紀的希臘哲學家西奧多羅斯Diogenes Laërtius, The Lives 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 ii 與斯特拉圖Cicero, Lucullus, 121. in Reale, G., A History of Ancient Philosophy. SUNY Press.(1985)。 同樣不相信神的存在。 蘇格拉底(約公元前471年–399年)曾因對國家神明(參見尤西弗羅困境)提出質疑而被指控為“不敬” 。儘管他以自己相信鬼神為由否認自己是一個“純粹的無神論者” In particular, he argues that the claim he is a complete atheist contradicts the other part of the indictment, that he introduced "new divinities". ,他最終仍被判處死刑。蘇格拉底在與柏拉圖的對話錄《斐德羅》中曾向多位不同的神祈禱,還在《理想國》一書中說過“宙斯在上”。 猶希邁羅斯(約公元前330年–260年)認為神來源於受人崇拜的古代征服者,而他們的宗教信仰在本質上其實是對那些早已消失的王國與政體的延續Fragments of Euhemerus' work in Ennius' Latin translation have been preserved in Patristic writings(e.g. by Lactantius and Eusebius of Caesarea), which all rely on earlier fragments in Diodorus 5,41–46 & 6.1. Testimonies,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polemical criticism, are found e.g. in Callimachus, Hymn to Zeus 8. 。儘管他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無神論者,猶希邁羅斯仍被批評為“透過在眾人居住的土地上詆譭神祇以傳播無神論”Plutarch, Moralia—Isis and Osiris 23 。 原子論唯物主義者伊壁鳩魯(約公元前341年–270年)反對許多的宗教概念,包括來世及位格神的存在;他認為靈魂是純粹物質的與不朽的。雖然伊壁鳩魯主義並沒有明確否認神的存在,但伊壁鳩魯認為,如果神確實存在的話,那祂們對人類是毫不關心的。 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約公元前99年–55年)持有與伊壁鳩魯相近的觀點,即若果神存在的話,祂們不會關心人類,也不會影響自然世界。基於這個理由,他認為人類不應懼怕超自然的事物。他在著作《物性論》中闡明瞭自己對宇宙,自然,靈魂,宗教,道德等等事物的伊壁鳩魯式觀點 Book I, "Substance is Eternal". Translated by W.E. Leonard. 1997. Retrieved on 2007-APR-12. ,這本書在古羅馬起到了推行伊壁鳩魯哲學的作用愷撒(100–44 BCE), who leaned considerably toward Epicureanism, also rejected the idea of an afterlife, which e.g. lead to his plea against the death sentence during the trial against Catiline, where he spoke out against the Stoicist Cato(cf. Sallust, The War With Catiline, Caesar's speech: 51.29 & Cato's reply: 52.13)。 。 古羅馬哲學家塞克斯都·恩披裡柯提出了一種源於皮浪主義思想的懷疑觀點,他認為人們不應該對任何一種信仰做出自己的判斷,因為沒有任何事物天性邪惡,而持有這種保留態度的人則能獲得內心的寧靜(Ataraxia)。他遺留的相對大量的著作對後世哲學家帶來了持續的影響Stein, Gordon(Ed.,1980). "The History of Freethought and Atheism ". An Anthology of Atheism and Rationalism. New York: Prometheus. Retrieved on 2007-APR-03. 。 在古典時期,“無神論者”一詞的意思逐漸的發生著改變,早期的基督徒因為拒絕信奉異教神而被打上無神論者的標籤。到了羅馬帝國時期,大批基督徒因為抵制對羅馬皇帝以及羅馬神祇的崇拜而被處死。而在狄奧多西一世於381年將基督教定為國教之後,基督教的異教又成為了懲罰的物件Maycock, A. L. and Ronald Knox (2003). Inquisition from Its Establishment to the Great Schism: An Introductory Study . ISBN 978-0-7661-7290-6.。 ==== 中世紀前期到文藝復興 ==== 在中世紀前期和中世紀(參見中世紀審判)的歐洲,對無神論思想的擁護是非常少見的;形而上學,宗教和神學是當時的主流。但在當時仍然有一些運動在推行與基督教上帝不同的非正統觀念,包括對自然的相異看法,超然存在和上帝的可知性等。一些個人和團體如約翰內斯·司各特·愛留根納、、以及自由靈兄弟會(Brethren of the Free Spirit)都持有一種接近泛神論的基督教思想。庫薩的尼古拉則持有一種他稱之為“有知識的無知”的信仰主義觀點,認為上帝超出了人類的理解範疇,我們對上帝的認識都只能依靠推測。奧卡姆的威廉則產生了一種反形而上學的傾向,認為人類知識對抽象實體的認識有唯名論的限制,因此神的本質無法被人類理智所直觀和理性的領會。奧卡姆的追隨者,例如和繼續擴充套件了這種觀點。這些信仰與概念上的分歧影響了此後的一些神學家,包括約翰·威克里夫,揚·胡斯以及馬丁·路德。 文藝復興運動則擴大了自由思想以及懷疑質詢的範疇。一些個人如列奧納多·達芬奇把實驗看作解釋事物的手段,反對宗教權威的論據。這一時期的其他宗教與教會批評家有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博納旺蒂爾·德佩裡埃和弗朗索瓦·拉伯雷。 ==== 近代前期 ====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見證了宗教狂熱的再度興起,例如新興教團的擴增,大眾對天主教的忠誠,還有加爾文宗等新教教派的出現。這一時期的宗教間衝突也擴充套件了當時神學與哲學的討論範圍,為其後出現的懷疑宗教的世界觀奠定了基礎。 對基督教的批評在17與18世紀變得更加頻繁,特別是在英國與法國,根據當時的資料,兩地出現了所謂的“難以名狀的宗教問題”。一些新教思想家,例如托馬斯·霍布斯,支援唯物主義哲學,同時對超自然事物持懷疑態度。荷蘭裔猶太哲學家巴魯赫·斯賓諾莎反對攝理(Divine Providence)概念而支援泛神論自然主義。到了17世紀晚期,自然神論更廣為知識分子所接受,如約翰·託蘭德。不過,雖然自然神論者嘲笑基督教,他們對無神論也持蔑視態度。已知的第一個拋開自然神論衣缽轉而強硬否認神祇存在的無神論者是一位十八世紀早期法國神父讓·梅葉Michel Onfray on Jean Meslier on 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accessed at January 19, 2008 。他的追隨者包括其他更為公開的無神論思想家,例如霍爾巴赫和雅克-安德烈·奈容(Jacques-André Naigeon)。哲學家大衛·休謨基於經驗主義開發了一套持懷疑態度的認識論,破壞了自然神論的形而上學基礎。 法國大革命把無神論從沙龍中帶到了公眾面前。強制執行神職人員民事組織法案的嘗試導致了對大量神職人員的驅逐和暴力壓制。革命時期巴黎各種混亂的政治事件最終讓極端的雅各賓派在1793年獲得權力,開始了恐怖統治。在恐怖高潮,一些激進的無神論者試圖用武力強制的將法國去基督教化,把宗教替換為理性崇拜。這些迫害隨著熱月政變而結束,但這一時期的部分世俗化措施對法國政治造成了長久的影響。 拿破崙時期將法國社會的世俗化活動制度化,同時將革命帶到了義大利北部,試圖籍此打造容易受擺佈的共和國。19世紀,許多的無神論者和反宗教思想家都投身到政治與社會活動中,促成了1848年革命、義大利統一以及國際社會主義活動的增長。 在19世紀的後半期,無神論在理性主義與自由思想哲學家的影響下變得日益彰顯。這一時期的許多傑出哲學家都否認神的存在,對宗教持批評態度,他們之中有路德維希·費爾巴哈,亞瑟·叔本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尼采。 ==== 近代末期 ==== 20世紀的無神論,特別是實用主義無神論,出現在了許多的社會群體中。無神論思想也為更加廣域的哲學派別所認可,它們包括存在主義、客觀主義、世俗人文主義、虛無主義、邏輯實證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Overall, Christine. "Feminism and Atheism", in . 以及普通科學和理性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與科學主義為隨後的新實證主義、分析哲學、結構主義以及自然主義鋪平了道路。新實證主義和分析哲學拋棄了古典理性主義與形而上學,轉向嚴格的經驗主義與認識論的唯名論。支持者諸如伯特蘭·羅素等斷然地拒絕信仰神。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在他的早期工作中曾試圖將形而上學與超自然的語言從理性論述中分離開來。A.J.艾耶爾斷言宗教陳述具有不可證明性與無意義性,援引了自己對經驗科學的堅定信仰。列維-斯特勞斯的應用結構主義否定了宗教語言的玄奧意味,認為它們都源自於人類的潛意識。J. N.芬德利和J. J. C.斯馬特論證稱神的存在在邏輯上是非必然的。自然主義者與唯物主義一元論者如約翰·杜威認為自然世界是萬物的基礎,否認了神與不朽的存在 。 20世紀同時也見證了無神論在政治上的崛起,尤其是在馬克思與恩格斯理論的推動下。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宗教自由的增加僅持續了數年,其後的斯大林主義轉而壓制宗教。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推動國家無神論形成的同時使用暴力手段抵制宗教 。 柏林牆倒塌之後,反宗教政體的數目大為減少。2006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蒂莫西·沙(Timothy Shah)博士指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已經覆蓋各主要宗教團體,那就是相對於世俗運動與意識形態,基於神與信仰的運動的信心和影響力要更為明顯地增長。”"Timothy Samuel Shah Explains 'Why God is Winning' ." 2006-07-18. The Pew Forum on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 Retrieved 2007-04-18. 前沿基金會的格利高裡·斯科特·保羅和菲爾·查克曼(Phil Zuckerman)認為這不盡真實,實際情況較此要複雜與微妙的多。近年來(2000年後)於英美等地興起,攻擊宗教信仰的無神論運動(新無神論)說明瞭這點,有媒體將丹尼爾·丹尼特、理查德·道金斯、山姆·哈里斯及克里斯托弗·希欽斯稱作新無神論的四騎士。 == 國家無神論 == 國家無神論()是一個相對於國家宗教的概念,即由政府所推行的無神論,通常會伴隨著對宗教自由的壓製出現Protest for Religious Rights in the USS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quences , David Kowalewski, Russian Review, Vol. 39, No. 4 (Oct., 1980), pp. 426-441, Blackwell Publishing on behalf of The Editors and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Russian Review。大部分社會主義國家都有過這樣的政策。 == 有關「無神論」之不同社會面向 == === 人口分佈特徵 === 統計無神論者人口很困難,其結果也不準確。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世界上一些政府推廣無神論,而另一些政府壓制無神論,因此對於無神論者人口的統計可能過高或過低;其次,由於無神論的定義不確定,許多統計的標準並不統一,其中一些可能僅僅統計強無神論者人口,而另一些則統計無宗教信仰的人口。信仰印度教的無神論者會回答自己是印度教徒,但同時他也是無神論者 。無神論概念出自一神信仰的西方,該概念套用到傳統東方文化上可能出現矛盾,如中國人和日本人等東方民族可能介於有神論和無神論間,與西方嚴格區別兩個概念的思維不同。因此統計該地各國無神論者的比例,可能會出現10-90%的極大落差。特別是在日本,大多數人都同時擁有多個宗教信仰(參見日本宗教)。而無宗教信仰者並不同於無神論者,可能近似於不可知論者。 儘管無神論者在大部分國家佔少數,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共產主義國家(如中國、越南、古巴等)和前共產主義國家(如俄羅斯、白俄羅斯等),無神論者人數較多,這是由於共產主義國家曾經強制推行無神論。在西歐、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地區無神論者也較多,之後是美國,世界其他國家地區無神論者較少。根據1995年的調查,無宗教信仰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4.7%,而無神論者佔3.8%1995年世界六大洲信仰人口統計 ,zpub網 ;。與此相近的,在2002年由Adherents.com網站進行的調查表明“世俗的、無宗教的、不可知論的、以及無神論的人口”比例是14%“世界主要宗教信徒數量排名 ”,Adherents.com ,2006年3月5日版本;。美國中情局2004年的調查表明12.5%的人沒有宗教信仰,其中2.4%是無神論者美國中情局世界情況手冊 ,2006年3月5日版本;。根據《大英百科全書》2005年出版的調查結果,無宗教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1.9%,無神論者則佔2.3%,這個統計並未包括那些信仰無神論宗教的人,例如佛教徒。 === 歐美地區 === 2006年11至12月有調查考察美國和5個歐洲國家的無神論人口,在《金融時報》釋出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的無神論人口比例最低,只有4%;而歐洲國家的比例則較高(義大利:7%,西班牙:11%,英國:17%,德國:20%,法國:32%) 。對於美國無宗教信仰人口(包括無神論、不可知論、自然神論等)的調查結果從0.4%到15%相差較大,大約16.2%的加拿大人無宗教信仰(包括無神論者),而絕大多數墨西哥人是天主教徒(89%)。其中關於歐洲國家的數字與2005年歐盟官方調查的結果相近,根據2005年歐洲統計辦公室Eurostat的統計,18%的歐盟人口不相信有神存在。對於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和其他不相信人格神的人口比例,2007年的調查顯示波蘭、羅馬尼亞、塞普勒斯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無神論者所佔總人口比例的數字為個位數,而在法國、英國和俄羅斯的比例更高一些,分別為40%,33%和32%;北歐地區的瑞典(85%)、丹麥(80%)、挪威(72%)和芬蘭(60%)的比例更高。 在歐洲和美洲之外,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資料顯示19%的澳大利亞人“無宗教信仰”(包括無神論者)。 === 亞洲 === 由於在日本大多數人都同時擁有多個宗教信仰,所以很難統計無神論者的人數,但有資料稱大約65%的日本人是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或不相信神的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原則上必須是無神論者,據估計目前中國大陸有59%的人口無宗教信仰“中國人口” ,世界參考(),2007年1月10日版本;,香港則有14%的人有宗教信仰。以色列有約20%猶太人認為自己是“世俗的”,但其中多數人由於家庭或國家的原因仍參加禮拜丹尼爾·埃拉扎爾,以色列宗教:猶太傳統調查 ,2007年1月1日版本。據2003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所述,臺灣人民大多數有宗教信仰,目前有近14%的人口不信仰任何宗教。 === 教育程度與國家安定 === 跨國研究結果表明教育程度和不相信上帝有正相關性,歐盟的調查顯示輟學和相信上帝有正相關性。無神論在科學家中所佔比例更高這一趨勢在20世紀初比較明顯,到20世紀末成為科學家中的多數。美國心理學家1914年隨機調查1000位美國自然科學家,其中58%“不相信或懷疑神的存在”。同一調查在1996年重複了一次,得出60.7%的類似結果。美國科學院院士中這一比例高達93%。肯定回答不相信神的比例從52%升高至72%愛德華·拉爾森,拉里·維特漢姆,“頂尖科學家仍然拒絕神”,《自然》,394卷,6691頁,1998年;。《自然》雜誌1998年刊登的文章指出,調查顯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之中相信人格神或來世的人數處於歷史低點,相信人格神的只佔7%,遠低於美國人口的85%比例 Available at StephenJayGould.org , Stephen Jay Gould archive. Retrieved on 2006-12-17 。《芝加哥大學紀事報》的文章則指出,76%的醫生相信上帝,比例高於科學家的7%,但仍比一般人口的85%為低。同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弗蘭克·薩洛韋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邁克爾·舍默進行研究顯示,高學歷的美國成年人(調查樣本中12%持有博士學位,62%是大學畢業生)之中有64%相信上帝,而宗教信念與教育水平有負相關性 。門薩國際出版的雜誌的文章指出,1927年至2002年之間進行的39個研究顯示,對宗教的虔誠和智力有負相關性Dawkins (2006), p. 103. Dawkins cites Bell, Paul. "Would you believe it?" Mensa Magazine, UK Edition, Feb. 2002, pp. 12–13.。這些研究結果與牛津大學教授邁克爾·阿蓋爾進行的元分析結果近似,他分析了7個研究美國學生對宗教的態度和智力商數的關係。雖然發現負相關性,該分析沒有提出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指出家庭環境、社會階級等因素的影響 。 無神論在社會較安定的國家較為盛行,根據心理學家 ,由於當地醫療資源較完善,社會安全網完整,因此未來不確定性較低,無神論者較多。而在較落後的國家中,則鮮少有無神論者。Nigel Barber (May 18, 2010). Why Atheism Will Replace Religion .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March 17, 2021. == 無神論與宗教信仰 == 宗教有多種定義: # 堅定地相信超自然性和上帝存在以及有關原則和理論體系 # 以熱情和堅定地信念而堅持信仰的原則和理論體系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中無神論條目中定義一章認為,有神論最好被理解為一個命題(或主張),其答案可能是“正確”或“錯誤”。 無神論者不相信上帝不是基於信仰,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援上帝的存在,是基於理性和證據。 山姆·哈里斯等無神論者認為西方宗教對神性權威的依靠使其聯絡上了威權主義與教條主義。而原教旨主義與外誘性信仰(即為獲得利益而信仰宗教)則與威權主義、教條主義以及偏見有很深的聯絡See for example: Kahoe, R.D.(June 1977). "(197706)16%3A2%3C179%3AIRAAAD%3E2.0.CO%3B2-X Intrinsic Religion and Authoritarianism: A Differentiated Relationship".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16 (2). pp. 179-182. Also see: Altemeyer, Bob and Bruce Hunsberger (1992). "Authoritarianism,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Quest, and Prejud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2(2). pp. 113-133. 。 英國哲學家和邏輯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伯特蘭·羅素反對信仰,他認為:「基督徒認為自己的信仰行善,但其他信仰卻有害。無論如何,他們對共產主義信仰也是持這種觀點。我堅持的是,所有信仰都是有害的。我們可以將‘信仰’定義為對沒有證據的事物的堅定信念。 在有證據的地方,沒有人會說‘信仰’。我們不說‘2加2等於4’是信仰,也不說‘地球是圓的’是信仰。我們只在希望用情感代替證據時才談到信仰。用情感代替證據容易導致衝突,這是因為不同的群體用不同的情感來代替。基督徒信仰耶穌復活,共產黨人相信馬克思的價值論。其中任一種信仰都不能得理性的支撐,因此,每種信仰都只得透過宣傳來維持,必要時還得透過戰爭。」 關於無神論是否也是基於信仰,宗教和無神論雙方意見不同: *一些批評無神論者認為無神論本身也是基於自身的信念而認為神不存在、各宗教的觀點都是錯的,這本身也是一種信仰David Limbaugh, "Does atheism require more faith?," Townhall.com, April 20, 2004 * Stanley Fish, "Atheism and Evidence," Think Again,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7, 2007 * DHRUV K. SINGHAL, "The Church of Atheism," , The Harvard Crimson, December 14, 2008 * Norman L. Geisler and Frank Turek, I Don't Have Enough Faith to Be an Atheist," Crossway Books, March 01, 2004, 447 Pages, * John F. Haught, God and the New Atheism: A Critical Response to Dawkins, Harris, and Hitchens,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December 31, 2007, 156 pages, , page 45,和各個宗教的信條沒有什麼區別。例如《時代雜誌》的專欄作家伊恩·瓊斯就認為,如果站在一個世俗的角度,那麼無神論者強烈否認神存在的信條似乎和基督新教相信聖經絕對無誤的那些人沒什麼區別 * * 。 * 無神論認為他們不是靠信仰,而是沒有看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援上帝的存在。無神論一方如伯特蘭·羅素曾用羅素的茶壺認為舉證神存在的責任應在有神論者身上。現代無神論者們進一步用羅素的茶壺和現代反諷性質的飛天麵條神教作為一個反證法的論述,說明如果在無法由科學證明的情況要求相信和不相信一個超自然存在都得到同樣的尊重和重視,那麼它也必須給予相信羅素的茶壺和飛天麵條神的存在同等的尊重,因為茶壺、麵條神和超自然存在同樣無法去由科學證明或否證,認為舉證神存在的責任應在有神論者身上。 不過,也有一些無神論者出於傳統文化等因素,依然有一些精神信仰。例如,世俗人文主義下就有猶太無神論或人文猶太教 以及基督教無神論 和基督徒自然神論。 佛教是否屬於無神論有一定爭論,甚至許多佛教人士自認為佛教是無神的。這是因為佛教的佛與天啟宗教的神有很大區別,可認為是得道的賢人。另一方面,佛教一向是承認鬼神存在的。在《華嚴經》、《地藏經》,乃至於《阿含經》等,都有鬼神記載。佛教認為有天神(天人)、有天帝,而這些神與一般人皆為六道眾生。 == 倫理道德 == ===信神和恐懼與倫理道德維持=== 關於是否需要靠信神和恐懼以及崇拜上帝才能維持那些與現代社會相容的倫理道德理念. 認為道德必然來自神及不能脫離一個明察善斷的創造主的觀點儘管在哲學上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論題,但是愛因斯坦認為: 而柏拉圖也用尤西弗羅困境中論證過神在決定事物的正確與否時所扮演的角色不是非必要的就是武斷的,通常被認為是對道德需要宗教這一觀點的最早反駁之一. "Among the many myths associated with religion, none is more widespread -or more disastrous in its effects -than the myth that moral values can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belief in a god." In Dostoevsky's The Brothers Karamazov(Book Eleven: Brother Ivan Fyodorovich, Chapter 4)there is the famous argument that If there is no God, all things are permitted.: "'But what will become of men then?' I asked him, 'without God and immortal life? All things are lawful then, they can do what they like?'" For Kant, the presupposition of God, soul, and freedom was a practical concern, for "Morality, by itself, constitutes a system, but happiness does not, unless it is distributed in exact proportion to morality. This, however, is possible in an intelligible world only under a wise author and ruler. Reason compels us to admit such a ruler, together with life in such a world, which we must consider as future life, or else all moral laws are to be considered as idle dreams..."(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811)。 。 道德戒律如“殺人有罪”一直被看作神聖法,需要一個擁有神性的立法者和法官才能成立。儘管如此,許多無神論者認為像對待法律一樣對待道德本身就包含了一個錯誤類比,道德並不像法律那樣隨著制定者變化。 哲學家蘇珊·尼曼(Susan Neiman) 與朱立安·巴吉尼等人 認為根據神的要求而表現出道德並不是真正的道德行為,而僅僅是盲目服從。巴吉尼相信無神論是道德的優越基礎,存在一個外在於宗教權威的道德基礎對於評價權威本身的道德很有必要——例如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能判斷出偷竊是不道德的——因而無神論者在做出這樣的評價時更為有利。 ===宗教經典批評=== 同時期的英國政治哲學家馬丁·科恩(Martin Cohen)給出了許多聖經中的支援酷刑和奴隸的訓諭的例子,作為宗教訓諭是隨著政治和社會發展而不是相反情況的佐證,同時指出了這一趨勢對看似冷靜客觀的哲學發展也是適用的101 Ethical Dilemmas, 2nd edition, by Cohen, M., Routledge 2007, pp184-5.(Cohen notes particularly that Plato and Aristotle produced arguments in favour of slavery.) 。科恩在其著作《政治哲學:從柏拉圖到毛澤東》(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Plato to Mao)以《古蘭經》為例詳述了這一觀點,他認為《古蘭經》在歷史上起了一個保護中世紀的社會準則不受時代變化影響的不良作用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Plato to Mao, by Cohen, M, Second edition 2008 。 無神論者也可以擁有從認為人類應該一致遵守同一道德準則的人文主義的道德普遍主義到認為道德無意義的道德虛無主義 之間任何不同的道德信仰。這一觀點,連同宗教在歷史上造成的破壞,如十字軍東征,異端裁判所以及獵巫與宗教戰爭運動等等,常被反宗教無神論者用以維繫自己的觀點。(參見: 聖經批評#倫理學批評, 對基督教的批評#倫理) ===生物學觀點=== 一些生物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認為,道德倫理是由人類的心理生物學基礎而決定的,而並非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才能具有完整的道德倫理。有人類學的研究認為,道德源於進化,源於人類本身的生物學特性。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定程度的克己利人是人類延續的必要條件。 英國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認為, 我們不需要宗教就能行善。 我們的道德有達爾文式的解釋:透過進化過程選擇的利他基因賦予人們天然的同理心。他問道:“如果你知道上帝不存在,你會殺人、強姦或搶劫嗎?” 他認為很少有人會回答“是”,這削弱了宗教在道德行為方面的必要性。為了支援這一觀點,他回顧了道德的歷史,認為存在一種道德時代精神,它在社會中不斷演變,總體上向自由主義發展。隨著它的進展,這種道德共識會影響宗教領袖如何解釋他們的神聖著作。因此,道金斯指出,道德並非源於聖經,而是我們的道德進步決定了基督徒接受和否定聖經的哪些部分。 ===美國聯邦囚犯中無神論者的比例分析=== FiveThirtyEight資料記者和作家 透過分析美國司法部的美國司法統計局2013年的報告,調查美國聯邦囚犯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發現監獄囚犯自稱為無神論者的比例為0.1%。她同時又找出2008年美國的人口普查資料,根據2008年人口普查中有1%的無神論者,得出監獄中自認為無神論者的比例相對較低的結論。但是,她自己也在文中指出,囚犯信仰的資料中含有一個“其他”的分類,而她在比較中直接去掉了這一分類。另外,她也指出,監獄中囚犯各信仰比例與總人口中各信仰比例的不同也可能是由族裔、政經地位等因素造成,很難簡單一概而論。 對文章探討的問題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嗎?” 綜合其它問題討論的最後回答是: 無論如何,關於監獄裡的宗教信仰,你是對的: 監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低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 美國作家和無神論活動家 根據2021年美國聯邦監獄局 提供的資料指出,2021年無神論者僅佔聯邦監獄人口的 0.1%,又指出根據2021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自我認定的無神論者占人口的4%。 這可以得到,獄中無神論者犯人的比例是於人口中無神論者的比例40分之一。 另一方面,他指出,這一數字不能說明無神論者比有宗教信仰者更加道德,因為無神論者因為在監獄中可能處於相對的弱勢地位而選擇偽報自己的信仰狀況,也可能是一部分並不相信有神的囚犯並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無神論。此外,這些資料也只覆蓋了聯邦監獄系統的囚犯,而各州監獄(美國)囚犯的數量比聯邦監獄多得多。 但他認為這一數字至少表明假定無神論者都不道德這個觀點站不住腳。文章中指出: * “人們認為,如果你有宗教信仰,你永遠不會做出讓自己入獄的可怕事情。他們認為,做這種事的人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但是,當新教徒約佔聯邦監獄人口的 23%、天主教徒佔 17%、穆斯林佔 8.1%(我們現在知道他們確實如此)時,就很難說所有這些人都誇大了他們的信仰。” * 特別強調 "當在監獄裡找到一名公開不信教的囚犯就像大海撈針(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一樣時,基督教護教者和牧師就更難辯稱信仰對於讓人們走在正義的道路上是必要的"。 * 最後的結論是,“救贖之路並不經過神。” 關於同樣的資料,另外有一種解讀是,因為監獄囚犯生活相對苦悶,所以也許監獄的囚犯更容易從無神論轉換為信仰宗教者。 ===暴力和與宗教的關係=== 基督教神學家大衛·本特利·哈特教授認為基督教與各種宗教及無神論者相同,都有暴力歷史。但如果以20世紀為例,無神論者殺戮記錄更多(該書第12頁)。對其著作的評論可見於: 與大衛·本特利·哈特相反的觀點如下: * 20世紀的希特勒對600萬猶太人被種族滅絕的納粹大屠殺和斯大林清洗和屠殺等是分別以納粹和共產主義的信仰為名義,不是以信無神論和不信上帝為名義;歷史上沒有以信無神論名義和不信上帝而發起的戰爭。 許多宗教戰爭的原因也可能還包括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但卻是以宗教名義和信仰上帝而發起的,如延續近200年幾十萬十字軍死亡的十字軍東征、包括平民有約800萬人死亡的三十年戰爭Wilson, Peter H. (2009). Europe's Tragedy: A History of the Thirty Years War. Allen Lane. ISBN 978-0-7139-9592-3. 、三百萬民眾死於戰亂及引發的饑荒和瘟疫的法國宗教戰爭。20世紀戰爭中計程車兵中既有有神論者和也有無神論者,希特勒士兵中有神論者遠多於無神論者,把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士兵殺戮都歸於無神論者,來斷言“無神論者殺戮記錄更多”觀點也是錯誤的。 * 理查德·道金斯指出,斯大林的暴行並非受到無神論的影響,而是受到教條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並得出結論,雖然斯大林和毛碰巧是無神論者,但他們並沒有“以無神論的名義”行事Interview with Richard Dawkins conducted by Stephen Sackur for BBC News 24's HardTalk programme, July 24th 2007. 。道金斯稱:“重要的不是希特勒和斯大林是否是無神論者,而是無神論是否有系統地影響人們做壞事。沒有甚至最小的證據表明它確實如此”。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史蒂文·溫伯格警示人們,無論有沒有宗教,好人都會做好事,壞人都會做惡事。但是,若你想要好人做惡事,就需要宗教了。比如,施行恐怖行動的宗教信徒人可能是不偷不搶的好人,但他們堅信九一一襲擊事件、炸地鐵等恐怖行動等按其宗教和上帝旨意是正確行動可以上天堂,所以犯下殘忍的暴力恐怖罪行。但沒有任何人能理性地以信無神論和不信上帝的名義,而施行911及炸地鐵等恐怖行動。 == 參見 == * 無神論的歷史 * 對無神論者的歧視 * 新無神論 * * * * 形而上學 * 宗教與科學 *創造論與科學 *演化論 *天主教與演化論 * 理性主義 * 聖經批評 * 宗教社會學 * 自然神論 * 不可知論 * 無宗教 * 基督徒自然神論 * 基督教神學 * 論衡 * 不可知無神論 * 神的存在性 *奇茲米勒訴多佛學區案 *羅素的茶壺 *飛天麵條神教 *透明粉紅獨角獸 *猴子審判 *歸謬法 *複製宣道教會 *信仰 == 參考書籍 == *《上帝錯覺》新無神論代表作之一。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是當代最著名的無神論者之一,牛津大學大眾科學教育講座教授,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崇尚科學與理智並批評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人類製造的騙局。他在書中指出基督教《舊約》中的上帝是一個妒嫉心強、非正義、歧視同性戀、喜好殺人等等使人憎恨的惡霸。道金斯在書中批駁有神論者的各種觀點,並解釋美國的開國元勳們其實十分厭惡基督教。 * 《上帝不偉大:宗教是如何毒害一切的》是一本2007年出版的批判宗教的非虛構類書籍,新無神論代表作之一。作者是由作家兼記者克里斯托弗·希欽斯。 * 《》。 * 《》基督教神學家大衛·本特利·哈特教授的著作,試圖反駁新無神論。 == 參考文獻 == === 引用 === === 來源 === * * * * * * == 外部連結 == * * ,一些組織和網站的連結。 * Positive atheism: Great Historical Writings,以作者分類歷史文獻。 * Religion & Ethics—Atheism,宗教和倫理:無神論,BBC網站。 * Secular Web library ,包含古代和現代文獻,關於無神論的免費文獻的線上資料庫。 * The Demand for Religion,對於無神論人口的研究。 * The Necessity of Atheism ,D.M.布魯克斯博士的作品。 * The Problem with Atheism ,薩姆·哈里斯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的關於信仰的文章。 * We'd be better off without religion? Panellists: Christopher Hitchens, Nigel Spivey, Richard Dawkins, rabbi Juliet Neuberger, AC Grayling and Roger Scruton. * The God Delusion Debate (Dawkins – Lennox) * Dialogue with Professor Richard Dawkins,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Rowan Williams and Professor Anthony Kenny * The God Delusion by Richard Dawkins Audiobook A A
形式語言
在數學、邏輯和電腦科學中,形式語言()是用精確的數學或機器可處理的公式定義的語言。 如語言學中語言一樣,形式語言一般有兩個方面:語法和語義。專門研究語言的語法的數學和電腦科學分支叫做形式語言理論,它只研究語言的語法而不致力於它的語義。在形式語言理論中,形式語言是一個字母表上的某些有限長字串的集合。一個形式語言可以包含無限多個字串。 == 語言的形式定義 == === 字母表與字串 === 語言定義在某一個特定的字母表上,字母表(經常記作 Σ )可以為任意有限集合。例如集合\{a,b,c...,z\}就表示所有小寫字母構成的字母表。 字串是字母表中的元素構成的有窮序列,以之前定義的小寫字母表為例,“hello”,“wikipedia”,“abcjkg”都是上面的串,而“AbCd”就不是上面的串了。記號 ε 表示空串——它是一個特殊的長度為0的串。 === 語言 === 直覺上,一個語言是字母表所能構成的所有串的集合的一個子集,具體來說: 對於任意一個字母表,記全體長度為 n 的子串為\Sigma ^{n},特別的,規定\Sigma ^{0} 為{ε},則還可以定義 \Sigma ^ {*} = \Sigma ^{0}\cup \Sigma ^{1}\cup \cdots \cup \Sigma ^{n}\cup \cdots \Sigma ^{*}包含了字母表\Sigma所能構成的所有字串。語言(一般記為 L )定義為\Sigma ^{*}的任意子集。 下面給出一些語言的例子,\{hello , world\}是一個包含兩個字串的集合,也可以被視為小寫字母構成的字母表上的一個語言。而實際上研究的語言的例子則常常更為複雜,例如所有合法的C語言程式串構成的集合也可以視作ASCII上的一個語言(假定編譯器只支援英文符號)。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Sigma ^{*} 的空子集 ∅ 與只包含空串的語言 {ε} 是兩個不同的語言。 == 語言間的運算 == 語言間的運算就是 Σ*冪集上的運算。 * 字串集合的交集、並集、-{zh-cn:補集; zh-tw:差集;}-等運算。 * 連線運算:L1L2 = { xy | x 屬於L1並且 y 屬於L2 }。 * 冪運算:Ln = L … L (共 n 個 L 連線在一起),L0 = {ε}。 * 閉包運算:L* = L0∪L1∪…∪Ln∪…。 * 右商運算:L1/L2 = {x | 存在 y 屬於L2使得 xy 屬於L1}。 * 設 S ⊆ Σ* 是一個語言,S 的補語言定義為集合 {ω | ω ∈ Σ* 且 ω ∉ S} == 語言的表示方法 == 不像自然語言,一個形式語言作為一個集合,需要有某種明確的標準來定義一個字串是否是它的元素。這可以透過多種方法來完成,下面將給出一些例子: === 列舉法 === 如果一個形式語言的元素數目是有限的,那麼可以透過列舉它的各個字串來嚴格地定義它。 === 形式文法 === 透過形式文法來產生(參見喬姆斯基譜系)。 === 正規表示式 === 正規表示式是一種很多程式語言和庫都支援的語法,這種語法可以用於匹配符合一定條件的字串,經常用於文字的搜尋和過濾。從名稱上來說,正規表示式應當是對應於正則語言的,在形式語言領域內所稱的正規表示式確實如此。不過,在實際的程式語言中,很多正規表示式已經透過引入複雜的擴充套件,可以匹配正規表示式所不能描述的內容。形式語言中的正規表示式和一般程式語言中所稱的正規表示式在語法上也有較大差異。 === 自動機 === 直覺上來說,自動機消耗輸入符號,並在自身的不同狀態間轉移,可以透過狀態機消耗完整個字串之後是否達到某些特定狀態來定義一個字串是否屬於某一個語言。語言可以透過某種自動機來識別,比如圖靈機、有限狀態自動機。 == 參考文獻 == * * * * * * == 參見 == * 形式文法 * 形式方法 * 形式科學 * 形式系統 * 數學符號 * 程式語言 * 本體語言 == 外部連結 == * Formal Language Definitions website 1/24/04 * James Power, Notes on Formal Language Theory and Parsing , 29 November 2002. * Alexandru Mateescu and Arto Salomaa, "Preface" in Vol.1, pp. v-viii, and "Formal Languages: An Introduction and a Synopsis", Chapter 1 in Vol. 1, pp.1-39 * Sheng Yu, "Regular Languages", Chapter 2 in Vol. 1 * Jean-Michel Autebert, Jean Berstel, Luc Boasson, "Context-Free Languages and Push-Down Automata", Chapter 3 in Vol. 1 * Christian Choffrut and Juhani Karhumäki, "Combinatorics of Words", Chapter 6 in Vol. 1 * Tero Harju and Juhani Karhumäki, "Morphisms", Chapter 7 in Vol. 1, pp. 439 - 510 * Jean-Eric Pin, "Syntactic semigroups", Chapter 10 in Vol. 1, pp. 679-746 * M. Crochemore and C. Hancart, "Automata for matching patterns", Chapter 9 in Vol. 2 * Dora Giammarresi, Antonio Restivo, "Two-dimensional Languages", Chapter 4 in Vol. 3, pp. 215 - 267 Category:理論電腦科學 Category:詞語組合
賈坎德邦
賈坎德邦(梵語、Khoraṭhā ;,)是印度東部的一個州,州名意思是「森林之地」。該州與東邊的西孟加拉邦、西邊的恰蒂斯加爾邦、西北部的北方邦、北邊的比哈爾邦和南邊的奧裡薩邦接壤。 州面積為 79,716 平方公里(30,779 平方英里),是印度的第15大州,人口第14大州。 印地語是該州的官方語言。蘭契市是賈坎德邦的首府,該州 2000年11月15日成立,此前是比哈爾邦的南半部。 ==歷史== 中華民國駐印軍在蘭伽接受美國訓練和更換裝備,得以繼續中國遠徵軍反攻緬北的戰鬥。迄今,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保持完好。 該邦是2000年11月15日建立的三個新邦之一,另外兩個邦是恰蒂斯加爾邦及北阿坎德邦。該邦自比哈爾邦分離出來而建立。 == 行政區劃 == 本邦共分為24個縣(),分別為: 縣名 天城體 拉丁字母轉譯 蘭契縣 राँची जिला Ranchi 根拉縣 गुमला जिला Gumla 洛哈達伽縣 लोहरदग्गा जिला Lohardaga 辛德伽縣 सिमडेगा जिला Simdega 帕拉木縣 पलामू जिला Palamu 拉特哈爾縣 लातेहार जिला Latehar 加瓦縣 गढवा जिला Garhwa 西新奔縣 पश्चिमी सिंहभूम जिला West Singhbhum 薩萊克拉卡爾薩旺縣 सराइकेला खरसावाँ जिला Seraikella Kharsawan 東新奔縣 पूर्वी सिंहभूम जिला East Singhbhum 敦卡縣 दुमका जिला Dumka 詹塔拉縣 जामताड़ा जिला Jamtara 賽義布甘傑縣 साहिबगंज जिला Sahibganj 帕考縣 पाकुड़ जिला Pakur 高達縣 गोड्डा जिला Godda 哈扎裡巴縣 हजारीबाग जिला Hazaribagh 查特拉縣 चतरा जिला Chatra 科達馬縣 कोडरमा जिला Koderma 基裡迪縣 गिरीडीह जिला Giridih 但巴德縣 धनबाद जिला Dhanbad 博卡羅縣 बोकारो जिला Bokaro 迪奧加爾縣 देवघर जिला Deoghar 昆蒂縣 Khunti 拉姆格爾縣 Ramgarh == 人口 == 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印度教徒佔全邦人口的68.57%,穆斯林佔14.5%,基督教徒佔4.5%。 ==語言== 該邦官方語言為印地語及烏爾都語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 for linguistic minorities: 50th report (July 2012 to June 2013) Commissioner for Linguistic Minorities, Ministry of Minority Affairs, Government of India。其他主要語言包括:孟加拉語、桑塔利語、奧里亞語、邁蒂利語、庫魯克語及霍語等。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賈坎德邦官方網頁 Category:賈坎德邦 邦 Category:2000年印度建立
9月3日
9月3日是陽曆年的第246天(閏年是247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9天。 == 大事記 == === 4世紀 === * 301年:羅馬帝國石匠聖馬利諾斯在蒂塔諾山修建獨立的修道院社群,其後成為聖馬利諾的前身。 === 6世紀 === * 590年:教宗額我略一世就任教宗。 === 12世紀 === * 1189年:理查一世在威斯敏斯特加冕成為英格蘭國王。 === 13世紀 === * 1260年:埃及馬木路克蘇丹國軍隊在巴勒斯坦北部的阿音札魯特戰役中擊敗蒙古帝國的西征軍隊。 === 18世紀 === * 1752年: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10天內沒有9月3至13日。 * 1783年:英王喬治三世的代表和美國代表在法國巴黎簽訂《巴黎條約》,美國獨立戰爭宣告結束。 * 1791年:法國國民制憲議會透過憲法,成為君主立憲國。 === 19世紀 === * 1838年:非裔美國人弗雷德裡克·道格拉斯逃離奴隸制,日後成為美國廢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 1839年:林則徐在澳門接見葡萄牙理事官,並宣佈嚴禁鴉片。 * 1866年:第一國際的日內瓦會議召開。 * 1870年:普魯士王國軍隊展開梅斯圍城戰。 === 20世紀 === * 1901年:以藍船旗和南十字座為基礎而成的澳大利亞國旗首次在墨爾本皇家展覽館的上空飄揚。 * 1924年:江浙戰爭的第一站戰鬥在宜興打響。 *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部隊開始進攻武昌。 * 1930年:由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設計的電氣火車第一次在美國新澤西州拉克瓦納鐵路公司的軌道上執行。 * 1938年:托洛茨基和他的國際支持者們,於法國巴黎成立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即第四國際。 *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法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向納粹德國宣戰。 * 1941年:中國國軍光復福州、長樂、連江、福清等縣。 *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王國向美英盟軍投降。 * 1945年:許德珩等人舉行會議,把1944年冬組織的“民主科學社”正式定名為“九三學社”。 * 1945年:中國開始長達三天的抗日戰爭勝利的慶祝。 * 1952年:中國目前唯一一個朝鮮族自治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 * 1953年:赫魯曉夫任蘇聯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 * 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縣。 * 1963年:金庸小說《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同時連載。 * 1967年:瑞典政府正式將道路通行方向從靠左側行駛改成靠右側行駛,這天又被稱為「H日」。 * 1968年:中國電視公司成立。 * 1971年:卡達獨立。 * 1976年:太空船維京2號於火星的烏託邦平原著陸。 *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和英國首相梅傑在北京簽署興建香港新機場諒解備忘錄。 * 1991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里奇蒙縣哈姆雷特帝國食品雞肉加工廠因液壓管路故障引發工業火災,造成25人喪生,54人受傷,是北卡羅來納州史上傷亡人數第二多的工業災難。 * 1993年:俄羅斯與烏克蘭就黑海艦隊問題達成一致。 * 1994年:俄羅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相同意撤走瞄準對方的核武器。 * 1995年: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風靡一時的男子組合光GENJI宣佈解散。 * 1995年:香港的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正式解散。 * 1995年:eBay的前身AuctionWeb成立。 * 1997年:由圖-134執行的越南航空815號班機於金邊降落時墜毀,造成機上66人中65人死亡。 === 21世紀 === * 2003年:香港金管局宣佈推出港元新鈔票。 * 2004年:俄羅斯特種部隊攻入車臣武裝分子三日前在北奧塞提亞別斯蘭佔領的一所中學,期間人質與恐怖分子共396人死亡。 * 2010年:美國亞洲裔激進環保人士詹姆斯·傑·李(James Jay Lee)持槍且身綁炸藥,闖入探索頻道位於華盛頓特區附近的總部大樓,挾持2名員工與1名保全人員。警方與李周旋近4小時後,警方派出狙擊手衝出擊斃李;3名人質同時逃離現場,並未受傷。 *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天安門廣場於上午舉行的閱兵儀式及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 2016年:美國與中國作為溫室氣體主要排放國家,同時簽署巴黎協定。 * 2017年:朝鮮于咸鏡北道進行核試驗。 * 2021年:前黨主席鄭松泰上週被政府裁定第七屆換屆選舉議員資格的提名無效,即時喪失第六屆立法會議席,該亦於宣佈該黨在政治上再無前路而解散熱血公民的同日分別向所屬大埔、元朗區議會黃兆健及王頴思請辭。 == 出生 == * 1034年:後三條天皇,日本第71代天皇(1073年逝世) * 1724年:蓋伊·卡爾頓,英國加拿大總督(1808年逝世) * 1781年:歐仁·德·博阿爾內,法國軍事家,拿破崙一世的繼子(1824年逝世) * 1782年:-{zh-cn:本尼迪克特·約瑟夫·芬威克; zh-tw:班奈狄克·約瑟夫·芬威克}-,美國天主教神父兼耶穌會士(1846年逝世) * 1810年:保羅·凱恩,愛爾蘭裔加拿大畫家。(1871年逝世) * 1814年:詹姆斯·約瑟夫·西爾維斯特,英國數學家。(1897年逝世) * 1856年:路易斯·沙利文,美國建築師,被譽為「摩天大樓之父」和「現代主義之父」。(1924年逝世) * 1869年:弗裡茨·普雷格爾,斯洛維尼亞裔奧地利化學家。(1930年逝世) * 1875年:斐迪南·保時捷,德國汽車機械師。(1951年逝世) * 1899年: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澳大利亞病毒學家。(1985年逝世) * 1900年:烏爾霍·卡勒瓦·吉科寧,芬蘭總統。(1986年逝世) * 1904年:常乾坤,中國航空專家、翻譯家、中共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3年逝世) * 1905年:卡爾·戴維·安德森,美國物理學家,正電子的發現者,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91年逝世) * 1908年:列夫·龐特里亞金,前蘇聯數學家。(1988年逝世) * 1910年:唐露曉,英國殖民地教育官員,曾任香港教育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1976年逝世) * 1913年:高玉樹,臺灣政治家。(2005年逝世) * 1921年:黃秋茂,臺灣企業家、歸國華僑。(2002年逝世) * 1926年:艾琳·帕帕斯,希臘女演員、歌手。(2022年逝世) * 1928年:加斯東·託恩,盧森堡政治人物,前任盧森堡首相,歐洲共同體委員會主席。(2007年逝世) * 1934年:弗雷德·金,美國吉他手、歌手,2003年滾石雜誌評選百大吉他手排名第25。(1976年逝世) * 1936年:宰因·阿比丁·本·阿里,突尼西亞政治人物、獨裁者,第2任突尼西亞總統。(2019年逝世) * 1936年:楳圖一雄,日本漫畫家。 * 1938年:野依良治,日本化學家,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1939年:方智遠,中國蔬菜遺傳育種專家。(2023年逝世) * 1940年: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烏拉圭記者、小說家,作品《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被譯成20種語言。(2015年逝世) * 1942年:利維·姆瓦納瓦薩,尚比亞政治人物,前任尚比亞總統。(2008年逝世) * 1942年:許冠文,香港電影導演、演員、編劇。 * 1946年:荒川實,日本企業家,前任天堂美國公司社長。 * 1947年: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挪威政治人物,前任挪威首相。 * 1947年:馬裡奧·德拉吉,義大利銀行家、經濟學家、政治人物,第59任義大利總理。 * 1949年:何塞·佩克爾曼,猶太裔阿根廷足球教練。 * 1950年:甘國亮,香港編劇、導演、演員。 * 1953年:尚-皮爾·桑裡,法國導演。 * 1956年:陳昭姿,臺灣政治人物。 * 1957年:梁左,中國著名劇作家、編劇、相聲作家。(2001年逝世) * 1961年:蔡振華,中國乒乓球運動員。 * 1963年:關兆昌,香港賽車手。 * 1963年:麥爾坎·葛拉威爾,美國暢銷作家、《紐約客》雜誌供稿人。 * 1963年:琥珀·林恩,美國色情女演員、艷舞舞蹈員。 * 1963年:吉多·因本斯,荷蘭裔美國經濟學家,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1964年:亞當·科利,廣播界、網際網路名人。 * 1965年:查理·辛,美國演員。 * 1965年:德里克·雷德蒙德,英國男子田徑運動員。 * 1966年:渡邊步,日本動畫導演。 * 1967年:達隆·阿齊默魯,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應用經濟學教授。 * 1969年:諾亞·波拜克,美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 1970年:蓋雷斯·索斯蓋特,英格蘭足球運動員,後轉任主教練、足球評述員。 * 1972年:坂詰貴之,日本男演員、聲優。 * 1975年:陳曉東,香港歌手。 * 1975年:蔣勤勤,中國演員。 * 1976年:許懷欣,香港歌手。 * 1979年:楊鎮宇,韓國男演員。 * 1979年:儒利奧·塞薩爾,巴西職業足球員。 * 1980年:陳志介,東城衞主唱兼節奏吉他。 * 1982年:呂慧儀,香港模特兒。 * 1982年:藤村步,日本女性聲優。 * 1982年:文澤爾,德國推理小說家。 * 1982年:克里斯·威爾考克斯,美國籃球運動員 * 1983年:慄山巧,日本棒球運動員 * 1984年:葉一茜,中國女歌手。 * 1984年:蓋瑞特·荷德倫,美國演員。 * 1985年:梶裕貴,日本男性聲優。 * 1987年:劉家成,臺灣男藝人、主持人。 * 1988年:張景嵐,臺灣女演員。 * 1989年:張賢勝,韓國男子偶像團體BEAST成員。 * 1990年:Oscar,香港電臺節目主持人、填詞人。 * 1991年:林家謙,香港唱作男歌手。 * 1992年:朱晉傑,香港電視節目主持人。 * 1992年:染谷將太,日本男演員。 * 1993年:小池裡奈,日本女演員。 * 1993年:松本梨奈,日本女子偶像團體SKE48成員。 * 1993年:李成種,韓國男子偶像團體INFINITE成員。 * 1993年:李昭政,韓國女子偶像團體Ladies' Code成員。 * 1993年:崔準希,韓國創作女歌手。 * 1994年:高山峻野,日本男子田徑運動員。 * 1996年:樸秀英,韓國女子偶像團體Red Velvet成員。 * 1997年:木村花,日本女子職業摔角選手。(2020年逝世) * 1999年:布萊恩·伊曼紐,印尼歌手、喜劇演員。 * 2002年:伊曼·維拉尼,巴基斯坦裔加拿大女演員。 * 2003年:谷愛凌,中國女子自由式滑雪運動員。 == 逝世 == * 264年:孫休,孫吳第三任皇帝(235年出生) * 618年:薛舉,隋朝末期秦國開國皇帝(出生年代不詳) * 931年:宇多天皇,日本第59代天皇(867年出生) * 1402年:吉安·維斯孔蒂,米蘭領主(1351年出生) * 1420年:羅伯特·斯圖爾特,蘇格蘭王國攝政王(1340年出生) * 1593年:富田景政,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劍豪(1524年出生) * 1658年:奧列佛·克倫威爾,英國護國公(1599年出生) * 1862年:本因坊秀策,日本圍棋棋士(1829年出生) * 1877年:阿道夫·梯也爾,法國政治家、歷史學家(1797年出生) * 1883年:伊萬·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818年出生) * 1918年:範妮·卡普蘭,俄羅斯女性革命家,曾試圖暗殺列寧(1890年出生) * 1932年:張宗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軍事將領(1881年出生) * 1948年:愛德華·貝奈斯,捷克斯洛伐克總統(1884年出生) * 1950年:呂赫若,臺灣小說家、集作家、聲樂家、劇作家,有「臺灣第一才子」之稱(1914年出生) * 1962年:E·E·卡明斯,美國詩人(1894年出生) * 1966年:陳夢家,中國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1911年出生) * 1966年:傅雷,中國翻譯家(1908年出生) * 1994年:比利·胡禮,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1924年出生) * 2005年:威廉·倫奎斯特,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1924年出生) * 2007年:史蒂夫·福塞特,美國企業家、探險家(1944年出生) * 2012年:文鮮明,韓國統一教創辦人、教主(1920年出生) * 2014年:高恩妃,韓國女子偶像團體Ladies' Code成員(1992年出生) * 2015年:張震,中國人民解放軍高階將領(1914年出生) * 2016年:,世界最長壽的女性(1897年出生) * 2017年:約翰·阿什伯裡:美國詩人,普利策詩歌獎得主(1927年出生) * 2019年:班贊,中國演員及話劇導演(1978年出生) * 2022年:尤里·巴斯卡托夫,蘇聯男子游泳運動員(1968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商船紀念日 * :商船日 * :軍人節、抗戰勝利紀念日 * :哆啦A夢誕生紀念日 * :廣播日 * :共和國創立紀念日 * :托克赫伽協約日 * :獨立日 * :亡兵紀念日 * :國旗日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利維·姆瓦納瓦薩日 ==腳註==
切蒂斯格爾邦
切蒂斯格爾邦(切蒂斯格爾語/印地語:छत्तीसगढ़,拉丁字母轉寫:,),又譯恰蒂斯加爾邦、查蒂斯加爾邦,是位於印度中部的一個行政邦,它於2000年11月1日從中央邦脫離,成為印度的第26個邦,全國第十大邦,首府為賴布林。“切蒂斯格爾”一詞的印地語直譯為“36個部落”,意指古代此處的36個部落。 切蒂斯格爾邦西北部與中央邦接壤,西部與馬哈拉施特拉邦接壤,南部與安得拉邦接壤,東部與奧里薩邦接壤,東北部和北部分別與賈坎德邦和北方邦接壤。 切蒂斯格爾語作為該邦官方語言之一,是印歐語系的一個重要分支,亦是切蒂斯格爾邦的主要語言。許多語言學家將其視為印地語在當地的一種演化方言;此外在切蒂斯格爾邦的一些山區也聚居有許多講達羅毗荼語系的岡德人;在切蒂斯格爾邦北部的少部分地區也通用蒙達語族的一些方言。 == 地理 == 切蒂斯格爾邦的北部為廣闊的印度河恆河平原,恆河的支流裡漢德河()流經這個區域。索德布林山脈()的東端和的西端東西貫穿將默哈訥迪河(Mahanadi River)盆地從印度河恆河平原分割而出。邦中部是富饒的默哈訥迪河及其支流平原,土地肥沃,是廣闊的稻米種植區。邦南部位於哥達瓦里河與其直流印德拉瓦提河()交匯處的德干高原。全邦的森林覆蓋率為44%。 印度最大河流之一的默哈訥迪河發源於切蒂斯格爾邦,邦內另有赫斯多河(,默哈訥迪河的一個支流)、漢德河、因德勒瓦蒂河()、瓊克河()和阿帕河()等其他的主要河流。 切蒂斯格爾邦的南部和北部多是山丘地帶,中部以平原為主,氣候為典型的印度中部氣候。 == 政治 == 切蒂斯格爾邦北部和南部活動著一個反叛武裝團體,納薩爾派,該組織主張透過農民武裝鬥爭奪取政權,並在一些偏遠地區建立了對立政府。 此外,該邦有為數眾多的無黨派者和4個主要政治黨派。 * 印度人民黨,當前(2013年)為切蒂斯格爾邦立法會多數黨; * 印度國大黨; * 社會民主黨(); * 岡瓦那黨()。 == 行政區劃 == 從中央邦分置時,切蒂斯格爾邦劃分為16個縣(जिला),分別為: 縣名 天城體 拉丁字母轉譯 巴斯塔 बस्तर जिला Bastar 比拉斯布林 बिलासपुर जिला Bilaspur 丹德瓦達 दन्तेवाड़ा जिला Dantewada 達姆塔裡 धमतरी जिला Dhamtari 杜爾格 दुर्ग जिला Durg 詹吉查姆帕 जांजगीर-चम्पा जिला Janjgir-Champa 賈謝普爾 जशपुर जिला Jashpur 坎克爾 कांकेर जिला Kanker 卡瓦達 कवर्धा जिला Kawardha 科爾巴 कोरबा जिला Korba 科里亞 कोरिया जिला Koriya 馬哈薩門德 महासमुन्द जिला Mahasamund 賴加爾 रायगढ जिला Raigarh 賴浦爾 रायपुर जिला Raipur 拉吉南德岡 राजनांदगांव जिला Rajnandgaon 蘇古賈 सरगुजा जिला Surguja 2007年增設2縣,2012年再增設9縣,合計27縣。 == 軍事動盪 == 2005年9月3日,在比拉斯布林區納薩爾反叛組織與尼泊爾反叛者共同策劃了一起地雷爆炸事件,導致23名警察喪生。 2006年2月28日,納薩爾組織突襲了丹德瓦達區的數輛卡車,導致55名平民喪生,該事件也成為印度歷史上受納薩爾武裝的襲擊喪生人數最多的事件之一。在後繼的納薩爾武裝的襲擊中,仍有少民眾喪生。 2006年3月25日,在坎克爾區納薩爾武裝策劃了一起地雷襲擊事件,一顆地雷在一輛吉普車透過時被引爆,13人喪生。 2006年4月28日,在丹德瓦達區50名人質被俘,其中13人被斬首,納薩爾有重大嫌疑。 2010年5月切蒂斯格爾邦透過的一部法律中規定,任何宗教信仰的轉變必須提前30天向相關機構通報。違反此條令的公民將被處以1年的監禁。根據BBC的報道,該邦民眾宗教信仰的轉變實為一個主要的政治問題。 == 經濟 == 切蒂斯格爾邦2004年的經濟總產值估計為120億美元,在分裂後,這個礦產區佔據了原中央邦30%的經濟輸出。 切蒂斯格爾邦境內有多家大型企業,諸如比萊鋼鐵廠()、SEC鐵路區()、BALCO鋁業公司(,科爾巴)、國家熱電有限公司(,科爾巴)和SE煤炭公司(),在分裂後,經濟取得了進一步的增長。科爾巴區是一個國家級的電力中樞,為印度其他數個邦提供電力。然而切蒂斯格爾邦的電力短缺卻十分嚴重,尤其在炎熱的夏天供電很難保障,居住條件很差。切蒂斯格爾邦的南部地區鐵礦豐富,丹德瓦達區有一家NMDC公司開採此處鐵礦為印度市場提供原料,同時一部分鐵礦也被送往日本等其他國家。近來ESSAR公司也已經開通了一條連通維薩格()的鐵礦運輸線路。 == 交通 == 切蒂斯格爾邦鐵路網以比拉斯布林為中心,透過賴加爾、杜爾格、詹吉查姆帕等幾大城市連同印度各地。同時,比拉斯布林也是印度東南地區的鐵路運輸中心。 該邦的公路建設發展較慢,孟買通向加爾各答的NH 6號公路穿越該邦,邦內另有一條連通賴普爾和維薩格的公路NH 43。 該邦的空中運輸規模較小,首府賴普爾有全邦唯一一座商業運營機場,已開通了通往印度四個主要城市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和金奈的航線。在本邦內,比拉斯布林建有一座小型機場,比萊()、傑格德爾布林()、蘇古賈、科爾巴各建有簡易跑道。 == 文化 == 切蒂斯格爾邦是印度發展較慢的邦之一,2001年人均收入約為250美元,城市人口約20%。大多數地區,一些基本生活設施缺乏,許多地區電話都沒有接通,但在邦內幾個主要地區,行動電話業務已經開通。 切蒂斯格爾邦有接近34%的設籍部落(),12%的設籍階級(),超過50%的其他背景的階層。全部人口中超過96%的人口屬於印度種姓()。該邦有多宗教教派,主要有薩特拿米教()、Kabirpanth教、Ramnami Samaj教,其他教派主要為反對當地世襲統治的外來人群。 因為當地特色的社會形式和複雜的社會群體,切蒂斯格爾邦很受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偏愛。 在切蒂斯格爾邦,每到週日,許多集市將在一些特色的村莊舉辦,當地政府正在努力發展當地的特色農莊,鼓勵私營機構對一些重要的遺址進行專業的管理和有效的維護。 * 查姆帕蘭(),位於賴普爾的一個小鎮,以宗教聖地聞名於世。 == 女性權益 == 切蒂斯格爾邦女性人口比例較高,在所有邦中位列第二位,農村人口中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城市人口中男性比例高於女性。 印度社會中,女性權益較多受到限制,但切蒂斯格爾邦鄉村社會受印度教正統宗教影響較小,許多文化風俗都保有當地特色。因此儘管當地仍較為貧窮,但相對於印度許多其他邦而言,該邦的女性卻享有相對較高的權利,女性較為獨立,能夠參與社會組織,發表社會言論,能夠自主選擇婚姻,甚至能夠自主選擇離婚。當地許多古老的廟宇都與女性有關,如:Shabari,摩訶摩耶(),Danteshwari等。 但是,當地的也同樣有根據當地政府的調查資料顯示,當地20歲至49歲婦女的平均結婚年齡在15.4歲,15歲至19歲的女孩結婚率高達34%。此外,當地的社會信仰普遍相信巫術的存在,女性則被認為能夠使用某種超自然力,但一些人也質疑巫術的存在,稱其為“Tonhi”,女性也經常因此而受到迫害。 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的普及,尤其是一些國外移民的迴歸,許多倡導女權主義的觀點也被逐步帶入到印度社會之中,雖然切蒂斯格爾邦相對比較閉塞,但也仍舊受到一些影響,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21世紀以後,切蒂斯格爾邦女性人口比率正逐年降低。 * 切蒂斯格爾邦男女比例為1901年1:1.046、1941年1:1.032、1981年1:0.996、2001年1:0.99; * 同期的印度全國的男女比例為1901年1:0.972、1941年1:0.945、1981年1:0.934、2001年1:0.933。 == 語言 == 切蒂斯格爾邦的語言除了印度官方語言北印度語外,主要是一些大多數人通用的當地方言,但無論哪種語言都受到了北印度語的影響,與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些語言大致可歸於幾大語系,蒙達語族,南亞語系的一個分支)、德拉威語系和印歐語系,在切蒂斯格爾每一個語系都下屬有數十種不同方言(總計93種)。其中,最主要的切蒂斯格爾語屬於印歐語系並結合了很多蒙達語系和德拉威語系詞彙。 切蒂斯格爾邦北部,三大語系的方言都有使用;切蒂斯格爾邦中部,僅有印歐語系的方言還在被使用;切蒂斯格爾邦南部,則德拉威語系和印歐語系的方言都有使用。根據語言學家H.L. Shukla的研究,蒙達語系的方言正進入加速消亡階段;德拉威語系的方言中,帕爾吉語()也面臨很嚴重的消亡的問題,庫盧克語和龔德語()則在艱難地生存;而印歐語系所面臨的問題則是多種方言正在丟失他們的一致性。 === 蒙達語系 === 根據1971年印度人口普查,科爾庫語()是有超過200,000人使用的主要的蒙達語系方言(尚不清楚這個統計是針對印度全國還是僅限於切蒂斯格爾邦)。另有卡里亞語()和科爾巴語(也是切蒂斯格爾邦主要使用的蒙達語系方言。 與以上三種主要方言相比,慕阿斯語()、圖日語(,賴加爾地區)、尼哈利-曼卡日語()、哈爾瓦日語()、比好德語()、科達庫語(,蘇古賈地區)、德亥爾其語()、馬哈託語()、科拉-馬吉語()、蒙達語()和桑塔爾語()等其他的蒙達語系方言,則為次方言或正在消亡的方言。 已知的唯一一個蓋德巴語()的使用者(在巴斯塔地區)已經在80歲時逝世。 === 德拉威語系 === 根據1971年印度人口普查,切蒂斯格爾邦有300,609人以庫盧克語或奧昂語()作為母語,約有30000人使用帕爾佳語()或杜爾比語()。 龔德語是一種主要由龔德人使用的德拉威語,龔德族自稱為Koitor或Koitol,因此語言學家H.L. Shukla也將他們的語言稱作Koitor,並整理出了隸屬於此語言之下的哆米語()、丹達米-瑪依語()、胡依語()、布吉-瑪依語()、考亞語()和高圖-穆里亞語()多種語言。 根據1961年印度人口普查,印度總共有3,900,000龔德人。197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他們中的三分之二都分佈在中央邦。至今,幾乎超過一半的龔德人還使用他們自己的方言。 === 印歐語系 === 在切蒂斯格爾邦93種方言中,有70種被歸類於印歐語系,其中最主要的一種語言即為切蒂斯格爾語,其下又包括嘎依亞語()、賓吉瓦依語()、拜嘎尼語()、布里亞語()、拉依亞語()、丹瓦爾語()、潘卡語()、丁德瓦爾語()等許多方言。除此之外,與切蒂斯格爾語同屬印歐語系的沙德里語()也是各部族之間能夠相互通用的一種語言,甚至從切蒂斯格爾邦和奧利沙邦到西孟加拉的範圍內都有使用。此外,亥比語()是在切蒂斯格爾南部地區各部族較為通用的一種語言(早前曾有不同的觀點認為亥比語應定位為一個獨立語系,但現在一般將其作為印歐語系的一種方言。),在1951年的人口普查中,調查發現有99%的亥比語使用者能夠使用至少另外一種方言。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切蒂斯格爾邦人民網 * 切蒂斯格爾邦政府網站 * 切蒂斯格爾邦語言介紹 * 切蒂斯格爾邦民間歷史 * Ramnami Samaj網 一個位於切蒂斯格爾邦的機構 * 巴斯塔旅遊景點 * 傑什布林旅遊景點 * 賴普爾野生動植物 ; 照片集 * 鄉村照片集 切蒂斯格爾邦中部 * 丹德瓦達照片集 * 坎克爾照片集 * 蘇古賈照片集 邦 Category:2000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Category:2000年印度建立
北阿坎德邦
北阿坎德邦(亦譯作北坎德邦、烏塔拉坎德邦,印地語:,ISO 15919轉寫:),為2000年9月9日自北方邦析置的印度第27個邦,原名“北安恰爾邦”(Úttarañcala),自2007年元月起,印度官方將其更為現名。該邦傳統上屬於印度北方地區,北面與中國西藏接壤,東與尼泊爾交接,西面與喜馬偕爾邦為鄰,南面與北方邦交界。首府臺拉登為北阿坎德邦最大城市。下轄兩個專區:庫馬盎專區(下轄比托拉格爾縣等6個縣)和加瓦爾專區(下轄烏德爾加希縣、傑莫利縣等7個縣)。該邦最高法院設在奈尼塔爾。 ==名稱== 北阿坎德邦(;鬱多羅犍荼)中的“阿坎德”不是單詞,其中音素“阿”是詞素“北”與詞素“坎德”之間的不發音母音“阿”的顯性表現(印地語:烏塔爾[]->烏塔拉[];梵語無不發音母音,讀音不變:優多羅[])。“坎德”()意為“分割、分部、部分、分割槽”,加上字首“阿”後意為“不分割的、統一的”(如“”意為“統一的印度”),故音素“阿”在“北阿坎德邦”一詞中不是詞素的一部分更不是字首,“北阿坎德邦”意卽“北坎德邦”或“北方分割槽邦”。 原名“北安恰爾邦”中的“安恰爾”(;安遮羅;añcala)也是地區的意思,是印度人民黨基於印度教民族主義給該邦起的類似的名字。 ==地理== 北阿坎德邦以自然風光而聞名。該邦大部分地區都為喜馬拉雅山及其冰川所覆蓋,其餘地區則為茂密的森林。該邦八成土地為喜馬拉雅山脈,另外二成則為恆河平原。該邦面積七成均覆蓋著森林,使得該邦成為全印度森林覆蓋率最高的邦。在喜馬拉雅生態圈中,生活著許多珍稀動植物,如雪豹、岩羊及胡兀鷲等。恆河支流亞穆納河發源於該邦的冰川。 ==領土爭議== 中國認為,位於北阿坎德邦北卡什縣東北部約1,451平方公里屬於中國西藏札達縣的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位於傑莫利縣北部的面積大約855 平方公里的巴拉霍提地區(中國稱然衝、烏熱、拉不底地區)也屬於中國西藏札達縣。 尼泊爾認為,位於北阿坎德邦比托拉格爾縣東北部的面積約75 平方公里卡拉帕尼(Kalapani)地區,屬於尼泊爾馬哈卡利專區達爾楚拉縣(Darchula district)。目前,上述所有爭議領土均被印度實際控制。 ==居民== 北阿坎德邦的原住民被稱作帕哈里人,意為“山地人”,信奉印度教。人口最多的兩個民族分別為庫馬盎人及加瓦爾人。其他民族還包括十九世紀以來遷居此地的尼泊爾人,及邊境上的菩提亞人。低窪的德賴平原則生活著信奉印度教的農牧民族塔魯人及信奉伊斯蘭教的遊牧民族古扎爾人(Gurjar)。 ==經濟== 北阿坎德邦主要產業為農業及牧業,但亦有水電及汽車工業。有塔塔汽車等印度本國企業,亦有本田-英雄(Hero Honda)這樣的合資企業。 ==參見== *印度尼泊爾領土爭端 *中印邊界問題 == 參考文獻 == 邦
機率論
機率論()是研究機率、隨機性及不確定性等現象的數學分支。機率論主要研究物件為隨機事件、隨機變數以及隨機過程。 對於隨機事件是不可能準確預測其結果的,然而對於一系列的獨立隨機事件——例如擲骰子、扔硬幣、抽撲克牌以及輪盤等,會呈現出一定的、可以被用於研究及預測的規律,兩個用來描述這些規律的最具代表性的數學結論分別是大數法則和中心極限定理。 作為統計學的數學基礎,機率論對諸多涉及大量資料定量分析的人類活動極為重要,機率論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其他方面,例如。 數學家和精算師認為機率是在0至1閉區間內的數字,指定給一發生與失敗是隨機的「事件」。機率P(A)根據機率公理來指定給事件A。 一事件A在一事件B確定發生後會發生的機率稱為B給之A的條件機率;其數值為{P(B \cap A) \over P(B)}。若B給之A的條件機率和A的機率相同時,則稱A和B為獨立事件。且A和B的此一關係為對稱的,這可以由一同價敘述:「當A和B為獨立事件時,P(A \cap B) = P(A)P(B)。」中看出。 機率論中的兩個重要概念為隨機變數和隨機變數的機率分佈兩種。 == 生活例子 == 人們對機率總是有一點觸控不清的感覺,而事實上也有很多看似奇異的結果: * 六合彩:在六合彩(49選6)中,一共有13,983,816種可能性(參閱組合數學),如果每週都買一組不相同的號,一年有52周,則在實驗越多次(一直買直到中獎算一次)之後,平均中獎所花的時間會越接近\frac{13983816}{52}=268919。 : 事實上,即使每週買相同的號碼,獲得頭獎的機率也是相同的。但假設每週實際中獎的組合都不重複,268919年的算術推論是正確的,這說明機率和其他數學理論可能匯出不同的結論。 * 六合彩:仍然是六合彩。買5, 17, 19, 24, 33, 49中奬機率高還是買1,2,3,4,5,6的中奬機率高? : 古典機率論說:一樣。 : 但實際上機械或綵球製造上都有些微小的差異,所以每組機率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必須累積多期開獎結果後才看得出來。 * 生日悖論:根據機率論,在每23人當中,至少有兩個人的生日相同的機率大於50%。 * 輪盤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能認為,在連續出現多次紅色後,出現黑色的機率會越來越大。 : 這種判斷也是錯誤的,即出現黑色的機率每次是相等的,因為球本身並沒有「記憶」,它不會意識到以前都發生了什麼,其機率始終是\frac{18}{37}。 : 但輪盤的前後期開獎數字形成時間序列(可能存在自迴歸模型)。 * 三門問題:在參賽者面前有三扇關閉的門,其中只有一扇後面有名車,而其餘的後面是山羊。 : 遊戲規則是,參賽者先選取一扇門,但在他開啟之前,主持人在其餘兩扇門中開啟了一扇有山羊的門,並詢問參賽者是否改變主意選擇另一扇門,以使贏得名車的機率變大。 : 正確的分析結果是,假如不管開始哪一扇門被選,主持人都開啟其餘兩扇門中有山羊的那一扇並詢問參賽者是否改變主意,則改變主意會使贏得汽車的機率增加一倍。 == 歷史 == 作為數學統計基礎的機率論的創始人分別是法國數學家帕斯卡和子碩,其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當時的法國宮廷貴族裡盛行著擲骰子游戲,遊戲規則是玩家連續擲4次骰子,如果其中沒有6點出現,玩家贏,如果出現一次6點,則莊家(相當於現在的賭場)贏。按照這一遊戲規則,從長期來看,莊家扮演贏家的角色,而玩家大部分時間是輸家,因為莊家總是要靠此維生的,而當時人們也接受了這種現象。 後來為了使遊戲更刺激,遊戲規則發生了些許變化,玩家這回用2個骰子連續擲24次,不同時出現2個6點,玩家贏,否則莊家贏。當時人們普遍認為,2次出現6點的機率是一次出現6點的機率的1 / 6,因此6倍於前一種規則的次數,也既是24次贏或輸的機率與以前是相等的。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從長期來看,這回莊家處於輸家的狀態,於是他們去請教當時的數學家帕斯卡,求助其對這種現象作出解釋。 其他對機率論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人還有荷蘭物理、數學家惠更斯,瑞士物理、數學家伯努利,法國數學家棣莫弗,法國數學、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德國數學家高斯,法國物理、數學家泊松,義大利數學、醫學家卡爾達諾以及蘇聯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 == 事件 == === 單位事件、事件空間、隨機事件 === 在一次隨機試驗中可能發生的不能再細分的結果被稱為基本事件,或者稱為單位事件,用 E 表示。在隨機試驗中可能發生的所有單位事件的集合稱為事件空間,用 S 來表示。例如在一次擲骰子的隨機試驗中,如果用獲得的點數來表示單位事件,那麼一共可能出現 6 個單位事件,則事件空間可以表示為 S = \{ 1,2,3,4,5,6 \}。 上面的事件空間是由可數有限單位事件組成,事實上還存在著由可數無限以及不可數單位事件組成的事件空間,比如在一次獲得正面朝上就停止的隨機擲硬幣試驗中,其事件空間由可數無限單位事件組成,表示為:S={ 正,反正,反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反正,···},注意到在這個例子中"反反反正"是單位事件。將兩根筷子隨意扔向桌面,其靜止後所形成的交角假設為 \alpha,這個隨機試驗的事件空間的組成可以表示為 S= \{ \alpha | 0^\circ \le \alpha < 180^\circ \}。 隨機事件是事件空間 S 的子集,它由事件空間 S 中的單位元素構成,用大寫字母 A,B,C\cdots 表示。例如在擲兩個骰子的隨機試驗中,設隨機事件 A = “獲得的點數和大於10”,則 A 可以由下面 3 個單位事件組成:A = \{ ( 5,6 ),( 6,5 ),( 6,6 ) \} 。 如果在隨機試驗中事件空間中的所有可能的單位事件都發生,這個事件被稱為 必然事件,表示為 S \subset S ;相應的如果事件空間裡不包含任何一個單位事件,則稱為不可能事件,表示為 \varnothing \subset S 。 === 事件的計算 === 因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集合的含義定義的,因此可以把集合計算方法直接應用於事件的計算,也就是說,在計算過程中,可以把事件當作集合來對待。 A 的補集不屬於 A 的事件發生 並集 A ∪ B或者A 或者 B 或者 A, B 同時發生 交集 A ∩ B事件 A,B 同時發生 差集 A \ B不屬於 B 的 A 事件發生 空集 A ∩ B = ∅A,B 事件不同時發生 子集 B ⊆ A如 B 發生,則 A 也一定發生 在輪盤遊戲中假設 A 代表事件「球落在紅色區域」,B 代表事件"球落在黑色區域",因為事件 A 和 B 沒有共同的單位事件,因此可表示為 A\cap B=\varnothing 注意到事件 A 和 B 並不是互補的關係,因為在整個事件空間 S 中還有一個單位事件「零」,其即不是紅色也不是黑色,而是綠色,因此 A,B 的補集應該分別表示如下: \bar{A}=S\setminus A=B\cup \left \{ 0 \right \}\bar{B}=S\setminus B=A\cup \left \{ 0 \right \} == 機率的定義 == === 傳統機率(古典機率、拉普拉斯機率) === 傳統機率的定義是由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提出的。如果一個隨機試驗所包含的單位事件是有限的,且每個單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均相等,則這個隨機試驗叫做拉普拉斯試驗。在拉普拉斯試驗中,事件 A 在事件空間 S 中的機率 P(A) 為: : 例如,在一次同時擲一個硬幣和一個骰子的隨機試驗中,假設事件 A 為獲得國徽面且點數大於 4 ,那麼事件 A 的機率應該有如下計算方法:S= { ( 國徽,1 點 ),( 數字,1 點 ),( 國徽,2 點 ),( 數字,2 點 ),( 國徽,3 點 ),( 數字,3 點 ),( 國徽,4 點 ),( 數字,4 點 ),( 國徽,5 點 ),( 數字,5 點 ),( 國徽,6 點 ),( 數字,6 點 ) },A={( 國徽,5 點 ),( 國徽,6 點 )},按照拉普拉斯定義,A 的機率為, :P(A)=\frac{2}{12}=\frac{1}{6} 注意到在拉普拉斯試驗中存在著若干的疑問,在現實中是否存在著其單位事件的機率具有精確相同的機率值的試驗? 因為我們不知道,硬幣以及骰子是否完美,即骰子製造的是否均勻,其重心是否位於正中心,以及輪盤是否傾向於某一個數字。 儘管如此,傳統機率在實踐中被廣泛應用於確定事件的機率值,其理論根據是: 如果沒有足夠的論據來證明一個事件的機率大於另一個事件的機率,那麼可以認為這兩個事件的機率值相等。 如果仔細觀察這個定義會發現拉普拉斯用機率解釋了機率,定義中用了相同的可能性 ( 原文是 également possible )一詞,其實指的就是"相同的機率"。這個定義也並沒有說出,到底什麼是機率,以及如何用數字來確定機率。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系列問題,無論如何不能用傳統機率定義來解釋,比如,人壽保險公司無法確定一個 50 歲的人在下一年將死去的機率。 === 統計機率 === 繼傳統機率論之後,英國邏輯學家約翰·維恩和奧地利數學家理查德提出建立在頻率理論基礎上的統計機率。他們認為,獲得一個事件的機率值的唯一方法是透過對該事件進行 100 次,1000 次或者甚至 10000 次的前後相互獨立的 n 次隨機試驗,針對每次試驗均記錄下絕對頻率值h_n (A)和相對頻率值 f_n (A),隨著試驗次數 n 的增加,會出現如下事實,即相對頻率值會趨於穩定,它在一個特定的值上下浮動,也即是說存在著一個極限值 P(A),相對頻率值趨向於這個極限值。這個極限值被稱為統計機率,表示為: :P(A)=\lim_{n \to \infty}f_n (A) 例如,若想知道在一次擲骰子的隨機試驗中獲得 6 點的機率值可以對其進行 3000 次前後獨立的扔擲試驗,在每一次試驗後記錄下出現 6 點的次數,然後透過計算相對頻率值可以得到趨向於某一個數的統計機率值。 扔擲數 獲得 6 點的絕對頻率 獲得 6 點的相對頻率 1 1 1.00000 2 1 0.50000 3 1 0.33333 4 1 0.25000 5 2 0.40000 10 2 0.20000 20 5 0.25000 100 12 0.12000 200 39 0.19500 300 46 0.15333 400 72 0.18000 500 76 0.15200 600 102 0.17000 700 120 0.17143 1000 170 0.17000 2000 343 0.17150 3000 506 0.16867 上面提到的這個有關相對頻率的經驗規律是大數定律在現實生活中的反映,大數定律是初等機率論的基礎。統計機率在今天的實踐中依然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初等機率論及數理統計等學科中。 ===現代機率論=== 與初等機率論相對的,是“現代機率論”。因測度論的研究與發展,現代機率論得以公理化。一些曾經無法用初等機率論解釋的概念因此得以用公理化的語言進行解釋,可以說現代機率論以測度論為理論基礎終於得以完善,完成了其現代化程序。現代機率論由前蘇聯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於1933年建立公理化。 == 機率公理 == 如果一個函式P:S\to \R, \ A\mapsto P(A)指定給每一個事件空間 S 中的事件 A 一個實數 P(A),並且其滿足下面的 3 個公理,那麼函式 P 叫做機率函式,相應的 P(A) 叫做事件 A 的機率。 公理 1: 0\le P(A) \le 1 \ (A \in S) ::事件 A 的機率 P(A) 是一個0與1之間(包含0與1)的非負實數。 公理 2: P(S)=1 ::事件空間的機率值為 1 。 公理 3: P(A\cup B)=P(A)+P(B),如果 A\cap B=\varnothing ::互斥事件的加法法則。這裡需注意:公理3可以推廣到可數個互斥事件的聯集。 == 完全機率 == n 個事件 H_1,H_2,...H_n 兩兩互斥,且共同組成整個事件空間 S,即 H_i\cap H_j=\varnothing,( i\neq j ) 以及 H_1\cup H_2\cup ...\cup H_n=S 這時 A 的機率可以表示為, :P(A)=\sum_{j=1}^n P(A|H_j)\cdot P(H_j) 證明: A=(A\cap H_1)\cup (A\cap H_2)\cup \ldots \cup (A\cap H_n)按照公理 3 ,有 P(A)=P(A\cap H_1)+P(A\cap H_2)+\ldots +P(A\cap H_n) 根據乘法法則,P( A\cap H_j)=P( A | H_j)\cdot P( H_j)因此有, P( A )=P( A | H_1) \cdot P( H_1)+\ldots +P( A | H_n) \cdot P( H_n) P(A)=\sum_{j=1}^n P(A|H_j)\cdot P(H_j) <noinclude> 例如,一個隨機試驗工具由一個骰子和一個櫃子中的三個抽屜組成,抽屜 1 裡有 14 個白球和 6 個黑球,抽屜 2 裡有 2 個白球和 8 個黑球,抽屜 3 裡有 3 個白球和 7 個黑球,試驗規則是首先擲骰子,如果獲得小於 4 點,則抽屜 1 被選擇,如果獲得 4 點或者 5 點,則抽屜 2 被選擇,其他情況選擇抽屜 3 。然後在選擇的抽屜裡隨機抽出一個球,最後抽出的這個球是白球的機率是: P(白)=P(白|抽1)·P(抽1)+P(白|抽2)·P(抽2)+P(白|抽3)·P(抽3) ::=(14/20)·(3/6)+(2/10)·(2/6)+(3/10)·(1/6) ::=28/60=0.4667 從例子中可看出,完全機率特別適合於分析具有多層結構的隨機試驗的情況。 == 貝葉斯定理 == 貝葉斯定理由英國數學家托馬斯·貝葉斯 ( Thomas Bayes 1702-1761 ) 發展,用來描述兩個條件機率之間的關係,比如 P(A|B) 和 P(B|A)。按照定理 6 的乘法法則,P(A∩B)=P(A)·P(B|A)=P(B)·P(A|B),可以立刻匯出貝葉斯定理: :P(A \vert B) = \frac {P(B \vert A) \cdot P(A)} {P(B)} 例如:一座別墅在過去的 20 年裡一共發生過 2 次被盜,別墅的主人有一條狗,狗平均每週晚上叫 3 次,在盜賊入侵時狗叫的機率被估計為 0.9,問題是:在狗叫的時候發生入侵的機率是多少?我們假設 A 事件為狗在晚上叫,B 為盜賊入侵,則 P( A )=3/7, P( B )=2/(20·365.25)=2/7305,P(A | B) = 0.9,按照公式很容易得出結果:P(B \vert A) = 0.9 \cdot \frac{2}{7305}\cdot\frac{7}{3}=0.0005749486653... 另一個例子,現分別有 A,B 兩個容器,在容器 A 裡分別有 7 個紅球和 3 個白球,在容器 B 裡有 1 個紅球和 9 個白球,現已知從這兩個容器裡任意抽出了一個球,且是紅球,問這個紅球是來自容器 A 的機率是多少? 假設已經抽出紅球為事件 B,從容器 A 裡抽出球為事件 A,則有:P ( B ) = 8 / 20,P ( A ) = 1 / 2,P ( B | A ) = 7 / 10,按照公式,則有:P(A \vert B) = \frac{7}{10}\cdot\frac{1}{2}\cdot\frac{20}{8}=\frac{7}{8} == 機率分佈 == == 機率論的應用 == 雖然機率論最早產生於17世紀,然而其公理體系只在20世紀的20至30年代才建立起來並得到迅速發展,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機率論在越來越多的新興領域顯示了它的應用性和實用性,例如: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教育學,經濟學以及幾乎所有的工程學等領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機率論是今天數理統計的基礎,其結果被用做問卷調查的分析資料或者對經濟前景進行預測。 == 參見 == * 機率 * 大數定律 * 中心極限定理 * 貝葉斯定理 * 統計 * 機率分佈 * 組合數學 * 隨機變數 * 機率邏輯 * 機率論及統計學術語彙編 * 預測模擬 * 模糊測度論 * 機率公理 * 期望值 * 概似函式 * 樣本空間 * 方差 * 統計獨立 == 參考文獻 == # 彼得 缺菲爾 ( Peter Zoefel ):《統計和經濟學家》 PEASON Studium 出版社 2003 年 ISBN 3-8273-7062-0 # 約瑟夫 西拉 ( Josef Schira ):《統計理論與企業管理》 PEASON Studium 出版社 2003 年 ISBN 3-8273-7041-8 # 漢斯-底特 黑伯曼 ( Hans-Dieter Hippmann ):《統計學》 SCHAEFFER POESCHEL 出版社 2003 年 ISBN 3-7910-2119-2 # 裡波舒爾茨 ( Seymour Lipschutz ):《機率計算-理論和應用》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GmbH 出版社 1980 年 ISBN 0-07-084361-9 # 貝爾等 ( Beyer,Hackel,Pieper,Tiedge )《機率計算和數學統計》 Harri Deutsch 出版社 1980 年 ISBN 3-87144-433-2 + Category:應用數學 id:Peluang (matematika)
9月4日
9月4日是陽曆年的第247天(閏年是248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8天。 在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4日。 == 大事記 == === 5世紀 === * 476年:日耳曼人將軍奧多亞塞佔領西羅馬帝國拉文納,並廢黜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 === 7世紀 === *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正式登基成為唐朝皇帝。 === 15世紀 === * 1479年:卡斯蒂爾及阿拉貢王權的天主教雙王與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簽訂阿爾卡索瓦什和約。 === 18世紀 === * 1774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發現新喀里多尼亞島嶼。 * 1781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移民在上加利福尼亞省建立新城鎮,後來發展成為美國第二大城洛杉磯。 === 19世紀 === * 1812年:1812年戰爭:哈里森堡壘戰役爆發。 * 1839年:九龍海戰中,英國戰艦向清朝戎克船開火。 * 1870年:法國巴黎的民眾發起革命廢黜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並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 1888年:美國發明家喬治·伊士曼在獲得膠捲式照相機的專利後註冊了柯達的商標。 === 20世紀 === * 1913年:德國發生華格納槍擊案。 * 1939年:二戰:日本宣佈在歐洲戰爭中保持中立。 * 1944年:二戰:英國第十一裝甲師解放比利時的安特衛普。 * 1944年: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內部提出聯合政府提議。 * 1948年: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宣佈因健康原因退位,並由女兒朱麗安娜繼位。 * 1957年:小石城事件中,阿肯色州州長動用國民警衛隊,阻止非裔學生到全白學校上課。 * 1958年:中國政府公佈關於領海的宣告。 * 1963年:瑞士航空306號班機空難,機上80人悉數罹難。 * 1967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進攻北越的溪生。 * 1970年:薩爾瓦多·阿連德當選智利總統。 * 1971年:由波音727擔任的阿拉斯加航空於阿拉斯加州朱諾附近墜毀,機上111人全部罹難。 * 1972年:美國游泳運動員馬克·斯皮茨在慕尼黑奧運會上奪得第七枚金牌,成為當時在一屆奧運會中獲得最多金牌的運動員。此紀錄一直維持到2008年,由其同胞且同樣擅長游泳的麥可·菲爾普斯於北京奧運獨得八枚金牌為止。 * 1975年:埃及與以色列簽訂,埃及收復西奈半島。 * 1990年:朝鮮總理延亨默越過三八線到達漢城,與韓國總理姜英勳舉行朝鮮半島自分裂以來雙方的首次總理會談。 * 1993年:第七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於北京開幕。 * 1994年:銀河號事件中,銀河號貨輪上所有貨物被搜查,沒有發現美國政府懷疑的化學武器。 * 1995年:拍賣網站ebay(前身為Actionweb)正式成立。 * 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於北京開幕,有4750名分別來自181個國家的人士出席。 * 1998年: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公園成立開發搜尋引擎的Google公司。 === 21世紀 === * 2001年:東京迪士尼海洋開幕。 * 2007年:香港年齡最小的大學生沈詩鈞到香港浸會大學上學。 * 2010年:紐西蘭南島最大城市基督城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的地震,造成約3.5億紐西蘭元的經濟損失。 * 2013年: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瑞典,強化兩國關係、創下美國總統訪瑞先例。 * 2016年:香港舉行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當天的地區選舉投票率達58.28%,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達57.09%。 * 2020年: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與科索沃總理阿夫杜拉·霍蒂在美國白宮簽署一項「經濟正常化」協議。 == 出生 == * 1241年:亞歷山大三世,蘇格蘭國王(1286年逝世) * 1563年: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皇帝(1620年逝世) * 1652年:德川綱誠,第3代尾張藩主(1699年逝世) * 1766年:路易-樊尚-約瑟夫·聖伊萊爾,法國將軍(1809年逝世) * 1768年: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法國作家(1848年逝世) * 1787年:二宮尊德,日本江戶時代後期農政家、思想家(1856年逝世) * 1809年:費德里科·路易吉,義大利將領、政治人物、數學家,第7任義大利首相(1896年逝世) * 1824年:安東·布魯克納,奧地利作曲家(1896年逝世) * 1825年:納奧羅吉,印度教育家(1917年逝世) * 1850年:路易吉·卡多爾納,義大利軍人(1928年逝世) * 1877年: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拉脫維亞獨立運動領袖,曾5次擔任拉脫維亞總理(1942年逝世) * 1885年:鈴木文治,日本政治家、勞工運動家(1928年逝世) * 1892年:達律斯·米約,猶太裔法國作曲家,六人團成員之一;20世紀產量最大的作曲家之一(1974年逝世) * 1895年:向警予,中國婦女運動領袖(1928年逝世) * 1896年:安託南·阿爾託,法國詩人(1948年逝世) * 1905年:瑪莉·雷諾特,英國作家(1983年逝世) * 1906年: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德裔美籍生物物理學家(1981年逝世) * 1908年:理查德·賴特,美國作家(1960年逝世) * 1913年:丹下健三,日本建築師(2005年逝世) * 1913年:斯坦福·摩爾,美國生物化學家(1982年逝世) * 1913年:米奇·柯罕,美國黑手黨首腦(1976年逝世) * 1924年:瓊·艾肯,英國小說家,以兒童文學、歷史小說而聞名(2004年逝世) * 1925年:艾薩·卡特,美國種族隔離主義者(1975年逝世) * 1927年:約翰·麥卡錫,美國電腦科學家,於1955年達特矛斯會議上提出「人工智慧」概念、LISP發明人(2011年逝世) * 1932年:卡洛斯·羅梅羅·巴塞洛,波多黎各總督(2021年逝世) * 1934年:克萊夫·格蘭傑,威爾士裔經濟學家,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009年逝世) * 1936年:梶原一騎,日本漫畫編劇(1987年逝世) * 1936年:朱迪亞·珀爾,以色列裔美國電腦科學家、哲學家 * 1941年:琳達·麥卡特尼,美國音樂家、攝影師、動物權利活動家(1998年逝世) * 1942年:許長青,香港立法會議員(2005年逝世) * 1944年:東尼·阿特金森,英國經濟學家(2017年逝世) * 1950年:洪明奇,臺灣分子生物學家 * 1951年:小林薰,日本男演員 * 1952年:裡希·卡普爾,印度男演員(2020年逝世) * 1955年:布萊恩·施威澤,美國政治人物 * 1958年:傑奎琳·休伊特,美國天體物理學家 * 1961年:黃日華,香港男演員 * 1962年:俞敏洪,中國民辦教育家 * 1962年:山中伸彌,日本醫學家、細胞生物學家,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64年:王玉玲,臺灣女演員(1993年逝世) * 1965年:林保怡,香港男演員 * 1966年:周子寒,臺灣歌手 * 1966年:白種元,韓國企業家、主持人、廚師、作家 * 1968年:麥克·皮耶薩,美國棒球球員 * 1969年:詹姆士·柯維立,英國政治人物,現任內政大臣 * 1970年:小理察·斯貝特,美國男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 * 1971年:袁詠儀,香港女演員 * 1972年:葉芳華,華裔加拿大女演員 * 1973年:傑森·大衛·法蘭克,美國男演員、職業綜合格鬥武術家(2022年逝世) * 1973年:伍秀霞,香港配音員 * 1975年:馬克·朗森,英國歌手、音樂家 * 1976年:福島潤,日本男性聲優 * 1979年:克斯廷·加雷弗雷克斯,德國退役足球運動員 * 1980年:廖於誠,臺灣棒球選手 * 1980年:島谷瞳,日本歌手 * 1980年:武藤蘭,日本AV女優 * 1981年:碧昂絲·諾利斯,美國歌手、演員 * 1982年:張鈞甯,臺灣演員 * 1983年:中丸雄一,日本藝人 * 1983年:斕曦,中國女演員 * 1983年:蔡曉慧,香港遊泳選手 * 1983年:遊詩璟,臺灣女演員 * 1983年:賴世凱,臺灣男藝人 * 1986年:卓毓彤,臺灣女藝人 * 1988年:野上翔,日本男性聲優 * 1990年:斯特凡尼婭·費爾南德斯,2008年度委內瑞拉小姐、2009年度環球小姐比賽冠軍 * 1990年:貢米,中國女演員 * 1991年:李迪恩,臺灣男子團體4ever成員 * 1992年:樸恩玭,韓國女演員 * 1993年:段宜恩,韓國男子偶像團體GOT7成員 * 1996年:-{zh-hans:查理·柯爾克特; zh-hk:查理·高基治; zh-tw:查理·柯爾克特;}-,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97年:Ano,日本女歌手、模特兒、演員、電視藝人 * 2000年:許智媛,韓國女子偶像團體Cherry Bullet成員 * 2002年:尹相雅,韓國女子偶像團體LIGHTSUM成員 * 2003年:樸成淏,韓國男子偶像團體BOYNEXTDOOR成員 == 逝世 == * 422年:教宗波尼法爵一世,羅馬主教(生年不詳) * 799年:穆薩·卡齊姆,伊斯蘭教什葉派伊瑪目(745年出生) * 1037年:貝爾穆多三世,雷昂國王(1015年出生) * 1063年:圖赫裡勒·貝格,塞爾柱帝國蘇丹(990年出生) * 1323年:元英宗碩德八剌,元朝皇帝(1303年出生) * 1342年:安娜·阿納卓特魯,特拉比松帝國皇帝 * 1571年:馬修·斯圖亞特,蘇格蘭攝政,第四代倫諾克斯伯爵(1516年出生) * 1811年:松村吳春,日本畫家(1752年出生) * 1907年:愛德華·格里格,挪威作曲家(1843年出生) * 1916年:-{zh-cn:何塞·埃切加賴; zh-tw:荷西·伊克格拉}-,西班牙劇作家,19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32年出生) * 1940年:北白川宮永久王,日本皇族(1910年出生) * 1951年:尤奧扎斯·盧克沙,立陶宛反蘇遊擊隊領袖(1921年出生) * 1954年:胡文虎,英屬印度華僑商人(1882年出生) * 1961年:查爾斯·金,賴比瑞亞政治人物,第17任賴比瑞亞總統(1875年出生) * 1963年:羅貝爾·舒曼,法國政治人物,前任法國總理(1886年出生) * 1965年:阿爾伯特·史懷哲,法國通才,致力於非洲人民健康的醫生,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875年出生) * 1985年:錢松嵒,中國山水畫家(1899年出生) * 1989年:喬治·西默農,比利時法語作家(1903年出生) * 1997年:漢斯·艾森克,德裔英國心理學家(1916年出生) * 2006年:吉亞琴託·法切蒂,義大利足球運動員(1942年出生) * 2006年:史蒂夫·厄文,澳洲環保人士、電視節目主持人(1962年出生) * 2014年:瓊·瑞佛斯,美國演員(1933年出生) * 2019年:戴鐵郎,中國動畫片導演(1930年出生) * 2022年:彼得·史超伯,美國恐怖小說作家(1943年出生) * 2022年:賽勒斯·米斯特里,印度裔愛爾蘭企業家,前任塔塔集團主席(1968年出生) * 2023年:史蒂夫·哈維爾,美國男歌手,破嘴合唱團主唱(1967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德蕾莎修女封聖日 * :移民節 * : == 參考資料 ==
形式文法
在形式語言理論中,文法(為了避免歧義,常稱作“形式文法”)是形式語言中字串的一套。這些規則描述瞭如何用語言的字母表生成符合的有效的字串。文法不描述字串的含義,也不描述在任何上下文中可以用它們做什麼——只描述它們的形式。 形式語言理論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形式文法和語言的學科。它在理論電腦科學、理論語言學、形式語義學、數理邏輯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形式文法是從一個“開始符號”出發的一套重寫字串的規則。因此,文法通常被認為是語言生成器。然而,它有時也可以用作“識別器”(計算機學中的一種函式,用於確定給定字串是否屬於該語言,是否為語法錯誤)的基礎。形式語言理論使用另一個理論來描述識別器,也就是自動機理論。自動機理論有一個有趣的結果,某些形式語言是無法設計出識別器的。.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資訊,請參見不可判定問題。 語法分析是透過將一段話語(自然語言中的一個字串)分解成一組符號,並根據語言的語法分析每一個符號的過程。大多數語言的話語含義都是根據其句法結構來確定的——這種做法被稱為組合語義學。因此,在語言中描述話語含義的第一步就是把它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後觀察它經過分析後的形式(在電腦科學中被稱為分析樹,在生成文法中被稱為深層結構)。 == 入門示例 == 文法主要由一組變換字串的規則組成。(如果它只包含這些規則,那麼它就是一個。)要在該語言中生成字串,首先需要一個只包含一個開始符號的字串。然後按任意順序應用產生式規則,直到生成既不包含起始符號也不包含指定非終結符號的字串。產生式規則是透過把字串中第一次出現產生式規則左邊的地方,替換成產生式規則的右邊,來作用於這個字串的(參見理論圖靈機的運算)。由文法產生的語言包含能用這種方式產生的所有不同的字串。開始符號上的任何特定產生式規則序列都會在語言中產生一個不同的字串。如果產生同一個字串有多種不同的方式,那這個文法就是具有二義性的文法了。 例如,假設字母表由 a 和 b 組成,開始符號是 S,我們有以下產生式規則: : 1. S \rightarrow aSb : 2. S \rightarrow ba 那麼我們從 S 開始,選擇一個規則。如果我們選擇規則1,我們將獲得字串 aSb。如果我們再次選擇規則1,我們用 aSb 替換 S,得到字串 aaSbb。如果我們現在選擇規則2,我們將 S 替換為 ba 並獲得字串 aababb,然後就完成了。我們可以用符號將這一系列選擇寫得更簡短:S \Rightarrow aSb \Rightarrow aaSbb \Rightarrow aababb。這種文法的語言就是無限集 \{a^nbab^n \mid n \geq 0 \} = \{ba, abab, aababb, aaababbb, \dotsc \},其中 a^k 是 a 重複 k 次(n 表示使用規則1的次數)。 == 形式定義 == === 文法的語法 === 20世紀50年代,諾姆·喬姆斯基首次提出了生成語法的經典形式化理論, 其中文法 G 由以下部分組成: * 有限的非終結符號集 N,與 G 生成的字串無交。 * 有限的終結符號集 \Sigma,與 N 無交。 * 有限的產生式規則集 P,每個規則都為如下形式 :: (\Sigma \cup N)^{*} N (\Sigma \cup N)^{*} \rightarrow (\Sigma \cup N)^{*} :這裡的 {*} 是克萊尼星號,\cup 表示並集。也就是說,每個產生式規則從一個符號串對映到另一個符號串,並且產生式左側的字串中必須至少包括一個非終結符號。產生式右側的字串如果只有一個 空字串的話,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符號的話,它有一個特別的標記(通常是\Lambda、e 或者 \epsilon)。 * 開始符號 S \in N,也叫句子符號。 文法的形式定義為四元組 (N, \Sigma, P, S)。這種形式語法在文獻中常被稱為重寫系統或。 === 關於形式文法的一些數學構造 === 文法的運算可以用字串的關係來定義: * 設有文法 G = (N, \Sigma, P, S),(\Sigma \cup N)^{*} 內的字串的二元關係 \underset G \Rightarrow(讀作“G經過直接推導為”)定義為: *:x \underset G \Rightarrow y \iff \exists u, v, p, q \in (\Sigma \cup N)^*: (x = upv) \wedge (p \rightarrow q \in P) \wedge (y = uqv) * 關係 \overset * {\underset G \Rightarrow}(讀作“G經0或更多步推導”)定義為 \underset G \Rightarrow 的自反傳遞閉包 * 句型是指可以由開始符號 S 經過有限步推導得到的 (\Sigma \cup N)^* 的一個成員;也就是,句型是 \left\{ w \in (\Sigma \cup N)^* \mid S \overset * {\underset G \Rightarrow} w \right\} 的一個成員。不包含非終結符號(即 \Sigma^* 的成員)的句型稱為句子。Sentential Forms , Context-Free Grammars, David Matuszek * G 的語言,記為 \boldsymbol{L}(G),定義為從開始符號 S 開始經過有限步驟可以推匯出的所有句子;也就是集合 \left\{ w \in \Sigma^* \mid S \overset * {\underset G \Rightarrow} w \right\}。 注意文法 G = (N, \Sigma, P, S) 實際上是 (N \cup \Sigma, P),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寫字串;唯一的區別在於我們區分了特定的非終結符號,這些符號必須在重寫規則中重寫,並且只對從指定的開始符號 S 到沒有非終結符號的字串的重寫感興趣。 === 例子 === 在這些例子中,形式語言使用集合建構式符號描述。 考慮文法 G,其中 N = \left \{S, B\right \},\Sigma = \left \{a, b, c\right \},S 是開始符號,P 由以下產生式規則組成: : 1. S \rightarrow aBSc : 2. S \rightarrow abc : 3. Ba \rightarrow aB : 4. Bb \rightarrow bb 這個文法定義了語言 L(G) = \left \{ a^{n}b^{n}c^{n} \mid n \ge 1 \right \},這裡 a^{n} 表示 n 個 a 串連所得的字串。因此,該語言是由1個或更多的 a,後面跟著相同數量的 b,接著是相同數量的 c 組成的字串集合。 L(G) 內字串的推導例子如下: :(標記 P \underset i \Rightarrow Q 讀作“字串 透過產生式 生成 ”,替換的字串用粗體標出。) == 喬姆斯基譜系 == 1956年諾姆·喬姆斯基首次將生成文法形式化時, 他將它們分為現在稱為喬姆斯基譜系的四種型別。其中兩種重要的文法型別分別是上下文無關文法(2型)和正則文法(3型)。可以用這兩種文法描述的語言分別稱為上下文無關語言和正則語言。儘管比無限制文法(0型,實際上無限制文法可以表示任何圖靈機可以接受的語言)要弱得多,但這兩種受限制的語法最常用,因為它們的解析器可以高效地實現。Grune, Dick & Jacobs, Ceriel H., Parsing Techniques – A Practical Guide, Ellis Horwood, England, 1990. 例如,所有正規語言都可以被有限狀態機識別,對於上下文無關文法的有用子集,有一些著名的演算法可以生成高效的LL剖析器LR剖析器,以識別文法生成的相應語言。 === 上下文無關文法 === 上下文無關文法要求產生式左側只能包含一個符號,並且該符號為非終結符號。這個限制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所有的語言都可以由上下文無關的語法生成。那些可以被稱為上下文無關語言。 上例定義的語言 L(G) = \left \{ a^{n}b^{n}c^{n} \mid n \ge 1 \right \} 並不是一個上下文無關語言,並且這個可以用上下文無關語言的泵引理嚴格證明,但 \left \{ a^{n}b^{n} \mid n \ge 1 \right \}(1個及以上 a 後面跟同樣數量的 b)是一個上下文無關語言。因為它可以由文法 G_2(N=\left \{S\right \},\Sigma=\left \{a,b\right \},S 為開始符號)定義,用下列產生式規則: : 1. S \rightarrow aSb : 2. S \rightarrow ab 透過可以在 O(n^3) 時間(參見大O符號)內識別上下文無關語言。也就是說,對於每一種上下文無關的語言,都可以構建一臺以字串為輸入並及時確定字串是否為該語言成員的機器,其中 n 是字串的長度。Earley, Jay, "An Efficient Context-Free Parsing Algorithm ,"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13 No. 2, pp. 94-102, February 1970. 是可線上性時間內識別的上下文無關語言的子集。 由多種演算法針對這類語言或它的子集。 === 正則文法 === 在正則文法中,左側仍然只是一個非終結符號,但右側也受到限制。右側可以是空字串,也可以是單個終結符號,或者是後跟非終結符號的單個終結符號,但不能是其他符號。(有時會使用更寬泛的定義:可以允許更長的終結字串或單個非終結字串,而不能有其他任何東西,從而使語言更易於表示,同時仍然定義同一類語言。) 上面定義的語言 \left \{ a^{n}b^{n} \mid n \ge 1 \right \} 不是一個正則語言,但下面這個語言是:\left \{ a^{n}b^{m} \mid m,n \ge 1 \right \}(一個或多個 a 後面跟著一個或多個 b,這兩個的數量可以不一樣)。它之所以是正則語言,是因為可以透過文法 G_3 定義,其中 N=\left \{S, A,B\right \},\Sigma=\left \{a,b\right \},S 為開始符號,還有如下產生式規則: :# S \rightarrow aA :# A \rightarrow aA :# A \rightarrow bB :# B \rightarrow bB :# B \rightarrow \epsilon 由正則文法生成的所有語言都可以被有限狀態機在 O(n) 時間內識別出來。雖然在實際應用中,正則文法通常使用正規表示式來表示,但是實際應用中使用的一些正規表示式並沒有嚴格地生成正則語言,也因此沒有表現出線性識別效能。 === 生成文法的其他形式 === 語言學家和電腦科學家對喬姆斯基的形式語法的原始層次結構進行了許多擴充套件和變化,通常是為了增強表達能力,或者是為了使分析或解析更加容易。一些形式的文法包括: * 樹-鄰接文法允許重寫規則在分析樹上操作,而不僅僅是字串,從而提高了傳統生成文法的表達能力。Joshi, Aravind K., et al., "Tree Adjunct Grammars ," Journal of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Vol. 10 No. 1, pp. 136-163, 1975. * Koster , Cornelis H. A., "Affix Grammars," in ALGOL 68 Implementation,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p. 95-109, 1971.和Knuth, Donald E., "Semantics of Context-Free Languages ," Mathematical Systems Theory, Vol. 2 No. 2, pp. 127-145, 1968.Knuth, Donald E., "Semantics of Context-Free Languages (correction)," Mathematical Systems Theory, Vol. 5 No. 1, pp 95-96, 1971.允許透過語義屬性和操作擴充重寫規則,這對於提高語法表達能力和構建實用的語言翻譯工具都很有用。 === 遞迴文法 === 遞迴文法是包含遞迴產生式規則的語法。例如,如果存在一個非終結符 A,可以透過產生式規則生成一個以 A 為最左邊符號的字串,那麼上下文無關語言的文法就是左遞迴的。 Notes on Formal Language Theory and Parsing , James Powe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Maynooth Maynooth, Co. Kildare, Ireland.JPR02 == 分析型文法 == 儘管有大量關於語法分析演算法的文獻,但這些演算法大多假設要被分析的語言最初是透過生成式文法來描述的,並且目標是將生成式文法轉換成一個有效的語法分析器。嚴格地說,生成文法不能在任何方面都與解析語言的演算法對應上,而且各種演算法對產生式規則的形式有不同的限制,這些產生式規則被認為是形式良好的。 另一種方法是首先根據分析型文法將語言形式化,分析型文法能更直接地對應於語言分析器的結構和語義。分析型文法體系的例子包括: * 語言機器 直接實現了無限制的分析型文法。替換規則用於轉換輸入以產生輸出和行為。該系統還可以生成lm圖 ,顯示在應用無限制分析型文法規則時的情況。 * (TDPL):一種高度簡約的分析型文法形式,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發展起來,用來研究的行為。Birman, Alexander, The TMG Recognition Schema , Doctoral thesis, Princeton University, Dep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ebruary 1970. * :為語言學設計的一種分析型文法形式,它透過檢查詞對之間的位置關係來推導句法結構。Sleator, Daniel D. & Temperly, Davy, "Parsing English with a Link Grammar," Technical Report CMU-CS-91-196,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1991.Sleator, Daniel D. & Temperly, Davy, "Parsing English with a Link Grammar,"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arsing Technologies, 1993. (Revised version of above report.) * 解析表達文法(PEG):圍繞程式語言和編譯器編寫者的實際需求而設計的TDPL的最新概括。Ford, Bryan, Packrat Parsing: a Practical Linear-Time Algorithm with Backtracking , Master’s thesi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t. 2002. ==參見== * 抽象語法樹 * * * 巴科斯正規化 (BNF) * * 分析樹 * 擴充套件巴科斯正規化 (EBNF) * 語法 * L系統 * 邏輯語 * * * 合式公式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Yearly Formal Grammar conference Category:形式語言 Category:語法 Category:數理邏輯 Category:句法 Category:自動機
啟(),姒姓,夏后氏,名啟,是中國夏朝第二任首領。治水英雄的禹的兒子,母親是塗山氏族的女子。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仲康。據《竹書紀年》,啟在位39年,78歲駕崩。 相傳禹本來要按照禪讓制傳位給皋陶,皋陶早亡,因此決定傳給大業子伯益。禹死後啟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慣例避位,讓位給伯益《史記·夏本紀》在記述夏啟取代伯益時說:“帝禹東迅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闢居箕山之陽。”。結果諸侯也離開伯益的根據地到啟的根據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援啟,所以啟即位《孟子·美章》載:“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陽,朝現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巳 ‘吾君之子也。’”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記載基本承襲《孟子》篇。。史籍記載:“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啟。”啟晚年時,其子武觀為爭奪天子位挑起叛亂,彭伯壽率師出征西河,平定了這場叛亂《逸周書·嘗麥》:其在啟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兇厥國。皇天哀禹,賜以彭壽,卑正夏略。。啟晚年生活奢侈腐化,終日沉迷於歌舞聲色之中,加劇了階級矛盾,為後來的太康失國埋下了伏筆。 武周女皇帝武則天建武周時,尊封啟為“齊聖皇帝”。 ==奪位疑雲== 據此有人認為禹在世的時候已暗中幫助啟培植勢力《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潘壽言禹情”注:“言禹傳位於益,終令啟取之。”;《戰國策·燕策》稱:“禹傳益,而以啟任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啟自取之。”袁康《越絕書‧吳內傳》雲:“夏啟獻犧於益。啟者禹之子,益與禹臣於舜,舜傳之禹,薦益而封之百里。禹崩,啟立,曉知王事,達於君臣之義。益死之後,啟歲善犧牲以祠之。經曰:夏啟犧文聖,此之謂也”。。《戰國策》更說明禹名為禪讓以成佳名,其實暗中安排自己兒子武力奪位,按史料推測,伯益有實際即位,啟殺死伯益奪位,《竹書紀年》也載:“益幹啟位,啟殺之”《晉書.束晳傳》:“《紀年篇》-{雲}-:益幹啟位,啟殺之。”《汲冢書》載:“益為啟所誅。”。啟殺益後,諸侯來都城陽翟朝會,啟在鈞臺(今河南禹州)舉行盛大筵宴款待,史稱“鈞臺之享”。《左傳·昭公四年》:“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杜預注:“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蓋啟享諸侯於此。” 啟在位時因有扈氏不服其奪位而造反,在甘之戰大勝有扈氏。《淮南子·齊俗訓》高誘注說:“有危,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開戰前啟在六卿之前發表「甘誓」《史記·夏本紀》:“有慝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這個「甘誓」雖然收錄於《尚書》中,學者對於它是否為啟所作卻存疑《墨子》中曾引用《甘誓》,實際是《禹誓》,文字也不盡相同。屈萬裡以為《尚書‧ 甘誓》和《墨子‧ 禹誓》兩篇實來自一個祖本,不能說後人據〈禹誓〉而偽造了〈甘誓〉(屈萬裡:〈尚書甘誓篇著成的時代〉,《書傭論學集》,頁109。)。鄭振鐸以為《甘誓》“就其明白曉暢的一點看來,至少有後人改寫的痕跡”(《中國文學史》)。,據說有扈氏支援伯益。啟戰勝後大會各部落首領,最終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王位世襲制(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由此確立。史稱:“禹傳子,家天下”《三字經》雲:“禹傳子,家天下。”《漢書·蓋寬饒傳》:“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傳子,官以傳賢。”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導論二:“古時的人以為堯舜傳賢而夏禹傳子,是家天下的開始。”。 == 參考文獻 == === 引用 === === 書籍 === * Category:夏朝君主
(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後}-氏,傳說名文命《尚書·虞書·大禹謨》:「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於四海,祗承於帝。」,後世尊稱為大禹。遠古時期中國神話人物,是黃帝軒轅氏八世孫,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廣為人知。傳說中,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家天下政權夏朝的開創者,定都於陽城(具體所在有多種說法)。禹在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史書又稱伯禹、夏禹。在道教信仰裡,禹也被尊為水官大帝、水仙尊王。 == 生平 == === 早期生活 === 以黃帝軒轅氏到禹,共八世:禹的父親鯀,鯀的五世祖叫顓頊皇甫謐和《世本》都認為鯀是顓頊之子,但《漢書·律曆志》記““顓頊五代而生鯀”,司馬貞《史記索隱》認為漢書的說法較為可信。《史記索隱》“按:鯀既仕堯,與舜代系殊懸,舜即顓頊六代孫,則鯀非是顓頊之子。蓋班氏之言近得其實。”,顓頊的父親叫昌意,昌意是嫘祖為黃帝所生的次子。禹的父親鯀被封在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省北川縣)《蜀王本記》載:“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鈕”;《水經·沫水注》稱:“廣柔(今北川)縣,有石鈕鄉禹所生也,今夷人共管之”。,母親是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吳越春秋》記:“母吞珠孕禹,剖脅而產,家在西羌,地曰石鈕,在蜀西川也”。。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即中嶽嵩山)。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以填埋洪水之法治水,卻九年也未能平息水災,結果被祝融所殺《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接著帝舜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職。 === 處理洪水 === 禹立即與伯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禹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改以疏導河川為主要治水方法,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不僅率領百姓風餐露宿,疏通河道,更有應龍為他畫地成河,並用神力為禹開闢了龍門《楚辭》:“應龍何畫?河海何歷?”王逸注此句雲:“或曰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徑所當決者,因而治之”《山東通志》:“應龍畫而伊闕鑿”。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經過了十三年治理,終於成功消除了中原氾濫的洪水,後世道教神話中稱禹治水時曾得到黃帝留下的神書十二卷《龍瑞觀禹穴陽明洞天圖經》:“風后日:黃帝藏於會稽之山,其坎深千尺,鎮以盤石。又《遁甲開山圖》日:禹治水至會稽,宿於衡嶺,宛委之神奏玉匱之書十二卷以授禹,禹未及持之,四卷飛入泉,四卷飛上天,禹得四卷,開而視之,乃《遁甲開山圖》”。大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夏禹王登天子之位,並以自己的封國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禹王子啟王是夏朝的繼位天子是為王太子。建碑《大禹陵》。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量測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划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史記·夏本紀》“予娶塗山”司馬貞索隱:“《系本》曰‘塗山氏女名女媧’,是禹娶塗山氏號女媧也。”亦稱“ 女嬌”、“ 女趫”。,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扶正深碧色的頭衣後,不敢進家門。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裡,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虞書·益稷》篇雲:“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呂氏春秋》曰:“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史記·夏本紀》:“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常璩《華陽國志·巴志》:“ 禹娶於塗,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視,三過其門而不入室,務在救時,今江州塗山是也,帝禹之廟銘存焉。”。因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瞭如指掌《史記·五帝本紀》言:“禹踐天子位,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禮樂如之。”。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神話則是說:禹具有神力,治水時,會化身成一頭巨熊,用來劈山開路、造溝清沼。其新婚妻女嬌替禹送餐到工程地方,她不知禹能化身,見巨熊碎石,大驚,遂昏死。待禹完成工作之後,見到女嬌的屍體,大哭,但女嬌隨後誕下啟,讓禹無後顧之憂。 === 即位與政績 ===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諸侯的擁戴下,五十三歲的禹王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 ( 正月 )。立「貢法」以定賦稅,一夫授田五十畝,其中五畝 ( 十分之一 ) 入貢《尚書 ‧ 禹貢》:「禹制九州貢法。」南宋 ‧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夏時一夫受田五十畝,而每夫計其五畝之入以為貢……其實皆什一者,貢法固以十分之一為常數。」。定車制以別尊卑,任用發明馬車的奚仲為車正,在馬車上加掛旌旗來識別尊卑身份《綱鑑易知錄》:「初,黃帝作車,少昊加牛,奚仲加馬,禹命奚仲為車正,建旌旗、斿旐 ( 析羽為旌,熊虎為旗。斿,旌旗之末垂者。龜蛇為旐 ),以別尊卑等級。」。禁止王公大臣飲酒作樂 ( 絕旨酒 ),禹認為酒會亂性喪志,終究導致國家衰敗覆亡 ( 最早提出禁酒令的帝王 )《戰國策·魏策二》:「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孟子‧離婁下》:「禹惡旨酒,而好善言。」。察納雅言,立「五音聽治」──懸鐘、鼓、磐、鐸、鞀廣納四方的才士,對他講經說道的人就擊鼓,對他告誡諭義的人就擊鐘,對他討論政事的人就敲鐸,告訴他民間疾苦百姓之憂的人就擊磐,需要律法訴訟的人就搖鞀《淮南子‧氾論訓》:「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鞀,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鍾,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太平御覽·夏帝禹》:「禹之治天下也以五聲聽。門懸鼓鐘鐸磬,而置鞀音祧於簨虡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教寡人以義者,鼓鐘;教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語寡人以獄訟者,揮鞀。』此之謂五聲。是以禹嘗據饋而七起,日中不暇食。於是四海之士皆至。」。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說苑》記載大禹“卑小宮室,損薄飲食,土階三等,衣裳細布。”劉向《說苑·反質》禹在位的第九年,其子啟王繼位夏朝的天子,享年六十八歲。 傳說禹建都陽翟(河南禹縣)後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與塗山,史稱塗山之會。 ===堯舜禹非禪讓說=== 《竹書紀年》等書記載:舜囚禁了堯並奪取帝位,禹又逼迫舜讓位。堯、舜、禹之間都是武力脅迫,並不是和平禪讓。 後世亦有人懷疑堯、舜、禹所謂的禪讓,曹丕篡奪漢獻帝之後,感嘆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李白的《遠別離》說:“堯幽囚,舜野死。” === 陵墓 === 禹於向東巡狩至會稽時駕崩《史記·夏本紀》:“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今日浙江紹興東南郊的會稽山山麓有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廟三大建築群組成大禹陵。 在紹興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守陵至今,但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倉修良認為這種說法絕不可信倉修良《關於譜學研究的幾點意見》 歷史研究 1997年 第5期倉修良《史家·史籍·史學》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0年 ISBN 7-5328-2942-1 989頁。 == 影響 == 夏禹王是為華夏民族的歷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他的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華夏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王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社會代替野蠻時代社會,推動中國帝王室歷史沿革發展。 == 考古證據 == * 與禹王同時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發現關於禹王的記載。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約一千年以後西周的遂公盨,此外還有齊侯鍾、秦公簋。 * 顧頡剛經過考證,認為“禹”這個字的字源與龍有一定的關係,因此關於大禹的崇拜可能最早來自對更早的動物紋飾的誤讀,並和關於龍王的傳説有關,至周代初年原先的“禹”傳說已化為“最早的人”,而後世傳說中比禹更早的傳說人物(如堯、舜等)則為周人所創造。然而這種觀點被別人誇張成“禹是一條龍”,再被誇張成為“禹是一條蟲”。這種觀點在當時受到史學家柳翼謀等人的反對,但由於沒有同時代甚至離開禹王時代一千年以內的文物或文字記載可以佐證,因此無法確鑿的辨別禹傳說最早的形態。 *2016年7月《科學》期刊刊登論文,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吳慶龍和普度大學教授葛蘭傑聯合研究,表明公元前1920年左右青海省地區有過大地震引發的山崩,之後堰塞湖阻斷黃河,幾個月後積水滿溢時潰堤,導致大洪水,為禍下游2,000公里,洪水高出現代河水位達38公尺。所以大禹年代大洪水是可能存在的,只是經過推算並非是一般認知的五六千年前,而是四千年前左右的大禹時代,那時若有一人帶領眾人疏導河水求取生路,最後取得政治領導權是有可能的。 *2020年,禹會村遺址龍山文化城址考古專案確認史籍記載的塗山氏為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年代距今4400年至4100年,整體城址規模超過18萬平方米。此處城址是迄今考古發現淮河中游地區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址。 == 大禹祭祀 == ===國祭=== 夏桀被流放後,商湯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貴族於杞國,以奉祀宗廟祖先。“杞在商時,或封或絕”。周朝武王克殷後,封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 大禹王祭祀原為國家祭祀。目前,公祭禹王陵典禮已經恢復為國祭。2021年4月20日,2021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在紹興大禹陵祭祀廣場隆重舉行。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姒健敏,副省長劉小濤,省政協副主席張澤熙,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徐洪,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市委副書記、市長盛閱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譚志桂,市政協主席魏偉,市委副書記陳澄等出席。 ===道教與民間信仰=== 道教中,禹被尊為三官大帝中的水官大帝,誕日為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另有人尊其為水仙大王。常見奉祀禹的寺廟名稱包含禹帝宮、禹王宮等。 == 紀念 == *中華民國各縣市的大禹路、大禹街 *中橫公路上的次高點,被時任退輔會主任委員的蔣經國因工程嚴峻,經過重重困難方得以通車的地點,猶如古時大禹治水般的艱辛,故命名為「大禹嶺」。 ==影視作品== *1988年電影《神州精魂》由杜振清飾演。 *1995年新加坡電視劇《閻羅傳奇》由嚴華飾演。 *1996年戲曲電影《大禹治水》由周劍英飾演。 *2015年電視劇《大舜》由楊錚飾演。 == 參見 == * * 盤古王表(相傳為大禹所作) * 喇家遺址 * 禹山 * 三官大帝 * 水仙王 * 北川縣 * 羌族 * 后羿 * 夏朝 * 禹州市 * 九州 (中國) * 九鼎 * 離 == 參考資料 == * 中文維基文庫 - 《尚書·大禹謨》 ==外部連結== *李學勤:〈遂公盨與大禹治水傳說〉 (2003) Category:中國上古人物 Category:道教尊神 Category:夏朝君主 Y Y Category:夏后氏
性別
性別(),又稱生殖性別或生理性別,為一種依據繁殖系統特徵而劃分不同個體的分類方式。生物中有許多物種可以劃分成雄性及雌性sex . CollinsDictionary.com.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Complete & Unabridged 11th Edition. Retrieved 3 December 2012.,不過也有些會是間性。有性生殖是指雄性和雌性生物將其基因特質混合重組,繁衍後代的過程。配子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其中有生物的部份基因,雄性和雌性的配子結合後會產生後代。有些生物兩性的配子在外形及功能上都相同(同形配子接合),但大部份的生物的兩性配子會有明顯不同的外形()。 對於人類和其他的哺乳類動物,雄性會有XY染色體,而雌性會有XX染色體,這屬於XY性別決定系統,其他動物也有其性別決定系統,例如鳥類的ZW性別決定系統及昆蟲的X0性別決定系統。 生物體產生的配子由其性別決定,雄性產生雄配子(動物的精子或是植物的花粉),雌性產生雌配子(卵母細胞或是卵細胞),若一生物可以產生雄配子,也可以產生雌配子,稱為雌雄同體。常常同一種生物的外形會因為其性別而有明顯的不同,這稱為兩性異形,而性選擇及生物擇偶也會加速兩性外形上的差異化。 ==簡介== 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質之一,也就是產生新個體的能力,性就是和生殖有關的一個概念。生命從簡單的型式演化成複雜的型式,因此生殖機制也變的複雜。一開始的生殖只是一個複製的過程,產生一個新個體,其基因完全和原來個體相同,這種生殖稱為無性生殖,許多單細胞生物仍用此方式繁衍後代,這也是一些多細胞生物繁殖的方式之一。另一種生殖方式稱為有性生殖,其後代的基因是來自二個不同的個體,不過也有些生物的生殖方式介於兩者之間,例如細菌是有無性生殖,但某個細菌的基因可以轉移到另一個細菌體內。 若不考慮介於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之間的形態,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之間的基本差異在於繁衍後代所需基因物質產生的方式。一般而言,細胞會在無性分裂之前複製其基因,然後分裂,這種細胞稱為有絲分裂。若是有性生殖,會有另一種的細胞分裂,但其中間沒有基因複製的過程,稱為減數分裂,分裂後的細胞只有一半的染色體,稱為配子。配子就是生物體用來進行有性生殖的細胞。配子之間可以進行有性生殖,而且隨著生殖系統一直演變,由相近形態的雄雌配子到不同形態的雄雌配子,例如體積較大的雌配子(卵子)及體積較小的雄配子(精子) 在較複雜的生物體中,性器官會在有性生殖中製造配子,並且交換配子。許多物種(特別是動物)會有兩性的分化,因此會被分為雄性及雌性。不過也有一些物種沒有兩性的分化,在同一個生物體中可能同時有雄性及雌性的生殖器官,稱為雌雄間性,這在植物中相當常見。 ==演化== 有性生殖在十億年前就已出現在單細胞的真核生物。性別演化的原因,以及為何性別會一直延續到現在,仍然是在爭論中的議題。其中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包括:性可以創造子代中的變化,性有助於有利性狀的散播,可以消除不利的性狀,以及促進種系DNA的修復。 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細胞中有細胞核及粒線體的生物)有的現象。除了動物、植物及真菌外,原生生物(例如瘧疾病原體)也會進行有性生殖。有些細菌利用接合來在細胞之間轉換基因,雖然和有性生殖不同,不過這也有助於基因性狀的混合。 真核生物中有性生殖的一項特別是其配子之間的差異以及其受精方式的二元性差異。一個物體之中多樣的配子種類仍視為是一種有性生殖,不過目前尚未找到有任一個多細胞生物存在三種不同的配子Schaffer, Amanda (updated 27 September 2007) "Pas de Deux: Why Are There Only Two Sexes?" , Slate. 性的發展是在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早期的階段Bernstein H and Bernstein C (2013). Evolutionary Origin and Adaptive Function of Meiosis. In Meiosis: Bernstein C and Bernstein H, editors. Chapter 3: pages 41-75 ISBN 978-953-51-1197-9, InTech, http://www.intechopen.com/books/meiosis/evolutionary-origin-and-adaptive-function-of-meiosis ,不過性別決定系統的起源在真核生物相當早期時就已經出現。鳥、魚及部份甲殼亞門的性別是ZW性別決定系統。大部份的哺乳類則是XY性別決定系統,有些昆蟲及植物(白花蠅子草)也是XY性別決定系統。另外有些昆蟲則是X0性別決定系統。 鳥類的ZW性別決定系統和哺乳類的XY性別決定系統中,沒有共同的基因,從雞和人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差異,Z基因類似人類的9號染色體,和X染色體及Y染色體都不同,因此推論ZW性別決定系統及XY性別決定系統沒有共同的起源,而性染色體是由鳥類及哺乳類共同起源的常染色體演化而來。有一篇2004年的論文比較雞的Z染色體和鴨嘴獸的X染色體,推論這兩個系統有關係。. == 兩性異形 == 許多動物及一些植物的雌雄個體在大小及外貌上有明顯差異,這個現象稱為兩性異形。一般而言人類的性別差異有這些:男性的體型較女性要大,體毛較女性要多、女性有較明顯的乳房、較寬的臀部、較高的體脂肪百分比。在其他物種中,兩性的差異可能更加明顯,例如表示在顏色及體重上。 動物的兩性異形常常和性選擇有關,也就是同性個體之間要和異性交配而產生的競爭。例如公鹿會在繁殖季節彼此用鹿角爭鬥,獲勝者 才得以和母鹿交配。許多物種的雄性明顯要比雌性要大。哺乳類中若雄性的體型明顯的大於雌性,比較傾向會有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統,可能是因為雄性之間種內競爭的選擇造成的,例如象海豹屬。有些例子指出是雌性個體的喜好造成兩性異形,例如的例子。 其他的動物,像是大部份的昆蟲及許多的魚類,其雌性個體會比雄性要大,這可能是因為要產生卵細胞比產生精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有關,體型越大的雌性個體可以產生越多的卵細胞。例如母黑寡婦蜘蛛的身長一般會是公蜘蛛身長的兩倍。有時兩性之間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公的鮟鱇魚是以寄生方式依賴母鮟鱇魚生存。有些植物也有兩性異形,雌株會明顯的大於雄株,例如曲尾蘚屬及。有些證據指出在這裡物種身上的兩性異形和性染色體,或是和雌株產生的化學訊號有關。 在鳥類中,公鳥的較母鳥鮮艷,也有較明顯突出的外觀(例如公孔雀的尾羽),似乎會讓公鳥比較容易被被捕食者發現,似乎反而是處在某種劣勢中。有一種有關這類現象的解釋,稱為,這種假說認為雄性藉此表示他們在這様的障礙下仍可以存活,因此有較高的適應度,而這様的遺傳會影響公的和母的後代,不過母的後代不會受到這種「障礙」的影響。 == 參考文獻 == == 延伸閱讀與外部連結 == * Francoeur, Robert T.(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exuality" [full text] * Raymond J. Noonan, Robert T. Francoeur, and Martha Cornog, "Continuum Complet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exuality". Continuum, August 2003, ISBN 0-8264-1488-5 * Human Sexual Differentiation by P. C. Sizonenko * Sex Tutorial * Famous Quotes on Sex * Sex Dictionary * New Scientist article on Sex chromosomes in the platypus * 人類有多少種生理性別?你的性別是由什麼決定的?How many biological sexes are there in humans? What determines your gender ? * 孤雌繁殖、自我受精、父子亂倫……動物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How is the sex of an animal determined? Category:性學 S
科學
科學(,詞源為,意為“知識”)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組織並可檢驗有關於萬物的解釋、預測。科學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可證偽性,這有別於空泛的哲學。科學並不等同於尋求絕對無誤的真理,而是在現有基礎上,摸索式地不斷接近真理。故科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偏差的糾正史。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兩河流域。這2種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古典時代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前幾個世紀(公元400年至1000年)中,有關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穆斯林世界中得以儲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古希臘的著作並吸納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在接下來的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古希臘觀念、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但是科學的制度化、職業化卻直至才開始成型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dates the origin of the word "scientist" to 1834.。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3大分支:形式科學(如邏輯、數學、理論電腦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如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天文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社會科學(如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地理學),研究個體、社會。然而,對於形式科學是否確實屬於某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研究機構、政府機構、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被制訂出來,以求予以科學界影響,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含義== “科學”以簡短文字不足加以準確定義。一般說來,科學涵蓋三方面含義: # 觀察:致力於揭示自然真相,而對自然作用有充分的觀察或研究(包括思想實驗),通常指可透過必要的方法進行的,或能透過科學方法——一套用以評價經驗知識的程式而進行的? # 假設:透過這樣的過程假定組織體系知識的系統性。 # 檢證:藉此驗證研究目標的信度與效度。 科學包括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基礎科學僅以透過試驗探究自然原理為目的,其成果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得到應用,如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學;應用科學則兼有探究原理與關注應用這兩個方面的動機,如醫學、藥學、應用光學、氣象學、科技考古學和博弈論。按理來說,科學不同於純技術類學科,後者只涉及運用已有的知識與原理進行發明創造,而只帶來技術變革,不在原理層次挖掘出新的規律,如工程學、法醫學、農學和林學。應用科學與純技術往往難以界定。因科學與技術經常一起被提及,重要的技術發展有時也會被大眾視為是科學成就,例如袁隆平曾三次未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一大理由就是雜交水稻在科學界常只被認為是工程學成就,而非科學成就。大眾關於愛迪生算不算科學家的爭論也與之類似。一些學科是側重基礎研究還是側重應用研究可能會隨時間發展而變動。如天文學的前身占星學是用於占卜的,屬於應用類學科(當時還不算是科學);天文學目前是以基礎研究為主的科學,但也有發射宇宙衛星等少數可帶來實質性服務(如電臺廣播與手機訊號)的技術應用;天文學在實現星際移民與太空資源開發的未來可能又會變成以應用為主的學科。 == 語源 == 據說文解字,科,會意字:“從禾從鬥,鬥者量也”;故“科”學一詞乃取“測量”之學問之義為名。從唐朝到近代以前,“科學”作為“科舉之學”的略語,「科學」一詞雖在漢語典籍中偶有出現,但古中文中“科學”一詞所指涉的概念與近代中文“科學”不同,大多指「科舉之學」 佐々木力『科學論入門』p.3。 最早使用“科學”一詞之人似可溯及到唐末的羅袞佐々木力『科學論入門』巖波書店1996年 ISBN:4004304571宋陳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學之興,世之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科學”一詞由近代日本學界初用於對譯英文中的“”及其它歐洲語言中的相應詞匯,歐洲語言中該詞來源於拉丁文“”,意為「知識」與「學問」,在近代側重關於自然的學問。在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時期,「科學」是專門的「個別學問」,有的在以「分科的學問」的意義被使用著。明治元年,福澤諭吉執筆的日本最初的科學入門書《窮理圖解》出版。同時,明治時代“science”這個語言進入了的時候,啟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學」作為譯詞。甲午海戰以後,中國掀起了學習近代西方科技的高潮,清末主要透過近代化之路上走在前面的日本學習近代科學技術。樊洪業、吳鳳鳴等認為,中國最早使用「科學」一詞的學者大概是康有為。他出版的《日本書目誌》《日本書目志》,康有為輯,出版地:上海,出版社:上海大同譯書局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成書《康南海自編年譜》中華書局1992年版中就列舉了《科學入門》、《科學之原理》等書目。辛亥革命時期,中國人使用「科學」一詞的頻率逐漸增多,出現了「科學」與「格致」兩詞並存的局面。在中華民國時期,透過中國科學社的科學傳播活動,「科學」一詞才取代「格致」。嚴復首先用“西學格致”翻譯science,後來又借用了science的日語譯名“科學”。而著名思想家、政論家章太炎則明確要求為“科學”正名。他在1903年8月發表《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一文,大力批駁責用“格物”之名翻譯“物理學”(physics)很不適當。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8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則認為科學是: # 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 # 合乎科學(精神、方法等)的。 不過社會類學科的研究並不容易做到客觀分析。一方面是難以控制變數,另一方面是難以給出準確的適用範圍和嚴格的預測結果。英文中“(科學)”一詞的含義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前者只指自然基礎科學(即數學及自然科學;合稱“理科”),這與醫學、藥學及大地測量學等帶有應用目的的探索性學科相區別;後者泛指各種研究自然機理的應用性科學,但又與純粹研究技術應用、不探究機理的工程學、技術學和計算機資訊學相區別。不過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文學科和計算機學科甚至是文獻學也喜歡加上“科學”的頭銜。 === 中國古代的稱呼 === 中國傳統上將所有的知識統稱“學問”,古代將關於自然物道理的學問稱為“物理”。因此古代的物理即是自然科學,數學學科獨立於“物理”。 == 歷史 == 廣義上的科學在近世之前就已經存在於歷史上眾多文明之中。現代科學有其特定的方法,並取得成功的結果,因此在當前,科學這個詞的涵義被最嚴格的限定於現代科學。然而,科學一詞的原初涵義為某種型別的知識,而並非用以指代對於這類知識的探求過程的一個專用語。具體說來,它的原意是指人們可以交流及共享的那類知識。例如,在有記錄的歷史之前很久,人們就已經在積累關於自然事物之運作的知識,而從中逐漸發展出複雜的抽象思維能力。諸如制訂複雜的歷法,讓有毒植物變得可食的技術,以及國家規模的公共工程如揚子江畔洪泛平原上的水庫在司馬遷(? – 前86年)的講述了長達約2500年中國史的著作《史記》中,有中國第一位知名的水利工程師孫叔敖(fl. c. 630–595 BCE – 周朝)的記載,而據(李約瑟 et.al (1971) 《中國科學技術史》 4.3 p. 271),孫所修建的一個水庫一直留存至今。、水壩、河堤等水利設施,還有金字塔這樣的建築物,皆為此種能力的體現。這一類知識,其真確性不隨社群的不同而改變;但是,當時並沒有將其與另一類與社群相關的知識,諸如神話和法律體系等等,作一致而自覺的區分。金屬冶煉在史前即已出現,而已知最早製備出青銅類合金的是溫查文明。鍊金術據推測是從早期的把物料加熱和混合的實驗漸漸發展而來。 ===早期文明=== 在古代近東的概念圖景中並無“自然”或“科學”的位置。兩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利用他們所掌握的關於各種天然化學物性質的知識來製造陶器、、玻璃、肥皂、金屬、,以及防水材料;出於占卜的需要,他們亦研究了動物的生理學、解剖學和行為學,並且為了研究占星術而對天體的執行作了大規模的觀測。兩河流域居民,最早的處方即出現在烏爾第三王朝( 2112 BCE – 2004 BCE),以蘇美爾語寫成。不過,這些古代居民看起來對於純粹為了蒐集大自然的資訊而蒐集資訊沒什麼興趣,而他們所研究的科學門類也主要限於具有明顯的實際應用或與他們的宗教體系有直接相關的。 ===古典時代=== thumb|right|安提基特拉機械的碎片,其為最早的模擬計算機 在古典時代的世界中並無真正對應於現代科學家的角色。一些受到過良好教育、通常屬於上流階層、而且幾乎全為男性的人,會對自然界進行各式各樣的探究,只要他們能抽出時間的話。在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們發明或發現“自然”(古希臘語 )這個概念之前,人們對於描述一種植物生長的自然“方式”時所用的詞See the quotation in 荷馬 (8th century BCE) Odyssey 10.302–03,與比如說描述一個部落對某個特定的神祇的崇拜“方式”時所用的詞,會不加區分。正因如此,前蘇格拉底哲學家被視作第一批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家,也是第一批清楚的將“自然”與“習俗”區分開的人"Progress or Return" in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Ten Essays by Leo Strauss (Expanded versio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Six Essays by Leo Strauss, 1975.) Ed. Hilail Gilden. Detroit: Wayne State UP, 1989.。自然哲學,即自然科學的前身,也就因此而被定義為有關自然的知識,其真確性放在每一個社群都能成立。而對這樣的知識的專門化的尋求則被稱為哲學,是為最早的哲學-物理學家的領域。他們多為沉思者或理論家,對天文學特別有興趣。與之相反,試圖用關於自然的知識去模擬自然(這稱為技巧或技術,希臘語為τέχνη)則被古典時代的科學家們視為更適合較低階層的工匠們的旨趣。 古希臘哲學早期的米利都學派由泰勒斯創立,並有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等後繼者。這個學派首次嘗試在解釋的時候不訴諸超自然力量。畢達哥拉斯學派創立了一種複雜的數字哲學,並對數學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創立原子論。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建立了系統的醫藥科學的傳統,後世尊其為“”。 早期的哲學式科學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是蘇格拉底的範例,將哲學應用於研究人文事物,包括人性、政治實體的屬性、以及人類知識本身。蘇格拉底的詰問法見於柏拉圖的《對話錄》,是一種去偽存真的辯證方法:透過紮實的確證及消除那些導致矛盾的假說,便可找到較優的假說。此法為針對智者學派之強調巧言的一種反動。蘇格拉底詰問法尋求一般的、被普遍承認的、能形塑信仰的真理,對信仰做嚴格審視以判斷其與別種信仰有無一致性。蘇格拉底批評舊有的物理學研究形式,認為其過於偏重純空想,缺乏自我批判。據蘇格拉底《自白書》所言,他後來被指控腐蝕雅典的青年人,理由是他“不相信國家所信仰的神,而相信其它新的靈性存在物”。蘇格拉底駁斥了這些聲言,卻仍被判處死刑。 亞里士多德後來創立了一個體系完整的目的論哲學綱領:運動和變化被刻畫為事物所內稟的潛能之實現,在這裡潛能隨事物之型別而定。在他的物理學中,太陽繞著地球轉,而許多事物的本性中都包含著為人類服務的目的。每一樣東西都有一個形式因,一個目的因,且在一個存在第一推動者的宇宙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蘇格拉底學派還強調哲學應考慮有關一個人的最佳生活方式的實際問題(亞里士多德將這門學問劃分為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兩部分)。亞里士多德主張,當一個人“擁有一項以某種確定方式達成的信念,而該信念所賴以建立的那些基本原理對他來說也確切的知曉”的時候,就算他科學的知曉了一樣事物。 1139b 古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斯(公元前310–前230年)首次提出宇宙的日心說模型,將太陽置於中心,行星皆圍繞太陽執行。對於阿里斯塔克斯的模型人們大都不接受,並認為其違反了物理學定律。發明家和數學家阿基米德為微積分學之發端作出了主要貢獻,因此有時會被視作微積分的發明者,雖然他的原始微積分學缺少若干關鍵特徵。古羅馬的老普林尼是一位作家和博學通才,撰寫了一部開創性的百科全書《自然史》,講述了歷史、地理、醫藥、天文、地學、植物學以及動物學。古典時代的其他科學家或者說原科學家還包括泰奧弗拉斯托斯,歐幾里得,希羅菲盧斯,喜帕恰斯,托勒密,以及蓋倫。 === 中世紀 === 西羅馬帝國因蠻族入侵而覆滅,導致歐洲西部的知識界在5世紀時出現了衰退。與此相反,東羅馬帝國(又稱作拜占庭帝國)抵擋住了蠻族的進攻,儲存且改進了古典時代的學問。6世紀的拜占庭學者約翰·菲約波諾斯是質疑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方面的說教並注意到了其缺陷的學者。約翰·菲約波諾斯對亞里士多德物理學原理的批評成為中世紀學者的靈感來源,並啟發了一千年後科學革命時代的伽利略,後者在其著作中舉例說明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的缺陷時廣泛援引了菲約波諾斯。 古典時代晚期及中世紀早期,人們考察自然現象時沿用亞里士多德的方法。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指定了四個“為什麼”,作為對一樣事物給出科學的解釋時需要回答的問題亞里士多德, 《物理學》 II, 3, and V, 2。在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及週期性的政治鬥爭過程中,一些古代的學問散佚掉了,或是在某些情形下被秘藏。科學(那時稱為“自然哲學”)的一般領域以及古代世界的許多基本知識在早期的拉丁語百科全書編寫者如聖依西多祿的著作中還是儲存了下來;但亞里士多德的著述原文在西歐終於散佚,而《蒂邁歐篇》則成了當時唯一廣為人知的柏拉圖著作,是中世紀早期的拉丁文讀者能見到的為數不多的古典自然哲學原著中唯一的柏拉圖對話錄。另一部在這一時期獲得影響力的原著是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其中包含對太陽系的一個地心說描述。 古典時代晚期,許多希臘語古典文獻在拜占庭帝國儲存了下來。諸如聶斯脫裡派教徒及基督一性論者等團體做了許多敘利亞語翻譯工作,並在希臘語古典文獻轉譯至阿拉伯語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於是許多門類的古典學問又在哈里發國家儲存下來,其中某些還得到改進。此外,相鄰的薩珊帝國建立了,在此希臘的、敘利亞的以及波斯的醫師們建立了公元6世紀到7世紀古代世界最重要的醫學中心。 伊拉克巴格達在阿拔斯王朝時代建有“智慧之家”,伊斯蘭世界對亞里士多德主義的研修在此興盛起來。肯迪(801–873)是第一位穆斯林逍遙學派哲學家,以其在將古希臘及介紹到阿拉伯世界方面的努力而聞名Klein-Frank, F. Al-Kindi. In Leaman, O & Nasr, H (2001). History of Islamic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p. 165. Felix Klein-Frank (2001) Al-Kindi, pp. 166–67. In Oliver Leaman & Hossein Nasr. History of Islamic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伊斯蘭黃金時代從此時進入繁榮,直到13世紀蒙古西征為止。海什木及其前輩熟習托勒密的《》,並以實驗為手段來獲取知識 See p. 464: "Schramm sums up [Ibn Al-Haytham's] achie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ethod.", p. 465: "Schramm has demonstrated .. beyond any dispute that Ibn al-Haytham is a major figure in the Islamic scientific tradi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crea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p. 465: "only when the influence of ibn al-Haytam and others on the mainstream of later medieval physical writings has been seriously investigated can Schramm's claim that ibn al-Haytam was the true founder of modern physics be evaluated."。此外,醫生和鍊金術士如波斯人阿維森納和拉齊等人還大大發展了醫學科學,前者撰有《》,這是一部醫學百科全書,一直用到18世紀;後者發現了包括酒精在內的多種化合物。阿維森納的《醫典》被認為是醫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而且這兩人都對實驗醫學的實踐有重大貢獻,以臨床試驗和實驗來支撐他們的主張。 古典時代希臘和羅馬的禁忌使得人體解剖在那時通常是不被允許的;然而到了中世紀,情況開始改變:博洛尼亞的醫學教師和學生開始把人類的屍體也開啟來看,而(約1275–1326)編寫了已知第一本基於人體解剖的解剖學教科書。 《夢溪筆談》採用百科全書形式,集文數百篇,作者沈括(1031−1095 年)是宋代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及博學之士。所涉領域甚為廣泛,內容包括天文、物理、數學、地質、地理、生物醫學及當時的政經軍事、藝文掌故等,還總結了北宋(960−1127 年)時期的許多科技成就,對於研究北宋社會政治、科技、經濟諸方面有重要參考價值,是中國科技史非常重要的文獻。其中,所記載的畢昇(990−1051 年)發明的泥活字印刷術,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 至十一世紀,歐洲大部分地區已皈依基督教;較為強力的君主制政權出現;國界恢復;技術發展與農業方面的革新增加了食物供給和人口。此外,古典希臘文獻開始從希臘語和阿拉伯語翻譯為拉丁語,而讓西歐能有較高水平的科學研討。Lindberg, D. (1992) 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204. 至1088年,歐洲第一所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已成立,起初主要是培養書記人員。對拉丁語翻譯的需求增多起來(例如這時出現了托萊多翻譯院);西歐人開始收集各種文獻,不但收集以拉丁文寫成的,還收集從希臘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翻譯成拉丁文的。海什木《》的手抄副本至遲到1240年以前也已經傳遍歐洲,這從威特羅的《》一書將其整合在內即可看出。阿維森納的《》也被譯成拉丁語。尤其重要的是,羅馬天主教學者開始覓求儲存於智慧之家及拜占庭帝國的亞里士多德、托勒密以及歐幾里得等人的著作。古典文獻的傳入引起了12世紀的文藝復興,以及作為天主教與亞里士多德主義的一種綜合體的經院哲學在西歐的興盛,西歐自此成為科學的一個新的地理中心。在這一時期,實驗被理解為一個細緻的過程,其中包含觀察、描述和分類。羅吉爾·培根是這個時代的著名科學家之一。經院哲學強烈專注於啟示和辯證推理,在接下來的幾百年中漸漸變得不受歡迎;而與此同時,鍊金術對於包含了直接觀察和一絲不苟的記錄的實驗之專注正慢慢變得越來越重要。 === 文藝復興與近世科學 === 海什木否證了托勒密的視覺理論,但卻沒有對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作任何相應修改。與科學革命同步的一個過程是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中的要素如倫理、目的論以及形式因果論等逐漸失去市場。學者們漸漸意識到宇宙本身很可能既無目的也無倫理需求。從一種注入了目標、倫理以及精神的物理學,發展為這些要素在其中無足輕重的另一種物理學,這個程序歷經數個世紀。而天主教會出臺的旨在取締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則促進了該程序。禁單一出,理論上便有可能討論真空及真空中的運動,而這直接導致了動力學的出現。 光學上的新發展從兩個方面對於開啟文藝復興時代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是挑戰了被長期信奉的形而上學觀念,另一方面是貢獻了諸如暗箱和望遠鏡等技術上的改良和發展。在如今所稱的文藝復興開始以前,羅吉爾·培根、威特羅和 以一個始於感覺和知覺,最後達於對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殊相與共相之的因果鏈為基礎,各自建構起一種經院式本體論。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一種後來稱為透視主義的視覺模型。這種理論只用到亞里士多德四因中的三個:形式因、質料因和目的因。 《大明嘉靖三年大統歷》 (黃曆或編算天文年曆)) 依據的是元代(1279-1368 年)天文學家郭守敬所創的天文曆法系統。 1384 年,明朝欽天監對該曆法進行了調整。 該書詳細說明了月相,還包括對何時會出現日食和月食進行了預測。 鄭和遠航中使用了郭守敬的方法來確定經度和緯度。 《本草綱目》刊印於萬曆年間,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大作,此書作者李時珍(約 1518-1593 年),四川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醫學家、藥理學家和自然學家之一。1552-1578 年間,李時珍精心研究數百種資源,收集了大量資料。他遠涉深山曠野,蒐集第一手的草藥和民間藥方,並查閱了當時的各類醫藥書籍,最終完成了這部極具科學、 醫學和歷史意義的鉅著。《本草綱目》一共記載了約 1800 種藥材,包含很多前人未知的品種,還附有插圖和大約 11000 則處方。 十六世紀,哥白尼闡述了太陽系的日心說模型,與托勒密《天文學大成》裡的地心說模型相異。這項工作的出發點是一條定理,那就是行星離中心天體越遠,其軌道週期就該越長,而托勒密的模型與此不符。 開普勒及其他一些人挑戰知覺是眼睛唯一功能的觀念,將光學研究的中心課題從眼睛轉向光的傳播。開普勒以一個灌滿水的玻璃球來模擬眼球,玻璃球前方開孔,模擬瞳孔。他發現,從景觀當中的某一點發出的所有光線都會成像到玻璃球后壁的一個點。光的傳播鏈條終止於眼球后壁的視網膜。不過開普勒最廣為人知的工作是發現行星運動三定律,從而改進了哥白尼日心說模型。開普勒並不拒斥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而是將自己的工作描述為追尋宇宙和諧。 伽利略·伽利萊創新的運用了實驗和數學。他在寫作有關哥白尼學說的著作之初曾獲教宗烏爾班八世賜福,寫完了以後卻遭到迫害。伽利略在《兩個主要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中使用了教宗的論點,不過,是借書中一位傻瓜之口說出。這可是對烏爾班八世的大不敬。 《幾何原本》為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65年-公元前300年)所著。此書最早的中文譯本由利瑪竇(1552年-1610年)和徐光啟(1562年-1633年)合譯。他們依據克拉維烏斯(1538年-1612年)校訂增補的十五卷拉丁文字, 但只譯出前六卷。該譯本第一次把歐幾里德幾何學及其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國。幾何的中文名稱,以及幾何學中點、線、平行線、三角形和四邊形等術語的中文翻譯,都是由此譯本定名,沿用至今,並傳播到日、韓等國。此書為明清時期中國士人研習西學的重要書籍。《西洋新法曆書》此書原名為《崇禎曆書》本書較有系統地介紹歐洲天文學知識,主要討論曆法,以及作為曆法基礎的天文學理論與計算方法等議題,其中採用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宇宙體系,且介紹哥白尼、伽利略與克卜勒等人的天文資料與科學成果。 李之藻(1564年-1630年)協助利瑪竇修訂《坤輿萬國全圖》。除《渾蓋通憲圖說》外,另撰述有《同文算指》、《圜容較義》、《寰有詮》、《名理探》等。 印刷機這一新技術在歐洲北部被廣泛用來發表新論述,其中某些與同時代對自然的一般看法大相徑庭。勒內·笛卡兒和弗朗西斯·培根發表論述,從哲學上倡導一種新型的非亞里士多德科學。笛卡兒強調個體思考,並主張在研究自然的時候應使用數學而不是幾何學。培根強調實驗比思辨更重要。培根並進一步質疑亞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和目的因等概念,而提倡這樣的想法,那就是科學應當研究“簡單”的性質比如熱的規律,而不是假設林林總總的各類物體中都存在各自特殊的本性,或者說“形式因”。這種新型科學開始自視為“自然法”之描述。這種當時最新的自然研究方法論被視作機械唯物論。培根還主張,科學應首先著眼於提供能夠改善所有人生活的實用發明。 === 啟蒙時代 === 作為啟蒙時代的先導,艾薩克·牛頓和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成功建立了一種如今稱為經典力學的新型物理學,這門學問可以被實驗驗證,可以用數學解釋。萊布尼茨亦從亞里士多德物理學借用了一些術語,然而是在新的、非目的論的意義上使用,如“能量”和“勢能”(亞里士多德的之近代版)。這體現出對客體的觀念之轉變:曾被亞里士多德指出具備特定的、可以實現的內稟目標的客體,如今被認為沒有什麼內稟目標。以弗朗西斯·培根的方式,萊布尼茨假定,所有不同型別的事物皆遵照相同的自然法則執行,而並不擁有個個不同的形式因或目的因。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科學”這個詞被越來越經常的用以指代對某種型別的知識的某種型別的探求,特別是對自然知識的探求,這就與古老的“自然哲學”這個詞的涵義逐漸趨近了。 在這一時期,科學所被宣示的目的轉變為產生財富和發明,以從的取向上來改善人類的生活,也就是擁有更多吃的、穿的、以及其它用品。用培根的話來說,“科學真正的、合法的目標,是饋贈給人類生活以新的發明和財富”。他不鼓勵科學家追求無形的哲學或精神理念,認為這些除了帶來“如一縷輕煙般的或莊嚴或愉悅的沉思”之外,對人的幸福沒什麼助益。 在啟蒙時代,科學學會及學院支配著科學,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大學成為科學研究和發展的中心。學會和學院亦是科研職業走向成熟的中樞場所。另一重要發展是科學在不斷增加的有文化人口中的普及。們向公眾介紹了許多科學理論,其中最知名的是透過《百科全書》以及伏爾泰和沙特萊侯爵夫人(牛頓所著《原理》的法語譯者)對的推介。 一些歷史學家覺得在科學史上18世紀是一個乏味的時期見 Hall (1954), iii; Mason (1956), 223.;然而,18世紀見證了醫學實踐、數學、物理學的重要進步;生物分類學的創立;對於磁和電的重新理解;以及化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成熟,為現代化學奠定根基。 啟蒙時代的哲學家們在將自然及自然法這樣的簡單概念應用於到那時為止的每一個物理科學及社會科學領域時,選取了較為晚近的科學先驅——主要包括伽利略、波義耳和牛頓——作為這樣做法的導師和保證人。如此一來,歷史的教訓以及架構在其上的社會制度在他們看來便都不足法了。 === 19世紀 === 十九世紀是科學史上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代,當代科學的許多標誌性特徵開始凸顯,如:物理科學與生命科學的改造,精密儀器的頻繁使用,諸如“生物學家”、“物理學家”、“科學家”等名詞開始浮現;隨著“自然哲學”、“自然史”等古老的標籤漸趨過時,研究自然的人員專業性增強,業餘博物學者減少;科學家在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取得文化上的權威,許多國家的經濟擴張及工業化,科普寫作的繁榮,以及科學期刊的出現。 19世紀初,約翰·道爾頓提出了現代原子理論,該理論源自德謨克利特的稱為“原子”的不可分粒子的觀念。 約翰·赫歇爾及威廉·惠威爾將方法論系統化:後者第一次使用“科學家”這個詞 確切說來,Whewell於1834年提到創造“科學家”這個詞的人時只說那是“一位聰明的紳士”。Ross加了一條註釋,說這個“某聰明的紳士”就是Whewell自己,但未給出此斷言的理由。Ross 1962, p. 72.。 查爾斯·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使進化論成為生物複雜性的流行解釋。他的自然選擇理論對物種如何起源給出了一個自然的解釋,不過這個理論獲得廣泛接受還要等到一個世紀之後。 能量守恆、動量守恆和質量守恆這三大定律似乎表明宇宙高度穩定,資源不太會減損。然而,隨著蒸汽機的出現和工業革命,人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物理學所定義的那些能量形式並非同樣有用:它們的不同。由這一認識而引出熱力學定律的發現,表明宇宙總的能源品質在持續下降:宇宙的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電磁學亦於19世紀創立,而這一理論又提出了在牛頓力學框架內不易回答的新問題。19世紀的最後十年見證瞭解構原子的現象的發現:X射線的發現啟發了放射性的發現。而翌年便發現了第一種亞原子粒子——電子。 === 20世紀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的創立,使得經典力學為一種新物理學所取代,其中包含分別用以描述自然界中不同型別事物的兩部分理論。 20世紀上半葉,抗細菌藥及人造肥料的發展使得全球人口增長成為可能。同一時期,原子結構及原子核被發現,而引至“原子能”(核能)之釋放。此外,20世紀的戰爭刺激了技術革新,其大規模應用引發了運輸(汽車與航空器)革命,以及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太空競賽、核軍備競賽。 DNA的分子結構於1953年確定。1964年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使得穩恆態理論被摒棄,而由喬治·勒梅特所創立的大爆炸宇宙學成為主流理論。 20世紀下半葉發展起來的航天技術讓人們第一次能夠在太空其它物體上或其附近作天文觀測,其中包括載人登月。透過空間望遠鏡,人們取得無數天文學及宇宙學發現。 20世紀的最後25年中,積體電路的廣泛應用,結合通訊衛星,引發了資訊科技革命,以及全球網際網路和移動計算(包括智慧手機)的興起。出於對漫長而又錯綜複雜的因果鏈和巨量資料作大規模系統化處理的需要,諸如系統論以及計算機輔助科學建模等學科開始興起,而它們又部分的基於亞里士多德的正規化。 在這個時期,環境危害問題,如臭氧層空洞、環境的(包括土壤酸化、及海洋酸化)、水體富營養化以及氣候變化等等,開始引起公眾關注,環境科學與技術自此發端。 === 21世紀 === 人類基因組計劃於2003年完成,測定了組成人類DNA的核苷酸鹼基對的順序,並確認了人類基因組中的所有基因,繪製了其圖譜。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於2006年取得突破,這項技術能讓成年體細胞轉化為幹細胞,後者可以再轉化為人體內任意其它型別的細胞。這對於再生醫學有巨大的潛在重要性。 隨著希格斯玻色子於2012年被發現,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預言的最後一種基本粒子也找到了。2015年,由廣義相對論在一個世紀前所預言的引力波被首次直接觀測到。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蟲疾病方面的研究獲獎。她發現的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將基於青蒿素的複合療法作為一線抗瘧治療方案。 == 分支 == 現代科學通常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即形式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每一個分支都包括各種專門化而又相互重疊的科學學科,它們常擁有各自的及專業技能。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皆為經驗科學,即它們的知識建立在經驗證據的基礎上,能夠由其他研究者在相同條件下檢驗其有效性。 還有一些密切相關的學科是運用科學知識以達到實用目的,如工程學和醫學等,這些學科也被稱作應用科學。形式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應用科學等四大領域,其分類關係如下表所示。 形式科學 經驗科學 經驗科學 形式科學 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應用 電腦科學 工學、農學、醫學、藥學 工商管理、法學、教育學、會計學、金融學、管理學、市場學、新聞學 基礎 邏輯學、數學、統計學 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太空科學、天文學 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 === 形式科學 === 形式科學是指主要以抽象形態的形式系統為研究物件的科學。它包括數學、系統論、理論電腦科學以及人工智慧, 1994, The formal sciences discover the philosophers’stone, in: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25, No. 4, 513–533, Elsevier Science Ltd.數學學科分類標準 。形式科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仰賴於對某個知識領域的客觀、細緻、系統的研究;形式科學與經驗科學的不同點則在於前者僅關心基於定義和規則之上的形式性質,手段為演繹推理,而並不關心理論在現實世界的觀察中的有效性,無需經驗證據來證實其抽象概念。所以說形式科學是先驗的學科,也因此,關於它們能否真正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但不管怎樣,形式科學的方法手段卻可以應用於構造和測試用來實踐現實觀測的科學模型,從而在經驗科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微積分最初就是為了理解物理學中的運動而發明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強烈倚賴數學之應用的分支包括數學物理、、數理生物學、數理金融學、數理經濟學等。 === 自然科學 === 自然科學致力於透過觀察和實驗取得經驗證據,以此來描述、預測和理解自然現象。它可劃分為兩個主要分支:物理科學及生命科學(或生物科學)。物理科學又被劃分為一些子分支,其中包括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和地球科學。兩個主要分支還可進一步劃分為更加專門化的學科。現代自然科學的前身是始自古希臘的自然哲學。伽利略、笛卡兒、弗朗西斯·培根和牛頓皆曾討論過系統性的使用更為數學化且更加倚重實驗的研究方法的益處。至今,哲學式的觀點(perspective)、猜想(conjecture)和前設(presupposition)在自然科學中仍具必要性,雖然常被忽視Hugh G. Gauch Jr, Scientific Method in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71–73 。出現於16世紀的旨在對植物、動物和礦物等等進行描述和歸類的自然史,在現代為系統性的資料採集所接替,其中包括。當今,“自然史”這個詞更多時候意味著向普羅大眾所作的觀察性描述。 ===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關切的是社會,以及一個社會中的個體之間的關係。它有許多分支學科,包括但不限於人類學、考古學、傳播學、經濟學、歷史學、人文地理、法學、語言學、政治科學、心理學、公共衛生、社會學。社會科學家在研究個體及社會時,所採取的有可能各不相同。舉例來說,實證主義社會科學家使用與自然科學中相似的方法作為理解社會的手段,從而將科學的定義較為嚴格的限於現代科學。與之相反,社會科學家會更傾向使用社會批判或象徵性解釋,而非憑實證來構建可證偽理論,於是科學在這裡的意義更為寬泛。在當今的學術實踐中,研究者往往採取折衷主義而運用多種方法論(比如說將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結合來做)。“社會研究”這個術語亦變得具備一定程度的自治性,其目標和方法對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來說是相似的。 ==科學研究== ===測量=== 科學中常常使用測量來作出對比並減少分歧。即便是有明顯的區別,也會透過測量提高精度,以便提高可重複性。例如不同的顏色可以透過光的波長來區分,而不使用“綠”或“藍”等“模糊”的概念。測量常使用國際單位制(SI),其中包括基本單位:千克, 米, 坎德拉, 秒, 安培, 開爾文和摩爾。第一個提出專門用於實驗的國際基本單位的是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1839–1914), 他提出用米來定義譜線的波長。C.S. Peirce (July 1879) "Note on the Progress of Experiments for Comparing a Wave-length with a Metre"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s referenced by 這直接影響到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邁克耳孫和莫雷參考他的方法並進行了改進。 ===科學的方法=== 任何研究方法要被視為科學方法,則必須是客觀的(科學家們不能對於科學方法下產生的單一結果有不同的解釋且研究時不能故意去改變結果的發生)。另一項基本期待,則是必須有完整的資料檔案以供佐證,以及研究方法必須由第三者小心檢視,並且確認該方法能重製(但在量子力學中,製備完全一樣的複雜量子態是難以實現的;另外理論地理學也難以進行重複實驗,但規律無疑也是確定存在的)。一般理解,科學是對自然規律的追求。科學定律,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不能有反例。任何一個客觀存在的,能夠重複的現象,如果於已有的科學定律矛盾,即宣佈此科學定律的終結。這也是反證法在理論分析中的應用依據。科學方法使用可再現的方法解釋自然現象。: "The amazing point i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discovery of mathematics, a method has been introduced, the results of which have an intersubjective value!" (Author's punctuation)從預測當中提出思想實驗或假設。預測是在確認實驗或觀察前提出的,用於證明其中沒有受到干預。而對預測的反證則是進步的證明。: "One learns in a laboratory; one learns how to make experiments only by experimenting, and one learns how to work with his hands only by using them. The first and fundamental form of experimentation in physics is to teach young people to work with their hands. Then they should be taken into a laboratory and and taught to work with measuring instruments — each student carrying out real experiments in physics. This form of teaching is indispensable and cannot be read in a book.": "Whatever their discipline, scientists claimed to share a common scientific method that ... distinguished them from non-scientists."科學研究者提出假說來解釋自然現象,然後設計實驗來檢驗這些假說,這種實驗需要在可控條件(控制變數)下模擬自然現象(在觀測科學,如天文學或地質學,可預測的觀察結果可以替代核對實驗)。整體而言,科學方法可以解決極度創新的問題而又不受主觀偏見的影響(又稱確認偏誤)。 ==== 數學的作用 ==== 除上述原則外,目前多數科學研究大量依賴於數學方法。在制定實驗方案時,會藉助優選法(試驗設計)知識最佳化不必要的多餘試驗,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單次試驗成本較高的研究來說,減少不必要的試驗可以極大地節省經費開銷。在處理資料時,會應用SPSS、MatLab等軟體便捷地分析和處理資料。偏難或偏繁雜的常見計算都可由軟體執行。主流的商業軟體都會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難處,所以介面設計大多簡潔明瞭,比較容易上手。而專業一些的軟體則需要較多一些的學習時間,如應用廣泛的R語言。許多軟體都會允許人們開發專門的軟體功能擴充套件包併釋出下載,以方便有不同特定需要的研究人群。當研究者提出一個新的計算模型時,就能馬上透過程式設計在現有軟體的基礎上實現。對於由測量資料而得出的結論,還需要運用數理統計學方法檢測結果的顯著性。研究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的樣本數量大小(是大樣本還是小樣本)和資料比較型別(是兩組資料比較還是多組間比較等)確定合適的統計模型,然後在軟體中輸入資料並計算結果的顯著性數值。如果顯著性標準不達標,則論文一般不會有透過評審的希望。這樣的行業現狀也有弊端,許多有啟示性的失敗實驗得不到機會發表;很多人會把論文資料的達標當成研究的頭等大事,而忽略了自己從事研究工作的初衷。儘管目前所有理工學科和多數人文學科都不同程度地應用了數學作為論證工具,但數學在各種具體學科中應用時並不能喧賓奪主。一般來說,分析問題需要有所側重,優先考慮對問題影響重要的因素,能作近似處理的就先作近似,而非對每個因素都用同樣嚴格的數學方法處理,即提倡“重點論”的思想。在各個細節都努力追求數學嚴密性而忽略了問題的最主要矛盾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如果一個問題的影響因素過多,難以分清主次,則可以嘗試利用統計學中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加以確定。又如利用數學計算分析一個生物學模型時,比起計算結果是否準確或運算技巧是否高明,生物學家會更關心計算的結果是否能明顯地體現出某種生物學意義(如哪些自變數對因變數影響最大?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是幾次方的關係?是否在到達一定數量後會出現飽和效應?)以及能否順利透過大量實驗資料的驗證。另外,雖然科學理論分不同層次。但基礎層面學科中的原理未必可直接適用於複雜層面的學科研究。這也導致了後來系統科學理論的出現。比如物理學是化學的基礎,很多化學現象歸根結底都可分解為一些量子層面的物理原理。雖然理論物理學家推崇還原論,但也承認量子力學中的微分方程求解方法在一般的化學實際研究中根本派不上用場。化學研究中常遇到的多原子系統在物理學中是屬於非常複雜的模型,即使用近似方法計算也是極為繁雜的。所以化學家雖然需要學習和了解基本的物理原理,但會花更多時間掌握僅適用於本學科的特定研究方法。又如變分學和線性泛函分析雖然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數學基礎,但物理系學生一般不會像數學系學生一樣系統地學習這兩門課程。又如雖然物理系和電子工程系都會開設專門的複變函式論課程,但一般的實際工作和研究中用到的複數知識並不多,多侷限於複數的初等性質、復內積的性質、積分變換和共形變換。 ===科學哲學=== 近代的科學,旨在理性、客觀的前提下,用知識(理論)與實驗有力地闡明事物運作的明確規律。由指以培根和馬赫等人倡導的實證主義(不過培根低估了數學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伽利略為實踐先驅的實驗方法為基礎,以獲取關於世界的系統知識的研究。主要是以自然現象為物件的自然科學。有些人也將以社會現象為物件的社會科學納入其中,但社會學科的知識多隻侷限於人類社會,而且沒有精確度很嚴密的數學公式或易證偽的命題。而藝術,哲學,宗教,文學則完全不屬於科學。現代科學,有時還包括以人類思維存在為物件的思維科學。對於科學的核心特徵或者說所謂科學精神,隨著人類的進步,有不同的觀點,目前一般認為科學具有如下特徵: * 理性客觀:從事科學研究不以“孔子儒家”“神”、“鬼”、“上帝”為前提(一些科學家會信仰宗教,但是“科學”本身是理性思維的結果),一切以客觀事實的觀察為基礎,通常科學家會設計實驗並控制各種變因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以及解釋理論的能力。科學理論不排斥“神”或“鬼”存在的可能性,只是反對故意裝神弄鬼的不誠實行為,避開缺乏可靠證據的神學空談。拉普拉斯認為科學是不借助神怪假設而單憑理性解釋世界的學問。 * 可否證性:這是來自卡爾·波普爾的觀點,人類其實無法知道一門學問裡的理論是否一定正確,但若這門學問有部份有錯誤時,人們可以嚴謹明確的證明這部分的錯誤,的確是錯的,那這門學問就算是合乎科學的學問。 * 存在一個適用範圍:也就是說可以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絕對真理。例如:牛頓力學在微觀世界失效。不過科學家們仍然努力尋找與探索是否有某種理論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現象(至少在物理界,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合併是一至少延續數十年的野心)。 * 普遍必然性:科學理論來自於實踐,也必須回到實踐,它必須能夠解釋其適用範圍內的已知的所有事實。如果其適用範圍內有任何無法解釋的反例存在,那麼整個理論就都是錯的。 * 研究過程需嚴格控制變數。對於相互作用不易分離的多個重要變數,可設法利用統計學方法(如方差分析)對來自不同變數的影響加以分離。 科學還可以分為從理論和應用等多個層次。其中理論物理學除遵循上述原則外,還推崇還原論,追求用最簡略的假設描述廣泛而深刻的原理。蘇聯物理學家朗道指出“我們已知的大量物理定律可以由為數不多的最一般規律推演出來。”愛因斯坦也指出任何事情都應該以最簡明扼要的方式呈現。原話為“It can scarcely be denied that the supreme goal of all theory is to make the irreducible basic elements as simple and as few as possible without having to surrender the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a single datum of experience.”常簡作“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 simpler.”具體出處詳見其英文維基語錄。而應用科學則與社會發展有直接關係。在與社會進步的相互作用中,應用科學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得到不斷加強,科學體系本身也不斷壯大,它對人類歷史的重大影響日趨顯著。 ===科學文獻=== 在論述非原創觀點或引用他人成果時,需要註明資料來源,以方便考證與查閱。現代學術服務機構普遍使用計算機資料庫儲存與檢索文獻。1665年1月,世界上第一個人文類學術期刊《學者週刊》(Journal des Sçavans)創刊。同年3月,第一個理工類研究雜誌《自然科學會報》創刊。此後,學術類期刊數量逐步增多。1981年時,曾有人估計當時的全球的學術期刊總數已達11500份。僅與生命科學有關的學術雜誌,在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中就已列舉出5千份。雖涵蓋39種語言,但其中九成是英文雜誌。一般人文學科在需要引用文獻時,一般需多列幾項參考資料。對於理工學科而言,《華盛頓郵報》文章稱,“鑑於中國國內學術抄襲與造假的現象較多,在引用國內文獻時,一般也需多列幾項參考資料”。少數行業精英有時在發表刊物或專著時,因幾乎均為原創內容,即使不寫參考資料也能順利發表,例如費曼等。目前的學術期刊廣泛採用同行評審的方式來履行學術質量把關。但同行評審機制不能完全防止學術造假的發生。在知名雜誌發表論文時,同行評審會更加嚴格。不過同行評審非常嚴格的《科學》和《自然》等雜誌也有可能出現論文造假事件,21世紀初比較知名的學術造假案例有韓國科學家黃禹錫造假事件與日本科學家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評價學術期刊影響力的常見參考標準之一是看其影響指數(IF)的大小。影響指數高的期刊會更引人關注。過於強調影響指數的作用則是一種迷信的行為。另外,影響指數評價的是期刊在一段時期內所有論文的平均影響力,而有些人誤把影響指數當作了判斷特定論文及其投稿人的水平標準。在知名期刊發表論文的研究者更易獲得更多的科研經費。由於知名期刊的關注度更高,所以時間有限的人會優先閱覽知名期刊,長此以往,在知名期刊投稿的作者的被引用機率會越來越大,而在不知名期刊投稿的作者的被引用機率會越來越小,造成評價標準越來越不公平的惡性迴圈。影響指數的提出者也指出同一期刊中不同文章的水平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該作為評價個人能力的標準。一種變通的應對方法是在發表論文時先嚐試給比自己預期稍好一些的雜誌投稿。2005年,物理學家提出了用於評價物理學家個人研究能力的H指數。 == 科學共同體 == 科學界,或稱為科學共同體,指所有能夠互相交流的科學家,以及他們各自所在的學會及研究所。一般其會被按不同工作的領域分成子社群。其中也有很多跨學科,跨機構的活動。 === 科學家 === 科學家是從事科學研究以在某個感興趣的領域增進知識的個人。“科學家”(scientist)這個詞系由威廉·惠威爾於1833年第一次使用。在現代,許多職業科學家會在一所學術機構中接受訓練,訓練完成後獲得一個學位,最高學位為博士,如哲學博士(PhD)、醫學士(MD)、工程學博士(DEng)。許多科學家在各個國民經濟部門中繼續其職業生涯,如學術界、產業界、行政機構、非營利組織。 科學家顯示出對現實的強烈好奇,部分科學家還謀求運用科學知識以增益於健康、國家、環境、實業;從事科學的其它動機還包括取得同儕承認,以及名望。諾貝爾獎即為一種公認名望很高的獎項,每年一次頒授給在醫學、物理學、化學、經濟學方面取得科學進展的人。 自古至今,就基礎科學(不同於應用科學)而言,有一個特點變化不大,即相對寬裕的家境對於專職從事基礎科學研究來說是一個顯著優勢。而應用科學因相對來說較易出成果,且易轉化為可創造財富的生產力,故對專職研究者的家境不會有限制。 ==== 科學領域中的女性 ==== 歷史上,科學曾是一個幾乎由男人壟斷的領域,其間只有少數矚目的例外。婦女在科學界曾遭到相當的歧視;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這一點與其它領域的情況很相似。比如婦女在尋找工作機會時經常被忽略過去,而她們的工作成果也常被拒絕承認。舉例來說, (1847–1930) 為了能夠入學博士培養計劃曾使用“C. Ladd”的名義;Christine “Kitty” Ladd 1882年即已達到博士要求,卻延宕至1926年才被授予學位,在此期間其學術成就已兼及邏輯代數(見真值表)、色彩視覺以及心理學等領域。她的工作領先諸如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和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等著名學者。婦女在科學上的成就一向被歸功於她們不屈就於家庭圈子中的勞力這一傳統上認為其應當扮演的社會角色。 20世紀後期,積極的招募婦女並消除成建制的性別歧視使得女科學家的人數大為增加,但是在某些領域中性別比例依然很不平衡;21世紀初期,過半的新晉生物學家為女性,然而有80%的物理學博士學位授予了男性。在21世紀早期,美國的科學與工程領域有50.3%的學士學位、45.6%的碩士學位及40.7%的博士學位授給了女生。她們拿到了過半的心理學學位(約70%)、社會科學學位(約50%)、以及生物學學位(約50-60%),但在物理科學、地球科學、數學以及電腦科學領域拿到的學位少於半數。生活方式的選擇亦為婦女從事科學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有年幼後代的婦女取得終身職位的機會會因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而下降28%,是故女研究生選擇研究職業的意願會在研究生院就讀期間急劇下降,而同期其男性同事的意願則保持不變。 ==== 特殊科學群體 ==== 黑人群體由於整體教育水平不高,知名的黑人科學家還很少。 希臘人因面臨經濟不穩定與人才流失問題,在現代科學發展中光輝不再。 === 學會 === 旨在交流和促進科學思想與實驗的學會自文藝復興時代起便已存在。許多科學家都加入了某個旨在助益各自的科學學科、專業或相關學科叢集的學會。會員資格可以是向所有人開放的,也可能要求擁有某些科學資格證明,抑或是作為一項透過選舉來頒授的榮譽。大多數科學學會為非營利組織,很多為專業協會。其活動一般包括定期召開學術會議以宣讀和討論新的研究結果,以及發行或主辦本學科的學術期刊。一些學會亦會行使專業團體的職能,從公共利益或本團體的集體利益出發來管理其成員的活動。科學社會學學者認為學會具有關鍵的重要性,組建學會有助於新學科或新專業的出現和發展。 科學從19世紀開始職業化,其推動力部分源自一系列國家中權威的科學院之創立,如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始創於1603年,英國皇家學會1660年,法國科學院166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1863年,德國威廉皇帝研究所1911年,以及中國中央研究院1928年。自各國科學院創立以來,國際科學組織如國際科學理事會 (ICSU)等也開始形成,以促進不同國家的科學共同體之間的合作。 == 科學與社會 == === 科學與其他領域的關係 === ==== 科學與宗教 ==== 科學雖然與宗教有過大沖突,但它與宗教和神秘主義並沒有嚴格的對立關係。尤其是近代社會變革以來,一些宗教也發生了適應社會進步的改革,與科學的矛盾趨於緩和。有佈道者也開始用可支援自己宗教觀點的科學原理舉例,雖然解讀得很走樣。歷史有許多著名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如尤拉和柯西,宗教信仰並未使他們的科學視野有所侷限。而知名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則是一個不可知論者,他對原子彈的研發和量子物理的發展有重要貢獻。費曼認為(在20世紀50年代)有超過半數的科學家無宗教信仰,而且科學不能論證上帝不存在原文為“I do not believe that science can disprove the existence of God; I think that is impossible. And if it is impossible, is not a belief in science and in a God – an ordinary God of religion — a consistent possibility? Yes, it is consistent. Despite the fact that I sai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scientists don't believe in God, many scientists do believe in both science and God, in a perfectly consistent way. But this consistency, although possible, is not easy to attain...”摘自費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在這裡, “不能”的具體含義是, 科學理論必須具備可證偽性, 而“上帝存在”這一命題並不具備可證偽性, 因此在科學範疇內無意義)。與科學對立的事物主要是頑固守舊的原教旨主義、排斥理性的反智主義以及違反實證精神與客觀原則卻以“科學”自我標榜的偽科學。 ==== 科學與哲學 ==== 除科學比哲學更腳踏實地關注具體問題外,哲學與科學的區別也在於哲學沒有被廣泛認可的主流理論。而且哲學有很大一類分支,與科學的客觀態度相違背,即唯心主義。哲學雖無數次推動過科學進步,但現在與科學的聯絡越來越疏遠。科學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細,越來越難,專職的哲學家已很難明白基礎科學的前沿問題。相反,科學新概念的快速發展倒是對傳統哲學衝擊很大,如不可分空間、不可定向流形、蝴蝶效應、量子化假設、平行宇宙、對稱性破缺和單電子宇宙。由於科學與哲學(尤其是自然哲學)的淵源,科學的最高學位頭銜直到今天仍被叫作“Ph.D.”,即“自然哲學博士”。 費曼稱,因科學與懷疑論相容,所以以毫不懷疑的態度以無神論回應所有政治問題和道德問題的共產主義與科學精神相左原文為“I would like to remark, in passing, since the word "atheism" is so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ommunism," that the communist views are the antithesis of the scientific, in the sense that in communism the answers are given to all the questions – political questions as well as moral ones – without discussion and without doubt. The scientific viewpoint is the exact opposite of this; that is, all questions must be doubted and discussed; we must argue everything out – observe things, check them, and so change them. The democratic government is much closer to this idea, because there is discussion and a chance of modification. One doesn't launch the ship in a definite direction. It is true that if you have a tyranny of ideas, so that you know exactly what has to be true, you act very decisively, and it looks good – for a while. But soon the ship is heading in the wrong direction, and no one can modify the direction any more. So the uncertainties of life in a democracy are, I think, much more consistent with science.”摘自費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其他對社會主義理論之科學性的批評主要來自奧地利與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 ==== 科學與古代傳統醫學 ==== 一些知識體系或方法論不能納入現代科學體系,例如中醫學。但在中國,中醫受到官方扶持,大多數民眾也都會在某些時候採用與中醫相關的療法。這與世界其它某些地區的情形類似,如印度的傳統醫術阿育吠陀也受到官方扶持及民間的普遍相信。目前對中醫的主要研究是用對比實驗確切地檢驗中醫療法中有哪些能有效醫治病人。2013年,史蒂文·諾維拉(Steven Novella)和曾撰文指出有關針灸的現有論文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有些人的實驗結果表明針灸有療效,而另一些人所做的實驗則無顯著效果。因此兩人推測針灸實驗可能出現假陽性結果。而對於假陽性結果為何比較多,兩人則猜測是安慰劑效應在起作用。 === 科學與政治 === === 科學與大眾文化 === == 參看 == * 理工 * 大眾科學 * 偽科學 ** 迷信 * 學術 * 同行評審 * 科學研究 * 科學學 * 科學哲學 * 自然辯證法 * 科學知識社會學 * 科學史 * 科學主義 * 科學文藝 * 科學實驗 * 科學革命 * 科學歸納法 * 科學演繹法 * 科學理論 * 科學預見 * 科學模型 * 科學共同體 * 科學觀察 * 科學分類 * 科學發現 * 大科學 * 科技 == 註釋 == == 引用 == ==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擴充套件閱讀 == * 2001年11月6日史革新 《辛亥革命時期國人科學觀初探》 * 袁方文、柯曉莉,我們崇尚科學的什麼? * * * Burguete, Maria, and Lam, Lui, eds.(2014). All About Science: Philosophy, History, Sociology & Communication.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 Cole, K. C., Things your teacher never told you about science: Nine shocking revelations Newsday, 長島, 紐約, March 23, 1986, pp. 21+ * * Feyerabend, Paul (2005). Science, history of the philosophy of., as cited in * * * Feynman, Richard "Cargo Cult Science" * * Gopnik, Alison, "Finding Our Inner Scientist", , Winter 2004. * Krige, John, and Dominique Pestre, eds.,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outledge 2003, ISBN 978-0-415-28606-0 * Kuhn, Thomas, 《科學革命的結構》, 1962. * (2008). Imagining the Future: Science and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Encounter Books. ISBN 978-1-59403-209-7 * * * * . (2005). Science, problems of the philosophy of., as cited in * * * Category:觀察 Category:主要話題條目 Category:日語借詞
白馬非馬
白馬非馬,中國戰國時期由名家提出辯論問題。其中最著名的論據由公孫龍提出,根據離堅白的思路而建立。 ==歷史== 白馬非馬,這個論證,在公孫龍之前應該已經存在。《戰國策》中,蘇秦曾提到刑名家以白馬非馬立說《戰國策》〈趙策〉:「夫刑名之家,皆曰:白馬非馬也」。《韓非子》記載,宋人倪說(-{兒}-說),以白馬非馬,辯贏齊國稷下學者《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兒}-說,宋人,善辯者也。持白馬非馬也服齊稷下之辯者,乘白馬而過關,則顧白馬之賦。故籍之虛辭則能勝一國,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 ==原文論證== 白馬非馬的論證,被收錄在《公孫龍子·白馬論》中。 公孫龍首先建立了「白馬非馬」這個命題,主要的理由是,「馬」是用來描述外形,而「白」是用來描述顏色,顏色與形狀屬於不同範疇,所以白馬不能說是馬〈白馬論〉:「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白馬是由顏色(白色)與外形(馬),兩種特徵結合而成。如果不具備顏色(白色)這個特徵,單單只有外形(馬),就不能說是白馬〈白馬論〉:「馬固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已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馬與白馬也,故曰:白馬非馬也。」。 他接著強調,黃馬、黑馬皆是馬,但黃、黑馬不是白馬。如果白馬是馬,那黃馬、黑馬不是白馬,所以也不是馬,與命題矛盾,所以不成立。《白馬論》:「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使白馬乃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馬不異馬也;所求不異,如黃、黑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與不可,其相非明。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公孫龍的論證如下: :白馬有兩個特徵: :# 有馬的特徵 :# 白色的 :而馬只有一個特徵: :# 有馬的特徵 ;因此擁有兩種特徵的白馬不等同馬,所以白馬非馬。 ==批評== 公孫龍的主要理據是:當我們說「馬」時,什麼顏色的馬,如白馬、黃馬、黑馬等,都包含在內;然而,當我們說「白馬」時,卻只能包含白馬而不能包含其他顏色的馬。因此,他便主張與眾不同的「白馬非馬」說。然而,以下兩種關於「是」的定義,可以指證公孫龍對於語義的錯誤想法: 在日常語言中,「是」主要有二義: #包含於或即隸屬的意義——「是」用來指一語詞所指的事物包含在一類事物中,例如月亮是衛星(的一種)、麵包是食物(的一種)等。 #等同的意義——表示兩語詞所指的事物等同,例如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三角形是有三條邊的平面圖形等。 據此,與「是」相反的「非」或「不是」,也主要有二義——不包含及不等同的意義。 在二義中,第一義而非第二義是較普遍使用的,因為一語詞所指的事物往往與別的語詞所指的不相同。但當公孫龍說「白馬非馬」時,他卻使用第二義。所以他說「白馬非馬」,其實是說「白馬」指的事物(白色的馬)不等同「馬」指的事物(所有顏色的馬)。至於他否定別人說「白馬是馬」,這明顯是詭辯,因為這是一般人更常使用的「是」的意義,是指「白馬」包含於「馬」中,這只是與公孫龍自己使用「是」的意義不同,而不是這樣使用「是」是錯誤的。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託馬斯·明:〈解決“白馬論”:莊子之“白馬非馬”驗 〉。 *「是」和指稱闡明「是」字的一些用法,並解「白馬非馬」之爭辯。 ==參見== * 離堅白 * 合同異 * 烏鴉悖論 * 殺盜非殺人 Category:名家 Category:悖論 Category:成語 Category:馬文化
1118年
== 大事記 == * 亞洲 ** 約翰二世登基為拜占庭皇帝。 ** 鮑德溫一世入侵埃及中去世,鮑德溫二世為新的耶路撒冷王國國王。 ** 宋徽宗派武義大夫馬政自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乘船渡海,以買馬為幌子,與金談判攻遼,直到1120年議定海上之盟。 * 歐洲 ** 1月24日——格拉修二世繼帕斯卡二世擔任教宗。 ** 3月10日——格利高裡八世被亨利五世擁護為對立教宗。 ** 12月18日——阿方索一世從摩爾人手中收復薩拉戈薩。 == 出生 == * 11月28日——曼努埃爾一世,後來成為拜占庭帝國皇帝(1143年—1180年) * 12月21日——托馬斯·貝克特,後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1162年—1170年) * 平清盛,日本平安時代後期武將 * 西行法師,日本詩人 == 逝世 == * 1月21日,教宗帕斯卡二世 * 4月2日,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一世 * 8月15日,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一世(出生1048年,70歲) * 8年 1
9月5日
9月5日是陽曆年的第248天(閏年是24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7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等英國屬地,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5日。 == 大事記 == === 10世紀 === * 917年:劉龑稱帝,建立南漢,定都番禺。 === 17世紀 === * 1666年:倫敦大火被撲滅,包括舊聖保羅座堂在內的一萬多建築遭難,約六人喪生。 * 1680年:彼得大帝為推進改革,下令對全俄羅斯除神父和農民外的全體留鬚男子徵收鬍鬚稅。 === 18世紀 === * 1725年:法蘭西王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五與前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之女瑪麗·蕾捷斯卡結婚。 * 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為了對抗英國國會透過不可容忍法令,除喬治亞省以外12個北美洲殖民地代表在費城木匠廳召開大陸會議。 * 1774年:英國人詹姆士·庫克發現大洋洲西南部的新喀裡多尼亞。 * 1781年:法國海軍將領弗朗索瓦·德·格拉斯在切薩皮克灣海戰決定性的擊敗英國皇家海軍。 * 1793年:法國國民公會透過實行雅各賓專政的決議,開始對雅各賓俱樂部的反對者進行大規模處決。 * 1800年:拿破崙戰爭:英國奪取馬耳他。 === 19世紀 === * 1839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對中國宣戰。 === 20世紀 === * 1905年:日本和俄羅斯代表在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調停下簽署《樸茨茅斯條約》,日俄戰爭結束。 * 1905年:對日俄戰爭賠償不滿的日本群眾日本於東京市日比谷公園發生暴動,日比谷縱火事件爆發。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及大英帝國軍隊在馬恩河地區擊敗小毛奇所率領之德意志帝國軍隊,並阻止其向巴黎的推進,史稱“第一次馬恩河戰役”。 * 1918年:蘇維埃俄國宣佈紅色恐怖命令。 * 1926年:英軍炮艦炮擊四川萬縣,中國軍民數千人死亡,焚燬房屋、商店數百家。當地駐軍奮起反抗,擊傷英艦一艘。史稱“萬縣慘案”。 * 1938年:德國納粹黨在紐倫堡舉行“大德意志”全國黨代會。 * 1939年:二戰:美國宣佈中立。 * 1940年:二戰:匈牙利王國軍隊開始進駐羅馬尼亞王國的北特蘭西瓦尼亞。 * 1945年: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 * 1948年: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總書記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辭職。 *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西寧。 * 1957年:垮掉的一代:傑克·凱魯亞克所著的《在路上》一書出版。 * 1960年:在塞內加爾自馬利聯邦獨立後不久,詩人利奧波德·塞達爾·桑哥當選成為首任塞內加爾總統。 * 1966年:中國全國大串連中,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學生與職工代表到北京進行參觀和學習。 * 1968年:中國開展對知識分子再教育運動。 * 1972年: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黑色九月在西德殺害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11名以色列代表團成員。 * 1977年:美國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搭載泰坦3E型火箭升空。 * 1978年:埃及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簽署《-{zh-hant:大衛營; zh-hans:戴維營;}-協議》。 * 1980年:瑞士聖哥達公路隧道開通,全長16.224公里,是當時全世界最長的公路隧道。 * 1983年:中國引灤入津工程全線通水。 * 1986年:泛美航空73號班機在巴基斯坦遭劫持,20人被槍殺。 * 1998年:金正日當選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 * 2000年:吐瓦魯加入聯合國。 === 21世紀 === * 2002年:通車僅半個月的香港地鐵將軍澳線在上班繁忙時間發生訊號故障,導致過海服務停頓45分鐘。 * 2005年:由波音737執行的曼達拉航空公司091號班機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附近住宅區墜毀。機上約115人有約15生還,死亡至少150人,包括地面死者。 * 2009年:中華民國首次舉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於臺北市主辦,為期11天賽程,此賽事為臺灣首次舉辦聽障奧運,行銷宣傳『亞洲第一次,臺灣的驕傲』,該屆成為舉辦聽障奧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等級之賽事。 * 2010年:中國衛星通訊集團公司鑫諾六號通訊廣播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升空,將接替鑫諾三號衛星進行工作。 * 2012年:多國研究機構共同參於的DNA元素百科全書專案將對人類基因組的初步研究結果整理為30多篇論文發表於《自然》等科學雜誌中。 * 2012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宣佈,黎明號探測器已離開環繞灶神星的軌道,將飛往下一個觀測目標穀神星。 * 2013年:世界已知最大的火山,大塔穆火山於太平洋西北部被發現。 * 2021年:西非國家幾內亞共和國發生軍事政變,以為首的叛軍扣押了總統阿爾法·孔戴,並宣佈解散政府、暫停憲法實施、關閉該國陸地邊境一週,以及成立以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 * 2022年: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Ms 6.8地震,造成至少86人死亡和400多人受傷。 * 2022年:香港天文臺總部錄得最高氣溫35.3℃,超越1963年9月錄得全月最高氣溫35.2℃,打破自1884年以來9月最高氣溫記錄。上水錄得最高氣溫37.3℃,相對濕度低見35%,是全港最熱及最乾燥。 == 出生 == * 1187年:路易八世,法蘭西國王(1226年逝世) * 1567年:伊達政宗,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636年逝世) * 1568年:託馬索·康帕內拉,義大利哲學家、神學家(1639年逝世) * 1607年:弘光帝,南明首位皇帝(1646年逝世) * 1638年:路易十四,法國國王(1715年逝世) * 1771年:卡爾大公,奧地利元帥(1847年逝世) * 1774年:卡斯帕·弗里德里希,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1840年逝世) * 1781年:安東·迪亞貝利,奧地利音樂出版商、業餘作曲家(1858年逝世) * 1791年:賈科莫·梅耶貝爾,德意志作曲家(1864年逝世) * 1817年:阿列克賽·康斯坦丁諾維奇·托爾斯泰,俄國小說家、詩人、戲劇家(1875年逝世) * 1867年:艾米·比奇,美國女作曲家、鋼琴家,常被稱為「比奇夫人」(1944年逝世) * 1888年:薩瓦帕利·拉達克裡希南,印度哲學家、政治人物,第2任印度總統(1975年逝世) * 1892年:許學,臺灣醫生、政治人物(1951年逝世) * 1892年:約瑟夫·西格提,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提琴哲人」(1973年逝世) * 1894年:容庚,中國古文字學家(1983年逝世) * 1905年:阿瑟·庫斯勒,匈牙利猶太裔英國作家、記者和批評家(1983年逝世) * 1905年:于占元,香港動作指導(1997年逝世) * 1910年:嘉樂庇,葡萄牙政治人物,第121任澳門總督(1989年逝世) * 1912年:約翰·凱吉,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1992年逝世) * 1921年:法莉達,埃及王后(1988年逝世) * 1927年:丁石孫,中國數學家,北京大學校長(2019年逝世) * 1927年:保羅·沃爾克,美國經濟學家(2019年逝世) * 1933年:楊叔子,中國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2022年逝世) * 1933年:林文月,臺灣學者、翻譯家、作家(2023年逝世) * 1935年:金宗哲,中國材料科學家(2022年逝世) * 1940年:拉寇兒·薇芝,美國女演員(2023年逝世) * 1942年:韋納·荷索,德國導演、演員、編劇家 * 1943年:大河原毅,日本企業家 * 1944年:阿克塞爾·卡恩,法國科學家、散文家(2021年逝世) * 1946年:弗雷迪·默丘裡,英國創作歌手,皇后樂隊主音歌手(1991年逝世) * 1946年:範鴻軒,臺灣男演員 * 1960年:黃子華,香港藝人 * 1965年:仲村亨,日本男演員 * 1967年:久米田康治,日本漫畫家 * 1968年:吳秀波,中國男演員 * 1969年:國府田麻理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69年:萊昂納多,巴西足球員 * 1970年:丸川智弘,日本漫畫家(2024年逝世) * 1970年:李麗珊,香港女子滑浪風帆運動員 * 1970年:金惠秀,韓國女演員 * 1973年:派迪·康斯丁,英國演員、導演、劇作家 * 1973年:羅絲·麥高恩,美國演員、歌手 * 1976年:塔季揚娜·古楚,烏克蘭女子體操運動員 * 1976年:卡里斯·範·豪滕,荷蘭舞臺劇、電影演員 * 1977年:阪口周平,日本男性聲優 * 1978年:余男,中國大陸女演員 * 1978年:章鍾,華裔新加坡國際象棋大師 * 1978年:克里斯·希普金斯,紐西蘭政治人物,第41任紐西蘭總理 * 1980年:皮塔·林家倫拉,泰國商人、政治人物 * 1981年:沈瓊,中國排球運動員 * 1981年:宋雨霏,中國女演員 * 1981年:艾力克斯·維勒斯坦,美國科學史家 * 1982年:王心凌,臺灣女歌手、演員 * 1982年:徐小可,臺灣女藝人 * 1982年:松卓·雷爾克,挪威創作歌手 * 1983年:小林親弘,日本男演員、聲優 * 1984年:魏蔓,臺灣女演員 * 1985年:葛仲珊,臺灣女歌手 * 1986年:閆相闖,中國足球運動員 * 1986年:趙芸蕾,中國羽毛球運動員 * 1989年:郭婷筠,臺灣女歌手 * 1989年:潘之琳,中國女演員 * 1989年:駒田航,日本男性聲優 * 1989年:卡特琳娜·格蘭厄姆,美國女演員 * 1990年:金晨,中國演員 * 1990年:金妍兒,韓國女子花式溜冰運動員 * 1991年:史肯達·凱恩斯,英國演員 * 1992年:車善瑀,韓國男子偶像團體B1A4成員 * 1992年:莫米娜·穆斯塔桑,巴基斯坦女歌手 * 1995年:焦曼婷,臺灣女演員 * 1996年:ASCA,日本女歌手 * 1997年:林襄,臺灣女藝人,組合Dragon Beauties成員 * 1997年:齊藤京子,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日向坂46成員 * 1998年:達維昂·米契爾,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98年:小倉優香,日本寫真偶像、模特兒 * 2001年:布卡約·薩卡,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 2005年:餘之之,香港童星 == 逝世 == * 75年:漢明帝劉陽,東漢皇帝(28年出生) * 714年:唐殤帝李重茂,唐朝皇帝(695年出生) * 1201年:康斯坦絲,布列塔尼女公爵(1161年出生) * 1235年:亨利一世,布拉班特公國首位公爵(1165年出生) * 1548年:凱瑟琳·帕爾,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的最後一位妻子(1512年出生) * 1667年:蘇克薩哈,康熙帝親政之前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後為鰲拜誣死(生年不詳) * 1677年:亨利·奧爾登伯格,德國神學家、外交官、科學家、自然哲學家(1618年出生) * 1877年:瘋馬,美國印第安人蘇族酋長(1845年出生) * 1885年:左宗棠,晚清政治家,洋務運動官員(1812年出生) * 1902年:魯道夫·菲爾紹,德國醫生、人類學家、病理學家、史前學家、生物學家、作家、編輯、政治家(1821年出生) * 1906年:路德維希·波茲曼,奧地利物理學家、哲學家(1844年出生) * 1919年:夏伯陽,蘇聯國內戰爭時期英雄、紅軍優秀指揮員(1887年出生) * 1927年:韋恩·惠勒,美國律師,「反沙龍聯盟」長期領導人,美國禁酒令的主要推動者(1869年出生) * 1944年:張思德,八路軍士兵(1915年出生) * 1945年:克林·希爾,澳大利亞職業板球運動員(1877年出生) * 1947年:沈心工,中國音樂家,被譽為「學堂樂歌之父」(1870年出生) * 1970年:約亨·林特,代表奧地利參加比賽的德國賽車手(1942年出生) * 1971年:潘天壽,中國畫家(1897年出生) * 1972年:約瑟夫·羅曼,利比亞裔以色列男子舉重運動員,慕尼黑慘案遇難者(1940年出生) * 1977年:吉田龍夫,日本漫畫家,動畫製作公司「龍之子」創辦人(1932年出生) * 1997年:加爾各答-{zh-hans:特蕾莎;zh-hant:德肋撒;zh-hk:德蘭;zh-sg:德蘭;zh-tw:德蕾莎;}-修女,印度羅馬天主教修女、傳教士,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10年出生) * 1998年:維納爾·潘頓,丹麥建築設計師、工業設計師(1926年出生) * 2007年:段義和,中國山東濟南人大常委會主任(1946年出生) * 2008年:趙寧,臺灣作家(1943年出生) * 2012年:孫德成,臺灣男性配音員(1953年出生) * 2020年:譚炳文,香港歌手、演員、配音員(1933年出生) * 2020年:嚴詠能,臺灣歌手、唱遊詩人(1970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國際慈善日 * 國際起司披薩日 * :國旗日 * :教師節 == 參考資料 ==
貨幣
貨幣(英語:Currency),又稱金錢(英語:Money),可簡稱錢,是為了提高交易效率而用於交換的中介商品。貨幣有多種形式,如貝殼糧食等自然物、金屬紙張等加工品、銀行卡信用卡等磁條卡、移動支付、加密貨幣等。貨幣的屬性因經濟體系的興衰而不斷演變,如禮物經濟的興起衍生出實物貨幣;商品經濟的興起衍生出金屬貨幣;金權經濟的興起衍生出金屬代用貨幣和信用貨幣;共享經濟的興起衍生出超主權貨幣。貨幣價值由在經濟活動中的交易效率決定。Campbell-Kelly, page 21 人們在不同經濟環境中,可能在不同的媒介商品上達成共識。可以是貴金屬乃至於一般金屬,也可以是有價值的民生必需品,例如,戰國時期楚國的泥質金餅,羅馬帝國的軍中食鹽,現在美國監獄中的香菸貨幣,這一點使得學術界對貨幣的定義有爭議。有人提出兩種定義方法。歸納法,根據貨幣的顯著特徵下定義;實證法,透過實證方法來研究各種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進而規定不同層次的貨幣。商品經濟中,貨幣是主權國家或者經濟體內部衡量物資與服務價值(物價)的指標,也是償還債務的特殊商品What Is Money? By John N. Smithin. Retrieved July-17-09.。 貨幣還是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帳單位的一種工具T.H. Greco. Money: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ng Alternatives to Legal Tender, White River Junction, Vt: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01). ISBN 978-1-890132-37-8。網際網路時代,基於某些貨幣,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得到應用。 貨幣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例如早期使用的金銀本位貨幣,或今日常見的“紙幣”交易型態),記帳系統和電腦網路流行後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第三方支付或信用卡)。貨幣區是指流通並使用某一種單一的貨幣的國家或地區。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 == 簡介 == 通常,每個國家都只使用唯一的貨幣。貨幣由當局的中央銀行機構強制發行和控制,中央銀行有權決定本國貨幣的面值和發行量,但無權決定貨幣的市場購買力。不過也存在例外,亦即多個國家可以使用同一種貨幣。例在歐盟國家通用的歐元,在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的西非法郎,以及在19世紀的拉丁貨幣同盟,名稱不同但能在聯盟內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貨幣。 一個國家可以選擇別國的貨幣作為法定流通貨幣,比如,巴拿馬選擇美元作為法定貨幣。不同國家的貨幣還可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比如,在法國、盧森堡和比利時使用歐元之前與瑞士的貨幣都叫法郎。 有時因為特殊原因,同一個國家內的不同自治實體可能也會發行不同版本的貨幣,例如在英國,包括英格蘭、蘇格蘭或甚至偏遠離島的澤西島、根西島都擁有各自發行的不同版本英鎊,並且互相可在英國境內的其他地區交易,但唯有英格蘭英鎊才是國際承認的交易貨幣,其他版本的英鎊在英國境外可能會被拒絕收受。 基於歷史等因素,兩岸四地有各自的貨幣政策,中國大陸地區法定貨幣是人民幣,港澳地區因為實行一國兩制,根據基本法發行各自的貨幣,香港法定貨幣是港元,澳門法定貨幣是澳門元;港元直接與美元掛鉤,澳門元直接與港元掛鉤,間接與美元掛鉤。另外中華民國所統治的臺澎金馬地區則使用新臺幣。 每個基本貨幣單位通常還可以分成更小的輔幣。最常用的比例是輔幣為主幣的1/100,比如,100分 = 1元。在法國大革命推廣公制以前,歐洲歷史上曾經長期採用1/20/240進位制,例如在英國,1英鎊等於20先令、240便士;法國的情況是12個但尼爾(denier)為1蘇(Sol),20個蘇為1裡弗爾(livre,又稱鋰)。1:7、1:14、1:25、1:10、1:1000以及其他進位制也曾被使用。 有的國家的貨幣沒有輔幣,或者雖然有輔幣,但是由於幣值太小而只是理論上的換算單位,而沒有發行實際的貨幣,比如日圓和韓圓。 == 歷史 == 貨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史前以物易物的階段。後來經過金屬貨幣、金銀、紙幣以及金銀本位制度,演化至近代之面貌。 以物易物的方式可能可以追溯到約十萬年前,只是沒有證據說明有任一個社會或經濟體曾經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Marcel Mauss.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pp. 36-37.。沒有貨幣的社會可能是用債務或禮物經濟原則交易David Graeber: 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Melville 2011. Cf. ,若以物易物沒有發生,一般是出現在完全陌生或是潛在為敵的群體中。 世界上許多不同的文化最後都出現了商品貨幣。像希伯來人使用的本來是重量單位,後來指特定重量的大麥,屬於商品貨幣Kramer, History Begins at Sumer, pp. 52–55.。第一次使用貨幣一詞是在公元三千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美洲、亞洲、非洲及澳洲曾使用貝幣,一般是用寶貝科貝類的殼。依照希羅多德的記載,是西方最早使用金幣及銀幣的民族Herodotus. Histories, I, 94。許多學者認為最早的硬幣出現在西元前650–600年。 有些文化的商品貨幣慢慢變成了,金或銀的商家或銀行會針對存入的商品貨幣提供收據,並且可以依收據換回商品貨幣。最後收據可以代替商品貨幣,成為廣為接受的付款方式,最後就成為貨幣。中國是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在宋朝當時的紙幣稱為「交子」,衍生自第七世紀就出現的本票,不過當時的紙幣是和硬幣一併使用,紙幣沒有完全取代商品貨幣。在十三世紀,像馬可·波羅及魯不魯乞等旅行家將紙幣帶到歐洲。馬可·波羅在元朝到中國,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到紙幣。在1661年發行紙幣,是歐洲第一個發行紙幣的銀行,後來也發行硬幣。 金本位是曾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盛行的金屬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個實行金本位的國家之間貨幣按照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兌換比率。這個體系是以黃金的自由流動為基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法國、俄國、德國、日本等參戰國紛紛禁止黃金出口,金本位體系實際上已經崩潰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奧地利等國出現了貨幣大幅度貶值的現象。此後各國貨幣之間沒有一個固定的匯率基礎。1944年的佈雷頓森林協定規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其貨幣應當與黃金或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兌換。這個協定確立了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由此建立的各國貨幣體系稱為佈雷頓森林體系。1971年8月,美元停止與黃金的自由兌換,佈雷頓森林體系宣告崩潰。從此,進入符號貨幣時代。此後各國之間實行浮動匯率。 國際標準組織(ISO)指定一套三位字母的符號體系,用來表示各國的貨幣。這個標準的代號為ISO 4217。在貨幣匯率表中可以看到最近幾年裡,世界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情況。 ==分類 == 發行者分類,可分為公錢法定貨幣、私營貨幣和區域貨幣社群貨幣。公錢一般說來由政府來發行,當它存在的時候,一般說來佔主導地位。 若依貨幣本身的價值來分類,可解貨幣學,其價值是由法令強制規定,其商品價值小於貨幣價值。 也有些不屬於貨幣的工具稱為貨幣,例如信用卡會稱為塑膠貨幣信用的代價-塑膠貨幣症候群,但其僅為延遲支付的工具,不屬於貨幣的一種。 == 貨幣的功能 == 威廉·斯坦利·傑文斯在《貨幣與交換機制》(Mone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change)(1875)中分析了貨幣的四個功能:交易的媒介、記賬單位、儲存價值和延期支付的標準。這些概念期後被廣泛用於宏觀經濟學課本。 但現代經濟學課本通常只列出首三個功能,不包括延期支付的標準。 === 交易媒介 === 貨幣作為交易的媒介(),交易可透過貨幣完成,不需以物易物。其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中,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通俗地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因此,從價值運動的角度觀察,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在同一時間內,價值的運動是雙向的。即賣方在得到價值的同時出讓使用價值,買方在讓渡價值的同時獲得使用價值。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時,稱為通貨。 === 記賬單位 === 記賬單位()是貨幣作為社會勞動的直接體現。貨幣本身作為一種商品,可以以自己為標準,與其他商品進行量的比較,而此時商品的價值形式就轉化為價格形式,商品透過貨幣進行表達的價值形式即為價格。當貨幣執行價值尺度這一職能時,貨幣只需要以想像中的或是觀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他的單位則必須依賴於現實中流通的貨幣。正是由於貨幣的價值尺度功能,使得人們可以將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轉化為貨幣的價格形式,然後再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換。貨幣本身作為商品也存在不同貨幣之間量的差別,因此人們為貨幣也制定了一個量的標準,即規定價格標準(有時亦稱價格標度)。含有一定金屬重量的貨幣單位及其等份。 *以下部份在目前已經被取消,現今的貨幣並沒有保值的功能* 貯藏手段(Store of Value)指的是當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當作社會財富的代表被儲存起來時貨幣所發揮的作用。一般來說,價幣用作價值儲藏風險是最低的。但是,通脹會削減購買力,而且貨幣並無利息收入,因此,長期來說,價值儲存的功能並不及其餘的能力重要。 *以上為舊定義,已經不在現今的currency定義中* === 延期支付的標準 === 延期支付的標準(Standard for deferred payment),在賒銷賒購中,貨幣被用來償還債務。當債務是以貨幣來計算,其價值會因為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而減低。因此,延期支付的功能需要從上面三個功能中特別分拆出來。 ==貨幣與宏觀經濟== 貨幣發行量應遵循此計算公式: M = \cfrac{PQ}{V} M指流通中所需貨幣量(通貨量) P指商品的平均價格 Q指商品數量 V指貨幣流通速度(以貨幣週轉次數計) 按通常的貨幣主義的解釋,當實際通貨量大於所需的通貨量時,便會導致貨幣貶值,形成通脹。反之,就會導致通縮。 == 貨幣防偽 == 偽造貨幣的問題與貨幣制度一同出現。在使用金屬貨幣的時代,偽造的方法是在金、銀幣中攙入銅、鉛等廉價金屬。當時對付這種犯罪唯一的方法是一旦發現,就使用嚴厲刑罰,甚至死刑,以此來威嚇偽造者。 紙幣更容易偽造。法國大革命後,發行了以沒收的教會財產為抵押的債券,作為代用紙幣。為了破壞法國經濟,英國政府曾經偽造過這種貨幣(同時規定私人偽造法國紙幣將會被判處死刑)。這也是最早的經濟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曾經在集中營裡大量偽造英國和美國的紙幣。私人或犯罪組織偽造紙幣的記錄也層出不窮。為了避免偽造,紙幣採用了很多防偽措施:專用的特殊紙張,膠版凸印、防偽水印,磁性油墨,金屬安全線,紫外線螢光記號、變色油墨、正反面圖案對印(這種技術在法國法郎上最為醒目)等等。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越南、加拿大、臺灣等地還發行了塑膠貨幣。 == 貨幣發行準備制度 == 貨幣發行準備制度是為約束貨幣發行規模維護貨幣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貨幣發行者在發行貨幣時必須以某種金屬或資產作為發行準備。在金屬貨幣制度下,貨幣發行以法律規定的貴金屬作為發行準備,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各國貨幣發行準備制度的內容比較複雜,一般包括現金準備和證券準備兩大類。 == 參見 == * 古錢學 * 古錢幣 * 一籃子貨幣 * 貨幣危機 * 電子貨幣 * 外匯市場 * 禮物經濟 * 工分制 * 數量級 (貨幣) * 鑄幣稅 * 流通貨幣列表 * 加密貨幣 * 數碼貨幣 == 相關內容 == *圓 (東亞貨幣單位) *Dollar *面額 *貨幣信用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外幣貿易 * 世界編目的鈔票 * Convertworld.com * HTML結構化資料/貨幣金額 Category:外匯市場
巴哈伊信仰
thumb|195px|美國伊利諾州威爾米特的靈曦堂 巴哈伊信仰( Bahá'iyyat, ;又稱巴哈伊教、白哈派,簡稱巴哈伊,舊譯「大同教」),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尤拉創立於伊朗,並在中東地區開始傳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並按其準則生活的人,他們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時也竭盡所能地促進他人及社會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擁有800至900萬信徒, 遍佈於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在印度和伊朗的集中度最高。世界上人數最多新興宗教的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俗稱摩門教),而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新興宗教則是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創始人為巴哈尤拉,其名意為「上帝之榮耀」,由此產生教名。根據巴哈伊的教義,宗教的歷史是神差遣先知對人類進行教化的進化過程。神派遣列代聖使亞伯拉罕、摩西、釋迦牟尼佛、瑣羅亞斯德、耶穌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尤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信仰自認來自上蒼的新的啟示,而非新的獨立宗教。巴哈伊教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現在每個大洲建有一個靈曦堂,分別位於美洲美國伊利諾州威爾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亞悉尼、非洲烏干達坎帕拉、歐洲德國法蘭克福、中美洲巴拿馬、亞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薩摩亞和南美洲智利聖地亞哥。每座廟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門,代表可以從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廟宇中不出售紀念品、不接受饋贈,宗教經費只來源於教徒的捐贈。禮拜儀式非常簡單,沒有固定的地點,在靈曦堂中可朗誦任何天啟諸教的經典作品。 巴哈伊信仰的新啟示命定:每年19個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閏年加5天)。每年公曆3月21日(春分前後)為巴哈伊教曆新年,稱為諾露茲節。每天從日落時開始。 由於巴哈伊教義的簡單和普遍性,在世界各地發展很迅速,是一種生機勃勃的宗教。 1935年,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開始翻譯巴哈伊教經典時,認為其社會主張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將其翻譯為「大同教」,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為「巴哈伊信仰」。 == 教義 == 巴哈伊教義核心原則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體。 === 上帝 === 巴哈伊教相信唯一、不滅的神,祂是萬物的創造者,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皆為其所造。神的存在是永恆的,無始無終,是人格化的神,是啟示的源泉,永恆,全知,永在和全能的。」雖然神不可直接觸及,但祂可以被受造物感知,並且有意願和目的。巴哈伊教相信,神透過多種方式表達其旨意,包括使用先知或聖師(亦稱“上帝的顯示者”)。為表達神的意願,眾先知在世界各地建立宗教。 巴哈伊教義中,神是如此偉大以至無法為人類完全認知,或描述出完整和準確的形象。在巴哈伊教裡,神使用一些稱號,例如「全能者」,或「至愛者」,並且強調神的一體性,他們拒絕三位一體之類的信條。 === 宗教 === 巴哈伊的漸進宗教啟示觀導致的結果是,他們接納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有效性,認為這些宗教的奠基者和中心人物都是上帝之顯示者。其中包括:耶穌、穆罕默德、摩西和釋迦牟尼等。另外,其他一些宗教人物如挪亞和亞伯拉罕也是神的先知。宗教歷史是「上帝對人類旨意與目的之天啟的不同階段。」特定的宗教社會教導(例如,禱告的方向,或飲食的禁忌)被後來的顯示者廢棄,而建立與時代和場合更適合的新要求。相反,對於某些根本原則(如睦鄰、慈善)則視為普世和不變的。巴哈伊認為,演進的啟示過程不會終止。不過他們確實相信存在啟示的週期。 但是,只要上帝願意,上帝可以在任何時候對人類說話,給人類啟示。上帝要對人類說話,誰能阻止上帝說:“啟示週期還沒到,你現在不能講話?”天上地下,上帝都憑自己的旨意行事。 巴哈伊信仰有時被描繪成各類早期宗教的綜合體。然而其信徒堅稱他們的宗教有獨特的傳統,有來自上帝的新的啟示,這些啟示包含在巴哈伊信仰的經書,教訓、律法和歷史中。其文化和宗教源於回教什葉派,其建立過程類似於基督教信仰脫胎於猶太教。巴哈伊信徒把他們的宗教描述為世界性宗教,與其他宗教傳統的區別在於巴哈尤拉給出的較新、較現代的訓誡。巴哈尤拉據信滿足了先驅宗教中所有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 人類 === 巴哈伊信仰相信人類具有「理性靈魂」,並且使人具備獨特的能力去認知神和人與其創造者的關係。每個人都有義務透過神的顯示者們去認知神,並且順從他們的教誨。藉著認知和順服、服務他人和定期禱告和學習教育者啟示的經典,靈魂就能更接近神,這是巴哈伊信仰的屬靈的理想境界。人死亡之後,靈魂就進入下一個世界,人於物質世界的屬靈發展決定其在屬靈世界的進度。天堂和地獄是在此世和彼世與神親近或疏遠的程度,死後並不存在物質世界意義中的獎賞或懲罰。 巴哈伊經典強調回歸人的本性,拋棄偏見。人類原本是一家,雖然也是高度的多樣化:種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值得珍惜和寬容。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種姓制度和階級制度的教條是人為的、妨礙人類團結的。根據巴哈伊教義,人類團結是現今世界宗教和政治的最重要問題。 === 概要 === 1921-1957年擔任信仰聖護的守基·阿芬第寫下了以下教義概要,他認為這些是巴哈尤拉教誨中的獨特原則,是巴哈伊信仰的基石: === 社會生活準則 === 下列原則經常被列舉,作為對巴哈伊基本教義的簡單總結。這些原則來源於阿博都巴哈在1912年遊歷歐洲和北美洲時發表的演說。但該羅列並非唯一正式的版本,也有其他版本流傳。 :* 上帝唯一 :* 宗教同源 :* 人類一體 :* 性別平等 :* 消滅一切形式的偏見 :* 世界和平與新世界秩序 :* 宗教與科學並行不悖 :* 獨立探求真理 :* 普及義務教育 :* 普及輔助語言 :* 服從政府,不參與政黨政治 :* 消滅極端的貧困和富有 :* 禁止奴隸制 :* 不斷前進的文明 == 宗教經典 == 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經典稱為《亞格達斯經》(即《至聖之經》),他們視之為普世經典,是從“亙古”時期由上帝的顯示者帶來。還有一些地位很高的「次約」,是神的先知與信徒之間的約定,每個啟示都是獨特的,包括一些社會習俗和宗教團體權威。目前的時代,巴哈伊將巴哈尤拉的啟示視為與信徒的聖約;巴哈伊相信該聖約是人應該努力追求的宗教美德。 === 神秘主義著作 === 雖然巴哈伊信仰主要關注社會和道德問題,它的一些基要經文仍有神秘色彩。阿芬第將《七谷經》(Seven Valleys)稱作巴哈尤拉「最神秘的作品」。該書寫給一位伊斯蘭神秘主義流派蘇非主義信徒。它起初於1906年被翻譯為英文,是西方國家出版的第一本有關巴哈尤拉的書。《隱言經》(Hidden Words)是巴哈尤拉同期寫的另一本著作,包括153段短文,巴哈尤拉稱之為「天啟神秘中的寶藏」。 == 歷史 == 巴哈伊信仰年表 巴哈伊信仰年表 1844 巴孛在伊朗設拉子向穆拉·侯賽因宣示了自己的使命。 1850 巴孛在大不里士被公開處決。 1852 數千名巴比信徒被處決。 巴哈尤拉從德黑蘭被流放至巴格達。 1863 巴哈尤拉宣示自己是上帝將要顯聖的祂。 巴哈尤拉被強制流放至君士坦丁堡,然後是阿德里安堡。 1868 巴哈尤拉被強制流放至阿卡,受到嚴厲的待遇。 1892 巴哈尤拉在阿卡附近逝世。 巴哈尤拉指定阿博都巴哈為他的繼任者 1908 阿博都巴哈被釋放。 1921 阿博都巴哈在海法去世。 阿博都巴哈在遺囑中指定守基·阿芬第為聖護。 1957 守基·阿芬第在英格蘭去世。 1963 世界正義院完成第一次選舉。 巴哈伊的歷史通常尋跡於其領導者,始於巴孛在1844年5月23日在伊朗設拉子宣佈立教,一系列該宗教的中心人物最終建立了管理規條。該宗教最初侷限於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1892年巴哈尤拉去世後,其追隨者擴散到亞洲和非洲的十三個國家。在其子阿博都·巴哈的領導下,該宗教開始在歐洲和美洲立足,並且在伊朗得到鞏固,雖然仍遭受迫害。 1921年阿博都·巴哈去世後,在他的遺囑中,指定他的長外孫守基·阿芬第為信仰的領導者——聖護,1957年守基·阿芬第去世後,巴哈伊的領導層由個人轉化為選舉和任命產生的管理系統,1963年選舉產生了首屆世界正義院。 === 巴孛 === 1844年,巴孛在伊朗的設拉子宣稱自己是伊斯蘭教什葉派信仰中的巴孛。隨著巴孛的信仰開始蔓延,伊斯蘭教士們將其視為威脅,巴孛的信徒遭受迫害,甚至有一段時期要面臨生死的選擇。政府與巴孛武裝之間發生過數次武力衝突,巴孛本人被囚禁,並於1850年被處死。 巴哈伊將巴孛尊為巴哈伊信仰的先驅,因為巴孛的著作引入了“上帝的顯示者“這一概念,這是即將降臨的彌賽亞,而據巴哈伊的信仰,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經文中所宣稱的,巴哈伊信仰的創始人巴哈尤拉的身份。巴孛的陵寢位於以色列的海法,是巴哈伊朝聖者的重要聖地。巴孛的遺體被秘密地從波斯轉移到這個聖地,並且安葬在巴哈尤拉指定的陵墓中。 === 巴哈尤拉 === 密爾薩·胡賽因·阿里是巴孛的早期追隨者之一,他後來得到巴哈尤拉的稱號。由於這個緣故,他於1852年被逮捕。他聲稱,在德黑蘭的地牢中,他受到啟示,他就是巴孛所企盼的那一位先知。1863年4月21日,他在巴格達向信徒們宣佈,他就是那位被預言之聖使。所以這一天也被訂為巴哈伊最重要的節日:“里茲萬節”,以此來紀念巴哈尤拉向天下昭示自己的使命。在他受迫害的時間裡,他撰寫了大量的書和作品以宣佈他的教義。從阿德里安堡和阿卡,他向一些東方的、歐洲和美洲重要的國王和君主、教宗庇護九世、伊斯蘭的君王以及其他宗教的領袖寄發了他的使命併發出號召:儘快地統一起來為建立起一個共同的信仰和持久的世界和平而努力。 此後不久,他被從波斯驅逐到奧斯曼帝國的巴格達,1863年4月21日,他在巴格達向信徒宣誓了自己的身份。在這個時期,巴哈尤拉與巴哈伊另外一個有爭議的領袖、也即巴哈尤拉的弟弟Subh-i-Azal之間的關係緊張,為避免引起爭鬥和分裂,他避世隱居於蘇雷曼尼葉山區達數年之久。巴哈尤拉的1866年宣告又將緊張推向頂點,而隨著時間流逝,他的影響與日俱增,整個巴哈伊信仰們又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隨後,巴哈尤拉先後被驅逐到伊斯坦布林、阿德里安堡(今埃迪爾內)在阿德里安堡,他給幾位統治者寫信,其中包括蘇丹阿布杜勒阿齊茲,宣稱自己是神的先知。結果是,巴哈尤拉被放逐到今日以色列境內的阿卡。 在他的生命接近終點時,對他的嚴厲監禁措施逐漸放鬆,他被允許生活在阿卡附近的家中,不過仍維持囚徒身份。1892年,他在那裡去世。他的陵墓是巴哈伊信徒每日禱告要面對的方向。在巴哈尤拉的一生中,他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許多是巴哈伊信仰的主要神學著作。 === 阿博都·巴哈 === 阿巴斯·阿芬第是巴哈尤拉的長子,他的稱號是阿博都巴哈,意為“巴哈之僕”。其父留下遺囑,任命他做巴哈伊的領袖,並指定他作信仰的首領,是巴哈尤拉著作的唯一權威解釋人。 阿博都·巴哈在父親被放逐、囚禁期間一直跟隨,直到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期間才被釋放。獲釋後,他一直旅行、演講、佈道、與巴哈伊信徒交流,傳播巴哈伊信仰。 === 巴哈伊行政機構 === 巴哈尤拉的《亞格達斯經》和《阿博都巴哈的遺囑》是關於巴哈伊行政體系的根本典籍。巴哈尤拉建立了選舉制的「世界正義院」,阿博都·巴哈建立了任命制的聖護制,並明確了兩個機構之間的關係。在阿博都巴哈的遺囑中,他任命了的長外孫守基·阿芬第為巴哈伊信仰的第一任聖護。 守基·阿芬第畢其一生翻譯了《巴哈伊文選》;發展了一個將巴哈伊信仰向全球擴充套件的計劃;開發了巴哈伊世界中心;回應了世界各地的詢問;建立了該宗教的管理結構,為世界正義院的選舉做好了準備。他在1957年去突然離世,未能留下任何遺囑指定繼承人。 在巴哈伊的地方、地區和國家三層的管理機構中,均有選舉產生的九名成員組成的「靈體會」,管理教區事務。同時,同級任命成員組成的理事會行使教育和保護教區的職能。巴哈伊教沒有教士階層。 世界正義院首次設立於1963年,是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管理機構,其九名成員由各國靈體會選舉產生。年滿21歲的巴哈伊信徒享有被選舉權;除世界正義院的9名成員必須是男性外,男女信徒有同等權力出任所有其他的職位。 === 國際拓展計劃 === 1939年阿芬第發起第一個七年拓展計劃,1946年再次推出類似計劃。1953年他發起十年向世界進軍計劃,為巴哈伊信仰的推廣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規劃,將巴哈伊的經典翻譯為多個語言,向未傳教國家派遣巴哈伊拓荒者。他在一封信中提出,拓展計劃將在世界正義院的指導之下進行。1964年,世界正義院開始了一個九年計劃,以及後續的幾個長期計劃,指導巴哈伊信仰在世界上拓展。 === 現階段的計劃 === 自1990年起,正義院主導了巴哈伊社群大規模擴充套件的預備計劃,組織地區居民的整合,建立地區管理機構和培訓設施。在最近完成的五年計劃裡(2001-2006)關注於發展設施和「保持大規模擴充套件和團結」。自2001年起,全世界的巴哈伊社群都鼓勵兒童課程,信徒聚會,和對巴哈伊宗教信仰的系統學習。2005年12月始,新的重點目標關注於青少年,特別是11至14歲之間的年輕人。 第二個五年計劃於2006年4月發起;呼籲世界各地的巴哈伊信徒在1500個社群中實施先進的增長模式和社群發展計劃。 同時推進本土化的多級選舉程式。從2001年至2021年的四個連續五年計劃的實施,被提高到用於紀念巴哈尤拉逝世一百週年。 == 信徒分佈 == 巴哈伊的資料估計,在全世界他們有超過600萬信徒。百科全書和類似資料記載,在21世紀初全世界有200至800萬巴哈伊信徒。《世界基督徒百科全書》估計,2000年全世界共有710萬巴哈伊信徒,分佈於218個國家和地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哈伊教從其發源地波斯和奧斯曼帝國傳入西方國家。又過了五十年,傳入第三世界國家。 根據《2004年世界年鑑》: 根據《不列顛年鑑》,以信徒所在國家數目統計,巴哈伊教是世界上分佈第二廣泛的宗教(僅次於基督教),出現在247個國家和地區,包括2,100個人種、種族和部落團體。其聖典有800種文字翻譯。據外交政策雜誌,巴哈伊信仰是2007年信徒人數增長率最快的宗教,為1.7%。 == 社會實踐 == === 勸誡 === 巴哈伊信仰律法的根本來源是巴哈尤拉的著作《亞格達斯經》。下列是其基本律法和宗教禮儀: * 年逾15歲的巴哈伊信徒每日進行義務祈禱。這類禱告文有三種,每日可選其一。 * 禁止背後誹謗和議論他人。 * 每年3月2日至20日的19天,成年(指年滿15週歲)、健康的巴哈伊信徒必須在日出到日落間齋戒。 * 巴哈伊信徒不得飲酒或使用毒品,除非有醫生處方。 * 不贊同婚外性行為。 * 嚴格禁止賭博。 《亞格達斯經》中的一些律法到今日仍然有效,並且其管理機構會給予某種程度的強制,隨著巴哈伊社群的擴大,巴哈尤拉對於其它律法的實施提供了一些循序漸進的方法。這些律法如果與信徒居住地的世俗法律無衝突,則信徒必須嚴格遵守,而禱告、禁食之類個人宗教禮儀完全是個人的義務。 === 婚姻 === 巴哈伊婚姻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結合,其目的是孕育兩個同伴與其子女間的靈性和諧、友愛和合一。巴孛對於婚姻的教誨是,它是「生存和得救的壁壘」,並且將婚姻和家庭置於社會的基石這一重要位置。巴哈尤拉高度評價婚姻,宣稱那是神的永恆誡命,夫妻應致力提高彼此的靈性,並且反對婚外情。巴哈伊不鼓勵離婚,但如果夫婦之間真的互相招致怨恨,根據巴哈伊律法,夫婦可以在分居一年以後,確認無法重燃愛火,仍然互相怨恨後離婚。 巴哈伊傾向於「瞭解對方的性格並且在婚前用一段時間彼此相知,一旦結婚就應有永結同心的意願。」雖然父母不應為子女選擇配偶,然而倆人決定結婚就必須徵得雙方父母的同意,即使其中一方不是巴哈伊信徒。 在巴哈伊信仰中,跨種族婚姻是大力稱許的。巴哈伊的婚禮很簡單:唯一必不可少的儀式是,新人必須在兩個證人面前宣讀婚姻誓言: === 工作 === 巴哈伊禁止閉門修道,而是努力將精神修養根植於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從事的工作不僅是必要、而且是當做一種崇拜形式。巴哈尤拉禁止乞丐或禁慾主義的生活方式,鼓勵信徒們「熱切關注」社會的需要。在巴哈尤拉的著作中,更進一步地強調了自我努力和服務人類在靈性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說本著為人類服務的精神而工作在神看來如同禱告和崇拜一樣。 巴哈伊在紐約和日內瓦的聯合國機構內設有辦公室,並且在聯合國的地區特使和機構中擁有代表。最近又在聯合國機構內設立了環境和婦女發展辦公室。巴哈伊還參與了其它聯合國部門的開發專案。在2000年聯合國世紀發展論壇,巴哈伊是高峰會議中唯一被邀請的非政府機構發言人。這篇文章有巴哈伊信仰與聯合國關係的詳盡資訊。 === 崇拜場所 === 巴哈伊聚會一般在信徒家裡或者租借場地舉行。在全世界有八座大洲靈曦堂。巴哈尤拉的著作中構想的機構叫做“邁什裡古勒-埃茲卡爾”,是包括醫院、大學等等的綜合體。 在土庫曼阿什哈巴德的巴哈伊第一座邁什裡古勒-埃茲卡爾是唯一符合這個要求的建築。它竣工於1908年為當地巴哈伊社團使用,是一棟超前於他所處的時代的新穎建築,但1938年被蘇維埃政府沒收。更可惜的是,後來的一場地震使這棟建築嚴重受損,於1963年被拆除。 === 曆法 === 目前的巴哈伊曆法是巴孛最早提出的。它的元年是巴孛開始宣教的1844年。用春分,也就是公曆的3月21日作為巴哈伊曆的元旦,這是從波斯的舊曆法裡繼承過來的。巴哈伊歷以日落為舊的一天之結束和新的一天之開始。 在巴哈伊曆中一年有19個月,每個月有19天,合共361天;另有4-5天為「愉快的日子」(閏日,阿亞密哈),從2月26日開始,3月1日結束。“十九”這個數字和波斯文“瓦希德 ”(獨一無二)冥合,此詞在波斯文中字母數值為十九。巴孛按他所理解的上帝的屬性,給每個月份命名:分別是:榮、華、美、耀、光、恩、道、全、名、力、志、智、權、言、問、尊、治、統、崇。其中最後一個月——崇月,從3月2日到3月20日,是巴哈伊教的齋月。巴哈伊教徒在每月的第一天會組織聚會,叫做十九日靈宴會,在集會上他們進行主要的社會活動和教義探討。 === 符號 === 巴哈伊教的正式符號是五角星,但是九角星的符號更加常用。該符號和裡面的字型代表的是至高者。符號由兩顆星重疊,有榮耀的光輝點綴,紀念三個合一。至高者的名字是「榮耀的至高者!」 === 在聯合國的活動 === 巴哈尤拉的著作提到了現代人類集體生活對於世界政府的需要。因此,巴哈伊信徒支援由國際聯盟和聯合國之類的組織改善國際關係。巴哈伊社群在以色列海法世界正義院的指導下,出任下列組織的顧問: *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 世界衛生組織 * 聯合國婦女權能署 * 聯合國環境署 == 迫害 == 巴哈伊宗教在伊斯蘭國家持續遭受迫害,尤其是在伊朗,在1978年至1998年間,逾200名教徒被處決。2006年12月16日,埃及最高法院判決,政府不承認巴哈伊宗教。結果,埃及的巴哈伊信徒無法取得各種政府簽發的証明檔案,包括身份證、出生證、死亡證、結婚證、離婚證、護照,以及其他需要列明宗教信仰的證件。同時,他們也失去被僱傭、受教育,甚至是接受醫療服務或投票的權利。埃及個人權利維護組織指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新聞公告對該組織提出的陳述和異議未作任何回應,僅僅討論了巴哈伊信仰的基本教義,而這些教義不應影響法院的判決。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巴哈伊信徒的居所定期受到政府搜查,而且信徒們被禁止進入大學學習或從事政府工作,有信徒因為參加巴哈伊經文的學習而被投入監獄。巴哈伊信徒的墓地受到侮辱,財產被剝奪,巴哈尤拉父親的故居被夷為平地。巴哈伊的朝聖地——巴孛的故居兩次被搗毀 。 巴哈伊的處境近期有進一步惡化;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2005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說,伊朗武裝力量司令部的一封密信表明巴哈伊信徒受到甄別和監視。2005年11月,極具影響力的國營報紙《Kayhan》由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任命的總編輯發表了30多篇醜化巴哈伊信仰的文章。有鑑於此,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報告特別撰稿人在2006年3月20日表示,她「對於此類監視行動的結果可能導致的對巴哈伊信徒的迫害和歧視感到擔憂」,該撰稿人所擔心的伊朗境內少數宗教的境況在近期開始惡化。 2010年8月,伊朗七名巴哈伊領導人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罪名為從事間諜活動、反對伊斯蘭政府的宣傳活動以及建立非法政府,激起美國、英國、荷蘭等國對伊朗的人權譴責。2010年9月,或由於國際影響及人權人士的活動,據稱該七名巴哈伊教人士被減刑一半至10年。 === 回應 === 普林斯頓大學的伊斯蘭研究學者伯納德·劉易斯認為,穆斯林和伊斯蘭權威機構對於如何接納巴哈伊之類的後伊斯蘭一神教頗感困擾,原因是:這類宗教的信徒既不能歸類於亞洲多神論或非洲泛靈論一類的信徒,也不能歸類於前期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信徒。更難接受的是,這類人的存在代表著對穆罕默德終極啟示的伊斯蘭教義的挑戰Lewis (1984) p.21。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引用 === === 來源 === ; 書籍 * * == 外部連結 == * 巴哈伊信仰 * 巴哈伊信仰中文網站 * 澳門巴哈伊社團 * 臺灣巴哈伊臺灣社團 * 香港巴哈伊社團 * 巴哈伊學術資料庫 *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 * 科學、宗教與發展論壇 * 天下一家雜誌
萊比錫
萊比錫(,索布語:Lipzk)是德國薩克森自由邦第一大城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第一大城市。位於薩克森自由邦中心。它的古稱是Lipsia或Lipzk,來源於斯拉夫語Липа,意思是“酸橙樹”或“椴樹”。歌德稱它為“小巴黎”。 == 歷史 == 在1015年的一個檔案中,第一次提到“萊比錫城堡”的名字。1165年這裡建立了一個市場。這個日期現在被認為城市的建城日,以後每年都要舉行兩次大的商業性集會;1268頒發的特許狀,使萊比錫集市更加規範化,成為博覽會的雛形。 1409年,萊比錫大學成立,萊比錫開始了成為出版業中心的的發展歷程,此後又成為1912年建立的德國國家圖書館的所在地。從1497年起萊比錫被允許開展博覽會。150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下詔,規定萊比錫周圍15德里的範圍內享有集市優先權。從此萊比錫的貿易集市地位日益突出,最終發展成今日世界聞名的博覽會之城。萊比錫圖書博覽會是世界最大的圖書交易及博覽會之一。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於1723年至1750年在萊比錫的聖多馬教堂工作。 1813年,萊比錫成為拿破崙戰爭中著名的萊比錫戰役(又稱“民族之戰”)的主戰場,拿破崙的軍隊被普魯士,奧地利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聯軍擊敗。為紀念這次戰役100週年,德國於1913年建立了民族之戰紀念碑。 萊比錫曾經是德國第一條長途鐵路的終點站,該鐵路建於1838年,從萊比錫到薩克森首府德累斯頓),萊比錫後來成為中歐鐵路運中的重要樞紐。萊比錫車站的建築也享有聲譽,現在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客運車站。 1863年,斐迪南·拉薩爾在萊比錫成立了德國的第一個工人政黨——全德工人聯合會(Allgemeiner Deutscher Arbeiterverein)。1920年代,法本化學康采恩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建立了龐大的化學及石油工業綜合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萊比錫遭到盟軍的猛烈轟炸,1945年4月18日遭美軍第2步兵師及第69步兵師侵入後淪陷。 從1952年到1990年,萊比錫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萊比錫專區的首府。1989年爆發了針對昂納克政權大規模、逢週一舉行的群眾抗議活動。兩德統一後,萊比錫發展十分迅速,現在居民已超過五十萬。 萊比錫是申請主辦2012年奧運會的城市之一,但是沒有透過第一輪選拔。 == 地理 == === 氣候 === 萊比錫屬溫帶海洋性氣候,且由於其位居相對內陸,亦受大陸性氣候之影響。 == 經濟 == 萊比錫以機械製造業展會業印刷為主。 2002年後,保時捷(Porsche)和寶馬(BMW)這2大汽車業巨頭將工廠遷入萊比錫。2009年,保時捷Panamera的四門式工廠在Leipzig開始運作。 == 交通 == 市內交通有路面電車(Straßenbahn)、公共汽車(Bus)、城郊列車(S-Bahn)等。主頁 == 體育 == === 足球 === thumb|萊比錫火車頭的主球場 德國足球協會(DFB)於1900年在萊比錫成立。該城市不僅是2006年世界盃小組賽抽籤地點,其中該屆的4場小組賽與1場16強淘汰賽亦於該市的中央球場進行。 萊比錫VfB於1903年贏得了首屆的德國足球冠軍,然而在二戰後,東德的足球俱樂部屢遭重組,而萊比錫VfB亦不例外,經多次重組後,最終於1966年重組為萊比錫火車頭。該俱樂部於國際賽場上屢有佳績,如冠軍、1973–74年歐洲足總盃四強、1986–87年歐洲盃賽冠軍盃亞軍等。 紅牛公司在2006年收購薩克森萊比錫失敗後,於2009年5月成功收購當時仍在第五級聯賽的,並將其重新命名為RB萊比錫,其後便不斷升級至更高等級的聯賽,並於2016年升至德甲,且在首個賽季即獲得該年度聯賽亞軍,獲得2017–18年歐洲冠軍聯賽的參賽資格。RB萊比錫在後續的賽事中亦屢有佳績,如2019–20年歐冠聯賽四強、2022年與2023年連續兩屆於德國足協盃奪冠等。 === 冰球 === 自20世紀初起,冰球在萊比錫漸漸變得流行,地方俱樂部亦隨之接連成立。 === 手球 === 是位於萊比錫的男子手球俱樂部,曾多次獲得東德手球聯賽的冠軍,並於1966年在歐洲手球冠軍聯賽中奪冠。然而該俱樂部在1975年遭到解散,1993年重新成立後,又於1995年因財務問題而再度解散,一直到2007年才回到德國等級最低的手球聯賽中參賽。2015年在中奪冠後,該俱樂部重新回到中參賽。該俱樂部以作為主球場。 是位於萊比錫的女子手球俱樂部,且被視為德國最成功的女子手球俱樂部之一,在國內聯賽與國際賽場上皆屢有佳績,該俱樂部亦以作為主球場。 == 地標 == * 萊比錫老市政廳():最初建於1556年,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現存者為戰後重建。內部現為萊比錫歷史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 萊比錫新市政廳():1897年由萊比錫建築師雨果·利希特設計,1905年10月7日完成。1905年以來作為萊比錫市行政機構所在地,位於萊比錫內環路西南角(馬丁路德環路)。 * 德意志國家圖書館():建於1913年,收藏自那時以來的全部德文書籍,現藏書超過800萬冊。 * 聖多馬教堂():該教堂以巴赫精心培養的聖多馬合唱團及巴赫的指揮而聞名。1723年-1750年,巴赫在此擔任管風琴師兼合唱指揮。他創作的《馬太受難曲》等名曲均在這裡首演。 * 巴哈博物館():展品有巴赫的樂譜手稿和當時的樂器。 * 格拉西博物館():也稱樂器博物館,是建於1925-1929年間的裝飾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含3家博物館,展品有3000件16到19世紀的樂器。 * 尼古拉教堂():是萊比錫最大的教堂。初建於1165年,是羅馬式和後期哥特式的建築風格。教堂內椰樹狀的巨柱和天花板充滿濃郁的異國風情。1989年前民主德國的革命發源於此。 * 新布商大廈音樂廳():世界著名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就設在這裡,1981年落成。 * 德國聯邦最高行政法院():原為德意志帝國最高法院。1933年2月27日,震驚世界的“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在此審判保共領導人季米特洛夫。 * 民族大會戰紀念碑():紀念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在萊比錫城南為對抗拿破崙入侵德意志而發生的萊比錫戰役。紀念碑高91米,為目前歐洲現存最大紀念碑。 * 奧古斯特廣場():位於市中心東部。它是該市最大的廣場,也是全德國最大的廣場之一。在二戰中被毀滅之前,曾是德國最美的廣場之一。 == 教育設施 == * 大學 ** 萊比錫大學() ** () ** () ** 萊比錫孟德爾頌音樂戲劇學院() ** 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 ** 萊比錫電信應用科技大學( == 友好城市 == 現時萊比錫與14座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包括: 國家 城市 締結日期 基輔 1961年(1992年更新) 波隆那 1962年(1997年更新) 克拉科夫 1973年(1995年更新) 布林諾 1973年(1999年更新) 里昂 1981年 塞薩洛尼基 1984年(2008年更新) 漢諾威 1987年 南京 1988年 法蘭克福 1990年 伯明翰 1992年 侯斯頓 1993年 特拉夫尼克 2003年 亞的斯亞貝巴 2004年 海爾茲利亞 2011年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L Category:德國城市
9月6日
9月6日是陽曆年的第249天(閏年是250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6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6日。 == 大事記 == === 前8世紀 === * 前776年:中國古代典籍詩經小雅中的十月之交中記載了觀測到的日食,這是人類史籍上記載的第一次日食。 === 3世紀 === * 394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領軍於冷河戰役擊敗叛亂者。 === 16世紀 === * 1522年:航海家塞巴斯提安·艾爾卡諾率領斐迪南·麥哲倫船隊中的維多利亞號返回西班牙桑盧卡爾。 === 17世紀 === * 1634年:新教軍隊在訥德林根戰役中慘敗於天主教聯盟。 === 19世紀 === * 1885年:巴爾幹山脈南部的東魯米利亞宣佈脫離鄂圖曼帝國,並且重新與保加利亞親王國合併。 * 1899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提出對華“門戶開放”政策的照會。 === 20世紀 === * 1901年: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在泛美博覽會遭到無政府主義者里昂·佐克茲暗殺,並在8天後逝世。 * 1930年:阿根廷軍官何塞·烏裡武魯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激進公民聯盟籍總統伊波利托·伊裡戈延。 * 1937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結束,改為“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 * 1939年:二戰:南非向德國宣戰。 * 1944年:二戰:盟軍解放比利時的伊佩爾。 * 1948年:朱莉安娜在阿姆斯特丹登基成為荷蘭女王。 * 1952年:英國法恩堡航空展飛行表演,31人罹難。 * 1966年:強力支援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總理亨德里克·弗倫施·維沃爾德遭到他人以刀刺殺。 * 1968年:史瓦濟蘭宣佈獨立。 * 1970年:四架民航飛機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相繼劫持至約旦。 * 1976年:蘇聯飛行員維克多·別連科中尉駕駛米格-25飛機。 * 1978年:美國、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國戴維營舉行最高階會議。9月17日簽署了“戴維營協議”。 * 1984年:韓國總統全鬥煥歷史性訪問日本。 * 1990年:香港沙田第一城煤氣爆炸,一死八傷。 * 1991年: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列寧格勒市民經過公民投票決定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 1991年:蘇聯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 * 1997年:黛安娜王妃的葬禮於西敏寺舉行,全球一共有至少二千五百萬人利用電視收看。 * 2000年:世界各國領導人在紐約召開了千禧高峰會,在會議中討論了21世紀之交聯合國的地位和角色。 === 21世紀 === * 2001年:黃雅斯小紅·在中國江蘇鎮江出生 * 2002年:。 * 2002年:白俄羅斯青年團及白俄羅斯愛國青年團合併成為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 * 2008年:中國北京第十三屆殘疾人奧運會開幕。 * 2008年:阿西夫·阿里·扎爾達里於選舉中當選巴基斯坦總統。 * 2018年:日本發生最大震度7級的平成30年北海道膽振東部地震。 * 2020年:香港原定舉行第七屆立法會選舉,但政府因應疫情延後一年,引起眾多巿民不滿並發起9月6日九龍大遊行。 == 出生 == * 1475年:塞巴斯蒂亞諾·塞利奧,義大利建築師(1554年逝世) * 1666年:伊凡五世,俄羅斯沙皇(1696年逝世) * 1729年:摩西·門德爾松,猶太裔德意志哲學家(1786年逝世) * 1757年:-{zh-cn:拉斐德侯爵;zh-hant:拉法葉侯爵;}-,法國將軍、政治家(1834年逝世) * 1766年:約翰·道爾頓,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1844年逝世) * 1802年:阿爾西德·道比尼,法國自然學家(1857年逝世) * 1807年:阿卜杜·卡迪爾,阿爾及利亞英雄(1883年逝世) * 1817年:米哈伊爾·科格爾尼恰努,羅馬尼亞政治人物、律師、歷史學家(1891年逝世) * 1856年:威廉·愛德華·德·溫頓,英國動物學家(1922年逝世) * 1860年:簡·亞當斯,美國爭取婦女、黑人移居權利運動者,193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35年逝世) * 1873年:木下嘉七郎,日本醫學家(1908年逝世) * 1876年:約翰·麥克勞德,蘇格蘭醫師、生理學家因發現胰島素(具爭議),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35年逝世) * 1879年:約瑟夫·魏爾斯,德國威瑪共和時期政治家,1921年至隔年期間擔任總理(1956年逝世) * 1883年:諾曼·伯基特,英國法官,第一代伯基特男爵(1962年逝世) * 1888年:老約瑟夫·P·肯尼迪,美國商人、政治家(1969年逝世) * 1892年:愛德華·阿普爾頓,英國物理學家,194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65年逝世) * 1893年:克萊爾·李·陳納德,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飛行員(1958年逝世) * 1895年: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德國航空航天工程師(1980年逝世) * 1900年:方誌敏,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1935年逝世) * 1906年:盧伊斯·弗德里科·萊洛伊爾,法裔阿根廷籍生物化學家,197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87年逝世) * 1913年:朱莉·吉布森,美國電影演員(2019年逝世) * 1917年: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1994年逝世) * 1923年:彼得二世·卡拉喬爾傑,南斯拉夫王國卡拉喬爾傑王朝末代君主(1970年逝世) * 1925年:方榮祥,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1989年逝世) * 1926年:星新一,日本科幻小說家(1997年逝世) * 1928年:羅伯特·梅納德·波西格,美國作家、哲學家,1974年所著《萬裡任禪遊》銷逾五百萬本(2017年逝世) * 1939年:利根川進,日本分子生物學家,198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40年:楊牧,臺灣著名詩人(2020年逝世) * 1943年:理察·羅伯茨,英國生物化學家、分子生物學家,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43年:羅傑·沃特斯,英國歌手、作曲家 * 1944年:克里斯提安·波坦斯基,法國藝術家(2021年逝世) * 1944年:唐娜·哈拉維,美國哲學家 * 1945年:永井豪,日本漫畫家 * 1948年:許冠傑,香港歌手、演員 * 1951年:沙班·紹利奇,塞爾維亞民謠歌手(2019年逝世) * 1952年:唐英年,香港政務司司長 * 1954年:卡莉·費奧麗娜,美國企業家,曾任惠普公司董事長兼CEO * 1957年:阿里·蒂凡達維,伊朗漫畫家、畫家、美術設計師、雕塑家和記者 * 1957年:米歇爾·讓,加拿大第27任總督 * 1957年:若瑟·蘇格拉底,葡萄牙第15屆憲法政府總理 * 1959年:楊貴媚,臺灣演員 * 1959年:張之亮,香港電影導演 * 1961年:本·戴維斯,英國電影攝影師 * 1963年:艾莉絲·希柏德,美國小說家 * 1963年:基爾特·威爾德斯,荷蘭自由黨領導人 * 1964年:渡邊慎一,日本動畫監督 * 1964年:蘿西·培瑞茲,美國電影女演員、編舞家、導演 * 1969年:侯昌明,臺灣主持人 * 1971年:王學兵,中國男演員 * 1972年:譚小環,香港女藝人 * 1972年:伊德瑞斯·艾爾巴,英國電視、戲劇、電影演員 * 1974年:林佑星,臺灣演員 * 1974年:查德·科爾曼,美國男演員 * 1975年:谷亮子,日本女子柔道運動員 * 1977年:冰川清志,日本男歌手 * 1977年:諾伐克·卡塔琳,匈牙利政治人物,現任匈牙利總統 * 1978年:岑寶兒,香港女演員 * 1978年:澤穗希,日本女子足球運動員 * 1980年:約瑟·尤保,奈及利亞足球員 * 1980年:塗經緯,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 1981年:鄭希怡,香港女歌手 * 1981年:阿部勇樹,日本足球運動員 * 1983年:張芸京,臺灣歌手 * 1983年:莫小棋,中國女演員 * 1983年:皮帕·米德爾頓,英國名媛 * 1986年:陳予新,臺灣女歌手、演員 * 1989年:金昭誾,韓國女演員 * 1989年:古爾·帕拉,巴基斯坦女歌手 * 1990年:李一桐,中國女演員 * 1990年:唐詩逸,中國女演員 * 1990年:河旼佑,韓國男子偶像團體ZE:A成員 * 1990年:約翰·沃爾,美國籃球運動員 * 1991年:楊秀措,中國女歌手、演員 * 1994年:井澤美香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95年:吉田綾乃克莉絲蒂,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 * 1996年:拉娜·羅德斯,美國女色情演員、模特兒 * 1998年:吳家忻,香港女藝人 * 1999年:派偉俊,臺灣男歌手 * 2006年:悠仁親王,日本皇室成員 * 生年不詳:袴田米良,日本漫畫家 * 生年不詳:三嶋黑音,日本女性插畫家、漫畫家 == 逝世 == * 265年:司馬昭,曹魏後期重臣(211年出生) * 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遼朝)開國皇帝(872年出生) * 952年:朱雀天皇,日本第61代天皇(923年出生) * 1511年:足利義澄,日本室町幕府第17代將軍(1481年出生) * 1529年:喬治·布勞羅克,瑞士弟兄會創始人之一(1491年出生) * 1566年:蘇萊曼一世,奧斯曼帝國在位最久的蘇丹(1494年出生) * 1683年:讓-巴蒂斯特·柯爾貝爾,法國政治家(1619年出生) * 1907年:蘇利·普呂多姆,法國詩人,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39年出生) * 1911年:下瀨雅允,日本發明家、工程學博士和大日本帝國海軍之(1860年出生) * 1939年:亞瑟·拉克姆,英國插畫家(1867年出生) * 1950年:奧拉夫·斯塔普雷頓,英國科幻小說家(1886年出生) * 1951年:章鴻釗,中國地質學家(1877年出生) * 1954年:胡利奧·阿科斯塔·加西亞,哥斯大黎加政治人物、外交官,第24任哥斯大黎加總統(1872年出生) * 1957年:謝爾蓋·馬洛夫,俄羅斯語言學家(1880年出生) * 1960年:顧隨,中國詩人及國學家(1897年出生) * 1962年:漢斯·艾斯勒,奧地利作曲家(1898年出生) * 1966年:瑪洛麗特·桑格,美國節育倡導者(1879年出生) * 1966年:亨德里克·弗倫施·維沃爾德,南非政治人物,第6任南非總理(1901年出生) * 1985年:史良,中國律師,民盟領導人(1900年出生) * 1998年:黑澤明,日本電影導演(1910年出生) * 2007年:馬德琳·恩格爾,美國作家(1918年出生) * 2007年:巴伐洛堤,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935年出生) * 2017年:盧特菲·澤德,美國邏輯學家、數學家(1921年出生) * 2019年:羅伯·穆加比,辛巴威政治人物,第2任辛巴威總統,自就任總理算起執政長達37年(1924年出生) * 2021年:尚-保羅·貝爾蒙多,法國電影演員(1933年出生) * 2021年:麥可·K·威廉斯,美國男演員(1966年出生) * 2021年:賀巖,德國律師、外交官(1967年出生) * 2022年:瑪莎·亨特,美國女演員、模特兒、社會活動家(1917年出生) * 2022年:賈斯特·傑克金,法國電影導演、攝影師、雕塑家(1940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國旗日 * : * :軍人節 * :軍人節 * :獨立日 * :妹妹日 == 參考資料 ==
9月7日
9月7日是陽曆年的第250天(閏年是251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5天。 在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7日。 == 大事記 == === 1世紀 === * 70年:猶太戰爭:羅馬帝國軍隊在提圖斯的率領下攻佔耶路撒冷。 === 12世紀 === * 1191年: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獅心王”理查一世於黎凡特擊敗埃及蘇丹薩拉丁。 === 13世紀 === * 1298年:馬可·波羅入獄,與魯思梯謙合作著成《馬可·波羅行記》。 === 17世紀 === * 1652年:郭懷一事件:臺灣漢人武裝起義,反抗荷蘭殖民統治。 * 1689年:清朝代表索額圖與俄羅斯代表費嶽多在尼布楚簽訂界定兩國邊界的《尼布楚條約》。 === 18世紀 === * 1776年:大陸軍總司令喬治·華盛頓派出海龜號潛艦,試圖攻擊停靠在紐約港的英國皇家海軍軍艦。 === 19世紀 === * 1812年: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率領大軍團在博羅金諾戰役重創俄羅斯軍隊,隨後攻佔莫斯科。 * 1821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建國,西蒙·玻利瓦爾當選總統 * 1822年:被葡萄牙廢黜的巴西攝政王佩德羅一世宣佈巴西脫離葡萄牙而獨立。 * 1853年:上海小刀會發動起義,計劃與太平天國相會合。 * 1893年:英國移民於義大利成立了熱那亞板球與足球俱樂部,成為義大利歷史上最悠久的足球俱樂部之一。 === 20世紀 === * 1901年: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的情況下,清朝政府和英國、美國等11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 * 1904年:英國強迫西藏簽署《拉薩條約》。 * 1923年:聞一多的詩集《紅燭》由泰東書局出版。 * 1936年:袋狼滅絕。 * 1940年:二戰:納粹德國在不列顛戰役中改變戰略,對英國首都倫敦展開大規模轟炸。 * 1940年:根據克拉約瓦條約和維也納裁決,在義大利允許下羅馬尼亞將南多布羅加地區割讓予保加利亞。 * 1945年:二戰:駐守威克島的日本軍隊向美軍投降。 * 1953年:赫魯曉夫正式就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中,中國宣佈將會在中印邊界增兵。 * 1970年:約旦軍隊與巴勒斯坦游擊隊在安曼發生武裝衝突。 * 1975年:香港佳藝電視成立,但維持不足三年便倒閉。 * 1975年:中國發現中原油田。 * 1975年:周恩來會見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書記伊利耶·維爾德茨,是周生前最後一次接見外賓。 * 1977年:美國和巴拿馬政府簽署《巴拿馬條約》,美國承諾在20世紀結束前交還巴拿馬運河。 * 1979年:ESPN成立。 * 1980年:華國鋒在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宣佈不再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 * 1982年:香港恆隆銀行擠提。 * 1986年:德斯蒙德·圖圖出任南非開普敦聖公會大主教,成為南非首位黑人大主教。 * 1987年:GSM行動電話標準出現,行動電話開始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 * 1996年: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完工下水。 * 1996年:《迪迦奧特曼》由東京廣播公司在日本首次放送。 * 2000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首腦會議在紐約舉行。 === 21世紀 === * 2008年:第四屆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10年:中國漁船和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釣魚臺列嶼附近海域發生相撞,引發兩國在外交以及主權方面的嚴重爭議。 * 2011年: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發生空難,造成43人當場罹難,其中包括雅羅斯拉夫爾火車頭冰球隊全體運動員。 * 2012年:中國雲南省彝良縣附近地區連續發生兩場地震,至少造成80人死數百人傷。 == 出生 == * 786年:嵯峨天皇,日本第52代天皇(842年逝世) * 1533年:伊莉莎白一世,英格蘭、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1603年逝世) * 1707年:布豐,法國博物學家、數學家、生物學家、作家(1788年逝世) * 1709年:塞繆爾·約翰遜,英國文評家、詩人、散文家、傳記家,獨力編出《約翰遜字典》(1784年逝世) * 1709年:弗朗索瓦-安德烈·丹尼根·菲利多爾,法國西洋棋大師、喜歌劇作曲家(1795年逝世) * 1795年:約翰·威廉·波里道利,歷史上首位現代吸血鬼故事作者(1821年逝世) * 1810年:赫爾曼·海因裡希·戈森,普魯士經濟學家,首先闡述邊際效用理論(1858年逝世) * 1817年:黑塞-卡塞爾的露易絲,丹麥王后(1898年逝世) * 1826年:譚衛道,法國天主教遣使會會士、動物學家、植物學家(1900年逝世) * 1829年:奧古斯特·凱庫勒,德國有機化學家(1896年逝世) * 1836年:劉銘傳,清朝政治人物,首任臺灣巡撫(1896年逝世) * 1857年:安哈爾特的伊麗莎白群主,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國的大公夫人(1933年逝世) * 1860年:摩西奶奶,美國素人畫家(1961年逝世) * 1909年:伊利亞·卡贊,希臘裔美國話劇、電影導演(2003年逝世) * 1911年:託多爾·日夫科夫,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領導人(1998年逝世) * 1912年:戴維·帕卡德,美國惠普公司創始人之一(1996年逝世) * 1914年:詹姆斯·範·艾倫,美國科學家(2006年逝世) * 1917年:約翰·康福思,澳大利亞化學家,197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2013年逝世) * 1923年:彼得·勞福德,美國演員(1984年逝世) * 1924年:丹尼爾·井上,日裔美國聯邦參議員(2012年逝世) * 1930年:博杜安,比利時國王(1993年逝世) * 1931年:查爾斯·卡米萊裡,馬爾他作曲家(2009年逝世) * 1934年:奧馬爾·卡拉米,黎巴嫩總理(2015年逝世) * 1934年:丁羽,香港資深配音員、藝員 * 1935年:阿卜杜·迪烏夫,塞內加爾政治人物,第2任塞內加爾總統 * 1936年:巴迪·霍利,美國創作歌手、搖滾樂先驅(1959年逝世) * 1938年:亞歷克塞·澤範蘭傑斯,俄羅斯數學家(2014年逝世) * 1940年: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印尼政治人物,第4任印尼總統(2009年逝世) * 1943年:貝弗利·麥克拉克林,加拿大第17任首席大法官 * 1944年:維利博爾·米盧蒂諾維奇,塞爾維亞裔墨西哥足球教練 * 1948年: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2022年逝世) * 1949年:葛洛莉雅·蓋諾,美國歌手 * 1951年:朱莉·凱夫納,美國演員 * 1953年:細野秀雄,日本材料學家 * 1954年:弗朗西斯科·古特雷斯,東帝汶政治人物,第6任東帝汶總統 * 1958年:陳百強,香港歌手(1993年逝世) * 1958年:朱玲玲,香港女演員 * 1959年:德魯·韋斯曼,美國醫學家,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60年:埃爾辛·塔塔爾,土耳其裔賽普勒斯政治人物,現任北賽普勒斯總統 * 1962年:阿列克謝·達尼洛夫,烏克蘭政治家,烏克蘭國會議員 * 1965年:安琪拉·基柯基沃,羅馬尼亞女高音歌劇歌唱家 * 1968年:陳熙瓊,韓國女演員 * 1969年:凱爾·巴斯,美國對沖基金經理 * 1973年:朱迅,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 1973年:沙隆·伊麗莎白,美國演員、模特兒 * 1974年:高橋廣樹,日本男性聲優 * 1974年:馬里奧·弗裡克,列支敦斯登足球運動員 * 1975年:阿部典史,日本摩托車選手(2007年逝世) * 1976年:王勁力,臺灣棒球選手 * 1977年:大野愛果,日本作曲家、歌手 * 1978年:戴文·薩瓦,加拿大男演員 * 1979年:吉住梢,日本女性聲優 * 1980年:埃姆雷·貝勒茲奧盧,土耳其足球員 * 1980年:賈瓦德·內科南,伊朗足球運動員 * 1981年:劉晨芝,美國華裔、香港女歌手 * 1982年:黃婉伶,香港女歌手 * 1982年:謝婷婷,香港女藝人 * 1982年:白石涼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84年:大久保麻梨子,日籍臺灣女藝人 * 1984年:薇拉·茲沃納列娃,俄羅斯女子職業網球運動員 * 1984年:芭比·基亞古拉尼,烏幹達慈善家、作家 * 1987年:穆罕默德·阿赫桑,印尼男子羽球運動員 * 1987年:伊雯·瑞秋·伍德,美國演員、歌手 * 1987年:雅歷珊查·禾絲妮雅克,波蘭裔加拿大女子網球選手 * 1988年:張惠雅,香港女子偶像組合HotCha成員 * 1988年:凱文·洛夫,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89年:山下大輝,日本男性聲優 * 1989年:Aiki,韓國舞者 * 1989年:洛倫·奧爾雷德,美國女歌手、詞曲作家、鋼琴家 * 1990年:禾浩辰,臺灣男演員 * 1990年:林敬倫,臺灣男演員 * 1992年:唐安琪,中國女子偶像團體SNH48成員 * 1992年:森田涼花,日本女演員 * 1994年:韓忠羽,臺灣女子團體A'N'D成員 * 1994年:山崎賢人,日本男演員、模特兒 * 1995年:村上奈津實,日本女性聲優 * 2002年:小坂菜緒,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日向坂46成員 == 逝世 == * 251年:司馬懿,三國時代的曹魏大臣(179年出生) * 494年:蕭昭業,南朝齊第3任皇帝(473年出生) * 859年:唐宣宗李忱,唐朝第19代皇帝(810年出生) * 934年:孟知祥,五代十國時期後蜀開國皇帝(874年出生) * 1134年:阿方索一世,亞拉岡與納瓦拉國王(1073年出生) * 1312年:費爾南多四世,卡斯蒂利亞國王(1285年出生) * 1365年:伯顏忽都皇后,元朝皇后,1337年被冊封為元惠宗的第二任皇后(1324年出生) * 1559年:羅伯特·司提反,法國印刷商及學者(1503年出生) * 1566年:尼古拉·茲林斯基,克羅埃西亞將領(1506年出生) * 1700年:威廉·羅素,英格蘭貴族、政治家,第一代貝德福德公爵(1613年出生) * 1809年:拉瑪一世,泰國曼谷王朝第一代國王(1737年出生) * 1910年:威廉·霍爾曼·亨特,英國畫家(1827年出生) * 1921年:甘為霖,19世紀後期在臺灣南部傳教,1891年10月於臺南創立全臺第一所盲人學校,因此被稱為臺灣盲人教育的開創者。(1841年出生) * 1939年:泉鏡花,日本文學家(1873年出生) * 1951年:,美國藝術家(1871年出生) * 1978年:凱思·穆恩,英國音樂家、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演員,搖滾樂團誰人樂隊鼓手(1946年出生) * 1985年:喬治·波利亞,匈牙利裔美國數學家、數學教育家(1887年出生) * 1990年:A·J·P·泰勒,英國歷史學家(1906年出生) * 1994年:吳印鹹,中國攝影家(1900年出生) * 1994年:特倫斯·揚,華裔英國導演(1915年出生) * 1997年:蒙博託·塞塞·塞科,剛果政治人物,前任薩伊共和國總統(1930年出生) * 2004年:龍冬花,中國政治人物,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29年出生) * 2014年:李香蘭,中國出生的日本電影演員與歌手,並曾任日本參議院參議員(1920年出生) * 2014年:權梨世,韓國女歌手,女子組合Ladies' Code成員。(1991年出生) * 2016年:約瑟夫·凱勒,美國數學家。(1923年出生) * 2016年:葉秀山,中國哲學家(1935年出生) * 2016年:徐婷,中國女演員(1990年出生) * 2018年:常寶華,中國第六代相聲演員、曲藝名家。(1930年出生) * 2018年:盛中國,中國小提琴演奏家(1941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國家瀕危物種日 * :獨立日 * :憲法日 * :勝利日 * :空軍節 * :軍隊情報處節 == 參考資料 ==
9月8日
9月8日是陽曆年的第251天(閏年是252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4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8日。 == 大事記 == === 7世紀 === * 617年:李淵於霍邑之戰中擊敗隋軍,得以兵通長安。 === 8世紀 === * 712年:中國唐朝唐睿宗傳位其子唐玄宗。 === 12世紀 === * 1198年:霍亨斯陶芬王朝計程車瓦本的菲利普受冕為羅馬人之王。 === 13世紀 === * 1276年:若望二十一世當選教宗。 * 1278年:安道爾從阿拉貢王權控制中獨立。 === 14世紀 === * 1331年:斯特凡·烏羅什四世自立為塞爾維亞國王。 * 1380年:莫斯科大公國大公迪米崔·頓斯科伊領導的聯軍在庫里科沃之戰擊敗欽察汗國的軍隊。 === 16世紀 === * 1504年: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創作的大理石雕像大衛像首次在佛羅倫斯的市政廳舊宮展出。 * 1514年::波蘭軍隊擊敗俄羅斯軍隊。 * 1522年:西班牙環球船隻維多利亞號返回歐洲。 * 1565年:西班牙派軍在佛羅里達聖奧古斯丁登陸,建立在北美的第一塊殖民地。 * 1565年:聖約翰騎士團堅守馬耳他,擊退奧斯曼帝國的圍攻。 === 17世紀 === * 1652年:臺灣爆發郭懷一事件,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赤崁擊退郭懷一的攻勢。 * 1655年:大北方戰爭中,瑞典國王卡爾十世·古斯塔夫攻佔華沙。 === 18世紀 === * 1796年:拿破崙·波拿巴率軍在義大利巴薩諾-德爾格拉帕擊敗奧地利軍隊。 === 19世紀 === * 1855年:法國在馬拉科夫戰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宣告著克里米亞戰爭以俄羅斯的失敗告終。 * 1862年:俄羅斯千年紀念碑於諾夫哥羅德克里姆林被建立。 * 1888年:英國足球管理者威廉·麥格雷戈與數個足球俱樂部創辦的英格蘭足球聯賽開始首個賽季比賽。 * 1900年:颶風襲擊美國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敦地區,致使6000人死亡。 === 20世紀 === * 1902年:北京師範大學首次校慶。 * 1926年:德國獲准加入國際聯盟。 * 1934年:失火,137人喪生。 * 1941年:二戰:德軍開始圍攻列寧格勒,列寧格勒圍城戰開始。 * 1943年:二戰:義大利投降,義大利殖民帝國崩潰。德軍進駐義大利控制的法國義佔區、黑山、克羅埃西亞獨立國西部、阿爾巴尼亞王國以及意佔希臘。2天後德軍發動軸心行動南下佔領義大利半島,日軍佔領了天津意租界和上海公共租界(1941年12月被日軍佔領)殘存的義大利界區。 * 1944年:二戰:納粹德國向英國首次發射V-2火箭。 * 1944年:二戰:,終止了與德國的同盟,新政府對納粹德國宣戰。 * 1945年:二戰時日本對美廣播員東京玫瑰之一戶慄鬱子被捕。 * 1945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單方面宣佈成立在東京建立駐日盟軍總司令,以實現美國對日本的單獨佔領。 * 1946年:保加利亞廢除君主制,末代沙皇西美昂·薩克森-科堡-哥達斯基宣佈退位並流亡國外。 * 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正式使用現在的國旗。 * 1951年:48個國家在舊金山同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 * 1951年:日本發表宣言,宣佈全面放棄庫頁島的領有權。 * 1954年:美國、英國、泰國、菲律賓等8個國家在馬尼拉簽署建立東南亞條約組織的集體安全條約。 * 1956年:中國成功試製新型噴氣式飛機。 * 1960年:美日安保條約簽訂。 * 1961年:。 * 1966年:星際迷航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首播。 * 1967年:第一個國際掃盲日。 * 1967年:香港政府頒布法例,禁止市民藏有煙花炮竹。 * 1974年: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宣佈無條件赦免前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在職期間可能犯下的罪行。 * 1978年:世界上第一隻人工授精繁殖的大熊貓在北京動物園誕生。 * 1979年:陳肖霞在世界大學運動會上為中國獲得第一個跳水冠軍。 *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拍賣土地使用權。 * 1991年:馬其頓共和國宣佈從南斯拉夫獨立。 * 1992年:日本二戰後首次向海外派兵。 * 1994年:綠色和平披露美向日提供核技術。 * 1994年:全美航空427號班機因垂直尾翼故障,在賓夕法尼亞州比佛-{zh-hans:縣;zh-tw:郡;zh-hk:縣}-墜毀,機上127人全部罹難。 * 1997年:。 * 1998年:澳門發生連環爆炸案,造成五名警員及數名記者受傷。 * 2000年:聯合國首腦會議上由189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千年宣言》。 * 2000年:阿爾巴尼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2000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在華盛頓舉行中美高峰會。 === 21世紀 === * 2001年:香港大老山隧道六車連橫相撞,兩死十七傷。 * 2016年:國際掃盲日進入50週年慶,主題為「」(閱讀過去,書寫未來)。 * 2021年:印度尼西亞萬丹省城市丹格朗一座超收囚犯的監獄發生火災,造成44人死亡和77人受傷。 * 2022年:英國女王暨大英國協王國君主伊莉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摩拉城堡因病逝世,其子查爾斯三世繼位。 * 2023年:摩洛哥馬拉喀什-薩菲大區發生MW 6.8的強烈地震,造成2,946人死亡、5,647人受傷。 == 出生 == * 685年: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皇帝(762年逝世) * 828年:阿里·納基,十二伊瑪目之一(868年逝世) * 1157年:理查一世,英格蘭國王(1199年逝世) * 1157年:桑喬二世,葡萄牙、阿爾加維國王(1248年逝世) * 1474年:阿里奧斯託,義大利文藝復興詩人(1533年逝世) * 1588年:馬蘭·梅森,法國神學家、數學家、音樂理論家(1648年逝世) * 1621年:路易二世·德·波旁,法國軍人、政治家,孔代親王(1686年逝世) * 1633年:斐迪南四世,奧地利王儲、波希米亞國王、匈牙利國王、羅馬人民國王(1654年逝世) * 1749年:瑪麗·特蕾絲·路易絲,法國王族,朗巴勒親王妃(1792年逝世) * 1749年:約蘭德·德·波利內,法國貴族(1793年逝世) * 1750年:谷風梶之助,日本江戶時代相撲力士,第4代橫綱(1795年逝世) * 1779年:穆斯塔法四世,奧斯曼帝國第29任蘇丹,兼任哈里發(1808年逝世) * 1830年:弗雷德裡克·米斯特拉爾,法國詩人(1914年逝世) * 1841年:-{zh-hans:安東寧·德沃夏克;zh-hk:安東寧·德伏扎克;zh-tw:安東寧·德弗札克;}-,捷克作曲家(1904年逝世) * 1846年:遮打爵士,亞美尼亞裔香港商人(1926年逝世) * 1852年:朝鮮高宗李熙,李氏朝鮮第26代君主,大韓帝國開國君主(1919年逝世) * 1860年:艾伯特·馮·李寇克,德國探險家(1930年逝世) * 1893年:陳建功,中國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71年逝世) * 1894年:威廉·皮佩爾,荷蘭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評論家(1947年逝世) * 1897年:吉米·羅傑斯,美國「鄉村音樂之父」(1933年逝世) * 1898年:唐炳源,香港實業家、政治家(1971年逝世) * 1901年:巴人,中國作家(1972年逝世) * 1918年:德里克·巴頓,英國化學家,196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98年逝世) * 1922年:林登·拉羅奇,美國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活動家,數個政治團體創始人,美國總統競選的「長期候選人」(2019年逝世) * 1923年:帕特里克·普倫基特,英國貴族,第七代普倫基特男爵(1975年逝世) * 1923年:拉蘇爾·伽姆扎托夫,俄羅斯阿瓦爾族詩人(2003年逝世) * 1924年:溫德爾·H·福特,美國政治人物,第53任肯塔基州州長,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2015年逝世) * 1925年:彼得·塞勒斯,美國影星、喜劇演員(1980年逝世) * 1930年:阮高奇,越南政治人物(2011年逝世) * 1933年:辜濓松,臺灣企業家(2012年逝世) * 1933年:-{zh-hans:邁克爾·弗萊恩; zh-hant:麥可·佛來恩}-,英國當代著名劇作家、小說家 * 1934年:彼得·馬克斯韋爾·戴維斯,英國衛音樂作曲家(2016年逝世) * 1939年:米歇爾·羅什,法國男子馬術運動員(2004年逝世) * 1941年:伯尼·桑德斯,美國政治人物,現任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 * 1947年:哈爾多爾·奧斯格里姆松,冰島政治人物,前任冰島總理(2015年逝世) * 1947年:瓦列裡·阿法納西耶夫,俄羅斯鋼琴家,指揮家,作家、詩人 * 1950年:龍田直樹,日本男性聲優 * 1951年:柯建銘,臺灣政治人物 * 1952年:土師孝也,日本男性聲優 * 1954年:雷蒙德·奧迪爾諾,美國陸軍退役上將(2021年逝世) * 1958年:宮本充,日本男性聲優 * 1959年:島津冴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62年:托馬斯·克萊舒曼,德國演員 * 1963年:松本人志,日本搞笑藝人、導演 * 1965年:蔡重光,臺灣乒乓球教練 * 1967年:高橋真,日本漫畫家 * 1967年:橫田久則,日本棒球選手、教練 * 1970年:熊井統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70年:西澤裕司,日本劫機犯 * 1971年:盛本真理子,日本模特兒 * 1971年:馬丁·費裡曼,英國男演員 * 1972年:黃慧君,香港電視監製 * 1972年:關智一,日本男性聲優 * 1974年:小伏伸之,日本男性聲優 * 1975年:相馬茜,臺灣藝人 * 1975年:洛斯·昆,諾魯政治人物,第32任諾魯總統 * 1976年:顏行書,臺灣籃球運動員、藝人 * 1976年:羅曼·沙羅諾夫,俄羅斯足球運動員 * 1977年:真田麻美,日本女性聲優 * 1979年:P!nk,美國搖滾女歌手 * 1980年:門脇舞以,日本女性聲優 * 1981年:謝杏芳,中國羽毛球運動員 * 1981年:摩頓柏達臣,挪威足球運動員 * 1983年:陳蕊蕊,香港女藝人 * 1984年:陳旭智,香港足球運動員 * 1984年:維塔利·佩特羅夫,俄羅斯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 1985年:光村龍哉,日本樂團NICO Touches the Walls成員 * 1986年:基裡爾·納巴布金,俄羅斯足球運動員 * 1987年:馬塞爾·阮,越德混血體操運動員 * 1987年:維茲·卡利法,美國說唱歌手 * 1987年:珊圖·鍾斯,美國模特兒 * 1989年:沈愛琳,香港女藝人 * 1989年:艾維奇,瑞典音樂製作人、唱片騎師、混音師、唱片製作人(2018年逝世) * 1990年:容韻琳,澳門童星 * 1991年:樸素淡,韓國女演員 * 1992年:黃婷婷,中國女子偶像團體SNH48成員 * 1994年:和氣杏未,日本女性聲優 * 1996年:高木美佑,日本女性聲優 * 1997年:拉斯·努特巴爾,日裔美國職業棒球運動員 * 2001年:尹炫晳,韓國男子偶像團體CIX成員 == 逝世 == * 394年:阿波加斯特,羅馬帝國將領(出生年不詳) * 780年:利奧四世,東羅馬帝國皇帝(750年出生) * 846年:白居易,唐朝詩人(750年出生) * 1397年:伍德斯托克的托馬斯,英國王子(1355年出生) * 1425年:卡洛斯三世,納瓦拉國王將領(1361年出生) * 1476年:約翰二世,阿朗松公爵(1409年出生) * 1519年:北條早雲,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第一代後北條氏當主(1432年出生) * 1613年:卡洛·傑蘇阿爾多,義大利作曲家(1566年出生) * 1645年:弗朗西斯科·德·戈維多,西班牙政治家及作家(1580年出生) * 1811年:彼得·西蒙·帕拉斯,德國博物學家(1741年出生) * 1867年:約翰·L·赫姆,美國政治人物,第18、24任肯塔基州州長(1802年出生) * 1871年:羅伯濟,義大利天主教傳教士(1805年出生) * 1894年: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德國物理學家(1821年出生) * 1922年:亞歷山大·史密斯,英國化學家、教育家(1865年出生) * 1933年:,美國化學家,凡士林的發明者(1837年出生) * 1933年:費薩爾一世,伊拉克國王(1883年出生) * 1943年:尤利烏斯·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作家(1903年出生) * 1954年:安德烈·德蘭,法國畫家,野獸派創始人之一(1880年出生) * 1955年:川村竹治,日本政治人物,第12任臺灣總督(1871年出生) * 1970年:珀西·勒巴朗·斯賓塞,美國工程師、發明家,微波爐的發明者(1894年出生) * 1981年:湯川秀樹,日本物理學家(1907年出生) * 1987年:曹靖華,中國翻譯家(1897年出生) * 1995年:張愛玲,中國作家(1921年出生) * 1997年:于占元,香港著名動作指導(1905年出生) * 2003年:-{zh-cn:萊尼·裡芬斯塔爾; zh-tw:蘭妮·萊芬斯坦}-,德國女演員、導演、電影製作人(1902年出生) * 2004年:雷蒙·馬塞蘭,法國政治人物,曾任法國內政部長(1914年出生) * 2006年:馮建民,香港警務處前總警司(1956年出生) * 2006年:梁中昀,香港家長協進會主席(1950年出生) * 2015年:麥仕德,英國陸軍將領(1923年出生) * 2015年:諸志祥,中國大陸作家,《黑貓警長》作者(1941年出生) * 2017年:中嶋聰彥,日本演員、配音員、音響監督(1962年出生) * 2022年:伊麗莎白二世,前任英國女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1926年出生) * 2023年:胡賜道,新加坡政治人物(1926年出生) * 2023年:寺澤武一,日本男性漫畫家、插畫家(1955年出生) * 2023年:費魯茲米斯南,馬來西亞歌手,因模仿比·南利而聞名(1985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國際掃盲日 * 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 * 世界物理治療日,臺灣訂為物理治療師節 * 教會:童貞女聖馬-{利}-亞日(只適用港澳地區) * :殉教者紀念日 * :國慶節 * :獨立日 * :勝利日 * :勝利日 * :博羅金諾戰役紀念日 * (舊金山):邵逸夫日
易學
易學是關於《易經》和事物變易的學問。 ==易學== 易學基本有以下要素: #易理:陰陽消長,互補轉化。可分為: #*“變易”: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 #*“易簡”:執簡馭繁,多樣性中求統一; #*“不易”:多樣變化之中守常制恆的規律。 #易象:是易理的符號化,由--陰爻,—陽爻按天、地、人的關係組成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後來,觀察到的事物越來越廣泛,卦與卦的關係也需探討,進而出現重卦,即六十四卦。 #易數:類似於數學。 從古到今,易學的主要載體《易經》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從《連山》、《歸藏》、《元包》到《帛書周易》,再到《周易》,各不相同。 ==易學流傳== ===西漢=== 西漢時,易學主要分為四派 #第一派為主流三派(施氏學、孟氏學、梁丘氏學),傳承如下: #*孔子傳魯商瞿(字子木),再傳魯橋庇(字:子庸),再傳江東馯臂(字:子弓),再傳燕周醜(字:子家),再傳東武孫虞(字:子乘),再傳齊田何(字:子裝)。田何傳東武王同(字:子中)、雒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和梁項生。 #*#王同傳淄川楊何(字叔元)。 #*#丁寬本為梁項生徒,後再直接師從田何,並學於周王孫。後來,丁寬傳田王孫,田王孫再傳施讎、孟喜、梁丘賀。 #*##施氏學:施讎傳張禹、琅邪魯伯。 #*##*施家張學、施家彭學:張禹傳淮陽彭宣、沛戴崇(字:子平)。 #*##*琅邪魯伯傳太山毛莫如(字:少路)、琅邪邴丹(字:曼容)。 #*##孟氏學:有說孟喜傳趙賓、焦延壽,但皆不知真假。 #*##梁丘氏學:梁丘賀除了師從田王孫外,還師從京房。 #第二派為京氏學,傳承如下: #*隱士(一說孟喜)傳焦延壽,再傳京房,京房傳東海殷嘉、河東姚平、河南乘弘。 #第三派為高氏學,傳承如下: #*高相自言學於丁寬,傳子康及蘭陵毋將永。 #第四派為費氏學,傳承如下: #*費直(長於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傳琅邪王璜(字:平中;又傳古文尚書)。 #第五派為韓氏學,傳承如下: #*燕韓嬰後有(不一定是直接傳承,可能是累傳)涿郡韓生,再傳蓋寬饒(本師從孟喜)。 *高氏學和費氏學皆無學官。《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 == 參考文獻 == == 參見 == * 《易經》 * 《易傳(十翼)》 * 中國哲學 * 辯證法
阿飛正傳
是1990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劇情片,由王家衛執導,多位香港影壇巨星演出,包括張國榮、劉德華、張曼玉、劉嘉玲、張學友、潘迪華、梁朝偉,電影於香港及菲律賓取景拍攝。本片囊括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及第28屆金馬獎共十一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重要獎項,張國榮憑此電影獲得生前唯一一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在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第三名。 == 劇情 == 1960年代初香港,英俊不覊的旭仔(阿飛)(張國榮 飾)是上海移民,他從未見過生母,自小由養母(潘迪華 飾)養大,因此長大後他對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女人都冷酷無情。放蕩不羈的他先後與南華體育會售票員蘇麗珍(張曼玉 飾)和舞女咪咪(劉嘉玲 飾)同居,但後來又相繼拋棄了她們。旭仔決要找到生母,為此他隻身前往菲律賓,可是生母拒見,旭仔帶著怨恨離開。旭仔在離開香港前,將車子給予歪仔(張學友 飾)。咪咪發現旭仔走了,問歪仔知不知道他在那裡,歪仔告訴她旭仔去了菲律賓,並將旭仔的車子賣掉,將錢給她去菲律賓找旭仔。 一直暗戀蘇麗珍的警察超仔(劉德華 飾)目睹了蘇麗珍與旭仔的決裂,並在母親死後,決定改行去跑船。超仔在菲律賓唐人街又遇上了旭仔,不過他假裝自己不認識他。不久,旭仔因為買賣假護照而在一場毆鬥中身負重傷,超仔問他記不記得某年4月16日下午3時他在做甚麼,旭仔說要記得的他永遠記得,但是他叫超仔告訴蘇麗珍他已經不記得了。最後超仔守著死在一列異國火車上的旭仔。 在影片結尾,周慕雲(梁朝偉 飾)整裝待發,踏出自己的路途。 ==演員表== ===主要演員=== 演員 角色 關係/暱稱 張國榮 旭仔 / 阿飛 劉德華 超仔 警察,暗戀蘇麗珍。 張曼玉 蘇麗珍 在澳門長大,旭仔的女友。 劉嘉玲 咪咪(梁鳳英) 旭仔的女友 張學友 歪仔 旭仔的好友,暗戀咪咪 潘迪華 麗貝卡 旭仔的養母。 梁朝偉 下一個阿飛(周慕雲) 為《花樣年華》、《2046》主角 ===其他演員=== * 達尼洛·安圖內斯:飾 麗貝卡的舊情人 * :飾 旭仔的生母 * :飾 飯店侍女 ==軼事== 張國榮於紅館開33場封咪演唱會前,已落實接拍吳宇森電影《縱橫四海》,並且已經成功簽署片約並收取片酬,他的原意是在紅館開完演唱會及拍竣《縱橫四海》後便移居加拿大,事實卻剛剛相反。黎明前經理人陳善之(當時是華星娛樂的職員)是第一個讓張國榮遇上王家衛導演的中間人,王家衛最初找張國榮拍《阿飛正傳》時,本來只打算讓他客串拍兩星期的戲。但後來王家衛認為張國榮表現優異,逐漸加重他的戲份,結果由只是友情客串變成了第一男主角。第一天戲份於皇后飯店拍攝,六個主演的演員齊集現場拍攝,第一個試鏡的是張學友,他要吃二十多份義大利粉;緊接是劉嘉玲,共拍了98個抽煙鏡頭;張國榮緊隨其後,拍了14個玩牙籤鏡頭;至於梁朝偉,只需6個鏡頭便完成拍攝。 至於九龍城寨的戲份,張國榮於溫哥華待了接近九個月後,終於被王家衛召回香港,在拍攝襲擊欺騙養母潘迪華的菲籍特約演員時,承諾賠償受傷演員的醫療費用。哥哥的煞科戲,攝製隊於菲律賓只拍攝了一星期左右,他更是素顏上陣,以演繹憔悴的容顏。片末從行駛中的火車一躍而下的一幕,由於拍攝場景位處大片蕉林,王家衛為免吊鋼線會造成危險,便用蒙太奇加插槍手射殺哥哥的一幕。 對於片尾出現的梁朝偉是否周慕雲,於《2046》已作暗示。《2046》中指出周慕雲在往昔曾經是個賭徒,而《阿飛正傳》中的梁朝偉也是飾演賭徒,只是在《花樣年華》時期的周慕雲改行轉為報章作家。其實,最後一幕梁朝偉出現本來是為《阿飛正傳2》作引線,但由於本片的票房失利,《阿飛正傳2》也被擱置。事實上,王家衛曾被問到《花樣年華》是否《阿飛正傳2》,王家衛回應指梁朝偉和張曼玉的角色在《阿飛正傳》同是單身,但在《花樣年華》是已婚;王家衛的答案,暗示了《花樣年華》是延續《阿飛正傳》中他們兩人的角色的故事。 梁朝偉一開始演的時候,沒有特別的想法,只是理所當然地表演。才演沒多久,王家衛叫停了,「你這是演員出門?還是賭徒出門?」梁朝偉當場愣了一下,想起自己演電視時許多鏡頭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是因為剛好存在而存在。他問王家衛,王家衛也不清楚,就叫梁朝偉找個賭徒問一問。 ==電影配樂及歌曲== 〈Always In My Heart〉(1964) *演奏:Los Indios Tabajaras *來自Los Indios Tabajaras專輯《Always In My Heart》 〈Jungle Drums〉(1961) *演奏:Xavier Cugat & His Orchestra *來自Xavier Cugat專輯《Viva Cugat!》 曲別 歌名 作曲 作詞 編曲 演唱者 主題曲 《是這樣的》(1992) E.Lecuona / J.Cacabas 鍾曉陽 陳明道 梅艷芳 '是這樣的' / 編曲, 陳明道 ; 作詞, 鍾曉陽 ; 主唱, 梅艷芳 ; 提供聲帶, 華星娛樂有限公司. 主題曲. '何去何從之阿飛正傳' / 曲, E. Lecuona, J. Cacavas ; 詞, 黃鬱 ; 編曲, George Leong ; 主唱, 張國榮. 國語. 主題曲. 3'16". ==獎項==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名單 結果 1991 法國南特影展 最佳女主角 劉嘉玲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 王家衛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 王家衛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 張國榮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劉嘉玲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配角 潘迪華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攝影 杜可風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剪接 譚家明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 1991 第36屆亞太影展 最佳導演 王家衛 1991 第36屆亞太影展 最佳女配角 潘迪華 1991 第36屆亞太影展 最佳攝影 杜可風 1991 第36屆亞太影展 評審團大獎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王家衛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 張國榮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劉嘉玲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女配角 潘迪華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美術設計 張叔平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造型設計 張叔平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剪輯 譚家明、奚傑偉 1991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錄音 陳偉雄 1997 第2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十年來最佳香港電影 阿飛正傳 ==榮譽==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辦的「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獲選為第三名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的「十大香港電影」獲選為第一名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辦的「影史百大華語電影」獲選為第四名 ==播放時間==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 * * * * * Category:王家衛電影 Category:1990年香港電影作品 Category:1990年劇情片 Category:香港劇情片 Category:1960年代背景電影 Category:英屬香港背景電影 Category:菲律賓背景電影 Category:粵語電影 Category:上海話電影 Category:菲律賓取景電影 Category: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Category: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獲獎電影 Category: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獲獎電影 Category: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獲獎電影 Category: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獲獎電影 Category:金馬獎最佳導演獲獎電影 Category: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獲獎電影 Category:金馬獎最佳剪輯獲獎電影 Category: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獲獎電影 Category: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獲獎電影 Category:金馬獎最佳音效獲獎電影 Category:悲劇電影 Category:寰亞電影
喬姆斯基譜系
喬姆斯基體系是電腦科學中刻畫形式文法表達能力的一個分類譜系,是由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於1956年提出的。它包括四個層次: * 0-型文法(無限制文法或短語結構文法)包括所有的文法。該型別的文法能夠產生所有可被圖靈機識別的語言。可被圖靈機識別的語言是指能夠使圖靈機停機的字串,這類語言又被稱為遞迴可列舉語言。注意遞迴可列舉語言與遞迴語言的區別,後者是前者的一個真子集,是能夠被一個總停機的圖靈機判定的語言。 * 1-型文法(上下文相關文法)生成上下文相關語言。這種文法的產生式規則取如 αAβ -> αγβ 一樣的形式。這裡的A 是非終結符號,而 α, β 和 γ 是包含非終結符號與終結符號的字串;α, β 可以是空串,但 γ 必須不能是空串;這種文法也可以包含規則 S->ε ,但此時文法的任何產生式規則都不能在右側包含 S 。這種文法規定的語言可以被線性有界非確定圖靈機接受。 * 2-型文法(上下文無關文法)生成上下文無關語言。這種文法的產生式規則取如 A -> γ 一樣的形式。這裡的A 是非終結符號,γ 是包含非終結符號與終結符號的字串。這種文法規定的語言可以被非確定下推自動機接受。上下文無關語言為大多數程式設計語言的語法提供了理論基礎。 * 3-型文法(正規文法)生成正規語言。這種文法要求產生式的左側只能包含一個非終結符號,產生式的右側只能是空串、一個終結符號或者一個終結符號後隨一個非終結符號;如果所有產生式的右側都不含初始符號 S ,規則 S -> ε 也允許出現。這種文法規定的語言可以被有限狀態自動機接受,也可以透過正規表示式來獲得。正規語言通常用來定義檢索模式或者程式設計語言中的詞法結構。 正規語言類包含於上下文無關語言類,上下文無關語言類包含於上下文相關語言類,上下文相關語言類包含於遞迴可列舉語言類。這裡的包含都是集合的真包含關係,也就是說:存在遞迴可列舉語言不屬於上下文相關語言類,存在上下文相關語言不屬於上下文無關語言類,存在上下文無關語言不屬於正規語言類。 下表總結了上述四種型別的文法的主要特點: : 文法 語言 自動機 產生式規則 0-型 遞迴可列舉語言 圖靈機 α -> β(無限制) 1-型 上下文相關語言 線性有界非確定圖靈機 αAβ -> αγβ 2-型 上下文無關語言 非確定下推自動機 A -> γ 3-型 正規語言 有限狀態自動機 A -> aB A -> a == 相關條目 == * 黑盒 * 圖靈機 * 圖靈歸約 * 互動式證明系統 * 隨機預言機 == 參考文獻 == * Noam Chomsky: Three model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language, IR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 (1956), pages 113-124 * Noam Chomsky: On certain formal properties of grammar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 (1959), pages 91-112 Category:1956年計算 Category:形式語言 Category:生成語言學 Hierarchy, Chomsky
波蘭
波蘭共和國(),通稱波蘭(),是位於中歐和東歐的國家,首都及最大城市為華沙,下分為16個省份。波蘭的國土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26萬人,位居歐洲第九、歐盟第五。其北臨波羅的海,西接德國,西南接捷克,南接斯洛伐克,東南接烏克蘭,東接白俄羅斯,東北接立陶宛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 波蘭歷史悠久,早在50萬年前就有原始人類定居。進入9世紀以後,一個名為西波里安人的部落逐漸統一了今天大部分的波蘭地區,西波里安人稱自己居住的土地為“古波蘭”,該名稱在日後就成為波蘭的國名。966年,這一部落的首領梅什科一世皈依基督教中的天主教派系,從此波蘭由部落社會轉變為封建國家。1025年,皮雅斯特王朝統一了波蘭全境,“波蘭王國”由此成立,而波蘭王國又於1569年與東歐的立陶宛大公國合併,共同組成了一個叫“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新國家,波蘭則成為了這個聯邦中的主導國。在16~17世紀間,波蘭立陶宛聯邦是歐洲大陸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它的經濟和文化都非常繁榮,用極其包容的政策對待猶太人、農奴和非天主教徒,並擁有一套超前的貴族民主制,整個聯邦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口俱備選舉權,該比例為當時世界的最高。 18世紀,波蘭立陶宛聯邦由盛轉衰,衰弱後迅速被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這三個國家瓜分而亡。在瓜分途中的1791年,聯邦為了自救而頒佈《五三憲法》,這是歐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的現代成文憲法Norman Davies, Europe: A History, Pimlico 1997, p. 554: Poland–Lithuania was another country which experienced its 'Golden Age' during the sixteenth and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ies. The realm of the last Jagiellons was absolutely the largest state in Europe。在聯邦滅亡後,作為聯邦主體的波蘭就進入了100多年的“亡國期”,在此期間,波蘭人的語言和文化非但沒有丟失,反而湧現了大量像肖邦和居里夫人一樣的歷史名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昔日操控著波蘭領土的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全數滅亡,波蘭以“波蘭第二共和國”的國名復國成功,並躍昇為戰間期(一戰與二戰之間)歐洲最重要的陸軍國家之一。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二戰期間波蘭受到極大摧殘,在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兩面夾攻下淪為死傷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二戰結束後,蘇聯扶持下的波蘭統一工人黨在波蘭建立共產國家,波蘭的國名也因此改成“波蘭人民共和國”。在進入美蘇冷戰時代後,波蘭成為東方集團的一員,並對二戰後被摧毀的波蘭城市群進行了徹底重建,復原歷史風貌最成功的地區為華沙老城。由於波蘭在華約所有的籤約國中能排到首要位置,所以波蘭國旗就被放在了華約標誌的最中心,波蘭的首都華沙也成為了《華沙條約》的簽約地及命名地。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完全不受政府監督、並能照顧工人的團結工會崛起,促使波蘭拋棄社會主義,改回原本的資本主義。波蘭的完整國名也剔除了“人民”的字樣,接續第二共和的歷史傳承而改為「波蘭第三共和國」。這個第三共和國即現代波蘭,它最終於2004年加入歐盟,經濟進入快速的發展期。 今天的波蘭是一個單一制、雙首長制共和國,為一大中等強國。波蘭是歐盟第六大經濟體,也是當代世界發展較迅速的國家之一,其國民生活水平高,治安良好,經濟較為自由,擁有免費的大學教育與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波蘭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貿組織、歐盟、北約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 國名 == 波蘭的國名起源於6世紀至8世紀期間居住在今天的大波蘭地區瓦爾塔河流域的一支西斯拉夫部落——古波蘭人()。該部落的名稱源於原始斯拉夫語中的名詞pole(意為“田地”),而該詞本身又源於原始印歐語單詞*pleh₂-(意為“平地”)。這一詞源暗示了古波蘭人居住地區平坦的地形。英語中的Poland一詞由德語中對波蘭的稱呼Polen與表示民族或國家的字尾-land組合而來,在16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在此之前,中世紀歐洲廣泛使用拉丁語Polonia一詞指代波蘭。 此外,波蘭還有Lechia一稱,此稱呼較為古老,至今立陶宛語、匈牙利語、波斯語等語言中對波蘭的叫法仍基於此。這一稱呼可能源於傳說中萊基特人的統治者萊赫,也可能來自古代在今天小波蘭東南部地區居住的。而部落的名稱又源於單詞lęda(意為“平原”)。在Lechia和Polonia這兩個名稱出現的早期,中世紀的編年史家提到波蘭時,兩個名稱常常互換使用。 == 歷史 == ===史前時期=== 波蘭在大約50萬年前已開始有直立人居住,但限於當時的惡劣氣候,他們並沒有建立更多的永久性聚居地。大約1.2萬年前,隨著末次冰期的結束,波蘭氣候顯著好轉,開始有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到來。新石器時代的波蘭,技術已有一定發展。庫亞維地區的考古發現證實,歐洲早在公元前5500年就開始製作乳酪;而在發現的製作於約公元前3400年,其上有已知最早的對輪式車輛的描繪。 波蘭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以人口密度的增加、早期柵欄式定居點的建立和的發展為主要特徵。這一時期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是位於庫亞維-波美拉尼亞省的青銅時代後期(公元前8世紀中期)盧薩蒂亞文化遺址。 古典時代(公元前400年至公元500年)的波蘭,民族成分複雜,主要有凱爾特人、斯基泰人、日耳曼人、薩爾馬提亞人、波羅的人、斯拉夫人等。考古發現證實,羅馬帝國曾向今天的波蘭派遣羅馬軍團,以保護琥珀貿易。公元6世紀左右,伴隨著第二波民族大遷徙,逐漸形成。他們是斯拉夫人的一支,但也可能包含被他們同化的先民。10世紀初期,西波里安人統一了這一地區的萊基特人部落,成立了一個部落聯盟,後來演變為君主制中央集權國家。 ===皮雅斯特王朝時期=== 10世紀中葉左右,在皮雅斯特王朝統治之下,波蘭開始形成統一的實體。波蘭公爵梅什科一世迎娶了波希米亞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女兒杜布拉娃後第二年,即966年,在拉丁禮教會的主持下接受洗禮皈依基督教,並將其定位作國教,開啟波蘭的基督教化。一份名為Dagome iudex的檔案確定了波蘭的地理邊界及首都,並將其君主制置於聖座的保護之下。高盧無名氏在波蘭最古老的編年史《》中描述了其早期起源。這一時期的一個重要事件是聖道博的殉道。他於997年被異教徒殺害,據說他的遺體被梅什科一世的繼任者波列斯瓦夫一世花重金買回。 1000年,波列斯瓦夫一世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三世處獲得主教授職權,為波蘭成為獨立王國奠定了基礎。同時,奧托三世同意設立主教轄區。隨後,第一批波蘭教區在克拉科夫、科沃布熱格和弗羅茨瓦夫等地建立。在格涅茲諾會晤中,奧托三世授予波列斯瓦夫一世王權象徵和聖槍複製品。1025年,波列斯瓦夫一世加冕為波蘭第一任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將波蘭的版圖擴張到了盧薩蒂亞、摩拉維亞、上匈牙利、基輔羅斯西南部等地。 thumb|upright|right|卡齊米日三世是波蘭歷史上唯一享有“大帝”稱號的國王 波蘭從異教向基督教的轉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11世紀30年代曾發生大規模的。1031年,梅什科二世失去國王的頭銜,並被迫逃亡。國內持續不斷的異教徒騷亂促使卡齊米日一世於1038年將首都遷到克拉科夫。1076年,波列斯瓦夫二世重獲“國王”稱號,但在1079年因謀殺而被貴族推翻。1138年,波列斯瓦夫二世將他的土地分封給他的兒子們,使波蘭分裂為五個公國。這些公國包括小波蘭、大波蘭、西里西亞、馬佐夫舍和桑多梅日。1226年,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一世邀請條頓騎士團協助對抗普魯士異教徒,這一決定導致了後世波蘭與條頓騎士團數百年的戰爭。 13世紀中葉,下西里西亞公爵亨裡克一世和亨裡克二世致力於統一支離破碎的各公國,但蒙古人的入侵和亨裡克二世的陣亡阻礙了統一程序。蒙古人的屢次入侵使波蘭受到嚴重破壞,人口銳減,對手工業勞動力的需求增加,促使德意志人和佛蘭德人遷往波蘭,當時的波蘭各公爵也鼓勵這一遷移。1264年大波蘭公爵「」頒佈了卡利什法,授予因受到歐洲其他地區的迫害而來到波蘭的猶太人前所未有的自治權。1320年,瓦迪斯瓦夫一世加冕為波蘭國王,成為自1296年普熱梅斯瓦夫二世以來統一波蘭的第一位國王,也是第一位在克拉科夫瓦維爾主教座堂加冕的國王。 1333年,卡齊米日三世即位。其在位期間,波蘭的城堡基礎設施、軍事、司法和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發展,從而轉變為歐洲一大強國。1340年,卡齊米日三世確立了波蘭對魯塞尼亞的統治,併為防止黑死病蔓延而實施隔離措施,使波蘭成為受黑死病影響最小的歐洲國家之一。1364年,卡齊米日三世建立了克拉科夫大學,為歐洲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1370年,卡齊米日三世去世,皮雅斯特王朝宣告終結。其外甥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一世繼任波蘭國王。1384年,拉約什一世的小女兒雅德維加繼位,成為波蘭第一位女性君主。 ===雅蓋隆王朝時期=== 1386年,雅德維加與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聯姻,標誌著的形成。這一聯盟關係的形成,將面積廣闊、人口眾多的立陶宛地區納入波蘭的勢力範圍,形成當時歐洲最大的政治實體之一,並對當地的人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波羅的海地區,波蘭、立陶宛兩國與條頓騎士團的衝突仍在持續,1410年,波蘭立陶宛聯軍在格倫瓦德之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Jerzy Wyrozumski – Historia Polski do roku 1505 (History of Poland until 1505), Państwowe Wydawnictwo Naukowe (Polish Scientific Publishers PWN), Warszawa 1986, 1454年,普魯士地區的城市和貴族發動起義反抗條頓騎士團的統治,並要求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四世·雅蓋隆契克將普魯士併入波蘭,十三年戰爭爆發,直到1466年波蘭與條頓騎士團簽訂《第二次託倫和約》,將普魯士納入波蘭勢力範圍,戰爭才宣告結束。同時,雅蓋隆王朝也確立了對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統治。在南方,波蘭與奧斯曼帝國和克里米亞汗國對抗,在東方戰線上,則幫助立陶宛與莫斯科大公國作戰。 這一時期的波蘭,封建制度蓬勃發展,經濟上則以農業為主,地主貴族的勢力日益強大,將農民固定在私人莊園或內。1493年,揚一世·阿爾佈雷赫特設定了眾議院和參議院,從而確立了兩院制議會制度。1505年,眾議院透過了《無新法》,將絕大部分立法權由君主移交給貴族,貴族開始掌握國家政權,標誌著“黃金自由”時期的開始。 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對波蘭基督教影響深遠,並促使波蘭政府制定了宗教寬容政策,這在當時的歐洲是獨一無二的。宗教寬容使波蘭得以避免陷入宗教動盪和宗教戰爭之中。與此同時,開始興起,其以非三位一體為主要教義,從而脫離了加爾文教派,成為一位論的先驅之一。 齊格蒙特一世和齊格蒙特·奧古斯特統治時期,歐洲文藝復興的浪潮使得波蘭各界喚起了一種需要促進文化覺醒的緊迫感,從而推動了的到來。在這一時期,波蘭經濟文化繁榮。博娜·斯福爾扎是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作為米蘭公爵的女兒和齊格蒙特一世的妻子,她為波蘭的建築、飲食、語言和風俗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 1569年的盧布林聯合標誌著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實行君主選舉制,但統治權掌握在貴族手中。此後,波蘭迎來了一段繁榮時期,併成為歐洲的主導力量之一,勢力遍及中歐、東歐、東南歐和北歐。波蘭立陶宛聯邦在其鼎盛時期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同時,波蘭在新獲得的領土上實施政策,這些政策遭到了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的抵制,也影響了後世的東歐格局。 1573年,第一位經選舉即位的國王亨裡克五世批准了要求未來君主尊重貴族權利的《》。其繼任者斯特凡·巴托里在利沃尼亞戰爭中領導聯邦軍隊取得勝利,使波蘭獲得了更多波羅的海東岸的土地。隨後,國家事務由王室總理大臣揚·扎莫厄斯基領導。1592年,齊格蒙特三世繼承瑞典國王之位。此後,波蘭和瑞典兩國之間建立聯盟,直到1599年齊格蒙特三世被瑞典議會廢黜為止。1609年,齊格蒙特三世乘俄羅斯陷入內戰之機,入侵俄羅斯。一年後,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率領的波蘭翼騎兵部隊在克魯希諾,隨後波蘭佔領莫斯科,時間達兩年之久。同時,在東南戰線上,波蘭也在與奧斯曼帝國作戰。1621年,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率領波蘭軍隊,在霍騰取得了對土耳其人的,導致奧斯曼蘇丹奧斯曼二世的垮臺。 齊格蒙特三世統治時期,波蘭恰逢白銀時代,同時其自身也熱衷於慈善,但其功績為暴政所掩蓋。繼任的瓦迪斯瓦夫四世主張宗教寬容,在位期間捍衛了波蘭的領土,但其逝世後,波蘭立陶宛聯邦即因內亂和戰爭而衰落。1648年,波蘭對烏克蘭的殘暴統治使烏克蘭人民不堪忍受,引發了赫梅爾尼茨基起義;1655年,瑞典進攻波蘭,波蘭進入大洪水時代;1657年,普魯士也。1683年,揚三世·索別斯基在維也納之戰中擊敗了奧斯曼軍隊,從而阻止了奧斯曼帝國向歐洲的進一步擴張。隨後的奧古斯特二世和奧古斯特三世時期,波蘭經歷了大北方戰爭和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兩場大規模戰爭,國力進一步受到影響,同時,鄰國的崛起使得波蘭的外部環境也逐漸轉差。 ===俄普奧瓜分波蘭=== thumb|upright|right|波蘭末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 1764年,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支援下,經眾議院選舉即位。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一方面有推行現代化改革的強烈願望,另一方面又需要與周邊國家維持和平關係。1768年,巴爾聯盟成立,旨在保衛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天主教獨裁體制與內政外交的獨立,而這與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的親俄態度和宗教平等理念相矛盾。隨後,巴爾聯盟對俄羅斯發動“聖戰”,造成了國內局勢的嚴重動盪,加之政府重組的失敗,給鄰國的干預提供了完美的藉口。 1772年,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第一次瓜分波蘭,眾議院在三國的強大壓力下被迫批准了這一行為,並將其作為既成事實。Józef Andrzej Gierowski – Historia Polski 1764–1864 [History of Poland 1764–1864], Państwowe Wydawnictwo Naukowe (Polish Scientific Publishers PWN), Warszawa 1986, , pp. 1–741773年,波蘭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計劃,其中包括成立歐洲第一個教育主管部門——。1783年,波蘭正式規定禁止對學生進行體罰。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也是的領袖人物,在位期間鼓勵工業發展和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建設。由於他對藝術和科學的貢獻,他被授予皇家學會院士稱號。 1791年,眾議院透過《五三憲法》,規定實行君主立憲制。《五三憲法》是歐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現代意義上的憲法。該憲法限制貴族利益的條文觸動了國內貴族的利益,部分反對者組成了塔戈維查聯盟,向俄羅斯求助,引發了1792年俄波戰爭。由於擔心波蘭霸權的復興,1793年,俄羅斯和普魯士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瓜分,使波蘭的國力大為削弱。1795年10月24日,俄普奧三國第三次瓜分波蘭,此後,波蘭立陶宛聯邦不再作為獨立的政治實體存在,波蘭進入長達123年的亡國時期。Józef Andrzej Gierowski – Historia Polski 1764–1864 (History of Poland 1764–1864), pp. 74–101末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於同年11月25日遜位。 ===亡國及分治時期=== 面對國家危難,波蘭人民數次發動起義,反抗俄、普、奧三國及其佔領軍。1794年,曾參加美國獨立戰爭的老兵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率領不滿於國家被瓜分的波蘭人,發動起義反抗俄、普兩國。儘管起義軍在中取得了勝利,但起義最終仍然失敗。 1806年,揚·亨利克·東布羅夫斯基在拿破崙一世進軍普魯士之際,發動起義,解放波蘭西部。根據1807年的《提爾西特條約》,華沙公國成立。該國為法國的附庸國,由弗裡德里克·奧古斯特一世擔任公爵,領土包括現代波蘭的中部和東南部。在拿破崙戰爭當中,波蘭人積極幫助法國軍隊,尤其是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元帥手下的軍隊。1815年拿破崙被流放後,維也納會議廢除了華沙公國,其領土被分為俄屬波蘭會議王國、普屬波森大公國、奧屬加利西亞以及克拉科夫自由市等部分。 1830年,華沙軍官學校計程車官發動十一月起義,被俄羅斯鎮壓。此後俄羅斯廢除了波蘭會議王國的、和立法機構。1848年革命期間,大波蘭地區的波蘭人,反抗當局的強制同化政策。起義失敗後,波森大公國被降為一個普通省份,並隨著德意志的統一而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而在俄佔波蘭,一月起義的失敗引發了俄羅斯當局在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嚴厲報復,隨之而來的則是對波蘭猶太人的驅逐及屠殺。儘管此後的歷史頗為坎坷,但到了19世紀末,俄佔波蘭已經高度工業化,是煤、鋅、鐵和紡織品的主要出口地區之一。 ===第二共和國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同意恢復波蘭的獨立國家地位,1919年6月的《凡爾賽條約》確認了這一地位。Margaret MacMillan,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2001), p. 208.一戰中,波蘭有多達200萬人參戰,超過45萬人陣亡。1918年11月與德國停戰後,波蘭重新獲得獨立,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透過波蘇戰爭等一系列戰爭的勝利,波蘭第二共和國確立了其主權。在此期間,波蘭成功地將三片原屬於不同帝國的領土融合為一個有凝聚力的新興民族國家。 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標誌著波蘭政治新時代的開始。在一戰前的幾十年裡,波蘭的政治活動家們始終為俄、德、奧三國所壓迫,難以建立自己的政治傳統,因此戰後的波蘭亟需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體系。因此,伊格納奇·揚·帕德雷夫斯基等諸多此前流亡的波蘭活動家紛紛返國,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在新成立的政府機構中擔任關鍵職務。1922年,第二共和國首任總統加布列爾·納魯托維奇在華沙的一間畫廊被右翼民族主義者刺殺,影響了波蘭的政治局勢。Bitter glory: Poland and its fate, 1918 to 1939; p. 179 1926年,戰爭英雄約瑟夫·畢蘇斯基元帥發動五月政變奪取政權,並建立無黨派的薩納齊亞體制,以防止激進左翼和右翼政治組織破壞國家的穩定。20世紀30年代後期,由於波蘭國內政治極端主義的威脅日趨嚴重,波蘭政府取締了一些激進政治組織,並禁止所有共產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政黨在國內的一切活動,但這一政策反而使波蘭的政治形勢更加不穩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9月17日,蘇聯跟進入侵。1939年9月28日,華沙淪陷。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波蘭被分為兩部分,西部由納粹德國佔領,東部由蘇聯佔領。1939年至1941年間,蘇聯政府流放了數以千計的波蘭人,同時內務人民委員部大批處決波蘭戰俘,製造了多起屠殺事件,其中最典型、影響最大的則是卡廷慘案。"Russian parliament condemns Stalin for Katyn massacre ". BBC News. 2020-11-261939年11月,納粹當局呼籲“徹底滅絕整個波蘭民族”,並在《東方總計畫》中規劃了滅絕的具體流程。 二戰期間,波蘭參戰人數位居歐洲第四。具體而言,參戰的波蘭軍隊可分為忠於波蘭流亡政府的西方軍團和蘇聯領導下的東方軍團。在諾曼底、義大利、北非主要是-{zh-hans:圖卜魯格; zh-hant:託布魯克;}-圍城戰等戰場,都可以看見波蘭士兵的身影。在卡西諾戰役中,波蘭士兵做出的貢獻尤為巨大。此外,波蘭的情報人員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提供了來自歐洲及其他地區的大量情報,併成功破解了納粹德國使用的恩尼格瑪密碼機。Gordon Welchman, The Hut Six Story, 1982, p. 289.而在東方戰場上,由蘇聯支援的-{zh-hans:波蘭第1集團軍; zh-hant:波蘭第1軍團;}-在解放華沙和柏林的戰役中也有著出色的表現。 在國內戰線上,面對殘暴的納粹德國佔領者,波蘭人民從沒有停止抗爭。大體而言,抗爭力量可分為兩支,一支是貫穿佔領時期始終的,另一支則是在戰爭中期成立的波蘭家鄉軍。波蘭的抵抗運動是二戰歐洲三大抵抗運動之一Anna M. Cienciala, The Coming of the War and Eastern Europe in World War II , History 557 Lecture Notes,其組織了一系列秘密活動,形成了一個地下國家,並擁有完備的教育和司法體系。Stanisław Salmonowicz, Polskie Państwo Podziemne, Wydawnictwa Szkolne i Pedagogiczne, Warszawa, 1994, , p. 37由於抵抗運動忠於流亡政府,反對共產主義,因此其於1944年夏季組織了,其中包括8月1日的華沙起義。The Warsaw Rising , polandinexile.com thumb|left|德佔波蘭境內的猶太人大屠殺地圖。滅絕營在地圖上以黑底白骷髏標示,主要的隔都則用黃色六芒星標示。紅線為德蘇兩國瓜分波蘭第二共和國的分界線,1941年的巴巴羅薩行動即從此線開始 納粹德國軍隊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命令下,在波蘭建造了特雷布林卡、馬伊達內克、奧斯威辛等六座滅絕營。納粹運用鐵路運輸體系,從佔領區各地運來上百萬的猶太人,隨後在滅絕營將其全部殺害。據統計,在納粹佔領期間,共有300萬波蘭猶太人(約佔戰前波蘭猶太人總數的90%)以及180至280萬波蘭人被納粹殺害。僅華沙起義就有15萬波蘭平民遇害。此外,在1939年至1941年間,在蘇聯佔領的波蘭領土上,也有約15萬波蘭人遇害;而在1943年至1944年間,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屠殺了10萬波蘭人。Grzegorz Motyka, Od rzezi wołyńskiej do akcji "Wisła". Konflikt polsko-ukraiński 1943–1947. Kraków 2011, p. 447. See also: Book review by Tomasz Stańczyk: "Grzegorz Motyka oblicza, że w latach 1943–1947 z polskich rąk zginęło 11–15 tys. Ukraińców. Polskie straty to 76–106 tys. zamordowanych, w znakomitej większości podczas rzezi wołyńskiej i galicyjskiej." 在二戰所有參戰國當中,波蘭的人口損失比例最大,共有600萬人喪生,佔戰前波蘭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半數為猶太人。Holocaust: Five Million Forgotten: Non-Jewish Victims of the Shoah. Remember.org. 在所有死者中,只有約10%屬於戰死。Bureau odszkodowan wojennych (BOW), Statement on war losses and damages of Poland in 1939–1945. Warsaw 1947 二戰結束後,波蘭的邊界發生了巨大變化。超過200萬波蘭前東部領土上的波蘭居民被蘇聯驅逐Bogumiła Lisocka-Jaegermann (2006). "Post-War Migrations in Poland". In: Mirosława Czerny. Poland in the geographical centre of Europe. Hauppauge,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pp. 71–87. . Google Books preview. ,而奧得河-尼斯河線成為波蘭新的西部國境線,因此,波蘭的領土減少了約20%。這一大規模領土變更,使得上百萬人被迫背井離鄉。"European Refugee Movements After World War Two ". BBC – History. ===人民共和國時期=== 在斯大林的堅持下,雅爾塔會議批准在莫斯科組建新的、親共的波蘭臨時聯合政府,忽視了設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這一舉動使得諸多波蘭人深感為西方盟國所背叛。1944年,斯大林向丘吉爾和羅斯福保證維護波蘭的主權並允許舉行民主選舉。然而,在1945年二戰勝利後,蘇聯佔領當局操縱了選舉,從而為蘇聯在波蘭事務上的支配地位提供合法性。與東方集團的大部分其他國家類似,蘇聯在波蘭建立了一個新的共產主義政府。然而,波蘭境內的反共主義叛亂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50年代。 儘管遭到波蘭國內各界的廣泛反對,波蘭新政府仍然接受了蘇聯對戰前波蘭東部地區Arthur Bliss Lane I saw Poland betrayed: An American Ambassador Reports to the American People. Indianapolis: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1948.(包含維爾紐斯和利沃夫等主要城市)的吞併,並同意蘇聯紅軍在波蘭領土上永久駐軍。在隨後的冷戰期間,-{zh-hans:華沙條約組織;zh-hant:華沙公約組織;}-的組建,促成了波蘭政治局勢的變化,併成為波蘭完全融入東方集團體系的象徵。 1947年2月19日,新政府透過了《》,從而控制了國內的政治局勢。1952年,波蘭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1956年,博萊斯瓦夫·貝魯特去世後,繼任的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釋放了一批政治犯,並放寬言論自由、推行黨內民主。進入60年代後,政策一度迴歸保守。1970年,愛德華·蓋萊克上臺後,重新推行較為自由的政策,並實行經濟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總的來說,波蘭是東方集團中最為自由的國家之一。 1980年的大規模罷工行動催生了團結工聯。起初的團結工會是較為純粹的工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逐漸成為一股反對執政當局的政治力量,並得到了美國等國家的支援。儘管受到國家機器的打壓,但它仍然削弱了波蘭統一工人黨的主導地位。1989年,團結工會在波蘭自二戰結束以來的第一次部分自由和民主的議會選舉中獲勝。1990年,團結工會候選人萊赫·瓦文薩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就任總統。團結工會運動引發了歐洲共產主義政權的崩潰。 ===當代波蘭=== 20世紀90年代早期,推行“休克療法”,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休克療法”的推行使波蘭的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出現了暫時性的下降,但隨後波蘭經濟即開始騰飛,1995年的GDP已經恢復到東歐劇變前的水平。波蘭於1991年成為維謝格拉德集團的成員,並於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3年6月,全民公投同意波蘭加入歐盟;2004年5月1日,波蘭正式加入歐盟。 2007年,波蘭加入申根區,取消了與歐盟其他相鄰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措施,允許其人口在歐盟大部分地區完全自由流動。2010年4月10日,波蘭總統-{zh-hans:萊赫·卡欽斯基; zh-hk:萊赫·卡欽斯基; zh-tw:列赫·卡臣斯基;}-和其他89名波蘭高階官員在俄羅斯斯摩稜斯克附近因飛機失事喪生。 2011年,執政黨公民綱領在當年的議會選舉中成功獲得連任。2014年,時任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被選為歐洲理事會主席,因而辭去總理職務。此後,由-{zh-hans: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 zh-hk: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 zh-tw:雅洛斯瓦夫·卡臣斯基;}-領導的保守主義政黨法律與公正相繼贏得了2015年和2019年的議會選舉,加劇了國內的歐洲懷疑主義和與歐盟之間的摩擦。2017年12月,馬特烏什·莫拉維茨基繼任總理一職。2020年總統選舉中,安傑伊·杜達以微弱優勢獲得連任。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得大量烏克蘭難民湧入波蘭,對波蘭社會秩序造成嚴重衝擊。截至2023年11月,共有1700萬烏克蘭難民穿越波烏邊界,其中90萬人留在波蘭。2023年10月,執政黨法律與公正在選舉中贏得最多選票,但失去了議會多數席位。同年12月,唐納德·圖斯克就任總理,並領導由公民綱領、第三條路和左翼三個政黨組成的名為的執政聯盟,法律與公正則成為主要反對黨。 == 地理 == 波蘭國土面積312,72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11,895平方公里,河流、湖泊、水庫等面積共2,041平方公里,領海面積8,783平方公里。 波蘭境內擁有豐富的湖泊、河流、丘陵、沼澤、海灘、島嶼和森林等地貌,景觀多種多樣。 ===地形=== 總體上說,波蘭中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中歐平原,南部地區則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全國大部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73米。 海岸線從西部邊境的延伸到格但斯克灣,全長共770千米。其間沙丘密佈,也有沙嘴、潟湖等地貌,較典型的有海爾半島和維斯圖拉潟湖等。沃林島是波蘭最大的島嶼,也是沃林國家公園的主體。 波蘭南部的山脈有東半部的喀爾巴阡山脈和西半部的蘇臺德山脈。塔特拉山脈位於南部邊境,是喀爾巴阡山脈最高的一部分,其中的萊希山海拔2,501米,是波蘭最高峰。斯涅日卡山位於波蘭和捷克邊境,海拔1,603.3米,是蘇臺德山脈的最高點。北部的海拔-1.8米,是全國最低點。 波蘭的河流多從南向北流入波羅的海,主要有維斯瓦河、奧得河、瓦爾塔河、西布格河等,其中維斯瓦河長1,047千米,是波蘭第一長河。波蘭境內還有冰蝕作用形成的9,300多個湖泊,湖泊密度居世界前列,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北部的馬祖裡亞等地區,最大湖泊為希尼亞爾德維湖,最深湖泊為漢恰湖。 ===氣候=== 波蘭氣候屬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大陸性溼潤氣候。Borówka R., et al. Przyroda Pomorza Zachodniego. Szczecin: Oficyna In Puls; 2002.具體而言,西北部地區氣候偏向海洋性,東南部的大陸性特點則更為明顯,南部山地地區也有高山氣候分佈。冬季寒冷、多雲、多降雨,夏季溫暖、潮溼、多雷陣雨。1月平均溫度約為-1℃,7月約為20℃。下西里西亞是波蘭最溫暖的地區,而東北部的波德拉謝省蘇瓦烏基地區則因受斯堪的納維亞和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為全國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波蘭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401-800毫米,有些山區可達1000毫米以上。 波蘭主要城市的平均每日最高和最低氣溫 地區 七月 (°C) 七月 (°F) 一月 (°C) 一月 (°F) 華沙 25/14 77/58 1/−4 33/24 克拉科夫 25/13 77/56 1/−5 33/23 弗羅茨瓦夫 26/14 78/57 3/−3 37/26 波茲南 25/14 77/57 2/–3 35/26 格但斯克 21/13 71/55 1/−4 34/25 ===生物多樣性=== 波蘭森林資源較豐富,森林覆蓋率31%,是波蘭最大的連片森林。境內常見的樹種有橡樹、楓樹、山毛櫸、松樹、雲杉、冷杉等。據估計,全國森林中松柏類佔69%。 波蘭的動植物與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相類似。其中,歐洲野牛、白鸛和白尾海雕被定為國家的代表性動物,虞美人則在民間具有國花地位。歐洲野牛、歐亞河狸、歐亞猞猁、灰狼等動物物種受到國家的重點保護。波蘭也是早已滅絕的原牛的主要分佈地之一,最後一隻原牛於1627年死於波蘭。森林當中也分佈著紅鹿、歐洲狍、野豬等動物。波蘭也是全球候鳥的重要棲息地之一,全球四分之一的白鸛分佈於此。 波蘭共有23個國家公園,總面積達,佔國土面積的1%,其中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和別什恰迪國家公園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外,波蘭境內還有123個以及為數眾多的自然保護區。 == 行政區劃 == 250px|thumb|波蘭主要城市位置圖 波蘭行政區劃為省、縣、鄉三級制。根據2022年資料,波蘭全國共有16個省、380個縣、2,477個鄉。波蘭的主要城市通常同時具有縣和鄉的地位。省份大多基於而建立,或因省內主要城市而得名。各省的行政權力由中央指派的、透過選舉產生的和由省議會推選產生的共享。 ===省份列表=== 省份 首府城市 面積(km²) 人口(2017年) 馬佐夫舍省 () 華沙 (Warszawa) 35,579 5,391,813 小波蘭省 () 克拉科夫 (Kraków) 15,108 3,395,700 羅茲省 () 羅茲 (Łódź) 18,219 2,470,610 盧布林省 () 盧布林 (Lublin) 25,155 2,121,600 波德拉謝省 () 比亞韋斯托克 (Białystok) 20,180 1,182,700 喀爾巴阡山省 () 熱舒夫 (Rzeszów) 17,844 2,128,747 聖十字省 () 凱爾採 (Kielce) 11,672 1,244,400 大波蘭省 () 波茲南 (Poznań) 29,826 3,490,597 瓦爾米亞-馬祖裡省 () 奧爾什丁 (Olsztyn) 24,192 1,431,100 盧布斯卡省 () 大波蘭地區戈茹夫 (行政) (Gorzów-Wielkopolski) 和綠山城(立法) (Zielona-Góra) 13,985 1,015,440 濱海省 () 格但斯克 (Gdańsk) 18,293 2,328,200 西濱海省 () 什切青 (Szczecin) 22,896 1,703,000 庫亞維-濱海省 () 比得哥什(行政) (Bydgoszcz) 和託倫(立法)(Toruń) 17,969 2,079,900 西里西亞省 () 卡託維茲 (Katowice) 12,294 4,540,100 奧波萊省 () 奧波萊 (Opole) 9,412 988,031 下西里西亞省 () 弗羅茨瓦夫 (Wrocław) 19,946 2,901,000 == 政治 == 波蘭政府的結構是雙首長制,總統享有國防和外交權力,行政權則由總統任命的總理及內閣掌握。總理從兩院制國會的眾議院多數黨成員中產生,負責向總統提名閣員名單,交由總統任命及議會同意。波蘭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公民直選產生,任期5年,可以連任一次,擁有解散議會的權力。現任總統為安傑伊·杜達,總理為馬特烏什·莫拉維茨基。 波蘭議會採用兩院制,由下院眾議院(,460名成員)和上院參議院(,100名成員)組成。眾議院由-{zh-cn:洪德法;zh-tw:頓特法;zh-hk:漢狄法;}-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參議院選舉則採用簡單多數制,每一百個選區選出一名參議員。參議院有權修改或拒絕眾議院透過的法規,但眾議院可以以多數票推翻參議院的決議。 thumb|right|波蘭眾議院 議會成員根據省劃直選產生,任期4年。根據1997年生效的現行憲法,除了兩個預留給少數民族政黨的席位(一席予德國裔,另一席予立陶宛裔)外,只有獲得總投票率5%的政黨才能進入眾議院。只有年滿30歲的波蘭公民才有資格競選參議員,而參加總統選舉的年齡下限則為35歲。 參眾兩院的成員共同組成國民大會。當新總統就職、對總統的起訴書被遞交至或總統因健康狀況無法正常履職時,即組成國民大會。 憲法法庭是議會設立的、獨立進行活動的特殊審判機構,只對議會負責。憲法法庭的主要職能是:裁決議會透過的法律和法令是否符合憲法;裁決政府及國家機關頒佈的條例和決定是否符合憲法。憲法法庭法官由下議院任命,庭長和副庭長由總統從憲法法庭全體法官大會所推薦的候選人中任命。1997年透過的新憲法賦予憲法法庭強有力的權力,議會不再有權否決憲法法庭的裁決。 最高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對其他所有法院的審判活動和判決行使監督權。院長由議會根據總統的建議從最高法院法官中任命。 最高監察院是波蘭最高行政監察機構,基本任務是監督國家領導人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否有瀆職、違法亂紀行為。院長由議會任命,向議會負責。 公民權利代言人主要保護憲法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本國公民的人權和公民權。公民權利代言人由下議院指定,每年須向下議院和上議院彙報工作。 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主要保護本國公民的言論自由權、獲得資訊權以及廣播電視領域的公共利益。委員會委員由眾、參兩院和總統任命。 ===法律=== thumb|right|upright|《五三憲法》於1791年獲得透過,是歐洲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憲法 《波蘭共和國憲法》是波蘭的根本大法。現行憲法於1997年4月2日由國民大會透過,其規定波蘭為一多黨制民主國家,人民擁有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禁止強迫性醫學實驗、酷刑和體罰,並承認家庭的不可侵犯性,以及組織工會和罷工的權利。 波蘭的司法體系由作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的、負責公共行政司法的最高行政法院、普通法院和軍事法院構成。最高法院的法官為終身制,由議會任命的獨立的提名,經議會透過和總統任命後正式上任。憲法法庭和是獨立的司法機構,它們負責裁定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憲法責任,並監督成文法的遵守情況,從而保護憲法。眾議院經參議院批准,任命一名申訴專員,任期五年,負責維護社會正義。 波蘭治安良好,2018年謀殺率為每10萬人中僅有0.7人被謀殺,性犯罪和暴力犯罪的發生率也很低。然而,波蘭對墮胎的限制嚴格,只有在被強姦、亂倫或婦女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允許墮胎, 而胎兒的先天性疾病和死產則不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因此迫使一些婦女到國外尋求墮胎。 波蘭歷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檔案是1791年5月3日透過的《五三憲法》,這部憲法旨在糾正波蘭立陶宛聯邦及其貴族民主制長期存在的政治缺陷,是歐洲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憲法,並對後世世界範圍內的民主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1918年,波蘭第二共和國修法允許婦女投票,成為最早實行婦女普選權的國家之一。 === 外交 === thumb|right|波蘭外交部 波蘭是一箇中等強國,自2004年加入歐盟以來,波蘭歷屆政府積極參與歐洲和國際事務,被視為歐洲的新興強權,並正逐漸向地域大國轉型。波蘭是歐盟人口第五多的成員國,截至2020年,在歐洲議會中共有52名代表。總部以及歐安組織均位於華沙。除此之外,波蘭也是聯合國、北約、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 近年來,波蘭大力加強與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的關係,從而成為美國在歐洲最親密的盟友與戰略伙伴之一。傳統上,波蘭與匈牙利關係密切,2007年,波匈兩國議會透過聯合宣告,將3月23日定為“波匈友誼日”。 ===執法與應急服務=== thumb|left|波蘭國家警察的巡邏車 波蘭的執法由隸屬於之下的幾大執法機構——負責調查犯罪或違法行為的、負責維護公共秩序的以及負責邊防的等負責。私人保安公司也很常見,但它們並不具備逮捕或拘留嫌疑人的權力。城市衛隊主要由省、地區或市議會領導,未經上級批准不得攜帶槍支。執法人員定期在大城市或較小的郊區進行巡邏。 是負責保衛波蘭國家安全的反情報機構,而則負責識別外部威脅、獲取境外情報,二者共同構成了波蘭的情報系統。和則分別負責國家的反有組織犯罪和反腐敗工作。 波蘭的應急服務系統由、以及波軍中的搜救單位組成。波蘭的急救服務由地方政府運營,同時隸屬於直屬中央的國家醫療緊急服務中心()。 ==軍事== 波蘭共和國軍是波蘭主要的軍事力量,由五大兵種——陸軍、海軍、空軍、和組成,隸屬於。和平時期,總統擔任三軍總司令,並有權提名軍官、國防部長和參謀長。每年8月15日是波蘭的。截至2022年,波蘭共和國軍共有114,050名現役士兵,另有75,400人在和準軍事組織服役。2022年,波蘭軍費約為145億美元,相當於其GDP的2%。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資料,2020年波蘭共向國外出口了價值4.87億歐元的武器裝備。 波蘭的國家安全總體目標是進一步融入北約和歐盟的國防、經濟和政治體系。波蘭原實行徵兵制,適齡符合條件的男子均需要服役9個月,但這一制度在2008年被廢除。波蘭的軍事學說側重防禦,與大多數北約成員國類似,並積極參加北約舉行的軍事演習。自1953年以來,波蘭曾多次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目前,波蘭在中東、非洲、波羅的海三國、東南歐等地有駐軍。 == 經濟 ==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13530億美元 (2019) 國內生產總值(名義) 6070億美元 (2019) 實際GDP增長 4.1% (2019) 消費物價指數通脹 2.2% (2019) 就業人口比率 55% (2019) 失業率 3.4% (2019) 公共債務總額 2.74億美元(2019) 1989年後,波蘭由蘇聯模式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GDP在1993至2000年間增長較為迅速,但到2001年,由於國內消費投資減少以及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影響,波蘭經濟的增長也開始趨緩。2004年加入歐盟後,經濟快速成長。至2021年,波蘭的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在歐盟排名第六,按購買力平價則排名第五。波蘭也是歐盟內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Jan Cienski, Warsaw, Poland's growth defies eurozone crisis Financial Times,2012-07-01. Internet Archive.。在全國就業人口當中,61%的就業人口屬於服務業,30%屬於工業和製造業,其餘8%屬於農業部門。儘管波蘭是歐盟單一市場的成員,但該國並未採用歐元作為法定貨幣,而維持自己的貨幣—波蘭茲羅提(zł,PLN)。 波蘭經濟在中歐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中歐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近40%位於波蘭,全球化指數也較高。和分別由其20只和30只成份股的市值計算而來,是反映波蘭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根據波蘭國家銀行的資料,截至2014年底,波蘭對外直接投資近3,000億茲羅提。而據估計,2014年,1,437家波蘭公司在3,194個外國實體中擁有權益。 波蘭是世界上第20大商品和服務出口國,其最成功的出口產品包括機械、傢俱、食品、服裝、鞋子、化妝品和電子遊戲PAP, 9 May 2013 Polska żywność – fundament polskiego eksportu – 2012 kolejnym rokiem rekordowego eksportu żywności. Ministerstwo Skarbu Państwa (Internet Archive).GUS, Najwięksi partnerzy handlowi Polski: kto kupuje nasze produkty? 2014-07-09 (Internet Archive)。2020年,其出口額佔GDP的56%。波蘭的銀行業也很發達,擁有中歐規模最大的銀行業Thomas White International (September 2011), Prominent Banks in Poland. Emerging Market Spotlight. Banking Sector in Poland (Internet Archive). Retrieved 2014-11-06.,平均每100,000名成年人擁有32.3個銀行分支機構Worldbank.org, Glob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Appendix B. Key Aspects of Financial Inclusion (PDF file, direct download). Retrieved 2014-11-06.。然而,波蘭的農業依然面臨嚴峻挑戰。結構問題、勞動力缺乏以及效率低下的小型農場是問題的關鍵。「敏感」領域(如煤礦、鋼鐵、鐵路、能源等)的重組與私有化已經開始。 波蘭自東歐劇變以來,經過1990年代的發展變遷,特別是在21世紀初的幾年裡,波蘭在歐洲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國際重視,甚至有望成為歐盟五巨頭之一。波蘭擁有中歐最大的銀行業,每10萬名成年人擁有32.3個分支機構Worldbank.org, Glob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Appendix B. Key Aspects of Financial Inclusion (PDF file, direct download). Retrieved 6 November 2014.。波蘭是歐盟27個成員國中唯一一個在2008年經濟大衰退中保持經濟增長的國家。2018年9月,波蘭失業率僅約5.7%,位居歐盟最低水平。2019年,波蘭透過了一項法律,對26歲以下者免徵所得稅。 波蘭的主要貿易伙伴是歐盟國家和俄羅斯,波蘭的鄰國德國是其最大的進口和出口國,2021年約佔波蘭出口的28.76%和進口的20.92%。 === 交通與能源 === 波蘭的交通網由、鐵路、空運和水運組成。波蘭是申根區的一部分。由於波蘭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加上經濟較為發達,使得波蘭成為一個擁有大規模現代交通網的國家,也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據統計,2022年初,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共4,623.3公里。歐洲E40公路等歐洲重要公路途徑波蘭。此外,波蘭所有的地方性道路都受到國家道路重建計劃的監督,該計劃旨在提高農村和郊區的交通質量。 2018年,波蘭鐵路里程為18,513公里,位列歐盟第三,僅次於德國和法國,各大城市之間均有鐵路連線。波蘭國家鐵路是波蘭最主要的鐵路業者。在加入歐盟之後,波蘭得到歐盟融資,鐵路網開始實現電氣化。2008年,波蘭宣佈將匯入TGV,實現高速鐵路的計劃Bariera 300 km/h nie padła. Na koniec testów 293 km/h, Rynek Kolejowy, 2013-11-24, 。此外,許多波蘭城市都有大眾公共運輸系統。波蘭空運主要用於國際旅行,境內國際機場較多,華沙蕭邦機場是波蘭最大的國際機場,也是LOT波蘭航空的主要樞紐。 波蘭的水路運輸由內河運輸和海路運輸組成。內河運輸方面,維斯瓦河是波蘭最主要的內河航道。海路運輸方面,波羅的海沿岸港口密佈,主要有、、什切青港、、格丁尼亞港、格但斯克港等。最大的港口是什切青和格但斯克。其中,格但斯克港是波羅的海沿岸唯一適合停泊遠洋船隻的港口。 波蘭的電力供應主要依靠燃燒化石燃料。由於波蘭煤炭資源豐富,是歐洲主要的煤炭出口國之一,因此至今波蘭許多發電廠仍然採用燃煤發電。2013年,波蘭在全球能源可持續性指數中排名第48。波蘭三大煤礦公司每年開採約1億噸煤炭。 === 科技 === 在世界歷史的發展程序中,波蘭人民為科學、技術和數學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模型,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從而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他還推匯出了,使他成為經濟學的先驅人物之一。哥白尼的成就和發現被認為是波蘭文化及其認同的基礎。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波蘭位居第40名。 波蘭的高等教育、技術、醫療和經濟機構僱傭了數萬名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國內有數百家科研院所。然而,在19世紀和20世紀,由於政治局勢等原因,許多波蘭科學家在國外進行科研工作,其中最著名者為物理學家及化學家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作為世界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以及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居住在法國。1925年,她主持成立了波蘭鐳研究所。現今的波蘭,是中東歐最大的研發中心。 20世紀上半葉,波蘭數學蓬勃發展,形成了(著名成員有斯特凡·巴拿赫、斯塔尼斯拉夫·烏拉姆等)、(著名成員有阿爾弗雷德·塔斯基、瓦茨瓦夫·謝爾賓斯基等)等重要數學學派。20世紀30年代,馬裡安·雷耶夫斯基率先對恩尼格瑪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和破譯,為後來盟軍戰勝納粹德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 旅遊 === 波蘭為中歐的新興旅遊目的地,自2004年加入歐盟後,遊客人數大幅增加。2019年,到訪波蘭的國際遊客有近2,100萬人次。旅遊業對波蘭整體經濟的貢獻很大,在其服務業當中佔較大比例。。 波蘭旅遊資源豐富,型別多種多樣。波蘭的故都克拉科夫是國內遊客訪問量最大的城市,市內遍佈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遺蹟,其中瓦維爾城堡曾長期是波蘭王室的住所,也是波蘭的國家象徵之一。History of Wawel Hill at wawel.krakow.pl 弗羅茨瓦夫是波蘭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小矮人雕像、百年廳和中央集市廣場等景點較著名。華沙是波蘭的首都,其老城曾在二戰中被完全摧毀,戰後得到精心重建,是波蘭民族精神的象徵之一,而科學文化宮則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象徵。其他著名城市還有格但斯克、波茲南、盧布林、託倫、什切青等。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二戰納粹德國法西斯暴行的見證。維利奇卡鹽礦始建於13世紀,內有迷宮般的隧道、地下湖泊和礦工用地下岩鹽雕刻而成的小教堂。波蘭境內有超過100座城堡,大多集中於下西里西亞省,集中分佈於。波蘭北部馬爾堡的條頓騎士團堡馬爾堡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其他著名人文旅遊景點還有扎莫希奇古城、亞沃爾和希維德尼察的和平教堂、小波蘭南部的木結構教堂、馬斯科夫公園等。 在自然旅遊資源方面,波蘭的自然景觀繁多,主要的旅遊景觀有波羅的海沿岸海灘、馬祖裡亞湖區、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克爾科諾謝山、、塔特拉山脈、皮耶尼內山脈、別什恰迪山脈等。此外,波蘭的滑雪、帆船、登山等戶外運動也頗為流行。 == 人口 == 根據2021年統計資料,波蘭的人口為3,820萬人,名列歐洲第9位、歐盟第5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2人。2019年,波蘭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42,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此外,波蘭深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困擾,國民年齡中位數約為42歲。 在全國3,820萬人口當中,約60%在城市或城鎮定居,40%在鄉村定居。2020年,50.2%的波蘭人居住在單戶住宅,44.3%居住在公寓。馬佐夫舍省是波蘭人口最多的省份,而華沙則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人口多達180萬人,若計入都會區則多達230萬人。Funkcje Metropolitalne Pięciu Stolic Województw Wschodnich - Markowski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 United Nations -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 Population Division, The 2003 Revision (data of 2000)Eurostat, Urban Audit database , accessed on 12 March 2009. Data for 2004.是波蘭最大的都市連綿區,人口介於270萬人和530萬人之間。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Observation Network, Study on Urban Functions (Project 1.4.3) , Final Report, Chapter 3, (ESPON, 2007) 波蘭南部的人口密度較高,主要集中在弗羅茨瓦夫和克拉科夫之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波蘭曾經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二戰前後的移民潮使波蘭逐漸轉變為一個單一種族國家。根據2011年波蘭人口普查結果,37,310,341人登記為波蘭人,846,719人登記為西里西亞人,232,547人登記為卡舒比人,147,814人登記為德意志人,其他民族有163,363人(0.41%),另有521,470人(1.35%)未登記自己的民族身份。官方人口統計資料不包括沒有永久居留許可或的移民工人。2017年,超過170萬烏克蘭公民在波蘭合法工作。波蘭的外來移民人數穩步上升,僅2021年,波蘭政府就批准了504,172個外國人工作許可。 ===語言=== 波蘭的官方語言是波蘭語,近97%的民眾將波蘭語視為母語,使波蘭成為講官方語言人數比例最高的歐洲國家Polish Language Facts.。波蘭語也是歐盟的工作語言之一。由於立陶宛有一定數量的波蘭人,因此波蘭語也是立陶宛部分地區的第二語言,在當地的波蘭學校也有教學。波蘭有15種語言具有少數民族語言地位,分別為卡舒比語、亞美尼亞語、白俄羅斯語、捷克語、德語、希伯來語、卡拉伊姆語、立陶宛語、俄語、斯洛伐克語、塔塔爾語、烏克蘭語、意第緒語、羅姆語、盧森尼亞語。其中,卡舒比語也是唯一一種受國家承認的地方語言,卡舒比亞和波美拉尼亞地區有約100,000人以卡舒比語為母語。波蘭政府也允許雙語城市使用第二行政語言或輔助語言,因此在這些地區,雙語路標很常見。根據2015年的資料,約有32%的波蘭公民掌握英語。 === 宗教 === 波蘭87.5%的人口信奉羅馬天主教,其餘人口大多信奉東正教或基督新教,無神論者只佔全國人口的約5%。。雖然現在的波蘭人已不特別重視宗教文化傳統,已經很少有人依然忠實虔誠的遵守天主教的傳統習俗,但總體上,波蘭是今日歐洲少數對宗教信仰仍然保持相當虔誠的國家,羅馬天主教被視為國家認同的一部分,境內大小教堂林立,宗教氣氛濃郁,38%的波蘭人每週去教堂做彌撒,61.6%的波蘭人認為宗教在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作為第一位波蘭出身的教宗,在波蘭境內享有極高的威望。光明山修道院位於琴斯托霍瓦,是波蘭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供奉有黑色聖母,每年都會舉辦朝聖活動。 《波蘭憲法》保證了公民的宗教自由,宗教協定則保證了公立學校內的宗教教學。歷史上,波蘭立陶宛聯邦曾有著高度的宗教寬容,併為因受到宗教迫害而被迫逃離歐洲其他地區的難民提供庇護。波蘭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之一以及阿什肯納茲猶太人的文化中心,但猶太人大屠殺永久地終結了這一地位。 當代波蘭的宗教少數群體有波蘭正教會、信義宗、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五旬節運動、耶和華見證人、東儀天主教會、猶太人、穆斯林、新異教運動等。 === 健康 === 波蘭有公立、私立兩套醫療系統,其中,公立醫院隸屬於,其負責對國內醫療行為的行政監督和審查。超過50%的波蘭人同時使用公立和私立醫療服務。波蘭擁有完善的全民醫療保健系統,的一般健康保險計劃涵蓋範圍內的所有公民都可以享受國家醫療補助。 根據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波蘭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9歲(男性為75歲,女性為83歲),比歐盟國家的平均壽命略低,但遠高於世界平均。該國也有較低的嬰兒死亡率(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4名)。在波蘭,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46%)、癌症(25.3%)、傷害、中毒和事故(6.2%)。2019年,波蘭是第15大藥物和醫藥產品進口國。 === 教育 === 由卡西米爾三世於1364年在克拉科夫創立的雅蓋隆大學是波蘭第一所高等學府,也是世界上仍在繼續運營的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成立於1773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教育部。 小學、中學和高等教育的課程綱要由制定。幼兒園對3歲以上兒童實施學前教育;基礎學校學制共8年,對7歲~15歲兒童實施義務教育;中學教育分為四年制、五年制以及各種職業學校等,學生就讀於何種中學取決於其個人意願。高中和技術學校的學生需要參加,只有透過者才有資格進入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學習。 波蘭有超過500家高等教育機構Central Statistical Office: Studenci szkół wyższych (łącznie z cudzoziemcami) na dzień 30 XI 2008. Number of students at Polan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s of 30 November 2008. Retrieved 13 June 2012. Archived at Archive.org on 28 October 2008. ,涵蓋了各大主要學科門類。著名的高等學府有雅蓋隆大學、華沙大學、、弗羅茨瓦夫大學、華沙理工大學、格但斯克理工大學等。2018年,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籌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測試表明,波蘭的教育水平高於經合組織平均水平,波蘭學生的學業成績也優於大多數經合組織國家。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 RESULTS FROM PISA 2018 ==文化== 波蘭文化和其千年的複雜歷史緊密相連,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Adam Zamoyski, The Polish Way: A Thousand Year History of the Poles and Their Culture . Published 1993, Hippocrene Books, Poland, ISBN 0-7818-0200-8波蘭地處歐洲中心,文化也是歐洲各地文化合流的結果。波蘭文化淵源開始於早期斯拉夫人,但波蘭文化一直深受德國文化、拉丁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的影響,並且許多少數族裔也曾居住於波蘭,並對波蘭文化產生影響。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Poland, 2002–2007, AN OVERVIEW OF POLISH CULTURE. Access date 12-13-2007.波蘭人自豪於自身的民族身份,其民族認同通常與紅、白兩色相關聯。帶有皇冠的白尾鷹是波蘭的國家象徵之一,經常出現在服裝和徽章上。波蘭古建築眾多,重要的古建築受到的保護。列入歷史古蹟名錄的遺蹟達100多個,其中有17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節日與傳統 === 波蘭的國定假日與節日有元旦(1月1日)、主顯節(1月6日)、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及其後第一個星期一、勞動節(5月1日)、(5月3日)、五旬節(復活節後第50天)、基督聖體聖血節(天主聖三節之後的星期四)、聖母升天節(8月15日)、諸聖節(11月1日)、國家獨立日(11月11日)、聖誕節(12月25日至26日)等。 波蘭有其獨特的傳統和習俗。儘管平安夜並不屬於國定假日,但它仍然是波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12月24日,波蘭家家戶戶都要裝飾聖誕樹,將乾草放在桌布下,以模仿耶穌出生時的馬槽,並將特製的威化餅分享給客人。當夜晚第一顆星星出現之前,需要準備好十二道素菜作為晚餐,同時一般要留一個空盤子和空座位,以迎接不速之客的到來。有時,頌歌者會帶著“”(波蘭傳說中的生物形象)在小城鎮間旅行,直到大齋期。 每逢肥胖星期四(復活節之前52天),民眾都會上街購買甜甜圈和其他糕點。在復活節,人們製作彩蛋後,將其放入裝飾好且經神父祝福的籃子裡;第二天,傳統上年輕人之間要互相潑水。而在諸聖節,人們則會前往祖先的墓地,並清潔墓碑、點燃蠟燭,以紀念死者。 === 藝術 === 波蘭的藝術深受西方藝術的影響,題材主要有民間傳說、天主教、歷史和現實主義等,但也有印象派和浪漫主義的作品。19世紀後期,美術運動開始崛起,其促進了波蘭頹廢主義、象徵主義和新藝術運動的發展。自20世紀以來,波蘭紀實藝術和攝影也享譽全球。此外,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當時的政府對藝術創作的限制較寬鬆,波蘭的海報藝術也開始崛起,在首都華沙設有世界上第一所海報博物館。至今,波蘭所出產的電影海報仍然備受關注,被譽為「巧用抽象構圖和大膽用色,脫離了西方的藝術軌跡」。波蘭境內最傑出的畫作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抱銀貂的女子》,自從1798年該畫作流入波蘭以來,它對波蘭的文化遺產和民族認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波蘭有很多享譽世界的藝術家,典型的有揚·馬泰伊科、、斯坦尼斯拉夫·維斯皮安斯基、、塔瑪拉·德·藍碧嘉、濟斯瓦夫·貝克辛斯基等。此外,波蘭的-{zh-cn:先鋒派; zh-tw:前衛;}-藝術、構成主義、極簡主義、當代藝術等也有一定水平,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有、弗拉迪斯瓦夫·斯特澤敏斯基、瑪格達蓮娜·阿巴卡諾維奇、、、等。 === 音樂 === 波蘭是著名作曲家和鋼琴家弗雷德裡克·蕭邦的出生地。在華沙舉辦、五年一度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是音樂界的一大盛事,被譽為世界最具權威的鋼琴比賽之一。其他著名的波蘭音樂家包括阿圖爾·魯賓斯坦、伊格納奇·揚·帕德雷夫斯基、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亨裡克·維尼亞夫斯基等。此外,波蘭還有為數眾多的民間音樂家,併產生了自己獨有的音樂流派。 波蘭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在舊松奇發現的與聖母院樂派相關的復調作品的手稿是波蘭最早的音樂作品之一,而第一位有記載的波蘭作曲家則生活在15世紀早期。16世紀晚期,義大利人遷居克拉科夫,成為齊格蒙特三世的宮廷魯特琴演奏家。他將南歐的音樂風格和波蘭本土的民間音樂相融合,推動了波蘭音樂的發展。 17至18世紀,巴洛克音樂成為波蘭音樂的主流,當時波蘭作曲家創作出的協奏曲和奏鳴曲多屬於此種型別。18世紀末,波蘭古典音樂演變成波蘭舞曲等形式。1794年,創作出的波蘭第一部民族歌劇《》首演,是波蘭音樂史和戲劇史上的一件大事。 當代波蘭的音樂氛圍濃厚,爵士樂和重金屬音樂廣受歡迎。等波蘭爵士音樂家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音樂風格,其在1960和1970年代最為流行,並一直流行至今。波蘭也舉辦眾多大型音樂節,主要有露天音樂節、和等。 === 建築 === 作為歐洲建築的一部分,波蘭的建築深受義大利、德國、低地國家等地區建築風格的影響。波蘭的諸多城鎮都是依據《馬格德堡法律》而建立,典型特徵是圍繞中心市場發展,周圍環繞著網格或放射狀的街道網路,從而形成老城區。波蘭的傳統城市景觀以華麗的教堂、住宅和市政廳為特色。也曾經是波蘭城市的特色建築之一。而在多山的南部,當地人民則因地制宜,發展出了。 波蘭最早的建築風格是羅曼式建築,出現於約11世紀,以巨筒為最大特點。在今天的波蘭,羅曼式建築比較稀少。進入13世紀,開始出現,併成為波蘭中世紀建築的代表性風格。馬爾堡城堡、利茲巴克城堡、格涅夫城堡等城堡以及格涅茲諾、格但斯克、弗羅茨瓦夫、弗龍堡、克拉科夫等地的主教座堂,都是磚砌哥特式風格的代表作。進入16世紀,文藝復興的大潮使義大利風格的庭院和宮殿在波蘭蔚然成風。隨後,風格主義建築開始興起,尤以波茲南、盧布林、扎莫希奇等地為盛。其以帶有尖頂和拱廊、涼廊的裝飾性閣樓為主要特徵。Many designs imitated the arcaded courtyard and arched loggias of the Wawel palace. 17至19世紀,波蘭的國王和貴族常常斥重金聘請外國工匠,建造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復興式等風格的宮殿。 波蘭民間建築以木材、紅磚等為主要建築材料,的觀念很普遍。在今天的波蘭,一些地區依然存在傳統風格的莊園、農舍、糧倉、磨坊、客棧等世俗建築。20世紀早期至中葉,隨著城市化的大舉推進以及功能主義建築的發展,很多傳統建築方法逐漸失傳。 === 文學 === 波蘭的文學作品以愛國主義、靈性、社會寓言和道德敘事等為主要題材。波蘭最早的文學作品可以追溯到12世紀,當時的主要文學語言是拉丁語。《》中記載了目前最早的波蘭語文字,已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現存最古老的散文手稿是《》和《》,《》則是波蘭現存最古老的印刷品。 揚·科哈諾夫斯基和米科瓦伊·芮伊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批用波蘭語寫作的作家。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家有、安爵·佛利區·莫德爵夫斯基、、、等。在巴洛克時代,耶穌會哲學和波蘭本土文化極大地影響了當時的文學風格,代表作家有、等。進入啟蒙時代,劇作家創作了第一部波蘭語小說。19世紀,波蘭浪漫主義文學開始發展,以尤利烏什·斯沃瓦茨基、齊格蒙特·克拉辛斯基、亞當·密茨凱維奇等“三大詩人”為代表,其中密茨凱維奇創作的史詩《塔德伍施先生》為波蘭文學的一大經典鉅作。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約瑟夫·康拉德用英語創作了諸多優秀的表現主義和早期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 當代波蘭文學型別多種多樣,其中奇幻文學尤為著名。-{zh-cn:斯坦尼斯拉夫·萊姆;zh-hk:史坦尼斯瓦夫·萊姆;zh-tw:史丹尼斯瓦夫·賴;}-的科幻小說《索拉里斯星》以及-{zh-cn: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zh-tw:安傑·薩普科夫斯基;}-的系列奇幻小說《-{zh-tw:獵魔士;zh-cn:獵魔人;}-》在國際上廣受讚譽。有六位波蘭人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分別是1905年獲獎的亨利克·顯克微支、1924年的瓦迪斯瓦夫·雷蒙特、1978年的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波蘭猶太裔美國人)、1980年的切斯瓦夫·米沃什和1996年獲獎的維斯拉瓦·辛波絲卡、2018年的奧爾嘉·朵卡萩。 === 飲食 === 由於波蘭歷史的多元變化,食物烹調方式不拘一格,與周邊國家菜系有許多融合之處。波蘭飲食和其他斯拉夫國家的飲食文化相似,特別是與捷克、斯洛伐克、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菜餚Nigel Roberts (Apr 12, 2011), The Bradt Travel Guide 2, Belarus, page 81, (2nd), ISBN 1841623407. "Like Ukrainians, Russians and Poles, Belarusians are still fond of borscht with a very large dollop of sour cream (smyetana) and it is particularly warming and nourishing in the depths of winter."。波蘭飲食也受到中歐飲食的影響,包括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Melvil Dewey, Richard Rogers Bowker, L. Pylodet, Library Journal, Volume 110, 1985; "Poland's cuisine, influenced by its German, Austrian, Hungarian, Russian, and other conquerors over the centuries."。此外,波蘭飲食也受到猶太人、法國、土耳其和義大利的影響。在其他文化中,波蘭風格的烹飪通常被稱為 à la polonaise,jadwiga49hjk, Author (2015-11-10). "à la Polonaise"著名菜餚有:波蘭餃子、比哥斯、、以及等。 波蘭菜通常富含肉類,包括豬肉、雞肉和牛肉,搭配冬季酸白菜和香料,也使用了大量的奶油和雞蛋,Polish Meals – Polish Food – Polish Cuisine Archived 28 March 2017 at the Wayback Machine. Retrieved 6 June 2011.主菜通常包括肉類,如烤肉、雞肉或炸豬排,還有蔬菜、配菜和沙拉,沙拉包括波蘭酸菜及 surówka(切碎的胡蘿蔔、芹菜、烤甜菜根,加入檸檬和糖)。配菜通常是馬鈴薯、米飯或穀類。另外搭配各種麵條,包含kluski、kasha "Kasha, extended definition". 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1 May 2013. Retrieved 6 June 2011.等穀物,也搭配由發酵小麥麵團製成的貝果(起源於波蘭猶太人)。 用餐結束前會端上波蘭式甜點,例如 sernik(芝士蛋糕)、makowiec(罌粟麵包卷)或 napoleonka(波蘭奶油派)。Steves, Rick; Hewitt, Cameron (15 August 2017). Rick Steves Snapshot Kraków, Warsaw & Gdańsk. Avalon Publishing. ISBN 9781631216244.節日大餐很豐盛,例如無肉的平安夜晚餐(Wigilia)或復活節早餐等,經常需要耗費數日才能準備完成。"Traditional celebrations: Wigilia article from Pope John Paul II". Polish Center. Centrum Polonijne w Jorba Linda, Californi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0 November 2014. 傳統的酒精飲料包括蜂蜜酒、啤酒、葡萄酒和伏特加。波蘭是世界歷史最早提及伏特加的民族, "History of vodka production, at the official page of Polish Spirit Industry Association (KRPS), 2007".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0 September 2007.伏特加自 13 世紀以來就廣為流傳,"gorzała – Słownik języka polskiego PWN". sjp.pwn.pl.但目前啤酒和葡萄酒在波蘭更受歡迎。 "EJPAU 2004. Kowalczuk I. CONDITIONS OF ALCOHOLIC BEVERAGES CONSUMPTION AMONG POLISH CONSUMERS". www.ejpau.media.pl.咖啡自 18 世紀以來就廣為飲用, 19 世紀以來,茶在波蘭社會非常普遍。 Strybel, Robert; Strybel, Maria (31 March 2019). Polish Heritage Cookery. Hippocrene Books. ISBN 9780781811248. Retrieved 31 March 2019 – via Google Books. 牛奶吧()是波蘭一種特別的快餐店形式,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和後來的社會主義時期開始流行。牛奶吧的經營方式與今天的餐館類似,提供價格低廉的波蘭傳統料理為其特色。由於快餐連鎖店的普及,酪乳、酸奶、克非爾及軟性飲料也受到歡迎。 "A Mini-Guide to Polish Dairy". Culture.pl. Retrieved 31 March 2019. === 時尚 === 在化妝品的發展史上,波蘭人做出了較大貢獻。和先後從波蘭移居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化妝品公司。法克託羅維茨創造了指代化妝品的“Make-up”一詞,並因發明現代假睫毛而受到讚譽。根據2020年資料,波蘭是歐洲第五大化妝品市場。是波蘭最大的化妝品公司,則是全國最大的服裝連鎖店。 歷史上,時尚一直是波蘭文化及民族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16世紀起,波蘭形成了獨特的薩爾馬提亞主義生活方式。同時,波蘭的服飾傳入凡爾賽宮,影響了法國的服飾文化。此外,波蘭的傢俱文化也影響了法國,洛可可式天篷床在法國貴族當中成為時尚。18世紀以後,薩爾馬提亞主義走向衰落。 === 電影 === 波蘭電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4年發明的早期電影攝影機。1897年,製造出了早期的影象聲音傳輸裝置。波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導演、製片人和演員,如羅曼·波蘭斯基、-{zh-hans:安傑依·瓦伊達; zh-tw:安德烈·華依達; zh-hk:安德烈·華依達}-、波拉·內格里、塞繆爾·戈德溫、華納兄弟、、阿格涅絲卡·霍蘭、、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等。 波蘭電影普遍探討的主題包括歷史、劇情、戰爭、文化、黑色電影等。21世紀以來,共有2部波蘭電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分別是羅曼·波蘭斯基導演的《-{zh-hans:鋼琴家;zh-hk:鋼琴戰曲;zh-tw:戰地琴人;}-》(2002年上映)及-{zh-cn: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 zh-tw:帕威·帕利科斯基; zh-hk:彭維·彭域高斯基; }-導演的《-{zh-cn:修女伊達;zh-tw:依達的抉擇;zh-hk:修女伊德;}-》(2013年上映)。 === 媒體 === 根據歐洲晴雨表2015年的報告,78%的波蘭人有每天收看電視的習慣。2020年,波蘭全國79%的人口每天閱讀新聞兩次以上,僅次於瑞典。波蘭擁有多家媒體機構,主要有公共電視機構波蘭電視臺(TVP)、兩家免費電視臺(和Polsat)以及三家24小時新聞臺。波蘭電視臺也提供聚焦於特定主題的頻道,如體育頻道、歷史頻道、文化頻道、娛樂頻道、等。其中,波蘭頻道是由國家開設的專供海外波蘭僑民收看的波蘭語電影片道。2020年,波蘭最受歡迎的報紙型別是小報和社會政治類報紙。 波蘭在歐洲的電子遊戲產業版圖中佔有重要地位,湧現出了CD Projekt、、等著名遊戲開發商。《巫師》系列和《-{zh-cn:賽博朋克2077;zh-tw:電馭叛客2077;zh-hk:Cyberpunk 2077;}-》是波蘭最著名的電子遊戲作品。卡托維茲是英特爾極限大師賽決賽的固定舉辦地。 === 體育 === 排球和足球是波蘭最流行的運動,有悠久的國際比賽歷史。田徑、籃球、手球、拳擊、綜合格鬥、沙地摩托車、跳臺滑雪、越野滑雪、冰球、網球、擊劍、游泳和舉重等運動也頗受波蘭人民歡迎。 波蘭足球的黃金時代為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世界盃方面,波蘭國家足球隊在1974年和1982年世界盃足球賽中獲得季軍;奧運會方面,波蘭在1972年夏季奧運會中獲得足球專案的金牌,1976年和1992年則分別獲得銀牌。2012年,波蘭與烏克蘭共同主辦了歐洲足球錦標賽。 波蘭國家男子排球隊是世界男子排壇強隊之一。截至2020年2月,波蘭男排在國際排球聯合會排名世界第2。波蘭曾在1976年夏季奧運會中獲得排球專案的金牌,並獲得過三次世界男子排球錦標賽冠軍。 波蘭的登山運動水平較高,尤其是在攀登喜馬拉雅山和其他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方面。遠足、滑雪和山地腳踏車等運動也很發達,每年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客。水上運動是波蘭最受歡迎的夏季休閒活動,北部地區有大量用於釣魚、劃獨木舟、皮划艇、帆船和風帆衝浪的場所。Summer Sports in Poland at Poland For Visitors Online. Retrieved 2014-11-02. == 參見 == * 波蘭人列表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gov.pl – 波蘭國家入口網站 * * * * Category:歐洲國家 Category:波羅的海沿岸國家 Category:斯拉夫國家 Category:聯合國會員國 Category: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
會計學
會計()是經濟實體資訊的處理過程,包括對企業及法人團體的財務及非財務資訊之計量、處理與交流。會計被稱為“商業語言”,通常衡量一個組織的經濟活動結果,並將這些資訊傳達給各種利益相關者,包括投資人、債權人、管理層及監管者。會計的從業人員稱作「會計(人員)」,獲得法定專業資格者為「會計師」。會計的知識主體「會計學」是一門應用學科,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也是社會科學的一部分。 會計可以分為幾個領域,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政府會計和成本會計等,也可分為盈利會計和非盈利會計。財務會計側重於向資訊的外部使用者,如投資者、監管者和供應商報告組織的財務資訊,包括編制財務報表;而管理會計側重於計量、分析和報告資訊,供管理層內部使用。記錄財務交易,以便在財務報告中提出財務摘要,被稱為簿記,其中複式簿記是最常見的系統。會計資訊系統是設計出支援會計職能和相關活動的系統。在東亞,審計學是從會計學分化出來的一門學科。現代審計的理論和方法,以及其研究的任務和會計學不完全相同,狹義會計學不包括審計學。 在人類歷史上,會計以各種複雜的形式和程度存在。今天使用的複式記賬系統是在中世紀的歐洲,尤其是在威尼斯發展起來的,通常將此發明歸功於義大利數學家和方濟各會修士——盧卡·帕西奧利。在現代,會計準則由標準制定者、會計師事務所和會計專業機構等會計組織推動。財務報表通常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並按照公認的會計準則編制。在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會計準則一般採用法定主義,國家制訂一系列具體的會計法規、甚至包括統一的會計科目表,如中國、法國,德國。在實行普通法的國家,會計準則由民間專業團體制訂,如英美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截至2012年,“所有主要經濟體”都計劃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或採用。 == 歷史 == 會計有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Robson, Keith. 1992. “Accounting Numbers as ‘inscription’: Action at a Dis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7 (7): 685–708.會計的早期發展可以追溯到古美索不達米亞,其與書寫、計數和貨幣的發展密切相關;還有證據表明古伊朗有早期的簿記形式,Oldroyd, David & Dobie, Alisdair: Themes in the history of bookkeeping,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ccounting History, London, July 2008, , Chapter 5, p. 96以及古埃及人和巴比倫尼亞人有早期的審計系統。奧古斯都皇帝時期,古羅馬政府擁有獲得詳細財務資訊的能力。 複式記賬法在中世紀早期中東的猶太社群首創,Parker, L. M., “Medieval Traders as International Change Agents: A Comparison with Twentieth Century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Firms,” The Accounting Historians Journal, 16(2) (1989): 107–118.MEDIEVAL TRADERS AS INTERNATIONAL CHANGE AGENTS: A COMMENT, Michael Scorgie, The Accounting Historians Journal, Vol. 21, No. 1 (June 1994), pp. 137–143並在中世紀的歐洲得到進一步完善。隨著股份制公司的發展,會計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 第一本關於複式簿記系統的出版著作是盧卡·帕西奧利(“會計之父”)於1494年在義大利出版的Summa de arithmetica。會計在19世紀開始過渡到成為一個有組織的職業。1880年,英格蘭的地方專業協會合併成英格蘭與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 == 詞源 == 會計()和會計學()這兩個詞在19世紀中期就已經在英國使用,它們是由18世紀使用的單詞accomppting和accountantship演變而來。Labardin, Pierre, and Marc Nikitin. 2009. “Accounting and the Words to Tell It: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ccounting, Business & Financial History 19 (2): 149–166.在中古英語中(大約在12世紀到15世紀末之間使用),動詞account的形式是accen,它來自古法語單詞aconter,Baladouni, Vahé. 1984. “Etym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Some Accounting Terms.” The Accounting Historians Journal 11 (2): 101–109.而後者又與通俗拉丁語單詞computare有關,意思是“計算”。computare的基礎是putare,“有修剪、淨化、糾正賬目等不同的意思,因此,有計數或計算的意思,也有思考的意思”。 === 專業術語 === 會計有不同的定義,可指儲存或編制公司交易的財務記錄,分析、核實和報告這些記錄,以及“會計的原則和程式”;也可指作為一個會計師的工作。 會計師指的是職業或專業。 == 分類 == 會計學有數個子領域或學科領域,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稅務和會計資訊系統等。Weber, Richard P., and W. C. Stevenson. 1981. “Evaluations of Accounting Journal and Department Quality.” The Accounting Review 56 (3): 596–612. === 財務會計 === 財務會計側重於向資訊的外部使用者,如投資者、潛在投資者和債權人報告一個組織的財務資訊。它計算和記錄商業交易,並根據一般公認會計准則(GAAP)為外部使用者編制財務報表。而GAAP則產生於會計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廣泛共識,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以滿足決策者的需要。 財務會計產生面向過去的報告,例如,財務報表通常在會計期結束後的六到十個月內按年度或季度公佈,報告內容是關於整個組織的各種財務狀況。 === 管理會計 === 管理會計側重於對資訊的衡量、分析和報告,以幫助管理者做出決策,實現組織的目標。在管理會計中,內部措施和報告基於成本效益分析,不需要遵循公認會計准則(GAAP)。2014年,CIMA建立全球管理會計原則(GMAPs)。這些原則是來自五大洲20個國家的研究結果,旨在指導該學科的最佳實踐。 管理會計產生面向過去的報告,時間跨度很大,但它也包括面向未來的報告,如預算。管理會計報告通常包括財務和非財務資訊,並可能側重於特定的產品和部門。 === 審計 === 在會計方面,審計是“對一個組織的財務報表進行無偏見的檢查和評價”。審計是一種系統的、常規的專業服務。 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的目的是對財務報表表達或不表達獨立意見。審計師根據公認會計准則(GAAP)和“在所有重大方面”,對財務報表是否公平地反映一個實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表示獨立意見。審計師還需要確定GAAP是否得到一致遵守。 === 資訊系統 === 會計資訊系統是一個組織的資訊系統的一部分,用於處理會計資料。許多公司使用基於人工智慧的資訊系統。銀行和金融業將人工智慧用於欺詐檢測。零售業將人工智慧用於客戶服務。人工智慧也被用於網路安全行業。會計資訊系統涉及使用統計和建模的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系統。 在會計計算機軟體的幫助下,許多會計實踐得到簡化。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通常用於大型組織,它提供一個全面、集中、綜合的資訊來源,公司可以用它來管理所有主要的業務流程,從採購到製造到人力資源。這些系統可以是基於雲,透過應用程式或瀏覽器按需提供,也可以是安裝在特定計算機或本地伺服器上的軟體,這種方式通常被稱為內部部署。 === 法務會計 === 法務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專業實踐領域,描述的是由實際或預期的糾紛或訴訟導致的業務。“法務”的意思是“適合在法庭上使用”,法務會計人員通常必須按照這一標準和潛在結果工作。 == 組織 == === 專業機構 === === 事務所 === 根據公司的規模,法律上可能要求公司的財務報表由合格的審計師進行審計,而審計工作通常由會計師事務所進行。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美國和歐洲的會計師事務所不斷增加,透過幾次合併,到二十世紀中葉出現大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二十世紀末,進一步的大型合併導致“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安達信、德勤、安永、畢馬威和普華永道。安達信在安然醜聞案發生後消亡,五大會計師事務所變為四大。 === 準則制定者 === 一般公認會計准則(GAAP)是由國家監管機構釋出的會計準則。此外,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釋出由147個國家實施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國際審計和鑑證、道德、教育和公共部門會計的標準都由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支援的獨立標準制定委員會制定。國際審計和鑑證準則委員會制定審計、鑑證和質量控制的國際標準;國際會計師道德準則委員會(IESBA)制定國際上適當的基於原則的《專業會計師道德守則》;國際會計教育準則委員會(IAESB)制定專業會計教育標準;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委員會(IPSASB)制定基於權責發生制的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標準。 個別國家的組織可能會發布本國特有的會計準則。例如,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會計準則委員會負責管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一致的會計準則的釋出。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釋出構成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基礎的財務會計準則宣告,而在英國,財務報告委員會(FRC)制定會計準則。不過,截至2012年,“所有主要經濟體”都計劃向IFRS靠攏或採用該準則。 == 教育、培訓與資格證書 == === 學位 === 大多數會計師和審計師職位要求至少有會計或相關領域的學士學位,一些僱主更喜歡有碩士學位的申請人。會計學位也可能是專業會計機構成員資格的要求,或者可以用來滿足這些要求。例如,會計學位期間的教育可以用來滿足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150個學期的要求,獲得金融或會計學位後,可以成為英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的準會員。 要想在會計學術界發展,例如擔任大學的會計學教授,通常要有博士學位。哲學博士(PhD)和工商管理博士(DBA)是最受歡迎的學位。對於那些希望在學術界發展的人來說,博士是最常見的學位,而DBA課程一般側重於使企業管理人員具備從事需要研究技能和資格的商業或公共職業的能力。 === 專業資格證書 === 會計專業資格證書包括特許會計師稱號和其他資格。通常,各個國家有自己所承認的會計資格證書,只有這些擁有證書的人能夠擔任特殊的職位或簽署特定的檔案。 == 醜聞 == 在2001年,曾經發生一系列財務資訊欺詐事件,涉及安然公司、審計公司安達信、電信公司世通、Qwest和Sunbeam等知名企業。這些問題突出會計準則、審計條例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必要性。在某些情況下,管理層操縱財務報告中的數字,以表現出更好的經濟狀況。在其他情況下,稅收和監管激勵措施鼓勵公司過度槓桿化,並承擔非常規和不合理的風險。Astrid Ayala and Giancarlo Ibárgüen Snr.: "A Market Proposal for Audit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Public Compan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of Value, Universidad Francisco Marroquín, March 2006) p. 41, UFM.edu.gt 安然醜聞案對新法規的制定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促使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提升,並提高公眾對擁有顯示公司財務現實的會計準則以及審計公司的客觀性和獨立性的重要性的認識。 安然醜聞除了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重組,其無疑也是最大的審計失敗,Bratton, William W. "Enron and the Dark Side of Shareholder Value" (Tulane Law Review, New Orleans, May 2002) p. 61最終導致安達信公司解散,安達信公司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五家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在一系列涉及整個90年代進行的不正常會計程式的揭露之後,安然公司於2001年12月申請破產保護。 這些事件的一個後果是,在2002年美國透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這是安然公司首次承認欺詐行為的結果。該法案大大提高對證券欺詐的刑事處罰,例如在聯邦調查中破壞、篡改或編造記錄或任何欺騙股東的計劃或企圖。Aiyesha Dey, and Thomas Z. Lys: "Trend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 Announcements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Evanston, Illinois, February, 2005) p. 5 == 參見 == *會計科目 *簿記 *審計學 == 外部連結 == * Operations Research in Accounting on the 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s website == 參考文獻 == Category:會計學 Category:金融服務
1937年
== 大事記 == === 1月 === * 1月1日——蘇慕薩開始擔任尼加拉瓜總統。 * 1月11日——第一期《展望》(Look)雜誌在美國上市。 * 1月19日——霍華·休斯創下洛杉磯到紐約的飛航紀錄:7小時28分25秒。 * 1月20日——美國總統就職日:羅斯福宣誓就任他的第二個美國總統任期。這是自美國憲法第二十條修正案於1933年透過以來的首度適用,原先的法定就職日自華盛頓以來是3月4日。 * 1月31日——蘇聯當局處決了31名托洛斯基派的成員。 === 2月 === * 2月5日——由於【新政】各項措施屢屢被宣告違憲,羅斯福總統提出擴充美國最高法院的計畫,增加法官的席次,期待以量變達到質變的效果。 * 2月6日——約翰·史坦貝克描寫經濟大蕭條的中篇小說-《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本日出版。 * 2月11日——通用汽車罷工結束。 === 3月 === *3月——DC漫畫的前身「偵探漫畫公司」發行的《偵探漫畫》創刊,是美國史上連續發行最久的漫畫書刊;持續到2018年。 *3月26日——美國德州的水晶城,菠菜農夫們豎起了大力水手的雕像。 === 4月 === * 4月24日——新華書店在延安清涼山成立 * 4月26日——德國空軍部隊神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摧毀了格爾尼卡城。 === 5月 === * 5月6日——興登堡號飛船在美國雷克霍斯特失事焚燬。 * 5月27日——美國金門大橋落成。 * 5月28日——內維爾·張伯倫任英國首相。 === 6月 === * 6月1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與蔣介石在廬山談判。 * 6月3日——“不愛江山愛美人”,退位後的溫莎公爵迎娶華里絲·辛普森。 === 7月 === * 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夜11時藉口搜查失縱哨兵,突砲轟宛平城;國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馮治安部吉星文團奮起抵抗,雙方互有傷亡,成為中國抗日戰爭導火線。 * 7月17日——蔣中正於廬山發表抗戰演說。 * 7月29日——日本軍攻克北平。 * 7月30日——日本軍攻克天津市。 本月霍亂由廣州傳入香港,直至年底香港死亡人數達1081人。 === 8月 === * 8月13日——淞滬會戰在上海及其附近爆發。 * 8月14日——筧橋空戰,中華民國空軍節的由來。 * 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 8月22日——中共中央舉行洛川會議。 === 9月 === * 9月2日——香港發生丁丑風災(又稱「九.二風災」),造成2,565港英政府關於丁丑風災的修訂報告至約11,000人死亡,大量魚棚損毀。 * 9月23日和9月24日——參加江陰保衛戰的中國海軍寧海級輕巡洋艦被日軍戰機炸沉於長江。 === 10月 === * 10月11日——日軍進攻山西,中日兩軍激戰至11月2日由日軍獲勝,史稱忻口戰役。 * 10月13日——新四軍建軍。 === 11月 === * 11月4日——太原會戰中的最後一場戰役——太原保衛戰打響,9日,日軍攻陷太原城。太原淪陷後,中國華北地區的大城市已全部淪陷於日軍之手。 * 11月11日——中國軍隊撤離上海市,日軍佔領租界以外的半個上海。 * 11月20日——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 === 12月 === * 未知正確日期——南京保衛戰中,川軍團二千餘人在南京東南部青龍山地區全部失蹤。 *12月6日——日軍向南京進逼,爆發南京保衛戰。 * 12月13日——日本軍攻克中國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發生南京大屠殺,殺害約30萬平民。 * 12月14日——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北京)於北京成立。 * 12月21日——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在好萊塢卡泰劇場首映。 * 12月22日——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人民委員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葉若夫釋出《內務人民委員部第693號命令》,開始在遠東地區清洗大量華人。 * 12月29日——愛爾蘭採用新的愛爾蘭憲法,將國名正式定為“愛爾蘭”(Éire)。 == 出生 == * 1月14日——山口洋一,日本外交官員。 * 2月12日——砂川啟介,日本藝人、演員及主持人。(2017年逝世) * 3月2日——布特弗利卡,阿爾及利亞總統。(2021年逝世) * 3月23日——鍾景輝,香港導演及演員。 * 3月25日——湯姆·莫納漢,美國企業家。 * 4月22日——傑克·尼科爾森,美國電影演員。 * 4月28日——薩達姆,伊拉克總統。(2006年逝世) * 5月8日——托馬斯·品欽,美國作家。 * 5月11日——釋證嚴,臺灣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 6月25日——納瓦夫一世,科威特埃米爾。(2023年逝世) * 6月25日——小淵惠三,曾任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2000年逝世) * 7月7日——董建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 * 7月14日——森喜朗,曾任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 * 7月29日——橋本龍太郎,曾任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2006年逝世) * 8月8日——達斯汀·霍夫曼,美國電影演員。 * 8月15日——本揚·沃拉吉,寮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 * 8月17日——劉炳森,中國著名書法家。(2005年逝世) * 8月24日——蓋瑞·貝瑞爾,美國電器工程師、商人及慈善家。 (2019年逝世) * 8月27日——羅益強,臺灣企業家。 (2015年逝世) * 8月29日——樂蒂,素有古典美人之稱。(1968年逝世) * 9月29日——龔如心,香港華懋集團主席,亞洲第一女富豪。(2007年逝世) * 10月6日——夏萍,香港演員。(2019年逝世) * 12月——司馬東,中國硬筆書法家。 == 逝世 == == 諾貝爾獎 == * 物理:克林頓·戴維森和喬治·湯姆孫 * 化學:沃爾特·諾爾曼·霍沃思和保羅·卡雷 * 生理和醫學:聖捷爾吉·阿爾伯特 * 文學:羅歇·馬丁·杜·伽爾 * 和平:Viscount Cecil of Chelwood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10屆,1938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左拉傳》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利奧·麥凱里(Leo McCarey)《春閨風月》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史賓塞·屈賽《怒海餘生》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露薏絲·蕾娜(Luise Rainer)《大地》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約瑟夫·斯柴德克勞特(Joseph Schildkraut)《左拉傳》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艾麗思·布雷迪(Alice Brady)《芝加哥大火記》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 國家公園 == 12月27日,臺灣總督府國立公園委員會成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 ==參考文獻== * 7年 3
2003年8月
2003年8月的新聞事件: 請參看: * 2003年美加大停電 * 中東和平路線圖 * 歐盟擴大 * 北朝鮮核危機 * 恐怖主義 * 美軍佔領伊拉克 * 賴比瑞亞 * 釣魚島 * 2003年侵華日軍遺棄在華化學毒劑洩漏事件 *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 == 8月28日 == * 塔利班領導人穆罕默德·奧馬爾率領800名戰士在阿南部露面。 * 印度“昆梅拉節”發生人群踩踏事件,45人喪生。 * 2003年美加大停電:美加停電調查初步結果顯示,人為失誤引發事故。 == 8月27日 == * 火星大沖。 == 8月24日 == * 巴西航天局衛星發射運載火箭在發射臺突然爆炸,造成21人死亡。 == 8月26日 == * 北朝鮮核危機: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代表團陸續抵達北京。 * B-HRX墜毀事故: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一架EC155 B1海豚直升機(飛機登記編號B-HRX)前往執行甲類疏散運送死傷者任務(Type A CASEVAC)時,於大嶼山伯公坳附近發生可控飛行撞地,兩名機組人員殉職。 == 8月25日 == * 中國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當前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情況時說,目前中國正值艾滋病發病和死亡高峰。 * 日本右翼團體9名成員再次登上釣魚島,中國表示強烈抗議。 == 8月20日 == * 伊拉克首都的聯合國機構受到炸彈襲擊,造成至少17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拉克問題特別顧問德梅格,另外有100多人受傷。美國、中國、歐盟、拉美南方共同體國家等都強烈譴責這一恐怖襲擊。 * 中東和平路線圖:耶路撒冷發生炸點襲擊事件,造成至少20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 美軍佔領伊拉克:伊拉克前副總統塔哈·亞辛·拉馬丹被美軍逮捕。 == 8月19日 == * 一個與阿爾蓋達組織有關的組織發表一個宣告為大停電事件負責,宣告表示他們是根據本拉丁的指示發起的行動。(,) * 俄塔社報道,俄羅斯海軍將於18日在遠東及太平洋地區開始戰略演習。 * 美國軍方承認美國部隊意外殺死一名在伊的路透社記者。中央司令部發言人表示這是一個悲劇事件。 == 8月18日 == * 朝鮮中央通訊社18日發表社論批評日本部分政界人士15日到靖國神社進行參拜。 == 8月17日 == * 2003年美加大停電:調查人相信這次大停電開始於俄亥俄州。在美國供應超過140萬人的第一能源公司(FirstEnergy Corporation),星期六發表一份報告說在東湖發電廠(Eastlake Plant)第五單位在大停電前曾經有三條綫路出現故障,這個能是造成大停電的原因。 == 8月16日 == * 2003年美加大停電:電力供應在紐約市、多倫多已經恢復,渥太華大部分已經恢復。但是專家警告未來仍有停電的可能。 == 8月15日 == * 侵華日軍遺棄在華化學毒劑洩漏事件:芥子毒氣受害者已達49人。毒氣受害者及家屬要求日方賠償,並得到眾多華人的支援。這起侵華日軍遺棄在華的化學毒劑洩漏事件終將以“8-4事件”的名稱記入史冊。 == 8月14日 == * 2003年美加大停電:美國東部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當地時間8月14日下午出現大範圍停電,涉及地區包括紐約市、新澤西、渥太華、多倫多等。城市交通曾一度陷於癱瘓。紐約市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表示這不是恐怖襲擊。加拿大方面表示是由於電廠受到電擊造成,但具體原因還沒有查明。、ABC、BBC、CNN,據報道已經有9傢核電厰安全關閉。 * 歐洲熱浪:法國衛生官員表示估計有多達3,000人死於持續高溫天氣引起的各種疾病。法國健康系統的死亡率和致病率都在上升。巴黎已經緊急啟動Plan blanc計劃以應對情況。巴黎的氣溫已經從40 °C下降到30 °C。 == 8月13日 == * 北朝鮮核危機:朝鮮首次向美國提出解決核問題三條件。 == 8月12日 == * 遼寧省副省長劉克田被雙規。 * 美軍佔領伊拉克:聯合社報道根據美軍指揮官的敍述,在伊美軍將駐守伊拉克至少一年時閒。 == 8月11日 == * 歐洲熱浪:巴黎衛生官員表示已經有50人死於持續高溫引發的各種疾病,特別是老年人。 * 利比裡亞危機:利比裡亞總統查理斯·泰勒褫職。 == 8月7日 == * 恐怖主義:約旦駐伊大使館發生爆炸,至少造成11死40傷。 *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陳水扁仍稱“一邊一國”為次年大選定調。 * 十五國再提案支援臺灣加入聯合國。 == 8月6日 == * 上海合作組織舉行首次多國聯合軍事演習。 * 臺當局稱將與日本就釣魚島海域開發問題再次討論 == 8月5日 == *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在布城與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會面交流 * 中國今年人工繁育成活第一隻大熊貓。 * 位於印尼首都雅加達中區南部的五星級萬豪大酒店遭炸彈襲擊。 * 南京數名記者採訪教育廳遭群毆 == 8月4日 == * 韓國現代峨山公司董事長鄭夢憲4日在公司總部跳樓自殺。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發生侵華日軍遺棄在華化學毒劑洩漏事件,目前已造成36人中毒住院 == 8月3日 == * 俄羅斯莫茲多克市軍醫院爆炸現場的救援工作已經結束,共發現50具屍體。 * 美軍佔領伊拉克:美軍在伊進行搜捕,共逮捕近50名薩達姆政權支持者。 == 8月2日 == * 聯合國批准向賴比瑞亞派遣國際和平部隊以維護當地秩序。而美國的堅持在賴比瑞亞服役的美軍可以獲得免受戰爭法起訴的豁免權則受到批評。 * 科學家表示,由於國際對碳氟化合物的禁令,臭氧層開始表現出復原的跡象。 * 皇家馬德里足球隊與中國龍之隊進行的首場友好比賽中,皇家馬德里以4:0大勝龍之隊。 * 俄羅斯一家醫院發生爆炸,至少造成20人死亡。該醫院中很多是在車臣地區與叛亂分子戰鬥中受傷計程車兵。 == 8月1日 == * 北朝鮮核危機:朝鮮方面表示贊同就朝鮮半島核問題進行六方會談。 * 據臺灣媒體報道,烏克蘭政府將送該國的兩款飛機參加臺北航空展,同時將在臺北開辦商務辦事處。 * 美軍佔領伊拉克:美軍士兵再次受到襲擊,2名美軍士兵被打死,5人受傷。 * 賴比瑞亞總統查理斯·泰勒希望聯合國能在星期一向賴比瑞亞派遣一支維和部隊以維護當地發生的反政府武裝叛亂。泰勒表示當維和部隊到達以後願意離開賴比瑞亞。 * 俄羅斯聯邦軍隊星期四對車臣地區的武裝分子進行轟炸,有15名武裝分子死亡。 * 紐約一些選民代表向法院提出訴訟,稱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他們的票數可能未被統計。 * 梵蒂岡發表了題為《對給以同性戀者間法律認同的考慮》(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Proposals to Give Legal Recognition to Unions Between Homosexual Persons)的宣告,反對當前開始的合法化同性婚姻程序。 * 在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和自由黨領導候選人保羅·馬丁表示他們將繼續推動同性婚姻的程序。
西爾維斯特慣性定理
在代數學中,西爾維斯特慣性定理()是指在實數域中,一個形如a_{11}x_1^2+a_{12}x_1x_2+a_{13}x_1x_3+...+a_{nn}x_n^2的二次型透過線性變換可以化簡成惟一的標準型y_1^2+y_2^2+...+y_p^2-y_{p+1}^2-....-y_r^2。其中的正項數(稱為正慣性系數)、負項數(稱為負慣性系數)以及 0 的數目惟一確定,其中的r為係數矩陣的秩。正慣性系數p-負慣性系數 (r-p) 的值 (2p-r) 稱作符號差。 ==參見== *數學定理列表 X Category:二次型 X
1990年
== 大事記 == === 1月 === * 1月3日——巴拿馬總統曼紐爾·諾列加走出梵蒂岡駐巴拿馬大使館,向入侵巴拿馬的美國軍隊投降。 * 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 * 1月7日——義大利比薩斜塔停止對外開放,以進行維修工程。 * 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解除了自1989年5月20日10時於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的戒嚴令。 * 1月25日——哥倫比亞航空052號班機空難 * 1月27日——波蘭統一工人黨解散。 === 2月 === * 2月2日——南非總統戴克拉克宣佈廢除對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等反種族隔離政黨的禁令。 * 2月2日——蘇聯共產黨放棄一黨制。 * 2月11日——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在囚27年半後獲得釋放。 * 2月1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召開最後一次會議。 * 2月15日——英國與阿根廷恢復因福克蘭戰爭中斷的兩國正式外交關係。 === 3月 === * 3月3日——「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到達終點,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徒步橫穿南極大陸。 * 3月11日——立陶宛宣佈脫離蘇聯獨立。 * 3月15日——戈爾巴喬夫正式就任蘇聯總統。 * 3月16日~3月22日——臺灣野百合學運。 * 3月17日——中華職棒第一場比賽正式舉行,統一獅對戰兄弟象。 * 3月18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舉行最後一次選舉。 * 3月19日——鄧小平在七屆人大三次會議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一職退休,由江澤民接任。 * 3月21日——奈米比亞宣佈脫離南非獨立。 === 4月=== * 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 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成功發射商用人造衛星亞洲1號通訊衛星。 * 4月23日——尼泊爾爆發警察騷亂。 * 4月24日——哈伯太空望遠鏡由發現號太空梭載運升空,進入地球軌道。 === 5月=== * 5月1日——隨黃日華簽約亞視,1988年12月7日梁潔華與黃日華結婚,1990年5月1日生下女兒黃芷晴,婚後息影轉作保險經紀,現為保險公司的高階經理人員,5月1日於黃芷晴Adrian生日快樂。 * 5月2日——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曼德拉與南非總統戴克拉克展開歷史性會談。 * 5月4日——拉脫維亞最高蘇維埃透過了共和國獨立宣言,定國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恢復1922年時該共和國憲法,宣佈蘇聯憲法和法律在拉脫維亞無效。 * 5月9日——蘇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45週年,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閱兵式。這是蘇聯最後一次勝利日閱兵。 * 5月14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慶祝100年建立地方議會,並同時推出新的吉隆坡聯邦直轄區旗和市歌。 * 5月15日——菲律賓宣佈中止美國在菲軍事基地的協議。 * 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把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剔除。 * 5月18日——法國TGV火車以515.3 km/h,成功成為當時全球「輪軌第一速」。 * 5月20日——李登輝就任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也是最後一任由國民大會選舉的總統。 * 5月22日——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南葉門)、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北葉門)合併,成立葉門共和國。 * 5月22日——微軟公司推出Windows 3.0作業系統。 === 6月=== * 6月1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與美國總統喬治·H·W·布殊在華盛頓舉行高峰會,象徵冷戰的結束。 * 6月3日——首腦會議閉幕。 * 6月8日——第十四屆世界盃足球賽於義大利米蘭開幕,本屆世界盃賽決賽圈有24隊參賽。 * 6月10日——英國航空5390號班機事故 * 6月23日——摩爾多瓦宣佈脫離蘇聯獨立。 *6月23日——中國開封UFO殘片事件。 === 7月=== * 7月——阿爾巴尼亞與蘇聯復交。 * 7月1日: **東、西德合併金融體制,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轉用西德馬克,而原有東德馬克則以“1:1”兌換成西德馬克。 **中華民國義務役役期不分軍種,服役時間統一為兩年。 * 7月2日——沙烏地阿拉伯發生麥加朝覲踩踏事故,造成1426人死亡。 * 7月8日——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由西德隊獲得冠軍。 * 7月16日——菲律賓發生芮氏規模7.7的強烈地震,造成約1600人死亡。 * 7月28日——秘魯日裔政治家阿爾韋託·藤森正式就任秘魯總統。 === 8月=== * 8月2日——伊拉克軍隊佔領科威特。 * 8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復交。 * 8月17日——伊拉克從伊朗撤軍並釋放兩伊戰爭中俘獲的戰俘。 * 8月22日——第十一屆亞運會火炬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點燃,展開以「亞運之光」為主題的火炬傳遞活動。 * 8月25日——臺灣日月潭晚間發生翻船意外,57死。 * 8月28日——伊拉克宣佈科威特成為其一省。 === 9月=== * 9月2日——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宣佈從摩爾達維亞獨立。 * 9月5日——韓國和朝鮮兩國總理在漢城(今首爾)會談。 * 9月9日——美蘇首腦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會晤。 * 9月12日——東德、西德以及蘇聯、英國、法國和美國四強在莫斯科達成協議,為兩德統一掃清障礙。 * 9月18日——美國亞特蘭大在第96屆國際奧委會會議投票中獲得1996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 * 9月18日——列支敦斯登加入聯合國。 * 9月22日——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中國北京開幕,這是亞運會第一次在社會主義國家舉辦。 === 10月=== * 10月2日——廈門航空從廈門飛往廣州的8301號班機被劫持,降落廣州白雲機場時滑出跑道,撞毀機場內兩架客機,導致128人死亡,52人受傷。 * 10月3日——東德與西德合併,實現兩德統一。 *10月20日——馬來西亞舉行第8屆選舉,投票結果以馬哈迪·莫哈末領導的國民陣線獲勝。 === 11月=== * 11月6日——47名沙烏地阿拉伯女性在首都利雅德集體駕車示威,抗議沙烏地阿拉伯禁止女性駕車。 * 11月7日——蘇聯紀念十月革命73週年,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閱兵式。這是蘇聯最後一次閱兵。 * 11月10日——美國宇航局宣佈,哈勃太空望遠鏡最近對一顆距地球數10億光年的類星體的化學結構進行了首次觀察。這顆命名為Um675的類星體是哈勃太空望遠鏡上闇弱天體分光攝譜儀的第一個觀察目標,目前它正以每秒鐘24萬公里的速度遠離地球。 * 11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發表678號公報,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 * 11月12日: **日本舉行天皇明仁登基大典。 **提姆·柏內茲-李和羅伯特·卡里奧合作提出了一個更加正式的關於全球資訊網的建議。 * 11月13日——全球資訊網出現,第一個網頁寫成。 * 11月21日——中華民國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 * 11月25日——波蘭在結束共產黨政權後首次總統直選,團結工會主席華裡沙獲勝。 * 11月26日——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獲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 * 11月——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大國民議會將國名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 12月=== * 12月1日——橫跨英倫海峽,全長50.45公里的英法海底隧道貫通。 * 12月2日——第一次全德選舉,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同時在東、西德取得壓倒性勝利。東德政權和平轉移,原西德地區則繼續成為執政黨,基民盟、基社盟及自民黨的中間偏右聯盟首次成為全德的執政聯盟。 * 12月3日——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字典《漢語大字典》出版,收單字5.6萬多個,分八卷。 * 12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宣佈遷冊英國,在英國成立控股公司。 * 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始營業。 * 12月20日——網際網路Internet第一個網頁瀏覽器WorldWideWeb由提姆·柏納-李設計面世。 * 12月23日——斯洛維尼亞人民表決脫離南斯拉夫。 * 12月25日——提姆·柏內茲-李在CERN和羅伯特·卡里奧一起成功透過Internet實作了WorldWideWeb與NeXT伺服器的第一次通訊。 == 出生 == === 1月 === * 1月5日——梁耀燮,韓國男子團體HIGHLIGHT成員 * 1月7日——李京恬,臺灣女演員 * 1月8日—— ** 周天成,臺灣羽毛球選手 ** 許昕,中國乒乓球選手 ** 陳嘉寶,香港女演員 ** 劉宇寧,中國歌手(摩登兄弟主唱)、演員 * 1月9日——南智賢,韓國前女子團體4minute成員 * 1月11日——林泳淘,香港女演員 * 1月22日——魏韻芝,香港女演員,曾參加2016年度香港小姐競選 * 1月24日——金玟錫,韓國男演員 * 1月25日—— ** 李俊昊,韓國男子團體2PM成員 ** 陳子語,臺灣女演員 * 1月27日——鄧伊婷,香港女演員 * 1月31日——藪宏太,日本男子團體Hey! Say! JUMP成員。 === 2月 === * 2月7日——華晨宇,中國男歌手 * 2月8日——白珍熙,韓國女演員 * 2月10日——崔秀榮,韓國女子團體少女時代成員 * 2月11日—— ** 黃燦盛,韓國男子團體2PM成員 ** 高雅羅,韓國女演員 * 2月12日——樸寶英,韓國女演員 * 2月13日——確吉傑布,西藏第十一世班禪喇嘛 * 2月16日—— ** ,香港模特兒 ** 威肯,加拿大歌手,詞曲作家和唱片製作人 * 2月17日——林吟蔚,臺灣歌手、演員 * 2月18日—— ** 樸信惠,韓國女演員 ** 姜素拉,韓國女演員 * 2月20日——洪淇,臺灣演員、主持人。 * 2月21日——姜河那,韓國男演員 === 3月 === * 3月1日—— **曾子餘,臺灣演員、主持人 **胡夏,中國男歌手 * 3月2日——李洪基,韓國團體FTIsland團員 * 3月6日—— **樸草娥,韓國團體AOA成員 **黃偉晟,臺灣棒球運動員 * 3月10日——江忠城,臺灣棒球運動員 * 3月12日—— **鄧絜文,臺灣模特兒。 **葉欣眉,臺灣演員、主持人。 * 3月14日——黑木華,日本演員 * 3月17日—— **黃鬱芬,臺灣女性政治人物,第13屆臺北市市議員。 ** 玉森裕太,日本團體Kis-My-Ft2成員。 * 3月19日—— **謝依霖,臺灣歌手、演員。 **庭瑄,臺灣歌手、演員。 * 3月21日—— ** 葉鴻輝,香港足球員 ** 宋主喜,韓國女子團體Hello Venus隊長 * 3月21日——閻奕格(Janice Yan臺灣女歌手。 * 3月23日—— ** 黃偉晉,臺灣男藝人,團體五堅情成員、SpeXial前成員 ** 吳汶芳,臺灣歌手。 * 3月26日—— ** 崔宇植,韓國男演員 ** 吳元斌,韓國歌手 ** 高木雄也,日本男子團體Hey! Say! JUMP成員。 ** 柳樂優彌,日本演員 ** 金珉錫,韓國團體EXO及EXO-M成員 * 3月27日——胡鴻鈞,香港歌手 * 3月30日—— ** 謝翔雅,臺灣歌手。 ** 李起光,韓國團體BEAST成員 * 3月31日—— **方容國,韓國團體B.A.P隊長 **廖子妤,香港女演員及模特兒 === 4月 === * 4月4日——張行,臺灣男演員 * 4月5日——三浦春馬,日本演員 * 4月8日——金鐘鉉,韓國歌手,團體SHINee成員 * 4月9日——克莉絲汀·史都華,美國女演員 * 4月13日——林艾融,臺灣主持人、藝人。 * 4月14日——盧乙,韓國女藝人,前女子團體Rainbow成員 * 4月15日——愛瑪華生,英國演員 * 4月18日—— ** 臧芮軒,臺灣演員、主持人 ** 吳業坤,香港演員及歌手 * 4月19日—— ** 單文柔,香港女演員,2016年香港小姐 ** 林秀香,韓國女演員 ** 金力燦,韓國歌手,主持人、團體B.A.P成員 * 4月20日——鹿晗,中國歌手,前韓國男子團體EXO及EXO-M成員 * 4月24日—— ** 楊孟霖,臺灣男演員 ** 金泰梨,韓國女演員 * 4月26日——小峰峰,中國男歌手 * 4月30日——邵珮詩,香港藝人,2014年香港小姐冠軍 === 5月 === * 5月1日——黃芷晴,香港女藝人 * 5月2日—— ** 藍原琴美,日本女性聲優。 ** Paul George,美國NBA聯盟職業籃球運動員。 * 5月7日——藍寅倫,臺灣棒球運動員 * 5月10日——王歌慧,香港歌手、女藝人 * 5月11日——張曦雯,香港女主持 * 5月14日——魏嘉瑩,臺灣女歌手 * 5月15日——李宗泫,韓國歌手、團體CNBLUE成員 * 5月16日——託馬斯·桑斯特,英國演員 * 5月18日——許嘉允,韓國團體4minute成員 * 5月20日——:陳嘉倩,香港女藝人、前新聞從業員 * 5月21日——陳婉衡,香港女藝人 * 5月26日——陳綺雯,香港歌手、演員、廣告模特兒出身 * 5月29日—— **林舒語,臺灣女演員 **高孝儀,臺灣棒球運動員 * 5月30日——林潤妸,韓國歌手、演員、團體少女時代成員 * 5月31日——譚松韻,中國演員 === 6月 === * 6月1日——林明禎,馬來西亞女歌手、演員 * 6月7日—— 伊姬·阿潔莉亞,澳洲裔美國嘻哈女歌手 * 6月8日——李佳悅,中國女子足球運動員 * 6月9日——李銓,臺灣歌手、演員 * 6月15日——miwa , 日本歌手 * 6月18日——王灝兒, 香港女歌手 * 6月22日—— **伊野尾慧,日本男子團體Hey! Say! JUMP成員。 **貝莉莓,臺灣節目主持人。 * 6月25日——許芯悅,香港女演員及模特兒 * 6月28日——陳學冬,中國演員 * 6月29日——吳沚默,香港女藝人、編劇、作家 * 6月30日——車學沇,韓國男子團體VIXX成員 === 7月 === * 7月1日——何慈茵,香港女演員 * 7月3日——王丹妮,香港女演員 * 7月4日—— **紀艾希,臺灣演員、模特兒 **町田啟太,日本男演員 * 7月7日——葉星辰,臺灣演員 * 7月9日—— **池松壯亮,日本演員 **林韋翰,臺灣男子籃球運動員 **謝榮豪,臺灣棒球運動員 * 7月10日——盛駿,韓國男演員、模特兒 * 7月18日—— ** 黃沐妍,臺灣演員、藝人 ** 郭書瑤,臺灣歌手、演員、主持人 ** 金智淑,韓國女藝人,前女子團體Rainbow成員 * 7月21日——林欣彤,香港女歌手 * 7月22日——林採緹,臺灣女藝人 * 7月24日——岑珈其,香港男演員 * 7月29日——申世景,韓國女演員 ===8月=== * 8月3日—— ** 姜珉耿,韓國女子團體Davichi成員 ** 白石隼也,日本演員 ** 卓丹·鄧,英國超級名模 * 8月5日——林筳諭,臺灣女藝人,前黑澀會美眉、黑Girl成員 * 8月6日—— 二階堂高嗣,日本團體Kis-My-Ft2、舞祭組成員。 * 8月10日——李聖經,韓國女演員、模特兒 * 8月12日——巴洛特利,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 8月13日—— ** 茜拉,馬來西亞歌手 ** 宮澤佐江,日本女子團體AKB48、SNH48成員。 * 8月15日—— ** 珍妮佛·勞倫斯,美國女演員 ** 吳姍儒,臺灣女藝人,吳宗憲長女 * 8月16日——李雯希,香港女歌手 ===9月=== * 9月2日——魏暉倪,臺灣女歌手 * 9月5日——金妍兒,韓國花式溜冰運動員 * 9月7日—— **林敬倫,臺灣男演員 **陳浩天,香港政治人物,香港民族黨召集人 **禾浩辰,臺灣男演員 * 9月9日——陳家樂,香港足球員 * 9月12日——熊仔,臺灣知名饒舌歌手 * 9月17日——尹詩沛,香港女演員 * 9月19日——福田沙紀,日本女歌手、演員 * 9月24日——何超盈,澳門賭王何鴻燊之女兒、富二代 * 9月25日——淺田真央,日本花式溜冰運動員 * 9月27日——李沁,中國女演員 === 10月 === * 10月10日——邱宇辰,臺灣歌手、演員,前男子團體Choc7、JPM成員。 * 10月11日——奧村初音,日本歌手。 * 10月11日——JOO,韓國歌手。 * 10月15日——田祉潤,韓國團體4minute成員。 * 10月16日——佐藤亞美菜,日本女藝人、前日本女子團體AKB48成員。 * 10月24日——梁以辰,臺灣女藝人,前臺灣女子團體breeze成員。 * 10月29日——陳冠宇,臺灣棒球運動員 * 10月30日——潘瀟瀟,香港模特兒。 * 10月31日——許光漢,臺灣男演員、模特兒。 === 11月 === * 11月6日——吳亦凡,前韓國男子團體EXO及EXO-M成員 * 11月7日——崔賢美,脫北者、世界拳擊冠軍 * 11月10日—— **鄭澤運,韓國男子團體VIXX成員 **蘇緯達,臺灣棒球運動員 * 11月12日——潘志芳,臺灣棒球運動員 * 11月13日——聖結石,臺灣YouTuber * 11月14日——張浩,臺灣滑浪風帆選手 * 11月15日——本鄉奏多,日本演員、模特 * 11月16日——何紫妍,臺灣女藝人 * 11月21日——孟希璘,香港女性藝人特約演員 * 11月22日—— ** 張東雨,韓國歌手、男子團體INFINITE成員 ** 徐恩光,韓國歌手、男子團體BTOB隊長 ** 李侑菲,韓國女性演員 * 11月23日——瑪麗亞·艾莉由裡,日本AV女優。 * 11月24日—— **陳子玄,臺灣女演員 **劉錚,臺灣男子籃球運動員 * 11月26日——劉溫馨,香港女演員 * 11月29日——李旼赫,韓國歌手,男子團體BTOB成員 === 12月 === * 12月1日—— **陳穎欣,香港政治人物 **羅華韋,臺灣棒球運動員 * 12月2日——八乙女光,日本男子團體Hey! Say! JUMP成員。 * 12月3日——彭小苒,中國主持人、演員。 * 12月6日——黃夢瑩,演員 * 12月10日——洪佩瑜,臺灣女歌手 * 12月11日—— ** 陳為廷,臺灣太陽花學運領袖之一 ** 金孝靜,韓國女子團體SISTAR成員 * 12月12日——李昇炫,韓國男子團體BIGBANG成員 * 12月23日——鍾培生,香港男商人 * 12月29日—— **金起範,韓國歌手、演員,前男子團體U-KISS成員 **邱浩鈞,臺灣棒球運動員 * 12月30日—— ** 方志友,臺灣女演員 ** 徐鈞浩,臺灣男演員 == 逝世 == == 諾貝爾獎 == * 物理:理查·泰勒,傑爾姆·弗裡德曼和亨利·肯德爾 * 化學:艾裡亞斯·詹姆斯·科裡 * 生理和醫學:唐納爾·託馬斯和約瑟夫·默裡 * 文學:奧克塔維奧·帕斯 * 和平:戈爾巴喬夫 * 經濟: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arkowitz),默頓·米勒和威廉·福賽思·夏普(William Sharpe) == 參見 == * 1990年國家人口列表 * 0年 9
LISP
Lisp(過去拼寫為LISP)是具有悠久歷史的計算機程式語言家族,有獨特的完全用圓括號的字首符號表示法。它起源於1958年,是現今第二悠久而仍廣泛使用的高階程式語言,只有FORTRAN程式語言比它更早一年。Lisp程式設計語族已經演變出許多種方言,現代最著名的通用程式設計方言是Scheme、Common Lisp和新近的Clojure。 ==簡介== Lisp最初是為計算機程式建立的實用數學表示法 ,當時借鑒過阿隆佐·邱奇的lambda表示法。它很快成為人工智慧研究中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 。作為早期的高階程式語言之一,Lisp開創了電腦科學領域的許多概念,包括樹結構、自動記憶體管理、動態型別、條件表示式、高階函式、遞迴 、 、讀取﹣求值﹣輸出迴圈(REPL) 。 Lisp的名稱源自「列表處理器」()的縮寫。列表是Lisp的主要資料結構之一,Lisp程式設計程式碼也同樣由列表組成。因此,Lisp程式可以把原始碼當作資料結構進行操作,而使用其中的宏系統,開發人員可將自己定義的新語法或領域專用的語言,嵌入在Lisp程式設計中。 程式碼和資料的可互換性為Lisp提供了立即可辨識的語法。所有的Lisp程式程式碼都寫為S-表示式或以括號表示的列表。函式呼叫或語義形式也同樣寫成列表,首先是函式或運算子的名稱,然後接著是一或多個引數:例如,取三個引數的函式f即為。 == 歷史 == 在1958年,約翰·麥卡錫在麻省理工學院發明瞭Lisp程式語言 。在1960年,他在《ACM通訊》發表了論文《符號表示式的遞迴函式及其機器計算,第一部份》 。在這篇論文中闡述了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運運算元,以及借鑒自阿隆佐·邱奇的用於匿名函式的表示法,就可以建立一個可用於演演算法中的具圖靈完備性的語言。Lisp還採納了在1955年至1956年間建立的資訊處理語言所提出的列表處理與遞迴概念。 約翰·麥卡錫在最初定義的Lisp之中,先將程式表達為(元表示式) ,再將它轉換成S-表示式(表示式),舉例來說的car[cons[A;B]],等同於S-表示式的。S-表示式可以將複雜結構表示為列表,在Lisp被實現了之後,程式設計者一般只使用S-表示式,而棄用M-表示式,這使得程式具備了同像性,即程式與資料由同樣的結構儲存。M-表示式曾短暫存續於Horace Enea的和沃恩·普拉特的之中。 第一個Lisp實作是在IBM 704機器上使用打孔卡寫出的 。史帝芬·羅素在閱讀完約翰·麥卡錫的論文後,認為其中的eval函式可以用機器碼來實作 ,從而創造了一個能工作的Lisp直譯器 。直譯器可以用來執行Lisp程式,或者更恰當的說為:“求值Lisp表示式”“A form is an expression that can be evaluated. A form that is merely a constant has that constant as its value. If a form is a variable, then the value of the form is the S-expression that is bound to that variable at the time when we evaluate the form. ……A function can be simply a name. In this case its meaning must be previously understood. A function may be defined by using the lambda not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arguments and the variables used in a form. If the function is recursive, it must be given a name by using a label. ……An interpreter or universal function is one that can compute the value of any given function applied to its arguments when given a description of that function. (Of course, if the function that is being interpreted has infinite recursion, the interpreter will recur infinitely also.)We are now in a position to define the universal LISP function evalqyote[fn;args]. When evalquote is given a function and a list of arguments for that function, it computes the value of the function applied to the arguments.LISP functions have S-expressions as arguments. In particular, the argument "fn" of the function evalquote must be an S-expression. Since we have been writing functions as M-expres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late them into S-expressions. ……evalquote is defined by using two main functions, called eval and apply. apply handles a function and its arguments, while eval handles forms. Each of these functions also has another argument that is used as an association list for storing the values of bound variables and function names. ……A variable is a symbol that is used to represent an argument of a function. ……The formalism for variables in LISP is the Church lambda notation. The part of the interpreter that binds variables is called apply. When apply encounters a function beginning with LAMBDA, the list of variables is paired with the list of arguments and added to the front of the a-list Dur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 variables may be encountered. They are evaluated by looking them up on the a-list. If a variable has been bound several times, the last or most recent value is used. The part of the interpreter that does this is called eval. The following example will illustrate this discussion. Suppose the interpreter is given the following doublet:  fn:   (LAMBDA (X Y) (CONS X Y))  args: (A B)evalquote will give these arguments to apply. (Look at the universal function of Section I.)  apply[(LAMBDA (X Y) (CONS X Y)); (A B);NIL]apply will bind the variables and give the function and a-list to eval.  eval[(CONS X Y); ((X . A) (Y . B))]eval will evaluate the variables and give it to cons.  cons[A;B] = (A . B)The actual interpreter skips one step required by the universal function, namely, apply[CONS;(A B);((X . A) (Y . B))]. ……It is sometimes assumed that a constant stands for itself as opposed to a variable which stands for something else. …… It seems more reasonable to say that one variable is more nearly constant than another if it is bound at a higher level and changes value less frequently.In LISP, a variable remains boun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LAMBDA that binds it. When a variable always has a certain value regardless of the current a-list, it will be called a constant.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means of the property list (p-list) of the variable symbol. Every atomic symbol has a p-list. When the p-list contains the indicator APVAL, then the symbol is a constant and the next item on the list is the value. eval searches p-lists before a-lists when evaluating variables, thus making it possible to set constants. ……An interesting type of constant is one that stands for itself. NIL is an example of this. It can be evaluated repeatedly and will still be NIL. T, F. NIL, and other constants cannot be used as variables. ……The program form has the structure -  (PROG, list of program variables, sequence of statements and atomic' symbols…)</code>……Program variables are treated much like bound variables, but they are not bound by LAMBDA. The value of each program variable is NIL until it has been set to something else. To set a program variable, use the form SET. To set variable PI to 3.14 write (SET (OUOTE PI) 3.14). SETQ is like SET except that it quotes its first argument. Thus (SETQ PI 3.14). SETQ is usually more convenient. SET and SETQ can change variables that are on the a-list from higher level functions. The value of SET or SETQ is the value of its second argument. ……Every atomic symbol has a property list. When an atomic symbol is read in for the first time, a property list is created for it.A property list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the special constant 777778 (i.e., minus 1) as the first element of the list. The rest of the list contains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atomic symbol. Each property is preceded by an atomic symbol which is called its indicator. Some of the indicators are:  PNAME - the print name of the atomic symbol for input-output use.  EXPR - S-expression defining a function whose name is the atomic symbol on whose property list the EXPR appears.  SUBR - Function defined by a machine language subroutine.  APVAL - Permanent value for the atomic symbol considered as a variable.The atomic symbol NIL has two things on its property list - its PNAME, and an APVAL that gives it a value of NIL. Its property list looks like this: .---.---. .-----.---. .---.---. .-----.---. .---.---. |-1 | |->|APVAL| |->| | |->|PNAME| |->| | / | `---'---' `-----'---' `---'---' `-----'---' `---'---' ^ | | | .-V-.---. .-V-.---. | | | / | | | / | | `---'---' `---'---' | | | '-----------------------' .-V-----. | NIL???| `-------' …… The indicator EXPR points to an S-expression defining a function. The function define puts EXPR's on property lists. After defining ff, its property list would look like this .---.---. .-----.---. .---.---. .-----.---. .---.---. |-1 | |->|EXPR | |->| | |->|PNAME| |->| | / | `---'---' `-----'---' `---'---' `-----'---' `---'---' .-----------------------' | .-V----.---. .---.---. .---.---. .-V-.---. |LAMBDA| |->| | |->| | / | | | / | `------'---' `---'---' `---'---' `---'---' | | | .---.---. .----.---. .-V-----. | X | / | |COND| |-> - - - | FF????| `---'---' `----'---' `-------' …… An indicator on a property list that does not have a property following it is called a flag. ……Numbers are represented by a type of atomic symbol in LISP. This word consists of a word with -1 in the address, certain bits in the tag which specify that it is a number and what type it is, and a pointer to the number itself in the decrement of this word.Unlike atomic symbols, numbers are not stored uniquely.For example, the decimal number 15 is represented as follows: .----.-.---. .--------------. | -1 |1| |->| 000000000017 | `----'-'---' `--------------' …… special[x]    SUBR    pseudo-functionThe list x contains the names of variables that are to be declared SPECIAL. ……common[x]    SUBR    pseudo-functionThe list x contains the names of variables that are to be declared COMMON. ……PROG feature is an FSUBR coded into the system. ……When a set or a setq is encountered, the name of the variable is located on the a-list. The value of the variable (or cdr of the pair) is actually replaced with the new value. ……The following points should be noted concerning declared variables.  1. Program variables follow the same rules as λ variables do.    a. If a variable is purely local, it need not be declared.    b. Special variables can be used as free variables in compiled functions. They may be set at a lower level than that at which they are bound.    c. Common program variables maintain comple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iled programs and the interpreter.  2. set as distinct from setq can only be used to set common variables.”。 在1960年發表的LISP I中 ,研究生Daniel Edwards開發了垃圾回收程式,使得在通用計算機上執行Lisp變得可行。在1962年,Timothy Hart與Michael Levin在麻省理工學院以Lisp自身,實做出第一個完整的Lisp編譯器 。在1963年,Timothy Hart提議向LISP 1.5增加宏 。 在1975年,傑拉德·薩斯曼和蓋伊·史提爾二世開發了Scheme,它是使用詞法作用域和尾呼叫最佳化的第一個Lisp方言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期間,蓋伊·史提爾二世、、、和等人,在將當時新近的Lisp方言,其多數是Maclisp的後繼者比如ZetaLisp和NIL,統一成單一語言上進行了巨大的努力。新語言Common Lisp,在某種程度上相容於它所替代的方言。在1994年,ANSI出版了Common Lisp標準《ANSI X3.226-1994資訊科技程式語言Common Lisp》。此外還有嵌入到編輯器Emacs中的Emacs Lisp,它非常流行並建立了自己的標準。 ===聯絡於人工智慧=== 自從創始以來,Lisp就密切聯絡於人工智慧研究社群,特別是在PDP-10系統之上The 36-bit word size of the PDP-6/PDP-10 was influenced by the usefulness of having two Lisp 18-bit pointers in a single word. 。在1970年傑拉德·薩斯曼和特里·威諾格拉德使用Lisp實現了程式語言,它被用在著名的AI系統SHRDLU之中。 ===譜系和方言=== 在它六十餘年的歷史中,Lisp產生了在S-表示式語言的核心主旨上的很多變體。此外,每個給定方言又可能有多種實現,例如Common Lisp就有十餘種以上的實現。在一種標準化了的方言之內,符合標準的實現支援相同的核心語言,但是有著不同的擴充套件和函式庫。 在方言間的差異可能是非常顯眼的,例如定義一個函式 “To define these functions, we use the pseudo-function define. …… A pseudo-function is a function that is executed for its effect on the system in core memory, as well as for its value. define causes these functions to be defined and available within the system. Its value is a list of the functions defined ……. ……define[x]    :    EXPR    pseudo-functionThe argument of define, x, is a list of pairs  ((u1 v1) (u2 v2) … (un vn))where each u is a name and each v is a λ-expression for a function. For each pair, define puts an EXPR on the property list for u pointing to v. The function of define puts things on at the front of the property list. The value of define is the list of u's.  define[x] = deflist[x;EXPR]deflist[x;ind]    :    EXPR    pseudo-functionThe function deflist is a more general defining function. Its first argument is a list of pairs as for define. Its second argument is the indicator that is to be used. After deflist has been executed with (ui vi) among its first argument, the property list of ui will begin: | .----.---. .---.---. .---.---. uᵢ `->| -1 | |->|IND| |->| | |--> - - - `----'---' `---'---' `---'---' | V vᵢ If deflist or define is used twice on the same object with the same indicator, the old value will be replaced by the new one.” ,Common Lisp使用Maclisp在1969年介入的關鍵字defun ,而Scheme使用它在1975年介入的define 。和在1998年的一篇論文中,按採用統一的還是分立的函式與值名稱空間,將Lisp家族語言劃分為Lisp1和Lisp2(或寫為Lisp-1和Lisp-2)。 ====歷史上的重要方言==== thumb|200px|Lisp機器,現存於 * LISP I,是第一個實現。 * LISP 1.5 ,是第一個廣泛發行的版本,由McCarthy和其他人在MIT開發。如此命名是因為它包含了對最初的LISP I直譯器的改進,但不是規劃的那種重大重構。 * Stanford LISP 1.6 ,是開發的LISP 1.5後繼者,廣泛的發行於執行TOPS-10作業系統的PDP-10系統。羅賓·米爾納的 ML執行在Stanford LISP 1.6下。它被Maclisp和InterLisp所淘汰。 * MACLISP ,由MIT的MAC計劃開發,它是LISP 1.5的直接後代 。它執行在PDP-10和Multics系統上。MACLISP後來被稱為Maclisp,也通常叫做MacLisp。在MACLISP中的“MAC”,既無關於Apple的Macintosh,又無關於McCarthy。 * ,由BBN科技開發,用於執行作業系統的PDP-10系統之上,後來InterLisp-D被Xerox Lisp機器接納並暱稱為“西海岸Lisp”。還有為基於6502的計算機發行的叫做“InterLISP 65”的小型版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aclisp和InterLisp相互之間是強有力的競爭者。 * Franz Lisp,起源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劃,後來由Franz Inc開發。這個名字是Franz Liszt的幽默變形,它不牽涉到Franz Inc後來銷售的。 * XLISP,由David Betz開發,AutoLISP基於了它。 * Standard Lisp和,是曾被廣泛使用和移植的猶他大學開發的版本,特別是用它寫成了計算機代數系統。 * ,Symbolics稱其變體版本為ZetaLisp,它用在Lisp機器之上,是Maclisp的直接後代。Lisp Machine Lisp對Common Lisp有巨大影響。 * Le Lisp,是一個法國Lisp方言。最早的之一(叫做SOS介面)是用Le Lisp寫成的。 * Scheme(1975年版),最初是在Maclisp上執行的直譯器。 * Common Lisp(1984年版),是透過合併對Maclisp的不同嘗試(ZetaLisp、、和)而建立的方言,也具有來自Scheme方言的實質影響。這個版本的Common Lisp在廣泛的平臺上都能獲得到,從而被眾人接受為業界標準,直至ANSI Common Lisp(ANSI X3.226-1994)出版。最廣泛傳播的Common Lisp子方言,是Steel Bank Common Lisp(SBCL)、CMU Common Lisp(CMU-CL)、Clozure OpenMCL、GNU CLISP和;所有這些實現都堅持了後來的ANSI CL標準。 * Dylan,在它的第一個版本中是Scheme和Common Lisp物件系統的混合。 * ,嘗試開發一個新的高效和整潔的Lisp。 * ISLISP,嘗試開發一個新的高效和整潔的Lisp。標準化為ISO/IEC 13816:1997,後來修訂為ISO/IEC 13816:2007:《資訊科技 – 程式語言,它們的環境和系統軟體介面 – 程式語言 ISLISP》。 * IEEE Scheme,IEEE標準1178–1990(停用日期:2019-11-07)。 * ANSI Common Lisp(1994年版),是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的Common Lisp標準 ,由委員會建立,其章程是:開始於以《》作為基礎文件,致力於透過公開的達成共識過程,找到Common Lisp實現的程式可移植性和相容性這個共通問題的解決方案。儘管形式上是ANSI標準,ANSI Common Lisp的實現、銷售、使用和影響一直都是世界範圍的。 * ACL2,是Common LISP的一個應用式(免於副作用)變體。ACL2既是可以建模計算機系統的程式語言,也是幫助證明這些模型性質的工具。 * ,是一個影片遊戲程式語言,由和團隊在頑皮狗開發。它是使用Allegro Common Lisp寫成並被用於整個系列遊戲的開發。 === 2000年迄今 === 在1990年代衰退之後,Lisp在2000年之後因一些關注而逐漸復甦。當其他人認為Lisp已經過時陳舊,受到保羅·格雷厄姆和埃裡克·雷蒙等人關於Lisp的著作的啟發,很多新的Lisp程式設計者經常將其描述為令人大開眼界的經驗,並聲稱在本質上比較其它程式語言更有生產效率。這種意識的提高可對比於“人工智慧冬季”和Lisp在1990年代中期的短暫增長。 Common Lisp開源社群建立了至今仍活躍的支援基礎有:,它是收集Common Lisp相關資訊的維基;Planet Lisp,它是收集了各種Lisp相關部落格的內容;Common-lisp.net,它是開源專案的託管站點;Quicklisp,它是含括了許多函式庫的裝載管理器。在Common-lisp.net上,推薦了6種開源和2種商業Common Lisp實現。 Scheme社群基於廣泛接納的R5RS語言標準,開發了一些活躍至今的實作如Chicken、Gambit、、Larceny和等。建立了很多準標準函式庫和Scheme擴充套件功能。隨著Scheme實作使用者社群增長,始自2003年的語言標準化過程在2007年產生了R6RS標準,在2013年又透過了R7RS-small最終草案,它已經有了一些實現支援。使用Scheme介紹電腦科學課程的學校似乎有所減少,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科學入門課程,已經不再使用Scheme。 Clojure是在2007年出現的新近Lisp方言,它編譯至Java虛擬機器並特別關注併發性。現今與Lisp有關的大多數新活動,包括開發新的跨平臺函式庫和應用,都集中在Scheme、Common Lisp、Emacs Lisp、Racket和Clojure的實作上。 近年來又有了幾種新的Lisp方言:Arc、Hy、、Axel和Fennel。此外,在2007年出現的,是OS X上採用Lisp式語法的指令碼語言;在2012年出現的Julia語言所採用的語法解析器,是用Scheme方言Femtolisp實現的。在2019年10月,保羅·格雷厄姆釋出了一個新的Lisp方言Bela specification for Bel , "a new dialect of Lisp."。 === Lisp程式設計語族時間軸 === ==主要方言== Common Lisp和Scheme是Lisp發展的兩大主流的代表。這些語言體現了顯著不同的設計選擇。 Common Lisp是Maclisp的後繼者。對它有重要影響的是、Maclisp、、、和SchemeChapter 1.1.2, History, ANSI CL Standard。它擁有用於程式設計Lisp機器的大型Lisp方言Lisp Machine Lisp的很多特徵,但設計上能高效的實現在任何個人計算機或工作站上。Common Lisp是通用程式語言,因而擁有一個大型語言標準,包括很多內建資料型別、函式、宏和其他語言元素,以及一個物件系統,即Common Lisp物件系統。Common Lisp還從Scheme借鑑了特定特徵,比如詞法作用域和詞法閉包。Common Lisp實現目標定為不同的平臺,比如:LLVM Clasp is a Common Lisp implementation that interoperates with C++ and uses LLVM for just-in-time compilation (JIT) to native code.、Java虛擬機器 "Armed Bear Common Lisp (ABCL) is a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on Lisp language featuring both an interpreter and a compiler, running in the JVM"、x86-64、PowerPC、Alpha、ARM、Motorola 68000和MIPS Common Lisp Implementations: A Survey,和不同的作業系統,比如:Windows、macOS、Linux、Solaris、FreeBSD、NetBSD、OpenBSD、Dragonfly BSD和Heroku Comparison of actively developed Common Lisp implementations。 Scheme是一個靜態作用域和適當尾遞迴的Lisp程式語言方言。它的設計有著非常清晰和簡單的語義,和很少的形成表示式的不同方式。它的設計大約比Common Lisp早上一個年代,Scheme是一個相當極簡主義的設計。它擁有非常小的標準特徵集合,但具有在Common Lisp中未規定的特定實現特徵,比如尾遞迴最佳化和完全續體。在Scheme中能方便的表達廣闊的程式設計範型,包括指令式、函式式和訊息傳遞風格。Scheme透過一系列的標準,即第n次修訂的演算法語言Scheme報告,和一系列而持續的演化。 Clojure是Lisp的一個新近方言,其目標主要是Java虛擬機器、通用語言執行庫(CLR)和編譯成JavaScript,它被設計為一個務實的通用程式語言。Clojure受到了Haskell的相當大的影響,因而非常強烈的強調了不可變性An In-Depth Look at Clojure Collections , Retrieved 2012-06-24。Clojure提供了對Java框架和庫的訪問,具有可選的型別提示和型別推論,這樣到Java的呼叫就可以避免反射並確使了快速的原始操作。Clojure設計上不後向相容於其他Lisp方言。 進一步的,Lisp方言在很多應用中被用作指令碼語言,其中最周知的是在Emacs編輯器中的Emacs Lisp,在AutoCAD中的AutoLISP和後來的Visual Lisp,Audacity中的,和LilyPond中GNU Guile。有用的Scheme直譯器潛在有很小的大小,使得它特別流行於嵌入式指令碼。例子包括SIOD和TinyScheme,二者都曾經以共用名字“Script-fu”成功的嵌入到了GIMP影象處理軟體中Script-fu In GIMP 2.4 , Retrieved 2009-10-29。LIBREP是John Harper最初基於Emacs Lisp語言開發的Lisp直譯器,它已經嵌入到了Sawfish視窗管理器librep at Sawfish Wikia, retrieved 2009-10-29。 ===標準化的方言=== Lisp有官方標準化和業界標準的方言:IEEE Scheme、ANSI Common Lisp、ISO ISLISP、R5RS Scheme和R7RS-small Scheme。 == 語法和語義 == :注意:本文的例子是用Common Lisp書寫,但是其中的多數在Scheme中也是有效的,示例採用的Common Lisp實現是SBCL。 ===符號表示式=== Lisp是一個。不同於多數其他語言,在表示式和語句之間不做區分。所有程式碼和資料都寫為表示式。當求值一個表示式的時候,它產生一個值(在Common Lisp中可能有多個值),它可以接著被嵌入到其他表示式中。每個值都可以是任何資料型別的。 McCarthy的1958年論文介入兩種型別的語法:表示式即S-表示式或sexps,它映象了程式碼和資料的內部表示;和元表示式即,它是與S-表示式對應的用類似數學符號表達的函式。M-表示式從未得到青睞,幾乎所有今天的Lisp都使用S-表示式來操縱程式碼和資料二者。 大量而單一的使用圓括號,是Lisp與其他程式語言家族最直接明顯的差別。為此學生們一直將Lisp戲稱為:“迷失在愚蠢的括號中”(Lost In Stupid Parentheses),或“大量煩人的多餘括號”(Lots of Irritating Superfluous Parentheses)。但是S-表示式語法也承擔了Lisp多數能力:語法極其正規,利於計算機操縱。然而Lisp的語法不侷限於傳統的括號表示法,它可以擴充套件為包括可替代表示法。例如,XMLisp是Common Lisp擴充套件,它採用元物件協議,整合了S-表示式和可擴充套件標記語言(XML)。 有賴於表示式給予了語言巨大的靈活性。由於Lisp函式都寫為列表,它們可以完全就像資料那樣處理。這允許了輕易的書寫能操縱其他程式的程式,即進行超程式設計。很多Lisp方言使用宏系統來利用這個特徵,它確使了語言擴充套件而幾乎沒有限制。 ===列表=== 書寫Lisp列表,是以空白來分隔其元素,幷包圍以圓括號。例如,是其元素為三個原子、和的一個列表。這些值是隱含的有型別的:它們分別是兩個整數和叫做“符號”的Lisp專有資料型別,但不需要顯式的宣告。 空列表也表示為特殊原子。這是Lisp中既是原子又是列表的唯一實體。 表示式被寫為使用字首表示法的列表。在列表中第一個元素是一個函式的名字、一個宏的名字、一個lambda表示式或特殊算符的名字(見後)。列表的餘下部份是實際引數。例如,函式將它的實際引數作為一個列表返回,所以表示式: * (list 1 2 (quote foo)) (1 2 FOO) 在前面例子中的之前的quote是特殊算符,它不求值就返回它的實際引數。任何未引述的表示式,在外圍表示式被求值之前,都遞迴的被求值。例如: * (list 1 2 (list 3 4)) (1 2 (3 4)) 注意第三個實際引數是一個列表;列表是可以巢狀的。 ===算符=== 對算術算符的對待都是類似的。表示式: * (+ 1 2 3 4) 10 其在中綴表示法下的等價形式為:。 Lisp沒有在Algol派生語言中實現的那樣的算符概念。在Lisp中算術算符是可變引數函式(或多元函式),能夠接受任何數目的實際引數。C-風格的++增加算符,有時在名字incf之下實現,給出的語法是: * (setq x 0) 0 * (incf x) 1 等價於(setq x (+ x 1)),它返回x的新值。 特殊算符(有時叫做特殊形式)提供了Lisp的控制結構。例如,特殊算符接受三個實際引數。如果第一個實際引數為非nil,它求值為第二實際引數;否則它求值為第三個實際引數。因此表示式: * (if nil (list 1 2 "foo") (list 3 4 "bar")) (3 4 "bar") 當然,如果在的位置替換上非平凡的表示式會更有用處。 Lisp還提供邏輯算符and、or和not。and和or算符進行短路求值,並分別返回它們的第一個nil或非nil實際引數: * (or (and "zero" nil "never") "James" 'task 'time) "James" ===Lambda表示式和函式定義=== 另一個特殊算符,被用來繫結變數到值,接著對表示式求進行求值。這個算符還被用於建立函式:給的實際引數是一個形式引數列表,和這個函式要求值的一個或多個表示式,它的返回值是其求值的最後一個表示式的值。表示式: * (lambda (arg) (+ arg 1)) #<FUNCTION (LAMBDA (ARG)) {5344B3FB}> 求值為一個函式,它接受一個實際引數,繫結它到並返回比這個實際引數大1的數。對待Lambda表示式於命名函式沒有區別;它們以相同方式呼叫。如下表示式: * ((lambda (arg) (+ arg 1)) 5) 6 這裡我們做了一次函式應用:我們透過傳遞給它值5而執行了這個匿名函式。 命名函式是透過使用defun宏,將一個lambda表示式儲存在一個符號之中而建立的: * (defun foo (a b c d) (+ a b c d)) FOO 在全域性環境中定義一個名為的新函式。它在概念上類似於表示式: * (setf (fdefinition 'f) #'(lambda (a) (block f b...))) #<FUNCTION (LAMBDA (A)) {5344BA1B}> 這裡的是一個宏,用來設定第一個實際引數為一個新的函式物件。是對命名為的函式的全域性函式定義。是特殊算符的簡寫,它返回指定函式在當前詞法環境下的一個函式物件 。 ===作用域=== 按照變數的作用域“In describing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Common Lisp language, the notions of scope and extent are frequently useful. These notions arise when some object or construct must be referred to from some distant part of a program. Scope refers to the spatial or textual region of the program within which references may occur. Extent refers to the interval of time during which references may occur. ……There are a few kinds of scope and extent that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describing Common Lisp: *Lexical scope. Here references to the established entity can occur only within certain program portions that are lexically (that is, textually) contained within the establishing construct. Typically the construct will have a part designated the body, and the scope of all entities established will be (or include) the body.Example: the names of parameters to a function normally are lexically scoped. *Indefinite scope. References may occur anywhere, in any program. *Dynamic extent. References may occur at any time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establishment of the entity and the explicit disestablishment of the entity. As a rule, the entity is disestablished when execution of the establishing construct completes or is otherwise terminated. Therefore entities with dynamic extent obey a stack-like discipline, paralleling the nested executions of their establishing constructs.Example: the with-open-file construct opens a connection to a file and creates a stream object to represent the connection. The stream object has indefinite extent, but the connection to the open file has dynamic extent: when control exits the with-open-file construct, either normally or abnormally, the stream is automatically closed.Example: the binding of a “special” variable has dynamic extent. *Indefinite extent. The entity continues to exist as long as the possibility of reference remains. (An implementation is free to destroy the entity if it can prove that reference to 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Garbage collection strategies implicitly employ such proofs.)Example: most Common Lisp data objects have indefinite extent.Example: the bindings of lexically scoped parameters of a function have indefinite extent. (By contrast, in Algol the bindings of lexically scoped parameters of a procedure have dynamic extent.) The function definition(defun compose (f g)  #'(lambda (x)      (funcall f (funcall g x))))when given two arguments, immediately returns a function as its value. The parameter bindings for f and g do not disappear because the returned function, when called, could still refer to those bindings. Therefore(funcall (compose #'sqrt #'abs) -9.0)produces the value 3.0. (An analogous procedure would not necessarily work correctly in typical Algol implementations or, for that matter, in most Lisp dialects.)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terms, it is convenient to define dynamic scope to mean indefinite scope and dynamic extent. Thus we speak of “special” variables as having dynamic scope, or being dynamically scoped, because they have indefinite scope and dynamic extent: a special variable can be referred to anywhere as long as its binding is currently in effect. The term “dynamic scope” is a misnomer. Nevertheless it is both traditional and useful. ”,可將Lisp家族劃分為兩大支系,分別使用動態作用域 ,或使用靜態(也叫做詞法)作用域 。Scheme、Common Lisp 和Clojure預設使用靜態作用域,而AutoLISP、PicoLisp 和newLISP 使用動態作用域。Emacs Lisp自從Emacs版本24.1起使用動態和詞法作用域二者 。 ===原子=== 在最初的LISP中,有兩種基礎資料型別:原子和列表。列表是元素的一個有限有序序列,這裡的每個元素要麼是一個原子要麼是一個列表,而原子要麼是一個數要麼是一個符號。符號實質上是唯一性命名的專案,在原始碼中寫為字母數字串,並被要麼用作一個變數名字要麼中的一個資料專案。例如,列表包含三個元素:符號、列表和數2。 在原子和列表之間的本質區別是原子是不可變的和唯一性的。出現在原始碼中不同位置的兩個原子,如果以完全相同方式寫成則表示相同的物件,而每個列表都是一個分立的物件,它們可以獨立於其他列表而改變 ,並可以透過比較算符而區分於其他列表。 隨著後來的Lisp介入了更多的資料型別,和程式設計風格的演化,原子的概念失去了重要性。很多方言出於遺產相容性而保留了謂詞atom,定義它為對不是cons的任何物件都為真。 ===cons和列表=== Lisp列表被實現為單向連結串列。這個連結串列的每個單元都叫做cons(在Scheme中叫做pair),它構成自兩個指標,分別叫做和。 在眾多可以用cons單元構建的資料結構中,最基本一個叫做“適當列表”(proper list)。適當列表要麼是特殊的(空列表)符號,要麼是一個cons,它的指向一個資料項(它可以是另一個cons結構比如一個列表),而指向另一個適當列表。 如果一個給定cons被接受為一個連結串列的頭部,那麼它的car指向這個列表的第一個元素,而它的cdr指向這個列表的餘下部份。為此,在提及作為連結串列(而非樹等)一部份的cons的時候,和函式也分別叫做和。 因此,Lisp列表不是原子物件,它們類似C++或Java中的容器類的例項。一個列表就是連結的cons的一個聚集。引用一個給定列表的變數,簡單的就是到列表中第一個cons的指標。遍歷一個列表可以透過逐一cdr這個列表來進行,就是說連續的選取cdr來訪問這個列表的每個cons;或者透過使用任何一個將一個函式對映在一個列表之上的高階函式。 由於cons和列表在Lisp系統中是普遍性的,經常有人誤解它們是Lisp的唯一資料結構。事實上,除了最簡單者之外的所有Lisp都有其他資料結構,比如向量()、雜湊表、結構等等。 ====S-表示式表示列表==== 圓括號的S-表示式表示了連結串列結構。有多種方式將相同的列表表示為一個S-表示式。cons可以用“點對錶示法”寫為,這裡的是car而是cdr。更長的適當列表可以用點對錶示法寫為。這通常簡寫為列表表示法的。“不適當列表”(improper list),可以用這二種表示法的組合來書寫,比如列表有三個cons,最後的cdr是,它就是完全特殊形式下的。 ====列表處理過程==== Lisp提供很多內建的過程,用來訪問和控制列表。列表可以直接用過程建立,它接受任何數目的實際引數,並返回這些實際引數的列表: * (list 1 2 'a 3) (1 2 A 3) * (list 1 '(2 3) 4) (1 (2 3) 4) 由於列表是從cons對構造而來,可以使用過程來在一個列表的前端增加一個元素。注意由於列表構造方法,在處理列表實際引數上是不對稱的: * (cons 1 '(2 3)) (1 2 3) * (cons '(1 2) '(3 4)) ((1 2) 3 4) 過程將兩個(或更多)列表相互附加。由於Lisp列表是連結串列,附加兩個列表有漸進時間複雜度 O(n): * (append '(1 2) '(3 4)) (1 2 3 4) * (append '(1 2 3) '() '(a) '(5 6)) (1 2 3 A 5 6) ====共享結構==== Lisp列表,作為單向連結串列,可以相互共享結構。就是說,兩個列表可以有相同的尾部,或者最終的cons序列。例如,在執行下列Common Lisp程式碼之後: * (setf foo (list 'a 'b 'c)) (A B C) * (setf bar (cons 'x (cdr foo))) (X B C) 尾部在兩個列表中都是相同的結構。它不是復件;對於兩個列表指向和的cons單元都在相同的記憶體位置。 共享結構而非複製可以得到相當客觀的效能提升。但是這種技術可能以未預期的方式,互動於改變作為實際引數傳遞給它的列表的那些函式。改變一個列表,比如替代為,將會影響另一個列表: * (setf (third foo) 'goose) GOOSE * bar (X B GOOSE) 不僅變更foo,還變更了bar,這可能是未預期的結果。這是缺陷的來源,為此改變它們的實際引數的那些函式被文件標示為破壞性的(destructive)。 函數語言程式設計愛好者避免破壞性函式。在青睞函式式風格的Scheme方言中,破壞性函式的名字都標記了警告性感嘆號,或者叫做“bang”,比如(讀作set car bang),它替換一個cons的car。在Common Lisp方言中,破壞性函式是司空見慣的,與等價的是,它的名字表示“replace car”。這個函式是不常見的,因為Common Lisp包括了一個特殊設施,用來輕易的定義和使用破壞性函式。在Common Lisp中常見的風格是在構建原型的時候寫函式式程式碼(沒有破壞性呼叫),接著將破壞性呼叫作為最佳化增加於可以安全的進行它們的地方。 ===自求值形式和引述=== Lisp求值使用者錄入的表示式。符號和列表求值為某個其他(通常更簡單的)表示式,例如:一個符號求值為它指名的變數的值;求值為。但是,多數其他形式求值為其自身:如果錄入到Lisp中,它返回。 任何表示式都可以加上防止被求值的標記,這對於符號和列表是需要的。特殊算符承擔了這個角色,它也簡寫為(一個單引號)。例如,通常如果錄入了符號,它返回對應變數的值(沒有這個變數則為一個錯誤)。要引用這個符號,錄入要麼 ,要麼更常見的。 Common Lisp和Scheme二者還支援“反引述”(backquote)算符(在Scheme中叫做(quasiquote),這時錄入字元(重音符)。它幾乎同於普通引述,除了它允許表示式被求值,並將它們的值插入到引述列表之中,這些表示式標記了(逗號)表示去引述(unquote),或(逗號-at)表示拼接算符(unquote-splicing)。如果變數有值,則求值為,而求值為。反引述經常用於定義宏展開。 自求值形式和引述形式是Lisp中的等價者。在程式程式碼中可以修改(可變)文字的值。例如,如果一個函式返回一個引述形式,而呼叫這個函式的程式碼修改這個形式,這可以改變這個函式在後續呼叫時的行為: * (defun should-be-constant () '(one two three)) SHOULD-BE-CONSTANT * (let ((stuff (should-be-constant))) (setf (third stuff) 'bizarre)) BIZARRE * (should-be-constant) (ONE TWO BIZARRE) 像這樣修改一個引述形式通常被認為是不良風格,並且被ANSI Common Lisp定義為是危險的。它會導致在編譯檔案中的未定義的行為,因為檔案編譯器可以合併類似的常量並將它們放置到防寫記憶體中,等等。 Lisp的引述形式化已經被Douglas Hofstadter(在《Gödel, Escher, Bach》中)和其他人註解為自引用的哲學想法的例子。 ===控制結構=== Lisp最初有很少的控制結構,但是在語言演化期間卻增加了很多。Lisp最初的條件算符是,它或被視為後來的結構的先驅。 Scheme方言的程式設計者經常使用尾遞迴表達迴圈。Scheme在學術電腦科學中的通行性,導致了一些學生相信尾遞迴是在Lisp中書寫迭代的唯一的或最常用的方式,但是這是不正確的。所有常見的Lisp方言都有指令式風格的迭代構造,從Scheme的迴圈到Common Lisp的複雜的表示式。此外,使之成為客觀而非主觀事物的關鍵要點,是Scheme對尾遞迴的處理提出了特殊要求,Scheme通常鼓勵使用尾遞迴的原因,是語言定義明確的支援了這種實踐。與之相反,ANSI Common Lisp不要求常稱為尾遞迴消除的這種最佳化3.2.2.3 Semantic Constraints in Common Lisp HyperSpec 。因此,不鼓勵將尾遞迴風格作為使用更傳統的迭代構造(比如、或)的替代品4.3. Control Abstraction (Recursion vs. Iteration) in Tutorial on Good Lisp Programming Style by and Peter Norvig, August, 1993.。在Common Lisp中不只是風格偏好的問題,而是潛在的效率問題,這是因為在Common Lisp中明顯的尾遞迴可能未被編譯為簡單的jump;並且也是程式正確性問題,這是因為在Common Lisp中尾遞迴可能增加棧的使用而有堆疊溢位風險。 一些Lisp控制構造是特殊算符,等價於其他語言的語法關鍵字。使用這些算符的表示式與函式呼叫有著相同的表面外觀,但是不同之處在於引數不是必須求值的,或者在迭代表示式的情況下,可以被求值多於一次。 對比於多數其他主要程式語言,Lisp允許使用語言自身實現控制結構。一些控制結構被實現為Lisp宏,想知道它們是如何工作的程式設計者甚至可以透過宏展開來研究。 Common Lisp和Scheme二者都有非區域性控制流程算符。在這些算符中的不同是在這兩種方言之間最深的差異。Scheme使用過程支援可重入的續體,它允許一個程式儲存(並在將來恢復)執行中的特定位置。Common Lisp不支援可重入的續體,但是支援處理逃脫續體的一些方式。 相同的演算法在Lisp中經常可以用要麼指令式要麼函式式風格來表達。如上所述,Scheme趨於青睞函式式風格,使用尾遞迴和續體來表達控制流程。但是,指令式風格仍是很有可能的。很多Common Lisp程式設計者偏好的風格,可能讓使用結構化程式語言比如C的程式設計者看著更加熟悉,而Scheme程式設計者偏好的風格更加密切類似於純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語言比如Haskell。 由於Lisp在列表處理上的早期遺產,它擁有與在序列上迭代有關的一組廣泛的高階函式。在其他語言中需要顯式迴圈(比如C中的迴圈)的很多情況下,在Lisp和很多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語言中,相同的任務可以透過高階函式來完成。 一個好的例子是在Scheme中叫做而在Common Lisp中叫做的函式。給定一個函式和一個或多個列表,按順序將這個函式依次應用到這些列表的元素之上,並將結果收集入一個新的列表: * (mapcar #'+ '(1 2 3 4 5) '(10 20 30 40 50)) (11 22 33 44 55) 這個mapcar函式將函式應用於每個對應的元素對之上。 ===程式程式碼的列表結構=== 在Lisp和其他語言之間的基本區別是,在Lisp中一個程式的文字表示,簡單的是人類可讀的描述,它同於底層Lisp系統使用的內部資料結構(連結串列、符號、數、字元等)。 Lisp利用這一點來實現了一個非常強力的宏系統。就像其他宏語言比如C,一個宏返回可以接著被編譯的程式碼。但是不同於C的宏,Lisp的宏是函式因而可以利用Lisp的全部能力。 進一步的,因為Lisp程式碼作為列表有著相同的結構,宏可以使用語言中任何列表處理函式來建造。簡要的說,Lisp可以在資料結構上做的任何事情,Lisp宏都可以在程式碼上做。相反的,在多數其他語言中,解析器的輸出是純粹的內部於語言實現的而不能被程式設計者操縱。 這個特徵可以在語言中開發高效語言。例如,Common Lisp物件系統可以使用宏清晰的實現為一個語言擴充套件。這意味著如果一個應用需要不同的繼承機制,它可以使用不同的物件系統。這直接的對立於多數其他語言;例如,Java不能支援多重繼承並且沒有增加它的合理方式。 在簡單的Lisp實現中,這個列表結構被直接的解釋來執行這個程式;一個函式是在文字上的一段列表結構,它被直譯器在執行它的時候遍歷。但是,多數後來的Lisp系統還包括一個編譯器。編譯器將列表結構轉換成機器程式碼或位元組碼用於執行。這個程式碼可以像用常規語言比如C編譯的程式碼一樣快速。 宏在編譯步驟之前展開,因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選項。如果一個程式需要一個預先計算了的表格,那麼一個宏可以在編譯時間建立這個表格,所以編譯器只需要輸出這個表格,而不需要在執行時間呼叫程式碼來建立這個表格。一些Lisp實現甚至擁有一種eval-when機制,允許程式碼在編譯時間期間出現(在一個宏需要它的時候),而不出現在發行的模組中Time of Evaluation - Common Lisp Extensions . Gnu.org. Retrieved on 2013-07-17.。 ===求值和讀取–求值–列印迴圈=== Lisp語言經常被以互動式命令列來使用,它還可以結合入整合開發環境(IDE)。使用者在命令列錄入表示式,或指示IDE將它們傳送給Lisp系統。Lisp讀取錄入的表示式,求值它們,並列印結果。為此,Lisp命令列被叫做讀取﹣求值﹣輸出迴圈(REPL)。 REPL的基本操作描述如下。這是一個簡化的描述,省略了很多真實Lisp的元素,比如引述和宏。 函式接受文字的S-表示式作為輸入,並將它們解析為內部資料結構。例如,如果你在提示符下錄入文字,將它轉換成有三個元素的一個連結串列:符號、數1和數2。恰巧這個列表也是一段有效的Lisp程式碼,就是說它是可以被求值的。這是因為car這個列表指名了一個函式即加法運算。 注意將被讀作一個單一符號。將被讀作數一百二十三。將被讀作字串"123"。 函式求值資料,返回零或多個其他Lisp資料作為結果。求值不必然意味著解釋;一些Lisp系統編譯所有的表示式為機器程式碼。但將求值描述為解釋是很簡單的:要求值其car指名一個函式的一個列表,首先求值在它的cdr中的每個實際引數,接著應用這個函式於這些實際引數。在這個案例中,這個函式是加法,而應用它於實際引數列表產生答案。這是這個求值的結果。 符號求值為符號foo的值。資料比如字串"123"求值為相同的字串。列表求值為列表(1 2 3)。 函式的工作是將輸入表示給使用者。對於簡單結果比如這是平凡的。求值為一段列表結構的一個表示式會要求遍歷這個列表並將結果輸出為一個S-表示式。 要實現一個Lisp REPL,必需的只是實現這三個函式和一個無限迴圈函式。實現函式會很複雜是自然的,因為它必須也要實現所有特殊算符比如或。它們完成後,一個基本的REPL就是一行程式碼:。 Lisp REPL典型的也提供輸入編輯、輸入歷史、錯誤處理和到偵錯程式的介面。 Lisp通常使用及早求值。在Common Lisp中,實際引數以應用式次序(最左最內為先)求值,而在Scheme中實際引數的次序是未定義的,為編譯器最佳化留下了餘地。 ==語言創意== 保羅·格雷厄姆辨識出Lisp區別於其他現存的語言如Fortran的九個重要特徵: * 條件不受限於跳轉。 * 頭等函式。 * 遞迴。 * 將變數統一當作指標,將型別留給值。 * 垃圾回收。 * 程式完全構成自而沒有語句。 * 資料型別,區別於字串資料型別。 * 程式碼的表示法構成自符號樹(使用很多圓括號)。 * 完全的語言可以獲得於裝載時間、編譯時間和執行時間。 Lisp是將程式程式碼的結構忠實而直接的表示為標準資料結構的第一個語言,這種品質後來被稱為“同像性”。故而Lisp函式可以在Lisp程式中被操縱、更改、甚至建立,而不用低層操縱。 這通常被認為是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主要優勢之一,使得語言適合於語法宏和元迴圈求值。 條件表示式是麥卡錫用Fortran寫一個象棋程式時發明的,他提議將其包含在ALGOL中但未被採納。Lisp中的條件表示式使用了一般性的cond結構,ALGOL 60採納了約翰·巴科斯提議的if–then–else條件語句並使之流行起來。 Lisp深刻影響了艾倫·凱,他是在Xerox PARC開發Smalltalk的研究組的領導者;反過來Lisp又受到Smalltalk的影響,其後來的方言在1970年代接納了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特徵,包括有繼承的類、封裝的例項、訊息傳遞等。物件系統介入了多重繼承和混入的概念。Common Lisp物件系統(CLOS)提供了多重繼承、具有多分派的多方法、和頭等泛化函式,從而產生了一種靈活而強力形式的動態分派。CLOS充當了很多後來的包括Scheme在內的Lisp的物件系統的模板,它經常透過等人發展出的元物件協議來實現,這是一種反射式元迴圈設計,其中的物件系統依據自身來定義。由於這些特徵的融合,Lisp成為Smalltalk之後第二個具有元物件系統的語言。多年以後艾倫·凱宣稱,只有Smalltalk和Lisp可以視為完全意義上的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系統。 Lisp介入了自動垃圾回收的概念,即系統巡視堆來尋找無用的記憶體。現代複雜的垃圾回收演算法比如分代垃圾回收的進步,受到了它在Lisp中使用的激勵。 艾茲赫爾·戴克斯特拉在他的1972年圖靈獎演講中說道: 很大程度上由於它對於包括早期微處理器在內的早期計算機硬體的資源需求,Lisp未能像Fortran和ALGOL後裔C語言那樣在人工智慧社群之外得以流行。由於它適合於複雜和動態的應用,Lisp在2010年代享有了一定程度的大眾關注的復興。 ==七個原始運算== 保羅·格雷厄姆從約翰·麥卡錫的最初論文中提煉出如下7個原始運算: === quote === (quote x)返回x,通常簡記為'x: * (quote a) A * 'a A * (quote (a b c)) (A B C) 將quote寫成'只是一種語法糖。 === atom === (atom x)當x是一個atom或者空的list時返回原子t,否則返回NIL。在Common Lisp中通常習慣用原子t列表示真,而用空列表()或NIL列表示假。例如: * (atom 'a) T * (atom '(a b c)) NIL * (atom '()) T atom是需要求出實際引數值的算符,下面展示quote算符的作用,即透過引述一個列表,避免它被求值(eval)。一個未被引述的列表示式作為實際引數,atom會將其視為程式碼,例如: * (atom (atom 'a)) T 這是因為(atom 'a)已求值出結果t,把它代入(atom (atom 'a)),成為(atom t),從而這個列表示式的結果是t。 反之一個被引述的列表,僅僅被視為列表,例如: * (atom '(atom 'a)) NIL 引用看上去有些奇怪,因為很難在其它語言中找到類似的概念,但正是這一特徵構成了Lisp最為與眾不同的特點:程式碼和資料使用相同的結構來列表示,只是用quote來區分它們。 === eq === (eq x y)當x和y指向相同的物件的時候返回t,否則返回NIL,例如: * (eq 'a 'a) T * (eq 'a 'b) NIL * (eq '() '()) T * (eq '(a b c) '(a b c)) NIL 值得注意的是在Common Lisp中,原子物件在記憶體中只會有一份複製,所以(eq 'a 'a)返回t。 === car === (car x)要求x是一個列表,它返回x中的第一個元素,例如: * (car '(a b)) A === cdr === (cdr x)同樣要求x是一個列表,它返回x中除第一個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組成的列表,例如: * (cdr '(a b c)) (B C) === cons === (cons x y)預期y的值是一個列表,並且返回包含x的值和隨後y的值的那些元素的一個列表,例如: * (cons 'a 'b) (A . B) * (cons 'a (cons 'b 'c)) (A B . C) * (cons 'a (cons 'b ())) (A B) * (cons 'a (cons 'b (cons 'c ()))) (A B C) === cond === (cond (p1 e1) ...(pn en))的求值規則如下:對“條件列表示式p”依次求值,直到有一個返回t。如果能找到這樣的p列表示式,相應的“結果列表示式e”的值,作為整個cond列表示式的返回值。例如: * (cond ((eq 'a 'b) 'first) ((atom 'a) 'second)) SECOND ==物件系統== 已經有各種物件系統和模型建造在Lisp之上、旁邊或其中,包括: * Common Lisp物件系統(CLOS),是ANSI Common Lisp內在的一部份。CLOS衍生自New Flavors和CommonLOOPS。ANSI Common Lisp是第一個標準化的物件導向程式語言(1994, ANSI X3J13)。 * ObjectLisp或,用於和早期版本的Macintosh Common Lisp。 * LOOPS(Lisp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系統)和後來的。 * ,建造於MIT,它的後代是New Flavors(由Symbolics.com開發)。 * KR(知識表達),它是用來輔助書寫Common Lisp的GUI庫Garnet的基於的物件系統。 * (KEE)使用叫做UNITS的物件系統並整合入了推理機"A History and Description of CLOS", by Jim Veitch. Pages 107–158 of Handbook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Volume IV: Functional and 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s, ed. . 1998 (1st edition), Macmillan Technical Publishing; 和(ATMS)。 == 範例 == ===Hello World!=== 這個Hello World!例子展示Lisp的三種主要方言,在基本輸出和函式定義上的用法: Scheme Common Lisp Clojure ;; 顯示過程在螢幕中列印字串 ;; 並返回未規定值 (display "Hello, world!") ;; 定義過程hello-world (define (hello-world) (display "Hello, world!")) ;; 呼叫過程hello-world (hello-world) ;; 格式化函式在第一個引數是t時, ;; 在螢幕中列印字串,並返回NIL (format t "hello, world!") ;; 定義函式hello-world (defun hello-world () (format t "hello, world!")) ;; 呼叫函式hello-world (hello-world) ;; 列印函式在螢幕中列印字串 ;; 並返回nil (print "hello, world!") ;; 定義函式hello-world (defn hello-world [] (print "hello, world!")) ;; 呼叫函式hello-world (hello-world) ===階乘=== Lisp語法自然的適合於遞迴。數學問題比如遞迴定義集合的列舉,在這種表示法中表達是很容易的。例如,要求值一個數的階乘: (defun factorial (n) (if (zerop n) 1 (* n (factorial (1- n))))) 下面的版本在底層Lisp系統進行尾遞迴最佳化時比前面版本取用更少的堆疊空間: (defun factorial (n &optional (acc 1)) (if (zerop n) acc (factorial (1- n) (* acc n)))) 對比上述例子,下面的指令式版本使用了Common Lisp的宏: (defun factorial (n) (loop for i from 1 to n for fac = 1 then (* fac i) finally (return fac))) ===反轉列表=== 下列函式反轉一個列表。它與Lisp內建的reverse函式做同樣的事情: (defun -reverse (list) (let ((return-value)) (dolist (e list) (push e return-value)) return-value)) == 參見 == * 自修改程式碼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 * * * * == 外部連結 == ;歷史 * History of LISP at the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圖書和教程 * Casting SPELs in Lisp , a comic-book style introductory tutorial * On Lisp , a free book by Paul Graham * Practical Common Lisp , freeware edition by Peter Seibel * Land of Lisp , Official Website for the book * mal - Make a Lisp * ;資源 * Awesome Lisp Languages * CLiki: the Common Lisp wiki * Lisp FAQ Index * Planet Lisp Category:動態型別程式語言 Category: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語言 Category:學術的程式語言 Category:程式設計語言
印度教
印度教(),梵文稱吠達教( )、娑那旦那教“散那旦那”(सनातन)並非印度敎專有名詞,其他宗敎比如佛敎《法句經》就有“eṣa dharmaḥ sanātanaḥ ”(此恆常法)的用法。( )或阿耶法“阿唎耶”(आर्य)並非印度敎專有概念,其他宗敎與世俗團體均使用該詞。( ),是對於古印度六派哲學流傳到今天所產生的各種信仰體系的稱呼。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且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派、毗溼奴派、性力派及其他許多的及其他宗教如沙克達教的部份教義,以及以業、法和社會規範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個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複雜宗教,而不是一個剛性的、共同的單一宗教。 印度教被一些人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Ed. John Bowk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印度教教義中的恆法所規定的一些責任,如誠實、仁慈、純潔、忍耐和自我約束等等,是不分階級、種姓或是教派的印度敎徒都要遵守的。 印度教在全球有超過十一億的信徒,其中約94%生活在印度,信徒數目僅次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名列當世第三;雖然印度教信仰人數遠高於佛教的五億多信眾,但普遍被認為具有地域性限制,信徒絕大多數集中在單一國家印度,故有說法認為佛教比印度教更適合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印度教教內幾乎全部教派都以撰於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吠陀經》為吠陀教的聖典,並且以《薄伽梵歌》為印度教的聖典。在此之外,各個教派還各自有其他不同的典籍。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體上來説,印度教並不是一個多神論宗教,而是屬於介於一神論宗教和多神論宗教之間的尊一神論宗教Why does Hinduism have so many gods? 。 == 歷史 == === 概念的出現 === 「-{zh-hans:印度教;zh-hant:印度敎;}-」一詞是十九世紀時期的歐洲殖民時期印度人根據波斯人對於印度人的稱呼所創造的英語新詞,現存記錄最早由拉姆·莫漢·羅伊所使用。印度人自古以來則以吠達教、娑那旦那教(意“恆法”)稱之,至今東部印度語(如孟加拉語)仍常用“娑那旦那法”一詞;注意:佛教梵文中也用“恆/散那旦那”一詞修飾法,但與印度教無關,能夠將印度教和佛敎、耆那教區分開來的梵文稱呼只有“吠達法”一詞。事實上,印度教教內的不同教派之間在教義上的差別很大甚至大於基督敎、猶太教、伊斯蘭教、摩尼教之間在教義上的差別。 === 起源 === 公元前二十世紀至十世紀是吠陀教發展時期。 吠陀教由印度大陸原居民所信奉的興都教及達羅毗荼人所信奉的達羅毗荼教與亞利安人所信奉的亞利安教等眾多宗教所融合而成,後來演變為婆羅門教。早期的吠陀教沒有關於輪迴的觀念。吠陀教相信經常參與祭祀儀式的人死後可以到達斯瓦爾(Svarga)加以享受福樂。相關觀點的痕跡至今仍然被保留在印度教的一些喪葬儀式中。 印度教的起源相當複雜。基本上,印度教承襲了婆羅門教的神學體系和保留了吠陀時期開展前存在於印度的達羅毗荼教等許多古老宗教的部份教義,並且吸收了沙門運動結束後印度新出現的宗教如佛教及耆那教等不少宗教的一些元素。 === 創立 === 婆羅門教在印度衰落已久後,於八世紀時開始有了婆羅門教的復興運動。其中,後彌曼差派人士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去掉了婆羅門教的一些糟粕,並且整合了婆羅門那派及前彌曼差派的學説及印度各地區的民間宗教教義,創立了印度教。 === 興起 === 商羯羅建構了類似於印傳佛教所實行的僧團制的制度,讓印度教得以快速發展。印度教不只盛行於南亞,在東南亞也有人信奉。在宋元時期,印度教還傳播到了福建泉州【尋找泉州世遺的中國之最】開元寺:中國唯一擁有印度教遺存的佛教寺廟,至今仍存供奉印度洋山神的白耇廟(據稱前身是明朝時錫蘭王子後裔建立的毗舍耶神廟)泉州老城區數百年“白狗廟” 實應為“白獅廟”?以及番佛寺遺址泉州印度教寺址的調查研究。 === 近代的改革運動 === 在英屬印度統治下,信奉印度教的不少神學家為了使印度教能夠延續下去,發起了不少改革運動,其中一次最著名的改革運動是布拉莫薩馬吉(Brahmo Samaj)運動J. N. Farquhar, Modern Religious Movements of India (1915), p. 29.,它是由受到基督敎及伊斯蘭教的教義所影響的神學家拉賈·拉姆·莫漢·羅伊(Raja Ram Mohan Roy)於十九世紀初所發起的,這次改革運動試圖把印度教轉變為一神論宗教,但後來拉賈的繼任者德本德拉納特·泰戈爾(Debendranath Tagore)拒絕接受《吠陀經》的權威,德本德拉納特及其追隨者脫離了印度教並創立了布拉莫教(Brahmoism),德本德拉納特撰寫了《梵天達摩》(Brahma Dharma)一書作為該宗教教義的基礎,儘管如此,不過拉賈仍被視為布拉莫教的開創者。布拉莫教所發起的阿迪達姆(Adi Dharm)運動提倡消除種姓乃至所有人之間的差別,該運動影響力甚大,目前有大約八百萬參與者。諷刺的是,作為其源頭的布拉莫薩馬吉運動卻已經式微,其相關組織的訂閲者只有二萬人,而在二零零一年印度人口普查中,僅有一百七十七人聲稱自己是布拉模(Brahmo, 指布拉莫宗敎的信奉者)Statewise census computation by the Brahmo Conference Organisation。 艾莉亞薩馬吉(Arya Samaj)運動起源於布拉莫薩馬吉運動,同樣致力於把印度教轉變為一神論宗教。艾莉亞薩馬吉運動提倡採納《吠陀經》絕無謬誤一説、對其他典籍(例如只把《羅摩衍那》及《摩訶婆羅多》視為史詩而非聖典)及偶像崇拜的棄絶作為教義的一部份,並且把傳法這一概念引入印度教教內。由於伊斯蘭教的傳教活動促使印度教的許多信奉者改信伊斯蘭教,因此艾莉亞薩馬吉運動的許多參與者致力於阻延這一趨勢。在1938年至1939年期間,艾莉亞薩馬吉運動相關組織曾經與作為擁護宗教民族主義的印度教政黨 全印印都大集會黨(Akhil Bharat Hindu Mahasabha) 結盟並以非暴力方式對抗尼札姆𡈼朝,與艾莉亞薩馬吉運動有關的寺廟因而被尼札姆𡈼朝派人褻瀆,艾莉亞薩馬吉運動相關組織對此的回應則是抨擊伊斯蘭教和批評信奉伊斯蘭教的統治者。雖然艾莉亞薩馬吉運動的參與者視自己為印度教信奉者,但是在1939年,負責管理巴達𥚃納特寺(Badrinath math)的尚卡拉查亞(Shankaracharya)在寫給安立甘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一封信中表示他認為艾莉亞薩馬吉運動的參與者不是印度教信奉者,並且抨擊了他們為使基督敎信奉者及伊斯蘭教信奉者改變其宗教信仰所作出的努力,這位尚卡拉查亞所發表的言論在某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教教內的主流教派對於艾莉亞薩馬吉運動的看法。 === 當代發展 === 在印度當代最有影響的印度教組織是國民志願服務團及世界印度教大同會。國民志願服務團由於1925年成立,它以羅摩神為其崇拜物件,並且支援印度教社會化活動。世界印度教大同會是一個機構龐大的印度教組織,是印度教各派別的聯合體,由國民志願服務團領袖創立於1964年。該組織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機構龐雜的宗教聯合組織,有一百多個派別和五十一個指導委員會,與三十多個國家的印度教社群都有聯絡。 國際克里希那意識協會是一個十分具影響力的印度教組織,它的成員遍佈亞洲、歐洲及北美洲。國際克里希那意識協會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迅速發展得益於當時在西方世界出現的反主流文化的興起,但從八十年代開始,國際克里希那意識協會便開始喪失動力,其成員數量急劇下降,自二零零零年起,國際克里希那意識協會開始依靠移居到西方國家的印度人來試圖恢復自身在當地的影響力。 == 定義上的爭議 == 印度教包括精神和傳統的多樣性思想,但沒有等級制,沒有不容置疑的宗教權威,沒有管理機構,沒有先知,也沒有任何具有約束力的聖典;可以被視為多神論宗教、泛神論宗教、汎神論宗教、自然泛神論宗教、單神論宗教、一神論宗教、一元論宗教、不可知論宗教、無神論宗教或人神論宗教 Quote: "[...] one need not be religious in the minimal sense described to be accepted as a Hindu by Hindus, or describe oneself perfectly validly as Hindu. One may be polytheistic or monotheistic, monistic or pantheistic, henotheistic, panentheistic, pandeistic, even an agnostic, humanist or atheist, and still be considered a Hindu."。聖雄甘地曾説:「一個人可能不相信神靈存在,但仍然聲稱自己是印度敎徒。」MK Gandhi, The Essence of Hinduism , Editor: VB Kher, Navajivan Publishing, see page 3溫迪·多尼格(Wendy Doniger)聲稱:「關於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全部主要問題── 素食主義、非暴力、關於輪迴的信念,乃至種姓制度── 都是辯論的主題,而不是教條。」 == 教義 == 印度教是一個包羅永珍的綜合體,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教內的教派極其眾多,在很多方面上各有不同的見解。一般而言,大部份印度宗教(Indic Religions)相信眾生的神我是肉軀的主導力量,在死後會離開遺體並轉投胎轉世,印度教在此基礎上宣揚業力論和輪迴論。 === 祭祀儀式及種姓制度 === 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有燃火祀天的儀式,火被視為上蒼之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燒的話,神靈便能吃到供品,就會降福給凡人。雖然婆羅門教有關於輪迴的觀念,但是其部份典籍聲稱倘若破壞種姓制度的原則,則會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結局,因此上至婆羅門,下至賤民,均不敢廢除該教義,縱使現今印度共和國在法律上已不承認種姓制度的合法性。 為了維護婆羅門階層的利益,古時的婆羅門教把李習在神話中的地位提升到一個誇張的地步,以至於在神話中,連三相神也要忌祂們三分。然而,隨著時勢改變,這些神話故事大多不再受到重視,種姓制度及祭祀儀式在現今的印度教教義中的重要性亦有所下降。 === 輪迴論及業力論 === 在幾乎全部達摩宗教(Dharmic Religions)看來,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告終,而是無窮無盡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永存不朽的命梵我(jivatman)在其中不斷輪迴。 ==== 吠陀教觀點 ==== 吠陀教聖典《吠陀經》提及了業力這個詞語。一些梵書宣稱眾生是由其慾望所構成的,他們因其慾望而往返不同的境界Radhakrishnan, S. History of Philosophy - Eastern and Western. P. 50,這種力量被稱為業力。 值得注意的是 吠陀教在早期沒有關於輪迴的觀念,其相信經常參與祭祀儀式的人死後便會到達充滿快樂的斯瓦爾加(Svarga)定居,直到後來婆羅門教才逐漸發展出輪迴論。儘管輪迴論已經成為現今印度教所認可的神學理論,不過吠陀教的這一觀點仍然在印度教教義中留下痕跡,例如印度教相信必須為逝者(如果是其他人的祖先,其魂神會被稱為皮特爾(Pitr))妥善地舉行喪禮以讓其得以進入皮特爾洛卡(Pitrloka),否則他們將會變成普雷塔並在人間流浪。 ==== 婆羅門教觀點 ==== 婆羅門教相信每一輩子的福禍都來自於由上一輩子這一生靈的行為。善行能使人在下一輩子成為婆羅門,惡行則能令人在下一輩子成為首陀羅、賤民乃至畜牲。 ==== 印度教觀點 ==== 印度教稍為改變了一些觀點,聲稱業力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自由意志、性格、環境及神靈的旨意等等也是重要的因素,《馬爾坎德亞往世書》(Markandeya Purana)提到沙奈什查拉(Sanaiscara)是負責掌管業力相關事宜的提婆,而吠壇多派相信薄伽梵伊什瓦拉(Ishvara)按照羯麼法則分配相應的業果,眾生因自己的行為而接受由薄伽梵所給予的賞罰,這與耆那教所認可的關於業力是唯一且絕對的決定因素的業力決定論形成鮮明對比。 印度教相信上一輩子所產生的業因確實能使眾生在這一輩子承受相應的業果,而這一輩子的行為同樣也會透過業力在同一輩子及下一輩子發揮作用,即使一個生靈的肉軀已經被毀壞,但由於其命我(Jiva, 由冥性與神我結合而成的產物)永遠存在,因此業力仍然會伴隨著這個生靈,如果一個生靈行善積福,死後便有可能到達由世主因陀羅所統掌的斯瓦爾加(Svarga)以享受福樂,直到善業被耗盡才會轉生為其他生靈,但如果他們作惡多端,則可能會在死後墮入那落迦並受盡折磨,直到惡業被耗盡才得以轉生為其他生靈,因此印度教認為在生活中遵從恆法是十分重要的。 雖然印度教教內絶大多數教派都相信被困在那落迦的生靈不會永遠留在那裡,終有一天他們能夠離開此地並轉世,這種觀點與主流基督敎及伊斯蘭教所認可的永刑論十分不同,但是也有絶少小數教派認為除了提婆等部份生靈之外,一些生靈也會因各種原因而永遠停留在某些道趣,例如塔特瓦瓦達派(Tattvavada)認為一類被稱為塔莫瑜伽(Tamo-yogyas)的生靈是本性殘惡的,他們仇視並毀謗上師、《吠陀經》及蘇拉(意思是 神靈 ),因此他們被判處在安達彌斯羅(Andhatamisra)永遠受苦的刑罰Tapasyananda, Swami. Bhakti Schools of Vedanta, p. 177.Helmuth von Glasenapp: Der Hinduismus. Religion und Gesellschaft im heutigen Indien, Hildesheim 1978, p. 248.。根據他們所提出的説法,安達彌斯羅在每一大劫結束時仍能繼續存在Sri Vadiraja: Bhugola Varnanam, commented and transl. by V. Badaryana Murthy, Bangalore 1988/89, pp. 60–63.。一些塔特瓦瓦達派人士認為這符合蘇拉仁善的本性,原因是這種刑罰對塔莫瑜伽來説是合適的,他們將這些生靈比喻為印楝樹(Neem Tree),吸收帶苦味的礦物質會使這種樹生長得更好。 儘管印度教認為脫離輪迴是很困難的,就算是居住在斯瓦爾加(印度教神話中類似於天庭的地方)的生靈也會有壽盡轉生的一天,不過印度教的很多信奉者相信只要完全虔誠地崇拜蘇拉,死後便有可能會到達其居所(如 外琨塔(Vaikuntha) )並獲享永生。 印度教教內的大多數教派認為眾生必須透過學習、修練、行善和敬愛神靈等等才能明白何謂終極現實 梵 ,並且使梵我與上梵結合,進入至高梵的狀態,藉此從無盡的輪迴中解脫。“梵我合一”是印度教教內的吠壇多派等眾多教派所認可的很多哲學理論的核心概念,更是印度教成千上萬的信奉者所追求達到的終極目標。 === 關於梵及世間的觀念 === 印度教教內的絶大多數教派認為梵是萬物的本原,而大多數教派相信作為梵的具像化形式的創世主運用其獨有的能量 沙克蒂(Shakti) 使原初的宇㣙得以形成,創物主則把混沌的自質(Pradhana)轉變為原質並以此造創萬物。 印度教認為世間的存在時間是有限的,每當一個世間被毀滅時,便會有另一個世間被造創出來以取替它。印度教認為一個世間可被分為很多洛卡(loka),每一個洛卡都有不同種類的生靈居住,包括妖怪及提婆。印度教認為在同一時間 有無數個世間存在。印度教教內的性力派宣稱每一個世間都有其各自的三相神及世主。 === 對神靈的崇拜 === 儘管印度教崇信眾多神靈,不過很多信奉者只集中崇拜一位神靈。舉例來説,塔特瓦瓦達派極其強調對於毘濕奴神的信仰Sabapathy Kulandran and Hendrik Kraemer (2004), Grace in Christianity and Hinduism, James Clarke, , pages 178–179,該教派聲稱毘濕奴神是創世主Michael Myers (2000), Brahman: A Comparative Theology, Routledge, , pages 124-127,祂不是一位提婆,而是唯一一位蘇拉(Sura),祂是至高無上的、充滿威能的、永遠存活的神靈Helmuth von Glasenapp: Madhva's Philosophie des Vishnu-Glaubens, Geistesströmungen des Ostens vol. 2, Bonn 1923, Einleitung (p. *1-2).,而且是萬物的主宰者,所謂的提婆事實上曾經都是凡人,只是因其善行而在死後得以進入天庭Glasenapp: Madhva's Philosophie des Vishnu-Glaubens, p. 67–68.,故此塔特瓦瓦達派強烈反對對提婆的崇拜,宣稱只有毘濕奴神才值得被崇拜Glasenapp: Madhva's Philosophie des Vishnu-Glaubens, p. 71.。塔特瓦瓦達派宣稱眾生只能透過毘濕奴神的兒子穆克亞普拉那(Mukhyaprana)才能得到救恩。在該教派的創立者瑪德瓦查裡亞(Madhvāchārya)的一些作品中,他宣稱自己是穆克亞普拉那的化身Sabapathy Kulandran and Hendrik Kraemer (2004), Grace in Christianity and Hinduism, James Clarke, , pages 177–179。 === 傳承 === 一些教派如 塔特瓦瓦達派 強調梵天桑普拉達亞(Brahma Sampradaya)的重要性,這一教統是由梵天神所傳承下來的Hinduism and Buddhism: An Historical Sketch - Page 239 Charles Eliot, 1998,這些教派認為它是源自於梵天神的吠達知識,並且被一些上師保留在他們的作品中。這個概念類似於孔教教義中的道統這一概念。 === 預定論及恩典論 === 一些教派如 塔特瓦瓦達派 認可輪迴論、恩典論和預定論,它聲稱眾生擁有自由意志,但其行為受到自己的性格及上一輩子所產生的業力所影響,而眾生的性格如何是由毘濕奴神所預先決定的,即便如此,眾生的命我中仍然有著一些來自於毘濕奴神的美善特質,眾生必須透過對於毘濕奴神完全的忠誠和奉崇來獲得恩典。 ==== 關於塔特瓦瓦達派受到其他宗教教義影響一説的爭議 ==== 由於塔特瓦瓦達派的思想與基督敎教義十分相似,因此一些宗教學家認為塔特瓦瓦達派的思想受到基督敎教義所影響,但目前學術界已經否定了這一説法的正確性,亦有説法聲稱塔特瓦瓦達派的思想受到伊斯蘭教教義所影響Jeffrey Armstrong (Kavindra Rishi): "Difference is Real!".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Sri Madhva, One of India's Greatest Spiritual Masters , Hinduism Today, July/August/September 2008.,但宗教學家赫爾穆特·馮·格拉森納普(Helmuth von Glasenapp)認為一神論思想也能夠在印度知識界中被發現,而且沒有證據表明瑪德瓦查裡亞所持有關於來世的觀點受到伊斯蘭教或基督敎的影響Glasenapp: Madhva's Philosophie des Vishnu-Glaubens, Einleitung (p. *34).。雖然瑪德瓦查裡亞的神學思想對印度教造成了一些影響,但是並不廣泛。 === 永生論 === 一些教派如 高迪亞外士那派(Gaudiya Vaishnavism) 相信透過虔誠的奉愛,眾生能夠妥善地發展自己的靈性,從而獲得進入奎思那洛卡(Kṛṣṇaloka)的資格並在那𥚃與克里希那神永遠居住在一起。 === 典籍 === 印度教教內的大多數教派以《薄伽梵歌》為聖典。梵書是關於《吠陀經》所提及的祭祀儀式的資訊性書籍。奧義書是專注於探討悊學問題(如關於梵我的問題)的神秘主義書籍。往世書是百科全書式的書籍,它們數量繁多,所涉及的主題極為廣泛,它們並不享有與《吠陀經》同等的地位,更像是對《吠陀經》及其他典籍的一種詮釋,但它們仍然受到印度教很多信奉者所重視。 === 皈依及離教 === 傳統的印度教具有強烈的封閉色彩:不鼓勵印度人移民海外,也不鼓勵外國人入籍印度(但印度境內亦有歷史悠久的猶太人、帕西人等移民群體);印度人生來即被視為印度敎徒,外國人則不被視為印度敎徒;沒有後天皈依印度教的相關觀念,也沒有叛教的相關觀念(縱使一位印度人宣稱亦然,僅視之為挑釁行為。破壞種姓規矩及殺牛等行為亦同,但可能會招來包括謀殺的私刑制裁)。種姓制度雖不適用於伊斯蘭敎徒和外國人,但除非對方表現得不友善,否則原則上將其當作剎帝利對待。 儘管如此,不過自近來以來,印度教逐漸擁有了傳法的相關觀念,如今印度教也在其他不少國家落地生根。 == 教派 == 印度教教內的教派極其繁多,其在教義、典籍、儀式、天地觀及崇信物件等方面上各有不同的見解。 以下是列明瞭一些主要教派的名稱的列表: * (Smārtism) * 毗濕奴派(Vaishnavism) * 溼婆派(Shaivism) * 性力派(Shaktism) == 倫理觀和社會觀 == === 種姓制度 === 傳統上認為印度教包涵種姓制度,但近代有些研究認為種姓制度並非源自印度教而是印度社會,因為印度教的教條中並沒有種姓制度,而且印度的許多其他宗教也曾經或仍然有種姓制度。無論如何,印度教信徒間目前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為種姓制度下最底層的群體。在當今的印度,達利特階層的人口高達2.3億人。 儘管法律上已廢除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對特定社會階層的從屬關係在印度教的組成中依然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等級制度的原則是,所有生物從出生之日起,根據任務,權力,責任和能力,嚴格地相互區分。 等級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級(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個等級。儘管等級制度起源於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並採納了等級劃分,甚至印度基督宗教中等級也很明顯,如今印度許多的教會教堂中,低等級的成員必須坐在後排。 印度教中的低等級賤民在社會上受到壓迫,而印度法律無能為力,只能改宗包括佛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在內的其他宗教。 === 母性 === 印度教中婦女們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弘揚母性。懷孕的每一個階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將有神職人員伴隨和保護,保證孩子和母親的身心健康。過去婦女們要儘可能多的孕育孩子,以保證整個家族的安全和生存。儘管印度教徒並不會普遍地漠視女孩,但是時至今日,部分家庭中女孩子還是被看作包袱,因為結婚的時候,她們要帶著嫁妝離開。如果家庭中有很多女孩子,那麼大量的嫁妝將使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這些問題也同時導致了很高的墮胎率。 很多現代的特別是城市中的印度教徒逐漸地願意撫養女兒,因為女兒能在父母年老時照顧他們。 === 家庭 === 一個典型的家庭由四個生活階段組成。它規定,接受教育之後組建一個家庭,然後在孩子們都成長之後,出世而虔誠的學習,拯救自身。 === 牛 === 印度教教徒將牛(家牛、瘤牛,不包括水牛等其他牛類)視為看護者和母親以及無私奉獻的象徵。印度教教徒也不會吃牛肉,但可吃水牛肉,因此印度、尼泊爾菜市場是有水牛肉發售。 == 人口統計 == 印度教在印度是最主流的宗教,於印度14億總人口中有79.8%的信徒(11億人),而全球的印度教徒中有94%即生活在印度。其他印度教信徒人口較多的國家有尼泊爾(2300萬人)、孟加拉(1500萬人)以及印尼的巴厘島(330萬人)。 以下是印度教徒比例較多的國家列表: # 81.2% # 79.8% # 48.5% # 28% # 27.9% # 25% # 22.5% # 20% # 12.6%Department of Census and Statistics,The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of Sri Lanka-2011 # 9.6% # 7.2% # 6.7% # 6.3% # 6.25% # 6% # 5.1% # 5% # 3% # 2.3% # 2.1% 在2010年時,根據《2010年全球宗教景觀——世界主要宗教的規模與部分》報告,印度教是世界信徒第三多的宗教,僅次於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 。 == 註解 == == 參考文獻 == === 引用 === ; 引自網路來源 === 來源 === ; 出版物 * * * * * * * * * * * == 外部連結 == * dharmacentral.com * 新加坡印度教寺廟音樂(2之1) ,呂炳川1978年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 新加坡印度教寺廟音樂(2之2) ,呂炳川於1978年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 參見 == ; 印度教 * * 印度教神話 * 業報 (印度教) ; 相關宗教系統及哲學 * 印度哲學 * 吠陀宗教 * 佛教 * 東方哲學 * 耆那教 * 錫克教 * 祆教 Category:印度宗教
塔利班
塔利班(普什圖語及波斯語:,羅馬拼音轉寫:),或譯-{zh-tw:塔利本、塔勒班;zh-hk:塔勒班; zh-hans:塔勒班; zh-my:塔利班; zh-sg:塔勒班}-,意譯為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坎大哈地區的遜尼派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也是阿富汗目前的實際掌權組織。該組織在加拿大、俄羅斯、哈薩克等國被認定為恐怖組織,部分成員也因涉嫌支援恐怖主義被聯合國制裁。 該組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包括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在內,都曾是坎大哈附近鄉村的伊斯蘭教學者。該組織於1994年興起,自1996年在阿富汗掌權後,以嚴厲的伊斯蘭教法統治阿富汗。2001年911事件後,因塔利班窩藏並拒絕提交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美國率領北約發起阿富汗戰爭,塔利班伊斯蘭政權被推翻,此後塔利班便以游擊隊形式分散在阿富汗,以坎大哈為據點,與新政府及多國部隊對抗;2021年5月美軍撤出阿富汗之後,塔利班再度迅速攻佔阿富汗領土,至同年8月15日塔利班進入首都後,阿富汗政府代表與其進行政權轉移事宜。 == 意識形態及其實踐 == 塔利班的極度嚴格和反現代的思想被形容為一個「結合普什圖部族律法(普什圖瓦里,意為以名譽為中心)的沙裡亞法規(伊斯蘭教法)創新形式」Encyclopedia of Islam and the Muslim World (2004).,以激進的德奧班德學派觀點詮釋伊斯蘭教。此外,他們的思想也受到瓦哈比派的遜尼派財政支援者及奧薩瑪·本·拉登的影響Rashid, Taliban (2000), p.132, 139。塔利班的意識形態與被他們趕走的前反蘇遊擊隊統治者有所不同。Rashid, Taliban (2000), p.87 塔利班禁止許多以前舊政權容許的活動,例如女性就業及上學、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等活動。他們新成立的宗教警察(模仿沙烏地阿拉伯的「揚善抑惡局」)負責執行上述禁令,違例者可被鞭打。不過不少阿富汗人並非普什圖族,以前一向奉行比較寬鬆的伊斯蘭教規條。雖然塔利班與瓦哈比派相似,不過兩者也有一些分別。 塔利班允許童婚,一些訊息指出,塔利班有要求佔領區民眾將女童與未結婚的女性交出,並強行許配給聖戰士做為妻子的作為,一些阿富汗的女性表示,自己寧可自殺也不要被強迫結婚。 塔利班反對「部族和封建架構」,將傳統部族領袖的領導角色予以清除Rashid, Taliban (2000), p.92。另一方面,因為他們不願與其他人分享權力,而且他們絕大多數是普什圖人,他們的統治意味多民族的阿富汗由普什圖人當權,但普什圖人-{只}-佔全國約42%的人口。 與瓦哈比派及德奧班德學派一樣,塔利班強烈反對什葉派,他們宣稱佔全國約10%人口的哈扎拉族不是穆斯林。 塔利班不願意跟其他穆斯林辯論教義,甚至不允許穆斯林記者質問他們的法令或討論古蘭經的詮釋。Rashid, Taliban (2000), p.107 == 歷史 == === 內戰與塔利班的成立 === 1992年,蘇聯扶植的穆罕默德·納吉布拉政權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徹底垮臺。此後,由伊斯蘭促進會的首領布林漢努丁·拉巴尼出任阿富汗伊斯蘭國臨時總統,並在之後選為正式總統,此舉引發總理古勒卜丁·希克馬蒂亞爾領導的伊斯蘭黨不滿,進而發生武裝衝突,阿富汗從此陷入內戰。 1994年7月,駐紮在坎大哈市的伊斯蘭黨希克馬蒂亞爾派的一夥官兵在私闖民宅、搶劫財物並強姦了3名婦女後,被穆罕默德·奧馬爾帶領的伊斯蘭學生消滅。迫於伊斯蘭黨的追捕,奧馬爾逃難至巴基斯坦。而受多年的蘇阿戰爭影響,阿富汗約700萬人口淪為戰爭難民,其中的四百萬難民逃難到巴基斯坦。奧馬爾憑藉其阿訇身份和此前抗擊蘇聯入侵時積攢的聲望,在巴基斯坦成立了塔利班,其宗旨即為建立伊斯蘭國家、實施伊斯蘭教法Matinuddin, Kamal, The Taliban Phenomenon, Afghanistan 1994–199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5–26。塔利班的大部分成員是來自阿富汗東部和南部普什圖人地區的伊斯蘭教宗教學生,又因他們曾經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學校就讀,故又稱「伊斯蘭學生民兵組織」。「塔利班」()在普什圖語中即為“學生”的意思。 1994年11月初,巴基斯坦的一支目的地是中亞的外貿車隊行經阿富汗坎大哈市時被伊斯蘭黨的武裝扣押,塔利班藉此時機回到坎大哈解救出了車隊,並於11月3日Matinuddin, Kamal, The Taliban Phenomenon, Afghanistan 1994–199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5–26佔領坎大哈。此後更多的來自巴基斯坦宗教學校的學生加入到塔利班,使得塔利班規模達到了一萬五千人左右Matinuddin, Kamal, The Taliban Phenomenon, Afghanistan 1994–199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5–26。 ===1990年代末取得政權=== 1995年1月中旬,塔利班於坎大哈發動了代號為「」的戰役。僅一個月內組織規模便擴充到2.5萬人Matinuddin, Kamal, The Taliban Phenomenon, Afghanistan 1994–199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5–26,前,塔利班已攻佔坎大哈、赫爾曼德、扎布林、烏魯茲甘、加茲尼、瓦爾達克、洛加爾、帕克蒂亞、帕克蒂卡共計九個省,控制了阿富汗近40%的地區,抵近至喀布林15公里處。塔利班乘勝向喀布林發起全面攻擊,然而遭到時任政府軍國防部長的艾哈邁德·馬蘇德重挫敗退,塔利班轉而在巴基斯坦協助下控制赫拉特城。 1996年9月26日,捲土重來的塔利班成功佔領了喀布林的電臺和總統府,馬蘇德率領剩餘的兵力撤往東北部邊境山區,與其他反塔利班勢力組成北方聯盟。入城後,塔利班將前社會主義政權領導人納吉布拉從聯合國駐喀布林辦事處中帶出處死,並將屍體吊在卡車上示眾。到1998年,塔利班掌控了全國90%以上的領土Matinuddin, Kamal, The Taliban Phenomenon, Afghanistan 1994–199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5–26。 掌權後,塔利班聲稱要建立世界上最純潔的伊斯蘭國家,但執政以來對國家重建並無明顯建樹,主要原因在於經濟每況愈下,加上疾病流行,使它得到的支援度逐漸下降。1996年至2001年間,塔利班在阿富汗建立全國政權,正式名稱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由於它在阿富汗實施獨裁專制和政教合一政策,因此僅被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個國家承認是代表阿富汗的合法政府。它曾經多次不顧聯合國的要求,為奧薩瑪·賓拉登提供庇護。 2001年2月,塔利班政權不理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外國非政府組織的反對,頒令稱巴米揚大佛雕像是崇拜偶像的行為,以炸藥及坦克炮火摧毀這座古蹟。在破壞行動期間,塔利班的資訊部長昆德拉圖拉赫·賈馬爾(Qudratullah Jamal)嘆道:「破壞工作並非如人們所想般容易,你不能以炮轟推倒那些佛像,因為它們是鑿入山崖內;它們牢牢地連線山嶺。」3月12日,兩尊大佛在經過近一個月的猛烈炮轟後,最終被炸藥摧毀。 ===2000年代初911事件後至政權喪失=== 2001年9月11日,美國多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史稱911事件。這一系列的恐怖襲擊事件震驚了全世界,後經過調查得出結論,該系列事件為奧薩瑪·賓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所為,由於塔利班庇護奧薩瑪·賓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及支援聖戰,他們被美國及其盟國短暫地定義為恐怖分子,美國要求塔利班政權引渡本拉登,但遭到拒絕。同年北約與北方聯盟一起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將塔利班政權推翻。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逃入山中,並繼續領導塔利班與美軍對抗。塔利班多次以奧馬爾的名義發表宣告。在2004年的一次電話採訪中,奧馬爾聲稱塔利班武裝將會“像獵殺豬一樣獵殺美軍”。2006年伊拉克“統一聖戰組織”阿布·穆薩布·扎卡維被美軍炸死,奧馬爾對其表示敬意,稱讚他是“殉道者”,聲稱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抵抗運動“不會被削弱”。塔利班敵視美國,與基地組織聯手對抗美軍,但奧馬爾希望阿富汗和平,一直試圖與阿富汗政府展開和談。2007年,一部分人創立了巴基斯坦塔利班,企圖推翻巴基斯坦的統治。其部落領地與分支分散在全國各地。 ===進行遊擊戰與和談=== ====遊擊戰==== 然而塔利班組織沒有因此銷聲匿跡,其成員繼續以綁架人質或發動恐怖攻擊的方式對抗阿富汗現政府、美國及支援美國的其他國家,如2007年塔利班挾持韓國人質事件。2007年7月19日,23名韓國人質被塔利班綁架。塔利班要求釋放關押在阿富汗監獄中的所有塔利班成員,並要求韓國軍隊撤出阿富汗。7月25日,塔利班處死1名男性韓國人質。30日,塔利班再次殺死1名人質。8月13日塔利班釋放兩名女人質。28日塔利班同意釋放剩餘韓國人質。至此塔利班武裝分子綁架的23名韓國人質,除2名被殺害外,21名人質全部獲釋,長達42天的人質危機也終告結束。 自奧薩馬·本·拉登被擊斃後,塔利班於2014年分裂成“自由聯盟”(Jamaat-ul-Ahrar)、“衛士”(Hizb ul-Ahrar)與馬赫穆德( Hakeemullah Mehsud)三大派系。主要分佈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山區進行遊擊活動。2015年1月29日,約旦是否應與“伊斯蘭國”交換人質引發爭議,而半年前美國曾用5名塔利班囚犯交換一名美軍士兵。白宮發言人連續兩日受到記者兩相對比的追問,於是稱伊斯蘭國是恐怖組織,而塔利班則是武裝暴亂(armed insurgency)。同年4月,塔利班指責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一系列行為違反了伊斯蘭教法,並以奧馬爾的名義將其定為非法組織。與此同時,伊斯蘭國勢力不斷向阿富汗境內滲透,與塔利班發生武裝衝突。 2015年7月29日,阿富汗政府宣佈塔利班領導人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已於2013年4月在巴基斯坦境內病逝。翌日,奧馬爾逝世的訊息得到塔利班的證實,但並未公佈逝世的具體時間,並宣稱其在阿富汗境內逝世,與阿富汗政府公佈的訊息多有出入,事後塔利班推舉阿赫塔爾·穆罕默德·曼蘇爾為新任最高領導人。 2018年2月,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宣佈承認塔利班是合法政治團體。同年6月7日,阿富汗政府宣佈將對塔利班實行為期一週的停火。同年6月9日,塔利班宣佈與阿富汗政府軍進行為期3天的停火,這是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來,塔利班首次宣佈停火塔利班戰後首次宣佈停火 聯合國官員:希望阿富汗迎來和談 .環球網.。 2019年1月21日,塔利班襲擊阿富汗中部瓦爾達克省一處屬於「國家安全總局」的軍事設施,據聞死亡人數超過百人,將為近17年來對阿富汗情報機構最大打擊之一 .紐約時報.。同年5月3日,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宣佈釋放175名塔利班囚犯,並呼籲塔利班放棄戰鬥,加入阿富汗和平程序。同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阿富汗塔利班駐多哈政治辦事處主任巴拉達爾和他的幾位助手訪華,並同有關官員“就阿富汗和平和解程序、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塔利班於阿富汗經過十幾年的反撲戰鬥加上農村地區支援,充分利用阿富汗地形特徵和宗教動員,2017年後逐步反攻佔近一半領土,亦有訊息指實際面積更大,美國扶植的新政府軍慢慢轉守勢。2018在聯合國召開的援助阿富汗議會期間,塔利班再一次發動了炸彈襲擊,導致56名阿富汗士兵死亡300多人受傷。這是一種宣告,向世人證明塔利班大型兵力還存在且敢於直接向西方公然進攻無所畏懼。美軍向塔利班提出六個月的停火協議也遭到了拒絕,這已經是塔利班第三次拒絕美軍的停火要求。 同時持續不斷的遊擊戰埋伏襲擊政府車隊,例如2018年11月25日阿富汗西部法拉省,整支警察車隊被伏擊戰大舉消滅。此類事件層出不窮,塔利班武裝企圖使用遊擊戰術由點連線成面,對當地安全部隊和政府官員進行近乎每天一次的襲擊,最後上升為戰略態勢,吸引越來越多穆斯林加入其和美國基督教的聖戰。其在卡達建立了辦事處並稱為是流亡政府所在,小國卡達意圖在回教世界所有相關事務中扮演協調方角色,所以與塔利班有部分默契存在,其實塔利班並非完全沒有國際視角的鄉下游擊隊,其也利用大國競爭態勢與中國及更多國家展開接觸,透過引進更多外部勢力來平衡美國話語權。 根據阿富汗重建特別監察長的報告,截至2018年1月31日塔利班已經佔據59個縣(佔總數約14.5%),另有119個縣(29.2%)陷於雙方爭奪中,塔利班同時繼續向城市地區製造爆炸案和遊擊進攻。2019年4月30日美軍宣佈日後不再公佈雙方領土人口對比,更是引發一輪質疑是否是資料逆轉所以不敢再公佈。早在2017年8月英國BBC一項自主調查發現塔利班在70%領土上可以非常活躍的活動,基本視美軍如無物也無人可奈何,而這些地區人口已近全國一半,而同年8月北約卻公佈塔利班只在44%領土活動,兩者相差巨大在2017年就已經引起BBC關注。同時他們調查發現伊斯蘭國開始出現在10%的領土上,似乎與塔利班有共存關係。 ====和談==== 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曾多次進行秘密談判。2015年7月7日,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代表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附近舉行和談,中美都派代表參加。這是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之間的首次官方和談。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上臺後談判進度加快,2019年6月,塔利班代表抵達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會談。2019年8月3日,塔利班在卡達的政治總部發言人夏亨表示將與美國開始一場正式談判。美國總統川普同日在白宮告訴記者:「我們已取得很大進展。我們正在談」。2019年9月初,中東半島電視臺訊息稱美塔達成一個11點原則的談判框架。美國總統川普也原本於9月8日與塔利班領導人進行秘密和談,但因塔利班稍早前在喀布林的襲擊導致美國軍人死亡,川普宣佈取消與塔利班領導人談判。 2020年2月22日凌晨起,美國、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開始為期一週的「減暴」協議。「減暴」期間,塔利班將不對城市、公路、美軍基地和阿安全部隊襲擊。阿安全部隊和北約駐阿聯軍也不會對塔利班展開軍事行動。 ;多哈協議 2020年2月29日,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簽署協議,協議規定駐阿美軍將逐步撤軍,阿富汗塔利班則保證打擊恐怖組織基地組織、伊斯蘭國,並與喀布林政府進行和平談判。但由於阿富汗總統拒絕釋放塔利班囚犯,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再次爆發衝突。僅僅在3月4日,塔利班又殺死至少20名阿富汗士兵和警察。塔利班在阿富汗34個省當中的15個省發動30次襲擊,共殺死35名阿富汗安全部隊士兵。隨後塔利班遭到美軍空襲。4月20日,塔利班又殺死至少23名阿富汗軍警及9名平民。 2020年9月12日,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在卡達進行談判。但阿富汗產生傷亡的暴力事件依舊持續。阿富汗政府希望雙方達成政治安排之前塔利班率先停火,但塔利班拒絕接受。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宣佈美軍將於2021年5月1日開始撤軍,前美軍將全部撤出阿富汗,多個北約成員也表示將從阿富汗撤軍。自2021年5月起,一方面美國等外國軍隊開始撤離阿富汗;另一方面,阿富汗塔利班則在阿富汗全國各地發動若干次重大攻勢擴張其勢力版圖,喀布林政權陷入嚴重危機。 ===2021年攻勢至重返執政=== 2021年5月起,伴隨著美國等國家的撤軍行動,阿富汗塔利班在阿富汗全國各地發動若干次重大攻勢以擴張其勢力版圖。8月8日,塔利班攻佔阿富汗北方大城昆都士。8月12日,塔利班攻佔阿富汗第二大城坎達哈、第三大城赫拉特,以及西南部各省份。8月14日,北方第一大城馬紮裡沙里夫也被塔利班佔領。8月15日,塔利班軍隊已進入首都喀布林總統府,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已流亡阿聯酋,政府代表宣佈總統辭職並向塔利班和平移交政權,神學士於20年後重新掌權阿富汗。8月16日,塔利班宣佈將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8月17日,塔利班宣佈大赦所有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官員,並要求他們重返工作崗位。 塔利班再次奪取政權後,以不符合伊斯蘭教義為由宣佈禁止在公共場合演唱音樂,喀布林市的店鋪所播放的音樂全面停止,其廣播電臺改為只播放伊斯蘭的音樂。塔利班承諾將在伊斯蘭法律規範範圍內尊重女性的權利,並允許她們根據伊斯蘭法律接受教育與工作,但據《今日印度》報道,塔利班禁止在阿富汗的電視和廣播頻道上播放女性的聲音,並表示喀布林當地媒體亦有對女員工被要求離開工作場所的報道。 2022年12月,塔利班剝奪了絕大多數女性受教權,除禁止女性入讀大學、中學,亦宣佈所有女性不允許進入小學與清真寺,同時也無法從事以往在非政府組織的工作 。 == 外交 == === 巴基斯坦 === 自1994年以來,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一直大力支援塔利班,使塔利班於1994-98年征服了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區。 在2001年911事件和美國入侵阿富汗的行動之後,阿富汗塔利班領導人據稱已逃往巴基斯坦,在那裡他們重新集結並建立了幾個舒拉來協調他們在阿富汗的叛亂。至少到2011年為止,巴基斯坦一直強烈否認與塔利班的所有聯絡。 2014年6月15日,巴基斯坦軍隊在北瓦濟里斯坦發起了“Zarb-e-Azb”行動,以從巴基斯坦清除並剷除塔利班。隨著這次行動的繼續,北瓦濟里斯坦機構有327名恐怖分子被殺,45個武裝分子的藏身處和2個製造炸彈的工廠被摧毀。 2021年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轉述塔利班領導人的話稱,“我們(塔利班)的條件是,只要阿什拉夫·加尼還在那裡,我們就不會與阿富汗政府對話。”並指責美國稱,美國只有在處理它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戰爭給該國留下的“爛攤子”時,才會“認為巴基斯坦有用”。 === 伊朗 === 1990年代的內戰中,塔利班因其激進的遜尼派特徵和針對什葉派哈扎拉人的迫害而與伊朗敵對,還發生了伊朗駐馬紮裡沙里夫領事館外交人員遇害事件,雙方一度處於戰爭邊緣,美國入侵阿富汗之初伊朗也為其提供了便利。然而隨著美國與伊朗在波斯灣的敵對行動,伊朗致力於支援塔利班削弱美軍在阿富汗的存在,多份報告指責伊朗及其伊斯蘭革命衛隊為塔利班提供武器和訓練。 2020年1月伊朗將軍蘇萊曼尼被美軍用無人機擊斃後,塔利班發言人稱其為“偉大的烈士”。 2021年7月31日與塔利班發言人扎比胡拉·穆賈希德的問答會議上,穆賈希德說:“我們一直想與伊朗建立關係,因為伊朗有伊斯蘭制度,我們想要一個伊斯蘭制度。” === 沙烏地阿拉伯 === 沙烏地阿拉伯被指控支援塔利班。在2009年12月給美國國務院工作人員的外交電報中(在次年洩露的外交電報中公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敦促美國外交官加大力度,阻止海灣阿拉伯國家的資金流向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寫道“沙烏地阿拉伯的捐助者是全世界遜尼派恐怖組織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並且“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因為沙烏地阿拉伯仍然為基地組織、塔利班、虔誠軍和其他組織提供重要財政支援”。 === 卡達 === 2013年,經美國和阿富汗政府批准,卡達允許阿富汗塔利班在該國設立外交和政治辦事處。這樣做是為了在其他國家的支援下促進和平談判。艾哈邁德·拉希德 (Ahmed Rashid) 在英國《金融時報》上寫道,卡達透過該辦公室促進了塔利班與許多國家和組織之間的會議,包括美國國務院、聯合國、日本、幾個歐洲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他們都試圖推進和平談判的想法。 2017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當時與卡達發生外交危機,沙特釋出未經證實的訊息指控卡達支援恐怖主義,包括塔利班“武裝恐怖分子”。 2020年,美國和塔利班在卡達多哈簽署和平協議。 === 俄羅斯 === 俄羅斯從未承認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且塔利班被俄羅斯政府列為恐怖組織並將其視為非法。 === 美國 === 美國從未承認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艾哈邁德·拉希德表示,美國在1994年至1996年間透過其在巴基斯坦的盟友間接支援塔利班,因為華盛頓認為塔利班是反伊朗、反什葉派和可能親西方的。華盛頓還希望塔利班支援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計劃的發展。例如,當塔利班於1995年佔領赫拉特並驅逐數千名女孩時,它沒有發表評論。1997年底,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開始疏遠美國與塔利班的關係,美國聯合石油公司退出中亞管道建設談判。 1998年8月奧薩馬·本·拉登的同夥轟炸了兩個美國駐非洲大使館,炸死炸傷數千人,作為回應美國向阿富汗疑似恐怖分子的營地發射巡航導彈,打死20多人,但未能殺死本拉登,毛拉奧馬爾譴責導彈襲擊和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 2009年12月,亞洲時報線上報道稱,塔利班向美國提出“法律保證”,他們不會允許阿富汗被用於攻擊其他國家,但美國並未作出正式回應。12月6日,美國官員表示不排除與塔利班談判。據報道,幾天後羅伯特·蓋茨看到了與塔利班和解的潛力,但沒有與基地組織和解。此外,他說和解將在政治上結束叛亂和戰爭。但他說和解必須由阿富汗政府決定,塔利班必須服從政府的主權。 美國學者喬納森·克里斯托爾 (Jonathan Cristol) 在接受帕爾 (Palgrave Macmillan) 關於美國與塔利班關係的採訪時認為,塔利班領導人“一直願意談判,但從相對實力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目標不再是與塔利班建立友好關係。” 2020年2月29日,特朗普政府與塔利班簽署了有條件和平協議,協議要求如果塔利班遵守協議條款,外國軍隊將在14個月內完全撤出阿富汗。2020年3月起,美國開始逐步撤軍直到2021年8月全部撤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15年之前與塔利班談判達成協議,要求塔利班確保其在阿富汗的經濟資產不會受到攻擊,並積極推動塔利班與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和談,以避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阿富汗的利益受損,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懷疑塔利班不能遵守相關協議而不支援塔利班重新完全掌權。 2021年7月28日,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員會負責人巴拉達爾與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天津會見。中國方面表示阿富汗塔利班是阿富汗重要的軍事和政治力量,希望阿富汗塔利班推動阿富汗的和平和解,自主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國情、廣泛包容的政治架構。中國方面強調,希望阿富汗塔利班和東伊運等一切恐怖組織劃清界限並予以打擊。 2021年8月12日,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12國與聯合國和歐盟釋出聯合宣告,稱如果塔利班透過武力奪取政權將不會承認新成立的阿富汗政府。 8月19日,阿富汗塔利班宣佈重新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9月7日,阿富汗塔利班宣佈成立臨時政府。儘管中國暫未承認塔利班新政府,但中國大使館仍駐留當地。10月31日,一批45噸重的阿富汗松子從喀布林機場出發,並於次日抵達上海浦東機場,這是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首次與中國進行貿易。 == 備註 ==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 * * == 參見 == * 塔利班化 * 原教旨主義 * 阿爾蓋達組織 * 恐怖份子 * Category:巴基斯坦政治組織 Category:巴基斯坦軍事組織 Category:伊斯蘭聖戰組織 Category:俄羅斯指定的恐怖組織 Category:哈薩克指定的恐怖組織 Category:加拿大指定的恐怖組織 Category:極權主義 Category:波斯語藉詞 Category:反LGBT權益組織 Category:反女性權利組織 Category:加拿大指定的恐怖組織 Category:俄羅斯指定的恐怖組織 Category: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指定的恐怖組織 Category:基地組織附屬團體
港元
港元(;單位:元),原稱「港圓」(單位:圓),亦稱為「港幣」或「港紙」,廣東省俗稱鹹龍,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貨幣及基金程式碼之表示法為HKD,標誌為HK$。 == 簡介 == 紙幣(除了10元紙幣)由香港金融管理局授權並監管下的三家發鈔銀行所發行,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渣打銀行(香港)和中國銀行(香港)。拾元鈔票原已經停止發行,但在香港市民的要求下,香港政府於2002年委託金融管理局重新發行拾元鈔票,並於2007年以試驗性質改為塑膠鈔票。而硬幣則全部由香港政府發行。洋紫荊設計硬幣在1993年推出,逐步取代女皇頭像設計系列。 自1983年起,香港建立了港元發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絡匯率制度。發鈔行在發行任何數量的港幣時,必須在按7.80港元兌1美圓的匯率下向金管局交出美圓,登記或錄入外匯基金賬目,同時領取負債證明書後才可以開始印鈔。這樣一來,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圓就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了支援。 為迎接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自1993年1月1日起,「港圓」改為現行名稱「港元」,但部分新發行的港幣紙幣與所有硬幣仍舊保留「圓」的用法。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中英聯合宣告》,香港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其一直以來,港幣單位主要是「圓」或者「元」,其次是「毫」、「仙」以及「文」。自1867年開始,由政府發行的一文硬幣停止鑄造。自1995年10月1日開始,由政府發行的1仙紙幣也停止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所有鈔票的式樣都有版權。所以,任何人在未有得到版權持有人的許可前,都不能任意複製鈔票的式樣。在香港多年來有幾家機構因為未得鈔票版權持有銀行的批准而在廣告上運用,結果被判支付巨額罰款。 在澳門,港元是流通貨幣,基本上不會出現拒收(除10元硬幣外)的情況。但當地不少商店以1港元兌換1澳門幣,儘管消費者以港元支付,商店會以澳門幣找贖,不補回利率差價,亦有不少會直接以港元找贖的情況。不少澳門人都會持有港元,現時澳門幣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的22%,而港元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45%;在廣義流通貨幣方面,澳門元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的28%,而港元則佔54%。而澳門的賭博、房地產、進出口貿易、大額交易等多是以港元為結算貨幣。 == 歷史 == === 緣起 === 由於當時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主要使用銀幣,但英國政府禁止貨幣出口,因此英國商人對華貿易主要透過中國人常用的西班牙銀元(本洋)結算,無論中國大陸和香港境內並少有英鎊流通,因此在開埠之初香港沿用了當時中國的貨幣制度,即大額交易使用白銀,日常通用銅元。《中國貨幣史》第二版P7831842年3月29日,港督砵甸乍頒佈命令,宣佈中國的銀兩和其它外國貿易銀元都可以在香港市面合法流通。《港幣 澳門元》P4-61845年5月1日, 港府輔政司卜魯斯()釋出公示,規定只有中國銀兩與墨西哥鷹洋、西班牙佛銀(查理銀元)、印度盧比為法定貨幣,並規定了銀元、盧比、銅錢的相互比值廣州市志·華僑穗港澳卷。 由於英國採用金本位制度,因此英國政府也希望在香港推行金本位,港府在1844年11月28日規定以英鎊作為香港的法定貨幣和政府的記賬單位,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措施並沒有得到充分落實。《港幣 澳門元》P4-5實際上隨著香港人口湧入和對外貿易激增,英鎊和印度盧比在香港市面越發罕見,大多數交易仍是以銀元結算,港府在1860年9.4萬英鎊歲入中只有0.16萬是透過英鎊繳納,而港府內部日常開支仍在使用銀元,財務記賬上衍生出不少問題。《香港近代經濟史 1840-1949》P133-135 1857年,香港政府宣佈東藩滙理銀行發行之鈔票,可以用作繳付政府費用。後來,政府為更有效規管當地的通貨,於1862年7月正式宣佈香港使用銀本位貨幣制度,而採用了銀圓為基本通貨單位,而銀圓一詞亦由原先的形容詞變成量詞。1863年4月,香港首次發行官鑄貨幣,從英國倫敦訂鑄1毫銀幣及1仙、1文銅幣,並於1866年5月在香港銅鑼灣成立香港鑄幣廠,自行鑄做1圓、5毫、2毫和1毫銀幣及1仙、1文銅幣。而廣東坊間在英國倫敦造幣廠、香港造幣廠鑄造出的一、二毫港幣面世後,均樂於使用這些計算與流通便利的港幣銀毫。隨著港府指定的幾家發鈔銀行接連退出,加上作為發鈔銀行的金寶銀行倒閉,滙豐銀行在同業競爭中出現了一家獨大的局面。港府於1872年授權滙豐銀行發行等價於銀元的一元紙幣,並由倫敦鑄幣廠代鑄銀毫,此時市場熱衷銀幣交易,紙幣流通相對不大。 === 鑄幣和貨幣法定化 === 港督夏喬士·羅便臣上任後,在1862年7月1日宣佈幣政改革,恢復銀元的法定地位,財務司也在港督訓令中第一次提出了“港元”的概念,將港元作為財政記賬單位。由於當時墨西哥鷹洋在市場上時常有斷供的情況,香港地方只有銀兩和銅錢流通,交易十分不便,羅便臣則希望推動發行港元取代鷹洋成為中國和香港新的通行貨幣。1862年英國殖民地部批准了羅便臣的貨幣改革計劃,以鷹洋為基準重整香港銀幣市場,並允許其在香港設立鑄幣廠,在鑄幣廠建成前羅便臣還可以透過英國倫敦皇家鑄幣廠先行代為鑄造。 1863年1月9日,港府規定只有鷹洋和倫敦發行的港元為合法貨幣,年內倫敦鑄幣廠出產了首批單銀毫和一仙及一文銅幣。1863年3月,隨後港府透過《設立造幣廠條例》,訂明民眾可以將手中的各種銀幣交給鑄幣廠換回港元,政府也以此統一貨幣種類。 1866年香港造幣廠落成直到1868年6月因虧蝕過鉅而關閉期間,合計鑄造20萬元港幣,出貨與鷹洋無法競爭,發行並不順利,也不為市場所接受。 到了1895年2月,香港總督府宣佈墨西哥銀元(鷹洋)、英鎊銀幣及香港銀幣為香港法定貨幣,並禁止其他貨幣流通,惟民間仍習慣使用西班牙銀元(佛洋)、中國或日本銀元(龍洋)等其他貨幣,政府也未明令打擊。同一時間,香港從印度鑄幣廠訂鑄香港銀幣,以取代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1元紙幣。同年3月,香港正式制定法例,規定在英國政府批准下銀行才可發行紙幣。其後,渣打銀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有利銀行先後於1897年、1898年及1911年獲準發行在香港流通的紙幣。 1912年,港英政府公佈施行《禁止通用外國鈔券條例》,阻止中國發行的紙幣在香港通行。同年10月,又公佈《禁止通用外國紙幣、貨幣條例》,中國的銀元、銀毫、銅仙亦在被禁之列,從而使廣州等地流往香港的貨幣遭到禁止。港府又於1913年禁止外國鈔票、銀幣及鎳幣。這些舉措一度引起華人的不便與不滿。例如於1912年,香港電車響應政府的宣佈而拒收中國銅錢,結果引發華人罷搭電車,使電車公司蒙受損失,後來實行了3天免費載客,事件才得以平息。 === 流通南粵 === 宣統三年(1911年),港幣發行額約為3,158萬元,其中在香港本地流通的港幣只有1,020萬元左右,流入廣東的約為1,474萬元,幾乎佔當年港幣發行額的一半,而當年廣東省官府與大清朝廷發鈔總額僅約1,200萬元。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初期,廣東境內銀行的紙幣信用由於政局動盪而極之低落,港幣仍然通行用於交易,去到1920年代尾,港幣重新取得在廣東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民國20年(1931年),香港發鈔額達約15,361萬元,其中約7,169萬流入廣東,比當年在香港流通額還多2,048萬元,為廣東第一通用貨幣。時廣東進口貿易幾乎完全以港幣結算;出口貿易貨物就有70%以港幣結算,英鎊和其他幣結算為21.4%,粵幣只佔8.6%。在出口貨物中,僅爆竹、木材、土紙及一部分紗綢、蔬菜是按港幣價摺合成毫洋。在除廣州以外的粵境其他口岸,如汕頭、三水等多按港幣行情以國幣及毫券支付。   民國20年(1931年)香港紙幣曾貶值12.5%,民國25年(1934年)又貶值28.5%,僅此兩次貶值,便使廣東損失將近2,990萬元。 === 放棄銀本位 === 1935年,因為美國等地的銀價上升,引起中國大陸及香港的白銀外流,11月9日香港政府透過貨幣條例,公佈以「港元」作為香港貨幣單位,11月12日起新幣換舊銀幣,並發行一元紙幣、以鎳製成的一毫硬幣香港工商日報, 1935-11-11 第9頁,並將港元與英鎊匯率定為16.8港元兌1英鎊。(中國是在香港透過以港元為貨幣前的5天,即11月4日宣佈放棄銀本位,改發法幣。)1937年8月1日,終止了各種銀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為法定貨幣。二次大戰日本佔領香港時,強行以日本軍用手票代替港元。戰後港元才恢復法定地位。廣州光復後到1949年10月被中共佔據前,國民中央政府發行的金元券等因金融崩潰,幾同廢紙,港幣維繫著粵境市場交易流通。 === 被逐出流通南粵 ===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著力扭轉港幣在粵主導格局。1950年2月1日,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召集廣東省有關高層開會,討論「禁用港幣、調整牌價」,是廣東省準備全面禁用港幣的決策會議新中國成立初期廣東整頓金融秩序和穩定物價的工作 肖燕明 2011年05月25日 中國共產黨歷史網。1950年4月份,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成立金融管理科,負責督導全省金管工作,並佈置於全省更新貨幣市場。4月至5月,粵境有興梅區、粵中區 、珠江區、西江區、潮汕區、南路區、東江區、北江區等幾十個市縣重申禁用港幣,並大量設立收兌站。5月至6月,人民幣據報大體佔領廣州地方買賣市場。據計1950年全年,粵境共收兌港幣及其他外幣摺合美元3,034萬元,直至年尾,廣東市場貿易流通基本被人民幣控制廣東省志·金融志。 === 實施聯絡匯率 === 港元最初與英鎊掛鈎,但是戰後英國的經濟實力減弱,更曾一度大幅貶值,影響香港經濟。香港政府於是在1972年6月英鎊作自由浮動後,改為將港元以美元掛鈎。匯率由1972年7月6日開始,最初為5.65港元兌1美元。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動。直至1983年,由於香港前途問題引發的信心危機令港元匯價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兌1美元。同年10月17日起,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宣佈港元匯價與美元掛鈎,定為7.80港元兌1美元,一直維持至今。1984年7月31日,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會見英國外交大臣賀維時談到:「希望不要出現動搖港幣地位的情況。港幣發行量究竟多少?港幣信譽好是因為儲備金雄厚,多於發行量,不能改變這種狀態。」後來港元匯價與美元可以作有限度的自由浮動,只要與掛鈎匯率(7.80港元兌1美元)差距不大即可,如港元在2003年時曾一度升至7.7094港元兌1美元,但很快又回復至接近正常水平Report on the Currency Board Operations。 自2005年5月18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收緊匯率控制措施,限制於7.75-7.85港元兌1美元之間浮動,並把7.75水平名為「強方兌換保證」和7.85水平命名為「弱方兌換保證」,以穩定聯絡匯率制度。若觸及或極接近任一介限,金管局會立即透過行政手段,保持匯率在此範圍內。當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時,金管局便會買入美元而沽出港元;當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時,金管局則買入港元而沽出美元。於2007年10月23日,港元首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此後匯率大部分時間都貼近「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於2018年4月12日,港元首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 === 未來 === 隨著香港與中國大陸的經貿日增,以及美國經濟週期與香港相反,聯絡匯率制度為香港經濟帶來部分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港元利率只能跟隨美元利率,而不能因應本地的經濟情況調整;與此同時,香港的貨物部分從大陸入口,因而帶來輸入性通漲,引致出現負利率。資料顯示香港負利率逾4% 多過英國南韓 2012年2月17日 香港電臺港幣的未來 2011年4月19日 == 流通貨幣 == 現時,港元以紙幣及硬幣的形式存在。香港的流通紙幣有$10、$20、$50、$100、$500及$1,000;流通的硬幣有$0.1、$0.2、$0.5、$1、$2、$5及$10。硬幣曾一度停止發行14年,直到2012年才重新發行2元及5元硬幣新2蚊5蚊大餅應市 - Yahoo!香港。另外,兩間商業銀行曾推出$150紀念鈔票。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釋出的《2015年年報》,截至2015年底,所有流通銀行紙幣總值3,602億港元(包括150元紀念鈔票)。滙豐、中銀和渣打所發行的紙幣分別佔61.17%、28.3%和10.6%的流通金額。滙豐及渣打早在90年代停止發行10元紙幣,中銀則沒有發行過10元紙幣。 : 2015年流通銀行紙幣 面值 數量 金額 $10 14.5% 0.8% $20 36.1% 3.9% $50 9.7% 2.6% $100 17.2% 9.2% $500 13.7% 36.6% $1000 8.8% 46.9% 2002年,政府重新發行10元鈔票。政府發行紙幣及硬幣流通金額112億元(不包括套裝硬幣及紀念金幣),硬幣總值72億元。10元紙幣總值40億元,當中塑質鈔票佔85%。 ===流通硬幣=== 硬幣正面劃一採用洋紫荊設計,並附有「香港」及「HONG KONG」。 硬幣背面中間有大阿拉伯數字鑄明面值,下方附有發行年份。上下分別以中文大寫數字及英文鑄明面值。 香港硬幣 面額 材質 樣式 邊緣 拾圓($10) 外環鋼芯鍍鎳合金圓心鋼芯鍍銅合金 圓形 槽紋與平滑相間 伍圓($5) 鋼芯鍍鎳合金 圓形 槽紋,中間凹槽印有凸字「香港伍圓」及「HONG KONG FIVE DOLLARS」 貳圓($2) 鋼芯鍍鎳合金 波浪形 平滑 壹圓($1) 鋼芯鍍鎳合金 圓形 槽紋 伍毫($0.50) 鋼芯鍍銅合金 圓形 槽紋 貳毫($0.20) 鋼芯鍍銅合金 波浪形 平滑 壹毫($0.10) 鋼芯鍍銅合金 圓形 平滑 ===流通紙幣=== 政府透過金融管理局授權3家商業銀行在香港發行紙幣,分別是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另外,金管局代表政府發行10元鈔票。 == 紀念鈔票 == 香港政府歷年來曾為某些特別事件發行紀念金幣或紀念鈔票,面值一般為一千港元。另外,中銀香港亦曾於2008年年面值二十港元的北京奧運會紀念鈔票及於2012年發行面值一百港元的中國銀行百年華誕紀念鈔票。2009年,渣打銀行為慶祝成立150週年,亦於10月1日發行一百萬張港幣150元鈔票。 同時,滙豐為慶祝成立150週年,亦於2015年發行港幣150元鈔票。 == 外號 == 香港的紙幣都有各自的外號俗稱,詳列如下: 紙幣面額 外號 原因 10元 青蟹(舊版) 舊版因顏色為青色(綠色)得名 10元 花蟹(新版) 新版因設計花巧得名 10元 膠蟹(塑膠) 最新版因為採用塑膠製造和設計花巧得名 20元 黑柴(少用) 新版為藍色;舊版的20元為紫黑色。 50元 紫龍舟(舊版) 舊版因顏色為的50元(紫色)得名 50元 獅子踩波(少用) 新版為綠色,舊版為紫色或藍色;渣打銀行舊款紙幣的設計圖案是獅子滾繡球;舊版的50元為紫色。 100元 紅衫魚/紅底 因顏色為紅色而得名。 500元 大牛/棉胎/啡牛/駝背佬 因1909年滙豐500元鈔票有「大牛」圖案得名「棉胎」是因為從前的500元鈔票面積很大,人們便用「棉胎」來形容。「駝背佬」則是70年代前的外號。 1000元 金牛 因顏色接近金色且面值最大而得名。 硬幣通常稱作「大餅」。 港元數目本身也有俗稱,如一元是「文」(變調讀若「蚊」;香港過去的確有稱為一文的硬幣),十元是「草」或「條」,一百元是「一舊(水)」,一千元是「1K」(因英文詞頭Kilo代表千的意思,K則是Kilo的縮寫)、「撇」(一千元為一撇),一萬元是「一皮」、「一雞」或「一餅」,一百萬元是「一球」。 另有些行業(如買賣汽車的),一般帳目金額較大,會把「萬元」叫做「個」或「粒」,像「一萬元」會叫成「一個」,「三十五萬元」叫「卅五個」,「一百五十萬」叫「百五粒」之類。 另外,辰砂本是藥材中的硃砂其中一個別稱,但由於硃砂從藥用至價值上不是甚麼名貴藥材,故被香港人於上世紀,引申成為港元輔幣中,面值最小的幾種輔幣的代名詞,如以1990年代後為例,則指面值一毫、二亳及五毫的輔幣。2000年代初起,很多商戶包括傳統市場拒收「辰砂」,汽水機及港鐵售票機等亦不接受一、二毫硬幣,導致「辰砂」易收難用。根據香港《硬幣條例》,五角、兩角及一角面額的輔幣,每次只可使用兩元。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商戶是否接受硬幣支付交易,是其商業決定,法例無賦予權力迫使商戶接受硬幣。而銀行在兌換硬幣時所收取的費用亦是銀行的商業決定。這種種原因下,將會產生一、二角在民間積聚的問題。金管局2014年9月引入2輛流動硬幣收集車,巡迴全港18區,讓市民將積存硬幣兌換成紙幣或增值至八達通卡。兩車截至2015年9月進行了12.3萬宗交易,收集了共1.07億枚硬幣,總面值1.12億元。 == 匯率 == 外幣兌換率 澳元 加拿大元 人民幣 歐元 日圓 每單位外幣兌換港元 每單位外幣兌換港元 每單位外幣兌換港元 每單位外幣兌換港元 每單位外幣兌換港元 2017年 5.98 6.01 1.1552 8.82 0.0695 2018年 5.86 6.05 1.1855 9.25 0.0709 2019年 5.44 5.91 1.1332 8.77 0.0719 2020年 5.36 5.79 1.1248 8.86 0.0727 2021年 5.84 6.20 1.2054 9.20 0.0708 == 參看 == * 中國貨幣史 * 粵毫 * 澳門幣 * 人民幣 * 新臺幣 == 註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 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貨幣簡介》 * 香港聯絡匯率制度的運作原理 * 新版港幣票樣 *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貨幣 * 香港貨幣基礎的發展 * 影片資料:快閃香港-香港錢幣歷史 * 港元匯率換算 * 統計表: 流通貨幣 * 統計表: 貨幣供應 * 統計表: 港元利率 * 統計表: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 * 統計表: 外幣兌換率(每單位外幣兌換港元) * 統計表: 港匯指數 (2000年1月=100) * 香港的紙幣 Category:圓 (貨幣單位)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
杜蘭朵
《杜蘭朵》()是賈科莫·普契尼作曲的三幕歌劇,劇本改編自義大利劇作家卡洛·戈齊的創作。普契尼在世時未能完成全劇的創作,在普契尼去世後,根據普契尼的草稿將全劇完成。1998年文經社《杜蘭朵公主歌劇導覽》、《前衛新歌劇──杜蘭朵公主音樂賞析》、《帶著她離去──〈杜蘭朵公主〉創作過程》,曾清嫣著。該劇於1926年4月25日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擔任指揮。在該歌劇中,普契尼部分採用了中國民謠的曲調。 == 背景 == === 劇名來源 === 杜蘭朵音譯自原文「Turandot」,而此詞本身就來自波斯語的「Turandokht」,由「Turan」(圖蘭,地名)和「dokht」(女兒)兩個字組成,意即「圖蘭之女」。 === 續寫 === 1924年11月,已將該劇寫至第三幕“柳兒之死”場景的普契尼帶著《圖蘭朵》手稿到布魯塞爾接受喉癌手術,但因術後併發症逝世,留下36頁的遺稿。1925年,獲得普契尼家族和的邀請,根據普契尼的遺稿將該劇完成,但指揮家阿圖羅·托斯卡尼尼對阿爾法諾的第一個續寫版本並不滿意,阿爾法諾只得將續寫部分再次刪改,成為現在常見的續寫版本。 1926年4月25日,《圖蘭朵》在斯卡拉大劇院首演至第三幕“柳兒之死”的部分時,樂隊在演奏完“Liù, poesia!”一句後的兩個小節後停止演奏,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揮棒,告知觀眾“大師在此停筆,歌劇到此結束”()。 1976年至1988年,美國作曲家曾續寫《圖蘭朵》結尾,但該版本並未正式演出。義大利作曲家盧恰諾·貝里奧曾於2001年應Casa Ricordi之邀續寫另一個版本,2002年首演Tommasini, Anthony (22 August 2002). "Critic's Notebook; Updating Turandot, Berio Style" .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30 November 2012.Inverne, James (18 August 2002). "Beginning of the End". Time. Retrieved 30 November 2012. 。 2007年,中國作曲家受剛成立的國家大劇院委約以及Casa Ricordi的授權,根據普契尼的遺稿續寫了另一版結尾,該版本於2008年3月21日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演,截至2022年已在國家大劇院演出11輪,觀眾對此版本的評價也褒貶不一。2018年10月,中央音樂學院在醇親王府南府演出的實景版《圖蘭朵》也採用了郝維亞的版本。 == 劇情大要 == 蒙古帝國政府下令,欲娶公主杜蘭朵(Turandot)者,須猜對公主的三個謎語;但如有猜錯,便要處死。有一位波斯王子蒞臨求婚,但猜謎失敗,將於月出之時斬首。流亡中國的韃靼王子卡拉富(Calaf)與父親帖木兒(Timur)、侍女柳兒(Liù)在北京城重逢後,即看到波斯王子遭處決,及杜蘭朵在場親自監斬。卡拉富王子被杜蘭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顧父親、柳兒和三位大臣平(Ping)、龐(Pang)、彭(Pong)的反對來應婚,答對了所有問題,原來這三道謎題的答案分別是「希望」、「熱血」和「杜蘭朵」。但杜蘭朵拒絕認輸,向父皇撒賴,不願嫁給卡拉富王子,於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謎題,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富不但不娶公主,還願意被處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親帖木兒和丫鬟柳兒,並且嚴刑逼供。柳兒自盡以示保守秘密。帖木兒此指責杜蘭朵十分無情。天亮時,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強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訴了公主。公主也沒公佈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並說王子的名字叫:「Amore」,在義大利文中即「愛」。 ;第一幕 ;;宮殿前 傳令官宣讀法令:「任何要想娶杜蘭朵公主的王子必須正確地回答她的三個謎語。如果回答錯誤,一律斬首示眾。而在月亮升起時,波斯王子將被斬首。」 大家聽到訊息後,民眾湧向宮門,侍衛粗暴地推開他們,一個瞎眼的老翁被推倒在地上,老翁的女僕柳兒為了救老翁喊叫起來。一個年青人聽到她的呼叫聲馬上過來幫忙,並且認出那位老翁就是他失蹤已久的父親。 老翁是流亡在中國的韃靼國王帖木兒,那個年輕人也就是韃靼王子卡拉富。卡拉富見到父親仍活著,他非常高興。王子要求父親不要透露他的名字,因為害怕征服多國的中國統治者知道。國王帖木兒告訴王子說,韃靼國宮廷裡的僕人中只有柳兒對國王仍舊忠心耿耿。王子問柳兒為什麼還是那樣忠心,她回答說,因為很久以前,王子曾向她微笑...... 月亮昇起了,民眾看到年輕英俊的波斯王子將要被斬首了,民眾請求杜蘭朵公主能夠饒恕波斯王子。可是公主仍下令斬首。而杜蘭朵公主的出現引起了韃靼王子對公主的愛慕。當他情不自禁地呼叫公主名字的時候,波斯王子被斬首了,民眾則在恐慌中尖叫著。 韃靼王子被公主的美貌深深打動。他決定要向公主求婚,當他走向銅鑼並要敲打三下表示要娶杜蘭朵公主的時候,三位中國大臣平、龐、彭挖苦他說:「你還是好好保住你的人頭,趁早回到你的國家去吧。皇家墳墓已滿,我們不要再有笨笨的外邦人了。」韃靼國王帖木兒也勸告兒子打消這個念頭。暗戀著王子的女僕柳兒也認為王子不該去冒這個險。 對柳兒的忠心王子很感動,王子對柳兒說:「如果他不能答對公主的謎語而被斬首,希望柳兒繼續效忠父親,減少流亡的痛苦。」雖然三位大臣、帖木兒、柳兒多次勸告王子,但是王子已經下定心,任何人都勸說不了。 王子三次大叫公主杜蘭朵的名字。他衝向宮殿門前的銅鑼,敲打了三下,宣佈了向公主求婚。在宮殿陽臺上觀看的杜蘭朵公主接受了王子的挑戰。 ;第二幕 ;;第一景:宮中涼亭。日出前。 三位大臣(平、龐、彭)對自己的工作作出抱怨:每天要閱讀很多文書,主持無數宮廷內的各種儀式,還要籌備盛大婚宴或者喪事。大臣平突然想念他在河南的自然風景:他家旁邊有湖,湖週圍長滿竹子。大臣彭想念他家鄉的果園。大臣龐回憶他老家的花園。雖然三位大臣可以懷念他們的家鄉,但是他們必須回到冷漠無情殘酷的現實當中。他們不得不執行一些年青人的死刑,他們永遠記得這些年青人的恐怖命運。宮廷裡的樂器響起來了,皇帝將駕臨,三位大臣作好迎接準備。 ;;第二景:宮廷。白天。 皇帝阿兒頓,杜蘭朵公主的父親,坐在御座上。他力勸那位求婚的王子撤回他的求婚決定,可是王子還是一意孤行。杜蘭朵出來對眾人自述她對於先人的不幸所感到的仇恨,說:她的祖先羅玉鈴太后抵抗男人的霸道,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人民老百姓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入侵的外國王子強暴她,並且殺死她。 長大後的杜蘭朵公主發誓要為祖先報仇,她憎恨所有向她求婚的男人。杜蘭朵公主勸告王子收回決定,但是王子對公主的愛意已定,無法收回。 於是杜蘭朵公主講出了第一個謎語:「什麼東西在晚上出生,而在黎明死去?」王子正確回答:「希望。」 公主感到很驚訝地講出了第二個謎語:「什麼東西紅如火,暖如火,又非火?」王子想了一會兒說:「熱血(熱情)。」 公主聽後更加震驚了,民眾對王子的聰明自信喝彩,更加激怒了公主,公主接著講出了第三個謎語:「什麼東西冷如冰,燒起來熱如火?」 正當王子思考的時候,公主很得意地逗弄著王子,以為王子肯定回答不了而被斬首,王子突然大聲說:「就是你,杜蘭朵公主!」 民眾立即歡騰起來呼喚著王子的勝利,公主隨即跪在皇帝面前,哀求父王不要把她嫁出去。皇帝卻堅持誓約是「神聖不可侵犯」,認為公主一定要按照誓約嫁給王子。正當公主悲痛萬分之時,王子向公主提出了一個謎語:「如果在日出前杜蘭朵能說出王子的名字,妳就可以處死我。」杜蘭朵公主接受這個猜謎提議。皇帝也向眾人宣告希望王子在天亮時能成為他的駙馬。 ;第三幕 ;;第一景:宮中花園。晚上。 在遠處,宮廷中的傳令官宣讀杜蘭朵公主的命令:今晚北京城內所有人都不能入睡,如果在天亮前仍然不知道王子的名字,那麼全城的人都要被處死。 三位中國大臣又再去見王子,他們說只要王子能放棄娶杜蘭朵公主,他們就會給王子錢財和女人。但王子仍然回絕。 接著,一群士兵拖出王子之父帖木兒和女僕柳兒。企圖從他們的口中得知王子的名字,因為有人看見他們和王子說話。 杜蘭朵公主命令帖木兒和柳兒說出王子的名字。王子假裝說他們不會知道。柳兒卻宣稱只有她才知道王子的名字,但是她不會透露的。大臣平用盡各種方法想從柳兒口中得知王子的名字,她堅持不說,於是受到拷打。 柳兒始終守口如瓶不肯透露,她的行為打動了杜蘭朵公主,杜蘭朵公主就問柳兒「什麼力量驅使你如此堅強?」柳兒回答「是愛。」。杜蘭朵公主再次命令大臣平逼供出王子名字,大臣平便加重刑罰。柳兒沒有被屈服反而對杜蘭朵公主說:「層層冰霜將你圍住,一定會有火來熔化,你早晚會愛上他的!」 說完後,柳兒從一個士兵的腰帶拔出短劍,向自己猛刺,當她邁步走向王子眼前的時候,眾人喊著要她說出王子的名字,可她卻倒地而死了。由於帖木兒眼睛瞎了,起初不知道柳兒已死,經過旁人告訴他,他知道後在極度的痛苦中大哭起來。 帖木兒警告說這種罪行會觸怒上天。眾人聽後帶著羞恥和害怕的心情安靜下來。柳兒的屍體被抬走,悲痛的帖木兒和眾人跟在後面走。當所有人都離開之後,剩下王子和杜蘭朵。王子責備杜蘭朵公主的殘酷後把她抱在懷裡並且強吻了她。 王子決定以真摯的愛情去打動杜蘭朵公主冷酷無情的心,他的一個吻點燃了公主心中的愛情之火,她希望王子帶著這個神秘的愛離開,再不要提出什麼問題,但是王子最終卻把自己的真名「卡拉富」告訴了公主,他的命運已掌握在公主的手中,可以隨時被處死。 黎明時分已到,杜蘭朵公主卻和卡拉富王子一同走到皇帝面前,杜蘭朵公主宣佈她知道王子的名字,王子的名字就叫「愛!」(Amore,在義大利文中即「愛」)。於是,眾人齊聲向這對新人歡呼鼓掌。 == 音樂分析 == === 著名曲目 === * 〈祖先的屈辱〉()——公主自述對於先人的不幸所感到的仇恨。 * 〈主啊! 聽吾言〉(Signore ascolta)——柳兒苦勸王子不該去冒回答公主謎語的風險。 * 〈今夜無人入睡〉(Nessun dorma)——王子表達對於公主猜不出自己姓名的信心,並穿插著北京城百姓對於公主的命令之心聲。 == 衍生作品 == 其他一些劇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編該劇或為其創作音樂,其中包括作曲家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和中國當代劇作家魏明倫(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 2008年3月到5月間,臺灣歌手張惠妹於日本參演大型杜蘭朵音樂劇59場的巡迴公演,並以第一女主角擔任演出,搭配日本著名男演員中村獅童和岸谷五郎兩男主角,而音樂及配樂則由日本著名宮崎駿作品的御用作曲家久石讓重新編寫。 由臺灣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和德國萊茵德意志歌劇院共同製作的普契尼歌劇《杜蘭朵》,自2015年於歐洲首演後,2019年在亞洲首演,2020年回到臺灣演出。 == 參考資料 == ;參照 == 參見 == == 外部連結 == * * 歌詞英譯及義大利語原文對照 Category:普契尼歌劇 Category:義大利語歌劇 Category:王子主角題材作品 Category:元朝背景作品 Category:公主主角題材作品 Category:虛構中國人
易經
《易經》,中國古典文獻之一,是古代中國先師用於推演未來吉凶禍福的卜筮書,自漢代開始尊奉為「五經」之一;《易經》用一套符號形式系統描述事物的變化,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用陰陽符號構成的卦象代表世間萬物的執行狀態。卜筮者向神明問事,求得卦象,藉此預測事情(例如:戰爭、政事、農收等等)的成敗吉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類小序》:「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作為卜筮之書,《易經》的影響並不限於占卜和術數,大凡古代中國的哲學、宗教、政治、經濟、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等各方面,皆可見到陰陽變化的思想寓於其中。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經由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引介至歐美國家。 《易》據說有三種:連山、歸藏和周易,合稱三易《周禮‧春官‧大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周易》是唯一有傳至後世的文獻。相傳《周易》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 1993年湖北江陵荊州鎮(現荊州市郢城鎮)出土的王家臺易類秦簡與馬國翰的《歸藏》輯本相符,有學者推定為《歸藏》古文再現。王明欽《試論歸藏的幾個問題》一文指出,透過比較古書引用的《歸藏》佚文和出土的秦簡易佔,認為“王家臺秦簡《易佔》就是《歸藏本蓍篇》”。李家浩、廖名春、王明欽、連劭名、王寧、邢文等學者先後發表論作,認定王家臺秦墓之《易佔》簡就是失傳已久的《歸藏·鄭母經》。 也有人懷疑《歸藏》、《連山》從未存在過,出土的是古易書《易繇陰陽卦》。 三易唯《周易》傳世,因此《易經》通常就是指《周易》。 《易傳》則是早期儒家學者對《周易》「卦、爻辭」所作出的系統性解釋,展現了先秦儒家把《周易》當作君子道德修養指引的解釋方式,共有十篇,通稱「十翼」。後人對《易經》及《易傳》作註解的版本眾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弼、韓康伯的《周易注》以及朱熹的《周易本義》。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則收有漢、唐間諸家易注。 == 名稱== ;「易」字 :* 字源 :*# 《說文解字》認為「易」是「蜴」本字,蜥蜴的象形字。 :*# 甲骨文、金文寫作、,象杯中盛水滿出之形(郭沫若),是甲骨文、金文「益」字的簡化。易字省略「皿」身,剩下「皿」柄和三點水,從盛水滿出引申出增益,再引申為賜予,是賜的古字。另一說為其繁形象雙手執壺倒酒於酒器之中(劉興隆)或象兩酒器相傾注(徐中舒),示賜與之義,引申為更易,卜辭易、賜為同一字,簡形的寫法省略杯身,只保留了杯緣及酒水。 :* 解釋 :*# 簡易,簡單,簡約。 :*# 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 :*# 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的相互變化。 :*# 『易』是「道」的執行,為恆常的真理卻也不斷更新變化。日升而天明,日落而天黯。明而接黯,黯而續明。終而復始,無始無終,萬事周而復始,是謂易。繫辭傳-{雲}-,生生之謂易。生生者,不絕也。 :*# 日月為易,象徵陰陽。取自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 :*# 日出為易。陳鼓應認為這個意思,也是「乾」的本義。 :*#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解釋易道為:「簡質」、「變化」和「恆常不變」。 ;「周」字 :*《周易》一名的「周」字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 「周」,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 :*# 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中國陝西省岐山縣(古稱西岐,西周發祥地)地名,是周朝的代稱。 《易經》的「經」字是指經典。漢武帝尊《周易》、《尚書》、《詩經》、《儀禮》、《春秋》為《五經》,因此《周易》又稱為《易經》。 == 用法 == 《漢書·藝文志》所載的“術數”中,第四種是“蓍龜”。龜指龜甲,用龜甲佔,這種方法叫“卜”。蓍指蓍草,用這種草佔,叫做“筮”。《易經》本來是為筮用的。用蓍草佔得某一卦某一爻後,查《易經》,看其卦象,卜定兇吉。 後來,有些人即使不卜卦,也會引用卜辭和爻辭的話,加以引申發揮,作為自己論述的依據。《左傳》中記載,在晉國和楚國的戰爭中,晉國的將領不服命令,擅自渡河追擊楚軍,知莊子說:“此師殆哉,周易有之,在師(䷆)之臨(䷒)曰,師出以律,否臧兇”。意思是,出兵以紀律為主,如果部隊不遵守紀律,會帶來很大的災禍。在這段記載中,知莊子並沒有占卜,而是直接引用師卦的爻辭。 《繫辭傳》中寫道,“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意思是,君子什麼時候行動,就佔個卜預知兇吉;在沒有行動的時候,就仔細體會《易經》的卦象以及卦中爻辭的意思,這樣就可“吉無不利”。這表明《易經》不僅僅是一個占卜的書,也可作為一本道德教訓的書。 孔子和荀子都常引用《易經》中的卦和爻辭,並將其引申發揮。比如,《論語·子路》中寫道: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佔而已矣。”其中,“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是恆卦(䷟)九三爻的爻辭,孔子以此引證人必須有恆心,又說“不佔而已矣”,意為不必占卜就可以引用這一爻作為教訓。荀子引用易經的例子可見於《荀子·非相篇》和《荀子·大略篇》。 部分研究易經的學者們認為,六爻具備概括事物的完備性 ,透過“檢驗指標取值而確定潛變數取值”的方法來獲得卦象,從而預測未來兇吉,解析系統發展規律和因果,可以將易經的應用擴充套件至現代研究的各個方面。中醫從業者和中醫理論研究者們普遍相信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與《易經》的哲學思想密切相關《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被奉為“眾經之首,大道之原”。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與《周易》的哲學思想密切相關,不可分割。 —— 張星《中醫文化與中醫學發展研究》,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版。。 == 傳統說法 == === 《周易》(易經) === 《周易》或稱《易經》,在幾種較早期的文獻(例如《論語》、《莊子》、《左傳》等)中稱之為《易》。 「周易」之名最早見於《周禮》(原稱《周官》,約成書在戰國時代)。 周易的成書時間歷來頗多爭論。傳說遠古的伏羲創八卦、夏禹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記載在《連山》一書,《連山》以「艮」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以「坤」為第一卦。 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後人因此認為《周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時候確立,是周文王奠定了《周易》以「乾」為第一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卦象的解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卦辭和爻辭的內容不單影響周朝的歷史,也影響到「詩經」的文學風格。 《周易》起源相當早,相傳「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坊間認為西周初年由文王所著,因此較春秋時代的哲學著作(老子和孔子的論語)為早。 === 《十翼》(易傳) === 廣義的《易》包括《周易》和《易傳》。由於《周易》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因此孔子撰寫了《十翼》,又稱為《易傳》,以解讀《周易》。現今學者多認為《周易》七卷書中最早的《易傳》是戰國時代的作品。 根據《史記》,春秋時期孔子對《周易》有所闡述與解釋,參與了〈彖傳〉(上下兩篇)、〈象傳〉(上下兩篇)、〈繫辭傳〉(上下兩篇)、〈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等篇章的編輯《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共有十篇,稱為「十翼」。 到了漢武帝以後,「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列為《易經》的一部分。 《易傳》為孔子所作,但也有學者認為是集體創作。宋代歐陽修提出《易傳》不是同一人所作。清初學者惠棟說:“棟四世鹹通漢學,以漢猶近古,去聖未遠故也。《詩》、《禮》毛、鄭,《公羊》何休,傳注具存;《尚書》、《左傳》,偽孔氏全採馬、王,杜元凱根本賈、服;唯《周易》一經,漢學全非。”《松崖文鈔》卷一《上制軍尹元長先生書》。當代的學者認為《易傳》裡面的篇章最早出現於中國戰國時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漢年代所著。 == 近代考古研究 == 在近五十年,出現了新的《易經》歷史研究,西方和中國的學者根據商、周朝的占卜用的獸骨和龜甲上的甲骨文,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以及其他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長沙的西漢馬王堆出土了將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紀的《易經》、《道德經》和其他書籍,是現存《易經》的最早版本,並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孔子所著的〈繫辭傳〉上、下,但並不包括《十翼》其他的部分。 當代的學者懷疑周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全部作者,部分學者更認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學者比較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易經》和周朝的鐘鼎文之後,認為《周易》不是周文王一人所著,最可能的成書日期應是西周後期,大約公元前九世紀末。現時一般認為《易經》是集體創作,《周易》的起源並非任何一個傳說或歷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時期占筮用的文字編纂而成。 據汪寧生,八卦是古人舉行筮法時所用一種「表數」符號,與龜卜有不同源流。在西南少數民族中,普遍就流行以「數」占卜之俗,最簡單的一種是透過投擲、刻劃等方式,看物的正反或數的奇偶,判斷吉凶,與數蓍草而卜問吉凶的筮法,有若干相似之處。四川涼山彝族的占卜方法「雷夫孜」,其數分奇偶,而卜必三次,得到八種結果,正和八卦類似。另外,張政烺提出周原甲骨所發現的數字組成符號,可能是西周早期真實的卦畫原形,為古代使用「數字」卜卦所遺留的痕跡。 == 《周易》註本書目 == 有關周易及其研究的善本書目如下: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春秋末期魯國孔子:《十翼》(《易傳》) *春秋末期子夏:《子夏易傳》 *西漢(前202年-8年)京房 (魏郡太守):《京氏易傳》 *東漢(25年-220年)鄭玄:《周易鄭康成註》 *曹魏(220年-266年)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周易註疏、周易兼義)(五經正義、十三經註疏之一) *東晉(317年-420年)韓康伯註《周易注》(繫辭、說卦、序卦、雜掛)樓宇烈《袁宏與東晉玄學》,收入《國學研究(第一卷)》,67-92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3 *唐(618年-907年)李鼎祚:《周易集解》 *北宋(960年—1127年)程頤:《伊川易傳》 *北宋(960年—1127年)蘇軾:《東坡易傳》 *北宋(960年—1127年)朱震:《漢上易傳》 *南宋(1127年—1279年)朱熹:《周易本義》 *南宋(1127年—1279年)楊簡:《楊氏易傳》 *南宋(1127年—1279年)張浚:《紫巖易傳》 *南宋(1127年—1279年)楊萬裡:《誠齋易傳》 *南宋(1127年~1279年)王宗傳:《童溪易傳》 *清(約1636年-1912年)劉一明:《周易闡真》 *清(約1636年-1912年)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 == 流傳與學派 == 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倖免。之後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圖、後天八卦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圓形圖案)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新增進去的。 歷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象數派注重從八卦所象徵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亦有人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頤,後者如京房、邵雍。 明朝末年,《易經》被傳教士翻譯並傳播到西方。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茨因漢學大師布維(Joachim Bouvet,漢名白晉,1662年-1732年)的介紹、更將《易經》以二進位制解釋。現在無論中國大陸、臺灣和西方各國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經》。 根據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一書,自從《京氏易傳》出現後,受朱熹、惠棟,以及《四庫總目提要》的推波助瀾,均認為此書及其條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書以沈延國論點加以延伸,確定京房是以所統領的六十卦反復配六十鐘律,八宮卦、納甲、納音則是由荀爽、虞翻、幹寶等另一非京氏易學流派演變而來《四庫提要》稱“發揮漢儒之學,以荀爽,虞翻為主,而參以鄭康成、宋鹹、幹寶諸家之說,皆融會其義,自為注而自疏之。”,從《京氏易傳》出現後,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在現代,西方越來越多科學與宗教人士研究易經,稱之為變的科學。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和一些現代大資料科學家認為,易經作為 “預測未來和解析過去” 的方法,是極其有效的,但不同於西方的理性及因果分析傳統,是另一種科學。 牟宗三認為《周易》一書主要有三方面的意義:物理的、數理的、倫理的。物理方面則為「陰陽」、「變易」、「生成」所以「易」則有這個意義。而數理則為「序理」、「系統」、「關係」,這方面可用「序」作代表。而倫理則為「意謂」和「價值」,這方面可用「吉凶悔吝」作代表。 == 爻卦結構 == ===爻=== 易經的內容以「卦」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層組成,每一層稱為「」。每一爻以一條長的橫線「—」代表陽,稱為「陽爻」;或以兩條斷開的橫線「--」代表陰,稱為「陰爻」。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陰、陽配搭,形成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 ===卦=== 六爻可以分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每一部分稱為一個單卦。六個「爻」以不同的陰、陽配搭,形成多種不同的組合。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為之「下卦」或「內卦」。 ===組合=== 後人以「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來解釋的卦的構成。 #無極 #太極:代表一,傳統的太極圖(☯)代表了陰陽互補; #兩儀:一分為二,分開了陰和陽,即是兩儀; #四象:二分為四,即是四象:太陽、少陽、少陰、太陰; #八卦:四分為八,即是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六十四卦:兩個八卦相疊,即成八八六十四卦。 === 六十四卦 === == 易數與二元運算(二進位制) == thumb|400px|圖中最下方的數字串,分別為其上方 1~7數值的「二進位數值」 (備註:此圖中的數值標示有誤,且與卦象並不相符) 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在法國傳教士白晉的介紹之下,得到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認為與他所創的二元運算(二進位制)相符合,贊揚備至。後來演進成布林代數。Die mathematische schriften von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vol. VII C. I. Gerhardt (ed) pp 223-227 英文翻譯 萊布尼茨以二進位制解讀易經的六十四卦。萊布尼茨在《致德雷蒙信》中指出,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圖形,恰恰與他在二十多年前發明的二進位制計數法相類似:陰爻-- 可以用0表示,陽爻—可以用1表示。 萊布尼茨又說以0和1二數可以表示萬物,一如易經中陰爻--,陽爻—生生不息,滋生萬物。 萊布尼茨還進一步附會八卦表示上帝七日創造世界,坤 000:為天地洪荒,萬物皆空;第一日:艮 001 為上帝造天,第二日:坎 010 為天地同在……第七日:乾 111乃萬物具備,是為安息日。 而中國有廣為流傳的觀點認為現代計算機的二進位制來自於中國的八卦,但這早已被證明是一個傳說。對這一錯誤,郭書春在《古代世界數學泰斗劉徽》一書461頁指出:“中國有所謂《周易》創造了二進位制的說法,至於萊布尼茨受《周易》八卦的影響創造二進位制並用於計算機的傳說,更是廣為流傳。事實是,萊布尼茲先發明瞭二進位制,後來才看到傳教士帶回的宋代學者重新編排的《周易》八卦,並發現八卦可以用他的二進位制來解釋。”因此,並不是萊布尼茨看到陰陽八卦才發明二進位制。梁宗鉅著《數學歷史典故》一書14~18頁對這一歷史公案有更加詳盡考察,想進一步瞭解者可參考。 ==統一碼== == 參見 == * 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六爻、八卦、六十四卦 * 陰陽、五行 * 易傳、易學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 引用 === === 來源 === ; 書籍 * 《周禮》 * 司馬遷:《史記》 * (美)羅特斯坦 著,李曉東 譯:《心靈的標符:音樂與數學的內在生命——大美譯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ISBN 978-7-206-03821-1 * 劉大鈞:《周易概論》,齊魯書社,1988年,ISBN 753330053 * 南懷瑾:《易經繫傳別講》,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6年,ISBN 7-5052-0181-6 * 朱謙之:《中國哲學對歐洲的影響》第二章中國哲學與啟明運動,河北人民出版社,ISBN 7-202-02560-4 * 程石泉:《易學新探》、《易辭新詮》、《易學新論》 (「程氏易學三書」) == 研究書目 == *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 * 金谷治:於時化譯:《易的占筮與義理》(濟南:齊魯書社,1990)。 *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池田知久:〈周易與原始儒學 〉。 * 劉述先:〈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 〉。 * 淺野裕一:〈儒家對《易》的經典化 〉。 *夏含夷:〈是筮法還是釋法——由清華簡《筮法》重新考慮《左傳》筮例 〉。 *夏含夷:〈《周易》“元亨利貞”新解——兼論周代習貞習慣與《周易》卦爻辭的形成 〉。 *夏含夷:〈《周易》筮法原無“之卦”考 〉。 *顧明棟:〈《周易》明象與現代語言哲學及詮釋學 〉。 *小島祐馬:〈關於《周易》的幾個問題 〉。 *赫爾穆特·威廉:〈左傳國語中的易經占筮辭 〉。 *李學勤:〈《周易》與中國文化 〉。 * 李零:〈跳出《周易》看《周易》 〉。 * 李零:〈讀上博楚簡《周易》〉。 * 李博賢 Lars Bo Christensen: Book of Changes - The Original Core of the I Ching (英文) Amazon 2015 〈預覽 〉。 *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7)。 * 高亨:《周易古經通說》,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2月1日,ISBN 978-957-580-109-0 *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 *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 * Martin Schonberger:《The I Ching and the Genetic Code: The Hidden Key to Life》 == 延伸閱讀 == == 外部連結 == * 《周易》全文閱讀-簡繁正注白話文-識典古籍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易經》全文 ** 簡體 ** 繁體 ** 中英文對照版 * 中華古籍全錄-周易 * 中華百科全書-易經哲學 * 易經的奧秘 -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 ** (百家講壇官方頻道) ** (百家講壇官方頻道) * I Ching web edition (法文/西班牙文) * 易經查詢系統 易經古籍快速互動查詢 * 讀易經 繫辭爻辭象辭互動查詢 * 《周易》在給我們講故事 故事的方法介紹《周易》 I 經4 I I Y
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縮寫:),簡稱湖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的一所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大學。主校區東瀕湘江,西偎嶽麓山,置身嶽麓山—橘子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其辦學起源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建立的嶽麓書院,以及清朝光緒23年(公元1897年)建立的時務學堂,光緒29年(公元1903年)合併改建為湖南高等學堂,民國15年(公元1926年)組建湖南省立湖南大學,並於民國26年(公元1937年)升格為國立湖南大學。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一大代表、教育家李達就任校長,校名由毛澤東題寫。現今的湖南大學也是雙一流、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歷史沿革== === 前身 === 湖南大學這塊地方最早可以追溯至東吳寶鼎三年(公元268年)所創立的麓山寺,至今仍儲存完好。東晉陶侃也曾於此建杉庵讀書。唐代馬燧在此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璿等二僧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類」的學舍。 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辦學的遺址上,即嶽麓山下的抱黃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嶽麓書院,於是正式開始辦學,當時作為四大書院的其中一間。歷經七毀七建,建築儲存至今。 === 書院改制 === 1903年嶽麓書院改制,與原湖南高等學堂(1897年長沙時務學堂成立,1900年改為求實書院,1902年改為湖南大學堂,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合併,在舊址上成立新的湖南高等學堂。1912年,民國改元,教育部頒佈《壬子學制》,湖南高等學堂奉令停辦,工科學生按志願送到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和湖南高等師範學校繼續學習。同年,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奉命遷入。《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第13頁1917年,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奉令停辦,併入國立武昌師範學校,同年,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遷入,接收了前湖南高師的全部校產和一部分教師。 === 籌辦湖南大學 === 1912年湖南高等學堂停辦之初,湖南都督譚延闓擬就嶽麓書院舊址籌辦湖南大學,因學款無法籌集而未果。1913年,楊昌濟在《湖南教育》雜誌上撰文,提出初步設想:將法政學校、醫學校等組成湖南大學。1917年5月,楊昌濟、楊樹達等向湖南省政府呈文,倡議籌辦湖南大學。1921年,湖南自治運動興起,教育界要求教育獨立,教育經費獨立,要求在《省憲法》中規定設立湖南大學。1922年1月,湖南宣佈《省憲法》,第79條載明湖南須設立大學一所。1923年5月,湖南省長趙恆惕明令設立湖南大學籌備委員會,同年冬設立湖南大學臨時董事會,並編制湖南大學計劃書。1924年春,因湘西戰事發生,建校經費未撥。1925年11月6日,省政府決議正式成立湖南大學籌備會。 ===省立湖南大學=== 1926年2月1日,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合併,省立湖南大學正式宣告成立。自嶽麓書院改制,至湖南大學,在書院故址先後辦學的各學校不但完整繼承了書院的院產,也自覺繼承了書院歷來優良的辦學傳統,得到社會各界的公認。1915年12月《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志·建制第二》載:“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即故嶽麓書院。”湖南高等師範學校編撰的《形勢第一》對校址嶽麓山的地勢,《建制第二》對校產嶽麓書院的所有建築以及作為前身的嶽麓書院的歷史沿革,《揭示第四》對嶽麓書院全部重要揭示,包括講堂揭示,齋舍揭示,膳堂揭示,均詳細述載和書錄,作為校史和學校教育思想的基本組成部分,並稱:“一切仍之。”(第2頁)。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從嶽麓書院到湖南大學 章啟輝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04期1929年《湖南大學略史》:湖南大學歷史,上承嶽麓書院。書院肇自北宋,為中國四大書院之一,講學之盛,成達之功,具見於《宋元學案·嶽麓學案》內。明清以來,名臣碩儒,踵起不絕,有兩代史傳及《嶽麓志·列傳》可考。清季西學東漸,科舉廢,學堂興。巡撫趙爾巽於光緒二十九年奏請改嶽麓書院為湖南高等學堂,招學生五班,以研求中西學術為主旨。……蓋湖南大學者,仍立於昔日嶽麓書院之地位,而為湖南教育之重心。自清季至今三十年間,屢經變易,由書院而學堂,而學校,而大學,制度雖不同,而其為湖南人文之中樞,則今昔未易也。計自清季改學堂以迄現在大學,前後畢業者不下二千人,致身於政、學、實業各界,頗多能自樹自立,成績已斐然可觀。1933年、1935年、1936年出版的的《湖南年鑑·教育》:“湖南大學之沿革,上承嶽麓書院。” 1933年《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高等教育》:“湖南大學,校址長沙嶽麓山,該校最初為嶽麓書院。”1948年出版的《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高等教育》:“國立湖南大學,校址嶽麓山,校長鬍庶華。該校之始,為嶽麓書院。”不設校長,設委員十人管治。設理、工、法、商四科,各科設學長一人。法科學長李希賢/羅介夫,分設政治系、法律系,系主任分別為阮湘、俞峻,學監分別為王季範、李達。1926年8月,湖南大學改委員制為校長制,首任校長雷鑄寰。 1927年4月,湖南省政府下令將湖南大學改名為湖南工科大學,理工兩科保留,法商兩科併入中山大學,農科恢復為甲種農業學校。5月,馬日事變爆發,7月,湖南省政府令湖南中等以上學校一律停辦,進行整頓,湖南工科大學師生離校。1928年4月,省政府決定恢復湖南大學,聘任凱南為校長。 1933年至1935年胡庶華任湖南大學校長期間,以經費全部來自湖南省,財力有限,不利學校發展為由,向國民政府教育部申請改省立為國立。教育部派員來校視察,認為湖南大學師資力量較強,圖書儀器裝置均有一定規模,教學質量且為全國省立大學之冠,具有改為國立的條件。1937年7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通知湖南大學改為國立,與湖南大學同時改為國立的僅有私立廈門大學。 1938年,日軍逼近湖南,省會長沙的機關、學校紛紛搬遷,湖南大學開始籌劃西遷事宜。湖南省教育廳曾建議湖南大學西遷漵浦,但考慮到辰溪有火電廠,能源充足,水陸交通方便,學校決定遷往辰溪。4月10日,日軍飛機轟炸湖南大學校園,圖書館被炸燬,科學館亦被炸,該館的儀器藥品裝置全部被震毀。第一、第五學生宿舍等中彈倒塌,第一院、第二院、工廠及學生二舍、四舍等處被震毀。湖南大學1937-19459月,湖南大學時任教務長任凱南等赴辰溪籌建。經過考察,選址在辰溪縣城對河的隴頭腦,開始建造校舍。教務長任凱南作為遷校負責人,採取了他們在日本留學時住過的木板房子的模式,利用辰溪木材多,石塊多的優勢,就地取材,以石塊作房屋基腳,所有辦公室、教室、學生宿舍等,都採取魚磷板的形式,很快房子都在這小山包上蓋好開學上課了。抗戰前後的湖南大學 皮公亮 《文史博覽》2005年23期10月中旬起,湖南大學師生分批到達辰溪,在龍頭堖正式開課。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10月,湖南大學遷回長沙嶽麓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省立克強學院、省立音樂專科學校、國立師範學院、私立民國大學等校併入湖南大學,組成文藝、社會科學、教育、財經、自然科學、工程、農業等7個學院、25個系,成為當時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大學。 ====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 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國立湖南大學被撤消。國立湖南大學的各專業系科去向如下: *1950年4月,教育學院音樂系和音樂專修科師生調往武漢中原大學,同年4月,工程學院水利系師生調往武漢大學。 *1951年3月,農業學院調出與省立修業農林專科學校組成湖南農學院(今湖南農業大學)。 *1952年10月,工程學院礦冶系和礦冶研究所師生調往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同年11月工程學院化工系師生調往廣州華南工學院(今華南理工大學)。 1953年10月前,從國立湖南大學調出去的各院系師生陸續離校的是: * 自然科學院的數學(部分)、物理(部分)、化學(部分)、生物,文學院的中文(部分),社會科學院的歷史(部分)等6系325名學生和13位教師,於10月2日出發,前往武漢大學。 * 10月3日,社會科學院經濟系師生部分去中南財經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部分去武漢大學。 * 財經學院的會計、統計、企業管理、財政金融、合作等系師生527名去武昌中南財經學院。 * 文教學院的中文系、外文系(小部分)、教育系及社會科學院的歷史(部分),自然科學院的數學(部分)、物理(部分)、化學(部分)等系,師範專修科的中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師生調湖南師範學院(今湖南師範大學),其院址位於嶽麓書院。 * 文教學院外文系大部分師生、歷史系一部分師生去中山大學。 * 社會科學院的經濟地理系大部分師生去中山大學,一部分師生去河南大學。 * 社會科學院的政治、法律兩系師生調往武昌中南政法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工程學院的電機、機械兩系師生及有關實驗裝置全部調往武昌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 * 工程學院的土木結構組、電機系的電機組共7位教師和135名學生調華南工學院(今華南理工大學)。 * 自然科學院礦化專修科師生調中南礦冶學院。 * 師範專修科的地理師生調華南師範學院(今華南師範大學)。 * 土木系師生全部調入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國立湖南大學與其他一些大學的土建專業合併組建的學院),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在原國立湖南大學原址成立。 ====1958年後==== 1958年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增設機械、電機、化工三系,更名為湖南工學院。1959年湖南工學院複名為湖南大學,增設了文、理科,設十二個系,重新確定向文、理、工綜合性大學發展。1960年,鐵道建築、橋樑與隧道、鐵道運輸三個系和部分公共課教研室分離出去成立了長沙鐵道學院。1963年上海機械學院(汽車專業)、湘潭電機學院(電機等5專業)、南京汽車製造學校(汽車專業)併入。1964年再度調整為工科大學,但保留了大量理科的教學、科研師資力量,為後來重建理科院系打下了良好基礎。 ==== 文革時期 ==== 1966年—1971年,學校沒有招收新生。1970年招收了兩年制機制、電機兩專業學生兩個試點班學生76人,學生實行“廠來廠去”。1972年開始,學校招收“工農兵”大學生。1975年5月,學校貫徹上級“學朝農、辦分校”的精神,籌辦了湖南大學邵陽分校和衡陽分校,舉辦了內燃機、電工等培訓班。1978年後,兩分校完全交地方政府管理。 ==== 改革開放以來 ==== 1978年後,在保持工科優勢的前提下,加強了理科建設,同時大力發展文科,逐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2000年,湖南財經學院(校址位於現今的北校區)併入,文科力量尤其是經濟學科得到增強。2002年湖南省計算機高等專科學校併入。 ==學校概況== 湖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現任書記是鄧衛教授,校長是段獻忠教授。 學校設有25個學院和研究生院,擁有2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學科,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學科,建有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5個。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設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1個部、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大學的土木工程、建築、工業設計、車輛工程、材料工程、分析化學、工商管理、國際貿易、保險精算等專業在國內均有很高的知名度。2014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釋出亞洲大學排行榜中位列第81位。成為2011協同創新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和“智慧型新能源汽車”兩個專案的核心協同單位。 現有教職工近4000人,其中,專任教師2045人,教授、副教授1428人,院士1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千人計劃”學者51人,“萬人計劃”學者20人(含教學名師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及青年學者1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6000餘人。其中:本科生20000餘人、研究生15000餘人,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相關資料統計截止時間:2019年1月) ==院系設定== * 嶽麓書院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金融與統計學院 * 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教育科學研究院 * 體育學院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數學學院 * 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 * 化學化工學院 * 生物學院 *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氣與資訊工程學院 * 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國家保密學院) * 建築與規劃學院 * 土木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工商管理學院 * 公共管理學院 * 設計藝術學院 * 機器人學院 * 生命醫學交叉研究院 * 半導體學院(積體電路學院) == 重點學科 == ::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 機械工程 ■ 土木工程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 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岩土工程 ■ 結構工程 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市政工程 ■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橋樑與隧道工程 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械設計及理論 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車輛工程 ■ 環境工程 ■ 分析化學 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國際貿易學 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湖南省重點學科 ■ 金融學 ■ 材料學 湖南省重點學科 ■ 國際貿易學 ■ 車輛工程 湖南省重點學科 ■ 經濟法學 ■ 應用化學 湖南省重點學科 ■ 應用數學 ■ 有機化學 湖南省重點學科 ■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湖南省重點學科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橋樑與隧道工程 湖南省重點學科 ■ 環境工程 ■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湖南省重點學科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企業管理 湖南省重點學科 ■ 凝聚體物理學 ■ 專門史 == 科研機構 == *國家級科研機構 **化學生物感測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汽車車身先進設計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部省級科研機構 **環境生物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建築安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微納光電器件及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汽車電子與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先進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輸變電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結構損傷與診斷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物流與模擬技術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噴射沉積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汽車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奈米與分子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分子模擬中心 **湖南省“先進材料製備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環境生物與控制湖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橋樑抗風及新技術湖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計算技術研究所 **湖南省機動車排氣汙染控制技術研究與檢測中心 **湖南省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站 **結構工程研究所 **環境保護研究所 **系統科學管理工程研究所 **建築監理中心 **湖南省WTO研究基地 **湖湘文化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所 **“經濟開放與貿易發展”985二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2類) **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 **湖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 *學校批准設立科研機構 **鐳射研究所 **機電研究所 **工程軟體研究所 **電力測功機研究所 **汽車新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 **機器人研究所 **電子工程研究所 **智慧儀器研究所 **化學計量學與化學感測技術研究所 **精細化工研究所 **新型工程材料研究所 **岩土工程研究所 **結構工程研究所 **功能材料物理研究所 **建築與環境研究所 **計算機應用研究所 **應用力學研究所 **應用數學研究所 **高等數學研究所 **陶瓷研究所 **固態離子學研究所 **金屬材料研究所 **新型炭材料研究所 **醫藥化工研究所 **汽車整車開發及動態模擬研究所 **模具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 **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研究所 **數字化設計製造研究所 **先進材料研究開發中心 **鋼結構工程研究所 **藥物研究所 **水工程技術及裝置研究所 **橋樑工程研究所 **智慧樓宇與建築環境研究所 **光電子與資訊材料研究所 **湖大惠利普智慧電機電器研究所 **材料物理研究所 **高分子研究所 **工業設計研究所 **品牌設計與管理研究所 **生態、環境、旅遊規劃中心 **資訊與控制研究所 **湖大紅華氟化學研究所 **建設工程管理研究所 **微電子研究所 **介觀功能材料與計算材料物理研究所 **實驗儀器研究所 **教育技術研究所 **理論物理研究所 **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 **爆炸與安全技術研究所 **電池與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塑膠模具研究所 **網路安全技術研究所 **奈米技術與資訊材料研究所 **生物儀器研究所 **運籌與控制研究所 **產品數字化設計與控制中心 **中加能源環境生態中心 **湖南大學工程結構綜合防護研究所 **湖南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 **湖南大學低碳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 **湖南大學管理科學研究院 ==文化傳統== ===校徽=== 民國時期湖南大學的校徽為圓形,中間以湖南地圖、嶽麓山、湘江、青天白日及地球等圖案構成,周邊繪當時湖南大學的校訓:忠孝廉節、整齊嚴肅。這也是嶽麓書院曾用過的院訓。作者王強毅在《校徽釋義》中指,“本大學自宋創辦嶽麓書院以還,歷時千載,遺規猶在,朱子所題‘忠孝廉節’,歐陽氏所書‘整齊嚴肅’,實為本大學歷史上之瑰寶。曾經校務會議議決,取為校訓,故繪入之,一以循書院之遺制,一以謀發揚我民族固有之精神。”“本大學在溝通東西文化,發揚國學、科學,保持精神文明,注重物力創造,先本後末,漸及全球,故以湖南邊界為外延線,線外繪一地球,自內外延,以完成本大學之旨趣。”《湖南大學季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一日出版 現用校徽1986年為紀念嶽麓書院誕辰1010週年和湖南大學定名60週年設計而成,設計者為湖南大學83級造型設計學生常沙,指導老師為成濤。校徽以嶽麓書院為中心,以嶽麓山為背景,寓意湖南大學的源流和校址所在地。中心圓的上方為毛澤東所書的“湖南大學”,下方為湖南大學的英文名稱。 正下方的飄帶上兩組數字“976”、“1926”,分別為嶽麓書院誕生的時間和湖南大學正式定名的時間。兩側十四瓣楓葉則代表當時(即1986年)湖南大學設立的14個系。 ===校訓=== 湖南大學前身之一的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曾將“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校長賓步程先生撰寫的“實事求是”匾至今仍然懸掛在嶽麓書院講堂。1930年代,湖南大學曾經以嶽麓書院講堂中的碑刻“忠孝廉節,整齊嚴肅”作為校訓。現在的校訓是在2001年經全校師生大討論後定下來的。一畦春韭綠 十里杏花香——回眸湖南大學校風、校訓與湖大精神大討論 欒永玉 陳厚豐 彭蘭 “實事求是”最早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德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此詞後來成為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有學者認為,毛澤東曾寄居於嶽麓書院,當時書院內的“實事求是”匾對其產生了影響。《毛澤東與實學傳統》 陳先初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敢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精髓,而嶽麓書院又是湖湘文化的搖籃,將“敢為人先”列為校訓,寓意學校對湖湘優秀傳統的弘揚,同時也有鼓勵師生敢於競爭、學術創新的意思。湖南大學的所在地長沙市,曾經評選過“長沙精神”,最終“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入選。 ===校風=== 由《禮記·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提煉而來。博學,即“博於問學”,要求師生在治學上廣博、深遠,善於在知識的浩海中豐富自己。睿思,即“明於睿思”,要求師生在博學的同時,積極思考、善於思考、深入思考,達到思維的深刻性、獨立性、創造性和開放性。勤勉,即要求學生“學而不厭”,發揚勤奮刻苦、努力向上的奮發精神。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潛心學術、“誨人不倦”,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致知,即“格物致知”,要求師生學以致用,知行統一,達到“明德”、“明理”的目的。 ===校歌=== 《湖南大學校歌》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湖南大學時期,由三次出任湖大校長的胡庶華作詞,再由其邀請在德國留學時期的同學、著名音樂家蕭友梅譜曲而成。湖大校歌旋律質樸,氣勢渾宏,倡導繼承傳統、取歐美之長,是典型的民國時期學堂歌曲,也是蕭友梅為數不多的優秀合唱作品。湖大校歌曾經在1949年後就不再傳唱,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埋沒,在21世紀重新被學校定為正式的校歌。承朱張之緒 取歐美之長 《湖南大學校歌》校園飛揚新發現的蕭友梅合唱曲-《湖南大學校歌》研究 --- 徐金陽 《新文化史料》1999年02期 ==排名聲譽== ==建築文化== 湖南大學校園依山而建,經歷了一個由嶽麓山向東慢慢擴充套件到湘江邊的過程。1903年嶽麓書院改制後,在其原址上成立的各個學校大多仍以原來的書院建築為校舍。嶽麓書院的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構,以黑白色調為主,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書院建築群。1926年湖南大學正式創立,開始在書院周圍興建新的教學設施。這些民國時期的建築,大多以紅牆綠瓦為基色調,為湖南現存規模最大的民國建築群,代表作品有一院,二院,大禮堂,老圖書館,科技館等。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湖南大學校園逐漸向湘江延伸,興建了一批現代教學建築,其中有許多是湖南大學建築學院魏春雨教授的作品,代表作有復臨舍,法學院樓,工商管理學院樓等。本世紀湖南大學校園開始往南發展,正在興建的新校區將把湖南大學校園延伸到漁灣市。 ===明清建築群=== 嶽麓書院歷史上經歷多次戰火,曾七毀七建,現存主要建築是明清遺構。上世紀以來,經過幾次大修,一些毀於戰火的建築得到了重修。嶽麓書院古建築在佈局上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除了營造一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嶽麓書院古建文化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並先後恢復重建設了延賓館、文昌閣、崇聖祠、明倫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張栻、王船山、羅典等的六大專祠建築原貌,清代書院中的園林和書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復。嶽麓書院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書院建築群。 湖南大學校友會,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湖南大學的二級學院)在書院內辦公。 ===近代建築群=== 湖南大學建立之初,以嶽麓書院為一院,同時開始在書院周圍興建新的教學建築,包括二院、科學館、圖書館、工程館、大禮堂、辦公樓、靜一齋、學生一、二、三、四舍等,均為中國近代建築大師蔡澤奉、柳士英、劉敦楨等設計,其中尤以柳士英的作品為最多。這些建築外形古樸典雅,有明顯的文人建築氣質,強調時代性、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尤其是圓形、曲線在這些建築中的運用,體現了“剛柔並濟、動靜結合”的設計思想,以致人們稱之為“柳氏圓圈”。在長沙市公佈的第一批35處近現代保護建築中,湖南大學就有5處,包括老圖書館、科學館、大禮堂、工程館、二院(現物理實驗樓)紀念恩師 學習恩師—懷念湖大柳士英先生 南方建築 1994年03期;在第二批21處近現代保護建築中,有七舍、原一舍(現九舍)、勝利齋三處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佈長沙市第二批近現代歷史保護建築的通知。 File:Old library.JPG |老圖書館 (由中國近代建築教育創始人柳士英設計) File:No 2 building.jpg|二院(現湖南大學物理實驗樓) File:大禮堂.JPG|大禮堂 (由中國近代建築教育創始人柳士英設計) File:科學館.jpg|科學館(現為校行政樓)(由中國近代建築教育創始人柳士英設計) == 歷任校長 == == 教師校友 == * 楊昌濟 教育家,首倡創立湖南大學,毛澤東第二任妻子楊開慧的父親 * 楊樹達 語言文字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 黎錦熙 語言文字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湖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 金克木 翻譯家、學者,曾任湖南大學法文講師 * 任凱南 經濟學家,有“南任北馬(馬寅初)”之稱,曾任湖南大學教務長、校長 * 周德偉 經濟學家,自由主義大師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學生,臺灣自由主義的領袖人物之一,曾任湖南大學經濟系主任 * 胡庶華 冶金學家,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三度出任湖南大學校長 * 劉敦楨 建築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湖南大學土木系講師 * 柳士英 建築學家,中國第一代建築師,曾任中南土木建築學院院長、湖南大學副校長 * 曾昭權 電機學家,庚子賠款第一批留美學生,曾國藩曾孫,曾任湖南大學電機系主任 * 易鼎新 電機學家,庚子賠款第二批留美學生,曾任湖南大學校長 * 田奇雋 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湖南大學礦冶系教授 * 李達 哲學家,中共創始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湖南大學校長 * 釋白雲 1935年自湖南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著名禪師,在臺灣創立臨濟宗千佛山派。 * 俞汝勤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湖南大學校長 * 姚守拙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工學院教授 * 李薰 畢業於湖南大學礦冶工程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 慈雲桂 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機系,中國科學院院士,“銀河”巨型計算機的總設計師 * 呂振羽 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機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陳星旦 畢業於湖南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 成會明 畢業於湖南大學化工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 劉筠 畢業於湖南大學生物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 周福霖 畢業於湖南大學土木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 馬克儉 畢業於湖南大學土木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 鍾志華 畢業於湖南大學機械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 周緒紅 畢業於湖南大學土木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湖南大學副校長、長安大學校長、蘭州大學校長,現任重慶大學校長 * 李元元 畢業於湖南大學機械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吉林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 聶建國 畢業於湖南大學土木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 周小舟 畢業於湖南大學預科,原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曾任毛澤東秘書 * 劉正 湖南大學肄業,原湖南省省長 * 高峰 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氣系,雲南省副省長 * 肖鋼 畢業於原湖南財經學院,證監會主席 * 蔣超良 畢業於原湖南財經學院,歷任交通銀行董事長、國家開發銀行行長、農業銀行董事長、湖北省委書記 * 毛曉峰 曾任民生銀行行長、黨委書記 * 傅自應 畢業於原湖南財經學院,商務部副部長,澳門中聯辦主任 * 洪毅 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氣系,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 * 熊曉鴿 畢業於湖南大學外語系,IDG集團全球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 * 黃學東 畢業於湖南大學計算機系,微軟總部全球技術院士,Azure AI技術長 * 陳破空 原名陳勁松,畢業於湖南大學土木系,旅美知名作家 * 袁純清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在職博士生畢業,曾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 * 令計劃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在職碩士生畢業,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 * 周本順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在職碩士生畢業,曾任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秘書長、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 楊小凱 在湖南大學數學系旁聽一年,兩次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 * 譚耕 第一位自中國大陸移民至加拿大的國會下議院議員 == 註釋 == ==參考文獻== ==參看== *嶽麓書院 *中國大學列表 *211工程 *985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列表 == 外部連結 == * 湖南大學 * 嶽麓書院 * 湖南大學新聞網 * 共青團湖南大學委員會 * 湖南大學校友總會 * 湖南大學微博工作室 * 愛晚紅楓--湖大學生論壇 * 瀟湘槐市--湖大官方論壇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大學 Category:985工程 Category:211工程 Category:長沙高等院校 Category:1926年中國建立 Category:1926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Category: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獎單位
彭德懷
彭德懷(),原名清宗,字懷歸,號得華。後改德懷,小名鍾伢子、石穿龍劍宇 編著:《烏石寨攬勝——彭德懷故里紀行》. 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06頁,湖南湘潭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中國共產黨軍事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黨和國家領導人,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彭出生於湖南湘潭,早年供職於湘軍,於1928年發動平江起義,建立紅五軍,任軍長。此後,彭與毛澤東、朱德等共同開闢江西根據地,並擔任紅三軍團軍團長,參與長征。長征結束後,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抗日戰爭中,彭任八路軍副總司令,發動百團大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彭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兼西北野戰軍(後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攻佔西北五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彭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1950年,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領導抗美援朝。1954年,彭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兼第一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任內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制度(徵兵制、薪金制、軍銜制、勳章獎章制度)的確立。彭於1959年廬山會議上致函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指出大躍進中的問題和弊病,被認為是反對大躍進等,定為“彭、黃、張、周反黨集團”之首,後被撤銷國防部長等職務,移居北京郊外吳家花園。1965年被任命為西南“三線”建委第三副主任。“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被押送回北京,遭到迫害。身患結腸癌,於1974年11月29日14時52分辭世。1978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宣佈為彭糾正過去所作的錯誤結論。 == 生平 == ===早年===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農曆九月初十日(公元1898年10月24日),彭德懷出生於湖南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彭家圍子的一個貧下中農家庭,為家中長子。祖籍湖南省湘鄉縣谷水九溪,清雍正時遷居湘潭,世代為農。彭祖父彭安恭一輩有兄弟五人,勤勞耕種,家境尚好。有茅屋數間,荒土山地八九畝,強可溫飽。到父親彭民言一代,家道中衰。彭民言根據家譜,為彭起名清宗,字懷歸,號得華,乳名鍾伢子。父親彭民言患哮喘病,全家生計由母親周氏操勞。1904年,彭到山杉裡姨父私塾讀書,免收學費;彭常早起上山砍柴背到姨父家再上學,農忙時幹農活要雨天才上學;斷續兩年,讀完《三字經》、《百家姓》、《莊農雜字》、《幼學故事瓊林》、《中庸》、《論語》、《孟子》。1906年,母親患痢疾病亡,幼弟餓死,彭只好輟學,砍柴換米餬口。1908年,家當只剩三分地不夠,兩間茅屋,祖母年逾七十「打秋風」。至1910年,彭給富農家看牛兩年,每天割草等,月得300文,可買10餘升米;借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遊記》和《包公案》等。1911年,彭到黃磧嶺煤窯做車水工12小時,每天又加運一次煤。1912年,煤礦倒閉,彭一年多苦幹只得四升米,回家後推車、賣柴、打短工。據《彭德懷自述》中所載,其年少時,某年除夕,家無餘糧,祖母叫他和弟弟彭金華往富家門第乞食,彭寧願餓肚子,也不說自己是招財童子(乞丐)。因此彭一直說自己是貧下中農出身。 1913年,彭受當地元末農民起義軍易華“打富濟貧”傳說和太平天國故事的影響,參加饑民鬧糶被通緝,離家逃走,到湘陰、益陽交界西林圍做堤工。彭做兩年半堤工,得工錢三石半米。1916年3月中旬,彭加入湯薌銘軍第二師三旅六團一營一連當二等兵,為自己取號「石穿」,不久為一等兵月餉6元,寄家3至3元5角。彭因作戰勇敢,升任副班長、班長。1918年在二連任班長時李文彬(後改名為李燦紅軍中的一顆璀璨之星――李燦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5/64393/4525270.html )加入湘軍,教彭識字,彭教李文彬操練彭德懷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26778/126780/7490066.html 。1919年,彭此時與同連的黃公略、李文彬一起,相約「以救國救民為宗旨,不做壞事,不貪汙腐化(包括不刮地皮,不討小老婆),不擾民」。1920年初夏,彭參加驅逐湖南督軍張敬堯的戰鬥,升為排長。夏,彭在連隊秘密組織救貧會。11月底,彭參加全省近10萬士兵的鬧餉鬥爭。1921年夏,彭參加“援鄂自治”戰爭,代理連長。同年秋冬,彭為幫助一個貧苦農民,派救貧會會員殺死華容縣注滋口惡霸地主區盛欽而被逮捕,在送往長沙途中逃亡。彭離開湘軍,到郭得雲外甥李桂生家,閲讀《資治通鑒》。 1922年初春,彭到廣東舊友魯廣厚獨立營任連長。3月,彭見魯廣厚胸無大志,便棄職回家種地。4月,與楠木衝貧農女劉細妹結婚,彭為其取學名劉坤模。8月,參加軍校測驗,保送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第三期入學,此時改名彭德懷;11月開學,彭編在第一教授班。1923年8月,彭從講武堂畢業,回二師三旅六團一營一連任連長。1924年4月,彭代理六團一營營長;夏,祖母病亡。1925年初春,父親病亡。1926年5月,彭實任營長;夏,湘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一師,六團改為一團;冬,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一師改為三十五軍第一師,軍長何鍵。 1926年夏,彭結識一師政治部秘書長共產黨員段德昌,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1927年1月,彭在一營各連成立士兵委員會,以救貧會章程作為士兵委員會的章程。5月,彭在嶽州向師長周磐建議,攻擊武漢的夏鬥寅部,向長沙進軍平定許克祥部,均被拒絕。6月上旬,為聲援武漢國民革命軍葉挺部擊敗夏鬥寅叛軍,彭率部襲擊城陵礬對岸的四川軍閥楊森部。8月,彭參加唐生智第四集團軍討伐蔣介石的戰爭。10月,李宗仁、唐生智戰爭中唐生智部失敗,彭隨一師退回湘北,駐南縣;魯滌平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將一師收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彭任一團團長。1927年冬,同中共南華安特委取得聯絡,要求加入共產黨,並幫助段德昌秘密來南縣養傷。 === 紅軍時期 === ==== 平江起義 ==== 1928年2月,彭支援師長周磐辦師隨營學校。推薦黃公略任副校長主持隨校工作,按士兵委員會章程精神擬訂隨校章程。1928年4月彭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團書記官共產黨員鄧萍主持了彭的入黨儀式,彭正式加入中共組織。獨立五師建立中共秘密支部,成員有彭、鄧萍、張榮生、李光、李燦和李力,彭為支部書記。6月19日,彭率一團隨獨五師師部抵達平江。7月17日,中共湘鄂贛邊界特委書記滕代遠,奉湖南省委指示到達平江,與一團黨組織取得聯絡。7月19日,正在三營巡視的彭從友人的來信中獲悉南華安特委被破壞,黃公略等人的身份暴露,迅即返回縣城。當晚,一團黨組織舉行緊急會議,決定立即發動起義。7月20日晚,三團三營營長黃公略率部於嘉義鎮提前起義。7月22日中午,一團士兵以鬧餉名義,向平江縣城進攻,解除了城內軍警2000多人的武裝,繳獲步槍1000餘支、子彈100萬發,將縣長劉作柱、清鄉委員黃斡屏等人鎮壓。7月23日,賀國中率隨營學校從岳陽來平江參加起義。 7月24日,宣佈建立平江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成立紅五軍, 彭任軍長兼十三師師長,滕代遠為黨代表,鄧萍為參謀長。全軍共2,500餘人。不久,起義部隊遭到湘鄂贛軍的聯合進攻,撤出平江。東入江西修水、銅鼓、萬載。10月初,滕代遠以湖南省委特派員名義,在銅鼓幽居召開湘、鄂、贛邊五縣(平、瀏、修、銅、萬)縣委和紅五軍黨委聯席會,會議決定建立湘鄂贛邊界特委和根據地;反對亂燒亂殺的盲動主義;選舉滕代遠為邊界特委書記,彭、李宗白、邱訓民和王首道為特委委員。 ==== 井岡山斗爭 ==== 1928年11月初,根據湘鄂贛特委決定,由彭、滕代遠、鄧萍、李燦、賀國中組成紅五軍軍委,率領一、三縱隊(五個大隊)向南突破敵人包圍,再次前往井岡山與紅四軍聯絡;由黃公略率二縱隊留平江、瀏陽一帶堅持遊擊戰爭。11月,彭與滕代遠率紅五軍一、三縱隊800餘人向井岡山進軍,並留三個縱隊堅持原地鬥爭。12月上旬,彭與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四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隨後,彭任紅四軍副軍長兼三十團團長。 1929年1月1日,國軍以魯滌平為總指揮,何鍵代總指揮,金漢鼎為副總指揮,對井岡山發動第三次會剿。1月4日,中共在井岡山的領導人在寧岡縣柏露村召開了為期四天的會議,決定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出擊,留彭守衛井岡山。1月4日至1月7日,會議決定取消紅五軍番號,將已到達井岡山的紅五軍一、三縱隊暫編為紅四軍三十團,彭任團長兼紅四軍副軍長,滕代遠任黨代表兼紅四軍副黨代表;由彭率領原紅五軍及紅四軍三十二團王佐部留守井岡山。1月上旬,彭兼任井岡山紅軍學校校長。然而由於國軍勢強,井岡山最終失守,彭率部突圍,途中損失慘重,僅存283人。2月下旬,彭率部轉移至牛嶺一帶休整,三鼎會許多貧苦農民參加紅軍;3月中旬彭攻佔安遠,3月下旬一舉擊潰瑞金守敵,佔領全城。並於4月1日在瑞金與紅四軍會合。4月上旬,彭在瑞金向中共紅四軍前委滙報撤出井岡山經過時,毛澤東説,第三次「會剿」是很危險的,當時不應該決定紅五軍留守井岡山。毛澤東以國民黨內爭正酣,命彭再返井岡山。5月2日,彭抵達寧岡茅坪,此時紅五軍恢復至800餘人。5月10日,彭出席在寧岡古城召開的中共湘贛邊特委第四次擴大會議,決定紅五軍擴編為紅四軍的四、五縱隊(王佐三十二團編入第五縱隊),賀國中任第四縱隊長,李燦任第五縱隊長;會議產生正式特委,彭、滕代遠當選為執行委員。5月中旬至6月下旬,彭率紅五軍和王佐部遊擊湘東、粵北,先後攻佔桂東、汝城、城口、仁化、南雄,繳獲100多支槍和10萬來發子彈,籌款萬元,購買大批奎寧、鹽和布匹,並將特資運回井岡山。7月初,彭回師井岡山,攻打安福城,戰鬥失利。8月下旬,彭率紅五軍返回湘鄂贛邊根據地,與原紅五軍第二縱隊(湘鄂贛邊境支隊)會合,全軍已發展到3000餘人。9月2日,彭出席湘鄂贛邊特委擴大會議。會議決定重新組建紅五軍軍部,將彭率領的四、五縱隊(原紅五軍一、三縱隊)和湘鄂贛邊支隊(原紅五軍第二縱隊)擴編為5個縱隊,彭為紅五軍軍長;會議指定9人組成臨時軍委,滕代遠為書記,不久滕患病暫離部隊,由彭代理書記。 紅四軍離開井岡山後,國軍對當地的進剿也逐漸停止,此時當地土籍和客籍兩族矛盾開始激化,袁文才作為客籍一員掌握著當地的武裝力量,槍殺了土籍的寧岡縣工農兵政府主席文庚宗,導致兩族矛盾不可調和。10月,土籍控制的中共湘贛邊區特委槍殺了與袁、王交好的特委組織部長宛希先,並向上級報告袁、王二人可能叛變。1930年,在中央特派員彭清泉的主持下,邊區特委決定清除袁、王二人。1930年2月21日,袁、王抓住五縣團總羅克紹不殺,作為綁票要羅交出兵工廠,被湘贛特委書記朱昌楷認為是通敵。朱昌楷向彭報告袁、王所為,朱還向彭提及袁文才偷看了中共六大檔案中有關土匪的內容,提出要立即採取行動。彭接受了朱的意見。2月24日,袁、王二人及其所部在永新縣遭到湘贛特委指揮的部隊與紅五軍第四縱隊伏擊,邊界特委書記朱昌楷親手槍殺了袁文才,王佐則在逃出永新時落水淹死。同時殺掉了袁、王部“排長以上幹部40餘人,至於部下有1/3的人編入了紅五軍,其餘的人則遣送回家”。這一事件帶來的惡果是井岡山於1931年3月落入國軍之手,直至1949年。 ====進攻長沙==== 1930年3月23日,彭率紅五軍一、三、四縱隊攻佔袁州。4月24日,彭率紅五軍一、三、四縱隊進至平江長壽街,4月25日與第二縱隊、5月3日與第五縱隊會師,全軍已發展到6,000餘人。5月6日,指揮紅五軍第二次攻佔平江城。6月6日,紅五軍軍委在大冶劉仁八召開擴大會議,遵照中央指示,擴編為紅三軍團,彭任總指揮和前委書記,滕代遠為政治委員。6月9日至6月11日,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開會議,實際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制定了以武漢為中心的全國城市暴動計劃,要“爭取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會師武漢,飲馬長江”。按照李立三的命令,彭率領紅三軍團進攻長沙,在攻佔嶽州、平江後,於7月27日攻佔長沙。7月30日,湖南省蘇維埃政府成立,李立三為主席,由王一芳代理,彭等13人為委員。8月4日,何鍵集中10多個團兵力,在美、英、日艦掩護下渡湘江,南北向夾攻長沙;8月6日彭以紅五軍殿後,掩護紅三軍團和數萬群眾撤出長沙,撤往瀏陽方向;8月上旬,五、八兩軍和直屬隊已擴大到15,000餘人。8月23日,彭率領紅三軍團在瀏陽永和市和紅一軍團會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彭任副總司令;成立中共第一方面軍總前委,毛澤東為書記,朱德、彭等為委員;成立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彭等35人為委員。然而,李立三又急令紅一方面軍再攻長沙,毛澤東只得從命,但是紅軍損失慘重,只好撤圍。9月1日彭指揮紅三軍團總攻長沙,9月12日奉命率紅三軍團從長沙撤圍。隨後,毛澤東說服了李立三派來的長江局代表周以慄,決定返回贛南,攻佔吉安。10月7日,江西省工農兵臨時蘇維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毛澤東、朱德、彭等為委員;10月17日,彭被任命為中央蘇區軍事委員會委員。10月下旬,出席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江西省行動委員會於新喻羅坊召開的聯席會議,並說服紅三軍團接受總前委的決定,東渡贛江。12月中旬,彭收到一封毛澤東給古柏(毛的秘書)的“親筆信”,信大意是在審訊「AB團」時,逼供出彭是「AB團」等。彭看後,認定這是陰謀,便表態支援毛澤東。此後,彭還在大規模肅反中保護了黃克誠等人。 ==== 江西反圍剿 ==== 1930年12月30日至1931年1月3日,彭參與指揮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反圍剿戰爭。12月30日晨,紅軍在龍崗全殲國軍俘敵近9,000餘人,活捉18師師長張輝瓚。1931年3月18日,蘇區中央局第一次擴大會議決定增選彭為蘇區中央局委員。5月16日至5月31日,彭參加指揮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反圍剿戰爭。一、三軍團配合作戰,全殲國軍47師一個旅、28師大部和43師一部,取得中洞、白沙兩戰勝利。在紅一軍團配合下,紅三軍團5月22日在中村殲國軍27師1個旅,5月31日在建寧全殲國軍56師三3個多團。8月5日至9月15日,彭參與指揮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反圍剿戰爭。紅三軍團在其他紅軍部隊配合下,於蓮塘全殲國軍47師一個旅,獲得初戰勝利。11月25日,以彭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32年1月10日,彭任攻打贛州主作戰軍前敵總指揮。2月初,彭指揮主作戰軍(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第四軍)圍攻、爆破贛州城,歷時30多天未克,撤出戰鬥。3月中旬,彭出席在贛縣江口圩召開的蘇區中央局擴大會議,支援紅軍主力夾贛江而下,分途作戰的意見。3月18日,彭任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指揮,滕代遠為政治委員。5月1日,彭指揮西路軍紅三軍團佔領湖南汝城。7月上旬,彭率紅三軍團南下粵北,增援紅一、紅五軍團南雄、水口戰鬥;當紅三軍團趕到水口時,雙方已經撤出戰鬥。8月中旬,彭率紅三軍團參加樂安宜黃戰役,8月19日指揮紅三軍團於河口杏坊擊潰敵1個團,8月20日主攻宜黃城國軍27師高樹勛部。11月15日,紅一方面軍下達金資戰役命令,紅三軍團為總預備隊。 1933年1月5日,彭攻佔黃獅渡。1月8日,彭於楓山鋪擊潰吳奇偉九十、十四兩個師,隨後紅三軍團又和紅一軍團三軍於滸灣協同紅五軍團又擊潰二十七師。2月中旬至3月下旬,彭參與指揮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反圍剿戰爭。此時,博古、李德等人掌握了紅軍領導權。博古等人提出紅軍主力分離作戰,“兩個拳頭打擊敵人”,命令紅三軍團組成東方軍入閩作戰。7月19日起,彭指揮東方軍連克泉上、朋口、連城。8月26日,彭指揮東方軍攻佔閩江上游順昌、洋口和延平的峽陽,擊潰劉和鼎部3個團;同時圍攻順昌、將樂,包圍延平。9月,駐紮福建的國軍十九路軍蔡廷鍇部決定反蔣,彭遵照中央指示先期與蔡廷鍇代表在王臺談判。 1933年10月,國軍發動第五次圍剿,彭率東方軍從福建回師江西,于飛蔦與國軍周渾元六師遭遇,攻佔詢口,殲滅周師十八旅。11月閩變發生後,彭建議中央令紅軍主力進軍閩浙贛,支援十九路軍,但彭的建議反被斥為“冒險主義”。12月12日,彭指揮團村戰鬥。1934年1月15日,彭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3月24日,彭率紅三軍團於泰寧附近太陽嶂堵擊敵軍,3月30日湯恩伯部進攻,紅三軍團未達到消滅敵軍目的。 4月中下旬,彭被任命為廣昌戰役總指揮,此戰紅軍遭受重大傷亡,廣昌失守。4月28日晚,彭與李德就第五次反“圍剿”的戰略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你們的作戰指揮,從開始到現在都是錯誤的,每一戰都要同敵人拼消耗。你懂嗎?敵人有全國政權和帝國主義的幫助,而紅軍則只能取之於敵,在這種情況下紅軍怎能同敵人硬碰打消耗呢?如果不是紅軍有高度自覺,一、三軍團早就被你們葬送了,江西蘇區幾乎被斷送給敵人,你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痛’。”5月3日,中央軍委決定,紅三軍團、紅十三師及紅二十三師組成中央軍團,由彭指揮。隨後,彭指揮紅三軍團8月6日高虎堖戰鬥;8月14日萬年亭戰鬥,因強弱懸殊,陣地均被攻破。 1934年10月11日,彭收到中革軍委通令:紅一方面軍改編為野戰軍,軍委、總司令部及其直屬部隊組成第一野戰縱隊,中共中央機關、政府機關、後勤部門等組成第二野戰縱隊;10月17日,彭率領紅三軍團從雩都出發,開始長徵。10月初,博古等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人決定放棄中央蘇區,將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共中央機構向西轉移至湖南西部與紅二、六軍團會合,這一決定未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紅一、三、五、八、九軍團及機關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福建長汀、寧化、江西瑞金、興國等地開往雩都縣集結。 ====長征==== 1934年10月18日傍晚,中央紅軍直屬機關及一、三、五、八、九軍團從江西雩都縣渡過貢水,邁出了長征的第一步,彭德懷的紅三軍團與林彪的紅一軍團作為紅軍的前鋒。隨後,紅軍接連突破四道封鎖線,但傷亡慘重。湘江戰役之後,出發時的八萬餘中央紅軍僅剩下3萬餘人長征經過 , 人民網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 2006年.。12月上旬,紅一方面軍從廣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嶺。12月16日,彭率紅三軍團主力向貴州黎平縣前進。中共中央於黎平會議召開政治局會議,肯定毛澤東關於向敵人薄弱的貴州進軍的正確主張,否定「左」傾機會主義領導去湘西與二、六軍團會合的錯誤意見,作出《關於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地的決議》。 1935年1月5日,紅三軍團急行軍前往烏江。1月7日,紅一軍團二師和幹部團智取遵義城,隨後主力進城。1月15日至1月17日彭出席中共中央於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彭在遵義會議上擁護毛澤東的主張,因軍情緊急只參加了一天會議。1月29日-5月9日,毛澤東指揮紅一方面軍“四渡赤水”以擺脫圍追堵截。在二渡赤水後的遵義、婁山關戰鬥中,彭率領紅三軍團擔任主攻並攻佔了兩處。2月27日,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陣亡。1月30日(一渡赤水後的第二天),紅一軍團林彪和政委聶榮臻致電總司令朱德,內容包括“自西渡赤水後,部隊走小路爬高山繞道太多”《長征途中的會理會議真相》黃瑤,《黨史博覽》;中國共產黨網 。。由於毛澤東來回撥動部隊,且紅一方面軍在土城戰鬥、魯班場戰鬥、習水戰鬥等皆表現不佳,不少幹部和士兵尤其對路走多了有意見。 1935年5月初,中革軍委決定分三路搶渡金沙江,林彪所部受令從龍街渡口渡江,其先頭紅一師在渡口折騰了兩天因水流太急和無器材架橋設橋失敗,由於林彪和師長李聚奎溝通不好,林少有的罵了娘,冷靜下來聽取報告後他向軍委反映。5月11日,林彪當著聶榮臻、左權、羅瑞卿、朱瑞的面打電話給彭:“現在的領導不成了,你出來指揮吧。再這樣下去,就要失敗。我們服從你領導,你下命令,我們跟你走。”彭不答應。 1935年5月12日,彭出席於會理城外鐵廠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首先批評林彪在給中央寫的信中提出要毛、周、朱隨軍主持大計,請彭出任前敵指揮的要求《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江幸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ISBN 978-7-216-03913-0。第86節“要求撤換毛澤東”。。林彪把信給聶榮臻、參謀長左權、朱瑞和羅瑞卿看過後讓他們簽名,都被拒絕,他就簽了自己的名發上去《聶榮臻回憶錄》聶榮臻,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8月,ISBN 978-7-5065-5423-7。“遵義會議後的風波”、第25章“關於林彪的幾個問題”等。。彭考慮大敵當前,需要維護黨的團結,未申辯;只就自己未打好魯班場和習水兩戰作自我批評,並批評林彪的信説:「遵義會議才選出新的領導,這時又提出改變前敵指揮是不妥的,特別是提出我,則更不適當。」。會上,毛澤東批評彭右傾,說林的信(和劉、楊的電報)是彭鼓動起來的。毛稱林彪“你是個娃娃,你懂得什麼?”《重訪長征路--會理會議:毛澤東指揮權曾遭受懷疑》新華網 。在1959年廬山會議時,毛澤東在一次中央常委會上重提此事,當時林彪宣告説:「那封信與彭德懷無關」,他寫信「彭德懷不知道」。周恩來、朱德等發言支援毛澤東,會議決定立即北上同紅四方面軍會合《毛澤東傳(1893-194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ISBN 978-7-5073-1656-8,第15節“長征”。。 1935年6月12日,紅一軍團先頭部隊在夾金山達維之間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會師;6月16日,彭收到指示:紅軍進至懋功地域,已與紅四方面軍取得實際會合;6月26日,彭出席兩河口中央政治局會議。7月21日,彭收到中革軍委關於一、四方面軍各軍會合後組織、番號、幹部任命的命令:組織前敵總指揮部,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紅一方面軍一軍團改為一軍,軍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左權;三軍團改為三軍,軍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參謀長蕭勁光;五軍團改為五軍,軍長董振堂,政委曾日山(代),參謀長唐立槐;九軍團改為三十二軍,軍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參謀長郭天民;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三軍五個軍番號不變。8月21日,彭率紅三軍從右路軍由毛兒蓋跟行。9月初,彭率紅三軍抵巴西。在此期間,彭支援毛澤東的北上主張,反對張國燾的南下主張。9月9日上午,張國燾從阿壩致電徐向前、陳昌浩轉周恩來等,堅持南下,拒絕執行中央北上方針。葉劍英立即報告了毛澤東。晚上中共中央於三軍司令部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張聞天、博古隨即趕到了三軍團駐地巴西,決定率一、三軍團單獨北上。9月12日,彭出席於川、甘邊俄界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將一、三軍團、中央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為司令員。隨後彭與毛澤東等率陝甘支隊突破臘子口、翻越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吳起鎮,與紅十五軍團會合。11月3日,彭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司令員。11月20日,彭協同毛澤東、周恩來指揮直羅鎮戰役。12月,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派遣紅軍東征山西。 1936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根據張聞天提議,決定彭、林育英到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還決定毛澤東、彭、林育英、何凱豐隨紅軍主力行動。1月19日,彭派李克農同高福源前往洛川會見張學良。1月31日,彭於延長出席軍事委員會會議,決定正式組成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彭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委。2月20日,彭指揮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即一軍團和十五軍團分別從綏德的溝口和清澗縣的河口強渡黃河。閻錫山一面加強太原的防守,急電蔣介石支援;一面向兌九峪增援。蔣介石調陳誠、湯恩伯、關麟徵的中央軍進行阻擊。中共中央在紅軍獲取物資後,隨即撤回東-{徵}-部隊返回陝北,歷時75天的東-{徵}-結束。此次東-{徵}-共殲敵7個團,俘敵4,000餘人。5月18日,彭任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西征寧夏、隴東,消滅馬鴻賓主力,迎接第二、第四方面軍北上會師。11月19日,彭趕赴山城堡佈置對敵作戰。12月7日,彭被任命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團成員。 ===抗日戰爭=== 1937年1月1日,彭收到中革軍委主席團命令:紅軍及地方部隊停止進攻中央軍及馬鴻逵等部。2月15日,彭收到毛澤東指示:任命左權為前敵參謀長,陳光代理一軍團長;2月中旬,彭收到毛澤東電:秘密地準備出三分之一力量向西增援,在一週內行動。 ====初期抗戰==== 1937年七七事變後,7月14日彭收到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團令,令即以軍為單位改組紅軍為國民革命軍,加強抗日教育及軍事訓練,限十天準備完畢,待命出動。8月22日,蔣介石委任朱德、彭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副指揮。8月23日,彭任中央軍委前方分會副書記,朱德為軍分會書記。彭被授予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根據與國民黨談判結果,宣佈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編為八路軍總指揮部,以朱德為總指揮,彭為副總指揮;同日朱、彭通電就職。9月5日彭與周恩來、林彪、徐向前抵太原,9月7日彭與周恩來、徐向前赴代縣太和嶺同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會商作戰計劃及紅軍參戰事宜。9月11日,國民政府軍委會著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後仍習稱八路軍),朱德任總司令,彭任副總司令。隨後,彭又協助朱德部署平型關戰役和八路軍配合忻口戰役等行動。11月26日彭抵達延安,參加中央政治局會議(十二月會議)。11月,朱、彭向毛澤東、周恩來報告:八路軍兩月來傷亡實數近2,500人。 1938年1月12日,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以下簡稱集總)向全軍發出「堅持華北」,「與華北共存亡」的號召。1月15日,彭與朱德、賀龍、劉伯承、林彪赴洛陽參加蔣介石召集的第二戰區師長以上幹部會。會後彭應蔣介石之約在武昌與蔣會談八路軍支援徐州會戰問題。2月5日,日本軍集主力夾攻徐州,朱、彭令一二九師支隊襲擾津浦路,令聶榮臻派呂正操部3,000人沿滄州石家莊路北東進,宋任窮率軍東出冀南遊擊破路,聲援徐州會戰;2月20日,朱、彭命八路軍主力開始向正太路、同蒲路進攻。3月2日,彭任第二戰區東路軍副總指揮,並參與指揮東路軍各部粉碎日軍的九路圍攻,消滅日軍4,000餘人,收復縣城18座。4月3日,彭向中央報告八路軍武裝數目:有步槍25,000枝,馬槍2,200枝,重機槍108挺,輕機槍750挺,迫擊炮50門等;估計到年底可能增加步槍20,000枝。隨後,彭又參與部署八路軍第四縱隊進軍冀東、129師進軍冀南、120師進軍冀中等事宜。9月11日彭經西安赴延安,9月29日至10月26日出席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11月9日,彭同朱德同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常委,楊尚昆為北方局書記。12月24日,彭到西安會見蔣介石,蔣稱汪精衛主和,已出走到安南,約彭到重慶詳談;12月28日,彭在重慶會見蔣介石。 1939年2月22日,彭與劉古風晚間透過敵嚴密封鎖線赴冀南,準備與鹿鍾麟會談。隨著八路軍武力在華北發展,而冀察戰區總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鍾麟又力圖恢復國民政府在華北的統治,導致國共雙方不斷摩擦。6月上旬,彭在遼縣下莊八路軍駐地與鹿鍾麟會談。彭提出解決河北八大綱領,但未得要領而返。之後,華北地區的國共矛盾激化,最終導致八路軍在1940年採取全面行動,將國軍逐出河北。 1940年4月1日,彭令各部從4月10日起開始動作,加緊有計劃大破壞日本軍主要交通幹線:聶榮臻負責滄石線以北津浦、平漢路及正太路,劉、鄧負責滄石路以南,賀龍、關向應負責同蒲北段,徐向前、朱瑞、陳光、羅榮桓負責膠濟、津浦路;後因抽調數萬人南下支援新四軍,計劃未能實施。4月中旬,朱德從總部動身赴洛陽,與衛立煌會談後回延安;此後八路軍前方總部工作由彭全面負責。 ==== 百團大戰 ==== 1940年8月,彭報告中央後,號令八路軍各部準備針對華北日本佔領軍交通線、據點、封鎖溝為主的進攻戰役。戰役最早由8月20日晚開始的華北交通要道大破襲戰開始,八路軍在正太鐵路上以10幾倍優勢兵力同時出擊。8月22日,彭同左權電告各兵團:在正太戰役中,我使用兵力達到約百個團,20日晚開始戰鬥後,序戰取得勝利;八路軍總部正式定名戰役為「百團大戰」。9月10日,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結束,毀壞2/3正太路,井陘煤礦嚴重破壞,娘子關兩度攻佔;殲敵偽6,700餘人,破壞鐵路600餘裡、公路1,500餘裡。至9月下旬為止,破壞北寧鐵路、平綏鐵路、平漢鐵路、津浦鐵路。在第二階段時期,除暫留約10個團兵力繼續阻撓道路和橋樑的修築,主力則把戰鬥物件轉移到鐵路交通線兩側的日本守軍與被抗日根據地包圍的日軍據點,目的是鞏固並擴大戰果,其中以榆遼戰役、淶靈戰役最為激烈。日軍也投入使用了戰爭公約所禁止的毒氣與生物武器展開反撲,戰爭也進入相持階段。 1940年10月1日至10月2日,因日本軍增援過眾,八路軍力量疲勞,彭令各兵團結束第二階段作戰。隨後,八路軍參戰各部按照總部的要求進行休整,以利進行下一階段的作戰《說不盡的百團大戰》 (2) 中國共產黨新聞>>資料查詢>>檔案·記憶>>史海回眸2007年06月04日08:43。為回應八路軍的百團大戰,日本軍隊開始將各地的機動兵力集結於華北地區,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報復性“掃蕩”,藉以迫使八路軍退出華北交通要道,先後對太行山地區、太嶽地區、晉察冀邊區、晉西北等地進行掃蕩。此後由於日軍大兵壓境,各根據地的反“掃蕩”戰鬥仍在繼續;另一方面,由於此時的國共關係特別緊張,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要求“百團大戰對外不要宣告結束”,繼續對日作戰。12月5日,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宣佈百團大戰基本結束:大小戰鬥1,800多次,殲敵偽軍45,000餘人,攻克據點2,993個,破壞鐵路940餘裡、公路3,000餘裡,橋樑、車站、隧道260餘處,煤礦5處。到1941年1月24日,八路軍擊退日軍掃蕩,百團大戰正式宣告結束百團大戰之謎 中國共產黨新聞>>資料中心>>史海回眸>>歷史珍聞紅色記憶:百團大戰(下)(2) 中國共產黨新聞>>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紅色記憶:百團大戰 2006年09月18日10:11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百團大戰 編輯: 喬婭 2005-05-26 10:46:48 稿源: 國際線上。 百團大戰打響後彭得到中共中央的嘉獎,事後還榮獲國民政府頒發的獎章和蔣介石親自發出的嘉獎令。但後來彭也一度受到毛澤東等人的批評,認為彭沒有執行毛澤東的抗戰相持時期的軍事戰略(即“山地游擊戰為主,可能條件下進行陣地戰,避免決戰”),打成了“消耗戰”,過早的暴露和不必要的犧牲了中共領導的一些抗日力量。為此彭在華北座談會上被批了四十天。文革中挨批時造反派材料中出現了“彭德懷幹這麼大事也不和我商量,我們的力量大暴露了,後果將是很壞”的說法。浙江省革命造反聯合總指揮部:《毛主席革命路線勝利萬歲--黨內兩條路線鬥爭大事記(1921-1968)》,第79頁,1969.5當代予以平反,不過現代報道有說法提到劉伯承對彭的“臨機專斷”有看法。老帥中為何劉伯承最先被打倒:與彭德懷早有很深誤會(2) .人民網 ====太行反掃蕩====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央軍委主席團,由毛澤東、朱德、彭、周恩來、王稼祥組成,處理軍委實際工作。4月16日,中央軍委決定組織華北軍委分會,彭被任命為副主席。 百團大戰後,日軍推行治安強化運動,調回20餘萬部隊,在華北日軍兵力達到47萬,並集中了傀儡政權中投入戰場的全部軍隊,先後共調集60萬日軍以及90萬偽軍,發動了五次“治安強化運動”張玉法:《民國山東通志》編輯委員會:《民國山東通志》第4卷,山東文獻雜誌社,2002年。為應對中國共產黨方面的遊擊戰術,採用了“保甲制度”來斷絕共產黨軍隊與當地民兵的接觸,設立無人區,進行三光政策,甚至時常使用違反國際法的生化武器來作戰。共產黨面對日軍掃蕩壓力下,全軍退入山區和鄉村,化整為零保留實力,並積極開展山地及平原游擊戰遲滯和消耗日軍鋒芒。1942年5月,日軍針對八路軍總部所在的太行山區發動掃蕩,彭率總部機關在激戰後突出重圍,但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戰鬥中陣亡。 1942年,中共中央決定以彭、羅瑞卿、陸定一、周桓、滕代遠、楊立三為野戰政治部黨務委員會委員,羅為書記。1月8日,彭發表《克服困難爭取勝利》一文,向華北抗日軍、政、民提出實行精兵、簡政、增加生產三項號召。8月1日,毛澤東來電:北方局以彭為書記。彭統一領導對敵鬥爭、整風學習、大生產和減租減息運動,實行精兵簡政,領導華北軍民渡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 1943年1月,彭發表《關於敵戰區與游擊區的工作》一文,提出武裝工作隊的任務、組織和活動方式。9月,彭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以後即在延安參加整風學習和協助毛澤東、朱德指導華北敵後抗戰。 1944年8月6日至9日,彭對美國政府軍事觀察組作題為《八路軍七年來在華北抗戰的概況》3次談話,講述八路軍七年抗戰歷程和戰果。1945年6月19日,彭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1945年8月,彭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8月20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彭任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長,葉劍英任副總參謀長。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彭成為首批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勝利勳章的軍事將領之一。 ===第二次國共內戰=== ==== 保衛延安 ====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彭作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朱德等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1946年11月、12月,彭前往延安南部和晉綏,指導保衛延安的若干事宜。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集中2個整編軍、6個整編師15個旅14萬兵力,分由洛川、宜川向延安重點進攻。在此情況下,彭主動向中共中央請纓,率領西北野戰集團軍主力保衛延安。3月16日,彭被任命為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直接指揮西北戰場作戰。中國共產黨調動5,000兵力,憑藉地雷和伏地堡壘頑強抵抗,國軍19日攻入延安,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3月25日,彭指揮青化砭伏擊戰,全殲國軍31旅旅部及九十二團,並俘旅長李紀雲以下2900餘人。4月14日,指揮羊馬河伏擊戰,殲滅國軍135旅4700餘人,俘虜旅長麥宗禹。5月2日黃昏,彭指揮蟠龍攻堅戰;5月4日,殲整編167旅旅長李昆崗以下6,700餘人,繳獲大批物資、麵粉和彈藥。號稱“三戰三捷”。5月下旬,彭與習仲勳率主力進攻隴東,打擊馬鴻賓部,收復環縣、定邊、靖邊、安邊等地。7月,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7月31日,中央軍委來電,同意以彭、習仲勛、張宗遜、王震、劉景範組成西北野戰軍前委,彭為書記;西北野戰兵團定名為西北人民解放軍野戰軍,彭為司令員兼政委,習仲勛為副政委。隨後,為引誘國軍北上,彭北上進攻榆林,在沙家店戰役中殲滅國軍整編第36師師部及165、123旅6,000餘人,被中國共產黨方面認為是西北戰局從轉向“戰略反攻”的轉折點。 ====攻佔西北==== 1947年10月,彭發動延清戰役,10月11日俘虜整編第七十六師師長廖昂。自10月22日至10月24日,彭第二次攻打榆林,至10月31日全部肅清榆林外圍據點;11月2日野戰軍強攻榆林未遂。12月,彭參加中共中央在米脂縣楊家溝召集的會議,同時開展新式整軍運動。 1948年2月,西北野戰軍開展宜瓦戰役,殲滅國軍第24旅、第47旅、第53旅、第61旅、第31旅旅部5個旅29480人,擊斃國軍整編第29軍軍長劉戡和整編第90師師長嚴明。4月21日,西北野戰軍收復延安。隨即,彭發動西府隴東戰役,在第一階段順利攻佔寶雞,然而卻在第二階段在胡宗南和馬步芳的夾擊下遭受慘重失敗。5月12日,西府、隴東戰役結束,共計殲敵21,000餘人。5月13日,彭同張宗遜、趙壽山覆電陳賡等:胡、馬兩部密切配合,使我兩三天無休息時間,故不能在隴東、麟遊地區站穩腳;撤出寶雞後部隊相當疲勞,主力須休整一月;陳部出陝南,當令三縱向渭北行動配合。8月12日,澄合戰役結束,野戰軍收復韓城、合陽、澄城,殲敵近萬。10月6日荔北戰役開始,10月14日結束,殲滅國軍25,000餘人。11月,為配合中共的“三大戰役”,彭發動西北冬季攻勢,殲滅國軍24,960人。 1949年1月24日,彭同張宗遜、趙壽山向中央軍委報告:西北野戰軍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縱隊改為軍,旅改為師;暫不成立兵團;自2月1日起啟用新番號。3月5日至3月13日,彭出席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隨後,彭接替病重的徐向前指揮太原戰役,於4月24日攻佔太原,殲滅國軍135,000餘人。之後,彭率第18、19兵團加入西北戰場,於5月20日會同賀龍部佔領西安,並擊退胡宗南聯合二馬的反攻。7月10日開始扶眉戰役,殲滅國軍4個軍4.4萬餘人。8月,彭指揮蘭州戰役,殲滅馬步芳主力27,000餘人,攻佔蘭州城。隨即,一野部隊攻佔西寧、銀川,掃蕩河西走廊,數十年據有甘、寧、青三省的回軍消滅。9月26日,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和新疆省政府主席鮑爾漢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8項和平條件,率領所部7萬餘人在迪化分別通電歸附中國共產黨,新疆不戰而和平易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平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彭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彭被任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2月2日,彭被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任命為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習仲勛、張治中為副主席,委員王震等41人。12月17日,奉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正式成立,彭為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震為第一副司令員(兼),陶峙嶽為第二副司令員,賽福鼎為第三副司令員。彭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區司令員,負責恢復發展經濟和農業生產、交通建設、調查研究、團結少數民族等工作。 1950年1月19日,西北軍政委員會發布成立佈告,「自本會宣告正式成立之日起,陝甘寧邊區政府即行結束。」9月5日,彭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兼西北軍政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 ====朝鮮戰爭==== 1950年北朝鮮發動朝鮮戰爭,9月15日聯合國軍在韓國仁川登陸,10月9日越過“三八線”,在北朝鮮和蘇聯請求下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半島,林彪、粟裕因病未成為軍隊統帥。10月4日,彭抵達北京,由中央辦公廳接至中南海頤年堂參加中央政治局討論出兵援朝的會議,晚上住北京飯店309號房間。10月5日,鄧小平受毛澤東委託接彭到中南海,毛澤東當面與彭談擬任命其為志願軍司令率兵援朝,徵求其意見;彭表示服從中央決定。10月8日,毛澤東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任命彭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0月19日17時30分在安東入朝指揮作戰。彭乘吉普車首先跨過鴨綠江,抵達朝鮮邊境城市新義州,與朝鮮外務相樸憲永會合。10月,彭利用美軍及韓國軍隊分兵進攻的機會,發起第一次戰役重創美國和韓國軍隊,美韓軍隊退回清川江以南。11月24日,志願軍在彭的命令下主動放棄陣地,採取主動示弱,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故意採取“增兵減灶”的戰術引誘美軍深入,而誤以為是對志願軍後方的空襲產生了效果,迫使志願軍後撤的麥克阿瑟命令美軍和韓軍展開全面進攻,以左翼的美第八集團軍與右翼的美第10軍為首發起了全線進攻。當美軍進入志願軍的包圍圈後,彭下令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將美第八集團軍擊退至“三八線”。10月,毛澤東派其精通俄語、英語及法語的兒子毛岸英擔任彭的機要秘書兼翻譯,任職於大後方的本部內。11月25日,美國飛機投下凝固汽油彈,炸燬志願軍司令部作戰室,司令部翻譯毛岸英和參謀高瑞欣二人當場死亡,彭倖免於難。彭感到十分愧疚,但在毛澤東的安撫下,彭開始擺脫心結。之後志願軍又發起第三次戰役,突破“三八線”,攻佔漢城,一直進攻至“三七線”。 此後,由於對前線情況瞭解不夠充分,而前階段又取得了勝利,毛澤東命令彭繼續進攻,毛的這個判斷後被認為是失誤的。彭多次陳述志願軍經過長時間的作戰已經十分疲勞,加上後勤供給在完全沒有空軍保障的情況下遭受美軍轟炸損失嚴重,前方戰士的糧彈已經出現短缺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因為入朝鮮作戰的倉促,很多士兵沒有發到冬衣,在朝鮮的嚴寒環境下出現大量的非戰鬥減員,導致戰損比增大等實際情況,甚至親自到北京向毛陳述不能繼續深入的理由,然而被毛拒絕,要求必須繼續進軍,無奈之下彭只得命令志願軍繼續深入韓國南部。 1951年1月志願軍發起第四次戰役,橫城反擊戰取得勝利,之後在砥平裡戰役中失利,為了避免陷入被動,志願軍開始主動後撤,聯合國軍取代麥克阿瑟擔任總司令的李奇微發起反擊計劃,志願軍一面撤退,一面透過阻擊戰遲滯聯合國軍的前進,傷亡慘重,並退回“三八線”。2月21日清晨抵安東,下午1時乘專機抵北京西郊機場,彭赴西郊玉泉山毛澤東別墅,不顧毛澤東午睡、警衛人員勸阻,喚醒毛澤東並滙報前線戰況及志願軍的許多嚴重困難,請中央迅速設法解決,毛澤東稱:「根據現在情況看來,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4月,志願軍發起第五次戰役,向南進攻聯合國軍,殲滅8萬多聯合國軍,為五次戰役中殲敵最多的一次。但志願軍本身也承受了極大的傷亡,特別是在後期的撤退行動中。最終志願軍撤回“三八線”,在鐵原一線經過與聯合國軍的血戰阻止住聯合國軍。之後,雙方轉入了持久的陣地攻防戰。7月10日雙方開始停火談判。 1952年4月7日,彭離開檜倉前往平壤與金日成告別。4月12日,彭由天津乘火車到北京,4月15日秘密住進北京醫院治療。術後5月5日出院,中共中央決定彭接替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工作。鄧華代理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停火談判持續長達兩年時間,其間大小戰役不斷,均為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的拉鋸戰,包括白馬山戰役和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美國稱為三角高地戰役)、金城戰役等等,雙方均傷亡慘重。1953年7月27日,雙方談判代表團在朝鮮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議》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兩個檔案;7月28日上午,彭到開城朝中停戰談判代表團辦公地松嶽堂,在《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上正式簽字,8月1日離開平壤,8月2日到安東赴沈陽。9月12日,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作《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國主義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擊敗的。它也雄辯地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敢於為祖國光榮、獨立和安全而奮起戰鬥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朝鮮戰爭交戰方正式停戰。7月31日下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在平壤召開,授予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的最高榮譽,彭致謝詞。8月11日,彭到北京。1954年9月5日,彭辭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職,由鄧華任司令員,楊得志、楊勇任副司令員。 ====1954年至1958年==== 195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組成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彭德懷為委員,負責軍事委員會日常工作。9月29日,毛澤東根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任命彭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9月27日,毛澤東在北京懷仁堂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狀授予朱德、彭等10位元帥,接著又授予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和解放勛章三種一級勛章。1956年,彭主張建立專業化的軍隊,將司令員的指揮權定在政委之上。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對此反對,但是此時他的焦點放在劉伯承和羅榮桓兩人身上。彭最終在毛的支援下擊倒了劉伯承,但也使得軍隊中對他產生了怨氣。而到了1958年毛也說服了彭確立主官政委並立的制度。 由於在戰略預備隊等問題上和粟裕累積起來的意見不和,彭對粟裕每週向軍委主席毛澤東彙報一次都不滿,粟在報告寫上“彭副主席轉報毛主席”,彭說“我不是你的通訊員”,不寫,又說粟是越級告狀,粟的計劃也長時間得不到批覆,曾經打算請辭總參職務未獲準。1957年蘇聯的朱可夫元帥被解職後,毛澤東也開始擔憂將領擁兵自重,打算整頓軍隊,在這種背景下無冕元帥 一個真實的粟裕 pp. 299-301.。1958年,在毛澤東的支援下,彭連同陳毅、聶榮臻、黃克誠等人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對粟裕進行了極不公正的批判,粟裕被扣上了“資產階級個人主義”、「裡通外國」的帽子,直到粟裕逝世十年後,於1994年才得以徹底平反。至今《彭德懷全傳》還說粟裕擅權佈置打馬祖列島,是嚴重的錯誤。 ====1959年至1965年==== 1959年4月24日,彭應波蘭、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7個國家國防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軍事和公安部邀請,彭率領中國軍事友好代表團與王樹聲、楊得志、肖華等20餘人乘飛機從北京出發經莫斯科飛往波蘭華沙,先後訪問了波蘭、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5月29日至30日,彭訪問阿爾巴尼亞期間,和赫魯曉夫及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謝胡、列希、巴盧庫出席了在地拉那的“游擊隊宮”舉行的宴會。 彭個性直爽、衝動,敢於毫無顧忌地發洩自己的不滿,1959年7月14日,在江西廬山召開的當年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期間,他寫信給毛澤東。信中首先肯定1958年“大躍進”的方針是正確的,但接著彭指出了“大躍進”的問題:“浮誇風氣較普遍地滋長起來”、“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使我們容易犯左的錯誤”。彭德懷在信中說:“1958年的基本建設,現在看來有些專案是過急過多了一些,分散了一部分資金,推遲了一部分必成專案,這是一個缺點”,“1959年就不僅沒有把步伐放慢一點,加以適當控制,而且繼續大躍進,這就使不平衡現象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增加了新的暫時困難”;最後他指出:“我覺得,系統地總結一下我們去年下半年以來工作中的成績和教訓,進一步教育全黨同志,甚有益處。其目的是要達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個人責任。反之,是不利於團結,不利於事業的。”7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黃克誠和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發言支援彭德懷。7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長張聞天作了三個小時發言,用了更精確的理論術語批評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左傾錯誤,主張發揚黨內民主,支援彭德懷。 這封信遭到毛澤東估判與批評。彭德懷跟毛澤東起了衝突,忍不住回敬:“在延安你操了我四十天娘,我操你二十天娘行不行?”隨後,原本主張“糾左”的毛澤東轉而批判“彭德懷反黨集團”。1959年8月1日,林彪稱彭這一次寫信是“招兵買馬,是陰謀家、野心家、偽君子”、“是馮玉祥式的人物。”見《北戴河往事追蹤報告》:中央文獻出版社隨後毛澤東對“馮玉祥式的人物”進行解釋,對彭說:“人們只看到你簡單、坦率、心直口快,初交只看到這一面。久了,就從現象看本質。彎彎曲曲,內心深處不見人。人們(林彪)說你是偽君子,像馮玉祥。真偽有矛盾。不能說全部假,對敵鬥爭是真的。心中很嚴重的東西不拿出來。”劉少奇以“魏延的骨頭、朱可夫的黨性、馮玉祥的作風……一個一貫反黨的偽君子,企圖搞軍事政變!”批判彭德懷。 1959年9月8日,彭接到軍委擴大會議秘書處通知:「主席團決定,為了使你有時間作檢討,這幾天你可以不參加大會。大會發言稿將全部送你。待你的檢討發言稿準備好了,再來參加。」9月11日,毛澤東在軍委擴大會議和外事會議(批判張聞天)與會人員聯席會上講話,説彭「居心不良,走到他的反面。……從來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是資產階級分子、投機分子混在我們的黨內來。……絕不可以揹著祖國裡通外國」。最後,彭與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人被打成“彭、黃、張、周反黨集團”;彭本人被誣陷為“裡通外國”,定為“彭、黃、張、周反黨集團”的首要分子,被嚴厲批判。會議後,“反右傾運動”再次展開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1997年,人民出版社,ISBN 978-7-01-002687-9.第三十章“廬山會議的‘反右傾’” 。9月17日,根據國家主席劉少奇簽署的主席令,彭被免去國防部長職務。職務由林彪接任。9月30日,彭舉家從中南海永福堂搬到北京西北郊掛甲屯吳家花園居住。屯田六年,自食其力。 1961年10月下旬,楊尚昆轉達毛澤東指示:「他(彭德懷)願到哪裡去都可以,半年也行。」10月30日至12月26日到湖南湘潭縣家鄉調查,將所寫的5個調查材料送中央參考羅斯·特里爾 著,胡為雄、鄭玉臣 譯:《毛澤東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1,ISBN 978-7-300-07010-0。11月4日至11月7日,彭在家裡接待探望和來訪的基層幹部、群眾、教師、親戚、朋友,在群眾面前説話處處維護毛澤東的威信。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擴大的工作會議(又稱七千人大會),國家主席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書面報告和講話,稱彭德懷同志「信中所説的一些具體問題,不少還是符合事實的。一個政治局委員向中央的主席寫一封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見是不對的,也不算犯錯誤」,又稱「長期以來,彭德懷同志在黨內有一個小集團,他參加了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是這個集團的主要成員……都有國際背景……揹著黨中央進行派別活動……所有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懷同志不能平反」;毛澤東插話:「只要不是裡通外國。」6月16日,彭為了說明歷史問題,寫完給「主席並中央」的信(即「八萬言書」)。9月24日至9月27日,十中全會上,批判所謂彭德懷反黨集團的「新的進攻」,毛澤東給彭加了一個新頭銜—「修正主義分子」;全會決定成立彭德懷專案委員會和習仲勛專案委員會,對彭德懷和習仲勛等進行審查。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彭被撤銷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1965年9月,中央工作會議同意第三個五年計劃“以國防建設第一,加速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工業佈局”的方針。在這個大背景下,考慮到當時的國內外形勢,毛澤東認為彭、黃克誠、習仲勳等人不宜留在首都,遂提議把他們掛職下放,分配到外地去。 9月7日,康生在彭、習仲勳專案委員會常委開會時特別講道:“中央最近分配這些人(彭、黃、習)的工作,我們瞭解有兩方面:一方面更便於我們審查他們的活動,所以我們不要鬆氣(有人插話:他們一出去,就會叫);二方面還表示希望他們轉過來,轉不轉過來,全看他們自己。” 中央安排彭工作的同時,專案審查委員會搞出了《彭德懷反黨問題審查報告》第五稿,認定“彭德懷和黃克誠這些人是反革命、階級敵人”;黃克誠隨即被安排任山西省副省長。 1965年9月23日,被毛澤東請到中南海談話,毛對其承認“也許真理在你那邊”,並對在場的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稱“我過去反對彭德懷同志是積極的,現在要支援他也是誠心誠意的。……對老彭的看法應當是一分為二。我自己也是這樣。……在我的選集上還儲存你(彭德懷)的名字。為什麼一個人犯了錯誤,一定就要否定一切呢?”彭最終被派往四川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一職。 1965年11月10日,彭離開北京前一週左右的時間,毛澤東正式批准發表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12月21日,毛澤東公開出面講話,進一步點透了他發動這場大批判的關鍵意義。他說姚文元的文章很好,但是還沒有打中要害:“《海瑞罷官》的“要害問題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百年潮》毛澤東為何派彭德懷去三線 ==== 文革身死 ==== 1965年11月30日彭到成都,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主管電力、煤炭、石油、燃氣),其住處為成都春熙路永興巷7號。1966年6月,在三線建委局以上幹部學習《五·一六通知》會上遭批判。 1966年12月,北京地質學院造反派王大賓等紅衛兵在江青的授意下,前往四川成都把彭強行綁架後,乘坐火車押回北京。 彭在被關押期間,1967年1月1日,曾向毛澤東寫下了最後一封信,在信中他簡略地介紹了自己被關押的經過,並稱“向您最後一次敬禮!祝您萬壽無疆!”這封信由監護點層層上送到周恩來處,他在中央碰頭會上宣讀後,將信送請毛澤東、林彪和江青閱。毛澤東在中南海看到了彭這封信,拿起一支黑鉛筆,在信上畫了一個不規整的圈,沒有批語,在毛家灣的林彪和江青同一天也都在信上畫了圈《彭德懷全傳》(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版)彭德懷傳記組著。 在康生和陳伯達的支援下,1967年7月9日韓愛晶強行針對彭德懷逼供和毆打,聲稱「審鬥會」要「刺刀見紅」,要彭交待“你為什麼在廬山會議上寫信反對‘三面紅旗’?”“你為什麼反對毛主席?”彭被「打翻在地」七次,前額受傷出血,第五和十肋骨骨折,李鍾奇還當眾打彭德懷耳光。(節選自《一九六五年後的彭德懷》) 對於此前韓愛晶等指責他“為什麼要發動百團大戰”、“在華北搞‘獨立王國’”,彭打斷韓愛晶的話予以反駁。 對於“百團大戰”因自己被批鬥受牽連 ,彭即使在獄中寫“交代檢討”,也肯定了“百團大戰”業績和歷史意義,只在具體的指揮上自己沒有做得更好進行了嚴格的自省和檢討。 1974年9月,彭因患直腸癌,身體狀況急劇惡化,去世前他希望見離異的妻子浦安修一面,但當時正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進行勞動改造的浦安修拒絕見他。10月以後,陷入昏迷狀態。1974年11月29日下午14時52分,在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三〇一醫院)因病去世,享年76歲。12月17日遺體運送八寶山火化,骨灰盒上的紙條上寫著化名“王川、男”三個字。12月21日,彭的骨灰盒被專案組派人送到成都,後儲存在成都東郊火葬場。 ==== 恢復名譽 ==== 1978年,中國共產黨宣佈為其恢復名譽,受到全面公正的評價。鄧小平稱他「作戰勇敢,耿直剛正,廉潔奉公,嚴於律己,關心群眾,從不考慮個人得失」。 1978年12月22日,彭德懷原秘書綦魁英、警衛參謀景希珍受命護送彭德懷的骨灰乘飛機去北京。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查和糾正過去對彭德懷所作的錯誤結論,肯定他對黨和人民的貢獻。12月24日,彭德懷追悼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為彭德懷和陶鑄共同舉行追悼大會,由葉劍英主持。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詞:「彭德懷同志是我黨的優秀黨員、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平江起義的主要領導者、紅三軍團的創立者,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傑出領導人,曾擔任過黨政軍的許多重要職務。他在林彪、『四人幫』的迫害下,於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六歲。今天,黨中央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認真落實黨的政策,給彭德懷同志做出了全面的、公正的評價,為他恢復了名譽。……彭德懷同志在近半個世紀的革命鬥爭中,在偉大導師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南征北戰,歷盡艱辛,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為人民軍隊的成長壯大,為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一生。他的不幸逝世,是我黨我軍的重大損失。……彭德懷同志是國內和國際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懷念和愛戴。」追悼會結束後,其骨灰盒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1981年6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透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廬山會議問題作結論:“從一九五八年底到一九五九年七月中央政治局廬山會議前期,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曾經努力領導全黨糾正已經察覺到的錯誤。但是,廬山會議後期,毛澤東同志錯誤地發動了對彭德懷同志的批判,進而在全黨錯誤地開展了‘反右傾’鬥爭。八屆八中全會關於所謂‘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決議是完全錯誤的。” 彭德懷在獄中所寫的材料後來被編輯成《彭德懷自述》一書出版。 1999年12月,彭德懷的侄兒侄女將其伯父骨灰遷出“八寶山革命公墓”,歸葬湖南湘潭烏石故里。 == 家庭 == 彭德懷出身於下中農家庭,8歲時母死父病,因家貧如洗而輟學。此時“伯祖父八十開外,祖母年過七十,三個弟弟無人照管,四弟半歲,母死後不到一月即餓死”。 彭德懷不滿18歲加入湘軍時“伯祖父已死,二弟當學徒去了”,家中“只有祖母、父親和三弟3人”。 1918年,彭德懷與表妹周瑞蓮訂下婚約。1920年彭德懷從軍在外,周瑞蓮在家鄉反抗賣身抵債跳崖身亡。 1922年,娶劉坤模(原名:劉細妹)。1922年8月彭德懷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後,留妻子劉坤模在家侍奉年老的祖母和病重的父親,直到1924年夏和1925年春,兩位老人相繼去世後才把妻子接至身邊。平江起義時劉坤模回老家兩人從此失散。1937年12月下旬,彭在延安與湖南前來、於1928年平江起義前即分離的妻子劉坤模和二弟彭金華相見,她已經結婚並育有一女,故未與劉坤模恢復夫妻關係。 1938年10月,彭德懷在延安與浦安修結婚,浦安修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隨赴前方。1962年浦安修迫於政治壓力,與彭德懷離婚。1974年11月底,彭德懷臨終前,希望見浦安修一面,而浦安修終未敢同意。然而,中央以離婚報告未經批准為由,仍認定浦安修為彭德懷夫人。 ==評價== 1935年10月21日,彭指揮陝甘支隊於吳起鎮西南山擊潰尾追騎兵2,000餘人;戰鬥結束後,彭看到毛澤東的《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但是毛澤東的俄語翻譯師哲的回憶錄也記載,毛澤東也曾指責彭“剛愎自用,目空一切”。 1950年12月30日,毛澤東轉來菲利波夫(斯大林的化名)自莫斯科來電:「菲利波夫同志認為中國志願軍的領導(即彭德懷)是正確的……」 1979年,楊尚昆撰寫了一篇回憶文章《我所知道的彭老總》;1998年,彭德懷誕辰100週年,楊尚昆發表了文章《追念彭大將軍》,楊尚昆在評點彭德懷時說:“彭德懷同志是一個真正高尚的人。建國以後,德懷同志身居高位,仍念念不忘‘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不過,他在前面加了‘勇敢’二字:‘一個勇敢的農民的兒子。’他經常對人說,我是人民的掃帚,人民要怎麼使用就怎麼使用。在他的思想深處,總是將自己置於人民之下,而不是人民之上。從1959年被‘罷官’到1974年生命的終結,15年中,德懷同志經受了巨大的精神和肉體的痛苦,但他是堅強的,雖百折而不撓。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黨和人民的事業,經常說自己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死後能在他的骨灰上種一棵蘋果樹,以此來最後報答養育了他的土地和人民。” 199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紀念彭德懷誕辰100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對彭德懷的一生做了極高評價。 朝鮮戰爭時期,蘇聯駐朝大使兼朝鮮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和彭德懷因為第三次戰役是否要乘勝追擊發生意見衝突,斯大林知道後馬上調離了在朝鮮戰場的拉佐瓦耶夫,斯大林批示:“東方戰場的指揮一切都聽彭德懷的,彭德懷是久經考驗的天才軍事家”。 此點存疑,因拉佐瓦耶夫直到1953年7月才調離朝鮮。 == 著作 == ;代表作 *《平江暴動情況和經驗教訓》1929 *《關於百團大戰》1940 *《志願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1951 *《為解放軍現代化而鬥爭》1956年在中共八大報告 ;回憶錄 *《彭德懷自傳》1981年人民出版社 ;文集 *《彭德懷軍事文選》1988年中央文獻出版社 == 紀念 == *1998年10月彭德懷誕辰100週年之際,彭德懷全身銅像坐落在烏石峰東南麓彭德懷故居前的臥虎山上。 *2010年10月24日彭德懷元帥誕辰112週年紀念日,高7.6米的彭德懷元帥騎馬銅像在中北大學德懷廣場落成。 == 榮譽 == === 國內獎勳 === * ** 紅旗勳章(1931年11月於瑞金授予) ** 一等紅星獎章(1933年8月1日於瑞金授予) * ** 抗戰勝利勳章(1945年10月授予) * ** 一級八一勳章(1955年9月27日於北京授予) ** 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955年9月27日於北京授予) ** 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9月27日於北京授予) === 外國獎勳 === * ** 一級國旗勳章(第1枚,1951年10月24日於檜倉授予) ** 一級國旗勳章(第2枚,1953年2月8日於檜倉授予) ** 一級國旗勳章(第3枚,1953年6月25日於檜倉授予) ** 一級國旗勳章(第4枚,1953年7月31日於平壤授予) ** 共和國英雄金星獎章暨“共和國英雄”稱號(1953年7月31日於平壤授予) == 主要影視作品 == ; 電影 *《少年彭德懷》 *《彭大將軍》 *《開國大典》 *《大決戰之遼瀋戰役》 *《彭德懷在三線》 *《浴血太行》 *《太行山上》 *《建國大業》 *《百團大戰》 *《長津湖》 ; 電視劇 *《百團大戰》 *《遵義會議》 *《彭德懷鐵血湘鄂贛》 *《彭德懷元帥》 *《跨過鴨綠江》 *《大決戰》 ; 紀錄片 *《彭德懷同志光輝業績》 *《鳳凰大視野:百團大戰》 == 註釋 == == 參見 == * 高崗 * 習仲勳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彭德懷紀念館--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網 * 軍事秘書楊鳳安披露彭總在朝鮮戰場的珍聞秘史 * 重讀彭德懷_歷史頻道_鳳凰網 * 彭德懷自述|彭德懷自傳 * 彭德懷在廬山會議的萬言書 Category:軍人出身的政治人物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Category: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 Category:文革受難者 Category:中國被酷刑者 Category:冷戰人物 1 1 Category:第2屆國務院副總理 Category:第1屆國務院副總理 Category: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軍事人物 Category:中華民國陸軍中將 Category:中華民國殺人犯 Category: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8年入黨) Category:湘潭人 D德 Category:大躍進 Category: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Category:中國人民解放軍非正常死亡人物 Category:一級八一勳章獲得者 Category:一級獨立自由勳章獲得者 Category:一級解放勳章獲得者 Category:抗戰勝利勳章獲得者 Category:國旗勳章獲得者 Category:共和國英雄 (朝鮮) Category:罹患大腸癌逝世者
舜(),中國上古時代的五帝之一,東夷人。亦是道教與民間信仰的地官大帝。名重華;生於姚墟,為姚姓,後居於水之邊,後人將姚姓改為媯姓,有虞氏。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濟)。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中庸》引述孔子稱舜「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孟子》引述孟子稱舜「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 == 姓名 == 舜兩眼都是雙瞳仁,故名重華。《尚書緯,帝命驗》記「姚氏縱華感樞。」鄭玄注︰「舜母感樞星之精而生舜重華。」 == 生平== 據古代典籍記載舜是冀州人(當時的冀州,包含今河北、遼寧、山西省),黃帝的九世孫、帝顓頊的七世孫,自六世祖窮蟬起都是平民。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永濟蒲州鎮北)。他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瞽叟的妻子握登在姚墟生下了舜。傳說他在接替堯擔任部落聯盟首領之前接受堯的考察時,曾在歷山(中條山,或說濟南千佛山)耕田,後來堯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陸西南),擔任部落聯盟首領後,建都蒲阪(今蒲州鎮)。舜嚴於律己,而又寬厚待人。 ===童年=== 舜自幼喪母,父親續娶,生女敤首、幼子象。舜很小就要工作,以維持全家的生活。舜的父親性格頑固,寵愛後妻和幼子,三人都想殺死舜。舜平常孝順父母,關心幼弟。如果自己有小過錯,就甘願受罰。如果父母和弟弟要殺死他,他就躲得叫他們找不到。 ===青年=== 二十歲時,舜就以孝道聞名於天下。舜三十歲時,帝堯問四嶽天下間有誰能夠繼承共主之位,四嶽推薦舜。帝堯於是召見舜,問:「我想使天下太平,你說該怎麼做?」舜回答道:「要待人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對小事也不能馬虎,更要講究信譽、說話算數,那樣天下人自會擁護你。」堯又問:「什麼事最重要?」舜答:「祭祀上天。」又問:「什麼官職最重要?」舜回答:「管理土地。」堯又問:「首先要做什麼?」舜回答:「關心百姓。」帝堯十分滿意,賞賜舜細葛布製的衣服、一張琴,又給他牛羊,為他建糧倉,堯還把娥皇、女英兩個女兒嫁給舜,並為他們修建宮室;他用各種方法對舜進行考驗,舜都成績卓著,受到廣泛的好評。 據《史記》所載,舜曾在歷山耕種,讓歷山的人都相互推讓地界;在陶河濱製陶,讓河濱的陶器都不再偷工減料;在雷澤捕魚,讓雷澤的人都推讓漁界。 雖然舜深得堯的鍾愛,但舜的父親瞽叟和弟弟象仍想殺死舜。有一次,瞽叟對舜說:「糧倉的頂漏水,你快去修補一下。」舜於是爬到糧倉頂上塗泥補漏,繼母便叫象在這時放火燒糧倉,舜情急智生,用斗笠保護自己不受火燒而逃(一說舜雙手舉著斗笠,像鳥兒一般降落下來逃走)。又一次,繼母要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當舜挖到深處,繼母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而舜從旁邊的暗道出去,又逃過一劫。繼母和象都以為舜死了,非常高興。象說:「這個主意是我出的,舜的妻妾和琴歸我,牛羊和糧倉歸二老。」象於是搬到舜的宮室住下,彈起舜的琴。舜回到家中,象先是十分驚愕,後又很不自在,說:「我正十分難過地思念你呢!」舜回答道:「是嗎?你真是個好弟弟!」以後,仍然十分孝順父母,愛護弟弟。 ===參政=== 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舜特別善於識別和使用人才。高陽氏有八個有才能的子孫,人稱其為「八愷」,意思就是八個和善的人。高辛氏也有八個有才能的子孫,人稱其為「八元」,意思就是八個善良的人。這十六個人美名遠揚,帝堯卻沒有舉用他們。舜當了帝堯的臣子以後,推舉八愷擔任管理土地的職務,舜又推舉八元到四方之國宣揚五種教化,他們都能盡心辦事,發揮長處,使天下安寧、百姓和睦、農業發展、四邊和平。當時,帝鴻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他毀棄道義,陰險狠毒,盡幹壞事,人稱他為「混沌」;少皞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不講信譽,廢棄忠誠,喜聽讒言,慣於花言巧語,人稱他為「窮奇」;顓頊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沒法教訓,不知道好歹,人稱他為「檮杌」;縉雲氏有個不成器的子孫,喜歡吃喝,貪求財寶賄賂,天下人對他十分憎惡,稱他為「饕餮」,這四個家族造成了社會的災難,帝堯卻沒能趕走他們。舜知道後,開啟城門,把這四家都流放到四方邊遠地區,讓他們去抵禦四方妖怪。壞人趕跑了,社會也安定了。 驩兜推薦共工,帝堯認為不行,但還是讓他試任主管百工的工師。共工果然放肆地幹壞事。四嶽推薦鯀治理洪水,帝堯認為不行,在四嶽的要求下,讓他試試,九年都沒成功。三苗部落居住於江淮和荊州,一再反叛。舜向帝堯建議,將共工流放到幽陵,使其變化北狄;將驩兜流放到崇山,使其變化南蠻;將三苗流放到三危,使其變化西戎;將鯀流放到羽山,以改變東夷的風氣。這四個人懲處以後,天下人都信服了舜。 舜50歲時,堯年紀大了,經過二十年的考察,堯知道舜的能力和德行足以勝任共主,堯就要舜代行共主政務,自己就到四方去巡視。舜首先觀察天象,以擺正日月五星的位置。進而祭祀上帝、名山大川和各種神祇。又選擇吉日,接見四嶽和各方首領。舜又四方巡視。以後,舜每五年巡視天下一次,其餘時間,讓各地君長到京城朝見。舜將天下劃為-{並}-、冀、幽、營、兗、青、徐、荊、揚、豫、梁、雍共十二州,以河道確定各州的邊界。 ===受禪共主=== 舜58歲時,舜攝政共主有8年,帝堯逝世,舜於服喪三年後,就讓共主之位給堯的兒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人心不服,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卻不理會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狀到舜那裡,民間編了許多歌謠頌揚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裡。舜覺得人心所向,天意所歸,無法推卸,遂回到都城正式登上共主之位《史記》。不過,傳說中舜的都城與堯的都城不在一個地方。據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引皇甫謐所說;“舜所營都,或-{雲}-蒲坂。”而「蒲坂」在唐代是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 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原已舉用的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后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 舜要求十二州的長官們發揚堯的美德,以仁義治民,排斥用花言巧語獻媚的小人,使外邦部落都來歸附。帝舜問四嶽:「你們看有誰能擔當中朝的重任?」四嶽都說:「如果讓禹擔任司空,一定能做出成績。」帝舜說:「好!禹啊,你就擔任司空,負責治水,好好努力吧!」禹磕頭辭讓,推薦棄、契或皋陶擔任。帝舜說:「這些人都很有才幹,但這件事還是你去做吧!」接下來,帝舜指著棄(周部落的祖先)說:「棄,百姓已開始缺糧,你就擔任農官(后稷),督促人們按節令播種穀物。」又對契(商部落的祖先)說:「契,現在百姓還不夠親近,人倫關係也沒有理順,你就擔任司徒,去誠敬地推行五教,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辦事一定要寬厚呀!」又對皋陶說:「皋陶,現在蠻夷侵擾華夏,壞人為非作歹,你就擔任司法官(士),處刑要讓人信服,流放罪分為不同等級,而遠近不同。-{只}-有公正明允,才能取得民眾的信任。」帝舜接著逐個徵求大臣們的意見,任命垂擔任管理百工的共工,任命益擔任管理山林川澤的朕虞,任命朱虎、熊羆為益的副手,任命伯夷擔任主持宗廟祭祀的秩宗,任命夔擔任管理詩歌音樂的典樂,任命龍擔任負責內外傳達的納言,並分別對每個人提出了具體的希望要求。最後,帝舜對十二牧、四嶽和新任命的六位主官說:「喂!你們二十二人要各自嚴守其職,審慎地順從天意行事。」帝舜還規定對官員三年考察一次政績,三次考核決定提升或處罰。 透過這樣的整頓,“庶績鹹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上述大小官員都努力建功立業,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功勞成就最大,他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劈開很多山嶺,鑿山通澤,疏導河流,引導洪水流入大海,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確定九州的劃分,各自按規定前來朝貢。當比之時,“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在五千裡的範圍內,無論是南邊的交趾,西邊的戎、析支、渠廋、氐、羌,北邊的山戎、北發、息慎,還是東邊的長夷、鳥夷,都受到安撫,天下人全都感戴帝舜的功德。 === 篡奪說 === 另有傳說稱,當時正值帝堯的中原華夏酋邦國家發生危機、統治即將瓦解之世,以舜和益為首的東夷與其他氏族部落,正欲篡奪堯的帝位。於是舜便在堯的面前誹謗丹朱,挑撥其父子關係。舜並設法說動帝堯,把丹朱派到離堯較遠的南邊丹水流域做諸侯。有說是流放,故《竹書》有“后稷放帝朱於丹水”的記載。 舜代理堯執政後,囚禁了堯,為了不讓堯的兒子丹朱知道事情真相,阻止丹朱看望堯,《竹書》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並逼迫堯禪位於他,丹朱知道後,率三苗之兵伐舜,雙方在丹浦展開大戰。郭濮在-{注}-《山海經·海外南經》中說:“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和“舜伐三苗”的記載。巨人部落首領夸父是丹朱的得力大將,“逐日”誤入大澤而死,以射箭聞名的后羿部落助陣帝舜,因此丹朱在失去夸父這一重要助力的情況下,在與帝舜爭奪帝位的戰爭中失敗。丹朱戰敗後,其後裔向河南、湖南、河北、山東等地遷移。由於這次大戰雙方傷亡都很大,後來丹朱被描畫成“凶神”或主管災禍的“邪神”,甚至有一支後代被稱為“狸姓”,遇到災荒之年朝廷還要請狸姓人出來代為祈禱消災。《國語·周語上》:“有神降於莘。”惠王問內史過,內史過以為丹朱之神,請使太宰帥狸姓,奉犧牲粢盛往焉。韋昭注:“狸姓,丹朱之後也。” 帝堯崩後,丹朱才回到中原地區去奔喪,因舜的“謙讓”,曾稱帝三年,故《竹書紀年》、《山海經》等古籍稱丹朱為“帝丹朱”。但大臣們全跑到南河之南朝覲舜而不朝覲丹朱。於是,舜曰“天也”,便順應天意和人民的呼聲登上了帝位。這就是“堯舜禪讓”。因丹朱作為三苗部落首領並且曾稱帝三年,故在南方的地位崇高,被湖南、廣東等地民眾被奉為衡山皇、丹朱皇。舜則把丹朱封到房地為諸侯。《竹書紀年》則稱“丹諸(朱)闢(避)舜於房”,就是說丹朱尊父命而讓天下於舜,自己遠避於房地。 ===身後=== 帝舜以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為帝妃,娥皇無子,女英生子商均,另有庶子八人s:太平御覽/0081引皇甫謐《帝王世紀》。帝舜83歲年老時,知道自己的弟弟象和兒子商均都不肖、不成器,於是向上天薦告以禹繼承帝位,就確定了威望最高的禹為繼任者,並由禹來攝行政事,實行禪讓。17年後,即在帝位39年,帝舜在南方巡狩途中逝世,死於蒼梧之野,安葬於九嶷山南側(又稱蒼梧山,今湖南寧遠縣境內,錢穆先生認為在湖北北部的漢水流域),稱為「零陵」,終年一百零一歲。 == 後世紀念 == === 陵墓及祭祀 === * 舜陵,位於湖南省寧遠縣南30公里九嶷山。因山有九峰相似而得名,峰景奇妙。陵墓前建廟,後設碑亭一座,亭內豎隸書「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一座。附近有石雕俑群。 * 舜帝陵廟,位於中國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北相鎮楊包村西,是舜帝的陵和廟,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舜王廟,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王壇鎮舜王山,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道教 === 道教中認為地官大帝為(舜),與天官大帝(堯)、水官大帝(禹),合稱三官大帝。中元節為地官大帝誕。 === 儒家 === 舜與堯一樣,禪位讓賢,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裡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蹟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 孝感動天 === 虞舜性至孝。父頑,母嚚,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 其他 === 舜曾先後以農耕、漁業、陶工、商貿為生。《五帝本紀》-{雲}-:“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尚書大傳》曰:“販於頓丘,就時負夏”。柳詒徵所著《中國商業史》稱舜為「商業家之鼻祖」。 ==堯舜禹非禪讓說== 《竹書紀年》等書記載:舜囚禁了堯並奪取大位,禹又逼迫舜讓位。堯、舜、禹之間都是武力脅迫,並不是和平禪讓。 後世亦有人懷疑堯、舜、禹所謂的禪讓,曹丕篡奪漢獻帝之後,感歎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李白的《遠別離》說:“堯幽囚,舜野死。” == 史料記載 == 周朝的記載: :《中庸》:子曰: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 :《孟子》: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墨子》:古者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 :《管子》:舜非嚴刑罰,重禁令,而民歸之矣。 :《韓非子》之《說疑》:舜偪堯,禹偪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 :《竹書記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秦朝後之記載: :漢朝典籍《史記》中說:“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又說:“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 :元朝典籍記載《二十四孝》舜也是二十四孝中,孝感動天的主角。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張祥龍:〈舜孝的艱難與時間性 〉. ; 維基文庫 * * 《舜典》 == 參見 == * 媯姓 * 三皇五帝 * 三官大帝 Category:中國傳說時代君主 Category:二十四孝 ~ S S Category: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Category:道教尊神 Category:中國人物神 Category:神話中的人瑞 Category:存在與否有爭議的中國人物
葛洪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是晉朝時代的陰陽家,醫學家、博物學家和製藥化學家,煉丹術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國哲學史、醫藥學史以及科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相傳《靈寶經》內中經文,為葛玄傳給鄭隱,鄭隱傳給葛洪,後轉傳予葛巢父。 ==生平== 葛洪283年生於句容縣,家中原為三國吳國門閥。其祖葛奚曾經在孫吳擔任大鴻臚,叔祖父是三國時方士葛玄(亦稱葛仙翁),他曾跟隨左慈學習鍊丹及長生術,是南方的道教領袖。父親葛悌,入晉後,曾為邵陵郡太守。葛洪是家中第三子,13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生性寡慾,不好榮利,窮覽典籍,尤好神仙導引之法。他本來想成為一個儒者,博覽了經史子集,但是後來對神仙導引之法產生了興趣,師從葛玄弟子鄭隱學習煉丹術《晉書》〈葛洪傳〉:「從祖玄,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以其煉丹秘術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焉。」。 他取字稚川,別號抱朴子,以示抱樸守質,不為物慾所誘惑之志。 西晉太安二年(303年),葛洪參加了平息在揚州石冰領導的農民起義有功,被任命為伏波將軍,又賜關內侯。 晉惠帝光熙元年(306年),鎮南將軍劉弘任命嵇含為廣州刺史,嵇含推薦葛洪當他的參軍。葛洪先至廣州,但嵇含遇害後,他遂至羅浮山隱居。在廣州多年感到“榮位勢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去其不可留也。”(《抱朴子外篇·自敘》),於是隱居於廣東省羅浮山中採藥,煉丹,對許多病例做了非常細緻的觀察。 後葛洪拜南海太守鮑靚為師,學習煉丹術,受《石室三皇文》。又娶鮑靚之女,擅長灸法的鮑姑為妻。 愍帝建興二年〈313年〉,葛洪回到鄉裡,但仍然隱居不仕。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寫成《抱朴子》內外篇。 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受王導之召,補州主簿,後遷諮議將軍。咸和六年(331年),廣州刺史鄧嶽表葛洪為東官太守,辭不就。咸和七年,聽說交趾郡(今越南)出產丹砂,向成帝要求出任句屚縣令,得到成帝的同意,遂舉家南行。至廣州時,刺史鄧嶽將他留下,葛洪於是隱居在羅浮山煉丹。《晉書》〈葛洪傳〉:「以年老,欲煉丹以祈遐壽。聞交阯出丹,求為句漏令。帝以洪資高,不許。洪曰:“非欲為榮,以有丹耳。”帝從之。洪遂將子姪俱行,至廣州,刺史鄧嶽留不聽去,洪乃止羅浮山煉丹。嶽表補東官太守,又辭不就。嶽乃以洪兄子望為記室參軍。在山積年,優遊閉養,著述不輟。」最後在此過世。 葛洪晚年在杭州葛嶺(葛嶺因此得名)結廬煉丹,現當地仍有抱朴道院,殿內正中供奉葛洪祖師像。 === 卒年 === 葛洪的壽命跟生卒年份有三種說法。 * 第一說,《晉書》〈葛洪傳〉說他年八十一歲,據此,他卒於東晉興寧元年(363年)。葛洪所著《神仙傳》中曾記載,平仲節於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年)五月一日去世,因此葛洪去世應晚於345年,可作旁證。 * 第二個說法來自《太平寰宇記》引袁彥伯《羅浮記》稱,葛洪卒時年六十一,亦即東晉康帝建元元年〈343年〉。《晉書》〈葛洪傳〉記載,他曾在死前致書鄧獄,自稱將遠行,鄧獄前往時他已經過世《晉書》〈葛洪傳〉:「洪博聞深洽,江左絕倫,著述篇章,富於班馬。又精辯玄賾,析理入微。後忽與嶽疏雲:當遠行尋師,剋期便發。嶽得疏,狼狽往別。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嶽至,遂不及見。」。據清萬斯同的《東晉方鎮年表》,鄧獄卒於建元二年〈344年〉,據此說,葛洪應卒於建元元年〈343年〉。 * 第三個說法是民國錢穆作《葛洪年歷》,考訂葛洪年紀應不到六十歲。 == 著作 == === 道書 === ==== 抱朴子 ==== thumb|《抱朴子》內篇,宋紹興二十二年臨安府榮六郎書籍鋪刻本 《抱朴子》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貨之事”,並具體記載了煉丹方法,為現存歷史時期較早的煉丹術著作;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思想基本上是以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 === 醫書 === ==== 肘後方 ==== 《肘後救卒方》共八卷70篇,為中醫方劑學名著。 === 其他作品 === thumb|《西京雜記》 他的其他著作,留下的有《夢林玄解》和《神仙傳》等,其他大多數著作都已失傳。 ==影響== 他一生的主要活動是從事煉丹和醫學,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論家,又是一位從事煉丹和醫療活動的醫學家。葛洪敢於“疑古”,反對“貴遠賤今”,強調創新,認為“古書雖多,未必盡善”,並在實際的行醫、煉丹活動中,堅持貫徹重視實驗的思想,這對於他在醫學上的貢獻是十分重要的。葛洪閱讀大量醫書,並注重分析與研究,在行醫實踐中,總結治療心得並蒐集民間醫療經驗,以此為基礎,完成了百卷著作《玉函方》。由於卷帙浩繁,難於攜帶檢索,便將其中有關臨床常見疾病、急病及其治療等摘要簡編而成《肘後救卒方》3卷,使醫者便於攜帶,以應臨床急救檢索之需,故此書堪稱中醫史上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 。 他是第一個將狂犬的腦子敷在狂犬病人傷口上來醫治狂犬病的人。葛洪《肘後方》記載用狂犬腦組織治療狂犬病,「殺所咬犬,取腦敷之,後不復發。」並且,他提出用青蒿(黃花蒿)來醫治瘧疾。葛洪《肘後方》記載「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後來屠呦呦等人就是被他的《肘後備急方》啟發,而想到不應該用高溫提取青蒿素,最終成功。他在《肘後備急方》中亦記載到用硫磺、柳樹葉等醫治瘡。肘後備急方記載「又方,煮柳葉,若皮,洗之亦可,納少鹽,此又療面上瘡。」、「又末硫黃敷上」 葛洪對化學頗有研究。他發現了汞的氧化還原反應。他亦發現膽礬(五水合硫酸銅)能化金銅,即硫酸銅加鐵置換出銅的氧化還原反應。 。 == 延伸閱讀 == == 參考文獻 == == 參見 == * 《抱朴子》 ** 九字真言 * 《肘後方》 * 《神仙傳》 Category:道教人物 Category:晉朝醫學家 Category:中國鍊金術師 Category:東晉人 Category:西晉人 Category:廣州歷史人物 Category:鎮江人 H洪 Category:4世紀歷史學家
易這個字在甲骨文中的本意是指“蜥蜴”,並特指蜥蜴中的變色龍,因此衍生出“變化”這個含義。易經裡“易”的含義有三個,“變易”,“簡易”,“不易”。 易也是百家姓之一,始祖為齊桓公寵臣巫雍,字易牙。河北有易縣,易水河,一說,日月為易(日月亦為「明」,艮卦為光明象,此義從連山易之階段即有之)。 ==參看== *易經 *百家姓 ==外部連結== * (百家講壇官方頻道) Category:易經
有限狀態機
有限狀態機(,縮寫:FSM)又稱有限狀態自動機(,縮寫:FSA),簡稱狀態機,是表示有限個狀態以及在這些狀態之間的轉移和動作等行為的數學計算模型。 == 概念和術語 == 狀態儲存關於過去的資訊,就是說:它反映從系統開始到現在時刻的輸入變化。轉移指示狀態變更,並且用必須滿足確使轉移發生的條件來描述它。動作是在給定時刻要進行的活動的描述。有多種型別的動作: ;進入動作():在進入狀態時進行 ;退出動作():在退出狀態時進行 ;輸入動作:依賴於當前狀態和輸入條件進行 ;轉移動作:在進行特定轉移時進行 FSM(有限狀態機)可以使用上面圖1那樣的狀態圖(或狀態轉移圖)來表示。此外可以使用多種型別的狀態轉移表。下面展示最常見的表示:當前狀態(B)和條件(Y)的組合指示出下一個狀態(C)。完整的動作資訊可以只使用腳註來增加。包括完整動作資訊的FSM定義可以使用狀態表。 :: 狀態轉移表 當前狀態→條件↓ 狀態A 狀態B 狀態C 條件X … … … 條件Y … 狀態C … 條件Z … … … 除了建模這裡介紹的反應系統之外,有限狀態自動機在很多不同領域中是重要的,包括電子工程、語言學、電腦科學、哲學、生物學、數學和邏輯學。有限狀態機是在自動機理論和計算理論中研究的一類自動機。在電腦科學中,有限狀態機被廣泛用於建模應用行為、硬體電路系統設計、軟體工程,編譯器、網路協議、和計算與語言的研究。 == 分類 == 有兩個不同的群組:接受器/識別器和變換器。 === 接受器和識別器 === 接受器和識別器(也叫做序列檢測器)產生一個二元輸出,說要麼“是”要麼“否”來回答輸入是否被機器接受。所有FSM的狀態被稱為要麼接受要麼不接受。在所有輸入都被處理了的時候,如果當前狀態是接受狀態,輸入被接受,否則被拒絕。作為規則,輸入是符號(字元);動作不使用。圖2中的例子展示了接受單詞"nice"的有限狀態自動機,在這個FSM中唯一的接受狀態是狀態7。 機器還可以被描述為定義了一個語言,它包含了這個機器所接受而非拒絕的所有字詞;我們稱這個語言被這個機器接受。透過定義,FSM接受的語言是正則語言 - 就是說,如果一個語言被某個FSM接受,那麼它是正則的(cf. Kleene的定理)。 ==== 開始狀態 ==== 開始狀態通常用“沒有起點的箭頭”指向它來表示Sipser,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2006), p. 34 : 接受狀態(或稱最終狀態)是一個機器回報到目前為止,輸入字串屬於它所接受的內容之狀態。狀態圖中通常將其標示為雙圓圈。 開始狀態也可以是接受狀態,此情況下自動機會接受空字串。如果開始狀態不是接受狀態,且沒有可以連到任何接受狀態的箭頭,那麼此自動機就不會「接受」任何輸入。 一個接受狀態的例子如圖3:一臺判斷輸入二進位字串是否含有偶數個0的 確定有限自動機(DFA)。 S1 代表著已經輸入了偶數個0,因此S1 即為接受狀態(同時亦為開始狀態)。若輸入含有偶數個0(包含沒有0的字串),則此機器會以接受狀態來結束。 被這臺DFA接受的字串,舉例來說是ε(空字串), 1, 11, 11…, 00, 010, 1010, 10110…等等。 === 變換器 === 變換器使用動作基於給定輸入和/或狀態生成輸出。它們用於控制應用。常分為兩種型別: ==== Moore機 ==== 只使用進入動作的FSM,就是說輸出只依賴於狀態。Moore模型的好處是行為的簡單性。圖1的例子展示了一個電梯門的Moore FSM。這個狀態機識別兩個命令:“command_open”和“command_close”觸發狀態變更。在狀態“Opening”中的進入動作 (E:)開啟電機開門,在狀態“Closing”中的進入動作以反方向開啟電機關門。狀態“Opened”和“Closed”不進行任何動作。它們訊號通知外部世界(比如其他狀態機)情況:“門開著”或“門關著”。 ==== Mealy機 ==== 只使用輸入動作的FSM,就是說輸出依賴於輸入和狀態。Mealy FSM的使用經常導致狀態數目的簡約。在圖4中的例子展示了實現同上面Moore機同樣行為的Mealy FSM(行為依賴於實現的FSM執行模型,比如對虛擬FSM可工作但對事件驅動FSM不行)。有兩個輸入動作(I:):“開啟電機關門如果command_close下達”和“反向開啟電機開門如果command_open下達”。 在實踐中經常使用混合模型。 進一步可區分為確定型(DFA)和非確定型(NDFA、GNFA)自動機。在確定型自動機中,每個狀態對每個可能輸入只有精確的一個轉移。在非確定型自動機中,給定狀態對給定可能輸入可以沒有或有多於一個轉移。這個區分在實踐而非理論中更有用,因為存在演算法把任何NDFA轉換成等價的DFA,儘管這種轉換一般會增加自動機的複雜性。 只有一個狀態的FSM叫做組合FSM並只使用輸入動作。這個概念在多個FSM要一起工作的情況下是有用的,這時把純組合部分看作一種形式的FSM來適合設計工具可能是方便的。 == FSM邏輯 == FSM的下一個狀態和輸出是由輸入和當前狀態決定的。FSM邏輯在圖5中展示。 == 數學模型 == 依據型別不同有多種定義。接受器有限狀態機是五元組 (\Sigma, S, s_0, \delta, F),這裡的: * \Sigma是輸入字母表(符號的非空有限集合)。 * S是狀態的非空有限集合。 * s_0是初始狀態,它是S的元素。在非確定有限狀態自動機中,s_0是初始狀態的集合。 * \delta是狀態轉移函式:\delta: S \times \Sigma \rightarrow S。 * F是最終狀態的集合,S的(可能為空)子集。 變換器有限狀態自動機是六元組(\Sigma, \Gamma, S, s_0, \delta, \omega),這裡的: * \Sigma是輸入字母表(符號的非空有限集合)。 * \Gamma是輸出字母表(符號的非空有限集合)。 * S是狀態的非空有限集合。 * s_0是初始狀態,它是S的元素。在非確定有限狀態自動機中,s_0是初始狀態的集合。 * \delta是狀態轉移函式:\delta: S \times \Sigma \rightarrow S。 * \omega是輸出函式。 如果輸出函式是狀態和輸入字母表的函式(\omega: S \times \Sigma \rightarrow \Gamma),則定義對應於Mealy模型,它可以建模為Mealy機。如果輸出函式只依賴於狀態 (\omega: S \rightarrow \Gamma),則定義對應於Moore模型,它可建模為Moore機。根本沒有輸出函式的有限狀態機叫做半自動機或轉移系統。 == 最佳化 == 最佳化一個FSM意味著縮減狀態機的狀態數目,同時保證狀態機能實現同樣功能。一種可能是使用真值表或Moore簡約過程。另一種可能是無環FSA的自底向上演算法 。 == 實現 == === 硬體應用 === 在數位電路中,FSM可以用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邏輯閘和觸發器或繼電器來建造。更明確的說,硬體實現要求暫存器來儲存狀態變數,確定狀態轉移的一塊組合邏輯,和確定FSM輸出的另一塊組合邏輯。一類經典硬體實現是Richards 控制器。 === 軟體應用 === 下列概念經常用來建造有有限狀態機的軟體應用: * 事件驅動FSM * 虛擬FSM (VFSM) * 基於自動機程式設計 == 參考文獻 == == 參考書目 == * Wagner, F., "Modeling Software with Finite State Machines: A Practical Approach", Auerbach Publications, 2006, ISBN 0-8493-8086-3. * Samek, M., Practical Statecharts in C/C++, CMP Books, 2002, ISBN 1-57820-110-1. * Samek, M., Practical UML Statecharts in C/C++, 2nd Edition , Newnes, 2008, ISBN 0-7506-8706-1. * Cassandras, C., Lafortune, S., "Introduction to Discrete Event Systems". Kluwer, 1999, ISBN 0-7923-8609-4. * Timothy Kam, Synthesis of Finite State Machines: Functional Optimiz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1997, ISBN 0-7923-9842-4 * Tiziano Villa, Synthesis of Finite State Machines: Logic Optimiz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1997, ISBN 0-7923-9892-0 * Carroll, J., Long, D. , Theory of Finite Automata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Formal Languages.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1989. * Kohavi, Z., Switching and Finite Automata Theory. McGraw-Hill, 1978. * Gill, A.,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Finite-state Machines. McGraw-Hill, 1962. * Ginsburg, S., An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Machine Theory. Addison-Wesley, 1962. == 外部連結 == * Description from the Free On-Line Dictionary of Computing * NIST Dictionary of 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tures entry * Hierarchical State Machines * Round-trip Engineering State Machines * Using state machin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 Flash based demonstration of Finite State Machines being used in regular expressions * "Moore or Mealy model?" 關於使用Moore和Mealy模型的區別的細節,包括執行例子 == 參見 == * 自動機 * 確定有限狀態自動機 * 非確定有限狀態自動機 * Mealy機 * Moore機 * 演算法狀態機 Category:自動機 Category:編譯原理 Category:數位電子
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主要指用來執行或控制硬體所開發的計算機軟體,如作業系統、直譯器、編譯器、資料庫管理系統、公用程式等面向開發者的軟體。 系統軟體一詞常與系統程式(system program)混用,狹義而言,系統程式指的是作業系統設計,以及與作業系統相關的程式,例如行程排班、記憶體管理、行程通訊、平行程式、驅動程式等等;廣義來說,系統程式泛指與計算機系統相關的程式設計,例如嵌入式系統、組合語言程式設計、C語言程式設計、Linux核心程式設計等等;而系統軟體主要指的是輔佐系統程式能夠在電腦上執行或執行特定工作(例如除錯、行程排班)等等的工具程式。 常見的系統軟體包含: * 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負責控制與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並提供使用者操作介面,讓使用者可與計算機互動的系統軟體,例如:UNIX、Linux、OS X、Microsoft Windows。 * 編譯器(compiler):將程式語言撰寫的程式碼,轉換成計算機可識讀的機器語言,產生可執行檔案,例如:GNU C Compiler(GCC)、LLVM,現今許多編譯器包含了編譯、組譯與連結等多種系統程式功能。 * 直譯器(interpreter):能夠把高階程式語言逐行直接轉譯執行,而非將所有內容都轉譯後才執行。 * 連結器(linker):將由編譯器或組譯器產生的目的檔和外部程式庫連結為一個可執行檔案。 * 載入器(loader):負責將程式載入到記憶體中,並配置記憶體與相關引數,使之能夠執行,現今許多整合開發環境(IDE)整合了編譯器與載入器,使的開發人員可以在編譯後立即執行測試結果。 * 組譯器(assembly):將用組合語言編寫,或是編譯器轉換過程中產生的組合語言檔案,轉換成機器語言檔案。 * 除錯器(debugger):用於偵錯其它程式,能夠讓程式碼在指令組模擬器(ISS)中可以檢查執行狀況以及選擇性地執行(例如設定中斷點)。 * 硬體驅動程式(driver):它提供了一個軟硬體介面,讓電腦軟體可以與硬體互動的程式。 * 公用程式(utility software):管理電腦的許多工具程式,如:檔案管理程式、格式化工具、磁碟管理。 ==註釋== == 參見 == * 電腦軟體 * 應用軟體 * 作業系統 * 編譯器 * 直譯器 * 載入器 * 驅動程式 == 外部連結 == * System Software: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Programming(3rd Edition) * Advanced Programming in UNIX Environment
正則文法
在電腦科學中,正則文法是產生式規則取下述形式的一種形式文法(N, Σ, P, S): # A -> a ,此處的A是N中的非終結符號,a是Σ中的終結符號; # A -> aB,此處的A和B是N中的非終結符號,a是Σ中的終結符號; # C -> ε,此處的C是N中的非終結符號。 下面給出一個正則文法的例子: 文法G = (N, Σ, P, S),其中N = {S, A},Σ = {a, b, c},S是起始符號,P包含下述規則: :S -> aS :S -> bA :A -> ε :A -> cA 這個文法描述的語言也可以用正規表示式a*bc* 來表達。 正則文法描述的語言構成了正則語言類,正則語言類中的語言也可以由有限狀態自動機或正規表示式來表達。 ==相關條目== * 喬姆斯基譜系 * 正則語言 * 正規表示式 * 有限狀態自動機 Category:編譯原理 Z
會計方法
會計方法是指從事會計工作所使用的各種技術方法,是用來核算和監督會計物件的手段。 會計方法可以包括財務會計的方法和管理會計的方法。財務會計的方法包括會計核算的方法,會計分析的方法和會計檢查的方法。會計分析的方法的外延為經濟活動分析學;會計檢查的方法內涵為查賬學,也可以外延為審計學。管理會計的方法主要包括會計預測、決策和控制的方法。 == 會計入賬的方法 == * 現金概念賬,又稱收付實現制(Cash basis) * 應計會計制,又稱權責發生制(Accrual basis) == 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 == * 設定帳戶 * 複式記賬 * 填制憑證 * 稽核憑證 * 登記賬簿 * 成本計算 * 財產清查 * 編制財務報告 == 會計分析的方法 == * 比較分析法 * 比率分析法 * 因素分析法 == 參考文獻 == Category:會計學術語 Category:會計準則
2001年
2001年是21世紀和3千紀的第一年,2000年代的第二年。 == 大事記 == === 1月 === * 1月1日——希臘開始使用歐元。 * 1月6日——投票。 * 1月10日——1時0分3秒,中國第二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二號飛船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於同月16日19時22分,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 1月15日——基於Wiki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維基百科」正式成立、上線。 * 1月16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國防部長、解放剛果民主力量同盟領導人洛朗·卡比拉在總統府遇刺。 * 1月20日——喬治·沃克·布希就任美國總統。 * 1月23日——天安門自焚事件,5人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進行自焚行為。新華社於事發當日通報稱五名法輪功學員在天安門廣場自焚,但是法輪功方面拒絕為這起事件負責。 === 2月 === * 2月1日——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宣佈布城成為馬來西亞第三個聯邦直轄區。 * 2月4日——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為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主持開幕典禮。 * 2月9日——他信·西那瓦就任泰國總理。 * 2月26日——歐洲聯盟決定擴大。 * 2月27日——由亞洲25國與澳大利亞發起的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博鰲成立。 === 3月 === * 3月1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證實塔利班毀滅了位於巴米揚的兩座五世紀的大佛像。 * 3月23日—人類第一座多個模組的太空站,和平號空間站墜入地球。 === 4月 === * 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一架美軍EP-3偵察機,與一架中國殲-8發生碰撞,中國戰機墜毀,機師王偉下落不明,而美國的軍機則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 * 4月1日——荷蘭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 4月1日——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塞維奇被捕。 * 4月16日——第一個3G電話經由英國的沃達豐網路撥出。 * 4月19日至4月22日——越南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農德孟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兼越共中央軍委書記。 * 4月24日——投票。 * 4月26日——小泉純一郎就任日本首相。 * 4月28日——第一位太空遊客:來自美國加州的商人丹尼斯·蒂託,乘坐俄 「聯盟TM-32」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 5月 === === 6月 === * 6月1日——尼泊爾王室血案:尼泊爾國王畢蘭德拉、-{王后}-等多名皇室人員遇刺被殺,由王儲狄潘德拉繼任國王,但因狄潘德拉重傷且昏迷不醒,而由叔叔賈南德拉代掌國政。 * 6月4日——繼位第3天的尼泊爾國王狄潘德拉傷重不治,由叔叔賈南德拉繼任國王。 * 6月28日——中華民國立法院三讀透過「金融控股公司法」,自11月1日起實施。開啟臺灣金融控股時代,以及民進黨政府一次與二次金改。 * 6月29日——國立嘉義高階中學最後一屆體育班畢業。 === 7月 === * 7月1日——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週年大會上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 7月13日——北京贏得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 7月1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6屆締約方會議續會召開。 * 7月17日——中國廣西南丹縣煤礦礦井滲水事故,81人死亡。國務院經調查後,南丹縣委書記萬瑞忠被依法判處死刑。 * 7月29日——中度颱風桃芝侵襲臺灣,重創中部。 === 8月 === * 8月24日——越洋航空236號班機事故。 === 9月 === * 9月1日——歌舞伎町大樓火災事故:發生於日本東京都新宿區歌舞伎町,造成44人死亡。 * 9月11日——九一一事件:恐怖份子劫持波音767和波音757-200等四架飛機撞入美國世界貿易中心及五角大廈,造成近3000人死亡。 * 9月16日至9月19日——中度颱風納莉侵襲臺灣,造成北臺灣九一七水災。 * 9月23日——2001年澳門立法會選舉投票日。 * 9月25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與美國總統小布殊會晤,表示在反恐戰爭中,日本堅決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 === 10月 === * 10月4日——西伯利亞航空1812號班機空難。 * 10月23日——美國蘋果公司推出數位音樂播放器iPod,使音樂界從1979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攜帶型機械式音樂播放機Walkman以來重大的變革。 * 10月25日——微軟公司開發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Windows XP正式上市。其名字「XP」的意思是英文中的「體驗」(experience)。 * 10月2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7屆締約方會議召開。 === 11月 === * 11月10日——中國大陸與臺灣獲準於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11月12日——美國航空587號班機在紐約附近墜毀,265人罹難。 * 11月24日——十字航空3597號班機空難發生。 * 11月27日——美國宇航員透過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直接探測到太陽系以外的一個擁有大氣的行星。 === 12月 === * 12月7日——塔利班向坎大哈新政權繳械。 * 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12月13日——印度國會遭到恐怖攻擊,造成14人死亡。 * 12月27日——美國正式宣佈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 12月27日——新加坡受熱帶風暴畫眉吹襲,這是該國自立國以來首次受熱帶氣旋吹襲。 == 出生 == === 1月 === *1月1日—— **蔣依依,中國女演員 **Winter,韓國女子團體Aespa成員 * 1月5日——錢正昊,中國男歌手 * 1月7日——洪珮雲,中國偶像團體SNH48的成員 * 1月9日—— **靈超,ONER成員、偶像練習生參賽者 **羅德里戈·戈埃斯,巴西足球運動員 **埃裡克·加西亞,西班牙足球運動員 * 1月14日——西山憐那,日本女子團體AKB48 Team A的前成員 * 1月15日——羅暐捷,臺灣棒球運動員 * 1月21日——金炫佑,韓國男子團體TRCNG成員 * 1月22日——李權哲,中國男子團體樂華七子成員 * 1月24日——金基重,韓國男子團體IM成員 * 1月28日—— **荒卷美咲,日本女子團體HKT48成員 **黎瑋妮,馬來西亞童星歌手 * 1月29日—— **李大輝,韓國男子團體AB6IX成員 **嶽政華,臺灣棒球運動員 === 2月 === * 2月2日——牧野真莉愛,日本女子偶像組合「早安少女組。」第十二期成員 * 2月3日——里斯·威廉斯,是一名英格蘭足球運動員,現時效力英超球隊利物浦 * 2月4日——春名風花,日本女演員、童星 * 2月5日——金珉周,韓國女子團體IZ*ONE成員 * 2月8日——梁精寅,韓國男子團體Stray Kids成員 * 2月14日——王彥程,臺灣棒球運動員 * 2月21日——楊沛宜,中國女童星 * 2月22日——橫山玲奈,日本女子偶像組合「早安少女組。」第十三期成員 * 2月27日——安山,韓國女子射箭運動員 * 2月28日——莊達菲,中國女演員 === 3月 === * 3月9日——全昭彌,韓國女歌手 * 3月11日——姜敏周,韓國女子團體公園少女成員 * 3月13日—— **崔範奎,韓國男子團體TXT成員 **裴秀珉,韓國女子團體STAYC 成員 *3月14日——王靖儀,韓國女子團體公園少女成員 * 3月15日——長谷川玲奈,日本女子團體NGT48成員 * 3月16日——湯智鈞,臺灣男子射箭運動員 * 3月17日—— * 黃莑茗,臺灣男子團體AcQUA源少年成員 * 金秀潤,韓國女子團體Rocket Punch成員 *3月19日——宋恩奭,韓國男子團體RIIZE成員 * 3月20日——費沁源,中國偶像團體SNH48的成員 * 3月27日——永野芹佳,日本女子團體AKB48成員 === 4月 === * 4月3日——下尾美羽,日本女子團體AKB48成員 * 4月5日—— **蔡元彬,韓國女演員 **李義雄,韓國男子團體炯燮x義雄成員 * 4月6日——林瑞鈞,臺灣棒球運動員 * 4月9日——餘謙,臺灣棒球運動員 * 4月11日——朵莉,臺灣女子團體PINK FUN成員 * 4月17日——申留眞,韓國女子團體ITZY成員 * 4月18日——符涵芊,馬來西亞女子團體巧千金的成員 * 4月23日——蔡宏麟,臺灣撞球選手,亦是業餘摩托車手,現任達美樂員工 * 4月25日——尹燦榮,韓國男演員 *4月26日——莉美,韓國女子團體Cherry Bullet成員 *4月30日——許皓鋐,臺灣男子職業九段圍棋棋士 === 5月 === * 5月7日——丁真珍珠,中國大陸網路紅人,歌手 * 5月8日——影山優佳,日本女子團體日向坂46成員 * 5月11日—— **昆拉武特·威提訕,泰國男子羽球運動員 **劉始遇,韓國男子團體TRCNG成員 **張聖豪,臺灣棒球運動員 * 5月12日——早坂紬,日本女子團體AKB48 Team 8的前成員 * 5月14日——申藝燦,韓國男子團體1THE9成員 * 5月15日——聖恩,臺灣女子團體PINK FUN成員 * 5月20日——後藤萌咲,日本女子團體AKB48 Team B的成員 * 5月24日——吳君奕,臺灣棒球運動員 * 5月29日——莊玉彬,臺灣棒球運動員 === 6月 === * 6月4日—— **Choerry,韓國女子團體本月少女成員 **久保建英,日本足球運動員 * 6月5日——李彩領,韓國女子團體ITZY成員 * 6月8日——黃淑蔓,香港女歌手 * 6月13日—— ** Nicole,臺灣女子團體PINK FUN成員 ** 成韓彬,韓國限定男團ZEROBASEONE成員 * 6月18日—— **矢吹奈子,日本女子偶像團體HKT48 Team H成員,兼任IZ*ONE的成員 **加布裡埃爾·馬丁內利,巴西足球運動員 * 6月25日——平手友梨奈,日本女演員,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櫸坂46前成員 * 6月30日——奈良岡功大,日本男子羽球運動員 === 7月 === * 7月1日——李秀敏,韓國女演員 * 7月4日——冉承霖,臺灣棒球運動員 * 7月10日——伊莎貝拉·莫娜,美國女演員和歌手 * 7月16日——賴彥伯,臺灣男演員和歌手 * 7月25日—— **查瓦林·佩德皮裡亞旺,泰國演員及歌手,Domundi TV成員 **周昌煜,韓國男子團體DRIPPIN成員 * 7月26日——鄭宗哲,臺灣棒球運動員 * 7月31日——盧正義,韓國女演員 === 8月 === * 8月1日——樸蒔恩,韓國女演員 * 8月4日——蘇雅琳, 香港女子組合COLLAR成員 * 8月7日—— **大西流星,日本男子團體浪花男子成員 **橋本大輝,日本體操運動員 * 8月8日——曾俊欣,臺灣男子網球運動員 * 8月16日——拉克什亞•森,印度男子羽球運動員 * 8月17日——林昀儒,臺灣男子桌球運動員 * 8月21日——本田真凜,日本花樣滑冰運動員 * 8月22日——郭珮文,香港女藝人 * 8月27日——張子楓,中國女演員 * 8月31日——森七菜,日本女演員 === 9月 === *9月2日——高橋藍,日本男子排球運動員 *9月5日—— **巧瑜,臺灣女子團體PINK FUN成員 **布卡約·薩卡,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王志煊,臺灣棒球運動員 *9月8日——尹炫晳,韓國男子團體CIX成員 * 9月13日—— **田中美久,日本女子偶像團體HKT48 Team H成員 **鄭成燦,韓國男子團體RIIZE成員 * 9月22日——林政華,臺灣棒球運動員 * 9月23日—— **賴冠霖,中國男歌手 **池敏赫,韓國男演員 * 9月27日—— **Rina,韓國女子團體Weki Meki成員 **王敏慈,2023年香港小姐季軍 === 10月 === * 10月1日——梅森·格林伍德,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 10月2日——陳柏毓,臺灣棒球運動員 * 10月4日——鄭允惠,韓國女子團體FANATICS成員 * 10月6日—— **紀欣伶, 臺灣女演員 **本田仁美,日本女子團體AKB48成員,兼任韓國限定女子團體IZ*ONE成員 **揭詠芯,香港廚師 * 10月8日—— **羅嘉翎,臺灣女子跆拳道運動員 **許允真,韓國女子團體LE SSERAFIM成員 * 10月12日——何恆佑,臺灣棒球運動員 * 10月14日——李鎬縣,韓國男子團體TRCNG成員 * 10月15日—— **李羲承,韓國男子團體ENHYPEN成員 **韓成敏,韓國女演員 *10月20日——林嶽谷,臺灣棒球運動員 * 10月21日——車俊煥,韓國男子花滑運動員 * 10月22日——曹柔理,韓國女子團體IZ*ONE成員 * 10月23日——髙田彪我,日本歌手、演員 * 10月25日——艾比,臺灣歌手,臺灣女子團體G.O.F團員 * 10月26日——王順和,臺灣棒球運動員 * 10月28日——林沐恩,臺灣小提琴家 ===11月=== *11月1日——徐胤卿,韓國女子團體Rocket Punch成員 *11月3日——佐佐木朗希,日本棒球運動員,外號令和怪物 *11月7日——曾峻嶽,臺灣棒球運動員 * 11月13日——金岡玟,韓國男子團體TRCNG成員 * 11月17日——孫慧丹,韓國女子團體本月少女成員 * 11月20日——金俊抒,韓國男子團體WEi成員 * 11月22日——辰樂,韓國男子組合NCT成員 === 12月 === * 12月1日—— **盧乙恩,臺灣女演員 **敬宮愛子,日本皇族 * 12月3日——金秀謙,韓國男演員 * 12月4日——李真率,韓國女子團體APRIL成員 * 12月10日——林辰勳,臺灣棒球運動員 * 12月18日——比莉·艾利什,美國女歌手 * 12月23日—— **單依純,中國女歌手 **山中柔太朗,日本男演員 * 12月24日——黑黑,臺灣歌手,臺灣女子團體G.O.F團員 == 逝世 == === 日期不詳 === *香港廚師陳東 == 諾貝爾獎 == * 物理:埃裡克·康奈爾(美國)、沃爾夫岡·克特勒(德國)、卡爾·威曼(美國)* 化學: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美國)、野依良治(日本)、巴里·夏普萊斯(美國) * 生理和醫學:利蘭·哈特韋爾(美國)、蒂姆·亨特(英國)、保羅·納斯(英國) * 文學:V.S. Naipaul(英國) * 和平:聯合國及其秘書長安南 * 經濟:喬治·阿克洛夫(美國)、邁克爾·斯彭斯、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74屆,2002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zh-hans:美麗心靈;zh-hk:有你終生美麗;zh-tw: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zh-hans:朗·霍華德; zh-hk:朗·侯活;}-(Ron Howard,《-{zh-hans:美麗心靈;zh-hk:有你終生美麗;zh-tw:美麗境界;}-》)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zh-hans:丹澤爾·華盛頓;zh-hk:丹素·華盛頓;zh-tw: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zh-hans:訓練日;zh-hk:邊緣特訓;zh-tw:震撼教育;}-》)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zh-hans:哈莉·貝瑞;zh-hk:荷爾·芭莉;zh-tw:荷莉·貝瑞;}-(Halle Berry,《-{zh-hans:怪物舞會; zh-hk:孽愛傷痕;}-》)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zh-hans:吉姆·布勞德本特; zh-hk:詹·博特賓;}-(Jim Broadbent,《-{zh-hans:愛麗思; zh-hk:愛莉思的情書;}-》)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zh-hans:珍妮弗·康奈利; zh-hk:珍妮花·康納莉;}-(Jennifer Connelly,《-{zh-hans:美麗心靈;zh-hk:有你終生美麗;zh-tw:美麗境界;}-》)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 世界足球先生 == 排名 球員 得分 所在球隊 1 路易斯·菲戈 250 巴塞羅那 2 大衛·貝克漢姆 238 曼聯 3 勞爾·岡薩雷斯 96 皇家馬德里 == 參考資料 == * 1年 0
9月10日
9月10日是陽曆年的第253天(閏年是254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2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10日。 == 大事記 == === 前5世紀 === * 前413年:伯羅奔尼撒戰爭:歷時兩年之久的錫臘庫扎戰役結束。 === 前1世紀 === * 前74年:西漢權臣霍光擁立劉據之孫劉病已為皇帝,是為漢宣帝。 === 14世紀 === * 1368年:徐達率領的明軍逼近大都,元惠宗夜半開健德門北奔逃往上都。 === 15世紀 === * 1419年: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被法國王太子查理(日後的法王查理七世)刺殺。 === 16世紀 === * 1561年:日本甲斐國大名武田信玄和越後國大名上杉謙信之間,在信濃國川中島地區展開大規模會戰。 === 18世紀 === * 1721年:俄羅斯沙皇國與瑞典帝國簽訂《尼斯塔德和約》並解束了大北方戰爭,條約要求瑞典割讓愛沙尼亞、利沃尼亞、英格里亞、卡累利阿、普里奧焦爾斯克與維堡予俄羅斯,瑞典帝國解體。 === 19世紀 === * 1813年:佩裡率領的美國海軍在俄亥俄州爆發的伊利湖戰役中擊敗英國皇家海軍。 * 1846年:在美國獲得縫紉機專利權。 * 1898年:奧地利伊莉莎白皇后在瑞士日內瓦遭到試圖宣傳行動的無政府主義者盧切尼刺殺身亡。 === 20世紀 === * 1919年:在一戰中戰敗的奧地利被迫與協約國簽署《聖日耳曼條約》,承認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獨立。 *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軍隊在馬達加斯加登陸,馬達加斯加戰役開始。 * 1943年:二戰:德軍攻佔羅馬。 * 1945年:維德孔·吉斯林在挪威法院因叛國罪被判死刑。 * 1945年:中國國共內戰“上黨戰役”開始。 * 1946年:加爾各答的德蕾莎搭乘火車前印度大吉嶺後,決定為印度貧窮民眾服務。 * 1951年:英國開始對伊朗進行經濟封鎖。 * 1959年:中印邊界問題,蘇聯發表一篇有關呼籲和平調處、但明顯偏袒印度的「中立」宣告,引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滿。 * 1960年: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為維護本國石油利益,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開會,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 * 1960年:米奇·曼託打擊出美國職棒大聯盟紀錄上最長距離的本壘打,估計有196米。 * 1963年:美國黑人民權運動:20名非洲裔美國人進入阿拉巴馬州公立學校就讀。 * 1967年:直布羅陀選民在全民投票中選擇繼續成為英國屬土。 * 1974年:葡萄牙共和國承認幾內亞比索之獨立,原葡萄牙殖民地葡屬幾內亞解散。 * 1976年:薩格勒布發生飛機相撞事件,導致176人死亡,史稱札格雷布空難。 * 1978年:一級方程式賽車義大利大獎賽瑞典車手羅尼·彼得森在第一圈起跑遭遇撞車事故,不幸在次日傷重去世。 * 1980年:趙紫陽接替華國鋒出任中國國務院總理。 * 1983年:香港佳寧集團清盤。 * 1985年:兒童安全座椅獲得專利授權。 * 1989年:大鴉洲越南船民營爆發霍亂,香港政府當局將船民遷移到喜靈洲。 * 1990年:教宗真福若望·保祿二世為位於象牙海岸亞穆蘇克羅的亞穆蘇克羅和平之後大殿祝聖。 * 1996年:聯合國大會第50屆會議投票透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 1998年:中國東方航空586號班機在起飛後因起落架故障迫降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機上137人全部生還。 * 2000年:香港舉行第二屆立法會選舉。當天的地區選舉投票率達43.57%,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達56.50%。 === 21世紀 === * 2001年:日本發現瘋牛病個案。 * 2002年:長期採取武裝中立的瑞士決定加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並獲得聯合國大會透過決議案。 * 2003年:瑞典外相安娜·林德在斯德哥爾摩購物時遇刺,翌日逝世。 * 2008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瑞士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測試運轉,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 2009年:英國首相戈登·布朗代表英國政府向當年因身為同性戀而受到迫害並自殺的電腦科學奠基人艾倫·圖靈道歉。 * 201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議會透過一項新法案,決議往後加利福尼亞州州內將禁止販售搭配有可拆卸彈匣的半自動步槍。 * 2014年: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研究團隊報告,已用鍺元素首先製成像石墨烯一般的單原子層厚度奈米材料,稱為鍺烯。 * 2015年:科學家研究團隊宣佈在南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新的古人類化石,並命名為納萊蒂人(Homo naledi)。 * 202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指出從1970年以來地球上的野生脊椎動物數量已減少超過三分之二。 == 出生 == * 920年:路易四世,西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綽號「海外歸來者」(954年逝世) * 1169年:阿歷克塞二世,科穆寧王朝拜佔廷帝國皇帝(1183年逝世) * 1385年:黎利,越南後黎朝開國君主,後人稱黎太祖(1433年逝世) * 1487年:教宗儒略三世,羅馬主教(1555年逝世) * 1659年:亨利·普賽爾,巴洛克時期英格蘭作曲家(1695年逝世) * 1714年:約梅利,義大利作曲家,那不勒斯樂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774年逝世) * 1753年:約翰·索恩,英國建築師,以新古典主義建築聞名(1837年逝世) * 1787年:約翰·J·克里滕登,美國政治家,曾任司法部長、肯塔基州州長、聯邦眾議員、聯邦參議員(1863年逝世) * 1793年:哈麗特·阿巴斯諾特,英國日記作者、社會觀察家(1834年逝世) * 1821年:澤維士,英國殖民地總督、軍人(1897年逝世) * 1839年: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美國化學家、哲學家,數學、研究方法論、科學哲學、知識論和形上學改革者(1914年逝世) * 1866年:耶珀·奧克亞,丹麥詩人、小說家,丹麥文學『日德蘭運動』領導者(1930年逝世) * 1886年:希爾達·杜利特爾,美國詩人、小說家,意象主義運動中心人物之一(1961年逝世) * 1892年:阿瑟·康普頓,美國物理學家,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62年逝世) * 1893年:瑪莉亞·德·傑蘇斯,葡萄牙超級人瑞(2009年逝世) * 1896年:葉挺,中國軍事家(1946年逝世) * 1896年:阿黛爾·雅士提,美國舞蹈家、舞臺演員、歌手(1981年逝世) * 1897年:奧托·施特拉塞爾,德國政治人物(1974年逝世) * 1913年:巴沙帕·達納帕·賈蒂,印度政治人物(2002年逝世) * 1914年:羅伯特·懷斯,美國好萊塢導演、製作人(2005年逝世) * 1925年:瑪爾特·戈蒂耶,法國醫生,唐氏綜合症病因發現者(2022年逝世) * 1926年:戴逸,中國歷史學家(2024年逝世) * 1929年:阿諾德·帕爾默,美國職業高爾夫球手(2016年逝世) * 1931年:廖慶齊,香港太空館建立人暨首任館長(2014年逝世) * 1933年:卡爾·拉格斐,德裔巴黎時尚設計師、藝術家、芬迪品牌創始人(2019年逝世) * 1937年:賈德·戴蒙,美國演化生物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地理學家、非小說類作家 * 1941年:橫井軍平,日本遊戲設計師(1997年逝世) * 1941年:史蒂芬·古爾德,美國古生物學家、演化生物學家與科學史學家、科普作家(2002年逝世) * 1941年:克利斯朵夫·霍格伍德,英國指揮家、羽管鍵琴演奏者(2014年逝世) * 1943年:丹尼爾·祖希特,美國演員 * 1943年:尼爾·唐納·沃許,美國作家 * 1945年:理查德·穆萊恩,美國太空人 * 1946年:吉姆·海因斯,美國男子田徑運動員,首位突破10秒大關的選手(2023年逝世) * 1946年:米謝勒·阿利奧-瑪麗,法國史上首位女性外交部長,首位女性國防部長、內政部長 * 1948年:鮑勃·拉尼爾,美國NBA聯盟前職業籃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 1948年:張承志,中國作家 * 1949年:歐陽菲菲,臺灣女歌手 * 1952年:李焜耀,臺灣企業家 * 1954年:潘安邦,臺灣歌手(2013年逝世) * 1958年:克里斯·哥倫布,美國電影導演 * 1960年:-{zh-hk:哥連·費夫; zh-tw:柯林·佛斯; zh-cn:科林·費爾斯;}-,英國男演員 * 1961年:阿爾韋託·努涅斯·費霍,西班牙政治人物 * 1962年:米哈伊爾·米津採夫,俄羅斯陸軍將領 * 1963年:藍迪·強森,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綽號巨怪 * 1963年:迪克·科斯特洛,美國企業家,前任Twitter執行長 * 1964年:馬雲,中國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 1965年:吳永培,臺灣稻米培育專家(2023年逝世) * 1965年:梁榮忠,香港演員 * 1966年:齊藤由貴,日本女演員、歌手 * 1968年:-{zh-hans:蓋伊·裡奇;zh-hant:佳·烈治;zh-tw:蓋·瑞奇;zh-hk:佳·烈治;zh-mo:佳·烈治;}-,英國電影導演、編劇 * 1968年:安德雷斯·赫爾佐格,奧地利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69年:杜雯惠,香港演員 * 1971年:櫻井智,日本女性聲優 * 1971年:加達·舒阿,敘利亞女子田徑運動員 * 1972年:薩爾瑪·梅爾蓋利斯,美國廚師、商人 * 1974年:-{zh-hans:本·華萊士;zh-hk:班·華萊士;zh-tw:班·華勒斯;}-,美國NBA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74年:米爾科·菲利波維奇,克羅埃西亞職業綜合格鬥家、踢拳手、業餘拳擊手 * 1976年:蔣友柏,臺灣企業家 * 1976年:古斯塔沃·庫爾滕,巴西職業網球運動員 * 1977年:林嘉綺,臺灣模特兒 * 1981年:葉翠翠,香港演員 * 1982年:鄧智堅,香港男演員、編劇、導演、配音員及戲劇導師 * 1983年:菲利普·班菜克,捷克歌劇演唱家 * 1984年:真堂圭,日本女性聲優 * 1985年:王子寧,臺灣主持人 * 1985年:李晟,中國演員 * 1985年:杜江,中國演員 * 1985年:沈國強,香港足球運動員 * 1985年:上木彩矢,日本女歌手 * 1985年:松田翔太,日本男演員 * 1986年:內博貴,日本藝人 * 1986年:酒井藍,日本藝人 * 1987年:谷村奈南,日本流行音樂女歌手 * 1988年:可可·羅恰,加拿大超級名模 * 1989年:張碧晨,中國女歌手 * 1989年:馬特·裡奇,蘇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90年:韋佳宏,臺灣歌手 * 1991年:許皓翔,臺灣男演員 * 1991年:R-指定,日本饒舌歌手、演員,雙人嘻哈組合Creepy Nuts成員 * 1992年:普拉克·帕尼,泰國演員、模特兒、歌手 * 1993年:薩姆·克爾,澳洲女子足球員。 * 1995年:簡祐哲,韓國女子偶像團體SONAMOO成員 * 1995年:曹恩愛,臺灣男子籃球運動員 * 1995年:傑克·格拉利什,英國職業足球運動員 * 1998年:田中碧,日本職業足球運動員 * 2002年:金村美玖,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日向坂46成員 * 2002年:高尾奏音,日本女性聲優 * 2002年:李泳知,韓國饒舌歌手 * 2003年:洛克·西米奇,克羅埃西亞職業足球運動員 * 生年不詳:李潤知,香港女配音員 == 逝世 == * 1167年:瑪蒂爾達皇后,神聖羅馬皇后(1102年出生) * 1419年:無畏的約翰,勃艮第公爵(1371年出生) * 1504年:菲利貝託二世,薩伏依公爵(1480年出生) * 1586年:高橋紹運,日本戰國武將(1548年出生) * 1694年:徐乾學,清初政治人物(1631年出生) * 1842年:萊蒂茨亞·克里斯汀·泰勒,美國第一夫人(1790年出生) * 1898年:伊麗莎白,奧地利皇后(1837年出生) * 1908年:木下嘉七郎,日本醫學家(1873年出生) * 1915年:竇納樂,英國外交官(1852年出生) * 1935年:休伊·皮爾斯·朗,美國政治人物,前任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及聯邦參議員(1893年出生) * 1937年:路景榮,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1902年出生) * 1948年,斐迪南一世,保加利亞王國首任沙皇(1861年出生) * 1975年:喬治·湯姆森,英國物理學家,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892年出生) * 1976年:-{zh-cn:達爾頓·特朗勃; zh-tw:道爾頓·莊柏}-,美國編劇、導演、小說家(1905年出生) * 1983年:費利克斯·布洛赫,瑞士物理學家,195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05年出生) * 2000年:詹·孔諾雍,泰國八戒女(1909年出生) * 2000年:筠子,中國歌手(1973年出生) * 2006年:陶法阿豪·圖普四世,東加國王(1918年出生) * 2011年:曾近榮,香港演員(1927年出生) * 2018年:保羅·維希留,法國文化理論家、都市計畫師、美學哲學家(1932年出生) * 2021年:若熱·桑帕約,葡萄牙政治人物,第18任葡萄牙總統(1939年出生) * 2021年:夏爾·科南·班尼,象牙海岸經濟學家、政治家,第7任象牙海岸總理(1942年出生) * 2022年:威廉·克萊因,美國攝影師、電影導演(1928年出生) * 2023年:伊恩·威爾穆特,英國胚胎學家(1944年出生) == 節假日和習俗 == * 世界自殺防治日 * :教師節 * : == 參考資料 ==
正則語言
正則語言又稱-{zh-cn:正規語言; zh-tw:正則語言; zh-hk:正規語言;}-是滿足下述相互等價的一組條件的一類形式語言: *可被確定有限狀態自動機識別; *可被非確定有限狀態自動機識別; *可被只讀圖靈機識別; *可用正規表示式描述; *可用正則文法生成。 *可用字首文法生成。 ==例子== *所有的有限語言都是正則的。 *字母表{a, b}上包含偶數個a的所有字串構成的語言是正則的。 *字母表{a, b}上取若干個a後緊跟若干個b形式的所有字串構成的語言是正則的。 ==定義== 在字母表集合Σ上的正規語言定義如下: *空集合Ø是正規語言 *只包含一個空字串的語言{ε}是正規語言 *對所有a \in \Sigma,{a}是正規語言 *若A, B是正規語言,則 A\cdot B, A\bigcup B, A^*(kleene星號)都是正規語言 *除此之外都不是正規語言 如果一個語言不是正規語言,它需要一個記憶體至少是Ω(log log n)的自動機才能辨認。換句話說,DSPACE(o(log log n))等於所有正規語言的集合。實際上,大部份的非正規語言需要至少O(log n)的空間。 ==封閉性質== 這裡語言的運算參見條目形式語言。 *正則語言的交、並、差、補運算得到的語言仍然是正則語言; *兩個正則語言連線(把第一個語言的所有字串同第二個語言的所有字串連線起來)後得到的語言仍然是正則語言; *正則語言閉包運算後得到的語言仍然是正則語言; *正則語言的每個字串轉置後得到的語言仍然是正則語言; *正則語言被任意語言的字串商(左商或右商)後得到的語言仍然是正則語言。 *正則語言字串代換後得到的語言仍然是正則語言。 *與正則語言字串同態或逆同態的語言仍然是正則語言。 ==純代數定義== 正則語言也可以以純粹代數的方式來定義。 Σ是一個有窮的字母表,Σ*是Σ上的自由么半群,Σ*構成了Σ上的所有字串。令M為一個有限么半群,對映f : Σ* -> M為一個么半群同態,集合S是M的一個子集,於是S的逆同態象f -1(S)是正規的。每一個正規語言都可以依這種方式來定義。 另外一種定義方式藉助於一個等價關係。 取L為Σ*的任意子集,定義如下的Σ*上的等價關係~ (叫做“語法關係”): u ~ v,即對Σ*中所有的的字串w有uw在L中當且僅當vw在L中。於是對正規語言有下面的結論:語言L是正規的當且僅當關係~的等價類的數量是有限的(其證明在條目語法么半群中)。在此情況下,等價類的數量就是接受語言L的最小確定有限狀態自動機的狀態數。 ==相關條目== * 形式語言 * 有限狀態自動機 * 正規表示式 * 正則文法 * 喬姆斯基體系 == 引用 == * Chapter 1: Regular Languages, pp.31–90. Subsection "Decidable Problems Concerning Regular Languages" of section 4.1: Decidable Languages, pp.152–155. ==外部連結== *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Grai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404094049/http://www.csd.uwo.ca/Research/grail/. A software package to manipulate regular expressions, finite-state machines and finite languages. Free for non-commercial use. * Chalchalero! http://www.ucse.edu.ar/fma/sepa/chalchalero.htm . A free visual software to manipulate regular expressions, regular grammars, finite-state machines and finite languages developed by the SEPa! Project Team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Santiago del Estero). * REG at Complexity Zoo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404094049/http://www.csd.uwo.ca/Research/grail/ :西安大略大學電腦科學系Grail+, 一個可以操作正規表示式、有限狀態自動機和有限語言的自由軟體包。 Category:編譯原理 Z
美洲
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位於西半球,自然地理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其中北美洲可進一步劃分為北美地區、中美洲(聯合國地理方案將墨西哥視為中美洲的一部分)和加勒比地區(西印度群島)三個地理區域。美洲的總面積達4254.9萬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積的8.3%、陸地面積的28.4%。人文地理則將之分為盎格魯美洲(使用英語的國家和地區,一般不包括使用荷蘭語和丹麥語的國家和地區)和拉丁美洲(使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法語的國家和地區)。美洲擁有大約10.5億居民,佔全世界人類總數的13.5%。 美洲早在1萬5600年前就有人類足跡,而發現並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遷徙時間至晚約在一萬年前。多數原住民已經被歐洲移民有組織屠殺,非現今美洲主要居民。對於歐洲人來說,美洲最初並不為所知,後被航海家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並誤認為是印度,以致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Indians)流傳之今。後以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的名字命名 ,並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後來荷蘭、英國、法國也向那裡移民。1776年,美洲誕生第一個獨立國家──美國。 == 歷史 == === 大陸的形成 === 據現代科學家的解釋 ,南美洲是由超大陸岡瓦那大陸西部在大約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前分裂而成。大約一千五百萬年前開始,加勒比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開始碰撞,並在其邊緣形成了一些火山,造成現今的島嶼。 === 美洲人的定居 === 在智利南部,有一個距今1萬5600年的人類腳印被發現,是美洲發現最古老的人類足跡。考古學家基本得出結論,在公元前一萬年左右,美洲已經有廣泛定居人口。 === 對歐洲人而言的新發現 === 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但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多次申稱他曾於1497-1504年間四度遠航大西洋,儘管能證實的只有1499年和1501年的兩次,他用“新大陸”的名字稱呼那些新發現的地區。1507年德國製圖師馬丁·沃爾德錫姆勒發表地圖專著《地圖學概論》,用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拉丁名來稱呼哥倫布等探險家到過的地區,美洲的稱謂便開始啟用並沿用至今。 === 歐洲人殖民美洲 === 歐洲人陸續進入美洲,一方面帶來了美洲原住民無法免疫的疾病,另一面對美洲原住民大屠殺,並紛紛建立歐洲殖民者的國家。 == 地理 == 美洲最北邊陸地是卡菲克盧本島,這也是全球最靠北的陸地。 最南邊的地方是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但這些島嶼也可以算入南極洲。 最東邊是格陵蘭島山的 Nordostrundingen,最西邊是阿圖島。 美洲以兩岸山脈中夾廣闊平原。西海岸為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洲主要是洛磯山脈 ,南美洲稱為安第斯山脈 。北美洲東部還有2300公里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和北極山系。 == 政區 == 美洲共有35個國家,其中23個位於北美洲(2個位於北美地區,8個位於中美洲,13個位於加勒比地區),12個位於南美洲。 另外美洲還有25個尚未獨立的海外領地,分別屬於英國(8個)、法國(6個)、荷蘭(6個)、美國(3個)、丹麥(1個)和挪威(1個),其中隸屬美國的納瓦薩島、隸屬英國的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和隸屬挪威的布韋島為無常住居民的荒島。 聯合國地理方案 將英國海外領地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和隸屬挪威的布韋島劃分在南美洲。 == 人口 == 按照聯合國人口記錄,2002年美洲人口為9.51億,分為: * 北美洲: 2022年為6.09億(包括北美地區、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美國的夏威夷州) * 南美洲: 2022年為4.43億 按照人口排行,美洲最大的城市是巴西聖保羅,第二名是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第三名是美國紐約。 === 種族 === * 玻利維亞、秘魯、瓜地馬拉、厄瓜多系印加人和瑪雅人的故地,最大族群為印第安人; 多明尼加共和國黑白混血種人佔多數; * 其餘的美洲國家皆以印第安-歐洲混血種人(梅斯蒂索人)為主。 一些美洲名人的種族成分: * 胡亞雷斯(華雷斯):美洲原住民 * 迪亞斯(墨西哥獨裁者):印歐混血種人 * 巴蒂斯塔(古巴獨裁者):黑白混血種人 * 喬布斯:敘利亞裔阿拉伯人 * 梅內姆(阿根廷前總統):敘利亞裔阿拉伯人 * 斯利姆(墨西哥富豪):黎巴嫩裔阿拉伯人 * 賈伯斯:敘利亞裔阿拉伯人 * 羅塞芙:保加利亞裔白人 * 老虎伍茲:亞非混血種人(父非裔美國人、母泰國移民 ) === 語言 === thumb|right|300px|美洲語言 美洲人口使用多種語言,主要來自歐洲,有些是本土印第安人語言,其它是兩類混合。 按使用人口排行,四大主要語言包括: * 英語:4.44億人口,主要在加拿大、美國、百慕大、貝里斯、開曼群島、蓋亞那、福克蘭群島和其它前英屬加勒比海島嶼,例如巴哈馬、牙買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和千里達及託巴哥等國。 * 西班牙語:3.1億人口,遍佈中美洲與南美洲各國(貝里斯、巴西和蓋亞那地區除外)。 * 葡萄牙語:1.85億人口,主要在巴西。 * 法語:1.2億人口,主要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南部、海地、法屬聖馬丁、瓜德羅普、馬提尼克和法屬蓋亞那等地。 === 宗教 === 最普遍的宗教信仰為: * 基督宗教:北美洲 85%; 南美洲 93% CBC Montreal - Religion ,主要分為 ** 天主教: 墨西哥 88% Mexico - MSN Encarta Encyclopedia - Mexico ,巴西 74% (1.82億人,是全球最大的天主教群體) ,美國 24%,加拿大 40%以上The Daily, Tuesday, May 13, 2003. Census of Population: Income of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households; religion ** 新教:美國 50%,加拿大 25%以上,正逐漸擴傳入拉丁美洲 [http://www.abc.net.au/worldtoday/content/2005/s1348759.htm The World Today - Catholics faced with rise in Protestantism ** 東正教:美國 1%,加拿大 3% * 猶太教:美國 2.5%,加拿大 1.2%,拉丁美洲 0.23%,其中阿根廷有最大的20萬人的猶太人區。First Planeload of Jews Fleeing Argentina Arrives in Israel * 伊斯蘭教:加拿大 2%(580,000人) 加拿大2001年人口調查 , 美國 0.6% (182萬人),墨西哥 0.2% (25萬人)。 * 無神論者 其它信仰包括錫克教、佛教、印度教、巴哈伊信仰以及各種美洲原住民宗教。 == 參看 == * 盎格魯美洲 * 拉丁美洲 * 美洲原住民 * 新世界 * 新大陸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A
望城區
望城區為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市轄區,望城位於湖南中部偏東,長沙城區西北部,周邊與開福區、嶽麓區、長沙縣、寧鄉市、湘陰縣、汨羅市和益陽市赫山區相鄰。撤縣設區之前的望城縣為較具實力的縣市之一,轄區面積951平方公里,全區常住總約89萬人。全境納入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區人民政府駐高塘嶺街道。 ==歷史== 望城區漢屬臨湘縣、湘南縣地;隋屬長沙縣、衡山縣,唐屬長沙、湘潭縣地;宋屬長沙、善化縣;歷南宋、元、明、清各朝均無多大異動。民國元年(1911年)始將長沙、善化兩縣併入長沙府,直屬湖南省管轄。1951年自長沙縣析置望城縣;5月26日政務院以政行齊字第129‘號檔案批覆自長沙縣析設望城縣;6月25日長沙專署民政字第61號令,宣佈成立望城縣政府,因駐地望城坡得名“望城縣”。1952年3月縣政府遷址高塘嶺。1952年9月長沙專區改稱“湘潭專區”,望城縣隸屬湘潭專區。1958年12月24日,望城縣和長沙縣劃歸長沙市管轄。1959年3月22日,望城縣撤銷,併入長沙縣;1977年12月21日,按1959年3月撤銷時的行政區域復置望城縣。2011年5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望城縣,設立長沙市望城區,以原望城縣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望城區的行政區域;7月25日,望城區掛牌成立。 ==人口民族== 根據湖南省長沙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望城區常住人口為890214人,男性人口占比50.52%,女性人口占比49.48%,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6.75%,15-59歲佔比68.48%,60歲以上佔比14.77%,65歲以上佔比10.75%。 1990年人口普查,共計有2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767人。2010年人口普查,總人口523,489人。 == 行政區劃 == 下轄11個街道辦事處、5個鎮: 。 其中雷鋒街道、白馬街道由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 2011年撤望城縣設望城區時,轄14鎮1鄉,總面積96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3.68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523,489人)。 撤望城縣設望城區時的行政區劃 鎮 白箬鋪鎮 茶亭鎮 丁字鎮 東城鎮 銅官鎮 靖港鎮 喬口鎮 橋驛鎮 高塘嶺鎮 烏山鎮 星城鎮 格塘鎮 黃金鎮 雷鋒鎮 鄉 新康鄉 注:雷鋒鎮由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 注:雷鋒鎮由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 2012年望城區行政區劃 鎮 高塘嶺街道 喻家坡街道 白沙洲街道 大澤湖街道 月亮島街道 丁字灣街道 書堂山街道 黃金園街道 金山橋街道 廖家坪街道 白箬鋪鎮 茶亭鎮 東城鎮 靖港鎮 銅官鎮 喬口鎮 橋驛鎮 格塘鎮 雷鋒鎮 烏山鎮 鄉 新康鄉 注:雷鋒鎮由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 注:雷鋒鎮由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 ==地理== 望城地處洞庭湖南緣、長瀏盆地的西部,長衡丘陵向濱湖平原過渡的地帶。東北、西南及南部群山重疊,地勢較高,低山與丘陵交錯,有較廣闊的山間盆地,西北與濱湖平原相連,中間多為丘陵崗地。整個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形成一個向北開口的漏斗形。 地理上位於位於湖南中部偏北、長沙城區北半部,京廣鐵路縱貫東部,石長鐵路、319國道穿境,有長湘公路、湘江路、瀟湘路、金洲大道、雷高公路、雷鋒大道和金星路直連主城區,湘江常年通航。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境內山脈縱橫,位於本縣東北角橋驛鎮境內的黑麋峰海拔590.5米,為全區第一高峰。年均溫17℃,年均降水量1370毫米。 ===地貌=== 西北濱湖沖積平原區,本區與寧鄉市、益陽市赫山區與湘陰縣接壤。包括老溈水河、八曲河、團山湖和湘江以東的蘇蓼垸一帶地區,這一帶政區為大眾垸內的靖港鎮、格塘鄉、新康鄉、喬口鎮,烏山鎮部分地區、東城鎮蘇蓼垸地區。區內地勢低平,海拔在25至30米,最低處為喬口鎮附近為,海拔23米。 東北部中低山、崗地區,本區與長沙城區開福區、長沙縣、汨羅市和湘陰縣接壤。包括橋驛鎮的黑麋峰、茶亭鎮的九峰山和丁字灣街道的丁字灣等地。低山見於茶亭鎮和橋驛鎮,崗地廣泛分佈於低山、丘陵的前沿和江湖沿岸。成土母質多為花崗石,面積達14.5萬畝(9670公頃),銅官、茶亭、橋驛三鎮第四紀紅土面積約為15.6萬畝(10400公頃),佔該區面積的67%,並間有板頁岩和湖中沉積物,全縣海拔最高處黑麋峰就位於本區的橋驛鎮境內。 中部丘崗區。本區東部南部與長沙城區部分的嶽麓區接壤,西與寧鄉市毗鄰,包括雷鋒鎮、白箬鋪鎮、白沙洲街道、大澤湖街道、月亮島街道、高塘嶺街道以及烏山鎮部分地區,海拔大都在100米左右。本區山地與旱土約為25萬畝(16700公頃)。 西南低山丘陵區,位於本區西南部,緊靠寧鄉市。包括嵇珈山、白鶴山、金盤山、雷打石、黃毛大嶺和甑皮嶺。區內低山、丘陵、崗地、間山盆地俱全,而且低山與丘陵交錯,一般海拔在400米左右,低山的主要組成物質為石英砂岩,巖性堅硬,抗蝕性強,山坡中上部風化層厚度一般為1~1·5米,低山地區的相對高度為200—300米之間,小丘的相對高度為200米以下,桐木盆地為本區最大盆地。 ===礦產資源=== 礦產主要有花崗石、陶土、矽砂、河砂、石灰石、磷礦石、煤、黃金等十多種,其中尤以花崗石與陶土著稱。花崗石主要分佈在丁字灣街道一帶約為120平方公里的地帶,陶土只要分佈在銅官鎮與茶亭鎮。 ===水資源=== 水資源豐富,地表徑流量歷年平均值26·98億立方米。 河流:河流為湘江及其支流,以湘江河為界,從河西流入湘江的有溈江、柳林江、撇洪河、八曲河、馬橋河、大澤湖水系、觀音港和百泉河,其中最有名的為溈水河。從湘江東岸流入的有黃龍河、石渚河與霞凝河。 湖泊:較大的湖泊有團山湖、天井湖和格塘水庫,其他庫容量100—1000萬立方米有,黃金園街道的觀音巖水庫、茶亭鎮境內的茶亭水庫都很有名。 ===森林與植被=== 屬於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歷史上曾廣泛分佈常綠闊葉林,到1960年代,大部分原生植被已經不復存在,現東北低山和西南丘陵仍保留小部分針、闊葉混交林和天然竹林。19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建築用才工業的發展和廣大居民生活燃料改為燃煤和液化石油氣,農民的耕作逐步走向退耕還林,經過自然的休養生息和人工育林,森林植被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全區的森林覆蓋率接近30%,丘陵、崗地與低山地區,除了耕作用地與生活用地之外,植被與森林都在逐步恢復。人工育林栽種的主要樹種為杉樹、馬尾松、義大利楊、國外松、池樹、水杉和果樹等。 ===氣候=== 屬亞熱帶氣候,受季風影響明顯,氣候特徵為春季溫度變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溫旱,冬季少嚴寒。 一月為一年中最低的一個月,平均氣溫為4.4度,7月為氣溫最高,平均30℃。全年無霜期除高山的黑麋峰外,其他地區約為270—300天。 年降水約為137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達146天,五、六月份降水每月達200毫米以上,七、八月份每月100毫米以上。 洪澇災害為突出的自然災害,現代歷史上遭遇的洪澇災害有: #1949年6月12日,湘江水位猛漲至36.97米,全區62個堤垸潰決50多個。 #1954年,佔全區五分之一的大眾垸潰決 #1969年8月9日和10日,全區降暴雨,降雨量達370毫米,區域性最多達500毫米,潰垸31個,淹沒田地11.7萬畝(7800公頃),死亡140餘人。 ==經濟== 經濟上,傳統農業為水稻種植,家畜以飼養生豬為主,傳統工業有水泥建材、陶瓷和化工,湘繡為傳統手工藝品。綜合競爭力位居湖南省各縣(市)的第四位,2010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第九十二位。 ===農業=== #種植業,水稻和經濟作物,經濟作物則以蔬菜、水果和茶葉為主,經濟林木有油茶、茶樹和柑桔。 #畜牧養殖業,本區畜牧業生豬養殖為傳統優勢,年出欄生豬超過100萬頭,另外耕牛、山羊養殖平原地區也比較普遍。淡水漁業養殖發展也比較快,全區年產鮮魚超過1萬噸。 ===工業=== 本區主要的工業有建材、食品加工、化工、機械、電器、輕紡、造紙、印刷、服裝、工藝製品和陶器生產等,高塘嶺街道和白沙洲街道、大澤湖街道、月亮島街道為主要工業區。 ==交通與旅遊== ===交通=== #鐵路,京廣鐵路從本區東北過境,長度約為30公里,設長沙北站;長石鐵路貫穿東西,與京廣線相連,長度達31.2公里。 #地鐵,長沙地鐵四號線起於高塘嶺經主城區止於長沙火車南站(武廣高鐵火車站)。 #公路,轄區內公路線約為200條總計長度為900公里,其中三環線、、、長益段、長湘高速、長湘公路、湘江路、瀟湘路、金星路、雷鋒大道、金洲大道和雷高公路、望雷大道、嶽麓西大道、黃橋大道、普瑞大道、為公路主幹道。 #水運,河網為湘江及其支流溈水河和靳江河,通航總長度達68公里,可以停靠1000噸的泊位。 #公交,區政府駐地與主城區實現了對接,903路(桃子湖路口-望城汽車站)、903路區間線(金星南路-高星物流園)、907A路(華夏-洗心禪寺)、918路(汽車西站-望城汽車站)、918路區間線(汽車西站-北津學院)、931路(汽車北站-丁字灣)、916路(玫瑰園北門-雷鋒中學)7條公交線路直通長沙市區;本區其他鄉鎮仍未開通城市公交。 ===旅遊=== *銅官窯遺址博物館(湘江以東丁字灣街道) *靖港古鎮(湘江以西的大眾垸區靖港鎮) *銅官古鎮(湘江以東銅官鎮) *雷鋒紀念館(位於湘江以西的雷鋒鎮) *郭亮故居(中共早期活動家、湖南早期個人運動領袖、烈士,郭亮出生地,位於湘江以東茶亭鎮) *戴公廟(位於湘江以西的大澤湖街道) *黑麋峰森林公園(位於湘江以東橋驛鎮) *長沙千龍湖溼地公園(位於湘江以西的大眾垸區格塘鎮) == 參考文獻 == *部分參考·望城縣初中鄉土教材《望城地理》2001年版、長沙市志、望城縣誌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長沙市轄區
黃寶石 (1969年電影)
《黃寶石》()是導演亞弗列·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的第51部電影,拍攝於1968、1969年間。 == 劇情 == 此部間諜電影由希區考克所導,大致上根據法國間諜Philippe de Vosjoli的故事,以及1962年所謂藍寶石醜聞所改編而成,整片在丹麥哥本哈根、巴黎、美國等地取鏡。故事描寫一位高階的蘇聯軍官投誠美國後,透露出一個驚人的訊息:一名代號“黃寶石”的法國間諜,不斷的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秘密透露給卡斯楚與蘇聯政府。於是,法國秘密特務安德魯受命前往當地調查,在美國中情局官員的幫助下,他們赫然發現這名頂尖的法國官員,竟然是蘇聯特務。 == 演員 == * 弗雷德裡克·斯塔福德 (Frederick Stafford) * 丹依·羅賓 (Dany Robin) * 克勞德·傑德 (Claude Jade) * 米歇爾·皮寇利 (Michel Piccoli) * 菲利普·諾依萊特 (Philippe Noiret) Category:1969年劇情片 Category:1969年美國電影作品 Category:美國劇情片 Category: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Category:亞弗列德·希區考克電影 Category:古巴飛彈危機題材電影 Category:哈林背景電影